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是光子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左超,陈钱[1](2022)在《计算光学成像:何来,何处,何去,何从?》文中指出计算光学成像是一种通过联合优化光学系统和信号处理以实现特定成像功能与特性的新兴研究领域。它并不是光学成像和数字图像处理的简单补充,而是前端(物理域)的光学调控与后端(数字域)信息处理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照明、成像系统进行光学编码与数学建模,以计算重构的方式获取图像与信息。这种新型的成像方式将有望突破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对光学系统以及探测器制造工艺、工作条件、功耗成本等因素的限制,使其在功能(相位、光谱、偏振、光场、相干度、折射率、三维形貌、景深延拓,模糊复原,数字重聚焦,改变观测视角)、性能(空间分辨、时间分辨、光谱分辨、信息维度与探测灵敏度)、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获得显着提高。现阶段,计算光学成像已发展为一门集几何光学、信息光学、计算光学、现代信号处理等理论于一体的新兴交叉技术研究领域,成为光学成像领域的国际研究重点和热点,代表了先进光学成像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国内外众多高校与科研院所投身其中,使该领域全面进入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发展局面。作为本期《红外与激光工程》——南京理工大学专刊“计算光学成像技术”专栏的首篇论文,本文概括性地综述了计算光学成像领域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与所依赖的核心赋能技术,以求抛砖引玉。
张新全,余少华[2](2021)在《光电融合破解带宽、能耗难题》文中指出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要求信息技术的带宽、时延和速率等性能持续提升,成本、能耗等持续下降。但受制于物理特性,电子信息技术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带宽、能耗等维度。充分利用光子的优势,文章提出基于光电融合使信息光子技术在连接/传输、路由/交换、计算/处理等诸多信息领域发挥出支柱作用,推动人类由电子信息时代进入光电信息时代。
何泽明[3](2021)在《基于上转换和非成像光学器件的热辐射型能源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能源作为现代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伴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和消耗,能源和环境危机已然成为国民关注的共同话题。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这与当下的能源结构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在“碳达峰”“碳中和”总体目标的指引下,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转变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结构形式起着重要的作用。新能源作为对传统能源的替代和补充,对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新能源的热辐射型能量,包括高温热源辐射能量和太阳辐射能量,对其利用形式进行研究,有着现实意义。本文以热辐射型能源的收集与利用为主线,针对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与热电器件、光伏热电混合系统、上转换材料与光伏电池这三个能量转换系统,重点研究和分析了辐射型能量的利用,提出对能量转换系统的优化方式,并采用计算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一)针对可产生高温热源的场景,依据边缘光线原理设计制作了用于红外辐射能量收集的非成像抛物面聚光器。聚光器与温差发电器件即热电器件相结合,显着提升了器件的整体性能,探讨了该种结合形式对余热回收利用的效果。研究从数值模拟分析入手,依次通过对热电单元、热电器件整体进行建模,讨论了抛物面聚光器对器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提升的具体结果,分析说明了即使在器件内部PN结数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使用CPC仍能获得较完整热电器件不使用CPC时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最后搭建实验测试系统,以实验验证的方式,进一步分析CPC对热辐射能量的收集以及对热电器件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聚光器对辐射能源利用的优势以及对热电器件结构优化的作用。(二)通过实验测量对比,研究了不同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电池和砷化镓电池)组成的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性能。在分析了太阳能电池种类、聚光倍数、冷却温度、外接负载等对系统输出功率和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的同时,提出了混合系统要获得最优输出功率存在一个最优的太阳能电池与热电器件的面积比值,在该最优值下,由砷化镓电池与热电器件组成的混合系统,最大的转换效率可达32.2%。通过机器学习对该最优值进行优化,得出太阳能电池与热电器件的面积比为4.41时混合系统性能最优,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机器学习的预测结果。通过对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探讨了机器学习在能量转换系统性能提升方面的应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三)对基于上转换材料的光伏电池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了解上转换材料的发光机制,分析了上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的原理。搭建实验测试系统,分别通过激光和光照激发上转换材料,探讨上转换材料在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方面的应用。经实验总结分析,使用上转换材料,可使双面单晶硅电池的功率和效率分别提升约6.64%和6.65%。对比不同聚光比下,上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分析得出在高倍聚光比下,上转换材料对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的作用更为明显。
陈昱[4](2021)在《基于多像素光子计数器的量子探测器层析标定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量子信息技术在过去几十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有望在21世纪产生重大影响。量子信息科学领域的迅速发展是推动单光子探测器进步的主要动力。其中,光子数可分辨探测器作为一种重要的单光子探测器,能够区分入射光子数,具有比传统单光子探测器更大的动态范围,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更高需求的应用中被寄予厚望。近些年,多像素光子计数器(MPPC)作为一种空间复用型光子数可分辨探测器展现了优异的性能,具备出色的光子数分辨能力,宽动态范围,对磁场不敏感,在室温下稳定工作等特性。本文围绕MPPC探测器开展了MPPC的标定和相关应用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含以下内容:1.为了精确完整地表征MPPC的光子数可分辨探测的特性,本论文提出了利用量子探测器层析(QDT)对MPPC进行标定的方案。实验搭建了791 nm和523 nm的两个不同特征波长的脉冲光标定平台,对MPPC进行了量子层析标定,分别构建了正值算符测度(POVM)矩阵,全面表征了待测探测器,避免了复杂模型的构建。通过对脉冲光光子序列的光子数分布特性进行测量,验证了MPPC的光子数分辨能力。进一步重构了MPPC在这两个特征波长的Wigner函数,函数在原点为负值证明了MPPC是一种量子探测器。2.为了推动MPPC在金刚石带负电态氮空穴(NV)色心系综磁场探测中的应用,本论文选择了位于NV色心声子边带波长范围内的650 nm弱衰减连续光对MPPC进行标定,重构了MPPC在随机时间间隔的光子流入射时的POVM矩阵和Wigner函数。理论模拟了在10-300个NV色心的数量范围内,MPPC和硅基雪崩光电二极管(Si-APD)测得的光探测磁共振(ODMR)光谱荧光对比度的变化。结果证明了MPPC适用于光激发荧光强度较强的NV色心系综的磁场测量中。本论文进一步在NV色心系综静态(DC)磁场测量实验中比较了MPPC与Si-APD的磁场探测性能,在相同条件下,MPPC能够提升磁场测量中的测量对比度,表明了MPPC可以成为NV色心系综磁场探测的有力工具。3.为了突破传统无相互作用测量无光谱分辨能力的限制,本论文研究了基于无相互作用量子光谱的测量方案。本论文利用自发参量下转换(SPDC)产生一对频率相关光子对,分别为807.8 nm的预报光子和1557.2 nm的信号光子。在信号光子路径上插入一个马赫曾德干涉仪,其中一臂放置待测样品,通过符合测量获得样品光谱信息。该方案能够降低光谱测量中与样品相互作用的光子数,既保证了单色仪的工作波长和样品光谱波长的区分,也保证了非经典相关的高测量信噪比。此外,MPPC有希望进一步抑制基于SPDC的预报单光子源中的多光子对的产生概率,提升无相互作用量子光谱测量中的单光子源性能。
栾海涛,陈希,张启明,蔚浩义,顾敏[5](2021)在《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光学神经网络与纳米光子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人工神经网络的创新引领了许多领域的应用革命,如网络搜索、计算机识别和语言、图像的识别技术。近年来纳米光子学的发展为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特别是光学神经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物理视角以及截然不同的实现方法。一方面,纳米光子学是一门研究光与材料在纳米尺度相互作用的科学,可以带来全新的技术,如超分辨光学加工技术和超分辨光学成像技术,进而推动微纳尺度上多种功能的光学神经网络的实现。另一方面,纳米光子学中光子传播的多频段、高速度、低功耗的特点,促使了光学神经网络向着小体积、高密度、低功耗的方向发展。人工神经网络自身的发展也促使神经网络算法(如逆向设计、深度学习)在纳米光子学器件的设计中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以满足纳米光子学器件对自身功能、体积、集成度、计算功能的日益增长的要求。以神经网络的发展为起点,阐述人工神经网络特别是光学神经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人工神经网络与纳米光子学相互促进的发展历程。
宋婷婷[6](2021)在《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信息时代应用需求爆炸式增长的驱动下,实现高可靠性和高计算性能的超级信息处理系统是片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工艺技术的长足改进,单芯片上集成成百上千个处理核的多核处理器系统已经实现。在片上多核系统中,由于多任务的并行处理及处理核间海量数据的频繁交换,迫切需要一种高效的通信架构来实现系统的高性能信息处理。得益于与CMOS兼容的硅光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片上光互连网络(Optical networks-on-chip,ONo Cs)有效解决了传统电互连所产生的高时延、高损耗、带宽限制和通信效率低等问题,其具备强大的并行计算能力、优秀的资源利用率和良好的可拓展性,在超高速光通信、超级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将波分复用技术应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能够满足超大容量和超高速率对更高通信带宽的需求。然而,现阶段片上多核光互连网络的通信可靠性无法得到有效保证。一方面,由于硅基光子器件本身的材料属性和当前尚不完美的制造工艺,光载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受固有物理损耗和串扰噪声的影响,从而导致网络中多跳通信光信噪比的降低及误码率的增大。另一方面,硅基光开关元件对温度波动和工艺偏差非常敏感,温度及制造工艺的轻微变化都会导致光开关的谐振波长发生漂移,使得光通信链路的物理性能变差,对系统级的通信性能和可靠性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对于采用波分复用技术的片上光通信系统,由上述问题导致的数据通信可靠性降低现象更为严重。因此,本文针对如何提升片上光互连网络的通信可靠性这一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针对多波长片上光互连网络中的串扰特性,将角度优化(60°/120°波导交叉)方法应用于支持波分复用技术的光路由器层和光网络层,以提升光通信链路的物理性能,降低光网络中信号传输的误码率。首先,依次构建了完善的光器件级、光路由器级和光网络级的插入损耗和串扰特性分析模型;其次,基于角度优化方法和理论分析模型设计了优化的Crossbar和Crux光路由器的优化结构,对比分析该方法对光路由器的串扰特性及各端口光信噪比性能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将所设计的角度优化光路由器应用于光网络层,基于Mesh和Torus拓扑结构的片上光网络进行了光网络层的数值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在本文所用参数下可将光网络层的平均光信噪比提升约1.5 d B,其能够有效提升多波长片上光路由器和光网络的光信噪比和误码率性能,实现光网络中更低的误码率传输和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提升。2.将信道编码技术应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结合群计数编码方法具有强大检错能力的优势,设计了全电、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其中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基于硅基微环谐振器设计实现。基于仿真软件Interconnect验证了所设计的光电群计数编码器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并对其检错效率、能耗和面积开销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计数编码方法的错误检测效率可以达到88.2%,相比于奇偶校验方案的检错效率高出36.6%;全电、全光和光电混合的群计数编码器在最坏情况下能耗分别为0.260 f J/bit、56.000 f J/bit和30.386f J/bit;另外,该光电群计数编码器的占芯比例非常小,当Mesh和Torus网络规模增大至10×10时,其面积开销在整个芯片尺寸中的占比小于0.15%。3.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片上光互连网络的高可靠性通信系统,该系统具有错误检测和数据重传功能,可以有效保证目的节点所接收数据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为了减少串扰对通信可靠性的影响,对重传机制进行了优化,进一步提升数据重传的可靠性。基于Opti System仿真系统直观呈现了光群计数编码方法对于实现高可靠光通信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验证了所提出的光通信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片上光互连网络中数据通信的可靠性。此外,选择常用的奇偶校验方案作为对照,基于不同的通信机制全面地评估了该可靠性片上光通信系统所付出的功耗和时延代价。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增加了激光源、编码及校验电路,采用群计数方法实现4比特数据的可靠传输相较于不含错误检测机制直接传输需要额外消耗26.4%的功率,相比于奇校验方案需要额外消耗16.3%的功率。基于奇偶校验的重传机制相比于只采用奇偶校验但无重传约需额外35%的零负载端到端时延开销,采用群计数方法重传机制的零负载端到端时延比只采用群计数方法但无重传约多出39%。本文所提出的可靠性提升技术在当前片上集成中切实可行,可以有效提升片上多核光通信网络系统数据通信的可靠性。在数字光通信领域和大规模片上光互连网络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芯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的实现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
李金凤[7](2021)在《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文中认为战后日本女性突出的就业模式是M型就业模式,其中M型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在高度经济成长期内逐渐加深,很多日本研究者都认为这是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了。高度经济成长期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虽然逐渐上升右移,但是到2020年依然是中间凹陷的M型曲线。对于日本女性一直维持M型就业模式的原因,以及M型就业曲线所代表的女性主妇化的变迁情况,中日学界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回答。本论文尝试基于压缩现代化、顺序颠倒现代化和社会结构变动论等相关理论,通过国际比较,梳理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分析其一直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剖析主妇化模式变迁的相关社会结构,以及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中的离职时机变化和个人影响因素。本论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把主妇化定义作了进一步的明晰。主妇化具体是指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等生活事件的前1年就职,到这些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年之间离职,之后或终身不再就职,或保持一段时期内无职后再就职的生命历程成为趋势,并且该生命历程模式在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中占一半及以上的社会现象即为主妇化。根据结婚后保持无职时间的长短,又细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种类型,其中阶段性主妇化又根据不同的离职时机分为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和育儿期离职模式主妇化。基于以上主妇化的分类,本论文对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主妇化模式变迁,具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在国际比较视野的宏观层面,基于压缩现代化理论、顺序颠倒的现代化理论和福利体制论,通过分析美、法、英、德四国的主妇化过程,对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解释日本迟迟未能脱离M型就业曲线的原因,进而论述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时空特征。其次,在日本国内的中观层面,将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分为四个阶段,并基于富永健一的社会结构变动论和社会性别分工意识的变迁,分析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化和相应的社会结构。最后,在个人因素的微观层面上,运用人力资本论、统计性歧视论、道格拉斯-有泽法则等相关理论,通过对《SSM调查》和《消费生活面板调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战后日本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离职时机变化及相关的个人影响因素。通过分析研究,本论文有以下主要观点:1.美、法、英、德四个国家的主妇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界,大致分为生涯性主妇化和阶段性主妇化两个阶段。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大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阶段性主妇化时期从1950年代一直延续至1980、1990年代。对比分析欧美四个国家的主妇化变迁,因日本女性就业模式自日本主妇在大正时代诞生以来,直接形成的是阶段性主妇化的标志-M型就业曲线,并且到1955年都一直保持着平缓的M型就业曲线,未有大的变化,所以日本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另外,欧美四个国家在20世纪中期以前的女性劳动率是50%以下,已婚女性劳动率也大多是在30%以下,而日本因压缩式的工业革命、产业结构转换时间晚且速度快,女性劳动率自1900年到1970年左右一直保持在50%以上,即便在1970年以后女性劳动率出现了下降,已婚女性就业率也保持在50%前后不变,因此与欧美四个国家的生涯性主妇化时期相比,日本女性劳动率和已婚女性劳动率都非常高,生涯性家庭主妇比例较小,没有形成生涯性主妇化时期。日本女性1955-1975年的M型就业曲线,中间山谷部分加深,右山峰更加突出。分析这种曲线变化的原因,山谷部分的不断加深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转换太快,女性雇用率的上升速度没有超过家庭从业者、自营者等就业率的下降速度,两者效果抵消,结果就是女性的就业率逐渐下降;右山峰更加突出是因为育儿期结束后的已婚女性短期被雇用者比例上升。因此1955-1975年这个时期,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阶段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趋势没有大变化,只是离职后再就职比例上升显着,使阶段性主妇化更为凸显.1975年至2010年,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逐渐上升右移,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未婚化、晚婚化、晚育化等造成的,已婚女性在这个时期的就业率变化不大,所以日本依旧处于阶段性主妇化时期。2010年以后,M型就业曲线的中间山谷部分上升,主要是已婚女性就业率升高引起的,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逐渐弱化。总体而看,与欧美四个国家相比,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时间上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又延长了阶段性主妇化时期。这种时间上的特征与日本独特的压缩现代化模式、顺序颠倒的现代化模式、产业结构转换、1970年代以后的福利体制改革以及男女性别平等政策迟缓有很大的关系。此外,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在空间上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不同时代的元素压缩杂糅在一个空间内,如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性别角色分工意识与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战后日本女性政策的复杂矛盾等。2.战后日本女性整体上维持着阶段性主妇化,但内部的主妇化模式并非是一成不变。根据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从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以及社会性别意识形态方面等多方面探究了相对应的社会结构变动。战后日本女性具体的主妇化模式变迁是:1950年代之前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1960年代-197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为主,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为辅;1980年代-2000年代是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变强;2010年以后是怀孕、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比例增加。因此,战后日本女性的阶段性主妇化整体上逐渐弱化,但也出现了新模式的阶段性家庭主妇。伴随着主妇化模式的变化,家庭、企业、国家政策、劳动市场、保育所、公共教育及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各方面相对应的社会结构也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3.利用《SSM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其一,从出生队列来看,1930-1934年出生队列开始,日本女性初次离职与结婚有关,到1950-1954年出生队列,初次离职与结婚的关系最强,说明1950-1954年出生队列结婚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达到峰值;从1955-1959年出生队列开始,结婚后离职增加,初次离职与第1子生育关联变强,也就是说,1955-1959年出生队列的第1子生育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比例升高。其二,从结婚队列和第1子生育队列来看,从1960年代以前开始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增强,持续上升至1986年后达到顶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在1981-1985年开始上升,1986年以后增强幅度明显.由此看来,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并没有走向去主妇化,尤其是经历过结婚、生育、育儿期的女性主妇化,在1975年之后只是主妇化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从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转换到第1子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其三,从初次离职成为家庭主妇后,再就职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可以得出出生年龄、结婚队列、第1子生育队列、本人学历、丈夫学历、性别角色分工意识等都对再就职有显着影响,从侧面证明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不是一结婚就离职,之后终身不再就职的生涯性主妇化,是阶段性主妇化.进一步利用《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对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模式变化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其一,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越来越少,同时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有弱化倾向,而“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已经出现,并有进一步强化的倾向;其二,分析女性在第1子生育前后、第1子小学入学前后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结果得出性别角色分工、丈夫收入、与父母同居·准同居·近居、高学历等都有显着影响。只是这些影响因素在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各个阶段的影响力有所不同,说明女性的个人因素在面临选择是否离职成为家庭主妇时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综合分析,认为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与欧美四个国家不同,压缩了生涯性主妇化时期,1920年代以后出现的是欧美四个国家二战后才出现的阶段性主妇化,并一直持续到2020年。目前日本女性的主妇化依旧存在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也出现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的家庭主妇,更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因此,有必要继续完善育儿休业制度、保育所、儿童俱乐部和家庭育儿支援等更加综合性的支援政策和措施,以有效应对这种现象。以上政策措施只是促进女性在结婚、生育、育儿期的继续就业,并不等于充分有效地发挥了女性的作用。日本要实现经济的长期发展,需要在以上支援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女性相关政策、企业雇用、劳动市场等方面实施彻底的社会性别平等政策,尤其是大力改革企业的长时间劳动等雇用习惯和劳动市场的多维度二元结构,为女性提供更为自由的选择环境。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国也是与日本相同的压缩现代化模式,加上当前“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不完善,将来很可能会出现生育、育儿期离职的家庭主妇。了解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相关情况,可以为我国应对生育、育儿期的家庭主妇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王钥[8](2020)在《基于氮化物的发光二极管通信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移动数据,视频流量的井喷式增长,传统无线通信技术显露出了其固有的弊端,可见光通信技术作为一种互补通信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可见光通信领域,半导体二级管器件的制备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因为采用半导体加工工艺制备出的二级管器件的性能好坏决定了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性能优劣。因此,对于半导体器件的理论仿真是制备器件之前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理论器件结构参数的仿真,我们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寻找到最优的器件结构参数,同时降低器件制备的生产周期。本文采用Rsoft软件模拟仿真了300μm长,10μm宽直波导加半圆形结构的波导器件的光传输效率,得出半圆形结构的最优半径为8μm,且光在此种波导结构中的理论传输效率可达96%。另外,本文还仿真模拟了分支波导与耦合波导结构,仿真结果表明:在波导结构长宽值相同的情况下,分支波导的光传输效率要高于耦合波导的耦合效率;分支波导的光传输效率与波导的弯曲程度成反比;耦合波导的耦合效率与耦合波导的长度成正比,同波导间耦合距离成反比。一般而言,可见光通信系统的各部分都是离散的,独立的,这不利于信号传输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文基于半导体硅以及Ga N等材料的优良物理化学性质,通过半导体加工工艺制备了集光源、波导和接收器于一体的片上光子集成系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显示该制备系统结构完好,外表平整。除此之外,我们还测量了所制备器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与电容特性曲线,电致发光谱以及探测响应谱以及通信性能,实验数据表明,该器件开启电压较小,为1.12V;在小于700k的扫描频率下会出现负电容现象;发光谱与探测谱在430-450nm的范围内重叠,表明该器件在重叠波长范围内,既可以作为发送端,也可以作为接收端,可实现双工通信;片上光子集成系统的通信速率可达100kbps。
李国锋[9](2020)在《基于介质光栅波导系统的双电磁诱导透明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是一种发生在原子三能级系统中不同跃迁路径间的量子干涉现象。但是由于其实现条件苛刻,因此研究者转向经典光学系统来模拟EIT效应,这也称为类EIT效应(EIT-like effect)。目前在波导-腔结构、超材料、光子晶体和导模共振(guided-mode resonance,GMR)系统都实现了类EIT效应。在超材料或波导-腔系统,研究者均已经实现双透明窗的EIT,甚至多透明窗的EIT。然而,在介质光栅波导系统中利用导模共振效应将EIT拓展到两个透明窗的研究还未见报导。本文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FDTD)在介质光栅波导系统中对双EIT效应展开研究。本文利用FDTD数值仿真在两个不同的介质光栅波导系统均实现了双EIT效应,并用两种不同的多能级系统模型进行理论解释。下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本研究设计了双条形介质光栅波导系统,利用导模共振效应实现了双EIT效应,并用双-Λ五能级原子系统对其双EIT机理进行解释。两个透明窗分别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由导模共振引起的共振波谷之中,并且两个透明窗的品质因子Q高达104,透射率都在94%以上。两个EIT的响应波长可以通过改变不同的结构参数灵活调节。基于这个光学系统设计的双模式折射率传感器的两个光学分辨率FOM(figure of merit)分别达到571.88和587.42。2、本文设计了级联光栅波导系统,再一次基于导模共振效应实现了双EIT效应,并用准Λ四能级原子系统对其双EIT机理进行解释。双透明窗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由导模共振效应引起的共振波谷中,并获得了结果为22.59 ps和8.43 ps的两个相当卓越的光学延迟时间。此外,还通过适当地调节不同的导模之间的波长失谐实现了一个宽带平顶的透明窗。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介质光栅波导系统的EIT效应电磁作用机理,而且获得实现双EIT的方法和研究EIT的相关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对光通信、集成光路和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何可蒙[10](2020)在《基于Grover搜索算法无信息泄露的量子对话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人类计算能力水平的日益提升,特别是基于量子并行特性的量子算法的发展,经典密码学的安全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量子密码研究已经受到信息安全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研究范围逐渐扩大。量子计算受到普遍认同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它最有可能突破现有的传统计算能力。将量子算法与信息安全相结合,可以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以解决令人棘手的传统问题。本文基于Grover搜索算法对量子对话通信协议进行研究,致力于提升量子通信的理论效率。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Grover搜索算法无信息泄露的量子对话方案。Grover搜索算法的并行特性可加速搜索目标信息并降低复杂度,使得方案中每个量子态的两个粒子可同时传递,减少量子比特的使用量,提高协议的通信效率;通信双方利用受控非门(C-NOT)进行信道窃听检测,提高通信信道的可靠性。相比其他方案,分析表明本方案效率更高。(2)接着提出了一种基于Grover搜索算法的受控量子对话。在对话的过程中加入第三方,监督通信双方互换私密信息。该协议的目的不是致力于寻找巧妙的攻击策略,而是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信息泄露)来分析量子对话的安全性。(3)分析了Sun等人的多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中存在的内部攻击缺陷,利用Grover搜索算法的特性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多方量子秘钥协商协议,有效解决内部参与者串谋攻击的问题,可同时保证参与者密钥的正确性和隐私性,提高了协议的安全性。
二、21世纪是光子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是光子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光学成像:何来,何处,何去,何从?(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计算光学成像:何来? |
1.1 成像系统的雏形 |
1.2 光学成像系统的诞生——金属光化学摄影 |
1.3 第一次成像革命——感光版光化学摄影 |
1.4 第二次成像革命——胶卷光化学摄影 |
1.5 第三次成像革命——数码相机 |
1.6 第四次成像革命——计算成像?! |
2 计算光学成像:何处? |
2.1 功能提升 |
2.1.1 相位成像 |
2.1.2 光谱成像 |
2.1.3 偏振成像 |
2.1.4 三维成像 |
2.1.5 光场成像 |
2.1.6 断层(体)成像 |
2.1.7 相干测量 |
2.2 性能提升 |
2.2.1 空间分辨 |
2.2.2 时间分辨 |
2.2.3 灵敏度 |
2.2.4 信息通量 |
2.3 成像系统简化与智能化 |
2.3.1 单像素成像 |
2.3.2 无透镜成像 |
2.3.3 自适应光学 |
2.3.4 散射介质成像 |
2.3.5 非视域成像 |
2.3.6 基于场景校正 |
3 计算光学成像:何去? |
3.1 优势 |
3.1.1“物理域”和“计算域”的协同 |
3.1.2 潜在的“通用理论框架” |
3.2 弱点 |
3.2.1 成本与代价 |
3.2.2 数学模型≈甚至于≠物理过程 |
3.2.3 定制化vs标准化 |
3.2.4 技术优势vs市场需求 |
3.3 机会 |
3.3.1 科学仪器 |
3.3.2 商业工业 |
3.3.3 国防安全 |
3.4 威胁 |
4 计算光学成像:何从? |
4.1 新型光学器件与光场调控机制 |
4.2 高性能图像传感器的发展 |
4.3 新兴的数学与算法工具 |
4.4 计算性能的提升 |
4.4.1 专用芯片 |
4.4.2 新材料和新器件 |
4.4.3 云计算 |
4.4.4 光计算 |
4.4.5 量子计算 |
4.5 人工智能 |
5 结论与展望 |
(2)光电融合破解带宽、能耗难题(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光学发展进入光子时代 |
2 光子学和信息光子 |
3 光子与电子 |
4 电子信息时代 |
5 电子面临的挑战与光电融合 |
(1) 连接/传输 |
(2) 路由/交换 |
(3) 计算/处理 |
6 光电信息时代 |
(1) 光子和电子有特性差异,各有长短,相互融合、相互依赖、缺一不可。 |
(2) 电子技术仍在继续进步。 |
7 信息光子技术发展展望 |
(1) 将集成作为信息光子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着力点。 |
(2) 跳出电子研究的惯性,以创新思路发挥光子固有优势。 |
(3) 中国提升对光子技术研究的重视,避免重演电子技术上的被动跟随局面。 |
(4) 布局一批信息光子关键技术,谋求价值链高端突破。 |
8 结束语 |
(3)基于上转换和非成像光学器件的热辐射型能源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与热电器件 |
1.2.1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 |
1.2.2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应用研究 |
1.2.3 热电发电器件 |
1.2.4 热电发电器件的研究及应用 |
1.2.5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与热电器件结合的研究 |
1.3 聚光光伏-热电复合系统 |
1.3.1 聚光光伏原理 |
1.3.2 聚光光伏研究现状 |
1.3.3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 |
1.3.4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研究现状 |
1.4 上转换材料在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
1.4.1 上转换材料发光机制 |
1.4.2 上转换材料与光伏发电系统 |
1.4.3 上转换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1.5 研究的目的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高温物体辐射能源的收集与利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 |
2.3 聚光器CPC提升热电器件性能的模拟研究 |
2.3.1 物理模型 |
2.3.2 边界条件及控制方程 |
2.3.3 网格无关性及模型准确性验证 |
2.3.4 计算结果与讨论 |
2.3.5 结论 |
2.4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提升热电器件性能的实验研究 |
2.4.1 实验系统介绍 |
2.4.2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2.4.3 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对太阳辐射能量的利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实验研究 |
3.2.1 实验系统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混合系统的功率和效率定义 |
3.2.4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
3.2.5 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成本分析 |
3.3 机器学习对聚光光伏热电混合系统的研究 |
3.3.1 神经网络基础 |
3.3.2 深度神经网络 |
3.3.3 RNN和LSTM循环神经网络 |
3.3.4 注意力机制 |
3.3.5 机器学习在器件输出功率预测的研究现状 |
3.3.6 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选择 |
3.3.7 机器学习计算模型的对比和验证 |
3.3.8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上转换材料的光伏系统对太阳辐射的收集利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上转换材料与光伏电池的结合方式 |
4.3 上转换材料与光伏电池结合的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测试系统 |
4.3.2 上转换材料表征 |
4.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论文主要成果 |
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5.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多像素光子计数器的量子探测器层析标定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概述 |
1.2.1 单光子探测器 |
1.2.2 光子数可分辨探测 |
1.2.3 MPPC |
1.2.4 单光子探测器标定 |
1.3 论文主要安排 |
第二章 光子统计与探测 |
2.1 光子统计 |
2.1.1 泊松统计 |
2.1.2 超泊松统计 |
2.1.3 亚泊松统计 |
2.1.4 二阶关联函数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PPC的量子层析标定 |
3.1 量子层析概述 |
3.2 POVM理论模型 |
3.2.1 理想的单光子探测器 |
3.2.2 效率受限单光子探测器 |
3.2.3 空间复用型光子数可分辨探测器 |
3.3 量子探测器层析 |
3.4 Wigner函数 |
3.5 MPPC基于脉冲光的量子层析标定 |
3.5.1 实验装置 |
3.5.2 实验结果 |
3.6 基于MPPC的二阶关联函数测量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PPC在基于金刚石NV色心系综磁场测量中的应用 |
4.1 金刚石NV色心的光探测磁共振 |
4.2 MPPC在 NV色心系综ODMR测量中的应用 |
4.2.1 理论模拟 |
4.2.2 MPPC应用于NV色心系综磁场测量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无相互作用量子光谱 |
5.1 自发参量下转换关联光子对 |
5.1.1 SPDC的经典描述 |
5.1.2 SPDC的量子描述 |
5.2 无相互作用测量 |
5.3 无相互作用量子光谱 |
5.3.1 实验装置 |
5.3.2 实验结果 |
5.4 MPPC在无相互作用量子光谱测量中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附录 S1多通道光子数分辨电路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术论文 |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发明专利 |
致谢 |
(5)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光学神经网络与纳米光子学(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人工神经网络与纳米光子学 |
2.1 人工神经网络 |
2.2 光学神经网络 |
2.2.1 传统光学神经网络 |
2.2.2 纳米光子学神经网络 |
2.3 逆向设计与纳米光子学 |
2.3.1 基于优化算法的纳米光子学逆向设计 |
2.3.2 基于深度学习的纳米光子学逆向设计 |
2.4 人工光学突触 |
2.4.1 光学人工突触的基本特征 |
2.4.2 光学人工突触的工作原理以及实例 |
2.4.3 光学人工突触的应用 |
3 总结与展望 |
(6)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片上光网络实现基础 |
1.2.2 片上光网络可靠性研究 |
1.2.3 光编码技术与光编码器 |
1.3 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片上光互连器件与关键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片上光互连基本器件 |
2.2.1 激光器 |
2.2.2 耦合器 |
2.2.3 光波导 |
2.2.4 微环谐振器 |
2.2.5 滤波器与调制器 |
2.2.6 光电探测器 |
2.2.7 光器件数值仿真方法 |
2.2.8 光器件优化理论 |
2.3 光波分复用理论基础 |
2.4 非线性四波混频效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串扰特性的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光器件级串扰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
3.2.1 物理结构模型 |
3.2.2 功率分析模型 |
3.2.3 传输特性分析 |
3.3 光路由器级串扰特性的分析与优化 |
3.3.1 串扰特性分析模型 |
3.3.2 光路由器结构优化 |
3.3.3 光路由器性能分析 |
3.4 光网络级串扰特性分析与理论建模 |
3.4.1 片上光Mesh与Torus网络 |
3.4.2 交换机制与路由协议 |
3.4.3 串扰特性分析与建模 |
3.5 片上光互连网络性能仿真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片上光互连网络可靠性编码的研究与设计 |
4.1 引言 |
4.2 片上光群计数编码器的设计与实现 |
4.2.1 理论基础 |
4.2.2 设计实现 |
4.2.3 功能验证 |
4.3 片上光群计数编码器的性能分析与比较 |
4.3.1 检错效率 |
4.3.2 能耗分析 |
4.3.3 面积开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光编码技术的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分析与优化 |
5.1 引言 |
5.2 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设计与优化 |
5.2.1 片上可靠性光通信系统设计 |
5.2.2 检错重传机制 |
5.2.3 重传机制优化 |
5.3 仿真分析与性能评估 |
5.3.1 数值仿真分析 |
5.3.2 通信可靠性评估 |
5.3.3 检错能力评估 |
5.3.4 功耗分析与评估 |
5.3.5 时延开销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7)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日本国内对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
1.1.1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形成的社会结构研究和主妇化走向研究 |
1.1.2 日本1980年代以后的女性相关政策对女性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
1.1.3 战后日本女性个人因素对离职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研究 |
1.2 中国对日本战后女性的主妇化研究 |
1.3 遗留问题 |
第2章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2.1 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
2.1.1 宏观理论框架 |
2.1.2 中观理论框架 |
2.1.3 微观理论框架 |
2.2 主妇化概念界定 |
2.3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数据 |
2.4 研究内容、框架结构及创新之处 |
2.4.1 研究内容 |
2.4.2 框架结构 |
2.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3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和时空特征 |
3.1 欧美国家的主妇化变迁 |
3.1.1 美国和法国的主妇化变迁 |
3.1.2 英国和德国的主妇化变迁 |
3.2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及持续时间特征 |
3.2.1 日本女性的主妇化变迁 |
3.2.2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持续时间特征及相关原因 |
3.3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的空间压缩特征 |
3.3.1 主妇现象评价的多元化 |
3.3.2 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和社会现状的扭曲错位 |
3.3.3 战后日本政府女性政策间的相互矛盾 |
第4章 战后日本女性主妇化模式的阶段性变迁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1 战前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1.1 战前的女性劳动及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1.2 战后至195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2.1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 |
4.2.2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女性结婚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
4.3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3.1 1980年代至2000年代的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 |
4.3.2 1980年代至2000年代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的社会结构 |
4.4 2010年至2019女性年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及相应的社会结构 |
4.4.1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 |
4.4.2 2010年至2019年女性生育离职模式主妇化弱化的社会结构 |
第5章 战后日本女性的离职时机及相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SSM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
5.1.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1.2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3 女性结婚、生育离职后再就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消费生活面板调查》中女性结婚、生育、育儿期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实证分析 |
5.2.1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2.2 女性结婚、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模式家庭主妇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3 女性第1子生育、第1子小学入学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 |
终章 |
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2.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与今后的课题 |
3. 本论文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一 中文文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
二 日文文献(按姓氏五十音图排序) |
三 英文文献 |
四 政府统计数据 |
五 网站资料 |
附录 |
附录1《SSM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
附录2《消费生活面板调查》数据的调查问卷 |
(8)基于氮化物的发光二极管通信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可见光通信技术 |
1.3 光子集成系统发展历程 |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安排 |
第二章 Ⅲ-Ⅴ族氮化物集成芯片研究基础 |
2.1 芯片制备相关半导体材料 |
2.1.1 硅Si |
2.1.2 氮化镓GaN |
2.2 可见光发光二极管器件 |
2.2.1 发光二极管器件基本原理 |
2.2.2 发光二极管器件分类 |
2.3 可见光光电探测器 |
2.3.1 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 |
2.3.2 光电探测器特性参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soft光波导理论仿真与分析 |
3.1 光波导传输理论 |
3.1.1 光波导的电磁理论基础 |
3.1.2 光波导的模式分析 |
3.1.3 数值分析算法 |
3.2 Rsoft仿真分析 |
3.2.1 BeamPROP模块 |
3.2.2 直波导仿真 |
3.2.3 分支波导与耦合波导仿真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InGaN/GaN量子阱二极管器件制备 |
4.1 InGaN/GaN量子阱二极管器件的设计与制备 |
4.1.1 硅基氮化镓外延结构 |
4.1.2 光刻以及刻蚀工艺流程 |
4.1.3 InGaN/GaN量子阱二极管器件的制备工艺流程 |
4.2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成波导光子芯片 |
5.1 集成波导光子芯片的制备 |
5.1.1 芯片制备 |
5.1.2 器件的形貌表征 |
5.2 InGaN/GaN量子阱二极管器件的性能表征 |
5.2.1 伏安特性曲线 |
5.2.2 电容特性表征 |
5.2.3 电致发光和响应谱 |
5.2.4 通信性能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研究方向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9)基于介质光栅波导系统的双电磁诱导透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光子与光学 |
1.1.1 光通信、集成光路和微纳光学 |
1.1.2 电磁感应透明效应 |
1.1.3 光栅与导模共振效应 |
1.2 类EIT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波导腔系统中的类EIT效应 |
1.2.2 超材料中的类EIT效应 |
1.2.3 光子晶体中的类EIT效应 |
1.2.4 基于导模共振效应的类EIT效应 |
1.3 本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EIT的应用、理论模型和时域有限差分法 |
2.1 EIT效应的常见应用 |
2.1.1 折射率传感器 |
2.1.2 慢光效应 |
2.2 EIT能级理论模型 |
2.2.1 不同的原子三能级结构 |
2.2.2 缀饰态模型 |
2.3 时域有限差分法 |
2.3.1 FDTD简介 |
2.3.2 周期性边界条件和完美匹配层边界条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条形介质光栅波导系统中的双EIT |
3.1 双条形介质光栅波导系统及其双EIT效应 |
3.2 双条形光栅波导系统中的双EIT物理机制分析 |
3.3 结构参数对于双EIT的影响研究 |
3.4 基于双EIT的折射率传感器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级联光栅波导系统中的双EIT效应 |
4.1 级联光栅波导系统及其双EIT效应 |
4.2 级联光栅波导系统中双EIT物理机制分析 |
4.3 系统慢光性能分析 |
4.4 不同参数对双EIT及其慢光的影响研究 |
4.5 宽带平顶的EIT透明窗及其慢光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基于Grover搜索算法无信息泄露的量子对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量子计算研究进展 |
1.3.2 量子对话研究进展 |
1.3.3 Grover算法研究进展 |
1.4 论文章节安排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量子通信的基础理论 |
2.1 量子力学基本知识 |
2.1.1 量子力学基本定理 |
2.1.2 量子力学基本假设 |
2.1.3 常见的量子门 |
2.2 量子计算基本知识 |
2.2.1 量子的并行计算 |
2.2.2 两种着名的量子算法 |
2.2.3 量子计算的特点与优越性 |
2.3 Grover搜索算法介绍 |
2.3.1 Grover算法内容 |
2.3.2 Grover算法性能 |
2.3.3 Grover算法定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rover搜索算法无信息泄露的QD协议 |
3.1 方案构思 |
3.1.1 幺正操作在Grover算法中的优越性 |
3.1.2 控制非门的应用 |
3.2 方案描述 |
3.3 安全性和效率对比分析 |
3.3.1 安全性分析 |
3.3.2 效率对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rover搜索算法受第三方控制的CQD协议 |
4.1 方案构思 |
4.1.1 CQD的发展背景 |
4.1.2 第三方控制器的应用 |
4.2 方案描述 |
4.3 安全性和效率对比分析 |
4.3.1 安全性分析 |
4.3.2 效率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方量子密钥协商协议中信息泄露的克服方案 |
5.1 准安全的量子密钥协商协议 |
5.1.1 SZWLL协议 |
5.1.2 安全性分析 |
5.2 克服SZWLL协议中信息泄露的方法 |
5.3 安全性分析与比较 |
5.3.1 安全性分析 |
5.3.2 与现有协议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21世纪是光子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光学成像:何来,何处,何去,何从?[J]. 左超,陈钱.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2
- [2]光电融合破解带宽、能耗难题[J]. 张新全,余少华. 光通信研究, 2021(05)
- [3]基于上转换和非成像光学器件的热辐射型能源利用研究[D]. 何泽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2021(02)
- [4]基于多像素光子计数器的量子探测器层析标定及其应用[D]. 陈昱.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光学神经网络与纳米光子学[J]. 栾海涛,陈希,张启明,蔚浩义,顾敏. 光学学报, 2021(08)
- [6]针对片上光互连网络通信可靠性的研究与优化[D]. 宋婷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7]战后日本女性的主妇化模式变迁研究[D]. 李金凤.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8]基于氮化物的发光二极管通信性能的研究[D]. 王钥.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9]基于介质光栅波导系统的双电磁诱导透明机理研究[D]. 李国锋. 广西大学, 2020(07)
- [10]基于Grover搜索算法无信息泄露的量子对话研究[D]. 何可蒙.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