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我院喜获丰硕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冯加付[1](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熊宗焱[2](2021)在《四川泸县雨坛彩龙的形成演进与传承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历史文化是人类得以延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泸县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之历史文化,也创造出璀璨多姿、内涵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泸县地处四川盆地南部,境跨长江、沱江等区域,幅员广阔,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公布的世界“千年古县”,也是我国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先进县”“中国龙文化之乡”“中国龙舞之乡”。泸县境内文化遗产历史悠久、丰富多彩,具有宋代时刻、龙脑桥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雨坛彩龙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全县以雨坛彩龙为代表的龙舞共计20多种,龙舞活动遍布全县各乡镇村落,县城因此而得名为“龙城”。雨坛彩龙是“龙城”的特殊历史文化标志,研究泸县雨坛彩龙活动,展示“龙城”博大精深的龙舞文化,具有传承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进泸县文化繁荣发展等重要意义。本文以泸县雨坛彩龙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实地调查法及逻辑分析法,从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文化学、民俗学等对泸县雨坛彩龙的形成环境、发展历程、运动形态特征及演进传承现状等作了详细的调研。通过访谈法,对雨坛彩龙传承人、泸县文化馆非物质遗产办公室工作人员及泸县中小学雨坛彩龙传习所师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其演进传承现状及探析其民族文化特征,分析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有目的性和可行性的发展对策建议,为泸县雨坛彩龙活动的传承保护与弘扬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王慧文[3](2020)在《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一贯高度重视退役运动员的发展和保障问题,在2003年至2014年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有效改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职业转换不畅”、“生计资本低下”等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几年,随着“体操冠军张尚武上海地铁卖艺”和“马拉松运动员郭萍因生活窘迫被迫出售奖牌”等事件被媒体报道出来,退役运动员的生计和保障问题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热烈关注。2012年至2018年间,先后有政协委员张小玲、人大代表徐东香和叶诗文等多次在两会上,针对退役运动员目前的生计改善问题,提出了“优化退役运动员保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运动员社会融入,提高运动员生计能力”等相关提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现实依据表明,运动员退役后的生计和保障问题在“塔基”和“塔腰”运动员中还十分严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该类问题妥善解决将有利于竞技体育事业持续发展和体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退役运动员能否成功融入社会是能否实现可持续生计的关键前提,影响社会对竞技体育的投资态度。就目前而言,关于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评价社会融入、影响社会融入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帮助退役运动员成功融入社会等问题还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社会融入理论和社会化理论为依据,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整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的概念、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社会融入程度评价、社会融入的影响因素、助力成功社会融入的对策建议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是指运动员退役后面对角色、环境和职业等方面的变化,经过自身努力和外界的帮助,在经济、社交、文化和心理方面进行调节和适应,并逐渐缩小与非运动员(社会主流)群体差异的过程。第二,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共包括经济融入、文化融入、社交融入和心理融入4个一级指标,居住情况、收支水平、工作情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社会参与、心理距离、心理感知9个二级指标,以及24个三级指标。第三,运用改进后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我国756名退役运动员的社会融入程度进行实证得出:(1)我国退役运动员总体社会融入程度处于中等水平;(2)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呈现差序融入,其中文化融入最好,社交融入次之,心理融入和经济融入最差;(3)我国大部分退役运动员的个体社会融入程度也处于中等水平;(4)不同性别和运动员等级的退役运动员在经济、文化、社交、心理融入及其包含的指标上均无显着差异,不同退役年限的退役运动员在心理融入及其包含的指标上均存在显着差异,不同文化程度的退役运动员在经济融入、收支水平和工作情况指标中存在显着差异。第四,运用扎根理论构建的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其中社会因素包括政策制度、区域差异和社会支持获得;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环境;个体因素包括个体人力资本、个体专业资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表现。第五,采用量化分析对所构建的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得出:修正后的一阶和二阶验证性因素模型是可以接受的。另外,根据二阶验证性因素模型的因子载荷量可知,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其中个体因素中各指标的大小依次为个体人力资本、个体专业资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行为表现;社会因素中各指标的大小依次为政策体制、区域差异和社会支持获得;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地位和家庭生活环境两个指标相差不大。第六,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状况和影响社会融入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社会、家庭和个人三个方面影响因素的改善,从“政策制度完善”、“培训体系完善”、“支持系统构建”、“家庭状况改善”、“退役运动员自我完善”和“社会工作介入”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张延曼[4](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着进展,但中国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显着。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发达城市和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带动力度发挥不足、带动意愿不强、带动机制不健全,致使当前城乡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宗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探索城乡发展新动力、新方向、新模式。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对城乡关系进行历史性、全面性梳理,并站在全局性、战略性高度,提出了推动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的“城乡融合发展”战略。随着2019年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以及2019年12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的通知》并印发《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改革方案》等举措的陆续实施和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正越来越多地在制度层面上得到保障与支撑。新时代中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对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更好地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好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而更好地助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在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基础上,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社会格局、释放乡村活力的迫切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围绕对城乡差距现状的揭示,以及对差距形成因素的深层次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城乡之间、城乡各要素之间、城乡居民之间的各种协调、统筹、融合发展关系;对当前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存在的如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不合理、城乡要素配置以及治理结构不均衡、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等等一系列制度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思考:对于拥有几千年城乡渊源的文明古国而言,对于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中国来说,如何能够在理论研究基础上加快实践创新的制度调整,找出一条有效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本文共有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描述研究的时代背景和政策背景,挖掘研究的理论意义并阐明实践价值,对国内外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创新之处以及不足进行归纳总结。第二章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其一是对相关概念的梳理,按照历史逻辑对城乡关系、城乡二元结构、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以及城乡融合概念进行界定;其二阐述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的理论奠基: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思想,列宁关于城乡发展制度的思想,毛泽东对城乡发展制度的探索,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其三是对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这部分主要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整个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城乡分割制度体系,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的城乡历经曲折发展进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新时代以来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的逐渐形成。这部分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城乡制度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第四章当前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具体从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的外在表现、当前城乡发展制度体系的不尽完善,以及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深层次原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剖析。这部分主要阐述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制度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五章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这里针对前一章提到的现实问题,指出中国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必然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第二,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第三,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第四,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这部分主要阐述在新时代中国发展中构建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必然选择。第六章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首先,强调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及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这部分首先从宏观上对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进行把握,而后分别从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的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三个角度,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该如何完善。
王硕[5](2017)在《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好的教师才会有好的教育。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关注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就是关注小学体育的发展。因此,在教师教育领域,以国家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基础,以最低标准为原则,通过研究形成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雏形,以此来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本研究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法、数理统计法以及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着重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学体育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需求、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传统“项目划分模式”存在诸多的弊端。这种模式与教师教育专业标准的理念、不同学段的学校对体育教师的需求以及未来施教对象、教材等方面存在着错位现象,本研究提出“学段划分模式”的新构想。该模式将解决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形式演变中的断层现象,同时为推动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的构建和促进各学段的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二、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是解决小学体育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的最佳途径。三、深入访谈更加符合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需求的研究需要。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后,学生应具备适合小学体育教育特点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体现出较高的综合素质。四、小学体育教师将成为学校体育工作的设计者、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者、学校体育工作的激励与评价者、学校体育工作的沟通与合作者、学校体育工作的反思与发展者五种角色,。他们需要掌握小学生发展知识、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知识,四类知识总计21个条目的内容,并要具备小学体育教学方面的能力、课外体育活动方面的能力、课余训练和比赛方面的能力,各项能力均包括五个维度,总计60个条目内容。五、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组成。总学分在140-170之间。其中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术、技能,专业能力培养实践。建议课程比例按照“公共基础课程25.4%+学科专业课程42.7%+教师教育课程32%”来设计,其中公共基础课程最低必修36学分、教师教育课程最低学分45学分(其中最低必修34学分)、学科专业课程最低学分为60学分(其中最低必修42学分)。六、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雏形,将可作为正在进行或有意进行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单位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参考。七、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当前的培养目标表述不准确、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中教师教育课程缺失严重。八、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质量要从招生、职前教育、入职、职后培训等多个方面共同抓起。
海冰洁[6](2017)在《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的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科技兴体”战略提出,科技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深,体育领域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作为中国最高体育学府的北京体育大学,在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反映高校乃至国家体育科研发展有典型作用。学校从建校至今亲历了中国体育科研发展,对其科研发展历程的研究,不仅是纪实存史,而且可为分析体育科研发展和推进学校科研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访谈法,以时间为轴梳理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将其置于中国体育发展和体育科技变迁的背景下进行考量,从科研资源、科研能力和科研绩效三个维度予以归纳,探究其发展动力、主要特征、成绩与贡献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窥探中国体育科研发展,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依据各个时代不同的国家科技政策和体育发展水平,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建设发展的历史时段特征,北京体育大学的科研事业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基础薄弱、在摸索中起步的初创与探索阶段(1953-1965年);“文革”下陷入的困难与停滞阶段(1966-1976年);拨乱反正、初探改革的调整与发展阶段(1977-1992年);扩大联合、锐意进取的改革与精进阶段(1993-2000年);乘势而上、面向实践、取得突破成绩的开拓与创新阶段(2000-2015年)。北京体育大学的科研发展总体上呈现出由缓慢上升至平台停滞而后迎来快速攀升的特征,其发展由内外动力共同驱动,既得益于体育事业繁荣、国家利好的科技政策和上级领导的关怀,又源于学校办学目标指引、领导层面重视、管理部门真抓实干、各部门协作和师生共同努力,因而,取得了显着成绩:科研资源丰富,人才力量充实,科研管理专业规范、课题来源广泛,外源性经费屡创新高,科研产出量多质优,成果丰硕,为国家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面做出积极贡献。但同时,也存在研究内容分布不均衡,学风浮躁,功利导向明显,热点问题跟尽快,基础理论、实用性不强的领域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率有限、认识存在局限,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研究组织存在困难等问题。在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目标激励下,学校应充分发挥优势,继续加强科研管理与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加强联系合作与学术交流,组织跨学科综合研究,推进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发展;坚持不同研究领域齐发展,打造中国体育智库,争取为中国体育科研事业腾飞持续贡献力量。
林伟红[7](2015)在《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文中指出大学治校理念是大学在教育探索及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它反映了学校决策层对教育现实的理解程度以及把握教育未来发展趋势的能力。治校理念集思想性、实践性、发展性于一体,对大学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的兴衰。本研究是围绕大学治校问题而进行的历史探究。研究对象为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本治校,之所以选这二十年,一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受严重创伤,这之后我国高等教育是如何复苏的;二是因为湖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三无学校”—无底子、无码头、无名气,主要领导人也都是土生土长的,不是出身名校,更不是院士等头衔;三是湖南师范大学在这段时间里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特别快的速度发展起来,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神话”。这段“传奇神话”很多人知晓,但却鲜有人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一所普通师范院校的崛起,从这一个案更能反映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巨大进步;一所起点低、起步晚的大学,她的巨变也许更能说明大学发展的一些本质问题。它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意义。研究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人物访谈法、史论结合法,对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本治校理念及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是一个历史研究,首先是历史性,其次是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挖掘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人本治校经验给当下的大学管理和改革提供借鉴,因而首先是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历史研究,把它置于历史背景之中,分析它与前、与后之间的联系,然后是经验探讨,且以历史研究为主,以经验探讨为辅。湖南师范大学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她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人是大学立足和发展的根本。在学校里面,“以人为本”也是相对的,师生员工中的“以生为本”,教职员工中的“以师为本”,大学的活动中心是教学与科研;大学的目标中心:人才培养。湖南师范大学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引进博士,延揽知名教授,提升现有教师和有效昭示人才;推行来去自由政策,来者欢迎,去者欢送,首创师资建设日和加强机关建设为“来去自由”提供有利的支持;善用和创造条件,把握和抓住机遇,积蓄雄厚的师资力量。在人本治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并着力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尽力完善公共服务基础建设、鼓励学术交流、竭力支持学术出版、大力发展图书馆、营造和谐的环境等方面来促进教师的发展。在“以生为本”方面,通过弘扬师范本色、坚守教学中心、着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来实现学生的发展。湖南师范大学因为实行人本治校而取得了显着的成就。首先是一支壮观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不仅数量充足,而且结构合理,形成老中青学术梯队;教师队伍不仅质量优良,而且层次提升。其次,教师们信守本职,潜心教学与研究,不仅取得了显着的教学成就,也收获了卓越的科研成果。其三,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提升了校园的文化品位,提高了学生的全面素质,擢升了教师整体素养。其四,由于学校的人本治校理念及相应的政策及举措取得了实效,科研成就享誉学界,教学成绩卓尔不群,学校享有良好的声誉。借鉴历史为了立足当下,走向未来。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20年的办学发展史阐释了大学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治校理念,着力创造条件实施人本治校。湖南师范大学的成功告诉我们:改革出活力这是基本思路,去官本,立人本是核心,人才强校是战略,一心为校的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湖南师范大学的不足则提醒我们:政府放权,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大学的方式是实现人本治校非常重要的外部条件;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是实施人本治校的一个有力的保障。
刘建城[8](2014)在《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文中认为19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一直是人类历史舞台上两股最活跃的力量,而且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进入21世纪后,科技革命继续蓬勃发展,并以信息化、生态化和全球化的最新态势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考验后,继续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在向共产主义理想拼搏奋进的道路上实现着一个又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奇迹。作为这两个伟大历史发展力量共同推动的一个结果,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在新时期也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作为二十世纪自然科学一个最新发展的系统科学和系统论,在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做出了新的继承和丰富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和崭新的思维方式,对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思考也有着重要的参考和启发作用。新时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实力迅猛发展,实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迅速崛起的伟大奇迹。基于我国新时期以来科技发展的事实,本文将尝试提出并分析的这样一个问题:新时期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实力为什么如此之快地实现其跨越式发展?这个发展的路径机制和路径是如何的?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围绕以上问题,本文将参考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现代发展——系统论方法之中的概念体系和思维方式,将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的科技思想和理论、实践层面的科技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思想和政策的科技实践成果,以明晰的形式对其组成要素和结构进行解读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演进的理论和逻辑脉络,并分析原因和总结经验。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绪论中将细致介绍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主要考察的问题,应对问题的逻辑思路以及所要应用的方法论、主要的文献来源等,并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最后介绍本文的若干创新点和研究的意义;第二部分,在文章的第二章将对本文所讨论的“新时期”,“科技思想”,“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及“演进”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解析和界定,并对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了探索和梳理。最后,介绍了系统论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方法论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及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一社会现象的可行性与优势。第三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三到第六章,也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将视野聚焦在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环境内,科技思想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驱动科技水平和实力快速提升的运行机制和路径上。考察新时期各个历史阶段中,科学技术思想如何具体化为各项科学技术政策,并最终得以实现在各项科技和经济社会成果之中。我党关于如何发展科学技术的观点和理论,构成了特定时期内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之一,而作为一个执政党的科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对策性的思想,与科学技术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但同时又有明显的区别。因而,考察一定历史阶段内科技思想与科技政策的内在联系,以及科技思想如何演化为科技政策并最终在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是考察科技思想“演进”一个应有的纬度。第四部分,即第七章。对前述四章对新时期以来科技工作领域的运行机制,科技水平得以快速提升和科技成果得以实现的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本章将对新时期科技思想理论作为一个整体,从科技理论的主体内容入手,分析理论整体中各主要组成要素在不同历史演化和继承发展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最后,文章从中概括出党的科学技术思想在新时期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所具有一般性的特征,以及科技工作中突显出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董保健[9](2013)在《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的重新审视和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有两种重要的职能:服务和引导。本文以“服务”和“引导”为指导思想,首先对“三结合”建设的价值观进行重新审视,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训练观”。“三结合”建设的核心是“结合”,即各参与主体的结合和统一,并提供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上的保障。本文将体育院校视为一个组织系统,综合运用组织系统与和谐管理理论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高等体育院校“三结合”运行的外部环境,构建了“三结合”的微观运行机制。并在深入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对北京体育大学近年来“三结合”的实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对策。归纳起来,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服务”与“引导”是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主要任务。体育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出发点,以人为本的科学“训练观”是运动员训练的指导思想,运动训练实践是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研究起点,同样也是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指导思想。(2)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核心是“结合”,归根结底是“教育”、“训练”、“科研”各相关参与主体的结合和统一,即教练员和术科教师、运动员和学生、科研人员和学科教师,以及围绕各参与主体的统一所建立的组织结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的保障。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外部条件主要表现在体育院校(教育、科研的主体)和运动队(训练的主体)的合作,为各参与主体的统一、互动和流动提供平台。从微观运行机制来看,体育院校“三结合”是设计与优化的“谐则”机制与环境诱导下能动致变的“和则”机制的和谐耦合。(3)北京体育大学在“教育、训练、科研”方面具备了很高的平台,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从全校组织结构的角度来讲,缺乏“三结合”建设组织保证和相应的运行机制。各部门独自尝试“三结合”建设,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和互动;高质量的生源、高水平的教练型体育教师和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的缺乏,仍然制约着“三结合”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结合。(4)在体育院校建立高水平训练基地是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为各参与主体的统一、流动、互动提供一个重要平台;运动员和运动项目的差异性、体育科研的应用性特点,共同决定了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重要突破口是:以项目为核心构建高水平的学习型科研团队。
徐伟[10](2013)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质的研究方法,依据“理论分析--理论建构--理论检验”的研究范式,从体育、文化与人本质关系出发,探讨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内涵、外延、价值、目标、设计与实施,初步建构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并尝试以“YYY大学”为试点践行理论,探究理论应用过程,检验理论实践效果,进一步完善理论。具体研究架构和主要结论如下:一、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研究缘起。主要从大学教育发展性使然、体育教育独特性使然、大学体育规定性使然、大学体育偏颇性使然四个现象阐明,大学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人文教育;体育教育本身含有独特的人文教育元素;人文教育是大学体育历来就有的育人成分;大学体育重体质轻灵魂、重技能轻文化、重课上轻课下、重功利轻人文的现象积弊很深,进而提出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研究。二、大学体育人文教育本质。它是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经过规范设计的大学体育文化为载体,濡化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形成和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体育文化教育。其中,人文体育观是指导思想;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是内容;大学体育文化是载体。三、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价值。从学生、体育教育和大学的发展需要来看,其主要价值包括:满足学生合理的体育需求,促进学生体育行为自由自觉;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全面而协调发展;完善体育教育理论,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大学体育人文教育设计与实施。其指导思想是“文化育入”;其机理是大学体育文化濡化的发生机制和大学生主体内化的接受机制构成的互动机制;其途径是以人文关怀为导向,规范设计大学体育文化,包括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文化中的每一个可能濡化体育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要素,创设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环境。五、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实践效果检验。本研究以“YYY大学”为试点践行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将这个实践过程归纳为“诊断—改善—评估”三个环节;评估方法是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三百六十度反馈法和关键事件法获取信息,然后通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来判断大学体育人文教育效果;评估结果是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实施有效率且有效果地提升了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了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我院喜获丰硕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我院喜获丰硕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四川泸县雨坛彩龙的形成演进与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的依据 |
1.1.1 打造民族体育品牌项目的需要 |
1.1.2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 |
1.1.3 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1.1.4 充实和完善我国舞龙文化研究的需要 |
1.2 选题的意义 |
1.2.1 推进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 |
1.2.2 推进地区全民健身特色化发展 |
1.2.3 促进雨坛彩龙的传播与推广 |
1.2.4 推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 |
2.1.1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的研究 |
2.1.2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起源的研究 |
2.1.3 有关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
2.2 有关中国舞龙的研究 |
2.2.1 有关中国龙文化的研究 |
2.2.2 有关龙与宗教的研究 |
2.2.3 有关中国舞龙的研究 |
2.3 有关泸县雨坛彩龙的研究 |
2.3.1 有关泸县雨坛彩龙起源的研究 |
2.3.2 有关泸县雨坛彩龙发展历程的研究 |
2.3.3 有关泸县雨坛彩龙的传承发展研究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地调查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泸县雨坛彩龙形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状况 |
4.1.1 泸县的自然地理环境 |
4.1.2 泸县当地的生产习俗 |
4.1.3 泸县当地的民间习俗 |
4.1.4 泸县民间的宗教信仰 |
4.1.5 泸县流传开展的民间体育活动 |
4.2 泸县雨坛彩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4.2.1 有关泸县雨坛彩龙的民间传说 |
4.2.2 泸县雨坛彩龙形成源流 |
4.2.3 泸县雨坛彩龙的种类与演进历程 |
4.2.4 泸县雨坛彩龙获得之殊誉 |
4.3 泸县雨坛彩龙的运动形态特征 |
4.3.1 泸县雨坛彩龙造型独特性 |
4.3.2 泸县雨坛彩龙套路的丰富性 |
4.3.3 泸县雨坛彩龙运动方式的“排它性” |
4.3.4 泸县雨坛彩龙伴奏的音乐特点 |
4.4 泸县雨坛彩龙的文化特征 |
4.4.1 民族身份的认同 |
4.4.2 民族文化标志 |
4.4.3 民族历史的记忆 |
4.4.4 民族交流的载体 |
4.4.5 民族进步的支点 |
4.5 泸县雨坛彩龙的演进、传承的现状 |
4.5.1 从原始宗教祈雨活动演进为现代民俗文化活动 |
4.5.2 从民间祭祀活动演进为社会节庆活动 |
4.5.3 从乡村民俗活动演进为现代旅游文化产品 |
4.5.4 从民间体育习俗演进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
4.5.5 从民俗体育活动演进为学校体育特色活动 |
4.6 泸县雨坛彩龙传承的发展问题分析 |
4.6.1 根文化优势不明显 |
4.6.2 传承主体的缺失 |
4.6.3 现代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与影响 |
4.6.4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
4.7 促进泸县雨坛彩龙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4.7.1 挖掘历史根源,筑牢龙文化之乡 |
4.7.2 加强政策支持,促进传承保护 |
4.7.3 实施雨坛彩龙振兴工程 |
4.7.4 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氛围 |
第5章 结论 |
5.1 泸县雨坛彩龙的形成历史 |
5.2 泸县雨坛彩龙的运动形态特征 |
5.3 泸县雨坛彩龙的文化特征 |
5.4 泸县雨坛彩龙的演进、传承现状 |
5.5 泸县雨坛彩龙的发展问题分析 |
5.6 泸县雨坛彩龙发展问题对策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总体和抽样方法 |
1.5.1 研究总体 |
1.5.2 调查总体 |
1.5.3 抽样方法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7.1 研究重点 |
1.7.2 研究难点 |
1.8 研究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1 国内研究现状与述评 |
2.1.1 国内有关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
2.1.2 国内有关退役运动员相关问题研究 |
2.1.3 国内研究述评 |
2.2 国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2.1 国外有关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
2.2.2 国外有关退役运动员相关问题研究 |
2.2.3 国外研究述评 |
3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 |
3.1.1 退役运动员 |
3.1.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 |
3.2 社会融入理论基础 |
3.2.1 社会化理论 |
3.2.2 社会融入理论 |
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1 科学性原则 |
4.2.2 代表性原则 |
4.2.3 特殊性原则 |
4.2.4 实用性原则 |
4.2.5 独立性原则 |
4.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 |
4.3.1 通过文献筛选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 |
4.3.2 通过访谈筛选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 |
4.3.3 运用德尔菲法确立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 |
4.3.4 运用因子分析法验证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体系 |
4.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与计算 |
4.4.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4.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权重确立的步骤 |
4.4.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评价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4.5 本章小结 |
5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实证分析 |
5.1 综合评价方法介绍 |
5.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方法选择 |
5.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及改进 |
5.3.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原理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改进 |
5.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的实证研究 |
5.4.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5.4.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实证过程 |
5.4.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评价结果分析 |
5.4.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案例分析 |
5.4.5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程度差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质性分析 |
6.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6.1.1 扎根理论 |
6.1.2 半结构式访谈 |
6.2 研究抽样和对象的确定 |
6.3 研究主要步骤 |
6.3.1 设计访谈提纲 |
6.3.2 实施访谈 |
6.3.3 资料处理与分析 |
6.4 三级编码过程分析 |
6.4.1 开放式编码 |
6.4.2 主轴式编码 |
6.4.3 选择式编码 |
6.4.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 |
7.1 研究假设 |
7.2 研究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预调查问卷的形成 |
7.2.3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分析 |
7.3.1 项目分析 |
7.3.2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7.3.3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7.4 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的具体问题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8 加快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的建议 |
8.1 完善运动员培养的政策制度 |
8.1.1 落实运动员“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 |
8.1.2 完善退役运动员社会保障政策 |
8.1.3 完善退役运动员上学就业创业的保障政策 |
8.2 完善退役运动员培训体系 |
8.2.1 建立退役运动员培训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
8.2.2 成立专门机构实施科学系统的培训 |
8.3 完善退役运动员社会支持系统 |
8.3.1 构建多元主体相互协调的社会支持系统 |
8.3.2 实施职责清晰与分层互补的社会支持 |
8.4 帮助退役运动员改善家庭状况 |
8.4.1 实施退役运动员困难家庭“精准”帮扶计划 |
8.4.2 改善退役运动员家庭生活环境 |
8.5 加强退役运动员的自身改善 |
8.5.1 持续提升自身能力 |
8.5.2 提早做好心理准备 |
8.5.3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
8.6 积极推进社会工作介入 |
9 研究结论、局限性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城乡关系 |
2.1.2 城乡二元结构 |
2.1.3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与城乡融合 |
2.2 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奠基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发展思想 |
2.2.2 列宁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
2.2.3 毛泽东对城乡发展的理论探索 |
2.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发展制度理论 |
2.3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理论与实践的反思和借鉴 |
2.3.1 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中国城乡发展的影响 |
2.3.2 当代西方城乡融合实践反思与参考借鉴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发展的制度变迁历程 |
3.1 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以及固化 |
3.1.1 “工业为主导,农业为基础”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执行 |
3.1.2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形成 |
3.1.3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强化加剧了城乡分割体制的固化 |
3.2 改革开放后(1978-2012):城乡固化状态在曲折发展中破冰 |
3.2.1 家庭承包制的推进与乡镇企业的崛起缓解了城乡关系 |
3.2.2 城市及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政策激化了城乡再度分离 |
3.2.3 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不断打破城乡二元的固化状态 |
3.3 新时代以来(2012-至今):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体系逐渐形成 |
3.3.1 “三农”政策的实施力度不断加大 |
3.3.2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双轨推进 |
3.3.3 城乡发展逐步走向全面融合新格局 |
3.4 小结 |
第四章 当前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性短板及原因探析 |
4.1 现行制度下城乡发展差距 |
4.1.1 城乡居民在收入、消费与就业上的差距 |
4.1.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及管护投入差距 |
4.1.3 城乡教育资源投入以及家庭教育的差距 |
4.1.4 城乡医疗服务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差距 |
4.2 当前城乡发展的制度体系不尽完善 |
4.2.1 城乡人口和土地要素治理体系失衡 |
4.2.2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管护不统一 |
4.2.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机制不健全 |
4.2.4 城乡产业布局和发展平台不够完善 |
4.3 城乡发展出现制度性短板的原因分析 |
4.3.1 历史上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及影响 |
4.3.2 理论上对西方城乡发展的认识出现偏差 |
4.3.3 实践中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呈复杂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
5.1.1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的打通是根本 |
5.1.2 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目标 |
5.1.3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实现是途径 |
5.1.4 城乡普惠金融服务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保障 |
5.2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有利于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
5.2.1 有利于实现工业现代化在城乡之间的双向突破 |
5.2.2 有利于发挥农业现代化促发展的根基保障作用 |
5.2.3 有利于利用信息化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新鲜活力 |
5.2.4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
5.3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是破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 |
5.3.1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方向 |
5.3.2 在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中打破城乡失衡困局 |
5.3.3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打造城乡特色融合模式 |
5.3.4 在改革发展稳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共享发展 |
5.4 城乡融合发展制度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
5.4.1 城乡产业融通发展制度促进发展的平衡化充分化 |
5.4.2 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
5.4.3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的完善路径 |
6.1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
6.1.1 做好“三农”工作推动乡村振兴 |
6.1.2 合理利用存量空间搞好城市建设 |
6.1.3 发展产业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4 满足居民在城乡安居的自由选择 |
6.2 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制度性通道 |
6.2.1 加强城乡居民户籍统一管理 |
6.2.2 完善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 |
6.2.3 放宽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条件 |
6.2.4 构建工商资本持续入乡机制 |
6.3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基本权益保障制度 |
6.3.1 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平等就业同工同酬 |
6.3.2 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住房保障制度 |
6.3.3 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公平教育 |
6.3.4 完善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体制机制 |
6.4 建立健全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
6.4.1 构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 |
6.4.2 搭建特色小镇联结城乡发展平台 |
6.4.3 创建农业产业园区促进城乡融合 |
6.4.4 实现城乡生产与消费多层次对接 |
6.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5)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的视角、定位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定位 |
三、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的整体思路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四、研究假设与研究任务 |
(一)研究假设 |
(二)研究任务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人才培养 |
(二)培养方案 |
(三)职前教育 |
(四)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 |
二、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 |
(一)国外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 |
(二) 我国小学教师职前教育研究 |
三、小学体育教师教育培养方案研究 |
(一)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目标研究 |
(二)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
四、小结及启示 |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调查法 |
(三) 数理统计法 |
(四)逻辑分析法 |
第四部分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 |
(一)国家政策、法规当航标 |
(二)专业标准为依据 |
二、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高等教育分流理论 |
(三)教师教育理论 |
三、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观点剖析○2 |
(一)我国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
(二)传统“项目划分模式”下的几个矛盾现状 |
(三)“学段划分模式”新构想 |
(四)两种不同模式下课程体系特征的比较 |
(五)“学段划分模式”的实践价值 |
(六)结语 |
第五部分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需求研究 |
一、研究设计的依据 |
二、研究的技术路线 |
三、研究的结果 |
(一)访谈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
(二)学习者群访谈结果归纳 |
(三)学校专家群访谈结果归纳 |
(四)教育专家群访谈结果归纳 |
四、启示与思考 |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的目的、危机与机遇 |
(二)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制定 |
(三)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的知识与能力 |
(四)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方案的阶段性特征 |
五、小结 |
第六部分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 |
一、理论部分 |
(一)培养目标的概念 |
(二)培养目标、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等概念的层次与关系 |
(三)培养目标的要素 |
二、调查部分 |
(一)技术路线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三)小结 |
(四)讨论 |
第七部分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
一、理论部分 |
(一)研究的立足点 |
(二)本部分研究的整体思路设计 |
(三)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 |
(四)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学科专业课程设置理论 |
二、调查部分 |
(一)研究目标 |
(二)结果与分析 |
(三)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
(四)研究所思考的几个相关问题 |
第八部分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构建 |
一、关于专业名称的探索 |
二、关于招生与学制的探索 |
(一) 招生 |
(二) 学制 |
三、关于教学保障条件的探索 |
(一)制度保障 |
(二)师资队伍 |
(三)实践教学条件 |
四、探索性地形成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
第九部分 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的案例分析 |
一、研究目的 |
二、结果与分析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规格 |
(三)课程体系 |
三、小结 |
第十部分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一)招生 |
(二)培养 |
(三)入职 |
(四)职后培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 1:研究知情同意书 |
附件 2:访谈提纲 |
附件 3:函询问卷 |
附件 4:调查问卷 |
后记(含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的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体育科研的相关研究 |
2.1.1 中国体育科研发展历程研究 |
2.1.2 中国体育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
2.1.3 中国体育科研管理研究 |
2.2 我国高校体育科研的相关研究 |
2.3 我国高校校史的相关研究 |
2.4 北京体育大学校史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历史分析法 |
3.2.3 访谈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体育科研概述 |
4.1.1 体育科研的定义 |
4.1.2 高校体育科研的功能与价值 |
4.1.3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分析维度 |
4.1.4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的历史分期 |
4.2 初创与探索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演进(1953 年—1965 年) |
4.2.1 初创与探索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 |
4.2.2 初创与探索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综合实力分析与评价 |
4.3 困难与停滞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演进(1966 年—1976 年) |
4.3.1 困难与停滞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 |
4.3.2 困难与停滞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综合实力分析与评价 |
4.4 调整与发展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演进(1977 年—1992 年) |
4.4.1 调整与发展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 |
4.4.2 调整与发展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综合实力分析与评价 |
4.5 改革与精进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演进(1993 年—2000 年) |
4.5.1 改革与精进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 |
4.5.2 改革与精进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综合实力分析与评价 |
4.6 开拓与创新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演进(2001 年—2015 年) |
4.6.1 开拓与创新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 |
4.6.2 开拓与创新阶段的北京体育大学科研综合实力分析与评价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历程 |
5.1.2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动力 |
5.1.3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主要成绩与贡献 |
5.1.4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总体特征与趋势 |
5.1.5 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的不足之处 |
5.2 建议 |
5.2.1 继续加强科研管理和人才培养,建立长效机制 |
5.2.2 加强联系合作与学术交流,推进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
5.2.3 不同体育科学研究方向与研究类型齐发展,打造中国体育智库 |
5.2.4 加强科研课题结题的后续管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1.6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的基础 |
2.1 人本是如何生成的 |
2.1.1 人是什么 |
2.1.2 人本的生成 |
2.2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嬗变 |
2.2.1 1978之前:半人的时代 |
2.2.2 1978年之后:逐渐进入人的时代 |
2.2.3 “九五”期间:“211工程”的实施 |
2.3 湖南师范大学的办学环境 |
2.3.1 十年挫折后的湖南师范大学 |
2.3.2 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回顾 |
2.3.3 湖南师范大学的发展处境 |
2.3.4 湖南师范大学的人本简概 |
第三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师本理念与治校实践 |
3.1 湖南师范大学的师本理念:教职员工中,“教”字第一 |
3.2 湖南师范大学的师本治校实践 |
3.2.1 实施人才战略 |
3.2.2 推行来去自由政策 |
3.2.3 积蓄雄厚的师资力量 |
3.2.4 转换运行环境与机制 |
3.2.5 搭建平台促教师发展 |
第四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本理念与治校实践 |
4.1 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本理念 |
4.1.1 学生:发展中的人 |
4.1.2 师生员工中:“生”字第一 |
4.2 湖南师范大学的生本治校实践 |
4.2.1 弘扬师范本色 |
4.2.2 坚守教学中心 |
4.2.3 着力大学素质教育 |
4.2.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
第五章 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的成效 |
5.1 壮观的师资队伍 |
5.1.1 数量充足,结构改善 |
5.1.2 质量优良,层次提升 |
5.2 突出的教研成就 |
5.2.1 显着的教学成就 |
5.2.2 卓越的科研成果 |
5.3 丰硕的素质教育成果 |
5.3.1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
5.3.2 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
5.3.3 擢升:教师整体素养 |
5.3.4 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
5.4 良好的学校声誉 |
5.4.1 国内:学校声誉不断上升 |
5.4.2 国际:学校声誉不断扩大 |
第六章 借鉴历史展望未来 |
6.1 值得借鉴的经验 |
6.1.1 治校思路:改革出活力 |
6.1.2 治校核心:去官本,立人本 |
6.1.3 治校战略:人才强校 |
6.1.4 治校关键:一心为校的领导班子建设 |
6.1.5 治校保障:较完善的法律法规 |
6.2 仍需反思的问题 |
6.2.1 政府过多干预的障碍 |
6.2.2 现代大学制度的完善问题 |
6.2.3 “人才战略”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后记 |
(8)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和思路 |
(二) 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五) 研究意义 |
二、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
(一)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界定 |
1、 党的科技思想“新时期”发展的时间起点 |
2、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演进的阶段划分及依据 |
3、 新时期科党的科技思想的内涵 |
4、 “演进”概念的两层含义 |
(二) 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渊源 |
1、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 |
2、 毛泽东科技思想 |
(三) 系统论简介 |
1、 系统论的基本概念 |
2、 马克思主义中的系统思想与方法 |
3、 系统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
(四) 小结 |
三、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萌芽:1975-1978 |
(一) 新时期科技思想孕育的政治经济形势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 |
1、 形成脉络与逻辑构成 |
2、 科技属性的重新定位与科技工作规律的认识 |
3、 科学技术的地位与功能 |
4、 科技发展策略思想 |
(三) 科技方针与政策的起步 |
1、 文革前科技政策回顾 |
2、 文革后初期科技工作的整顿与恢复 |
(四) 新时期初期科技事业的恢复 |
1、 1976 年科技战线的状况 |
2、 1978 年自然科学技术人员普查 |
3、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科技水平统计 |
(五) 小结 |
四、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探索与发展:1979-1989 |
(一) 科技体制改革启动的社会形势 |
(二)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和成熟 |
1、 科技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主要条件 |
2、 开拓人才培养渠道 |
3、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 |
4、 发展高技术的思想 |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三) 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与开展 |
1、 “依靠 面向”的战略方针 |
2、 “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 |
3、 科技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人才政策 |
4、 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和政策 |
(四) 科技体制改革驱动科技实力快速提升 |
1、 科技体制改革成效显着 |
2、 年度数据分析:1988 至 1990 年 |
3、 国家科技发展计划成果:六五和七五期间 |
(五) 小结 |
五、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成熟:1990-2000 |
(一) 新科技革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二) 江泽民科学技术思想 |
1、 党工作重心的进一步战略转移——江泽民科技思想的着眼点 |
2、 科教兴国战略——党的新的战略工作重心的具体展开 |
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
4、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
5、 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在人才 |
6、 社会主义科技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 |
7、 科技伦理思想 |
(三) 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的科技政策 |
1、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落实 |
2、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 |
3、 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展开 |
4、 科技人才政策改革日益深化 |
5、 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
(四) 科技思想成果的全面进步 |
1、 八五期间的主要科技成就 |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情况与 2000 年科技发展状况 |
(五) 小结 |
六、 新时期党的科技思想的完善:2000-2010 |
(一) 新世纪开篇的经济政治新形势 |
(二) 21 世纪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胡锦涛科技思想 |
1、 战略方针的深化和任务目标的提出——胡锦涛科技思想的出发点 |
2、 胡锦涛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 新世纪的科技发展政策 |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提出 |
2、 创新人才政策 |
3、 新世纪国际科技合作政策 |
(四) 小结 |
七、 新时期我党科技思想的主体内容演进分析与启示 |
(一) 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历史演变 |
1、 科技思想历史转折实现的历史背景 |
2、 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
3、 世纪之交的科技发展新环境 |
(二)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理论的逐步推进 |
1、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提出 |
2、 科学技术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
3、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
(三) 科技体制改革思想的不断深化 |
1、 “双管齐下”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
2、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技体制改革思路 |
(四) 科教兴国战略的酝酿与完善 |
1、 科技教育两手抓 |
2、 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五) 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发展理论的演进 |
1、 鼓励科技探索与创新 |
2、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
3、 从“国家创新体系”到“创新型国家” |
4、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科技强国梦 |
(六) 新时期以来党的科技思想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1、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2、 坚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科学技术的优越性 |
3、 坚持和深化科学技术领域的改革开放 |
4、 坚持以人为本,坚定发展科学技术的价值取向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附录 2 九五期间科技进步检测结果 |
附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附录 4 十五期间科技进步基本状况评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的重新审视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形成的必然 |
1.1.2 高等体育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崭新的形势 |
1.1.3 体育价值观:从“工具”回归到“生活” |
1.1.4 小结 |
1.2 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技术路线 |
1.6 研究内容 |
2 体育院校“三结合”相关研究评述 |
2.1 关于“三结合”内涵及其关系的研究 |
2.2 关于体育院校“三结合”实践措施的研究 |
2.3 关于落实“三结合”最佳场所的研究 |
2.4 体育院校“三结合”实践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2.5 体育院校“三结合”实践带有明显的“高水平竞技体育的烙印” |
2.6 体育院校“三结合”探索表现出多样性特点 |
2.7 体育院校“三结合”探索和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
3 训练实践中“教育、训练、科研”的关系 |
3.1 对训练实践中“教育、训练、科研”进行重新审视的原因分析 |
3.1.1 理论基础 |
3.1.2 竞技体育培养体制的变化是其现实基础 |
3.2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下对“训练”的重新审视 |
3.2.1 对“训练”的重新审视是三结合的研究起点 |
3.2.2 传统训练理念下“人”的缺失 |
3.2.3 以人为本“训练观”的涵义 |
3.2.4 以人为本的“训练观”是当今训练的必然选择 |
3.3 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训练” |
3.3.1 复合型训练团队是运动训练发展和科技进步双重推动的产物 |
3.3.2 科学化训练指导下对科研服务的分析 |
3.3.3 运动训练实践的需要形成“教育、训练和科研”的紧密结合 |
4 高等体育院校“教育、训练、科研”的内涵及关系 |
4.1 运动训练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教育、训练、科研”的关系 |
4.2 以体育院校为主所形成的“教育、训练、科研”的关系 |
4.2.1 校内“三结合” |
4.2.2 校外“三结合” |
4.2.3 “教育、训练、科研”的内涵及其关系 |
4.2.4 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的内涵及关系 |
4.2.5 体育院校“三结合”的模式 |
5 高等体育院校“三结合”运行的外部环境分析 |
5.1 理论基础:组织系统理论 |
5.1.1 组织系统理论概述 |
5.1.2 组织系统理论系统与边界概念对本研究的启示 |
5.2 体育院校校内“三结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1 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2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5.2.3 体育院校校内“三结合”外部环境分析 |
5.3 体育院校校外“三结合”外部条件 |
5.3.1 科研与训练结合的平台 |
5.3.2 教育与训练结合的平台 |
6 高等体育院校“三结合”微观运行机制 |
6.1 和谐管理理论:体育院校“三结合”微观机制形成的理论基础 |
6.1.1 和谐管理理论简介 |
6.1.2 和谐管理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6.2 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微观机制分析 |
6.2.1 “三结合”:“和谐主题”的判定 |
6.2.2 和谐耦合:微观机制分析框架 |
6.2.3 设计优化:“三结合”建设的控制机制 |
6.2.4 能动致变:“三结合”办学模式形成的演化机制 |
6.2.5 和谐耦合:“三结合”办学模式形成的双规则机制 |
7 北京体育大学“三结合”实践分析 |
7.1 “三结合”实践成果 |
7.1.1 科研平台: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
7.1.2 教育平台:“211工程”院校 |
7.1.3 训练平台:国家训练基地 |
7.1.4 其他成果:“研究生工作流动站”和“冠军班” |
7.2 北京体育大学“三结合”建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7.2.1 学校层面缺乏组织保障 |
7.2.2 科研服务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
7.2.3 高水平教练员型教师缺乏,体育教师缺乏良性互动和流动 |
7.2.4 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或运动员学生缺乏 |
8 高等体育院校“三结合”建设的对策分析 |
8.1 运动员和学生的统一 |
8.1.1 运动员和学生分离的现状及原因 |
8.1.2 实现运动员和学生统一的对策分析 |
8.2 教练员和术科教师的统一 |
8.2.1 教练员和术科教师分离的现状及原因 |
8.2.2 实现教练员和教师统一的对策分析 |
8.3 科研人员与学科教师的统一 |
8.3.1 体育院校科研团队存在的不足 |
8.3.2 以项目为突破口,组建学习型科研团队 |
8.3.3 科研团队成员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协调 |
9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大学教育发展性使然 |
1.1.2 体育教育独特性使然 |
1.1.3 大学体育规定性使然 |
1.1.4 大学体育偏颇性使然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解读 |
2.2 历史追述 |
2.3 研究现状 |
2.4 文献评点 |
3 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地调查法 |
3.2.3 质的研究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内涵与外延 |
4.1.1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本质 |
4.1.2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特性 |
4.1.3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要素 |
4.2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价值与目标 |
4.2.1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价值 |
4.2.2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目标 |
4.3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设计与实施 |
4.3.1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机理 |
4.3.2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设计 |
4.3.3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实施 |
4.4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实践与评估 |
4.4.1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诊断 |
4.4.2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改善 |
4.4.3 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的评估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我院喜获丰硕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四川泸县雨坛彩龙的形成演进与传承发展研究[D]. 熊宗焱.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我国退役运动员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王慧文.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4]新时代中国特色城乡融合发展制度研究[D]. 张延曼. 吉林大学, 2020(08)
- [5]我国小学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培养方案研究[D]. 王硕.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7)
- [6]北京体育大学科研发展的历史演进研究[D]. 海冰洁. 北京体育大学, 2017(11)
- [7]湖南师范大学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本治校研究[D]. 林伟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6)
- [8]新时期党的科学技术思想演进研究[D]. 刘建城.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9]体育院校“三结合”办学模式的重新审视和探讨[D]. 董保健.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0)
- [10]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D]. 徐伟. 北京体育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