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州市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筹资办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世炜[1](2020)在《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克利夫·芒福汀在《绿色尺度》中提到:水与绿色的再生将成为城市复兴工作的中心。因此,要想实现存量规划背景下既有城区的复兴,既有城区的河涌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众多国际大都市既有城区的河涌水系都经历了转型和再生的实践,昔日硬质化的河道两岸开始转变为居住、休闲、工作一体化的后工业场所,重塑了河涌及城市空间的生态景观及休憩活动等功能。在我国,“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却依旧阻碍着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做到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将必然成为往后国土空间规划的焦点领域之一。本文以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为研究对象,归纳出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模式;结合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标准的梳理,总结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运用耦合模式的分析框架,结合实证案例东濠涌的精细化调研及访谈调研,总结其耦合的经验与不足;最后综合上述研究,对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方法和优化策略进行探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作为本文的绪论章节,明确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与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关于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基础性研究。基于前人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案例,综合确定耦合模式包含两个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及管理协调维度,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包含安全性、生态性、公共性及系统性四大特性,管理协调维度则包含规划层面、治理层面以及保障层面三个方面。第四章则结合现有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相关政策及相关规划实践等资料,研究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现状程度。总结出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水利部相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标准及政策在加总时考虑齐全,但实践中行业规范没有成功跨部门进行指引,导致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程度不高;管理协调维度下各层面均有待提高。第五章则利用总结的耦合模式框架对实证案例东濠涌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总结出其经验与不足。第六章为总结提炼,结合上述所有研究,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的相关经验教训,探索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规划范式的变革与原则,并从空间规划维度与管理协调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具体策略。
李欣[2](2020)在《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对城市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城市洪涝灾害对城市交通道路网络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城市日常运行和灾害情况下,政府对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的功能实现高度重视,但尚缺乏对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的抗涝韧性的认识。传统抗涝措施和理念已难以适应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需求,急需将抗涝韧性理念引入城市交通道路网络,且需要对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进行量化评价研究,从而提升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本文具体研究按照以下步骤开展:(1)梳理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等。发现国内外关于城市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研究缺乏聚焦,未能全面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提升建议,并且缺乏雨洪模拟软件等技术性手段的运用,开展本研究以弥补这些不足。(2)分析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概念内涵。明确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洪涝灾害、以及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概念与内涵,定义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在洪涝灾害下的应对、恢复、以及应急反应能力。(3)建立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和对比基础设施韧性的定量评价方法,以韧性4R特性理论为基础,关注抗涝鲁棒性、快速性、谋略性和冗余性,通过相关文献、访谈资料、新闻报道以及法规预案,构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邀请专家进行二次筛选,确定包含26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4)建立城市交通路网抗涝韧性评价模型。将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指标对应到SWMM模型参数和输出,明确各特性的数据特征,建立起基于熵权法的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量化模型、基于G1法的抗涝谋略性和冗余性量化模型以及综合评价模型。(5)使用SWMM模型对南京市江北新区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进行量化计算。以南京市江北新区为例,构建江北新区路网抗涝韧性的仿真模型,根据SWMM模型输出结果,使用熵权法进行鲁棒性和快速性量化评价,并运用G1法计算出谋略性和冗余性评价结果,再进行综合评价。在五分制情况下,改造前研究区综合得分为3.55分,改造后为3.96分。基于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对南京市江北新区提出提升建议。(6)总结普适性建议。分析典型发达国家交通道路网络抗涝经验,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较为完善的雨洪管理体系。结合国际雨洪相关政策、新加坡ABC认证体系、新加坡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建设与案例分析结果,提出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日常性提升和灾害性提升建议。研究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概念内涵和评价方法,对于提升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弥补现有理论和实践的局限性。
王吉臣[3](2020)在《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新的城市规划与治理时期的到来,作为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的基础性空间安排,行政区划与国家的各项建设紧密相关联,尤其是国家建立初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以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往往会引发行政区划的深度重塑。行政区划作为一项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对于城市的空间拓展、资源分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城市空间演化过程中,同一管辖范围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行政管辖调整的诉求。探究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演变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两者的内在关联与运行机制。扬州,拥有2500年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建国后行政区划调整较为频繁的城市,具备案例的典型性。目前,针对扬州的规划历史研究多集中在古代阶段,尤其是其盛时期的建筑、园林、历史景观环境等,而随着京杭运河的停运,扬州城市地位的衰落,关于解放后扬州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偏少,且缺乏从宏观视角对城市整体空间结构时空演变相关研究。因此,本文拟从行政区划的角度,探究扬州建国后的城市发展历程,阐释城市空间演变的政策动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该部分主要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交代了目前在行政区划与新中国规划历史有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本文以行政区划为脉络以及研究方法中的创新点,以新中国建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为主体对象,解读各时期城市空间布局的特色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相互作用规律研究的内容进行初步论述。第二部分为新中国建立后,与本文研究对象有关的地和县一级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历史。在本部分以时间轴为顺序,对地、县两个层级的行政区划制度的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对影响不同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相关探讨。最后,将区划调整的路径与其产生影响做了对应性的分类讨论。第三部分为对扬州从拥有民主政权开始的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做了相关研究,以时间轴为顺序,分别从地、县区两个层级进行了相关的史实研究还原与论述。借助Arcgis平台,采用从前、中、后多个时间节点互相推导的方法,对史志资料上对扬州行政区划记录不全的资料进行弥补,还原了不同代表时期的扬州行政区划的安排,并绘制了具有现代地理坐标信息的行政区划图纸。第四部分为对新中国建立后扬州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空间格局与行政区划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探讨。借助Arcgis的空间分析模块,研究了行政区划与城市用地空间拓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从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居住与商业服务用地布局几个方面阐释两者直接的互动影响。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建立之后的扬州城市空间与行政区划各自的发展规律,总结了行政区划的调整是城市空间拓张在行政区域划分上的重塑反映,而行政区划的调整也是适应、优化、引导、调节城市空间拓张的政策手段。同时,也对研究中的不足做出了反思,以期在未来的相关研究中能够加以改进。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琲旎[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公园大多建成年代较早、时间较长,它们拥有珍贵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由于服务年限的延长,又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这些城市公园持续老化亟待更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转型与生活变迁为城市公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无法完全适应当下加速变化的现代城市生活,造成公园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罅隙。我们不禁反思,当下存在的公园物质空间是否能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转变?当前城市公园建设是否足以显示使用人群自身特点的普遍存在与行动方式?因此,本文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其改造与更新策略为研究内容,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试图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有效方法,以期能在实践意义上缓解公园建设与时代需求转变不匹配而产生的矛盾。首先,本文对主要研究背景进行阐释,并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现状,最终确立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其次,梳理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指出影响城市公园发展演变的重要因子,并阐述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此影响下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立足于公园发展定位、市民行为需求、生活文化表达以及公园持续发展需要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公园前存在的矛盾进行总结。再者,通过对城市公园更新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并通过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案例总结出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经验与影响因素。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从宏观整体发展角度、中观场所设计角度以及微观后续管理维护角度出发,提出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策略与方法,以期能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实现活力的永续。并深入分析广东省珠海市景山海滨公园改造提升设计的实践项目,作为对策略研究的回应。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是一个时新的话题,致力于探究城市公园适应不同时代需求变化的方法和可行性。本文通过考察社会环境与城市公园的相互作用,明确其改造更新应坚持以健康生态为本底,以持续活力为目标,以特色文化为内核,实现自然生态、人为活动、地域文化三者的平衡。
丑天驰[6](2019)在《基于文化框架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排涝系统的建设滞后于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导致城市内涝灾害日趋严重。因此,在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现有的工程措施上,研究如何优化调度河湖闸泵群,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提出了基于文化框架的多种群协作粒子群算法求解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武汉市东沙湖水系,为城市防洪排涝系统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述了我国城市内涝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城市内涝问题的成因,并分别从城市雨洪管理理念与技术、城市雨洪径流模型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系统及优化调度方法三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2)构建了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该模型由河湖联控防洪排涝模拟模型和优化调度模型构成。模拟模型由降雨径流、湖泊模拟、闸门排流、渠道水流演进以及泵站排水五个模块组成,用于模拟降雨径流经城市河网排出的过程。优化调度模型以两种策略下的湖泊使用容积最少为目标,优化闸门的开度,充分发挥城市防洪排涝系统现有的蓄排能力。(3)为解决传统方法难求解多变量、多约束、非线性的优化调度模型的问题,本文选取粒子群优化算法作为求解方法。针对该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等缺点,将该算法与文化框架相结合,改进信念空间、群体空间的搜索策略以及通讯协议,提出了基于文化框架的多种群协作粒子群算法。选用不同类型的测试函数对基于文化框架的多种群协作粒子群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收敛精度、收敛速度、稳定性以及搜索能力等多个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4)以武汉市东沙湖水系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东沙湖水系防洪排涝模拟模型,基于武汉市2013年“7.7暴雨”对模拟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然后,结合优化调度模型,构建了东沙湖水系防洪排涝调度模型。最后,对比分析常规调度与优化调度两种方式下模型计算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的有效性。
林麟[7](2015)在《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时代的更迭、经济的进步,社会亦随之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环境问题愈发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发展也备受社会群众的赞同及理解,同时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及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作为时代发展的见证,社会进步的标志,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亦是促进民族发展的核心内容。本文在遵循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城市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环境保护论点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只有生态、社会及经济的协调、共同发展,方可实施城市基础建设及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其中,环境及生态的保护问题尤为重要。建设现代化生态文明城市是战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环境保护、城市基础建设等工作顺利开展。自改革开放之后,国家摒弃了传统、陈旧的发展观念及理论,试图建设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快速、社会和谐统一的模范城市,示范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相对较强,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在建设海峡西岸这一工程项目中,晋江市始终将“和谐、全面、系统发展”作为宗旨,在福建省多个城市当中脱颖而出,是首个实现城市现代化、生态化、环保化的区域,在此情景之下,其经济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国内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之一。本文在生态城市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晋江市在环境保护及城市发展等多个方面的战略规划,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所面临的困境及优势,并通过相关指标差距和原因分析,借鉴其他城市的宝贵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以期对相关领域有所裨益。
李亚平[8](2013)在《努力提高全省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水平》文中提出一、近年来全省河道长效管护主要做法我省滨江临海,河湖众多。全省有县级以上河道2500多条,其中省级骨干河道727条;有镇级以上主要河流1万多条,村庄河塘20多万条(面)。加强河道长效管护,维护河道健康生命,对于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水利部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河道治理管护职责,完善管理体制,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管护措施,不断加大河道长效管护工作力度。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徐志强[9](2013)在《淮河流域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及对策建议》文中认为水土流失不仅存在于山丘区、风沙区,同时也存在于平原区,只是水土流失形式、特点和危害方式不同。由于平原区微地貌类型复杂,人为活动干扰强度大,因此导致平原区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本文以淮河流域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分析了平原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原因与特点,采取主导因子法建立了平原区分区指标体系,划分了淮河流域平原区类型,分析了各个平原区的基本特征,明确了平原区的监督管理重点区域,针对不同区域的重点监督内容,提出了不同的监督管理措施。主要研究结果为:1、分析了淮河流域平原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为:(1)农田田间耕作与排水,(2)沟道侵蚀与坡面崩塌,(3)引黄灌溉区泥沙淤积,(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2、划分了淮河流域平原类型区类型。按照淮河流域平原区分区指标体系,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划分了淮河流域平原区类型。平原区分区指标主要有:平原区成因指标(分为流水地貌、湖成地貌、海成地貌)、地貌地形特征指标(海拔、地形起伏度、特征地貌)、土壤类型等。平原区命名:“地理位置”+“微地貌类型”+平原区。命名为:Ⅰ沂蒙山山前平原区Ⅱ黄泛风沙平原区Ⅲ伏牛山山前平原区Ⅳ桐柏大别山山前平原区Ⅴ淮北平原区Ⅵ淮海丘岗平原区Ⅶ江淮丘陵平原区Ⅷ江淮下游河网平原区3、提出了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区域。监督管理重点区域包括: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生态功能区包括:(1)洪水通道区、(2)水质维护区、(3)洪水调蓄区、(4)岸线保护区、(5)生态维护区。生态脆弱区包括:(1)现状生态脆弱区、(2)潜在生态脆弱区、(3)人为水土流失危害聚集效应区。4、提出了不同平原区的监督管理内容与对策建议。依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针对不同平原区域的监督管理重点内容,提出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对策与建议。
崔龙喜,李宏森,高伟[10](2012)在《泰州市区水利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泰州市委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三个名城"的宏伟目标,这些都对市区水利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掌握市区水利发展现状,查找市区水利现代化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财政支持水利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泰州市财政局、水利局组成专题调研组,对泰州市区水利发展情况进行了
二、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州市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筹资办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州市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筹资办法(论文提纲范文)
(1)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水分离的规划建设模式导致城市河流问题频发 |
1.1.2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治理与管理亟需关注 |
1.1.3 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4.1 既有城区河涌 |
1.4.2 城市空间 |
1.4.3 耦合的概念界定 |
1.4.4 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空间规划和城市河涌水系规划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
2.1 相关理论综述 |
2.1.1 河流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1.2 河流健康理论 |
2.1.3 生态城市规划理论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规划建设相关研究 |
2.2.2 国内外河涌与城市空间管理相关研究 |
2.3 国内外优秀实践案例 |
2.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实践案例 |
2.3.2 管理协调维度实践案例 |
第三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模式研究 |
3.1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内涵 |
3.1.1 理论启示 |
3.1.2 既有城区空间环境优化的紧迫性 |
3.2 耦合规划应对的三个空间尺度 |
3.2.1 河涌空间 |
3.2.2 滨河空间 |
3.2.3 城市空间 |
3.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3.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耦合的内涵 |
3.3.2 耦合的四大核心特性 |
3.4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模式研究 |
3.4.1 管理协调维度耦合的内涵 |
3.4.2 三个层面多种措施的耦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策法规视角下我国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的耦合程度研究 |
4.1 基于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政策及河涌规划实践案例的分析 |
4.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2.1 安全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2 生态性方面:城市空间生态性在规划实践中欠缺考虑 |
4.2.3 公共性方面:整体较优,但在实践中城市空间层面考虑缺失 |
4.2.4 系统性方面:系统性的考虑缺失 |
4.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耦合程度分析 |
4.3.1 规划层面:对城市用地的空间管控及指标控制较弱 |
4.3.2 治理层面:部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制度缺位 |
4.3.3 保障层面:激励机制作用有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现状的研究——以广州东濠涌为例 |
5.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演进与整治建设背景 |
5.1.1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的历史演进 |
5.1.2 广州既有城区河涌建设与整治的历程 |
5.2 实证案例选取——东濠涌及其流域范围内城市空间 |
5.2.1 案例选取原因 |
5.2.2 研究范围及河涌定位 |
5.3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精细化调研 |
5.3.1 安全性现状 |
5.3.2 生态性现状 |
5.3.3 公共性现状 |
5.3.4 系统性现状 |
5.4 管理协调维度的访谈调研 |
5.4.1 访谈对象及访谈内容 |
5.4.2 规划层面 |
5.4.3 治理层面 |
5.4.4 保障层面 |
5.5 经验与不足 |
5.5.1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5.5.2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经验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规划的策略与方法探索 |
6.1 规划范式的转变与主要原则 |
6.1.1 规划范式的转变 |
6.1.2 规划原则 |
6.2 空间规划建设维度下的规划策略 |
6.2.1 安全性策略 |
6.2.2 生态性策略 |
6.2.3 公共性策略 |
6.2.4 系统性策略 |
6.3 管理协调维度下的策略 |
6.3.1 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 |
6.3.2 与法定城市规划衔接 |
6.3.3 协同的组织管理 |
6.3.4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
6.3.5 建立成熟的激励机制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交通道路对城市运转和灾害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1.1.2 洪涝灾害对城市交通道路网络影响巨大 |
1.1.3 政府对交通道路网络的功能实现高度重视 |
1.1.4 传统抗涝理念不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相关研究 |
1.2.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影响因素 |
1.2.3 雨洪模拟软件的研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3.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概念及内涵 |
2.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 |
2.1.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的概念 |
2.1.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的内涵 |
2.1.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运行规律 |
2.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洪涝灾害的传统应对措施 |
2.2.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洪涝成因 |
2.2.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洪涝灾害过程 |
2.2.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措施及传统措施不足 |
2.3 抗涝韧性及其在城市交通道路网络中的应用 |
2.3.1 韧性的概念内涵 |
2.3.2 抗涝韧性的概念 |
2.3.3 抗涝韧性的特点 |
2.3.4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概念和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定量评价理论分析和选择 |
3.1.1 韧性定量评价理论及对比 |
3.1.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的4R特性 |
3.1.3 韧性4R特性和TOSE维度的关系 |
3.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选取 |
3.2.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2.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选取途径 |
3.2.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初步评价指标 |
3.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筛选 |
3.3.1 评价指标筛选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3.3.2 受访者基本情况 |
3.3.3 筛选后评价指标体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模型建立 |
4.1 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指标与SWMM模型对应关系 |
4.1.1 SWMM模型简介和主要功能 |
4.1.2 SWMM模型主要模块及原理 |
4.1.3 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指标与SWMM模型 |
4.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定量评价方法选择 |
4.2.1 定量评价方法介绍和选择 |
4.2.2 熵权法应用步骤 |
4.2.3 G1 法应用步骤 |
4.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量化模型建立 |
4.3.1 基于熵权法的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量化模型建立 |
4.3.2 基于G1 法的抗涝谋略性和冗余性量化模型建立 |
4.3.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标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市江北新区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定量评价 |
5.1 基础数据获取 |
5.1.1 南京市江北新区概况 |
5.1.2 地理信息数据获取 |
5.1.3 排水规划数据获取 |
5.2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评价 |
5.2.1 降雨和管网数据输入 |
5.2.2 Arc GIS子汇水区划分和属性计算 |
5.2.3 SWMM模型子汇水区绘制和属性计算 |
5.2.4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鲁棒性和快速性计算结果 |
5.3 南京市江北新区道路网络抗涝谋略性和冗余性评价 |
5.3.1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谋略性建设情况 |
5.3.2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冗余性建设情况 |
5.3.3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谋略性和冗余性评价 |
5.4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分析和提升建议 |
5.4.1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分析 |
5.4.2 江北新区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提升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提升建议 |
6.1 典型发达国家城市抗涝经验 |
6.1.1 最佳管理措施(BMP) |
6.1.2 低影响开发(LID) |
6.1.3 水敏性城市设计(WSUD) |
6.1.4 可持续城市排水体系(SUDS) |
6.1.5 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IUDD) |
6.2 国际雨洪相关政策与新加坡建设经验 |
6.2.1 国际雨洪相关政策 |
6.2.2 新加坡ABC认证体系 |
6.2.3 新加坡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建设 |
6.3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提升对策建议 |
6.3.1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日常性提升 |
6.3.2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灾害性提升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相关访谈记录 |
附录 B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频次统计表 |
附录 C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评价指标筛选问卷 |
附录 D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谋略性和冗余性评价指标重要性问卷 |
附录 E 三种重现期下芝加哥雨型分布 |
附录 F 地表漫流、封闭管渠和明渠曼宁系数取值 |
附录 G 产生积水的子汇水区和对应节点情况 |
附录 H 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谋略性和冗余性打分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拟解决的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1.7 研究对象 |
2 建国后的行政区划演变及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关系 |
2.1 地级行政区划建制的演变格局 |
2.2 县级行政区划建置的演变格局 |
2.3 行政区划与城市规划的作用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3 建国后扬州的行政区划建置演变研究 |
3.1 专区与地区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2 地级市时期的建置演变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行政区划演变对城市格局的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4.1 城市化与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格局的演变 |
4.2 基础设施与行政区划演变的相互关系 |
4.3 生态环境与景观绿地格局的演变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 |
1.1.2 加速变更的现代城市生活 |
1.1.3 城市公园的“综合老化”与“衰落” |
1.1.4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改造与更新 |
1.2.2 城市公园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几点启示 |
1.4 研究内容、目的、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矛盾与问题剖析 |
2.1 中国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
2.1.1 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 |
2.1.2 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 |
2.1.3 城市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时代背景产生的新变化 |
2.2.1 政府职能与决策转变 |
2.2.2 资本的主导地位增强 |
2.2.3 价值认知与导向变化 |
2.3 城市居民生活的新需求 |
2.3.1 行为选择的加速转变 |
2.3.2 生活理念的适时更新 |
2.3.3 网络技术的全面介入 |
2.3.4 使用需求的多元扩展 |
2.4 城市公园发展的矛盾与瓶颈 |
2.4.1 短期更新与长远规划矛盾显现 |
2.4.2 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存在罅隙 |
2.4.3 场地设计与行为需求适配失效 |
2.4.4 文化多义表达错位与片面解读 |
2.4.5 后续维护与运营可持续性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3.1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相关理论借鉴 |
3.1.1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3.1.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3.2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相关实践研究 |
3.2.1 以生态复兴为主的更新实践:广东琴江老河道湿地公园 |
3.2.2 以活力营造为主的更新实践:深圳香蜜公园与纽约布莱恩特公园 |
3.2.3 以文化表达为主的更新实践:南昌旧城公园与深圳特色公园体系 |
3.3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影响因素 |
3.3.1 人的需求因素 |
3.3.2 社会文化因素 |
3.3.3 政治经济因素 |
3.3.4 自然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策略与方法研究 |
4.1 基于弹性应变的更新原则 |
4.1.1 城市维度下的整体性 |
4.1.2 场所维度下的复合性 |
4.1.3 设施维度下的持续性 |
4.2 基于城市系统的整体优化 |
4.2.1 合理升级公园发展定位 |
4.2.2 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
4.2.3 衔接城市公共设施系统 |
4.3 基于行为活动的场所塑造 |
4.3.1 引导场地功能结构的正向演化 |
4.3.2 创造符合行为习惯的活动空间 |
4.3.3 丰富自然要素与完善场地形态 |
4.4 基于现代生活的文化表达 |
4.4.1 活动组织:流行文化的介入 |
4.4.2 创意激活:文化业态的培育 |
4.4.3 艺术升华:地域文化的表达 |
4.5 基于持续发展的管理维护 |
4.5.1 活动运营及策划 |
4.5.2 公园安全及维护 |
4.5.3 经验总结与反馈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研究——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改造提升为例 |
5.1 项目概述 |
5.1.1 背景解读 |
5.1.2 上位规划解读 |
5.1.3 场地调研与综合评价 |
5.2 整体优化 |
5.2.1 合理升级公园发展定位 |
5.2.2 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
5.2.3 组织完善城市公共交通 |
5.3 场所塑造 |
5.3.1 营造多元复合的活力场所 |
5.3.2 强化活动体验的景观建筑 |
5.3.3 丰富场地自然要素与形态 |
5.4 文化表达 |
5.4.1 文化资源创新开发 |
5.4.2 流行活动特色组织 |
5.4.3 地域元素艺术运用 |
5.5 管理维护 |
5.5.1 活动组织与策划运营 |
5.5.2 自然管理与安全维护 |
5.5.3 设施维护与智慧服务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致谢 |
(6)基于文化框架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城市内涝的成因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 |
2.1 引言 |
2.2 河湖联控防洪排涝模拟模型 |
2.3 优化调度模型 |
2.4 模型结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文化框架的多种群协作粒子群算法 |
3.1 引言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3.3 文化算法 |
3.4 基于文化框架的多种群协作粒子群算法 |
3.5 算法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4 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在东沙湖水系的应用 |
4.1 武汉市东沙湖水系概况 |
4.2 东沙湖水系防洪排涝模拟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4.3 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4.4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及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家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意义及其内涵 |
1.3.2 各地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存在的问题 |
1.3.3 各地关于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问题的解决思路 |
1.4 研究理论和方法 |
1.4.1 研究理论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概述 |
2.1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定义与特征 |
2.2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意义 |
2.2.1 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
2.2.2 循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
2.3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建设概况 |
2.4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评价指标体系 |
第3章 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分析 |
3.1 晋江市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 |
3.1.1 晋江市概况 |
3.1.2 晋江市的自然地理状况 |
3.1.3 晋江市的生态环境现状 |
3.2 晋江市推动环境保护的实践 |
3.2.1 污染防治实践 |
3.2.2 生态建设实践 |
3.2.3 环境管理实践 |
3.3 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压力与挑战 |
3.3.1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
3.3.2 资源环境压力 |
3.3.3 规划目标与指标协调性分析 |
3.3.4 创模的压力和挑战 |
第4章 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指标差距和原因分析 |
4.1 晋江市创模指标的总体评估 |
4.2 已经达标的指标情况分析 |
4.3 基本达标的指标情况和原因分析 |
4.4 未达标的指标情况和原因分析 |
第5章 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对策建议 |
5.1 整治改善环境质量 |
5.1.1 改善水环境质量 |
5.1.2 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
5.1.3 降低噪声污染 |
5.2 完善环境基础设施 |
5.2.1 提高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水平 |
5.2.2 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
5.2.3 促进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依法安全处置 |
5.3 提升环境监管服务水平 |
5.3.1 加强环境保护队伍和能力建设 |
5.3.2 落实环境和卫生管理制度 |
5.3.3 推动公众参与监督机制 |
5.4 保障城市环境安全 |
5.4.1 建立全防全控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
5.4.2 加强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 |
5.4.3 加强放射性物质污染防治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晋江市各项“创模”指标评估表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努力提高全省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水平(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年来全省河道长效管护主要做法 |
二、全省河道长效管护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三、下阶段推进全省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意见 |
(9)淮河流域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范围 |
2.1.2 自然与社会概况 |
2.1.2.1 地形地貌 |
2.1.2.2 气象水文 |
2.1.2.3 河流水系 |
2.1.2.4 土壤植被 |
2.1.2.5 矿产资源 |
2.1.2.6 社会经济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3.1 淮河流域水土保持资料收集 |
2.3.2 平原区生态功能区水土流失实地调查 |
2.3.3 平原区水土保持资料数据与图像处理 |
2.3.4 淮河流域平原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 |
2.3.5 不同类型区监督管理重点区域划定 |
2.3.6 不同区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内容 |
2.3.7 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对策与建议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平原区水土流失主要原因与特点 |
3.1.1 平原区水土流失主要原因 |
3.1.2 水土流失形式与危害 |
3.2 平原类型区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
3.2.1 平原区类型划分指标 |
3.2.2 平原区类型划分与命名方法 |
3.2.3 平原区类型划分结果 |
3.2.4 平原类型区特征分析 |
3.2.4.1 山前平原区 |
3.2.4.2 黄泛风沙平原区 |
3.2.4.3 丘陵岗地平原区 |
3.2.4.4 淮北平原区 |
3.2.4.5 江淮下游河网平原区 |
3.3 不同类型区监督管理重点区域划定 |
3.3.1 生态功能区划定 |
3.3.1.1 生态功能区概念的界定 |
3.3.1.2 生态功能区确定原则 |
3.3.1.3 生态功能区确定依据 |
3.3.1.4 生态功能区 |
3.3.2 生态脆弱区划定 |
3.3.2.1 生态脆弱区概念的界定 |
3.3.2.2 生态脆弱区确定原则 |
3.3.2.3 生态脆弱区确定依据 |
3.3.2.4 生态脆弱区 |
3.4 不同区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内容 |
3.4.1 不同类型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 |
3.4.2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内容与措施 |
3.5 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对策建议 |
3.5.1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 |
3.5.2 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对策建议 |
4 讨论 |
4.1 平原类型区划分 |
4.2 平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区域 |
4.3 平原区监督管理内容与措施 |
5 结论 |
5.1 平原区水土流失特点 |
5.2 平原区重要监督管理区域 |
5.3 平原区监督管理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I 外业调查的基础收集的资料 |
附件 II 淮河流域平原区类型划分指标 |
附表 III 淮河流域平原洪水通道区 |
附表 IV 淮河流域平原水质维护区 |
附表 V 淮河流域生态维护区 |
附录 VI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10)泰州市区水利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十一五”期间泰州市区水利建设情况 |
二、市区水利现状与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存在的差距 |
(一) 水利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
(二) 水利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
(三) 市区水利现状与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存在的差距 |
1. 防洪减灾能力方面。 |
2.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 |
3. 农村饮水安全方面。 |
4. 县乡村三级河道整治方面。 |
5. 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 |
6. 水利发展保障能力方面。 |
三、推进市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 健全水利规划体系, 保障水利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
(二) 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全面提升市区水利保障水平 |
1. 完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 提高抗灾保安能力。 |
2.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体系,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3. 完善城市河湖生态工程体系, 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水利。 |
(三) 建立健全管护机制, 保证水利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
1. 加强河湖保护,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
2. 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
3. 建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长效机制。 |
4. 完善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政策。 |
(四) 完善投融资体制, 保证水利建设和发展需要 |
1. 明确各级政府水利投入责任。 |
2. 认真落实各项水利投入政策。 |
3. 积极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 |
(五) 深入推进资金整合, 发挥水利工程整体效益 |
1. 建立水利建设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 |
2. 统筹安排城乡水利建设资金。 |
3. 扩大水利专项资金补助范围。 |
(六) 完善水利管理体系, 提高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 |
1. 统一市区水利管理模式。 |
2. 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
3. 加大领导和考核力度。 |
4. 强化部门之间沟通协调。 |
四、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泰州市城市防洪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筹资办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既有城区河涌与城市空间耦合的规划研究[D]. 陈世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城市交通道路网络抗涝韧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D]. 李欣. 东南大学, 2020
- [3]新中国行政区划调整与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关系研究 ——以扬州为例(1949-)[D]. 王吉臣.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为例[D]. 张琲旎. 重庆大学, 2019(01)
- [6]基于文化框架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河湖联控防洪排涝调度模型研究[D]. 丑天驰.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7]晋江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对策研究[D]. 林麟. 华侨大学, 2015(03)
- [8]努力提高全省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水平[J]. 李亚平. 江苏水利, 2013(11)
- [9]淮河流域平原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重点及对策建议[D]. 徐志强. 山东农业大学, 2013(05)
- [10]泰州市区水利发展现状与现代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 崔龙喜,李宏森,高伟. 江苏水利, 2012(11)
标签:城市交通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