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酷的心——评“短视国策论”(论文文献综述)
江丽[1](2016)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从纵向上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轨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主要集中于其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及短暂的"《莱茵报》时期"。出身工厂主家庭的恩格斯由于亲眼目睹工人被剥削的非人遭遇,转而抨击资本主义对外部自然及工人自身自然的双重迫害,其生态思想正萌生于此。伴随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完成,他们主要阐述"自然-人-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深刻指出只有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现实的变革实践,代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共产主义制度,才能彻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晚年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建立在更为系统完备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尽管没有提出"生态"的术语或概念,但其诸多着作中却蕴含极为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这两章以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的相关理论文本为依据,分别从生态要素论、生态危机论、生态经济论、生态社会论、生态伦理论及生态审美论等六个方面对其生态思想进行尽可能深入的横向阐明,以展现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深刻意蕴。第四章主要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前提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正视和回应的理论问题是如何理性认识与科学检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与实践追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与一球两制之间的生态环境博弈背景下的种种问题。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在理论上是内在契合的,二者在实践中的不契合恰恰源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的背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理性认识诸多制约因素,同时也须正视诸多现实契机,积极迎接挑战,抓住重要机遇,坚持道路、理论和制度"三个自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等优势,建设"美丽中国"和"绿色中国",把"生态大国"转变成"生态强国"。第五章主要阐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结合自身国情和具体实际,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深化。本章从人口资源环境观、发展观、科技观等三个维度概括提炼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六章主要阐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提出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前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力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等四个环节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和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刘希刚[2](2012)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是现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理论。为了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和整体性、实践性、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系统论、归纳法、演绎法、文献学等方法,研究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基本内涵、科学属性、历史传承,分析了中国的生态问题及其本质与属性,阐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提出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以及重大意义,探索了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论文首先论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中蕴涵着的丰富生态文明思想,分析了这些思想产生的要素条件,将其形成和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形成、发展和深化四个阶段,概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系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从生态文明的构成要素、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价值理念、社会向度等五个层面界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论文进一步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与其他生态思想相比体现出鲜明的理论品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苏联布尔什维克党、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都进行了一系列生态理论和实践探索,留下了一些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对中国生态问题与战略的现实研究中,论文提出,生态问题是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具有自然异化和生态断裂的本质,体现出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交织的属性;中国共产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真正实践,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最后,论文建议,中国生态文明的建设实践,要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生态导向的现代化基本目标,努力构建中国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政治保证、文化前提和社会环境。全文共包括前言和五章内容。第一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理论体系;第二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三章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价值与历史传承;第四章中国的现实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第五章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论文的基本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哲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个方面,集中表现为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要素论、人与自然界物质交换的生态文明物质基础论、现实生态问题的制度批判论、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文明价值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想与社会进步论。第二,与其他生态思想相比,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体现出思考问题的实践性、哲学观的唯物辩证性、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自然面前人的相对主体性、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等科学品质。第三,中国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关系异化与生态断裂,展现出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交织的基本属性,这个问题在经济领域表现为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在政治领域表现为生态问题的日益政治化,在文化领域表现为先进文化建设中生态文化缺失,在社会领域表现为社会发展环境不利。第四,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包括:促进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加强生态政治制度建设、推动生态文化建设、建设生态和谐社会。
谢扶民[3](2011)在《论保护弱者的政府责任 ——基于对罗伯特·E·古丁理论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保护弱势》是罗伯特·E·古丁的一本重要着作。该书通过分析日常生活当中特殊责任的道德基础,说明了保护弱势的意识和直觉一直反映在所有的道德常识之中,我们应该保护所有因我们的选择和行为而处于特定弱势地位的人。保护弱势的责任可分为个人责任和团体责任两个方面,全社会都应该扶贫济困保护弱势,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律保证弱势免遭剥削。他的这一理论模式为西方国家建立社会福利制度找到了依据。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下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而我国2009年的基尼系数高达0.47,正处于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时期。研究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政治和法律思想演变过程,对于我们借鉴西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经验,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保护弱势》一书的解读,为我们强化政府在保护弱者方面的责任提供理论依据。
高和荣[4](2004)在《风险社会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文中提出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贝克为此曾经精辟地指出,人类正处于文明的火山口上。按照吉登斯的观点,风险来源于危险,它起源于早期人类所面临的海上贸易危险,到了17世纪才得以变成英语。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所面临的风险和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们不一样,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社会越向前发展,人类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将会越强,同时人类也就越来越难以控制自己,因而人类也就越来越不能确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的社会风险因素会越来越多。吉登斯认为,现代性将导致“战争、强权、暴力的扩张以及核风险”新的风险因素产生。其实,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现代社会中,伴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面临的、包括生、老、病、死等四种类型的生存风险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应当制定出相应的失业保障法案、养老和医疗保障法案等等,以切实保障民众在失业、生病以及老年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时予以必要的保障,确保这些人群的生命权和生存权,让他们享受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带来的成果。就中国农村而言,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在风险社会中,苏南农村地区保障目标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养老和医疗保障总是为人们优选的目标”,对于中国农民而言,重建医疗保障防止疾病风险的发生非常重要。然而,建国以后,中国一直实行着以城镇职工为主体、以牺牲农民医疗保障为代价的二元医疗保障制度。早在建国之初,政府颁布实施了《劳动保险条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生、老、病、死、伤、残等由国家或单位承担下来。所有的“非农”户籍人员成了<WP=184>“公家人”或“单位人”,尽管在文革期间这一制度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公家人”或“单位人”制度、价值理念及其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并没有发生变化,而且,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变迁还有所加剧。另一方面,改革以前,中国农村主要实行了低水平、广覆盖的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以后这一制度出现了许多问题,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越来越少,1985年全国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由过去的90%猛降到5%。1989年统计表明,农村实行合作医疗的行政村仅占全国的4.8%,中国农民几乎全部自费医疗。尽管历史上看,二元医疗保障制度对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不容质疑的是,现行的二元医疗保障制度越来越成为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巨大阻力。首先,它使63%以上的农村人口缺乏医疗保障,导致农村贫困人口尤其是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人口的增多。据北京市民政局1997年3月份的一次调查显示,农民医疗费用每年递增20%—30%,大大超过了收入增长的比例。因经济困难、需要住院的病人中有40%的患者没有住院。杨亚玲在对广西、贵州、陕西等三个贫困县的调查也发现,“1/3患病农民没有得到基本医疗保障服务”,“41%的患者因经济原因患病后未能就诊,需要住院治疗者中59%因无法支付医药费而未能住院。”江苏省卫生厅赴苏南农村地区的调查也表明,由于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和医疗费用的上涨,约有70%的农民因病致贫。所有这些调查都充分说明,医疗保障制度的缺乏加剧了农民的贫困。其次,它使农民无法应对疾病风险。农民不仅经受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如吉登斯所言的现代社会各种风险因素,而且由于他们失去了合作医疗,退回到自费医疗,农民往往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抵御疾病风险。因为,从根本上讲,疾病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对于现金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农民来说,这种风险更大、更直接,也更加令人难以承受。所以,从风险社会这个视角来看,合作医疗制度的缺失使得农民面临着双重风险因素的侵袭。再次,这种二元医疗保障制度不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使得社会丧失公正,容易诱发其它社会问题,增大社会转型成本。一是造成了城乡之间农民工无序流动,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二是<WP=185>使得现代社会的农民越来越感到社会的不公正,并由此而可能产生其它越轨行为。正如阿马蒂亚·森认为,许多社会越轨行为分子包括极端恐怖分子不惜用自己的生命投身于恐怖活动,其中部分人就抱着“一种对世界不公平的反抗情绪,而贫困却是不公平的最大问题”。亚当·斯密也曾经警告过,“穷人会用公开的暴力手段使富人的财产减少到与自己相当”。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二元性特征引起了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其他学者们的深切关注。但是,总体上看,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二元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也呈现出“二元性”特征:绝大部分学者把研究的视角仍然集中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而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研究非常缺乏。大致看来,学术界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要不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问题上,绝大多数国内外社会学家从公平理想以及社会正义角度出发,认为要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为这是体现社会正义、促进协调发展、防止两极分化的一条重要途径。在他们看来,建立包括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一条“从慈悲到正义之路”。然而也有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当前中国薄弱的经济基础只能建立城镇社会保障,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条件还不具备,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尚且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没有必
谢云[5](2003)在《冷酷的心——评“短视国策论”》文中认为 我国应建立怎样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步骤、水平、办法等等,确实是一个应该讨论的问题,在这方面有不同见解是正常的,也是有益的。但北京大学陈平教授《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一文谈的不是这些问题,而是把它定性为"短视国策",这无异于投反对票了。
二、冷酷的心——评“短视国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冷酷的心——评“短视国策论”(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 |
二、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演进轨迹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萌芽 |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萌芽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形成 |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形成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发展 |
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发展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生态要素论 |
一、人与自然是有机一体、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 |
二、实践是联结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基础 |
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折射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
第二节 生态危机论 |
一、生态危机的主要表现 |
二、生态危机的根源分析 |
三、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
第三节 生态经济论 |
一、自然生产力的生态之维 |
二、调节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
三、实行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循环经济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生态社会论 |
一、物质资料生产与人类自身生产的平衡 |
二、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声 |
三、人与自然和解与人类本身和解的因果联系 |
第二节 生态伦理论 |
一、敬畏并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 |
二、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自然发生关系 |
第三节 生态审美论 |
一、自然美与创造美的统一 |
二、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美的世界 |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前提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关系的必然性分析 |
一、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法的追溯 |
二、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契合与不契合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视阈的可行性分析 |
一、国内制约因素的系统寻梳 |
二、世情国情境遇的可能契机 |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理论 |
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论 |
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论 |
三、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和谐之思 |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一、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论 |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论 |
三、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创新的理论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
三、科技创新的内在要求 |
第六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大前提 |
一、实践理念转变 |
二、发展方式转型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硬实力 |
一、资本投向 |
二、科技支撑 |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中介力 |
一、制度保障 |
二、依法治理 |
第四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 |
一、文化重塑 |
二、"美德互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理论体系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有生态文明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和阐述过生态的相关概念与观点以及理论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文明思想日益成为学界共识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
(一) 现实基础:资本主义的生态环境问题 |
(二)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三) 认知基础: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
(四) 观点启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 |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一) 萌芽阶段 |
(二) 形成阶段 |
(三) 成熟阶段 |
(四) 深化阶段 |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
(一) 在历史发展维度上表现出前瞻性 |
(二) 在篇幅结构上表现出整体性 |
(三) 在思想内涵上表现出综合性 |
(四) 在思想演变过程上表现出统一性 |
(五) 在内容逻辑上表现出系统性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要素论 |
(一) 人、自然与社会构成生态文明的基础因素 |
(二)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辨证统一关系与生态和谐 |
(三) 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合理调节论 |
二、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生态文明物质基础论 |
(一) 劳动实践中的物质变换思想 |
(二) 自然生产力和自然富源的思想 |
(三) 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 |
(四) 科学技术优化物质变换的思想 |
(五)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三、现实生态问题的制度批判论 |
(一) 自然异化: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实质 |
(二) 资本逻辑:生态危机的根源 |
(三) 制度变革:规避生态危机的根本措施 |
(四) 全球扩展: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前景预测 |
四、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文明价值论 |
(一) 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地位 |
(二) 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存在性和本原地位 |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目标 |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想与社会进步论 |
(一)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人类历史趋势 |
(二) 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进步状态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价值与历史传承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理论品质 |
(一) 思考问题的实践性 |
(二) 哲学观的唯物辩证性 |
(三)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 |
(四) 自然面前人的相对主体性 |
(五) 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 |
(一)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科学生态思想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 解决现实生态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南 |
(四)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启迪 |
(五) 现实生态文明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传承 |
(一) 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生态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教训 |
(二)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
(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探索 |
第四章 中国的现实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一、中国的生态问题及其本质与特性 |
(一) 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
(二) 中国生态问题的自然异化与生态断裂本质 |
(三) 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交织的中国生态问题特性 |
二、生态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中的体现 |
(一) 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 |
(二) 政治领域中生态主流化不足的问题 |
(三) 先进文化建设中生态文化缺失的问题 |
(四) 社会发展环境不利的问题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与特色及重大意义 |
(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正式提出 |
(二)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中国特色 |
(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设计 |
(一) 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二) 目标任务: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 |
(三) 基本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统一 |
(四) 具体路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生态化耦合 |
二、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进程:基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 |
(一) 制定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 |
(二) 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 |
(三) 进行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
(四) 进行生态化的科技创新 |
三、加强生态政治制度建设:基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因素论 |
(一) 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政治建设体系 |
(二) 健全生态法治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 |
(三) 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
(四) 推动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 |
四、建设生态文化:基于人的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统一的思想 |
(一) 繁荣生态哲学 |
(二) 树立生态价值观 |
(三) 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
(四) 培育生态意识 |
五、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思想 |
(一) 建立健全生态和谐的社会政策 |
(二) 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
(三) 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人际之间的生态和谐 |
(四) 建设适合国情的可持续消费社会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论保护弱者的政府责任 ——基于对罗伯特·E·古丁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问题的由来 |
1.2 保护弱势正当性理论的发展 |
1.3 罗伯特·E·古丁及其弱势保护理论 |
第二章 保护弱者的特殊责任 |
2.1 生活中的特殊责任 |
2.2 特殊责任的优先性 |
2.3 特殊责任的道德基础 |
2.4 案例分析 |
2.5 结论 |
第三章 保护弱势的团体责任 |
3.1 保护弱势的基本概念 |
3.2 保护弱势的责任 |
3.3 团体责任 |
第四章 保护弱势理论对福利国家的论证 |
4.1 从援助项目上看,保护弱势是这些计划的主要功能 |
4.2 从福利国家的发展历史来看,保护弱势是主要的论证依据 |
4.3 从道德上看,保护弱势是社会福利项目的最有力的证据 |
第五章 启示 |
5.1 转变观念,变“恩赐”“施舍”为“责任”本职 |
5.2 健全制度,变临时救济为正义安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4)风险社会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风险社会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一、 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 |
(一)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
1 、中国处于社会转型之中 |
2 、中国社会转型特征 |
3 、中国社会转型动因 |
(二) 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 |
1 、社会风险理论发展 |
(1) 社会风险思想形成 |
(2) 社会风险理论发展 |
2 、社会风险理论 |
(1) 社会风险的内涵 |
(2) 社会风险类型 |
(3) 社会风险功能及其社会控制 |
3 、社会转型与社会风险互动关系 |
二、 社会转型与农民生存风险5l |
(一) 社会转型下中国农村制度创新风险5l |
1 、制度主义理论渊源 |
2 、制度创新内涵 |
3 、中国农村制度创新 |
4 、中国农村制度创新风险 |
(二) 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制度缺失风险 |
1 、制度缺失风险含义 |
2 、中国农民保障制度缺失风险 |
(三) 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的可能性 |
1 、医疗保障制度就是为了应对风险社会 |
2 、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的必要性 |
3 、风险社会下能否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4 、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的可能性 |
三、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变迁 |
(一)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沿革 |
1 、第一阶段: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 |
2 、第二阶段: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衰退与解体 |
3 、第三阶段: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恢复与重构 |
(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探析 |
1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何以能够遍地开花 |
2 、80年代以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何迅速衰落 |
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和重建为何举步维艰 |
(三)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问题的理论阐释 |
1 、文化传统观点 |
2 、社会政策思想 |
3 、“第三部门”理论 |
(1) “第三部门”含义 |
(2) “第三部门”兴起的针对性 |
(3) “第三部门”视野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缺陷 |
四、 国外乡村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
(一) 发达国家医疗保障改革思路 |
1 、英国国家福利型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历程 |
(1)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存在问题 |
(2)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3) 英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启示 |
2 、德国社会保险型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历程 |
(1)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主要内容及其特征 |
(2)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
(3) 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启示 |
3 、美国商业保险型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 |
(1) 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发展及其问题 |
(2)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
(3) 美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启示 |
4 、新加坡个人储蓄型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历程 |
(1)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内容 |
(2) 新加坡医疗保障制度特征 |
(二) 中等收入国家乡村医疗保障的建设 |
1 、中等收入国家乡村医疗保障实施概况 |
2 、几点初步结论 |
(三) 较低收入国家乡村医疗保障制度构想 |
1 、津巴布韦国家健康保险计划实施 |
2 、几个初步结论 |
(四) 可以得到的几个结论 |
五、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建 |
(一) 江苏苏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分析 |
1 、为什么要选择江苏苏南农村 |
2 、苏南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 |
(1) 同一乡村的农民只能选择一种合作医疗制度模式 |
(2) 同一乡村的农民可以组合选择合作医疗制度模式 |
(3) “家庭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合作医疗保险模式bll |
3 、几点结论 |
(二)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建 |
1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缺陷 |
2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建原则 |
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建 |
(1) 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一:福利型合作医疗方案 |
(2) 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二:风险型合作医疗方案 |
(3) 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三:福利风险型合作医疗方案 |
(三)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建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结论:城乡一体化:风险社会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整合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后记 |
四、冷酷的心——评“短视国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江丽. 湖北大学, 2016(06)
- [2]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在中国实践研究[D]. 刘希刚.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7)
- [3]论保护弱者的政府责任 ——基于对罗伯特·E·古丁理论的分析[D]. 谢扶民. 中南大学, 2011(03)
- [4]风险社会下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重建[D]. 高和荣. 吉林大学, 2004(04)
- [5]冷酷的心——评“短视国策论”[J]. 谢云. 中国社会保障,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