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以苏州为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胡汪琪[1](2021)在《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快速建设并广泛展开,政府为其提供相应优惠政策支持,并对其进行制度化管理,有效提高了工业园区整体发展速度与质量,与此同时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互之间发生了摩擦。最先从大城市的工业园区发现越来越容易出现产业与城镇发展分离、城市功能不完整、产业聚集效应弱、环境问题凸显等现象,而这些现象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并尝试去解决问题,针对大城市工业园区的规划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其中的部分问题。城镇化进程中受大城市优先发展倾向,小城镇的发展较为缓慢,但小城镇依然是城镇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作为产业承载、人口承载、区域中心的重要功能;同时,小城镇依然是联系城乡的基础环节,是城之尾、乡之首。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完善对小城镇的发展具有卓越成效,当前小城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类似大城市工业园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与不同情况的问题,园区与小城镇布局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小城镇工业园区与城镇之间协调发展成为本文所需要规划研究的关键。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产城关系与空间布局理论,本文基于产城融合视角对小城镇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策略进行研究,旨于以规划角度解决产城空间发展不协调所产生的问题并对园与城之间区域统筹规划。
王清恋[2](2021)在《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文中指出历史城区是城市中体现历史发展过程或某一发展时期风貌的地区,往往是城市的中心区域,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核心区域。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在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开发运动后,导致我国的历史城区大多面临着破碎化和零散化的境地,历史城区内空间供给与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历史城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历史城区发展过程中,供需的不平衡导致历史建筑及风貌的保护不力、人居环境质量低下、人口及建筑容量居高不下等外在表征的出现,这使得以历史空间保护为主的传统规划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历史城区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使研究更加关注在资源约束下的历史城区空间供给的协调与管控。我国在2018年新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标准》中明确提出在名城中划定历史城区保护界限,应优化城区内用地功能、疏解人口、改善城市交通及基础设施等,并提出控制要求及管理建议。在新时期,如何建立一种历史城区整体保护模式,如何科学地判断历史城区现有矛盾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其根源,如何测度并精准管控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所需的容量是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将“环境容量”的概念引入到历史城区的研究中,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通过剖析历史城区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容量表征、影响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确定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及其价值属性、分类及作用机制,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构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及指标体系并对南岗历史城区进行评价,以明确在“量值”及“发展目标”两个维度的评价结果,并以此作为容量评价标准。为了有效应对南岗历史城区现状供给问题,引入容量控制的思维,提出存量更新、结构升级以及多元融合的历史城区规划模式。结合我国现行历史城区相关规划对于供给研究的需求,根据“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对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及“发展目标”划分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地块单元基于容量控制思维提出规划模式及策略。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理论与实地调查、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容量评价以及应对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及策略。基础理论研究从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入手,通过对于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容量及相关概念的推演形成历史城区容量概念及其多维表达。构建了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等在历史城区容量研究中的理论框架。系统地阐释了历史城区容量的内涵,包括对象系统、目标构成以及基本特征,并引入评价技术方法为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与借鉴。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研究,选取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从其自然景观环境、历史文化环境、人居环境三个方面深入剖析其容量表征。为了进一步诠释历史城区容量产生机制究其容量表征及根源,从历史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土地利用容量以及社会经济容量四个方面探讨历史城区容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的价值属性、分类及相互作用机制,引入“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并由此提出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通过多维指标选取及筛选,构建“数量—质量”及“可持续发展”双目标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研究,通过指标数据的获取及处理,分别在双维度下对于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进行评价分析。“数量—质量”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公益性要素的底线约束、经济要素评价以及基于美学性的视觉景观的修正,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量值”。“可持续发展”维度的评价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的可持续发展模型,分别对历史城区容量的压力性、状态性和响应性要素分析,以确定历史城区容量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双维度的评价结果分别对容量进行“量值”及“目标”导向的类型划分。为应对南岗历史城区容量问题研究引入容量控制思维,通过梳理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的缺失与需求,提出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容量目标体系和规划模式,解析不同规划层级的衔接关系,进而根据双维度评价结果分别对于历史城区容量提出规划策略。论文的创新成果包括:揭示了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之间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基于“数量—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两个维度的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南岗历史城区应对容量控制的规划模式和策略。本研究提出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方法,基于现状容量提出精细化管控指标,探究城区未来发展的容量限度,将为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精准化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借鉴。
董晨雪[3](2020)在《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健康养老将健康理念引入养老领域,不仅关注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生活需要,还关注其医疗照护、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等,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方面统筹协调养老资源,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需求。随着老龄社会的不断深化,健康养老已经成为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目前,我国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趋势,尽管与之相应的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却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的问题。关注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公平的正义,是聚焦老年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结法,在归纳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健康养老的重要意义及发展现况,并以江苏省太仓市、合肥市肥西县、重庆市九龙坡区为例展开调查研究,对其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供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城乡间、还是地区间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健康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也有所不同。为此,本文将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归纳为: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并将其原因归结为: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最后,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以及社会福利理论,提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分别为: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以期能够对我国健康养老的发展提供相关思考,促进我国健康养老服务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刁苏娴[4](2020)在《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为例》文中认为城市滨水区因为人们对水的喜爱而备受追崇,东太湖是太湖与苏州城区相结合的区域,浩渺的太湖的东端在此画上完美句号。近几年,苏州市政府在太湖新城开发过程中高度重视对滨湖水岸线景观带的生态建设,并试图协调好生态与人文,以人为本与以自然生态为本,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以其达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状态。苏州是着名的江南水乡,有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泊,京杭大运河绕古城而过,苏州建城至今已有2533年历史,水环境一直与苏州百姓生活密不可分,长期以来逐渐建立了人们与水的情感纽带。苏州历史的辉煌发展借助了其地理环境中水的优势,将人文历史和地理文化很好地交织在一起,产生了今天的影响力。在当今社会公共环境打造过程中,我们既负有历史传承的责任也肩负开创未来的义务,借助于对共生思想的理解和运用有利于建立起历史与当下、未来的共生;人与自然的共生;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共生,通过这些理念可以探索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需遵循的原则、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加强滨水景观设计,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出发,从陆域空间、水域空间、水陆过渡空间全方位、无死角地科学设计,以共生方式推进滨水景观在当今社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共生思想是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起源于生物学,后被运用到相关学科领域,坚持共生思想就是要了解对立双方的中间领域和圣域,并互相尊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环境污染与之而来,自然生态遭受人为破坏,历史文脉逐渐缺失,日益严重的生态文明危机导致人们逐渐开始重视滨水区的建设。滨水景观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社会人文和经济效益的发展起着驱动作用,如何将共生思想运用在城市滨水景观中,让地域文化和景观相融,人与自然共生,现在与未来相接,是非常值得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勾娜[5](2020)在《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文化名城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而历史街区是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各地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历史街区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取得了不同的成效。湖南现有长沙、岳阳、凤凰、永州等四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拥有的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也是颇值得注意的。本文选择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七个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即长沙市太平街、潮宗街,岳阳市洞庭南路、陆城南北正街,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沙湾历史街区,永州市柳子街。本文在界定概念和阐述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分析各街区及其资源,认为其历史文化、教育、科学价值,是开发利用的重要前提。其次,从理念影响、价值驱动、需求推动的角度论述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再次,从开发主体的角度分析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认为其开发利用模式有两种:政企主导型和政企合作型。其中,政企主导型可分为政府主导型(永州柳子街)和企业主导型(凤凰古城历史街区和沙湾历史街区);政企合作型可分为政府和国有企业合作型(长沙太平街、潮宗街和岳阳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政府和非国有企业合作型(岳阳陆城南北正街)。结合具体案例,本文对不同类型街区的开发利用作了分析,对其开发利用的成效进行阐述,并总结了这些街区开发利用的共性与差异。最后,本文综合考察,认为七个街区的开发利用有如下问题: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保护和开发的关系不协调;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针对问题,本文结合相关政策和行业趋势,为问题解决提出具体对策,旨在从开发利用入手,为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为中国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王佳俊[6](2020)在《苏州市域村庄分类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五大核心任务之一,村庄分类是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基础。本文以苏州市下辖的979个行政村为对象,在构建乡村分类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以期为生态宜居乡村的分类建设提供依据。首先,论文梳理了乡村发展评价、村庄演变和村庄分类的相关文献,根据村庄系统结构,考虑到苏州市乡村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可得性,构建了包括区位交通、规模形态、土地利用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富民增收、资源禀赋等九个方面的分类指标体系。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提取了农业基础和潜力、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区位与交通可达性、基础建设水平4类代表性指标;通过叠加组合法将979个乡村划分为综合型、潜力型、特色型、一般型,其中特色型分为农业型和文化特色风貌型。第三,针对4种类型村庄,论文深入讨论了其特征和发展策略。其中,综合型村庄经济综合发展水平高,主导产业突出,特色工业、农旅融合、电商等新型业态模式均衡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人居环境品质较高,是产居融合的高水平精品乡村;潜力型村庄具有良好的区位与交通优势,并向综合型村庄演进,应加强产业与基础设施提升,形成产业集聚发展、适度规模建设的新型城镇化社区;特色型中的农业型村庄,以农业产业主导发展,可通过产业融合向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方向发展,采取功能提升、产业提升策略,形成规模化、集中化特色农业型村庄;特色型中的文化特色风貌型村庄,具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应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采取保护优先、特色提升策略,形成文化旅游与历史经典产业为主、产居协调的文旅型村庄;一般型村庄各方面优势不明显,该类村庄积极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整治环境,形成适宜居住的乡村一般社区。
储秦[7](2020)在《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控制地带“微更新”研究 ——以丽江八河片区为例》文中指出建设控制地带与历史文化名城核心保护区相邻,是历史街区向现代城市街区的过渡区域,就目前来看,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工作尚未得到应有的保护和重视,目前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建设控制地带内需要绝对保护的要素占比不多,但它仍然是最能体现当地文化特色风貌、承载原住民生活记忆的重要片区。本文以丽江八河片区为例,深入走访和调研八河片区现状,梳理其十余年的历史沿革、空间变迁状况,结合八河片区居住环境恶化、原住民大量流失的发展困境,归纳提炼出八河片区地脉割裂、文脉迷失、人脉断联三大症状,针对八河片区目前面临的发展困境,采用“微更新”的更新模式对八河片区进行适应性研究与实证设计,提出地脉修复、文脉传承、人脉联结三大策略,以此论证“微更新”在建设控制地带保护与更新工作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探索符合建设控制地带自身特性的保护与更新方法以期为我国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张小龙[8](2019)在《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空间设计研究的焦点从建筑设计拓展到村庄与生态空间设计领域之后,就会发现在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中提出的“坚固、实用、美观”建筑设计三要素的基础上,逐渐演化拓展到功能、环境、经济、活力和增长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空间要素方面,空间设计的内涵随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变得更加丰富,范畴也随之延展到空间动力、区域关系、社会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等方面。2017年,我国持续强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特色田园乡村”的培育建设凸现,于是乡村空间设计中的“土地、空间、人才”三要素,就成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激活土地、创新空间、育留人才”三个重要的“动力点和增长极”。因此,以探索“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活力为前提,营造田园乡村空间特征,提升乡村建设质量和空间品质,创新乡村空间设计新方法,研究乡村建设的新动力,解决乡村空间特色弱化、经济动力不足问题,成为引导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从空间设计研究出发,借助极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从乡村空间规划与设计领域中调查、评析、选取空间设计要素动力,为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构建新框架,创立空间设计新方法,并通过苏州田园乡村设计,探索培育内生极化发展的新动力。首先从国内外文献与实践案例研究中,对空间、极化、特色田园乡村等相关概念理论进行梳理,阐述“极化”与乡村建设内生动力的转换借鉴关系;其次,梳理苏州乡村空间演化、转型的特征及问题。其三,通过对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的极化动力特征解析,选取“花野圩村、树山村和冯梦龙村”等不同类型乡村的典型案例,结合专家咨询法对案例中影响空间“极”动力因素进行评价、权重指标分析,并运用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与极化动力要素体系,发现和培育乡村的极化增长与发展动力;最后,提出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为“明确空间边界层级、完善街巷道路网络、优化多极空间关系、设计特色建筑空间、回归乡土田园意象”做出富有江南韵味、苏州特色的田园乡村空间创新设计。论文所探索的乡村空间设计要素动力、评价、选取、极化培育和应用策略,对丰富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理论与实践创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为重塑田园乡村内生动力,促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
丁磊[9](2019)在《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文中提出苏州河作为上海市重要的母亲河,在历经了三轮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后,两岸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河道水环境及水体黑臭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但强排水系统带来的短历时降雨溢流污染问题日渐凸显,不得不在受限的滨岸带空间修建有限容量的地下调蓄池来应对,成为影响上海中心城区水质稳定的重要因素。与之对应的是,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普遍受损,同时滨岸带外围土地利用高度硬质化,缺乏类似于低影响开发(LID)、最佳实践管理(BMP)等针对非点源污染的适用性规划与管理措施,加剧了城市降雨径流及其污染负荷。排水体制是城市化过程中对滨岸带水文循环产生深刻影响的人工干预因素之一,也带来区域差异化的水环境问题。因此,以苏州河作为我国城市河流的典型案例,针对不同排水体制所面临的主要区域环境问题,探讨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土地利用共同作用下苏州河水环境响应特征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不仅在理论上具有较好的探索意义,而且也是上海及国内同类地区面临的进一步稳定提升水环境质量的迫切现实需求。论文基于多种分析方法与不同案例,系统分析了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结构的空间差异,提出了考虑排水体制和土地利用的滨岸带空间结构类型划分,明确了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特征因素对水环境质量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可分为以下几方面:(1)论文以苏州河沿线为例,系统分析了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实体结构特征及空间差异,从排水体制和土地利用的双重视角出发,尝试探讨滨岸带结构类型划分,并针对性分析不同排水体制带来的水环境问题,为深入探讨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土地利用共同作用下的苏州河水环境响应特征提供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苏州河处于流域下游,具有沿线开发强度高、滨岸带空间被严重挤占、岸线堤防硬化等强烈人工干扰特征。滨岸带类型的划分关系到其滨水自然生态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表达的取舍、河道岸线生态修复策略的选择,对城市河流具有重要的规划管理参考意义。但城市河流滨岸带的分类方法尚未取得共识,主流方法多参照两岸植被群落、土壤性质、用地开发等进行分类,难以表征滨岸带功能受到人工干预损伤而表现出的空间差异性。论文在回顾分析传统滨岸带宽度、生态功能等内涵后,借鉴国外滨岸带“三区”的分类思路,探讨提出以滨岸自然结构为基础,兼顾滨岸带人工干预开发的滨岸带分类方法,为城市地区滨岸带修复和管理模式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基于不同排水体制对滨岸带结构特征进行探讨,对滨水空间开发利用强度不同的苏州河而言是一种新的视角。由于不同排水体制区域的差异即反映了城市建设等非自然因素的变化,也充分考虑了滨岸带与河流水环境自然交互方式的变异。这决定了在高强度开发区域城市河道的实际情况下,对其滨岸带结构的研究,可以融合滨岸带城市化人工干预因素及滨岸带生态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国外传统滨岸带的“三区”划分为基础,探讨苏州河滨岸带的实体结构及生态特征。在综合考虑潮间带结构、横向宽度、植被群落、土地利用、排水模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河道水利等标准规范中的管理基线,界定了滨岸带结构各部分(潮间带、护岸带、近岸带)边缘位置。将苏州河沿线滨岸带划分为生态结构与功能相对完整的“四线三带”型、人工景观绿化的“三线两带”型、结构硬化、过渡空间缺失的“两线一带”三种基本类型。研究表明,“四线三带”“三线两带”型滨岸带仅有部分岸线存在于苏州河自排水地区,反映在滨岸带依然具有较完整的滨岸带物理结构、植被群落及宽度覆盖,但纵向空间上呈破碎化分布。值得关注的是,“两线一带”型结构在自排区及强排区均有体现,其滨岸带结构完整性已受到破坏,生态缓冲功能损伤。研究发现,苏州河滨岸带的物理结构及生态功能由自排区域至强排区域呈逐渐趋于简单。在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与河流的水文循环过程发生变化,可能加强了特定宽度内滨岸带空间对水环境的影响。在苏州河沿线区域城市建设过程中,若忽视对土地开发及排水体制加以规划限制,由“四线三带”型退化至“两线一带”型是滨岸带结构可能的演变趋势。论文发现对城市化地区滨岸带结构完整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2)论文以苏州河干流沿线、上游自排区支流与为例,分析了滨岸带不同宽度上土地利用、不透水率与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应用统计学冗余分析模型,深入剖析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与河道水质间的响应关系,明确了影响水质变化的主导因素,辨识了影响水质变化的滨岸带关键宽度,据此提出对滨岸带外围土地利用硬质化的低影响开发改造建议,为苏州河滨岸带管理与土地规划调控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苏州河干流、自排区支流的水质分异分别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空间变化存在显着响应关系,但在不同滨岸带宽度上响应关系存在空间差异。在较小的滨岸带宽度上(100 m-600 m),干流滨岸带建设用地比重及不透水率水平与水质变化显着负相关,自排区滨岸带水域景观斑块密度与水质变化显着正相关。较大的滨岸带宽度上(800 m-1200 m),干流滨岸带农业景观斑块密度与水质变化显着正相关,自排区滨岸带工业景观斑块形状和排列不规则性与水质变化显着负相关。模型解释能力结果表明,随着滨岸带宽度从大到小,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对水质变异的影响逐渐增加,100 m宽度上对水质指标变化的影响最强烈(累积解释能力最大达到90.5%)。由自排区至强排区,土地利用等影响因素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能力显着增强(干流81.7%,自排区41.1%)。结论认为,1)对于干流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滨岸带高建设用地比例与高不透水率是引致区域水质劣化的主要因素,对于自排区,保护滨岸带内复杂的水系分支结构与湿地坑塘,增强河流连通性可提升区域水环境质量。2)由于干流穿越强排区域,其滨岸带用地及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较自排区更加强烈,认为强排水体制的存在增加了滨岸带用地、景观格局特征对区域水质变化影响程度,扩大了滨岸带的影响范围。3)越邻近河道边缘,滨岸带土地利用结构与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的影响越强烈。因此建议将100 m作为跨不同排水体制地区滨岸带用地规划调控的参考宽度。(3)论文重点针对苏州河水质问题较为突出的强排区,利用高频次在线监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学冗余分析与线性回归模型方法,深入探讨了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事件的水质响应特征,尝试揭示强排区典型溢流事件下的受纳水质动态响应特征规律及影响因素。结合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水体黑臭评价方法,探讨水质黑臭对溢流事件的响应机制,为强排区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污染问题的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以WQI为水质综合因子,评价凯旋泵站全年22次典型溢流事件的水质变化趋势。发现断面水质在溢流事件发生后主要呈现“显着下降”、“轻微下降”、“先降后升”的响应变化特征。利用RDA模型分析溢流后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总降雨量、总溢流量、降雨强度、前期干旱天数等特征条件能够在溢流开后46小时内显着影响溢流后水质响应变化趋势(总解释率>50%)。水质变量与降雨溢流变量关系在时间尺度上存在动态性变化,也解释了溢流后水质“先降后升”的动态变化趋势。由于溢流事件后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存在动态性变化,通过管控较短历时尺度上(场次)的溢流特征来改善水质较为困难。因此研究以凯旋、武宁两座滨岸带排水设施2014-2015两年的溢流事件为例,构建线性回归模型,探究较长历时尺度上(每月)水质黑臭与溢流量、溢流频次的响应。结果表明,经验方程拟合优度良好,每月溢流量、频次与月黑臭响应时数呈稳定的、正向显着的线性影响关系。结合场次溢流事件的水质响应特征规律,结论认为,强排区在控制水质黑臭风险问题时应重点考虑将溢流量及频次作为主要管控目标,并可优先考虑控制溢流频次。
汪艳[10](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以苏州为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以苏州为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产城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建设需求 |
1.1.2 空间层面:功能各异、协调互补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形成诉求 |
1.1.3 建设层面:产城融合是小城镇工业园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方向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问题、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实践研究概述 |
2.1 国内外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产城融合 |
2.1.2 工业园的空间布局 |
2.1.3 小城镇与主城区 |
2.2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发展相关理论 |
2.2.1 增长极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强调突出产业集群效应 |
2.2.2 紧凑城市理论阐释用地混合重要作用 |
2.2.3 精明主义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主张居住与人文环境的塑造 |
2.3 产城融合与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综述 |
2.3.1 产城融合相关研究 |
2.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相关研究 |
2.3.3 产城融合理念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分析 |
2.4.1 丹麦卡伦堡成功案例研究 |
2.4.2 上海金桥产业园区成功案例 |
2.4.3 凤翔县产业园区规划案例研究 |
2.4.4 成功案例经验 |
2.5 研究评述小结 |
第三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产城融合策略研究 |
3.1 小城镇工业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布局关系 |
3.1.1 园区与主城区空间关系影响因素 |
3.1.2 小城镇工业园—城及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关系 |
3.2 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发展呈产城分离趋势及原因 |
3.2.1 园区产城分离的现象 |
3.2.2 产城分离趋势的空间布局原因 |
3.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布局思路 |
3.3.1 园—城区域要素协调发展 |
3.3.2 产业协调,发展产业集群化 |
3.3.3 功能复合,用地分布多元化 |
3.3.4 生态融合,注重自然和谐化 |
3.3.5 职住平衡,保障生活品质化 |
3.3.6 文化彰显,突出园区地方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空间融合发展评价 |
4.1 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研究综述 |
4.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
4.2.1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步骤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3 构建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体系 |
4.3 小城镇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程度评价标准 |
4.3.1 评价指标的取值根据 |
4.3.2 确定小城镇工业园评价指标的理想值 |
4.4 小城镇工业园区指标权重的计算 |
4.4.1 构造判断矩阵 |
4.4.2 计算各特征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
4.5 小城镇工业园区评价体系的构建 |
4.5.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小城镇工业园产城融合程度的评价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视角下景谷县林产工业园案例研究 |
5.1 景谷县威远镇林产工业园概况 |
5.1.1 景谷县威远镇基本介绍 |
5.1.2 林产工业园区概况 |
5.1.3 园区发展SWOT分析 |
5.1.4 相关规划解读 |
5.2 林产工业园区总体空间布局 |
5.2.1 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的空间关系 |
5.2.2 园-城区的空间统筹 |
5.2.3 园区内部空间布局分析 |
5.3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总体策略 |
5.3.1 林产工业园区与威远镇主城区融合策略 |
5.3.2 园区内部产城融合策略 |
5.4 林产工业园区功能多元布局 |
5.4.1 园区总体分区,统筹规划 |
5.4.2 功能融合整体布局形式 |
5.4.3 功能融合单元内部构建 |
5.4.4 园区突出产业,形成集聚 |
5.5 林产工业园区融合布局规划 |
5.5.1 园区人口规模预测 |
5.5.2 用地多元,合理混合布局 |
5.5.3 道路通畅,对外联系密切 |
5.5.4 突出地域特色,融合工业文化 |
5.6 林产工业园区综合生态可持续性规划 |
5.6.1 生态防护治理 |
5.6.2 走向循环经济 |
5.7 林产工业园区产城融合度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图片索引 |
附录C: 2018年部分规模以上入园企业情况 |
附录D: 评价体系中B2-C、B3-C等判断矩阵结果 |
(2)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简析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研究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历史城区”及相关概念认知 |
2.1.2 “容量”概念内涵与外延 |
2.1.3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界定 |
2.1.4 “历史城区容量”概念的多维表达 |
2.2 相关理论 |
2.2.1 历史城区整体性及原真性保护理论 |
2.2.2 城市空间形态的容量控制理论 |
2.2.3 城市可持续发展再生理论 |
2.3 内涵阐释 |
2.3.1 “历史城区容量”对象系统 |
2.3.2 “历史城区容量”目标构成 |
2.3.3 “历史城区容量”基本特征 |
2.4 技术方法 |
2.4.1 基于GIS平台的数据分析方法 |
2.4.2 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 |
2.4.3 视觉景观分析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及容量表征分析 |
3.1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
3.1.1 南岗历史城区形成及演变 |
3.1.2 南岗历史城区概况 |
3.1.3 历史文化遗存概况 |
3.2 调查思路及方案 |
3.2.1 调查思路 |
3.2.2 调查方案 |
3.3 南岗历史城区现状调查 |
3.3.1 自然景观环境 |
3.3.2 历史文化环境 |
3.3.3 人居环境 |
3.4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分析 |
3.4.1 自然景观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
3.4.2 历史文化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
3.4.3 人居环境容量表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影响因素及机理解析 |
4.1 影响要素对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
4.1.1 历史城区容量表征与根源 |
4.1.2 历史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
4.1.3 自然环境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
4.1.4 土地利用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
4.1.5 社会经济与历史城区容量关系 |
4.1.6 影响因素与历史城区容量的作用机理 |
4.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要素构成 |
4.2.1 容量评价要素属性 |
4.2.2 容量评价要素分类 |
4.3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 |
4.3.1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框架构建原则 |
4.3.2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理论框架构建 |
4.3.3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框架构建 |
4.3.4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框架构建 |
4.4 历史城区容量评价体系构建 |
4.4.1 指标多维选取与筛选 |
4.4.2 基于 “数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3 基于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
5.1 评价数据获取及处理 |
5.1.1 指标数据来源与获取 |
5.1.2 指标量化依据与分类 |
5.1.3 指标数据处理及权重确定 |
5.2 “数量—质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
5.2.1 基于约束性要素的容量底线 |
5.2.2 基于经济性要素的容量评价 |
5.2.3 基于美学性要素的容量修正 |
5.3 “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结果分析 |
5.3.1 容量压力结果分析 |
5.3.2 容量状态结果分析 |
5.3.3 容量响应结果分析 |
5.4 历史城区容量类型划分 |
5.4.1 基于 “数量—质量”类型划分 |
5.4.2 基于 “可持续发展”类型划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研究 |
6.1 历史城区容量控制思维引入 |
6.1.1 历史城区现行相关规划 |
6.1.2 现行规划对于容量控制的缺失与需求 |
6.1.3 基于容量控制的历史城区规划思考 |
6.2 基于容量控制的规划协同体系研究 |
6.2.1 目标体系构建 |
6.2.2 规划层次衔接 |
6.2.3 协同规划模式 |
6.3 南岗历史城区容量控制类型划分 |
6.3.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 |
6.3.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 |
6.3.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 |
6.3.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 |
6.4 应对容量控制的南岗历史城区规划策略 |
6.4.1 控制保护—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
6.4.2 适度更新—优先发展型规划策略 |
6.4.3 优化存量—重点发展型规划策略 |
6.4.4 优化存量—适度发展型规划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南岗历史城区满意度问卷调查 |
附录二:南岗历史建筑调研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 健康养老是推进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式 |
(二)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
(三) 我国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但仍不平衡、不充分且城乡差异显着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评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调查分析法 |
(三) 数据分析法 |
(四) 对比分析法 |
(五) 归纳总结法 |
五、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一) 研究内容 |
(二) 技术路线图 |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工具 |
一、基本概念 |
(一) 健康 |
(二) 老年健康 |
(三) 养老 |
(四) 健康养老 |
(五) 健康养老服务 |
(六)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
(七)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 |
二、理论工具 |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二) 正义论 |
(三) 社会福利理论 |
第二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一) 宏观需求 |
(二) 中观需求 |
(三) 微观需求 |
二、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一)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制度供给现状 |
(二)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投入供给现状 |
第三章 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基于三个地区的调查 |
一、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情况 |
(一) 数据来源 |
(二) 样本基本情况 |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 |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分析 |
二、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情况 |
(一) 信息来源 |
(二) 三个地区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的背景 |
(三)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现状 |
(四) 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供给分析 |
三、三个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对比分析 |
(一) 总体服务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
(二) 城乡间供给和需求存在差异 |
(三) 地区间城乡供需差异有所区别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 城乡需求差异显着,统筹协调存在困难 |
(二) 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
(三) 服务理念较为传统,健康养老有待深化 |
(四) 城乡供给差异显着,共建共享仍需加强 |
二、我国城乡健康养老服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城乡环境、生活观念存在不同,行为选择存在差异 |
(二) 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尚未健全,供给效果尚未凸显 |
(三) 健康养老服务理念发展较晚,相关探索有待加强 |
(四) 养老服务城乡供需结构失衡,统筹协调仍需推进 |
第五章 基于差异的正义——构建我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思考 |
一、正视差异,构建中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一) 建立覆盖全民的统一的健康养老制度 |
(二) 构建“基本+补充”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
二、精准供给,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供给有效提升 |
(一) 扎根健康养老实际需求 |
(二) 夯实健康养老基础建设 |
(三) 完善健康养老服务内容 |
(四) 加强健康养老人才保障 |
(五) 优化健康养老资源配置 |
三、更新理念,保障老年群体健康养老服务权益 |
(一) 深化健康养老研究探索 |
(二) 推进健康养老理念传输 |
四、统筹发展,促进区域城乡养老服务协调推进 |
(一) 统筹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
(二) 特别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
(三) 协调区域健康养老差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 |
后记 |
(4)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共生思想下的城市滨水景观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共生思想的起源发展 |
一、共生思想的起源 |
二、共生思想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共生的构成 |
四、共生思想在相关领域的研究 |
第二节 城市滨水景观的理论阐述 |
一、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 |
二、滨水景观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城市滨水景观的演变和形成 |
第三节 共生思想对滨水景观的影响 |
一、共生思想在环境中的作用 |
二、共生思想对滨水景观规划的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一、新加坡滨海花园 |
二、清溪川改造 |
第二节 国内相关案例分析研究 |
一、郑东新区 |
二、苏州环古城步行道 |
第三节 相关案例对课题研究的启示 |
一、人与自然的共生 |
二、人与文化的共生 |
三、人与技术的共生 |
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 |
第一节 城市滨水景观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一、我国城市滨水景观面临的问题 |
二、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二节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
一、防洪排涝原则 |
二、自然生态原则 |
三、以人为本原则 |
第三节 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 |
一、自然生态共生策略 |
二、经济生态共生策略 |
三、人文生态共生策略 |
第四节 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空间设计方法 |
一、陆域空间设计方法 |
二、水域空间设计方法 |
三、水陆过渡空间设计方法 |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共生思想的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
第一节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的概况 |
一、区域位置分析 |
二、周边资源分析 |
三、人文历史 |
第二节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现状分析 |
一、水体生态系统 |
二、滨水护岸 |
三、滨水区周边的过渡空间 |
第三节 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
一、设计思路 |
二、专项设计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5)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历史文化名城 |
二、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街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文化经济学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市场营销理论 |
第二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及文化资源分析 |
第一节 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长沙市太平街及其文化资源 |
二、长沙市潮宗街及其文化资源 |
第二节 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岳阳市陆城南北正街及其文化资源 |
二、凤凰县古城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三、凤凰县沙湾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四、永州市柳子街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第三节 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及其文化资源 |
一、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 |
二、岳阳市洞庭南路历史街区文化资源 |
第三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动因 |
第一节 历史街区保护与活用理念的影响 |
一、国际社会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
二、国内有关历史街区保护和活用的理念 |
第二节 实现历史街区经济价值的现实驱动 |
一、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
二、间接经济价值的驱动 |
第三节 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 |
一、社会生活需求的推动 |
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需求的推动 |
第四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模式 |
一、政企主导型开发利用模式 |
二、政企合作型开发利用模式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一、休闲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二、旅游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三、居住主导型历史街区的开发利用 |
第三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特色 |
一、保护街区文化遗产,体现遗产的公共属性 |
二、发挥街区特色优势,推动资源向资产转化 |
三、积极融入现代生活,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
四、整合开发遗产资源,追求规模经济效益 |
第五章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
一、管理和开发模式效益有待提升 |
二、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不协调 |
三、资源开发路径和实现成效受限制 |
第二节 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的对策 |
一、提升遗产管理效力,彰显开发模式的生命力 |
二、协调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
三、拓展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苏州市域村庄分类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分类是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
1.1.2 乡村分类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新要求 |
1.1.3 苏州市村庄分类标准有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方法 |
1.2.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乡村分类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村庄分类 |
2.1.3 与已有苏州乡村振兴规划中村庄分类方案的异同 |
2.2 国内外村庄分类相关研究 |
2.2.1 国外村庄分类研究动态 |
2.2.2 国内村庄分类研究动态 |
2.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乡村发展理论研究 |
2.3.1 乡村分类指标体系研究 |
2.3.2 村庄功能分化与类型形成 |
2.4 村庄分类方法研究 |
2.4.1 研究范围 |
2.4.2 分类方法介绍 |
2.4.3 数据来源 |
2.4.4 研究中涉及的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苏州市域村庄演变及发展现状 |
3.1 苏州村庄演变阶段 |
3.1.1 乡村工业起步阶段:工业发展主导类型分化 |
3.1.2 工业园区发展阶段:空间集聚主导类型分化 |
3.1.3 产业多元发展阶段:多元发展主导类型分化 |
3.2 苏州乡村价值再认识与建设难点 |
3.2.1 苏州乡村价值再认识 |
3.2.2 苏州乡村建设难点 |
3.3 苏州村庄发展特点 |
3.3.1 村庄空间分布特征 |
3.3.2 村庄人口分布特征 |
3.3.3 村庄经济发展特征 |
3.3.4 村庄面积差异特征 |
第四章 苏州市域村庄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
4.1 苏州市域村庄分类基础指标体系建立 |
4.1.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
4.1.3 基础指标体系建立 |
4.2 指标体系科学性与可行性操作 |
4.2.1 指标体系精简检验指标数据可行性 |
4.2.2 主成分分析论证指标因子科学性 |
4.3 村庄分类方法科学性验证 |
4.3.1 村庄分类方法尝试 |
4.3.2 村庄分类方法确立及科学性验证 |
4.4 村庄分类指标体系重构与单类指标分类结果分析 |
4.4.1 重构后村庄分类指标体系 |
4.4.2 按大类指标分类结果分析 |
4.5 叠加组合后分类类型划分结果 |
4.5.1 叠加组合法划分 |
4.5.2 四大类型简述 |
第五章 苏州市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特征 |
5.1 综合型村庄 |
5.1.1 综合型村庄空间格局 |
5.1.2 综合型村庄内在特征 |
5.1.3 案例:综合型村——永联村 |
5.2 潜力型村庄 |
5.2.1 潜力型村庄空间格局 |
5.2.2 潜力型村庄内在特征 |
5.2.3 案例:潜力型村——肖泾村 |
5.3 农业型村庄 |
5.3.1 农业型村庄空间格局 |
5.3.2 农业型村庄内在特征 |
5.3.3 案例:农业型村——珍北村 |
5.4 文化特色风貌型村庄 |
5.4.1 文化特色风貌型村庄空间格局 |
5.4.2 文化特色风貌型村庄内在特征 |
5.4.3 案例:文化特色风貌型村——陆巷村 |
5.5 一般型村庄 |
5.5.1 一般型村庄空间格局 |
5.5.2 一般型村庄内在特征 |
第六章 基于分类的市域村庄差异化发展策略和建议 |
6.1 村庄发展原则和总体策略 |
6.1.1 发展原则 |
6.1.2 总体策略 |
6.2 综合型村庄发展策略 |
6.2.1 策略选择 |
6.2.2 策略实施 |
6.3 潜力型村庄发展策略 |
6.3.1 策略选择 |
6.3.2 策略实施 |
6.4 农业型村庄发展策略 |
6.4.1 策略选择 |
6.4.2 策略实施 |
6.5 文化特色风貌型村庄发展策略 |
6.5.1 策略选择 |
6.5.2 策略实施 |
6.6 一般型村庄发展策略 |
6.6.1 策略选择 |
6.6.2 策略实施 |
第七章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控制地带“微更新”研究 ——以丽江八河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双修”背景下新的挑战 |
1.1.2 旧有“拆旧建新”的更新方式已不再适用 |
1.1.3 建设控制地带各项建设活动的失格 |
1.1.4 学界相关研究的不足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拟解决的问题 |
1.2.3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街区的相关概念 |
1.3.2 建设控制地带的概念 |
1.3.3 “微更新”的概念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必要性 |
1.5.1 典型性 |
1.5.2 代表性 |
1.5.3 必要性 |
1.5.4 对建设控制地带进行“微更新”的思考 |
1.6 建设控制地带相关研究分析 |
1.6.1 建设控制地带与城市周边片区的联系 |
1.6.2 建设控制地带的价值认知 |
1.6.3 相关研究动态 |
1.6.4 其它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研究动态 |
1.6.5 总结与反思 |
1.7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微更新”相关研究 |
2.1 理论来源 |
2.1.1 城市更新的相关理论 |
2.1.2 城市针灸理论(1982) |
2.1.3 城市触媒理论(1989) |
2.1.4 有机更新理论 |
2.2 “微更新”的原则 |
2.2.1 协调性 |
2.2.2 延续性 |
2.2.3 原真性 |
2.2.4 微型性 |
2.2.5 动态性 |
2.3 “微更新”的特性分析 |
2.3.1 “微更新”的微型性 |
2.3.2 “微更新”的差异性 |
2.3.3 “微更新”的可操作性 |
2.4 “微更新”更新要素分析 |
2.4.1 物质要素 |
2.4.2 文化要素 |
2.4.3 空间要素 |
2.5 “微更新”的设计目标 |
2.6 “微更新”模式的意义 |
2.7 相关研究进展 |
2.8 小结 |
第三章 八河片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 八河片区概况 |
3.2 丽江历史沿革 |
3.3 上位规划分析 |
3.3.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88版)》 |
3.3.2 《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4年版)》 |
3.3.3 《丽江大研古城保护详细规划(1998)》 |
3.3.4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
3.4 八河片区本底分析 |
3.4.1 相对浓厚的纳西传统民族文化遗存 |
3.4.2 依旧完整的图底关系 |
3.4.3 片区内新旧建筑的肌理对比 |
3.4.4 现状建筑分析 |
3.4.5 街巷尺度分析 |
3.5 大研古城对八河片区的影响分析 |
3.6 八河片区问卷调查分析 |
3.6.1 居民居住情况 |
3.6.2 居民活动情况 |
3.6.3 交通情况 |
3.6.4 绿化景观满意度 |
3.6.5 环境卫生满意度 |
3.6.6 改造意向 |
3.7 八河片区的问题归纳 |
3.7.1 普遍问题分析 |
3.7.2 生活环境的异化 |
3.7.3 人口比例的失衡 |
3.7.4 片区活力的匮乏 |
3.7.5 管理与控制的缺失 |
3.8 八河片区发展困境的根源探析 |
3.8.1 地脉割裂 |
3.8.2 文脉迷失 |
3.8.3 人脉断联 |
第四章 “微更新”更新模式分析 |
4.1 “微更新”的更新要点分析 |
4.1.1 空间体系构建 |
4.1.2 片区肌理延续 |
4.1.3 多元功能复合 |
4.1.4 景观塑造提升 |
4.2 “微更新”的更新手法参考 |
4.2.1 法国巴黎马莱区保护与更新实践 |
4.2.2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 |
4.2.3 上海田子坊历史街区更新项目 |
4.2.4 案例的分析和思考 |
4.2.5 “微更新”的更新模式构建 |
4.3 小结 |
第五章 丽江八河片区实证设计分析 |
5.1 八河片区的“微更新”模式 |
5.2 “微更新”的更新策略 |
5.2.1 地脉修复 |
5.2.2 文脉传承 |
5.2.3 人脉联结 |
5.2.4 小结 |
5.3 “微更新”的更新手法 |
5.3.1 第一步:整体环境提升 |
5.3.2 第二步:局部触媒植入 |
5.3.3 第三步:院落优化更新 |
5.4 “微更新”的管控机制 |
5.4.1 政府引导下的多方参与 |
5.4.2 充足资金筹备和利益分配保障 |
5.4.3 监管实施力度的加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访谈记录 |
附录 D:图表目录 |
(8)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
1.1.2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 |
1.1.3 苏州乡村空间极化发展趋势与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空间与极化理论的基础研究 |
2.1 概念 |
2.1.1 空间与极化 |
2.1.2 特色田园乡村 |
2.1.3 乡村空间 |
2.2 相关理论研究 |
2.2.1 城乡融合理论 |
2.2.2 极化理论 |
2.2.3 城市触媒、针灸理论 |
2.3 乡村建设设计方法 |
2.3.1 国外的乡村建设实践 |
2.3.2 国内的乡村设计实践 |
2.4 极化理论视角下乡村空间的推动力 |
2.4.1 乡村空间形态关系的协同力 |
2.4.2 乡村居住与产业结构优化力 |
2.4.3 乡村社会民俗文化的创新力 |
2.4.4 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力 |
2.4.5 乡村空间设计的“极点”与推力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极化”视角下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分析 |
3.1 苏州乡村空间现状特征 |
3.1.1 苏州乡村空间特征 |
3.1.2 苏州乡村的现状问题分析 |
3.2 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的类型与极化特征 |
3.2.1 规模等级 |
3.2.2 极化特征 |
3.2.3 分类结果 |
3.2.4 典型案例 |
3.3 影响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的“极化”评价分析 |
3.3.1 评价空间动力设计的内容、模式、方法 |
3.3.2 设计要素与评价体系构建 |
3.3.3 典型案例的权重特征解析 |
3.3.4 田园乡村综合的特色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中的极化动力 |
4.1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中的动力适用性 |
4.1.1 乡村空间要素的构成 |
4.1.2 空间动力要素的选定 |
4.2 乡村空间设计要素与评价指标体系 |
4.2.1 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动力适用性的评价方法 |
4.2.3 典型设计案例评价分析 |
4.3 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体系的极化要素 |
4.3.1 花野圩村 |
4.3.2 冯梦龙村 |
4.3.3 树山村 |
4.4 “特色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的动力设计 |
4.4.1 山水田园空间 |
4.4.2 空间布局 |
4.4.3 街巷空间 |
4.4.4 建筑空间 |
4.4.5 节点空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极化理论的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策略与建议 |
5.1 田园乡村空间极化要素设计策略 |
5.1.1 回归乡土田园意向 |
5.1.2 明确空间边界等级 |
5.1.3 完善街巷道路网络 |
5.1.4 设计特色建筑空间 |
5.1.5 优化多极空间关系 |
5.2 苏州田园乡村空间特色优化设计建议 |
5.2.1 以花野圩为代表的“A1B1”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
5.2.2 以冯梦龙为代表的“A2B1”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
5.2.3 以树山村为代表的“A3B2”型特色田园乡村空间优化设计 |
5.3 多维动力推进下的乡村设计价值与目标 |
5.3.1 乡村设计的创新价值 |
5.3.2 乡村设计的多元目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9)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工作基础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2.苏州河沿线区域概况 |
2.1 苏州河沿线区域概况 |
2.2 苏州河沿线排水体制与排水模式 |
2.3 苏州河沿线滨岸带结构变化的空间差异与问题 |
3.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 |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滨岸带“四线三带”结构的提出 |
3.2.1 滨岸带横向分区界定依据 |
3.2.2 “四线三带”型结构的提出 |
3.3 “四线三带”结构随排水体制的变化 |
3.4 自排区至强排区滨岸带结构的变化特征 |
3.4.1 滨岸带横向各分区结构特征 |
3.4.2 排水体制与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响应 |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区域水质、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 |
4.2.1 区域水质空间变化特征 |
4.2.2 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特征 |
4.3 滨岸带景观格局特征及空间变化 |
4.3.1 干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2 自排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4.3.3 景观格局特征的空间差异 |
4.4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响应 |
4.4.1 干流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4.4.2 自排区水质对滨岸带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4.4.3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土地利用调控对策 |
4.5 本章小结 |
5.强排区水质对滨岸带排水设施溢流排放的响应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数据来源 |
5.1.3 研究方法 |
5.2 滨岸带泵站溢流排放的水质响应与因素分析 |
5.2.1 滨岸带典型泵站溢流排放的水质响应 |
5.2.2 溢流排放后水质劣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滨岸带泵站溢流量、频次对水质黑臭的影响 |
5.4 不同排水体制区域滨岸带的保护与修复探讨 |
5.5 本章小结 |
6.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创新性 |
6.3 不足与展望 |
7.参考文献 |
8.附件 |
附件一 苏州河野外样线调查植被主要植被类型名录及分布特征 |
附件二 苏州河沿线水质、土地利用空间变异相关方法与结果 |
致谢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10)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的城市化 |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名词定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
2.2 研究综述 |
2.3 理论框架构建 |
2.4 研究框架构建 |
2.5 研究方法 |
2.5.1 总体研究方法 |
2.5.2 具体研究方法 |
2.6 研究思路 |
2.7 研究路线 |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
3.4 小结 |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
4.3.1 影响因素 |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
4.3.4 城市管理总结 |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
6.1 发展经验总结 |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
6.3.1 论文的创新点 |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名目录 |
图表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以苏州为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产城融合视角下小城镇工业园区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以景谷威远镇林产工业园为例[D]. 胡汪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2]历史城区容量及其评价研究 ——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D]. 王清恋.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02)
- [3]基于差异的正义: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比较研究[D]. 董晨雪. 苏州大学, 2020(03)
- [4]基于共生思想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 ——以苏州吴中太湖新城滨水景观为例[D]. 刁苏娴. 苏州大学, 2020(03)
- [5]湖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开发利用研究[D]. 勾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苏州市域村庄分类与发展对策研究[D]. 王佳俊.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控制地带“微更新”研究 ——以丽江八河片区为例[D]. 储秦.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极化理论视角下的苏州特色田园乡村空间设计研究[D]. 张小龙.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3)
- [9]不同排水体制下苏州河滨岸带空间结构特征及水环境响应[D]. 丁磊.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6)
- [10]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