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邀岛内同胞参与《台声》耕耘(论文文献综述)
孟亮亮[1](2021)在《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文中研究表明
郭尹蓝[2](2013)在《漂泊的群体 ——论五十年代台湾外省籍西画家的历史境遇及其作用》文中提出本文为画家群体讨论,主体为“50年代渡海来台外省籍西画家”。1949年大批外省籍西画家随国民政府渡台,他们在大陆时期已于美专完成学业,美学意识直接渊源自30、40年代大陆地区的各种美术思潮,尤其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思潮有密切的联系。50年代国民政府渡台后重新建立了台湾美术版块,外省籍西画家在大型美术机构及展览的成立上,占了主导性的地位,然而这批外省籍西画家在完成这项美术奠基工作后,却因美学或政治意识的缘故,在50年代中末期渐渐淡出台北画坛,部分移居海外,因此这群在台湾美术史上卓然有功的外省籍西画家难以被定位。本文以外省籍画家的群体研究,藉由其历史境遇及作用,意欲重新探讨50年代的台湾美术全貌,并且试图还原这群西画家的历史定位。第一章,绪言:国民政府渡台之后在政经文化方面的强势举措,造成50年代的本省与外省族群分立。台湾美术史的研究发端于本土意识高涨的70年代,对于50年代外省人主导的官方美术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于是在写作策略上将这群当时实际占据主导地位的外省画家边缘化。本章重点阐述这群外省籍西画群体在现今台湾美术史中所处的状态,同时指明其研究意义。第二章,外省籍西画家与战后台湾美术版块:本章讨论50年代政府成立的美术机构、社团组织以及大型美术活动,还有美术相关科系,并且藉此讨论美术圈主流人物流派分布,以及师承关系。第三章,外省籍西画家的美学思想来源:外省籍西画家的美学思想来源有二,一为“30年代的现代美术思潮”,二为“40年代的抗战美术”,本章分别叙述50年代在台湾传播美学思想的几位重要外省籍西画家,及其在大陆时期的美学渊源。第四章,外省籍西画家与50年代台湾美术运动:50年代台湾三大美术运动分别为“战斗文艺运动”、“新艺术运动”及“现代画运动”,本章探讨在三场运动中几位外省籍西画家的作用。第五章,外省籍西画家的个案分析:本章选取几位代表性的外省籍西画家,由其生平作品具体探讨50年代外省籍画家群体的历史境遇,剖析大时代背景及流亡经历在他们美学意识上的影响。第六章,结论:50年代在政治变局中的自我放逐者及推动台湾中国画变革的现代实践者,本文以为这是他们的历史境遇及作用。
李诠林[3](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李哲夫[4](2003)在《广邀岛内同胞参与《台声》耕耘》文中提出
二、广邀岛内同胞参与《台声》耕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邀岛内同胞参与《台声》耕耘(论文提纲范文)
(2)漂泊的群体 ——论五十年代台湾外省籍西画家的历史境遇及其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 从渡海来台的国画家与西画家分辨两种价值取向 |
二 从西画家的省籍身份梳理两大学术系统 |
三 外省籍西画家在目前台湾美术史写作中的问题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台湾美术史学界的相关研究 |
二 大陆及国外美术史学界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重点与难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构架 |
第二章 外省籍西画家与战后台湾美术版块 |
第一节 战后政府美术机构及社团组织 |
第二节 战后的台湾师范大学 |
— 1949年以前大专院校西画师资的基本来源 |
二 1950年后西画师资的基本构成 |
三 1950年后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定位 |
第三节 战后设立的政治作战学校美术组 |
第四节 美术圈主流人物师承与流派分布 |
第三章 外省籍西画家的美学思想来源 |
第一节 来源之一:30年代的现代美术思潮 |
一 李仲生与决澜社的先锋意识 |
二 何铁华与陈抱一的新兴艺术观 |
第二节 来源之二:40年代的抗战美术 |
一 “中大”系统与抗战美术中的写实思潮 |
二 “三厅”组织与抗战美术中的政治宣传 |
三 “左翼”木刻与抗战美术中的批判精神 |
第四章 外省籍西画家与50年代台湾美术运动 |
第一节 战斗文艺运动 |
一 张道藩与官方文艺政策 |
二 刘狮、梁氏兄弟与政战美术 |
第二节 新艺术运动 |
一 赴台后的香港廿世纪社与《新艺术杂志》 |
二 何铁华的“新艺术研究所”与“自由中国美展” |
第三节 “现代画”运动 |
一 从“七人联展”到“现代画联展” |
二 从“四人联合西画展”到“五月画展” |
三 李仲生画室与“东方画会” |
第五章 外省籍西画家的个案分析 |
第一节 离散与流转:朱德群的台湾经历 |
第二节 帝乡与原乡:席德进的文化情结 |
第三节 边缘上突破:刘国松的创作理念 |
第四节 单纯的诗意:林克恭的艺术态度 |
第六章 结论 |
一 有关历史境遇:五十年代政治变局中的自我放逐者 |
二 有关历史作用:推动台湾中国画变革的现代实践者 |
三 有关历史意义:中西美术语汇融合的全球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摘要 |
引论 |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
第一节 概述 |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
第一节 概述 |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
四、文言楹联 |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
二、王松、施天鹤 |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
五、闽南语流行歌 |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
二、歌仔和歌仔册 |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
一、钟理和 |
二、吕赫若、周青 |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
一、吴浊流 |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致谢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四、广邀岛内同胞参与《台声》耕耘(论文参考文献)
- [1]至远而至近:两岸电影交流研究(1987-2020)[D]. 孟亮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漂泊的群体 ——论五十年代台湾外省籍西画家的历史境遇及其作用[D]. 郭尹蓝.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10)
- [3]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4]广邀岛内同胞参与《台声》耕耘[J]. 李哲夫. 台声,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