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辆·建筑(论文文献综述)
尹冉[1](2021)在《医院交通组织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人口的迅猛发展,医院的建设和规模逐渐扩大,三甲医院作为全国最高水平的医疗健康服务等级,交通流量远远大于其他高水平等级的医院,因此医院的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目前医院遵循以病患为主导的原则,需要更多关注使用者的感受,从使用者的角度了解医院交通空间组织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组织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论述,根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出优化策略这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提出问题阶段,对冀南地区三甲医院的交通现状进行了解,查阅相关医院交通的研究,对其结果进行总结,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方法进行观点可行性的确定。第二阶段:分析问题阶段,以医院交通组织理论、空间认知理论、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进行医院交通空间组织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构建。第三阶段:解决问题阶段,选用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理统计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医院交通空间组织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根据结果进行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性分析,分别对医院建筑内、外部交通空间组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运用满意度指数测定分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赋权,计算得出各个指标的满意度值,分析满意度与重要度的关系,得出需优化的影响因素。第四阶段:优化策略阶段,分别对医院建筑内部与外部交通组织进行优化策略的提出,外部交通从停车路径进行优化,寻找各个空闲车位的最短路径,从而确定停车场内的最佳车位;内部交通则从内部标识、休憩空间、合理规划流线三方面提出符合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空间组织的优化策略。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因子分析法及个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空间组织进行研究,通过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分析方法为医院交通组织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与理论支持,对医院内、外部交通组织优化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2](2021)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桥梁工程学科的发展,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桥梁工程领域(包括结构设计、建造技术、运维保障、防灾减灾等)的学术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首先总结了桥梁工程学科在新材料与结构体系、工业化与智能建造、抗灾变能力、智能化与信息化等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然后分别对上述桥梁工程领域各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桥梁结构设计方面重点探讨了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高性能材料与结构、深水桥梁基础的研究现状;桥梁建造新技术方面综述了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预制装配技术以及桥梁快速建造技术;桥梁运维方面总结了桥梁检测、监测与评估加固的最新研究;桥梁防灾减灾方面突出了抗震减震、抗风、抗火、抗撞和抗水的研究新进展;同时对桥梁工程领域各方向面临的关键问题、主要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北京工业大学韩强老师提供初稿)
孟雪[3](2020)在《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中近1.8亿儿童居住在城市中。关注儿童权益,创造适宜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现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新生人口的生育与抚养。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儿童福利相关基本需求获得不断释放,并对儿童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市儿童面临着健康水平下降、伤害事故频发、自然观缺失与心理问题等多重危机。如何调整资源配置与改善环境质量,营建儿童支持性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承载儿童日常生活的住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住区空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优化思路与改善对策,以期为城市住区层面的儿童友好环境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从多个层面剖析儿童友好理念与住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解析相关理论基础,明确物质空间为切入点的儿童友好环境研究理论认知原型;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外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经验,明晰实践中的实施要点与物质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视角进一步限定,从环境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住区空间与儿童行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住区功能维度与儿童发展需求,提出优化目标。在系统调查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儿童与家长环境感知偏好、儿童活动时空特征以及现存空间环境关键问题,并综合调查结果,建立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集。建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提出优化思路的重要前置条件,有助于明确现存关键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遵循量表开发流程对儿童友好度评价量表进行开发,以我国4座大型城市为主要调研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测量恒等性分析证实其对于跨年龄儿童群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建立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环境儿童友好度对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量化分析环境儿童友好水平的影响效用,有助于明晰如何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住满意度,并为优化设计提供适时反馈。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模型为原型,提出改进后的理论模型,明确环境儿童友好度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调研问卷样本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环境儿童友好度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围绕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6项核心指标,结合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对优化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凝练,提出符合城市住区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优化设计对策。具体来说,分别从游憩资源补充、步行环境改善、街区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完善、邻里氛围塑造与环境风险防控6个方面提出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系统构成,探究其科学评价方式与优化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住区空间环境量化分析与客观评估提供可靠支撑,为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既有环境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并为相关设计导则研发与规范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儿童友好住区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4](2020)在《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与路面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实际路面工程中所面临的典型问题、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被引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面工程7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智能环保路面技术、先进路面材料、先进施工技术、路面养护技术、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及路面再生技术等。可为路面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孙语瞳[5](2020)在《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扩散及治理措施》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综合体在城市中央拔地而起。人们的主要生活和娱乐场所都几乎以大型综合体为中心,大量的客流量带来的是商场周围的交通流量骤增,地下停车场的规模也跟着商场的规模不断的延伸,而其地下车库的使用率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在随之升高。伴随着机动车数量的急剧增加,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大量的CO、氢氧化物、氮氧化物以及固体尘埃颗粒等物质,会对大气层造成严重的污染,一旦被人体吸收,会引发诸多疾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那么对于工作和生活都离不开综合体内的人群来说,地下车库污染物的囤积逐渐渗透到空气中,其污染物浓度直接影响他们的生活。室内中的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CO2)、TVOC及甲醛的影响都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室内污染造成了危害。故而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究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相关性变化扩散及治理措施。首先探究综合体地下车库不同位置细颗粒物(PM2.5)浓度相关性变化及二氧化碳(CO2)浓度相关性变化:1)分析同一地下车库不同地下位置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CO2)浓度变化趋势,2)分析不同车辆运动状态(启动,怠速,熄火)、不同车辆类型(轿车,SUV,卡车)对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影响。3)分析车辆发生运动状态到终止有限时间范围内对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碳(CO2)浓度影响。实验中本文采用霍尼韦尔(Honeywell)一代室内空气检测器,在地下车库的每个测试区选取9个测试点,记录当实验环境发生变化时的数据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从区域位置上地下车库细颗粒物(PM2.5)浓度变化趋势随地库纵向深度增加而减小,随地库的横向扩充而增大。CO2浓度变化随纵向增加而增加,随地库横向扩充而增大。从车辆的三种类型和三种运动状态交叉组合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车辆怠速状态下对PM2.5浓度影响大,怠速条件下卡车对PM2.5浓度影响大。从车辆的有限时间扩散范围内发现,车库的污染物PM2.5浓度在运动状态结束后的30s-60s呈现急速上升的状态;车库的污染物CO2在运动状态结束后的5s-60s呈现缓慢上升的状态。其次探究综合体地下车库不同位置污染物TVOC及甲醛浓度相关性变化:1)分析同一地下车库不同地下位置TVOC及甲醛浓度变化趋势,2)分析不同车辆运动状态(启动,怠速,熄火)、不同车辆类型(轿车,SUV,卡车)对TVOC及甲醛浓度的影响。3)分析车辆发生运动状态到终止有限时间范围内对TVOC及甲醛浓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区域位置上地下车库污染物TVOC浓度变化纵向横向都可达到2-5倍之间。而甲醛浓度值高于地下一层5-15倍不等,均已超出人类生活正常接受范围内。从车辆的三种类型和三种运动状态交叉组合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综合体地下车库轿车在启动状态下对TVOC浓度的影响最大,;SUV在熄火状态下所产生的TVOC浓度值高于国家标准;卡车在怠速状态下TVOC浓度平均值最大,浓度变化稳定且几乎全部不符规定,达到国家标准值的1.6倍。综合体地下车库TVOC及甲醛浓度在有限时间内的浓度变化趋势是上升的。TVOC的浓度上升峰值在0.05ppm,终止值上升区间在0.02ppm,甲醛的浓度上升峰值在0.008ppm,终止值上升区间在0.002ppm。故而TVOC及甲醛浓度在短时间内不宜扩散。最后基于以上两点对大型综合体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分别对建筑结构及通风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总结目前综合体的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通过改善其自然通风的位置,增加地下停车场的出口等从建筑结构方面提出措施,以达到降低污染物的目的。接着从机械通风的角度探究目前地下车库治理的先进技术,通过对机械通风及地下车库的改进措施提出建议,以达到及时控制和改变污染物浓度的目的。
吴巍[6](2020)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空间扩张转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城镇化高速发展导致生活能耗加剧的背景下,生活能耗形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其与城市建成环境的关系已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充分认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机理和规律特征,并积极发挥建成环境在降低居民生活能耗方面的作用,对于构建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既有关于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影响生活能耗的因素众多,既有研究考虑影响因素存在片面性;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途径、方向和程度结论模糊,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尚存在争议;缺乏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对建成环境各要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排序;研究大多局限于欧美城市,主要关注的是低密度和扁平化程度较高的建成环境,我国城市建成环境特征与国外城市具有明显区别,国外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我国城市有待进一步验证。鉴于此,本文在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基于时间地理学理论,搭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基于计量经济学理论,构建了包含城市建成环境、家庭社会经济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和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生活能耗分析模型。以宁波市为例,基于9个社区样本、598个住宅样本和22112个交通出行样本,依托入户调研获取的数据,首先,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从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的关系,揭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的影响机理,通过将量化分析结果向规律性特征转述,提出了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存在的规律特征。其次,在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利用层次分析和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提出了有利于降低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规划引导措施,通过将量化分析向规划响应的推导,实现量化结果的规划应用。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不同的发现主要包括:第一,不同气候环境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存在差异,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容积率呈显着负相关影响;第二,与欧美国家城市相比,住宅是否有树阴遮挡和临近水系对能耗影响并不显着;第三,开发强度较大的单元式住宅能耗更容易受到室外热岛效应、太阳能辐射等微环境的影响;第四,道路交叉口密度虽然对通勤出行能耗呈显着负相关影响,但其对高能耗方式出行能耗呈显着正相关影响;第五,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对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而道路交叉口密度对欧美国家城市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程度相对较大;第六,以通勤为目的的出行能耗更容易受到建成环境的影响;第七,开车等高能耗方式的出行能耗对建成环境的敏感性相对较高;第八,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和与工作地点距离、住宅类型、建筑朝向、住宅面积、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服务设施可达性、道路交叉口密度、人口密度。研究认为,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的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应该以城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视角提出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措施,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视角提出土地混合利用引导措施,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视角提出道路设计引导措施。因此,研究聚焦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土地混合利用和道路设计三方面,针对宁波市规划设计规范中空白和相对滞后的内容,借助能耗模拟分析,逐步探讨了住宅相对节能的“户—单元—单栋建筑—空间布局”,通过比较不同的方案,分别探讨了社区层面、街区层面和建筑层面不同功能用地的混合比例与布局方式,通过递推演算的方法,从居住区和商业区路网密度与道路交叉口密度、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设计以及居住区交通微循环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
王燕语[7](2020)在《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居住区作为城市功能中面积比例最大的组成部分,不仅是居民遮风避雨的休憩场所,还需要为生命和财产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但由于方法性指导的缺失和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我国早年的城市规划实践较少整体性地融入防灾减灾的设计措施,造成了居住区应对大型灾害威胁的空间结构缺陷、应灾管理机制不足和居民大规模逃生过程的安全隐患。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逐渐深入,近年来学者们开始尝试用仿真模拟与量化研究的方法探索城市尺度的防灾减灾问题。但由于对该问题的长期忽视与数据收集的技术局限,当前针对城市居住区规划形式与人群疏散行为关联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结构不但决定着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也在紧急情况下制约着居民的应急避难方式与行为模式。中国东北城市居住区建设在上世纪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重工业基地建设时期和城市化建设时期,形成了多元的规划形式。城市既有空间土地利用强度和人口集聚趋势的持续增强,对居住区的容灾与应急能力带来了巨大挑战。本研究通过分析居住区空间形态特征和人群疏散行为特征,探索我国东北城市不同尺度的居住区规划形式与安全疏散之间的影响机制,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灾害救援和应急管理的优化策略。在理论基础研究中,梳理了东北城市的常见灾害类型与地域性应急特点,探讨了人群在紧急疏散场景中的行为心理和空间与疏散行为的内在关联,分析了居住区在城市尺度和街坊尺度的形态内涵以及东北城市居住区的空间特征,界定了居住区安全疏散流程和相关规划元素。从区域防灾规划、灾害救援水平和应急管理保障的角度强调了灾害应对能力对保障居住区安全疏散的重要性。根据居住区的空间要素及人群疏散行为动线,制定针对东北城市居住区的案例调研与疏散模拟实验方案,架构居住区安全疏散信息模型。结合抽样调研获得东北城市居住区在城市尺度和街坊尺度的典型形式,设定疏散模拟实验相关参数,为后续东北城市居住区疏散模拟实验及相关优化策略的提出奠定了基础。利用基于智能体模型的人群疏散仿真平台实现对居住区城市尺度典型形式的疏散模拟,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城市尺度以路网结构和街坊形态为变量,通过疏散时间和拥堵情况分析得到疏散全时程的潜在风险和踩踏高危区域,以及相应变量影响下道路、街坊、道路交叉口的疏散特征变化规律。提出了减小路网密度、拓展潜在拥堵道路;根据特定空间结构的人群疏散特征合理布局救援路径、分配应急物资;提取典型形式拥堵点区位分布及时间发展的关键数据,在薄弱地段及时做好人群分流和疏导措施的优化策略。为了降低居住区街坊尺度安全疏散风险,对该尺度典型形式进行人群疏散模拟,并根据疏散模拟结果和疏散场景信息获取保障居住区街坊尺度安全疏散的优化策略。街坊尺度以路网结构、街坊形态、出入口设置以及建筑布局为变量,得到相应规划元素对人群疏散特征的触发机制,疏散及拥堵时间的演变趋势以及拥堵范围的分布特征。提出了设置缓冲空间、提高出入口通行能力;根据人群疏散行为特性设定救援路径、预设救援设施;以及通过细化疏散信息、甄选拥堵形态,提高灾时紧急行动能力,深化街坊尺度除雪预案的优化策略。研究从城市和街坊两个尺度,提取了制约城市居住区空间安全疏散性能的规划元素,探索了居住区形态信息及其灾害学意义。从疏散耗时和拥堵情况两方面总结了居住区人群疏散的规律,拓展了居住区规划要素对安全疏散影响机制的探讨深度。同时将人群疏散特征与规划策略、灾害救援策略和应急管理策略有机结合,为提高居住区安全疏散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与技术解决方法,为我国东北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做出贡献。
陈天[8](2020)在《大型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布置与运输组织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占地面积大、子项工程多的大型建筑工程逐渐增多。这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内部的运输系统十分复杂,也引发了较多交通安全隐患。然而,现有的学术研究未形成施工道路布置与运输组织的实用方法,难以解决大型施工现场交通流量大、子项目干扰多和道路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建立适用于大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全过程的临时道路布置方法,并利用各路段运输活动的安全风险评估来指导运输组织优化。本文首先为大型施工现场建立了分级道路布置体系,利用整数规划模型为每一级道路建立了适用于施工前期的布置方法,并提出了布置方案的评估与改善框架。为应对交通需求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化,本文通过量化各施工阶段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和临时交通流的成本和安全性,提供了临时道路的阶段性调整方法。完成道路布置方法的建立后,本文针对各路段运输活动的特性,从交通流风险、道路系统风险和环境风险三个方面建立了运输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运输活动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运输组织方案。随后,本文以一个大型旅游度假区的施工项目为案例,验证了方法在实际项目中的可行性,并通过方案对比和情景分析加强了方法的实用价值。案例分析表明,本文建立的方法在大型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有较强的适用性。与经验方法相比,分级道路布置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效率,运输安全风险评估可以清晰地识别出关键道路和关键风险因素。本文从实际需求出发,在研究中充分结合了工程管理与城市交通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和学术价值。本文在应用层面可以促进大型施工现场的交通管理,改善内部的交通问题;在学术层面可以丰富场地布置规划和施工运输组织两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能引发学术领域对特殊场景交通问题的关注。
周水姣[9](2019)在《既有住区老年人步行环境评估工具》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化与老龄化的共同趋势要求城市环境重新设计以适应老年化社会的需求,而步行环境作为住区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适老化改造显得尤为迫切,而改造需要基于对住区环境特征与老年人步行之间内在关系的深入理解,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构建科学量化且易于操作的评估工具,以客观评测住区环境现状,为住区改造提供决策依据。首先,基于既有相关研究及国际已有工具或量表框架,制定评估工具的初步概念框架,并创新地引入元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统计学检验。参考上述研究或工具量表中的建成环境变量对概念框架进行扩展,形成评估工具初始版。其次,以天津市与株洲市城区八个住区收集的横断面数据为基础,对评估工具的初始版本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信度检验采用百分比一致性作为筛选标准,检验包括评估者间信度与重测信度。效度检验基于多层次的线性回归模型,包括二元线性回归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符合信效度检验标准的评估项组成评估工具的最终版本。最后,对工具最终版进行实例复验,计算八个住区实例的步行环境评分并将评分结果与老年人步行数据比对,佐证其有效性。依据评分结果对住区现状进行评判,并对需要改造的住区及部位进行筛查,说明其在住区步行环境现状评估以及住区改造方案前期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参考作用。
郭仁春,沈涛[10](2019)在《2016~2018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理工类专科)》文中研究说明
二、车辆·建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车辆·建筑(论文提纲范文)
(1)医院交通组织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1.4.1 相关理论研究 |
1.4.2 技术方法理论研究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概况 |
1.5.2 国外研究概况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论文框架 |
1.6.4 课题研究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空间组织使用后评价调查 |
2.1 医院交通空间组织特征 |
2.2 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空间组织现状调查 |
2.2.1 邢台市人民医院 |
2.2.2 河北省眼科医院 |
2.2.3 邯郸市中心医院东区 |
2.2.4 邯郸市中心医院西区 |
2.2.5 邯郸市第一医院 |
2.2.6 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 |
2.2.7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
2.3 医院交通空间组织使用后评价设计 |
2.3.1 评价主体的选择 |
2.3.2 评价的对象 |
2.3.3 评价的步骤 |
2.3.4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5 问卷制定 |
2.4 停车场最优车位路径规划分析 |
2.4.1 停车流程 |
2.4.2 停车影响因素 |
2.4.3 停车场模型建立 |
2.4.4 Dijkstra算法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冀南地区三甲医院建筑外部交通空间组织研究 |
3.1 调研数据整理 |
3.1.1 样本基本情况 |
3.1.2 停车情况 |
3.2 调研数据检验 |
3.2.1 信度及效度检验 |
3.2.2 均值分析 |
3.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3.1 聚合效度 |
3.3.2 区分效度 |
3.4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与检验 |
3.4.1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
3.4.2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 |
3.5 结构方程模型输出结果分析 |
3.5.1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
3.5.2 外部交通权重及满意度确定 |
3.5.3 外部交通满意度与重要度分析 |
3.6 停车场的停车路径优化 |
3.6.1 停车场模型建立 |
3.6.2 边权的构造设置 |
3.6.3 停车路径规划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冀南地区三甲医院建筑内部交通空间组织研究 |
4.1 调研数据整理 |
4.2 调研数据检验 |
4.2.1 信度及效度检验 |
4.2.2 均值分析 |
4.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3.1 聚合效度 |
4.3.2 区分效度 |
4.4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
4.4.1 结构方程模型建立 |
4.4.2 模型的拟合度检验与路径分析 |
4.5 结构方程模型输出结果分析 |
4.5.1 测量模型结果分析 |
4.5.2 内部交通权重与满意度确定 |
4.5.3 内部交通满意度与重要度分析 |
4.6 医院建筑内部交通优化策略 |
4.6.1 维护以人为本的优化策略 |
4.6.2 遵循节能环保的优化策略 |
4.6.3 合理规划内部流线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分析——以邢台市某医院为例 |
5.1 项目简介及设计原则 |
5.1.1 项目简介 |
5.1.2 设计原则 |
5.2 项目设计及分析 |
5.2.1 总平面图设计 |
5.2.2 院区流线分析 |
5.2.3 内部交通分析 |
5.3 项目交通空间组织使用后评价 |
5.3.1 外部交通组织数据统计分析 |
5.3.2 内部交通组织数据统计分析 |
5.4 项目停车路径优化 |
5.4.1 停车场模型建立 |
5.4.2 停车场路径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附录1 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组织调查问卷 |
附录2 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交通组织调查问卷数据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 桥梁工程研究新进展(东南大学王景全老师提供初稿) |
1.1新材料促进桥梁工程技术革新 |
1.2桥梁工业化进程与智能建造技术取得长足发展 |
1.3桥梁抗灾变能力显着提高 |
1.4桥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
1.5跨海桥梁深水基础不断创新 |
2桥梁结构设计 |
2.1桥梁作用及分析(同济大学陈艾荣老师、长安大学韩万水老师、河北工程大学刘焕举老师提供初稿) |
2.1.1汽车作用 |
2.1.2温度作用 |
2.1.3浪流作用 |
2.1.4分析方法 |
2.1.5展望 |
2.2钢桥及组合结构桥梁(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2.2.1新型桥梁用钢的研发 |
2.2.2焊接节点疲劳性能 |
2.2.3钢结构桥梁动力行为 |
2.2.4复杂环境钢桥服役性能 |
2.2.5组合结构桥梁空间力学行为 |
2.2.6组合结构桥梁关键构造力学行为 |
2.2.7展望 |
2.3高性能材料 |
2.3.1超高性能混凝土(湖南大学邵旭东老师提供初稿) |
2.3.2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
2.3.3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北京工业大学刘越老师提供初稿) |
2.3.4智能材料(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2.3.5展望 |
2.4桥梁基础工程(同济大学梁发云老师提供初稿) |
2.4.1深水桥梁基础形式 |
2.4.2桥梁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
2.4.3桥梁基础动力特性分析 |
2.4.4深水桥梁基础工程面临的挑战 |
3桥梁建造新技术 |
3.1钢结构桥梁施工新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卫星老师提供初稿) |
3.1.1钢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 |
3.1.2焊接制造新技术 |
3.1.3施工新技术 |
3.2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提供初稿) |
3.2.1预制装配桥梁上部结构关键技术 |
3.2.2预制装配桥墩及其抗震性能研究进展 |
3.2.2.1灌浆/灌缝固定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2.2.2无黏结预应力连接预制桥墩及其抗震性能 |
3.3桥梁建造技术发展态势分析 |
4桥梁运维 |
4.1监测与评估(浙江大学叶肖伟老师、湖南大学孔烜老师、西南交通大学崔闯老师提供初稿) |
4.1.1监测技术 |
4.1.2模态识别 |
4.1.3模型修正 |
4.1.4损伤识别 |
4.1.5状态评估 |
4.1.6展望 |
4.2智能检测(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2.1智能检测技术 |
4.2.2智能识别与算法 |
4.2.3展望 |
4.3桥上行车安全性(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4.3.1风荷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1车-桥气动参数识别 |
4.3.1.2风载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1.3风浪作用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1.4风屏障对行车安全性的影响 |
4.3.2地震作用下行车安全性 |
4.3.2.1地震-车-桥耦合振动模型 |
4.3.2.2地震动激励特性的影响 |
4.3.2.3地震下桥上行车安全性评估 |
4.3.2.4车-桥耦合系统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
4.3.3长期服役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性 |
4.3.4冲击系数与振动控制研究 |
4.3.4.1车辆冲击系数 |
4.3.4.2车-桥耦合振动控制方法 |
4.3.5研究展望 |
4.4加固与性能提升(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提供初稿) |
4.4.1增大截面加固法 |
4.4.2粘贴钢板加固法 |
4.4.3体外预应力筋加固法 |
4.4.4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法 |
4.4.5组合加固法 |
4.4.6新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 |
4.4.7其他加固方法 |
4.4.8发展展望 |
5桥梁防灾减灾 |
5.1抗震减震(北京工业大学贾俊峰老师、中南大学国巍老师提供初稿) |
5.1.1公路桥梁抗震研究新进展 |
5.1.2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新进展 |
5.1.3桥梁抗震发展态势分析 |
5.2抗风(东南大学张文明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陈文礼老师提供初稿) |
5.2.1桥梁风环境 |
5.2.2静风稳定性 |
5.2.3桥梁颤振 |
5.2.4桥梁驰振 |
5.2.5桥梁抖振 |
5.2.6主梁涡振 |
5.2.7拉索风致振动 |
5.2.8展望 |
5.3抗火(长安大学张岗老师、贺拴海老师、宋超杰等提供初稿) |
5.3.1材料高温性能 |
5.3.2仿真与测试 |
5.3.3截面升温 |
5.3.4结构响应 |
5.3.5工程应用 |
5.3.6展望 |
5.4抗撞击及防护(湖南大学樊伟老师、谢瑞洪、王泓翔提供初稿) |
5.4.1车撞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2船撞桥梁结构研究进展 |
5.4.3落石冲击桥梁结构研究现状 |
5.4.4研究展望 |
5.5抗水(东南大学熊文老师提供初稿) |
5.5.1桥梁冲刷 |
5.5.2桥梁水毁 |
5.5.2.1失效模式 |
5.5.2.2分析方法 |
5.5.3监测与识别 |
5.5.4结论与展望 |
5.6智能防灾减灾(西南交通大学勾红叶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鲍跃全老师提供初稿) |
6结语(西南交通大学张清华老师提供初稿) |
策划与实施 |
(3)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儿童成长现状 |
1.1.2 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与友好环境的关注 |
1.1.3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儿童的忽视现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研究与基础解析 |
2.1 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论基础 |
2.1.1 儿童权利观念变革 |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导向 |
2.1.3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支撑 |
2.2 儿童友好环境的实践探索 |
2.2.1 儿童友好环境典型行动回顾 |
2.2.2 儿童友好环境实践经验总结 |
2.3 环境行为视角下的儿童特征深层解析 |
2.3.1 儿童行为与环境研究的理论支持 |
2.3.2 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
2.4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目标 |
2.4.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 |
2.4.2 增进儿童环境探索与认知 |
2.4.3 提升儿童社会交往与参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筛查 |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儿童及其照护者的环境感知与偏好分析 |
3.2.2 儿童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
3.2.3 儿童相关空间环境问题汇总 |
3.3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确定 |
3.3.1 要素筛选 |
3.3.2 要素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研究思路与基本逻辑 |
4.1.2 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
4.2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量表初步设计 |
4.2.1 量表基础研究 |
4.2.2 量表项目设计 |
4.2.3 量表预测试与信度效度检验 |
4.3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初始模型构建 |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
4.3.2 评价体系的初始模型构建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模型建立 |
4.4.2 模型的识别、拟合与修正 |
4.4.3 模型的测量恒等性检验 |
4.4.4 指标权重计算与评价体系建立 |
4.5 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4.5.1 实例选取与评价结果分析 |
4.5.2 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 |
5.1.1 理论模型选取 |
5.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2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 |
5.2.2 数据预处理与变量解释 |
5.2.3 多重中介模型基本设定 |
5.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1 基于个体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结果初步分析 |
5.3.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 |
6.1 游憩资源补充增进儿童活动机会 |
6.1.1 游憩目的地增补构建系统性网络 |
6.1.2 游憩要素完善迎合儿童环境探索需求 |
6.1.3 辅助设施配置增进游憩舒适性与保障性 |
6.2 步行环境改善强化儿童出行体验 |
6.2.1 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契合儿童行为模式 |
6.2.2 街道环境吸引力提升激发儿童出行兴趣 |
6.3 街区交通组织提升儿童出行几率 |
6.3.1 细密路网控制引导儿童主动出行 |
6.3.2 步行网络营建保障儿童出行连续 |
6.3.3 交通流速限制降低儿童出行风险 |
6.4 服务设施完善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
6.4.1 儿童服务设施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
6.4.2 儿童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与品质提升 |
6.5 邻里氛围塑造促进儿童社会交往 |
6.5.1 设施功能整合实现代际共享 |
6.5.2 邻里空间营造促发居民交往 |
6.5.3 邻里活动引入增进代际互动 |
6.6 环境风险防控增强儿童安全保障 |
6.6.1 犯罪安全控制提升感知水平 |
6.6.2 交通安全措施强化出行防护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住区实地观察结果 |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3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 |
附录4 测量恒等性检验模型适配度 |
附录5 中介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 引言(长沙理工大学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
1智能环保路面技术 |
1.1 自净化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1.1 光催化技术 |
1.1.2 自清洁技术 |
1.1.3 其他自净化技术 |
1.1.4 自净化路面技术发展展望 |
1.2 凉爽路面技术(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1.2.1 路面热反射技术 |
1.2.2 相变调温技术 |
1.2.3 其他路面调温技术 |
1.2.4 凉爽路面技术发展前景 |
1.3 自感知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3.1 基于外部手段的感知技术 |
1.3.2 基于感知元件的感知技术 |
1.3.3 基于自感知功能材料的感知技术 |
1.3.4 自感知技术发展前景 |
1.4 主动除冰雪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1.4.1 自应力弹性铺装路面 |
1.4.2 低冰点路面 |
1.4.3 能量转化型路面 |
1.4.4 相变材料融冰雪路面 |
1.4.5 主动融冰雪路面研究前景 |
1.5 自供能路面技术(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1.5.1 道路压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2 道路热电能量采集技术 |
1.5.3 光伏路面能量采集技术 |
1.5.4 路域能量采集技术发展前景 |
1.6 透水降噪路面技术(长安大学蒋玮老师提供初稿) |
1.6.1 透水降噪路面材料组成设计 |
1.6.2 路面材料性能与功能 |
1.6.3 路面功能衰变与恢复 |
1.6.4 透水降噪路面发展前景 |
2先进路面材料 |
2.1 自愈合路面材料(由长沙理工大学金娇老师提供初稿) |
2.1.1 基于诱导加热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2 基于微胶囊技术的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3 其他自愈合路面材料 |
2.1.4 自愈合路面材料发展展望 |
2.2 聚氨酯混合料(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2.2.1 聚氨酯硬质混合料 |
2.2.2 聚氨酯弹性混合料 |
2.2.3 多孔聚氨酯混合料 |
2.2.4 聚氨酯桥面铺装材料 |
2.2.5 聚氨酯混合料的服役性能 |
2.2.6 聚氨酯混合料发展前景 |
2.3 纤维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3.1 碳纤维 |
2.3.2 玻璃纤维 |
2.3.3 玄武岩纤维 |
2.3.4 合成纤维和木质纤维 |
2.3.5 纤维改性沥青发展前景 |
2.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大为老师提供初稿) |
2.4.1 多聚磷酸改性剂的制备与生产 |
2.4.2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性能 |
2.4.3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 |
2.4.4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改性机理 |
2.4.5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与传统聚合物改性沥青对比分析 |
2.4.6 多聚磷酸改性沥青技术发展展望 |
2.5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2.5.1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
2.5.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 |
2.5.3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相关规范 |
2.5.4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发展前景 |
2.6 桥面铺装材料(长安大学王朝辉老师提供初稿) |
2.6.1 浇注式沥青混凝土 |
2.6.2 环氧沥青混凝土 |
2.6.3 桥面铺装材料发展前景 |
3先进施工技术 |
3.1 装配式路面(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1.1 装配式水泥混凝土铺面 |
3.1.2 地毯式柔性铺面 |
3.1.3 装配式路面发展前景 |
3.2 智能压实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同济大学朱兴一老师提供初稿) |
3.3.1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理念 |
3.3.2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要点 |
3.3.3 自动驾驶车道建设技术发展前景 |
3.4 大温差路面修筑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徐慧宁老师提供初稿) |
3.4.1 大温差作用下沥青路面性能劣化行为 |
3.4.2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要点 |
3.4.3 大温差地区路面设计控制 |
3.4.4 大温差地区路面修筑技术发展前景 |
4路面养护技术 |
4.1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1.1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病害识别 |
4.1.2 路面三维检测用于表面构造分析 |
4.1.3 路面三维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
4.2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智能养护(北京工业大学侯越老师提供初稿) |
4.3 功能性/高性能预防性养护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峰老师提供初稿) |
4.3.1 裂缝处治 |
4.3.2 雾封层 |
4.3.3 稀浆封层和微表处 |
4.3.4 碎石封层和纤维封层 |
4.3.5 薄层罩面和超薄罩面 |
4.3.6 预防性养护技术发展趋势 |
4.4 超薄磨耗层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4.4.1 国内外超薄磨耗层发展历史 |
4.4.2 国内外常见超薄磨耗层技术简介 |
4.4.3 超薄磨耗层材料与级配设计 |
4.4.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5路面结构与力学性能 |
5.1 基于数值仿真方法的路面结构力学分析(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刘鹏飞老师提供初稿) |
5.1.1 基于有限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2 基于离散元法的路面结构分析研究现状 |
5.1.3 未来展望 |
5.2 路面多尺度力学试验与仿真(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2.1 基于纳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2 基于细微观结构观测的多尺度试验与仿真研究 |
5.2.3 未来展望 |
5.3 微观力学分析(浙江大学罗雪老师提供初稿) |
5.3.1 分析微观力学模型 |
5.3.2 数值微观力学模型 |
5.3.3 未来展望 |
5.4 长寿命路面结构(长沙理工大学吕松涛老师提供初稿) |
6固废综合利用技术 |
6.1 工业废渣(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1.1 钢渣再利用 |
6.1.2 其他工业废渣 |
6.1.3 粉煤灰再利用 |
6.2 建筑垃圾(武汉理工大学肖月老师提供初稿) |
6.2.1 建筑固废再生骨料 |
6.2.2 建筑固废再生微粉 |
6.3 生物油沥青(长安大学张久鹏老师提供初稿) |
6.3.1 生物沥青制备工艺 |
6.3.2 生物沥青改性机理 |
6.3.3 生物沥青抗老化性能 |
6.3.4 生物沥青再生性能 |
6.3.5 生物沥青其他应用 |
6.3.6 生物沥青发展前景 |
6.4 废轮胎 |
6.4.1 大掺量胶粉改性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6.4.2 SBS/胶粉复合高黏高弹改性技术(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6.4.3 温拌橡胶沥青(华南理工大学于华洋老师提供初稿) |
7路面再生技术 |
7.1 热再生技术(北京工业大学郭猛老师提供初稿) |
7.1.1 高RAP掺量再生沥青混合料 |
7.1.2 温拌再生技术 |
7.1.3 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洁净化技术 |
7.1.4 热再生技术未来展望 |
7.2 高性能冷再生技术(东南大学马涛老师提供初稿) |
7.2.1 强度机理研究 |
7.2.2 路用性能研究 |
7.2.3 微细观结构研究 |
7.2.4 发展前景 |
(5)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扩散及治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来源与背景 |
1.1.1. 研究来源 |
1.1.2. 地下车库污染物来源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污染物浓度监测方案及实验基础 |
2.1 综合体基本概况 |
2.1.1 实验地点的选择及概况 |
2.1.2 商场通风基本概况 |
2.2 实测方法 |
2.2.1 实测参数的选择 |
2.2.2 测试仪器 |
2.2.3 评价标准 |
第3章 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PM_(2.5) 及CO_2浓度相关性变化分析 |
3.1 不同地下位置对浓度影响 |
3.1.1 PM_(2.5) 变化分析 |
3.1.2 CO_2变化分析 |
3.2 车辆运动状态对PM_(2.5) 及CO_2浓度的影响 |
3.2.1 轿车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分析 |
3.2.2 SUV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分析 |
3.2.3 卡车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分析 |
3.3 车辆类型对PM_(2.5) 及CO_2浓度的影响 |
3.3.1 启动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3.3.2 怠速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3.3.3 行驶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3.3.4 熄火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3.4 污染物在环境变化终止有限时间范围内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TVOC及甲醛浓度相关性变化分析 |
4.1 不同地下位置对浓度影响 |
4.1.1 TVOC浓度变化分析 |
4.1.2 甲醛浓度变化分析 |
4.2 车辆运动状态对TVOC及甲醛浓度的影响 |
4.2.1 轿车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分析 |
4.2.2 SUV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分析 |
4.2.3 卡车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分析 |
4.3 车辆类型对TVOC及甲醛浓度的影响 |
4.3.1 启动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4.3.2 怠速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4.3.3 行驶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4.3.4 熄火状态下不同车辆影响分析 |
4.4 污染物在环境变化终止有限时间范围内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污染治理措施 |
5.1 建筑结构存在的问题 |
5.2 建筑结构优化 |
5.2.1 出入口坡道优化 |
5.2.2 减速带优化 |
5.2.3 优化车库空间设置 |
5.2.4 出入口设置优化 |
5.3 自然通风治理措施 |
5.3.1 自然通风设计理论依据 |
5.3.2 自然通风的设计方法 |
5.4 机械通风治理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高速发展和能源消耗加剧的城市矛盾 |
1.1.2 关注居民时空间行为的城市规划研究视角转型 |
1.1.3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建成环境与生活能耗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时间地理学:揭示个人行为与客观制约因素的关系 |
2.1.2 计量经济学:解释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实证关系 |
2.1.3 城市生态学: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协调人与城市的关系 |
2.2 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居民生活能耗梳理 |
2.2.1 以人为本的时空间行为涵义及研究趋势 |
2.2.2 基于生活行为界定与辨析生活能耗的概念 |
2.2.3 生活行为诱发生活能耗的形成机理 |
2.2.4 客观和主观因素对生活能耗的影响 |
2.3 居民生活视角下建成环境辨识 |
2.3.1 围绕居民生活界定与辨析建成环境的概念 |
2.3.2 与居民生活联系密切的建成环境构成要素梳理 |
2.3.3 与生活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构成模式辨析 |
2.3.4 影响建成环境形成的多维度因素 |
2.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文献综述 |
2.4.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选取综述 |
2.4.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综述 |
2.4.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方法综述 |
2.5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对本研究的启示 |
2.5.1 基于时间地理学搭建理论架构 |
2.5.2 基于计量经济学构建分析模型 |
2.5.3 基于城市生态学评价建成环境并提出规划引导措施 |
2.5.4 明确变量选取视角为居民时空间行为 |
2.5.5 明确数据获取途径为入户调研和指标测度 |
2.5.6 将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模拟分析有机结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的研究设计 |
3.1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理论架构与思路框架 |
3.1.1 基于“环境—行为—能耗”三者逻辑关系的理论架构搭建 |
3.1.2 由比较分析向统计分析递进的思路框架确立 |
3.2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分析模型与变量 |
3.2.1 计量经济学下回归分析模型的构建 |
3.2.2 时空间行为下多维度变量的选取 |
3.2.3 由一般到特殊的回归分析模型表达与转化 |
3.2.4 基于多重共线性、异方差和内生性的回归分析模型基本假设 |
3.3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样本选取 |
3.3.1 案例城市气候特征典型性和建成环境代表性分析 |
3.3.2 考虑类型多样、适于量化分析的社区样本选取 |
3.3.3 考虑类型全面、时空间分布均匀的住宅样本选取 |
3.3.4 考虑交通发生与吸引的出行样本选取 |
3.4 建成环境对生活能耗影响研究的数据获取 |
3.4.1 基于入户调研获取住宅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2 基于入户调研和能源强度因子获取交通出行能耗及相关数据 |
3.4.3 基于指标测度和入户调研获取建成环境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研究 |
4.1 与住宅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4.1.1 居住区空间布局形式 |
4.1.2 土地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4.1.3 住宅建筑类型、面积和高度 |
4.1.4 社区和居住小区层面道路朝向类别 |
4.1.5 开敞空间及地表覆盖物分布规律 |
4.2 多层面住宅能耗特征分析 |
4.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住宅能耗差异性比较 |
4.4 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1 住宅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2 影响住宅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4.3 其他影响住宅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4.5 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总体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4.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总体住宅能耗的影响 |
4.6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6.1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6.2 不同类型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6.3 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7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4.7.1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4.7.2 不同时期住宅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4.7.3 建成环境对不同时期住宅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4.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住宅能耗的影响解析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研究 |
5.1 与交通出行能耗相关的建成环境各要素特征辨析 |
5.1.1 开发强度分布规律 |
5.1.2 土地混合利用程度差异 |
5.1.3 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可达性分布规律及职住距离差异 |
5.1.4 路网密度分布规律及路网布局形式 |
5.1.5 公交站点邻近度分布规律 |
5.2 交通出行及能耗特征归纳 |
5.3 建成环境各要素不同模式下交通出行能耗差异性比较 |
5.4 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影响研究的变量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1 交通出行能耗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2 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建成环境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4.3 其他影响交通出行能耗的变量选取及数据转化与统计 |
5.5 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5.1 基于相关性分析预判交通总出行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 |
5.5.2 基于回归模型解析建成环境对交通总出行能耗的影响 |
5.6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6.1 以通勤和非通勤出行为依据划分出行目的 |
5.6.2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6.3 不同出行目的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6.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目的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7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统计分析 |
5.7.1 以交通工具使用为依据划分高能耗和低能耗出行方式 |
5.7.2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数据统计 |
5.7.3 不同出行方式能耗与各影响因素的关联性预判 |
5.7.4 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方式能耗影响的回归结果比较与解析 |
5.8 生活行为导向下建成环境对交通出行能耗的影响解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宁波市建成环境评价与规划引导 |
6.1 建成环境各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程度评价 |
6.1.1 影响生活能耗的建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2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计算 |
6.1.3 建成环境各评价指标对生活能耗影响权重检验 |
6.2 生活能耗控制导向下建成环境规划设计引导 |
6.2.1 基于优化室内外微环境的住宅建筑规划布局引导 |
6.2.2 基于提高目的地可达性的土地混合利用引导 |
6.2.3 基于促进低碳方式出行的道路设计引导 |
6.2.4 基于降低生活能耗的规划评估引导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宁波市住宅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B 宁波市交通出行能耗入户调研问卷 |
附录C 能耗取对数前后指定分布对比图 |
附录D 各类能耗模型回归分析结果 |
附录E 各回归模型解释变量方差膨胀因子(VIF)一览 |
附录F 各样本社区建成环境评分表 |
附录G 住宅建筑能耗模拟参数设置信息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空间防灾减灾的公共安全诉求 |
1.1.2 城市应急避难体系研究与建设需求 |
1.1.3 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专项研究的缺失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居住区空间形态研究 |
1.2.2 疏散仿真研究 |
1.2.3 应急行为研究 |
1.2.4 居住区防灾机制研究 |
1.2.5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要素解析 |
2.1 东北城市灾害风险 |
2.1.1 东北城市灾害危险性 |
2.1.2 东北城市应灾隐患 |
2.1.3 城市灾害风险管控机制 |
2.2 安全疏散与应急行为理论 |
2.2.1 安全疏散判定 |
2.2.2 疏散行为心理 |
2.2.3 空间与疏散行为的关联 |
2.3 城市居住区空间结构与疏散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尺度空间结构 |
2.3.2 街坊尺度空间结构 |
2.3.3 居住区空间安全疏散流程 |
2.3.4 居住区空间安全疏散要素 |
2.3.5 东北城市居住区空间特点 |
2.4 城市安全疏散优化要点 |
2.4.1 防灾规划 |
2.4.2 灾害救援 |
2.4.3 应急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信息模型建构 |
3.1 安全疏散信息模型构成要素 |
3.1.1 概念解析与整体框架 |
3.1.2 城市尺度疏散信息 |
3.1.3 街坊尺度疏散信息 |
3.1.4 安全疏散决策信息 |
3.2 东北城市居住区空间数据采集 |
3.2.1 数据采集方法 |
3.2.2 城市尺度调研结果与模型建立 |
3.2.3 街坊尺度调研结果与模型建立 |
3.3 模拟平台与实验方案 |
3.3.1 Agent-based Model理论分析 |
3.3.2 Pathfinder软件介绍 |
3.3.3 模拟方案设定 |
3.3.4 模拟实验的局限性 |
3.4 相关参数设置 |
3.4.1 人口规模与分布设定 |
3.4.2 灾害类型及位置设定 |
3.4.3 寻路算法与移动规则 |
3.4.4 人体运动基本参数设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城市居住区城市尺度安全疏散模拟与优化策略 |
4.1 城市尺度数据处理流程与疏散时程分析 |
4.1.1 算例模型简化 |
4.1.2 城市尺度数据处理流程 |
4.1.3 城市尺度疏散时程分析 |
4.2 城市尺度典型形式疏散时间分析 |
4.2.1 路网结构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4.2.2 街坊形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4.2.3 城市尺度疏散时间变化机制 |
4.3 城市尺度典型形式拥堵情况分析 |
4.3.1 路网结构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4.3.2 街坊形态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4.3.3 城市尺度拥堵情况变化机制 |
4.4 城市尺度安全疏散优化策略 |
4.4.1 城市尺度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4.4.2 城市尺度灾害救援优化策略 |
4.4.3 城市尺度应急管理优化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城市居住区街坊尺度安全疏散模拟与优化策略 |
5.1 街坊尺度数据处理流程与疏散时程分析 |
5.1.1 街坊尺度数据处理流程 |
5.1.2 街坊尺度疏散时程分析 |
5.2 街坊尺度典型形式疏散时间分析 |
5.2.1 路网结构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2 街坊形态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3 出入口设置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4 建筑布局对疏散时间的影响 |
5.2.5 街坊尺度疏散时间变化机制 |
5.3 街坊尺度典型形式拥堵情况分析 |
5.3.1 路网结构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2 街坊形态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3 出入口设置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4 建筑布局对拥堵情况的影响 |
5.3.5 街坊尺度拥堵情况变化机制 |
5.4 街坊尺度安全疏散优化策略 |
5.4.1 街坊尺度规划设计优化策略 |
5.4.2 街坊尺度灾害救援优化策略 |
5.4.3 街坊尺度应急管理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大型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布置与运输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场地布置规划 |
1.2.2 施工运输组织 |
1.2.3 既有研究总结 |
1.3 研究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大型施工现场运输系统分析 |
2.1 运输系统的特征 |
2.2 运输系统的构成 |
2.2.1 临时设施布置原则 |
2.2.2 临时道路布置原则 |
2.2.3 临时交通流量化方法 |
2.3 构成要素的相关关系分析 |
2.3.1 交通流对临时道路的影响 |
2.3.2 临时道路对交通流的影响 |
2.4 运输系统的规划与管理要求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静态道路布置方法构建 |
3.1 大型施工现场临时道路分级体系 |
3.2 分级道路布置方法 |
3.2.1 第一级道路布置方法 |
3.2.2 第二级道路布置方法 |
3.2.3 第三级道路布置方法 |
3.3 道路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动态道路布置模型构建 |
4.1 施工现场运输系统的动态性 |
4.1.1 临时设施的动态性 |
4.1.2 临时道路的动态性 |
4.1.3 临时交通流的动态性 |
4.2 多目标动态设施布置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安全风险评估的运输组织优化 |
5.1 基于系统布置设计方法的运输安全风险评估 |
5.1.1 安全风险因素识别 |
5.1.2 风险因素严重程度量化 |
5.1.3 综合风险评估函数构建 |
5.2 施工现场运输组织优化 |
5.2.1 安全等级划分与关键区域识别 |
5.2.2 运输组织优化方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案例工程道路布置 |
6.1.1 道路布置方案设计 |
6.1.2 道路布置方案对比与评估 |
6.1.3 道路布置情景分析 |
6.2 案例工程运输组织优化 |
6.2.1 运输组织方案设计 |
6.2.2 运输组织方案对比 |
6.3 方案实施的对策与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既有住区老年人步行环境评估工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老龄化与城市化 |
1.1.2 身体活动与老年人健康 |
1.1.3 步行的影响因素 |
1.1.4 研究进展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老年人步行环境评估工具概念框架 |
2.1 评估工具的初步概念框架 |
2.2 国内外文献检索 |
2.3 国外及港台地区的文献元分析 |
2.3.1 基本信息 |
2.3.2 步行环境特征 |
2.3.3 文献权重处理 |
2.3.4 元分析计算及结果 |
2.4 国内大陆地区的文献元分析 |
2.4.1 基本信息 |
2.4.2 步行环境特征 |
2.4.3 文献权重处理 |
2.4.4 元分析计算及结果 |
2.5 评估工具的概念框架 |
2.6 小结 |
第3章 老年人步行环境评估工具的构建 |
3.1 步行环境便捷性 |
3.1.1 居住密度 |
3.1.2 街道连通性 |
3.1.3 步行友好设施 |
3.2 步行环境安全性 |
3.2.1 人身安全 |
3.2.2 街道照明 |
3.2.3 物理障碍 |
3.2.4 步行道质量 |
3.3 步行环境美观性 |
3.3.1 绿化与街景 |
3.4 步行环境功能性 |
3.4.1 五类服务设施 |
3.4.2 总体服务设施 |
3.4.3 土地混合使用 |
3.5 评估工具初始版框架 |
3.6 小结 |
第4章 既有住区老年人步行行为实地调研 |
4.1 实地调研概况 |
4.1.1 实例选择 |
4.1.2 调研对象 |
4.2 老年人数据采集 |
4.2.1 步行总量 |
4.2.2 个人与认知因素 |
4.3 老年人步行行为特征分析 |
4.3.1 步行总量分析 |
4.3.2 个人与认知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与实例验证 |
5.1 步行环境评估 |
5.1.1 缓冲区层级评估 |
5.1.2 住区层级评估 |
5.2 信度检验 |
5.2.1 方法选择 |
5.2.2 检验结果 |
5.3 效度检验 |
5.3.1 二元回归检验 |
5.3.2 多元回归检验 |
5.4 评估工具最终版 |
5.5 实例验证与分析 |
5.6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国外及港台地区元分析文献基本信息 |
附录 B 国内大陆地区元分析文献基本信息 |
附录 C 既有住区居民步行出行问卷调查 |
附录 D 评估工具说明 |
附件 E 评估工具初始版评分表 |
附件 F 评估工具最终版评分表 |
附件 G 功能性变量数据爬取 Python 代码 |
附件 H 信度检验 Python 代码 |
附件 I 效度检验 Python 代码 |
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车辆·建筑(论文参考文献)
- [1]医院交通组织评价与优化研究 ——以冀南地区三甲医院为例[D]. 尹冉.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2]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2)
- [3]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中国路面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0[J]. 于华洋,马涛,王大为,王朝辉,吕松涛,朱兴一,刘鹏飞,李峰,肖月,张久鹏,罗雪,金娇,郑健龙,侯越,徐慧宁,郭猛,蒋玮. 中国公路学报, 2020(10)
- [5]大型综合体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污染物浓度扩散及治理措施[D]. 孙语瞳.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6]时空间行为视角下城市建成环境与居民生活能耗关系研究 ——以宁波市为例[D]. 吴巍. 天津大学, 2020(01)
- [7]东北城市居住区安全疏散优化策略研究[D]. 王燕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大型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布置与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 陈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9]既有住区老年人步行环境评估工具[D]. 周水姣. 天津大学, 2019(01)
- [10]2016~2018年全国高校在辽宁录取分专业绝对位次、最低分及平均分(理工类专科)[J]. 郭仁春,沈涛. 招生考试通讯(高考版), 201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