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论文文献综述)
孙云鹏[1](2021)在《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元古代是地球演化历史中的关键时期,期间发生了罗迪尼亚超级大陆的最终汇聚和随后的裂解、全球性冰期事件,以及埃迪卡拉纪后生生物的辐射。成冰纪全球冰期事件在地球的绝大多数板块上都留下了沉积记录,而埃迪卡拉纪区域性冰川沉积则分布零星,记录相对较少。华北板块西南缘广泛发育罗圈组冰碛沉积,柴达木板块北缘发育红铁沟组冰碛沉积,开展罗圈组、红铁沟组及相关地层的沉积学和地质年代学等综合研究对于讨论罗圈冰期的发育过程、华北和柴达木板块在新元古代晚期—寒武纪的古地理演化以及它们的构造亲缘性具有重要意义。对豫西地区7个罗圈组剖面进行了系统的沉积学观察和描述,共识别出8种不同的岩相。根据不同剖面上的岩相组合,划分出冰川近缘沉积环境、冰川远缘沉积环境和非冰川沉积环境。在其中6个剖面上识别出由底部的块状混杂堆积岩向上逐渐过渡为含砾的粉砂岩/泥岩,代表了逐渐冰退的过程。罗圈冰期时冰川自北部(东北)内陆地区发育并向南部低海拔地区拓展,在冰川发育鼎盛时期可以延伸到相对较深的水体范围。豫西地区6个剖面的罗圈组、东坡组以及辛集组碎屑锆石U-Pb定年分析显示,上述三个地层单元碎屑锆石年龄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均以古元古代或更老的锆石为主(1800-3000Ma),极少量的中元古代及新元古代早期锆石(1600-900Ma)。在所有样品的年龄频谱图中均可以识别出~1800Ma以及~2500Ma的年龄峰值,其余可以识别出的年龄峰值在不同样品中则存在一定差别。本次研究所获得的锆石年龄基本可以与华北克拉通记录的地质事件相对应,表明其沉积物源来自于华北板块,这与对罗圈冰期沉积模式的恢复是一致的。柴达木板块北缘全吉群上部碎屑岩地层锆石U-Pb定年分析表明,石英梁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与结晶基底年龄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反应其碎屑物源可能来自于欧龙布鲁克板块内部。上部黑土坡组存在少量新元古代时期的锆石,其年龄谱与华北板块拉伸纪地层存在很强的相似性,指示二者沉积时可能具有相似的物源区。皱节山组则以老于~1500Ma的锆石为主,可以很好地与罗圈组以及东坡组的碎屑锆石年龄谱进行对比,反映该时期欧龙布鲁克微板块向华北板块西南缘的运移。埃迪卡拉纪晚期标志性化石Shaanxilithes在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冰川沉积之上的地层中均有发现,表明冰川沉积的时代可能是埃迪卡拉纪晚期。两个地区相似的沉积地层序列表明,华北板块和柴达木板块在埃迪卡拉纪晚期相距较近,并都处于中高纬度地区。
肖洪[2](2020)在《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文中指出中国冀北-辽西地区广泛发育中-新元古界沉积地层,有利于开展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生物组成和古沉积环境等研究。大量的原生液态油苗和固体沥青的发现,展示了元古宇超古老油气资源良好的勘探潜力和前景。但受地质样品、地质资料、实验分析手段等条件的制约,对烃源岩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古油藏成藏演化历史的研究尚不系统。本论文通过对原生有机质中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分析,探讨了冀北-辽西地区元古宙古海洋沉积环境和沉积有机质生物组成,并明确了典型古油藏的油气来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恢复了中元古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厘定了古油藏的成藏期次与时间,重建了古油藏的成藏演化历史,揭示了超古老油气藏成藏规律。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高于庄组黑色泥质白云岩和洪水庄组黑色页岩为有效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为中等-极好,处于成熟-高成熟热演化阶段。下马岭组页岩在宣隆坳陷成熟度低且有机质丰度高,但在冀北-辽西地区受早期岩浆侵入的影响而过早失去生烃能力。分子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分析表明,高于庄组沉积期盆地处于半封闭状态,水体较浅,盐度较高,浮游藻类较少,以蓝细菌等耐盐的低级菌藻类为主,且底栖宏观藻类繁盛。而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沉积期水体较深,盐度较低,以蓝细菌、细菌和浮游生物为主。洪水庄组和下马岭组烃源岩中普遍含高丰度的C19-C20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18-C33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和重排藿烷,可能代表了某种或多种特征性的菌藻类的贡献,而该类生物在高于庄组沉积期不繁盛,可能是受高盐度分层水体条件的遏制。综合储层岩石手标本、薄片显微观察以及分子标志化合物对比等分析,明确了XL1井雾迷山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上段砂岩油藏为高于庄组烃源岩供烃,SD剖面雾迷山组、JQ1井铁岭组和H1井骆驼岭组下段砂岩油藏为洪水庄组烃源岩供烃,而LTG剖面下马岭组沥青砂岩则具有明显的混源特征。此外,辽西坳陷至少经历了两期生烃三期成藏。第一期为高于庄组烃源岩生烃,主要发生在1500~1300 Ma,第二期为洪水庄组烃源岩生烃,时间为250~230 Ma。第一期成藏时间为高于庄组烃源岩大量生排烃期(1500~1300 Ma),油气在下马岭组、铁岭组和雾迷山组等储层中聚集成藏。第二期成藏时间为465~455 Ma,为早期古油藏遭受破坏后,油气调整进入元古宇至奥陶系圈闭成藏。第三期成藏时间为240~230 Ma,油气源自洪水庄组烃源岩,可在元古宇至三叠系储层中聚集成藏,该期油气藏受构造破坏程度较弱,具有相对较好的成藏和保存条件,为研究区古老油气资源勘探的首选目标。
高峰[3](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研究表明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赵汉卿[4](2020)在《华北克拉通东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是Rodinia超大陆聚合至形成的关键时期,华北克拉通这一时期在Rodinia中的位置广受关注、但又长期存在争论。本研究对华北东部中、新元古代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本溪和大连地区南芬组、徐州地区新兴组、淮南地区刘老碑组)及侵入其中的新元古代基性岩床进行了古地磁学和年代学研究。通过锆石U-Pb二次离子质谱法定年,得到徐州地区和大连地区三条岩床侵入时间为~945 Ma,一条岩床的侵入时间~920 Ma。岩石磁学测试结果显示这些岩床的携磁矿物主要为假单畴磁铁矿。通过系统热退磁和交变退磁实验,五条岩床均可分离出双分量,低温(低矫顽力)分量为当地现代地磁场粘滞剩磁;高温(高矫顽力)分量在450-575℃或30-120 mT获得。两地区岩床高温(高矫顽力)分量对应的虚地磁极(VGP)位置相似,将这些VGP和前人在一条徐州地区~925 Ma岩床中得到的VGP进行平均,获得了一个可以通过烘烤检验且具有双极性的可靠的古地磁极(28.2°S,141.9°E,A95=10.4°)。这些~945-920 Ma岩床可为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提供上限年龄约束。碎屑锆石U-Pb年代学测试得到大连地区钓鱼台组碎屑锆石分布模式中最小年龄峰值为1136±11 Ma,这一结果与前人对徐州地区新兴组碎屑锆石测试结果相结合,可将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的下限年龄约束在~1120 Ma。岩石磁学实验结果表明这些层位岩石的主要携磁矿物为磁铁矿或赤铁矿与磁铁矿并存。磁化率各向异性实验说明南芬组岩石可能保存了原始沉积组构。通过系统热退磁实验,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可以分离出双分量,低温分量为当地现代地磁场方向;高温分量可在450-575℃或550-680℃获得。这些地层单元下部层位的高温分量以极陡倾角为特征,采点平均古地磁极为:38.6°N/136.7°E(A95=3.2°),该结果可通过倒转检验,且与华北所有的年轻古地磁极均不相同。南芬组中部层位的古地磁结果以中陡倾角为特征,本研究也在其中获得了两个可靠的古地磁极,南芬组下段顶部古地磁极为:8.0°N/128.5°E(A95=7.9°)。南芬组中段古地磁极为:11.2°N/127.7°E(A95=8.5°)。在南芬组下部沉积期间(~1100 Ma),华北位于极区。此后,华北克拉通向赤道方向移动,新元古代早期(~950-890 Ma)位于低纬度地区。根据本研究获得的华北的古地磁数据和全球主要大陆同时期的古地磁数据,结合劳伦和波罗的大陆的“right-way-up”连接模式,Rodinia早期华北可能与劳伦大陆西北部存在连接关系。碎屑锆石物源分析也支持这一古大陆再造模式。
岳亮[5](2020)在《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文中认为经历数十亿年演化且留存丰富地质事件记录的华北克拉通,一直是广大学者的热点研究对象。古元古代末期至中元古代,华北克拉通发育了可与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相关联的裂陷槽/裂谷系沉积地层及构造-岩浆活动。本文以华北克拉通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为研究对象,澄清其从结晶基底到盖层沉积的地质演化历史,并探讨Columbia超大陆裂解背景下地质事件的耦合关系。基于岩石特征、岩性组合、沉积演化和地质年代的研究,可以将熊耳裂陷槽的演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两序列”。首先,开端基层发育阶段(1.83-1.75 Ga)主要由海-陆交互相的熊耳群火山-沉积岩和局部地区发育的兵马沟组冲积扇地层构成,代表着陆内断裂由盛而衰的演化过程。依据兵马沟组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其与熊耳群联系紧密并发育在裂陷槽早期阶段。随着华北克拉通南缘演变为稳定大陆边缘环境,熊耳裂陷槽进入了硅质碎屑物充填沉积阶段(1.75-1.6 Ga)。受控于一级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充填沉积序列Ⅰ由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构成,表征为海相沉积的最大范围并覆盖整个华北克拉通南缘。该沉积序列以陆源硅质碎屑沉积为主,局部夹碳酸盐沉积。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初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导致熊耳裂陷槽区域古地理分异显着。碳酸盐盖层沉积阶段(1.6-1.4 Ga)指示着海泛后期的盆地萎缩过程,形成了以碳酸盐地层为主的沉积序列Ⅱ。而持续的构造抬升事件,致使熊耳裂陷槽自北东向南西逐渐隆起暴露而沉积间断,进入了长达数亿年的风化剥蚀期。典型沉积构造的研究有利于精细化前寒武纪地层的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演化。沉积序列Ⅰ中汝阳群硅质碎屑沉积岩的层面上发育有丰富的微生物诱发沉积构造(MISS构造),结合本文新发现高山河组和马鞍山组地层中具有不同形态特征的MISS构造,有效指示了区域沉积环境的联系及演变,并协助建立了熊耳裂陷槽内区域等时地层格架。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MTS构造)作为前寒武纪碳酸盐岩中发育的独特沉积构造,以局限的沉积环境和发育时限为特征。结合何家寨组的碎屑锆石年龄和MTS构造,将其发育时限归属到新元古代(1.0-0.72 Ga),并联系对比华北克拉通东南缘徐淮盆地的新元古代沉积地层。通过地层接触关系、沉积演化和岩石地化特征,解体了嵩箕地区五佛山群并重新厘定群内各组地层的年代归属。五佛山群仅包含马鞍山组和葡萄峪组,归属古元古代。侵蚀不整合覆于葡萄峪组之上的骆驼畔组,应属于中元古代而脱离出五佛山群。此外,五佛山群顶部的何家寨组划归新元古代。依据岩性特征、沉积构造、碎屑锆石年龄、地层分布及区域古地理演化,黄连垛组和董家组的沉积时限应为中元古代(1.6-1.4 Ga)。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末期-中元古代的熊耳期岩浆活动、巨型基性岩墙群(或大火成岩省,LIPs)和A型花岗岩事件,熊耳裂陷槽和燕辽裂谷系“翘板转换”的阶段性沉积响应,可耦合于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华北克拉通1.8 Ga左右的伸展断裂事件代表了Columbia超大陆的初始断裂时间,其在1.6-1.4 Ga逐渐漂离超大陆。1.4 Ga之后,华北克拉通可能进了Rodinia超大陆聚合的地质演化阶段。
邹雨[6](2020)在《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文中提出在普遍缺乏生物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年代地层学证据的情况下,中国华北及扬子陆块中不同区域的新元古界只能建立微弱的对比关系,化学地层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立足于保存完好的华北及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和现有的精确年代学数据,以华北陆块蓟县地区长城系、蓟县系,扬子陆块北缘神农架地区神农架群、成冰系及埃迪卡拉系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运用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年代地层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对实验获得的地化数据进行原生性检验,明确了元素地球化学参数及稳定同位素组成在岩石地层中的地质意义;结合收集的前人发表的高水平文献数据,建立了中新元古代地球化学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耦合对比区域重大沉积事件,建立了华北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1.65~1.4 Ga)和扬子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1.4~0.54 Ga)。同时基于以上化学地层对比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中元古代早期、晚期和新元古代成冰纪海洋环境演化。本研究旨在为补充或完善区域岩石地层和年代地层对比提供依据,对深入探讨中新元古代海洋化学环境演化提供佐证。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明确了具有地层对比意义的地化参数化学地层对比有效参数有黑色页岩中的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edox sensitive element,RSE),铁组分,δ13Corg、δ34SCAS与δ34Spy,和碳酸盐岩中的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REE)、RSE、铁组分、δ18Ocarb、δ13Ccarb、δ13Corg、δ34SCAS与87Sr/86Sr等,可以响应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碳硫循环以及大陆风化输入的影响。黑色页岩中的δ13Corg、δ34SCAS易受成岩作用影响;碳酸盐岩中所有地化参数都有可能受到后期成岩改造或陆源碎屑的污染,需要进行参数原生性检验。收集了大量前人发表数据,形成了蕴含原始海洋化学演化信息的数据库,为化学地层建立和海洋环境演化分析奠定基础。(2)建立了华北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基于分布于燕辽裂陷带的事件地层(红层和黑色页岩)与海相碳酸盐岩建立了华北克拉通1.65~1.4 Ga时期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在长城系中(1.65~1.6 Ga),深水环境沉积物具有更低的δ13Corg(约-32‰),是串岭沟组黑色沉积物的对比依据;在蓟县系中(1.6~1.4 Ga),不同区域都具有相同的δ13Ccarb变化趋势,而δ13Ccarb负偏移是潜在追踪红层的指标;在待建系下马岭组中(约1.4 Ga),其上部具有的较大δ34Spy变化范围在深水至浅水环境中都可对比。(3)建立了扬子陆块化学地层时空格架对神农架群(<1.4~1.1 Ga)进行了全球范围内对比,δ13Ccarb变化具有一致性。神农架群底部出现的δ13Ccarb正偏移与西伯利亚和劳伦陆块约1.3 Ga地层中δ13Ccarb正偏移的一致性,在缺乏同位素年龄的情况下,该证据表明神农架群底部年龄应近于1.3 Ga。南华系中古城组和南沱组具有较低的化学蚀变指数(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响应了冰期气候条件,而间冰期大塘坡组锰矿可用δ34SCAS-δ34Spy低值或负值追踪对比。在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和灯影组对比中,不同沉积环境(内陆架、泻湖、大陆边缘、和斜坡/深水盆地)δ13Ccarb变化趋势一致,可有效的对比,加上其他地化数据指示了埃迪卡拉纪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非均质性。(4)中新元古代以氧化还原环境非均质性海洋为特征中元古代早期杨庄组沉积时,灰层和红层具有分异的地化特征响应了海洋表层极浅的化变层,在潮间环境就以缺氧为特征,而大气相对氧化。到了中元古代晚期神农架群沉积时,RSE更加富集和Ce/Ce*低值表明浅海环境更加氧化。在埃迪卡拉纪之前,黑色页岩较低的RSE富集程度和频繁变化的δ34SCAS值表明海洋深处以缺氧为特征,但稳定δ13Corg特征表明重要的生命演化仍在进行。最后,结合了现代海洋RSE元素质量守恒模型,对古海洋环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缺氧的海洋向氧化的海洋过渡时,会导致沉积物中记录大幅度变化的RSE含量,而沉积物中频繁变化的RSE趋势响应了海洋非均质性的氧化还原环境。
李蒙[7](2019)在《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西缘毗邻古亚洲洋构造域、祁连构造域和秦岭构造域,横跨多条构造带,一直是地质研究中的难点区域之一。研究区主要涉及鄂尔多斯地块、阿拉善地块、阴山地块、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构造带几个重要构造单元的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各构造带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时空演化过程。奥陶纪是鄂尔多斯西缘重要的构造演化阶段,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奥陶世晚期两期重要的构造事件将西缘奥陶纪的沉积演化与寒武系和上古生界明显区分开来,使得西缘奥陶纪沉积构造演化过程具有很好的区域对比关系,对西缘早古生界与晚古生界之间的重大构造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分别经历了早奥陶世冶里期、亮甲山期,中奥陶世马家沟期和晚奥陶世峰峰期、平凉期及背锅山期几个演化阶段。冶里期、亮甲山期主要在研究区南部发育环陆云坪和云灰坪沉积,中北部则为隆升剥蚀区;马家沟期发育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开阔海台地沉积,北部存在伊盟古陆,南部为镇原隆起;峰峰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与礁滩沉积和大陆斜坡沉积;平凉期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台地前缘沉积和大陆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此时鄂尔多斯地块内部已经隆起为剥蚀区;背锅山期只在研究区南缘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和台地前缘斜坡沉积。通过锆石定年分析、沉积演化规律以及区域构造背景对争议地层重新进行了厘定,研究认为背锅山期沉积于晚奥陶世末期,平凉组及其西缘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公乌素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中期,峰峰组沉积于晚奥陶世早期,香山群沉积于米钵山组之后,与米钵山组一同置于晚奥陶世。根据研究区中上奥陶统沉积物源研究认为晚奥陶世沿古城子-牛首山-平凉两侧物源岩性、构造背景、源岩时代以及沉积特征存在明显差异,该区域可能是混源的主要区域。鄂尔多斯地块西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阿拉善地块东部沉积物源存在一定差异。阿拉善地块东部与走廊过渡带东部受北祁连构造带物源的影响明显,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南北两侧物源存在差异,北侧(桌子山一带)中晚奥陶世受伊盟古陆和阿拉善地块东北部古隆起物源的共同影响,乌拉力克组沉积之前以伊盟古陆为主,之后以阿拉善地块东北部物源为主;南侧(余探1井以南)受北秦岭构造带的影响为主。由此推测,中奥陶世晚期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开始产生分割性海槽,海槽自北向南呈现“V”字形开口,洋盆在研究区中南部主要沿青龙山-石板沟东测、平凉地区西侧一线分布。志留纪阿拉善地块、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分割海槽逐渐消失,青龙山-石板沟-平凉两侧的较粗粒物质开始汇集。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在中晚奥陶世形成开口向南的局限海槽,短暂存在之后该海槽在早志留世基本消失,消失过程中两地块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碰撞过程,可见二者之间没有经历过长距离分离,更没有形成具备洋壳的海洋,也就不存在碰撞拼合的问题。鄂尔多斯南部沉积演化及物源演化过程与北秦岭北向移动拼合有很好的耦合关系,南部早中奥陶世由台地沉积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沉积,与二郎坪弧后盆地南向俯冲引起的区域沉降有关,中晚奥陶世台地边缘斜坡进一步发展为大陆边缘斜坡,与俯冲带持续北移引起的区域沉降不断增加有关,之后背锅山期北秦岭地块开始接触拼合,沉积相也由平凉期的大陆斜坡相转变为背锅山期的台地前缘斜坡相,至晚奥陶世晚期唐王陵期二者基本拼合,并形成了一套唐王陵砾岩为特征的近缘沉积体系。鄂尔多斯西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隆升与阿拉善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北部被动陆缘转变为主动陆缘有关,早奥陶世与中奥陶世南部短暂的沉积间断很可能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东部闭合引起的,中奥陶世马家沟期西部古隆起是在继承早奥陶世古地理基础上西缘发生一定程度沉降形成的。中晚奥陶世之交西缘古地理面貌的明显改变与北祁连岛弧北侧的洋盆俯冲有关,持续俯冲拖拽与俯冲带的北移导致走廊过渡带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的不断沉降,斜坡逐渐陡倾,水体逐渐加深,早期的古隆起对西缘下沉起到了一定阻隔作用,阻挡了西缘下沉区域的东向扩展。晚奥陶世中晚期鄂尔多斯地块开始发生整体隆升,这次隆升首先受古亚洲洋南侧事件影响,随后北秦岭地块和北祁连岛弧逐渐北向拼合,并控制南部区域,最终造成整个鄂尔多斯地块及西缘地区隆升成陆,结束了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的整个阶段。
李雨[8](2019)在《豫西渑池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及其构造背景研究》文中提出前寒武纪时期地球经历了多次超大陆的聚合与裂解,同时期的沉积物记录了源区物质风化、剥蚀、搬运、堆积过程,能进一步反映源区性质和风化程度,并可以约束该时期的盆地构造属性。前寒武纪与显生宙沉积相似性远大于其差异性,显生宙沉积记录足以理解地球历史上的沉积过程及产物,现代沉积学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前寒武纪沉积地层。前人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沉积物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索,但对于该地区的盆地性质与盆地充填过程仍然存在疑问。本次研究选取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渑池地区中元古代早期兵马沟组陆源碎屑岩为研究对象,基于传统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理论知识,详测剖面并采集样品,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物源区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恢复该时期熊耳群火山事件之后盆地早期充填过程,试图探讨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沉积环境演变以及沉积-构造响应。并初步得到以下五个结论:(1)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渑池地区兵马沟组剖面存在由三角洲-滨海过渡的特征。底部为沉积粒度相对较粗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微相为分支河道和陆上天然堤沉积;下部为砂泥岩互层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和河口沙坝沉积;中部为细粒沉积物的前三角洲亚相;上部为三角洲前缘亚相;顶部为滨海沉积,包括临滨和前滨亚相。(2)豫西渑池地区兵马沟组粒度参数特征变化较大,自下而上存在岩性由粗-细-粗的变化,平均粒径介于1.62φ-4.02φ;标准偏差为0.45-1.03,总体分选程度为中等到好;样品偏度和峰度表现为负偏态、正偏态、均匀分布,无明显规律,频率曲线多呈单峰型,个别为双峰。粒度特征反映渑池地区兵马沟组水动力变化较为复杂,整体上存在水动力由强变弱再次变强的特征,与其沉积相的变化基本吻合。(3)渑池地区兵马沟组地球化学特征存在轻重稀土分异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其沉积物风化程度存在由小逐渐变大的趋势。兵马沟组沉积物源表现出与上地壳物质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多表现为长英质物源与钙碱性物源混合出现的特征,且后期存在一定的沉积再旋回物质的输入。与其他地区兵马沟组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济源和伊川地区沉积物源区风化程度较低,渑池地区风化程度较高,暗示渑池地区兵马沟组的沉积速度要慢于济源和伊川地区。(4)华北南缘中元古代兵马沟期沉积地层可分为五个沉积序列,分别包括:序列1(山前堆积物-冲积扇),序列2(河流及(扇)三角洲平原),序列3((扇)三角洲前缘),序列4(前(扇)三角洲),序列5(三角洲前缘-滨海)。并将沉积序列演化简述如下:华北克拉通南缘经历熊耳火山活动之后,充填盆地初始阶段发育山前冲积物和冲积扇相,古地貌限制了该时期陆相河流沉积的发育。随海侵发生,迅速过渡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随进一步海侵,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沉积,海侵规模最大时发育了前(扇)三角洲细粒沉积物。后期盆地发生萎缩,海退导致渑池地区由前三角洲亚相过渡为三角洲前缘亚相,而后继续海退过渡为临滨-前滨沉积亚相,而其他地区兵马沟期沉积物遭受风化剥蚀。(5)华北南缘在中元古代早期(1780Ma-1600Ma)长城纪期间,发育熊耳火山事件及部分非造山岩浆活动,其后该区域整体处于伸展环境,发育兵马沟期以快速堆积为特征的陆源碎屑物所代表的短时期海进海退,之后再次发生海侵沉积汝阳群底部和五佛山群底部的河流-滨海沉积体系。
旷红伟,柳永清,耿元生,白华青,彭楠,范正秀,宋换新,夏晓旭,王玉冲,陈骁帅[9](2019)在《中国中新元古代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及其意义》文中认为地球曾经历了3次超大陆演化过程,其中2次超大陆(哥伦比亚(Columbia)和罗迪尼亚(Rodinia))旋回涉及中新元古代,并与一系列区域性事件相联系,形成了多成因的超大陆演化模型。华北中东部新元古代沉积事件、扬子和塔里木新元古代裂谷事件、雪球事件等都被视为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响应,它们对定时三大陆块相互关系及定位其在全球超大陆的位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反映了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在超大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和意义。此外,在中新元古代的Columbia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中,还伴随发育具有广泛区域性甚至全球意义的巨厚白云岩与碳酸盐岩微生物(岩)、红层与黑色页岩、全球性臼齿亮晶碳酸盐岩和埃迪卡拉纪盖帽碳酸盐岩等沉积事件群及元素(同位素)漂移等地球化学异常事件,也包括特殊且重要的磷块岩、锰、铁矿等沉积成矿事件。由于不断显示出来在全球古大陆重建和古地理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它们越来越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文中通过系统分析中国中新元古代超大陆旋回演化中发育的部分重要或关键地质事件(群)时空发育与分布特征,并结合作者团队的实际资料和测试数据,以期揭示超大陆演化过程与重要沉积地质事件的内在联系,为超大陆聚散旋回演化和时空定位及原型沉积盆地的发育和评价提供科学证据。
安永刚[10](2016)在《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蓝细菌化石及藻席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叠层石作为一种特殊的层状生物沉积构造,叠层石的内部结构受到生物群落的影响,外部构造又受到周围环境的控制。因而叠层石的宏观特征可以作为研究环境变化的参考指标,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遗憾的是,在长期的成岩过程中,前寒武纪的碳酸盐叠层石中很难将体质柔软的蓝细菌化石完好的保存下来。是以,Riding(1994)将前寒武系地层的叠层石其可靠的形成机理究竟是怎样的和前寒武系地层的叠层石中为何很难发现造席微生物的化石这两个问题命名为前寒武纪之谜(Precambrian enigma)。我国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标准地层剖面铁岭组上段叠层石分布广泛且形态多样,因此本文以天津蓟县地区铁岭组的叠层石为研究对象,拍照记录铁岭组叠层石的宏观特征并将采集的标本进行抛光、磨片及镜下观察等处理,详细分析了铁岭组叠层石的宏观、微观形态特征,同时对亮、暗纹层对进行了电子探针元素组成定量分析,进而研究叠层石中蓝细菌化石的形态及形成过程、微生物席建造叠层石的过程并建立铁岭组叠层石的沉积环境。获得以下几点初步认识:(1)铁岭组上部叠层石的沉积环境为海相潮下带上部,其水动力能量中等,并且铁岭组该段叠层石形成时期处于海平面的上升期,并作出该地区的沉积环境分布模式图。(2)叠层石微构造的特点对其分类和属、种的鉴定具有指导意义,并且叠层石的微构造特征与成岩作用、沉积速率和微生物席的种类等因素都有着相互的联系。(3)在蓟县地区铁岭组上部叠层石的亮、暗纹层界限间发现了疑似丝状蓝细菌的化石和球状蓝细菌的化石,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同时将丝状蓝细菌的化石命名为“结鞘化石”。对“结鞘化石”的成因和古环境意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前寒武系地层中叠层石为生物成因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证据。(4)无论是亮、暗纹层,其钙离子浓度都很高,并且暗纹层的二价铁离子含量高于亮纹层说明暗纹层形成于微还原沉积环境。叠层石的生长反映了年级旋回季节性的变化,并作出了叠层石亮、暗纹层成因模式图。
二、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论文提纲范文)
(1)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华北板块西南缘与柴达木板块北缘新元古代冰期事件研究现状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 |
1.4 工作量统计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剖面记录 |
2.1 豫西地区 |
2.1.1 渑池—确山地层分区 |
2.1.2 卢氏—栾川地层分区 |
2.1.3 豫西地区剖面记录 |
2.2 青海全吉山地区 |
2.2.1 全吉山地区剖面记录 |
第3章 罗圈组沉积相及沉积模式 |
3.1 岩相划分 |
3.1.1 块状混杂堆积岩相 |
3.1.2 弱成层状—层状混杂堆积岩相 |
3.1.3 含砾粉砂岩/泥岩相 |
3.1.4 透镜状混杂堆积岩相 |
3.1.5 含砾砂岩 |
3.1.6 块状杂砾岩 |
3.1.7 厚层状砂岩 |
3.1.8 粉砂岩/泥岩 |
3.2 罗圈组岩相关系及区域变化 |
3.3 罗圈冰期模式讨论 |
第4章 碎屑锆石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
4.1 锆石U-Pb同位素分析方法 |
4.2 豫西地区罗圈组及其相关地层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4.2.1 罗圈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2.2 东坡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2.3 辛集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3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沉积物物源分析 |
4.4 全吉山地区锆石U-Pb同位素分析结果 |
4.4.1 石英梁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4.2 黑土坡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4.3 红铁沟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4.4 皱节山组碎屑锆石分析结果 |
4.4.5 红藻山组凝灰岩锆石分析结果 |
4.5 全吉群碎屑锆石物源分析 |
第5章 罗圈组及全吉群沉积时代和构造环境分析 |
5.1 沉积时代分析 |
5.1.1 豫西地区罗圈组及东坡组沉积时代分析 |
5.1.2 全吉群沉积时代分析 |
5.2 沉积构造环境分析 |
5.3 对古地理格局的启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年龄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冀北-辽西地区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历程 |
1.3.2 全球中-新元古界油气勘探现状 |
1.3.3 中-新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
1.4 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烃源岩评价 |
1.5.2 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1.5.3 古油藏油源剖析 |
1.5.4 油气成藏历史分析 |
1.6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
1.6.1 关键技术和可行性分析 |
1.6.2 技术路线 |
1.7 完成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燕辽裂陷带地理位置及构造单元 |
2.2 冀北-辽西地区构造单元划分 |
2.3 地层划分 |
2.3.1 下马岭组 |
2.3.2 高于庄组 |
2.3.3 金州系 |
2.3.4 长城系底界年龄 |
2.3.5 其它地层的年龄 |
2.3.6 骆驼岭组 |
2.3.7 地层划分方案 |
2.4 构造演化 |
2.4.1 稳定的台地发展期 |
2.4.2 强烈的造山活动阶段 |
2.5 地层层序 |
2.5.1 长城系(Pt~1_2或Ch) |
2.5.2 蓟县系(Pt~2_2或Jx) |
2.5.3 金州系(Pt~3_2或Jz) |
2.5.4 青白口系(Pt~1_3或Qn) |
2.6 古生物化石 |
2.6.1 高于庄组 |
2.6.2 团山子组 |
2.6.3 串岭沟组 |
2.6.4 常州沟组 |
2.7 生储盖组合 |
第3章 研究区烃源岩评价 |
3.1 碳酸盐岩烃源岩下限 |
3.2 样品分布 |
3.3 有机质丰度 |
3.3.1 高于庄组 |
3.3.2 洪水庄组 |
3.3.3 下马岭组 |
3.3.4 其它地层 |
3.4 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 |
3.4.1 干酪根元素 |
3.4.2 镜质体反射率 |
3.5 烃源岩平面分布特征 |
3.5.1 高于庄组 |
3.5.2 洪水庄组 |
3.5.3 下马岭组 |
3.6 烃源岩评价小结 |
第4章 烃源岩中分子标志化合物组成 |
4.1 样品和实验方法 |
4.2 正构烷烃 |
4.2.1 分布特征 |
4.2.2 “UCM”鼓包 |
4.3 单甲基支链烷烃 |
4.3.1 化合物鉴定 |
4.3.2 分布特征 |
4.3.3 生物来源 |
4.4 烷基环己烷和甲基烷基环己烷 |
4.5 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
4.6 二环倍半萜 |
4.7 规则的三环萜烷和C_(24)四环萜烷 |
4.7.1 规则的三环萜烷 |
4.7.2 C_(24)四环萜烷 |
4.8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 |
4.8.1 化合物鉴定 |
4.8.2 化合物分布 |
4.8.3 化合物的碳数延伸 |
4.8.4 结构特征 |
4.8.5 水体盐度影响 |
4.8.6 藻类生源 |
4.9 五环三萜系列化合物 |
4.9.1 规则藿烷 |
4.9.2 重排藿烷 |
4.9.3 伽马蜡烷 |
4.10 甾烷系列化合物 |
4.10.1 分布特征 |
4.10.2 甾烷的探讨 |
4.11 族组分同位素组成特征 |
4.12 甲基菲参数 |
4.13 沉积古环境与生物组成 |
4.14 防止外源有机质污染 |
4.14.1 玻璃器皿清洗 |
4.14.2 实验试剂的提纯 |
4.14.3 实验材料的前处理 |
4.14.4 岩心样品前处理 |
4.14.5 碎样实验过程 |
4.15 低可溶有机质含量 |
4.15.1 样品类型 |
4.15.2 样品丰度 |
4.15.3 可溶有机质抽提 |
4.16 烃类的原生性 |
4.16.1 空白实验 |
4.16.2 甾烷分布特征 |
4.16.3 成熟度指标对比 |
4.16.4 其它分子标志物组成特征 |
第5章 古油藏特征及油源分析 |
5.1 研究区油苗特征 |
5.1.1 油苗的分布 |
5.1.2 油苗类型 |
5.2 古油藏特征剖析 |
5.2.1 凌源LTG剖面下马岭组 |
5.2.2 平泉SD剖面雾迷山组 |
5.2.3 XL1井雾迷山组 |
5.2.4 JQ1井铁岭组 |
5.2.5 H1井骆驼岭组 |
5.3 油源分析 |
第6章 烃源岩生烃史 |
6.1 地层埋藏史 |
6.1.1 地层特征 |
6.1.2 埋藏史模拟结果 |
6.2 热历史重建 |
6.2.1 古温标参数 |
6.2.2 热流演化史 |
6.3 生烃史模拟 |
6.3.1 高于庄组生烃史 |
6.3.2 洪水庄组生烃史 |
第7章 油气成藏历史 |
7.1 储层特征 |
7.1.1 岩石学特征 |
7.1.2 储层物性 |
7.1.3 填隙物特征 |
7.1.4 储层含油性 |
7.2 成藏期次与时间 |
7.2.1 包裹体产状和荧光观察 |
7.2.2 激光拉曼光谱 |
7.2.3 包裹体显微测温 |
7.2.4 成藏时间厘定 |
7.3 骆驼岭组储层油源分析 |
7.3.1 13α(正烷基)-三环萜烷系列 |
7.3.2 重排藿烷系列 |
7.3.3 规则甾烷系列 |
7.3.4 碳稳定同位素组成 |
7.3.5 油源对比结果 |
7.4 油气藏成藏史与破坏史 |
第8章 未来油气勘探的启示 |
第9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4)华北克拉通东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Nuna超大陆及华北在其中的响应和位置 |
1.2.2 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 |
1.2.3 华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响应及位置 |
1.2.4 元古宙中期重大地质事件简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案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案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及样品采集 |
2.1 华北克拉通地质概况 |
2.1.1 古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盖层及年代学研究进展 |
2.1.2 古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基性岩浆活动 |
2.1.3 古生代稳定克拉通盆地发育阶段 |
2.1.4 中-新生代地壳强烈活动阶段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与采样 |
2.2.1 本溪地区 |
2.2.2 大连地区 |
2.2.3 徐州地区 |
2.2.4 淮南地区 |
3 同位素年代学实验及结果 |
3.1 SIMS锆石U-Pb年代学实验及结果 |
3.2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实验及结果 |
3.3 研究区地层区域对比与沉积时限厘定 |
3.4 碎屑锆石物源区分析与构造意义 |
4 古地磁与岩石磁学结果 |
4.1 岩石磁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
4.2 古地磁实验原理与技术路线 |
4.2.1 主要岩石剩磁类型 |
4.2.2 古地磁数据测量及处理技术 |
4.2.3 古地磁极可靠性判定 |
4.2.4 古地磁数据在古大陆再造中的应用 |
4.3 剩磁分析和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
4.3.1 中-新元古代沉积岩地层 |
4.3.1.1 本溪地区南芬组 |
4.3.1.2 大连地区南芬组 |
4.3.1.3 徐州地区新兴组 |
4.3.1.4 淮南地区刘老碑组 |
4.3.2 新元古代基性岩床 |
4.3.2.1 基性岩床岩石磁学结果 |
4.3.2.2 徐州地区基性岩床古地磁结果及烘烤检验 |
4.3.2.3 大连地区基性岩床古地磁结果 |
4.3.3 中-新元古代古地磁结果小结 |
4.3.3.1 南芬组及其可对比层位古地磁极 |
4.3.3.2 ~945-920 Ma基性岩床古地磁极 |
4.4 磁性地层学结果及意义 |
5 古地磁结果的大地构造意义 |
5.1 华北克拉通前寒武纪古地磁研究进展 |
5.2 华北寒武纪视极移曲线及古纬度变化 |
5.3 华北克拉通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研究 |
1.2.2 Columbia超大陆的聚合-裂解事件 |
1.2.3 前寒武纪地质沉积事件 |
1.2.4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构造单元划分 |
2.1.2 南缘前寒武纪基底 |
2.2 古元古代末期-中元古代地层概述 |
2.2.1 熊耳群 |
2.2.2 兵马沟组(小沟背组) |
2.2.3 熊耳山地层区 |
2.2.4 渑池-确山地层区 |
2.2.5 嵩箕地层区 |
第3章 熊耳裂陷槽沉积序列 |
3.1 火山-沉积地层 |
3.1.1 熊耳群 |
3.1.2 兵马沟组(小沟背组) |
3.2 沉积序列Ⅰ |
3.2.1 高山河组(群) |
3.2.2 汝阳群和洛峪群 |
3.2.3 五佛山群 |
3.3 沉积序列Ⅱ |
3.3.1 官道口群 |
3.3.2 黄连垛组和董家组 |
3.3.3 骆驼畔组 |
第4章 关联超大陆演化的地质事件 |
4.1 构造-岩浆活动事件 |
4.1.1 大火成岩省事件(LIPs) |
4.1.2 A型花岗岩 |
4.2 微生物诱发的沉积构造(MISS构造) |
4.2.1 概述 |
4.2.2 发育特征及相指示意义 |
4.2.3 高山河组和马鞍山组中的MISS构造 |
4.3 微亮晶(臼齿)碳酸盐岩(MTS构造) |
4.3.1 成因分析 |
4.3.2 发育特征 |
4.3.3 发育时限 |
4.3.4 何家寨组的MTS构造 |
4.3.5 何家寨组 |
第5章 熊耳裂陷槽的演化过程 |
5.1 概述 |
5.2 开端火山-沉积基层 |
5.3 硅质碎屑充填体 |
5.3.1 第一个二级层序(S.1.1) |
5.3.2 第二个二级层序(S.1.2) |
5.3.3 第三个二级层序(S.1.3) |
5.4 碳酸盐盖层 |
5.4.1 第一个二级层序(S.2.1) |
5.4.2 第二个二级层序(S.2.2) |
5.4.3 第三个二级层序(S.2.3) |
5.5 裂陷槽的沉积演化模式 |
第6章 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 |
6.1 华北克拉通南缘的沉积响应 |
6.1.1 第一阶段:1.83-1.75Ga |
6.1.2 第二阶段:1.75-1.6Ga |
6.1.3 第三阶段:1.6-1.4Ga |
6.2 华北克拉通的前寒武纪沉积演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常规地化参数及其地质意义 |
1.2.2 中新元古代稳定同位素化学地层 |
1.2.3 中新元古代元素化学地层 |
1.2.4 中新元古代古海洋环境 |
1.2.5 中国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表 |
1.2.6 存在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主要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2 地质背景 |
2.1 华北陆块中新元古代 |
2.1.1 沉积地层时空格架 |
2.1.2 主要研究区(蓟县地区)地层描述与采样 |
2.2 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 |
2.2.1 沉积地层时空格架 |
2.2.2 主要研究区(神农架地区)地层描述与采样 |
2.3 本章小结 |
3 化学地层载体与地化参数原生性检验 |
3.1 化学地层载体及其地化参数 |
3.1.1 黑色页岩 |
3.1.2 碳酸盐岩 |
3.1.3 碎屑岩 |
3.2 地化测试方法 |
3.3 地化数据库 |
3.3.1 本文测试数据 |
3.3.2 前人测试数据 |
3.4 地化参数原生性检验 |
3.4.1 黑色岩系中的地化数据 |
3.4.2 碳酸盐岩中的地化数据 |
3.5 本章小结 |
4 华北陆块化学地层建立(1.65~1.4 Ga)及意义 |
4.1 重大沉积事件产物 |
4.1.1 红层与IF |
4.1.2 黑色页岩 |
4.1.3 臼齿状碳酸盐岩 |
4.2 化学地层时空格架 |
4.2.1 长城系 |
4.2.2 蓟县系 |
4.2.3 待建系下马岭组 |
4.3 蓟县地区普遍缺氧的中元古代早期浅海 |
4.3.1 概述 |
4.3.2 样品分析与结果 |
4.3.3 全岩样品中的陆源物质影响 |
4.3.4 相对低氧的浅海环境 |
4.3.5 红层形成条件 |
4.4 本章小结 |
5 扬子陆块化学地层建立(1.4~0.54 Ga)及意义 |
5.1 重大沉积事件产物 |
5.1.1 叠层石 |
5.1.2 红层 |
5.1.3 冰期(间冰期)沉积物 |
5.1.4 黑色页岩 |
5.2 化学地层时空格架 |
5.2.1 神农架群 |
5.2.2 南华系 |
5.2.3 陡山沱组 |
5.2.4 灯影组 |
5.3 神农架地区氧化的中元古代晚期浅海 |
5.3.1 概述 |
5.3.2 样品分析与结果 |
5.3.3 氧化的浅海环境 |
5.4 新元古代大氧化事件前夕的低氧环境 |
5.4.1 概述 |
5.4.2 冰期-间冰期沉积物同位素组成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古海洋化学环境演化 |
6.1 概述 |
6.2 物源与板块构造在海洋演化中的作用 |
6.3 RSE化学地层特征及其演化模型 |
6.4 中新元古代海洋的非均质氧化还原性 |
6.5 非均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海洋生物演化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2.1 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2 鄂尔多斯西缘及周邻块体古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问题 |
1.2.3 奥陶纪沉积物源研究现状及问题 |
小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主要技术路线 |
1.4 主要认识和创新点 |
1.4.1 主要认识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主要构造系统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研究区及周邻重磁特征 |
2.2.1 布格重力异常 |
2.2.2 航磁异常 |
2.2.3 小结 |
2.3 区域主要构造单元及其地质演化史 |
2.3.1 华北克拉通 |
2.3.2 阿拉善地块 |
2.3.3 贺兰山次级构造带 |
2.3.4 走廊次级构造带 |
2.3.5 华北板块与阿拉善地块北部中亚造山带地质特征 |
2.3.6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时间问题 |
2.3.7 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
2.3.8 祁连造山带的构造演化 |
2.4 主要块体古地理位置及相互关系 |
2.5 研究区周邻主要盆地地质特征 |
2.5.1 巴彦浩特盆地 |
2.5.2 河套盆地 |
2.5.3 银川地堑 |
2.5.4 渭河盆地 |
2.5.5 武藤(威)盆地 |
2.5.6 六盘山盆地 |
2.5.7 西吉盆地 |
2.5.8 其他相关盆地 |
第三章 研究区奥陶系分布特征、地层对比及后期改造 |
3.1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1 鄂尔多斯内部 |
3.1.2 鄂尔多斯西缘 |
3.1.3 阴山地层分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4 阿拉善地层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5 走廊过渡带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1.6 祁连-秦岭地层大区奥陶系分布及特征 |
3.2 研究区奥陶系争议地层时代归属 |
3.2.1 唐王陵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2 平凉组时代归属问题 |
3.2.3 香山群时代归属问题 |
3.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系地层及凝灰岩夹层定年分析 |
3.3.1 涝川地区马家沟组顶部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2 余探1 井克里摩里组沉凝灰岩锆石定年 |
3.3.3 余探1 井拉什仲组锆石定年分析 |
3.3.4 其他地区奥陶纪凝灰岩锆石定年成果 |
3.4 部分地层的调整及时代划分 |
3.5 研究区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1 晚奥陶世之后第一次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3.5.2 新生代主要构造事件及其改造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相及沉积演化 |
4.1 研究区前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 奥陶纪沉积演化特征 |
4.2.1 早奥陶世冶里期 |
4.2.3 中奥陶世马家沟期 |
4.2.4 晚奥陶世峰峰期 |
4.3.5 晚奥陶世平凉期 |
4.3.6 晚奥陶世背锅山期 |
小结 |
4.3 鄂尔多斯西缘下古生界沉积演化综合分析 |
第五章 研究区奥陶纪沉积物源分析 |
5.1 碎屑锆石年龄谱系分析 |
5.1.1 研究区及周邻主要构造单元构造热事件分析 |
5.1.2 研究区北部前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3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4 志留纪碎屑锆石年龄谱及其物源环境分析 |
5.1.5 小结 |
5.2 主微量元素分析 |
5.2.1 砂岩主量元素构造判定 |
5.2.2 砂泥岩微量元素物源分析 |
5.2.3 小结 |
5.3 物源演化综合分析 |
第六章 沉积与构造演化综合分析 |
6.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的关系 |
6.1.1 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的断层特征 |
6.1.2 贺兰山东西两侧的沉积演化差异 |
6.2 北祁连岛弧与北秦岭地块北向的移动拼合过程 |
6.3 古亚洲洋南部构造事件影响 |
6.4 研究区及周邻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耦合关系 |
6.4.1 研究区周邻大区域奥陶纪岩浆热事件 |
6.4.2 现今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启示 |
6.4.3 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耦合关系 |
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豫西渑池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及其构造背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华北克拉通早-中元古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
1.2.2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沉积研究现状 |
1.2.3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实验方法 |
1.5 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沉积作用 |
2.1.1 渑池-确山地层小区沉积地层 |
2.1.2 嵩箕地层小区沉积地层 |
2.1.3 卢氏-栾川地层小区沉积地层 |
2.2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
2.3 豫西地区中-新元古代构造-沉积演化 |
3 渑池地区兵马沟组沉积环境 |
3.1 实测剖面及岩石学特征 |
3.1.1 实测剖面 |
3.1.2 岩石学特征 |
3.2 渑池地区兵马沟组沉积学特征 |
3.2.1 沉积相划分 |
3.2.2 粒度特征 |
3.3 渑池地区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分析 |
4 渑池地区兵马沟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4.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4 源区构造环境及属性分析 |
5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早期沉积环境 |
5.1 前寒武纪沉积地层研究依据 |
5.2 兵马沟组及其同期沉积物 |
5.3 豫西地区兵马沟期沉积物沉积环境分析 |
6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早期盆地充填过程 |
6.1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兵马沟期盆地充填过程 |
6.2 对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代早期大地构造演化的启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中国中新元古代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三大稳定陆块地层发育和重要沉积地质事件研究进展 |
1.1 华北克拉通 |
1.2 扬子克拉通 |
1.3 塔里木克拉通 |
2 沉积地质事件在超大陆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
2.1 超大陆聚散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重大事件 |
2.2 一系列全球性事件强烈响应着超大陆的聚散过程 |
3 与超大陆演变相关联的重要沉积事件 |
3.1 臼齿碳酸盐岩事件 |
3.2 微生物岩 (叠层石) 事件 |
3.2.1 叠层石与大气增氧 |
3.2.2 叠层石的兴衰过程 |
3.2.3 叠层石的兴衰关联着全球变化与事件 |
3.3 红层及其分布 |
3.4 黑色岩系分布、含矿性及其与超大陆演变的关系 |
3.4.1 大塘坡组黑色页岩区域分布 |
3.4.2 大塘坡组黑色页岩成矿事件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关系 |
3.5 新元古代冰期与雪球事件 |
3.5.1 三大陆块主要新元古代冰川事件 |
3.5.2 成冰系 (南华系) 研究现状与进展 |
3.6 盖帽碳酸盐岩事件 |
3.6.1 盖帽碳酸盐岩是全球性沉积事件 |
3.6.2 盖帽碳酸盐岩发育于浅水潮坪环境 |
3.6.3 Sturtian盖帽碳酸盐岩特征 |
3.6.4 盖帽碳酸盐岩沉积时限研究 |
4 沉积事件对超大陆演变的响应 |
5 结论 |
(10)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蓝细菌化石及藻席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叠层石研究现状 |
1.3.1 叠层石定义的厘定 |
1.3.2 我国叠层石的研究简史 |
1.3.3 蓟县系铁岭组叠层石的研究现状 |
1.4 叠层石成因机制的研究进展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基本思路及目标 |
1.7 时间安排及完成工作量 |
1.7.1 时间安排 |
1.7.2 完成的工作量 |
1.8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蓟县剖面地层特征 |
2.4 铁岭组地层特征 |
第3章 铁岭组叠层石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
3.1 铁岭组叠层石的宏观特征 |
3.2 铁岭组叠层石的微观特征 |
3.2.1 顶部断续线状微构造 |
3.2.2 顶部带状微构造 |
3.2.3 顶部毯状微构造 |
3.2.4 底部断续线状微构造 |
3.3 铁岭组叠层石沉积环境分析 |
3.3.1 Shark Bay地区叠层石特征与沉积环境 |
3.3.2 铁岭组叠层石特征与沉积环境 |
第4章 铁岭组叠层石微生物学研究 |
4.1 造席微生物类别 |
4.2 铁岭组叠层石中蓝细菌化石 |
4.3 “结鞘化石”的提出与成因 |
4.3.1 “结鞘化石”的提出 |
4.3.2 “结鞘化石”的成因 |
4.3.3 “结鞘化石”与“模铸化石”的区别 |
4.3.4 “结鞘化石”的古环境意义 |
第5章 铁岭组叠层石成因模式分析 |
5.1 叠层石堆积方式的分析 |
5.1.1 微生物的捕捉和粘结的作用 |
5.1.2 微生物的自身钙化 |
5.1.3 碳酸盐的原地沉淀 |
5.2 叠层石纹层成因分析 |
5.3 电子探针定量分析 |
第6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天津蓟县中新元古代沉积层序的初步研究——前寒武纪(1800~600Ma)一级层序划分及其与显生宙的一致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华北板块西南缘和柴达木板块北缘埃迪卡拉纪冰期事件[D]. 孙云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
- [2]冀北-辽西地区中元古界分子标志物组成及地球化学意义[D]. 肖洪.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3]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4]华北克拉通东部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期古地磁和年代学研究及其古大陆再造意义[D]. 赵汉卿.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5]华北南缘元古代熊耳裂陷槽对Columbia超大陆裂解事件的沉积响应[D]. 岳亮.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华北和扬子陆块中新元古代化学地层对比及意义[D]. 邹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1)
- [7]鄂尔多斯西缘奥陶纪沉积与构造演化研究[D]. 李蒙. 西北大学, 2019(04)
- [8]豫西渑池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及其构造背景研究[D]. 李雨.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7)
- [9]中国中新元古代重要沉积地质事件及其意义[J]. 旷红伟,柳永清,耿元生,白华青,彭楠,范正秀,宋换新,夏晓旭,王玉冲,陈骁帅. 古地理学报, 2019(01)
- [10]天津蓟县中元古界铁岭组叠层石蓝细菌化石及藻席形态研究[D]. 安永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