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畜牧生产的出路——建立清洁型牧场(论文文献综述)
王路路[1](2021)在《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呼伦贝尔家庭牧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文中提出畜牧业是我国目前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畜产品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影响问题。目前国内较少有针对牧区家庭牧场肉羊生产和牧户生活所带来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核算了呼伦贝尔调研区域家庭牧场肉羊生产各环节和牧户生活的直接间接温室气体排放,目的为量化评估研究区家庭牧场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和环境影响,有利于识别和优化减排措施,为当前碳中和以及温室气体减排提供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家庭牧场的肉羊肠道甲烷排放量占主导地位(71.94%),粪便管理系统排放量为第二(23.92%),饲料作物种植运输阶段产生的排放量占据第三(4.14%);(2)研究区每出栏1 kg肉羊活体重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8.37 kg CO2-eq;(3)呼伦贝尔肉羊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达到小高峰,并在2015年达到该50年期间的峰值。2019年,呼伦贝尔肉羊生产排放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扎兰屯市、新巴尔虎右旗和阿荣旗;(4)研究区牧民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为13.71 t CO2-eq,家庭生活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的69.74%,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占总排放量的30.26%,煤炭使用排放量占据第一(64.43%)。(5)经济水平对温室气体排放量、畜牧数量和家庭支出对经济水平均达到了极显着的影响(P<0.001)。
张丽[2](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孙春红[3](2020)在《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支撑。绿色发展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客观要求,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要举措。吉林省是国家级优势肉牛产区,始终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环境与民生统筹兼顾,大力发展绿色肉牛养殖业,以生态经济相协调为核心,着力推进绿色肉牛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组织化、信息化进程,通过倡导绿色新生产方式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目标,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学者关于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基础上构建研究框架。基于绿色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实地调研和实证分析方法,在全面分析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发展基础条件以及障碍性因素的基础上,立足吉林省实际,构建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以吉林黑毛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黑毛牛实业)和桦甸金牛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牛牧业)两个规模化肉牛养殖企业为例,对绿色肉牛养殖情况进行评价,力求探索出一条适合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的新路径,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是从总体来看,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在肉牛年存栏和出栏量、绿色肉牛养殖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无抗化和龙头企业带动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是在绿色肉牛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不健全、绿色生产技术欠缺、废弃物处理困难、资金和政策投入不足等障碍性因素;二是由于养殖企业发展自身定位差异,存在着以提供高级绿色肉牛产品(吉林黑毛牛实业)和以提供绿色肉牛产品(金牛牧业)两种肉牛养殖模式。通过评价结果来看,前者注重综合效益,后者更注重于以保证经济效益为前提实现绿色肉牛产品的产出。后者仍未完全摆脱传统的肉牛生产经营方式,前者的发展潜能明显优于后者。三是综合评价典型绿色肉牛养殖企业在科技、金融和政策方面支撑作用都存在一定的短板,绿色肉牛养殖作为高技术、高前期投入、高成本和政策性依赖强的产业,需要加强相关能力建设。绿色肉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和能力的发挥明显受到政府相关补贴政策支持等影响,直接影响了养殖主体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绿色养殖技术的采纳。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进一步推动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建立和完善绿色肉牛养殖业相关标准体系建设;二是规范和加强绿色肉牛养殖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广体系建设;三是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建设;四是强化政府对规模化绿色肉牛养殖主体的政策引导与重点扶持。
杜俊明[4](2020)在《县域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必然途径,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农业种养殖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关于建设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要求,同年农业部等七部分印发《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方案》,明确了以农业产业、资源环境、农村社会可持续为目标,以高效利用资源、治理环境问题、保护修复生态为重点的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建议内容和具体指标。但长期以来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如何进行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型产业、制定农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实现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核心问题。本文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进行国家级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设实证研究,通过对合川区传统农业的SWOT分析,结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要求、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经验,制定了提出合川区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的创建思路、主要目标、建设框架和保障措施。主要结果如下:1.重庆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重庆市合川区位于重庆西北部,是长江上游三峡库区的一个典型山地丘陵传统农业耕作区。作为重庆传统农业大区,合川是国家商品粮、瘦肉型猪、茧丝绸和柑桔生产基地,粮食总产量、生猪出栏量、水产品年产量连续数年稳居重庆第一。但合川区传统农业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污染较严重、农村社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力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区域大循环延长产业链的问题;合川作为重庆粮食生猪主产区、人口大区,需要着力解决种植、养殖及农村人居环境等问题;合川作为重庆统筹城乡先行区,需要着力解决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2.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思路围绕合川城市发展新区定位,坚持“富民为本、生态宜居”总体思路,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围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任务,全面推进合川区生态农业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合川优厚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产业基础,挖掘优势产业潜力,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以物质投入减量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利用资源化、产品供给优质化为重点环节,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内部结构,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推广新型种养模式和生态循环农业技术集成应用,实现全面推进合川区农业产业、农业资源展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种养配套生产、农牧对接互利、废物循环利用,构建合川区经营主体小循环、镇级中循环和区级大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凸显三江汇流独特的水资源和水生态优势,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打造富有渝西山地丘陵区特色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先行区。3.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目标根据合川区自然资源特征、气候特点和现有农业基础,结合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目标,确定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发展定位,即“渝西山地丘陵特色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养殖污染治理、推行清洁化生产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挖掘农业生态功能为目标,以资源高效利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修复为重点,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5大体系,推进27项重大工程,完成130个重点项目,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建成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10个,大中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企业30家,小型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300个。实现畜禽粪污处理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5%,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实现化肥和农药负增长。4.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框架(1)构建区域农业产业循环体系。主要实施粮油、畜禽、水产、蔬菜、水果五大产业提升工程。到建设期末,粮食稳定在70万吨,蔬菜95万吨,水果20万吨,生猪120万头,水产8万吨,基本实现养殖粪污种植全消纳,成功构建区域农业生产大循环。(2)构建区域农业循环发展体系。主要实施生态循环农业的示范点创建、模式示范、技术推广、户用循环等五大工程,实现年消纳畜禽养殖粪污30万吨,循环农业发展面积达80万亩,户用循环农业推广5万户。(3)构建区域农业产业保障体系。重点实施质量提升、品牌创建、农资供应、农机服务、农技服务、人才培育等六大工程,到建设期末,安全农资普及率达9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8%,推广循环农业技术30项,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8%。(4)构建农业资源发展保障体系。主要实施耕地提升、面源防治、用水保障、生物保护、资源利用、环境监测等六大工程。实现耕地保有率100%,建成高标准农田11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0平方公里,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化肥农药负增长;绿色防控覆盖率30%;高效节水灌溉60万亩。(5)构建农村环境健康保障体系。重点实施农村饮水、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垃圾处理、改厕、乡村美化等五大工程。到建设期末,饮用水达标率100%,三江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90%,农村垃圾处理率55%,乡村美化工程100个。5.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运营管理措施科学的运行机制与有力的保障措施是关系到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本文围绕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规划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各司其职、专题议事、奖惩同步、市场化运营的运行机制,构建由组织、政策、主体、资金、科技、宣传等六位一体的立体化保障措施。
杨旻旻[5](2020)在《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一个嘉绒村落——大坪村的田野调查,以该村最重要的宗教仪式——冬经为切入点,围绕仪式与村落社会之间的联系展开讨论,是一篇关于嘉绒地区村落社会的民族志。以期为理解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人们多样化的生存方式与族群身份选择、族群认同变迁及社会文化建构间复杂、动态地关系提供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田野点选择,对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爬梳,并对文章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作出简要说明。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对大坪村自然人文环境和冬经仪式过程的描述,勾勒出其身处的多重文化场域。第二章为第二部分,探讨了仪式与大坪村人族群认同的关系,指出以冬经为代表的集体宗教仪式是大坪村人建构“安多嘉绒藏族”的基础。第三章、第四章为第三部分,通过观察仪式实践中个体间的互动,探讨村民的互助仪式和村落的互助体系是如何建构起大坪村社会关系网的。第五章、第六章为第四部分,分别对仪式与村政权威建构和仪式与宗教权威建构展开论述,以揭示大坪村村落社会整合的内生逻辑。第七章为正文的第五部分,以冬经仪式变迁为例,叙述大坪村人在资源竞争和利益角逐背景下,是如何对其文化表征展开重构的。结论部分是基于田野调查及国内外理论与个案研究的借鉴对全文作出的概括和总结。综上所述,大坪村人的生存空间一直处于多重文化交汇地带,交汇中有碰撞、有互换、有借用、也有创制。在此过程中,在认同的指引下,大坪村人逐渐构建起以自我为中心、自成体系的社会文化。在这一特定场域中,他们通过语言、习俗、信仰、规范等文化的诸多要素既保持了与嘉绒主文化的有机互动,又逐渐树立起独立于嘉绒主文化的自我中心地位。大坪村这样的个案,在边缘区域文化交汇地带并非特例,对它展开探讨能够以小见大,为理解和反思“边缘”群体及其社会文化提供可资借鉴的民族志文本。
于晋海[6](2019)在《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华文明历史血脉之传承中,各民族在多元共生的文化土壤环境及社会变迁中孕育了众多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的老龄应对实践,为我国老龄社会研究乃至为人口老龄化的世界性问题解决提供了路径思考。在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赛尔龙乡的田野调查中作者发现,在牧区普遍存在如此的文化现象:牧区老人从牧业村落流动到小城镇聚居。基于这样的田野发现,本文核心问题是探讨老人流动行动背后的动因、社会文化框架以及老人在小城镇聚居情境中的适应与能动作用。牧区老人社会是一个老龄化社会缩影,探讨牧区小城镇聚居情境中个体与社区的互动关系,在当前老龄化日趋严峻的时代背景下无疑具有着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思路是:首先,通过历史沿革、乡镇社区城镇化和老人移居对乡镇社区的塑造来阐述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过程。说明牧区老人是乡镇社区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并且在老龄应对和社会适应中发挥着能动作用,赋予牧区乡镇以独特的老人社会之社区结构;其次,对老人社会结构中所包含的家庭结构、社会交往及本土文化社会支持等三个次结构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之后,进行从微观情境到宏观制度话语的视角转换,通过分析制度变迁及社区养老实践过程中的老人社会适应,构建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间互动关系模型;最后,在比较研究中得出的老人社会特质及发展趋势,联系乡镇社区的现实和国家乡村发展战略的制度要求,来分析乡镇社区的未来。经研究指出:从形成机制而言,赛尔龙牧区老人社会是老人在应对自身角色变化和衰老过程中的各种生活事件时,通过流动在乡镇形成了独特的聚居形态。这一现象的背后,是牧区老人通过自身意志,与经历、接受并再诠释的经验相结合,来实现个体作为行动者的建构。类似的行动使得个体行动转变为群体行动,使乡镇情境发生了改变。从家庭结构而言,由于老人移居在牧业村和乡镇间形成了城乡二元家庭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的涉及三代人之代际互动;从交往模式而言,随着赛尔龙乡镇中老人交往圈的扩大形成了以互助为核心的邻里交往,以互惠为特点的多民族交往,以社会凝聚为功能的交往参与;从本土文化的社会支持而言,老人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借助本土文化来帮助其社会适应,在文化重构中不断应对困境与不适;从制度变迁与老人社会适应关系而言,构建宏观视角下形成的个体、社区与国家互动关系模型,在三者关系中社区具有着连接效应和中介属性,在老人的参与下进行新型乡镇社区构建;从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出发,老人社会处于从乡土自主养老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期,不仅要在微观社区情景范式中了解社会结构与老人能动,还需要从宏观角度对相关因素进行整体性研究。无论新型社区共同体构建的具体路径如何,老人在社区家庭结构形态、文化权威形态及新型社区养老规范建立的便利性、社区城镇化及精神社区构建中都有着重要意义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发展需要老人的参与,而老人也需要依靠社区规范建立社会关照与养老服务进行老龄应对。社区一方面承载着保障老人生活、促进老人参与的情境责任,另一方面也肩负着推行国家制度、确保制度适应性和执行效率的使命。使得社区在老人个体、社区和国家三者关系间成为了中心环节,也使得老龄宜居的新型社区建设成为实现新时代乡镇社区发展的基本路径。
潘海莉[7](2019)在《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的沙毕纳尔为主要考察对象,以该乡的呼吉尔特村、库热村、巴合勒克村(多勒肯村)为田野调查点。从民族学的视角出发,以文化变迁、社会记忆和族群认同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将他们的历史迁徙轨迹进行详细的梳理,力图清晰的还原其历史过程。重点考察这一群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变迁过程,尝试分析其发生变迁的轨迹、原因等,最终完成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民族志的写作。希望本研究能为其他与之类似的群体,在研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提供参考。地处伊犁腹地的特克斯县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境内,保存了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活、艺术、生计方式、藏传佛教、民间信仰等内容的文化形态。本研究首先厘清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过程,力图呈现其详细的发展轨迹。在其历史基础上,根据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各历史节点的文化镜像。最终,本研究通过对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过程进行分析和思考。文化变迁作为一种绝对存在的文化状态,是文化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动态过程。独特的文化无疑是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据,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与周围的民族或其他外来文化接触,出现文化涵化现象。在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四苏木沙毕纳尔的传统文化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人们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对文化进行传承或改变。本研究的价值在于:一、在笔者之前学术界尚无人对此群体进行综合性研究,因此本研究有助于学者了解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这一群体;二、纵观当今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面临着如何在现代化浪潮中生存,并与其他民族在文化互动过程中保存自我,达到共同繁荣的问题。本研究中展现出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在现代化转换中面临的挑战,传统民族文化如何应对现代化、全球化的冲击。可以启发我们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一条生存之路。
侯世忠,曲绪仙,崔红,于华圃,田启友,徐相亭,李舫[8](2018)在《赴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总结》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2月20日至3月5日,经省外国专家局和省畜牧兽医局批准,由山东省畜牧总站组织的"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编号:H162024068)美国培训团组一行7人,历时14d,先后在当地2所大学、13个养殖与种植企业等单位学习,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培训团结合此次赴美培训的所学所思、所见所闻,以及引发的对中美之间有关方面比较、思考,择其主题总结如下:1美国加州农业见闻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面积和人口在美国
赵翔[9](2018)在《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作为西方世界应对环境危机而总结出来的一个充满智慧的概念,可持续发展在时间上强调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和需求,在空间上关注全球、区际、国家及其以下不同尺度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之基础上,把涉及经济、社会和资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联合国要求每个国家都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审视和评价本国的法律,找出差距,并作出调整。就我国而言,我们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率先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创造性提出了在基本内涵和价值目标上与可持续发展基本一致的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可持续发展作为法律概念已被写入我国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之中。环境法有环境实定法与环境习惯法之分。到目前为止,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都是由实定法贯彻实施的。相比之下,在某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过程中,习惯法以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规范功能,能够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价值目标的实现,进而与实定法的实施相互配合。正因如此,本着与时俱进关注全球可持续发展动态,因地制宜回应中国环境法本土问题的治学态度,本文才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通过寻找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进而解决环境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问题。除引论和结语之外,全文共分四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首先以石漠化地区为研究对象,尝试从该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三个方面,开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石漠化地区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为崎岖不平的地貌、频繁的自然灾害和贫瘠的农耕环境。正是这种生态脆弱性,极易引发当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脆弱性。石漠化地区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等方式,它们在生态系统的类型、自然条件的脆弱性、主要涉及的世居民族以及劳动强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石漠化地区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具有立足于传统的农耕社会,关注现实的人地和谐,体现特色生计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地方性知识的环境习惯法,承载了当地世居民族的生态智慧与生存技能,扮演着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传承生态保护法文化,弥补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之不足的重要角色。随后在此基础上,本文开展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依次界定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习惯法与环境习惯法等核心概念,并从立法、执法、司法和法律文化等方面考察了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进而尝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过程中存在体制有待完善、机制有待健全和法律制度难以“落地”的问题进行反思,拟追问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完善的可能方向。第二章探讨了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与惯习。作为一种洞察社会实践问题的理论分析方法,场域与惯习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创设的。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场域强调的是特定分析框架中的关系论思维与博弈论视角,惯习突出的是行动者性情倾向系统的历时性和生成性。若要分析一个场域,必须分析与权力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必须勾划出行动者所占据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结构,必须分析行动者的惯习。本文以农耕社会为前提,具体分析了石漠化地区“山林刀耕火种”“山地耕牧”“丘陵稻作”三种不同的场域,进而发现石漠化地区农耕社会作为一种乡村自主治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具有相对封闭、因地制宜和管理有序的共同图景。本文以生计文化为前提,具体分析了位于三种不同场域的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的惯习,发现了该地区世居民族具有“从众”“从古”和“从老人”的社会惯习以及“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正是这种源于对生态禁忌和适应性生存的生态惯习,才使石漠化地区农耕民族能够适应生态生存和社会生存的传统习俗得以自发生成和世代相传。环境习惯法应和着农耕社会的场域结构,并输出了生态惯习的意义。在前述场域和惯习的分析方法下,环境习惯法的生成经历了从生态惯习到环境习惯法的过程,环境习惯法的演替包括了权威、沉寂和重生三个阶段;环境习惯权利可分为“基于自然资源的习惯权利”和“基于社会资源的习惯权利”,环境习惯义务往往与环境保护的义务性、禁止性的罚则威慑紧密相连;环境习惯法有制度化、客体化和身体化的三种形式。根据石漠化地区世居民族生态惯习与社会惯习对环境习惯法形塑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该地区的环境习惯法功能分为基于乡村环境治理的社会功能以及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范功能两大类。第三章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首先,分析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取向上的关联性,重点探讨了基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契合以及基于环境、资源和社会可持续的价值契合。其次,将环境习惯法置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场域,既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时间的契合,并从环境习惯法涉及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当代人和后代人利益保护以及人的身心体验(惯习)等不同层次的社会时间加以分析;又探讨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微观尺度的契合,并从乡村环境自主治理的角度加以关注。最后,在前述基础上探究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根据惯习系统双向运行的特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回应型价值是环境习惯法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契合后的新形态。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是可持续发展价值在石漠化地区得以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因地制宜,印证了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功能的契合。所以,回应型法与传统环境习惯法相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调整能力。第四章关注了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本章是对第一章关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内容的回应。如果说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解决问题的目标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法律实施层面上寻求两者在体制、机制和法律制度的承接路径,进而对现行实定法在当地的实施提供补充。从乡村环境治理的体制来看,本文难以回避民间自组织与环境多元主体在体制上的冲突,亟待探讨环境自主治理与环境多元共治的体制承接问题。从法律的运行机制来看,本文既探讨了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契合,关注了生态破坏案件的民间识别和民间救济的介入方式;又探讨了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在理念、依托社会组织和运行方式上的契合,进而关注了它们在环境民主方面的求同存异和互融互补。从法律制度的实施来看,本文在环境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之间的契合,为生态红线“落地”的民间模式寻求适用范围、参与主体和应用策略;在资源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在持续利用、合理开发、保障生态安全和生态修复方面的契合,明确了“开发与养护”权利义务对等关系的适应性生存方式;在社会可持续方面,关注了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明确了“利益均沾”与关注弱者的功能。
王晶[10](2019)在《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绒毛用羊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农牧民从事的主要产业,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农牧民增收,也关系到边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绒毛用羊产业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养殖方式粗放、生产效率较低、标准化养殖水平不高、规模化比重偏低等诸多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养殖模式的转变,以标准化为核心、以规模化为特征,逐步形成绒毛用羊产业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的新格局。因此,有必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行模式及相关扶持政策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通过养殖模式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牧户养殖经济效益增长和畜产品的长期有效供给。本文首先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的标准化程度和规模化程度进行定性评价和分析;其次,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和散养模式下农牧户的成本收益、单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然后,用模糊数学法和似乎无关方程组模型对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5个环节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牧户养殖规模化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再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的实施路径、典型经验和运行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对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相关扶持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提高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各项措施,为相关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经验参考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论是:(1)绒毛用羊各环节标准化程度存在差异,畜禽良种、养殖设施和疾病防控3个环节相对最高,生产管理次之,粪污无害化最低。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有长足发展,小规模散养仍占据绝对优势,规模化程度区域差异明显。(2)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总收益、纯收益和成本收益率均显着高于散养户,各投入产出指标及构成比例地区差异显着;标准化规模养殖户的单要素生产率显着高于散养户;标准化规模养殖户技术效率显着高于散养户,配置效率显着低于散养户,提升产出水平和压缩生产成本的空间都较大。(3)经济要素、技术要素、政策要素和个人家庭特征对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均有重要影响。养羊收入比重、固定资产比重有显着正向影响。人工授精、选址和棚圈设计、饲养管理、饲料配制、机械剪毛分级打包、病死羊无害化处理和粪便及污水处理7项养殖技术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8项政策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影响,种公羊补贴、能繁母羊补贴、人工授精补贴、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标准化规模养殖奖励、禁牧补助和贴息贷款7项政策有正向影响,草畜平衡奖励有负向影响;受教育程度、养殖时长、劳动力人数、加入合作组织4项因素对标准化养殖有显着正向影响,年龄有显着负向影响。经济、政策、环境和个人家庭特征对我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均有显着影响,养殖收益、受教育程度和加入合作组织有正向影响,禁牧政策、草场面积和养殖时长有负向影响。(4)“家庭草库伦”、“种羊场+农牧户”、“生产基地+农牧户”、“委托管理式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合作社”、“草畜联营合作社”和“公司+合作社+农牧户”7种模式运行机制各有不同,主要体现在主体构成、覆盖范围、资源供给、环境约束、协作程度和运行效果6方面。(5)农牧户对相关扶持政策的认知度、需求度、获取程度、满意度等各有差异,扶持政策较少且缺乏系统性,部分政策存在范围小、标准低、效果不显着等问题。
二、浅析畜牧生产的出路——建立清洁型牧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畜牧生产的出路——建立清洁型牧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呼伦贝尔家庭牧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畜牧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1.2.1 国外关于畜牧生产的环境影响研究 |
1.2.2 国内关于畜牧生产的环境影响研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综述法 |
2.2.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
2.2.3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 |
2.3 系统边界 |
2.4 排放因子的确定和排放量分配 |
第三章 研究区肉羊生产温室气体排放测算 |
3.1 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测算 |
3.1.1 肉羊肠道甲烷排放 |
3.1.2 肉羊粪便管理系统排放 |
3.2 间接的温室气体排放测算 |
3.2.1 饲料作物种植阶段的清单分析 |
3.2.2 牧户打草柴油消耗排放 |
3.2.3 农机具耗油及灌溉耗电 |
3.2.4 农资运输 |
3.3 肉羊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环节贡献率分析 |
3.4 肉羊生产排放强度分析 |
3.5 呼伦贝尔地区肉羊生产温室气体排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牧户家庭生活温室气体排放测算 |
4.1 牧户家庭生活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测算 |
4.2 牧户家庭生活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测算 |
4.3 牧户家庭生活温室气体排放环节贡献率分析 |
4.4 牧户家庭生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4.5 牧户家庭生活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牧场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 信度分析 |
5.3 效度分析 |
5.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5.4.1 模型设定 |
5.4.2 模型检验 |
5.4.3 模型修正 |
5.4.4 模型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建议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降低肉羊自身温室气体排放量 |
6.2.2 减少牧户家庭生活温室气体排放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架构 |
第五节 田野调查 |
一、田野点介绍 |
二、田野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
一、汉藏文化相聚 |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
一、仪式的兴起 |
二、生命仪式回归 |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
一、文化与仪式 |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
一、从修建到废弃 |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现状 |
2.1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
2.2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的环境分析 |
2.3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发展障碍性因素 |
第三章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与依据 |
3.2 评价指标说明 |
3.3 评价标准与步骤 |
第四章 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与应用——以规模化养殖企业为例 |
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4.2 评价对象案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县域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
1.2 农业可持续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
1.3 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4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与成果分析 |
1.5 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内容与要求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分析与发展框架 |
3.1 内部优势(Strengths) |
3.2 内部劣势(Weaknesses) |
3.3 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 |
3.4 外部威胁(Threats) |
3.5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设计原则 |
3.6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思路 |
3.7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目标 |
3.8 合川农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发展框架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与规划 |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规划 |
4.2 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规划 |
4.3 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体系规划 |
4.4 农业可持续发展循环体系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外围保障和运营管理措施 |
5.1 保障体系 |
5.2 运行机制 |
5.3 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5)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田野事象:大坪村与冬经 |
1.1 大坪村的人文地理 |
1.1.1 小金县概述 |
1.1.2 大坪村人文地理环境 |
1.2 冬经仪式及过程 |
1.2.1 仪式前的准备 |
1.2.2 冬经仪式过程 |
第二章 仪式与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 大坪村的族群认同 |
2.1.1 从祖源到族源 |
2.1.2 语言与认同 |
2.2 仪式与族群认同 |
2.2.1 结构性失忆与集体记忆 |
2.2.2 仪式、集体记忆与族群认同 |
2.3 族群认同与寺院权威 |
2.3.1 大坪寺 |
2.3.2 村落公共空间的权威 |
第三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一)——大坪村的社会关系网 |
3.1 仪式与家庭的分、继、合 |
3.1.1 村落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户 |
3.1.2 家户的“分”、“继”及仪式的展示方式 |
3.2 互助、仪式——构建村落社会关系网的两个必备要件 |
3.2.1 村落社会关系网的构建、发展和成型 |
3.2.2 人情——仪式中的互助 |
第四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关系(二)——互助圈:大坪村的生活逻辑 |
4.1 大坪村的互助圈 |
4.1.1 亲属互助圈 |
4.1.2 地缘互助圈 |
4.1.3 友缘互助圈 |
4.2 人情圈、互助圈与熟人社会 |
4.3 仪式与互助 |
4.3.1 婚礼仪式体现的人情、互助与社会关系 |
4.3.2 冬经仪式与大坪村社会关系的整合 |
第五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一)——法理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村政权威 |
5.1 权力与权威 |
5.2 大坪村村级组织的结构与功能 |
5.2.1 村落组织结构概况 |
5.2.2 非正式组织——“小队”的结构及功能 |
5.2.3 村民小组的结构与功能 |
5.2.4 村两委会的组织结构及功能 |
5.3 村政权威的构建 |
5.3.1 国家认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根本来源 |
5.3.2 民主运行是建构村政权威的群众基础 |
5.3.3 能人现象是村政权威实现的因素 |
第六章 仪式与村落社会的权力与权威(二)——传统型权威的代表:大坪村的宗教权威 |
6.1 大坪寺的组织系统 |
6.1.1 大坪寺的结构 |
6.1.2 一僧一户制度 |
6.1.3 僧人的日常管理 |
6.2 僧俗互动——寺院与村落之间的共生关系 |
6.2.1 寺院与村落的共生空间 |
6.2.2 寺院对村落的依赖 |
6.2.3 寺院对村落的回馈 |
6.3 宗教权威的生成和维系 |
6.3.1 宗教权威的生成 |
6.3.2 宗教权威的维持 |
6.4 仪式与村落权威——以冬经仪式为例 |
第七章 中心-边缘视角下的大坪村 |
7.1 从边缘走向中心 |
7.1.1 被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1.2 试图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大坪村人 |
7.1.3 自我边缘化的大坪村人 |
7.2 国家话语下大坪村“安多”文化符号建构——以冬经为例 |
7.2.1 大坪寺的合法身份 |
7.2.2 国家话语下冬经仪式的变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1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00年) |
附录2 :大坪村旅游申请报告(2010年) |
附录3 :抚边乡政府藏戏汇报情况 |
附录4 :索朗白登整理萨武神山资料 |
附录5 :大坪村出土格萨尔石刻 |
附录6 :村民自编格萨尔伴奏乐 |
附录7 :僧人自编格萨尔藏戏剧本 |
附录8 :大坪寺财务收支状况(示例) |
附录9 :村民功德明细(示例) |
附录10 :牟喇嘛多次被评为“爱党爱教”先进个人 |
附录11 :大坪村人开的藏家乐 |
致谢 |
(6)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况 |
(一) 多学科交叉的老人研究 |
(二) 民族学视域下的老人研究成果 |
(三) 有关黄河南蒙古的研究概况 |
三、概念界定与理论范式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理论出发 |
四、研究思路与文本结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田野工作概况 |
(三) 文本结构 |
第一章 赛尔龙老人社会的形成 |
第一节 变迁中的社区形态 |
一、赛尔龙行政区划变迁 |
二、赛尔龙乡镇社区雏形 |
三、现代赛尔龙乡镇社区的区位优势 |
第二节 “老”牧民与“新”流动 |
一、老人移居与社区城镇化过程 |
二、老人的移居动因 |
第三节 牧区老人与乡镇新居 |
一、老年牧民对社区空间的塑造 |
二、居所空间营造中的老人需要 |
三、老人社会的形成机制与特点 |
第二章 移居老人家庭生活的变迁 |
第一节 远离牧场的承包户主 |
一、聚合: 承包制度前的牧区家庭组织模式 |
二、离散: 承包后的牧区家庭变化 |
三、移居: 分家的应对策略 |
第二节 流动语境下老人的家庭角色重构 |
一、祖孙养育模式的确立 |
二、赡养模式的变化 |
三、老人的赡养回馈 |
第三节 老人移居后的牧区家庭结构 |
一、城乡二元家庭结构的建立 |
二、三代人代际互动的传承意义 |
三、老人社会的代际性延续 |
第三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交往模式 |
第一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邻里互助性 |
一、老人交往圈在乡镇情境中的扩大 |
二、以互助为核心的交往模式 |
第二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多民族互惠性 |
一、多民族居处格局与社区发展 |
二、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商业互利 |
三、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居处互嵌 |
四、老人社会中的多民族文化互鉴 |
第三节 老人社会交往的社会凝聚性 |
一、牧区赛马活动中的老人交往 |
二、新年节庆中的老人交往参与 |
三、老人在牧区重要人生仪式中的参与 |
第四节 转郭拉——老人社会交往的典型情境 |
一、转郭拉之路——日常活动的空间安排 |
二、转郭拉之人——特定空间的互动交往 |
第四章 本土文化对老人社会适应的支持 |
第一节 传统与现代碰撞间的老人生活 |
一、技术革新在老人生活中的体现 |
二、蒙藏医药的健康补偿 |
三、文化再造中的老人的困惑与不适 |
第二节 牧区老人的民族文化传承 |
一、河南蒙旗民族文化传承困惑 |
二、老人对本民族意识增强的态度 |
三、老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积极作用 |
第三节 信仰活动在老人适应中的参与 |
一、老人的一般性信仰活动 |
二、老人在私人空间的信仰活动 |
三、寺院及僧众在老人社会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制度变迁与牧区老人的社会适应 |
第一节 生产制度变迁与老人适应 |
一、变迁语境下牧区老人对承包制度的认同 |
二、老人视野中的承包制度完善路径 |
三、生产制度变迁后老人的期许与实践 |
第二节 养老制度变迁与牧区养老 |
一、我国养老政策变迁 |
二、新时代养老政策的趋势 |
三、牧区的养老实践 |
第三节 老人参与下的新型社区环境构建 |
一、个体、社区与国家三者互动关系模型 |
二、社区的连接效应与中介属性 |
三、在老人参与中构建新型乡镇社区 |
第六章 牧区老人社会的特质与发展 |
第一节 老人社会的流动性特质 |
一、流动与流动人口定义界定 |
二、老人移居与城乡流动 |
三、乡镇老人与空巢老人 |
第二节 老人社会的存续性问题 |
一、影响老人社会存续的要素 |
二、存续的补偿可能性 |
第三节 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与转变路径 |
一、老人社会的乡土性质 |
二、老人社会向新型社区养老的转变路径 |
结语: 老人与海——老人的积极应对与社区发展 |
一、老人与家庭居住形态 |
二、老人与文化权威形态 |
三、老人与新型社区构建 |
附录1 报道人及样本汇总表 |
附录2 问卷 |
附录3 当地政府有关养老规范及概念 |
附录4 我国居家养老与医养结合相关政策文件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沙毕纳尔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关于文中“西蒙古”、“卫拉特”、“厄鲁特”的使用说明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一)文献 |
(二)国内沙毕纳尔研究状况 |
(三)文化变迁专题研究综述 |
四、田野点的选择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 |
第一节 地缘空间与生态环境 |
一、地理位置 |
二、行政区划 |
三、自然生态环境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人口情况 |
二、主要族群及分布概况 |
三、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历史沿革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之起源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 |
二、藏传佛教传入后沙毕纳尔的出现 |
第二节 “卫拉特大库伦”时期的沙毕纳尔 |
一、卫拉特大库伦繁荣期的沙毕纳尔 |
二、卫拉特大库伦衰落期的沙毕纳尔 |
第三节 东归祖国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飘落异域的沙毕纳尔 |
二、同土尔扈特一道东返故土 |
三、短暂的休养生息 |
四、陷入动乱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1911-1944 年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三区革命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五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一、新中国初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二、国家困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 |
第三章 历史情境下的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社会组织 |
第一节 蒙古社会的封建领主制与社会集团 |
一、早期蒙古社会封建领主制时期 |
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社会组织 |
三、明清时期的社会组织 |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社会组织 |
一、主要的社会组织 |
二、特有的社会组织 |
第三节 管理沙毕纳尔的组织 |
一、寺院的鄂托克组织 |
二、寺院的学部组织——扎仓 |
三、寺领集团——集赛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演变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早期的社会组织 |
二、盟旗制度实施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社会组织 |
第五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中的氏族 |
一、镶白、正红、镶红、正蓝苏木中的氏族 |
二、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氏族特点 |
三、社会组织的变迁反映出游牧民族社会组织的特点 |
第四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一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存环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先民的生存环境 |
二、留居伏尔加河畔时的生存环境 |
第二节 不同时期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生计方式 |
一、传统的生计方式 |
二、现代多元化的生计方式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 |
一、从游牧走向定居 |
二、草场确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
三、轻商思想的转变 |
四、生计方式反映出身份的变迁 |
第五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生活文化的演变 |
第一节 衣食住行娱乐方式的演变 |
一、穿在身上的艺术 |
二、民居变化的表现 |
三、丰富的饮食文化 |
四、出行和娱乐方式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家庭文化变迁 |
一、家庭结构与婚姻形式的变化 |
二、生命的最后一程 |
三、独特的禁忌文化 |
四、多彩的节日文化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艺术文化 |
一、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及流传 |
二、民间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
三、民歌悠扬传唱不息 |
四、传统手工艺术——沙毕纳尔马鞍 |
第四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宗教文化 |
一、宗教信仰历程 |
二、当地群众的信仰现状 |
三、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功能 |
四、当地藏传佛教现状呈现的特点和原因 |
第六章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教育 |
第一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语言文字 |
一、交际的工具——语言 |
二、文明的标志——文字 |
第二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教育历程 |
一、早期的传统教育 |
二、新疆蒙古官学的出现 |
三、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学校教育历程 |
第三节 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现代学校教育 |
一、当地学校教育中的双语教育 |
二、当地学校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
结论 |
一、关于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的几点思考 |
(一)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的文化变迁轨迹 |
(二)文化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因素 |
(三)国家力量的介入 |
(四)影响文化变迁的其他因素 |
二、传统文化的滞后现象与保护措施 |
(一)传统文化中的滞后现象 |
(二)传统文化的衰落和保护 |
三、族群认同之源——历史记忆 |
四、民族文化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8)赴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加州农业见闻 |
1.1 产品总量大 |
1.2 现代化程度高 |
1.3 市场竞争力强 |
2 美国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情况 |
2.1 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的主要技术模式 |
2.1.1 自然处理肥料化利用技术 |
2.1.2 沼气工程能源化利用技术 |
2.1.3 固液分离技术 |
2.1.4 其它少数处理方式 |
2.2 畜禽粪便养分管理计划 |
2.2.1 粪便施用区域监管 |
2.2.2生产区域监管 |
2.2.3 农牧场管理 |
2.2.4 技术支持 |
3 美国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 |
3.1 种养结合 |
3.2 法律约束 |
3.3 保障到位 |
4 由美国经验得到的对加强畜禽粪污污染防治的启示 |
4.1 更新观念 |
4.2 推动种养结合 |
4.3 强化技术服务 |
4.4 健全法规标准 |
4.5 加大支持力度 |
5 本次培训班特点 |
5.1 重点突出 |
5.2 内容丰富 |
5.3 事半功倍 |
5.4 珍惜机会 |
6 学习成果应用计划 |
6.1 加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宣传推广 |
6.2 加强学习成果转化和典型培育 |
(9)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及法律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考察 |
一、独特与恶劣的自然条件 |
二、独特与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
三、独特与丰富的地方性知识 |
第二节 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问题分析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二、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的现状描述 |
三、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反思与追问 |
第二章 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和惯习 |
第一节 场域与惯习的分析方法 |
一、场域与惯习 |
二、分析场域和惯习的必要环节 |
第二节 基于农耕社会与生计文化的场域和惯习 |
一、以农耕社会和生计文化为前提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场域 |
三、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生态惯习 |
第三节 场域和惯习下的环境习惯法 |
一、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 |
二、石漠化地区环境习惯法的功能 |
第三章 环境习惯法与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契合 |
第一节 价值取向、时空尺度与功能定位 |
一、价值取向与时空尺度 |
二、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 |
三、功能定位与时空尺度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契合 |
一、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契合 |
二、基于环境、社会和资源可持续的价值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空契合 |
一、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时间契合 |
二、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契合 |
第四节 环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契合 |
一、功能契合的前提:惯习系统的双向运行与回应型价值 |
二、功能契合的实现:从回应型价值到回应型法 |
第四章 环境习惯法对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实施的补充 |
第一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体制承接 |
一、环境多元主体:乡村治理场域中的客观现实 |
二、环境多元共治:乡村治理场域对多元主体的遴选 |
三、乡村环境自主治理:回应型法让民间自组织发挥作用 |
第二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机制关联 |
一、生态破坏民间救济与司法救济的结合 |
二、民间群体利益表达和环境公众参与的契合 |
第三节 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的制度对接 |
一、民间风水禁忌与生态红线制度的契合 |
二、民间耕作习俗与开发者养护制度的关联 |
三、民间“江步”“放浪”制度与倾斜保护制度的暗合 |
四、兼论环境习惯法与实定法制度的冲突解决 |
结语: 境习惯法与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10)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说明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2.3 标准化理论 |
2.4 农户行为理论 |
第三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国内外农业标准化发展历程与启示 |
3.2 与绒毛用羊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标准 |
3.3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标准化程度分析 |
3.4 中国绒毛用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经济效益比较分析 |
4.1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
4.2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单要素生产率比较分析 |
4.3 标准化规模养殖(分规模)与散养模式的经济效率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1 绒毛用羊标准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2 绒毛用羊规模化养殖影响因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分析 |
6.1 标准化规模养殖模式 |
6.2 不同运行模式特点比较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评价 |
7.1 现有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 |
7.2 农牧户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3 畜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相关扶持政策的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浅析畜牧生产的出路——建立清洁型牧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呼伦贝尔家庭牧场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王路路.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02)
- [3]吉林省绿色肉牛养殖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孙春红.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 [4]县域国家级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创建调查研究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D]. 杜俊明. 西南大学, 2020(01)
- [5]仪式、认同与社会建构 ——一个嘉绒“边缘”村落的个案研究[D]. 杨旻旻.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牧区老人社会研究 ——以赛尔龙牧民个体与社区互动为例[D]. 于晋海. 兰州大学, 2019(02)
- [7]特克斯四苏木沙毕纳尔文化变迁研究 ——以呼吉尔特蒙古民族乡为例[D]. 潘海莉. 兰州大学, 2019(08)
- [8]赴美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总结[J]. 侯世忠,曲绪仙,崔红,于华圃,田启友,徐相亭,李舫. 山东畜牧兽医, 2018(06)
- [9]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 ——基于环境习惯法功能视角[D]. 赵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10]中国绒毛用羊标准化规模养殖研究 ——以西部地区细毛羊为例[D]. 王晶. 中国农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