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成分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21)在《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是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步入新常态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再次放缓,明显低于首轮振兴期间增长水平,此次下滑暴露出东北经济发展存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亟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目前,东北地区依赖粗放式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扭转,要素配置仍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要素产业间流动仍存在制度性约束。缺乏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是导致要素在产业部门间配置低效的原因之一,进而了引发供需结构不匹配、过度投资、产能过剩等一系列问题。“结构红利假说”观点认为产业结构调整能够引致要素配置效率变化,这种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引发的生产效率变化对经济增长具有贡献作用。对此,研究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解决当前东北地区经济衰退问题具有一定实践意义。供给侧改革作为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质量的关键,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线。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东北地区结构调整应从供给端入手,重视生产环节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结构调整的“卡脖子”问题。为此,本文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研究,以经济再次下滑为问题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内容,通过对优化目标、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最终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基于“问题提出-理论研究-实证分析-政策研究”的思路设计,本文结合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制度背景和现实阻碍,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归纳如下:(1)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与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可分为四个阶段,各阶段具有明显制度性特征,且存在偏离一般规律现象。现阶段,东北工业增长乏力倒逼经济发展对一、三产业依赖程度加深,三大产业占全国份额均呈下降态势,亟待加速产业结构优化。(2)构建了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分析框架。要素在产业部门间有效流动与重置,即配置效率改进能够提升经济产出效率。面对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产业结构优化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合理化有助于提升要素分布聚合质量,而高度化则能通过促进要素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转移,实现配置效率改进目的。进一步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从生产环节入手,对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因素进行研究。(3)实证检验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影响效应。采用随机前沿分析对东北要素配置效率变化FAEC进行估算,结果表明FAEC大致经历了两次“先升后降”,其对TFP增长具有明显贡献,但程度在逐渐减弱。采用长面板数据模型,运用LSDV法、“OLS+PCSE”法、IV-GMM法等估计策略实证检验产业结构优化对FAEC的直接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化程度越高越有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而高度化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呈显着负相关,反映出东北工业增长乏力下的被动“去工业化”导致了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不利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4)进一步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GPCA构建各项供给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同样设定长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整体来看,高质量供给因素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及高度化方向演进。综合以上研究,提出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与既往文献相比,本文的创新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文拓宽了东北经济衰退问题研究视角。结合当前东北经济形势与振兴发展要求,提出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的结构调整方案,对调整方向及重点予以明确。通过全面剖析东北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障碍,本文提出应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在进一步研究中,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为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结构调整新思路。(2)对以要素配置效率改进为目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以往文献不乏对“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但从合理化和高度化双重维度定性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优化对要素配置效率改进影响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因此,本文将相关研究进行扩展,不仅对理论机制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实证方法对影响效应进行检验,得到更加全面的研究成果。另外,在测度要素配置效率时,对传统资本存量估算方法进行有益改进,充分结合并比较已公布数据,提出永续盘存法估算标准步骤,得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数据。(3)运用GPCA构造了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结合供给侧改革内容考察供给因素给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从多角度构建以劳动力、资本、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为主的供给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PCA得到各项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及总指数,为进一步实证检验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白慧林[2](2021)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该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近几年来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之间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日益凸显,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需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带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接着运用主成分—相关分析法,对初始指标进行定量筛选,并采用熵权TOPSIS法,对2010—2019年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最后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以发明专利授权量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人力资本水平、企业数量、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为解释变量,实证分析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我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位差异较为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居于首位,北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紧随其后,沿海地区之间差异较小,但与内陆地区差异较大,尤其是大西南、大西北地区。第二,区域内部存在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均衡的问题,其中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内部差异较大。第三,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时序变化明显,东部沿海地区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在稳中求进,其中大西南区域、长江中游科技创新能力显着提升,黄河中游发展相对稳定,东北地区和大西北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有所下降。第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不同区域影响其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有所差异。文章最后结合对八大综合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比较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明确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定位,充分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间合作,缩小区域间、区域内差距。第二,因地施策,提升落后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第三,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第四,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王俊霞[3](2020)在《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当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科技、文化、金融、军事等领域均独占鳌头。美国经济的遥遥领先,在很大程度取决于技术的领先地位。美国不仅重视科学技术发明和创新,而且拥有最健全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学技术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效率的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同时,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快速推进,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加强,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阶段。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与美国等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我国技术创新与生产之间的衔接紧密程度还远远不足,先进技术在技术创新的源头与接收地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传播存在瓶颈,阻碍了技术创新的扩散,而这也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借鉴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状况,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进行对比,分析我国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我国提升技术创新扩散成效,促使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进一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在对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模型及指标体系,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影响因素、扩散效应进行了系统比较;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比研究了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研究;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就促进我国技术创新扩散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论文共由8章构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是系统梳理了技术创新扩散理论及扩散机制。在对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扩散的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论文的研究概念进行了界定;构建了包括扩散源、扩散途径、扩散接受地以及扩散环境等四个组成部分的扩散系统,深入剖析了以人、物、资本、网络、中介机构等为载体的多种扩散途径;对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界定,并归纳了影响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本部分内容是论文研究的基础理论部分,为后文实证分析与测度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影响因素和成效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分别以中国的大学、研究机构及美国的大学、联邦实验室等为代表,分析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不同特点,并归纳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从政策环境、资源保障、中介服务等方面,探讨了影响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从专利申请量、科技成果转让、科技期刊论文等角度,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本部分的分析,有助于掌握中美两国在创新整体环境方面的全貌。三是采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就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部分构建了包括创新投入、科技成果、科技中介、信息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5个方面12个指标的指标体系,分别从中国、美国及中美对比等三个角度,就技术创新扩散的不同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实证结果,探讨分析了导致同类因素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四是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就中美之间主要是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进行了测度。本部分选取了贸易与投资、中美差距、经济环境、科技环境、吸收能力、基础设施、政府政策等7个潜变量共18个观测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经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作为内生潜变量,基于22个省份11年的面板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研究。在选取指标时,特意考虑了美国与我国22个省份的进口贸易额、出口贸易额、FDI、经济差距、技术差距等5个能够反映美国向中国技术扩散的指标。具体模型上则分别构造了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进行研究。本部分的研究,深入研究与剖析了美国向中国进行技术创新扩散效应,为最终提出有针对性政策建议提供基础。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研究视角的创新。对中美之间的技术扩散现有研究关注较少,本文从中美比较的视角,研究中国和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并收集全国22个省份与美国进出口贸易和来自美国的FDI的数据,再综合考虑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其他因素,以表示技术进步率的全要素生产率为因变量,测度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2)研究方法的创新。现有的国际技术扩散的研究多建立计量模型,本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并划分为递归模型和非递归模型,对于美国向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进行测度,对模型中各个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路径分析,拓展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应用领域。(3)影响因素的考虑更为综合和全面。在主成分回归分析部分,构造了包括5个方面共12个指标所构成的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部分,基于中国作为扩散接受方的视角,构造包括7个外生潜变量,18个观测变量的自变量指标体系,研究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效应。(4)本研究对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研究更为系统。本文对中美的技术创新扩散从多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是基于国家层面通过对中国和美国扩散因素、成效以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总结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的优势和劣势,以发现中国在技术创新扩散方面的不足;其次,是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中美技术扩散的效应进行测度。
桑玲玲[4](2020)在《基于PVAR模型的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工业企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七十年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工业经济规模达到全球第一。但是相比于发达国家,依旧存在创新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有限、资源利用率低、工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转型升级是现阶段工业企业首要的发展任务。科技人才作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重要的资源要素,一定范围内的集聚所产生的效益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有重要的影响。另外,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衍生出新的技术需求,推动区域科技人才集聚。本文探究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影响,对引导科技人才集聚和促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首先对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界定科技人才和企业转型升级两者的概念,分析我国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进一步探究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互动影响机理;其次,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为实证对象,运用极值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08-2017年科技人才集聚水平和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持续上升,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东北、东北高于西部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且东部地区与其他三个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接着构建PVAR模型研究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对科技人才集聚水平的发展具有显着影响,科技人才集聚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前期存在正向的冲击作用,但是这种正向的冲击作用后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陈文进[5](2020)在《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与政策促进研究》文中认为基因编辑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在众多领域的应用表现出了巨大的价值,其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更能提高国际竞争力。当前国际技术竞争日益激烈,要推动中国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首要任务是要明确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现状,其次分析影响国内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因素,技术发展的关键需求和潜在领域,可以进一步为促进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明确国内外研究现状,再对国内基因编辑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从科研群体的视角提取影响技术发展的主要变量,发现:第一,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内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风险意识”、“研究水平”、“外部资源”、“发展趋势”、“技术现状”。第二,研究人员对于技术发展的趋势、现状及风险的综合价值判断在内部影响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第三,基因编辑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与研究资源对技术发展的作用同样关键。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找出不同特征研究人员和机构对基因编辑潜在应用领域和关键需求的认识及差异,并进行分析,发现:第一,基因编辑研究需求、潜在的可能突破环节、社会伦理难题、潜在优势领域、生态和技术风险等对科研工作者的赞同程度存在显着影响。第二,更注重技术产业化的群体更加认为植物学是潜在竞争优势领域;更加重视社会伦理和公众舆论的群体、对生物和技术风险不看重群体,普遍对基因编辑持赞同态度。注重基础技术研究、认为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主要依靠科研机构、认为生态风险较高的群体,对基因编辑赞同程度较低。最后,结合国内技术发展与政策现状以及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优化资助体系、重视专利申请、加强舆论引导、完善法律规章四个方面为促进技术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李薇[6](2020)在《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了服务于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科创板,这有助于夯实科技发展的根基,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带动全社会资源向科技创新倾斜。科创板的设立,顺应了市场需求,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创新是企业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科技型企业就是依靠自主创新来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的,进而提升自身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大力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可以积蓄创新力量,提升竞争力,打造创新性国家。创新绩效是检验企业内部资源使用效率以及创新效果如何的判断标准,对衡量创新活动的实施效果起着关键性作用。以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为评价对象开展创新绩效评价的研究,对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科技型企业和创新绩效的内涵,简要介绍了相关理论和常用的创新绩效评价方法,对各种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确定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进行评价。从投入和产出角度对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创新绩效的评价指标进行梳理,进而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进行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筛选,确定出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的现状,运用DEA方法对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整体创新绩效水平较高但发展不平衡,DEA无效的科技型企业在研发人力、研发资金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存在投入冗余,在技术和经济方面均存在产出不足。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提高研究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升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提升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储备、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收益等。
李亚雄[7](2020)在《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文中指出当前,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影响要素之一,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地区区域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吉林省传统产业逐渐失去其原有优势,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导致吉林省经济增速缓慢,加速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吉林省当务之急。从已有研究看,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借助指标体系构建来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的评价问题研究;其二,是针对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其中,在指标体系方面,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指标体系。在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关性,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创新驱动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缩小地区之间差距。在具体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上,已逐步从专家打分法转为统计评价方法。但以特定省份为目标的创新能力研究,往往存在年份值过少、单一分析一个省份所带来的片面性等问题。为此,本论文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转化水平三个方面,分析吉林省创新能力发展的状态、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2000-2016年东北三省和全国平均创新相关指标面板数据,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吉林省近17年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并与东北地区其他两个省份以及全国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吉林省创新投入、产出及转化水平均低于东北地区其他两个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样本期间内差距有增大趋势;从三大主成分来看,吉林省在教育创新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并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原因在于人才流失严重。在此基础上,本论文利用目标值法,进一步对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进程进行测评,对指标体系中各创新指标的目标实现度进行逐一分析。结果发现,从创新主体来看,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是创新能力培育迟缓的主要问题所在。从创新投入来看,创新投入不够是导致创新资源不足的直接原因;而创新投入方向偏差,没有与地区资源有效结合,是阻碍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根本原因。从创新环境来看,具有激励作用的体制机制的缺乏导致吉林省陷入创新动力严重不足的恶性循环。其更深层原因在于:第一,吉林省产业体系技术落后,在“产业缺位”和“体制固化”的作用下,产业体系进化缓慢;第二,政府干预过多,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缺失;第三,在政产学协同创新的框架下,优势的教育创新资源没有发挥出相应的作用,要素市场化问题仍然严重。为加快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进程,本论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第一,以市场需求为方向,建设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二,有效利用教育创新资源,推动创新系统内部良性互动,通过改变创新制度环境,加快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进程。第三,创建以企业为主导、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创新系统,在政府的有效担保下,形成健全的利益保障机制,推动各创新主体之间高效沟通、深度合作,共同促进吉林省创新发展。第四,提升政产学协同创新能力,完成政产学三者职能转换,形成促进政产学协同创新的创新激励机制,加速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
温晗[8](2020)在《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三农”问题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农业科技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之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新农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吉林省特色现代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有较大提升。农业科研主体单位即涉农高校和农业类科学研究院、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在农业科技成果研发过程与推广活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作为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主要承担者责任深重。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厘清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问题,从而解决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稳定转化的优势提高转化效率,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等诸多方面都有着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吉林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基础上,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归纳总结思考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主要分类,具体研究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找出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六类主要因素有:成果转化环境、经济水平、市场信息与政策、人才数量及意识、推广条件、年龄;从数据和内涵上看趋近一致。最后根据现状和主要影响因素,针对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三方提出了提高涉农高校与农业类科研院所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建议。
赵晓晓[9](2020)在《基于创业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业与创新成为激发全社会发展活力、解决就业、促进经在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济增长的关键途径,其中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推动创新创业体系完善的重要抓手,在培育初创企业和创业者、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关于如何提升孵化器发展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引起社会、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因此,本文从生态角度出发,对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给出对策,对于促进吉林省孵化器提质增效具有借鉴意义。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孵化器的定义进行总结以明确本文的概念内涵,对我国孵化器发展历程、孵化器分类、孵化器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孵化器评价研究的内容进行文献梳理,同时综述本文用于孵化器发展评价研究的相关理论。其次,基于生态视角构建本文的评价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横向对比全国各区域孵化器综合发展水平,反映吉林省孵化器发展在全国所处的地位;利用生态位态势理论横纵向测算吉林省孵化器在全国创业生态系统中生态位的高低,说明吉林省孵化器的生态位水平及在全国创业生态系统中的竞争力;借助改进生态位适宜度与进化动量模型衡量吉林省孵化器发展外部生态环境的适宜度以及其未来发展动力水平。从以上方面综合刻画吉林省孵化器发展现状及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吉林省孵化器各地市间发展差距较大。表现为吉林省各地区孵化器分布及运行质量两个方面的不平衡。未来可以增强区域交流合作,促进孵化器协调发展。吉林省大多数孵化器处于低代际发展阶段,对地区发展的外部性作用不显着,与其它区域孵化器相比竞争能力较弱。未来可以通过强化孵化器的人才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孵化器投融资服务和引导建设发展专业孵化器三个方面来提高吉林省孵化器服务水平、增加对社会经济环境的正外部性作用。吉林省孵化器发展的外部生态环境不佳,未来发展动力不足。未来政府应该引导支持创业生态系统的建设,优化创业活动外部生态环境;同时还应加大创新创业孵化活动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双创氛围。
喻岩[10](2020)在《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中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八省区(五个民族自治区和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贵州、云南、青海三省)经济发展对于我国民族地区实现稳定和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民族地区在发展上存在先天不足: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科研、经济活动的成本较高。除此之外,传统观念,宗教、历史等众多因素造成了民族地区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上的困境。作为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区域,中央通过转移支付等财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大力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但民族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依靠资源、劳动力等要素支撑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小;依赖于中央扶持等。这种方式存在较大局限,需要通过提升科技竞争力来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对提升民族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提升科技竞争力,首先要全面把握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情况。国内外关于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的研究较少。相关研究中,也多定性的研究,缺乏定量数据的支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的分析,有利于揭示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地区科技、经济协调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民族地区的基本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从人口、经济、教育、就业等方面,通过民族地区之间比较、民族地区与发达省份比较,本文发现:民族地区城镇化率相对较低;以第一产业为优势产业;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部分地区文盲率高于全国水平;经济总量小,同时民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大;就业情况良好,但收入、消费水平整体较低。总体而言,民族八省区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基础条件较差,经济环境相对落后。其次,依据相关理论,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研环境三个角度,对民族地区的科技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本文发现:民族地区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高,但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差距;科研成果数量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能力弱;科研市场环境较差,企业科研投入力度和意愿不强;财政支出中科研支出占比较低;高技术企业数量少。本文依据科技竞争力的基本内涵选择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对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研究民族八省区科技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揭示:广西、宁夏、云南科技竞争力综合得分较高,贵州、内蒙古得分处于民族地区中游,西藏、青海得分较低;从进步程度上看,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综合得分逐年上升;从相关性上看,经费投入、科研人才数量和信息化建设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密切相关。这些结论揭示了民族八省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最后结合前文分析结果,对民族地区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如何提升地区科技综合实力提出了建议。
二、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成分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要素、要素配置及效率内涵 |
2.1.2 产业及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要素配置相关理论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要素配置及其效率研究 |
2.3.2 产业结构演进及优化方向研究 |
2.3.3 产业结构优化与要素配置效率的关联性研究 |
2.3.4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优化影响因素研究 |
2.3.5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 |
2.3.6 文献评述 |
第3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及现状 |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进历程 |
3.1.1 计划经济体制与改革过渡时期 |
3.1.2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 |
3.1.3 东北振兴“黄金十年” |
3.1.4 经济新常态时期 |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
3.2.1 地区生产总值变动趋势 |
3.2.2 第一产业 |
3.2.3 第二产业 |
3.2.4 第三产业 |
3.3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低效与产业结构调整动因 |
3.3.1 结构性产能过剩与短缺并存 |
3.3.2 资源型城市转型负担沉重 |
3.3.3 国企改革与民企发展缺乏动力 |
3.3.4 被动“去工业化”引发结构失序 |
3.3.5 沉没成本效应阻碍衰退行业退出 |
3.4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 |
3.4.1 要素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 |
3.4.2 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约束 |
3.4.3 高技术产业规模扩张缓慢 |
3.4.4 服务型政府职能转变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
4.1 总体思路 |
4.2 要素流动与产业间再配置的效率改进机理 |
4.2.1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理论基础 |
4.2.2 要素产业间流动的前提条件 |
4.2.3 要素配置效率改进机理分析 |
4.3 产业结构优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理论机制 |
4.3.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两个维度指标构建 |
4.3.2 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3.3 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机制 |
4.4 供给侧改革下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4.1 供给侧改革的提出背景与理论逻辑 |
4.4.2 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类别 |
4.4.3 供给因素影响产业结构优化的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实证分析 |
5.1 东北地区要素分布结构 |
5.1.1 劳动力要素分布 |
5.1.2 资本存量估计与资本要素分布 |
5.2 东北地区要素配置效率测度 |
5.2.1 随机前沿分析与模型设定 |
5.2.2 初始回归结果与模型修正 |
5.2.3 估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
5.3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衡量 |
5.3.1 产业结构合理化 |
5.3.2 产业结构高度化 |
5.4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5.4.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5.4.2 数据检验 |
5.4.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5.4.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5.4.5 稳健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供给侧影响因素实证检验 |
6.1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主要评价指标分析与说明 |
6.1.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6.2 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构造与分析 |
6.2.1 全局主成分分析 |
6.2.2 数据有效性检验 |
6.2.3 提取主成分及确定指标权重 |
6.2.4 东北地区供给因素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
6.3 研究设计与实证检验 |
6.3.1 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
6.3.2 数据检验 |
6.3.3 模型设定与实证结果分析 |
6.3.4 内生性问题讨论 |
6.3.5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政策建议 |
7.1 加强人力资本培育与积累 |
7.1.1 着力提升教育体系水平 |
7.1.2 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
7.1.3 完善薪酬激励机制 |
7.2 优化投资结构与存量资本布局 |
7.2.1 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 |
7.2.2 稳固推进存量资本调整 |
7.2.3 积极探索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 |
7.3 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与科技成果转化 |
7.3.1 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深入融合 |
7.3.2 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与科研协作能力 |
7.3.3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7.4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与政策引领作用 |
7.4.1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
7.4.2 精准制定减税降费措施 |
7.4.3 释放产业政策引领作用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未来展望 |
8.1 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研究 |
2.1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 |
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
2.2.1 科技创新内涵 |
2.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 |
2.3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
2.4.2 科技创新理论基础 |
2.5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
3.2 评价指标的构建 |
3.3 指标的进一步筛选 |
3.3.1 基于主成分-相关分析的指标定量筛选方法 |
3.3.2 科技创新基础维度指标体系 |
3.3.3 科技创新投入维度指标体系 |
3.3.4 科技创新产出维度指标体系 |
3.3.5 科技自主创新维度指标体系 |
3.3.6 科技创新效益维度指标体系 |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四章 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
4.1 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测算 |
4.1.1 研究对象及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处理 |
4.1.3 评价方法 |
4.2 区域间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分析 |
4.2.1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横向比较分析 |
4.2.2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纵向比较分析 |
第五章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
5.1 变量选取与解释 |
5.1.1 被解释变量 |
5.1.2 解释变量 |
5.2 模型建立 |
5.3 相关性检验 |
5.4 实证回归分析 |
5.5 稳健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管理启示 |
6.2.1 充分发挥各区域优势,加强区域内外合作 |
6.2.2 因地施策,提高落后地区科技创新能力 |
6.2.3 发挥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6.2.4 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由创新、技术创新到技术创新扩散 |
1.2.2 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及发展 |
1.2.3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4 技术创新扩散维度研究 |
1.2.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问题 |
1.2.6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图与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技术创新扩散机理研究 |
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
2.1.1 创新与技术创新 |
2.1.2 技术创新扩散与扩散效应 |
2.1.3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扩散 |
2.1.4 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转移 |
2.1.5 国际技术创新扩散 |
2.2 技术创新扩散系统的构成 |
2.3 技术创新扩散的主体 |
2.3.1 扩散源分析 |
2.3.2 接收方分析 |
2.4 技术创新扩散途径 |
2.4.1 以人为载体的扩散 |
2.4.2 以物为载体的扩散 |
2.4.3 以资本为载体的扩散 |
2.4.4 以网络媒介为载体的扩散 |
2.4.5 以中介机构为载体的扩散 |
2.5 技术创新扩散的效应 |
2.5.1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表现 |
2.5.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类 |
2.5.3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分析 |
2.6 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因素 |
2.6.1 宏观经济因素 |
2.6.2 创新的技术环境 |
2.6.3 政府创新政策 |
第三章 技术创新扩散模型与测度方法 |
3.1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典模型 |
3.1.1 S曲线扩散模型及其扩展模型 |
3.1.2 引力模型 |
3.1.3 最大熵模型 |
3.1.4 时间和空间结合模型 |
3.2 技术创新扩散的测度 |
3.2.1 技术创新扩散水平的测度 |
3.2.2 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
3.3 本文拟采用的扩散模型及指标体系 |
3.3.1 模型的确定 |
3.3.2 测度指标体系 |
第四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比较分析 |
4.1 美国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
4.1.1 美国大学的技术扩散模式 |
4.1.2 美国联邦实验室技术扩散模式 |
4.1.3 美国国家技术转移中心(NTTC)的技术扩散模式 |
4.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
4.2.1 中国大学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
4.2.2 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扩散模式 |
4.3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比较 |
4.3.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
4.3.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模式的特点 |
4.3.3 美国技术扩散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五章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的统计分析 |
5.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
5.1.1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5.1.2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分析 |
5.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和成效分析 |
5.2.1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5.2.2 美国技术创新扩散的成效分析 |
5.3 中美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和成效的对比分析 |
5.3.1 中国技术创新环境改善较快,美国环境更加完善 |
5.3.2 从数据来看,中国技术创新扩散成效明显 |
5.3.3 美国技术扩散体制完善,扩散成效稳中有升 |
5.3.4 美国的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5.3.5 美国在R&D人员和成果方面拥有更大的优势 |
第六章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
6.1 主成分回归 |
6.1.1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理论 |
6.1.2 主成分回归 |
6.2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
6.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2.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
6.3 基于主成分回归的美国技术创新扩散因素分析 |
6.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
6.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6.3.3 主成分回归的结果 |
6.4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对比分析 |
6.4.1 基于2005-2017 年数据的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主成分回归分析 |
6.4.2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6.4.3 中美两国对比分析结果原因解析 |
第七章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中美技术创新扩散效应的测度 |
7.1 中美技术创新扩散的可能性理论分析 |
7.1.1 技术差距理论 |
7.1.2 中美技术扩散可能性分析 |
7.2 模型设计与指标体系构建 |
7.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 |
7.2.2 指标体系的建立 |
7.3 模型1:单项因果关系的递归模型 |
7.3.1 研究假设 |
7.3.2 模型的构建 |
7.3.3 数据分析 |
7.3.4 全要素生产的测算 |
7.3.5 模型的检验 |
7.3.6 结构方程模型的PLS结果分析 |
7.4 模型2:存在间接反馈关系的非递归模型 |
7.4.1 模型的构建 |
7.4.2 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7.4.3 模型的实证结果 |
第八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中美两国技术创新扩散环境和态势有差异,但有趋同趋势 |
8.1.2 美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
8.1.3 分散型科技管理体制是技术扩散高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
8.1.4 社会资金投入在技术创新扩散中更具配置作用 |
8.1.5 中国技术创新活跃,部分科技成果技术含量低,扩散困难 |
8.1.6 中国技术创新扩散体系有待完善 |
8.2 政策建议 |
8.2.1 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管理体制的优势,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
8.2.2 优化技术扩散环境 |
8.2.3 政府应成为技术扩散的重要推动者 |
8.2.4 加强对于公共科研机构技术转移的绩效考核机制 |
8.2.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PVAR模型的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科技人才 |
2.1.2 企业转型升级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
2.2.2 “推拉”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科技人才集聚相关研究综述 |
2.3.2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综述 |
2.3.3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相关研究综述 |
2.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现状及机理分析 |
3.1 科技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
3.2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现状分析 |
3.3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机理分析 |
3.3.1 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具有基础支撑作用 |
3.3.2 区域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对科技人才集聚具有吸引带动作用 |
3.3.3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分析 |
第四章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评价模型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 |
4.1.1 评价指标构建原则 |
4.1.2 科技人才集聚评价指标体系 |
4.1.3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 |
4.2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水平测算模型构建 |
4.2.1 极值熵权法 |
4.2.2 主成分分析法 |
4.3 PVAR 模型建立 |
4.3.1 脉冲响应函数 |
4.3.2 方差分解模型 |
第五章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收集及处理 |
5.2 科技人才集聚水平评价研究 |
5.2.1 指标权重计算 |
5.2.2 结果分析 |
5.3 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评价研究 |
5.3.1 主成分分析 |
5.3.2 结果分析 |
5.4 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关系的实证分析 |
5.4.1 数据检验 |
5.4.2 脉冲响应 |
5.4.3 方差分解 |
5.5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5.6 对策建议 |
5.6.1 加快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升区域发展水平 |
5.6.2 完善科技人才集聚机制,发挥人才集聚效应 |
5.6.3 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生态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与政策促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基因编辑技术基础研究现状 |
1.2.2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现状 |
1.2.3 推动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结构 |
1.3.3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因编辑技术概念界定 |
2.1.1 基因的概念 |
2.1.2 基因编辑技术的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政策理论 |
2.2.2 科技政策学方法论 |
2.2.3 科技创新链理论 |
3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1 问卷设计与调查 |
3.2 调查样本情况 |
4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内部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
4.1 模型介绍 |
4.1.1 主成分分析法原理 |
4.1.2 变量设置 |
4.1.3 KMO和 Bartlett的检验 |
4.2 主成分分析 |
4.2.1 方差贡献率分析 |
4.2.2 主成分提取 |
4.2.3 分析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5 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关键需求和潜在领域的多元Logisitic回归研究 |
5.1 基于有序多分类Logistic的回归模型 |
5.1.1 Logistic回归方法 |
5.1.2 变量选择 |
5.2 实证分析 |
5.2.1 平行性检验 |
5.2.2 模型估计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6 发达国家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经验借鉴 |
6.1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 |
6.1.1 基础技术研究 |
6.1.2 专利申请与布局 |
6.2 基因编辑技术安全管理 |
6.2.1 基因编辑技术伦理规范 |
6.2.2 基因编辑技术安全监管 |
6.3 本章小结 |
7 促进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优化资助体系 |
7.1.1 拓宽资助渠道 |
7.1.2 明确资助领域 |
7.1.3 加大资助力度 |
7.2 重视专利申请 |
7.2.1 增强专利申请意识 |
7.2.2 制定专利扶持政策 |
7.3 加强舆情引导 |
7.3.1 加强科普宣传 |
7.3.2 回应公众诉求 |
7.4 完善法律规章 |
7.4.1 规范技术研究 |
7.4.2 完善监管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问卷调查 |
附录二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6)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科技型企业概念及其特点 |
2.1.1 科技型企业概念 |
2.1.2 科技型企业的特点 |
2.2 创新绩效的界定 |
2.3 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
2.4 相关理论介绍 |
2.4.1 创新理论 |
2.4.2 投入产出理论 |
2.4.3 绩效评价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投入产出要素分析 |
3.1.1 创新投入方面的要素 |
3.1.2 创新产出方面的要素 |
3.2 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选 |
3.3 应用聚类分析方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筛选 |
3.3.1 科技型企业样本选取 |
3.3.2 聚类分析方法 |
3.3.3 主成分分析方法 |
3.3.4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综合评价 |
4.1 DEA方法简介 |
4.2 科技型企业样本分析 |
4.2.1 科技型企业地区分布分析 |
4.2.2 科技型企业行业分布分析 |
4.2.3 科技型企业创新投入现状分析 |
4.2.4 科技型企业创新产出现状分析 |
4.3 应用DEA方法对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创新绩效评价 |
4.3.1 综合效率分析 |
4.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
4.3.3 规模效率分析 |
4.3.4 不同地区和不同行业的效率比较分析 |
4.3.5 松弛变量分析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提升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的对策 |
5.1 提高研发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 |
5.2 提高研发资金的使用效率 |
5.3 提升对信息基础设施的利用水平 |
5.4 提升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储备 |
5.5 提高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收益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 |
致谢 |
(7)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概念的界定 |
(二)相关理论 |
1.熊彼特创新理论 |
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3.协同创新理论 |
(三)文献综述 |
1.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总体态势 |
2.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
3.针对特定省份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
二、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
(一)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 |
1.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构成 |
2.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要素 |
(二)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
1.创新投入现状 |
2.创新产出现状 |
3.创新转化现状 |
(三)吉林省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1.创新能力与经济增长 |
2.问题的成因 |
三、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 |
(一)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1.指标体系构建 |
2.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
(二)评价过程与评价结果 |
1.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2.模型构建及计算结果 |
(三)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初步结论 |
四、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进程研究 |
(一)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现状 |
(二)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进程测评 |
(三)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的重点领域 |
(四)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培育的主要障碍 |
1.主要障碍 |
2.深层原因 |
五、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结论 |
(二)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科技成果 |
2.1.2 农业科技成果 |
2.1.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农业科技转化的双创理论 |
2.2.2 供给与需求理论 |
2.2.3 技术创新理论 |
第三章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3.1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产出情况 |
3.2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
3.2.1 吉林省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支持情况 |
3.2.2 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
3.3.1 自身转化过程复杂 |
3.3.2 对环境具有选择性 |
3.3.3 转化周期长风险大 |
3.4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3.4.1 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不能适应市场的要求 |
3.4.2 农业推广人员和农业科技转化媒介不够 |
3.4.3 农业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渠道不够畅通 |
3.4.4 科研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选择 |
4.1 基于文献初步确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 |
4.1.1 基本情况 |
4.1.2 筛选原则 |
4.2 基于预调研选取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 |
4.3 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专家打分表的设计 |
4.5 影响因素赋值与处理 |
4.5.1 样本与数据的选择 |
4.5.2 调查方法 |
4.5.3 数据概况 |
第五章 吉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1 样表的设计与实施 |
5.2 影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因素分析 |
5.2.1 模型检验 |
5.2.2 主要因素归类分析 |
5.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3.1 研究假设 |
5.3.2 回归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6.2.2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6.2.3 建立有效法律法规 |
6.2.4 加强企业科技宣传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情况调查表 |
作者简介 |
致谢 |
(9)基于创业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2.1 科技企业孵化器概念与分类相关研究 |
2.1.1 孵化器的概念 |
2.1.2 孵化器的分类研究 |
2.2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1 基于时间轴的我国孵化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2.2 基于服务内容变化的我国孵化器发展的相关研究 |
2.3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的相关研究 |
2.5 相关理论基础 |
2.5.1 生态学理论 |
2.5.2 资源基础观 |
2.5.3 外部性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态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评价的框架内容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4.1 变异系数法 |
3.4.2 主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实证分析 |
4.1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 |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评价 |
4.2.1 主成分分析 |
4.2.2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评价对比分析 |
4.2.3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分析 |
4.3 基于生态位态势理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 |
4.3.1 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4.3.2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横向对比分析 |
4.3.3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纵向演化分析 |
4.4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 |
4.4.1 生态位适宜度模型 |
4.4.2 指标体系及权重计算 |
4.4.3 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适宜度综合分析 |
4.4.4 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位适宜度评价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5.1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5.1.1 全国孵化器发展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5.1.2 吉林省孵化器发展的特征及问题分析 |
5.2 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科技竞争力概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科技竞争力研究现状 |
二、国内科技竞争力研究现状 |
三、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研究现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四、数据来源 |
第二章 民族八省区发展特征和现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八省区常住人口比较分析 |
一、人口数量变化比较分析 |
二、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比较分析 |
三、人口结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民族八省区教育水平比较分析 |
一、文盲人口比较分析 |
二、教育师资配置比较分析 |
第三节 民族八省区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
一、地区生产总值比较 |
二、产业结构比较 |
第四节 民族八省区就业状况比较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八省区科技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八省区科技投入比较分析 |
一、科技财力投入情况 |
二、科技人力投入情况 |
第二节 民族八省区科技产出比较分析 |
一、科技直接产出情况 |
二、科技间接产出情况 |
第三节 民族八省区科研环境比较分析 |
一、科研立项情况 |
二、高技术产业情况 |
三、信息化建设情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综合评价 |
第一节 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一、指标选取的原则 |
二、指标体系的结构 |
三、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二节 科技竞争力评价方法 |
一、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
第三节 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分析 |
一、主成分分析法的可行性分析 |
二、主成分分析法的计算过程 |
第四节 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
一、聚类分析法基本原理 |
二、民族八省区科技发展特点分析 |
三、回归分析法基本原理 |
四、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发展相关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民族八省区总体发展问题与建议 |
第二节 民族八省区各省发展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划科技竞争力相关数据 |
附录二 民族八省区科技竞争力建模数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成分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要素配置效率改进的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 徐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白慧林.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中美技术创新扩散因素比较及效应测度研究[D]. 王俊霞. 河北大学, 2020(09)
- [4]基于PVAR模型的科技人才集聚与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互动影响评价研究[D]. 桑玲玲.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与政策促进研究[D]. 陈文进.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6]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 李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7]吉林省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 李亚雄. 吉林大学, 2020(08)
- [8]吉林省高校与科研院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研究[D]. 温晗.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9]基于创业生态的吉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评价研究[D]. 赵晓晓.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民族地区科技竞争力分析[D]. 喻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