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皮质激素加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7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黄敏敏[1](2020)在《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病程长短、疼痛缓解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后期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生活质量及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入组75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37例)和对照组(n=38例),治疗组予口服柴瓜蝎汤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伐昔洛韦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均在治疗开始与结束行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的检测及相关常规检查;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疼痛评分;于研究开始及结束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病程长短、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的高低;研究结束3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有无遗留神经痛及计算其发生率;试验期间及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评估其安全性,从而综合评价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研究共脱落及失访5例病例,最终纳入70例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基线一致。(2)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的疼痛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更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的疼痛程度。(3)治疗病程对比: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及止痛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更能缩短病程。(4)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5)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治疗后,两组的DLQI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比对照组,治疗组改善较为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者共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共有3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7)补体C3、C4水平比较结果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补体C3、C4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但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对比:结束治疗3个月后电话随访,治疗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4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发生后遗神经痛者15例,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42.86%。治疗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柴瓜蝎汤在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缩短治疗病程、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血清补体C3、C4水平及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方面效果要优于盐酸伐昔洛韦胶囊。(2)柴瓜蝎汤与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在用药安全性及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效果相当。(3)柴瓜蝎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带状疱疹患者外周血补体C3、C4等免疫系统相关。
任圣[2](2019)在《麦粒灸联合微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麦粒灸联合头皮针、麦粒灸联合腕踝针与药物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差异,初步探讨其免疫学机制。方法:采取随机、对照、双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与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1例初发带状疱疹随机分为对照组、麦粒灸+头皮针组和麦粒灸+腕踝针组。对照组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麦粒灸+头皮针组采用麦粒灸联合头皮针与抗病毒药物治疗;麦粒灸+腕踝针组采用麦粒灸联合腕踝针与抗病毒药物治疗。治疗时间为5天,随访时间为入组后第30天。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数字等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观察患者的止疱时间与面积,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与皮疹面积;检验细胞因子指标:血清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2R、6、8、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评价整体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指标。结果:(1)基线比较: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2)疗效比较:疗程结束后,组间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麦粒灸+头皮针组和麦粒灸+腕踝针组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2)。(3)症状改善情况: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前后NRS评分、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三组间NRS评分无显着差异;最大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可具有统计学意义(P≈0.1)。(4)体征情况:止疱时间与面积、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与皮疹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细胞因子:组间比较,治疗后三组间IL-6和IL-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粒灸+腕踝针组的IL-6和IL-8比麦粒灸+头皮针组降低明显;三组间IL-1β、IL-2R、IL-10和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随访结果:三组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粒灸+腕踝针组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安全性:三组未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安全性均好,依从性高。结论:在应用伐昔洛韦抗病毒的基础上,麦粒灸联合微针(腕踝针或头皮针)可以更好更快的治愈带状疱疹,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当处于急性期可以根据情况选择部位治疗;当后遗神经痛局部针刺治疗无效时,选择配合腕踝针、头皮针等远端治疗是有效方法之一,扩大了带状疱疹治疗诊疗思路。
李敏[3](2019)在《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以及在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表(DQOLS)得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三方面进行了比较,为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自2018年2月-2019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医院针灸经络科门诊就诊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患者93例,通过简单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共分为3组,每组分别31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剔除3例,剩余9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一组给予常规普通针刺治疗,对照二组给予单纯热奄包治疗,三组治疗周期均为20天。在疗程结束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皮肤病生活质量表以及中医证候积分表评价各组疗效。同时注意在整个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的出现。结果1、三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例数)疗效评价对比: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23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一组治愈1例,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二组治愈0例,显效4例,有效1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治疗组总有效率要高于两个对照组,p=0.00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比较(p<0.001),表明三种方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一组进行比较P=0.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二组进行比较P=0.000(P<0.05),表明针刺联合热奄包治疗效果要优于普通针刺和单纯热奄包治疗;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进行比较P=0.054(p>0.05),表明针刺与热奄包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3、三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01),表明三种方法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明显的改善。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一组进行比较P=0.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二组进行比较P=0.000(P<0.05),表明针刺联合热奄包治疗效果要优于普通针刺和单纯热奄包治疗;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进行比较P=0.054(p>0.05),表明针刺与热奄包治疗效果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4、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对比(p<0.001),表明三种方法均有效。两两比较,治疗组与对照一组比较P=0.000(P<0.05);治疗组与对照二组比较P=0.000(P<0.05);对照一组与对照二组比较P=0.009(P<0.05),表明针刺联合热奄包治疗效果要优于普通针刺以及单纯热奄包治疗。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以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但治疗组效果要优于两组对照组。图0幅;表6个;参87篇。
郭莉[4](2018)在《自拟方(大黄儿茶散)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本试验采用随机分组的对照方法,通过观察患者皮损及疼痛改善等情况,客观地评价自拟方(大黄儿茶散)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所选病例来源于运城市中医医院皮肤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的门诊患者,共收集病例65例,按患者就诊次序及区组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3例,选用自拟方(大黄儿茶散)外敷,每日更换1次。对照组32例,外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每日4次。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阿昔洛韦缓释片的基础治疗,连续治疗9天。用药后第3、6、9天请患者复诊,观察并以问卷评分标准记录病人症状和体征。第9天根据数据评定总体疗效。若患者治疗9天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第30天后随访患者,观察是否发生后遗神经痛,记录出现例数。结果 在皮损消退方面,用药3天时两组患者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用药第6天,第9天,积分继续下降,但两组无显着差异。疼痛积分方面,用药3天,第6天,第9天时两组患者疼痛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除时间来看,试验组显着快于对照组。综合疗效方面,试验组痊愈16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2例。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2例,无效5例。两组无显着差异。治疗后第30天,试验组有1例发生后遗神经疼痛,对照组有6例发生后遗神经疼痛。两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自拟方(大黄儿茶散)在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时可显着改善其疼痛症状,特别是在疼痛缓解时间、消失时间,以及预防后遗神经痛方面,都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但从总体疗效来看,尚不能认为自拟方(大黄儿茶散)优于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孔美君[5](2012)在《火针“火郁发之”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严格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火针“火郁发之”法治疗与西药(口服盐酸伐昔洛韦及维生素B1)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研究火针“火郁发之”法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作用机制,并为其有效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2月到2012年2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并经排除标准筛选后合格的急性期带状疱疹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心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火针治疗,每天1次;对照组予盐酸伐昔洛韦(300mg/次,2次/日)及维生素B1(10mg,3次/日)口服。10天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1疗程。治疗过程中,两组均记录患者采用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强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等为疗效指标,其中治疗组还须记录针灸的即刻镇痛效应及镇痛持续时间。治疗结束后,于试验第30天、60天、90天进行随访,观察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试验结束后对两组的综合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一般资料:60例病例中,共脱落0例,实际完成60例。两组在年龄及年龄构成比、性别构成比、一般情况(治疗前体温、心率、呼吸)、初诊时基本病情(不适、疼痛及出疱到就诊时间,痛觉过敏发生情况)均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疼痛评价方面:针灸的即刻镇痛效应:84.33%患者在接受火针治疗时均有疼痛明显缓解的感受。针灸镇痛效应平均起效时间为10.06±7.807分钟,镇痛效应平均维持时间为726.92±483.952分钟。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均能有效减轻神经疼痛(P<0.01),且疗效相当(P>0.05)。但治疗组的止痛效果较对照组快,在治疗第1天即已起效(P<0.01)。对照组则在治疗第2天才有明显的止痛效果(P<0.01)。两组间的VAS评分值在治疗第4天、治疗第5天、治疗第6天、治疗第8天、治疗第1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当天的止痛作用(即前一天的VAS评分值减当天的评分值所得)来看,治疗第1天、第5天VAS评分差值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第1天的止痛作用优于对照组,但治疗第5天的止痛作用弱于对照组。两组整个疗程前后VAS评分差值(即第一天的VAS评分值减最后一天的评分值所得)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说明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总体止痛作用是相当的。但在治疗第1、2、3、4、5、7天,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在初期治疗阶段止痛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疼痛明显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恒定大于30%)及疼痛完全消失明显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的疗程结束以后(即治疗第11天),治疗组疼痛完全消失率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皮损改善方面: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从第3天开始皮损面积与治疗前相比就显示出明显差异。比较两组间的皮损改善的累积情况,在治疗9天、10天,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止疱时间、结痂≥50%及脱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评分:两组治疗前综合评分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从治疗2天开始以后每天综合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说明治疗组在治疗2天就能改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综合情况。对照组从治疗4天开始以后每天综合评分与治疗前相比,P均<0.05,说明治疗组在治疗4天才能改善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的综合情况。两组间从治疗3天开始到治疗结束(治疗第10天)的每一天综合评分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在试验第30天、第60、90天随访时,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对带状疱疹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7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无显着性差异。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程度相当。两组安全性及耐受性均较好,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火郁发之”法及西药疗法均能有效减轻神经疼痛,且疗效相当,但火针疗法在初期治疗阶段止痛作用优于西药疗法;火针“火郁发之”法可以明显缩短带状疱疹急性期的疼痛时程,促进皮损愈合结痂,增加治疗后疼痛消失率;火针“火郁发之”法和西药疗法均能降低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但火针疗法优于西药疗法;两种疗法对带状疱疹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故两组耐受性及安全性均较高;火针疗法能有效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刘佳[6](2009)在《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综合评价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制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诊疗和操作标准,促进该法的临床推广应用。并通过该试验的设计和实施,对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讨论。方法:采用中央随机方法,由国家药品临床研究中心(成都中医药大学GCP中心)承担分配隐藏、中央随机和数据管理。成都、广州、武汉三个城市共九个研究中心承担研究任务。本次试验采用了来自成都、武汉共六个研究中心的部分数据。病例收集时间为为2008年1月4日~2008年12月31日。共纳入167例病例,脱落6例,剔除3例,无中止病例。治疗1组采用铺棉灸疗法(n=61),治疗2组采用叩刺拔罐法(n=55),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疗法(n=51)。采用综合疗效评分、疱疹指标、疼痛指标、安全性指标和耐受性指标等对三组进行疗效评价,以综合评定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应用。结果:基线情况比较:三组基线状况良好,分组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综合疗效比较: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有显着疗效,总有效率91.7%,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铺棉灸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评分有显着改善,但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指标比较:铺棉灸组结痂时间比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短(P<0.05);止疱时间及脱痂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指标比较:①铺棉灸组治疗前后疼痛明显减轻,组间比较治疗后疼痛程度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铺棉灸组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在镇痛即刻效应方面,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铺棉灸组镇痛起效时间随之缩短,而镇痛维持时间随之增长。③三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较,第30、60天随访铺棉灸组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第90天铺棉灸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连续动态观察比较:①铺棉灸组第8-11天和第22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强度低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P<0.05)。②三组疼痛缓解程度前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第8-11天及第22、30天随访;铺棉灸组疼痛缓解程度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第60、90天随访,三组间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综合疗效评分单项指标的连续观测上,“局部痛”在第8-11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3天,铺棉灸组“烧灼感”大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疱数目”在治疗第8、9天,铺棉灸组优于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丘疹”在第7、8、10、11天,铺棉灸组疗效不如叩刺拔罐组和西药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O.05)。其余单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三组治疗方法临床安全性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耐受性指标比较:三组耐受性评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铺棉灸疗法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疗效,不差于叩刺拔罐疗法及常规西药疗法(口服伐昔洛韦为主)。在促进带状疱疹结痂时间、降低疼痛强度、减少疼痛持续时间、减少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方面优于叩刺拔罐组和对照组。铺棉灸疗法临床操作可行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接受度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张冬萍[7](2007)在《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Cochrane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因疼痛剧烈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皮质激素因其抗炎作用用于治疗急性带状疱疹可减少神经损伤并且可以减轻或预防相关的神经痛。目前关于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存在争议,需进行系统评价综合分析以了解随机对照试验证据现状。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了解是否已有充分的随机对照试验证据可对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结论,以提供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最佳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根据Cochrane神经肌肉协作组的收集策略,检索数据库:Medline(1950-2006)、Embase(1980-2006)、LILACS(1982-2006)、the Cochrane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CENTRAL/CCTR)(Cochrane Library Issue 3,2006)、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06)等;手检《中华神经科杂志》等8种杂志;追踪检索相关的综述、论文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或半随机对照试验(CCTs),由两名评价人员提取每个纳入试验关于研究质量、基线资料及结果等数据,并进行交叉核对。由同样的两名评价人员对每个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如有争议,则共同讨论,必要时由第3者仲裁。采用下列指标对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进行评价:急性带状疱疹发疹后6个月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病率;应用36条目简明量表评估发疹后6个月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或数字评分法评估发疹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疼痛严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统计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4.2软件,计算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到36个已完成的RCTs或CCTs,其中5个(包括767例患者)试验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均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22个试验被排除,9个试验待评价。2个纳入试验未说明具体随机方法及分配隐藏方法,2个试验未报告盲法具体内容和方法,5个试验均报告了随访资料。由于缺乏相关资料和统一判效指标,不能对发疹后6个月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疹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疼痛严重程度行Meta-分析。其余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带状疱疹发疹后6个月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病率皮质激素组(2/15,1.3%)与安慰剂组(2/19,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55;95%CI 0.25—9.42)。皮质激素加阿昔洛维组(9/41,2.2%)与单用阿昔洛维组(9/27,2.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90;95%CI 0.40—2.03)。皮质激素组严重不良反应(急性心衰、皮疹扩散、细菌性肺炎)发生率(2/87,2.3%)高于安慰剂组(1/92,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2.00;95%CI 0.19—21.38)。皮质激素轻度不良反应(眩晕、恶心、呕吐、高血压、血糖升高)发生率(13/87,14.9%)高于安慰剂组(7/93,7.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80;95%CI 0.80—4.08)。皮质激素加阿昔洛维组严重不良反应(死亡、肺部感染、呕血、支气管肺炎)发生率(6/292,2.1%)高于安慰剂加阿昔洛维组(3/296,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88;95%CI 0.52—6.82)。皮质激素加阿昔洛维组非严重不良反应(高血压、恶心、呕吐、腹泻等)发生率(49/292,16.8%)高于安慰剂加阿昔洛维组(39/296,1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27:95%CI 0.87—1.87)。结论:虽然皮质激素已广泛用于治疗急性带状疱疹,但本文结果提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不能将其推荐为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常规治疗方案。有必要进行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益(或有害)。在今后开展的临床试验中,要注意样本量、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和随机分配方案的隐藏、有足够长的随访期,并采用反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国际公认、便于交流的判效指标。
谭强[8](2010)在《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蛇串疮60例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四川省中医院蛇串疮住院患者的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情况,总结治疗方法,为进一步形成行业认可的、可供推广应用的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回顾病例的方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病人按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其中中青年组31例,中老年组29例,观察两组患者性别、病程、部位、中西医联合用药等基本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辨证、中成药、外用药、抗病毒药、止痛药、神经营养药、糖皮质激素等具体治疗的药物选择上无明显差异,同时在抗病毒、止痛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时间上亦无差异,但在中成药、外用药及神经经营养治疗时间上中老年组略高于中青年组。两组患者疗效无差异,但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有轻微差异,即中老年组略高于中青年组。结论:我院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内服中药+抗病毒药+神经营养药+中成药+外用药+糖皮质激素+止痛药)适用于18-75岁的蛇串疮患者,且疗效好、疗程短、费用低,可为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路径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杨瑾[9](2007)在《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文中认为蛇串疮,西医又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疱疹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西医治疗常用抗病毒药、免疫调节剂,神经营养剂,糖皮质激素和镇静止痛药等;激光,窄谱紫外线局部照射,神经阻滞,微波,脉冲短波加脉冲电磁场与高电位疗法联合等物理治疗对后遗神经痛有一定疗效。但价格相对昂贵,而且糖皮质激素有较严重的副作用,对于一些合并有其他病症的特殊患者(如合并糖尿病)不宜使用。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串疮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尤其在缩短病程、缓解疼痛及减少后遗神经痛等方面明显优于纯西医治疗,且费用较为便宜,易于被患者接受。对头面部重症带状疱疹和坏疽性带状疱疹的治疗具有显着优势。中医治疗本病有很大优势,疗法各具特色又相得益彰,突出了祖国医学的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蛇串疮中医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蛇串疮中医内治法的规范化及标准化,中药高效复方的筛选以及益气法和补气药在该病治疗中的运用均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近10年相关治疗文献的回顾和复习,以及对中医基础理论和本病临床治疗的学习,作者对于中医内治法治疗本病提出以下两点设想:一是在辨证治疗中引入三焦辨证的方法;二是有明显归经走向的古方如川芎茶调散,瓜蒌散,柴胡疏肝散和二妙散等用于不同神经节段的蛇串疮,这些思路均有待进一步探讨及完善。
郭玉峰[10](2005)在《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综合评价》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综合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其对人体的安全性,进一步规范有关标准和操作规范,促进临床推广工作。 方法:1.按随机信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带状疱疹病例随机分为火针赞刺组(火针组)、西药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期间禁止使用与研究药物效用相近的中西药品或其他治疗方法。2.火针组32例,取穴以局部阿是穴(疱疹区)为主,针具: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师氏火针。刺灸法:在疱疹起止两端及中间选定好针刺部位,皮肤常规消毒,以疱疹簇为单位,呈“品”字形依次点刺。左手用止血钳夹持点燃的酒精棉球并靠近针刺部位,右手持火针于火的外焰将针烧至发白后,速刺入带状疱疹皮损部位,直入直出,深度以针尖透入疱疹皮肤达到其基底部为度。对于较大的脓疱或血疱,用粗火针刺,刺后用消毒棉球挤净脓液,再选用适当大小的火罐吸拔,并留罐5~10分钟。起罐后如果出现血疱,可用火针再刺。舌苔黄厚腻,便干者火针刺后可用毫针刺丰隆、支沟;如疱液清稀,10余天不愈者,毫针刺气海、足三里并加灸。治疗结束后,以消毒棉球擦净局部皮肤表面,涂以龙胆紫。于就诊第1、2、3天每日治疗一次,以后隔日(第5、7、9天)治疗一次,总共治疗不超过6次。对照组32例,丽珠威每次0.3g,每日两次饭前空腹服用。于就诊第一日起开始服药,连用9天,治疗结束。并对每簇疱疹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涂以龙胆紫。间隔2~3日换药一次。3.观察指标:带状疱疹症状、体征(刻下疼痛分级、局部痒、烧灼感、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皮损面积、水疱数、疱疹簇数、水疱性状、溃疡、丘疹)的变化,疼痛量表—视觉模拟量表(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等。疗效判定标准:症状体征量化记分总积分,单项症状(皮疹面积,疼痛等)疗效判定标准,时效性判定标准,安全性判定标准。 结果:1.火针赞刺组与对照组,两组间及两组内症状体征量化记分总积分比较。火针赞刺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火针赞刺与口服丽珠威对急性带状疱疹的症状体征均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火针赞刺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间症状体征综合评定水平即量化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火针赞刺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对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综合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火针赞刺法在降低急性带状疱疹综合评分方面优于口服丽珠威。2.火针赞刺组与对照组,两组间修订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二、皮质激素加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7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皮质激素加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7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组 |
2.3 对照组 |
2.4 生活调摄 |
2.5 治疗疗程 |
2.6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3 统计学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脱落病例 |
4.2 一般基线资料分析 |
4.3 疼痛评分 |
4.4 治疗病程对比 |
4.5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4.6 生活质量评分 |
4.7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 |
4.8 补体C3、C4的检测 |
4.9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5 讨论 |
5.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
5.2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5.3 导师对于带状疱疹的中医认识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疼痛评分 |
6.2 治疗病程对比 |
6.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 |
6.4 生活质量评分 |
6.5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安全性评价 |
6.6 补体C3、C4水平比较结果分析 |
6.7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教育经历 |
科研及工作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麦粒灸联合微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1.1 病例来源与伦理审批 |
1.1.2 样本量计算的依据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中止和脱落标准 |
1.6 剔除、中止和脱落处理 |
2.研究方法 |
2.1 试验分组 |
2.1.1 对照组 |
2.1.2 麦粒灸+腕踝针组 |
2.1.3 麦粒灸+头皮针组 |
2.2 治疗方案 |
2.2.1 对照组 |
2.2.2 麦粒灸+腕踝针组 |
2.2.3 麦粒灸+头皮针组 |
2.2.4 蜘蛛穴改良定位法与腕踝针分区 |
2.2.5 针灸介入结束后的西药强化治疗 |
2.2.6 受试者注意事项 |
2.2.7 随访 |
2.2.8 治疗医生的培训 |
2.3 观察指标 |
2.3.1 观测时间 |
2.3.2 观测指标 |
2.3.3 疗效评价标准 |
2.4 不良事件记录、处理与结果 |
2.4.1 不良事件的记录 |
2.4.2 不良事件的处理 |
2.4.3 不良事件的结果 |
2.5 安全性检测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3.结果 |
3.1 一般资料统计分析 |
3.2 治疗前后三组NRS分析 |
3.3 治疗前后三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分析 |
3.4 治疗前后三组止疱时间与相对面积分析 |
3.5 治疗前后三组结痂、脱痂时间与皮疹相对面积分析 |
3.6 治疗前后三组细胞因子分析 |
3.7 治疗后随访三组后遗神经痛分析 |
3.8 治疗前后三组有效率分析 |
3.9 不良事件与安全性评价 |
4.分析与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与治疗 |
4.1.1 带状疱疹的概述 |
4.1.2 带状疱疹的抗病毒治疗 |
4.1.3 带状疱疹的激素治疗 |
4.1.4 带状疱疹神经痛与人体免疫的关联 |
4.1.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镇痛治疗 |
4.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与针灸治疗现状 |
4.2.1 祖国医学病机分析 |
4.2.2 针灸治疗为主的概述 |
4.2.3 刺络放血法概述 |
4.2.4 灸法概述 |
4.2.5 蜘蛛穴的由来与临床运用 |
4.2.6 皮部浅刺与微针(头皮针、腕踝针)的临床运用 |
4.3 疗效分析与展望 |
4.3.1 研究结果分析 |
4.3.2 麦粒灸蜘蛛穴的疗效分析 |
4.3.3 头皮针治疗疼痛的分析 |
4.3.4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分析 |
4.3.5 远端取穴优势分析——经脉理论的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针灸远近取穴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本研究伦理批件 |
(3)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方案 |
1.1.1 研究目标 |
1.1.2 研究内容 |
1.1.3 研究方法 |
1.1.4 试验方案 |
1.1.5 观察指标 |
1.1.6 安全性评价 |
1.1.7 分析数据资料 |
1.1.8 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2 结果 |
1.2.1 结果分析 |
1.2.2 试验反应 |
1.3 讨论 |
1.3.1 中医对后遗神经痛证型的认识及治疗 |
1.3.2 现代医学对后遗神经痛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治疗 |
1.3.3 针刺治疗后遗神经痛的理论依据 |
1.3.4 针刺治疗后遗神经痛的机理 |
1.3.5 课题针刺选穴依据 |
1.3.6 中药热奄包 |
1.3.7 疗效评定 |
1.3.8 安全性分析 |
1.4 课题关键点和创新点 |
1.4.1 关键点 |
1.4.2 创新点 |
1.5 小结 |
1.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
2.1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定义 |
2.2 中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2.2.1 病名的认识 |
2.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2.3 证型的认识 |
2.2.4 中医治疗方法的认识 |
2.3 西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认识 |
2.3.1 发病机制 |
2.3.2 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
2.3.3 治疗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A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自拟方(大黄儿茶散)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一般资料 |
2.研究内容 |
2.1 诊断标准 |
2.2 病例入选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病例剔除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算 |
3.2 随机分组 |
3.3 干预措施 |
3.4 注意事项 |
3.5 评定标准 |
3.6 统计方法 |
4.研究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2 两组均衡性比较 |
4.3 疗效分析 |
4.4 不良反应分析 |
5.结果 |
6.讨论 |
6.1 中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 |
6.2 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认识 |
6.3 机理研究 |
6.4 组方分析 |
6.5 现代药理研究 |
7.结论 |
8.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带状疱疹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附表 2 |
附表 3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火针“火郁发之”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西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概述 |
1.1.1 定义 |
1.1.2 流行病学研究 |
1.1.3 带状疱疹诱因及病因 |
1.1.4 带状疱疹的发病机制 |
1.1.5 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 |
1.1.6 实验室检查 |
1.1.7 带状疱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1.1.8 西医治疗 |
1.2.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研究 |
1.2.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1.2.2 中医的病因病机 |
1.2.3 中医诊断依据 |
1.2.4 带状疱疹的中医药之火针为主的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研究目的 |
2.1.2 研究方法 |
2.1.3 实验方案 |
2.2. 研究结果 |
2.2.1 一般资料 |
2.2.2 疼痛评价资料 |
2.2.3 疱疹情况 |
2.2.4 综合疗效评分 |
2.2.5 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
2.2.6 针灸镇痛效应 |
2.2.7 耐受性评价 |
2.2.8 治疗后带状疱疹疗效的分析 |
2.2.9 不良事件发生率 |
2.2.10 脱落或剔除原因分析及依从性评价 |
2.3. 讨论 |
2.3.1 针灸处方分析 |
2.3.2 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
2.3.3 “火郁发之”法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英文缩略语表 |
引言 |
1 课题来源 |
2 研究背景 |
3 关于铺棉灸疗法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试验设计 |
1.1 研究设计类型 |
1.2 样本量及其计算的依据 |
1.3 随机方法 |
1.4 盲法设计及实施 |
1.5 对照 |
2 研究人群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及脱落处理 |
2.5 研究中止原则 |
3 试验方法 |
3.1 中央随机分组 |
3.2 治疗方案 |
3.3 随访 |
3.4 合并用药 |
3.5 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
3.6 研究人员资质情况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观察项目 |
4.2 一般体格检查 |
4.3 安全性观察 |
4.4 疗效观察指标 |
4.5 其他指标 |
5 试验指标评价 |
5.1 可比性评价 |
5.2 疗效评价 |
5.3 安全性评价 |
5.4 其他指标评价 |
6 统计分析 |
6.1 统计分析计划书 |
6.2 数据录入与提取 |
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
7.1 试验方案的优化 |
7.2 研究影响因素的控制 |
7.3 实验室指标的质量控制 |
7.4 研究培训 |
7.5 保障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
7.6 质量控制体系 |
8 伦理学审查 |
8.1 伦理审查体系 |
8.2 受益与风险 |
8.3 知情同意 |
8.4 受试者的医疗与保护 |
9 临床研究流程图 |
10 试验结果 |
10.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10.2 可比性分析 |
10.3 疗效评价 |
讨论 |
1 立题依据 |
2 祖国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1 病名来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辩证论治 |
3 关于治疗方法的讨论 |
3.1 配穴组方的确定 |
3.2 配穴分析 |
4 关于特色疗法—铺棉灸疗法的讨论 |
4.1 概述 |
4.2 铺棉灸治病机制 |
4.3 铺棉灸法的临床应用 |
4.4 选择铺棉灸法的意义 |
4.5 铺棉灸操作的注意事项 |
4.6 关于形成铺棉灸疗法操作标准的讨论 |
5 关于试验结果的讨论 |
5.1 受试者入选情况 |
5.2 可比性分析 |
5.3 疗效分析 |
6 关于本次针灸临床试验设计讨论 |
6.1 循证医学对针灸临床试验的指导意义 |
6.2 临床研究的设计思路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1: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带状疱疹现代研究进展 |
1 带状疱疹流行病学研究 |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病因学研究 |
2.2 发病机制 |
2.3 诱发因素 |
2.4 特殊部位的带状疱疹 |
3 治疗 |
3.1 物理疗法 |
3.2 药物治疗 |
3.3 神经节阻滞疗法 |
3.4 中西医结合疗法 |
3.5 其他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带状疱疹的认识 |
2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 |
2.1 毫针针刺 |
2.2 叩刺拔罐 |
2.3 围刺 |
2.4 火针 |
2.5 穴位注射 |
2.6 电针 |
2.7 耳穴 |
2.8 灸法 |
2.9 综合疗法 |
2.10 铺棉灸疗法 |
2.11 特色疗法 |
3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
3.1 毫针针刺 |
3.2 电针 |
3.3 叩刺拔罐 |
3.4 火针 |
3.5 穴位注射 |
3.6 综合疗法 |
3.7 特色疗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铺棉灸疗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1 皮肤疾病 |
1.1 带状疱疹 |
1.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
1.3 神经性皮炎 |
1.4 银屑病 |
1.5 其他皮肤疾病 |
2 神经系统疾病 |
3 其它疾病 |
4 名家经验介绍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2:临床评价量表 |
带状疱疹综合疗效评分 |
附件3:典型病例 |
典型病例1 |
典型病例2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Cochrane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英文计划书 |
致谢 |
(8)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蛇串疮60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诊断标准 |
1.1.1 中医病的诊断标准 |
1.1.2 中医证的诊断标准 |
1.1.3 西医病的诊断标准 |
1.2 病例选择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观察内容 |
1.3.1 一般情况 |
1.3.2 治疗情况 |
1.3.3 疗效评定标准 |
1.4 统计处理 |
1.5 一般资料 |
1.5.1 所有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1.5.2 两组患者性别比较 |
1.5.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5.4 两组患者发病部位比较 |
1.6 治疗资料 |
1.6.1 中医治疗情况 |
1.6.1.1 两组患者入院中医辨证比较 |
1.6.1.2 两组患者中成药治疗比较 |
1.6.1.3 两组患者外用药治疗比较 |
1.6.2 西医治疗情况 |
1.6.2.1 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比较 |
1.6.2.2 两组患者神经营养治疗比较 |
1.6.2.3 两组患者止痛治疗比较 |
1.6.2.4 两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 |
1.7 两组患者合并症(会诊)比较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比较 |
2.4 性别与疗效独立性分析 |
2.5 发病部位与住院时间独立性分析 |
2.6 发病部位与疗效独立性分析 |
2.7 合并症与疗效独立性分析 |
3 分析与讨论 |
3.1 蛇串疮的中医治疗 |
3.1.1 中医辨证治疗 |
3.1.2 中成药治疗 |
3.1.3 外用药治疗 |
3.2 蛇串疮的西医治疗 |
3.2.1 抗病毒治疗 |
3.2.2 神经营养治疗 |
3.2.3 止痛治疗 |
3.2.4 糖皮质激素治疗 |
3.3 合并症情况 |
3.4 治疗方法总结 |
3.5 疗效分析 |
3.6 性别、部位对该病的影响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5.1 样本量较小的问题 |
5.2 观察不全面的问题 |
5.3 主观差异的问题 |
5.4 中医辨证治疗的问题 |
5.5 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古代文献研究 |
1.1 概述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则治法 |
2 现代名医经验研究 |
3 中西医治疗进展 |
3.1 中医治疗进展 |
3.1.1 中医内治法 |
3.1.1.1 疏风清热解毒法 |
3.1.1.2 清肝泻火解毒法 |
3.1.1.3 清热除湿解毒法 |
3.1.1.4 化瘀通络解毒法 |
3.1.1.4.1 行气活血化瘀法 |
3.1.1.4.2 养阴通络止痛法 |
3.1.2 中医外治法 |
3.1.2.1 膏剂 |
3.1.2.2 散剂 |
3.1.3 针灸治疗 |
3.1.3.1 针刺治疗 |
3.1.3.2 灸法治疗 |
3.1.3.3 火针治疗 |
3.1.3.4 刺络拔罐 |
3.1.3.5 针灸并用 |
3.1.3.6 针罐合用 |
3.2 西医治疗进展 |
3.2.1 化学药物 |
3.2.1.1 抗病毒药 |
3.2.1.2 止痛药 |
3.2.1.2.1 非甾体类抗炎药 |
3.2.1.2.2 麻醉性镇痛药 |
3.2.1.2.3 三环类抗抑郁药 |
3.2.1.2.4 抗惊厥药 |
3.2.1.3 神经营养药 |
3.2.1.4 糖皮质激素 |
3.2.1.5 免疫调节剂 |
3.2.2 物理治疗 |
3.2.2.1 神经阻滞治疗 |
3.2.2.1.1 星状神经节阻滞 |
3.2.2.1.2 硬膜外阻滞 |
3.2.2.1.3 椎旁神经阻滞 |
3.2.2.2 光疗 |
3.2.2.2.1 红外线 |
3.2.2.2.2 紫外线 |
3.2.2.2.3 激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9)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综述一 蛇串疮中医治疗现状 |
1、中医文献论述 |
2、病因病机 |
3、中医诊断依据 |
4、中医内治法 |
5、中医外治法 |
6、针灸治疗 |
7、穴位注射 |
8、综合治疗 |
综述二 蛇串疮西医治疗现状 |
1化学药物治疗 |
2物理治疗 |
3局部治疗 |
4心理治疗 |
综述三 蛇串疮中西医结合治疗 |
1中药口服联合西药治疗 |
2中药口服联合物理治疗 |
3中西药联合物理治疗 |
病案举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带状疱疹西医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火针临床应用概况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实验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2 试验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处理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标准 |
2.5 安全性检测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患者对治疗效果的评价 |
2.8 统计方法 |
2.9 随访 |
3 试验结果 |
附件 |
4 讨论 |
4.1 选题目的 |
4.2 带状疱疹的病因病机特点及治疗原则 |
4.3 有关双侧带状疱疹的探讨 |
4.4 配穴组方的确定 |
4.4.1 局部取穴施治,是治疗迅速起效的关键 |
4.4.2 远端取穴是巩固疗效,整体观念的体现 |
4.4.3 配穴分析 |
4.5 治疗方法分析 |
4.5.1 赞刺法—刺血疗法 |
4.5.2 拔罐法 |
4.5.3 火针赞刺法的临床应用 |
4.5.4 本课题选择火针赞刺法的意义 |
4.6 疗效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皮质激素加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57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柴瓜蝎汤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黄敏敏.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麦粒灸联合微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对比研究[D]. 任圣.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针刺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型的疗效观察[D]. 李敏.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4]自拟方(大黄儿茶散)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 郭莉.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5]火针“火郁发之”法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研究[D]. 孔美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6]铺棉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疗效评价[D]. 刘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02)
- [7]皮质激素预防带状疱疹后神经痛Cochrane系统评价[D]. 张冬萍. 四川大学, 2007(05)
- [8]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蛇串疮60例回顾性分析[D]. 谭强.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蛇串疮中西医治疗现状[D]. 杨瑾.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10]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综合评价[D]. 郭玉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5)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神经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皮质激素论文; 带状疱疹中医疗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