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先进技术研制更舒服更安全的汽车(论文文献综述)
师新莉[1](2021)在《基于INPD方法的渣土车造型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完善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基建工程行业逐渐扩大,促使渣土车市场也在不断壮大。不断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渣土车产品,是相关企业维持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找到恰当的产品设计切入点,继而逐渐延伸为具体设计概念是产品开发前期的工作重点,同时也会对产品的研发产生重要影响。INPD(Integrate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一体化新产品开发)理论,能够有效帮助设计者解决在产品开发初期快速准确找到符合趋势的产品机会。本文基于INPD方法,以城市渣土车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提高渣土车市场竞争力的造型设计方案。本文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INPD方法流程进行了优化。INPD方法流程涵盖识别机会、理解机会、概念化机会和实施机会四个阶段。本文首先对INPD方法流程进行了丰富,在SET(Socicty、Economy、Technology,社会、经济、技术)趋势分析法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产品现状部分,以便更全面地发现趋势特征和识别机会。其次,本文将概念化机会与实施机会合二为一,简化为产品机会识别、理解机会、概念实施三个阶段。(2)本文对渣土车的理论研究与设计现状进行梳理,并与SET趋势分析法共同得到多个渣土车产品趋势,借助权衡矩阵筛选出唯一的产品机会,即“探索具有安全感的智能电动渣土车”。最后,通过相关数据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以此作为本文设计实践的切入点。(3)对渣土车用户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本文通过用户访谈以及实地观察的方法了解用户习惯和工作流程。并从中发现渣土车应该具备哪些功能与造型会使用户生理心理上都产生安全感。进而对众多用户进行归纳,构建目标用户画像以及用户旅程图,有助于设计的概念实施。(4)对渣土车外部造型展开系统研究。对渣土车构成元素、最新电动载货汽车造型趋势以及安全感造型元素的提取,以此展开渣土车造型的探讨。首先,对现有电动渣土车的外部基本构成元素进行划分并比较。其次,对最新重型电动载货汽车造型趋势进行分析,归纳出电动渣土车应该具备的造型特征。最后,选取具有安全感的工业产品作为样本,提取安全感产品应该具备的造型特征。从以上三方面作为本次电动渣土车外部造型所考虑的造型因素展开设计。(5)具有安全感的智能电动渣土车的外部造型与细节设计。用摄像头替代传统后视镜,扩大后视镜可视化范围,并对成像进行过滤处理,使其投影在前挡风玻璃上,帮助驾驶者及时了解周围环境。同时,通过汽车外屏向其他车辆与行人展示车辆信息状态和行车意象,提高城市渣土车行车安全。本文通过改进后的INPD方法流程的运用,对设计前期进行全面系统的客观分析,顺利构造了产品开发前期阶段,为其他产品开发寻求产品机会提供方法参考。成功构建具有安全感的智能电动渣土车,为渣土车造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价值,对提高渣土车行业竞争力提供一种新思路。
金天贺[2](2020)在《基于磁流变技术的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针对高速列车运行速度提高后车辆振动加剧、轮轨磨耗后车辆易发生蛇行失稳、提速过程中车体横向共振等问题,开展基于磁流变(Magneto-rheological,MR)技术的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旨在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从悬挂系统角度保证列车的行驶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基于MR技术设计新型半主动减振器结构,可以为高速列车装备具有可控参数性能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并达到与主动悬挂系统同等的减振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能耗小、响应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但基于MR技术的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失稳风险高、平稳性低等工程实际问题也存在很大的研究空白,一些理论和实际应用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此,本文以降低高速列车振动、提高车辆运行稳定性为研究目的,采用理论分析、仿真计算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可控刚度或阻尼MR减振器设计、半主动悬挂系统与控制策略设计、试验测试与评估等内容。具体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列车可变刚度(Variable stiffness,VS)悬挂系统适应性研究。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轨道激励频率逐渐增大,在某一运行速度时轨道激励频率等于车辆横向固有振动频率,导致车体发生横向共振现象,极大地威胁列车的运行安全性、降低车辆的乘坐舒适性。由于主要研究列车的横向动力学性能,为了更好地展现车体横向共振这一现象,故根据某型轨道列车参数、利用数值计算软件Matlab/Simulink有针对性地建立了包含VS-MR二系横向减振器的轨道车辆17自由度横向动力学经典模型,设计了避免车体横向共振的on-off开关控制策略,在车体发生横向共振时切换二系悬挂系统的横向刚度值,通过改变刚度来改变车体横向固有振动频率,从而实现避免车体横向共振的目的。结果表明采用VS二系横向悬挂系统可有效避免列车车体横向共振、大幅降低车辆横向振动传递率和车体振动加速度,与被动悬挂系统相比,车体的横向加速度、摇头加速度和侧滚加速度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值分别降低40.41%、17.5%和42.75%。2、高速列车可变阻尼(Variable damping,VD)悬挂系统适应性研究。列车在高速运行的过程中,车辆振动幅值大幅增加、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降低,且由于我国高速铁路线路具有曲线线路多变、线路跨距大等特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也会遇到平稳性和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基于此,开展了VD二系悬挂系统研究。为更加真实地模拟轨道车辆的运用状态,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了高速车辆46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充分考虑车辆系统的多种非线性因素和实测轨道激励。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高速列车采用VD抗蛇行减振器和VD二系横向减振器来控制抗蛇行阻尼和二系横向阻尼参数的变化,使它们达到优良的组合阻尼参数,可明显提高车辆动力学性能,使得车体横向加速度、平稳性指标、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和磨耗功率最值相对于标准阻尼参数分别降低16.4%、14.0%、17.2%、3.9%和85.4%,非线性临界速度达640 km/h。采用VD抗蛇行减振器,可使高速列车更好地适用于不同运用工况,使车辆始终保持较好的运行性能,明显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并保障运行安全性,车体摇头加速度、转向架横摆和摇头位移分别降低40.2%、29.0%和51.3%。针对在直线工况中随着车速增加应适当提高抗蛇行阻尼,而随着通过曲线半径减小应适当降低抗蛇行阻尼这一相互矛盾的问题,通过监控车辆动力学参数判断车辆运行工况,采用VD-MR抗蛇行减振器,并根据不同运行工况控制相应的阻尼力,可为解决该矛盾寻找新途径。3、高速列车可变刚度可变阻尼(Variable stiffness variable damping,VSVD)悬挂系统适应性研究。不同轮轨接触状态时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不同,抗蛇行减振器主要影响车辆的横向动力学性能和蛇行运动稳定性。普通油压减振器由于油压液泄漏、橡胶节点老化等因素会导致抗蛇行刚度和阻尼参数发生变化,且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大幅提高(尤其超过300 km/h后),外部激扰频率会增加并接近或超过车辆/轨道系统固有频率,从而导致轮轨相互作用增强、列车整体或局部共振以及构架失稳等。因此,开展了VSVD抗蛇行减振器对轮轨磨耗的适应性研究,建立了基于MR技术的VSVD抗蛇行减振器动力学数学模型,通过动力学软件Simpack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设计了可避免轮轨磨耗接触状态不良时构架蛇行失稳的模糊控制算法。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抗蛇行减振器的刚度和阻尼参数可大幅改善磨耗轮轨接触不良时的车辆运行性能,保证构架不发生蛇行失稳,与安装被动悬挂系统的车辆相比,车体横向加速度和摇头加速度分别降低22.4%和25.5%,构架横向加速度和摇头加速度分别降低16.0%和65.6%,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和轮对横向位移分别降低53.9%、40.8%和20.6%。4、高速列车可变刚度(VS)悬挂系统有效性试验研究。为验证高速列车安装可控刚度二系横向悬挂系统的有效性,首先,设计加工了一个1/8比例轨道车辆模型、设计加工了两个VS-MR减振器;然后设计了一个可用于该车辆模型的VS半主动悬挂系统并搭建了车辆振动测试平台;随后,基于on-off开关和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算法设计了避免车体横向共振的控制策略;最后,进行了试验研究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VS-MR减振器具有优良的刚度可控性,当线圈电流从0增加到0.8 A时,等效刚度系数增大了3.7倍,突破了一般MR减振器仅阻尼参数可控的瓶颈;所设计的VS半主动悬挂系统及其控制算法可有效避免车体横向共振,与被动悬挂系统相比,振动传递率大幅降低,尤其是在共振频率附近,在谐波激励和随机激励下的车体横向加速度RMS值降低幅度均超过了22%。5、高速列车多功能可变刚度可变阻尼(VSVD)半主动悬挂系统设计与试验评估。首先设计了VS-磁流变弹性体(Magneto-rheological elastomer,MRE)隔振器和VD-MR阻尼器;然后设计制造了一个高速列车VSVD半主动悬挂系统,该悬挂系统包括四个VS-MRE隔振器和两个VD-MR阻尼器;随后设计了多功能VSVD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控制算法,包括基于on-off开关及STFT算法的VS控制器和基于天棚阻尼(Sky-hook)的VD控制器。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多功能VSVD半主动悬挂系统不仅可有效避免车体横向共振,而且可大幅降低车体横向振动加速度;在谐波振动激励作用时,与被动(开关关闭)悬挂相比,被动(开关打开)悬挂、VS悬挂、VD悬挂和多功能VSVD半主动悬挂的车体加速度RMS值分别降低了54.7%、41.6%、56.7%和68.8%;在较宽的振动频率范围内,多功能VSVD悬挂具有最佳的振动衰减能力和最小的振动传递率,可有效避免车体横向共振;在随机激励作用时,与被动(开关关闭)悬挂系统相比,VS悬挂、VD悬挂和多功能VSVD悬挂系统的车体加速度RMS值分别降低了31.3%、44.2%和55.7%。多功能VSVD半主动悬挂系统表现出了最佳的减振性能,且具备应用于实际高速列车悬挂系统的可拓展性以及较高的故障失效安全可靠性。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赵静[4](2019)在《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方法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驾驶室工效设计是大型矿用挖掘机研制的重要环节之一。良好的驾驶室工效是顺利完成挖掘任务,发挥大型矿用挖掘机产品性能的关键。研究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问题,对提升大型矿用挖掘机的安全可靠性和系统工效,降低驾驶员肌肉骨骼疾患,提高我国大型矿用设备自主设计研发水平以及改善恶劣环境中劳动者健康状况,创建舒适工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依托国家863科技基金资助项目(2012AA062001)和山西省煤基重点科攻关项目(MJH2014-08),以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为研究对象,对其工效设计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从人-机-环境的复杂关系出发,构建了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研究框架体系,明确了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要素和与研制各阶段相对应的工效设计研究任务,为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2)依据大型矿用挖掘机操作视野要求,提出了基于视野的驾驶室布局方法。构建了驾驶员工作姿势模型,以挖掘机铲斗最高点和最低点为视野极限尺寸确定眼点分布区域,获得满足视野要求的H点布局区域,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搭建了大型矿用挖掘机模拟操作试验台,设计了基于上肢姿势舒适性的操作手柄布局试验,得到了操作手柄舒适区域;通过动作捕捉系统确定了以上肢关节角度为指标的操作姿势舒适梯度,该指标适用于挖掘机操作姿势的预测分析。(3)对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人机界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显控台布局三因素数学模型,以序列最优为目标函数;将退火思想引入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显控台布局的优化设计方法。对操作手柄开展了人机界面分析,提出基于关键点的多样本逆向设计方法来获得舒适的手柄造型。通过具体试验和分析,对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显控台布局方法和手柄设计方法均能满足对大型矿用挖掘机人机界面的需求,为人机界面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4)应用表面肌电描记术,通过对不同操作姿势上肢肌电信号实时测量,得到表面肌电信号与操作姿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旋前圆肌的RMS值与舒适性呈高度正相关。设计了挖掘机操作中有无扶手支撑的对照试验,探讨了扶手对上肢肌肉疲劳的影响:驾驶员在长时间反复操作过程中,扶手对上肢的支撑可以使操作更轻松,有效降低疲劳,其中扶手对三角肌的影响是最大的,其次是尺侧腕伸肌和桡侧腕屈肌,对肱二头肌和旋前圆肌的影响较小。(5)以实际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为例,基于JACK对当前驾驶室工效进行了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完成优化方案设计。
杨殿锋[5](2019)在《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社会视域下,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正反面影响,探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作出的学说建构和理论解答,考究西方社会关注人的发展、其学术影响具有典型性的学者针对这一论题给出的思考和破解路径,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此提供的有益启示,通过这几个方面较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使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相关问题能有一个较为前位的明晰、解答和讨论。论文整体进路上,采取正反合的路线,分别从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抑制作用和问题的克服路径方面完成论文的阐述与铺陈。问题和靶向上,着重思考和解答当代科学技术是如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又是如何影响和阻碍这一目标实现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西方学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分别就破解此问题给出哪些有益启迪,通过对这些问题力所能及的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论题的学术探讨能有所裨益。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智力和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内涵、外延、角色以及人们对它的理解并不相同,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性研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确立的未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最终形成这个整体性概念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古希腊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都对其给予内涵拓展,这些内容应当对马克思确立这一完整概念具有一定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线条性研究;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它们之间应当具有内在耦合的同一性关系,需要进行探讨性研究,从而为整个论文的展开和铺陈提供概念、背景和立论基础。马克思十分注重自然科学领域的每项新进展对其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这是这篇论文探究科学技术作用的重要方法论指导。当代社会展现出科学技术门类众多、发展迅猛、成果丰硕的特点,从信息技术革命、智能化革命、生命科学革命、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五个方面,精细撷选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无人驾驶、3D打印、克隆技术、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科学等十余项具有代表性、革命性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分别探讨其对于丰富人的物质生活、拓展人的交往空间、变革人的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构社会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新表象,特别是呈现出的技术融合、颠覆性影响、社会大变革等新特征,研究和探明当代科学技术究竟在哪些方面、通过何种方式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难点在于以哲学的视角洞察最新技术成果所产生的正向作用,而非一般性探讨科学技术的相关意义。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即异化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需要在学术层面展开不间断地研究和讨论,这对于形成相对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进而培厚科学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积极作用,这是撰写这篇论文的一个重要思考。论文试图从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角度,着眼于问题的存在、表象、特征、根源等方面对科学技术异化进行探索性思考和研究,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全新的研究考量与思路建构;着眼于每个方面,从概念辨析、哲学渊源、现实状况、学术思考等方面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从历史、文化、道德、伦理、观念等视角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使研究建立在尽可能浑厚的学理基础上,尽力探明这一影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难题所涉及的相关方面内容。马克思、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经典作家,对于科学技术作为“一门学科”和它的革命杠杆作用进行的具有理论原点意义的独创性研究,特别是为人类确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勾画出共产主义社会的美好蓝图,论文的整个论题作为马克思主义论域下的研究内容,需要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学说中寻求理论原点上的发现和启示,重点突出其对科学技术异化、劳动异化、人的解放、真正的共同体等内容的理论研究,以期从整体脉络和理论进路上对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有较为独立的思考,并使这一论题所欲探讨、评析和解答的问题有一结论式的回应。西方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反思相对较早、形成思想较为系统、给出答案较为丰富,需要撷取代表性强的流派和学者,对他们立论的出发点、给出的突破点、存在的褊狭点予以探寻和研究,以探讨他们对于科学技术异化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给出怎样的回应、哪些有益的启迪以及存在哪些共同缺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诸多精华,其哲理对于消解与科学技术异化有关的全球性纷争、生态环境破坏、能源资源紧缺等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与治理意义,需加以阐发并提供启示性见解。
徐江华[6](2019)在《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保障“物”的安全状态、决策“人”的安全行为、满足客舱“生态”安全。论文选题来自于科研项目与设计实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飞机客舱事故发生前的预防,综合运用工业设计、人机工学、航空安全等多学科知识交叉研究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理论,形成本土飞机客舱设施造型设计风格和创意特色,理论联系实践,为我国大飞机战略的研发与制造业服务。本论文主要从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实践验证三个部分开展研究。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理论。飞机客舱安全人机就是研究“人—客舱设施—情景—文化与审美”之间安全和谐的关系。以航空安全为背景,以工业设计、客舱安全、人本主义、系统设计、人机工学、航空设计文化等理论为基础,以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和谐”设计为最终目标,从安全与舒适、人机与人因、生态安全三个方面构建飞机客舱设施安全人机设计内容。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原则。针对当前民航客机客舱客观现状调研与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以大量优秀的飞机客舱设施设计作品作为研究依据,在实践中检验分析。通过系统研究与归纳分析,详细解析了飞机客舱设施安全人机“人因”要素、“物性”要素、情境要素、文化与审美要素;系统归纳出飞机客舱设施产品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基础原则、“物”的安全状态原则、“人”的安全行为原则、人与物和谐原则;安全人机设计理论、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安全人机设计原则揭示了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方法。通过TRIZ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功能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实现“物”的安全状态目标;以感性工学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外观特征与情感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决策“人”的安全行为目标;PSS设计方法解决飞机客舱设施造型服务特征设计层面的问题,达到“生态”安全目标。三个目标的实现,最终系统为乘客提供“安全和谐”的终极目标体验。实践验证。系统解析乘客活动空间主要设施—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及布局安全人机设计,构建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模型。基于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理与方法,以正在研发的国产大型客机C929较典型的客舱区域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原创设计应用,通过实例验证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理论,探索基础理论的核心与设计新方向,满足国产大飞机客舱设施研发自主创新要求。
张瑞仁[7](2017)在《新能源客车的外观和内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发展新能源技术,推广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是世界各主要汽车大国重点关注和投入的领域。我国也把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列为优先和重点发展的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公交车辆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具有交通分担率高,使用频率大和运行里程高的特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需要具备造型美观,技术先进,性能可靠,乘坐舒适的公交车辆,在公共交通领域推广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降低城市的污染物总排放,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也成为了政府和各主要客车企业优先扶持和重点发展的车辆类型。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是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通过对比不同能源与动力形式的新能源公交客车,研究城市公交车辆造型和内饰的的主要元素和常用形式,以及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辆造型和内饰的影响因素,找出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方式,发现现有车辆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更好的指导设计实践和生产活动。在分析并归纳了这些因素,提出一个新的设计方案。新的方案拥有美观现代的造型和舒适的车内环境,并针对乘客的视野范围,车内人性化设施以及通道的宽度做出了重点的改进,为乘客带来轻松舒适和愉快的乘车体验。
徐则臣[8](2013)在《耶路撒冷》文中研究指明初平阳从傍晚五点零三分开始,十一个小时十四分钟,黑暗,直到急刹车,火车猛然停下。初平阳在睡眠的惯性里梦见自己穿过挡板,被扔到了隔壁的硬卧包厢里。惊醒的同时他听到有人尖叫,也有人因为情况紧急陡然放大了呼噜声,还有人放
斯蒂芬·米勒,王好强,杜明甫[9](2013)在《信使》文中研究说明一名举止优雅、打扮时尚的女子在柏林登上了前往纽约的航班……达莉亚原是中东地区的一名难民,经过某恐怖组织多年的培训和包装,她摇身一变,成为意大利贵族的后裔。她加入恐怖组织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和兄弟均死于美军的枪口之下。为了复仇,她接受了死亡任务。她身上携带了一种致命的病毒,只要跟她接触的人就会被传染,其症状从一般的感冒开始,之后病毒会慢慢入侵大脑,致人死亡。虽然她自己体内也带有这种病毒,但因注射了延缓发作的药物,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发挥"武器"的效力。科学家山姆·沃特曼先前就曾留意到此种病毒的存在,但一直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恐怖行动展开后,传染病很快在美国多地爆发,民众的恐慌情绪与日俱增。谁能够阻止这场浩劫的发生呢?
约翰·康诺利,孔雁[10](2010)在《情人》文中研究说明查理·帕克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一名纽约警察局的警察,杀死了一对年轻人,那对被枪杀的男孩和女孩几乎和查理年龄不相上下。紧接着,查理的父亲又自杀了。对于他的死,警方没有任何解释。父亲死后,母亲带着查理.帕克逃到了缅因州。母亲是帕克唯一的亲人了,但是很多年以来,帕克总有种感觉,母亲原来与他若即若离,而父亲死后,母亲似乎原谅了什么,与他的距离也在拉近。长大后的查理.帕克当了一名私人侦探,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他的侦探执照被警方吊销,并受到了警察局的监视。不得已,帕克只能在波特兰的一家酒吧工作,借以谋生,同时也避免惹是生非。但是暗地里,他却在悄悄调查着关于自己的案子,关于他的出身,以及围绕着他父亲威尔的死所发生的一切。调查揭开了由谎言所掩饰的一生,揭开了他母亲失去的一切还有他父亲的背叛,揭开了朋友用生命所保守的秘密和忠诚,以及因为恶友的出卖,一个又一个被夺去的生命。然而,在这一切事件的背后,在阴影里,总是有一对男女在逡巡着,在追踪着。几十年以来,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死而复生。他们似乎戴着神秘的面具,在死去的一刹那,会完全变了模样。重生后,即便远隔千里,他们也会不惜一切代价走到一起。他们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结束查理·帕克的生命……
二、利用先进技术研制更舒服更安全的汽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先进技术研制更舒服更安全的汽车(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INPD方法的渣土车造型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目的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渣土车概述 |
1.2.1 渣土车介绍 |
1.2.2 渣土车行业特征趋势 |
1.3 INPD方法 |
1.3.1 研究方法综述 |
1.3.2 INPD方法提出 |
1.3.3 INPD方法流程 |
1.3.4 INPD研究现状 |
1.3.5 INPD方法改进 |
1.4 SET分析法 |
1.4.1 SET分析法概述 |
1.4.2 SET分析法流程 |
1.4.3 SET分析法运用 |
1.5 课题主要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1.5.1 课题研究对象 |
1.5.2 课题研究方法及内容 |
1.5.3 论文框架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渣土车趋势分析与机会识别 |
2.1 渣土车理论研究现状 |
2.1.1 安全问题 |
2.1.2 扬尘抛洒问题 |
2.1.3 监管问题 |
2.1.4 渣土车理论研究现状小结 |
2.2 渣土车市场研究现状 |
2.2.1 电动化 |
2.2.2 智能化 |
2.2.3 轻量化 |
2.3 SET分析 |
2.3.1 社会因素分析 |
2.3.2 经济因素分析 |
2.3.3 技术因素分析 |
2.3.4 SET因素分析总结 |
2.4 产品机会的筛选与分析 |
2.4.1 大量趋势特征点 |
2.4.2 产品机会缺口的角度 |
2.4.3 多个产品机会 |
2.4.4 矩阵权衡筛选出一个产品机会 |
2.4.5 产品机会验证分析 |
2.4.6 “安全感”产品机会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用户需求研究的安全性机会理解 |
3.1 目标用户群体确定 |
3.2 用户信息采集 |
3.2.1 用户访谈概述 |
3.2.2 用户访谈过程 |
3.2.3 用户访谈小结 |
3.2.4 实地观察法概述 |
3.2.5 实地观察内容 |
3.2.6 实地观察小结 |
3.3 用户角色构建 |
3.4 用户需求分析 |
3.4.1 用户行为需求清单 |
3.4.2 用户安全需求筛选 |
3.4.3 产品功能构想清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电动车造型及安全感元素的机会理解 |
4.1 国内现有渣土车功能造型元素 |
4.1.1 电动渣土车基本信息 |
4.1.2 电动渣土车造型元素构成 |
4.1.3 电动渣土车造型分析 |
4.2 载货电动车造型风格分析 |
4.2.1 特斯拉Semi |
4.2.2 梅赛德斯-奔驰载货车 |
4.2.3 雷诺D系列电动载货车 |
4.2.4 沃尔沃FE纯电动重卡 |
4.2.5 载货电动造型风格小结 |
4.3 安全感造型元素提取 |
4.3.1 形态特征 |
4.3.2 色彩选择 |
4.3.3 汽车轻量化材质选择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动渣土车造型设计的概念实施 |
5.1 设计策略 |
5.1.1 对标车型尺寸数据参考 |
5.1.2 设计定义 |
5.1.3 内部功能确定大体轮廓 |
5.1.4 外在造型风格与元素 |
5.2 产品概念化草图 |
5.2.1 草图绘制 |
5.2.2 方案选定 |
5.3 产品效果展示与特征设计 |
5.3.1 三维建模 |
5.3.2 渲染效果 |
5.3.3 内部功能特征设计 |
5.3.4 外部造型特征设计 |
5.4 渣土车造型语义特征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产品机会权衡矩阵个人评分表 |
附录B:半结构式访谈内容记录表 |
附录C:安全感产品样本图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磁流变技术的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轨道车辆二系悬挂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被动悬挂系统 |
1.2.2 主动悬挂系统 |
1.2.3 半主动悬挂系统 |
1.3 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磁流变液 |
1.3.2 基于磁流变技术的半主动悬挂系统及其应用 |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悬挂系统适应性研究 |
2.1 高速列车横向动力学模型 |
2.1.1 车体动力学方程 |
2.1.2 转向架动力学方程 |
2.1.3 轮对动力学方程 |
2.1.4 高速列车系统状态空间方程 |
2.2 轨道随机不平顺激励 |
2.2.1 方向不平顺 |
2.2.2 水平不平顺 |
2.2.3 轨道激励功率谱密度函数 |
2.3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悬挂系统设计与仿真计算 |
2.3.1 可变刚度悬挂系统设计 |
2.3.2 振动传递率仿真计算结果 |
2.3.3 车体加速度计算结果 |
2.3.4 转向架和轮对加速度计算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3 高速列车悬挂系统刚度与阻尼变化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适应性研究 |
3.1 高速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 |
3.1.1 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 |
3.1.2 悬挂系统非线性 |
3.1.3 轮轨接触非线性 |
3.1.4 轨道不平顺参数 |
3.1.5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
3.1.6 车辆动力学模型验证 |
3.2 高速列车可变阻尼二系悬挂系统适应性研究 |
3.2.1 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适应性分析 |
3.2.2 可变阻尼二系横向减振器适应性分析 |
3.2.3 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和二系横向减振器组合适应性分析 |
3.3 高速列车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研究 |
3.3.1 列车运行速度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
3.3.2 列车运行线路恶化的适应性研究 |
3.3.3 列车运行曲线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
3.3.4 列车运行线路变化的适应性研究 |
3.3.5 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对运行工况的适应性进一步讨论 |
3.4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悬挂对轮轨磨耗的适应性研究 |
3.4.1 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模型 |
3.4.2 可变刚度可变阻尼磁流变抗蛇行减振器力学模型 |
3.4.3 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3.4.4 可变刚度可变阻尼半主动悬挂系统设计与仿真计算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悬挂系统有效性试验研究 |
4.1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悬挂系统与振动测试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
4.1.1 可变刚度悬挂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工作原理 |
4.1.2 车辆振动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工作原理 |
4.2 可变刚度磁流变减振器的设计和性能测试 |
4.2.1 可变刚度磁流变减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4.2.2 可变刚度磁流变减振器的磁场仿真计算 |
4.2.3 可变刚度磁流变减振器动态性能测试 |
4.3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悬挂系统设计与性能评估 |
4.3.1 可变刚度悬挂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4.3.2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悬挂系统的测试结果与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5 高速列车多功能可变刚度可变阻尼半主动悬挂系统设计与试验评估 |
5.1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悬挂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 |
5.2 可变刚度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设计和性能测试 |
5.2.1 可变刚度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5.2.2 可变刚度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磁场仿真与性能计算 |
5.2.3 可变刚度磁流变弹性体隔振器的加工与性能测试 |
5.3 可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和性能测试 |
5.3.1 可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5.3.2 可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的磁场仿真与性能计算 |
5.3.3 可变阻尼磁流变阻尼器性能测试 |
5.4 高速列车多功能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悬挂系统的试验测试与分析 |
5.4.1 高速列车模型及半主动悬挂系统的振动测试平台 |
5.4.2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悬挂系统控制算法的设计 |
5.4.3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悬挂系统的试验测试与评估 |
5.4.4 高速列车可变刚度可变阻尼悬挂可拓展性和故障安全性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方法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驾驶室布局和校核的研究 |
1.4.2 人机界面布局的研究 |
1.4.3 人体工作姿势的舒适性研究 |
1.4.4 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内容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体系 |
2.1 驾驶室工效研究内容和方法 |
2.1.1 研究内容 |
2.1.2 研究方法 |
2.2 驾驶室工效设计原则 |
2.2.1 操作可视性原则 |
2.2.2 上肢可及性原则 |
2.2.3 姿势舒适性原则 |
2.3 大型矿用驾驶室工效设计要素 |
2.4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布局设计 |
3.1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布局概述 |
3.2 基于视野的驾驶室H点布局方法 |
3.2.1 人体尺寸选择 |
3.2.2 工作姿势定义 |
3.2.3 眼点区域确定 |
3.2.4 H点布局范围求解 |
3.3 基于舒适性的操作手柄布局试验 |
3.3.1 试验设备 |
3.3.2 被试和试验准备 |
3.3.3 试验过程 |
3.3.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3.4 操作手柄布局的舒适区域 |
3.4.1 操作手柄舒适区对比 |
3.4.2 操作姿势舒适梯度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人机界面优化 |
4.1 大型矿用挖掘机人机界面概述 |
4.2 显控台布局优化模型 |
4.2.1 布局原则 |
4.2.2 布局优化数学模型 |
4.2.3 目标函数 |
4.3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显控台布局优化 |
4.3.1 基本粒子群算法 |
4.3.2 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 |
4.3.3 显控台待布元素 |
4.3.4 显控台按键和旋钮排序求解 |
4.3.5 显控台布局优化结果 |
4.4 操作手柄造型的优化设计 |
4.4.1 操作手柄的人机分析 |
4.4.2 基于关键点的多样本逆向设计方法 |
4.4.3 操作手柄逆向设计试验 |
4.4.4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型矿用挖掘机操作姿势舒适性研究 |
5.1 表面肌电描记术 |
5.2 表面肌电信号与操作姿势舒适性的关系 |
5.2.1 操作姿势舒适性试验 |
5.2.2 试验结果分析 |
5.2.3 表面肌电信号和舒适性的相关分析 |
5.3 扶手对挖掘机操作上肢疲劳的影响 |
5.3.1 试验设备 |
5.3.2 被试信息 |
5.3.3 试验过程 |
5.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5 试验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评价 |
6.1 计算机辅助人机工程设计和评价系统 |
6.2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场景构建 |
6.2.1 虚拟人体建模 |
6.2.2 产品和作业环境建模 |
6.3 驾驶室布局的校核 |
6.3.1 可视性校核 |
6.3.2 可及性校核 |
6.3.3 姿势舒适性校核 |
6.4 驾驶室布局的优化 |
6.4.1 优化依据 |
6.4.2 优化方案 |
6.4.3 方案验证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 |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发展的基本涵义 |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涵义与嬗变 |
一、科学技术的概念渊源 |
二、科学技术的角色演变 |
三、科学技术的价值论说 |
第二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起源与演进 |
一、人的发展论题的产生与内涵 |
二、文艺复兴对人的价值的彰显 |
三、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发展思想的拓展 |
四、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同一性 |
一、科学技术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 |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技术的必要条件 |
三、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耦合 |
第二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 |
第一节 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互联网:丰富人的社会交往 |
二、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生存 |
三、区块链:重构人类信任机制 |
第二节 智能化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人工智能:改变生活方式 |
二、无人驾驶:出行的“进化” |
三、3D打印:一场制造革命 |
第三节 生命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克隆技术:攻克人类重大疾病 |
二、基因工程:延长人的生存链 |
第四节 能源和环境科学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新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二、新材料:打破资源依赖 |
三、生态科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第五节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深层影响 |
一、主要特征:技术的融合 |
二、深层效应:颠覆性影响 |
三、生成功能:社会大变革 |
第三章 科学技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负面影响 |
第一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生:蕴藏于社会发展的必然 |
一、历史必然性 |
二、现实合理性 |
三、主客对立性 |
第二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表现:寓示着人本意蕴的缺失 |
一、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
二、挑战人的生命权利 |
三、扭曲主体道德价值 |
四、威胁社会伦理底线 |
第三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特征:呈现出人类挑战的加重 |
一、领域扩大化 |
二、危害深重化 |
三、挑战全球化 |
四、治理艰难化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异化的根源: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否定 |
一、工具理性背离科学理性 |
二、人类欲望湮没人文精神 |
三、外在表象否定人的本质 |
第四章 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超越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科技与人思想的时代发掘 |
一、科学技术:历史杠杆与革命力量 |
二、异化扬弃:类本质的回归 |
三、人的解放: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四、真正的共同体:世界历史的界标 |
第二节 西方科学技术哲学主张的批判性借鉴 |
一、技术之思:沉沦与超越 |
二、批判理性:唤醒与重塑 |
三、向度调适:替代与构建 |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当代弘扬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的缘起 |
1.2.1 研究的背景 |
1.2.2 课题的来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现状评述 |
1.4.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设计 |
1.4.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的研究现状 |
1.5 概念界定 |
1.5.1 安全人机工程学 |
1.5.2 TRIZ |
1.5.3 感性工学 |
1.5.4 PSS |
1.5.5 系统设计 |
1.5.6 人本主义设计 |
1.6 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理论 |
2.1 飞机客舱安全 |
2.1.1 飞机客舱安全的产生与分类 |
2.1.2 飞机客舱安全事故的分类 |
2.1.3 飞机客舱安全事故的致因与预防 |
2.2 飞机客舱设施的安全需求 |
2.2.1 飞机客舱的分类 |
2.2.2 飞机客舱设施的分类 |
2.2.3 飞机客舱设施研发的安全因素 |
2.2.4 飞机客舱设施安全设计导向 |
2.3 飞机客舱安全人机设计 |
2.3.1 安全与舒适 |
2.3.2 人机与人因 |
2.3.3 生态安全 |
2.3.4 安全人机设计原理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与原则 |
3.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要素 |
3.1.1 “人因”要素 |
3.1.2 “物性”要素 |
3.1.3 情境要素 |
3.1.4 文化与审美要素 |
3.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原则 |
3.2.1 基本原则 |
3.2.2 “物”的安全状态原则 |
3.2.3 “人”的安全行为原则 |
3.2.4 人物和谐原则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方法研究 |
4.1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TRIZ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1.1 健壮设计是“物”的安全状态保障 |
4.1.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TRIZ理论的健壮设计 |
4.1.3 TRIZ设计方法的应用 |
4.2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感性工学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2.1 感性意向调研分析 |
4.2.2 感性意向空间的构建 |
4.2.3 决策“人”的安全行为的感性工学设计方法 |
4.3 飞机客舱设施造型PSS设计方法研究及应用 |
4.3.1 PSS绿色设计方法 |
4.3.2 PSS“集”设计方法 |
4.3.3 PSS模块化设计方法 |
4.3.4 PSS智能设计方法 |
4.3.5 PSS设计总体目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设计视域下的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5.1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设计需求 |
5.1.1 乘客对飞机客舱座椅人机不适的主要体现 |
5.1.2 乘客对飞机客舱座椅造型不适的主要体现 |
5.1.3 乘客对飞机座椅布局不适的主要体现 |
5.2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系统层级分类 |
5.2.1 飞机客舱乘客座椅的发展与分类 |
5.2.2 经济舱乘客座椅组成部分的系统分析 |
5.3 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模型 |
5.3.1 人的层面 |
5.3.2 座椅的层面 |
5.3.3 环境的层面 |
5.3.4 文化与美学层面 |
5.4 经济舱乘客座椅布局方法 |
5.4.1 乘客对座椅布局的诉求 |
5.4.2 乘客座椅布局的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对国产双通道宽体客机C929 应用的研究 |
6.1 C929 经济舱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1 C929 经济舱布局设计 |
6.1.2 C929 经济舱卧铺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3 C929 经济舱乘客座椅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1.4 C929 公共服务空间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2 C929 经济舱盥洗室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2.1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计调研与分析 |
6.2.2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构思 |
6.2.3 C929 经济舱盥洗室设施造型及布局安全人机设计方案 |
6.3 C929 乘务员休息室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3.1 C929 乘务员休息室布局设计 |
6.3.2 C929 乘务员休息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3.3 C929 商务会议室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 C929 厨房布局及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1 C929 厨房布局及设施造型设计分析 |
6.4.2 C929 厨房布局与橱柜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3 C929 客舱运输服务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4.4 C929 航空餐具造型安全人机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
1.着作 |
2.学术论文 |
3.科研奖励 |
4.专利 |
5.科研课题 |
(7)新能源客车的外观和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加快带来的交通和环境问题 |
1.1.2 发展新能源客车具有重要的意义 |
1.1.3 我国现阶段新能源城市客车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能源公交客车发展现状和趋势 |
2.1 新能源公交客车的定义和特点 |
2.2 国内外新能源公交的现状和运营情况 |
2.2.1 国外新能源公交的现状和运营情况 |
2.2.2 我国新能源城市公交客车的现状 |
2.3 我国在新能源公交客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
2.4 新能源客车的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能源公交造型和内饰的主要元素和形式 |
3.1 新能源公交车辆的常见外观形式 |
3.1.1 前围 |
3.1.2 车身后围 |
3.1.3 车身侧围 |
3.2 新能源城市客车局部造型的常见的形式 |
3.2.1 侧窗 |
3.2.2 车门 |
3.2.3 车顶 |
3.3 内饰的常见布局形式 |
3.3.1 驾驶区 |
3.3.2 乘客区 |
3.3.3 栏杆扶手 |
3.3.4 车顶 |
3.3.5 售票台和乘务员通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能源城市公交造型和内饰的影响因素 |
4.1 车辆用途的影响 |
4.2 燃料和储能装置的影响 |
4.2.1 燃料和储能装置顶置时 |
4.2.2 燃料和储能装置底置时 |
4.2.3 气罐或电池组后置时 |
4.3 动力和传动装置的影响 |
4.3.1 发动机前置车辆 |
4.3.2 发动机后置 |
4.3.3 发动机中置 |
4.4 地板高度、车桥和悬挂装置的影响 |
4.4.1 对车辆外观的影响 |
4.4.2.对车内空间的影响 |
4.5 生产以及人文因素的影响 |
4.6 客户定制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能源城市客车的设计要素和流程 |
5.1 新能源城市客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原则 |
5.1.1 新能源客车的造型设计原则 |
5.1.2 内饰设计原则 |
5.2 新能源城市客车的外观和内饰的色彩构成 |
5.2.1 新能源城市客车的车身色彩 |
5.2.2 新能源城市客车的内饰色彩 |
5.3 新能源公交车辆材质使用原则和分析 |
5.3.1 车身的材质使用原则 |
5.3.2 车辆内饰的材质使用原则 |
5.4 新能源公交车设计流程 |
5.5 乘客在车内活动人机工程学分析 |
5.5.1 驾驶区 |
5.5.2 乘客座椅 |
5.5.3 扶手横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设计实践 |
6.1 设计方案 |
6.2 外形和内饰设计 |
6.2.1 造型设计 |
6.2.2 内饰设计 |
6.3 色彩分析 |
6.4 材质使用分析 |
6.5 人机工学分析 |
6.6 车辆的三视图和尺寸标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利用先进技术研制更舒服更安全的汽车(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INPD方法的渣土车造型设计与研究[D]. 师新莉.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磁流变技术的高速列车半主动悬挂系统研究[D]. 金天贺.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工效设计方法及技术研究[D]. 赵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19
- [5]当代科学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研究[D]. 杨殿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飞机客舱设施造型安全人机设计研究[D]. 徐江华.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7]新能源客车的外观和内饰研究[D]. 张瑞仁.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8]耶路撒冷[J]. 徐则臣. 当代, 2013(06)
- [9]信使[J]. 斯蒂芬·米勒,王好强,杜明甫. 译林, 2013(02)
- [10]情人[J]. 约翰·康诺利,孔雁. 译林,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