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SDN北京用户位居全国第一(论文文献综述)
孙晓[1](2015)在《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下,创造增加值和国民财富可持续增长的综合能力。二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开放经济已高度发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国际市场能否占有所需要的生产要素,能否有效利用这些要素进行生产并在国际市场更多实现产品价值,提高国民福利,成为各国考察评价其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发现作为中观层次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全新的系统量化概念,可以从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两方面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整体国际竞争力。由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便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研究的热点。互联网与通信产业作为21世纪对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产业之一,由于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在世界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扩张,对各国经济产生着重要影响。此外,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由于对传统产业具有超强的渗透能力,已经渗入社会全产业链条和全生命周期,其与工业经济完全不同的生产要素、商业模式、经济形态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引发着一场空前的革命。当今世界,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已成为各国产业的制高点,是一国产业整体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志。与其他国家一道,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紧随国际发展趋势,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实力稳步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不仅成为我国经济的新引擎,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正在改变着经济发展的模式。但是,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这些在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互联网与通信设备的普及率、新技术的推广、配套产业发展还是在对经济社会影响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通过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我国互联网与通信发展的优势、差距和不足,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更有利于我国的结构转型和升级。此外,借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还有利于在理论上寻找继“资源禀赋理论”之后,一个国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源泉,探索后进国家如何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与先进国家之间差距的规律,为我国产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理论借鉴,为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快速提升新兴产业国际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以值得借鉴的途径。本文从传统的贸易理论开始,从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到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再到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沿着事物认识的逻辑和现实历史轨迹,梳理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发展的脉络;结合产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探讨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源泉;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多层次、综合性评价原则,从内外因素相结合、动态与静态指标相权衡的角度,建立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运用统计学的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软件,较全面、系统地对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做了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分析与评价的结果,对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如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搭建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理论框架;二是构建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三是开创性地对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做了综合评价和比较研究。本文共分五个部分:一是有关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这部分梳理了与产业国际竞争力有关的理论和评价方法,为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建立了理论框架。二是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概述。这部分介绍了产业的分类与发展趋势,分析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范围、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整体特征。三是关于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与介绍。这部分对世界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四是关于中、美、日、韩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这部分通过分析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外在因素,建立了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使用MATLAB软件,对四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做了综合性分析与评价。五是提出了提高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这部分结合前述理论与实证,为我国提升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值得借鉴的对策和可操作的建议。
龙锦[2](2015)在《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浪潮,从单台的计算机到今天由无数微处理器所连接成的无所不在的网络,信息新科技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世界,也使得以其为技术支撑的传播媒介形态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新媒介俨然成了国之利器,它在普惠大众的同时,也成为了国与国之间争夺地球村话语权的决胜手段。遗憾的是,我国目前所掌握的这一利器却远远未能达到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抱负所相匹配的水准。另一方面,我们的邻居、从二战废墟中重新起步的日本,敏感的把握着信息革命所带来的机遇,以弱求强,勇于创新,将其新媒介产业推进到了世界前列。如今,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已经从普及阶段进入了深度发展阶段,新媒介早已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它已经深深融入到了日本社会、经济、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了日本人须臾不可离的生活助手,并进而造福全人类。日本的新媒介产业具有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日本政府在发展新媒介产业的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哪些因素促发并促进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经验与教训能否为我所用?本研究在国内首次以全景式的视角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考察分析,注重整体的扫描与把握,尽力追踪最新的数据;同时,将日本新媒介产业的发展置于信息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这一研究跨度长、范围广,具有相对的深度与较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从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提出与推广切入,以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为大背景,在分析介绍日本信息社会建设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新媒介的不同呈现方式和发展重点以及日本新媒介产业的总体现状之后,以四章分别对日本的互联网产业、数字电视产业、数字出版产业、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从历史脉络到现实态势进行了具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研究揭示与阐释。日本的互联网产业由于原有的相对发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而初始发展迟缓,但进入21世纪后其宽带化、移动化的进展大大提速;在数字电视产业方面,日本虽率先研发出了高清晰度电视,但因其未能与世界数字技术的发展合流而被迫忍痛放弃,而在政府与民间的共同努力下,日本地面数字电视的转移已经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也进展顺利;在数字出版产业方面,由于传统出版业的强大,日本的数字出版虽然早期有较好的发展,但一直步履维艰,不过移动终端为数字出版市场带来了活力,尤其是面向智能移动终端的电子图书市场规模在2010年后增长迅速;移动电话则是最有日本特色的新媒介产业,其发展速度较快却又相对封闭,在逐渐开放后,在世界市场的话语权也在增强。在对日本新媒介产业进行了总体考察和分类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借鉴经济社会学制度学派在分析经济现象时所使用的三个自变量:理性的社会建构、国家的作用、非市场治理机制,进一步探寻并阐明了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本研究认为,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所取得的成就,来自于国家的整体力量、民众的激情与理性、市场竞争的活力与非市场治理机制的作用等众多因素的相互交织,来自其“师夷长技”,不甘人后、善于学习的民族特性与“日本第一”理念的高度结合。信息科技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态势逼人是其发展的外部诱因,其具体表现为:警醒差距,力追领先国家;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发展的内部动因则是回应民生诉求、升华生命价值,具体表现在:摆脱生存困境,掌控自我命运;经济突围,凸显“IT立国”优势;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需求。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有赖于相对自由的信息通信竞争体制和日本特色的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的驱动。从中,可为我国新媒介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新媒介产业的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引领,也需要开放的心态,而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讨论,要走以信息通信业为主导的融合发展之路,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在新媒介开发应用与推广中的作用。但是,由于对新媒介定义的理解和认识的不统一,世界各国所使用的统计口径与方法也不一致,在有关新媒介产业的某些统计数据的选取和使用上可能会存在差异。同时由于本研究的跨度较大,而新媒介本身变化快速,难以在比较固定的范畴内对新媒介进行研究分析。
刘林[3](2005)在《局用交换机集中式功能应用的研究 ——集团客户集中式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用户交换机(PBX)是目前机关、企业、学校及酒店等集团客户普遍采用的电话设备。但是它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的缺点,首先需要较多的电话操作员、专门的维护人员、稳定的电源保障设备等,另外用户交换机的灵活性差、升级困难并且存在设备老化的问题。这些都让集团客户感到头痛。 从电信运营商角度来看,随着家庭电话的日益饱和,固定电话的发展也陷入了困境。电信运营部门也看到了这种危机,因此也在寻找着出路。大型局用交换机的集中式(Centrex)业务日益成熟,可以替代目前的用户交换机许多功能。这让电信运营部门看到了希望,如何抓住集团客户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电信部门俗称之为“收编PBX”。 但是集团客户的类型众多,需求各不相同,而且单纯的集中式业务并不能完全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这点与PBX相比处于劣势。因此如何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以及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是电信运营部门以及集团客户所要关心的,也是本文所要阐述的。 本文在分析不同客户的需求的基础上,基于F-150集中式业务,给出不同的业务模型,针对每个模型的特殊需求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这些业务模型和解决方案进行了产品开发,主要包括面向企业的自动转接系统和针对酒店(需求复杂的集团用户)的集中式话务台系统。 自动转接系统(ACF,Automatically Call Forwarding)利用语音卡的功能在PC机上开发的一个具有自动转接、语音留言以及简单业务控制的功能的软件,非常适合一般企业的需要。 集中式话务台系统(F-ATT,Fetex-Attendant)依托交换机的集中式业务,利用目前新的技术在PC机上实现话务操作、业务控制、立即计费以及语音信箱的功能,它充分满足了酒店级客户的需求。 以上两个系统的实现,使得集中式业务满足了集团客户不同的复杂的需求,并且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唐菁[4](2004)在《CECC公司基于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骨干网、城域网已具相当规模的今天,接入网的窄带问题日渐突出,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由于接入网是直接连接最终用户的一段网络,而所有的商业模式归根结底其利润都要来自最终用户,所以成为各网络运营商争夺的焦点。但对于大部分运营商和新进入的新兴运营商来说,都缺乏接入网资源。2001年6月及2003年1月,我国信息产业部前后两次以招标的方式,在南京、厦门、青岛、武汉、重庆等36个城市对3.5GHz频段地面固定无线接入系统频率进行了分配,这是我国对长期以来采用单一的行政审批方式分配无线频率资源的一次重要改革。CECC公司在两次投标中共计获得29个城市该频点的使用运营权,成为全国最有代表性的固定无线接入运营商。然而3.5GHz运营之路并不平坦,随着一些仅在个别城市获得频率资源的普天等大型非电信企业的退出,CECC公司也走向困境。本论文就是基于此种背景下,对CECC公司在3.5GHz项目上所进行的战略分析。论文主要运用PEST分析模型、五力分析模型对3.5GHz项目进行了评估;然后运用VRIO框架对CECC公司的资源及价值链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分析CECC公司的现状,继而运用SWOT模型,对CECC所面临的环境机会、威胁以及自身资源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最终指出公司在本项目实施中的战略决策。
张春林[5](2004)在《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文中研究指明传媒发展水平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受众对传媒的消费能力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抉择转化,传媒的运作机制从计划配置向市场调节转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我国传媒策略的调整从传者中心时代向受众中心时代过渡。再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传媒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也有一个最终面向市场的问题。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讲,面向市场就是面向消费者,对于传媒来说,就是要面向受众。在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大环境中,受众将是影响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集中研究。 本文研究受众策略,不是孤立地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而是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来剖析。受众身份是把握受众的一把钥匙,也是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社会因素入手,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主体层面与客体层面”,“群体层面与个体层面”这三个维度对受众身份进行了深入分析。 因为受众身份在变,所以传媒的受众策略要调整。本文首先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历时性考察。在前市场化阶段,传媒无视受众的存在,受众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不能也没法对传媒的发展产生任何影响,传媒运作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做法。在半市场化阶段,传媒开始重视受众,受众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开始萌动,对传媒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还不至于决定传媒的生死,这个时期传媒的受众策略是一种服务型、满足型的。在市场化阶段,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传媒重视受众是必然的、明智的选择,受众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日益凸现,受众对传媒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个时期传媒的受众策略是一种细分型、精细型的。 其次,本文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共时性考察。在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社会因素的变化趋势和受众身份的衍化规律的基础L,木文对传媒策略要解决的儿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大众化一与小众化的问题,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与农村受众的问题,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与地方性媒体的问题,细分受众的度与量的问题,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的问题等等;分析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四类媒体的受众格局变化,认为我国这四类媒体发展都还不充分,相互之户lJ的林代性竞争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媒介全球化问题不「iJ’回避,全球媒体必然对我囚传媒的发展构成威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再次,本文对一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分类考察。中国传媒的l卜场化首先在报业取得成功,虽然报业发展红红火火,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小容回避。都市类报纸可谓全面走向市场的先行者,但是其同质化竞争一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媒资源浪费,并进而影响了都市类报纸的深度发展。木文没有对同质化竞争一味贬斥,而是认为同质化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都市类报纸应该寻找其长远发展的受众支撑,办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党报是报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深层次分析党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党报也有一个面向市场的问题;党报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受众而有待拓宽,二是市场压力驱动必然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党报的传统优势正在削弱,党报改革的关键在于和川;J创新,建立一套与市场接轨的运作机丁}jl]。免费报纸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是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本文认为,尽管日前的政策环境尚不适宜免费报纸的大规模发展,不过一旦报、}仁价格政策放开,更多的市场化报纸肯定会卷入价格竞争的激流,必然会带来报业11,场的洗牌与爪组。 J播虽不是一种强势媒体,但依然有巨大的发展式‘间。木文认为,在人众化策略日趋萎缩的背景卜,)’‘播可以右小众化思路卜人(j’f乍为,“窄播”是)“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播且有接受地点的流动性、接受!生七的轻便性、{麦受行为的随意性等适‘l’l:“窄播”的优点,J、‘播完个liJ一以在“窄播”‘!,}!工‘1二。)”播的“石‘播”策略,实质1几就是·个如},」实现频率分业化的问题;我!l;l)’‘播的频率七业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化还很不充分,频率专业化,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就是受众细分化;广播可以从受众群体、受众需求、接受时间等维度来细分受众,在专业频率中凸现贴近性、服务性和参与性。在其他媒体的市场挤压中,广播要“突出重围”,仅靠其自身那种单一的传播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广泛借助电视、J一及纸、口联网等媒体平台,实现广播的跨时空延伸。 电视是己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一媒体,不过其日子也不好过。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些传媒研究者为电视开出的济世良方。在分析频道专业化的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sub>匕本文认为频道专业化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l一匕视受众的专业化接受需求;专业频道的经济来源靠什么支撑;专业特色靠什么来维持;提防专业化程度卜的同质化。木文指出,在频道专业化的同时,中国电视大众化的文章并没有做足。要缩小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
翟冰[6](2004)在《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宽带视讯业务的市场需求出发,用分析和估算的方式阐明了业务需求点主要在于给使用者以更好的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经济上也能节约成本,使用户获得更大的收益。在阐述了技术和细分市场的特点及分类后,按照公众运营业务、专用网业务和个人业务介绍了其历史发展和现状,分析了视讯业务价值链的构成,给出了价值链的结构图,阐明视讯业务价值链是由最终用户、产品提供商、视讯业务运营商、服务提供商、服务平台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和政府以及科研机构共同构成的,其价值链是一个多重结构。提出了视讯业务发展的周期模型,阐明视讯业务的发展将主要经过初始阶段、扩张阶段和饱和期,其特征将符合电信公众业务的普遍特点,即雪崩效应,含义是在初期的相对慢速发展之后,经过覆盖率的一个临界值,将有一个高速井喷式的发展。综合以上论述,得出宽带视讯业务的发展趋势的结论,主要包括视讯业务发展是电信业务发展的必然,宽带接入业务的迅速普及是视讯业务发展的基础条件,终端业务是视讯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特网视讯业务是发展趋势所在。在最后对目前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张志军[7](2002)在《北京通信ISDN业务预测及停止促销利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 背景介绍 ISDN业务是北京通信2002年度,特别是上半年发展的重点。从2001年开始ISDN业务就一直在有力度的促销中,截止到4月份,ISDN用户总数已突破30万户,达30.1万户,位居全国第一。在ISDN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北京通信毅然决定从2002年4月1日开始,停止ISDN的促销,将重点向宽带网转移。此次营销政策的调整,引发出不少争议。因此,对该调整给ISDN业务发展和收入所造成的影响做出合理预测,并针对预测结果进行一些学术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彭敏[8](2002)在《四川电信业务创新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主要介绍了笔者依靠MBA所学,紧密结合工作实践,对当前市场环境下四川电信公司的业务定位、业务创新原则及方法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几年四川电信业务发展的趋势及业务收入的新模式。全文共分9章,除了介绍国内外电信业务创新的潮流和四川电信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了电信业务创新的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和技术背景,还对四川电信的竞争对手各业务层面进行了剖析,最重要的是,对四川电信现有各业务单元重新定位,并提出了四川电信未来业务收入的模式。本论文强调实用性,并已对四川电信未来的业务发展和市场营销思路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对于面临激烈竞争的四川省电信公司乃至于整个通信运营商的业务创新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刊编辑部[9](1994)在《精华荟萃 携手并进——世界着名通信厂商中国访谈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94国际邮电通信、计算机及办公室自动化设备展览会及会议即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召开。这将是近年来在中国举办的层次最高、参展厂商最多、展出面积最大的国际盛会。 改革开放10多年来,中国邮电部门通过多种方式,引进、开发、研制并合资生产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极大改善了中国的通信环境,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吸引了大批的海内外投资者,由此而激发的全社会的通信需求将是无法估量的。 作为本届展览会报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刊编辑部在展览会举办之前,书面采访了中国邮电部门及有关官员、世界着名电信集团公司,请他们就全球通信技术最新发展、市场预测,特别是中国通信市场前景等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此次活动受到了包括中国邮电器材总公司(PTAC)在内的15家国内外大公司的热情支持。他们对中国通信业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并对中国通信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现将采访所得辑录于本刊特稿,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孙星寿[10](1998)在《Internet接入设备市场研究》文中提出自1997年以来,中国Internet市场快速成长,刺激了网络接入设备市场的活跃和技术进步。政府机构改革、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政府和企业用户的地位相对下降,市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迅速膨胀和不断变化的Internet接入设备市场给厂商带来的不仅是利润,还有挑战。9.6K、14.4K、28.8K、33.6K、56K,Modem、ISDN、DSL……,市场将走向何方?厂商又将如何圈占一块属于自己的领地?
二、ISDN北京用户位居全国第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SDN北京用户位居全国第一(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框架 |
1.4.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基础 |
2.1 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
2.1.1 产业的定义 |
2.1.2 产业的分类 |
2.2 竞争、竞争力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2.2.1 竞争的含义 |
2.2.2 竞争力的含义 |
2.2.3 产业国际竞争力 |
2.3 产业国际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解释及演化 |
2.3.1 源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3.2 源于新贸易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3.3 源于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3.4 源于竞争优势理论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解释 |
2.4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方法与评价体系 |
2.4.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4.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概述 |
3.1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概念与界定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与界定 |
3.1.2 通信产业概念与界定 |
3.2 互联网产业与通信产业之间关系 |
3.3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特征 |
3.3.1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属于智慧型产业 |
3.3.2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高渗透型产业 |
3.3.3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不断创新的新兴产业 |
3.3.4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需求广、增长快的新兴产业 |
3.3.5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型产业 |
3.3.6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是综合性强、基础作用大的产业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1 世界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发展的整体状况与趋势 |
4.1.1 世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4.1.2 世界通信产业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
4.2 美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1 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2.2 美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3 日本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3.1 日本互联网产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
4.3.2 日本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4 韩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4.1 韩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4.2 韩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 中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1 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2 中国通信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 |
5.1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
5.1.1 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3 评价方法及程序 |
5.1.4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1.5 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5.2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
5.2.1 国际市场竞争力比较分析 |
5.2.2 人力资源要素比较分析 |
5.2.3 资本要素比较分析 |
5.2.4 技术水平比较分析 |
5.2.5 生产条件比较分析 |
5.2.6 国内需求因素比较分析 |
5.2.7 相关产业状况因素比较分析 |
5.2.8 政策因素比较分析 |
5.2.9 市场环境因素比较分析 |
5.3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
5.3.1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分 |
5.3.2 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与评价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我国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
6.1 重视人才培养,突破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瓶颈 |
6.1.1 人才培养短期战略 |
6.1.2 人才培养长期战略 |
6.2 实施创新战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动力源 |
6.2.1 加强创新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6.2.2 大力推广颠覆性创新战略,加快创新进程 |
6.2.3 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条 |
6.3 重视相关产业培育,夯实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基础 |
6.3.1 全面推进互联网与通信的应用创新 |
6.3.2 加强信息化服务,全面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
6.3.3 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 |
6.3.4 大力促进文化、传媒、创意产业发展,丰富互联网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与不足 |
7.2.1 本文的创新点 |
7.2.2 本文的不足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信息化进程与信息社会理论 |
第一节 媒介与日本国民生活的信息化 |
一、信息、信息社会及信息化 |
二、电视时代的到来 |
三、电话的普及 |
四、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
第二节 日本信息社会的理念建构及其扩散 |
一、从《信息产业论》到“信息社会论” |
二、日本信息社会理论的扩散 |
三、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早期实践 |
第二章 日本信息社会建设中的新媒介 |
第一节 新媒介与日本信息社会的建设 |
一、“新媒介”与高度信息社会建设(1984-1994) |
二、多媒介与高度信息通信社会建设(1994-2000) |
三、互联网与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建设(2001-2005) |
四、无所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与遍在网络社会建设(2006-2009) |
五、新信息通信技术与国民主权社会建设(2010-2013) |
六、大数据时代的世界最高水准的IT社会建设(2013-) |
第二节 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概貌 |
一、日本媒介产业的分类 |
二、日本信息通信产业的经济规模 |
三、日本的内容市场 |
第三章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 |
一、从计算机通信网络到互联网 |
二、互联网应用的推广与普及 |
三、宽带互联网的发展 |
四、日本互联网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日本互联网的主要应用服务 |
一、互联网商务 |
二、信息与数据库 |
三、社会性网络 |
四、互联网广告 |
五、在线音乐 |
第三节 日本互联网产业的管理 |
一、互联网学校教育的推进 |
二、互联网健康环境的营造 |
第四章 日本数字电视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从高清晰度电视到数字电视 |
一、日本电视的概况 |
二、高清晰度电视的研发 |
三、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的地面数字电视转移 |
一、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过程 |
二、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政府推动 |
三、地面数字电视转移的民间协力 |
四、地面数字电视转移完成后的课题 |
第三节 广播电视与通信的融合 |
一、广播电视与通信融合的主要进程 |
二、融合的法律体系 |
三、融合实践 |
第五章 日本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发展概况 |
一、日本数字出版的概念 |
二、以便携式存储介质为核心的光盘出版阶段(1985-1995) |
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络出版阶段(1996-2005) |
四、以移动终端为核心的移动出版阶段(2006-) |
第二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主要领域 |
一、电子辞典 |
二、数字报纸 |
三、数字期刊 |
四、手机小说 |
五、电子图书 |
第三节 日本数字出版的组织与管理 |
一、政府部门的组织与管理 |
二、与数字出版相关的行业协会及其活动 |
第六章 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发展 |
第一节日本移动电话产业的概况 |
一、日本移动电话的基本概念 |
二、日本的移动内容产业市场 |
第二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发展历程 |
一、从汽车电话到手机 |
二、移动电话市场的高速增长 |
三、移动电话的普及与升级 |
四、移动运营商的分与合 |
第三节 日本移动电话的主要增值应用 |
一、手机互联网 |
二、手机铃声 |
三、手机游戏(移动游戏) |
四、手机钱包(手机支付) |
第七章 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动因 |
第一节 外部诱因:信息科技一日千里 国际竞争态势逼人 |
一、警醒差距 力追领先国家 |
二、打造“酷日本”助推国家形象塑造 |
第二节 内部动因:回应民生诉求 升华生命价值 |
一、摆脱生存困境 掌控自我命运 |
二、经济突围 凸显“IT立国”优势 |
三、让生命更有尊严与价值 |
四、对更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
第三节 新媒介发展的制度驱动 |
一、激发竞争活力的信息通信体制改革 |
二、凝聚各方智慧的官产学合作机制 |
结语:日本发展新媒介产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3)局用交换机集中式功能应用的研究 ——集团客户集中式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固定电话的发展趋势 |
1.1.1.发展数据通信 |
1.1.2.发展集团客户 |
1.2.什么是集中式业务 |
1.3.目前集中式业务发展现状 |
1.4.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论文的整体结构 |
第2章 集中式客户需求模型建立 |
2.1.集团客户的定义 |
2.2.基于PBX的用户模型 |
2.3.基于集中式业务的用户模型 |
2.3.1.单纯的集中式的模型 |
2.3.2.增强型集中式用户的模型 |
2.4.技术难点 |
2.4.1.系统稳定性 |
2.4.2.操作简便性 |
2.4.3.通信安全性 |
2.4.4.数据安全性 |
2.4.5.业务多样性 |
2.4.6.解决方案多样性 |
2.5.本章小结 |
第3章 集团客户解决方案的设计 |
3.1.单纯的集中式级客户 |
3.1.1.中小型集团客户 |
3.1.2.大型集团客户 |
3.1.3.分散型公司或连锁商店 |
3.2.自动转接级客户 |
3.2.1.中小型集团客户 |
3.2.2.大型集团客户 |
3.3.话务台级客户 |
3.3.1.低档酒店或其他集团客户 |
3.3.2.中档酒店 |
3.3.3.高档酒店 |
3.3.4.酒店上网方案的设计 |
3.4.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动转接系统(ACF) |
4.1.系统结构设计 |
4.1.1.系统配置图 |
4.2.接口设计 |
4.3.图形界面设计 |
4.4.功能设计 |
4.5.本章小结 |
第5章 话务台系统(F-ATT) |
5.1.系统结构设计 |
5.1.1.系统配置图 |
5.2.接口设计 |
5.2.1.交换机与话务台之间 |
5.2.2.主话务台与从话务台之间 |
5.2.3.酒店管理系统与话务台系统之间 |
5.3.图形界面设计 |
5.3.1.话务台图形界面设计 |
5.3.2.语音信箱图形界面设计 |
5.4.功能设计 |
5.4.1.话务台功能设计 |
5.4.2.语音信箱功能设计 |
5.5.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的测试 |
6.1.主要测试工具 |
6.1.1.F-150交换机 |
6.1.2.模拟呼叫器 |
6.2.测试对象 |
6.2.1.F-150 Centrex功能 |
6.2.2.ACF功能 |
6.2.3.F-ATT和CVMS功能 |
6.2.4.协议 |
6.3.主要测试方法 |
6.3.1.背景呼叫 |
6.3.2.稳定性测试 |
6.3.3.数据安全性 |
6.3.4.操作方便和及时性 |
6.3.5.业务测试 |
6.4.测试结果 |
6.5.本章小结 |
第7章 应用实例 |
7.1.单纯的集中式用户实例 |
7.1.1.苏州市政府 |
7.1.2.苏州大学 |
7.2.自动转接系统实例 |
7.2.1.厦门翔鹭石化 |
7.3.话务台系统实例 |
7.3.1.江西宾馆 |
7.3.2.南通三德大酒店 |
7.4.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主要符号表 |
附录2.集中式业务一览表(部分) |
附录3.自动转接系统业务一览表(部分) |
附录4.话务台系统业务一览表(部分) |
附录5.HMSI 原语类型一览表 |
成果 |
致谢 |
(4)CECC公司基于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 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简介 |
1.1.2 立项背景 |
1.1.3 国外固定无线宽带运营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CECC公司项目运营现状 |
2.1 公司介绍 |
2.2 CECC项目运营情况 |
2.3 暴露出来的问题 |
2.3.1 市场判断乐观,环境变化估计不足 |
2.3.2 整体网络效应不够 |
2.3.3 品牌效应不足 |
2.3.4 单一频谱资源限制用户发展 |
2.3.5 技术、设备局限 |
2.3.6 投资不足,制约网络质量 |
2.3.7 成本高居不下,价格难以下调,缺乏竞争力 |
2.3.8 业务种类单调 |
2.3.9 商业模式不明确 |
3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 政治政策环境分析 |
3.2 经济环境分析 |
3.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4 技术环境分析 |
3.5 小结 |
4 五种力量分析 |
4.1 进入威胁 |
4.1.1 行业壁垒 |
4.1.2 生产要素壁垒 |
4.1.3 结构性壁垒 |
4.1.4 行为性壁垒 |
4.2 竞争对手分析 |
4.2.1 竞争格局 |
4.2.2 主要竞争对手比较 |
4.3 设备供应商分析 |
4.4 替代品分析 |
4.4.1 窄带与宽带的竞争 |
4.4.2 宽带领域里的技术竞争 |
4.5 消费者分析 |
4.6 小结 |
5 CECC公司核心竞争力分析(VRIO分析) |
5.1 公司资源分析 |
5.2 公司价值链分析 |
5.3 小结 |
6 CECC公司SWOT分析 |
6.1 机会 |
6.2 威胁 |
6.3 优势 |
6.4 劣势 |
6.5 SWOT 战略组合 |
7 CECC公司的发展战略分析 |
7.1 SO战略决策 |
7.2 加强宽带产业链中资源整合的能力 |
7.3 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
7.4 突出差异化服务 |
7.5 增强对大客户的营销能力 |
7.6 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本 |
8 结 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受众身份——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 |
上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历时性考察 |
第一章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前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社会形态的两次更迭 |
二、经济结构的多元到单一 |
三、外部环境的封闭半封闭 |
第二节 前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政治层面擢升,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则无足轻重 |
二、强调受众身份集体层面,忽视甚至无视个体层面 |
三、重视受众身份客体层面,忽视甚至无视主体层面 |
第三节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半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半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市场作用的凸现 |
二、对外开放的递进 |
第二节 半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政治层面淡化、经济层面凸现、文化层面受重视 |
二、受众身份群体层面的解放与个体层面的显露 |
三、受众身份客体层面的复位与主体层面的萌动 |
第三节 半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
二、从对外开放到融入全球化体系 |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
第二节 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文化层面的擢升 |
二、受众身份个体层面的彰显 |
三、受众身份主体层面的尊重 |
第三节 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中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共时性考察 |
第四章 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和传媒策略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影响受众策略调整的几大社会变化趋势 |
一、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 |
二、从城乡二元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 |
三、从开放程度来看 |
四、从社会思潮来看 |
五、从社会制约机制来看 |
第二节 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 |
一、从受众身份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的维度来看 |
二、从受众身份群体层面、个体层面的维度来看 |
三、从受众身份主体层面、客体层面的维度来看 |
第三节 传媒受众策略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大众化与小众化 |
二、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农村受众 |
三、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与地方性媒体 |
四、细分受众的度与量 |
五、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 |
六、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七、专业性媒体与综合性媒体 |
八、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 |
第五章 四类媒体之间的受众格局 |
第一节 受众格局的现状分析 |
一、各类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
二、各类媒体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受众格局的趋势展望 |
一、各类媒体的发展空间分析 |
二、传统媒体结“网”捕“鱼” |
第六章 全球媒介语境中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如何看待世界的全球化 |
一、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
二、对全球化的辩证理解 |
第二节 传媒的全球语境与中国思路 |
一、媒体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
二、中国的传媒开放思路 |
第三节 中国传媒如何应对全球化 |
一、正确对待国外传媒的入侵 |
二、传统的受众意识有待更新 |
三、壮大自身实力是关键 |
下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分类考察 |
第七章 报业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正视晚报、都市报的同质化竞争 |
一、同质化竞争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如何看待同质化竞争 |
三、同质化竞争的制约因素 |
四、晚报、都市报可持续发展的受众依托 |
第二节 党报期待雄风再振 |
一、党报的受众策略述评 |
二、党报的市场化之路 |
三、党报的优势如何挖掘 |
第三节 积极应对免费报纸的挑战 |
一、免费报纸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免费报纸的运作规则 |
三、价格大战与免费报纸 |
四、报业价格放开的设想 |
第八章 广播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如何发挥广播的窄播优势 |
一、广播“窄播”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广播在“窄播”中再生 |
三、广播“窄播”的优势 |
第二节 频率专业化空间的拓展 |
一、广播频率专业化的现状 |
二、广播受众细分的基本维度 |
三、专业频率突出“三性” |
第三节 对其他媒体平台的借助 |
一、平面媒体平台 |
二、图像平台 |
三、互联网平台 |
第九章 电视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频道专业化中的受众挖掘 |
一、频道专业化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专业频道的发展现状 |
三、频道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
四、频道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缩小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额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亟待开发的农村收视市场 |
三、没地域的受众与有地域的节目 |
四、易变的观众与缺乏对路的节目 |
第三节 全球电视竞争中的受众争取 |
一、中国电视面临的全球化冲击 |
二、电视开放政策分析 |
三、挖掘本土市场与开辟境外市场 |
第十章 互联网络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国际背景与中国问题 |
一、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 |
二、潜在的发展空间 |
第二节 亟待充分挖掘的多媒体优势 |
一、互联网络多媒体文本的现状 |
二、多媒体的制约因素与必然趋势 |
第三节 理应具有的大传播思路 |
一、我国互联网应对大传播的准备 |
二、大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从语言层面到文化层面 |
第四节 不可忽视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
一、主流意识形态网站的现状分析 |
二、网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
三、巩固和扩大网络阵地的建议与对策 |
结语:走向受众中心时代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声明 |
读书期间主要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6)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篇 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
1 研究的意义 |
2 业务需求分析 |
2.1 更充分的信息交流和沟通 |
2.2 给使用者充分的感情交流的机会 |
2.3 提高工作效率 |
2.4 提高经济效益 |
2.5 适应特殊情况的通信需求 |
2.6 基本应用和衍生应用丰富 |
3 分类及其市场特征 |
4 历史及发展现状 |
4.1 电信运营商 |
4.2 企业级应用的市场 |
4.3 个人视讯市场 |
5 业务价值链分析 |
5.1 最终用户 |
5.2 产品提供商 |
5.3 视讯业务运营商 |
5.4 服务提供商 |
5.5 服务平台提供商 |
5.6 内容提供商 |
5.7 政府和研究机构 |
5.8 价值链结构图 |
6 发展周期模型 |
6.1 初始阶段 |
6.2 扩张阶段 |
6.3 饱和期 |
7 趋势分析 |
7.1 宽带接入的发展将对视讯业务的普及产生重大影响 |
7.2 全球企业视频会议应用收入 |
7.3 视讯业务将成为通信基本业务 |
7.4 基于硬件和软件的解决方案 |
7.5 终端市场潜力巨大 |
7.6 行业应用仍居主流,运营商市场渐热 |
7.7 产品协议类型从H.320向H.323转化 |
8 视讯市场问题分析 |
8.1 缺乏总体战略部署 |
8.2 网络支撑体系结构不完善 |
8.3 资费过高 |
8.4 解决设备有关问题 |
8.5 扩大应用范围 |
8.6 提供优质服务 |
8.7 更高级别的安全保证 |
8.8 选择新的利润增长点 |
9 总结 |
附录1 名词术语表 |
附录2 各运营商视讯业务开展情况简介 |
附录3 视讯市场用户需求调查报告 |
附录4 视讯主设备MCU产品简要介绍 |
附录5 国内部分主要可视电话的调查 |
附录6 典型企业网视讯业务解决方案 |
附录7 典型运营商级公众商用视讯业务网解决方案 |
第二篇 非球面塑料透镜项目市场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 |
说 明 |
1 非球面塑料透镜在光头中的应用 |
1.1 光学非球面零件的发展和应用 |
1.2 非球面塑料透镜的发展和应用 |
1.3 非球面塑料透镜在光头中的应用 |
2 项目的市场定位 |
2.1 中国:世界最大的光头生产基地 |
2.2 惠州信华精机有限公司 |
2.3 国产化的需求和压力 |
2.4 关于市场定位的几点考虑 |
3 市场需求分析 |
3.1 光头透镜市场 |
3.2 其他应用市场 |
3.3 市场需求综述 |
4 市场准入分析 |
4.1 进入市场的时机 |
4.2 进入市场的条件 |
4.3 市场准入的可行性和意义 |
5 竞争分析 |
5.1 来自全球其它国家和区域的竞争 |
5.2 国内竞争 |
6 投资估算 |
6.1 固定资产投资 |
6.2 流动资金投入 |
6.3 项目总投资与投资计划 |
7 成本费用分析 |
7.1 单位生产成本 |
7.2 总成本费用估算 |
8 盈利能力分析 |
8.1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 |
8.2 利润和现金流量预测 |
8.3 项目主要财务指标 |
9 不确定性分析 |
9.1 盈亏平衡分析 |
9.2 敏感性分析 |
9.3 项目的风险因素 |
10 结论和建议 |
第三篇 验光配镜项目市场分析与营销管理报告 |
1 研究目的及方法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2 目标市场分析 |
2.1 中国眼镜市场现状 |
2.2 北京眼镜零售市场现有格局 |
2.3 北京眼镜零售市场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 |
2.4 北京眼镜零售市场发展趋势 |
2.5 针对眼镜消费者的市场问卷调查及统计结果 |
2.6 数据分析 |
3 市场定位及市场目标 |
3.1 市场定位 |
3.2 目标消费群体 |
3.3 产品定位 |
3.4 公司定位 |
3.5 市场目标 |
4 业务模式及业务内容 |
4.1 业务模式 |
4.2 公司业务内容 |
5 现有资源及竞争优势 |
5.1 强大的技术力量 |
5.2 丰富的产业管理经验 |
5.3 雄厚的资金实力 |
5.4 成熟的高档眼镜采购和销售渠道 |
5.5 庞大的医疗机构合作伙伴资源 |
5.6 广泛的社会关系和政府支持背景 |
5.7 富有吸引力的连锁加盟计划 |
5.8 丰富的传媒推广资源 |
6 营销策略及计划 |
6.1 营销策略 |
6.2 销售渠道建设 |
6.3 销售管理和结算 |
7 发展计划及收入估算 |
8 经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
8.1 政策风险 |
8.2 结算风险 |
8.3 资金风险 |
8.4 存货风险 |
8.5 产品开发风险 |
8.6 专业人才流失风险 |
8.7 其他不可预测风险 |
9 结论 |
第四篇 四川长虹财务分析报告 |
1 四川长虹公司概况 |
1.1 公司基本信息 |
1.2 公司经营情况 |
1.3 四川长虹基本财务数据 |
2 行业背景 |
2.1 行业竞争状态 |
2.2 行业经营环境 |
2.3 行业集中程度 |
2.4 四川长虹的竞争战略 |
2.5 四川长虹优劣势评价和经营策略选择 |
2.6 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
3 β值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的计算 |
3.1 β值的计算 |
3.2 市场组合收益与无风险收益选择 |
3.3 WACC的计算 |
4 股票价值的判断 |
5 四川长虹投资分析 |
5.1 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 |
5.2 非募集资金的投资情况 |
5.3 投资项目分析 |
6 四川长虹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
6.1 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分析 |
6.2 资产获利能力 |
6.3 费用分析 |
6.4 资本债务结构分析 |
6.5 短期偿债能力 |
6.6 应收账款问题 |
6.7 经营现金流问题 |
7 总体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北京通信ISDN业务预测及停止促销利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背景介绍 |
2停止促销后ISDN业务发展预测 |
3停止促销对ISDN收入影响的预测 |
4 ISDN业务发展的拐点 |
5 ISDN业务的边际收益 |
(8)四川电信业务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国内外电信业务发展情况 |
1.1 世界电信业务的发展趋势 |
1.2 我国电信业务发展现状 |
第二章 当前四川电信业务发展环境 |
2.1 加入WTO对四川电信业务的影响 |
2.2 未来几年的电信产业政策 |
2.2.1 国家“十五”期间的通信产业政策 |
2.2.2 未来电信的立法与管制 |
2.3四 川电信业务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章 四川电信业务发展现状 |
3.1四 川电信在全国的地位 |
3.1.1 业务收入构成 |
3.1.2 市场开拓能力 |
3.3.3 用户发展状况 |
3.2四 川电信业务发展优势 |
3.3四 川电信业务发展劣势 |
第四章 四川电信业务发展面临的竞争格局 |
4.1 来自行业内部的竞争 |
4.1.1四 川电信直接竞争对手分析 |
4.1.2 各主体运营商的比较优劣势分析 |
4.2 来自行业外部的竞争 |
4.2.1 潜在的竞争对手分析 |
4.2.2 供应商与客户 |
4.2.3 潜在的替代产品分析 |
第五章 实行业务创新战略的必要性 |
5.1 业务创新的必要性 |
5.2 业务创新的原则 |
5.2.1 电信业务发展三层面分析 |
5.2.2 业务创新八个原则 |
5.3四 川电信公司未来的业务收入模式 |
5.4 国外电信公司业务创新战略比较 |
5.5 国内其它电信公司业务创新战略比较 |
第六章 固话话音业务创新战略 |
6.1 本地业务创新策略 |
6.2 长途业务创新策略 |
6.2.1 传统长途电话业务 |
6.2.2 IP电话业务 |
6.2.3 电话卡业务 |
6.3 增值业务创新策略 |
6.3.1 发展增值业务的重要性 |
6.3.2 增值业务的内容 |
6.3.3 增值业务的发展方式 |
6.4 小灵通的业务创新 |
6.5 电报业务创新 |
6.6 固定电话业务向综合化方向迈进 |
第七章 数据业务发展战略 |
7.1 基础数据业务创新 |
7.1.1 基础数据业务现状 |
7.1.2 数据业务发展模型 |
7.2 宽带的建设与服务 |
7.2.1 宽带接入服务现状 |
7.2.2 电信宽带的建设 |
第八章 积极争取移动电话业务 |
8.1 移动网对固定网的挑战 |
8.2 当前移动通信消费特点 |
8.3四 川电信进入移动业的策略 |
第九章 四川电信业务创新建议 |
9.1 现有各业务的创新建议 |
9.1.1 现有各电信业务的定位 |
9.1.2 现有业务的创新建议 |
9.2 未来综合性业务创新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ISDN北京用户位居全国第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日、韩互联网与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 孙晓. 吉林大学, 2015(08)
- [2]日本新媒介产业发展及动因研究[D]. 龙锦. 上海大学, 2015(03)
- [3]局用交换机集中式功能应用的研究 ——集团客户集中式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 刘林.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4)
- [4]CECC公司基于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业务的发展战略研究[D]. 唐菁. 重庆大学, 2004(02)
- [5]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 张春林. 四川大学, 2004(02)
- [6]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D]. 翟冰. 清华大学, 2004(03)
- [7]北京通信ISDN业务预测及停止促销利弊分析[J]. 张志军. 电信建设, 2002(06)
- [8]四川电信业务创新战略研究[D]. 彭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02(02)
- [9]精华荟萃 携手并进——世界着名通信厂商中国访谈录[J]. 本刊编辑部. 世界电信, 1994(05)
- [10]Internet接入设备市场研究[J]. 孙星寿. 中国计算机用户, 19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