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域经济下的区域媒体合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梨[1](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高冰若[2](2020)在《区域经济对图书出版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经济产业逐渐发展,现代的图书出版产业已经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图书版权贸易表现出明显的增加,这为我国的图书出版逐渐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当前信息技术有蓬勃的发展,图书出版产业在这样的影响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发展在居民生活方式焕然一新的背景下也有了深刻的影响。出版社在区域经济的逐渐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之下,逐渐出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笔者本次首先对当前图书出版产业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然后分析在区域经济下,图书版权贸易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出版社的产业影响,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简单提出在区域经济下,图书出版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版权贸易的影响下应该如何更好地展开工作。
秦翊,马港[3](2019)在《我国动漫产业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我国已步入动漫产业大国的行列,但与世界主要动漫产业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利用中国各区域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指标,通过测算区域动漫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结合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图的绘制,分析我国动漫产业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区域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一步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动漫产业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给出动漫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政策建议。
张康[4](2019)在《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2004年我国政府首次将发展动画产业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大力推动动画产业提质升级,已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重大战略规划之一。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动动漫产业提质升级,坚持品牌化发展战略,促进动漫全产业链和全年龄段发展”,明确将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密切联系起来。动画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产业作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政治功能。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创造更多具有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中国元素的世界影响力优秀作品,拥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时代呼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烈。动画产业集群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空间集聚,它的主要特征是科技与文化交融,是动画产业在新经济态势下创新发展。本文以动画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重点分析动画产业集群的内在机理和演化路径。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明确界定了本文涉及的重要概念与理论,区分了动画与动漫的概念,厘清了产业集群理论,梳理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渊源和应用。第三章介绍了发达国家动画产业集群的发展经验,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视角重点分析美国和日本动画产业集群,研究其产业发展历程和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并总结出对我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第四章重点分析了CAS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状况,爬梳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历程,描绘了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着重探究了CAS视域下的中国动画产业集群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尝试探索CAS理论在我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动力机制,深度剖析我国动画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演化机制、演化路径,同时采用AHP方法对我国动画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作为我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依据。最后一章提出了复杂适应系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举措,包括加强政策扶持、创新产品内容、培育内生型企业、搭建人才梯队和健全版权制度。
杨海龙[5](2018)在《阿坝县特色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阿坝县农业产业以牧为主、农牧林兼营,传统生产模式亟待转型升级;针对县情实际,阿坝县委、县政府和德阳市对口援建前方指挥部,坚持“生态、绿色、有机、现代”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德阿生态经济示范园、德阿光伏扶贫产业园和中低温食用菌基地等项目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推动阿坝县传统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具有高原藏区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带动贫困群众志智同扶、就业增收,积极探索出了一条高原藏区产业有新发展、群众有获得感和民族交融、携手奋进的扶贫扶智新道路。本文以阿坝县为研究区域,将其具有高原特色、生态优势、发展基础的蔬菜产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阿坝实地考察收集了解到的情况和得来的数据进行探究,对阿坝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程度、农牧民内生动力、农业科技支撑、营销水平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对阿坝县发展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的条件进行了SWOT分析,并参考了甘肃省榆中县发展蔬菜产业的相关经验。结果表明,阿坝县高原蔬菜产业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各方面发展条件还蓄势待发,需进一步进行探索,针对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标准布局蔬菜产业、夯实发展基础、培育市场主体、增强内生动力、构建科技服务体系、提升产品影响力等对策性建议。
刘玉堂,张蕊[6](2017)在《武汉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文中认为现代数字信息技术在深刻改变受众文化消费习惯的同时,也在瓦解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赢利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新媒体时代,动漫的生产和传受渠道更加丰富多样。虽然在前互联网时代积累起来的内容生产、专业队伍和优质资产等核心资源是助推武汉动漫产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但互联网平台和平台型文化企业发展不足以及融资难等问题,增加了其发展的不确定性。当前,武汉动漫产业必须瞄准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大势,充分把握数字信息技术调整发展所形成的机遇,创新发展理念与方式,建立与其他地区的比较优势,以便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门超[7](2017)在《广西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与高职专业之间呈现出促进与制衡、支持与制约的关系。广西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存在着人才培养定位模糊、专业发展方式雷同、课程内容设置落后、地方文化缺失严重等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适切性问题。因此,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在新阶段应走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之路、发展特色专业之路、民族化发展定位之路和真实项目教学之路等特色建设之路。
吴杰[8](2016)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地域分布特征》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及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日趋良好,动漫产业产值迅速增长,从2005年的117亿元,到2015年上升至1131亿元,产业发展规模逐渐形成,发展空间巨大。动漫产业具有高投入、高利润、高风险、成长快、持续性和爆发性强的特点,存在关联度大、资源消耗少、能耗低、无污染的产业优势,因而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今,全球已经形成了“三大阶梯”动漫产业格局,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各国成为排名全球前列的动漫产业国家。在全球产业大融合和国际分工专业化的趋势下,我国的动漫产业势必会受到动漫产业全球化生产关系的影响,不可能完全长期依附在有国家政策扶持的国内小环境下发展首先本文运用历史归纳、逻辑演绎等方法从动漫产业的发展过程、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对我国当前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定性的分析,与此同时,对比分析动漫产业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商业运营模式、发展模式等方面优势,以此为本国动漫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再次,本文基于波特教授的“钻石理论”模型,结合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特征,从生产要素、需求状况、支持产业、政府行为和企业战略5个层面,共选取36个指标,建立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权值法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成为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排名前列的地区,这些省(直辖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并根据评价结果绘制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示意图,分析其地域分布特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实力从东部到西部地区逐渐降低,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除个别省份发展较好,其余地区产业发展环境较差,产业发展较为困难。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及北京、上海两大核心城市,经济基础较好,创新能力强,大众消费需求旺盛,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对新兴产业投入较大,产业发展动力强劲,大批实力企业脱颖而出,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前驱地带。最后,分析当前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发展经验,提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对策。
郑坚,李佳龙[9](2015)在《生产-消费新业态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变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下的中国动漫产业正经历着生产与消费的转型和升级。在新业态的影响下,中国动漫产业进行了产业化的调整,最主要的现象就是行业整合和媒介融合。不同行业的资本介入动漫产业的上下游,赋予了动漫产业多样化的产业特色。同时,受新媒体的影响,动漫产业开始从传统的出版、音像、电视行业向网络新媒体延伸,产生了以新媒体为集群的新的制播方式。由于受众在新媒体中具有高度的内容选择权,因此以受众为导向的消费模式也逐渐兴起。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各区域的动漫产业开始根据自己的区位优势,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突破口,探索出了区域经济模式、区域文化模式等道路。凭借已有的产业集群以及新兴的动漫衍生产业链的发展,一种更宏观的动漫生态圈也在积极构建。
高莹[10](2015)在《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及旁侧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文化传媒产业的崛起和发展业已成为衡量和推动一个地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传媒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方兴未艾,在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区域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明确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生发展的规律,对确立文化传媒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制定传媒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政策,促进传媒产业与国民经济及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北京CBD坐落于我国文化的中心和文化传媒产业发展最好的城市,以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业等相关行业在内的传媒产业为主导,正向大型国际传媒产业集聚区的趋势快速发展,在全国的文化产业集聚区中具有引领性和典型性。本研究以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区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媒产业集聚程度、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和文化传媒产业旁侧效应三方面发掘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展的规律,兼具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区位熵方法对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的集聚性进行定量测度,并根据测算结果分析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度的横向、纵向变化规律;使用灰色关联度测算方法,建立了影响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展的七个一级指标体系和十九个二级指标,发掘产业规模、集聚区规模、人才培养、市场需求、关联产业、区域经济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对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力大小,并详细阐明其中原因。在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拉动经济、促进就业、文化服务、产学研互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转型等方面,分析了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区对整个朝阳区乃至北京市有着怎样的区域带动效应和旁侧效应。最后,本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区对全国的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发展的示范效应,概括为处理好五种关系,即政府与市场、集聚区与高校、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传媒产业与关联产业、集聚区与所在区域。
二、区域经济下的区域媒体合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域经济下的区域媒体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
三、深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
一、产业发展情况 |
二、“宝安模式”内容 |
三、“宝安模式”成效 |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
一、“职教集团”背景 |
二、“职教集团”特点 |
三、“职教集团”成效 |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
一、“校企合作”现状 |
二、“校企合作”内容 |
三、“校企合作”成效 |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
四、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2)区域经济对图书出版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当前图书出版产业的现状进行初步分析 |
三、在区域经济下,图书版权贸易和信息技术背景下图书出版社的产业影响 |
四、在区域经济下,图书出版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版权贸易的影响下应该如何更好地展开工作 |
五、结束语 |
(3)我国动漫产业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我国动漫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
三、结论及建议 |
(4)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检索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多学科研究分析法 |
1.3.4 实地调查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动画 |
2.1.2 产业集群 |
2.1.3 动画产业集群 |
2.2 理论概述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
第3章 发达国家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3.1 美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3.1.1 孕育阶段(1880 年至1902 年) |
3.1.2 聚集阶段(1902 年至1950 年) |
3.1.3 涌现阶段(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
3.2 日本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经验 |
3.2.1 孕育阶段(1906 年至1944 年) |
3.2.2 聚集阶段(1945 年至1970 年) |
3.2.3 涌现阶段(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CAS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
4.1 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4.2 CAS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问题 |
4.2.1 集群内生性不足 |
4.2.2 集群建设盲目性 |
4.2.3 集群发展滞后 |
4.2.4 集群主体发展动力不足 |
4.2.5 集群内容供需不均衡 |
4.2.6 集群中人才结构和梯队失衡 |
第5章 基于CAS理论的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
5.1 基于CAS理论的动画产业集群演化动力 |
5.1.1 演化动力的内外部因素 |
5.1.2 动画产业集群演化的复杂性特征 |
5.2 基于CAS理论的动画产业集群演化机制 |
5.3 基于CAS理论的动画产业集群演化路径 |
5.3.1 孕育阶段——外商投资推动 |
5.3.2 聚集阶段——政策驱动 |
5.3.3 涌现阶段——自发形成 |
5.4 中国动画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实证分析 |
5.4.1 构建中国动画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 |
5.4.2 构造判断矩阵并检验一致性 |
5.4.3 计算综合重要度得到指标权重 |
第6章 复杂适应系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
6.1 加强政策扶持,促进产业集群自发演化 |
6.1.1 加大对动画产业集群的政策补贴 |
6.1.2 加大税收优惠扶持力度 |
6.1.3 重视集群中主体的专业化分工 |
6.2 创新产品内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 |
6.2.1 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源泉 |
6.2.2 创作全龄的动画精品 |
6.2.3 营造企业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 |
6.3 培育内生型企业,聚集集群内生性演化动力 |
6.3.1 鼓励发展多种类的融资方式 |
6.3.2 提升集群管理服务水平 |
6.4 搭建人才梯队,满足产业集群人才需求 |
6.4.1 研发动画产业集群人才培养项目 |
6.4.2 大力支持动画专业高等教育发展 |
6.4.3 推进动画专业教学改革 |
6.4.4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6.5 健全版权制度,规范产业集群法律法规 |
6.5.1 强化动画从业者的版权意识 |
6.5.2 促进版权保护的协同化发展 |
6.5.3 落实集群主体的版权保护举措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阿坝县特色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蔬菜产业研究综述 |
1.3.2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蔬菜产业概念与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业产业化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2.3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阿坝县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阿坝县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
3.2 阿坝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3.2.1 种植面积日益扩大 |
3.2.2 规模效应逐渐凸显 |
3.2.3 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
3.3 阿坝县蔬菜产业发展做法 |
3.3.1 坚持连片发展理念 |
3.3.2 先行先试建设示范基地 |
3.3.3 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
3.3.4 大力开展园区招商 |
3.3.5 积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 |
3.3.6 借助科研力量推广新技术新品种 |
3.4 阿坝县蔬菜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3.4.1 对农业经济拉动作用凸显 |
3.4.2 扶贫效益逐渐凸显 |
第四章 阿坝县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供给能力不足 |
4.2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4.3 产业化程度不高 |
4.3.1 龙头带动能力薄弱 |
4.3.2 产业链条薄弱 |
4.3.3 品牌建设滞后 |
4.4 农牧民内生动力缺乏 |
4.4.1 群众思想观念落后 |
4.4.2 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 |
4.5 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
4.5.1 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量不足、质不优、结构老化 |
4.5.2 监管体系不健全 |
4.5.3 标准化水平低 |
4.5.4 院地合作不够紧密 |
4.6 营销水平薄弱 |
4.6.1 蔬菜产业市场发育程度低 |
4.6.2 营销主体缺乏 |
4.6.3 营销手段单一 |
第五章 阿坝县蔬菜产业发展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 |
5.1.1 政策优势 |
5.1.2 区位优势 |
5.1.3 资源优势 |
5.1.4 园区示范基地带动作用初显 |
5.2 劣势分析 |
5.3 机遇分析 |
5.3.1 政策机遇 |
5.3.2 群众对安全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 |
5.3.3 助力精准脱贫攻坚的需要 |
5.3.4 农牧民对实现美好生活的向往 |
5.4 挑战分析 |
5.4.1 自然灾害频发 |
5.4.2 阿坝县稳定压力依然突出 |
5.4.3 同质化资源条件制约 |
5.4.4 其他制约因素 |
5.5 SWOT矩阵分析 |
第六章 国内高原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
6.1 坚持样板基地示范 |
6.2 严格把控生产各个环节 |
6.3 执行高标准技术标准 |
6.4 大力推广标准化技术 |
6.5 开展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
6.6 严格实施产地准出制度 |
6.7 “联户联保”制自主监督质量安全 |
6.8 实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
第七章 加快阿坝县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高标准布局蔬菜产业,提高蔬菜产业量质齐升 |
7.1.1 科学合理布局 |
7.1.2 科学制定目标 |
7.2 立足生态保护,夯实发展基础 |
7.3 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做强本土企业 |
7.3.1 强化政策引导 |
7.3.2 强化阿坝县现有龙头企业带动 |
7.3.3 加大选商引资力度 |
7.3.4 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 |
7.4 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内生动力 |
7.4.1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
7.4.2 加强技能培训基地建设 |
7.4.3 全面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
7.5 注重科技引领,构建科技服务体系 |
7.5.1 构建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
7.5.2 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
7.5.3 抓实人才引进培养 |
7.6 突出品牌效益,提升产品影响力 |
7.6.1 塑造高原特色品牌 |
7.6.2 多渠道提升高原蔬菜品牌 |
7.6.3 拓宽销售渠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广西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经济与高职专业的关系 |
(一) 促进与制衡:区域经济对高职专业自我革新的影响 |
(二) 支持与制约:高职专业对区域经济的间接影响 |
二、广西区域经济下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特色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缺乏交叉性学科介入 |
(二) 专业发展方式雷同, 人才培养缺乏特色 |
(三) 课程内容设置落后, 地方文化缺失严重 |
(四) 教学过程缺乏真实性, 项目教学成为无源之水 |
三、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特色建设途径 |
(一) 走掌握专业核心技能之路, 适配区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 |
(二) 走发展特色专业之路, 提升人才个性化培养 |
(三) 走民族化发展定位之路, 提高地方文化与人才培养的切合性 |
(四) 走真实项目教学之路, 无缝对接行业和产业 |
(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地域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存在的问题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问题 |
2 动漫产业概述 |
2.1 动漫及动漫产业相关界定 |
2.1.1 动漫的定义 |
2.1.2 动漫产业的定义 |
2.2 动漫产业结构 |
2.2.1 动漫产业组成成分 |
2.2.2 动漫产业链结构 |
2.3 动漫产业商业运作模式 |
3 全球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全球动漫产业强国发展优势分析 |
3.1.1 欧洲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3.1.2 美国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3.1.3 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3.1.4 韩国动漫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3.1.5 国外重点企业分析及经验借鉴 |
3.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
3.2.1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历程 |
3.2.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
3.2.3 中国动漫产业成长能力分析 |
3.2.4 中国动漫产业结构分析 |
3.2.5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
3.2.6 国内重点企业分析及经验借鉴 |
3.3 全球动漫的传播及对中国的影响 |
4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及空间差异分析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1.1 钻石模型理论概述 |
4.1.2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结果 |
4.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2 基于均方差权值法的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 |
4.3.中国动漫产业地域分布研究 |
4.3.1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 |
4.3.2 中国动漫产业基地集群化发展分析 |
5 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
5.1 中国动漫产业存在的问题 |
5.1.1 中国动漫产业结构不合理 |
5.1.2 中国动漫产业商业运作模式落后 |
5.1.3 中国动漫产业政策不可控性 |
5.2 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对策 |
5.2.1 优化动漫产业结构 |
5.2.2 改进动漫产业运作模式 |
5.2.3 全面、合理规划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文章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中国动漫产业现状评价指标原始数据 |
附录 B:中国动漫产业现状评价标准化数据 |
附录 C:量化数据层各指标得分 |
附录 D:各国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相关内容 |
附录 E: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9)生产-消费新业态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变局(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型期的产业新格局 |
二、新媒体环境下多元消费模式 |
三、新业态中的区域动漫产业重组 |
四、动漫产业生态圈的形成与构建 |
(10)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及旁侧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产业集聚的理论回顾 |
二、我国文化传媒产业集聚研究 |
三、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区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文化传媒产业 |
二、产业集聚 |
三、北京CBD |
四、旁侧效应 |
第四节 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内容 |
二、论文框架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数据来源 |
第二章 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一节 全国与北京CBD的文化传媒产业集聚现状 |
一、我国文化传媒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
二、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规模 |
第二节 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水平测算 |
一、测量指标 |
二、数据来源 |
三、区位熵计算过程 |
第三节 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
一、横向分析 |
二、纵向分析 |
第三章 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建构及说明 |
一、指标体系建构 |
二、指标体系建构说明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测算 |
一、灰色系统理论、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数据来源 |
二、各指标灰色关联系数与关联度测算 |
三、各指标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度测算结果分析 |
一、测算结果总体结论 |
二、各指标测算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的旁侧效应分析 |
第一节 产生区域经济新增长点 |
一、巨大的经济增值潜力 |
二、显着的就业拉动效应 |
第二节 改善区域人文教育环境 |
一、丰富和完善文化服务 |
二、实现与教育的产学研互动 |
第三节 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
一、经济主导要素:从不可再生资源到可再生资源 |
二、经济增长方式:从增加要素投入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
三、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到“三、二、一” |
第五章 北京CB的完善方向和示范意义 |
第一节 北京CBD传媒产业集聚的完善方向 |
一、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促进不同规模企业的协同配合 |
二、传媒产业与关联产业:加强相关产业间的优势互补 |
第二节 北京CBD传媒产业集聚的示范意义 |
一、政府扶植与市场需求:发挥市场的根本驱动力 |
二、集聚区与高等院校:推动产学研的合作互动 |
三、集聚区与所在区域:寻找通往后工业经济的新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区域经济下的区域媒体合作(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2]区域经济对图书出版产业经济的影响分析[J]. 高冰若. 大众投资指南, 2020(01)
- [3]我国动漫产业分布特征研究[J]. 秦翊,马港. 商讯, 2019(23)
- [4]复杂适应系统视域下中国动画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D]. 张康. 长春大学, 2019(03)
- [5]阿坝县特色蔬菜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杨海龙.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4)
- [6]武汉动漫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J]. 刘玉堂,张蕊.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17(02)
- [7]广西高职视觉传播与设计专业特色建设研究[J]. 门超.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6)
- [8]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评价及其地域分布特征[D]. 吴杰.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
- [9]生产-消费新业态下的中国动漫产业变局[J]. 郑坚,李佳龙. 当代传播, 2015(06)
- [10]北京CBD文化传媒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及旁侧效应研究[D]. 高莹. 南京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