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因素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凤[1](2021)在《基于交配型基因的蛹虫草单孢菌株分离与杂交育种研究》文中认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一种食药用菌,菌种退化导致蛹虫草子实体产量降低、活力下降,是制约蛹虫草栽培的最突出问题之一。蛹虫草是异宗配合真菌,存在两类不同源的交配型MAT1-1和MAT1-2。本研究以采集并分离的蛹虫草子实体为材料,开展菌株分离与交配型鉴定、单孢分离与鉴定、菌丝培养条件比较、基于交配型基因继代培养退化、单孢杂交育种实验、杂交子代交配型基因表达分析、虫草素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等研究,为选育性状优良、遗传稳定的蛹虫草菌株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如下:1.经形态与ITS鉴定,确定CM1901、YNCC04菌株为蛹虫草。经交配型基因鉴定,CM1901菌株为含有MAT1-1、MAT1-2的双交配型菌株,YNCC04菌株为仅含有MAT1-1的单交配型菌株。2.以蛹虫草CM1901菌株为材料,获得了102株子囊孢子单孢菌株。测定单孢菌株交配型基因,结果显示子囊孢子菌株交配型存在3种类型,包括仅含MAT1-1、仅含MAT1-2的单交配型和同时含有MAT1-1和MAT1-2的亲本型,数量分别为57、24和21株,MAT1-1:MAT1-2为78:45。基于单因素培养条件实验,亲本菌株与不同交配型单孢菌株表现出了不同营养需求。3.基于q PCR的继代培养退化研究结果表明,MAT1-1在仅含MAT1-1、亲本型单孢菌株和亲本菌株中表达均相对稳定;MAT1-2仅在MAT1-2单孢菌株中表达相对稳定,而在亲本型单孢菌株和亲本菌株中,随继代培养的进行,表达量迅速下降直至缺失。4.利用性状优良的单交配型菌株各3株、两两杂交(共9组),3种单孢型菌株各3个及亲本(共10组)为对照组,进行蛹虫草杂交出菇实验。结果显示:CM1901亲本可以在培养基中产生带有成熟子囊壳的子实体,但其鲜重为5.77 g/瓶,表现出菌株退化现象。在9个杂交组合中,7个出草,出草率为78%,优秀率为100%,产量范围在6.37-18.00 g/瓶;其中仅含MAT1-1的CMSS02菌株参与的杂交组合平均产量最高,为14.79 g/瓶,是亲本菌株的2.5倍;仅含MAT1-2的CMSS30菌株参与的杂交组合(除CMSS102×CMSS30)平均产量最高,为15.10 g/瓶,是亲本菌株的2.6倍。在9株单孢菌株中,出菇率为66.6%,优秀率为11.1%,产量范围在5.23-18.00 g/瓶;其中CMSS30产量最高,为19.17 g/瓶,是亲本菌株的3.3倍,有子囊壳,但子实体颜色发白,直径较细;其次是CMSS07,为17.23 g/瓶,是亲本菌株的2.9倍,但无成熟的子囊壳。综合各性状说明,基因不同交配型的单孢杂交可以提高蛹虫草子实体的性状和产量。5.子实体交配型基因表达结果显示,与继代培养的菌丝体相比较,交配型基因表达有明显的的差异,MAT1-1相对表达较低,MAT1-2相对于MAT1-1表达量较高。6.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AMI)、IMP脱氢酶(Imp)、GMP合成酶(Gmp)报道是虫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q PCR结果表明,AMI、IMP都有较高的相对表达量,Gmp在各菌株中低表达。
秦梦晗[2](2021)在《黑色型黄粉虫培养蛹虫草关键技术及副产物利用技术初探》文中认为本文主要研究以黑色型黄粉虫和小麦作为栽培基质,栽培4种蛹虫草菌,通过观察子实体外观形态和测定子实体相关生长指标,筛选出最佳蛹虫草菌;并研究不同基质用量、接种量、料液比、虫麦比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确定最佳配方;同时研究添加蛹虫草菌糠的饲料对日本沼虾的生长及三种保护酶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4种蛹虫草菌中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三种蛹虫草菌种3.15515、3.15517、3.15519成功培育出蛹虫草子实体。3.15519号蛹虫草子实体长度最长、总鲜重最大,且基质利用率最高,子实体长度与其他组有显着差异(P<0.01);3.15517号数量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显着(P<0.01),但3.15517号子实体与3.15519号相比较短、较细;各处理组鲜重、基质利用率、生物学效率无显着差异(P>0.05)。分析得出,3.15519号菌株子实体生长情况最佳。2.基质用量对蛹虫草子实体数量、总鲜重、菌糠鲜重有显着影响(P<0.05),对子实体长度、生物学效率、基质利用率无显着影响(P>0.05);基质用量为35g时蛹虫草子实体的数量、总鲜重、长度及基质利用率最高。接种量对蛹虫草子实体鲜重、生物学效率、菌糠鲜重、基质利用率有显着影响(P<0.05),对子实体数量、长度无显着影响(P>0.05);当接种量为5ml时,蛹虫草子实体的数量、总鲜重、菌糠鲜重及基质利用率最高。料液比对蛹虫草子实体数量、总鲜重、菌糠鲜重、基质利用率有显着影响(P<0.05),对子实体长度、生物学效率无显着影响(P>0.05);料液比为1:1.2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总鲜重、菌糠鲜重及基质利用率最高。虫麦比对蛹虫草子实体数量、长度、总鲜重、菌糠鲜重、生物学效率和基质利用率有显着影响(P<0.01);虫麦比为1:2时各项指标数值最高,子实体数量、长度、菌糠鲜重生物学效率及基质利用率与2:1组和1:1组差异显着(P<0.05)。分析可得,基质用量为35g,接种量为5ml,料液比为1:1.2,虫麦比1:2为最佳配方。3.添加虫草菌糠的饲料对日本沼虾的体重、体长、存活率、饲料系数、POD酶活性、CAT酶活性有显着影响(P<0.05),对摄食量、增重率、摄食率、特定生长率和SOD酶活性无显着影响(P>0.05)。当虫草菌糠添加量为8%时,日本沼虾的体重、体长、存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SOD酶活性、CAT酶活性最高,饲料系数最低。添加量为8%的日本沼虾体重、体长及饲料系数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CAT酶活性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分析得出:虫草菌糠最适添加量为8%。
努尔买买提[3](2020)在《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虫草”是广义虫草属(Cordyceps)真菌的总称。我国的虫草产业主要涉及自然资源较为匮乏的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蛹虫草(C.militaris)等真菌。其中,蛹虫草的成分、药理作用与冬虫夏草相似,尤其是CMPs-4多糖,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由于蛹虫草能够人工培育,是解决野生虫草资源严重不足的有效手段;长期以来,一直是药用真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我国新疆丰富的水稻、小麦资源,为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菌种退化是制约蛹虫草人工培育技术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本文对蛹虫草的优质高产菌种选育和培养液配方优化开展了研究,旨在为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同时,本文还对蛹虫草多糖CMPs-4对人工食道癌细胞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Eca109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讨论,以期揭示CMPs-4的抗癌机制。本论文首先从野生蛹虫草子实体中筛选了亲本菌株,在此基础上,培育子实体;利用单孢子分离技术分离单子囊孢子,并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从不同交配型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产生的子实体中分离菌种,筛选出子实体产量较高的F1代杂交菌株。其次,结合新疆地区蛹虫草人工培育实际情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培养基质分别进行了处理,以分析不同培养基质处理对蛹虫草子实体长度、鲜干重、生物转化率以及产量、产值效益等方面的影响,筛选适宜本地蛹虫草人工栽培的基质。最后,运用MTT法检测了蛹虫草多糖CMPs-4对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CMPs-4多糖对Eca109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凋亡细胞的形态;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Hoechst33258染色、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了CMPs-4多糖对Eca109细胞凋亡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对Bcl-2、Bax、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从亲本子实体中共获得10个菌株。10菌株通过人工培育形成子实体后,进行单孢子分离获得60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其中37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可以成功扩增出鉴定交配型的目的产物。根据PCR分析结果显示,22株为MAT 1-1交配型,15株为MAT 1-2交配型。37单子囊孢子菌株只能扩增MAT1-2或MAT1-1中的一个,说明MAT1-1和MAT1-2不能共存,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二极异配体系。相同交配型组合培养,其原基生长发育较慢,但亲和性较高。而MAT1-2和MAT1-1不同交配型杂交组合培养,原基发育较好,但亲和比较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营养亲和良好的不同交配型蛹虫草菌株更容易形成子实体。(2)筛选出15个不同交配型(MAT1-1和MAT1-2单孢子菌株)组合的菌株,即A2×B4、A2×B1、A2×A9、A2×A1、A5×B1、A5×A1、B3×B8、B3×B4、B3×B1、B9×B4、B9×A9、B9×A1、B11×B8、B11×B4、B11×B1,可为后续人工栽培提供优良的菌株组合。(3)通过对培育于不同基质的蛹虫草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组间呈显着性差异(P<0.05),在100%大米培养基中的子实体产量更高(鲜重最高可达12.77g、干重可达2.05 g),生物转化率达到最高(可达60.54%),产投比最大(4.45),产值最高(2.05元/瓶),净利润最好(1.59元/瓶),其子实体生物产量比原来的栽培培养基所种植的提高33.7%。(4)蛹虫草多糖CMPs-4能够抑制人食道癌Eca 109细胞的增殖,诱导人食道癌Eca109细胞凋亡,其抑瘤效果对剂量和作用时间存在显着依赖。CMPs-4显着抑制了Eca-109细胞的生长增殖,当药物浓度从100μg/m L增加至1000μg/m L时,其生长抑制率从11.70%增加到66.54%,培养24 h的IC50值为532.9μg/m L。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位于S期的Eca109细胞的比例逐渐从32.23%增加到49.27%(P<0.05),即Eca109细胞在经过CMPs-4处理,被阻滞在S期,不能转化至G2/M期的细胞增多;同时,G0/G1期的细胞也无法进入到S期。受CMPs-4的抑制作用影响,Eca109的细胞凋亡率从3.12%上升到14.44%(P<0.05),电子显微镜下也能明显观察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CMPs-4处理Eca109细胞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量明显下调,促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表达量上调。本研究筛选了优质蛹虫草菌株和适宜新疆地区的人工栽培基质,优化了蛹虫草培养体系,为在日光温室和现代化温室条件下、充分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小麦和水稻资源,规模化发展蛹虫草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还对蛹虫草CMPs-4多糖的抗肿瘤机制开展了研究,为进一步深入探究蛹虫草多糖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参考。
曹莉[4](2020)在《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2种菌种分离方式进行蛹虫草菌种制备,采用甘油-琼脂半凝胶法、甘油-营养琼脂半凝胶法、斜面低温保藏法、鲜牛奶法共4种保藏方法进行菌种保藏。通过观察蛹虫草液体菌种、子实体形态,测定子实体产量及其生物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研究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组织分离法、多孢分离法均可成功制备蛹虫草菌种,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性状更稳定、品质更好。(2)蛹虫草子实体生长30d(天)时为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蛹虫草菌种品质的下降。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出菌快、菌球匀实、数量多,液体菌培养的子实体转色快且深、长势健壮,出草率高,产量达20.71-21.86g/盒。(3)蛹虫草子实体生长40d时为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的最佳分离时期,斜面低温保藏法为最佳保藏方法,在甘油-琼脂半凝胶中添加牛肉膏、蛋白胨等营养物质对蛹虫草菌种品质下降的延缓作用不明显。该时期制备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较为理想,液体菌培养的蛹虫草较其它时期出草率高、畸形少、产量达20.44-20.64g/盒。(4)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变化小,分别为4.54-6.18%、0.203-0.381%,菌种保藏方法及分离时期对组织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的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无显着影响。(5)多孢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虫草酸含量变化较大,分别为3.54%-7.83%、0.066-0.448%,斜面低温保藏法保藏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虫草多糖含量显着高于其它保藏方法,菌种保藏方法对多孢分离法制备的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的虫草多糖含量影响显着。
杨心如[5](2019)在《蛹虫草菌种制备和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进行蛹虫草菌种制备,通过观察和测定各试验组菌丝生长状况、转色性能、子实体生长状况,探索蛹虫草菌种制备的最佳途径。选择不同种类的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氮源(硫酸铵、蛋白胨、酵母粉、尿素),设计不同碳、氮源浓度制作液体培养基培养蛹虫草液体菌,并将液体菌接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蛹虫草的出草实验,通过测定液体菌菌丝干重、蛹虫草子实体鲜重以及子实体和菌糠的多糖、虫草酸含量,研究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及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10 d和15 d时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培养菌丝体时其生长速度快、转色快;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15 d进行组织分离获得的菌种培养的液体菌更细密、粘稠,质量好;在蛹虫草子实体培养40 d时组织分离获得菌种的后代子实体产量显着高于其他生长期(P<0.05),平均虫草产量达22.34 g。2、蛹虫草生长45 d时孢子分离获得的菌种,在PD(Potato Dextrose)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液体菌球小而细密,菌液浓稠;栽培的子实体产量显着高于其他生长期,平均鲜重为20.15 g,且子实体长势好、密度大,粗壮。所以生长45 d的蛹虫草更适合进行孢子分离。3、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对PD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的蛹虫草液体菌菌丝干重有显着影响。当碳源为30 g/L蔗糖和氮源为6 g/L酵母粉时菌丝干重最大,分别为1.01 g/100ml和1.11 g/100ml。PD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培养的液体菌栽培蛹虫草,蛹虫草产量存在显着差异。添加20 g/L蔗糖作为碳源和10 g/L硫酸铵作为氮源培养液体菌,栽培出的虫草产量最高,平均鲜重分别为24.46 g 和 25.6 g。4、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碳源和氮源培养的液体菌对栽培获得的子实体及菌糠中的虫草多糖及虫草酸含量有显着影响。以10 g/L葡萄糖,12 g/L蛋白胨分别作为液体菌碳源和氮源,栽培的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81 g/100g和1.91 g/100g;菌糠中多糖含量较高的是30 g/L蔗糖和12 g/L硫酸铵,分别为0.07 g/100g和0.04 g/100g。以25 g/L麦芽糖和6 g/L蛋白胨分别作为液体菌碳氮源,栽培得到的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含量较高,分别为4.71%和5.48%;菌糠中虫草酸含量较高的是30g/L的葡萄糖和8 g/L的蛋白胨,分别为2.09%和2.29%。
薛丹[6](2019)在《基质对蛹虫草菌株子实体性状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蛹虫草作为一种可食药用真菌,随着人们对其药用价值的认识,蛹虫草的人工栽培及活性物质方面的研究受到了众多科研者的关注。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了野生蛹虫草菌株的分离纯化,蛹虫草在大米、小麦、柞蚕蛹三种基质上的人工栽培以及虫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腺苷这四种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和测定,比较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对蛹虫草不同菌株子实体生长状况及主要活性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1、从采集到的58株野生蛹虫草菌株中分离筛选出12株进行本次实验,发现菌株CM9、CM10、CM11菌丝生长速率较快,气生菌丝较多,菌落边缘整齐。2、将分离纯化后的12株蛹虫草在大米、小麦、柞蚕三种基质上进行人工栽培,菌株CM3、CM4在大米和小麦两种基质上的长势较好,在柞蚕上长势一般,菌株CM6在大米和小麦上的长势均较差,菌株CM9在大米、小麦、柞蚕三种基质上长势均较好,在柞蚕上长势最好,菌株CM11在三种基质上长势均较差。由此可见,不同基质和不同菌株之间子实体生长状况存在显着差异,且每个菌株都有适于生长的最优培养基。3、分析比较了蛹虫草不同菌株子实体在三种不同基质上的四种主要生物活性成分(虫草多糖、虫草酸、虫草素和腺苷)。大米培育的子实体,菌株CM8虫草多糖含量最高,为26.73mg/g;CM11虫草酸和腺苷含量最高,分别为17.21mg/g和2.96mg/g;CM10虫草素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各菌株,为13.94mg/g。小麦培育的子实体,菌株CM12虫草多糖和虫草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6.80mg/g和17.55mg/g;CM10虫草素最高,为5.92mg/g;CM8腺苷含量最高,为2.41mg/g。柞蚕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菌株CM2虫草多糖含量最高,为25.29mg/g;CM12虫草酸含量最高,为17.47mg/g;CM3虫草素最高,为3.04mg/g;CM9腺苷含量最高,为2.62mg/g。由此可见,蛹虫草不同菌株之间活性成分的含量存在显着的差异。比较分析基质对活性物质的影响,发现菌株CM1在不同基质之间的虫草酸和虫草素含量呈显着性差异,CM8基质之间虫草多糖和腺苷含量呈显着性差异,CM9基质之间虫草酸和腺苷含量无显着差异,CM3基质之间虫草多糖含量无显着差异,CM7大米和小麦虫草素含量显着高于柞蚕。由此可见,基质对蛹虫草的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着影响。市面购买的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含量低于本实验室分离培育的所有蛹虫草;虫草素含量低于本实验室分离培育的除CM7外的大米和小麦蛹虫草;腺苷含量低于本实验室分离培育的除CM12外的大米蛹虫草。白化菌株CM7的虫草多糖、虫草酸及虫草素含量低于绝大多数非白化菌株,腺苷含量高于除CM8外的其他小麦蛹虫草。
冯玉杰[7](2019)在《蛹虫草退化机制及新疆温室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蛹虫草是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的虫草属真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活性成分。人工栽培是解决野生虫草资源严重不足的有效手段,蛹虫草的人工栽培需借助农业设施,新疆大量的日光温室,为蛹虫草栽培提供了足量的设施条件。而菌种退化是制约其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关于蛹虫草菌种的退化机制至今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围绕菌种退化机制及利用新疆日光温室进行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旨在为蛹虫草菌种选育和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方法:(1)从收集和保存的蛹虫草菌株中筛选亲本菌株并培育子实体,利用悬挂法分离单子囊孢子,并对其交配型进行鉴定;从不同交配型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产生的子实体中分离菌种,筛选出子实体产量较高的F1代杂交菌株。(2)为了提高子实体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将同一子实体头部(CMS1)、中部(CMZ1)和基部(CMX1)分离的F1代菌株及亲本菌株(CM1406和CM1409)分别接种到大米和小麦为主料的固体栽培基质,研究不同菌株在不同栽培基质中子实体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然后分别研究光照条件和温差刺激对CMS1和CMZ1菌株子实体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3)将优良菌株在新疆玛纳斯县新湖24连的日光温室进行栽培,对蛹虫草日光温室栽培模式进行初探。(4)为了研究菌种退化的机制,分别将F1代菌株,每隔3个月继代一次,共继代3次获得F4代菌株,筛选出退化菌株并对其菌种及单分生孢子交配型鉴定;并对正常菌株中分离的单分生孢子杂交形成子实体能力进行比较。(5)为了进一步研究菌种退化机制,将F4代正常菌株CMS1分离的单分生孢子菌株CMS1-2和CMS1-3分别连续继代,观察菌株继代过程中菌落形态变化,比较扇形区和非扇形区分离的单分生孢子分别与另一种交配型的单分生孢子杂交形成子实体能力;对这两株单分生孢子菌株第1代、3代和5代,在小麦栽培基质杂交原基形成阶段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1)从亲本菌株CM1406和CM1409的子实体中共获得10株单子囊孢子菌株,其中7株为MAT 1-1交配型,3株为MAT 1-2交配型。不同交配型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可产生大量子实体,而单子囊孢子菌株只能形成少量或无法形成子实体。从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产生的子实体头部、中部和基部各组织分离50株F1代菌株,其中84%为异核体(同时含MAT1-1和MAT1-2交配型基因)。(2)选育的F1代菌株CMZ1和CMX1在不同栽培基质中子实体产量有显着性差异,且在小麦栽培基质中子实体产量更高;而CMS1子实体产量在不同栽培基质中无显着性差异;大米栽培基质更有利于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积累。菌种分离部位、栽培基质、光照条件和温差刺激对子实体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均有影响。(3)光照是子实体形态建成的必要条件,红光能够提高子实体产量和腺苷含量的积累,而白光有利于虫草素的积累。蛹虫草原基形成阶段,进行1015℃低温,处理4h·d-1,共7d,能够兼顾子实体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含量。选用优良的F1代菌株,在9月次年4月进行蛹虫草人工栽培,对日光温室进行改造,原基形成阶段以红光补充光照,当子实体生长至1cm后换用白光;子实体接近成熟时延长光照时间至14 h·d-1,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通风换气时间和次数可适当加长。CMS1和CMZ1通过400g小麦,单盒子实体干重分别达38.00g和42.94g,且大米栽培基质获得的子实体中有效成分含量相对较高,能够实现日光温室栽培蛹虫草。(4)在杂交F4代菌种中分离到10株退化菌株,其中仅1株为单交配型;对正常菌株CMS1及10株退化菌株分离的单分生孢子交配型鉴定,发现CMS1分离的单分生孢子交配型MAT 1-1:MAT1-2接近1:2,且CMS1中不同交配型单分生孢子杂交子实体形成能力存在差异。而退化菌株CMZ1和CMX1分离的单分生孢子全部为MAT 1-2交配型,退化菌株CMS5及其他菌株分离的单分生孢子则全部为MAT 1-1交配型,表明,退化菌株中不同交配型单孢比例发生较大比例失衡。(5)单分生孢子菌株CMS1-3继代第3代(即CMS1-3Z3)出现明显的扇形区,约占菌落的1/4,颜色为黄色;扇形区单分生孢子与CMS1-2Z3单分生孢子杂交可形成子实体,而非扇形区单分生孢子与CMS1-2Z3单分生孢子杂交则无法转色,也不能形成子实体。随着单分生孢子菌丝继代次数增加,杂交形成子实体能力逐渐下降,第5代则只能形成少量不能完全发育的子实体。转录组数据KEGG功能富集及差异基因分析,推测菌种继代过程中,菌种退化主要与有性生殖和子实体形态建成相关基因表达量下调,突变加剧和有毒物质积累等,以及活性氧积累和清除活性氧能力下降等有关。结论:综上所述,通过不同交配型单子囊孢子和单分生孢子菌株杂交能够产生大量的子实体,为菌种选育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蛹虫草子实体形成是由不同单孢菌丝随机组合形成,以异核体占多数;人工栽培过程中,优良的菌株,合理的栽培条件和规范化管理,是保证利用新疆日光温室进行栽培的条件,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光照及合理的温差刺激,可提高子实体产量和虫草素的含量。蛹虫草单分生孢子为同核体,不同交配型的单分生孢子比例失衡及突变单孢菌株产生是子实体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菌落局变是菌种退化的表现形式;根据转录组数据分析,蛹虫草菌种退化机制可能是以连续组织分离制备菌种的方式,有害物质积累导致细胞活力下降。
徐冲[8](2018)在《DNA去甲基化的蛹虫草高产虫草酸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因组DNA去甲基化能够激活沉默基因,改变次级代谢产物谱,是一种全新的菌种改良途径。本实验使用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 C处理蛹虫草菌株,降低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激活相关基因高表达,提升虫草酸产量,为构建高产虫草酸菌株提供新的途径。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明确蛹虫草菌株DNA去甲基化后对菌株遗传稳定性及生物学特性所产生的影响,获得虫草酸显着提高且性状优良的适用于栽培生产的菌株。通过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杂胞苷(5-aza C)诱导处理蛹虫草菌种CM-L1,筛选出虫草酸含量高的正突变菌株并作遗传稳定性研究及子实体结实性验证,最终得到优良诱变菌株D-2-7。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RSM)等方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培养基配方。通过对蛹虫草诱变株D-2-7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种类及其浓度、无机盐浓度进行单因素优化实验,得出最佳碳源为葡萄糖30.0 g·L-1、最佳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10.0 g·L-1、无机盐的最适浓度为KH2PO4 2.0 g·L-1、Mg SO4 1.5 g·L-1。用已获得的最适液体发酵培养基组分作为考察变量,菌丝体中虫草酸含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试验结果与模型拟合良好,并可达到试验过程中的最高得率,说明此响应面模型具有可行性。对D-2-7菌丝体液体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对初始p H值、培养温度、接种量、装液量和摇床转速进行考察,优化出最适的培养工艺为,初始p H为6.5,培养温度为26℃,接种量为10%、装液量为150 m L、转速为150 r·min-1时,菌丝体的生物量和虫草酸含量可达到17.25 g·L-1和13.46%。本试验将甘露醇作为培养添加物添加到蛹虫草固体麦粒培养基中,在甘露醇添加量为1.5%时,菌株D-2-7子实体虫草酸含量达到最佳,含量达到69.596 mg·g-1,相比不填加甘露醇菌株子实体虫草酸含量提高了13.99%,而相较原始菌株CM-L1虫草酸含量总体提高了54.00%,提升效果显着。后期栽培试验表明菌株D-2-7通过继代培养,菌丝体表现极好的遗传稳定性,随着培养周期的增加,虫草酸积累量也得到了增加,最终表现出虫草酸含量的上升趋势。
朱丽娜[9](2017)在《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与品质评价》文中认为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中主要活性成分为多糖、核苷、甘露醇等,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2009年蛹虫草被我国批准为新资源食品,这促进了蛹虫草的生产和在保健产品开发领域的应用,但蛹虫草研究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蛹虫草子实体中均一多糖的结构和活性研究较少;子实体质量主要以外观、草体大小等农艺性状来评判,对蛹虫草子实体的活性成分(品质)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系统研究;市场上虫草产品众多,对蛹虫草及其它虫草产品的化学成分研究较少,缺乏不同类别虫草的鉴别方法。本论文针对以上三方面进行研究,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针对蛹虫草子实体中的大分子量多糖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活性研究。运用超细粉碎结合分级醇沉对蛹虫草子实体的多糖进行分级,再利用离子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从蛹虫草提取物中分离纯化获得均一多糖CP2-S。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分析测定为单一对称峰,其分子量为1.09×106,结合离子色谱单糖组成分析,甲基化糖残基连接方式解析和NMR图谱鉴定CP2-S的结构为:以α-(1→4)-连接为主链的葡聚糖,另有少量1,6-连接的葡萄糖为支链。体外活性实验表明,均一多糖CP2-S可激活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形态发生变化,使细胞体积变大,促进伪足伸长;可刺激RAW264.7细胞释放NO,产生呼吸爆发,促进吞噬能力,增加IL-1β和IL-2的分泌。动物实验发现CP2-S对小鼠Lewis肿瘤具有抑制作用,可使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显着升高,血清中Ig M、Ig G的分泌显着增加。(2)针对蛹虫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多糖、核苷和糖醇分别建立分析方法。运用高效凝胶尺寸排阻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示差折光检测仪联用分析多糖分子量分布,用高效阴离子色谱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建立多糖HPSEC图谱、单糖组成与多糖含量相结合分析蛹虫草多糖的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16种核苷类成分和高效阴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法定量分析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方法。以多糖、核苷和甘露醇三类成分为指标,应用建立的分析方法,分别比较不同菌株、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时间对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菌株对三类活性成分影响最大,其次是培养基和培养时间,其中蛹虫草中抗肿瘤活性成分虫草素受菌株的影响最大,不同菌株含量相差10倍以上。在不同培养基处理中,以蚕蛹栽培的处理多糖、核苷类成分含量最高,大米或麦粒中添加蚕蛹粉可显着增加多糖、核苷类成分含量。多糖含量随培养时间延长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虫草素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3)运用建立的核苷类、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以及多糖的分析方法,对蛹虫草及其它常见虫草产品进行分析,发现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可以将蛹虫草、冬虫夏草和蝉花进行明确区分:虫草素为蛹虫草的标志性成分,蛹虫草子实体有尿苷、鸟苷、腺苷、虫草素和N6-(2-羟乙基)腺苷5个主要峰;蛹虫草液体发酵菌丝体有尿苷、鸟苷、腺苷和虫草素4个主要峰;蛹虫草固体发酵菌丝体有虫草素1个主要峰;天然冬虫夏草有尿苷、鸟苷、肌苷和腺苷4个主要峰;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产品有尿苷、鸟苷、腺苷和N6-(2-羟乙基)腺苷4个主要峰;百令胶囊(中华被毛孢菌丝体产品)、宁心宝(虫草头孢菌丝体产品)、金水宝(CS-4菌丝体产品)有尿苷、鸟苷、腺苷3个主要峰。在核苷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HPAEC图谱可以有效辨别天然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宁心宝、金水宝,天然冬虫夏草的HPAEC图谱上没有赤藓糖醇峰,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都有明显赤藓糖醇峰,其中百令胶囊赤藓糖醇峰最高,金水宝甘露醇峰最高,宁心宝有较高的阿糖醇峰。虫草多糖HPSEC图谱可以结合核苷类和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分析,辅助辨别冬虫夏草、蛹虫草、蝉花和发酵菌丝体产品。
宋好倩[10](2017)在《蛹虫草生长营养特性及胞外酶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被誉为“东方圣草”的蛹虫草是一种具有药用及滋补功效的珍贵食药用真菌。多方研究表明,蛹虫草所含的虫草素、虫草酸、虫草多糖、超氧化岐化酶(SOD)、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多种活性成分都远远超过着名的珍贵中药——冬虫夏草,临床上常将蛹虫草作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入药[1],因此,蛹虫草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本研究以6个蛹虫草菌株为对象,分别进行了分子鉴定、菌丝体培养特性研究,筛选出了优势菌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得到了蛹虫草液体菌种最适培养基配方;比较了各菌株栽培过程中生长差异和子实体活性成分,同时研究了各菌株不同生长阶段的胞外酶活性变化,从而为蛹虫草优良菌种的选育、培养条件的优化及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6个蛹虫草菌种种质筛选试验中,首先进行拮抗试验,发现这6个菌株两两之间、同一菌株之间均存在拮抗现象;通过rDNA的ITS序列鉴定及进化树分析,鉴定这6个菌株均为蛹虫草菌,且亲缘关系较近;最适培养条件下,CM3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CM8生长速度最慢,但CM5的生长势最好;菌丝转色培养表明CM4、CM5转色快、颜色深,CM8不转色;液体培养下,脱氢酶活性高的是CM5,最低的是CM8;CM5液体培养菌丝生物量最高,菌丝球大小均匀,密度大。在液体培养出菇试验中,CM5、CM4转色后颜色橘黄,子座多而长,出草整齐,CM8不转色,不出草。综合分析得出,这6个供试菌株,CM5、CM4为优良菌株,CM1次之,CM3与CM2较差,而CM8为不能出草的退化菌株。(2)筛选出优势种CM5为研究对象,以菌丝生物量为指标,优化液体菌种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培养基配方为蔗糖3%、酵母粉1%、KH2PO4 0.2%和MgSO4 0.2%。(3)这6个菌株固体栽培研究和子实体活性成分检测表明,CM5、CM4菌丝生长快,洁白、浓密,长势良好,转色快,颜色橘黄,原基分化早,形成子座多,产生的子实体粗细均匀,密度大,子实体顶端呈乳头状突起的子囊壳,出草整齐,无污染,生长周期短,商品性状良好,产量高;CM8不能转色,不出草。5个出草菌株的子实体中虫草素含量最高的是CM4,最低的为CM2,虫草酸和虫草多糖含量最高的均为CM5,最低的均为CM1,此外,在这5个菌株的子实体中均检测到了多种其他的活性成分。(4)这6个供试菌株的三种酶活性最高的是淀粉酶,其次是蛋白酶,最低的为纤维素酶,转色能力好的菌株的纤维素酶和淀粉酶活性在转色期达到峰值,纤维素酶活与子座的形成正相关;而淀粉酶活性高则会抑制子座的正常分化,并与子实体的生长正相关;在子座形成期,蛋白酶活性高的菌株子座分化更佳,然而在子实体生长时期蛋白酶活性低谷的菌株,产量更高,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子实体形态好、产量高的优良菌株CM4、CM5的纤维素酶、淀粉酶、蛋白酶活性变化规律完全一致,而不转色不出草的CM8的三种胞外酶的活性变化小,无明显峰值出现。
二、影响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因素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交配型基因的蛹虫草单孢菌株分离与杂交育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蛹虫草的研究进展 |
1.1.1 简介 |
1.1.2 生活史 |
1.1.3 人工培养 |
1.1.4 退化及其原因 |
1.2 交配型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有性生殖 |
1.2.2 子囊菌交配型基因 |
1.2.3 蛹虫草交配型基因 |
1.3 蛹虫草育种研究 |
1.3.1 人工选择育种 |
1.3.2 杂交育种 |
1.3.3 诱变育种 |
1.3.4 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
1.3.5 基因工程育种 |
1.4 蛹虫草虫草素代谢途径及关键酶 |
1.4.1 虫草素 |
1.4.2 虫草素合成代谢途径 |
1.4.3 虫草素合成关键酶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蛹虫草的分离、鉴定与交配型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 |
2.1.4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分离与培养 |
2.2.2 分子鉴定 |
2.2.3 交配型基因克隆 |
2.2.4 交配型基因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形态与分子鉴定 |
2.3.2 交配型基因鉴定 |
2.4 分析与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蛹虫草CM1901 的单孢分离、交配型鉴定及培养条件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分离与保存 |
3.1.2 培养基 |
3.1.3 实验试剂 |
3.1.4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CM1901 菌株单孢分离与培养 |
3.2.2 交配型基因鉴定 |
3.2.3 菌丝体形态观察 |
3.2.4 培养条件比较 |
3.2.5 统计学分析 |
3.3 实验结果 |
3.3.1 单孢分离与培养 |
3.3.2 单孢子菌株交配型基因鉴定 |
3.3.3 亲本菌株及单孢菌株菌丝体形态观察 |
3.3.4 亲本及单孢菌株培养条件比较 |
3.4 分析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交配型基因的单孢杂交育种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试剂 |
4.1.4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拮抗实验 |
4.2.2 基于交配型基因的继代退化研究 |
4.2.3 单孢杂交育种实验 |
4.2.4 子实体农艺性状分析 |
4.2.5 杂交子代子实体交配型基因表达分析 |
4.2.6 虫草素关键酶基因克隆与表达 |
4.3 实验结果 |
4.3.1 拮抗实验结果 |
4.3.2 交配型基因在各继代菌株中的表达 |
4.3.3 杂交育种实验结果 |
4.3.4 蛹虫草杂交子代子实体交配型基因表达分析 |
4.3.5 虫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克隆 |
4.3.6 虫草素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 |
4.4 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
5.1 全文结论 |
5.2 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2)黑色型黄粉虫培养蛹虫草关键技术及副产物利用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蛹虫草有效成分及价值 |
1.1.1 蛹虫草活性成分 |
1.1.2 蛹虫草的药用价值 |
1.2 蛹虫草人工生产技术 |
1.2.1 菌丝体液体培养 |
1.2.2 人工固体培养基栽培 |
1.2.3 昆虫基质栽培 |
1.3 资源昆虫在蛹虫草生产中的应用 |
1.3.1 资源昆虫简述 |
1.3.2 家蚕蛹在蛹虫草生产中的应用 |
1.3.3 柞蚕在蛹虫草生产中的应用 |
1.3.4 黄粉虫在蛹虫草生产中的应用 |
1.3.5 其他昆虫在蛹虫草生产中的应用 |
1.4 蛹虫草菌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蛹虫草菌种的筛选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测定项目 |
2.2.4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子实体形态观察 |
2.3.2 子实体生长指标的测定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利用黑色型黄粉虫生产蛹虫草关键技术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测定项目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基质用量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
3.3.2 不同接种量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
3.3.3 不同料液比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
3.3.4 不同虫麦比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虫草菌糠在日本沼虾养殖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测定项目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生物学指标 |
4.3.2 三种保护酶 |
4.4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蛹虫草菌种的筛选 |
5.2 利用黄粉虫生产蛹虫草关键技术 |
5.3 虫草菌糠在日本沼虾养殖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论文受资助情况 |
致谢 |
(3)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蛹虫草概况 |
1.1.1 蛹虫草的分类地位 |
1.1.2 蛹虫草的分布 |
1.1.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技术 |
1.2 蛹虫草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2.1 蛹虫草的主要化学成分 |
1.2.2 蛹虫草的药理活性应用 |
1.3 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结构与抗肿瘤活性 |
1.3.2 蛹虫草多糖提取工艺 |
1.3.3 蛹虫草多糖的结构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蛹虫草交配系统与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分离及培养 |
2.2.2 单子囊孢子的分离与菌株培养 |
2.2.3 单子囊孢子交配型鉴定 |
2.2.4 交配型分离 |
2.2.5 营养亲和性试验 |
2.2.6 单子囊孢子菌株菌落特征和实体产生情况的观察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菌株分离及培养结果 |
2.3.2 单子囊孢子菌株分离结果及交配型鉴定 |
2.3.3 蛹虫草单孢子菌株交配型分离 |
2.3.4 营养亲和性 |
2.3.5 单孢子菌株群落特征 |
2.3.6 单孢子菌株产生子实体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人工栽培培养基对新疆蛹虫草子实体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蛹虫草菌丝生长分析 |
3.2.2 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分析 |
3.2.3 蛹虫草子实体经济效益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多糖提取、纯化和性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4.2 实验方法 |
4.2.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和纯化 |
4.2.2 多糖含量测定 |
4.2.3 多糖分子量分布 |
4.2.4 比旋光度测定 |
4.2.5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2.6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4.2.7 刚果红实验 |
4.2.8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 |
4.3.2 粗多糖分子量分布 |
4.3.3 比旋光度测定 |
4.3.4 单糖组成成分分析 |
4.3.5 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
4.3.6 FT-IR结果分析 |
4.3.7 SEM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蛹虫草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实验材料、试剂及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MTT法检测CMPs-4和CMPs-80对Eca109 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5.2.2 CMPs-4对Eca109 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2.3 CMPs-4对Eca109 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4 CMPs-4对Eca109 细胞的周期的影响 |
5.2.5 CMPs-4对Eca109 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
5.2.6 Western blot 法检测 CMPs-4 对 Eca109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MTT法检测CMPs-4和CMPs-80对Eca109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5.3.2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CMPs-4对Eca109 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
5.3.3 CMPs-4对Eca109 细胞的凋亡作用 |
5.3.4 流式细胞仪检测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周期的变化 |
5.3.5 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内活性氧的变化 |
5.3.6 CMPs-4 作用下Eca109 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 |
5.4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引言 |
1.1 蛹虫草概述 |
1.1.1 野生蛹虫草概述 |
1.1.2 人工培育蛹虫草概述 |
1.2 菌种保藏 |
1.2.1 菌种保藏方法 |
1.2.2 菌种保藏条件及保藏效果 |
1.2.3 蛹虫草菌种分离 |
1.3 蛹虫草人工培育 |
1.3.1 谷物培养基 |
1.3.2 蚕蛹培养基 |
1.4 蛹虫草主要生物活性成分 |
1.4.1 虫草多糖 |
1.4.2 虫草酸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蛹虫草菌种分离 |
2.2.2 培养基制备 |
2.2.3 菌种保藏法 |
2.2.4 蛹虫草菌种活化及接菌、培养 |
2.2.5 蛹虫草子实体鲜重测量 |
2.2.6 蛹虫草子实体多糖提取、测定 |
2.2.7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提取、测定 |
2.2.8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变化的影响 |
3.1.2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1.4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3.2 多孢分离法制备菌种对蛹虫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1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液体菌形态变化的影响 |
3.2.2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
3.2.4 保藏方法对蛹虫草菌种培养的子实体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蛹虫草菌种分离方式及分离部位 |
4.2 蛹虫草液体菌种形态与培养基营养配比 |
4.3 蛹虫草菌种保藏 |
4.3.1 蛹虫草菌种保藏方法 |
4.3.2 蛹虫草菌种保藏效果 |
4.4 蛹虫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 |
4.5 蛹虫草子实体形态及产量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蛹虫草菌种制备和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蛹虫草概述 |
1.1.1 蛹虫草形态特征 |
1.1.2 蛹虫草生活史 |
1.1.3 蛹虫草生长环境 |
1.2 蛹虫草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 |
1.2.1 虫草多糖 |
1.2.2 虫草酸 |
1.2.3 蛹虫草其他活性成分 |
1.3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 |
1.3.1 蚕蛹栽培 |
1.3.2 固体培养基栽培 |
1.3.3 液体菌种培养 |
1.4 蛹虫草的菌种选育 |
1.4.1 人工选择育种 |
1.4.2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2.1 培养基配制 |
2.2.2 蛹虫草子实体栽培 |
2.2.3 蛹虫草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 |
2.2.4 蛹虫草孢子分离法制备菌种 |
2.2.5 不同碳氮源培养蛹虫草液体菌 |
2.2.6 蛹虫草液体菌种生物量测定 |
2.2.7 蛹虫草子实体产量测定 |
2.2.8 蛹虫草子实体及菌糠多糖的提取与测定 |
2.2.9 蛹虫草子实体及菌糠虫草酸的测定与提取 |
2.2.10 数据处理与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生长期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 |
3.1.1 PDA菌丝生长情况 |
3.1.2 液体菌培养情况 |
3.1.3 出草情况 |
3.2 不同生长期孢子分离法制备菌种 |
3.2.1 PDA菌丝生长情况 |
3.2.2 液体菌种培养情况 |
3.2.3 出草情况 |
3.3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蛹虫草的生长状况 |
3.3.1 不同碳氮源培养蛹虫草液体菌生长状况 |
3.3.2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栽培试验结果 |
3.4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栽培蛹虫草多糖含量及虫草酸含量 |
3.4.1 不同碳氮源下液体菌对子实体、菌糠多糖含量的影响 |
3.4.2 不同碳氮源下液体菌对子实体、菌糠的虫草酸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蛹虫草的菌种分离方法 |
4.1.1 组织分离法制备菌种 |
4.1.2 孢子分离法制备菌种 |
4.1.3 组织分离与孢子分离的比较 |
4.2 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及栽培试验 |
4.2.1 不同碳氮源液体菌的培养 |
4.2.2 不同碳氮源液体菌的子实体栽培 |
4.2.3 碳氮源的添加对多糖含量的影响 |
4.2.4 碳氮源的添加对虫草酸含量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基质对蛹虫草菌株子实体性状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蛹虫草的生物学性状 |
1.1 蛹虫草的形态特征 |
1.2 蛹虫草的生活史 |
第二章 蛹虫草的栽培研究 |
2.1 蛹虫草人工栽培的研究进展 |
2.2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条件 |
2.2.1 营养条件 |
2.2.2 温度 |
2.2.3 水分 |
2.2.4 空气 |
2.2.5 光照和酸碱度 |
第三章 蛹虫草活性成分及功效 |
3.1 虫草多糖 |
3.1.1 调节免疫系统作用 |
3.1.2 抗肿瘤作用 |
3.1.3 降血糖作用 |
3.2 虫草素和腺苷 |
3.2.1 抗肿瘤作用 |
3.2.2 调节免疫系统作用 |
3.2.3 抑菌、抗炎作用 |
3.2.4 其他作用 |
3.3 虫草酸 |
3.4 其他物质及作用 |
3.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蛹虫草野生菌株的分离纯化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1.1.2 方法 |
1.2 结果 |
1.2.1 蛹虫草野生菌株的形态及寄主 |
1.2.2 供分离野生菌株子实体性状的比较 |
1.2.3 野生蛹虫草菌落的形态比较 |
1.2.4 蛹虫草菌丝生长速率的比较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蛹虫草的人工栽培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蛹虫草在大米培养基上子实体形态及性状的比较 |
2.2.2 蛹虫草小麦培养基上子实体形态及性状的比较 |
2.2.3 蛹虫草在柞蚕蛹上子实体形态及性状的比较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蛹虫草主要活性成分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仪器及试剂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2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酸含量的比较 |
3.2.3 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比较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蛹虫草退化机制及新疆温室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符号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蛹虫草生活史 |
1.2 蛹虫草药用价值及有效成分 |
1.2.1 虫草素 |
1.2.2 腺苷 |
1.3 蛹虫草菌种选育研究现状 |
1.3.1 人工选择育种 |
1.3.2 杂交育种 |
1.3.3 原生质体育种 |
1.3.4 诱变育种 |
1.3.5 基因工程育种 |
1.4 蛹虫草子实体形成研究进展 |
1.4.1 蛹虫草交配型 |
1.4.2 蛹虫草功能基因 |
1.4.3 环境因素对子实体形成的影响 |
1.5 蛹虫草人工栽培研究进展 |
1.6 蛹虫草新疆栽培现状 |
1.7 蛹虫草退化的机制 |
1.7.1 核型的改变 |
1.7.2 突变 |
1.7.3 胞内有害物质的积累 |
1.8 防止菌种退化的方法 |
1.9 蛹虫草转录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单子囊孢子杂交选育蛹虫草菌种 |
引言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菌种 |
2.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亲本菌株子实体培养 |
2.2.2 单子囊孢子分离及菌株培养 |
2.2.3 单子囊孢子交配型鉴定 |
2.2.4 单子囊孢子杂交 |
2.2.5 蛹虫草菌种选育 |
2.3 试验结果 |
2.3.1 单子囊孢子菌株分离及交配型鉴定 |
2.3.2 单子囊孢子菌株杂交 |
2.3.3 消毒剂对菌种选育的影响 |
2.3.4 杂交F1 代菌株交配型鉴定 |
2.3.5 杂交菌株子实体培养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环境因子对子实体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引言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菌种 |
3.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栽培基质培育蛹虫草子实体 |
3.2.2 不同光照条件培育蛹虫草子实体 |
3.2.3 不同温差刺激培育蛹虫草子实体 |
3.2.4 子实体的采收及产量的统计 |
3.2.5 虫草素和腺苷含量测定 |
3.3 试验结果 |
3.3.1 菌种和栽培基质对子实体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
3.3.2 光照条件对子实体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
3.3.3 温差刺激对子实体数量和产量的影响 |
3.3.4 虫草素和腺苷提取和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5 菌种和栽培基质对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 |
3.3.6 光照条件对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 |
3.3.7 温差刺激对子实体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日光温室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 |
引言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菌种及场地 |
4.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日光温室改造 |
4.2.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的制备 |
4.2.3 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 |
4.2.4 接种 |
4.2.5 子实体生长管理 |
4.2.6 子实体采收和数据统计 |
4.3 试验结果 |
4.3.1 栽培种发酵液的监测 |
4.3.2 料液比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3 蛹虫草栽培过程的管理 |
4.3.4 子实体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 |
4.3.5 栽培基质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 |
4.3.6 蛹虫草栽培流程及条件 |
4.4 讨论 |
第五章 蛹虫草菌种退化机制的研究 |
引言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菌种 |
5.1.2 培养基及栽培基质 |
5.1.3 主要试剂 |
5.1.4 主要仪器设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单分生孢子交配型比例对菌种退化的影响 |
5.2.2 转录组揭示蛹虫草菌种退化机制 |
5.3 试验结果 |
5.3.1 继代菌株子实体培育及交配型鉴定 |
5.3.2 F_4代单分生孢子交配型鉴定 |
5.3.3 单孢杂交子实体形成能力 |
5.3.4 不同代单孢菌株杂交子实体生长情况 |
5.3.5 单孢菌株继代过程菌落形态变化 |
5.3.6 后代杂交形成子实体能力的比较 |
5.3.7 RNA质量检测 |
5.3.8 测序数据的产量及质量评估 |
5.3.9 Clean reads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5.3.10 基因表达量的统计 |
5.3.11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5.3.12 GO功能富集分析 |
5.3.13 KEGG功能富集分析 |
5.3.14 转录组相关基因的q RT-PCR验证 |
5.4 讨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8)DNA去甲基化的蛹虫草高产虫草酸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蛹虫草研究概述 |
1.1.1 蛹虫草简介 |
1.1.2 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生长条件 |
1.1.3 蛹虫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用价值 |
1.1.4 蛹虫草的研究现状 |
1.2 虫草酸 |
1.2.1 虫草酸的药理作用 |
1.2.2 虫草中甘露醇含量测定方法 |
1.2.3 虫草酸的液体深层发酵技术 |
1.3 DNA甲基化 |
1.4 立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因组DNA去甲基化诱变的高产虫草酸的蛹虫草菌株选育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菌株 |
2.1.2 培养基 |
2.1.3 仪器设备与化学试剂 |
2.1.4 培养条件 |
2.1.5 实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株CM-L1显微图片 |
2.2.2 虫草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3 诱变菌株的初筛 |
2.2.4 诱变菌株的复筛 |
2.2.5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评价 |
2.2.6 子实体结实性验证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高产虫草酸的蛹虫草菌株D-2-7发酵培养基和工艺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株 |
3.1.2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3.1.3 培养基 |
3.1.4 实验方法 |
3.1.5 诱变菌株D-2-7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诱变菌株D-2-7最佳碳源和浓度的确定 |
3.2.2 最佳氮源和浓度的确定 |
3.2.3 KH_2PO_4和MgSO_4浓度的确定 |
3.2.4 发酵培养基的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
3.2.5 模型方程的验证 |
3.2.6 菌丝体液体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高产虫草酸蛹虫草菌株D-2-7的栽培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培养基 |
4.1.3 仪器设备与化学试剂 |
4.1.4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蛹虫草D-2-7与原始菌株CM-L1子实体形成及虫草酸含量比较研究 |
4.2.2 蛹虫草D-2-7继代培养子实体形成及虫草酸含量的遗传稳定性 |
4.2.3 蛹虫草D-2-7中甘露醇添加量对子实体形成及虫草酸含量的影响 |
4.3 结论与讨论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9)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与品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蛹虫草的活性成分 |
1.1 多糖 |
1.1.1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
1.1.2 蛹虫草中的均一多糖 |
1.2 核苷类成分 |
1.3 甘露醇 |
1.4 其它 |
2 蛹虫草活性成分的测定 |
2.1 多糖的测定 |
2.2 核苷类成分的测定 |
2.3 甘露醇的测定 |
3 蛹虫草活性成分的影响因素 |
3.1 菌株 |
3.2 培养基 |
3.3 其它 |
4 蛹虫草及市场上其它虫草产品概况 |
4.1 蛹虫草市场现状和产业前景 |
4.2 市场上的其它虫草产品 |
4.2.1 冬虫夏草 |
4.2.2 蝉花虫草 |
4.2.3 发酵菌丝体产品 |
5 存在问题 |
5.1 蛹虫草子实体中均一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 |
5.2 缺乏有效的品质控制标准、对蛹虫草品质(活性成分)影响因素缺少系统研究 |
5.3 蛹虫草和其它虫草产品缺乏有效的区分方法 |
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6.1 研究内容 |
6.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蛹虫草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和生物活性研究 |
1 材料 |
1.1 样品 |
1.2 细胞株 |
1.3 试剂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超滤分级分离 |
2.2 粉碎处理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2.3 乙醇梯度沉淀分级分离 |
2.4 多糖分级分离效果测定 |
2.5 蛹虫草大分子量多糖的分离纯化 |
2.5.1 提取 |
2.5.2 分离纯化 |
2.5.2.1 离子交换柱层析 |
2.5.2.2 凝胶柱层析 |
2.6 糖含量测定 |
2.7 单糖组成测定 |
2.8 巨噬细胞释放NO产量的测定 |
2.8.1 样品溶液制备 |
2.8.2 细胞培养及NO释放量测定 |
2.9 均一性、相对分子质量和蛋白含量测定 |
2.10 甲基化分析 |
2.10.1 甲基化步骤 |
2.10.2 GC-MS分析 |
2.11 核磁共振分析 |
2.12 细胞形态观察 |
2.13 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测定 |
2.14 细胞呼吸爆发实验 |
2.15 细胞因子测定 |
2.16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
2.16.1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率的测定 |
2.16.2 对脾淋巴细胞分泌IgG和 IgM的影响 |
2.17 体内免疫活性和抗肿瘤实验 |
2.17.1 瘤源 |
2.17.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2.17.3 试验方法 |
2.17.4 抑瘤率及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2.17.5 血清中 IgG 和 IgM 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多糖的分级分离 |
3.1.1 超滤法分级分离 |
3.1.1.1 超滤分离后各部分得率及其总糖含量和单糖组成 |
3.1.1.2 超滤分级分离效果 |
3.1.1.3 蛹虫草多糖对体外激活巨噬细胞释放 NO 产量的影响 |
3.2 样品粉碎处理对提取结果的影响 |
3.3 乙醇梯度沉淀法分级分离 |
3.4 蛹虫草大分子量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1 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制备 |
3.4.2 离子柱层析分离纯化 |
3.4.3 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
3.5 CP2-S理化特性、均一性鉴定和分子量测定结果 |
3.6 蛹虫草多糖CP2-S的结构特征分析 |
3.6.1 CP2-S的单糖组成和摩尔比 |
3.6.2 CP2-S的甲基化分析结果 |
3.6.3 NMR分析 |
3.7 蛹虫草多糖CP2-S的生物活性研究 |
3.7.1 蛹虫草多糖CP2-S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 的免疫调节作用 |
3.7.1.1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形态的影响 |
3.7.1.2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释放NO的影响 |
3.7.1.3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吞噬活性的影响 |
3.7.1.4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呼吸爆发的影响 |
3.7.1.5 CP2-S对巨噬细胞RAW264.7 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3.7.2 蛹虫草多糖CP2-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影响 |
3.7.2.1 CP2-S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3.7.2.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 IgM 和 IgG 的影响 |
3.7.3 CP2-S对小鼠的抑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
3.7.3.1 CP2-S对小鼠Lewis肿瘤的抑制作用 |
3.7.3.2 CP-2S 对小鼠免疫器官的影响 |
3.7.3.3 CP2-S对小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和 IgG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第三章 蛹虫草品质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1 材料 |
1.1 不同蛹虫草菌株 |
1.2 不同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 |
1.3 培养不同时间采收的蛹虫草子实体 |
1.4 仪器 |
1.5 试剂 |
2 方法 |
2.1 多糖测定 |
2.1.1 多糖含量测定 |
2.1.2 多糖HPSEC图谱分析 |
2.1.3 单糖组成分析 |
2.2 HPLC测定核苷类成分 |
2.2.1 标准曲线制作 |
2.2.2 样品制备 |
2.2.3 色谱条件 |
2.2.4 方法学考察 |
2.2.5 样品测定 |
2.2.6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构建 |
2.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测定 |
2.3.1 标准曲线制作 |
2.3.2 样品制备 |
2.3.3 色谱条件 |
2.3.4 方法学考察 |
2.3.5 样品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蛹虫草活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1 蛹虫草多糖分析方法建立 |
3.1.1.1 蛹虫草多糖的HPSEC图谱分析方法建立 |
3.1.1.2 蛹虫草多糖水解物的离子色谱分析 |
3.1.2 核苷类成分测定方法及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2.1 核苷类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3.1.2.1.1 标准品及样品色谱分析 |
3.1.2.1.2 方法学考察 |
3.1.2.2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3.1.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
3.1.3.1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标准品及样品色谱分析 |
3.1.3.2 方法学考察 |
3.2 蛹虫草活性成分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菌株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1.1 多糖的比较 |
3.2.1.1.1 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1.1.2 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2.1.1.3 单糖组成的比较 |
3.2.1.2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2.1.2.1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1.2.2 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2.1.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1.4 不同菌株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评价 |
3.2.2 培养基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2.1 多糖的比较 |
3.2.2.1.1 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2.1.2 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2.2.1.3 单糖组成的比较 |
3.2.2.2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2.2.2.1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2.2.2 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2.2.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2.4 不同培养基栽培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评价 |
3.2.3 培养时间对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的影响 |
3.2.3.1 多糖的比较 |
3.2.3.1.1 多糖含量的比较 |
3.2.3.1.2 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2.3.1.3 单糖组成的比较 |
3.2.3.2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2.3.2.1 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3.2.2 核苷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
3.2.3.3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3.4 培养不同时间采收蛹虫草子实体品质的评价 |
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和其它虫草产品的活性成分研究 |
1 材料 |
1.1 市售不同来源蛹虫草子实体 |
1.2 蛹虫草发酵菌丝体 |
1.3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 |
1.4 蝉花及其菌丝体产品 |
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1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1.2 蛹虫草子实体和其菌丝体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2.1 蛹虫草子实体和菌丝体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比较 |
3.1.2.2 蛹虫草子实体和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含量 |
3.1.3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中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3.1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的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1.3.2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的核苷类成分含量 |
3.1.4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核苷类成分的比较 |
3.1.4.1 蝉花和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1.4.2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的核苷类成分含量 |
3.2 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比较 |
3.2.1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2 蛹虫草子实体和其菌丝体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比较 |
3.2.2.1 蛹虫草子实体和其菌丝体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HPAE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2.2 蛹虫草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发酵菌丝体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含量 |
3.2.3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比较 |
3.2.3.1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HPAE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3.2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含量 |
3.2.4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成分的比较 |
3.2.4.1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的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的HPAEC指纹图谱的比较 |
3.2.4.2 蝉花和其发酵菌丝体中游离糖醇小分子糖类含量 |
3.3 多糖类成分的比较 |
3.3.1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及虫草菌丝体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的比较 |
3.3.2 蛹虫草子实体、冬虫夏草和蝉花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3.3 蛹虫草子实体和液体发酵菌丝体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3.3.4 冬虫夏草、百令胶囊、金水宝、宁心宝多糖HPSEC图谱的比较 |
4 本章小结 |
5 讨论 |
本文总结、创新点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NMR相关图谱 |
附录 缩略词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专利 |
(10)蛹虫草生长营养特性及胞外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蛹虫草概述 |
1.1.1 蛹虫草分类地位与命名 |
1.1.2 蛹虫草生物学特性 |
1.1.3 蛹虫草遗传多样性 |
1.1.4 蛹虫草有效成分与药理作用 |
1.1.5 蛹虫草的生长发育 |
1.2 蛹虫草人工栽培研究现状 |
1.2.1 蛹虫草液体菌株的研究 |
1.2.2 蛹虫草菌种退化问题的研究 |
1.3 蛹虫草胞外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菌株的鉴定、培养及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菌种活化与同步 |
2.1.3 菌丝培养试验 |
2.1.4 液体培养试验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菌丝培养结果 |
2.2.2 液体培养结果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蛹虫草液体菌种培养基的优化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液体培养和菌丝体干重的测定 |
3.1.3 碳源种类和浓度选择 |
3.1.4 氮源种类和浓度选择 |
3.1.5 无机盐浓度选择 |
3.1.6 正交试验优化设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碳源种类及浓度对蛹虫草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3.2.2 氮源种类及浓度对蛹虫草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无机盐对蛹虫草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
3.2.4 正交试验结果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蛹虫草栽培中胞外酶活性变化及子实体活性成分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供试菌株栽培特性比较试验 |
4.1.3 供试菌株各生长阶段胞外酶活性的测定 |
4.1.4 供试菌株子实体活性成分的测定与对比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供试菌株栽培出草试验结果 |
4.2.2 供试菌株栽培过程中胞外酶活变化分析 |
4.2.3 蛹虫草子实体活性成分检测结果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四、影响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因素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交配型基因的蛹虫草单孢菌株分离与杂交育种研究[D]. 李小凤.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2]黑色型黄粉虫培养蛹虫草关键技术及副产物利用技术初探[D]. 秦梦晗.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08)
- [3]蛹虫草的人工培育及其多糖抗肿瘤活性研究[D]. 努尔买买提.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3)
- [4]蛹虫草菌种分离及保藏方法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D]. 曹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蛹虫草菌种制备和不同碳氮源培养液体菌对蛹虫草生长的影响[D]. 杨心如.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8)
- [6]基质对蛹虫草菌株子实体性状及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影响的研究[D]. 薛丹.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7]蛹虫草退化机制及新疆温室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D]. 冯玉杰. 石河子大学, 2019(10)
- [8]DNA去甲基化的蛹虫草高产虫草酸菌株选育及发酵工艺优化研究[D]. 徐冲. 沈阳农业大学, 2018(03)
- [9]蛹虫草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生物活性与品质评价[D]. 朱丽娜.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10]蛹虫草生长营养特性及胞外酶活性的研究[D]. 宋好倩. 河南科技学院,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