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福建茶叶》2004年1—4期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齐慧[1](2021)在《安溪茶跨域研究 ——“茶叶”“茶人”“茶业”》文中研究指明
程怡珍[2](2020)在《《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性艺术研究》文中提出创刊于1958年的《装饰》杂志,是国内唯一的工艺美术专业刊物。截止2018年,《装饰》杂志拥有近300个封面。在这60年的时间里,杂志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的曲折历程。它的发展不仅和中国设计的发展同步,同时也见证了中国60年的风雨沧桑。封面设计作为最为直接的反映,它所传达出来的设计意识恰好反映出一个时代艺术的高度和成就。封面设计跟随时代不断发生变化,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给封面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本文以《装饰》作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探寻时代对于设计类期刊封面设计的影响。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一章节都针对不同问题进行分析:第一章交代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指明创新点;第二章对杂志背景做调研,并运用统计学原理宏观上把握封面的形式构成;第三章对60年来的所有封面进行阶段性梳理,并举例分析,归纳其时代特征;第四章分析影响封面设计的内外部因素;第五章对封面设计的艺术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并思考对于未来设计师的启示。《装饰》杂志封面设计完成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封面与时俱进,形成了传统与现代互相融合,相互补充的发展格局。封面设计是平面设计师的必修课,封面跟随时代不断变化是一个必然结果,封面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看到的书籍景观世界,正是因为封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以及其独特的设计,所以成为了集功能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视觉文本。《装饰》杂志封面设计见证了中国60年的风雨沧桑,既包含了新中国第一代设计师的创业理想,同时也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透过封面上图形,文字,色彩及构成形式,可以看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当我弹去一本本封面的尘埃,突然窥见到中国几代工艺美术设计家的心路历程。由此而生敬意。此番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今天的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封面设计,而且对其它期刊封面设计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也会有所帮助。
罗强月[3](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发展研究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毛尖镇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往的工业社会虽然使社会的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也对人们栖息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终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类开始对其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地反思并逐渐形成了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人类社会已进入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尤其对于中国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已牢固树立起了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贵州作为资源丰富但经济贫困的少数民族大省,也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的这两条底线,实施大生态战略,把茶产业作为守住绿水青山和实现百姓脱贫的绿色及富民产业来重点打造。在这样的背景下,黔南州毛尖镇作为贵州茶叶名片——都匀毛尖茶的核心产区,其茶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都匀毛尖品牌乃至黔茶代表的一个缩影,如今在政府的重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下,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及条件限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可持续的问题,还难以成为当地产业振兴与引领黔茶发展的担当者,不足以支撑起民族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任。因此,认清毛尖镇茶产业发展的症结所在,分析其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当前贵州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提供一些发展的思路,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茶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正是基于此展开的田野调查与研究而写成的。本文尝试从生态文明的视角,以毛尖镇的茶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农业产业化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相关学科知识对当地的茶产业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贵州发展现状和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经验,就少数民族地区的茶产业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综述研究现状,同时解释了文中提及的几个关键概念和主要理论并对生态文明与茶产业的关系作相关阐释,最后交代了研究方法及思路。第二部分,对毛尖镇的社会经济及茶产业的发展概况进行整体概述。首先,介绍当地的地理区位、茶产业生态、民族构成与生计方式;接着,从当地的生态环境、民风茶俗、茶品牌文化及政府支持的四个方面对当地茶产业发展的优势进行相关分析。第三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分析部分,主要分析了毛尖镇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出现的瓶颈及原因。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毛尖镇茶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资源利用不足、生产标准不统一、未彰显出鲜明的产品特色、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而生态意识薄弱、粗放式的发展、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不到位和茶企规模小实力弱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第四部分,基于前几部分对毛尖镇茶产业发展的案例分析,结合贵州实际及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对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思考:一是茶产业对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二是茶产业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三是茶产业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接着,提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应突破的几个关键瓶颈:一是突显产品特色;二是提高茶业经济效率;三是实现多维度的协同发展。之后,就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了相关建议。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得出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需因地制宜地整合资源以发挥资源优势;实现传统向现代茶产业的转变是关键;文化与生态是其茶产业的显着标签;生态文明视域下的茶产业应向“效益型”的发展方式转变。这样才能改变民族地区粗放型的产业发展模式、突显出品牌特色、提高经济效益、缩小与其他名茶的发展差距,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产业振兴与可持续发展。
黄婕[4](2019)在《防城采茶戏的传承研究》文中提出采茶戏是一种在民歌、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的基础上形成的民间小戏,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按照地域和流派不同,采茶戏往往以地名加以区别,而防城采茶戏是广西防城地区现存的古老民间小戏,是由江西赣南采茶戏传播到广西并与防城地区的民俗文化相互碰撞而形成的采茶支系,有独特的唱腔和表演程式,富于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随着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变迁,娱乐方式多样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承载着防城民众历史记忆与聪明智慧的防城采茶戏的传承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因此保护防城采茶戏迫在眉睫。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以及国家对地方戏曲文化的关注与重视的时代背景,论文以防城地区的采茶戏曲文化为研究个案,对防城采茶戏当下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揭示防城采茶戏在传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出防城采茶戏的传承模式以及传承路径,也充实了地方戏曲文化的研究成果,同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民间文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对防城采茶戏的来源以及文化生态环境、戏剧形态、生存现状、传承保护与发展创新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论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概述本课题研究项目的意义、国内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之处。其次描述防城采茶戏的历史来源和文化生态环境,着重介绍防城采茶戏的剧目内容、音乐唱腔、剧本、表演形式、舞台艺术等内容。笔者通过对防城采茶戏的生存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并在实地调查的过程中发现,防城采茶戏面临着传承主体凋零、受众群体不断缩减、政府扶持力度有限、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生存环境严峻等问题。最后就防城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有效的保护对策。论文通过对防城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的以下结论:防城采茶戏的剧目内容、音乐唱腔、表演艺术,是其地方戏曲文化缩影的体现,蕴含着防城民众的审美价值观念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价值,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防城采茶戏逐渐边缘化,如何保证其可持续发展是关键。
胡公启[5](2018)在《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核心是利益,而贸易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取对外贸易利益就要降低国际间贸易成本,关税作为对外贸易成本的一部分,对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历史上,关税调整引发贸易摩擦,贸易摩擦引发战争的事例时常发生,如法荷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因此,研究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对处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维护国家权益,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众多,而关税及关税制度对对外贸易有最为直接的影响。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晚清政府失去关税自主权,西方国家通过协定关税获取贸易利益,而协定关税也成为西方列强为扩大并占领中国市场最直接手段。为了向晚清中国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材料,西方列强通过制定极低的进口关税税率(值百抽五)并不断扩大免税的范围,使西方工业品冲击以家庭手工业为主体的中国自然经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也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国被迫纳入世界经济体系。普通百姓在国内剥削和国外侵略赔款的双重压榨下的生活愈加贫困,此伏彼起的农民反抗严重也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西方列强的利益也通过关税制度的变迁得到巩固。在掌握中国关税主动权的前提下,西方列强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一步步剥夺中国的就业机会,毒化中国发展环境,造成人民的日益贫困和国家的日渐衰弱。研究晚清关税制度的变迁及中西贸易,能够对晚清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有更加深刻了解,同时,也对关税制度及对外贸易对一国的重要性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本文以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关系为主题,以晚清发生的四次重大中外战争为主线,将晚清划分为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期、两次鸦片战争之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及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五个阶段,全面分析各个阶段关税制度的变化、对外贸易规模的变化及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关税制度的变迁与对外贸易的变化互为因果的结论。不同于多数着作以协定关税来说明晚清关税主权的丧失,本文则通过定量分析进口关税税率与进口额、出口关税税率与出口额之间的反常关系,说明外籍税务司治下的中国海关对关税尤其是进口关税没有做到应收尽收,揭示其为西方资本主义服务的本质,证实了关税主权丧失的客观事实,也说明晚清关税的殖民性质。本文主要运用采取比较分析法,分析了晚清五个历史阶段主要出口商品在当期总出口额中所占比重,以此来说明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主要进口商品在五个历史阶段占当期进口额的比重变化,以此来表明国外不同商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的变化;五个历史阶段进出口关税税率及减免税范围的比较,以此说明协定关税下关税主权丧失的过程;中国与同期的印度、日本、英国、美国等进口关税税率的比较,以此说明中国关税水平在当时世界各国所处的位置以及中国传统出口优势产品丝茶出口占比逐步下降的原因等,通过这些比较,全面分析关税税率与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此外,文中为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大量列举图表,不同图表之间也是一种比较分析的过程。通过比较分析,使各个变量之间随着时间的演进过程更为清晰,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地更为透彻。在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忽略其他变量的影响,来分析给定变量之间的关系,这是静态分析,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维度。在某一时点,关税与对外贸易规模必定相关,因为作为交易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税,直接决定了对外贸易的成本,从而影响对外贸易规模,这是基于静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加入时间维度,关税水平与对外贸易额并非严格的线性关系,因为在晚清72年中,影响双边对外贸易的因素很多,而关税只是这众多影响因素的组成部分。本文试图找出这些因素并加以阐释,从而对定量分析的结论以合理的解释,这个过程本身也是动态分析。静态分析看时点,而动态分析则看趋势,二者结合起来,既能了解变量之间短期的关系,也能更好把握变量之间长期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各个历史时期关税制度的变迁对对外贸易的影响,也阐明了对外贸易规模和政策的变化对关税收入及关税政策变迁的作用。对外贸易是双向的,而关税政策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中国关税政策的变迁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政策调整同样对中国对外贸易产生影响,文中以晚清主要贸易伙伴英国、美国、日本及英属殖民地印度为例,分析清朝时期这些国家的关税制度变迁对清朝对外贸易的影响,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丝茶和主要进口商品棉制品对外贸易额的变化都与这些贸易伙伴关税政策息息相关。最后,本文给出了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启示,包括:把握关税主权,扞卫国际利益;扩大开放,促进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民心相通,达到贸易畅通;坚持互惠贸易,抛弃零和博弈;维持贸易平衡,合理化解分歧;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中性等观点。对外贸易范畴甚广,本文紧扣与关税有关的对外贸易这个中心,凡是与关税无关的对外贸易,本文涉及甚少,比如晚清时期的朝贡贸易、苦力贸易、贵金属贸易、帆船贸易等,这些对外贸易也形成商品或要素的跨国流动,严格意义上也属于对外贸易的范畴,由于海关对这些贸易不征收关税,故文中没有论述。此外,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关税体现的作用也不同。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阶段,商品输出和原材料输入是资本家获取利益的主要手段,此时关税的作用突出。而在帝国主义阶段,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关税的重要性对资本家而言在下降。这也是晚清时期关税制度变迁前快后慢的重要原因。
林凤翔[6](2017)在《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农业曾经创造了诸多辉煌的成就,但近代以来逐渐落后了。鸦片战争的爆发,面对山河飘零,国家穷困的落后局面,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提倡“农业救国”,努力尝试多种方式,以求改良日渐凋敝但赖以为支柱的农业。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传教士来到中国,意识到推广先进农业便于他们在华传教,因此一些传教士开始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带到中国。辛亥革命以后,一批高等农科学校的建立也有在华传教士的协助,他们希望中国的广大农村也能接触到基督教,而农业极好的载体。岭南大学农科就是其中的一个生动范例。由岭南大学农科发展起来的岭南农科大学于民国十一(1922)年成立,为了便于岭南农科的推广和宣传,一批涉农刊物(有英文版和中文版)陆续问世,《农事月刊》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岭南大学收归国有以后,经费日趋紧张,改为《农事双月刊》。农科大学也改组为岭南大学农学院,后来伴随着抗战期间的辗转,《农事(双)月刊》的曲折经历勾勒出国人对发展我国先进农业的艰辛历程。岭南大学农科在我国农业期刊发展上进行了卓有成效地探索,同样在农业期刊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岭南大学农科没有成立专门的刊物出版机构之前,都是将涉农方面的研究零散地印刷或者投寄,不利于成果的推广和自身影响力的传播。《农事(双)月刊》创办后,只要语言是中文,面向国内发售。宗旨为提倡农业科技,倡导农业技术改良,内容分为调查、新闻、着作、文艺、农歌、林业、园艺、行情等,及其他涉农事件或者时令行情均有刊载。一月一号,一年为一卷。民国十五年七月(1926年7月),因为经费所限,《农事月刊》更名为《农事双月刊》,改为隔月一册,增加每号篇幅内容。后因经费捉襟见肘和人员凋零,期刊在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7月停刊,后来广大读者的诉求下,两度复刊,甚至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一度复刊,可大致窥见该期刊的影响力。本文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对《农事(双)月刊》进行全景分析,期间也会展现出岭南大学农科的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农事(双)月刊》的创刊背景和创刊宗旨以对该刊物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二部分梳理了《农事(双)月刊》的发展演变及更新,探讨其艰难的办刊历程及如何根据时局的变化,不断调整以更好地服务时代的需要;第三部分分析了《农事(双)月刊》的办刊风格及其影响力,探讨其作为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农业科技刊物所具有的影响力;第四部分考察了《农事(双)月刊》的部分文章摘录及涉及人物分析;第五部分探讨了《农事(双)月刊》反映的社会信息;第六部分总结了《农事(双)月刊》的价值和主要历史意义,包括对当时先进农业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指导当时的农业部门制定政策,解决农业问题及农民生活之改造以及对近现代中国农业教育的贡献四个方面。总之,《农事(双)月刊》在岭南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校史上、在华南地区高等农业农业发展和教育史上,乃至在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发展史、科研史、教育史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民国时期的农业技术和民众生活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黄燕荔[7](2015)在《福建茶产业集聚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以来,产业集聚发展作为一种经济模式,逐渐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市场主体互补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的茶产业向新型现代化茶业转型的过程中,大量市场主体(茶叶企业、茶叶合作组织、茶农家庭经营等)出现,也形成了一些初级的区域集中。但新的市场主体多数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实力普遍不足,面对共同的市场环境,产品和销售模式同质化现象严重,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严重制约了茶产业的发展。福建作为中国的主要茶区,其茶产业的区域集中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仍然存在大量的不足。因而,调整和优化福建茶产业集聚显得非常有必要,提高技术水平,加大科研力度,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人才的引进,不仅促进茶产业集聚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福建农村的经济发展,福建整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基础,在对文献进行搜集分析后,首先对福建茶产业发展的背景和相关概念进行厘定,其次再对福建茶产业集聚的分布及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福建不同茶产业集聚部之间的优劣势和特点,再利用区位商指标和空间基尼系数对福建茶叶产业集聚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最终,通过对福建茶产业集聚度的变化分析,归纳总结福建茶产业集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降低同质化现象,防止恶性竞争,提高科技水平和培养相关人才,提高品牌意识对策建议。
刘琼琳[8](2015)在《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商贸建筑是广州这个具有典型商贸特质的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呼应广州实现“国际商贸中心和国际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我们将之置于世界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广大背景中,探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缺乏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本论文尝试深层挖掘这类建筑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也尝试依据体系之特性建立适用的建筑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促进保护走向整体化和科学化。本文以近代广州为时空背景,以《巴拉宪章》之“广义整体”的概念确定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体系。体系中的各类建筑在百年内以先后、主次的特点发展演变。通过总结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各时期世界主导的商贸业态,以经济学增长极概念和经济数据确定各阶段的主导型建筑类型:清末时期的海关类建筑、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和民国中期的酒店类建筑。再以英国建筑师戴维·史密斯·卡彭先生的建筑六项范畴分析模式分析这些主导型建筑的特征演变,进而提出了殖民时代之新古典主义的粤海关、大消费时代之折衷主义带芝加哥学派风格的城外大新、大饭店时代之装饰艺术风格的爱群大厦等三个典型案例,作为1840-1949年间广州商贸建筑发展的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代表,形成文化发展和实体空间对比研究的框架体系,将此体系建筑与西方建筑原型、上海近代的同类建筑比较分析,进一步总结出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的总体特征。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对研究背景、意义、文献及内容组织进行了阐述,研究思路遵循时空关系中自上而下、自宏观而微观、层层深入;第二章回溯了广州历代商贸建筑和商贸区的发展,提出研究对象的重点区域是沙面岛、长堤商贸区,同时将研究划分为分别以海关类、百货类和酒店类为主导的三个阶段;第三、四、五章分别探讨了近代的三个主要时期的主导型商贸建筑的发展演变特征,重点运用六项范畴模式进行各阶段建筑特征分析;第六章是在前三章的研究基础上对广州近代商贸建筑进行特征总结,并展示了论文的分析模式和结论在近代建筑实践中的运用。
谢稀雯[9](2012)在《晚清福建厘金研究(1853-1911)》文中提出道、咸之际,清政府国库日益空竭,无力支付庞大的军费开支。咸丰三年,雷以諴在江苏首创厘金,以济饷需。因颇具成效,清廷同意将此临时筹饷方法推广行于全国,后各省纷纷效仿。福建因军费短绌,于咸丰七年首开洋药(鸦片)厘金,福建创设厘金由此始。厘金制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各省因地制宜,厘金章程不一。福建厘金虽为仿行,但征收对象、税率、征收方法等方面皆有别于他省。这也就造成厘金在之后的推行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弊端。厘金一开始便掌握在地方督抚手中,中央政府丧失了对厘金的控制权,这就加速了中央财政权力的下移,地方财权的崛起,从而推进了中央集权型的财政体制的瓦解。厘金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厘金的产生和推广对晚清的社会经济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厘金之弊虽阻碍了中国近代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然而,厘金又为中国早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厘金的这种矛盾性其实也反映了晚清社会经济的大变动。
代荣[10](2010)在《《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文中研究指明《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内容庞大,记载翔实,是研究同治时期福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史料之一。本文尝试在对《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辑录、归类的基础上,对不同种类的福建史料进行量化统计、比较分析、深入探究,由此来揭示《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价值。《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可以基本全面的反映同治朝福建社会的政治生活、社会形态,对研究同治时期乃至近代福建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福建茶叶》2004年1—4期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茶叶》2004年1—4期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2)《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概况 |
2.1 《装饰》杂志背景 |
2.1.1 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2.1.2 创刊过程 从《万象》到《装饰》 |
2.1.3 《装饰》历程 |
2.2 《装饰》杂志封面纵览 |
2.2.1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色彩 |
2.2.2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图形 |
2.2.3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文字 |
2.2.4 封面设计的形式构成——构图 |
3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的演变及时代特征 |
3.1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演变过程 |
3.1.1 封面设计早期(1958-1987) |
3.1.2 封面设计中期(1988-1996) |
3.1.3 向现代设计过渡阶段(1997-2007) |
3.1.4 现代设计阶段(2008-2018) |
3.2 《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特征 |
3.2.1 衣食住行图像符号的再现 |
3.2.2 译名的回归 |
3.2.3 不变与变共存 |
4 影响封面设计的的因素 |
4.1 内部因素 |
4.1.1 个人设计观 |
4.1.2 办刊理念与编辑思想 |
4.2 外部因素 |
4.2.1 社会、经济、文化、市场 |
4.2.2 成本 |
5 《装饰》封面设计艺术特征以及对设计师的启示 |
5.1 艺术特征 |
5.2 对设计师的启示 |
结论 |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装饰》历任主编、设计师及封面内容 |
附录2 《装饰》杂志创刊以来所有封面(2018 年止)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生态文明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发展研究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毛尖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 |
1.3.2 相关理论基础 |
1.3.3 生态文明与茶产业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毛尖镇社会经济及茶产业发展概况 |
2.1 毛尖镇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2.1.1 地理区位 |
2.1.2 茶产业生态 |
2.1.3 民族构成与生计方式 |
2.2 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
2.2.1 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 |
2.2.2 多民族的茶俗文化 |
2.2.3 厚重的“都匀毛尖”茶品牌文化 |
2.2.4 政府的大力支持及优惠政策 |
3 毛尖镇茶产业发展现状 |
3.1 毛尖镇茶产业的发展 |
3.1.1 生态产业链条初步形成 |
3.1.2 加工实力和竞争力逐步提升 |
3.1.3 文旅成效初现 |
3.1.4 茶农收入逐渐增长 |
3.2 毛尖镇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
3.2.1 资源利用不足 |
3.2.2 生产标准不统一 |
3.2.3 未彰显出鲜明的产品特色 |
3.2.4 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弱 |
3.3 毛尖镇茶产业出现瓶颈的原因 |
3.3.1 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
3.3.2 粗放式的发展 |
3.3.3 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不到位 |
3.3.4 茶企规模小实力弱 |
4 生态文明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茶产业的几点思考 |
4.1 茶产业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
4.1.1 茶产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4.1.2 茶产业与民族文化的互动发展 |
4.1.3 茶产业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4.2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茶产业应突破的关键瓶颈 |
4.2.1 突显产品特色 |
4.2.2 提高茶业经济效益 |
4.2.3 实现多维度的协同发展 |
4.3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案例与经验 |
4.3.1 普洱市“民族特色”的茶产业发展案例 |
4.3.2 日本静冈县“效益型”的茶产业发展案例 |
4.3.3 国内外茶产业发展的经验 |
4.4 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路径 |
4.4.1 提高茶农和企业的生态意识 |
4.4.2 立足优势延长产业链 |
4.4.3 创新培育茶业新业态 |
4.4.4 调整和丰富茶产品结构 |
5 结语 |
5.1 特色产业需因地制宜整合资源 |
5.2 实现传统向现代茶产业转变是关键 |
5.3 文化与生态是民族地区茶产业的标签 |
5.4 茶产业应向“效益型”的发展方式转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防城采茶戏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对象 |
(二)选题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二、学术界相关研究现状 |
(一)采茶戏研究专着 |
(二)采茶戏研究论文 |
三、研究方法、创新点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及问题说明 |
第一章 防城采茶戏的生态环境及历史渊源 |
第一节 防城采茶戏的生态环境概述 |
一、历史沿革 |
二、自然环境 |
三、人文环境 |
第二节 防城采茶戏的历史渊源及流变 |
一、防城采茶戏的来源 |
二、防城采茶戏的发展演变 |
小结 |
第二章 防城采茶戏的剧目内容、艺术特色与表演活动 |
第一节 防城采茶戏的剧目 |
一、防城采茶戏剧目思想内容 |
二、防城采茶戏剧目的特点 |
三、防城采茶戏剧目来源和剧本的发展演变 |
第二节 防城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
一、防城采茶戏的音乐与唱腔 |
二、防城采茶戏的舞台艺术 |
第三节 防城采茶戏的表演活动 |
一、防城采茶戏的表演场所 |
二、防城采茶戏演出过程 |
小结 |
第三章 防城采茶戏的传承路径 |
第一节 防城采茶戏在民俗活动中的传承 |
一、岁时节令是防城采茶戏的生存土壤 |
二、民间祭祀是防城采茶戏传承的有效方式 |
第二节 防城采茶戏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 |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采茶戏氛围和环境 |
二、开设采茶戏特色课程 |
三、成立娃娃采茶团 |
第三节 防城采茶戏在政府主导、民众参与下的传承 |
一、政府主导是防城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保障 |
二、民众的积极参与是防城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关键 |
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下防城采茶戏的传承现状与保护发展 |
第一节 防城采茶戏的生存现状调查 |
一、防城采茶戏剧团的生存现状 |
二、防城采茶剧团的日常生活 |
三、民众对防城采茶戏的认知态度调查 |
第二节 影响防城采茶戏传承与发展因素分析 |
一、影响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外在因素 |
二、影响采茶戏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因素 |
第三节 防城采茶戏的保护与发展 |
一、防城采茶戏面临的困境 |
二、防城采茶戏的保护现状 |
三、防城采茶戏发展对策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防城采茶戏剧目整理 |
附录2 防城采茶戏传承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3 田野调查情况简明表 |
附录4 田野札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变迁 |
(二)晚清关税及关税管理体制方面的研究 |
(三)晚清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及贸易结构的变迁 |
(四)晚清关税政策与经济、贸易之间关系 |
(五)相关文献评述 |
三、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文章的主要结构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文章的主要框架 |
四、研究的难点、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可能的创新 |
(三)论文的不足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晚清的界定 |
(二)海关与常关 |
(三)常关税与厘金 |
第二章 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的变迁 |
第一节 清朝前期的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状况 |
一、清朝前期的关税制度 |
(一)关税及附加 |
(二)船钞及附加 |
(三)关税和船钞减免 |
(四)征收管理 |
二、清朝前期的对外贸易状况 |
(一)行商制度与对外贸易 |
(二)中国在对外贸易中的优势 |
(三)鸦片的流入改变中外贸易格局 |
第二节 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背景及过程 |
一、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必然性 |
(一)工业革命的完成急需外部市场发展资本主义 |
(二)中国有庞大而竞争力弱的市场 |
(三)晚清政府对对外贸易采取种种限制措施 |
(四)传统的关税制度和管理方式无法适应新的贸易形式 |
二、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过程及特征 |
(一)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特征 |
三、晚清关税制度变迁的后果 |
(一)关税制度的变化使其无法发挥关税的基本作用 |
(二)晚清关税制度畸形变化加速了封建王朝灭亡的进程 |
(三)晚清关税制度变化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 |
第三节 晚清对外贸易结构、范围及对象的变化 |
一、晚清对外贸易结构的演进 |
(一)商品贸易结构的变化 |
(二)贸易结构从商品贸易向商品与服务贸易并重转变 |
二、对外贸易的范围由南方扩大到北方和周边区域 |
(一)贸易的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
(二)贸易的范围由沿海向沿江及沿边扩散 |
三、对外贸易的对象由朝贡国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
(一)宗藩关系的解体和朝贡贸易的结束 |
(二)中西贸易关系的确立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
第四节 对外贸易的变化对晚清中国的影响 |
一、晚清政府对资本主义国家依附程度不断加深 |
二、晚清中国沦为工业化强国原材料产地和工业品倾销市场 |
三、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
第三章 晚清关税影响对外贸易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关税对对外贸易发挥作用的机理 |
一、关税影响进出口需求 |
(一)进口关税的高低与进口规模的相关性 |
(二)减免关税是促进出口有效手段 |
二、关税影响进出口结构 |
(一)关税调节商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结构 |
(二)关税政策体现国家产业政策 |
第二节 关税影响对外贸易规模 |
一、模型构建 |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模型估计及结果 |
第三节 关税影响对外贸易结构 |
一、关税对进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一)关税对晚清鸦片进口的影响 |
(二)关税对晚清棉制品进口的影响 |
二、关税对出口商品结构的影响 |
(一)关税对晚清茶叶出口的影响 |
(二)关税对晚清生丝及丝织品出口的影响 |
第四章 对外贸易规模和政策对关税的影响 |
第一节 对外贸易规模扩大推动关税制度的变迁 |
一、清朝统治者治国方略的转变 |
(一)由重农抑商到重农便商的转变 |
(二)由重农便商向重农扶商的转变 |
二、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导致关税制度改变 |
(一)贸易的不平衡引发战争推动关税税率的下降 |
(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关税管理制度的变迁 |
第二节 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息息相关 |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变化 |
(二)鸦片战争前清朝关税收入变化 |
(三)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关税收入变化 |
(三)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继续增长 |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关税收入变化 |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四、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和关税收入水平 |
(一)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快速增长 |
(二)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关税收入的变化 |
(三)甲午战争之后清朝对外贸易规模与关税收入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对外贸易政策影响关税政策 |
一、清朝早期的贸易管制对关税政策的影响 |
(一)禁止海外贸易 |
(二)限制商品进出口 |
(三)鼓励洋米进口 |
二、晚清关税的持续下降顺应了对外贸易扩大的需要 |
(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要求晚清政府持续下调关税 |
(二)参加国际博览会的商品推行免税政策 |
第五章 主要贸易伙伴关税制度的变迁对晚清贸易的影响 |
第一节 英国及印度的关税制度变迁对三国贸易的影响 |
一、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及兴衰 |
(一)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形成 |
(二)英、印、中三角贸易的发展与繁荣 |
(三)英、印、中三角贸易的衰落 |
二、英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一)清朝早期英国对华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二)清朝后期英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英贸易的影响 |
三、印度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印贸易的影响 |
(一)中印贸易发展状况 |
(二)印度关税制度变迁对中印贸易的影响 |
第二节 美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
一、中美贸易发展状况 |
(一)清朝早期中美贸易发展 |
(二)晚清中美贸易发展 |
二、美国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美贸易的影响 |
(一)差别关税带来美国航运业的繁荣 |
(二)关税的持续下降促进中美贸易的增长(1784-1860 年) |
(三)关税的上升阻碍了中美正常贸易的发展(1861-1911 年) |
第三节 日本关税制度的变迁对中日贸易的影响 |
一、中日贸易发展状况 |
(一)清朝早期中日贸易发展 |
(二)晚清中日贸易发展 |
二、日本关税制度变迁对中日贸易影响 |
第六章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的关系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一节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关系的经验教训 |
一、强化本质认识——维护和扞卫资产阶级的利益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 |
二、强化主权意识——主权是扞卫国家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
三、强化互惠意识——建立在互利共赢基础上的对外贸易才能持久 |
第二节 晚清关税制度的演进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启示 |
一、牢牢把握关税自主权,扞卫国家利益 |
二、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
三、促进民心相亲,达到贸易畅通 |
四、坚持互惠贸易,抛弃零和博弈 |
五、维持贸易平衡,合理化解分歧 |
六、优化税制结构,保持税收中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2 岭南农科大学成立的时代背景和发展脉络 |
2.1 晚清以降兴农思潮和兴学举措的影响 |
2.2 清末民初近代农业教育的发展 |
2.3 岭南大学的形成历程 |
3 《农事(双)月刊》的创刊概略 |
3.1 《农事(双)月刊》创刊历史背景 |
3.2 《农事(双)月刊》主要创办人 |
4 《农事(双)月刊》简介 |
4.1 从《农事(双)月刊》办刊宗旨和目的 |
4.2 《农事(双)月刊》在当时的意义 |
5 《农事(双)月刊》的发展演变及更新 |
5.1 《农事(双)月刊》发展概述 |
5.2 《农事(双)月刊》各期出版动态 |
5.3 《农事(双)月刊》的更新 |
6 《农事(双)月刊》办刊风格和着述分析 |
6.1 《农事(双)月刊》办刊风格 |
6.2 《农事(双)月刊》的发行状况 |
6.2.1 《农事(双)月刊》行文风格 |
6.2.2 《农事(双)月刊》涉及的人物 |
6.2.3 《农事(双)月刊》重要章节解读 |
6.3 《农事(双)月刊》体例格式 |
6.3.1《农事(双)月刊》栏目设置 |
6.3.2 《农事(双)月刊》载文风格和封面设计 |
7 《农事(双)月刊》的价值与历史意义 |
7.1 现代农业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引进 |
7.1.1 开启民智,唤醒农民觉悟 |
7.1.2 直接指导农民的生产 |
7.2 为政府制定农业政策提供借鉴和指导 |
7.3 对中国近代高等农业教育的贡献 |
结语 |
致谢 |
附录 |
1924年—1925年之农科学生名单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在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清单 |
(7)福建茶产业集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1.1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背景 |
1.2 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产业集聚概念 |
1.4 茶产业概念 |
1.4.1 茶叶产业集聚概述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茶产业集聚理论文献综述 |
2.1 农业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综述 |
2.2 国内外茶产业集聚研究现状的综述 |
2.2.1 国外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
2.2.2 国内产业集聚理论研究综述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3 福建茶产业集聚概况 |
3.1 福建茶产业发展概括 |
3.2 福建茶产业集聚发展的优势条件 |
3.2.1 自然资源的优势 |
3.2.2 劳力资源丰富 |
3.2.3 政策的支持 |
3.2.4 福建茶叶基础设施完善和技术的发展进步 |
3.2.5 茶叶产销过程的可分性 |
3.2.6 产品的可运输性 |
3.3 福建茶产业的集聚现状 |
3.3.1 闽东茶产业集聚——以宁德为例 |
3.3.2 闽北茶产业集聚——以南平为例 |
3.3.3 闽南茶产业集聚——以泉州为例 |
4 福建茶产业集聚的测度 |
4.1 区位商测度模型 |
4.2 空间基尼系数 |
5 福建茶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
5.1 同质化竞争高,生产互补性小 |
5.2 茶叶生产粗放,技术水平含量低 |
5.3 人才和人力的缺乏 |
5.4 品牌效应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强化差异化和互补性合作,推动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以推动集聚 |
6.2.2 推动福建茶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出适用于不同茶区的新技术 |
6.2.3 加快培养茶产业专门人才,实现自然和社会科学人才的培育 |
6.2.4 提升福建茶产业品牌竞争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 |
1.2.1 时间界定 |
1.2.2 空间界定 |
1.2.3 内容界定 |
1.3 研究综述 |
1.3.1 西方研究综述 |
1.3.2 中国研究综述 |
1.3.3 广州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工具 |
1.4.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和分类 |
2.1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基本概念 |
2.1.1 `商贸_的涵义 |
2.1.2 "商贸建筑"的涵义 |
2.1.3 `商贸建筑_与`市_的关系 |
2.2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的发展 |
2.2.1 广州商贸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
2.2.2 广州历代着名商贸建筑和商贸区 |
2.2.3 广州近代商贸区发展概况 |
2.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类型 |
2.3.1 商贸建筑的分类依据 |
2.3.2 广州近代商贸类建筑分类 |
2.3.3 世界经济背景的广州商贸类建筑发展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海关类为代表的清末时期广州商贸建筑 |
3.1 殖民扩张时代的发展背景 |
3.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3.1.2 广州清末时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
3.1.3 广州清末时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
3.2 海关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3.2.1 海关类建筑范围和种类 |
3.2.2 西方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2.3 中国海关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2.4 广州海关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3.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特征分析 |
3.3.1 建筑形式 |
3.3.2 建筑功能 |
3.3.3 建筑意义 |
3.3.4 建筑形态 |
3.3.5 建筑文脉 |
3.3.6 建筑意志 |
3.3.7 建筑特征总结 |
3.4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
3.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3.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3.4.3 广州清末时期海关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3.4.4 海关制度更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百货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初期商贸建筑 |
4.1 大消费时代的发展背景 |
4.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4.1.2 广州民国初期重要建设项目概况 |
4.1.3 广州民国初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述 |
4.2 百货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4.2.1 百货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
4.2.2 西方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4.2.3 中国百货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4.2.4 广州百货类建筑的源起和发展概况 |
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建筑特征分析 |
4.3.1 建筑形式 |
4.3.2 建筑功能 |
4.3.3 建筑意义 |
4.3.4 建筑形态 |
4.3.5 建筑文脉 |
4.3.6 建筑意志 |
4.3.7 特征总结 |
4.4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的影响 |
4.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4.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4.4.3 广州民国初期百货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酒店类为代表的广州民国中期商贸建筑 |
5.1 大饭店时代的发展背景 |
5.1.1 广州商贸业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
5.1.2 广州民国中期重要建设项目慨况 |
5.1.3 广州民国中期商贸类建筑发展概况 |
5.2 酒店类商贸建筑形成与发展 |
5.2.1 酒店类建筑的范围和种类 |
5.2.2 西方酒店建筑发展概况 |
5.2.3 中国酒店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5.2.4 广州酒店类建筑源起和发展概况 |
5.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建筑特征分析 |
5.3.1 建筑形式 |
5.3.2 建筑功能 |
5.3.3 建筑意义 |
5.3.4 建筑形态 |
5.3.5 建筑文脉 |
5.3.6 建筑意志 |
5.3.7 特征总结 |
5.4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特征和影响 |
5.4.1 建筑对街区、城市的影响 |
5.4.2 建筑对岭南、中国的影响 |
5.4.3 广州民国中期酒店类商贸建筑文化的传播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特征总结 |
6.1 特征分析 |
6.1.1 建筑形式 |
6.1.2 建筑功能 |
6.1.3 建筑意义 |
6.1.4 建筑形态 |
6.1.5 建筑文脉 |
6.1.6 建筑意志 |
6.2 特征总结 |
6.3 广州近代商贸建筑发展主要内因 |
6.3.1 商业传统 |
6.3.2 `商战_思想 |
6.3.3 近代商人阶层的形成 |
6.3.4 专业建筑师的介入 |
6.4 实例讨论 |
6.4.1 广州海关红楼建筑 |
6.4.2 广州民间金融街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问题、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与方志 |
二、着作 |
三、翻译文献 |
四、图册 |
五、外文文献 |
六、学位论文 |
七、期刊杂志 |
附录目录 |
附录1 |
附录2:建筑研究之六项范畴 |
附录3:广州近代洋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4:广州近代外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5:广州近代华资银行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6:广州近代映画院类建筑一览表 |
附录7:广州近代酒店建筑发展列表 |
附录8:1927年广州市政厅之《旅馆章程案》 |
附录9:民国三十四年申请旅业执照图 |
附录10:酒店分类标准 |
附录11:外国文献详细列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晚清福建厘金研究(1853-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文献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福建厘金沿革 |
第一节 福建厘金起源与措施草创 |
第二节 福建厘金推广与规模扩张 |
第三节 福建厘金整顿与制度完善 |
(附) 台湾厘金的创办 |
第二章 福建厘金制度概要 |
第一节 厘金的性质和种类 |
第二节 福建厘金税率的变更 |
第三节 征收机构与征收方法 |
第三章 福建厘金与财政的关系 |
第一节 福建厘金的收入与开除 |
第二节 福建厘金与国家财政 |
第三节 厘金与福建财政 |
第四章 厘金与晚清福建社会经济 |
第一节 厘金对福建商品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厘金与福建早期现代化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第1章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及其福建史料概况 |
1.1 《清实录》简介 |
1.2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概况 |
第2章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政治军事类史料解析 |
2.1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社会政治史料 |
2.2 《穆宗毅皇帝实录》太平军入闽史料 |
2.3 《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各地民变史料 |
第3章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经济史料解析 |
3.1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农业史料 |
3.2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工业史料 |
3.3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财贸史料 |
3.4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海关史料 |
第4章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文化史料解析 |
4.1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教育史料 |
4.2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宗教文化史料 |
第5章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价值 |
5.1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多元化反映了同治朝福建社会状况 |
5.2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记述基本翔实 |
5.3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政治统治秩序部分内容庞大 |
5.4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记载重点鲜明突出 |
5.5 《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省史料的不足之处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福建茶叶》2004年1—4期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安溪茶跨域研究 ——“茶叶”“茶人”“茶业”[D]. 齐慧. 华侨大学, 2021
- [2]《装饰》杂志封面设计时代性艺术研究[D]. 程怡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生态文明视域下少数民族地区茶产业发展研究 ——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毛尖镇为例[D]. 罗强月. 贵州财经大学, 2019(03)
- [4]防城采茶戏的传承研究[D]. 黄婕.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5]晚清关税制度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 胡公启. 中央财经大学, 2018(09)
- [6]民国岭南《农事(双)月刊》述评[D]. 林凤翔.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福建茶产业集聚研究[D]. 黄燕荔.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8)
- [8]广州近代商贸建筑研究[D]. 刘琼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7)
- [9]晚清福建厘金研究(1853-1911)[D]. 谢稀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2(02)
- [10]《清穆宗毅皇帝实录》福建史料及其价值[D]. 代荣.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