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经济繁荣能持续多久?(论文文献综述)
杨贤敏[1](2021)在《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文中提出《经济周报》是1945-1949年间上海出版发行的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性经济刊物。目前,该刊物已有相关纸质版和电子版出版发行,但学术界对其缺乏专题系统研究。《经济周报》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之一,主要内容是对这一时期国内外经济问题和经济理论进行了理论性和现实性的综合研究报道。例如,关于国内经济问题中的农业问题、对外贸易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关于国际经济问题中的美国与英国、苏联与东欧国家以及部分亚洲国家的经济问题;关于古典经济学派和现代经济学派——凯恩斯主义,等等。本文运用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拉斯韦尔“5W”理论对《经济周报》的传播主体、传播客体、传播内容、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并从资料收集、主题内容及文化传媒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其学术理论价值和进步意义,同时也希望相关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其他大众传媒的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学术启发和借鉴。
赵佳妍[2](2020)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东向”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急剧恶化。在西方多轮制裁和国内严峻经济形势的压力下,俄罗斯将目光重新定位于东方,并与亚太国家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这一战略上的转变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新时期的俄罗斯“东向”战略也成为国际关系和外交领域探讨的热点之一。乌克兰危机这一背景对俄罗斯的外交战略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及新时期的俄罗斯“东向”战略又有哪些变化,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此次“东向”战略并非俄罗斯的第一次尝试,早在沙俄和苏联时期都曾对广袤东部进行大规模移民和开发,实现领土扩张、巩固国防的目的。此外,苏联解体后的叶利钦时期以及普京早期任总统期内都较为重视俄罗斯东部地区的发展,将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崛起列为整个21世纪国家的优先事项,并努力缓和并发展与亚太国家间的关系。因此在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对俄罗斯新时期的“东向”战略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俄罗斯作为我国重要邻国,面对经济全球化背景,我们需要掌握俄罗斯外交政策调整的内容和动因,并对俄罗斯现阶段“东向”战略的成效作出评估,分析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因素和制约条件,为俄罗斯未来的战略走向作出一定程度的预测,从而更加准确地应对中俄未来的经济、政治、和外交关系。国家利益决定对外战略,本文首先在国家利益理论框架下阐述了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与发展,分析了其对俄罗斯新时期外交政策的影响,并探讨了“东向”战略的新内容即恢复经济、靠拢亚太和缓解压力;其次从国内国外两方面角度对俄罗斯“东向”战略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成效评估来讲,现阶段俄罗斯“东向”战略取得了一定意义上的成果,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但东部开发仍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亟需解决。俄罗斯当前的“东向”战略能否取得预期的成功,实现大国复兴,仍值得思考和研究。未来俄罗斯应继续加强同亚太国家间的联系,在高科技等新兴领域把远东开发项目落实到实处,为实现大欧亚伙伴关系作出努力。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张欢[4](2017)在《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研究基于中等收入陷阱话题下的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问题。通过对支撑中等收入陷阱的过往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找到此学说产生的理论渊源,进而对中等收入陷阱在世界各区域之间的存在性进行探讨。本文采用实证计量方法分析环境(Environment)、能源(Energy)和经济(Economy)的3E系统关系;利用ARIMA模型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进行客观预测;对影响经济长期增长的四大因素,即教育水平、收入差距、制度质量和技术进步,通过俱乐部敛散效应的检验,来阐述它们对经济的显着影响。同时从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对影响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进行探讨。论文最后部分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给出相应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对过往文献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象和增长动力进行梳理,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学说的产生进行了逐本溯源的分析。通过搜集整理出国内数据库和国外SCl、SSCl收录的相关主题文章,发现国内外学界针对此话题是“内热外冷”的反应。对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存在性与否,本文利用国际人均GDP数据对世界不同区域的国家进行高收入组跨越成功和失败的划分,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只是一个相对概念,有的国家长期停滞在中等收入发展阶段,不能迈进高收入国家,而有的国家则顺利跨过中等收入水平。但是中等收入陷阱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对一国的发展也不是“魔咒”,因而增长陷阱并非普遍经济发展规律。不过中等收入陷阱具有特征化事实,反映了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客观实际现象。其次,本文对比世界上其它跨越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对于各个经济体的增长陷阱问题予以揭示,同时观察它们之间的增长状况异同点,并且比较它们在相应阶段内的人均GDP增长率,对中国未来经济增长予以启发。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面临内生驱动力不足、消费和外部因素的威胁。接下来本文利用ARIMA模型,从统计学意义上对中国未来5-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进行预测,对中国在多长时期内能够从目前的中上等收入水平迈向高收入水平提供借鉴和参考。最后,根据增长潜能(后发优势)是否释放完毕的指标,对中国未来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大小予以揭示。第三,本文利用中国较长时段的时间序列数据,借助VAR模型对环境规制、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个变量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作用,能源消费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近些年的经济发展减速现象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协整检验表明所选变量之间有着长期均衡的稳态关系。误差修正的VECM模型揭示了能源消费对把短期偏离修正为长期均衡有着11.68%的作用强度。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则表明环境规制只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着积极影响,而且帮助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当前中国的规制行动表现为贯彻执行前后不一致的特征。方差分解显示出环境规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作用高于经济增长。以上所得出的结论对中国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有较大启示。第四,本文通过选取省域面板数据,基于俱乐部收敛的视角对收入增长和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各省域经济出现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分为东部地区的富裕省份俱乐部和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省份俱乐部。这种长期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不利于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有效实施。利用SPSS22.0软件所做的聚类分析图也直观表明,从样本起始的1994年发展到最末的2014年,各地区内部有些省份实现了经济赶超,成功跻身所在地区的第一梯队行列,而有些省份则经济发展缓慢,一直处于相应地区的垫底位置。本文进一步选取教育、科研、制度、收入差距等条件变量,实证结果显着表明它们是影响地区间俱乐部效应的主要因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和失败的国家都离不开同以上四要素的联系,也正符合中国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内涵。第五,本文利用VAR模型实证研究收入差距、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这三个指标的动态关系,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来探究经济发展的显着影响因素和程度强弱。实证结果得出:收入差距会短期内刺激经济增速提高,但长期不利于经济持续向更高水平发展,是经济滞涨和潜在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主要原因;而消费需求旺盛能持续稳定地带来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其水平主要由经济发达程度和基尼系数大小共同决定。我国自中等收入阶段以来的发展情况符合国际上成功跨越“陷阱”国家的基本趋势,即消费率在中下等收入和中上等收入阶段之间呈现出U型消费拐点。本文因此得出结论,即政策应侧重于调结构和以居民消费需求为主导的内需红利,既可以摆脱投资单一驱动和过剩产能的浪费,又能以此帮助我国摆脱可能的增长“陷阱”,早日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第六,本文基于碳生产率的视角,把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纳入到计量模型中,从工业行业层面对经济增长陷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所选取的35个工业行业涵盖了采掘业、制造业、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本文进一步把工业行业按要素密集度划分为三类,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的特征。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出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资源密集型行业来说,环境规制比技术进步的影响作用更强;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科技创新对工业碳生产率的影响更为显着。此外,外商直接投资(FDI)、工业化水平能够对所有行业的碳生产率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相反地,产业结构阻碍了全样本的碳生产率。工业分行业检验结果表明:对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结构优化能提升碳生产率;对于资源密集型行业,FDI使用效率和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应该被大力强调;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碳生产率的增强离不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第七,本文通过构建世界多个国家较长时期的跨国面板数据,利用面板分位数模型估计方法,对城镇化、教育质量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和教育与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减速的相关性不大;两者的联合交互作用对中上等收入国家的影响最强,而且影响幅度由低分位到高分位呈现递增态势;高等教育对中下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有正向影响,而城镇化的影响作用和方向与其反之。其它影响因素中,政府干预、物价指数的负向作用对所有类别国家都较显着;对外开放、资本形成率则对经济长期持续增长有益;人口红利消失并非一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同时按OECD国家、非OECD国家、剔除非洲国家等标准重新分组,用系统GMM两步估计法所得结论同样一致和稳健。在上述研究及其发现的基础上,本文还就政策应用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得出的富有针对性的结论对经济政策制定者有较大参考意义。
鲁政委,李苗献,郭于玮[5](2016)在《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周期》文中提出1994年国务院决定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现住房商品化。我国房地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至今,从名义房价(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本文中的房价均指名义房价)来看,我国楼市的繁荣已持续约20年。那么,国际上房地产周期一般持续多久?不同类型房产在同一轮房地产周期中的表现是
谭杨[6](2014)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文中研究说明阿根廷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富裕程度,让很多欧洲国家都瞠目结舌,而之后民众主义的兴起则改变了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经济体制同时兼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特点,政治体制在民选政府和军事专制之间周期性摇摆。对外政策上也总是在亲美和亲苏之间徘徊,经常以一种“南美大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上。90年代后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则可以被称为拉美国家中最极端的案例。从1982年到2002年间,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革。1976年—1983年阿根廷处于“国家改组进程委员会”(Proceso)统治之下。这届军政府设计了“国家改组计划”,希望对国家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军政府时期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美国政府出于“冷战”的需要,极力阻止共产主义的势力进入拉美地区,所以全力支持“国家改组计划”军政府对左派势力的镇压。军政府任命的经济部长马丁内斯有着深厚的国际背景,与美国金融界和政界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军政府的经济理念和经济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美国的影响。卡特政府上台后,利用“人权”外交政策对阿根廷军政府进行了打压。后来随着美国方面“沃尔克汇率冲击”的到来,阿根廷陷入了外债危机,经济停滞。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军政府发动马岛战争,导致其自身迅速垮台,国家进入民主化时代。阿方辛领导的激进党从军方手中接受政权以后,民主化开始逐步推进。这个过程是复杂而曲折的,这中间涉及到对军方高层的处理,军人当中仍然有部分人想恢复军事专制体制或者是保持军人对国家的“监护权”。在对外关系方面,阿方辛政府努力修复与西方国家的关系,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交流,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沟通。由于“奥斯特拉尔计划”与“春季计划”两项经济计划先后失败,阿方辛政府被迫提前下台。阿方辛政府执政时期主要的贡献就是巩固了民主化的成果,这主要得益于国际环境的变化,即政治民主化在拉美已经盛行。当时冷战接近尾声,美国没有再支持拉美国家的军政府的必要了,所以这也使得民主化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90年代的政治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庇隆党领袖梅内姆上台之后所推行的政策与庇隆主义背道而驰。新政府接受了IMF和美国推销的“华盛顿共识”,实行近乎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改革,这使得整个阿根廷社会都发生了变化。在对外关系上,梅内姆采取了全追随美国的战略,同时加强与本地区国家的关系,积极推动南方共同市场的建立。新政府进一步加强了与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举行了很多次谈判,并得到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支持,获得了很多笔贷款,这对稳定阿根廷的经济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IMF等国际金融机构的依赖,也降低了阿根廷经济改革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与国际金融机构不断地签署新贷款协议,债务不停地增长,极大地影响了市场的信心,这也成为以后经济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90年代后期,庇隆党走向分裂,党内的政治斗争日趋激烈。这导致庇隆党力量的分散,激进党则与其他党派结成同盟,一举赢得了选举。德拉鲁阿仍然坚持维护货币局制度,坚持按照IMF的新自由主义的路线施政。IMF对阿根廷在执行削减财政赤字、紧缩开支、降低债务方面的表现非常不满意,决定不再向其提供支持。IMF的决定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心,外资大规模撤走,本国资本也大量外逃,经济危机爆发了。经济危机爆发以后,德拉鲁阿被迫下台,正义党的杜阿尔德成为总统,他果断地废除了货币局制度并抛弃了新自由主义经济路线。杜阿尔德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并没有挽救国家,并且其国家管制型的经济政策还受到IMF的严厉批评。基什内尔接任总统以后,否定了新自由主义的部分经济理念,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了对资本市场的监管,通过财政扩张和公共工程项目来刺激经济的复苏。在对外政治政策采取“离美”的策略,与美国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加强与本地区的合作;在对外经济政策上,采取“离IMF”的策略,不再听从其经济政策建议和贷款援助。这一切努力,都降低了外部因素对阿根廷内部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自此以后,在没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在1982-2002期间,阿根廷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际环境、外部因素的变化直接诱发了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最后的经济大危机,也与这种过度接受外来影响有关。在开放的国际环境下,受外部因素影响,政治民主化并没有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反而出现了一种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不兼容的状况。在这20年中,国际关系、外部因素对阿根廷国内的政治经济体系变动的影响不容忽视。像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外部因素对国内的影响,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刘美兰[7](2014)在《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研究》文中指出“9.11”恐怖袭击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斯波尼特”,美国再一次深刻感受到恐怖袭击、文明冲突对美国未来发展的影响,国家安全成为新世纪美国必须重点关注的大事。为消除文明冲突、保证国家安全、维护霸权地位,美国推出安全语言战略,即“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语言的安全功能凸显,语言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语言已成为美国全球博弈的重要工具。在美国,“关键语言”就是关键外语,是美国紧缺急需的、对国家安全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些小语种。“关键语言”直接关系着美国的政治稳定、军事强势、外交通畅、信息安全、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交流、教育合作。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推出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NSLI)中列出的主要“关键语言”有8种:阿拉伯语、汉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本研究从“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思想来源、发展历程、产生背景、社会现状入手,聚焦“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规划的目标、内容规划体系的构建、战略实施与相关保障策略、战略的成效与影响的分析。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思想的根源主要是文明冲突、霸权主义和民族主义;“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发展经历了“美苏争霸”引发的第一阶段、“经济竞争”引发的第二阶段和“反恐防华”引发的第三阶段;语言规划理论和社会语言需求理论是“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规划的理论依据。美国海内外利益面临的挑战及美国急需的“关键语言”人才的危机使得安全语言战略势在必行。在安全语言战略思想指引下,美国展开国防和国民“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在国防“关键语言”战略体系中,教育部、国务院、国防部、情报部门先后提出法案、出台文件来进行“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规划,并配有大量经费资助的众多语言项目集群;在国民关键语言战略体系中,教育领域、私人领域、社会公共领域、家族语社区等也都响应联邦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关键语言”教育项目中去。同时,本研究对“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实施举措及相关的保障战略也作了探究。本文对美国的“关键语言”之一----汉语教育战略展开了个案分析。通过梳理汉语教育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追溯美国把汉语列为“关键语言”的原因,出台的相关政策、法案和文件,相应汉语教育战略规划、相关针对汉语这一“关键语言”的教育项目,以及实施的措施和保障策略。美国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是以联邦政府为主导,采用顶层设计的战略规划,强调联邦政府各机构间的密切合作,同时保障联邦层面和州层面语言战略的同步展开和实施,强调国防和国民“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相辅相成,国防“关键语言”教育是先锋,国民“关键语言”教育是储备。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已取得了一些成效,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和教育发展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比较法、个案法来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这也是一个跨教育政策学和社会语言学两个学科的研究,本研究既有一定的教育政策研究高度,也有一定的语言规划研究的深度。本文在阐述和评析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规划对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规划的启示。文章提出在全球化背景下加强中国安全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应的措施,同时针对美国把汉语教育定为“关键语言”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战略举措,提出了完善我国的汉语海外推广政策的方略,为汉语教育在美国,乃至世界的推广提供战略参考。
赵毅达[8](2012)在《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集中探讨了冷战时期,处于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本和泰国的关系。论文的基本结构是以冷战为时代背景,按时间发展为经,结合日本-泰国外交关系的重大事件为纬,把对此关系的研究置于美国亚洲冷战政策导致的东南亚地区格局与力量对比变化的史实背景中展开论述。日本和泰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传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东南亚。泰国与日本结盟,对美英宣战,保持了国家独立。二战结束后,泰国在美国的庇护下未被定为战败国,保持了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为冷战期间泰国追随美国的亚洲战略奠定了基础;日本战后被美国单独占领,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旧金山和约》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少数媾和”,结束占领体制,与美国订立日美安保同盟,隶属西方阵营,奉行亲美反共的政策。亚洲冷战格局形成后,美国实行遏制中国,争夺对印度支那国家控制权的冷战政策。泰国积极策应美国战略,成为美国在东南亚最亲密的同盟;自朝鲜战争以来,美国使日本成为了其在东亚的战略支撑点。日本在冷战期间的外交政策的核心即是依靠、追随美国。日泰两国均依附于美国战略的链条之上。在美国的授意之下,日本与泰国重建外交关系,着手解决了战时遗留的“特别日元”问题,使日泰关系得以顺利发展。这一时期稳固的日泰关系致使日本获取了经济重建急需的资源和市场,使日本经济得以在60年代实现高速成长。’60年代,老挝危机、越南战争导致东南亚地区局势一直处于动荡状态。泰国坚定支持美国的东南亚政策,遂行其军事行动。单独与美国签署《腊克斯-他纳公报》,结成双边同盟,籍此换取美国对其安全保障的承诺。由于两国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差距,尤其是不同的外部环境因素加剧了日泰间的经贸摩擦,直接导致了泰国反日、排日的民族情绪高涨,成为这一时期日泰关系的主要矛盾。70年代初,越战结束。美国撤出东南亚,地区力量对比乃至世界冷战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泰国不得不调整随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摒弃强硬的冷战思维,致力于推动地区合作,成为东盟的引领力量;日本也继中美关系呈现缓和之机,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日本推行“福田主义”,重新定位了日本与东南亚各国的相互关系原则,缓和了日泰间经贸矛盾,着重推行公共外交为引领的合作模式,日泰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90年代,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合作呈现繁荣发展的势头,东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日泰关系此一时期更加集中体现为日本渴望参与东盟的各项活动,是为后冷战时期日泰关系的特点。论文除绪论和结语,正文共分六章,近代的日泰外交、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和日泰复交、越战期间的日泰关系、日泰关系出现转型、新时期的日泰关系、后冷战时期的日泰关系。
娄伟[9](2010)在《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文中研究说明地区秩序是权力分配、制度构建和观念认同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经过30年的物质性成长和社会性成长,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东亚地区秩序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实力的增长导致了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对美日、美韩关系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牵制作用,中国的负责任行为和信任措施建设使东盟国家对中国积极进行接触,这些推动了东亚权力结构向多极化发展。中国对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创设与参与拉动了周边国家经济增长,促进了东亚一体化进程,缓解了地区安全困境,增强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可预期性,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东亚地区认同建构,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安全观和和谐世界是推动东亚国际政治文化演进的重要力量。和平发展的中国将会以何种方式构建东亚地区秩序?中国没有扩张和称霸的历史,现时也不具备称霸的条件,权力分配结构的失衡限制了中国的政策选择,未来东亚不会回到“以中国为中心”的过去。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东亚近年来的制度建设、认同变迁将限制中美之间形成两极均势秩序。中国的努力方向是以地区一体化推动地区整合,凸显东亚地区秩序的“自我”属性。中国和平发展促进了东亚国家的共同发展,是东亚地区崛起的新进程。
王洪栋[10](2009)在《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国内居民财富的快速增长,2007年,私人银行作为一种银行业服务形态正式出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私人银行的元年。“私人银行”开始从一个略感神秘的名词走入到中国富裕阶层的理财生活中。面纱褪去、真实显现,在分业经营、法规缺位、市场工具不足的大背景下,私人银行很快被评价为“有名无实”①,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私人银行业不算是一个好的开端。因此,研究和解决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问题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围绕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这一主题,论文主要研究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背景因素,包括私人银行起源发展的实践背景、理论分析和经营模式;二是在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具体策略,包括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供需分析、理财服务的内容和经营管理的模式。关于私人银行起源发展的实践背景,论文主要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私人银行起源发展的过程和原因。私人银行诞生于16世纪的瑞士,当时许多法国经商的贵族为躲避宗教迫害来到瑞士的日内瓦,出于保护自己财产安全的需要,他们中间的一些人开始从事资产管理工作,随着17世纪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大发展,个人财富的形态开始多元化,社会化分工越来越明细,私人银行在欧洲快速发展起来。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美国开始崛起为世界头号工业国,私人银行开始从欧洲发展到美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迅速积累,私人银行开始在香港、新加坡等地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私人银行之间的并购逐渐增多,成为国际私人银行发展的重要特点。第二,私人银行的业务经营。所谓私人银行是指面向拥有高净资产的私人客户(HNWI, High Net Worth Individual)个别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一揽子的金融服务。私人银行最重要的特点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服务,其服务涵盖资产管理、投资、信托、税务及遗产安排、收藏、拍卖等广泛领域,由专职的财富管理顾问提供一对一服务和个性化的理财产品组合。它的量化标准表现为对“高净资产”的界定,各个银行各个地区有不同的数量等级,无论采取何种标准,私人银行确定的高净资产客户一般都符合当地对“富翁”的一般评价,比如当前在中国大陆私人银行客户一般界定为拥有1000万元人民币金融资产的客户。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理论分析,论文旨在寻求私人银行存在发展的理论依据,并据此理论依据寻求私人银行发展的指导方向。通过梳理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和范围经济理论,可以看到私人银行的发展必须紧紧围绕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提高银行服务的范围经济这一主题;通过分析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可以发现私人银行首先是一种功能定位,对于组织结构和服务供给都要紧紧围绕为富裕人群提供理财服务这一核心功能;通过对组织理论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当前职能化的机构设置并不适用私人银行的组织体制要求;通过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可以明确私人银行的服务必须把客户的私密性和增值服务纳入到重要考虑范畴,理财服务和产品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客户的个性需求和风险态度。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经营模式,论文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两种模式的不同特点。从地域上看,包括私人银行发展的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从供应商来看,包括私人银行发展的商业银行模式和投资银行模式。欧洲模式以瑞士银行为代表,其特点是以欧洲客户为主、充分尊重隐私、银行承担无限责任,拒绝非稳定性增长。美国模式主要是投行模式,更强调为客户提供高收益率。第二,两种经营模式的发展规律和评价分析。私人银行经营模式上的差异化根源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三个规律性因素:财富积累方式是影响私人银行发展模式的主要原因、金融监管政策是影响私人银行业务范围的主要因素、税务制度直接影响私人银行的离在岸业务。在中国私人银行业务刚刚启程的时候,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雷曼兄弟为代表的美国投行陆续倒闭,欧洲的瑞银和汇丰等银行也出现了巨额亏损,以美国投行为代表的私人银行发展模式似乎走到了尽头,而与此同时以服务私密性着称的瑞士银行则在美国身陷逃税案而声誉严重受损。一时间,国际上的两大标杆模式都出现了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重新思考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既不能不敢并购扩张、也不能过于追求投资回报,而是应当在稳健经营的基础上,围绕客户需求为合适的客户提供合适的产品。研究私人银行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成果,可以发现无论私人银行业务在瑞士的起源还是在美国的扩展,其客户需求的变化始终是决定业务内容和管理模式的最关键因素。客户需求的变化呈现出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并深受财富增长模式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私人银行提供服务的边界,这种服务不是全球统一化的、标准化的,而是地域性的、历史性的。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研究的第一项内容是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供需分析,论文探讨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客户基础和理财需求。2008年中国①可投资资产1千万人民币以上的高净资产人群达30万人,人均持有可投资资产约2900万人民币,形成了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所需要的客户基础。中国高净资产人群对个人可投资资产的风险偏好以中等风险和保守居多,受金融风暴的影响中国高净资产人群对未来多元化投资的意愿十分明显。国内私人银行客户群更加偏好保值型理财产品,投资保值和子女教育是比较关心的理财目标,注重与原有贵宾服务的兼容并存,对稀缺性的金融服务需求大,而对物理环境的要求不高。第二,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服务供给。截至2009年3月底,在中国开设私人银行业务的商业银行多达15家,其中中资银行有5家,开设的地点主要在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地。面对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群中性的风险态度和多元化的理财需求,在国内商业银行尚未实现混业经营的背景下,私人银行的服务供给应该首先以客户关系的维护为主要内容,以获取利润为次要目标,与国际知名投行、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逐步提供差异化的理财服务。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研究的第二项内容是理财服务和产品设计,论文探讨了在分业经营和缺乏多元化资本市场工具支持的情况下,私人银行发展的初始阶段,构建的理财服务体系应该以CPPI顾问式服务策略确定大类资产配置,以稳健类理财产品为基础,以满足评价标准的风险类理财产品为补充,以信托计划为产品设计的形态载体,以保险产品为特色内容。第一,私人银行理财服务的决策方式应该是评估客户总体的风险态度;通过指标监测和网点抽样数据确定客户对各类金融工具的认知风险曲线;通过专业研究确定各类金融工具的实际风险曲线;在认同客户风险认知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分析微调;根据误导风险、期限结构、收益率三个主要指标排序金融工具,确定阶段性发展策略;组织营销资源进行顾问式服务。第二,私人银行理财服务的方法应该依托CPPI策略建立一对一的顾问式服务,确定客户的大类资产配置,相对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等其他方法,CPPI策略更为简洁实用,能够给出不同风险系数下的投资组合风险和收益情况的对比以供客户选择,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第三,基于中国私人银行客户财富积累模式的特征,当前在发展私人银行理财服务的时候必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以结构化融资和结构化金融产品作为构造稳健类理财产品的方向。第四,在选择风险类理财产品的时候,应该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一是通过评价风险资产溢价的合理性确定历史评价(中途买入时)或初始评价(最初发行时),二是通过对风险资产管理机构的定性分析确定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第五,在分业经营的背景下,私人银行发展理财业务,必须以信托作为产品的形态载体把理财服务的实质内容表现出来,利用资产管理产品设计中的分解组合技术,建立起单独委托和集合运用相结合的个人财富管理模式。基于私人银行客户风险中性的偏好,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必须能够设计出差异化的稳健类理财产品,结构化证券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是这种产品重要的提供方式,在引入优质担保机构后,这类产品的优先级可以作为信用类稳健产品提供给私人银行客户。第六,基于财产保全和债务纠纷的需要,私人银行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强烈的。在私人银行保险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应该更多的借鉴行为金融学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的研究成果,设计符合私人银行购买者行为习惯的专属保险产品,基于银行现实的销售资源,分产品采用契合的营销模式。关于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研究的第三项内容是中国发展私人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论文探讨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结构,二是客户关系管理,三是激励机制,四是风险管理。第一,我国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组织结构,应该借鉴各个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业务的模式,设立为总行零售板块垂直领导的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并构建以业务线为主导的扁平化的纵向组织管理体系。基本思路是在现有的体系之外,建立事业部制的组织体系,在上海、北京或深圳等高收入群体比较集中的区域成立私人银行中心,实行各条线客户信息的共享,最大限度获取客户资源,业务条线实行双重考核的办法,并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内部结算体系,实现一致的利益目标。第二,客户关系管理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客户体系、产品体系、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考虑到国内高净资产客户的理财需求主要还处在寻求服务差异化的初始阶段,并且市场同业的服务供给也受限于政策环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将私人银行业务定位为贵宾业务在高端领域的延伸,是客户分层管理和差异化服务的自然升级。私人银行的服务体系应该以细化现有商业银行服务为前提、以提供深度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为核心。第三,私人银行激励机制的重点应该放在薪酬机制上,既要体现多样化又要体现公平性,要为创造优越业绩的私人银行顾问提供优越的报酬。同时将物质激励和培训激励、精神激励结合起来,精神激励要避免空洞说教,赋予更多实质内容,使之情感化,调动人的积极性、增强亲和力。第四,私人银行经营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风险管理。相对单一的商业银行服务相比,私人银行业务提供的服务涉及多个市场,风险错综复杂。从诱发风险的原因来看,私人银行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声誉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在我国,目前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机构主要是一些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的风险管理和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是密不可分的,必须将其纳入商业银行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来统筹规划。完善私人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内部架构和职责分工、充分了解客户,防范法律风险、建立风险限额管理制度。灰色资金是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必须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监管经验,依法规范私人银行业务,严格控制洗钱风险。私人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在资本脱媒和零售业务转型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和新生事物,因为业务的重要性和客户群体的独特性,成为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中国私人银行业的发展问题,必须掌握国际私人银行的起源动因、发展过程、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律,通过理论分析进一步明确私人银行发展的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的供需矛盾,确定初始阶段务实有效的理财服务,建立综合全面的管理模式。作为一个新的业务形态和一个新的发展领域,论文在私人银行的发展背景、规律总结、供需分析、实践做法等方面所做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创新性的。今后随着私人银行中国实践的不断发展,对于私人银行的研究将可采用新的方法、新的案例和新的数据,不断深入、拓展和完善。
二、亚洲经济繁荣能持续多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亚洲经济繁荣能持续多久?(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2 学术史回顾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2 《经济周报》概况 |
2.1 创办背景 |
2.2 创办经过 |
2.3 办刊宗旨 |
2.4 栏目设置 |
2.5 发行情况 |
2.6 经费来源 |
3 《经济周报》的作者群体和读者群体 |
3.1 作者群体 |
3.2 读者群体 |
3.3 良好的编读互动 |
4 《经济周报》关于国内经济问题研究 |
4.1 农业问题研究 |
4.2 对外贸易研究 |
4.3 通货膨胀研究 |
小结 |
5 《经济周报》关于国际经济问题研究 |
5.1 英美等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5.2 苏联与东欧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5.3 部分亚洲国家经济问题研究 |
小结 |
6 《经济周报》关于经济理论与实践方法评介 |
6.1 《经济周报》涉及的经济理论学派 |
6.2 经济方法的研究 |
小结 |
7《经济周报》的特点、地位、学术价值及影响 |
7.1 办刊特点 |
7.2 所处地位 |
7.3 学术价值 |
7.4 积极影响与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经济周报》作者简况表 |
致谢 |
(2)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东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学术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东向”战略及其内容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及其对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影响 |
一、乌克兰危机的发生与发展 |
二、乌克兰危机背景下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恶化 |
三、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东向”战略 |
第二节 俄罗斯“东向”战略的新内容 |
一、恢复经济: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 |
二、靠拢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 |
三、缓解压力:寻求与中国的战略同盟 |
第二章 俄罗斯“东向”战略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俄罗斯战略调整的国内因素 |
一、严重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结构 |
二、新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 |
第二节 影响俄罗斯战略调整的国际因素 |
一、欧美制裁下的经济危机 |
二、亚太地区的发展机遇 |
第三章 俄罗斯“东向”战略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向”战略阶段性成果 |
一、新时期的远东开发项目 |
二、“东向”战略下的中俄远东合作 |
第二节 “东向”战略下与亚太各国的关系进展 |
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
二、俄朝韩三方经贸合作 |
三、俄日政治关系的缓和 |
四、俄同东盟的自贸区建设 |
第四章 俄罗斯“东向”战略的走向评估 |
第一节 俄罗斯“东向”战略的优势与不足 |
一、俄罗斯战略东进的有利条件 |
二、俄罗斯远东开发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俄罗斯“东向”战略的前景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的缘由 |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
(三)定性分析法 |
(四)比较分析法 |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
一、货币基础理论 |
二、信用理论 |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
四、货币均衡论 |
五、货币政策理论 |
六、开放金融理论 |
七、金融危机理论 |
八、金融创新理论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第一章 |
导论 1.1 |
问题的提出 1.2 |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
理论基础 2.2 |
文献综述 2.3 |
简要述评 第三章 |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渊源及其辨析 3.1 |
关于中等收入陷阱的学说渊源 3.2 |
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验证 3.3 |
世界各国过去30年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3.4 |
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初步检验 3.5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
环境、资源约束下的经济可持续增长 4.1 |
引言 4.2 |
文献回顾 4.3 |
数据和方法 4.4 |
实证结果 4.5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
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检验——基于中国省级层面俱乐部效应的分析 5.1 |
引言 5.2 |
文献回顾 5.3 |
理论模型和机理分析 5.4 |
实证研究 5.5 |
国际经验比较 5.6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
中等收入陷阱视角下的收入差距、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 6.1 |
引言 6.2 |
理论模型 6.3 |
变量和计量模型的选取 6.4 |
实证分析 6.5 |
典型化事实和国际比较 6.6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
经济持续增长与环境效率的双赢——来自工业层面碳生产率的检验 7.1 |
引言 7.2 |
文献回顾 7.3 |
数据和方法选取 7.4 |
典型化事实和研究假设 7.5 |
实证结果 7.6 |
本章小结 第八章 |
城镇化、教育水平与中等收入陷阱——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8.1 |
引言 8.2 |
文献回顾 8.3 |
作用机制和研究假设 8.4 |
变量选取和研究方法 8.5 |
实证分析 8.6 |
本章小结 第九章 |
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的总体检验 9.1 |
引言 9.2 |
相关研究的思索 9.3 |
中等收入陷阱与经济发展驱动力 9.4 |
实证研究 9.5 |
本章小结 第十章 |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10.1 |
主要结论 10.2 |
政策建议 10.3 |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
(5)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周期(论文提纲范文)
房地产周期的国际比较 |
购房人口、利率与楼市拐点 |
(6)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岛战争前的阿根廷制度变迁与外部影响 |
第一节 历史溯源:外部因素与阿根廷的制度变迁 |
(一) 民众主义政治体系的历史影响 |
(二) 美国对阿根廷民众主义政权的打压 |
(三) 美国的影响与军方的“反民众主义”活动 |
(四) 民众主义的回归与再次崩溃 |
第二节 美国的政策对军事威权体制的影响 |
(一) 美国冷战政策与军人集团的政治理念 |
(二) 卡特政府“人权外交”对阿根廷的影响 |
第三节 国际因素在军政府经济改革中的作用 |
(一) 西方自由经济理念对马丁内斯的影响 |
(二) 美国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支持 |
(三) 国际金融界对阿根廷经济改革的影响 |
(四) 马丁内斯经济改革的实施与效果 |
第四节 马岛战争爆发与军事体制的崩溃 |
(一) 军政府内部斗争与经济政策失控 |
(二) 马岛战争的失败与制度的崩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末期国际环境下的阿根廷变革 |
第一节 美国政策、地区形势与阿根廷的民主化 |
(一) 美国里根政府“民主工程”对阿根廷的影响 |
(二) 民主化进程中的政治博弈 |
(三) 国际关系与阿根廷民主制度的巩固 |
第二节 外债问题与IMF对阿根廷的影响 |
(一) 国际经济冲击与外债问题 |
(二) 外债危机对阿根廷经济的影响 |
(三) IMF与阿方辛政府的债务谈判 |
第三节 阿方辛时代制度危机的产生 |
(一) “奥斯特拉尔计划”的实施与结果 |
(二) “春季计划”的失败 |
(三) 美国“贝克计划”与阿方辛政府的下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90年代国家变革中的外部因素影响 |
第一节 90年代国际环境与阿根廷的政治变革 |
(一) 国际民主化浪潮与庇隆党的转型 |
(二) 国际民主化浪潮与中央地方权力结构变化 |
(三) 新自由主义输入与阿根廷的“改革悖论” |
(四) 亲美战略与阿根廷变革的外部环境 |
第二节 IMF对阿根廷经济体制变革的影响 |
(一) 外债问题与“可兑换计划” |
(二) IMF引导下的劳工政策改革 |
(三) IMF在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
(四) IMF对国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 |
第三节 外部因素与变革中的社会:以私有化为案例 |
(一) “华盛顿共识”与私有化政策的实施 |
(二) 外国投资者与国企私有化 |
(三) 公共服务事业“外资化”对社会的影响 |
(四) 外国投资与私有化进程中的腐败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外开放战略与21世纪初经济危机 |
第一节 开放环境下阿根廷经济体制危机的形成 |
(一) 开放程度与阿根廷的经济发展 |
(二) 开放环境下国际经济危机对阿根廷的冲击 |
(三) 对外开放的资本市场与财政体制的危机 |
(四) 对外贸易开放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
第二节 地区战略关系与阿根廷经济的变化 |
(一) 南方共同市场与地区战略格局 |
(二) 阿根廷与巴西的经济博弈 |
(三) 地区一体化与经济危机的形成 |
(四) 危机爆发前后地区关系的变化 |
第三节 危机时代:政治经济的重新定位 |
(一) 德拉鲁阿的上台及政策实施 |
(二) MF对阿政策与经济危机的爆发 |
(三) 杜阿尔德的危机管理 |
(四) 基什内尔的“新政” |
(五) 政治体系和对外战略的变化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7)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缘由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内容架构 |
1.5.3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6.1 研究创新 |
1.6.2 研究不足 |
2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背景 |
2.1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思想溯源 |
2.1.1 文明冲突是“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思想的总根源 |
2.1.2 霸权主义是“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思想的催化剂 |
2.1.3 民族主义是“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思想的核心点 |
2.2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美苏争霸”引发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2.2.2 第二阶段:“经济竞争”驱动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2.2.3 第三阶段:“反恐防华”主导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2.3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相关理论剖析 |
2.3.1 美国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安全语言战略 |
2.3.2 语言规划理论与美国安全语言战略 |
2.3.3 需求分析理论与美国安全语言战略 |
3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所依存的社会现状 |
3.1 国家安全引发的美国“关键语言”人才危机 |
3.1.1 国家安全对“关键语言”人才的诉求 |
3.1.2 美国“关键语言”人才的供需失衡 |
3.2 美国的海外利益与“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3.2.1 美国在中东、北非的利益与“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3.2.2 美国在东亚、南亚的利益及“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3.2.3 美国在中亚、北欧的利益与“关键语言”教育战略 |
3.3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投资的战略考察 |
3.3.1 美国安全语言教育投资的战略价值 |
3.3.2 美国安全语言教育投资的价值分析 |
本章小结 |
4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目标与内容规划 |
4.1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的战略目标 |
4.1.1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目标的基础 |
4.1.2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目标的内涵 |
4.1.3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目标的确立 |
4.2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内容的规划 |
4.2.1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内容规划基础 |
4.2.2 美国国防“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内容规划 |
4.2.3 美国国民“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内容规划 |
4.3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相关的项目群 |
4.3.1 Title Ⅵ、富布来特--海斯项目集群 |
4.3.2 国家安全教育项目集群(NSEP) |
4.3.3 国家安全语言计划(NSLI)项目集群 |
4.4 美国部分州的“关键语言”教育法案和项目 |
本章小结 |
5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实施举措与保障策略 |
5.1 全方位、多层面的“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实施 |
5.1.1 强烈渗透----美国国防“关键语言”教育的实施 |
5.1.2 多元发展----美国高校“关键语言”教育的开展 |
5.1.3 打好基础----美国K-12“关键语言”教育的推进 |
5.1.4 重在储备----美国民间“关键语言”教育倾向 |
5.2 美国国防语言学院的“关键语言”教育状况 |
5.2.1 国防语言学院的“关键语言”教育的措施与保障 |
5.2.2 国防语言学院的“关键语言”教育的成效与特点 |
5.3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保障策略 |
5.3.1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机构保障 |
5.3.2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资助保障 |
5.3.3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制度保障 |
6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个案:以汉语为例 |
6.1 汉语成为美国“关键语言”的背景 |
6.2 “关键语言”之汉语教育的战略目标 |
6.3 “关键语言”之汉语教育战略的法案和项目 |
6.4 “关键语言”之汉语教育战略的措施和成效 |
6.5 “关键语言”之汉语教育中的教师发展规划 |
本章小结 |
7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成效与影响 |
7.1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成效 |
7.1.1 美国国防“关键语言”教育的成效 |
7.1.2 美国国民“关键语言”教育的成效 |
7.1.3 美国境外“关键语言”教育的成效 |
7.2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特征 |
7.2.1 战略指导上:政府主导,顶层设计 |
7.2.2 战略目标上:语言文化,保证安全 |
7.2.3 战略实施上:多管齐下,通力合作 |
7.3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的影响 |
7.3.1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有力保护美国国防安全 |
7.3.2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大力推进国民语言教育 |
7.3.3 “关键语言”教育战略有效提升美国综合国力 |
7.4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 |
7.5 美国“关键语言”教育的未来走向 |
8 结语: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
8.1 重视安全视阈下的中国外语教育战略规划 |
8.2 推进汉语教育国际推广战略 |
总结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论文写作情况 |
第一章 近代的日泰外交 |
第一节 《日暹修好通商航海条约》签署前后的日泰关系 |
第二节 二战期间的日泰关系 |
第二章 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与日泰复交 |
第一节 日泰在美国世界战略中的地位 |
第二节 朝鲜战争期间的日泰外交 |
第三节 特别日元问题的解决 |
第四节 美国亚洲战略对日泰外交的影响 |
第三章 越战期间的日泰关系 |
第一节 泰国卷入越战及日本的政策 |
第二节 日美安保与美泰军事协作框架下的日泰外交 |
第三节 越战后期日泰关系的新发展 |
第四章 日泰关系出现转型 |
第一节 尼克松主义对日本和泰国外交的影响 |
第二节 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日泰关系面临的新问题 |
第五章 新时期的日泰关系 |
第一节 "苏攻美守"的态势下的泰国与日本的外交新举措 |
第二节 越南侵柬时期的日泰外交 |
第三节 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的日泰关系的新变化 |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的日泰关系 |
第一节 日本探索后冷战的外交新政策与泰国的关系 |
第二节 面临东盟发展壮大的日泰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9)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阐释 |
(一) 和平发展 |
(二) 地区秩序 |
四、论文分析框架 |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
(一) 研究方法 |
(二) 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地区秩序构建要素的理论分析 |
一、权力分配与地区秩序 |
(一) 霸权与地区秩序 |
(二) 两极与地区秩序 |
(三) 多极与地区秩序 |
二、制度构建与地区秩序 |
(一) 国际制度缓解了无政府状态 |
(二) 国际制度促进了地区合作 |
(三) 战后地区秩序重建中的制度选择 |
(四) 地区主义中的制度建设 |
三、认同建构与地区秩序 |
(一) 认同的内涵与分类 |
(二) 认同的秩序意义及作用路径 |
(三) 认同建构对地区秩序的影响 |
第二章 东亚地区秩序的历史与现实 |
一、华夷秩序及一战后的东亚地区秩序 |
(一) 东亚历史上的华夷秩序 |
(二) 一战结束后的东亚地区秩序 |
二、冷战后美国东亚霸权秩序的强化 |
(一) 冷战胜利和反恐战争夯实了美国的实力基础 |
(二) 美国重返东南亚 |
(三) 美日、美韩同盟关系的再定义 |
第三章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权力结构转型 |
一、中美之间的“权力转移”趋向 |
(一) 崛起国与体系主导国之间的权力转移 |
(二) 中美之间正在发生的权力转移 |
(三) 中美权力和平转移的可能 |
二、竞争中合作:美日同盟下的中日关系 |
(一) 日本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知 |
(二) 中日关系中的矛盾冲突与利益交集 |
(三) 中日关系的未来 |
三、在联盟和伙伴之间:中韩关系发展与韩国的战略选择 |
(一) 冷战后中韩关系的发展 |
(二) 美韩同盟裂痕与韩国一度出现的“疏美亲华”现象 |
(三) 韩国的外交选择:现实与未来 |
四、平衡与接触:东盟国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应对 |
(一) 东盟利用美日平衡中国 |
(二) 东盟国家对中国的“接触” |
(三) 平衡与接触的选择:威胁认知对东盟对华政策的影响 |
第四章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合作机制构建 |
一、中国对东亚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参与 |
(一) 中国参与创设东盟地区论坛 |
(二) 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三) 在“10+3”机制中发挥积极作用 |
(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
(五) 中日韩合作 |
(六) 中国促成六方会谈 |
二、中国参与、构建东亚地区合作机制的动力 |
(一) 奠定中国和平发展的地区性根基 |
(二) 构筑稳定、平衡的大国关系 |
(三) 扩大对外开放和优化经济结构 |
三、中国构建地区合作机制的绩效 |
(一) 推进了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 |
(二) 缓解地区安全困境 |
(三) 拉动东亚国家经济增长 |
(四) 建立信任措施和消除“中国威胁论” |
第五章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认同建构 |
一、儒家文化复兴与东亚地区意识胎动 |
(一)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儒家文化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 |
(二) 儒家文化复兴与东亚价值观的提出 |
二、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地区身份建构 |
(一) 相互依存 |
(二) 共同命运 |
(三) 同质性 |
(四) 自我约束 |
三、中国角色身份转变与东亚国际政治文化演进 |
(一) 建国后中国角色身份的转变 |
(二) 崛起中大国在国际政治文化演进中的作用 |
(三) 东亚国际政治文化演进中的中国因素 |
结论 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的未来 |
一、东亚不会回到以中国为中心的过去 |
二、东亚难以生成中美两极均势体系 |
三、中国的努力方向是构建东亚共同体 |
四、中国和平发展是东亚地区崛起的新进程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相关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 |
四、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私人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
一、私人银行的起源 |
二、私人银行的发展过程 |
三、私人银行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私人银行的性质与特征 |
一、私人银行的性质 |
二、私人银行的运作 |
三、私人银行的特征 第二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私人银行的存在价值论 |
一、私人银行的成本收益分析 |
二、私人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 |
第二节 私人银行的竞争能力论 |
一、私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
二、生命周期理论与客户理财需求 |
三、时间价值理论与理财产品设计 |
四、资产组合理论与客户资产配置 |
五、行为金融学与客户购买行为 |
六、组织理论与私人银行管理体制 第三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经营模式 |
第一节 欧洲模式 |
一、瑞士私人银行的发展 |
二、并购整合与瑞士私人银行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美国模式 |
一、美国私人银行的发展 |
二、注重投资回报率与美国模式 |
第三节 私人银行经营模式评价 |
一、财富积累方式与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 |
二、金融监管政策与私人银行的业务范围 |
三、税务制度与私人银行的离在岸业务 |
四、次贷危机与私人银行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Ⅰ:供给与需求 |
第一节 私人银行发展的客户需求 |
一、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总量和分布 |
二、私人银行客户的财富特征 |
三、私人银行客户的风险态度 |
四、私人银行客户的理财需求 |
第二节 私人银行发展的服务供给 |
一、中国私人银行的发展状况 |
二、私人银行服务供给的不同形式 |
三、私人银行的服务供给策略 第五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Ⅱ:理财服务与产品设计 |
第一节 私人银行的理财服务 |
一、理财服务的决策方式 |
二、投资顾问服务方法之一:基于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理论的配置方法 |
三、投资顾问服务方法之二:基于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配置方法 |
四、投资顾问服务方法之三:约定资产配置比例和业绩比较基准检验法 |
五、投资顾问服务方法比较分析 |
第二节 私人银行的产品设计(一):稳健类理财产品 |
一、理财产品的风险属性与分类 |
二、稳健类理财产品与客户需求 |
三、稳健类理财产品的发展方向 |
第三节 私人银行的产品设计(二):风险类理财产品 |
一、风险类理财产品历史业绩评价的方法 |
二、风险类理财产品的业绩持续性分析 |
第四节 私人银行的产品设计(三):信托 |
一、信托与私人银行理财业务 |
二、信托与私人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 |
三、信托在我国私人银行发展中的应用 |
四、结构化证券投资类集合资金信托的设计 |
第五节 私人银行的产品设计(四):保险 |
一、私人银行的保险服务 |
二、私人银行保险购买者行为分析 |
三、银行保险产品研发存在的问题 |
四、私人银行保险产品的设计 第六章 私人银行发展的中国实践Ⅲ:组织结构与经营管理 |
第一节 私人银行的组织结构 |
一、私人银行的组织管理与服务架构 |
二、初始阶段私人银行的组织设置 |
第二节 私人银行的客户关系管理 |
一、私人银行的客户基础 |
二、私人银行的产品体系 |
三、私人银行的服务体系 |
第三节 私人银行的激励机制 |
一、发展战略、预算与绩效管理 |
二、绩效指标的确定与考核 |
三、私人银行的激励机制设计 |
第四节 私人银行的风险管理 |
一、私人银行发展的风险来源 |
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的相关法律规定 |
三、私人银行发展的风险防范策略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四、亚洲经济繁荣能持续多久?(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经济周报》研究(1945-1949)[D]. 杨贤敏.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东向”战略研究[D]. 赵佳妍. 山东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中等收入陷阱:理论验证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研究[D]. 张欢. 东南大学, 2017(02)
- [5]国际视角下的中国房地产周期[N]. 鲁政委,李苗献,郭于玮. 第一财经日报, 2016
- [6]外部因素影响下的阿根廷国家变革(1982-2002) ——从马岛战争到21世纪初经济危机[D]. 谭杨. 南开大学, 2014(04)
- [7]美国“关键语言”教育战略研究[D]. 刘美兰. 浙江大学, 2014(10)
- [8]冷战时期美国亚洲战略框架下的日泰关系[D]. 赵毅达. 云南大学, 2012(08)
- [9]中国和平发展与东亚地区秩序构建[D]. 娄伟. 吉林大学, 2010(08)
- [10]中国私人银行发展研究[D]. 王洪栋. 武汉大学, 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