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氏疟原虫耐氯喹株红色内寄生虫的凋亡

伯氏疟原虫耐氯喹株红色内寄生虫的凋亡

一、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论文文献综述)

李若曦[1](2021)在《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论文聚焦老药二次研发方向,以抗肿瘤临床候选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结构精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并系统研究了其抗疟疾活性、安全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同时发现抗心律不齐临床药物普罗帕酮具有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并以普罗帕酮为先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药物化学改造工作。本论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于Quisinostat的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疟疾(malaria)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全球性恶性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流行性最广,危害最大。由于耐药疟疾的威胁愈演愈烈,目前临床上急需具有新结构、新作用机制与多时期杀虫药效的抗疟疾新药。多年研究表明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Plasmodium 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PfHDAC)具有成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标的潜力。前期研究中本团队合作方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江陆斌研究员团队发现临床Ⅱ期异羟肟酸类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良好的体内外多时期抗疟疾药效。Quisinostat由于细胞毒性大、治疗窗口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潜力,但Quisinostat可作为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绝佳的起点。因此,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展开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安全性,同时保持Quisinostat原有的优秀抗疟疾活性。根据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征以及Quisinostat与PfHDAC1的分子对接结果,可将Quisinostat结构分为Zn2+结合基团(ZBG)、连接链(linker)和表面结合基团(CAP)三个区域。首先,我们保持Quisinostat原有嘧啶异羟肟酸药效团(ZBG区)和N-甲基吲哚(CAP区)不变,基于骨架跃迁策略合成了具有新结构的二胺linker衍生物A1~A6,并基于对人源细胞选择性较高的衍生物A5与A2,通过精心修饰CAP基团,分别合成了具有全新结构骨架的衍生物B1~B39与C1~C30。其中,衍生物B35、B39和C9体外抑制红内期野生型恶性疟原虫3D7的IC50值分别为11.3 nM、11.5 nM和3.19 nM,与Quisinostat 的活性相当(IC50=5.2 nM),而 B35、B39 和 C9 对人源细胞(HepG2 和 293T)的选择性分别比Quisinostat提高60~80倍、100~140倍和8~10倍,充分表明通过结构改造可以显着提升衍生物的安全性。B35、B39和C9可有效抑制数种多重耐药型红内期临床恶性疟原虫增殖,不与常用抗疟疾临床药物产生交叉抗性,特别是环期生存实验表明C9可以有效抑制青蒿素耐药的恶性疟原虫6218和6320的增殖,表明新衍生物具有克服临床耐药疟疾的潜力。体外肝微粒体实验与小鼠药代实验表明B35、B39与C9的代谢稳定性与部分药代性质优于Quisinostat。小鼠急性毒性和体内药效实验表明B35、B39与C9等新衍生物的动物安全性优于Quisinostat,其中B35和B39在75~150 mg/kg下具有部分红内期体内药效,C9可在60 mg/kg下治愈小鼠红内期约氏疟原虫(P.yoelii)感染,30 mg/kg下部分治愈小鼠肝期伯氏疟原虫(P.berghei)感染,同时在有效剂量下不影响小鼠存活情况。该结果初步表明C9具有多时期(红内期和肝期)体内抗疟疾疗效。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杀虫实验表明C9与Quisinostat类似,可清除红内期的环状体、滋养体与裂殖体疟原虫,其中针对裂殖体的药效最好,是一个有良好开发潜力的临床前抗疟疾候选化合物。为了探究新衍生物抗疟疾作用机制,我们首先通过Western blot表征恶性疟原虫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实验证明B35、B39与C9均为PfHDAC抑制剂。我们进而利用glmS核酶构建了PfHDAC1/2基因敲减虫株,并通过测试化合物抑制基因敲减虫株增殖的活性表明PfHDAC1是C9的作用靶点。体外重组蛋白活性抑制实验进一步表明C9抑制PfHDAC1活性的IC50为0.34 nM,强于其它已知PfHDAC1抑制剂,仅弱于Quisinostat(IC50=3 pM)。人源HDAC抑制实验表明C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与Quisinostat相近,而B35与B39抑制Ⅰ型人源HDAC的活性下降10~20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Quisinostat为先导设计并合成了 75个嘧啶异羟肟酸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抗疟疾药效、安全性和成药性,从中发现具有针对红内期与肝期的多时期杀虫活性、可有效清除耐药恶性疟原虫且体内外安全性显着提升的新型PfHDAC1抑制剂C9。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PfHDAC1作为新型抗疟疾药物靶点的研究潜力。目前基于C9的深入结构改造与药效及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同时我们发现泛PfHDAC抑制剂B35与B39安全性显着提升且具有一定的抗疟疾活性,同样具有较大的研究潜力。第二部分为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结膜黑色素瘤(conj unctival melanoma,以下简称CM)是一种致命性的眼部恶性肿瘤,是近年来才逐渐得到重视的罕见疾病领域。目前临床上既无公认的CM治疗方案,也无治疗CM的有效药物,且缺乏系统的CM治疗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报道。因此,开发安全有效的抗CM药物迫在眉睫。通过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贾仁兵研究员课题组共同合作筛选本团队老药库抑制CM细胞增殖的活性,我们首次发现1C型抗心律不齐药物盐酸普罗帕酮具有抗CM新用途。然而普罗帕酮体内外抗CM活性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为了推动抗CM新药研发,本论文以普罗帕酮为先导化合物展开抗CM药物化学研究,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根据普罗帕酮的结构特点,我们将其划分为三个结构域,并经过三阶段结构改造合成了衍生物D1~D46。体外研究表明衍生物D33和D34抑制CRMM1细胞增殖活性(IC50分别为0.57和0.13 μM)分别比普罗帕酮(IC50=24.70 μM)提高了 43倍和190倍。同时,D33和D34对人源黑色素细胞PIG1的选择性(SI分别为14.5和19.1)分别比普罗帕酮(SI=2.3)提高了 6.3倍和8.3倍。综上所述,我们以普罗帕酮为先导,通过结构改造获得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选择性显着提升的新衍生物,初步达到提高衍生物的抗CM活性与安全性的目的。目前基于新衍生物的抗CM结构改造与机制研究正在进行中。

李爽[2](2020)在《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疟疾(malaria)是以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全球性寄生虫传染病,给全球造成了巨大的健康负担。在导致人类罹患疟疾的5种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是最致命的。然而,抗疟药耐药性是反复出现的问题,恶性疟原虫对其最后一线治疗药物青蒿素产生抗性已被证实,研发新型抗疟药物迫在眉睫。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金属纳米粒子已被发现在抗疟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宿主临床症状的主要是红细胞内期疟原虫,感染疟原虫的红细胞处于严重的氧化应激状态,使得扰乱铁稳态成为针对疟疾治疗的一个具有巨大吸引力的策略。目的本研究基于恶性疟原虫表型的鉴定,筛选潜在的以铁为核心的抗疟纳米材料,并分析金属纳米粒子Fe2+PP杀伤疟原虫的机理,为新型抗疟药物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5种恶性疟原虫虫株,3D7、SBC、803、Dd2和K1株,分析其发育周期、外观、DNA含量变化等表型特征;采用SYBR Green I体外药敏实验对4种以铁为核心的纳米材料的抗疟活性进行初步筛选,并进一步通过SYBR Green I体外药敏实验、皮尔逊四天抑制实验研究金属纳米粒子Fe2+PP体外对不同恶性疟原虫虫株、体内对鼠疟的生长抑制作用;通过红细胞溶血实验、细胞毒性实验以及检测Fe2+PP处理后细胞内抗氧化指标MDA、GSH/GSSG值的变化来探究Fe2+PP的抗疟作用机理。结果通过对恶性疟原虫不同虫株表型进行研究,发现红内期恶性疟原虫不同虫株的发育周期、表观及不同发育阶段DNA含量不一致;通过对4种与以铁为核心的纳米材料筛选,我们发现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抗疟效果最佳;体外敏感性试验发现,Fe2+PP对恶性疟原虫3D7、SBC、803、Dd2及K1株均具有较强的杀伤作用,其 IC50分别为19.6μmol/1、42.6μmol/l、35.7μmol/1、49.7μmol/l、58.7μmol/1;体内敏感性试验发现,Fe2+PP在小鼠体内可显着抑制伯氏疟原虫的生长;流式结果显示Fe2+PP与IRBC不结合;疟原虫对铁过载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更为敏感;与正常红细胞相比,Fe2+PP处理后的宿主红细胞的GSH/GSSG 比值降低、MDA含量升高,未引起细胞溶血。结论疟原虫不同虫株表型不同,相关研究应纳入多种虫株以具有可比性。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内、体外均具有较好的抗疟作用,其抗疟机制可能是由于Fe2+PP降低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同时增加细胞内的氧化压力,但具体抗疟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李姗姗[3](2019)在《恶性疟原虫入侵关键蛋白质P18和P187的发现及功能研究》文中指出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全球范围内共有2.19亿疟疾病例,有44.5万人死于疟疾,且在2015年到2017年间疟疾病例数轻微上升,疟疾的全球防控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药浸蚊帐、快速诊断试剂盒、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等防治措施效果显着,但按蚊对杀虫剂出现抗性的现象加剧、青蒿素抗性虫株的出现以及疟疾疫苗的缺失使全球范围内疟疾的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在五种可以感染人类的疟原虫中,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流行范围广泛,致病力最强,危害最严重。恶性疟原虫的生活史具有宿主交替与世代交替的特点,该虫体经按蚊传播,在人的肝脏和红细胞内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进行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虫体在红细胞内寄生时期是疟原虫生存及致病的关键阶段,而裂殖子入侵宿主红细胞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更好地理解该时期虫体与人体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分子机制对于揭示疟原虫致病机理及疫苗靶点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疟疾疫苗在小动物研究中多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有的已经完成三期临床研究,但是有效率低、保护时间短、效果欠佳,目前原因尚不清楚。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发现,宿主针对高免疫原性裂殖子抗原产生的抗体不仅不具有保护性作用,反而能够掩护关键的疟原虫功能性靶点,甚至直接协助虫体入侵红细胞。而传统的疟疾疫苗候选抗原的筛选多基于血清学筛查高免疫原性抗原。因此开阔视角,开发新的疟原虫抗原,特别是功能性抗原,可能是打破疟原虫免疫耐受,制备切实有效的疟疾疫苗的关键。发掘关键的疟原虫功能蛋白,需要对疟原虫基因表达规律进行深入解析。恶性疟原虫3D7株核基因组由分布在14条染色体上的22.8兆碱基组成,共有大约53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据预测,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有60%是疟原虫独有的。由于传统基因研究方法在恶性疟原虫研究中耗时长、效率低、技术要求高,因此许多高通量方法用于研究基因功能信息。其中,基因表达谱分析已经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手段。但是,现有的疟原虫转录组数据多基于早期的基因组测序信息,数据不完整,很多基因没有被包括在内,无法精准展现疟原虫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基因转录规律,因此后期的研究无法直接采纳相关数据。本课题承担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重要寄生虫病基础与防治技术研究》部分研究任务,采集高度同步化的虫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恶性疟原虫红内期6个关键生长发育时间节点的虫体进行染色体基因精准转录分析,建立精准而全面的恶性疟原虫转录组数据库,利用该数据库的转录组信息,分析疟原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的表达规律,发掘入侵时期高表达的基因,继而对恶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相关蛋白质进行筛选及功能研究。本课题收集入侵红细胞后Oh、8h、16h、24h、32h和40h等6个时间点发育高度同步化的红内期虫体,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恶性疟原虫三号染色体243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和四号染色体246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转录水平分析。之后经过表达差异基因聚类分析,共发现63个基因在裂殖子期特异性高表达。经过文献检索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在三号染色体裂殖子期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中,4个基因为未知功能的基因,采用原核表达纯化技术制备了这四个蛋白的重组蛋白质。在红细胞结合实验中,发现两个重组蛋白质P18和P187具有与红细胞结合的能力,继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用免疫印迹实验证实相应蛋白质的确在裂殖子期高表达,免疫荧光实验获得其在虫体内的细胞定位。在后续功能实验中,发现这两个重组蛋白质的红细胞结合作用均不受胰蛋白酶、乳糜蛋白酶、神经氨酸酶的影响,表明这种结合与红细胞表面的唾液酸残基及血型糖蛋白A、B和C部分胞外区无关。转染表达目的蛋白质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与红细胞结合出现花环现象。肝素结合实验及结合抑制实验表明,重组蛋白质可能与广泛分布于红细胞表面的肝素样分子结合。这些结果提示这两个蛋白质可能在虫体入侵红细胞过程中发挥作用。体外入侵抑制实验表明,两个蛋白质的多克隆抗体血清能够影响虫体的增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一步揭示了蛋白质P18和P187的抗原性,进一步判断其可能的细胞功能及潜在的抗疟感染价值。综上所述,本课题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恶性疟原虫第三、四号染色体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进行全面精准的转录组学分析,确定了相关基因在虫体红内期表达的规律,为深入研究疟原虫红内期生长发育及致病机理奠定了基础。通过筛选裂殖子入侵红细胞时特异性高表达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后续功能研究,为发现新的入侵相关虫体抗原及潜在的疫苗候选抗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刘影[4](2019)在《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疟原虫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疟疾(Malaria)是一种以雌性按蚊为传播媒介的寄生虫疾病,严重威胁着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尤其是孕妇和儿童。目前流行最广泛且致死率最高的疟原虫种属是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Pf)。由于恶性疟原虫耐药株的不断出现,全面消除疟疾仍未实现。因此,在尝试阻断疟疾传播的同时,继续寻找新的抗疟药物及治疗方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已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降低ATP水平和引起细胞凋亡等机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由于寄生于红细胞的疟原虫主要依赖糖酵解获取能量,该特性与肿瘤细胞相似,因此我们推测高剂量的维生素C可能也会抑制疟原虫的生长。此前涉及维生素C与抗疟疾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疟疾的实验中,维生素C的剂量均未超过180mg/kg,且在此低剂量维生素C作用下疟原虫的虫血率并未受到影响。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对患疟鼠腹腔注射高剂量维生素C(4g/kg)对虫血率有抑制作用;维生素C的氧化形式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ate,DHA)可以通过红细胞表面的葡萄糖转运体(GLUTs)以及恶性疟原虫表面的己糖转运体(Hexose Transporter,PfHT)进入红细胞和虫体内,破坏红细胞和疟原虫的氧化还原平衡,引起红细胞衰亡(eryptosis)和疟原虫凋亡。基于前期研究基础,本课题拟进一步明确高剂量维生素C与抗疟药联合应用治疗疟疾的效果,特别是针对耐药性疟原虫的作用,主要进行以下两部分研究。第一部分研究我们采用了恶性疟原虫药物敏感株(Pf3D7)、耐氯喹虫株(PfDd2)和耐青蒿素虫株(Pf803),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每日处理上述三种虫株,通过连续的虫血率计数来观察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这三种虫株的作用。结果表明,维生素C均可在生理安全剂量内显着抑制三种虫株的生长,即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也具有杀伤作用。此外,我们将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分别作用于两种耐药虫株,结果提示氯喹或青蒿素不会影响维生素C对耐药虫株的抑制作用。第二部分研究我们首先构建了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患疟鼠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给予不同的药物组合:维生素C、氯喹、青蒿素、维生素C+氯喹、维生素C+青蒿素,通过每天计数虫血率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联合用药对伯氏疟原虫生长的抑制均比单一用药组明显。同时检测患疟鼠的肝功能生化指标、肝脾重量、炎症因子表达、内质网应激分子表达和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水平,从各方面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疟原虫的杀伤作用及对小鼠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可显着改善患疟鼠的肝脾功能,抑制肝脾细胞炎症反应和内质网应激,抑制肝细胞凋亡。综上所述,高剂量维生素C可以在体外有效杀灭红内期的耐氯喹和耐青蒿素恶性疟原虫,且在体外进行联合用药时仍能正常发挥抗疟作用;高剂量维生素C在体内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时比单一用药更能有效抑制伯氏疟原虫生长、改善患疟鼠的脏器损伤,且无明显副作用。我们的研究结果为后续维生素C的抗疟性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为寻找新的抗疟药和抗疟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诚[5](2019)在《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疟疾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虫媒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陆续有传统抗疟药物敏感性降低的临床报道,鉴于此,我们有必要筛选出新的潜在抗疟药物。垂枝暗罗(Polyalthia longifolia var.pendula)作为传统热带地区植物,已有文献证实其叶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疟特性以及较低的毒副作用,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新型抗疟药物来源。本实验在此背景下,首先在已有模型基础上继续培育出具有高度抗性且稳定遗传特性的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进一步通过实验考察所配置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急性毒性和药物的合理用药区间。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不同剂量下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进行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实验,通过实验结果验证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有效抗疟剂量以及在抗性鼠疟中的作用疗效。方法:1.按抗性培育递增给药原则,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至第53代,计算耐药鼠疟的ED50并得出抗性指数。2.垂枝暗罗叶经乙醇萃取后,按最大剂量给药法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比较小鼠的体重、死亡情况以及各脏器病理变化,得出合理的给药浓度区间。3.根据实验前期结果和相关文献确定垂枝暗罗叶醇提物与青蒿素的标准剂量后,实验进一步选取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作为模型,先在给药48小时后以及每周采尾血涂片镜检一次,计算各组小鼠的疟原虫平均感染率、平均抑制率、平均转阴率以及14天治愈率,接着对小鼠的体重、肝脾系数、肝脾病理变化以及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变化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与标准剂量下的青蒿素分别使用后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结果:1.继续培育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至53代,ED50为4165.31mg/kg,抗性指数为16.50,高于前期实验以及相关文献抗性指数。2.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最大浓度5000mg/kg灌胃给药后,组间小鼠的一般情况、死亡状况、体重、脾脏与肝脏脏器指数以及各脏器病理学观察与空白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异常(P<0.05)。3.在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中,标准剂量青蒿素的14天治愈率最高,为90%。比较疟疾感染指标、脾脏系数和血清肝生化指标也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P<0.05)。其余各剂量组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均低于青蒿素组,其中2倍标准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疗效仍高于其余低剂量组,其14天治愈率仅次于青蒿素,为50%。4.在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中,2倍标准剂量下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的治疗效果最明显。给予2倍标准剂量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的抗性小鼠平均感染率为1.83±1.03%,显着低于其余给药组的小鼠(P<0.05)。观察其平均抑制率为88.13±0.75%,其抑制效果最为明显(P<0.05),同时40%的感染小鼠出现不同程度的转阴,在给药14天后小鼠的完全治愈率为30%,此结果也高于其余各组给药小鼠包括青蒿素组。分析肝脾系数以及血清TBIL、ALT、AST均低于其余各组,接近正常值(P<0.05)。结论:1.确立了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其抗性指数高且培育稳定。2.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LD50远远大于5000mg/kg,在此用药浓度下安全且无毒性。3.两倍标准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1600mg/kg)在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中均具有明显的疗效,能不同程度杀灭伯氏疟原虫,尤其在抗性鼠疟中具有良好的抗疟药物开发前景。

梁媛[6](2019)在《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可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感染疟疾后会出现高热、大汗、神昏头痛等症状,且发作呈现周期性,反复多次发作可能会导致脾肿大或者贫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疟疾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流行,造成每年数亿的发病和数十万的死亡,对抗疟疾的脚步不容放松。在消除疟疾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疟原虫对各类抗疟药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青蒿素复方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由一种青蒿素类药物如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配伍一种半衰期较长,发挥作用较缓慢的药物如哌喹组成复方,既能提高疗效,又可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青蒿素是我国医药工作者挖掘中医药宝藏的成果,青蒿素配伍哌喹制成的Artequick(ATQ)治疗疟疾是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成功实践。然而,近年来,东南亚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了疟原虫对青蒿素复方敏感性下降的情况,使得对青蒿素及青蒿素复方中的组分药物的抗性机制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课题以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为目的,在鼠疟模型上进行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观察不同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先后及抗性程度的差异;对具有一定抗性的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进行基因测序,探索基因突变与药物耐药性的关系。方法:1.用昆明小鼠建立鼠疟模型,用药物剂量递增法对伯氏疟原虫K173株进行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在本实验室已经进行的抗性培育20代的基础上继续培育至50代。在抗性培育过程中,每隔5代进行一次抗性指数的测定,抗性指数的测定采用Peters4天抑制实验,根据测得的抗性指数的高低和培育过程中对感染率的监控,适时调整用药剂量,但保证剂量不低于前一次抗性指数测定的代数抗性培育时所用的剂量。分析抗性培育情况。2.在抗性培育过程中,在每代抗性培育结束后,小鼠取全血,并从采集的小鼠全血中进行DNA的提取,后对疟原虫抗性株进行Kelch13(K13)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确认后,进行基因测序。3.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培养一周后随机分为四组,分别感染伯氏疟原虫K173敏感株,记为K173组;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抗性培育30代抗性株,记为A30组;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抗性培育50代抗性株,记为A50组和伯氏疟原虫K173对哌喹抗性培育50代抗性株,记为P50组,之后每天取小鼠尾血涂薄血片镜检监测感染率增长情况,当感染率达到1.5%时,摘眼球采血,收集血清用于小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含量测定,收集血中疟原虫,提取脂质,用于测定疟原虫磷脂酰肌醇-3-磷酸PI(3)P含量,比较各组之间差异。结果:1.抗性培育进行至50代,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均表现出一定抗性:疟原虫对青蒿素抗性培育从21代开始至50代,用药剂量从574.20mg/kg增加到883.96mg/kg,抗性指数从20代时的5.8增长至30代时12.37,但之后抗性指数又有下降,从40代至50代一直在5左右波动,50代时,抗性指数为4.97;疟原虫对哌喹的抗性培育用药剂量从21代时47.67mg/kg增加到50代时76.82mg/kg,抗性指数略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50代时,达到148.82。2.对伯氏疟原虫K173敏感株及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均进行K13片段的扩增和测序,测序结果与ENA中的伯氏疟原虫K173株K13片段的序列(CXJ03505.1)比对,敏感株未发现碱基变化,抗性株发现了超过30处基因突变,其中错义突变共9处,分别为 A128T、A189G、A311G、G361A、A368G、G398A、A464G、A531T 和 C1643T,对应的氨基酸变化为 Y43F、I63M、N104S、A121T、N123S、S133N、N155S、E177D 和S548L,其余为沉默突变。3.经测定,小鼠血清PI3K含量分别为:K173组为82.67±15.09 pmol/L,A30组为 84.33±19.39pmol/L,A50组为 109.27±10.13pmol/L,P50组为 99.54±10.98pmol/L。A50组小鼠PI3K含量高于K173组和A30组小鼠PI3K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疟原虫PI(3)P含量,与敏感株相比,青蒿素抗性株疟原虫PI(3)P含量有升高,而哌喹抗性株疟原虫PI(3)P含量有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抗性培育过程中,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青蒿素的抗性增长缓慢且常有波动,对哌喹的抗性整体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最终得到了对青蒿素和哌喹表现出抗性的抗性株。2.在持续的药物压力下,疟原虫的K13片段发生了多处基因突变,其中有9处错义突变。青蒿素和哌喹引起了疟原虫K13片段相同的突变。3.包含有K13片段基因突变的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感染小鼠后宿主血清PI3K含量及疟原虫PI(3)P含量升高,可能与青蒿素的抗性机制相关。

唐恬,李沧海,姜廷良[7](2018)在《红内期疟原虫血红素代谢研究进展》文中认为血红素是生物体内一类关键代谢因子,疟原虫具有自身合成血红素途径,但红内期疟原虫的生长发育依赖于外源性血红素代谢——食物泡对血红蛋白的摄入消化。食物泡内血红素代谢主要包括血红蛋白转运摄入、血红蛋白酶解产生血红素、血红素聚合为疟色素及食物泡对血红素的转运4个方面。抗疟药如青蒿素、氯喹和阿托伐醌等的杀疟机制与此过程密切相关,该文综述了该代谢过程的4个主要环节、关键代谢酶,以及抗疟药对其影响和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将为类似药物的合理利用和机制研究提供思路参考。

高岩[8](2013)在《Artequick及其组分对伯氏疟原虫K173抗性培育的初步观察》文中提出1研究目的抗疟药的抗药性问题是目前疟疾研究工作的重点,开展对青蒿素类药物及其复方的抗性监测及研究,对疟疾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鼠疟伯氏疟原虫K173株,培育青蒿素哌喹复方Artequick及其组分的抗性虫系,并比较抗性系和敏感株在感染小鼠TNF-α、IFN-γ表达及杀虫速度方面存在的差异,对青蒿素等抗疟药物的抗性研究进行初步探讨。2研究方法2.1采用大剂量复燃法分别培育伯氏疟原虫K173对Artequick及其组分的抗性系,每5代用Peters4天抑制试验检测ED90并计算抗性指数Ⅰ90,以Ⅰ90的大小来判断药物抗性水平。2.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的水平,观察抗性组与敏感株组是否存在差异。2.3对培育出的具有明显抗药性的哌喹抗性系进行杀虫速度实验,并以具有重度抗性的磷酸哌喹抗性系做对照,观察原虫下降的速度,并比较抗性系与敏感株在杀虫速度上存在的差异。3结果与结论3.1抗性培育至35代,Artequick抗性系与青蒿素抗性系的抗性指数Ⅰ90分别为8.7和4.4,均属于轻度抗性;哌喹抗性系培育至25代抗性指数Ⅰ90为12.5,至第35代,其抗性指数I。。增至43.0,属于中度抗性。表明Artequick与青蒿素不易产生抗药性;哌喹比较容易产生抗药性。3.2Artequick、青蒿素、哌喹抗性系小鼠血清TNF-a含量分别为1787.5±501.6Pg/mL、1034.4±225.6pg/mL、1210.3±190.7pg/mL,敏感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为288.3±56.2Pg/mL,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rtequick、青蒿素、哌喹抗性系小鼠血清IFN-Y含量分别为1522.2±137.7pg/mL、911.7±52.0pg/mL.2888.0±385.1Pg/mL,敏感组为3587.3±249.0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3杀虫速度实验结果显示,具有明显抗药性的哌喹、磷酸哌喹抗性系与其敏感株在杀虫速度方面存在显着差异。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吴金燕,潘在用,薛伟玲,郭虹[9](2012)在《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哌喹系小鼠模型免疫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Pb)ANKA抗哌喹(PQR)系小鼠模型的免疫学特征方法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和C组各16只,B组32只(其中16只用于观察存活天数)。A组B组小鼠分别经腹腔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敏感系(PbPQS)和抗性系(PbPQR)红内期原虫1×107个(200μl血),C组(健康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组于感染后4、8、12和16d各取4只小鼠,取尾血制薄血膜镜检,计算红细胞原虫感染率(简称原虫率)。脱颈处死小鼠,无菌取脾制备脾淋巴细胞悬液,用CCK-8法测定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经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用Griess法和ELISA分别测定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0含量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另取10只昆明小鼠,每鼠腹腔接种PbPQR系原虫约1×107个,待原虫率上升后下降,典型的原虫转变为蓝染细胞时,腹腔感染PbPQS系原虫(1×106个)进行攻击感染,观察小鼠原虫率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A组小鼠平均存活(9.0±3.0)d,感染后6~12d原虫率均>50%,出现严重贫血。感染后16d,B组小鼠全部存活,原虫率为(26.66±2.54)%。A、B两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经Con A刺激后增殖显着,感染后12d,分别为0.65±0.08和0.86±0.20(P<0.01)。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N0含量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A、B和C组分别为(48.80+3.49)、(54.80±2.17)和(7.80±0.71)μmol/L,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升,感染后12d达到最高,为(752.20+39.49)pg/ml,B组于感染后8d升至峰值[(855.80±33.65)pg/ml],感染后12d降至(620.20±27.11)pg/ml;感染后8d和12d,A组和B组IFN-γ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PbPQS系攻击感染PbPQR系小鼠模型后10d,原虫率为(2.44±2.07)%,随之逐渐消失,感染后40d未检出虫体,无小鼠死亡。结论伯氏疟原虫ANKA株哌喹抗性系感染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NO水平和IFN-γ含量均显着高于PbANKA株PQS系感染小鼠,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保护性免疫反应。

陈克强,朱淮民,宋关鸿[10](2005)在《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小鼠IFN-γ mRNA的表达及其对致病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小鼠IFNγmRNA的表达及其对疟疾致病的影响。方法应用RT PCR技术,比较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后ICR小鼠脑、肝、脾组织IFNγmRNA表达的差异,并探讨其与原虫血症、体温和体质量等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N株感染小鼠后第10天,平均原虫血症达到(64.00±7.51)%,平均体质量降至(97.60±4.59)%,平均体温降至(27.87±2.95)℃,感染小鼠开始死亡;第12天小鼠全部死亡。RC株感染小鼠后第24天,平均原虫率达(61.10±6.56)%;第26天平均体质量和平均体温降至最低点;随后原虫率逐渐下降,第30天体质量和体温开始回升;感染后第36天,绝大多数感染鼠外周血涂片不能检出疟原虫,平均体质量和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感染RC株小鼠的病死率仅为25%。感染N株小鼠在感染前期,肝、脾组织IFNγmRNA的转录明显增强,但持续时间较短;感染RC株小鼠在感染期间,肝和脾脏一直有IFNγmRNA转录,直到原虫被清除,小鼠完全康复。整个实验期间,正常对照小鼠肝和脾脏均未检测到IFNγmRNA。结论由N株和RC株疟原虫感染诱导小鼠肝、脾IFNγmRNA的表达可能具有不同的机制;RC株疟原虫感染可诱导小鼠肝、脾持续表达IFNγmRNA,对减轻疟原虫感染所造成的损害和感染鼠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二、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论文提纲范文)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老药新用与老药二次研发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Quisinostat的新型抗疟疾衍生物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疟疾及其危害
        1.2 疟原虫及其生命周期
        1.2.1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阶段
        1.2.2 疟原虫在按蚊体内的发育阶段
        1.3 疟疾防治药物的历史与现状
        1.4 耐药疟疾的威胁
        1.5 抗疟疾临床候选新药研究概况
        1.6 抗疟疾新药开发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7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HDAC抑制剂在抗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2.1 疟原虫HDAC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性
        2.2 恶性疟原虫HDAC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2.3 抗疟疾HDAC抑制剂研究进展
        2.3.1 异羟肟酸类HDAC抑制剂
        2.3.2 其它种类HDAC抑制剂
        2.4 抗疟疾HDAC抑制剂的优势与不足
        2.5 新型抗疟疾HDAC抑制剂Quisinostat的发现
        2.6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
        3.1 前期研究进展
        3.2 衍生物设计思路
        3.3 衍生物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衍生物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
        4.1 Linker衍生物A1~A6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2 衍生物B1~B39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3 衍生物C1~C30的红内期体外抗疟疾活性与细胞毒性
        4.4 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
        4.4.1 衍生物构效关系总论
        4.4.2 Linker衍生物A1~A6的构效关系
        4.4.3 CAP衍生物B1~B39与C1~C30的构效关系
        4.5 衍生物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4.6 衍生物B35和B39的小鼠急性毒性评估
        4.7 衍生物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1 B35与B39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2 A2、C9与C14~C17红内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7.3 红内期体内药效实验小结
        4.8 衍生物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1 B35与B3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8.2 C9的肝期体内抗疟疾药效评价
        4.9 衍生物小鼠体内药代性质评价
        4.10 衍生物抑制多重抗性疟疾临床虫株活性评价
        4.11 衍生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性质评价
        4.12 本章小结
    第5章 衍生物抑制恶性疟原虫与人源HDAC活性研究
        5.1 衍生物抑制PfHDAC活性研究
        5.2 PfHDAC1/2基因条件性敲减虫株的构建
        5.3 衍生物抑制PfHDAC1活性研究
        5.4 衍生物对人源HDAC的抑制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验部分
        6.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6.2 疟原虫相关药效与机制测试
        6.2.1 恶性疟原虫的培养
        6.2.2 化合物红内期体外杀虫活性测试
        6.2.3 化合物细胞毒性测试
        6.2.4 化合物肝微粒体代谢测试
        6.2.5 体内药效实验中化合物溶液的配置
        6.2.6 化合物红内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7 化合物肝期体内杀虫活性测试
        6.2.8 化合物红内期时期特异性抗疟疾药效实验
        6.2.9 RSA测试
        6.2.10 流式细胞计数
        6.2.11 Western Blot实验
        6.2.12 PfHDAC1/2敲减虫株的构建及化合物抑制活性测试
        6.2.13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人源HDAC活性测试
        6.2.14 化合物体外抑制重组PfHDAC1活性测试
        6.2.15 化合物药代动力学性质测试
        6.2.16 统计分析
第二部分 普罗帕酮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第1章 前言
        1.1 罕见病CM及其临床预后情况
        1.2 CM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3 CM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1.3.1 CM传统治疗方法
        1.3.2 CM的潜在疗法
        1.4 CM治疗药物(孤儿药)研发的困境
        1.5 本团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第2章 普罗帕酮抗结膜黑色素瘤新用途的发现
        2.1 新型抗CM化合物普罗帕酮的发现
        2.2 普罗帕酮的临床用途、老药二次研发现状及其抗CM研究潜力
        2.3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第3章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体外活性研究
        3.1 衍生物的设计
        3.2 衍生物的合成
        3.3 衍生物的体外抑制CM细胞增殖活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3.4 衍生物构效关系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部分
        4.1 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4.2 化合物体外抑制细胞增殖活性测试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博士就读期间发表文章
博士就读期间申请专利
致谢

(2)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1章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体外连续培养及表型分析
    1 仪器与材料
        1.1 虫株
        1.2 红细胞
        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恶性疟原虫的体外连续培养
        2.2 恶性疟原虫表型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红内期恶性疟原虫五种虫株生命周期存在差异
        3.2 恶性疟原虫五种虫株外观形态不同
        3.3 恶性疟原虫3D7株不同期态体内DNA含量不同
    4 讨论
    5 结论
第2章 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体内、外抗疟作用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虫株
        1.2 实验纳米材料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
        2.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的体内、体外抗疟作用研究
    3 结果
        3.1 选取金属纳米粒子Fe~(2+)PP进行后续研究
        3.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外对恶性疟原虫不同株具有抑制作用
        3.3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在体内对伯氏疟原虫具有抑制作用
    4 讨论
    5 结论
第3章 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机制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虫株及细胞株
        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流式细胞术检测Fe~(2+)PP与IRBC结合情况
        2.2 细胞毒性测定
        2.3 溶血实验
        2.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2.5 GSH/GSSG比值测定
    3 结果
        3.1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发挥抗疟作用时可能未进入IRBC内
        3.2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实验
        3.3 金属纳米粒子Fe~(2+)PP未造成红细胞膜破裂,疟原虫的死亡并非继发于溶血
        3.4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引起细胞内MDA含量增加
        3.5 金属纳米粒子Fe~(2+)PP引起细胞内GSH/GSSG 比值降低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恶性疟原虫入侵关键蛋白质P18和P187的发现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研究背景
    第1章 疟疾和疟原虫
        1.1 疟疾的流行现状
        1.2 疟疾的起源
        1.3 疟原虫的生活史
        1.4 疟原虫的基因组
        1.5 疟疾的临床症状
        1.6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1.7 疟疾的疫苗研究
    第2章 恶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的分子机制
        2.1 裂殖子的细胞结构
        2.2 裂殖子入侵红细胞的分子基础
        2.3 结论和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恶性疟原虫三号染色体和四号染色体红内期精准转录组学研究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二章 探索发现恶性疟原虫入侵宿主红细胞关键虫体蛋白质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引物序列
    附录Ⅱ 基因克隆的引物序列
作者简介
致谢

(4)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疟原虫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的作用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对象
        1.1.2 主要相关仪器
        1.1.3 主要相关试剂
        1.1.4 恶性疟原虫的复苏、培养及冻存
        1.1.5 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的作用
        1.1.6 疟原虫虫血率的检测
        1.1.7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抗氯喹、青蒿素恶性疟原虫的耐药性验证
        1.2.2 高剂量维生素C对耐药性恶性疟原虫的作用
    1.3 讨论
    1.4 小结
二、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伯氏疟原虫的作用
    2.1 对象和方法
        2.1.1 实验对象
        2.1.2 主要相关仪器
        2.1.3 主要相关试剂
        2.1.4 伯氏疟原虫的感染及冻存
        2.1.5 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对伯氏疟原虫的作用
        2.1.6 小鼠肝脾总RNA的提取及RT-PCR的过程
        2.1.7 小鼠肝脏组织蛋白质的提取
        2.1.8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2.1.9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降低伯氏疟虫血率
        2.2.2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改善小鼠的肝脾功能
        2.2.3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可降低患疟鼠肝脾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
        2.2.4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可缓解患疟鼠肝脾内质网应激
        2.2.5 高剂量维生素C和氯喹或青蒿素联合应用抑制患疟鼠肝脏细胞凋亡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维生素C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1.实验材料
    1.1 伯氏疟原虫
    1.2 实验动物
    1.3 实验药物
    1.4 实验试剂
    1.5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培育研究
        2.1.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1.1.1 青蒿素抗性鼠疟培育中青蒿素的配制
        2.1.1.2 抗性指数考察中青蒿素的配制
        2.1.1.3 液氮冻存液的配制
        2.1.2 原虫虫株的保存与培养方法
        2.1.2.1 伯氏疟原虫敏感虫株的培养与保存
        2.1.2.2 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虫株的培养与保存
        2.1.3 53代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建立
        2.1.4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1.5 检测方法
        2.1.6 检测指标
        2.1.6.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
        2.1.6.2 抗性指数
        2.1.7 数据分析
    2.2 垂枝暗罗叶醇提取物昆明小鼠口服给药急性毒理试验
        2.2.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2.1.1 垂枝暗罗叶醇提物的配制
        2.2.1.2 给药剂量设定依据
        2.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2.2.3 检测方法
        2.2.4 检测指标
        2.2.4.1 一般行为和死亡状况
        2.2.4.2 体重测定
        2.2.4.3 肝、脾器官系数
        2.2.4.4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5 数据分析
    2.3 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治疗研究
        2.3.1 实验药物的配制
        2.3.1.1 青蒿素的配制
        2.3.1.2 垂枝暗罗提取物的配制
        2.3.1.3 吉姆萨染色液的配制
        2.3.2 模型的构建
        2.3.3 实验分组及给药
        2.3.4 检测方法
        2.3.4.1 血膜涂片检测法
        2.3.4.2 肝脾组织吉姆萨染色
        2.3.5 检测指标
        2.3.5.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
        2.3.5.2 体重及肝脾系数
        2.3.5.3 肝脾组织病理变化
        2.3.5.4 血清生化指标
        2.3.6 数据分析
3.实验结果
    3.1 53代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的考察结果
        3.1.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数据比较
        3.1.2 抗性指数
        3.1.3 小结
    3.2 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口服给药急性毒理试验结果
        3.2.1 一般情况及死亡观察结果
        3.2.2 小鼠体重变化
        3.2.3 小鼠肝脾系数分析
        3.2.4 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3.2.5 小结
    3.3 不同剂量的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与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差异结果
        3.3.1 疟原虫感染评价指标结果比较
        3.3.2 体重结果及肝脾器官系数分析
        3.3.3 肝脾组织病理分析
        3.3.4 血清生化指标结果分析
        3.3.5 小结
4.讨论
    4.1 疟原虫感染宿体中病理变化的讨论
        4.1.1 疟原虫生活史
        4.1.2 疟原虫的感染过程
        4.1.3 疟原虫感染的病理表现
    4.2 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及耐药性机制的研究情况
        4.2.1 抗疟作用机制
        4.2.2 耐药性机制
    4.3 本实验耐药模型建立的意义
    4.4 垂枝暗罗抗疟作用研究进展
    4.5 垂枝暗罗毒理试验结果讨论
    4.6 梯度剂量下垂枝暗罗叶醇提物治疗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与青蒿素抗性鼠疟的实验结果讨论
结论
问题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实验附图
附件1: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疟疾的流行及抗疟药的使用
        1 概述
        2 疟疾流行现状
        3 抗疟药的使用
    第二章 抗药性的出现和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1 概述
        2 疟原虫抗性的出现
        3 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第三章 抗性相关基因研究
        1 概述
        2 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第四章 抗性相关机制研究
        1 概述
        2 青蒿素结合位点的探索
        3 青蒿素的作用方式
        4 PI3K和PI(3)P与青蒿素抗性的关系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的K13片段基因多态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小鼠PI3K及疟原虫PI(3)P水平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7)红内期疟原虫血红素代谢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红内期疟原虫内源性血红素代谢途径
2 红内期外源性血红蛋白驱动的血红素代谢
    2.1 血红蛋白转运代谢过程
    2.2 血红蛋白酶解代谢过程
        2.2.1 半胱氨酸蛋白酶 (FP, falcipain 2A, 2B)
        2.2.2 天冬氨酸蛋白酶 (PM, plasmepsinⅠ, Ⅱ, Ⅲ, Ⅳ)
        2.2.3 金属蛋白酶 (FLN, falcilysin)
    2.3 血红素转变疟色素的代谢过程
        2.3.1 中性脂滴
        2.3.2 富组氨酸蛋白酶 (HRP)
        2.3.3 血红蛋白解毒酶 (HDP)
    2.4 食物泡血红素的转运过程
3 药物对红内期外源性血红蛋白驱动的血红素代谢的干预作用
    3.1 氯喹 (chloroquine, CQ)
    3.2 青蒿素 (artemisinin, ART)
    3.3 阿托伐醌 (atovaquone)
4 小结与展望

(8)Artequick及其组分对伯氏疟原虫K173抗性培育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疟疾概述
        1.1.1 疟疾的历史
        1.1.2 疟疾的分类及疟原虫生活史
        1.1.3 疟疾的发病机制
        1.1.4 疟疾的临床症状
        1.1.5 常用抗疟药及其分类
        1.1.6 疟疾的蚊媒控制
        1.1.7 疟疾的监测
        1.1.8 疟疾疫苗
    1.2 抗药性问题
        1.2.1 世界及我国抗药性情况
        1.2.2 抗药性机制研究
    1.3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
    1.4 细胞因子与疟疾
        1.4.1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作用
        1.4.2 细胞因子在原虫感染中的作用
    1.5 鼠疟模型及伯氏疟原虫相关研究
第二章 实验研究与结果分析
    2.1 Artequick及其组分对伯氏疟原虫K173的抗性培育
        2.1.1 目的
        2.1.2 材料
        2.1.3 方法
        2.1.4 结果
        2.1.5 讨论
    2.2 抗性系小鼠血清TNF-α、IFN-γ检测
        2.2.1 目的
        2.2.2 材料
        2.2.3 方法
        2.2.4 结果
        2.2.5 讨论
    2.3 杀虫速度实验
        2.3.1 目的
        2.3.2 材料
        2.3.3 方法
        2.3.4 结果
        2.3.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10)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小鼠IFN-γ mRNA的表达及其对致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疟原虫、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
    1.2 引物
    1.3 实验鼠原虫率、体温和体质量的测定
    1.4 实验鼠脑、肝、脾组织IFN-γ mRNA
        1.4.1 取样
        1.4.2 总RNA提取
        1.4.3 合成cDNA
        1.4.4 PCR扩增
        1.4.5 电泳
2 结 果
    2.1 实验小鼠原虫率的动态变化
    2.2 实验小鼠体质量的动态变化
    2.3 实验小鼠体温的动态变化
    2.4 实验小鼠脑、肝、脾组织IFN-γ mRNA
3 讨 论

四、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药二次研发策略在抗疟疾和抗罕见病结膜黑色素瘤新药研发中的应用[D]. 李若曦.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抗疟纳米材料的筛选及金属纳米粒子Fe2+PP抗疟原虫活性研究[D]. 李爽. 扬州大学, 2020(04)
  • [3]恶性疟原虫入侵关键蛋白质P18和P187的发现及功能研究[D]. 李姗姗.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9(02)
  • [4]高剂量维生素C与氯喹或青蒿素联用对疟原虫的作用研究[D]. 刘影.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5]垂枝暗罗叶醇提物对伯氏疟原虫敏感鼠疟以及青蒿素抗性鼠疟的疗效研究[D]. 徐诚.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6]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D]. 梁媛.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红内期疟原虫血红素代谢研究进展[J]. 唐恬,李沧海,姜廷良. 中国中药杂志, 2018(18)
  • [8]Artequick及其组分对伯氏疟原虫K173抗性培育的初步观察[D]. 高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9]伯氏疟原虫ANKA株抗哌喹系小鼠模型免疫学分析[J]. 黄宪希,周利民,易国辉,吴金燕,潘在用,薛伟玲,郭虹.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12(01)
  • [10]伯氏疟原虫RC株和N株感染小鼠IFN-γ mRNA的表达及其对致病的影响[J]. 陈克强,朱淮民,宋关鸿.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5(05)

标签:;  ;  ;  ;  ;  

伯氏疟原虫耐氯喹株红色内寄生虫的凋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