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论析——兼论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孙颖[1](2021)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性作为一个辩证的总体,从历史阶段上经历现代性的潜意识、现代性意识觉醒、现代性批判自觉三个主要时期,从文明模式上并存有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两种基本模态。但由于现代性的后两个历史阶段公认的源发于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使现代性在批判意识中与资本主义文明同义,而其他文明类型处于从属地位。因此,要想冲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类型,便需在批判反思中参证出超越的文明道路。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批判史可谓当代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其聚焦于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核心主题,有机融嵌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主张、方法,形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批判的第三条道路。在多元话语批判中,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凝汇有三条主要路径:一是生产-消费路径。商品形式普遍化的逻辑结构构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拜物教思想的人本主义承递,其关于经济领域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重心从生产环节转向交换、分配、消费环节,基本遵循“某物化→物化物商品化→交换价值主体化、使用价值虚化→主体异化→异化主体复归”的批判逻辑与解放方案。其中,“某”可以指代实物、数字、情感、交往、语言等实在或虚在的社会存在或社会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批判大体未出离于上述逻辑路径,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实证批判在异化批判的语境与观念中愈发式微,造成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深化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过程中,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文化意识批判的轴心错轨。二是个体-共同体路径。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一个指向在于寻找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解之法。西方马克思主义从宏观对共同体意义上的制度虚假性批判转向当代对个体意义更为关注的生命政治批判,分析路径大体存在一条主线,即“社会元素权力化→权力集中化→权力集中化的理性合理化→共同体合法化、个体虚假化→共同体与个体和解”的批判思路与解放途径。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虚假共同体极权主义危机之隐匿性特征的同时,却逐渐消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阶级对立、无产阶级社会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虽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揭批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与新问题,但就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而言,西方马克思主义偏离了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中的政治实践原则立场,使其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政治哲学思考不是陷于乌托邦的遐思,就是倒退回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调节与妥协。三是启蒙-再启蒙路径。启蒙理性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精神内核与精神气质,因此也成为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焦点。现代性危机的表征之一在于,启蒙理性的观念机制塑就与巩固了资本与权力对主体的合理化控制。对于启蒙理性的这一自反性危机,西方马克思主义持辩证态度,认为对启蒙理性进行再启蒙是正确认知启蒙理性这一现代性之核,是打开资本主义现代性悖谬之钥。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百年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史中,形成回归总体性、否定辨证法、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三大阶段,为理性自反性危机带来从复归到破维到融建的路径。西方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持形而上精神在不断试错中为理性的退化寻找再启蒙的道路,尤其是当代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地理学、空间化融建的思想,其内涵着从时空观的基点上新解当代历史唯物主义的形而上意义。这一延续“后现代思潮”的新思路为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群像创造新的多元话语空间,但同时带来共识危机与隐忧。如果以“中西马”圆融为构建未来文明型社会的哲学文化语境及意识,西方马克思主义可谓沟通西方现代性模式与中国现代性模式的桥梁。从整体上与之展开理论对话,既有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论资源,又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共同理论问题,亦有基于异质文化传统背景交流差异性经验的话语空间。基于规律性把握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思想进路,本文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整体具有现象学方法意义上的存在论特征,反映出西方文明血缘孕育的西方文化基因特点。中国模式在回应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思维局限与实践困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智慧与卓越效力,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对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可见的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人类文明型构建历史进程中,现代性的中国模式正在书写属于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范瑞滨[2](2020)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提出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并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把握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凭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接下来以大历史的长焦距,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历史性的审视,意图勾画出经200年来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历程的时代画卷,阐明中国现代化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独特样态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并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现代化作为一项旷古未见之宏大事业,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层次,论文分别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型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布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核心要素入手,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独特结构和本质特征,意图通过这种结构性分析,揭示和阐释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遵循和发展。“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正文分为六章。论文的“引言”主要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现代化问题成为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即“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析,揭示出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简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以及运用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确定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内涵,阐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借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研究,可有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把握资本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作用,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第二章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本论文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阐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阐明了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的政治保障。然后,本论文依次剖析了中国在冷战时期独立自主的进行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剖析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本论文在阐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运用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创了多样化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把握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阶段论思想的基础上,本论文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内涵,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阶段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以及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探索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础,有效把握了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利用资本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注重驾驭资本、消除资本的消极影响,同时强调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本论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利用和驾驭资本实现现代化所具有的创造性贡献。第六章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在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途径。在“结语”中,对论文分析和阐述的观点和逻辑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揭示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背景与具体的条件,历史性透视表明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法真正启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闭关锁国、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代进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顺利推进不可能缺乏中国的现代化;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形态。
李蔚然[3](2020)在《论《资本论》中的财富》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着作《资本论》开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1)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存在的形式,本文所研究的《资本论》中的财富即是商品这种形式的财富。本文的研究立足于《资本论》文本,阐释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的原旨、属性,为其价值增殖而进行其使用价值生产的特性,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导致其最终灭亡的过程。本文研究共包括6章,以下是本文每一章研究内容的概述。第1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本文的研究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研究意义是通过对《资本论》文本的研究,试图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提供当代价值。本文以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研究为划分标准,总结了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国外研究现状;以关于财富概念、财富创造、财富增殖、财富分配、财富毁灭等五个方面的相关研究为划分标准,总结了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探究《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创造、增殖、分配、毁灭等逻辑发展过程,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创造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当代价值;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以及规范分析法。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以财富使用价值为核心认为商品本身就是财富,《资本论》中对商品的研究即是对财富的研究;不足之处是缺乏对精神层面、幸福、人的全面发展等财富内涵的理解。第2章《资本论》中财富的概述。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论》中财富的属性、源泉、表现形式及其价值量的度量尺度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中财富的属性有两种,一种是满足人类使用需要的自然属性,一种是满足人类交换需要的社会属性;《资本论》中财富的源泉有两个,一个是自然界直接赐予,一个是人类劳动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而获得,并指出《资本论》中重点研究的是后一种来源的财富(商品);《资本论》中财富(商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一种是财富(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衡量尺度有两个,一个是内在尺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个是外在尺度货币。第3章《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特性、增殖的过程以及增殖的实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特性,是对象化劳动的增殖、是区别于价值变大的增殖、是处于运动状态下不断变换物质外壳的增殖;《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过程,是不让渡价值、是遵守价值规律、是以不变资本为客观条件的可变资本的增殖过程;《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的实质,是工人劳动无偿创造的价值、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第4章《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程度。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程度的异化、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和分配、一般增殖程度的下降趋势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增殖程度的异化,表现为增殖价值异化为利润以及价值增殖程度异化为利润率,异化的原因是增殖价值的实质被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遮蔽了;《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和分配,形成源于资本家阶级内部的竞争,分配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阶级与工人阶级社会范围的对立;《资本论》中财富(商品)价值一般增殖程度下降趋势,其外在原因是资本家追逐短期利益的行为,内在原因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第5章《资本论》中财富的毁灭。本章主要研究了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二者的矛盾导致财富的毁灭等三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其较高水平的原因是分工协作、机器大工业、科技应用,这三方面的作用导致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呈现无限扩大的可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性质是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其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商品)以价值为核心的分配方,工人被分配到的价值只有劳动力的价值,进而决定工人对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必然导致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生产过剩,过剩的实质是财富(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超过对其价值的支付能力。第6章本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启示。本章主要研究了本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启示、财富创造的生产力方面的启示、财富创造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启示、财富创造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启示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章的研究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启示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生产力方面的启示是,要坚持不断提高和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生产关系方面的启示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经济体制方面的启示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杨娟[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理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实践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为此,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推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规律的认识以及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规律的认识有着启示作用。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研究目标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逻辑的概述。主要梳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相关论述,探讨影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因素和历史必然性,进而阐述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二、改革开放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成逻辑。主要分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旨在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三、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成逻辑。主要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旨在从整体上深入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四、改革开放以来两个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关系。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过程中的“富起来”与“强起来”的内在关系,探索中国共产党判断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以人民中心的原则,进而论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五、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内在逻辑的启示。通过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两个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两者的内在逻辑,从历史、理论、实践等层面阐释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逻辑的启示。
张芷寻[5](2020)在《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目前全世界最重大,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全人类全世界发展的客观的趋势之一,经济全球化体现在各个方面,世界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受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促使了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新的方式与方向,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有了空前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但不可避免的是,在享受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经济发展速度变快的同时,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文化和社会问题同样不能忽视。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危机和风险。目前,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各个国家和地区学术研究,文化交流,政治讨论范围很广的领域,关注度一直较高,甚至有些讨论非常激烈,例如:“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定义”、“经济全球化会给各个国家带来什么正负面影响”甚至“经济全球化将来的走向于前景”都是一些关注度极高的热点问题。任何国家在发展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同时,都必须重视经济全球化的参与程度,甚至成为了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一项衡量标准。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同时,要不断改进本国的发展方向,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本国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处于正确的方向并且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如今,我们国家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为关键的阶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之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暴露了一些短板和问题,世界也爆发了一些国际经济的突出矛盾,中国始终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即SSA理论,对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和中国对经济全球化所做出的贡献均做出了科学的分析。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通过回顾经济全球化发展历史以及我国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从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入手,提出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运用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困境,建立国际SSA分析框架,结合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挑战,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反作用于经济全球化。并且突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背后的制度原因,重点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制度支持,突出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以及根据这些优越性,中国提出全新的经济全球化新主张。第二部分首先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界定进行阐述,并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对经济全球化的部分进行梳理。马克思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没有直接提出经济全球化理论,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出发,提出在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的条件下,世界历史开始逐渐形成这一基本理论,也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与作用。结合马克思主义和SSA理论,对SSA理论的起源、发展和研究趋势进行分析。早期的SSA理论一方面在制度分析上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因缺乏统一标准而精确性不足。对21世纪,特别是2010年以来SSA理论最新发展研究发现,该理论的整体框架发生了具有明显马克思主义观念的自我完善,新自由主义SSA的全面分析以及对经济全球化下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发展的研究亦突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关键作用,说明SSA理论具有很强的广泛性、包容性和发展潜力。并且SSA理论在中国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从原本单单由于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理论发展成了一个逐渐成熟的中国SSA理论体系。CSSA理论之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对新时代新矛盾,构建中国的积累社会结构框架方向以不断探索和发展。第三部分结合对SSA理论的研究,对经济全球化的最新发展及其困境进行分析,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行了阶段划分和特征研究,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SSA,并试图研究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和新动向。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国际SSA理论框架,并应用该理论分析国际SSA的内部矛盾以及演变规律,以及国内SSA与国际SSA的相关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对生产方式的扩张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也将缓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余地走向极端,资本主义未来面临的矛盾和危机会越来越多,旧的SSA体系会逐渐瓦解,进一步形成新的国际SSA格局,并将进一步影响世界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第四部分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重要优势。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带来了显着的投资和贸易利益。但是经济全球化也为中国经济发展带了负面的影响,本文结合前文构建的国际SSA框架,系统的分析了国际贸易SSA带来的经济安全威胁;国际金融SSA促使国际资本加速流动,;国际生态SSA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的生态危机,从而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结合前文的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本文分别从中国的制度优势方面对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进行和研究和解释。首先是制度方面,核心优势来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坚实制度基础,其次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助于防范经济危机发生,最后,重点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工作采用集中统一领导的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利于集聚全民的思想,团结一心,有利于各方的能力集中在一起,形成合力,具有防止和应对国际带来的各种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中国经济增长在中国的制度优势体现之下,得到了更加稳定的进步,更进一步说明了在国际SSA的框架之下,中国政府虽然受到些许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克服了不利影响,并且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发展本国经济,并建立新型国际话语体系。强调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对国际SSA形成和发展的作用与意义。第五部分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分析时,提到了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美国为了维持霸权主义,试图通过重建更加狭隘保守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来转嫁危机,恢复曾经的繁荣强盛,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只会加速内部危机的全面爆发。本章结合SSA视角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分析。分析了美国自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内矛盾不断积累,一系列制度都发生的变化,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造成本国产业空心化。贫富差距的扩大国内矛盾不断激化造成了美国国内SSA出现问题。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美国开始将矛盾转向国际,以针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为代表,利用贸易战用金融霸权获取福利,破坏了国际政治经济的秩序,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失衡。在未来世界格局的博弈中,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将会影响国际SSA的发展方向,这必然会影响新全球化的发展方向。除此之外,文章还对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战略和主张进行分析,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一带一路战略旨在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潮流,带动本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乃至发达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和再繁荣,是带领全球各国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战略。中国不仅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全球化。这些从研究SSA理论和经济全球化中得到的经验、建议,可能为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经济全球化作为人类发展史中的客观存在,我们在强调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历史带来的机遇和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经济全球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不确定的隐患。虽然经济全球化的发生和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可是经济全球化同时也促使了人类社会向更好更完善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共产主义的发展,为全人类解放为目标去共同进步。目前,在世界和人类发展处于全新阶段的时期。理性科学地分析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隐患和挑战,可以让经济全球化未来的发展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前进。
刘艳[6](2019)在《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法的现代性究竟为何物?近代以降尤其是现代,人们对法和现代性分别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和众多学术流派,但将法的现代性作为一个概念或主题进行界定和研究却不多。法的现代性是法现代化过程内蕴的本质规定性,是现代性在法这一具体领域的表现,其虽然以法和现代性为基础,但又不是两者的简单整合,有其自身的本质、特征和运动发展规律。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作为对法的现代性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对法的现代性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科学反映,是对资本主义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继承、批判和超越,有其独特的演进逻辑和发展历程,有着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体系,而这些都蕴含在其经典着作之中。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遵循法的历史发展规律,以“人-现实-自由”为主线,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维度对资本主义法的现代性思想进行了无情批判并逐步构建了自身的无产阶级法的现代性思想,为解决资本主义法的现代性危机提供了解决方案和出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代是这一过程的时代背景,现代社会是它的社会基础,现代性是它的本质规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为整个现代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保障,必须适应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充分汲取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营养,塑造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历程。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一)序言;(二)法的现代性的界定;(三)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界说;(四)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经济维度——法与市民社会;(五)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政治维度——法与国家;(六)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文化维度——法与意识形态;(七)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本文的引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选题背景及意义,介绍了研究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这一问题的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三部分是本文的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第一章法的现代性的界定。通过对法的字词源和古今中外法学家的诸多界定的归纳和分析,对法的概念和特征予以明确;通过对不同学者现代性研究成果的总结以及现代性与传统性、后现代性的对比分析,对现代性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界定;在对法和现代性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本文的核心概念——法的现代性的概念即现代法的质的规定性,其特征表现在权利性、公开性、确定性、普适性、自治性和权力制衡性。第二章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界说。通过对霍布斯、洛克、卢梭和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法哲学等现代法哲学思想的理论要点及其对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究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渊源;通过对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形成过程即对资本主义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继承、批判和超越的整个过程的分析,理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即“人-现实-自由”的关系论证模式;循着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演进逻辑,确定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奠基、形成、问世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并对重点标志性文本所内含的思想进行整体概括,以历史阶段的划分来展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整个历史演进脉络。通过挖掘马克思对法的本源、本质、动力、主体、价值等方面的新论述,概括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基本内容;通过对比分析,揭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本质特征,即物质根源性、人本性、人民性、历史性和批判性。第三章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经济维度——法与市民社会。通过对市民社会及其概念的演变过程的梳理,对本文所涉的市民社会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市民社会与现代性、与法的现代性、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的分析,理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中研究法与市民社会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资本论》、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等经典着作中关于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详细分析,揭示马克思对法与经济关系的新发现即经济是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法对经济具有反作用,在经济维度上展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法的虚假独立性的批判过程、对法的客观经济属性的揭示历程、对构建扬弃市民社会的共产主义“法”的现代性的探索历程。第四章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政治维度——法与国家。通过对现代国家的发展历程及其概念的演变过程的梳理,对本文所涉的国家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国家与现代性、法的现代性、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关联的分析,理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研究法与国家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着作中关于法与国家关系的理论要点的梳理,展示马克思对法与国家关系的新揭示,即法是国家意志的表达,国家是法表现和实现的中介,在政治维度上展示马克思对资产主义现代法所表达的普遍意志的虚伪性的揭露过程、对法的阶级意志性的揭示过程、对无产阶级政权及法制建设的探索过程。第五章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文化维度——法与意识形态。通过对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的阐释、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过程的梳理,对本文所涉的意识形态进行概念界定;通过对意识形态与现代性、法的现代性、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等的内在关联的分析,理出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研究中研究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法兰西阶级斗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等经典着作中关于法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归纳和分析,揭示马克思对法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认识,即法具备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为意识形态提供政治保障,且随着意识形态的消灭而走向共产主义“法”,在文化维度上展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法的阶级意识形态性的发现过程、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建设的探索历程。第六章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通过对我国法治现代化建设所处的特殊语境的分析,提出塑造中国特色法的现代性的整体思路和具体路径:要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以人民共同利益的普遍实现为现实根基、以人民共同意志的真实表达为基本原则,以马克思的科学的方法论为直接指导;发展市场经济,为塑造中国特色法的现代性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建设民主国家,为塑造中国特色法的现代性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打造先进文化,为塑造中国特色法的现代性创造优秀的文化条件。
王文雅[7](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文中指出主题作为中心问题,它是理论的总纲,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或称为“根本矛盾”,是决定事物发展的关键,一般根本矛盾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建构,是以理论为对象,具有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的一种主题建构。理论主题由于是带根本性特征的中心问题,一般而言,只有一个。理论主题的解释功能、引导功能、支撑功能,均需要在明确理论范围的前提下得以释放。理论范围的大小,框定了主题作用的幅度。理论主题的确立,意味着理论域的中心概念得以确立,过去的理论能够由这个主题串联起来,起到揭示思维活动规律的作用;将来的分支理论、补充理论将能够借助这个主题的指引进行创新。研究和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是为解决每隔一段时间,通过更改原理论体系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来建构新体系、再探索新体系主题的理论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自有其概念、范畴、成立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一层含义,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的动态性。就当前来说,它暂时具有五个方面的意义,对应四个维度的解释功能。与此相适应的,是其理论主题的归纳和概括,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构建,也应当体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符合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概念本身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二层含义,基于主题本身蕴含的根本性、长远性指导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辐射范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进程。就目前已知的范围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初级阶段上的主要形态。它承载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诉求,以及中国梦的民族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第三层含义,基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线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的矛盾,横跨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关照。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从2017年起,成为牵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短板和动能。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主题,略有区别。后者更加强调坚持、发展,前者更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身,二者并无根本冲突,仅只是前后相继的关系,确立和推进的关系。至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由于主要矛盾转化的缘故,也略有不同。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初衷,是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结果,是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主题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于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前者于后者,是包含关系。两者都有发展任务,兼具发展追求,差异在于发展的层次、程度、发展各比例跃迁的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在理论主题内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更强调“推进”,改革开放40余年的理论主题更注重“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不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也有别于改革开放以来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它是一个新范畴,带有总体性。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建立而言的。坚持和发展,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心的。因此,这个理论主题的内涵,就是要持续破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功能、实现条件的陈旧理解,在批判中丰富和发展相关认识;以动态方式把握动态逻辑,更新观念;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性,才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这个理论主题不是主观臆造的,是由中国客观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的;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接力探索而逐渐明晰的,这是一个认识和深化理论主题的历史过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成立条件包括: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实践主题是深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国情没有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连续稳定,奋斗目标以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旨归,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以贯之,理论品格——与时俱进永不褪色。论文综合了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学科的知识,运用文本研究法、过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考察这个主题。全文结构方面,通过界定概念、探讨“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章来考察理论主题。深入阐述核心观点,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在新时代及以后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创新,所依据的理论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明确坚持和发展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明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领域和生产实践领域均需辩证发展。4.明确中国共产党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不断解放思想。5.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全面深化改革不能改变社会主义方向。6.明确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语境下,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需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7.强调继邓小平理论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以后,继续探索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全过程。论文通过回答“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疑问,阐明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核心观点。这对于深化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及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揭示建设现代化强国理论诉求、判断当今时代社会主义实践走向、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任务、促进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有积极意义。
蔡毅强[8](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徐大祥[9](2019)在《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文中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这是恩格斯所评价的具有天才价值的发现。马克思生活于19世纪的欧洲,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矛盾极大凸显,但资产阶级一味地维护自身统治并实施对工人阶级的压迫,虽然之前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合力推翻了封建贵族统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依旧未摆脱被剥削与奴役的命运,所以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质,提出“历史科学”的思想,分析资产阶级的不合理统治。至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晚年分析整理了马克思经济方面的论述,并依据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发展,从人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生产、两种革命理论、消除私有制等方面分析,凸显恩格斯针对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变化,而提出“合力”以促进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完善,提升其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与发展,深刻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实现综合发展,提升中国实力,推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前进。论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提出,针对资产阶级剥削进行批判,阐述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联系。其次陈述恩格斯在晚年结合“历史科学”进行对历史唯物主义术语的解释,结合马克思与恩格斯的经典着作说明“合力”的具象表现,针对私有制对实际社会发展的影响,说明生产力在发展中应对革命以及自身力量发展的过程。围绕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讲述历史唯物主义与实际社会发展实体的联系,阐明历史唯物主义联系自然科学与理论科学的发展,突出人自身生产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及其在社会发展中所能产生的效用。最后论文结合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遵循,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改革创新等观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苗徐豪[10](2019)在《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研究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向前发展的应有之义。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笔者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进行基础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重大价值等。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理论来源和复杂的现实背景。理论来源方面,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发展理论、列宁对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斯大林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现实背景方面,从国内来看主要是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国外来看主要是苏共二十大和波匈事件等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产生了极大震动和影响。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面,但是最核心的问题还是生产力发展问题。毛泽东等人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主张,这构成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二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三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四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五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理论等。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方面,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实践价值方面,在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指导下,我国顺利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并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论析——兼论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论析——兼论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背景:资本主义批判与两种现代性模式 |
(二)现实背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总批判的现实任务 |
(三)理论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研究的范式转型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三)总结评析 |
三、研究重心与创新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四、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主要方法 |
第一章 地图与模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批判观探思 |
一、图示:资本主义现代性 |
(一)核心词:再释“现代性” |
(二)耦合因:缘何以资本主义划界 |
(三)时空观:资本主义现代性特质 |
(四)辩证法: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二、图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 |
(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对资本主义的破解 |
(二)现代西方哲学的现代性批判:对理性主义的反叛 |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双向融嵌中对主体的勘辨 |
三、图例: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三条路径 |
(一)资本的症候:经济现象的异化批判路径 |
(二)理性的滥觞:政治哲学的自由解放路径 |
(三)主体的困境:文化观念的再启蒙路径 |
第二章 生产-消费路径:从经济现象揭批到哲学文化批判 |
一、震源:商品拜物教 |
(一)现代性的细胞繁殖:从商品到商品化 |
(二)现代性的运行系统:拜物教机制 |
(三)现代性的机体病症:物化与异化 |
二、纵波:资本剥削形式的变迁 |
(一)劳动新形式:非物质劳动条件下的主体异化 |
(二)生产新态势:智能化生产转型中的“新奴隶主义” |
(三)消费新观念:符号政治经济学与大众文化批判 |
三、横波:资本剥削关系的扩张 |
(一)从实体到虚体:物化逻辑下的“数字异化” |
(二)从时间到空间:空间生产的异化之意 |
(三)商品全景的“景观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的幻象与梦魇 |
第三章 个体-共同体路径:从宏观制度批判到微观生命政治批判 |
一、共同体对个体的压迫:“新控制形式” |
(一)技术合理化:资本的技术化运作 |
(二)媒介合理化:资本对媒介的虚伪化利用 |
(三)合理化危机:隐身的资本霸权构筑起新帝国 |
二、个体向共同体的依附:“生命政治” |
(一)消极自由无以承受的生命之重:“规训与惩罚” |
(二)积极自由无法超拔的生命之轻:“逃避自由” |
(三)毁灭还是创生:新治理体系的可能性 |
三、个体与共同体的间性关系:“重建公共领域” |
(一)间性关系的认知基础:交往理性 |
(二)组建合法共同体的主渠道:参与式民主 |
(三)重建公共领域:卓越个体基础上的乌托邦 |
第四章 启蒙-再启蒙路径:从解构形而上学到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
一、返本:回归总体性及其失败 |
(一)问题:碎片化现象的理性方案 |
(二)方法:历史总体性辩证法 |
(三)结果:落于空想的总体替代方案 |
二、破维:否定辩证法及其自我解构 |
(一)对否定的新解:辩证法的哥白尼革命 |
(二)对否定的否定:“反体系的体系” |
(三)对否定的扬弃:对“后学”与启蒙的重思 |
三、开新: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及效应 |
(一)新境遇:从时间基质的线性发展观到空间基质的谱系认识论 |
(二)新范式: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融建 |
(三)新道路:形而上学终结后的意义之归 |
第五章 超越-文明型路径:中国特色现代性方案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检视 |
(一)问题洞察力有余,但实践能力有限 |
(二)突破资本主义现代性文明旨趣鲜明,但理论立场妥协性较强 |
(三)交互性研究范式的范例,但社会历史观共识不足 |
二、中国方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有效回应 |
(一)破解资本逻辑困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
(二)回应理性滥觞危机: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优势 |
(三)祛除中心主义魔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站位与宏伟格局 |
三、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中国智慧 |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 |
(二)融通“中西马”: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哲学文化理念 |
(三)“新轴心时代”的创生: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新型文明体系 |
结语:未竟的解放事业与未来的中国故事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后记 |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现状评析 |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
1. 研究思路 |
2. 主要观点 |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 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
二、 资本主义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换” |
三、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 |
四、 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性审视 |
第一节 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及中国革命探索 |
一、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 |
二、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探索 |
第二节 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一、 融入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
二、 在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世界历史 |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
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二、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布局的调整 |
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
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二、 逆全球化运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新时代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建构 |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源 |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
二、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来源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
一、 世界历史与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
二、 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的转变 |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一国胜利论”的运用和发展 |
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多样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建设国情基础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三、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 |
四、 毛泽东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方位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划时代创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历史条件 |
一、 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二、 世界历史下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
一、 世界历史下资本的两面性与资本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
二、 世界历史下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守与资本作用的历史性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模式 |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驾驭资本提供借鉴 |
第六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发展 |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背景 |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
1.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
2.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
3. 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要特征 |
二、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时代远大规划和部署 |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条件 |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规划 |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质 |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层次 |
4.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途径 |
结语 |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
二、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3)论《资本论》中的财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资本论》中财富的概述 |
2.1 《资本论》中财富的属性 |
2.1.1 财富的自然属性是满足人类使用需要的有用物 |
2.1.2 财富的社会属性是满足人类交换需要的有用物 |
2.2 《资本论》中财富的来源 |
2.2.1 自然界直接赐予 |
2.2.2 人类劳动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获得 |
2.3 《资本论》中财富的表现形式 |
2.3.1 财富的特殊表现形式 |
2.3.2 财富价值的一般表现形式 |
2.4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量的度量尺度 |
2.4.1 财富价值量的内在尺度 |
2.4.2 财富价值量的外在尺度 |
第3章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 |
3.1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增殖的特性 |
3.1.1 对象化劳动的增殖 |
3.1.2 区别于价值变大的增殖 |
3.1.3 运动状态下的增殖 |
3.1.4 不断变换物质外壳的增殖 |
3.2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过程 |
3.2.1 不让渡价值的增殖过程 |
3.2.2 遵守价值规律的增殖过程 |
3.2.3 以不变资本为客观条件的可变资本的增殖过程 |
3.3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增殖的实质 |
3.3.1 增殖的价值是工人无偿创造的价值 |
3.3.2 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 |
3.3.3 价值增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结果 |
第4章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的增殖程度 |
4.1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增殖程度的异化 |
4.1.1 财富增殖价值异化为利润 |
4.1.2 财富价值增殖程度异化为利润率 |
4.2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和分配 |
4.2.1 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的形成动因和过程 |
4.2.2 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下的社会分配 |
4.3 《资本论》中财富价值一般增殖程度呈下降趋势 |
4.3.1 短期利益的诱使是下降趋势的外在原因 |
4.3.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下降趋势的内在原因 |
第5章 《资本论》中财富的毁灭 |
5.1 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生产力分析 |
5.1.1 社会化生产提高了财富生产的效率 |
5.1.2 机器大工业生产提高了财富生产的效率 |
5.1.3 科学技术进步提高了财富生产的效率 |
5.1.4 财富生产存在着无限扩大的可能 |
5.2 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生产关系分析 |
5.2.1 财富生产要素私人占有 |
5.2.2 财富分配以价值为核心 |
5.2.3 财富需求限制在既定范围内 |
5.3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财富的毁灭 |
5.3.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生产过剩 |
5.3.2 生产过剩导致财富转换不成货币 |
5.3.3 生产过剩通过毁灭财富恢复 |
第6章 本研究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创造的启示 |
6.1 财富创造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方面的启示 |
6.1.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 |
6.1.2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经济发展理念 |
6.2 财富创造的生产力方面的启示 |
6.2.1 坚持不断提高和解放发展生产力 |
6.2.2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
6.3 财富创造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启示 |
6.3.1 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 |
6.3.2 坚持按劳动分配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
6.4 财富创造的经济体制方面的启示 |
6.4.1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6.4.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评析 |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逻辑的概述 |
第一节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 |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论述 |
三、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辩证关系 |
第二节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维度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必然性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偶然性 |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
第三节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意蕴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体需求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性发展 |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主体需要和规律性的统一 |
第四节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统一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逻辑的涵义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内涵 |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统一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生成逻辑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独立且完整工业体系的形成 |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
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新局面的形成 |
四、社会生活由单一性向多样性发展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理论逻辑 |
一、邓小平社会矛盾观的形成和发展 |
二、改革开放初社会基本矛盾向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逻辑 |
三、中国落后生产的自我否定运动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的显现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实践逻辑 |
一、人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要的否定之否定 |
二、中国共产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
三、改革开放的“点”与“面”的结合 |
四、中国经济“内”与“外”的结合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生成逻辑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历史逻辑 |
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
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的深化发展 |
三、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强 |
四、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日益凸现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逻辑 |
一、习近平治国理政辩证思维的发展 |
二、新时代社会基本矛盾向主要矛盾转变的逻辑 |
三、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辩证运动 |
四、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实践逻辑 |
一、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的辩证发展 |
二、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 |
三、美丽中国建设从“局部”向“整体”发展 |
四、中国国家治理的“内”和“外”结合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
第一节 “富起来”与“强起来”的关系 |
一、“富起来”是“强起来”的坚实基础 |
二、“强起来”是“富起来”的必然要求 |
三、“富起来”与“强起来”的同一性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人民中心地位 |
一、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
二、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根本原则 |
三、发展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目标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中国梦进程 |
一、实现中国梦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应然要求 |
二、中国梦的历史进程是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来源 |
三、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统一性 |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逻辑的启示 |
一、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时代化表征 |
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
三、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变化的反映 |
四、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科学判断的理论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5)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理论意义、实用价值 |
一、选题背景 |
二、理论意义 |
三、实用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目标、内容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第三节 研究方法、重难点及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重点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国内外研究 |
一、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理论研究 |
(一)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
(二)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变 |
(三)经济全球化含义的深入研究 |
(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作用分析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的国内外研究 |
一、关于经济增长的国外文献综述 |
二、关于经济增长的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内外研究 |
第三章 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
第一节 积累的社会结构的文献综述 |
一、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定义 |
二、积累的社会结构的形成、结构整体性和完整周期 |
三、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时空应用 |
四、积累的社会结构理论与其他经济周期理论比较 |
第二节 积累的社会结构最新理论研究 |
一、SSA理论框架的重构与发展 |
二、新自由主义SSA及其危机研究 |
三、SSA理论的扩展应用 |
四、CSSA的探索发展 |
五、结论和展望 |
第四章 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分析——基于SSA理论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阶段 |
一、全球化的启动阶段 |
二、经济全球化的高速发展阶段 |
三、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阶段 |
四、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阶段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从中心到外围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的国家积累 |
二、国际分工与资本主义的体系扩张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SSA分析 |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政治SSA |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SSA |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金融SSA |
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投资SSA |
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生态SSA |
六、总结 |
第五章 基于国际SSA视角下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
一、国际贸易SSA变化使经济安全受到挑战 |
二、国际金融SSA促使国际资本加速流动 |
三、国际生态SSA利用产业转移带来生态危机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势 |
第六章 基于SSA视角的中美贸易摩擦分析 |
第一节 美国试图发动贸易战转移国内SSA矛盾 |
第二节 美国国内SSA的转变 |
一、美国国内矛盾复杂 |
二、美国金融业过度膨胀 |
三、美国企图通过贸易战遏制中国和平发展 |
四、美国试图主导新一轮全球化 |
第三节 美国发动贸易战对经济全球化的危害 |
一、美国利用贸易战维持霸权主义 |
二、美国利用贸易战破坏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
三、美国利用贸易战制造全球经济新失衡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6)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背景 |
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法的研究现状 |
二、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
三、法的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
四、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难点 |
第一章 法的现代性的界定 |
第一节 法 |
一、法的概念 |
二、法的本质 |
三、法的特征 |
第二节 现代性 |
一、现代性的概念 |
二、现代性的本质 |
三、现代性的特征 |
四、现代性与传统性、后现代性 |
第三节 法的现代性 |
一、法的现代性的概念 |
二、法的现代性的本质 |
三、法的现代性的特征 |
第二章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界说 |
第一节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霍布斯的国家自然法哲学 |
二、洛克的自由主义自然法哲学 |
三、卢梭的激进民主主义自然法哲学 |
四、德国古典法哲学 |
第二节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历史演进 |
一、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演进逻辑 |
二、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理论内涵 |
一、法的本源的新定位 |
二、法的本质的新揭示 |
三、法的动力的新发现 |
四、法的主体的新确立 |
五、法的价值的新阐释 |
第四节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本质特征 |
一、物质根源性 |
二、人本性 |
三、人民性 |
四、历史性 |
五、批判性 |
第三章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经济维度——法与市民社会 |
第一节 市民社会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 |
一、市民社会的概念 |
二、市民社会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三、市民社会与法的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四、市民社会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马克思对法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新发现 |
一、市民社会决定国家与法 |
二、生产的普遍规律支配法 |
三、法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矛盾运动的结果 |
四、经济基础决定法 |
五、法权关系是反映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 |
六、财产所有制是法产生的根源 |
第四章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政治维度——法与国家 |
第一节 国家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 |
一、国家的概念 |
二、国家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三、国家与法的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四、国家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马克思对法与国家关系的新揭示 |
一、法与国家具有同质性 |
二、法是国家意志的表达 |
三、法是国家统治的工具 |
四、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和统治的保障 |
第五章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文化维度——法与意识形态 |
第一节 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 |
一、意识形态的概念 |
二、意识形态与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三、意识形态与法的现代性的内在关联 |
四、意识形态与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马克思对法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新认识 |
一、法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 |
二、法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
三、法为意识形态提供政治保障 |
四、法伴随着意识形态的消亡而走向共产主义“法” |
第六章 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特殊语境 |
一、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时代挑战 |
二、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现实境遇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整体思路 |
一、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终极目标 |
二、以人民共同利益的普遍实现为现实根基 |
三、以人民共同意志的真实表达为基本原则 |
四、以马克思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具体路径 |
一、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经济基础 |
二、民主国家: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政治保障 |
三、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的法的现代性塑造的文化条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文献述评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 |
第一章 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第一节 主题与时代主题、实践主题、理论主题 |
一 主题与时代主题 |
二 主题与实践主题 |
三 主题与理论主题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一 社会主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 |
第二章 为什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李大钊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最初设想 |
一 提出中国社会主义“特性论” |
二 主张社会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
一 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任务 |
二 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主题”的认识成果 |
三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之前的探索 |
第三节 邓小平等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思想 |
一 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三个基本问题 |
第四节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的最新认识 |
一 习近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 |
二 习近平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时代课题的认识 |
第三章 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体现 |
一 坚持和发展无产阶级先锋队原则 |
二 坚持和发展生产力原则 |
三 坚持和发展共产主义社会本质原则 |
四 坚持和发展实践第一原则 |
五 坚持和发展公有制原则 |
第二节 中国特色辨析 |
一 相较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有中国特色 |
二 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比有中国特色 |
三 不仅坚持社会主义而且发展中国特色 |
第三节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
一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深化认识 |
二 坚持推进实现中国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
三 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四 坚持党的领导和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第四章 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第一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二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三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一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社会主义 |
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
三 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
第三节 坚持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
一 在思维领域破除教条主义 |
二 在生产实践中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三 深化社会主义认识是一个思想解放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科研情况 |
致谢 |
(8)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阐释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
一、人的存在论 |
二、人的本质论 |
三、人的发展论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马克思对“历史科学”的发现与论证 |
一、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造成两大阶级对立 |
(一) 批判西方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质 |
(二) 无产阶级的孕育与产生 |
(三)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 |
二、社会发展动力的具体阐述 |
(一) 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分析 |
(二) 社会发展概念的基本界定 |
(三) 社会发展基本要素的论述 |
三、“历史科学”:马克思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发展 |
(一) “历史科学”的提出与发展 |
(二) 历史发展主要因素的逻辑分析 |
(三) 对历史发展的科学认识 |
第二章 “历史合力”:恩格斯的理论回应 |
一、对社会发展失衡的深刻批判 |
(一) 深度揭示资本积累的后果 |
(二) 探究对抗资产阶级的有利条件 |
(三) 拓展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历史发展动力 |
二、恩格斯对“历史合力论”的理论阐述 |
(一) 消除私有制:阶级对立的必然结果 |
(二) 实现公有制:社会掌握生产资料的调配 |
(三) 革命方式:综合暴力与和平的手段 |
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建构 |
(一) 强调社会发展中“人”的作用 |
(二) 基于社会生产促进“合力”的理论维护 |
(三) 依据社会实践巩固理论的发展 |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晚年的理论凝练 |
一、两种生产理论:历史唯物主义融合社会生产与人的生产 |
(一) 在自然与社会发展中探究人的自身生产 |
(二) 分析自然基础上的生活资料生产 |
(三) 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的自然联系 |
二、理性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新进程 |
(一) 国家起源论中深层探析社会发展要素 |
(二) 物质生产与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 |
(三) 深化对社会发展力量的整体性认知 |
三、把握社会生产促升理论的科学性 |
(一) 运用经济效用拓展动力因素多元化 |
(二) 基于经验批判来阐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
(三) 坚持无产阶级领导社会发展实践 |
第四章 恩格斯晚年的理论完善对中国发展的启示 |
一、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立场 |
(一)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 |
(二) 中国以人民为主体的斗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 |
(三) 中国社会发展中人的生产与发展 |
二、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发展 |
(一) 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
(二) 指导中国发展的五大发展理念 |
(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 |
三、充分激活“历史合力”的社会发展效用 |
(一) 深化“惟改革创新者胜”的认识 |
(二) 提升历史进程中人的物质生产效力 |
(三) 综合中国力量促进人民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述评 |
(一)研究历史 |
(二)研究现状 |
(三)存在问题 |
三、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 |
第一章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发展理论 |
二、列宁对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
三、斯大林建设苏联社会主义经验教训 |
第二节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现实背景 |
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需要 |
二、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和匈牙利事件的国际影响 |
第二章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
一、社会主义仍然需要商品生产 |
二、商品生产不会导向资本主义 |
三、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是商品 |
四、社会主义商品交换很有必要 |
五、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和分配制度 |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变革过程 |
二、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确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
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认识深化 |
二、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认识转变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动力 |
一、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创新 |
二、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基本认识 |
第五节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和理论 |
一、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现实动因 |
二、走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具体举措 |
第三章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重大价值 |
第一节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理论价值 |
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
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石 |
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
第二节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实践价值 |
一、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
二、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三、奠定改革开放物质基础,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前进 |
第三节 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时代局限性及原因 |
一、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仍然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 |
二、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存在着时代局限性的原因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变化论析——兼论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路研究[D]. 孙颖.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范瑞滨.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3]论《资本论》中的财富[D]. 李蔚然. 吉林大学, 2020(08)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D]. 杨娟.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5]基于积累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济全球化研究[D]. 张芷寻.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5)
- [6]马克思的法的现代性思想研究[D]. 刘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题研究[D]. 王文雅.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恩格斯晚年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贡献研究[D]. 徐大祥.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毛泽东政治经济学思想研究[D]. 苗徐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标签:世界历史论文; 现代性论文; 资本论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