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帅欢[1](2021)在《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要靠科学技术来支撑,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归根到底还是教育事业的竞争。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来的。高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站在实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上,在一系列会议、讲话中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新论述。培养时代新人的提出,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方向,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提供了基本遵循。本文以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为主要研究内容,在梳理和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问卷和访谈的结果为依据,总结当前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现状。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当前高校对培育时代新人工作较为重视,三全育人工作全面推进、重视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实践养成。这些体现了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在调查过程中仍然发现一问题,主要包括部分学生理想追求呈现功利化趋势、少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责任教育没有形成有效体系等问题。结合本文研究的主题,从内部和外部研究问题的原因,发现当前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存在的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价值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偏差、责任教育机制不健全。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本文在调查结果的支撑下,主要从以伟大梦想统领理想信念教育、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激发奋斗精神涵育责任担当三个方面出发,为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石岳奇[2](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研究》文中提出
赵富学,陈慧芳,李攀飞,李晨阳[3](2020)在《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是新时代体育教师必备的专业核心素养,也是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思政研究的重要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对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教师具备相应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有利于实现对学生体育精神和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促进对学生体育学习意识和习惯的培育与引领,有助于强化与学生进行深度交流的教学优势。通过拓展体育教师驾驭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方法的能力,优化师生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互动过程,提升体育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创新的主动性,可以组构起系统的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核心能力体系。通过转换认知、调整机制、整合设计、素材优化等路径的协同,推动和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质量与水平。
孙天尧[4](2020)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路径研究 ——以吉林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不仅肩负着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的责任,而且还承担着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健康人格养成的重要使命。新时代中国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从理论层面明确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涵,也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协同路径推进的现实要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从“知”“情”“行”三个层面,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吉林省高校为例,尝试研究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路径,为把握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研究认为:(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理论上导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育人理论,“育体”“育德”的本质特征规定了学生的主体成长意蕴和高校协同育人的方向。(2)吉林省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表现出高度认同,但对立德树人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入,迫切需要落实路径策略支持;大学生群体亦理性接受体育课程的价值观引领,但期待立德树人能通过系统和协同施教而得以效果提升。(3)协同路径的体育课程育人顺应了时代发展需求,有助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升立德树人效能,要根据导向性原则、中心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按照育人实践的有效衔接和育人资源的深度融合的基本思路,通过组织协同、内容协同、方法协同、载体协同来予以统筹推进。建议:(1)在思想意识上:从思想意识上提升高校师生对大学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内涵、功能和目标的认知,为协同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奠定思想基础。(2)在实施主体上:加强高校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处、思政中心、大学公共体育教研室的协同工作效率,从主体层面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协同进程。(3)在实践内容上:依托地方优势资源、学校研究基地,以学生所在学院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实践需求为导向,加强体育、思政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跨学科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积极构建“大体育”的育人观,从内容层面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协同进程。(4)在方法手段上: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立德树人成效的评价体系,让大学生在公共体育课上“练习真本领、求得真学问”,助力学生“锤炼意志、完善人格”,从方法层面推进落实立德树人的协同进程。
叶俊[5](2020)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文中认为体育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强身健体的素质作用,融入德育、价值观、道德理想信念的元素,在体育教育时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它主要是指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和精神与其他课程和教学相结合。2019年3月18日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等精神,再次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应作为学校教育根本任务,构建学校教育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在课程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各类课程同向同行,落实立德树人。因此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同时,如何深入挖掘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体育专项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体育课程教学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体育教学全过程。体育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教育意义,能与思政教育相互促进,通过体育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经过研究目前许多体育专家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与体育教育都是通过相互支持实现课程情感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目的之一,后者是前者的手段。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都会有意识在课程设计和课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但部分教师处于被动状态,为了完成目标而去做,缺乏主动意识。体育教师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缺少主动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无法体现体育教学中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探讨了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和内容,能够起到育人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其与实现途径的关系进行了梳理,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广西高校体育教育在“课程思政”背景下协同育人作用进行了分析,通过“课程思想”的理念让体育教育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逐渐从对象、目的、内容融合起来,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融入到体育课程。有助于学生更直观、生动的去体验到内化为精神品质、人生价值观。通过加强体育教师政治素养、做好教学大纲、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将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相融合。
教育部[6](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蔡金兴[7](2020)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上海市普通高中生体育品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课程思政,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是国家教育的重要导向和根本要求。我们国家历任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强调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青年学生是思政教育的重点对象。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过程中,上海率先提出了“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实质是一种课程观,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提高育人效果。“课程思政”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各大高校课程思政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对高中进行课程思政研究的较少,高中时期是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和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并可进行相应的价值引导。高中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途径,是学校课程的主体内容,高中体育课程思政,则是表现在对体育品德的培养上。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课程思政和体育品德进行全面了解。并对上海市8所高中980名高中生体育品德进行调查研究,比较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和不同运动项目高中生体育品德的现状和发展差异,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提高学生的体育品德,为高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进一步奠定基础。本文的研究成果如下:(1)从整体来看,高中生体育品德发展很不平衡,不同年级、性别和运动项目的学生均有差异。体育品德虽呈上升趋势,但其下体育道德则先升后降,各年级间存在较显着差异(P<0.05)。男女之间体育品德差异虽不显着,但其下三个维度男女差别较大。不同运动项群的体育品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下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也同样如此(P<0.05)。(2)从年级来看,体育精神6个指标有5个在年级间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体育道德各维度的差异虽无显着意义,但仅有自律呈现升高趋势;体育品格5个指标有4个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在上述9个差异性指标中只有6个呈升高趋势,说明各年级差别较大、体育品德发展不平衡。(3)从性别来看,男女生在各维度上呈现“一边倒”的现象。男生体育精神及各指标都高于女生,其中自尊的差异非常显着(P<0.01);而女生的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都明显优于男生,男女生在遵守规则、诚信、公平正义、相互尊重和社会责任感上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男女生体育品德的发展确实存在较大差异。(4)从运动项目来看,不同项群对体育品德不同维度的影响也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体育精神上同场项目得分最高,除自尊外,其余5个指标的差异都达到显着水平(P<0.01);体育道德上难美项目得分最高,遵守规则和自律在项群间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快速力量项目对体育品格影响优势较明显;隔网项目总体上呈现出来“劣势”。
张雪娇[8](2020)在《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仁德”属于哲学范畴,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所要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以“仁”为核心的孔子道德思想的统称。“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德目,儒家经典《中庸》一书,将智、仁、勇并称为“三达德”。“仁”与义、礼、智、信并称为“五常”,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要素。每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定具有恒久性、传承性和现实性,值得后人不断继承、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学校体育中“仁德”的培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孔子“仁德”思想的研读,探求“新时代”学校体育培育“仁德”的新途径。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对本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阅读并学习与“仁德”相关的文献和书籍资料,仔细的分析、归纳和整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撑;运用专家访谈法,通过面对面的形式访谈了河北省内以及省外的伦理学、体育伦理学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的相关专家,对研究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探讨并给予建设性意见,为本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增强论文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一些重大赛事或学校体育中典型案例的分析,来印证论点并说明问题;立足历史文献,寻究“仁德”的语义、内涵以及孔子“仁德”思想的教育价值,结合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价值以及途径等进行了多维度综合性的逻辑思辨研究。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仁德”体现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善的品德概括,是行为规范、道德修养、道德标准的体现。关于“仁德”的思想内涵从爱人之仁和生生之仁两个方面加以阐释和概括。爱人之仁应做到仁者爱人;恭、宽、信、敏、慧;克己复礼;博施济众等。对生生之仁的诠释,追求以“生生”为特征和纽带的天地万物一体的境界,用仁爱之心来看待世间万物。“仁”有“生生”之意,体现为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发挥生命创造力的生生不息精神,保持朝气蓬勃的生命力。2、总结出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优势:实践性、直观性、时效性、示范性。通过对这些优势的梳理,认识到学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仁德”培育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原则体现在:健全生命的基本原则;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律己助人的忠恕原则。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恭敬之情;教导学生的宽容之心;发展学生的守信之德;培育学生的勤勉之行;启发学生的惠泽之恩。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价值包括微观价值和宏观价值。微观价值:仁德与坚韧品质;仁德与奉献精神;仁德与责任担当。宏观价值: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供借鉴;增强公民的民族自信心;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助力。3、学校体育中“仁德”的培育,主要通过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训练和体育竞赛等途径加以实施。体育课对学生进行“仁德”培育,是在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中融入“仁德”培育的内容来实现;课外体育活动中“仁德”的培育,主要通过扩展体育活动内容、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培育氛围来实施;体育训练中“仁德”培育的途径包括:创设情境激发“仁德”、言传身教发展“仁德”、因势利导培养“仁德”;体育竞赛中“仁德”培育可通过榜样激励融入“仁德”、合作精神强化“仁德”、拼搏精神践行“仁德”来进行。
刘慧敏[9](2020)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是运用大学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创新探索,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大学体育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育人的战略高度,通过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是后文研究得以进行的基础性工程。第二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及理论基础,在对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三个角度,探索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是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要素分析,这一部分既阐明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又着重从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实施设计、评价设计四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具体环节,是本文研究的核心。第四章为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效果运用的保障要素,分别从主体保障、制度保障、文化保障、载体保障等要素,提出了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主要保障措施,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旨在为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能够在高校具体落实提供相应保障条件。
魏业辉[10](2020)在《“课程思政”理念下天津体育学院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不断推进,对高校加强思政育人和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及任务等有了新的要求,在高校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仅仅局限在思政课程中,更需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渗透推广。自然水域专项课是一门学习竞技游泳技术和着装泳技术的水上项目课程,使学生掌握户外水边活动时自救与救助他人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本文从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入手,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掌握专项技能技术,又能从中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思”双修的专业人才。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以自然水域专项课为研究对象,以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2017级休闲水上专项班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自然水域专项课的特点,深入挖掘、探讨并分析了自然水域专项课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思政”理念和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大纲要求,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的教学设计。最后通过调查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自然水域专项课的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是十分必要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符合当前高校课程改革的需要。2.自然水域专项课在课程意识形态塑造功能、教学内容广泛和教学手段多样等诸多方面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融入,且该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丰富。3.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自然水域专项课的教学设计,行之有效,能够贯穿教学大纲,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在专项技能教学与思政育人功能上,能有效发挥该课程的双重教育目的。4.通过“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的实施,学生在专项成绩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显着提升。5.“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的教学设计仍有继续完善的空间。在学生职业道德感,职业规划等教育方面体现不充分,需要今后进一步加强。
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硏究现状 |
1.2.3 文献评价与启示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创新点 |
2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五育并举 |
2.1.2 时代新人 |
2.2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
2.2.1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主要内容 |
2.2.2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意义 |
2.3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3.2 习近平关于“时代新人”的重要论述 |
2.3.3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理论 |
3 现阶段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调查分析 |
3.1 调查设计与分析 |
3.1.1 访谈对象与内容 |
3.1.2 问卷设计发放与数据整理 |
3.2 现阶段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成效分析 |
3.2.1 三全育人工作全面推进 |
3.2.2 重视综合素质提升 |
3.2.3 注重实践养成 |
3.3 现阶段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存在的问题 |
3.3.1 部分学生理想追求呈现功利化趋势 |
3.3.2 少数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均衡 |
3.3.3 责任教育没有形成有效体系 |
3.4 现阶段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价值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
3.4.2 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存在偏差 |
3.4.3 责任教育机制不健全 |
4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与建议 |
4.1 以伟大梦想统领理想信念教育 |
4.1.1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专业素养 |
4.1.2 打造精品思政课 |
4.1.3 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
4.2 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 |
4.2.1 推进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
4.2.2 发挥体育文化活动的育人作用 |
4.2.3 美育提升人文素养 |
4.2.4 劳动教育塑造自强人格 |
4.3 激发奋斗精神涵育责任担当 |
4.3.1 建立责任评价体系 |
4.3.2 强化艰苦奋斗精神 |
4.3.3 营造责任环境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工作访谈提纲 |
附录 B 高校培育时代新人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路径研究 ——以吉林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选题缘起 |
1.1.1 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领会和理解 |
1.1.2 对高校公共体育如何培养时代新人的关切 |
1.1.3 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现状的思考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概念界定 |
1.4.1 立德树人 |
1.4.2 大学公共体育课程 |
1.4.3 协同路径 |
1.5 相关文献综述 |
1.5.1 立德树人的理论研究 |
1.5.2 高校体育立德树人的现状研究 |
1.5.3 立德树人工作机制的构建研究 |
1.5.4 已有文献的评述 |
1.6 研究思路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大学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内涵 |
3.1.1 立德树人的理论溯源 |
3.1.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德育目标的本质属性 |
3.1.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指向 |
3.2 吉林省大学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状分析 |
3.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思路 |
3.3.1 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意义 |
3.3.2 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原则 |
3.3.3 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 |
3.4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路径构建 |
3.4.1 组织协同:筑牢立德树人合力教育的制度基石 |
3.4.2 内容协同:构建立德树人“大体育”的教学体系 |
3.4.3 方法协同:打造助力高校体育立德树人的立体支架 |
3.4.4 载体协同:高校公共课题立德树人课程资源的再开发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4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5 负责人访谈提纲 |
附录6 教师访谈提纲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途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教育践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 |
3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对象 |
3.3 主要研究方法 |
3.3.1 文献资料法 |
3.3.2 案例分析法 |
3.3.3 问卷调查研究法 |
3.3.4 访谈法 |
4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要求 |
4.1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价值 |
4.1.1 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育人的理想信念融合 |
4.1.2 体育教育教学方式更具创新性 |
4.2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因素 |
4.2.1 体育价值观中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
4.2.2 体育教学中的育人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 |
4.2.3 “课程思政”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形式 |
5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
5.1 “课程思政”指导理念在体育教育育人的意义 |
5.1.1 培养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
5.1.2 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的需要 |
5.2 “课程思政”理念对广西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分析 |
5.2.1 遵守道德规范价值 |
5.2.2 心理调节价值 |
5.2.3 核心凝聚价值 |
5.2.4 广西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
6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
6.1 “课程思政”是体育教育协同育人的升华 |
6.1.1 体育教学模式更具多样性 |
6.1.2 体育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 |
6.1.3 体育课堂组织形式多样性 |
6.2 体育教育可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
6.2.1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 |
6.2.2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 |
6.2.3 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
6.3 体育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社会角色的体验 |
7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现状分析 |
7.1 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 |
7.1.1 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了解情况 |
7.1.2 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 |
7.1.3 体育教学目标加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可行性 |
7.1.4 思想政治教育在校园体育文化中的表现情况 |
7.1.5 体育教学评价中“课程思政”教育因素价值 |
7.2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中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现 |
7.2.1 爱国主义教育 |
7.2.2 合作精神教育 |
7.2.3 竞争意识教育 |
7.2.4 规则意识教育 |
7.2.5 意志品质塑造 |
7.3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
7.3.1 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渗透意识不强 |
7.3.2 体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效性不高 |
7.3.3 体育教学中融合方法过于单一 |
7.3.4 体育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有待提高 |
8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
8.1 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 |
8.1.1 体育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
8.1.2 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大纲的顶层设计 |
8.1.3 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 |
8.1.4 建立高校体育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
8.2 发挥课余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作用 |
8.2.1 加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的自我教育 |
8.2.2 提高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
8.2.3 课余体育能够使大学生更明确地认识自我 |
8.3 在体育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
8.3.1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建设 |
8.3.2 发掘体育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 |
8.3.3 教师以身示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
8.3.4 通过组织体育比赛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 |
8.3.5 运用榜样效应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渗透 |
8.3.6 拓宽学校体育文化宣传途径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2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3 “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的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7)课程思政背景下上海市普通高中生体育品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课程 |
2.1.2 课程思政 |
2.1.3 普通高中 |
2.1.4 体育品德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德的研究 |
2.3 国外相关研究 |
2.4 文献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逻辑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体育品德及下属三大维度的基本情况 |
4.1.1 高中生体育品德的年级、性别和运动项群比较 |
4.1.2 高中生体育精神的年级、性别和运动项群比较 |
4.1.3 高中生体育道德的年级、性别和运动项群比较 |
4.1.4 高中生体育品格的年级、性别和运动项群比较 |
4.2 体育品德及下属三大维度的分析 |
4.2.1 高中生体育品德的分析 |
4.2.2 高中生体育精神的分析 |
4.2.3 高中生体育道德的分析 |
4.2.4 高中生体育品格的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体育品德整体发展很不平衡 |
5.1.2 体育品德年级间差异显着 |
5.1.3 体育品德性别呈“一边倒” |
5.1.4 体育品德各运动项群差别较大 |
5.2 建议 |
5.2.1 加强课程思政,培养体育品德 |
5.2.2 重视系统性和衔接性 |
5.2.3 采用“双性化”体育教学 |
5.2.4 “以赛带练”做好教学比赛工作 |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高中生体育品德调查问卷 |
附录二:专家打分表 |
(8)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有关“仁德”的研究 |
二、国内有关“仁德”的研究 |
三、体育学界有关“仁德”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专家访谈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第三章 “仁德”的诠释 |
一、语义分析 |
二、“仁德”的内涵 |
(一)爱人之仁 |
(二)生生之仁 |
第四章 学校体育与“仁德”培育 |
一、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优势 |
(一)实践性 |
(二)直观性 |
(三)时效性 |
(四)示范性 |
二、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原则 |
(一)健全生命的基本原则 |
(二)关爱他人的仁爱原则 |
(三)一视同仁的平等原则 |
(四)律己助人的忠恕原则 |
三、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内容 |
(一)培养学生的恭敬之情 |
(二)教导学生的宽容之心 |
(三)发展学生的守信之德 |
(四)培育学生的勤勉之行 |
(五)启发学生的惠泽之恩 |
四、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价值 |
(一)微观价值 |
(二)宏观价值 |
第五章 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的途径 |
一、体育课中“仁德”的培育 |
(一)理论课中“仁德”的培育 |
(二)实践课中“仁德”的培育 |
二、课外体育活动中“仁德”的培育 |
(一)扩展体育活动内容 |
(二)学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
(三)营造培育氛围 |
三、体育训练中“仁德”的培育 |
(一)创设情境激发“仁德” |
(二)言传身教发展“仁德” |
(三)因势利导培养“仁德” |
四、体育竞赛中“仁德”的培育 |
(一)榜样激励融入“仁德” |
(二)合作精神强化“仁德” |
(三)拼搏精神践行“仁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9)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概述 |
2.1.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定义及内涵 |
2.1.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特征 |
2.1.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功能 |
2.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2.2.3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
2.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2.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2.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可行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要素分析 |
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的基本原则 |
3.1.1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 |
3.1.2 问题导向性原则 |
3.1.3 可操作性原则 |
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计 |
3.2.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体系及其关系 |
3.2.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设计的依据 |
3.2.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确定的原则 |
3.2.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目标的定位 |
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设计 |
3.3.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选择的指导原则 |
3.3.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的主要教育内容 |
3.3.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内容组织的基本方式 |
3.4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设计 |
3.4.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原则 |
3.4.2 影响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因素 |
3.4.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实施的基本要求 |
3.5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设计 |
3.5.1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原则 |
3.5.2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内容 |
3.5.3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效果评价的指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效果运用的保障要素 |
4.1 主体保障 |
4.1.1 做好大学体育教师队伍选拔任用工作 |
4.1.2 组织大学体育教师参加政治理论学习 |
4.1.3 促进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的沟通协作 |
4.2 制度保障 |
4.2.1 坚强有力的领导制度 |
4.2.2 切实有效的运行制度 |
4.2.3 客观公正的评价制度 |
4.2.4 及时畅通的反馈制度 |
4.3 文化保障 |
4.3.1 注重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形成 |
4.3.2 重视大学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的建设 |
4.3.3 推动大学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完善 |
4.4 载体保障 |
4.4.1 拓宽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渠道 |
4.4.2 改进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方法 |
4.4.3 革新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开展的手段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课程思政”理念下天津体育学院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文献资料法 |
2.2.3 实地调查法 |
2.2.4 访谈法 |
2.2.5 数据统计法 |
2.2.6 逻辑归纳法 |
2.3 创新之处与不足 |
2.3.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3.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自然水域专项课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价值 |
3.1.1 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
3.1.2 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
3.2 天津体育学院自然水域专项课的现状研究 |
3.2.1 自然水域专项课师生情况 |
3.2.2 自然水域专项课的教材情况 |
3.2.3 自然水域专项课的场地及器材情况 |
3.3 自然水域专项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
3.3.1 自然水域专项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
3.3.2 自然水域专项课进行“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
3.3.3 自然水域专项课与“课程思政”的契合点 |
3.3.4 自然水域专项课中的思政元素 |
3.4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分析 |
3.4.1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目标设计分析 |
3.4.2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内容设计分析 |
3.4.3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过程设计分析 |
3.4.4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方法设计分析 |
3.4.5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评价设计分析 |
3.5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的效果与反思 |
3.5.1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的效果 |
3.5.3 “课程思政”理念下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的反思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研究生个人简历 |
四、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以大连理工大学为例[D]. 帅欢.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课程思政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研究[D]. 石岳奇. 渤海大学, 2021
- [3]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生成特征、核心构成与培育路径研究[J]. 赵富学,陈慧芳,李攀飞,李晨阳.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0(06)
- [4]大学公共体育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协同路径研究 ——以吉林省高校为例[D]. 孙天尧.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课程思政”背景下广西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D]. 叶俊.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2)
- [6]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7]课程思政背景下上海市普通高中生体育品德研究[D]. 蔡金兴.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8]学校体育中“仁德”培育研究[D]. 张雪娇.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大学体育课程思政设计研究[D]. 刘慧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10]“课程思政”理念下天津体育学院自然水域专项课教学设计研究[D]. 魏业辉.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