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约我国生态税实施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伟[1](2019)在《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文中认为矿产资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人类在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同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进行生态补偿,可以通过协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现阶段,生态补偿相关研究与实践已经逐步开展,但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生态补偿标准确立缺乏科学依据等问题尤其突出。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资源价值核算的角度出发,开展针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继而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本研究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矿产资源价值评估、生态补偿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矿产资源损耗与外部环境成本,综合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能值分析法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框架,丰富我国价值核算与生态补偿领域的理论内容。此外,研究以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金矿开发生态补偿标准,为我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从深化资源税费改革、健全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增强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落实。本研究选取大柴旦矿业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壳中黄金资源的存在价值为9.93元/g。综合考虑商品的使用成本、生产成本和外部成本,每克合质金的价值为358.30元。其中黄金资源的使用成本、其他资源投入成本以及外部环境成本分别为12.27元、328.43元以及17.60元。综合考虑矿产资源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每克合质金生产全生命周期应提取29.87元进行生态补偿。其中资源消耗补偿量为12.27元,全生命周期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补偿量为17.60元。其中,生产过程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10.95元,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价值损失为6.65元。本研究在进行生态补偿标准确立时,充分考虑矿产资源自身消耗与生态环境破坏,构建基于资源价值损失、环境影响经济损失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标准,拓展了现有研究。本研究得到的黄金开发全生命周期清单与能值转换率,为相关研究提供数据支撑;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估结果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在合质金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确定生态补偿标准并构建生态补偿机制,对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温薇[2](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吴海建[3](2015)在《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文中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用以替代传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不仅能够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而且可以改善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情势下,为追求经济复苏,美国以及欧盟等发达国家,都力图寻找新兴产业拉动实体经济发展,以此重振本国经济,保持世界经济“领头羊”的地位。目前而言,美国和日本等国都凭借其高新技术和制度创新优势,制定和实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在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处于引领地位,力图在新一轮世界经济、能源和环境保护的国际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基于本国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需要,顺应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继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两次重要经济社会转型之后,我国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成为中国现代化命运的第三次重要转型。就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发展新能源产业关系而言,发展新能源产业所对应的提高能源效率、较高的科技水平、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优势,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具有突出重要性的。在全国发展新兴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大潮中,辽宁省基于风能、太阳能等资源优势,利用老工业基地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有利条件,初步形成新能源产业市场,部分行业尤其是风能和光纤产业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尽管如此,理性的看,总体上,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辽宁新能源产业面临技术、成本和市场等方面的制约因素,而政府的财政扶持和推进政策体系,既存在全国范围内的共性缺陷,比如重投资轻技术和市场、偏重于供给方而忽略需求端、重视激励偏废负向惩罚等,也存在辽宁省的特殊性弊端,从而使得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足,激励效果有限,亟待调整和完善。为充分发挥政府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作用,必须基于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财税支持政策成效的准确把握和分析,系统规划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目标、政策着力点,采取恰当、科学、有效、有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的财税措施,创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消除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市场、成本、技术和激励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文在国内外争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环境下,基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经济效应,着眼于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实地调研分析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状况及财税制约因素,将实地调研结果与财税政策实践密切结合,针对辽宁省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和障碍,考虑其财税政策工具方面的具体原因,在政府支出、税收、政府采购等可选的财税政策工具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就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体系建设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决策参考和实践指导意义。具体而言,本文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导论。交代选题背景,界定新能源和新能源产业两个主要概念,从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及经验研究以及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三方面,综述研究文献,并简要介绍本文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以及可能的创新和不足。第二章,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节能减排宏观经济背景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客观实践要求,以及发展新能源产业所具有的投资拉动、能源供给和技术进步效应的理论效应结合起来,阐明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客观重要性。在阐明新能源产业所具有的投资拉动、能源供给和技术进步效应基础上,探究新能源发展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引致的市场失灵问题,结合新能源产业突出特征角度的公共产品属性分析,论证政府必须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发挥职能并进行适当干预,并进而探讨政府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方式。第三章,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财政制约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资源和硬件设备条件,总体上分析辽宁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方面的客观发展状况,梳理辽宁省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规划及其财税措施环境,提炼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现实制约因素,在全国和辽宁省两个层面,从财政支出、税收激励以及财税政策协调等方面考虑财政归因。第四章,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首先,从国家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完备的法律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强有力的实施机制以及多政策手段的有效配合四方面,探讨政府主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其次,从促进技术研发、推进投资和生产、培育市场和鼓励消费四方面,总结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最后,探讨发展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可资借鉴之处。第五章,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对策。研究财政支持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切入点以及对应新能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政策意图的财政政策工具。然后,在借鉴国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具体省情,主要从贯穿于技术研发、投资生产、市场推广和应用以及最终消费等环节的财政支出和税收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完善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从制定科学明确的发展规划、建立省级新能源统一管理机构、重视金融市场激励、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完善新能源市场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与财税政策配套的其他政策措施。
王海灵,孙雪莲[4](2015)在《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动态生态税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技术创新是实现生态经济的核心动力,动态生态税税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理论需要。建立动态生态税量化模型有利于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构建了动态生态税方程,动态生态税税率模型,企业本期应交生态税总额模型。
吴佳强[5](2013)在《关于构建绿色环境税体系的研究》文中提出寻求有效的环境规制手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课题。绿色税收,作为一种环境规制的经济手段,可以将环境和资源使用中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弥补市场制度的缺陷,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逐渐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成员国纷纷推行绿色税收政策,并结合己有税种的结构调整,逐步进行了综合性的绿色税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果和一定程度的经济效应。目前我国税制的整体绿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绿色税费种类较少,调节手段单一,调节范围狭窄,在税费总收入中的比重相对偏小,其作为环境规制手段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借鉴国外税制绿化的经验,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下中国税制绿化的现状、条件、效应和路径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弥补现有理论研究的不足,还可以为我国税制优化变迁中绿色化变革提供前瞻性思路和政策参考。本文以我国税收制度绿色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税制绿化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来研究税制绿化的环境效应、经济效应和发展路径等。除导论和文献综述外,本文可分为三部分。本文首先基于经验研究成果,在理论研究部分首先以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环境资源外部性等特征及绿色税收的规制原理,通过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对绿色税收的税率设定和所造成的福利变化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对我国税制绿化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绿色税费的作用、特点和不足,评价了税制绿化程度并分析了原因,对现有绿色税费的环境效果和经济效应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表明,我国税制绿化水平较低,环境调节作用有限,对经济发展和税制优化的作用不明显。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第三部分考察了OECD国家税制绿化的历史经验、环境效果和经济效应,并以此为借鉴对比,分析中国实行税制绿化改革的影响。针对转轨时期我国税制绿化的条件特征提出了税制绿化的制度创新对策。
张冠坤[6](2012)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研究 ——以生态彩票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自建立以来,发展过程中显现出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补偿标准低,而且补偿资金供不应求。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一直以来都是由各级财政提供,具有筹资渠道单一、效率低、资金量不稳定等缺陷,寻找新的资金筹集方式已是迫在眉睫。本文在劳动价值论、公共物品理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对生态彩票发行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进行分析。结合对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的对比,在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供给需求情况和彩票作为一种投资方式的优点的基础上,论证了发行生态彩票的必要性。论文选取1987-2011年的彩票销售收入、人均GDP、彩票技术与政策、时间变量等指标,借鉴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构造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线性回归,对生态彩票的发行空间进行估算,结果表明,2012-2016年我国每年有150亿元左右的发行空间。实证分析的同时,笔者通过对北京市130名彩票购买者进行调查,并对生态彩票的发行进行意愿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约58.33%的彩票购买者支持发行生态彩票筹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对生态彩票发行面临的阻力和动力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认为生态彩票可以作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筹资方式进行推广应用。在论文的最后,从长期、短期资金筹集两个角度,提出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的建议。
姚慧玲[7](2012)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完善和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使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容量严重超负荷、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继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优化生态税收政策,能够在全社会引导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通过税收规范生产消费行为,引导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合理开采、节约及有效使用,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与配置,逐步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三赢”发展。本文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税收的理论依据、作用机制、手段比较、国际税制借鉴、优化选择、现实分析等问题加以探讨,明确了政策选择的思路和取向。依据博弈理论,对循环经济相关税收制度建立所涉及的政府、公众、企业等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提出要设计形成激励相容的生态税收制度。从公平效率的基本原则出发,对生态税收公平与利益补偿、生态税收效率与税收中性问题作了探讨,指出税收公平需要借助于税式支出或财政转移支付利用生态补偿机制来实现。实现税收效率要将生态税改革纳入整体税制改革,不违背经济规律发挥税收调节功能,对不同的政策目标作权衡取舍,通过税收结构性调整,在生态税实施后,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纳税人税收负担和政府的财政收入水平。本文还从循环经济的“3R原则”和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次的循环出发,提出要引导把握好三个环节:输入端、输出端以及整个生产过程,不仅要从生产环节入手,还要延伸到消费、流通等环节,以促进资源要素在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范围内的高效循环,着力提高整个经济社会的资源环境利用率,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建立相应的生态税收制度。从具体操作的层面,系统地梳理了我国当前资源环境相关政策状况,查找剖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税制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了优化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税收政策体系的对策,结合甘肃省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这一实际,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税收政策建议,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刘飞[8](2012)在《基于生态系统功能多重属性的森林生态服务提供研究》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系统在缓解温室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危机上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吸引着科学界的视野。世界各国提出并付诸实践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试图运用经济激励的方式破解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这一世界性难题。多年来全球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影响着森林生态服务的可持续供给。严重的生态危机要求科学界和政府决策领域寻求新的思维路径和新的行动策略。基于此,本文以森林生态服务供给为主题,以森林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理论为指导,基于生态功能多重属性视角,系统研究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试图从新的路径破解这一难题。本文在研究结构上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从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研究现状出发,提出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分析生态功能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市场属性,阐释了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生态服务多层次价格、生态服务多类型供给模式,为构建生态服务机制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第二层次是基于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分析了森林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森林生态服务多层次价格体系,解析了森林生态服务外部性问题,为建立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三层次依据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分析了森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缺陷,提出了生态服务供给理论,重构了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改进了生态服务供给模式。同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生态供给模式、政府供给模式、市场供给模式的主要特征、形成条件,适用范围,并提出了三种模式改进的政策建议。第四层次是对黄龙县森林生态服务供给的案例分析,对黄龙县森林的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和生态服务多层次价格进行了初步测算,并且运用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提出构建黄龙县生态特区的战略构想。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功能多重属性理论,重构了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改进了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模式,得出以下基本观点:森林生态服务机制的形成是基于森林生态资源的相对稀缺性。森林生态功能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态价值,一方面是基于自身自然属性的存在价值,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类对森林生态服务需求的增加,森林生态服务出现相对的供给不足。因此,人类对于森林的行为方式,不是等量补偿森林给社会带来的福利,而是增加对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森林稀缺性显示出森林生态功能的强大价值,可持续性的充足供给的矛盾是人类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矛盾。基于生态资源稀缺性,生态服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也呈现出规律性特点:基于生态资源的稀缺性—引起生态功能服务凸显—导致生态功能模拟价值产生—以致生态服务价格形成—生态服务规则完善—生态服务模式改进。生态服务机制的形成过程也是不断反复和完善的过程。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从新的视角揭示出生态服务供给机制的作用机理。森林是具有多重属性的复杂的生态系统。站在不同的视角看待森林,对森林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区别。站在人类非中心主义的视角,森林本身是具有自然权利的地球生命力的支持系统,它体现出来的价值是基于生态功能的自然属性,由此判断森林的价值不仅应包括森林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利,而且还应包括生态系统为维持这些服务必须的支持功能。站在人类基于自身需求的视角看待森林,森林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强大的生态功能效益,它体现出来的价值是基于森林生态功能的社会属性,由此判断森林的价值主要包括森林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福利,而不包括支持这些福利的自身生产系统。站在市场经济的视角看待森林,森林某些生态服务在确定产权后可以转化为生态商品,可以用来交易,它所体现的价值是基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市场属性,由此判断森林的价值,主要应包括森林生态服务体现出的商品价值。基于生态功能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市场属性多重属性的假设,生态系统呈现出多重属性价值、多层次生态服务价格、多类型的生态服务供给模式。基于生态功能的多重属性,森林生态服务具有多层次价格体系。生态功能的多重属性价值与生态服务的多层次价格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并非同一内涵。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是基于生态服务稀缺性而形成的“模拟价值”;生态服务多层次价格是基于多重属性生态服务供给而形成的“成本支付”。生态服务机制的作用机理并非等值化“购买”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而是准确界定森林生态功能外部性内在化的经济成本,确保生态服务的可持续充足供给。因此,森林生态服务价格的形成,是基于生态服务的多重模式,以生态服务价格区间为基础,进行多重属性价值和多重成本因素分析,形成多层次的生态服务价格体系。基于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的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是对生态补偿机制的反思和改进。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着严重的制度缺陷,未能解决庇古理论与科斯理论的“共融”问题,未能充分吸收生态学理论,因此从根本上难以有效避免公地悲剧的产生。基于生态功能自然属性的生态学理论、基于生态功能社会属性的公共产品理论、基于生态功能市场属性的现代产权理论、基于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的生态价格理论克服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缺陷,形成生态服务机制的新的理论基础。基于生态功能多重属性,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模式主要体现为生态供给模式、政府供给模式、市场供给模式三种类型。从经济学本质上看,森林生态服务供给实际上是森林生态服务的生产和提供问题,只是由于生态服务的公共物品性质使得其通过市场途径的让渡与一般商品相比具有局限性。生态服务作为一种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是政府。市场供给也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市场供给从属于政府供给,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政府供给生态公共产品的效率,但市场不可能成为生态服务产品的终极供给者。生态供给是政府供给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政府供给一种改进。因此,三种模式都是在政府主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其主导作用,最终将融合于政府主导的森林生态服务混合结构供给体系。本文通过对森林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辩证思考,把森林生态功能从单一属性拓展为森林生态功能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市场属性,揭示了森林生态系统对人类可持续性发展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实现了生态学思想和经济学理论以及资源环境学理论有效结合,并提出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和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模式,奠定了森林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
张静[9](2012)在《我国生态税税率区间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取得不俗的成就,但是由于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生态能源问题日益尖锐。充足能源是经济发展的保障,良好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现行生态资源保护政策,以行政管理为主,税收征收辅助,尚未建立专门的生态税收体系,而且生态环境防护治理资金严重匮乏,开征生态税势在必行。生态税通过提升资源价格可以实现资源节约和资源补偿两大功能。税率反映纳税人与政府间利益分配,是政府收入再分配的尺度,直接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是税收制度设计的关键。从税收负担、就业水平、税收成本、税收收益、生态成本内部化和区域不平衡等多个因素探讨生态税税率模型区间的设计。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呈反向变动关系,税负通过对投资、消费、储蓄的消极影响,阻碍经济的发展。我国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较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处于较高位置,税负提高的有效空间不大。经济发展仍是我国解决就业的主要方式,税收对就业的调节主要依靠劳动力市场供给需求。生态税“双重红利”效应短期内在我国无法实现,但并不是不存在。生态税的税收成本包括政府成本和纳税人成本,政府成本又包括政治成本、经济成本、管理成本等。生态税收入不能仅限于补偿开征成本,还要满足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资金的需求。生态成本内部化是解决生态环境外部不经济性的手段,只有将生态成本纳入产品的成本核算体系,价格才能真正反映产品的价值。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未将生态成本计入产品成本,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受损。区域不平衡包括经济发展、资源能源分布、产业布局、税收负担等多个方面,减少区域不平衡的主要手段是差别税率,差别税率可以降低税收超额负担,可以促进就业,引导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本文根据生态税税率设计相关因素,设立以税负、就业、经济增长为约束条件的上限区间模型,以成本和税收收益为约束条件的下限区间模型。利用经验数据推算,我国生态税率区间位于2.17%至3.185%之间。得出我国生态税率提升空间较小,生态税开征需要调减相关税收的税负,同时生态资金的缺乏要求生态税率下限不宜过低的结论。文章提出了建设税收中性与非税收中性相结合的税收制度等建议。依据区域不平衡因素分析,以差别税率降低税收不公平度。最后,思考如何将资源税纳入生态税的构建范畴。
张巍[10](2010)在《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金融危机发生的两年来,由于海外消费需求锐减,我国内需不足问题更加凸显,尽管政府采取了系列措施拉动居民消费需求,但是我国内需低迷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危机来临之前,我国一些生产过剩行业由于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形成互补,海外市场的消费需求替代了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消化了我国部分过剩产能,降低了我国发生过剩危机的可能性,但也同时形成了我国东南沿海部分企业对海外市场的严重依赖。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居民长期依靠透支,提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遭到了惩罚,致使我国外需市场严重萎缩。加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经济相继实行了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我国相关商品出口,使我国的产品出口形式进一步看紧,降低了收入不高的居民生活水平,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原有的生产成本优势正在削弱,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形成的示范效应,使我国的成本优势遇到了极大挑战。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没有挣脱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全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极大的环境代价。我国多数出口企业都属于能耗高、污染重的企业,发达国家一方面享受着中国用自身污染和能源消耗的代价为其带来的优越生活,另一方面又指责中国对世界的环境污染要负有主要责任,这样的发展带来的社会成本过于高昂。为支持企业出口,各种优惠鼓励政策使我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税收权益。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并没有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每每国家间有些风吹草动,反倾销的报复手段就会降临到我国的出口企业,我国政府为鼓励出口而给予的财税让渡所带来的价格优势瞬间化为乌有,可谓得不偿失。十年内中国两次面对外来的金融危机,两次采用了扩张型的政策,这两次应对危机要解决的问题和侧重有何不同?只有回答好这个问题,才能真正的化“危”为“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低下说明上次扩张型的政策只解决了内需不足的表面问题,深层次的社会发展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导致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居民收入没有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存在着国富民弱的现象,加之,各种社会福利保障措施不到位,致使老百姓无钱消费,也不敢消费。在基础设施相对健全的情况下,居民消费尤其是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和居民可持续消费拉动就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经济危机、外需萎缩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迫使政府在外在压力的情况下,痛下决心解决经济运行的质量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经济危机对中国而言就不仅仅是“危”,更是一种“机”论文通过对以下三种方法达到了基本的写作目的:第一,进行了学科交叉研究。论文将财政学与经济学、消费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融合在一起进行学科交叉研究,在研究中注重对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分析,期望通过这样的交叉研究建立一个对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的新视角,并能够发掘到影响居民消费需求的普遍规律和我国居民消费的特殊性。第二,进行了比较研究。论文多次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既包括了对我国历史数据的纵向比较,也包括了对同期的其他国家资料的横向比较。通过比较研究方法的运用,探寻了我国居民消费的特殊性并检验了国外经验在中国特殊环境下的适用性。第三,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论文比较分析方法的运用多是建立在对大量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的基础上的。历史数据的运用对于总结规律,挖掘问题受益很大,对论点论据的证明提供了最具说服力的帮助。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论证了财税政策对拉动居民消费的有效性,进而说明在诸多财税工具中,哪种刺激方式更利于中国拉动居民消费,为政策建议的科学性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全文由两大部分七章组成,第一部分是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与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消费需求理论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国内外学者在扩大国内基本需求方面提出的相应财税对策的研究。接下来重点分析了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的现状,指出在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中,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快速下降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拉动我国居民消费应当首先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最后,论文分析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本部分内容涵盖了论文第一章至第四章的内容。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第二部分主要针对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乏力提出了财税对策。论文首先回顾和分析了近十年来我国所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进行了简要评述,为了进一步说明财税政策对拉动内需的有效性,作者运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政策的有效性比较,为提出政策解决思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了提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思路,论文对我国目前财税政策中对拉动内需存在着掣肘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就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应当采取哪些应对措施提出了看法,并进而指出在制度上应当如何完善。本部分内容包括论文的第四章至第七章。通过研究发现,财税政策对解决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为实现这个作用,必须建立新型的以公平正义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财税体制。扩大居民消费是一个被国内学者广泛研究的问题,要想做到创新难度极大。通过研究,作者在如下方面有个人的见解:1.定义了“基本消费”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核心思想是,人们在消费的时候仅仅考虑物的有用性,而不考虑有用性之外的其他因素,属于较低层次的消费。这个概念的定义,是为了说明在收入低下的时候,消费品的功能性作用是消费重点,其他诸如环保因素则受制于收入因素,可以忽略不计。2.发展了“可持续消费”的概念。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作者的突破是,在与“基本消费”的比较中,建立了制约可持续消费的资源约束和收入约束两个关联性不是很大的概念间的联系,即可持续消费是收入约束力降低的情况下才会形成的一个居民高层次消费需求。3.通过比较再分配后居民收入格局的前后变化,得出了目前税收制度对我国居民收入的调节功能弱化,政府运用财政支出方式解决居民收入约束的问题更加有效率,主张从社会稳定的角度应谨慎面对财产税改革,应着力培养中国的中产阶级阶层。论文的写作涉及了经济学、财政学、生态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等各个方面,受学识所限,作者没有办法对这些领域的所有知识运用自如,写作中难免有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甚至出现错误。有些新的观点还不成熟,缺乏实践检验,仅代表一家之谈。
二、制约我国生态税实施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约我国生态税实施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产资源概况 |
1.1.2 矿业经济贡献与社会效益 |
1.1.3 矿业环境污染 |
1.1.4 研究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概述 |
1.4.1 技术路线 |
1.4.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矿产资源价值核算 |
2.1.1 矿产资源概念 |
2.1.2 研究进展 |
2.2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 |
2.2.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内涵 |
2.2.2 研究进展 |
2.3 能值分析法 |
2.3.1 基本概念 |
2.3.2 研究进展 |
2.4 生态系统服务 |
2.4.1 基本概念 |
2.4.2 研究进展 |
2.5 生命周期评价法 |
2.5.1 基本概念 |
2.5.2 研究进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能值评估 |
3.1 矿产资源存在价值 |
3.1.1 矿产资源形成 |
3.1.2 矿产资源存在价值核算 |
3.2 矿产资源全生命周期能值评估 |
3.3 案例分析 |
3.3.1 案例区介绍 |
3.3.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3.3.3 黄金存在价值 |
3.3.4 全生命周期能值价值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价值损失评估 |
4.1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
4.1.1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
4.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
4.2 案例分析 |
4.2.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2.2 环境影响经济损失 |
4.2.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 |
4.2.4 生态环境价值损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5.1 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
5.1.1 补偿原则 |
5.1.2 补偿主体与客体 |
5.1.3 补偿途径与资金来源 |
5.1.4 补偿标准 |
5.1.5 监管与保障机制 |
5.2 案例分析 |
5.2.1 补偿主体与客体 |
5.2.2 补偿途径 |
5.2.3 补偿标准 |
5.2.4 监督管理与保障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6.1 深化矿产资源税费改革 |
6.2 完善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体系 |
6.3 调整结构,发展循环经济 |
6.3.1 优化能源结构 |
6.3.2 调整产业结构 |
6.3.3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
6.4 提高能力建设 |
6.4.1 建立健全矿产资源生态补偿管理机制 |
6.4.2 增强公众生态意识,提高公众参与度 |
6.4.3 利益相关者教育培训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不确定性分析 |
附录2 生命周期评价 |
附录3 海西州生态经济系统能值评估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已发表学术论文目录和科研成果目录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区域 |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
3.2.1 宏观方面 |
3.2.2 微观方面 |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
4.5.2 智猪博弈模型 |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
5.3.1 公众参与机制 |
5.3.2 企业参与机制 |
5.3.3 政府协商机制 |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
8.2.1 国家财政投资 |
8.2.2 企业投资 |
8.2.3 社会公众投资 |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
8.3.2 深化林权改革 |
8.3.3 创新产业格局 |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
8.5.1 静态评价 |
8.5.2 动态评价 |
8.5.3 反馈系统 |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
8.6.1 法律保障 |
8.6.2 社会保障 |
8.6.3 制度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价值 |
1.1.1 发展新能源产业符合国际趋势 |
1.1.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
1.1.3 财政是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1.2 主要概念界定 |
1.2.1 新能源的基本概念 |
1.2.2 新能源产业 |
1.3 关于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文献述评 |
1.3.1 新能源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
1.3.2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趋势及经验研究 |
1.3.3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
1.4 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 |
1.4.1 总体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和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改进空间 |
2 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 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拉动效应分析 |
2.1.1 投资拉动效应的表现形式 |
2.1.2 新能源产业本身吸纳投资和增加产值 |
2.1.3 新能源产业带动相关产业投资 |
2.2 新能源产业的能源供给效应 |
2.2.1 新能源产业能源供给效应内涵 |
2.2.2 助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2.2.3 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
2.3 新能源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 |
2.3.1 技术进步效应来源 |
2.3.2 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 |
2.4 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理由 |
2.4.1 新能源产业特征分析 |
2.4.2 新能源产业的公共产品属性 |
2.4.3 财政介入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式 |
3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财政制约因素分析 |
3.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3.1.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3.1.2 实证分析方法和过程 |
3.2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分析 |
3.2.1 资源和硬件设备分析 |
3.2.2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特定现实需求 |
3.2.3 辽宁新能源诸产业技术创新效率DEA分析 |
3.2.4 辽宁省政府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
3.2.5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现实制约因素 |
3.3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及政策效果评价 |
3.3.1 我国国家层面的新能源领域财税政策措施 |
3.3.2 辽宁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
3.3.3 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税制约因素 |
4 新能源产业发展国际经验借鉴 |
4.1 政府主导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
4.1.1 国家层面的专门管理机构 |
4.1.2 完备的法律和配套政策支持体系 |
4.1.3 强有力的实施机制 |
4.1.4 多政策手段的有效配合 |
4.2 系统的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
4.2.1 促进新能源产业技术研发 |
4.2.2 推进新能源投资和生产 |
4.2.3 培育和拓展新能源市场 |
4.2.4 鼓励消费 |
4.3 对我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有益启示 |
4.3.1 选准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着力点 |
4.3.2 系统的财税激励政策 |
5 促进辽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对策 |
5.1 财政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切入点 |
5.1.1 妥善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 |
5.1.2 抓住研发、市场和制度三个主要环节 |
5.1.3 财政支持的信息依据要充分 |
5.1.4 增强新能源产业发展财政政策的系统协调性 |
5.2 可选的财政政策工具 |
5.2.1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类型 |
5.2.2 新能源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财政政策 |
5.3 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 |
5.3.1 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技术 |
5.3.2 支持新能源投资生产 |
5.3.3 促进新能源市场开拓和推广 |
5.3.4 扩大新能源消费 |
5.4 激励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 |
5.4.1 细化新能源适用税法 |
5.4.2 引导新能源技术研发和服务 |
5.4.3 鼓励新能源投资生产 |
5.4.4 促进新能源市场推广和消费 |
5.5 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
5.5.1 制定科学明确的发展规划 |
5.5.2 建立省级新能源统一管理机构 |
5.5.3 重视金融市场激励 |
5.5.4 强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 |
5.5.5 完善新能源市场机制建设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动态生态税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序言 |
2 文献综述 |
3 生态税的结构与构成 |
4 动态生态税模型构建 |
5 总结和建议 |
(5)关于构建绿色环境税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1.6 研究目标、思路及结构安排 |
2 完善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模型 |
2.1 环境税及内涵 |
2.1.1 环境税与环境收费 |
2.1.2 环境税、生态税与绿色税 |
2.1.3 环境税与现存各类税、费之关系 |
2.1.4 环境经济政策的内涵 |
2.2 环境税收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生态资本理论 |
2.2.3 要素替代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2.5 双重红利理论 |
2.2.6 新古典投资理论 |
2.3 环境税收的理论模型 |
2.3.1 环境税收的几何模型 |
2.3.2 环境税收的数理模型 |
2.4 环境税和其他解决环境问题的手段对比分析 |
2.4.1 环境税与行政管制的比较 |
2.4.2 环境税与排污收费制度比较 |
2.4.3 环境税与环境补贴比较 |
2.4.4 环境税与排污权交易 |
3 我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
3.1 我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的必要性 |
3.2 我国实施环境税收制度的可行性 |
4 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历史沿革和现实影响 |
4.1 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发展历史 |
4.1.1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 |
4.1.2 改革开放到1994年税制改革前 |
4.1.3 1994年税制改革到如今 |
4.1.4 对国家税收体制中的环境税收作用的历史性认识 |
4.1.5 对国家税收理论中环境税收作用的时代性认识 |
4.1.6 中国现行环境税的实证分析 |
4.2 环境税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分析 |
4.2.1 效率角度下的环境税 |
4.2.2 环境税应该公平实施 |
4.2.3 与就业密切相关的环境税 |
4.2.4 环境税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
5 我国环境税费制度现状、问题及分析 |
5.1 我国环境税税种现状及问题 |
5.1.1 资源税 |
5.1.2 消费税 |
5.1.3 增值税 |
5.1.4 企业所得税 |
5.1.5 车船税和车辆购置税 |
5.1.6 耕地占用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
5.2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现状 |
5.2.1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概述 |
5.2.2 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缺陷 |
5.3. 我国环境税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与经济发展的方式有关 |
5.3.2 与经济体制有关 |
5.3.3 与各经济主体的态度有关 |
5.3.4 与政府监管和信息获取能力有关 |
5.3.5 与地方政府有关 |
5.3.6 与信息支持能力和监管能力有关 |
5.3.7 与环境资源保护意识有关 |
6 国外环境税收实践及特点 |
6.1 国外主要绿色税种介绍 |
6.1.1 大气污染税 |
6.1.2 水污染税 |
6.1.3 噪音税 |
6.1.4 垃圾税 |
6.1.5 农药、化肥税 |
6.1.6 其他与化境有关税收 |
6.2 国外环境税收的特点 |
6.2.1 市场经济体制和环境税收的关系 |
6.2.2 选择适合国情的改革模式 |
6.2.3 以资源税为主体的多种税种 |
6.2.4 积极推行税收中性政策 |
6.2.5 全方位“绿化”税种 |
6.2.6 重视税率和税收减免的调节作用 |
6.2.7 绿色税收手段与其它经济手段相互结合 |
6.2.8 加强宣传,强化征管 |
6.3 国外环境税制度对我国环境税制度的启示 |
6.3.1 关于环境税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
6.3.2 关于环境税税制的设置问题 |
6.3.3 实施环境税工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
7 关于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构想与建议 |
7.1 我国环境税制的构建原则、思路与体系结构 |
7.1.1 我国环境税收体系构建原则 |
7.1.2 构建思路 |
7.2 我国环境税收政策体系构建 |
7.2.1 改革资源税制 |
7.2.2 开征能源税 |
7.2.3 调整消费税 |
7.2.4 开征污染税 |
8 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相关政策配合 |
8.1 建立和完善绿色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
8.1.1 绿色经济立法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8.1.2 制定具有基本法性质的《绿色经济法》 |
8.1.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8.2 创新绿色经济融资政策手段 |
8.2.1 发行绿色经济专项公债 |
8.2.2 建立绿色经济专项基金 |
8.2.3 发行环保彩票 |
8.3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 |
8.3.1 绿色核算对绿色经济的促进作用 |
8.3.2 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核算体系所面临的问题 |
8.3.3 建立中国特色的绿色核算体系应采取的对策 |
9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研究 ——以生态彩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资源稀缺性理论 |
2.1.2 劳动价值理论 |
2.1.3 公共物品理论与外部性理论 |
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理论综述 |
2.2.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概念界定 |
2.2.2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发展 |
2.2.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2.3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资方式综述 |
2.3.1 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 |
2.3.2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 |
2.4 国内外彩票研究现状 |
2.4.1 生态彩票的相关研究 |
2.4.2 其他彩票的相关研究 |
2.5 研究综述评价 |
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的比较 |
3.1 政府筹资 |
3.1.1 财政转移支付 |
3.1.2 国债 |
3.1.3 税收 |
3.1.4 行政事业性收费 |
3.2 市场筹资 |
3.2.1 碳汇贸易 |
3.2.2 BOT融资 |
3.2.3 生态彩票 |
3.2.4 生物多样性交易 |
3.2.5 森林生态旅游 |
3.3 社会筹资 |
3.3.1 社会捐赠 |
3.3.2 国际贷款 |
3.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的比较 |
4 发行生态彩票的必要性分析 |
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的供需情况分析 |
4.2 发行生态彩票的积极效应 |
4.2.1 经济效益 |
4.2.2 社会效益 |
4.2.3 生态效益 |
5 生态彩票发行的可行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生态彩票的市场可行性分析 |
5.1.1 我国彩票市场分析 |
5.1.2 生态彩票发行空间估算 |
5.1.3 生态彩票发行的公众意愿分析 |
5.2 发行生态彩票的技术和政策可行性分析 |
5.3 生态彩票发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动力因素 |
5.3.2 阻力因素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短期策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逐渐推进生态彩票筹资 |
6.2 长期资金筹集方式建议:全面推进市场筹资方式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7)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分析路径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及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循环经济内涵和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循环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 |
第三章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
第四章 生态税收手段与其他环境政策手段的比较 |
第一节 政府矫正型财政税收手段分析 |
第二节 可转让产权交易手段分析 |
第三节 政府管制手段分析 |
第四节 各类环境政策手段的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 |
第五章 OECD国家促进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生态税 |
第二节 德国生态税 |
第三节 荷兰生态税 |
第四节 其他发达国家的生态税 |
第五节 OECD国家生态税综述及借鉴 |
第六章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优化设计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优化税收制度的博弈分析 |
第二节 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制度安排的博弈分析 |
第七章 从公平效率角度分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制度 |
第一节 区域生态税收公平与利益补偿 |
第二节 生态税收效率与税收中性 |
第八章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制度框架的构建 |
第一节 我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现状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税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路和政策取向 |
第三节 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收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甘肃作为循环经济试点省份生态税收体系的完善 |
第九章 本文的分析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生态系统功能多重属性的森林生态服务提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森林生态功能价值研究进展 |
1.3.2 森林生态功能外部性研究进展 |
1.3.3 森林生态服务方式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可能创新之处 |
1.5.1 提出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 |
1.5.2 重构森林生态服务产品供给机制 |
1.5.3 改进森林生态服务产品供给模式 |
第二章 生态系统功能多重属性的理论基础 |
2.1 生态功能多重属性分析 |
2.1.1 生态功能的自然属性 |
2.1.2 生态功能的社会属性 |
2.1.3 生态功能的市场属性 |
2.2 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的价值分析 |
2.2.1 基于生态功能自然属性的价值分析 |
2.2.2 基于生态功能社会属性的价值分析 |
2.2.3 基于生态功能市场属性的价值分析 |
2.2.4 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关联性分析 |
2.3 生态服务多层次价格体系分析 |
2.3.1 基于自然属性的生态服务价格分析 |
2.3.2 基于社会属性的生态服务价格分析 |
2.3.3 基于市场属性的生态服务价格分析 |
2.3.4 多重属性价值与价格关联性分析 |
2.4 生态服务多类型供给模式分析 |
2.4.1 基于自然属性的生态供给模式分析 |
2.4.2 基于社会属性的政府供给模式分析 |
2.4.3 基于市场属性的市场供给模式分析 |
2.4.4 多重属性生态服务模式关联性分析 |
2.5 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理论的价值 |
2.5.1 丰富生态服务伦理体系 |
2.5.2 完善生态服务价格体系 |
2.5.3 重构生态服务供给理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生态功能多重属性的森林生态服务价格分析 |
3.1 森林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涵义分析 |
3.1.1 森林生态功能自然属性价值分析 |
3.1.2 森林生态功能社会属性价值分析 |
3.1.3 森林生态功能市场属性价值分析 |
3.2 森林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评价分析 |
3.2.1 森林生态功能价值评价体系 |
3.2.2 森林生态功能效益评价体系 |
3.2.3 森林生态市场效益评价体系 |
3.3 森林生态服务多层次价格体系分析 |
3.3.1 基于生态供给模式的供给价格 |
3.3.2 基于政府供给模式的供给价格 |
3.3.3 基于市场供给模式的供给价格 |
3.4 森林生态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
3.4.1 森林生态服务现实价格的形成 |
3.4.2 森林生态服务价格成本构成变迁 |
3.4.3 森林生态服务价格外部影响变动 |
3.4.4 森林生态服务价格机制形成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重属性理论的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机制重构 |
4.1 生态服务供给机制的理论基础 |
4.1.1 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缺陷 |
4.1.2 生态补偿实践的经验启示 |
4.1.3 生态服务理论的结构改进 |
4.1.4 森林生态供给理论的提出 |
4.2 森林生态供给机制的框架解析 |
4.2.1 森林生态供给机制的组织体系 |
4.2.2 森林生态供给机制的构成要素分析 |
4.2.3 森林生态供给机制的配套条件分析 |
4.3 森林生态供给机制的体系重构 |
4.3.1 多类型区域供给结构的调整 |
4.3.2 多元化供给主体体系的完善 |
4.3.3 多渠道资金筹集体系的发展 |
4.3.4 多条件价格形成机制的改进 |
4.3.5 多层次政策配套机制的构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多重属性理论视角下的森林生态服务模式改进 |
5.1 生态供给模式的改进 |
5.1.1 国内外森林生态供给现状分析 |
5.1.2 森林生态修复的形成机制分析 |
5.1.3 森林生态修复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4 森林生态修复模式的改进完善 |
5.2 政府供给模式的改进 |
5.2.1 国内外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现状分析 |
5.2.2 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形成机制分析 |
5.2.3 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制约因素分析 |
5.2.4 森林生态服务政府供给的改进完善 |
5.3 市场供给模式的改进 |
5.3.1 国内外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分析 |
5.3.2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形成机制分析 |
5.3.3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化制约因素分析 |
5.3.4 森林生态服务市场供给的改进完善 |
5.4 三种模式比较分析 |
5.4.1 三种模式适用范围分析 |
5.4.2 三种模式实施效率分析 |
5.4.3 三种模式优劣分析 |
5.4.4 混合结构供给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黄龙县森林生态服务供给案例分析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1.1 自然条件概况 |
6.1.2 社会经济情况 |
6.1.3 森林资源情况 |
6.2 黄龙县森林生态服务外部性解析 |
6.2.1 生态功能多重属性价值分析 |
6.2.2 生态服务多层次供给价格分析 |
6.2.3 生态服务多层次供给模式分析 |
6.2.4 混合结构供给成本效益分析 |
6.3 黄龙县森林生态特区的构想 |
6.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6.3.2 推进集居生产模式 |
6.3.3 提升森林生态效能 |
6.3.4 完善资金筹集体系 |
6.3.5 创新生态特区体制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生态税税率区间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不足 |
1.3.1 文章创新点 |
1.3.2 文章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生态税率相关文献综述 |
2.1 生态税的内涵 |
2.2 生态税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2.3 生态税税率的综述 |
2.3.1 国外生态税税率 |
2.3.2 国内生态税税率 |
2.4 总结与评述 |
第三章 我国生态税税率设计相关因素分析 |
3.1 税收负担 |
3.1.1 经济增长与税负 |
3.1.2 我国税负的现状 |
3.1.3 税收中性与税收负担 |
3.1.4 小结 |
3.2 税收成本 |
3.2.1 政府成本 |
3.2.2 纳税人成本 |
3.2.3 小结 |
3.3 税收收益 |
3.3.1 政府收益 |
3.3.2 纳税人收益 |
3.3.3 小结 |
3.4 就业水平 |
3.4.1 税收与就业 |
3.4.2 我国就业压力较大 |
3.4.3 生态税的双重红利效应 |
3.4.4 小结 |
3.5 生态成本内部化 |
3.5.1 生态税与外部性的内部化 |
3.5.2 排污权交易 |
3.5.3 小结 |
3.6 区域平衡与差别税率 |
3.6.1 区域不平衡现状 |
3.6.2 差别生态税税率 |
3.6.3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税率区间模型的设计 |
4.1 合理生态税率满足的基本条件 |
4.2 生态税率上限模型 |
4.2.1 生态税的开征不增加税负 |
4.2.2 生态税的开征不显着降低 GDP 的增速 |
4.2.3 生态税开征不会大幅增加失业率 |
4.2.4 生态税率的上限水平 |
4.3 生态税率下限模型 |
4.3.1 生态税收益大于生态税成本 |
4.3.2 生态税税收收入大于现存相关税收 |
4.3.3 生态税率的下限水平 |
4.4 生态税率区间模型及测算 |
第五章 建议与思考 |
5.1 结论 |
5.2 建议 |
5.3 思考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经济危机凸显我国内需不足问题 |
1.1.2 海外市场战略的成本越来越高昂 |
1.1.3 树立可持续消费观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4 积极采取措施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中西方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
1.3.2 关于扩大内需的研究观点综述 |
1.4 研究的思路、方法及框架安排 |
1.4.1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关于居民消费的财政理论及启示 |
2.1 凯恩斯以前的主要经济学家有关消费问题的学说 |
2.1.1 西方古典经济学家的消费学说 |
2.1.2 马克思的消费理论 |
2.1.3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 |
2.2 凯恩斯及其他经济学派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理论 |
2.2.1 凯恩斯学派的理论 |
2.2.2 其他经济学派的理论 |
2.3 西方财政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
第3章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现状 |
3.1 对目前我国消费需求的量的判断 |
3.1.1 近十年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3.1.2 我国目前的消费率与消费结构 |
3.1.3 我国目前的投资需求和净出口 |
3.2 对我国消费需求的质的判断 |
3.2.1 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
3.2.2 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分析 |
3.3 居民消费需求与居民结构 |
第4章 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4.1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主要约束 |
4.1.1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收入约束 |
4.1.2 我国居民消费面临的资源约束 |
4.2 影响我国居民即期消费的收入约束分析 |
4.2.1 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分析 |
4.2.2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
4.3 粗放式的经济增长对居民的可持续消费形成了资源约束 |
4.3.1 无效供给的表现 |
4.3.2 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原因 |
4.3.3 无效供给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
4.4 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其他因素 |
4.4.1 预期因素对消费的影响 |
4.4.2 消费信贷制度对居民消费的刺激 |
4.4.3 消费习惯的制约作用 |
第5章 我国刺激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回顾与评价 |
5.1 我国近十年鼓励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回顾 |
5.1.1 1998-2004年的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 |
5.1.2 2005-2008年的财税政策回顾及评价 |
5.1.3 2008年以来的财税政策及评价 |
5.2 财税政策对刺激居民消费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5.2.1 税收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5.2.2 政府转移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 |
第6章 现行财税制度对拉动居民消费存在制度性困境 |
6.1 现行税收制度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不足 |
6.1.1 税收的调节功能机制 |
6.1.2 税收调节功能弱化,加剧了居民消费的收入约束 |
6.1.3 税收调节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
6.2 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压抑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
6.2.1 消费环境滞后影响了居民消费 |
6.2.2 基本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弱化了居民消费能力 |
6.2.3 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限制了农民消费 |
6.3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降低了居民的消费预期 |
6.3.1 我国社会保障总量投入偏低 |
6.3.2 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 |
6.3.3 社会保障目标模糊,措施零敲碎打力度不够 |
6.3.4 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逃避形成制度性缺陷 |
6.3.5 统筹层次过低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
6.4 生态财税制度缺失不利于居民的可持续消费 |
6.4.1 生态收费制度存在的问题 |
6.4.2 具有生态意义的税制现状分析 |
第7章 提升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财税措施 |
7.1 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 |
7.1.1 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措施 |
7.1.2 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措施 |
7.2 改进现行税制调节能力的基本构想 |
7.2.1 改进所得税类的基本构想 |
7.2.2 改进商品税类的基本构想 |
7.2.3 其他税类的改进问题 |
7.3 改善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 |
7.3.1 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基本公共产品供应 |
7.3.2 解决城乡居民住房消费的财税措施 |
7.4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
7.4.1 西方国家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7.4.2 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 |
7.5 促进居民实现可持续消费的财税措施 |
7.5.1 西方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 |
7.5.2 构建我国生态税体系的基本构想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制约我国生态税实施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价值核算的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以大柴旦矿业为例[D]. 陈伟.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2]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辽宁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研究[D]. 吴海建.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4]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动态生态税模型研究[J]. 王海灵,孙雪莲. 生态经济, 2015(02)
- [5]关于构建绿色环境税体系的研究[D]. 吴佳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6]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筹集方式研究 ——以生态彩票为例[D]. 张冠坤. 北京林业大学, 2012(09)
- [7]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生态税研究[D]. 姚慧玲. 兰州大学, 2012(09)
- [8]基于生态系统功能多重属性的森林生态服务提供研究[D]. 刘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
- [9]我国生态税税率区间的实证研究[D]. 张静. 华东交通大学, 2012(02)
- [10]刺激我国居民消费的财税政策研究[D]. 张巍.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