一、离石西崖底汉代画像石(论文文献综述)
张颢馨[1](2021)在《汉代画像石璧类图像研究》文中指出汉代是玉璧发展历史中最为重要的时期,关于墓葬中的随葬玉璧,学术界早已进行过研究与讨论。但对汉画像石中的玉璧图像,还未进行过系统地研究。本文在前人对汉代璧类讨论的基础上,以汉代墓葬、祠堂、石阙中的画像石璧类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考古类型学分类框架,获得璧类图像的总体认识;通过图像学分析与原境研究讨论不同璧类图像的使用意义。本文通过对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进行介绍,总结了汉代璧类图像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设计思路进行阐述。为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进一步界定了本文所讨论的璧类图像的范畴,并梳理目前璧类图像的发现情况;并在现有材料基础上对璧类图像进行分类研究。本文依据璧类图像分布密度、地域风格以及汉代地理区划,将璧类图像分为苏鲁豫皖,河南南阳,陕西、山西,四川、重庆四区;并对所分四区分别进行分期研究。在分类、分区、分期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讨论汉代墓葬中玉璧与璧类图像,认为画像石中使用璧类图像的用行为,可以追溯至战国中期的楚墓。本文着重讨论了璧类图像的源流问题及其使用意义,根据璧类图像出土位置,基于“棺椁”——“墓门”——“墓室”三个维度讨论璧类图像的使用意义。并在文章末尾就“铺首衔环”图像进行讨论。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总结出璧类图像发展具备多样性与稳定性的特点。依据图像学研究,重新审视了墓葬中不同位置的璧类图像的象征意义,总结出璧类图像两大象征意义,即“信仰性”与“世俗性”;并揭示出汉代璧类图像由“信仰性”向“世俗性”转变的现象。
李进[2](2019)在《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民间信仰研究》文中认为陕北、晋西地区作为重要的汉画像石发现地,汉画像石数量较多,内容丰富,对研究陕北、晋西地区汉代社会丧葬习俗、社会文化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对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的分区、分期、分类、雕刻技法、丧葬习俗等方面研究较多,然而对民间信仰方面的系统研究略显不足。因此有必要结合考古材料与相关文献资料,运用二重证据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结合神话研究,对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民间信仰进行探讨。研究发现,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神话色彩浓厚,民间信仰内容比较丰富,以鸡首人身西王母、牛首人身东王公,鸡首人身门吏、牛首人身门吏、熊首人身门吏等为代表的这一地区汉画像石,反映出当地民众对兽首人身神只的崇拜,地域特色明显。与山东、河南、苏北、川渝地区一样,长生不老与升仙观念也是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所表现的主要内容。边疆开发与人口迁徙、本土文化等因素对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上民间信仰内容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该地区汉画像石反映的民间信仰既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有与其他地区一致的信仰内容,这也折射出汉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曹阳[3](2019)在《汉画天象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站在宏观的视域下,以汉画天象图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纵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流变,以及横向即汉画天象图的思想文化及图式系统这两个角度为研究思路,通过考古与文献、图像与符号、神话与历史等多维方法,在构建整体的图像志的基础上,进而解读汉画天象图的发展流变、文化内涵与艺术形式。天象图由来已久,其雏形早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后经公元前30世纪的连云港将军崖岩画至战国时期曾侯乙墓衣箱漆画上的二十八星宿图,在三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天象图虽然并未形成固定模式和体系,但在原始宇宙观念、观象授人时的实践经验,以及主体造型能力等方面都作好了准备。作为一种承载思想观念的文化载体,天象图最终形成固定模式,是在汉代完成的。汉代统治者的推崇、科学技术的进步,乃至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都对汉画天象图的形成起着推动作用,使得天象图在两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中不断演变,并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图像体系。汉画天象图包含图像丰富,分布也极为广泛。壁画、帛画、画像石、画像砖中的共359幅天象图各自分布的重点区域并不一致,各区域、各种类图像内容都有差异。但是,只要抓住了其中的基础符号和次要符号,那么,便能梳理出这些图像的共通之处。所谓主要符号,即包含日、月、星辰或其中之一的图像·,配有次要符号的天象图,即包括风伯、雨师、雷神等气象神,和初显道教思想的西王母、太一神,这些都是与天相关的神祗。还有一种经常作为背景出现次要符号,便是代表星占和气的云。文中从训诂学、神话学、图像学角度对主要符号和次要符号都予以解读。日、月、星三种天象图母题元素在汉画天象图中组合为五种模式:一是含有日轮、日神与阳乌;二是含有月轮、月神与相关图像;三是日月双悬图像,包含乌、蟾、兔、桂;四是日、月、星宿并现的图像,星宿常与四神配置出现,具有特定的含义;五是仅有星宿,不含日、月的图像,这时的星宿或作为装饰,或与其他天象神祗同现。这些不同的配置组合,使得天象图造型复杂多变,虽然图像内容多样,但基本都是布局有序,构成得当,包含着变化统一、饱满均衡、对称呼应等特征,形成了多种艺术风格。在其中,作为创作主体的工匠通过创作体验与创作构思,在不同艺术门类的天象图中,运用共通的表现手法,即以线塑形,或为雕刻,或为彩绘,使汉画天象图体现了极高的美学价值,代表着汉代造型艺术的最高成就。此外,汉画天象图与汉代人们对天的观念密不可分,在棺椁、室墓这种三维空间内,都能表达出这种思想。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和文化风气的影响,汉画天象图还集中体现着人们的升仙愿望和星占思想。总之,汉画天象图综合了艺术学、考古学、天文学、神话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多种学科因素,通过逐层分析,可以得到六种论点:一是汉画天象图在发展中含义不断明确并产生分化;二是四神常与天象图组合出现,被视为带有星占含义的神话图像,融客观天象与主观思想与一体;三是天象图与神灵瑞兽的组合,使得这类图像普遍带有升仙含义;四是汉画天象图的精致与否与墓主身份没有直接关系;五是汉画天象图富于造型之美,是创作主体(工匠)意志思想物态化的表达;六是天象图被广泛应用在墓顶、棺顶和四周,在天人之间产生了一种象征的同一结构,把自然、宇宙和社会融合进多样统一的结构图式之中。由于汉代文化源远流长,使得汉画天象图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汉画天象图不但在艺术上被视作典范,而且对道教神灵图像的出现起了导向作用,并与人们的世俗生活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汉代之后,天象图并未消失,而是在升仙、星占、天体运行的表现等三个方面继续深化发展,从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风貌。
陈曾[4](2019)在《绥德东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探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王母画像是汉画像石的重要题材之一,在陕西地区尤具特色。以陕西绥德地区画像石的西王母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探析西王母图像出现在作为中介空间之墓门竖石上,其图像构成单元及其组合现象实具有特殊之空间功能及象征意义。本文以图像分析的方法,将绥德东汉画像石西王母像当作一个连续发展的有机整体来看待。以西王母图像变化为线索,归纳出西王母图像先后发展为“独尊式”和“平分式”,了解绥德画像石的西王母图像所处的人文环境——“向死而生”的信仰追求与神只图像题材的必然联系。并分析这种变化现象所传达的社会意识和装饰审美需求,从而更准确地认识西王母题材为核心的汉画艺术表达。关于画像石西王母图像的工艺,“模板”的使用让它开始出现对称布局,而砂岩页岩的材质只能使它呈现剪影效果,这种艺术表现对后来的其他艺术门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现代装饰艺术的极简风格的表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王磊[5](2017)在《淮泗画像石 ——东汉墓葬的视觉营造与历史主体》文中指出中国古代墓葬提供的视觉材料符合美术创作的规律,不仅适用于研究思想观念,而且有助于认识社会生活。从美术史的视角出发,有画像的汉代墓室、祠堂和碑阙可以被看成经过规划和营造的视觉作品。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该文章以淮泗地区的东汉画像石墓为研究对象,致力于讨论作为历史主体的生者与墓葬石刻画像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全面搜集了目前所见保存完好的淮泗东汉画像石室墓,关注普遍规律和区域传统,借鉴考古学、建筑史和视觉文化等研究领域的理念,详细分析了一定数量的典型例证,发现生者的视角在墓葬的视觉呈现中具有主导地位,而且生者的体量对墓葬尺度的确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文章着重解释了画像石墓建筑和图像等视觉因素的生成过程,同情地理解了设计者、建造者和观看者的视觉思维与体验。具体来说,早期中国墓葬从外部景观和内部空间两方面展开对视觉性的探索。淮泗两汉画像石墓以此为基础,主要经历了崖洞墓、石椁墓和石室墓三个历史阶段。从形制和图像方面看,砖石墓和石室墓是本地区最完善的画像石墓类型,其建造活动在公元2世纪下半叶达到鼎盛。使用画像的地下墓室形似石祠,最终在观念上从封闭的黄泉宅第转变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永恒"祠堂"。对于墓葬结构、材质、尺度以及画像布列规律的选取,汉代人既受到礼制的约束,又掌握形式设计的自由。平面和立体、素色和彩绘、空间和器物等概念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共同构成了东汉画像石墓的视觉特征。墓葬图像的背后隐藏着人们的信仰和观念。文章还对淮泗石刻画像的题材、内容、资源和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整理和探讨,在宽广的时空范畴里审视了中国人对画像的态度,进而明确了汉代画像石的社会位置和历史影响。
肖卫华[6](2017)在《离石汉画像石浅谈》文中提出离石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出土于三川河流域以马茂庄为中心的周边区域,时代属东汉晚期汉桓帝、灵帝时期。画像石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简洁明了,构图大胆。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典章制度、神话故事、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毛娜[7](2016)在《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画西王母图像包涵很多信息,是汉代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民俗神话等综合的艺术呈现,对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多领域,非某一学科所能涵盖。多年来就此课题的研究虽成果丰硕,但仍存许多未尽之处。本文在广泛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科学发掘的汉画西王母图像实物等材料为主体,借助较为可靠的文献资料,运用考古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综合的研究方法,尝试着解说西王母图像传播的两条线路;图像发展规律、社会文化叠加、审美需要三种原力推动的西王母图像造型变化;以及情境式、功能式、象征式和趣味式四种艺术表达方式等问题,具体论述概括如下:论述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简要界定汉画与西王母信仰的概念,对该领域的研究做全面系统的梳理,对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分六个研究方向进行总结,以期全面掌握新的研究动态,为论文的撰写做好准备。第二部分为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共分六章。第一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原型分析。西王母从战国之前到秦汉,经历了“人化”、“仙化”的动态过程,本章将这一动态过程分为先秦和秦汉两部分,结合文献资料,对西王母原型的流变、神格特征等进行分析确认,为之后的论述勾画西王母的初步轮廓。第二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类型学研究。本章将考古发掘而来的较可靠的西王母图像资料尽量收集齐全并进行系统梳理,按四个出土西王母图像较为集中的区域即豫中南地区;鲁、苏北、皖北、豫东地区;陕北、晋西北地区,以及四川地区,进行典型图像的类型学分析,考察其演变序列和造型构图特点,为进一步展开和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第三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研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四个主要区域出土的西王母图像的构图形式和造型特征进行剖析归纳,并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各区域内西王母图像的地方特色,以及地方文化、民俗对图像构成的影响。第四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构成学研究。本章首先探讨了西王母图像的制作工艺,包括墓室壁画的地仗层、颜料分析;画像砖模具制作;画像石的雕刻技法;敷彩的文化内涵等。其次研究了西王母图像的构图,并运用对比等方法分析探讨了西王母图像的构图与造型变化轨迹以及传播路线。最后运用艺术学中的构成学理论,研究论证了在宗教文化元素不断叠加、审美诉求和艺术构成的合力推动下,促使西王母图像造型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第五章,汉画西王母图像的艺术表达方式。艺术是情感的表达,不同的艺术具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汉画西王母图像作为造型艺术,同样需要有自己的表达形式。本章从众多不同地域、不同造型手法的西王母图像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进行剖析,从艺术学的角度将四个主要区域的主流表达方式归纳为情境式、功能式、象征式和趣味式,并分别作了分析论述。第六章,西王母与汉代民众的精神文化信仰。西王母信仰是汉代社会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画西王母图像是当时多种社会文化符号的集合体。本章主要分析论述了西王母信仰的思想根源、西汉初期的宗教结构和西王母信仰盛期的宗教结构,并探讨了西王母信仰与道教形成的关系。第三部分为结语。对本文的研究收获进行总结,检视研究的不足和局限,以及以后需要弥补和深入探索的问题。
梁愿[8](2015)在《陕北、晋西彩绘汉画像石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汉画像石是汉代的一种将画像刻绘在石头上的艺术形式。地上建筑有祠堂、庙阙等,地下建筑称为汉画像石墓。汉画像石题材丰富,具有很大的文物、考古、艺术研究价值。画像石出现于西汉,发展于东汉,在两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四大区域,而陕北、晋西地区则是四大区域其中之一。陕北、晋西地区发现的汉画像石都出自墓葬,且画像石上有大量彩绘保留,因此颇具特色。以往对该地区汉画像石的研究多侧重于题材、造型、纹饰、雕刻手法等方面,对彩绘内容则涉及甚少。因此,本文重点探讨陕北、晋西地区彩绘汉画像石墓的分布、彩绘的技法、彩绘的颜色和位置特点,并对该地区彩绘汉画像石做相关整理研究。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主要叙述了陕北、晋西地区彩绘汉画像石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彩绘汉画像石墓在陕北、晋西地区的分布情况、具体墓葬形制和彩绘画像石数量。陕北地区彩绘汉画像石墓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大多沿河分布,范围较大,分散在神木县、榆阳区、米脂县、子洲县、绥德县。晋西地区彩绘汉画像石墓主要分布在吕梁市西部,均沿河分布,但范围较小,仅柳林县和离石县有发现。第二大部分主要探讨了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彩绘的技法。该地区汉画像石的彩绘技法大致有单线勾勒、彩绘平涂和彩绘点染三种。单线勾勒一般会用墨线勾勒物象的轮廓,少数用红褐线勾勒,主要为了使画像更清晰、立体。彩绘平涂即直接将色彩涂在刻绘好的图像上,有时会与勾勒手法同时使用,主要使用平涂手法的有人物、动物、日月轮、用具和装饰等部位。彩绘点染所用之处较少,一般用在人或动物的五官、动物身上的斑点之处,也有一些仅仅用来点缀。第三大部分主要探讨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彩绘的颜色与位置。该地区彩绘汉画像石颜色丰富多彩,精美艳丽,主要用到的有红彩、黑彩、白彩、绿彩、褐彩、粉彩等色彩,其中以红彩和黑彩为主,其他色彩进行搭配,主次分明,既突出特点,又不失单调。汉画像石施彩位置也相对固定,在墓门部位,如门楣、门柱、门框、门扉上最为普遍;其次就是墓室顶部,主要刻日月石,以示天空。
石春平[9](2014)在《西汉时期西河郡河东属县治城位置再考证》文中提出西河郡为汉代着名边郡,设立于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年)。辖境地跨山陕蒙交界黄河两岸,下辖36个县。为便于研究,一般将其属县分为河东属县与河西属县。史学界历来对其河东属县治城位置研究颇多。《中国历史地图集》也将其位置全部定位。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所谓"河东8县"之说其实并不准确。
温兰[10](2014)在《山西吕梁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汉画像石艺术的产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反映了汉代的社会背景、经济条件及汉人的思想意识。山西吕梁地区是汉画像石集中分布的重要区域之一,集中在吕梁市离石区、柳林县、中阳县。现出土约300块汉画像石,全部为东汉晚期的作品,制作时间大概在公元150-175年。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及地理环境下,该地的汉画像石形成其独特的面貌。本文即以“山西吕梁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研究”为题,旨在探讨该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吕梁地区的汉画像石在题材内容的选取上以神仙世界与现实生活为主,神仙世界大量描绘了具有镇守墓室作用的铺首衔环、四灵图像及以西王母、东王公为主神的昆仑山神仙体系,成为吕梁地区汉画像石独具特色的部分。表现现实生活题材的虽然有车马出行、宾客宴饮、农牧生产、历史故事等,但以车马出行图为主,对其它几个题材的描绘数量极少。在构图方式上采用散点透视、分层与分格等方式,具有饱满充实及程式化等特点,分层分格的构图方式把不同的内容统一于一个画面,使画面布局排列有序,层次分明。饱满充实的特点表现在对于画面空白的处理上,根据画面所要表达的主题,在空白处填充以与主体物相关的物象,增加画面的表达效果。吕梁地区汉墓中画像石程式化的构图特点,反映了汉人固定的审美理想。研究发现,吕梁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的产生主要受陕北汉画像石的影响,东汉永和五年上郡与西河郡治所南迁,离石成为西河郡新的治所,吸引了周边民众的迁入。陕北地区能够营建画像石墓匠人的迁入直接影响了吕梁地区汉画像石的产生,在继承陕北地区汉画像石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吕梁地区的汉画像石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貌,展示了这一地区当时的风俗文化与民间信仰。
二、离石西崖底汉代画像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石西崖底汉代画像石(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画像石璧类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璧类图像的定义 |
二、璧类图像研究史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璧类图像发现与分类 |
第一节 璧类图像的界定 |
第二节 璧类图像的发现情况 |
一、山东地区 |
二、江苏、安徽地区 |
三、河南地区 |
四、陕西、山西地区 |
五、四川、重庆地区 |
第三节 璧类图像的分类研究 |
一、A型单璧 |
二、B型穿璧 |
三、C型套璧 |
四、D型连璧 |
五、E型悬璧 |
第二章 璧类图像的分区与分期研究 |
第一节 分区研究 |
一、苏鲁豫皖地区 |
二、河南南阳地区 |
三、陕西、山西地区 |
四、四川、重庆地区 |
第二节 分期研究 |
一、苏鲁豫皖地区 |
二、河南南阳区 |
三、陕西、山西区 |
四、四川、重庆区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璧类图像相关研究 |
第一节 璧类图像源流研究 |
第二节 璧类图像使用意义讨论 |
一、不朽之棺 |
二、“墓门”与“界门” |
三、再造之世 |
第三节 相关图像讨论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汉代璧类图像表 |
致谢 |
李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民间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反映民间信仰的画像 |
2.1 伏羲、女娲 |
2.2 西王母、东王公 |
2.3 珍禽瑞兽 |
2.4 天门门吏 |
2.5 铺首衔环 |
2.6 日轮、月轮 |
第三章 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中民间信仰的源流及内涵 |
3.1 伏羲、女娲画像 |
3.2 西王母、东王公画像 |
3.3 珍禽瑞兽画像 |
3.4 天门门吏画像 |
3.5 铺首衔环画像 |
3.6 日轮、月轮画像 |
第四章 陕北、晋西地区与其他地区汉画像石中民间信仰的比较 |
4.1 民间信仰异同 |
4.1.1 伏羲、女娲画像 |
4.1.2 西王母、东王公画像 |
4.1.3 珍禽瑞兽画像 |
4.1.4 天门门吏画像 |
4.1.5 铺首衔环画像 |
4.1.6 日轮、月轮画像 |
4.2 汉文化的多元一体 |
第五章 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中民间信仰的形成因素分析 |
5.1 边疆开发与人口迁徙 |
5.2 本土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汉画天象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 |
五、要注意的问题 |
第一章 天象图的溯源 |
第一节 汉代之前的天象图 |
一、仰韶文化时期:濮阳西水坡首组龙虎蚌塑图 |
二、公元前30世纪:连云港将军崖三组岩画 |
三、战国时期:曾侯乙墓二十八宿天象图 |
第二节 对天象图源起的探究 |
一、思想:原始宇宙观的形成 |
二、实践:观象以授人时的经验 |
三、创作准备:主体造型能力的成熟 |
小结 |
第二章 汉画天象图的兴盛 |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传承与分布 |
一、汉画天象图的传承历史 |
二、汉画天象图的地域分布 |
第二节 汉代的厚葬之风与天象图 |
第三节 汉代的文化思想与天象图 |
一、天文学的进步 |
二、统治者的推崇 |
三、升仙观念的浸染 |
小结 |
第三章 汉画天象图的符号构成 |
第一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日 |
一、训诂学释义、原始日月神话与图像 |
二、训诂学释引申义、阳乌神话与图像 |
第二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月 |
一、训诂学释义 |
二、与月相关的三种神话元素:蟾、兔、嫦娥 |
三、汉画中的月之图像:月中蟾、兔、桂树 |
第三节 作为基础符号的星宿 |
一、训诂学释义 |
二、星之神话倾向:灵性说 |
三、汉画中的星宿图像表现方式、配置形式与星官 |
第四节 天象图的次要符号构成 |
一、日月神:伏羲、女娲 |
二、天神:气象神、长生神与方位神 |
三、云:星占与气 |
小结 |
第四章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形式 |
第一节 天象图的五种组合样式 |
一、日轮型 |
二、月轮型 |
三、日月双悬型 |
四、日(月)与星宿同现型 |
五、不含日月图像的星宿型 |
第二节 天象图的造型方式 |
一、艺术风格:相反相成 |
二、构成方式:灵活多变 |
三、造型特点:多样统一 |
四、审美观念:气韵相合 |
第三节 天象图的表现手法 |
一、工匠的创作前过程:艺术体验与艺术构思 |
二、工匠的表现手法:线、雕刻与彩绘 |
小结 |
第五章 汉画天象图的思想观念 |
第一节 汉人的宇宙观念 |
一、汉墓建筑中的宇宙观念:宇之无极、宙之无端 |
二、汉画天象图中的宇宙观念:图像象征与空间概念 |
第二节 汉人的升仙观念 |
一、石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日月双悬照乾坤 |
二、壁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仪式与天门 |
三、帛画天象图中的升仙观念:璧与天 |
第三节 与占卜吉凶相关的思想认识 |
一、天人学说与天象图: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 |
二、星占思想与天象图:占星术与分野模式 |
小结 |
第六章 汉画天象图的影响与演化 |
第一节 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及其影响 |
一、汉画天象图的艺术价值 |
二、汉画天象图对道教神灵图像和民俗艺术的影响 |
第二节 汉代之后天象图的演化 |
一、地位:走向陪衬 |
二、职能:走向分化 |
三、整体的演进态势:从信仰走向理性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汉画天象图分布一览表(359幅) |
一、壁画中的天象图(62幅) |
二、帛画中的天象图(7幅) |
三、石刻艺术中的天象图(290幅)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4)绥德东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目的 |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内研究发展动态 |
1.2.2 国外研究发展趋势 |
1.2.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 绥德画像石之缘起 |
2.1 厚葬之风的盛行 |
2.2 移民活动的传播 |
2.3 风俗观念的规范 |
2.4 本章小结 |
3 西王母艺术形象探析 |
3.1 先秦及西汉“西王母”艺术形象 |
3.2 东汉绥德画像石上的西王母图像 |
3.2.1 “独尊”式 |
3.2.2 “平分”式 |
3.3 本章小结 |
4 绥德西王母画像的工艺特色与艺术表现 |
4.1 绥德画像石的工艺特色 |
4.2 西王母图像的构图 |
4.2.1 图像中的透视方法 |
4.2.2 图像中的构图形式 |
4.2.3 象征式的艺术表达 |
4.3 本章小结 |
5 绥德画像石的艺术借鉴与实践探索 |
5.1 装饰画对画像石艺术的借鉴意义 |
5.2 装饰艺术的实践探索 |
5.2.1 创作动机 |
5.2.2 艺术表现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淮泗画像石 ——东汉墓葬的视觉营造与历史主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画与观 |
第一章 学术史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金石学着述 |
第二节 历史、考古和建筑史的讨论 |
第三节 美术史的研究历程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向和方法 |
第二章 图像时代的出现 |
第一节 早期中国墓葬的视觉性 |
一 葬与藏 |
二 居室化的先声 |
第二节 淮泗地区的墓葬画像 |
一 西汉崖洞墓 |
二 两汉之交的石椁墓 |
三 东汉石室墓 |
第三节 画像石墓的图像选择 |
一 平面画像的题材 |
二 设置立体雕刻 |
三 艺术家:画像石制作 |
第三章 墓葬的视觉营造 |
第一节 东汉墓葬的建筑结构 |
一 回廊的遗绪 |
二 便房:堂与寝 |
三 新的合葬方式 |
第二节 空间尺度与图像形式 |
一 墓门的确立 |
二 标尺:人与墓室 |
三 画像的分布规律 |
第三节 画像石墓的视觉建构 |
一 视觉形式的意义 |
二 空间、图像与器物 |
第四章 画像与社会观念 |
第一节 墓葬语境的另一类主体 |
一 生者与神道 |
二 生者与墓室 |
第二节 从家宅到"祠堂" |
一 开放性:地表的祠堂 |
二 隐喻性:地下的"祠堂" |
第三节 图像、知识和观念 |
一 汉代人对视觉的态度 |
二 形式与观念 |
三 画像与材质 |
第五章 淮泗传统与外部 |
第一节 淮泗以外的东汉墓葬 |
一 贵族墓葬的形制 |
二 壁画墓的新阶段 |
三 淮泗以外的画像石墓 |
第二节 砖构墓室与石刻图像 |
第三节 融合与取舍:美术和礼制 |
第六章 观看的历史 |
第一节 汉代的绘画观看 |
第二节 历史中的画像石 |
一 汉代景观的保存 |
二 后世的改造与利用 |
三 石作传统的延续 |
结语: 作为尺度的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现状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原型分析 |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西王母 |
第二节 秦汉时期的西王母 |
第二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类型学分析 |
第一节 河南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二节 山东及周边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三节 陕北、晋西北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四节 四川地区出土的汉画西王母图像 |
第三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研究 |
第一节 河南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二节 山东及周边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三节 陕北、晋西北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四节 四川西王母图像的区域特色 |
第四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构成学研究 |
第一节 汉画像的制作 |
第二节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构图 |
第三节 西王母图像构成的自然美法则 |
第四节 西王母图像的人文理性构成 |
第五章 汉画西王母图像的艺术表达方式 |
第一节 情境式 |
第二节 功能式 |
第三节 象征式 |
第四节 趣味式 |
第六章 西王母与汉代民众的精神文化信仰 |
第一节 西王母信仰的思想根源 |
第二节 西王母信仰与道教的形成 |
结语 |
附图1 河南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附图2 山东及周边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附图3 陕北、晋西北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附图4 四川地区汉画西王母图像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陕北、晋西彩绘汉画像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陕北、晋西彩绘汉画像石墓概况 |
第一节 陕北地区彩绘汉画像石墓分布 |
一、神木县 |
二、榆阳区 |
三、米脂县 |
四、子洲县 |
五、绥德县 |
第二节 晋西地区彩绘汉画像石墓分布 |
一、柳林县 |
二、离石县 |
第二章 陕北、晋西汉画像石彩绘技法 |
第一节 单色勾勒 |
一、墨线勾勒 |
二、红褐线勾勒 |
第二节 彩色平涂 |
一、人物 |
二、动物 |
三、日月轮 |
四、用具和装饰 |
第三节 彩色点染 |
一、人或动物的五官 |
二、动物身上的斑点 |
三、点缀 |
第四节 彩绘技法小结 |
第三章 陕北、晋西汉画像石彩绘颜色与位置 |
第一节 彩绘颜色 |
一、红彩 |
二、黑彩 |
三、其他 |
第二节 施彩位置 |
一、墓门 |
二、墓室顶部 |
第三节 彩绘颜色与位置特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西汉时期西河郡河东属县治城位置再考证(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代史家对西河郡河东属县数量及治城位置之考证 |
二、《地图集》所标注西河郡河东8县治城位置再考证 |
三、结语 |
(10)山西吕梁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既往研究成果综述 |
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3. 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难度 |
第一章 山西吕梁地区汉画像石概述 |
1.1 吕梁地区汉画像石的分布 |
1.2 吕梁地区汉画像石的产生背景 |
1.3 吕梁地区汉画像石的出土情况 |
1.4 吕梁地区墓室画像石的配置特点 |
第二章 山西吕梁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 |
2.1 题材内容 |
2.1.1 神话传说类 |
2.1.2 现实生活类 |
2.1.3 历史故事类 |
2.1.4 装饰图案类 |
2.2 构图 |
2.3 雕刻方法 |
2.4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吕梁地区与陕北地区汉画像石比较研究 |
3.1 题材上的比较 |
3.2 构图上的比较 |
3.3 雕刻方法上的比较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四、离石西崖底汉代画像石(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画像石璧类图像研究[D]. 张颢馨. 山东大学, 2021
- [2]陕北、晋西地区汉画像石中的民间信仰研究[D]. 李进. 河北大学, 2019(08)
- [3]汉画天象图研究[D]. 曹阳.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绥德东汉画像石西王母图像探析[D]. 陈曾. 武汉纺织大学, 2019(02)
- [5]淮泗画像石 ——东汉墓葬的视觉营造与历史主体[D]. 王磊. 中央美术学院, 2017(08)
- [6]离石汉画像石浅谈[J]. 肖卫华. 文物世界, 2017(03)
- [7]汉画西王母图像研究[D]. 毛娜. 郑州大学, 2016(08)
- [8]陕北、晋西彩绘汉画像石初探[D]. 梁愿. 中央民族大学, 2015(02)
- [9]西汉时期西河郡河东属县治城位置再考证[J]. 石春平. 阴山学刊, 2014(06)
- [10]山西吕梁地区汉画像石艺术研究[D]. 温兰. 山西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