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绘出传播疟疾的蚊子基因图谱(论文文献综述)
易清清[1](2014)在《《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2000至2014)》文中研究表明从认识动植物的形态与分类到探寻细胞的裂变与遗传,生物学史上每个里程碑式的进展都是人类智慧的伟大结晶。1972年“重组DNA技术”的诞生标志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进入到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时代。转基因技术以飞快的速度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医药、环保、能源以及农业等诸多领域。许多国家将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然而,在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的同时,其风险也逐一显露并迅速引发国内外公众的关注与探讨。随着20世纪90年代一系列转基因技术风险争议性事件的爆发,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恐惧与抵触情绪不断上升,风险争论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去科学化”与“非理性化”的现象,这不利于公众对转基因技术客观认知的形成。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对“真实”的建构塑造着人们脑海中的“图像”。然而,新闻媒体总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组织与生产新闻,即新闻框架。新闻框架决定着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以及看不到什么。本研究选题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转基因生物风险交流平台构建与沟通平台示范运行”(编号:2011ZX0801),试图以新闻框架理论为指导,总结国内主流科技媒体《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新闻框架的特点,探寻其新闻框架与社会现实中议题演变的关系以及新闻框架形成与变迁的原因。研究发现,《科技日报》的报道框架紧跟现实议题演变,议题框架突出科学技术的积极效益,呈现科学技术的多面风险,总结风险管理的现状与经验;人物框架形成了以专家学者、政府机构与商业团体为话语中心的沟通模式,虽然公众的参与与决策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重视,但他们仍然徘徊于话语中心的“外围”。时代背景与科技政策、媒体定位与报道风格、新闻常规与内部控制以及新闻记者的个人认知结构是《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新闻框架形成与变迁的重要原因。新闻媒体,既是科学家发布科技进展的信息渠道,也是公众参与风险交流与决策的沟通平台。《科技日报》对科技议题的传播方式仍旧过于重视媒体的告知与言说功能,公众则是被动接受知识宣传的“客体”。本文认为只有给予公众平等的沟通与参与机会,才能实现人、科技和社会的良性互动,真正发挥其风险沟通平台的作用。
魏晓芳[2](2013)在《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三峡人居环境在历史的进程中经历了漫长的缓变和急剧的突变,与此同时,文化地理也随之变迁。三峡地区曾因壮丽的峡谷风光闻名于世,又因最大的水利工程令世人瞩目,然而在气势恢宏的背后,三峡人居环境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文化环境的建设速度远远比不上物质空间的建设速度。不论是在有关三峡的学术研究中,亦或是城乡规划设计中,还是在实际的移民搬迁城镇建设中,文化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之于地区发展的促进力量不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反而成为地域发展的阻碍。基于这种背景,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的引领下,论文希望通过研究,建立体系、梳理历史、探寻机制、提出对策,促使三峡地区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活力的新兴文化得以发展。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下,以“文化”为核心、文化变迁过程及规律为对象,以“古代—今日—未来”的时间线索与“面—线—点”的空间层次,以“基础研究—>现象研究—>规律研究—>对策研究——>实践研究”的逻辑思路,运用多学科的综合方法,通过梳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历史脉络,揭示其地域扩展过程及规律,探讨其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提出三峡人居环境的和谐文化发展对策,开展三峡地区不同空间层次的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实践,丰富三峡人居环境的研究领域,为三峡人居环境的规划与实施提供依据,从而全面提升三峡人居环境品质。在基础研究中,论文第二章尝试构建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解析三峡文化的组成。论文解析了人居环境语义下文化与文化地理,初步构建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理论体系,并用类型学解析了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三峡地区文化的构成。在现象研究上,论文的第三、四章研究了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及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论文回顾了三峡文化的缘起;阐述了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了三峡主要文化形态的历史地域扩展过程;总结了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在规律研究中,论文的第五章进行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阐述了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影响文化变迁的各级因素,并探寻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的变迁规律、解析变迁机制;归纳并探讨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在对策研究上,论文第六章提出了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发展对策,即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从地域文化的空间和谐、时间可持续与保持先进性三个方面提出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区划方法、文化生命周期调控方法与地域文化价值多维评估方法等理论与方法。最后,在实践研究中,论文第七章提出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技术思路,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构建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以实现三峡地区文化和谐、可持续与积极地发展;并通过不同人居环境空间层次的规划与建设案例来实践对策方法。
盛金良[3](2008)在《脂多糖(LPS)诱导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EST分析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胞壁外膜中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在革兰氏阴性细菌感染的发病机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炎症反应,而且作用于抗原提呈细胞,参与诱导抗感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早期免疫应答反应的最强刺激剂。本项研究旨在构建LPS诱导的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为绵羊免疫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提供基础平台;监测免疫相关因子(细胞因子、TLR受体和防御素)基因对LPS刺激的应答反应规律,探讨其参与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分子机制;通过基因工程表达相关功能基因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为开发免疫佐剂和治疗性药物奠定基础。目前,绵羊各种组织类型的cDNA文库数量还很少,可为绵羊基因组研究提供的遗传标记很有限,导致绵羊基因组物理图谱研究较其它家畜如牛、猪等研究相对滞后。绵羊功能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性状相关基因,对抗感染免疫相关的因子研究很不充分,绵羊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和防御素的表达分布、与病原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之间相互调节的联系都还不清楚,其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对研究疾病的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研究通过气管灌流法从绵羊肺脏分离培养原代肺泡巨噬细胞,利用台盼蓝拒染试验和鸡红细胞吞噬试验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运用SMART技术构建LPS诱导的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全长cDNA文库,随机挑选255个克隆进行序列测定,通过BLAST/n/x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利用Sequin软件提交新发现EST或基因;应用PCR和RT-PCR技术扩增绵羊细胞因子(IL-1β,IL-8,GM-CSF,IFN-γ)、TLR受体家族、防御素sBD1和内标(G3PDH,α-Tubulin)基因,对其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含有目标基因的质粒为模板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动态监测LPS诱导绵羊肺泡巨噬细胞过程中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和防御素的应答反应规律;应用RT-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绵羊防御素sBD1在绵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分布及表达差异。建立沙门氏菌感染绵羊消化道模型,检测防御素sBD1和IL-8对沙门氏菌感染的应答反应,对其抗感染生物学功能进行研究;构建重组绵羊GM-CSF表达质粒电击转入酵母细胞,通过甲醇诱导绵羊GM-CSF分泌表达。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绵羊防御素sBD1,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检测。初步获得以下结果:(1)构建了脂多糖LPS诱导的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全长cDNA文库,其库容量达到1.3×106,重组率为95.7%,符合cDNA文库建库标准;从255个随机克隆中发现新EST或基因45个并提交GenBank,获得登录号EU366470-EU366473,EU366475- EU366492, EU366494-EU366497,EU370534-EU370552,未知基因6个;(2)系统地阐明了在LPS刺激0~48h过程中,绵羊细胞因子(IL-1β,IL-8,GM-CSF,IFN-γ)、toll样受体家族和防御素的应答规律,即IL-1β在LPS刺激后6h达到最高值,IL-8,GM-CSF在诱导后4-12h表达水平最高,IFN-γmRNA水平高峰期在16h以后。toll样受体1、2、4、6、7、8、9、10均在肺泡巨噬细胞有表达,而toll样受体3、5则未见表达,TLR2、4在诱导后20min就达到高峰,且在整个诱导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3)防御素sBD1在绵羊肺泡巨噬细胞中没有表达,其主要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组织中表达,而且是持续表达的,其在不同发育阶段消化道表达水平高低为羔羊>成年羊>胎羊。在感染沙门氏菌实验中IL-8明显升高,而防御素sBD1表达反而有所降低;(4)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绵羊GM-CSF,其表达量占总蛋白17%;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了绵羊防御素sBD1,但未表现出抗菌活性。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脂多糖LPS诱导的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该文库为国内首个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从对文库克隆的序列分析来看,新的EST和未知功能的基因约占20%,丰富了绵羊基因组物理图谱的遗传标记。另外,该文库是革兰氏阴性菌主要抗原组分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cDNA文库,为免疫相关的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平台;绵羊几种主要细胞因子(IL-1β,IL-8,GM-CSF,IFN-γ)对脂多糖LPS刺激表现出时间和表达量的差异为阐明疾病病理状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toll样受体3、5和防御素sBD1在脂多糖刺激肺泡巨噬细胞中并不表达,说明肺泡巨噬细胞可能并不是其表达部位,toll样受体2、4对脂多糖LPS刺激的敏感性很高,说明它们参与早期的免疫应答反应,在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防御素sBD1在粘膜系统中广泛分布,并且持续表达,表明其在粘膜天然免疫中一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对沙门氏菌感染没有反应,可能是由于其并不直接参与抵抗细菌感染,而与其它类型病原感染有关,而IL-8明显参与了消化道对沙门氏菌的抗感染免疫;绵羊GM-CSF参与早期的免疫应答,并且在疫苗佐剂和治疗性药物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本研究在酵母中表达绵羊GM-CSF为进行开发和应用提供材料;防御素sBD1在粘膜系统广泛分布,但其生物学功能却不清楚,通过大肠杆菌融合表达绵羊防御素sBD1,为其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黄颉刚[4](2001)在《云南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云南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进行观察并绘制模式图,与广西微小按蚊进行比较,找出鉴别诊断的特征区,为我国微小按蚊复合体的分类提供依据。方法:从云南省元江县甘庄农场采集微小按蚊,在实验室常规饲养。取发育良好,羽化3天并已交配受精的雌蚊,以豚鼠喂血28~32h后,取卵巢已经发育至克氏(Christophers)Ⅲ期的雌蚊进行解剖,分离卵巢,染色、制片。在显微镜下照相,最后与广西微小按蚊作比较。结果:共观察了365张云南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标本,其染色体由5臂组成,X染色体最短,为端着丝粒;Ⅱ号染色体最长,具亚中着丝粒;Ⅲ号染色体为中着丝粒。云南与广西微小按蚊卵巢多线染色体做逐区段比较后发现两者有35处的不同,最明显的是1A、7A、29A、37D、16A、21C、24A、24B、30A、31B和32A。结论: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1A、7A、29A、37D、16A、21C、24A、24B、30A、31B和32A区带的差异可以作为鉴别云南和广西微小按蚊的主要依据。佐证了云南微小按蚊和广西微小按蚊属于两个亲缘种。
二、绘出传播疟疾的蚊子基因图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绘出传播疟疾的蚊子基因图谱(论文提纲范文)
(1)《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2000至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媒体报道现状 |
1.2.2 传播学视野下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研究设计 |
2.1 核心概念:转基因技术 |
2.2 理论基础:框架理论 |
2.2.1 框架理论的学术渊源 |
2.2.2 框架与新闻框架 |
2.2.3 框架分析的研究路径 |
2.2.4 国内外框架理论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研究设计 |
2.3.1 媒体的选择 |
2.3.2 时间的限定 |
2.3.3 样本的收集 |
3.《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 |
3.1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框架的类目设置 |
3.1.1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消息来源的类目设置 |
3.1.2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报道主题的类目设置 |
3.1.3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新闻体裁的类目设置 |
3.1.4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文本叙述策略的类目设置 |
3.2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 |
3.2.1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人物框架分析 |
3.2.2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议题框架分析 |
3.3 《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变迁 |
4.研究结论与原因探析 |
5.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论文数据来源 |
附录二: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2)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索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定位 |
1.1.4 研究意义 |
1.2 主要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文化及文化变迁的研究 |
1.3.2 人类聚居与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3.3 关于三峡文化地理以及人居环境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4 大河流域水利建设与文化变迁的经验与教训 |
1.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文化地理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 |
2.1 人居环境语义下的文化与文化地理 |
2.1.1 文化的释义 |
2.1.2 文化地理的释义 |
2.1.3 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体系构建 |
2.2.1 文化地理在人居环境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 |
2.2.2 人居环境理论与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对象 |
2.2.3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研究方法 |
2.2.4 人居环境建设体系下的文化地理变迁研究框架 |
2.3 三峡人居环境体系下文化的组成——类型学解析 |
2.3.1 不同分类方式的文化组成 |
2.3.2 物质文化:被人文化的人景观与底蕴深厚的人工产物 |
2.3.3 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 三峡地区文化的兴起与发展研究 |
3.1 三峡文化的缘起 |
3.1.1 长江三峡的形成:地理变迁,沧海桑田 |
3.1.2 三峡文化源起的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 |
3.1.3 三峡文化源起的早期人类活动 |
3.2 三峡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地理形成与发展过程 |
3.2.1 史前文化:考古学的发现——人类始祖 |
3.2.2 先秦文化:治水神话、“夔子国”、“诸巫”部落出现 |
3.2.3 秦汉文化:灭巴楚、置郡县、开道路、移民众 |
3.2.4 魏、晋、南北朝文化:战火不断、移民众多、物产丰富 |
3.2.5 隋唐宋文化:分区分级行政管理、移民带来人口增长、文化经济迅速发展 |
3.2.6 元明清代文化:战事火不断,“湖广填四川” |
3.2.7 近、现代文化:“陪都”使得文化主力通过三峡西迁 |
3.2.8 当代文化: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新城镇建设 |
3.3 人居环境空间语境下三峡文化历史发展的特点 |
3.3.1 三峡文化历史的悠久性 |
3.3.2 三峡文化积淀的多样性 |
3.3.3 文化空间扩展的复杂性 |
3.4 本章小结 |
4 三峡文化的地域扩展过程研究 |
4.1 地理环境对三峡文化形态的影响显着 |
4.1.1 三峡地区人地关系的特点 |
4.1.2 三峡地区文化受到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显着 |
4.1.3 文化与环境的适应状况 |
4.2 三峡文化地域扩展因子分析 |
4.2.1 交通方式的进步 |
4.2.2 通讯方式的改变 |
4.3 三峡地区主要文化形态的地域扩展过程分析 |
半山—> 山顶'>4.3.1 农耕文化:河谷—> 半山—> 山顶 |
交融 <—东'>4.3.2 巴楚文化:西—> 交融 <—东 |
村落—> 城镇'>4.3.3 巫鬼文化:山里—> 村落—> 城镇 |
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4.3.5 交通文化:水(水路)—>陆(山路)—>空(立体现代交通) |
自种养、屋里酿'>4.3.6 饮食文化:地里挖、山里采、水里捕—> 自种养、屋里酿 |
4.4 本章小结 |
5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机制研究 |
5.1 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的基本理论 |
5.1.1 文化变迁的概念理解 |
5.1.2 文化变迁的类型 |
5.1.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建设文化地理变迁的特殊性 |
5.2 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分析 |
5.2.1 外部因素:自然、社会、经济、科技 |
5.2.2 内部因素:人类认知、文化自身 |
5.3 三峡文化变迁的力学分析 |
5.3.1 动力:牵引力 |
5.3.2 阻力:约束力 |
5.4 文化的传承方式及载体的变迁 |
5.4.1 静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2 动态传承及其载体变迁 |
5.4.3 文化传承方式的发展趋势 |
5.5 各种因素与力相互作用下的变迁机制 |
5.5.1 时间、空间多维审视:三峡地区文化地理的时空间衰减机制 |
5.5.2 三峡地区文化变迁的机制:普遍机制+地域机制 |
5.6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探讨 |
5.6.1 三峡古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6.2 三峡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文化地理变迁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建设的规划对策研究 |
6.1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愿景与实现思路 |
6.1.1 和谐文化——文化区划 |
6.1.2 可持续文化——文化生命周期 |
6.1.3 积极文化——文化价值 |
6.2 空间和谐:三峡地区的文化地理区划与协调 |
6.2.1 文化区的划分 |
6.2.2 三峡地区在中国文化区中的位置 |
6.2.3 三峡文化区内亚文化区的划分 |
6.2.4 文化区划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3 时间可持续:文化生命周期的认知与调控 |
6.3.1 生命周期理论的及其在人居环境领域应用的可能性 |
6.3.2 文化生命说 |
6.3.3 文化生命阶段的判别与调控 |
6.3.4 文化生命周期与人居环境规划生命周期的协同 |
6.4 保持先进性:文化价值的评估与提升 |
6.4.1 文化价值评估的作用 |
6.4.2 文化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 |
6.4.3 文化价值评估与人居环境规划的协同 |
6.5 本章小结 |
7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案例与实践 |
7.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与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1.1 文化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 |
7.1.2 传统空间规划文化性的缺失 |
7.2 从物质空间规划到文化空间规划的方法探讨 |
7.2.1 建立文化地理数据库,形成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图谱 |
7.2.2 开展文化空间规划,提升物质环境的文化功能 |
7.2.3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们文化需求 |
7.3 三峡地区人居环境规划的实践与案例 |
7.3.1 注重空间和谐与城乡统筹的城市(镇\乡)总体规划案例与实践 |
7.3.2 重在保护与发展的三峡历史文化古镇人居环境规划实践 |
7.3.3 基于文化体验的三峡地区现代居住形态规划设计实践 |
7.3.4 突出文化符号的建筑形态设计实践 |
7.4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
7.4.1 三峡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
7.4.2 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
7.4.3 地域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文化”是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8.1.2 三峡地区文化地理变迁史反映地区的人居环境变迁 |
8.1.3 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地理变迁机制是一种混合机制 |
8.1.4 提出实现三峡人居环境的文化目标及其实现对策 |
8.2 创新点、难点与主要贡献 |
8.2.1 创新点:梳理过程、揭示机制;归纳模式;提出路径 |
8.2.2 难点:数据之难,方法之难 |
8.2.3 主要贡献:厘清关系、发现规律;梳理过程、提出对策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不足之处:综述不全、方法不新、数据不够 |
8.3.2 后续研究展望:构建文化图谱,跟踪文化变迁,研究品质提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地方文化资料收集(节选) |
(3)脂多糖(LPS)诱导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EST分析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cDNA 文库构建方法及其分析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动物细胞因子和toll 样受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哺乳动物防御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LPS 诱导的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 文库构建和部分EST 序列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LPS 诱导绵羊肺泡巨噬细胞免疫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沙门氏菌感染绵羊消化道防御素sBD1 和白介素8 基因的应答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四 绵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序列分析和酵母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五.绵羊防御素sBD1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与活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1.测序图谱 |
附录2.GenBank 登录序列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4)云南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二、 致谢 |
三、 综述 |
四、绘出传播疟疾的蚊子基因图谱(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日报》转基因技术报道的框架分析(2000至2014)[D]. 易清清.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
- [2]三峡人居环境文化地理变迁研究[D]. 魏晓芳. 重庆大学, 2013(02)
- [3]脂多糖(LPS)诱导绵羊肺泡巨噬细胞cDNA文库的构建、EST分析和免疫相关基因的研究[D]. 盛金良. 石河子大学, 2008(01)
- [4]云南微小按蚊卵巢营养细胞多线染色体观察[D]. 黄颉刚. 广西医科大学, 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