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沙江转弯的地方——丽江(论文文献综述)
和斯佳[1](2021)在《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聚落的是人类在意识主导下对自然景观进行改造后不断积累叠加的产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逐渐成为具有地域特征的文化景观。在这个过程中,人类是塑造者,文化是无形的手,自然地理是活动的载体,聚落是结果。几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聚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在未来是保护还是转型更新,且该保留什么、更新什么是当前议论颇多的话题。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关于传统聚落相关的研究,在文化区划的研究基础上,注重文化的作用,将受到同一文化影响下联系紧密的聚落组成体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探究文化与地理对聚落体系形成发展的影响,能更好的预测和指导聚落未来的发展,使其在传统文脉下延续性发展。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丽江白沙镇,通过对所处文化区及有关聚落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结合相关学科的分析手法,进行详细的实地考察调研,获取研究的基础资料。从传统聚落的生成机制和生长模式入手,首先从时间上对其历史文化和发展脉络进行研究,划分主要的发展时期并总结各时期的发展方向和特征。然后对现状所呈现的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构成要素、空间特征、文化内涵等进行研究,主要从村落、民居、外部环境这三个对象展开,找出造成对象如此呈现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预测在特定文化区内的白沙镇聚落体系未来的转变和发展模式,提出发展的侧重点和思路。
刘梦云[2](2020)在《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峡谷是在地壳上升和水流下切相互协调运作时生成的一种重要的地貌形态,记载了地球表面的演化与变迁,涉及了岩石、水文、生物、断裂构造、地质运功等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原理,科学研究价值极大。同时,峡谷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在传播科学文化和展示科学内涵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云南省峡谷数量庞大,受到研究方法和手段限制,已有研究主要是单条峡谷甚至峡谷段的工作,对云南省峡谷以及峡谷景观的分布和区划也尚未有定论,难以为省级及大范围峡谷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现今随着GIS技术的发展和免费遥感资料的便捷获取,为获取大尺度范围的数据和批量处理数据提供了可行、快捷的手段。本文利用Arcgis、Google earth软件对整个云南省的峡谷数据进行提取,从宏观角度探讨了云南省峡谷的分布特征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有科学价值的峡谷景观进行遴选,并对相应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展示方式进行探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峡谷的叙述性定义和研究资料,厘定了提取峡谷的定量指标:峡谷的坡度条件是大于25°;峡谷的切割深度应大于30米;峡谷的长度取决于峡谷深、陡特征的有无,提取时需叠加上坡度图和切割深度图来进行辅助判断,结合云南省现有的峡谷宽度资料与信息,确定谷底的宽度不超过2千米。(2)共提取云南峡谷49036段峡谷,其特征表现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分布走向与河流走向基本一致,东部以南北走向为主,西部以北西向为主,多呈羽翼状;峡谷平均长度达2.5km,最长达300km;超过一半的峡谷都分布在1000-2000米的海拔范围内;75%的峡谷为浅度切割峡谷且坡度在25°—35°之间。(3)确定了大地构造、峡谷聚集特征、切割深度和地貌差异的区划原则,将峡谷划分成不同的景观单元。包括三个一级分区:云南高原峡谷区、横断山脉北段高山极高山峡谷区和横断山脉南段低山中山峡谷区。10个二级分区:滇中红层峡谷区、滇中湖盆峡谷区、滇东北高山峡谷区、滇东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南盘江流域峡谷区、滇东南喀斯特低山峡谷区、滇西中低山宽谷区、滇西南中低山峡谷区、无量山山原峡谷区和哀牢山中山峡谷区。4个三级分区:金沙江中段轻中切割峡谷区、礼社江中切割峡谷区、北部高山中深切割峡谷区和南部陷落轻中切割峡谷区。(4)云南省峡谷的分布规律:峡谷集中分布在云南的西部和北部,1000-2000米的海拔处峡谷(本文中峡谷分布的海拔层面是指峡谷的谷顶分布的海拔,下同)分布范围最广,5000米以上峡谷分布占比仅为0.01%;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峡谷分布具有差异性,有的呈环形分布,有的沿构造单元交界处分布;峡谷分布的走向与断裂带和河流走向基本一致;分布岩石以砂岩、灰岩、白云岩、泥岩、局部夹玄武岩等沉积岩类为主。(5)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开发仍有很大空间,同时在已开发的过程中存在旅游品牌建设定位不准、缺乏规划、营销手段不足、展示方式单一、缺乏文化内涵等问题。(6)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包括自然景观科学价值和人文景观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部分峡谷是云贵高原隆升的典型证据;(2)峡谷外部所呈现出来的形态、构造遗迹和内部蕴含的化石、生物遗迹展示了独特而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演变过程;(3)为物种迁移和人类活动提供“通道-阻隔”作用,促进了人类文化交流与,保留了文化的传统性,也杜绝了传染病的传播;(4)是形成云南地质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地理单元;(5)存封了众多珍贵的区域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遗迹;(6)也保留了众多举世罕见的旅游地质资源。(7)根据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文化内涵、民族风俗、空间聚集性和区位条件几个标准对云南峡谷景观进行遴选,选出8个符合要求峡谷景观区,即关河峡谷景观区、牛栏江断裂带峡谷景观区、普渡河-小江断裂带峡谷景观区、永胜-大姚红层峡谷景观区、南盘江峡谷景观区、“三江并流”峡谷景观区、南汀河断裂峡谷景观区和元江峡谷景观区。并提出了每个峡谷景观区的科学价值和展示方式。(8)在进行峡谷景观科学价值展示的过程中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旅游典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展示峡谷景观科学价值和科学内涵为主,突出地域特色,避免抄袭和雷同,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注重与周边景区和旅游资源的组合,丰富景区旅游类型和价值;重视旅游设施建设及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峡谷景区安全措施、消防设施等要配备齐全,注意防范滑坡等地质灾害,保障游客的安全。
杨璨玉[3](2019)在《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所涉各民族生计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滇省夷人图说》是研究清代云南各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图志文献,其成书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因由时任云贵总督瑚锡哈哩·伯麟组织编绘,故世人又称其为《伯麟图说》。这套图志的抄本或抄绘本有数种,分别收藏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或博物馆之中。意大利地理学会(Societa Geografica Italiana)收藏的《滇省夷人图说》为曾在中国做翻译官的朱塞佩·罗斯(Giuseppe Rose)提供,就所获电子文档看,该图志共106幅图,较为完整。此前的研究者们对《滇省夷人图说》的研究,主要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图书馆藏《滇省夷人图说·滇省舆地图说》、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善本库藏《御制外苗图》(上、下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滇南夷情汇集》为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对《滇省夷人图说》的作者、创作背景等进行考证;二、从《滇省夷人图说》的图像出发,研究云南各民族的文化事项;三、从民族历史的视角挖掘《滇省夷人图说》中的各民族文化内涵。伯麟编绘《滇省夷人图说》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省情汇报;二、帮助其他人了解云南状况,为其政绩做说解;三、树碑立传;四、艺术品赏析。编绘者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各民族样态直接呈现在图志中。由于该图志中所反映的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并不突显,从而使得学者们较少从生计方式的视角,去深入探讨该图志中云南各民族文化如何与其所处生态环境的协同进化与相互制衡等问题。生态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生计方式必然也无所不在。《滇省夷人图说》的中也存在着大量对各民族生计方式的描绘。对于生态民族学研究者来说,这些生态问题是必须要重视的。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为民国时期的抄绘本,是由丁文江组织编绘。丁文江本人深受民族学的影响,此抄绘本是他在云南进行民族学田野调查后所改绘。相较于其他藏本来说,意大利藏版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定位更为准确。意大利藏本不仅延续了原抄本的内容,而且还增添了反映20世纪初云南各民族的生态环境、生活样貌等内容。不难看出,此藏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民族学学科理念,改绘之处也能更贴近民族学学科要求,这正是意大利藏本的独到之处。尽管离意大利藏本的成书时间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但由于生态环境不易变化的特点,云南各民族所处的生态系统,如地质、气候、降水等要素的本质属性亦难以改变。而意大利藏本所改绘的时期更为接近当下,其中所展现的各民族生计方式与其生态环境的相适应,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成功的案例当加以借鉴,对失败的教训理应加以警惕。因此从民族文化与其生境关系的视角,来研究该图志所涉及的云南各族生计方式,无疑对今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更具现实意义及启迪价值。
李科[4](2019)在《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文中指出复杂的地质构造,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加上小江强烈的流水侵蚀,形成了东川陡峻的地形地势,昆阳群地层在强烈的风化作用下形成了大量的固源物质,在暴雨的激发下,形成了类型众多的泥石流地质遗迹。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就是在这里成功申报了全国第一个以泥石流地质遗迹为主体景观的国家地质公园。在公园成功申报之后就要进入到规划建设阶段,而本文就是以规划建设中难度最大,最为重要的解说系统的构建为主线完成本篇论文写作的。本文以东川泥石流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布局为框架,结合遗迹点的空间实际、类型特点和现有基础设施布设,设计了东川泥石流地质公园的7个科普功能片区和4条科普游线。同时,总结前人对解说系统的研究经验,依据系统论、地质学、美学、哲学、安全学、以及其它相关学科,创建了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系统包括三道程序六个步骤,三道程序为管理程序、解说程序和接受程序。其中管理程序包括“管理”和“反馈”两个步骤,是解说系统的保障,承担解说系统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解说程序包括“优选”、“提炼”和“表达”三个步骤,是解说系统的核心,“优选”合适的解说目标,“提炼”其蕴含的地球科学知识,编制科学严谨的解说内容,再选择合适“表达”媒介,形成一个完美的解说成果;之后就是进入接受程序,解说程序形成的成果就是为地质公园游客,也就是解说信息的“接收”者准备的,所以,“接受”者游客是解说系统的关键,游客在“接受”完成之后,可以将自己的感受与意见通过“反馈”步骤反映到公园的“管理”方,最终完成一个互联互通、良性循环、完整高效的解说系统。以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为框架,结合泥石流遗迹景观的“特殊性”(泥石流地质遗迹具有地质遗迹和地质灾害双重属性),以公园的实际为着眼点,应用“3S”技术(GPS、RS、GIS三者集成技术),使用MapGis、ArcGis、DGSS(数字地质调查系统)、Photoshop等软件,尽可能细致的对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资源进行“管理”、“优选”、“提炼”、“表达”、“接受”及“反馈”,为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建议,在“优选”步骤中,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利用yaahp软件建立优选模型,在对解说系统规划时尽可能紧跟时代步伐,规划使用AR、VR等现代技术,并提出博物馆建设的“小江流域泥石流清明上河图”等较为新颖的解说建设创意,同时也结合经费实际,提出分批次的建设,例如在信息化建设中分为三个批次进行建设,使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的解说系统规划可实现性更强,为将来公园的建设提供实质性的参考。
和璇[5](2018)在《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塔城勒巴舞为主要研宄对象,基于较为翔实的田野考察资料和文化特质分析,研宄在纳藏毗连地域,以藏语形式流传于纳西族的、藏传佛教特征明显的塔城勒巴舞的场域、仪式、特质解读、文化意义、传播变迁、当代传承,进而得出以纳藏毗连地域为例的位于族群互动前沿一一“中间带”所具有的文化融合特征。塔城位于滇西北的纳藏交界地带和文化交汇区,这一地域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明显,有着藏传佛教特别是噶玛噶举派的信仰基础。规约禁忌的伴随、仪式物件安排、人神共舞的特定人物关系、神灵体系的构建、回忆附着中的起源表述……共同形成勒巴舞中各个要素牵连互动的场域。论文基于录像、舞谱、访谈,对如今难以得见的传统勒巴舞进行了完整的记录,另外,记录了“非遗”传承点挂牌仪式上的勒巴舞展演。在仪式整体中解读勒巴舞的服饰、道具、角色、唱词、动作等文化特质,最终力图形成勒巴舞的文化解释。分析勒巴舞中信仰体系的建构,特别关注其中的藏传佛教噶举-噶玛噶举的信仰特征、勒巴舞的噶举派密法传统。鲜明的藏传佛教信仰特征、撵鬼趋吉的舞蹈功能构成勒巴舞仪式性的基础。在艺术的延续性考察中,可显见塔城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门巴戏的密切关系,与藏传佛教舞蹈的大量共同文化特质。延续性引发了边缘与中心的探讨:勒巴舞体现了藏文化圈边缘地的古老文化特质留存,并可以与西藏热巴舞、门巴戏、其他藏传佛教艺术形成相关文化特质的对照。进而结合“年代-区域假说”,分析在勒巴舞的传播与变迁中,文化区域的层级表现及中心的难以确定、分布范围与文化特质关系判断困难、传播的复杂性等影响因素。如今的勒巴舞,在政府在场、市场关注、外界确证的语境中,传承面临着仪式特征淡化、自身迅速变迁等困境。纳藏毗连地域作为纳藏族群的互动前沿,相似文化模式的存在,是舞蹈得以从藏族传播至纳西族形成塔城勒巴舞的内因。勒巴舞的流传范围界定了相似的文化模式,形成突破族群界限的文化边界,并在后来的地方化建构中带上族群、地域的深深烙印。在族群艺术与文化模式的互动中,勒巴舞进行着自我身份的持续建构,不断适应文化区域的变迁、完成“地方化”调试。案例体现了纳藏毗连地域“中间带”之区域特征,族群互动前沿的“中间带”在边界模糊化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兼容多元、和融内敛的特点,发挥了族群及区域关系调和功能,并以边缘的地域特征得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国存留了许多教之中心区域更为古老的文化特质,勒巴舞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王亚磊[6](2018)在《程海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对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活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相关性研究,是当代地球科学最富魅力的前沿学科之一。拟建的涛源金沙江大桥地处程海大断带之上,断裂带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及安全运营与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程海断裂现今活动性研究对大桥工程建设及其安全性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程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绘对其构造发育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并结合地球物理场、地震、构造应力场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纳,对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对程海断裂永胜至宾川沿线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调查,依据断裂特征及活动性差异将其分为北、中、南三段,并对断裂分段活动性相关特征进行总结。此外,论文还结合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应力场模拟技术,对程海断裂带进行了构造应力场的相关数值模拟,直观地反映断裂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依托于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相关建设项目,实地勘察桥址区地质情况,运用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岸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进行研究探讨。最终通过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工程效应分析及桥址区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从而对程海断裂现今活动性与大桥建设的关系进行综合性评判与总结。研究成果表明,断裂北段整体表现为向东而突的弧形旋钮构造体系,并以伸展正断为主要活动特征,活动速率介于0.040.26mm/a间;中段为程海—期纳断裂,依据其控制的的盆地,将其分为程海盆地段、清水盆地段及期纳盆地段,其中程海盆地段断裂以正断作用为主,清水盆地段断裂具走滑—拉分活动性特征,期纳盆地段断裂具正断兼左旋走滑性质;南段断裂整体表现为典型的帚状构造体系,并以正断活动为主,部分断裂兼具左旋走滑特征,断裂活动速率介于0.10.95mm/a间。通过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断裂最大主应力呈西强东弱趋势,应力多集中于玄武岩区,最小主应力呈分段性特征,应变能主要集中于模拟区北部及部分玄武岩区。将桥址区投于模拟结果中可知,桥址区于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属应力集中区,大桥位于程海断裂内,属应力骤降区。此外,因桥址区处断裂之上,经区域构造稳定性、桥址区适宜性评价分析及岸坡稳定模拟结果可知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桥址区适宜性较差、大桥岸坡较为稳定,基本适宜建设。
俞方洁[7](2017)在《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横断山区包括川西高原、藏东和滇西地区。通过对上述地区典型遗址的层位关系、器物形态以及碳十四等数据的综合分析,首先构建起横断山区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较为完整的时空框架,将旧石器文化分为三个区域类型,将新石器时代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确立了这一地区石器时代的考古编年体系。对比研究了这一地区与我国华北、欧洲、东南亚、南亚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认为旧石器时代三个区域类型分别与华北小石器文化、东南亚和平文化和旧大陆西侧莫斯特文化关系密切,新石器时代四个阶段与甘青地区、南亚东北部、东南沿海和东南亚亦有文化交流。尝试运用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引入环境考古学、人地关系、分子遗传学及语言学的方法论,以个案研究结合综合分析,深入剖析了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的成因,复原了考古学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如何更好地展开考古学文化互动关系研究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对这一区域的综合研究,认为横断山区作为人类起源地的可能性不大,它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现代人从非洲向东亚迁徙的重要通道。至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横断山区石器工业处于南北技术的交汇地带,东北部受华北小石器技术直接影响,东南部与旧大陆西侧莫斯特工业密切相关,西部作为“和平文化技术丛”的发源地对我国华南、东南亚中石器时代石器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新石器时代,横断山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横断山区东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上游)受到了来自陕甘宁庙底沟类型的直接影响,这里发现了庙底沟类型的口沿内带凸棱钵、钝角底尖底瓶、双唇口式、退化重唇口式小口瓶和弧边三角纹、变体鸟纹彩陶等;第二阶段,横断山区北部(岷江上游、大渡河中上游和澜沧江上游)出土的马家窑类型典型器物如卷沿盆、高领罐、长颈壶和平行条纹、水波纹、草卉纹等彩陶片可看出甘青马家窑类型对该区域的直接影响。其中西北部(澜沧江上游)不仅受到马家窑文化影响,还与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存在文化交流。卡若文化用衬花手法表现的折线纹、回字纹、三角纹等陶器图案见于年代更早的梅尔伽赫文化。南亚西北部新石器文化还出土了卡若文化的穿孔石刀、骨笄、玉珠等。第三阶段,横断山区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较小,区域内部交流加强。第四阶段,东南沿海尤其是两广地区对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以及金沙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有段石锛、磨制双肩石斧、有肩有段石锛、印纹陶等都可在这些区域的新石器文化中见到。通过磨制双肩石斧、偏刃小型石锛、尖尾斧、衬花刻印纹陶等文化因素可以发现怒江、澜沧江流域对南亚东北部、中南半岛缅甸、泰国西部新石器文化产生了影响。横断山区北部新石器文化中的庙底沟和马家窑文化因素可能与北方人口的南迁有关。全新世大暖期气候波动事件(降温)引起资源紧张,人群竞争加剧导致了人口持续南迁。藏东高原新石器文化出现的南亚西北部文化因素可能与交换贸易有关,为适应高原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狩猎采集、物品交换成为农业经济必要补充,加之人群不定期的迁徙促使远距离商贸网络形成。横断山区南部(怒江中游、澜沧江下游)生产力水平较低,农业经济落后,文化堆积瘠薄,人群不定期的迁徙导致了文化扩散。
姜建国[8](2016)在《跨越自然的阻隔:清代金沙江中下游津渡与川滇交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西南地区地形为高山与大川相间分布,其间交通不但要翻山越岭,还要渡江过河。重要的津渡往往也是交通要隘,战略要地。金沙江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河流之一,川滇间交往必然要跨越其阻隔。清代金沙江两岸的交通要依靠之上的津渡。本文将对清代金沙江上津渡的地理位置、管理方式、以及渡江使用的交通工具试做考释,并在此基础之上探析清代金沙江津渡设置的地理特点、历史进程以及推动其增置的原因。
马国君,陈冬梅[9](2015)在《论历史时期金沙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文中研究指明金沙江流域地处母亲河长江的上游,范围包括今川西高原、川南山地以及滇北高原三大部分。干流河谷南北两坡,山脉多呈南北走向,致使干流北坡支流从北向南流,南坡则相反。历史上,这一地区生息的主要是氐羌、百越、苗瑶三大族系居民,而后,氐羌系统民族基本上覆盖了金沙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他们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过着游牧、半农半牧的生活,而百越、苗瑶系统各民族则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流域河谷南坡面的坝区及高原山地上。此外,这一地区是进入西藏、云贵高原、中南半岛的枢纽地
毛剑梅[10](2015)在《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文中提出地质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及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地质资源的利用从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向满足人类更高层次的求知、审美需求的转变。地质资源所蕴含的旅游价值被不断的发掘用于满足人们审美、休闲、养生、求知的需求,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世界范围内对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经历了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养生的阶段,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呈现出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制于诸多因素。本文以地质学、地理学、旅游学、旅游经济学及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过程及路径。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始于1936年石林名胜区管理处的成立,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得到重视并快速发展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尤其是在1986年将旅游业定位为云南的支柱产业之后。地质资源的旅游产业化发展,为云南产生了可观的旅游经济价值。通过对云南地质资源环境、169个典型旅游地质景观、六大类旅游地质资源专项产品和活动、两个国家地质公园等典型旅游开发利用示例以及国内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及理论的研究,提出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是以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为前提,以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为核心,以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提高产业化水平,与相关产业结合形成旅游产业群(链)发展的过程。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符合地质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态势,这一动态过程包括了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及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三个方面。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是将地质资源转化为旅游地质资源,是产业化的前提,这一过程的核心是地质资源旅游价值的发掘。对地质资源的价值重构、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实践以及技术进步为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提供了条件,而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者、社区民众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可以分解为三个组成部分,即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以及资源环境条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解为十个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进行层次分类、权重选择以及价值评价,构建地质资源旅游价值评价标准,通过评价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通过对云南97个典型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结果显示云南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在观赏游憩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两个方面尤为突出,同时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地域组合较好、适游期较长为云南提供丰富多彩的观赏型、科考型、休闲度假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旅游地质资源是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结果,也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前提。旅游地质资源要开发为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在旅游市场进行交换即产品化、市场化才能够实现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市场化是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核心。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需要研究旅游市场需求,找到可以满足特定消费者需求的细分市场。研究从旅游者的需求特征以及游客的集中度两个维度将旅游市场分为六类市场。针对不同类型的旅游市场,可以将旅游地质资源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类型,公园及保护区类型以及旅游购物地质产品类型等三种旅游地质资源产品。云南以地质资源为主体的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包括了1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温泉旅游企业、12个温泉休闲旅游区、3个AAAAA级、27个AAAA级旅游景区、3个国家公园、10个国家地质公园(含二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矿山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9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以及由奇石、珠宝玉石、大理石等组成的旅游购物地质产品,这些旅游地质资源产品是云南旅游产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还需要提高资源转化和产品生产的效率。旅游地质资源的资产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将旅游地质资源或者旅游地质资源经营企业作为交易对象,通过评估其价值,采用竞争型方式,使得交易对象能够为最佳经营者所持有,从而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目前主要是采取围绕经营权转让下的承包和租赁、在旅游地质资源景区内的特许经营以及引入专业经营公司加强对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方式进行运作的。目前,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层次还有待提高,区域发展不均衡,管理体制问题突出,借鉴国内外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的经验,应该进一步通过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科学规划、创新开发,创新投资方式,多方参与等途径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发展。
二、金沙江转弯的地方——丽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沙江转弯的地方——丽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文化地理学及文化区研究概况 |
1.3.2 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3.3 丽江地区传统聚落研究概况 |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概念阐述 |
1.5.1 文化区与文化景观 |
1.5.2 传统聚落与聚落体系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区划与传统聚落体系结构分析 |
2.1 文化区及其划分 |
2.1.1 纳西族综合文化区 |
2.1.2 纳西族文化亚区的划分及特点 |
2.1.3 丽江纳西文化中心区与白沙镇 |
2.2 白沙镇传统聚落体系的构成 |
2.2.1 聚落等级体系 |
2.2.2 集镇与村落规模 |
2.2.3 集镇和村落空间布局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沙镇文化地理要素分析 |
3.1 文化要素分析 |
3.1.1 纳西族的迁徙与定居 |
3.1.2 经济贸易 |
3.1.3 宗教信仰 |
3.1.4 民俗文化 |
3.2 地理要素分析 |
3.2.1 地理区位 |
3.2.2 地形地貌 |
3.2.3 气候条件 |
3.2.4 自然资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沙镇的演变与发展分期 |
4.1 江湾腹地的村寨与集市 |
4.1.1 部落的选址定居及环境改造 |
4.1.2 族群关系主导下的聚落布局 |
4.1.3 茶马互市影响下的集市兴起 |
4.2 政治中心的扩张与营建 |
4.2.1 地域治所的转移 |
4.2.2 空间节点的初建 |
4.3 宗教圣境下的文化空间 |
4.3.1 跨地域空间序列的设定 |
4.3.2 宗教祭祀中心的巩固 |
4.3.3 办文庙兴义学 |
4.4 文化富集地的发展转型 |
4.4.1 民国至建国初的聚落 |
4.4.2 现代化冲击下的聚落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特征分析 |
5.1 村落的分布特征 |
5.2 村落的选址特征 |
5.2.1 村落的选址规划理念 |
5.2.2 村落选址的地理特征 |
5.3 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
5.3.1 空间形态类型 |
5.3.2 空间组团关系 |
5.3.3 空间形态类型的分布特征 |
5.4 民居建筑营造特征 |
5.4.1 民居构架体系 |
5.4.2 地理要素主导下的民居营造差异 |
5.5 民居院落空间建构及其文化逻辑 |
5.5.1 院落营造要素 |
5.5.2 院落平面形式 |
5.5.3 院落空间特征 |
5.6 民居空间与装饰的文化意蕴 |
5.6.1 敬神祈福的宗教观 |
5.6.2 追求自然的和谐观 |
5.6.3 祈求吉祥的风水观 |
5.7 外部环境的建构与利用 |
5.7.1 自然环境的神化 |
5.7.2 外部环境的认同 |
5.7.3 宜居空间的形成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与转型发展 |
6.1 保护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 |
6.1.1 主要困境 |
6.1.2 发展机遇 |
6.2 特定文化区下白沙镇域聚落体系的保护思考 |
6.2.1 保护的基础 |
6.2.2 保护的核心 |
6.3 聚落体系的转型和发展 |
6.3.1 产业结构的转型 |
6.3.2 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 |
6.3.3 村落与民居的提质和发展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记录表 |
附录二 白沙镇村落及民居调研现状整理 |
致谢 |
(2)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云南峡谷数据的提取 |
2.1 峡谷数据的提取 |
2.1.1 基础数据来源 |
2.1.2 SRTM DEM数据预处理 |
2.1.3 峡谷数据的提取方法及过程 |
2.2 数据提取结果 |
第3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分布特征与区划研究 |
3.1 云南峡谷的分布特征 |
3.1.1 空间分布特征 |
3.1.2 峡谷的长度分布特征 |
3.1.3 峡谷的海拔分布特征 |
3.1.4 峡谷切割深度的分布特征 |
3.1.5 峡谷坡度的分布特征 |
3.2 峡谷景观的区划 |
3.2.1 区划原则 |
3.2.2 区划结果 |
第4章 云南峡谷景观发育的地学基础 |
4.1 峡谷发育与大地构造的关系 |
4.2 峡谷发育与断裂活动的关系 |
4.3 峡谷发育与岩石的关系 |
4.4 峡谷发育与海拔地势的关系 |
4.5 峡谷发育与水系的关系 |
第5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研究 |
5.1 部分峡谷是揭示云贵高原隆升的典型证据 |
5.2 展示了独特而复杂的构造运动和地质环境演变过程 |
5.3 为物种迁移及人类活动提供了特殊的“通道-阻隔”作用 |
5.4 是形成云南地质景观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关键地理单元 |
5.5 存封了众多珍贵的区域环境演化及人类活动形迹 |
5.6 保留了众多举世罕见的旅游地质资源 |
第6章 云南峡谷景观的开发现状 |
6.1 云南峡谷景观的开发现状 |
6.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6.2.1 旅游品牌建设存在定位不准、缺乏规划、营销手段不足等问题 |
6.2.2 峡谷旅游资源丰富,但展示方式较为单一 |
6.2.3 文化传播作用较弱,缺乏文化内涵 |
6.2.4 缺乏与周边景区和旅游资源的联动开发 |
6.2.5 其他问题 |
第7章 云南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旅游展示研究 |
7.1 峡谷景观遴选 |
7.1.1 遴选标准 |
7.1.2 遴选结果 |
7.2 峡谷景观科学价值的展示方式 |
7.2.1 展示原则 |
7.2.2 展示方式 |
7.2.3 建议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3)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所涉各民族生计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动态梳理 |
一、《滇省夷人图说》研究 |
二、少数民族生计方式研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田野核实概况 |
一、昆明市东川区 |
二、大理市喜洲镇 |
三、宁蒗彝族自治县 |
第二章 意大利所藏《滇省夷人图说》源流概说 |
第一节 意大利藏本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中外学者对意大利藏本的源流考证 |
第三节 意大利《滇省夷人图说》各族生计方式简述 |
一、狩(渔)猎采集 |
二、游牧 |
三、游耕 |
四、固定农耕 |
第三章 狩猎采集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摩察 |
一、附文说解 |
二、惊险的猎虎活动 |
三、毒箭制作与使用 |
第二节 俅人 |
一、附文说解 |
二、丰富的采集资源 |
三、狩猎采集生活的特点 |
第三节 大倮黑 |
一、附文说解 |
二、精湛的狩猎技艺 |
三、居住习俗及装束 |
小结 |
第四章 游牧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披沙倮 |
一、附文说解 |
二、山林耕牧 |
三、外来作物的引种 |
第二节 西番 |
一、附文说解 |
二、高山草甸游牧 |
三、生产生活与生境 |
小结 |
第五章 游耕类型分析 |
第一节 花苗 |
一、附文说解 |
二、耕作及工具使用 |
三、住房与花苗社会 |
第二节 怒子 |
一、附文说解 |
二、生产生活习俗 |
三、意大利藏本漏画的原因 |
第三节 卡瓦 |
一、附文说解 |
二、耕种与狩猎 |
小结 |
第六章 固定农耕类型分析 |
第一节 白人 |
一、附文说解 |
二、耕作方式 |
三、犁及斗笠的生态适应 |
第二节 土人 |
一、附文说解 |
二、生产劳作及服饰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 |
1.3 地质公园的位置、范围及交通状况 |
1.3.1 地质公园的位置、范围 |
1.3.2 地质公园交通状况 |
1.4 研究背景 |
1.4.1 研究现状 |
1.4.2 地质公园建设史 |
1.4.3 对比分析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环境地质特征 |
2.1 地形地貌 |
2.2 地层岩性 |
2.3 地质构造 |
2.4 新构造运动 |
2.5 气象 |
2.6 水文 |
第三章 东川泥石流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 |
3.1 地质遗迹类型(前期野外地质遗迹信息采集) |
3.2 地质遗迹特征(后期野外地质遗迹信息采集) |
3.3 泥石流地质遗迹的分类归纳 |
3.4 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 |
第四章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科普功能片区及游线设计 |
4.1 地质公园总体布局 |
4.2 地质公园功能区划分 |
4.3 地质公园游线设计 |
4.3.1 综合性旅游线路 |
4.3.2 科普旅游线路 |
第五章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框架构建 |
5.1 理论依据 |
5.2 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构建 |
5.2.1 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构建 |
5.2.2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的内涵 |
5.3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构成元素分析 |
5.3.1 “管理” |
5.3.2 “优选” |
5.3.3 “提炼” |
5.3.4 “表达” |
5.3.5 “接收” |
5.3.6 “反馈” |
第六章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建立 |
6.1 泥石流地质公园的特殊性 |
6.1.1 优选目标 |
6.1.2 提炼内容 |
6.1.3 表达媒介 |
6.1.4 管理部门 |
6.1.5 接受游客 |
6.1.6 反馈设置 |
6.2 地质公园解说系统构建的原则 |
6.3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框架的构建 |
6.3.1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体系框架 |
6.3.2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良性可持续发展解说系统构成元素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问卷调查表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选题与对象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二、理论视角与方法 |
(一)历史学研究方法 |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 |
三、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综述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
(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勒巴舞边界维持:界定、起源、当代传承 |
第一节 勒巴舞的传承区域 |
第二节 勒巴舞的起源表述 |
一、建寺院、宫殿时为免于妖魔破坏而起舞迷惑之的起源说 |
二、印度、藏区传播来源说 |
三、体现地方化特征的起源传说 |
四、起源传说小结 |
第三节 勒巴舞的当代传承 |
一、传承范围及民族 |
二、勒巴舞“磋崩”传承 |
三、勒巴舞的当代传承境遇 |
第二章 勒巴舞本体研究 |
第一节 勒巴舞服饰、道具 |
一、勒巴舞的服饰 |
二、勒巴舞的道具 |
第二节 勒巴舞的仪轨 |
一、勒巴舞的信仰规约性 |
二、勒巴舞的禁忌 |
三、勒巴舞的角色 |
第三节 勒巴舞唱颂词、动作及其宗教隐喻 |
一、勒巴舞唱颂词 |
二、勒巴舞舞段及动作 |
三、勒巴舞藏传佛教-噶举-噶玛噶举的信仰特征隐喻 |
第四节 不同类型勒巴舞的比较 |
一、舞段分析 |
二、舞蹈动作分析 |
第三章 边界扩展:勒巴舞-热巴舞-藏传佛教舞蹈的延续性 |
第一节 勒巴舞-西藏热巴舞的延续性:渊源与差异 |
一、唱词分析中的勒巴舞与热巴舞渊源 |
二、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中间形式:子母雄热巴舞-斯农热巴舞 |
三、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比较 |
四、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差异形成 |
五、信仰的弱化:勒巴舞-西藏热巴舞的功能变化隐喻 |
第二节 勒巴舞-热巴舞-藏传佛教舞的延续性:共同文化特质 |
一、藏传佛教舞蹈艺术共同文化特质表述 |
二、共性的解释:整合基础上的藏传佛教艺术 |
三、多样性的解释:藏传佛教艺术传播中的固化与流变 |
第四章 边界内涵:勒巴舞体现的艺术传播及变迁 |
第一节 边缘地古老文化特质留存:与“年代-区域假说”的适应性 |
一、勒巴舞、热巴舞比较视域下的外显古老文化特质在勒巴舞中的留存 |
二、早期印度渊源的体现 |
三、息解派、觉宇派等宗教痕迹的保留 |
四、噶举派密法传统的体现 |
五、边缘地文化特质留存研究的对照佐证:门巴戏 |
六、勒巴舞新的边缘地形成:山地文化与谷地文化的博弈 |
第二节 艺术传播的复杂性:与“年代-区域假说”的不适应及补充 |
一、边缘地考察:文化区域的层级表现及中心的难以确定 |
二、分布范围与文化特质关系判断 |
三、文化区域边界的模糊性和可变性 |
四、传播的多向性、复杂性、随机性 |
五、族际艺术边界与文化区域边界 |
第五章 边界阐释:勒巴舞边界与族群边界 |
第一节 勒巴舞定义的纳藏毗邻地域文化模式相似性 |
一、在互相包含关系中递进的文化边缘:藏文化区-康区-滇西北 |
二、噶举派传承的特殊性:滇西北的噶举-噶玛噶举信仰基础 |
三、藏区文化模式与滇西北文化模式差异的形成 |
第二节 跨越纳藏族群边界的文化模式 |
一、共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边界模糊化 |
二、纳藏艺术融合的发生 |
第三节 勒巴舞案例体现的纳西文化之和融性 |
一、汉藏文化的调和中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
二、勒巴舞案例中的纳西族文化和融性特征 |
结语 |
附录 玉龙塔城勒巴舞唱颂词完整记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完成的成果 |
致谢 |
(6)程海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对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活动断裂研究现状 |
1.2.2 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
1.2.3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4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大地构造环境 |
2.3 区域地层及岩浆岩 |
2.3.1 区域地层 |
2.3.2 岩浆岩 |
2.4 区域构造 |
2.4.1 鹤庆—小金河断裂 |
2.4.2 程海断裂 |
2.4.3 金河一菁河断裂 |
2.4.4 红河断裂 |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
2.5.1 区域航磁场特征 |
2.5.2 区域重力场特征 第三章 程海断裂带造活动特征 |
3.1 构造地貌特征 |
3.2 程海—宾川断裂分段活动特征 |
3.2.1 程海—宾川北段断裂 |
3.2.2 中段程海—期纳断裂 |
3.2.5 程海—宾川南段断裂 |
3.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第四章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4.1 有限元方法简介 |
4.2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及发展历程 |
4.2.1 基本思想 |
4.2.2 发展历程 |
4.3 有限元分析求解步骤 |
4.4 程海断裂带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4.4.1 模型构建 |
4.4.2 网格划分 |
4.4.3 岩石力学参数 |
4.4.4 边界条件及荷载 |
4.4.5 模拟结果分析 |
4.5 小结 第五章 桥址区地质及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特征 |
5.2.1 气象 |
5.2.2 地形地貌 |
5.2.3 桥址区地层岩性 |
5.2.4 桥址区区域地质构造 |
5.2.5 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
5.2.6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体 |
5.2.7 水腐蚀性评价 |
5.2.8 地震动参数区划 |
5.3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 |
5.3.1 水对岸坡稳定性影响探讨 |
5.3.2 库岸再造对岸坡稳定性影响探讨 |
5.4 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
5.4.1 基于极射赤平投影的大桥永胜岸岸坡稳定性分析 |
5.4.2 边坡稳定性二维分析(潜在滑移面计算) |
5.4.3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
5.5 小结 第六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大桥适宜性综合评价 |
6.1 桥址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定性分析 |
6.2 工程效应评价 |
6.2.1 断裂工程效应分析 |
6.2.2 大桥的适宜性地质综合评价 |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问题与建议 |
7.2.1 存在问题 |
7.2.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学观察 |
第一节 作为人类起源地的思考 |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存研究 |
第三节 与外部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互动 |
第二章 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的时空框架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流域 |
第二节 大渡河流域 |
第三节 金沙江流域 |
第四节 澜沧江流域 |
第五节 怒江流域 |
第六节 总分期与绝对年代 |
第三章 横断山区与周边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一节 与黄河中上游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二节 与南亚次大陆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三节 与东南沿海、东南亚新石器文化联系 |
第四节 横断山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
第四章 横断山区区域文化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环境与文化变迁 |
第二节 基因、语言与人群迁徙 |
第三节 生业模式与文化发展 |
第四节 文化传播路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说明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8)跨越自然的阻隔:清代金沙江中下游津渡与川滇交通(论文提纲范文)
一渡口的今地及部分渡口地理位置考释 |
二渡口的管理工具 |
三渡口设置的分析与川滇交通 |
小结 |
(10)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现状 |
一、旅游地质及旅游地质资源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研究 |
三、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 |
第二节 选题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及选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及产业化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基本类型 |
一、观赏性旅游开发类型 |
二、科普、科考旅游开发类型 |
三、商品性旅游开发类型 |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与市场化 |
三、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第三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现状 |
第一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环境概况 |
一、地形地貌特征 |
二、气候环境 |
三、水文环境 |
四、大地构造环境 |
五、地质环境 |
第二节 云南旅游地质景观概况 |
一、成景作用及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
二、云南特色旅游地质景观 |
三、云南旅游地质景观特点 |
第三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示例 |
一、石林世界地质公园 |
二、云南腾冲国家地质公园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专项产品及活动 |
第四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第一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和条件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必要性 |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条件 |
第二节 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 |
一、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动力机制 |
二、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主体 |
第三节 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 |
一、旅游资源价值分类与评价概述 |
二、地质资源旅游价值分类与评价 |
第四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 |
一、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条件 |
二、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意义 |
三、云南地质资源旅游资源化的标志 |
第五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及市场化 |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 |
一、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概念及界定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分类 |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
一、产品定价机制综述 |
二、垄断条件下的定价 |
三、竞争条件下的定价 |
第三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营销 |
一、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 |
二、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开发 |
三、旅游地质资源产品的市场推广及价值实现 |
第四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化和市场化 |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的条件 |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产品开发原则及产品类型 |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的市场化效益分析 |
第六章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第一节 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条件及可行性 |
一、完善的旅游地质资源调查系统是保证资产化的前提 |
二、相关法律法规为资源的资产化和经营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
三、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为资产化交易提供了平台 |
四、国外资产化交易的经验 |
第二节 旅游地质资源产权及定价 |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产权机制 |
二、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价格 |
第三节 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 |
一、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背景及现状 |
二、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
三、云南旅游地质资源资产化的问题 |
第七章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探讨 |
第一节 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一、产业发展层次有待提升 |
二、区域发展不均衡 |
三、管理体制上问题突出 |
第二节 国外旅游地质资源产业化的经验 |
一、立法的制度性保障 |
二、专门的国家管理机构 |
三、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 |
四、旅游地质资源的全球保护网络 |
第三节 促进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策略 |
一、建立统一的立法和管理体系 |
二、科学规划、创新开发 |
三、创新投资方式,保证对旅游地质资源的高效利用 |
四、多方参与,加强旅游地质资源环境的保护 |
结论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认识 |
二、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金沙江转弯的地方——丽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化区划的传统聚落体系研究 ——以丽江白沙镇为例[D]. 和斯佳.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云南峡谷景观的科学价值及其旅游展示研究[D]. 刘梦云.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意大利藏《滇省夷人图说》所涉各民族生计方式研究[D]. 杨璨玉. 吉首大学, 2019(02)
- [4]东川泥石流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的构建[D]. 李科.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D]. 和璇. 云南大学, 2018(04)
- [6]程海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对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亚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7]横断山区新石器文化格局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互动研究[D]. 俞方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8]跨越自然的阻隔:清代金沙江中下游津渡与川滇交通[J]. 姜建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04)
- [9]论历史时期金沙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自然环境变迁[J]. 马国君,陈冬梅. 人文世界, 2015(00)
- [10]云南地质资源旅游产业化研究[D]. 毛剑梅. 昆明理工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