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贾琼[1](2021)在《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文中认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大意义,能够助推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档案是中华优秀文化的载体,清晰系统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文明传承,加强历史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创新。因此,以历史档案资源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内容组织、聚合与开发等相关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此外,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档案资源的数字化管理与数据化应用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推进的重点领域。一方面,用户对历史文化资源全面获取的需求成为一种主流趋势,政府、社会和个人对历史档案的政治需求、学术需求、文化需求愈发迫切,并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知识化等新特征;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正在重塑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的格局,数字人文、数据挖掘、知识组织等理论方法正在广泛应用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数据化加工、深度组织与实际应用等工作。但是面对卷帙浩繁、异构多元的历史档案资源,其深度聚合、语义互联、知识映射等问题的应用有效性有待解决。基于此,引入关联数据技术,构建实现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解决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在理论层面、技术应用层面和实践层面具有较强的研究空间和应用场景。本研究在历史档案资源价值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系统的梳理了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档案资源聚合、关联数据应用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现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具有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的空间;在明确本研究基本研究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以档案价值论、档案知识组织、数字人文等理论与方法作为指导,展开系统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关联数据技术驱动下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明确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关联强度、关联维度、关联阶度以及关联粒度四个维度,基于对历史档案资源层级的划分,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整体框架。其次,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对常用的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明确元数据标准选择的思路和步骤,提出了历史档案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方案;在对历史档案知识分类、知识本体层级划分等工作的基础上,以第二历史档案馆保存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档案为案例对象进行元数据实例研究,并以盛宣怀档案为例构建了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通过元数据元素识别、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等过程,实现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的构建。第三,基于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进一步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语义化操作与发布流程,强化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方案的可操作性。第四,详尽讨论了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的主要功能,设计了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服务平台。最后,针对目前历史档案资源服务现状,提出了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调查、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从模型构建、技术方案、实现路径等角度进行讨论和分析,为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思路,对于激活历史档案价值实现,提高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满足政府、社会及个人的现实需求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马林聪[2](2021)在《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规范与关联分析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人们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全民阅读活动由中宣部发起,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推动全民化阅读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民素质,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大数据平台作为分析读者阅读行为数据的重要方式,能够掌握读者的借阅和阅读情况,是了解用户潜在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随着科技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也迈入了数据大流通时代。但是目前各图书馆之间基本采取“自治”的业务处理方式,不同馆间的数据很难得到充分的交换利用,甚至同一座图书馆内都存在着业务不互通的现象,导致用户进行数据文献检索的时候需要采用不同的检索方式进行依次查找,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图书馆内也仅仅是对读者的借阅数据进行简单的数量统计分析,没有从整体性出发去研究借阅数据之间的联系。因此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依据阅读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读者阅读行为元数据模型来解决数据的格式冲突问题,并通过构建关联数据实现阅读数据资源的进一步融合使用,最后通过实例来验证研究的可行性,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1)构建读者阅读行为元数据模型,形成针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元数据解决方案。通过梳理图书馆读者阅读行为数据,采用元数据编码定义规范相关数据的描述,转换语义结构表达,建立了完善的读者阅读行为元数据描述体系。(2)构建关联数据的RDF描述。基于所构建的元数据模型,采用URI方法对数据资源进行标识、表示,创建RDF链接,并基于改进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相关数据资源的关联分析,实现数据资源的动态更新与维护,提高图书馆业务数据资源的融合。(3)结合元数据描述规范和关联数据分析表示,针对图书馆具体的读者阅读行为数据给出了实证应用研究。通过以图书馆真实出入馆记录,检索数据等为基础数据,设计并实现了本文的理论研究,展示了其在查询访问、资源发现等图书馆服务中的效果,能够有效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核心基础工作,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读者的阅读行为数据以关联数据的形式发布到Web中,实现将读者的阅读数据构建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达到提高图书馆服务职能和读者阅读素养的目的。并且可以通过关联数据将图书馆和其他领域内的数据结合起来,实现多领域多层次的数据互联互通互融,推动全民阅读的发展。
罗婷予,Miguel Baptista Nunes[3](2021)在《面向智能资源发现服务的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由于缺乏完善的分类体系和用于描述城市记忆资源的元数据方案,城市记忆资源并未得到有效组织,导致对资源发现服务的支撑较弱。高效的资源发现服务需要对资源的内容进行深度揭示,本研究以智能资源发现服务为导向,以现有的元数据标准为基础,结合城市记忆资源的内容特征和主题特征,提出了城市记忆资源的分类方法以及以内容描述为核心的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方案。并基于该元数据方案开发了城市记忆资源标注系统,以广州记忆为例,对现有资源进行了着录。研究发现依照本元数据方案对城市记忆资源进行标注可以实现对海量无序城市记忆资源的有序组织,提供按资源主题分类、时代特征、记忆主体等的检索方式,有助于对智能资源发现服务的支撑。
王博[4](2020)在《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研究》文中提出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能够科学衡量数据开放的产出和效果,建立及时有效的质量反馈机制,进一步提升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价值。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平台存在规范性差、格式单一、难以下载与重用等质量问题。元数据作为描述政府开放平台数据资源出处、背景等信息的重要属性,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开放平台的开放质量和效果。本文提出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生成—开放—使用”,构建了反映“描述—管理—使用”三方面的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框架;基于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平台中的元数据结构和元数据记录,从横向和纵向2个维度,即数据“形式—内容—使用”质量层面与“生成—开放—使用”阶段,构建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框架,包括评估指标及其量化方式;实现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自动评估系统,以中美5个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平台为研究对象,依据“数据源—基础数据—指标计算—数据仓库—可视化展示”五步处理流程完成质量自动评估,结果显示美国的元数据元素更全面,中国则需提升开放性与期望符合度,系统能够实现自动获取、实时监测和定期评估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为完善提升我国林业开放政府数据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范冰玥[5](2020)在《面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核心元数据标准构建》文中提出在国际和国内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共享日渐频繁的背景下,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融合创新发展被提上日程,而工程的融合创新离不开统一的核心元数据标准支撑。本文通过网络调查和文献调查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常用的元数据标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已有元数据标准和公共数字文化领域元数据标准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专家访谈意见构建了适用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需求的核心元数据标准,明确了标准的内容结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选取了18个核心元素,编制了样例等标准辅助文本部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结构,以期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实践和相关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系文化和旅游部项目“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核心元数据标准研制”的研究成果。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进行梳理,并简要说明研究内容和方法,提出研究创新点。第二部分首先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和元数据两个方面分别介绍了相关概念,然后说明了研究依据的主要标准化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从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标准化需求、与国际公共数字文化标准接轨的需求和文旅融合创新发展的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构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统一元数据标准的基本要求。第四部分梳理了有关我国公共数字文化领域和公共数字文化工程的元数据标准,包括研制和应用中的标准,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并选取有代表性的元数据标准,作为后续研究的参考依据。第五部分首先构建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核心元数据内容结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制定了命名域规则和扩展规则;然后阐释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核心元素的识别过程,并依元数据基本结构罗列元素集。第六部分“标准主体的其他部分”简要阐述了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核心元数据标准的辅助文本,包括适用范围、标准中引用的文件、标准提到的术语和定义、标准附的样例等内容。第七部分根据专家访谈的结果,对元数据标准的初稿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以提高标准的合理性与适用性。第八部分提出研究结论,总结研究成果和不足,并就后续研究指出方向。
姜昊[6](2019)在《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地球大数据是集地球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基础上的交叉融合学科方向,以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方法研究地球科学数据和信息的相关关系,从而发现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知识。本文是以地球大数据为对象、以服务知识发现为目标、以信息服务方法为手段,按照数据流、信息流和知识流的全生命周期模型,从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和知识发现过程服务的角度出发,研究地球大数据的信息服务模型、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元数据关联检索方法以及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了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理论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实现了数据云服务系统建设,解决了面向地球大数据知识发现的信息服务流程模型问题以及云服务系统架构问题,能够为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提供基础服务平台。构建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数据闭环、信息闭环和知识闭环及其步骤流程,根据SWOT分析研究并提出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总体模型、方法流程和标准规范。研究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对专业用户、决策用户和公众用户的服务模式,以及内容处理类和过程管理类的11种服务功能。提出利用“面向服务的架构”和“综合系统架构”的混合型架构理念来设计地球大数据信息云服务系统的整体架构,采用数据库集群分类存储的方法设计系统的数据服务架构,采用微服务的方法设计系统的分析服务架构。支撑数据云服务系统的建设并作系统性能比较,结果显示该系统性能基本可满足需求,搭建方法具备性价比优势。(2)提出了一种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元数据关联模型,实现了以科学目标、应用领域和服务方向为内容关键词的关联,解决了地球大数据元数据模型的通用性和关联性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发现内容的检索。按照“核心元数据+内容关键词+语义映射”的思路,从“子集、实体、元素”三级层次关系,设计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属性维度、状态维度、关联维度5个子集,共16个实体和42个元素作为核心元数据模型,并制作核心元数据模型的UML图和数据字典。利用跟踪矩阵方法研究元数据的知识关联、应用关联和服务关联等关联维度的内容关键词;建立核心元数据模型与其他元数据国际标准之间的语义映射互操作。对数据云服务系统作扩展开发,实现地球大数据研究湖泊面积变化案例中数据源的检索。(3)首次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发现的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实现了数据信息内容和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体化评价,解决了以全生命周期角度评价信息服务可信度的问题,能够服务于知识发现内容和过程的验证。结合数据监护概念,从数据质量、模型和信息可用性及知识满意度三个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地球大数据研究湖泊面积变化的成果为对象,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从数据完整性、数据准确性、数据一致性、模型可用性、模型结果可用性出发,构建16个一级评价指标和31个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等级,通过模糊评价矩阵计算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作验证。
陈英华[7](2019)在《数据交易背景下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数据资源因其数据量巨大且内容丰富、研究价值极高而成为数据交易市场的主要交易客体。但由于数据产品的复杂性导致的难以准确定义、服务形式多样、相关法规滞后、交易过程难以可靠监控以及对侵权行为难于追踪等诸多问题,造成服务数据资源在数据交易市场中交易量少、交易效率低的困局。故数据提供方规范服务数据产品描述,数据需求方发现、理解和使用数据,数据交易平台管理、交付数据商品,都离不开高质量、规范化的数据描述即元数据的支持。本人在论文期间参加了科技部2017重大专项“科技成果与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技术”的课题三“服务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服务关键支撑技术研究”的工作,课题确立了基于Fabric联盟链的服务数据商品交易市场体系及交易模式。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主流数据交易平台服务数据资源描述现状,经过对各交易市场类型的优劣分析,针对上述方案,参考W3C的正式推荐标准DCAT和都柏林核心元数据,设计出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体系及目录词汇表。该规范体系分为账户元数据、产品元数据与交易过程元数据三个部分,目录词汇表具体包含19类数据信息,123个元素,其中核心元数据元素101个。采用UML图和目录词汇表相结合的方式描述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并通过参考RDF/XML框架设计出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交互模型。应用RDF/XML语法规范的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将有效地支持数据产品的注册和认证、交易过程管理、数据需求方对购得数据的理解与使用以及市场监管。结果表明,基于国际通用的元数据标准和RDF/XML框架设计出的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基本满足数据交易背景下服务数据资源“描述、检索、选择、管理、交互、定价”六大需求,提升数据商品在交易过程中的效率与效益。
于梦月[8](2018)在《基于本体的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方案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开放政府数据”能够最大程度地推动全社会数据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成为各国政府实践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发布开放数据目录的“一站式”门户网站是各国在开放政府数据运动中普遍采取的关键举措。而元数据作为数据目录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从简单地满足数据集的可发现性到帮助用户理解、选择数据集,正在向标准化、语义化的方向发展。我国的开放数据实践正处于发展状态,各地方政府的元数据的方案各不相同、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质量问题,离规范化、标准化、互操作和机器可读的目标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将影响到数据开放的效果。为此,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研究学习国际上主流的开放数据元数据方案及应用实践,以美国、欧盟为例,详细叙述其数据模型、通用的标准化方案、地理元数据延伸、本土化等特点。(2)根据元数据的开发过程,以满足国际化互操作和本土化中文信息特点为目标,将“数据目录”,“数据集”和“数据资源”作为描述对象,简要设计了一个元数据本体,后以JSON-LD和RDF给出编码方案。(3)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多种开放数据门户的通用的元数据质量评估框架,为具体门户的元数据及基于元数据的数据集进行质量评估。本文工作旨在为我国各级政府开放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升级,及元数据体系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杨漾[9](2015)在《基于DC标准的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企业信息标准化成为企业与国际接轨的特征之一,项目的产品定位、生产技术甚至管理方式等信息的相互学习和交流越来越多,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相似企业之间,甚至上下游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信息的标准化需求将越来越迫切,因此信息的标准化,将成为整个中小企业领域的迫切需求和发展趋势。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中小企业评价的指标和体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整理回顾,并从中小企业评价的指标中获得启发和借鉴。结合我国中小企业项目的现状介绍了标准化以及元数据的相关知识,针对中小企业工作中标准不统一,信息无法共享等问题,深入研究和扩展原一般仅用于记录图书、资料信息的都柏林核心标准,并综合中小企业评价的指标制定了建立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的五大原则。遵循五大原则构建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Metadata Place)并详细规范了元数据库所中的各项要素的内容和存储方式。通过将本文建立的元数据库所与已稳定运行的项目库管理系统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最后论文提出了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今后的应用方向,实现信息共享的目的,对今后推进中小企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有着促进意义。
赵阳[10](2013)在《基于都柏林核心(DC)的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长河中,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医学流派,留下了浩如烟海的中医古今文献。中医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医文献起到了文化传承的纽带作用,记载着几千年的医家智慧、医学经验。面对庞大文献资源,使用者需要高效率的检索利用和知识发掘;文献管理者要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权利管理、资源评鉴、妥善保存。中医文献从其产生、传递、储存、到最终消失的过程中有着收集、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诸多环节,其生命周期中蕴含着大量信息,这些在文献形成和利用中经历的过去事实和文献资源本身的内容一样都具有一定的记录价值。人们致力于研究如何在海量中医文献中按特定需求进行查询检索,并要尽量返回更为精确的结果。不该仅仅依靠传统搜索引擎那样只用关键词机械匹配,而不考虑语义,机械式的查询往往会返回空白、错误或是不符合意图的结果。元数据的应用,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始参与ISO/TC215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工作,对ISO/TC215传统医学信息标准化的动态进行了密切关注,并且在ISO/TC215中提交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提案“中医数据集元数据标准”,10月份又将“中医数据集元数据标准”改为“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ISO/TC215已于2011年11月对“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提案启动投票程序。2012年5月ISO对“中医药文献元数据”这项标准正式立项。这是我国中医药信息标准在ISO中首次立项。本课题是针对已立项的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着重从的设计原则、制定方法切入,依据原则与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体系。首先完成了中医药标准发展的研究背景调查,调研国外已有的医学元数据,对国内医学元数据研究现状在图书情报和互联网的范围内进行调研。描述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有描述传统印刷型文献的MARC格式,也有描述网络信息资源的DC元数据,还有一种介于MARC和DC之间的第三种元数据——MODS;描述医学信息的元数据有:ISO的健康信息学技术委员会研制的"ISO13119Health informatics-Clinical knowledge resources-Metadata(健康信息学-临床知识资源-元数据)”标准、Ohio LINK医学元数据、美国Oregon Health Sciences University制定的医学核心元数据MCM、法国Rouen University Hospital(RUH)1995年发起的基于质量控制的主题网关项目:CISMeF等。已发布的这些医学元数据标准都是很大程度的参考或复用了DC。用学术联机数据库检索和互联网检索相结合的方式,发现国内在元数据领域已有较多研究,但涉及医学领域的元数据研究非常少,而中医领域更是鲜有问津。国内缺乏权威部门牵头并起草、正式发布的医学元数据标准,使中医文献共享缺乏有力支撑,因此本课题有一定研究与开发的必要性。第二,从资源利用、保护等方面分析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总结元数据的功能,分析基于DC设计新的元数据的原因。中医文献收藏地点分散,现存1949年以前的12000多种中医文献目前分散保存在全国各专业图书馆,仍作为各馆的镇馆之宝而束之高阁。学者们在文献整理研究各个工作环节上依然沿用手工作业的方式。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在文献管理领域的延伸以及扫描技术的发展,文献的电子化处理给读者带来极大的阅读便利;古老的文献在重建天日的同时能够获得很好的保护。国内已有或规划中的很多中医文献检索平台和数据库。与文献利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形成对比的是文献利用理论支撑的相对滞后。元数据的标准化是文献利用理论建设的重要环节,中医文献元数据为中医药文献资源的规范化描述奠定了基础,它有助于构建明晰、周全、简单、易懂的文献描述性记录,能有效支持中医药文献的收集、保管和利用,改善中医药文献检索的效果,对于中医药文献资源的系统保护和深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元数据基于DC设计可以避免MARC格式中大量繁琐的定长字段,使得编目界面变得简洁而直观,无论是专业编目员还是非专业编目员,都可以参与文献编目工作,这使编目工作更能适应对庞大的网络化信息资源的组织。第三,设计元数据框架,分析元数据方案设计的通用原则和具体原则,规划中医文献元数据的设计流程。根据中医文献生命周期的各项活动和描述角度的不同,将中医文献元数据划分为7个元数据子集:(1)标识信息子集:外部特征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标识符,创建者和出版者,等等。(2)内容信息子集:关于中医文献内部特征的描述信息,包括描述,主题,等等。(3)分发信息子集:关于用户获取和收藏文献资源的信息。(4)质量信息子集:关于文献资源保存状态的质量信息。(5)限制信息子集:对资源和元数据获取和使用的限制信息。(6)维护信息子集:关于维护保养文献资源的信息。(7)关联信息子集:提供了资源之间关联关系的参考信息。总结了设计元数据标准6条通用原则:(1)简单性与适用性原则;(2)专指度与通用性原则;(3)互操作性与易转换性原则;(4)灵活性与可扩展性原则;(5)用户需求原则;(6)遵循现有标准原则。除了通用原则,针对具体领域元数据的制定归纳了条具体原则:(1)资源分析原则(2)扩展原则(元素扩展原则和修饰限定原则)(3).元素定义原则(4)置标原则第四,进行本文中医文献元数据的相关资源分析,对着录对象和着录单位等提出了细节性的界定。“文献”采用广义的定义;除中医外,传统医学文献也可适用于此元数据;当实体文献资源数字化后,需对数字化文本或影像等格式的文献资源以及实体本身属性进行着录,二者结合不可分离;具体着录单位要按实际需要确定。第五,完成了中医文献元数据的元素集、元素定义及着录规则的具体描述,并用摘要和字典两种形式进行呈现。元素集及其限定词的摘要展示于下表:中医文献元数据保留了DC的元数据元素集,又包括中医药领域的特征元素。重用DC元数据元素,如题名(Title)、类型(Type)、创建者(Creator)、主题(Subject)、描述(Description)、日期(Date)、标识符(Identifier)、语种(Language)、关联(Relation)等;根据中医药领域特性,对DC元数据元素进行细化,例如将DC中的题名(Title)进一步细化为版心题名(Title on the Fore-edge)、内封题名(Title on the Inside Cover)、书衣题名(Title on the Book Cover)、卷端题名(Title on the First Page of Text)等;添加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元数据元素,例如历代医家、医学流派等等。第六,选择合适的网络描述语言作为本元数据的置标语言,实现元数据的网络应用功能。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即资源描述框架,是一种用于描述Web资源的标记语言。RDF使用XML语法和RDF Schema (RDFS)来将元数据描述成为数据模型。RDF三元组数据模型包括的三种对象类型:●资源(Resource)。RDF编码中描述的所有事物都称为资源。●属性(Property)。属性是用来描述资源的外部特征、内容说明或资源间相互关系。●陈述(Statement)。陈述是用特定模式的语句将资源的属性及其值表达出来。陈述语句可以和自然语言语句相对应,资源(Resource)对应于自然语言中的主语(Subject),属性(Property)对应于谓语(Predicate),属性值(Value)对应于宾语(Object)。第七,通过对比本元数据和国际权威元数据临床知识资源元数据标准HICKR,讨论本元数据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对中医文献元数据的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二、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范畴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开发 |
2.1.2 档案资源聚合 |
2.1.3 关联数据在档案领域的应用 |
2.1.4 研究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2.1 档案价值论 |
2.2.2 知识组织理论 |
2.2.3 数字人文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 |
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流程及目标 |
3.1.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原则 |
3.1.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流程 |
3.1.3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的目标 |
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的多维分析 |
3.2.1 关联强度 |
3.2.2 关联维度 |
3.2.3 关联阶度 |
3.2.4 关联粒度 |
3.3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框架构建 |
3.3.1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层级划分 |
3.3.2 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结构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数据关联模型 |
4.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方案设计 |
4.1.1 常用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比较分析 |
4.1.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思路 |
4.1.3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设计步骤 |
4.1.4 历史档案元数据方案 |
4.1.5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实例 |
4.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建模 |
4.2.1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分类体系 |
4.2.2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的类型 |
4.2.3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 |
4.2.4 历史档案资源知识本体构建实例 |
4.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构建 |
4.3.1 元数据元素识别 |
4.3.2 知识本体概念关系抽取 |
4.3.3 历史档案资源数据关联模型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与聚合 |
5.1 历史档案资源语义化处理 |
5.1.1 历史档案资源元数据语义化转换 |
5.1.2 历史档案资源RDF化过程 |
5.1.3 历史档案资源实体语义关联关系识别 |
5.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发布 |
5.2.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URI命名 |
5.2.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的存储 |
5.2.3 基于D2R的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 |
5.2.4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发布实例 |
5.3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聚合 |
5.3.1 关联数据聚合方法 |
5.3.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数据互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历史档案资源的聚合服务 |
6.1 基于关联数据的聚合服务功能 |
6.1.1 历史档案资源检索服务 |
6.1.2 历史档案资源推荐服务 |
6.1.3 历史档案资源可视化服务 |
6.2 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服务平台结构设计 |
6.2.1 存储层 |
6.2.2 描述层 |
6.2.3 服务层 |
6.2.4 应用层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策略 |
7.1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实施策略 |
7.1.1 实现多源异构历史档案资源采集方法 |
7.1.2 建立多元协作的组织机制 |
7.1.3 制定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
7.1.4 提供泛在化关联数据应用服务 |
7.2 历史档案资源关联聚合的保障机制 |
7.2.1 政策保障 |
7.2.2 技术保障 |
7.2.3 人才保障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规范与关联分析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析 |
1.2.1 元数据标准研究现状 |
1.2.2 关联数据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概念论述 |
2.1 元数据标准 |
2.1.1 元数据的定义 |
2.1.2 元数据标准 |
2.1.3 元数据类型 |
2.1.4 元数据设计和扩展原则 |
2.2 关联数据 |
2.2.1 关联数据的定义 |
2.2.2 关联数据的相关概念 |
2.2.3 关联数据的原则 |
2.3 阅读大数据平台 |
2.4 阅读行为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3 阅读行为数据元数据模型构建 |
3.1 元数据总体设计流程 |
3.2 元数据核心元素 |
3.2.1 相关元数据标准调研 |
3.2.2 核心元素初步选定 |
3.3 核心元素扩展 |
3.4 元数据元素扩展的优化 |
3.4.1 阅读行为数据的获取 |
3.4.2 阅读行为数据分类 |
3.4.3 编码表的设计 |
3.4.4 元数据元素集形成 |
3.5 阅读过程元数据的语义结构 |
3.5.1 元数据数据定义方法 |
3.5.2 语义结构展示示例 |
3.6 元数据模型的可信度和优势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关联数据的构建 |
4.1 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的关联数据分析体系结构 |
4.2 用户阅读行为数据的关联数据构建实现流程 |
4.2.1 数据来源 |
4.2.2 URI命名 |
4.2.3 关联数据词汇集的创建 |
4.2.4 RDF构建 |
4.2.5 关联数据的发布 |
4.2.6 关联链接构建 |
4.3 数据关联规则的确定 |
4.3.1 使用关联规则确定关联链接 |
4.3.2 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 |
4.3.3 对Apriori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改进 |
4.3.4 改进算法的验证与分析 |
4.4 关联数据的浏览与查询 |
4.5 数据的更新与维护 |
4.6 本章小结 |
5 关联数据实证研究 |
5.1 基础数据的构建 |
5.2 关联数据的创建预发布 |
5.3 SPARQL查询访问 |
5.4 资源发现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总结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面向智能资源发现服务的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文化信息资源的元数据方案构建相关研究 |
2.2 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研究现状 |
3 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构建原则与标准 |
3.1 元数据模型构建原则 |
3.2 构建城市记忆元数据所参考的元数据标准 |
4 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设计与描述 |
4.1 城市记忆资源主题分类 |
4.2 元数据模型及描述实例 |
4.3 项目元数据设计的特点 |
5 城市记忆资源标注系统及实现 |
6 结论 |
(4)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的研究现状 |
1.2.2 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的研究现状 |
1.2.3 开放政府数据质量评估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4 现有文献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开放数据 |
2.1.1 开放政府数据 |
2.1.2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 |
2.2 开放政府数据的生命周期模型 |
2.2.1 开放数据流程 |
2.2.2 开放政府数据生命周期 |
2.2.3 开放政府数据全生命周期 |
2.3 元数据及其标准 |
2.3.1 元数据 |
2.3.2 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 |
2.3.3 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 |
2.3.4 林业元数据标准 |
2.4 数据仓库与商务智能 |
2.4.1 数据仓库 |
2.4.2 商务智能 |
3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框架的构建 |
3.1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生命周期 |
3.1.1 生成阶段 |
3.1.2 开放阶段 |
3.1.3 使用阶段 |
3.2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需求调研 |
3.2.1 分析方法 |
3.2.2 调研对象及内容 |
3.2.3 调研大纲 |
3.2.4 调研结果 |
3.3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框架 |
3.3.1 描述元数据 |
3.3.2 管理元数据 |
3.3.3 使用元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方法 |
4.1 需求调研 |
4.2 评估框架与内容 |
4.2.1 评估框架的确立 |
4.2.2 评估维度与指标的确定 |
4.3 质量评估指标的量化 |
4.3.1 质量评估指标度量模型 |
4.3.2 元数据元素层 |
4.3.3 元数据实例层 |
4.4 本章小结 |
5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系统 |
5.1 系统架构 |
5.1.1 输入 |
5.1.2 分析 |
5.1.3 输出 |
5.1.4 后端 |
5.2 数据处理流程 |
5.2.1 数据源 |
5.2.2 基础数据 |
5.2.3 指标计算 |
5.2.4 数据仓库 |
5.2.5 可视化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6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结果 |
6.1 存在性 |
6.1.1 简单存在度 |
6.1.2 关键存在度 |
6.2 完整性 |
6.3 合规性 |
6.4 全面性 |
6.5 可理解性 |
6.6 开放性 |
6.7 更新性 |
6.7.1 更新及时度 |
6.7.2 更新增长度 |
6.7.3 更新转化度 |
6.8 可访问性 |
6.8.1 URL有效度 |
6.8.2 错误状态码 |
6.9 期望符合度 |
6.10 使用性 |
6.11 及时性 |
6.12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需求调研问卷 |
附录 B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元素需求 |
附录 C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调研问卷整理与分析 |
附录 D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基础存储表结构 |
附录 E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ETL_FOGD_BASIC阶段 |
附录 F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ETL_FOGD_QA阶段 |
附录 G 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ETL_FOGD_DW阶段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5)面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核心元数据标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 |
0.2.1 关于制定元数据标准规范必要性的研究 |
0.2.2 关于元数据标准规范编制项目相关研究与实践 |
0.2.3 关于元数据标准规范设计原则相关研究 |
0.2.4 关于元数据标准规范设计流程相关研究 |
0.2.5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现状述评 |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研究创新之处 |
0.4.1 确定了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核心元数据标准的完整结构 |
0.4.2 选取适用于18个核心元素并制定扩展规则 |
1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1 概念界定 |
1.1.1 公共数字文化相关概念 |
1.1.2 元数据相关概念 |
1.2 理论基础 |
1.2.1 桑德斯标准化七项原理 |
1.2.2 松浦四郎标准化十九项原理 |
2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的元数据标准需求分析 |
2.1 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标准化需求 |
2.1.1 各机构资源类型多样 |
2.1.2 各机构资源数字化水平和能力不一 |
2.2 与国际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元数据标准接轨的需求 |
2.3 文旅融合的需求 |
3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现状 |
3.1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研制现状 |
3.1.1 我国数字图书馆元数据标准研制现状 |
3.1.2 我国数字博物馆元数据标准研制现状 |
3.1.3 我国数字文化馆元数据标准研制现状 |
3.2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应用现状 |
3.3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存在的问题 |
3.3.1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的不足 |
3.3.2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元数据标准与需求的差距 |
4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核心元数据标准的正文部分 |
4.1 元数据标准的基本结构 |
4.1.1 元数据标准内容结构 |
4.1.2 元数据标准语义结构 |
4.1.3 元数据标准的句法结构 |
4.1.4 元数据命名域规范 |
4.1.5 元数据扩展规则 |
4.2 元数据标准的核心元素 |
4.2.1 核心元素识别 |
4.2.2 核心元素列表 |
5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核心元数据标准的辅助文本部分 |
5.1 标准的资料性概述要素部分 |
5.2 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部分 |
5.3 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部分 |
5.4 标准的资料性补充要素部分 |
6 我国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核心元数据标准的评估 |
6.1 元数据标准的评估结果 |
6.2 元数据标准的修改结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范式的演变 |
1.1.2 地球科学数据特点和知识发现的需求 |
1.1.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问题 |
1.2.1 空间信息服务的概念 |
1.2.2 空间信息服务系统 |
1.2.3 空间信息服务的元数据 |
1.2.4 空间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 |
1.2.5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模型 |
2.1 地球大数据的特点 |
2.1.1 数据规模 |
2.1.2 数据类型 |
2.1.3 数据流转 |
2.1.4 数据真实性 |
2.1.5 数据价值 |
2.2 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 |
2.2.1 生命周期模型案例分析 |
2.2.2 地球大数据生命周期模型的设计 |
2.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参考模型 |
2.3.1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SWOT分析 |
2.3.2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总体模型 |
2.3.3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流程 |
2.3.4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标准规范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方法 |
3.1 信息服务系统用户服务模式 |
3.2 信息服务系统服务功能 |
3.2.1 内容功能类服务 |
3.2.2 过程管理类服务 |
3.2.3 服务用户需求 |
3.3 信息云服务系统架构 |
3.3.1 系统整体设计 |
3.3.2 数据服务子系统 |
3.3.3 分析服务子系统 |
3.4 数据云服务系统搭建和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的元数据关联方法 |
4.1 方法设计思路 |
4.2 核心元数据模型 |
4.2.1 案例分析 |
4.2.2 核心元数据模型设计 |
4.3 内容关键词关联 |
4.4 语义互操作关联 |
4.4.2 数据集类词汇映射 |
4.4.3 数据资源类词汇映射 |
4.5 元数据关联方法应用实验 |
4.5.1 实验目的和案例分析 |
4.5.2 关联矩阵关键词 |
4.5.3 关联检索测试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方法 |
5.1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流程 |
5.1.1 数据监护方法 |
5.1.2 评价内容和流程设计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5.2.1 数据质量指标 |
5.2.2 信息和模型可用性指标 |
5.2.3 知识满意度指标 |
5.3 信息服务可信度的评价方法 |
5.3.1 评价方法分类 |
5.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3.3 指标权重赋权法 |
5.4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实验 |
5.4.1 案例分析 |
5.4.2 建立评价指标集 |
5.4.3 计算评级指标权重 |
5.4.4 建立评价等级和模糊评价矩阵 |
5.4.5 计算评价结果 |
5.4.6 评价结果判定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INSPIRE系统、EOSDIS系统和GEOSS系统比较分析 |
附录2 《变化星球的繁荣发展:空间地球观测十年战略》主要内容 |
附录3 GEO社会受益领域和在研项目 |
附录4 哥白尼计划信息服务 |
附录5 评价打分单因素指标统计表 |
附录6 信息服务可信度评价的指标权重调查表(部分) |
附录7 地球大数据湖泊面积变化研究的成果评价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数据交易背景下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与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思路与理论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服务数据资源定义 |
2.1.2 服务数据资源特征 |
2.2 元数据规范的设计与应用 |
2.2.1 元数据基本概念 |
2.2.2 元数据规范设计与应用方法 |
2.2.3 元数据标准研究概况 |
2.3 XML技术 |
2.3.1 XML文档语义约束与验证方法 |
2.3.2 元数据描述框架RDF模型与应用 |
第三章 服务数据商品交易模式 |
3.1 服务数据资源数据交易类型 |
3.2 基于联盟链的服务数据商品交易体系 |
3.3 服务数据产品流通市场产品形态 |
第四章 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方案设计 |
4.1 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的设计原则与实现功能 |
4.1.1 元数据规范设计原则 |
4.1.2 元数据规范实现功能 |
4.1.3 元数据记录的存储 |
4.2 账户通道元数据规范 |
4.2.1 数据商品交易市场主体 |
4.2.2 账户元数据规范设计 |
4.3 数据产品通道元数据规范 |
4.3.1 数据文件类产品元数据 |
4.3.2 数据源服务类产品元数据 |
4.3.3 信息认证服务类产品元数据 |
4.4 数据交易通道元数据规范 |
4.4.1 服务数据商品交易过程 |
4.4.2 交易过程元数据规范设计 |
第五章 基于XML的元数据交互模型应用与实例分析 |
5.1 元数据语义约束与验证 |
5.2 基于RDF/XML的元数据交互模型应用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基于本体的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方案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技术 |
2.1 开放数据 |
2.2 开放政府数据 |
2.2.1 开放政府数据运动 |
2.2.2 开放政府数据门户网站 |
2.3 元数据 |
2.4 元数据标准和元素集 |
2.4.1 DC (Dublin Core) |
2.4.2 eGMS (e-Government Metadata Standard) |
2.4.3 CKAN(Comprehensive Knowledge Archive Network) |
2.4.4 DCAT (Data Catalog Vocabulary) |
2.5 本体 |
2.5.1 本体的定义 |
2.5.2 本体描述语言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界主要政府开放数据的元数据方案剖析 |
3.1 美国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 |
3.1.1 政策保障 |
3.1.2 元数据模型 |
3.1.3 标准化方案 |
3.1.4 机器可读的格式 |
3.1.5 规范化取值 |
3.1.6 本土化 |
3.1.7 服务于目录聚合 |
3.1.8 地理空间元数据 |
3.1.9 地方政府元数据 |
3.2 欧盟的元数据方案 |
3.2.1 统一的元数据方案DCAT-AP |
3.2.2 支持互操作 |
3.2.3 注重元数据质量 |
3.2.4 地理空间元数据的扩展 |
3.2.5 统计元数据的扩展 |
3.2.6 规范化取值 |
3.2.7 元数据管理需求及其解决方案 |
3.3 爱尔兰的元数据 |
3.4 澳大利亚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的元数据方案设计 |
4.1 本体驱动的元数据开发过程 |
4.2 元数据模型 |
4.2.1 复用的本体 |
4.2.2 本体模型 |
4.2.3 RDFS/OWL描述 |
4.3 核心元数据方案 |
4.3.1 描述对象 |
4.3.2 描述数据目录的元数据 |
4.3.3 描述数据集的元数据 |
4.3.4 描述数据资源的元数据 |
4.3.5 标准化的元数据格式 |
4.3.6 核心元数据模式构建 |
4.4 元数据实例 |
4.5 扩展原则 |
4.6 地理空间元数据的延伸 |
4.7 主题分类类目表 |
4.8 政府机构本体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应用 |
5.1 现状调研 |
5.1.1 OGD平台概况 |
5.1.2 元数据存在质量问题 |
5.2 元数据的质量评估 |
5.2.1 质量维度 |
5.2.2 质量评估结果 |
5.3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集质量评估 |
5.3.1 质量维度 |
5.3.2 元数据描述树模型 |
5.3.3 通用的模型度量 |
5.3.4 质量维度的计算指标 |
5.3.5 质量评估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据集核心元数据清单 |
附录B 命名空间 |
附录C 数据目录的模式定义 |
附录D 数据集的模式定义 |
附录E 数据资源的模式定义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9)基于DC标准的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5 结构框架 |
第二章 中小企业元数据库所技术 |
2.1 元数据的概念 |
2.2 库所的概念 |
2.3 元数据标准规范 |
2.4 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结构 |
2.5 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规则 |
2.6 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子库 |
第三章 中小企业元数据库所要素 |
3.1 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原则 |
3.2 项目主体子库(M) |
3.3 组织架构子库(S) |
3.4 资源配置子库(R) |
3.5 产出子库(O) |
第四章 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的适用性研究 |
4.1 项目库管理系统的核心要素 |
4.2 重大项目库核心要素 |
4.3 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的核心要素关联性及适用性 |
第五章 产业园区项目管理计算机系统开发案例 |
5.1 系统需求分析 |
5.2 总体设计思路 |
5.3 系统模块设计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基于都柏林核心(DC)的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元数据标准研究现状综述 |
1、学者对元数据的相关定义的多种表述 |
2、有关元数据制定的规则和方法的研究现状 |
3、国外的元数据发展情况 |
4、国内元数据的应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元数据研究与应用现状简介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元数据的定义和功能 |
2. 元数据方案设计的原则 |
2.1 通用原则 |
2.2 具体原则 |
3. 中医文献元数据设计流程 |
4. 制定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前期工作 |
4.1 资源分析 |
4.2 相关标准调研 |
4.3 基于DC框架而不是MARC的原因分析 |
5. 元数据框架及具体内容 |
5.1 本标准采用的术语和定义 |
5.2 体系结构 |
5.3 元数据子集 |
5.4 元数据元素来源 |
5.5 扩展规则 |
5.5.1 横向扩展规则 |
5.5.2 纵向扩展规则 |
5.6 中医文献元数据元素集及着录细则 |
5.6.1 元数据摘要 |
5.6.2 元数据字典 |
6. 置标方案 |
6.1 置标语言的选择 |
6.2 RDF/XML的基本描述 |
7. 讨论 |
8. 结论 |
8.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 |
8.2 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关联数据的历史档案资源聚合研究[D]. 贾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阅读大数据平台的数据规范与关联分析应用研究[D]. 马林聪. 贵州财经大学, 2021(12)
- [3]面向智能资源发现服务的城市记忆资源元数据方案构建[J]. 罗婷予,Miguel Baptista Nunes. 图书馆建设, 2021(05)
- [4]林业开放政府数据元数据质量评估研究[D]. 王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面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的核心元数据标准构建[D]. 范冰玥. 武汉大学, 2020(04)
- [6]地球大数据信息服务方法研究[D]. 姜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7]数据交易背景下服务数据资源元数据规范研究[D]. 陈英华.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8]基于本体的开放政府数据的元数据方案及其应用研究[D]. 于梦月. 大连海事大学, 2018(06)
- [9]基于DC标准的中小企业项目元数据库所研究[D]. 杨漾. 广西科技大学, 2015(08)
- [10]基于都柏林核心(DC)的中医文献元数据标准研究[D]. 赵阳.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3(01)
标签:大数据论文; 元数据论文; 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论文; 档案管理系统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