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面粉出粉点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梦园[1](2019)在《臭氧处理小麦对其加工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去除效果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自然污染赤霉病的小麦作为原料,探究小麦中呕吐毒素(DON)的削减条件,优化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的臭氧处理条件;将感染赤霉病小麦在某工业化生产线的水分调节处处理,通过研究臭氧对小麦各组分中DON的去除效果,优化出小麦流量;将整体优化方案应用到某工业生产线上,分析粉路中的主要出粉点面粉中DON的分布情况及削减效果,探明臭氧处理对面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为臭氧工业化处理小麦生产面粉提供了技术参考。1、臭氧处理对小麦中DON有氧化作用,可以破坏DON的结构,从而达到降低毒素含量的效果。当臭氧浓度为80%-100%时,臭氧降解小麦籽粒中DON的效果较为显着,其中臭氧浓度为80%时,小麦中呕吐毒素削减率达到了 14.74%。臭氧处理时间为60-80min时,小麦中DON的去除效果较显着,其中处理时间为60min时,小麦削减达到了 21%。小麦中水分含量对臭氧降解小麦中DON的效果也有一定影响,小麦中水分含量在15%-17%范围内,臭氧对毒素的降解效果显着,其中水分为15%时,毒素的削减率为38%。即臭氧浓度越大,臭氧处理时间为60-80min以及小麦籽粒中水分含量为15%-17%时,臭氧降解毒素的效果最优。2、采用优化的臭氧处理条件,结合生产实际中的影响因素,发现小麦的流量对臭氧降解小麦中毒素含量有显着影响,在某工业化生产线上水分调节的加水处通入臭氧,对流量为18t/h,24t/h,28t/h的小麦进行处理,综合生产实际,发现小麦流量为24t/h时,臭氧对小麦毒素的去除效果最佳。将处理后的小麦籽粒通过实验磨粉机制粉后发现,臭氧对不同流量下皮磨粉和麸皮中毒素的去除效果显着,臭氧对麸皮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有显着影响,对其他组分均无显着影响。3、将整体优化的臭氧处理条件应用在某工业生产中,通过研究粉路中主要出粉点面粉在臭氧处理前后毒素含量和加工特性的变化,发现臭氧对中路粉和后路粉出粉点面粉中DON的削减效果明显;且对面粉的粉质和拉伸特性有显着影响,即缩短了面团的形成时间,增加面团的稳定时间,降低面团的弱化度,增加面团的拉伸能量,削弱面团的延展性,增强面团的强度,筋性和韧性。通过研究制粉系统中成品粉和副产品在臭氧处理前后毒素的分布及相关指标的变化,发现小麦中毒素分布大体呈现出由外皮层到胚乳依次减少的趋势,其中皮层中的糊粉层毒素含量最高。臭氧处理可以使成品粉及副产品中灰分降低,白度增加。4、通过对比分析臭氧处理前后制粉系统中主要出粉点面粉中游离巯基、二硫键和破损淀粉含量的变化发现,臭氧处理可以通过氧化作用,将中后路粉中主要出粉点面筋蛋白中的游离巯基氧化为二硫键,有助于蛋白质的聚集,改善面团的韧性。臭氧同样也可以使面粉中的破损淀粉含量增加,从而改善面团的吸水率和耐揉性。
秦逸飞[2](2018)在《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体系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了小麦面筋蛋白-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2:2:1)体系通过挤压改性状的变化情况,旨在为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体系通过挤压处理改善品质与调控提供技术支撑。在前期大量探索性实验的基础上,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体系中,油脂确立为混合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2:2:1),前期研究表明,以上述混合油加入到小麦面筋蛋白中进行挤压,产品的组织化度最好,而且产品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及起泡性等功能特性最佳,所以本研究确立了小麦面筋蛋白-混合油进行挤压实验。本研究选用谷朊粉(小麦面筋蛋白)将300g样品加入到100mL去离子水和24mL混合油(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2:2:1)均匀混合。通过四种实验条件(混合油含量、套筒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进行挤压处理后测定样品蛋白分子量、蛋白质结构和样品表面微观结构的变化等指标,研究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体系改性的影响。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未经挤压的面筋蛋白与经过挤压的面筋蛋白样品蛋白亚基组成差异较大。在四种单因素条件(含油量、套筒温度、螺杆转速、喂料速度)下,挤压过程中均未有新的谱带出现。根据蛋白的聚合行为研究了挤压处理后蛋白网络的变化。随着螺杆转速(40-80r/min)和喂料速度(30-40 g/min)的增加,高分子量蛋白亚基增加,低分子量蛋白亚基减少,说明在挤压处理过程中蛋白发生了聚合。采用紫外分光法测定巯基二硫键实验表明,在挤压过程中,蛋白分子的结构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随着四种单因素条件的增加,游离巯基呈现减少的趋势,二硫键的含量变化呈现增长的态势。挤压后游离巯基的减少可以说明小麦面筋蛋白在挤压过程中发生了变性,并通过分子间二硫键聚合使其交联反应加深,二硫键含量和高分子蛋白含量增多。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测得蛋白二级结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油脂含量增加,α-螺旋(1650–1660 cm-1)、β折叠(1610–1642 cm-1)先增加后减少,加油量为8%时,α-螺旋、β折叠最高。面筋的特定β-折叠结构明显增加,α-螺旋和β-折叠波动,形成紧密的面筋网络。采用X-ray衍射仪测定三级结构表明挤压处理对蛋白空间结构有一定作用的影响,适当的面筋蛋白-复合油脂的比例(如8%的含油量),在挤压时能够提高蛋白质的结晶转化效率。不同螺杆速度下,喂料速度(30-40 g/min)时蛋白转化较低,喂料速度(50g/min)时蛋白转化率较高。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评估蛋白质网络结果表明,在挤压过程中套筒温度较高时,形成均匀致密的面筋网络,这与低分子量蛋白亚基的聚合有关,同时扫描电镜显示挤压过后蛋白发生了聚合。本研究可为小麦面筋蛋白挤压过程中挤压质量的改善与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苏静静[3](2014)在《小麦磨粉品质及其与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文中指出磨粉品质是小麦加工品质指标中的重要部分,它的优良直接影响面粉企业的效益和面包、馒头等食品的加工品质。小麦出粉率、面粉灰分和面粉白度是衡量磨粉品质的主要指标,改进磨粉品质应视为小麦品质改良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冬麦区小麦品种(系)磨粉品质和馒头加工品质在不同年度的变异和分布,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品种(系)磨粉品质的变异及分布(1)出粉率、面粉灰分和白度的变异系数均较小,分别为5.53%、7.41%和4.57%;且它们的高低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小,主要可能是受小麦品种自身品质遗传控制。(2)2012年和2013年小麦出粉率平均值均在60.00%以上,2013年最高达到80.00%;2012年和2013年小麦面粉灰分标准差一致为0.05;2013年面粉白度高于80.00的有6个品种(系),分别是09品A6(80.10),徐麦9166(80.27),内乡188(80.83),连5105(80.90),BH50890-1-1(81.20),徐麦31(81.30),2012年白度值均低于80.00。(3)小麦品种(系)出粉率、面粉灰分和面粉白度的两年平均值变化范围均较大。出粉率仅有1.83%小麦品种(系)高于70.00%,分别是洛优9905(71.69%),南农30I-87(70.36%)和农大189选(73.64%)。面粉灰分在0.40%-0.50%和大于0.70%的品种(系)分别仅有1个(08漯303,0.48%)和2个(CL0407,0.74%和OTTO,0.71%)。仅有2个品种(系)面粉白度值大于80.00,分别是来自安徽省的皖麦19(80.18)和四川省的川育55871(80.17)。2、馒头加工品质(1)经过连续两年馒头加工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4个感官品质指标(比容、外观形状、粘牙性、气味)和4个质构指标(硬度、粘附性、胶粘性和咀嚼性)的变异系数较大。进一步比较发现,馒头外观形状、色泽、内聚性和弹性等指标在不同年份间的变异程度均比较稳定。(2)筛选出的馒头感官品质较好的材料有内乡03-36、T21-6、科育818、中优9507和沁南麦;同时,馒头硬度和咀嚼性较好的材料有川农05152、09P131、中优9507、巴优1号和许矮优2004。(3)两年馒头在感官品质和质构每个指标均存在一个相对集中分布范围,如:馒头总分>80.00(53.57%)、比容17.00-19.00(54.76%)、粘附性0.10mJ-1.00mJ(90.48%)、内聚性0.75-0.80(92.86%)等。(4)相关分析呈现,在感官品质中馒头总分与其它7个感官品质指标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变化于0.407**到0.764**之间;在质构指标中馒头硬度、胶粘性、咀嚼性三者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50**以上;感官品质指标中仅有比容和结构与质构指标存在密切相关性。3、小麦磨粉品质与馒头品质的相关性(1)小麦出粉率与全部感官品质指标呈现负相关,仅与馒头色泽和总分达到显着水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r=-0.270*和r=-0.245*;面粉灰分仅与馒头比容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0.256*;面粉白度与馒头色泽、粘牙性和总分达极显着正相关。(2)小麦出粉率与馒头质构指标馒头硬度、胶粘性和咀嚼性呈显着正相关(r=0.222*-0.257*),相反,面粉白度却与它们呈现负相关(r=-0.269*--0.217*)。而面粉灰分与馒头质构指标间没有相关性。
李林轩,李硕,王晓芳[4](2014)在《浅谈前路出粉法的演变与发展》文中认为前路出粉法就是加宽前路,缩短心磨,全部改气辊为齿辊,放粗筛网,高整粉路,麸渣混走,出粉越多越好。前路均衡出粉法在磨辊接长分配上,减少皮磨接长,增加心渣磨接长,与前路出粉法相比,扩大了前路出粉范围。前路磨撞结合出粉法与前路均衡出粉法相比,扩大延伸了出粉部位,增加了重筛与使用光辊,增加了强力撞击松粉机与撞击磨,并大量使用清粉机。小麦制粉技术从反复研磨到逐步研磨,基本原理仍然贯穿其中,结合先进的工艺技术,对小麦制粉工艺提出合理的的优化和改进,节能降耗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张轶腾[5](2014)在《小麦面粉制作裹粉的品质及其改良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选择了裹粉为研究对象,以小麦次粉和雪燕商用面粉为原料,研究了以小麦次粉进行裹粉专用粉的生产开发,和运用挤压热处理技术和湿热处理技术对雪燕商用面粉进行热处理后用于裹粉专用粉的生产开发。本文选取了河南雪燕面粉厂生产线中粘度较高的7路小麦次粉(预1B,DF下,D4,D3,4B,7M下,8M),进行基本理化指标、粘度特性测定,同时进行裹粉制作实验,对其品质特性如挂糊量、保水性和质构分析进行评价,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得出:D4、D3、7M粉路面粉制作裹粉的挂糊量、保水特性、脆度均不差于市售裹粉,因此,可以通过在线粉流重组技术对D4、D3、7M粉路面粉进行混合生产裹粉,既可以充分对粉路次粉进行综合利用,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食用价值。同时,综合实验结果分析得知适合进行裹粉制作的粉路特性为:水分含量在11.57%~12.70%、蛋白含量在18.49%左右、粗淀粉含量在67.08%~68.64%、直链淀粉含量在12.05%左右,同时筛选合适粉路必须通过裹粉油炸实验以考察其制作样品的质构和食用特性,使用在线粉流配粉技术进行裹粉专用粉的生产。然后,本文以雪燕商业面粉为原料进行了挤压热处理和湿热处理的最佳工艺研究,以及处理后的改良面粉制作裹粉的品质的研究。通过响应面实验分析得到最佳挤压热处理工艺条件为:物料含水量20.41%,挤压温度149.29℃,螺杆转速124.03r/min,在此工艺条件,糊化度最优预测值为95.20%,膨化度最优预测值为2.92%。对该条件下进行挤压热处理,制得的裹粉的挂糊量为30.41%~33.06%,油炸保水性为15.33%~22.64%,180℃油炸10min后裹衣脆度为884.76g~1517.49g;以面粉制作的裹粉的挂糊量为25.10%,油炸保水性为16.69%,180℃油炸10min后裹衣脆度为611.62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10%最佳。该方法能够增加裹粉的粘度,提高挂糊量,改善裹粉产品质构特性食用品质,说明此法适用于裹粉的生产和改良。最佳湿热处理工艺条件为:喂料速度为15r/min,通入蒸汽压力为0.2MPa,糊化度可达95.18%。以此条件进行湿热处理,制得的裹粉的挂糊量为35.61%~44.78%,油炸保水性为17.27%~21.28%,180℃油炸10min后裹衣脆度为645.56~1181.97g,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量为5%最佳。热处理后胡裹粉样品的挂糊量,保水性和裹衣脆度均高于未处理的面粉制作的裹粉,说明该方法也适用于裹粉的生产和改良。最后,通过在小麦面粉中添加5%不同类型的淀粉(玉米淀粉、高含量直链淀粉、高含量支链淀粉、木薯淀粉)进行裹粉制作实验,然后在180℃控温油炸锅中油炸3、6、9、12min进行油炸实验,考查不同种类淀粉和油炸工艺对裹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炸样品的脆度和含油量随油炸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水分含量随着油炸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添加玉米淀粉的样品的松脆性有明显的提升,同时具有最高的含油量。添加木薯淀粉的样品具有最低的油含量,最高水分含量和裹粉挂糊量,添加木薯淀粉能够有效的改善油炸样品质量,减少吸油量,提升膨胀体积和裹粉的挂糊效果,因此,木薯淀粉可推荐用于裹粉配方中以改良油炸产品的品质。
陈飞[6](2012)在《加工工艺去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是一种污染小麦、大麦、玉米等粮食最为普遍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危害极大,尤其在以小麦制品为主食的我国北方,通过研究小麦加工链中各工艺去除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效果,旨在降低小麦及其制品中DON毒素的含量,减少其进入食物链的程度,保障人体健康。本试验以江淮地区小麦主产区的两个省份收获的DON含量超标的小麦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从实验、工业两个水平上,研究小麦加工链中清理工艺、制粉工艺、分层碾磨工艺、面筋(蛋白)提取工艺等工艺去除DON的效果,并探索了DON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规律,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得出了下列结果:1、通过在工业化小麦清理过程中在线采集小麦样品及清理的杂质,检测其中DON含量,研究了小麦清理过程去除小麦中DON毒素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小麦清理工艺,DON毒素含量从毛麦的2.07μg/g降至净麦的1.65μg/g,降低了20.16%;共清理杂质3174.50kg,去除DON毒素72.62g。在清理过程中,光麦清理阶段去除DON毒素的效果是毛麦清理阶段的1.67倍,小麦经过自循环分选机(Ⅱ)和碾麦机的过程是DON毒素含量降低最多的步骤,也是去除的杂质中含有DON毒素最多的步骤。风选过程是去除DON毒素最为有效的清理类型,占到去除DON毒素总量的55.86%,其次为表面处理过程和筛选过程,分别占到31.41%和12.72%,重力分级过程能够提高小麦表面处理过程的效率,使DON毒素含量较高的轻质小麦去除毒素的程度更大,有益于后续的清理过程。DON毒素在小麦麦皮和瘪麦中的含量明显较高,并主要分布在小麦的皮层部分,受DON毒素污染严重后小麦质量会下降。2、通过采用自然污染DON毒素不同程度的9种小麦为材料进行实验制粉工艺,和对工业制粉系统进行在线取样,然后分别检测其经实验制粉工艺得到麸皮、细麸、不同出粉点面粉包括最后统粉和工业制粉中不同出粉点面粉的DON含量,探索小麦制粉工艺去除DON的效果。经过小麦实验制粉工艺后,能够有效去除小麦中的DON毒素,存留在面粉中的DON总量仅为原来小麦的30.85%51.43%,并主要分布在小麦的表皮中,在小麦胚乳中也呈从内到外逐渐升高,并且小麦出粉率随着小麦中DON含量升高而逐渐降低。制得面粉统粉中DON含量减少23.67%60.31%,心磨粉最高能减少70.27%,经过工业制粉以后,DON毒素含量为2.07μg/g的毛麦能够得到DON毒素含量低于国家限量标准的1M、1B面粉。小麦籽粒DON含量与制得面粉中DON含量之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498x1.206,R2=0.991,随着DON污染程度越低,DON含量减少率越大。通过以上实验证明,小麦制粉工艺是种有效的去除小麦中DON毒素的方法。3、通过检测DON含量成梯度变化的三种小麦经过类似小麦剥刮机的分层碾磨设备后各样品的DON毒素含量,发现分层碾磨工艺可以有效地去除受污染小麦中的DON毒素,随着受污染小麦中DON毒素含量的降低,其去除效果不断增加,实验用小麦的DON毒素最大去除率为22.88%。并且DON毒素含量并非在小麦表皮最外层最高,而是遵从从外至内先增高再减少的规律。4、面筋蛋白提取工艺可以高效安全地去除小麦中DON毒素,DON毒素去除率接近100%,可以生产出安全的脱毒面筋。而且,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测DON毒素不与蛋白质相结合,为结合态和游离态DON毒素的降解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李海博[7](2012)在《河南省小麦储藏加工管理规划》文中认为我国粮食储藏损失严重,粮食加工技术落后。本文运用工程管理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小麦储藏加工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麦储藏加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小麦储藏加工,分析了小麦储藏的要求应该是低温、干燥并具有较高的机械化水平程度,小麦储藏库房的主要仓型和粮库机械设备和建筑设备。分析了小麦清理的要求和主要的清理工序及其原理,小麦制粉的要求、主要的制粉工艺及工序流程。粮库规划设计管理,提出了粮库规模的估算方法和建设布局选址的原则。结合中外仓型比较,从经济效益、土地资源、仓容和中转率等方面提出了仓型选择的原则。对粮库常见仓型房式仓和筒仓进行了优缺点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粮仓机械设备和粮仓建筑设备的具体选型原则。根据中转率的不同,测算了浅圆仓和立筒仓长期运营的经济效益。小麦制粉设计管理,从入磨小麦的品质、小麦清理调质和制粉各系统的要求对中路出粉法提出了提高出粉率的改进措施。分析了剥皮制粉法特有的制粉工艺流程,从加强清理和调整润麦两方面对剥皮制粉法提出了优化措施。从小麦制粉原理出发,提出了新式混合型制粉工艺。
刘强,田建珍,李佳佳,刘素娟[8](2011)在《润麦条件对面粉出粉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面粉出粉率对于面粉加工极为重要。在面粉加工过程中,润麦条件对面粉出粉率有很大的影响,通过试验可知:润麦条件对面粉出粉率影响大小分别为:水分含量>盐水含量>润麦时间。其中水分含量的增加能够显着提高系统粉和面粉总出粉率;盐水含量的增加能够显着改善面粉出粉率的结构构成,增加1M的出粉率,降低其余系统粉的组分比例;而润麦时间虽然对系统粉出粉率影响较低,但是在润麦时间达到54h后也能够增加1M的出粉率。对面粉品质也有较大的影响。
张强涛[9](2011)在《两种粘度仪测定小麦粉糊化粘度特性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选用16种具有代表性的国产小麦,实验磨粉得到粉样,并选取了10种市售商业粉及同一制粉工艺不同系统的46种粉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化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布拉本德E型粘度仪和快速粘度仪(RVA-4),进行糊化粘度测试,分析了粉样的理化指标及粘度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对两种粘度仪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着重对Brabender粘度仪的粘度单位BU和快速粘度仪(RVA)的粘度单位RVU进行分析,找出两种粘度仪粘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粉峰值粘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弱筋、中筋、强筋、发芽严重的小麦粉。不同用途商业粉峰值粘度由大到小则依次为糕点粉、面条粉、馒头粉。不同系统粉糊化粘度特性也有差异,前路心磨、渣磨和重筛的面粉峰值粘度较高,皮磨系统二皮粉峰值粘度最高。面粉的湿面筋和损伤淀粉含量与糊化粘度指标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性,面粉的降落值与糊化粘度指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布拉本德E型粘度仪和快速粘度仪(RVA)的峰值粘度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706。糊化温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关系数为0.4346,相关性不显着。对粘度单位为RVU和BU的峰值粘度和最终粘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两种粘度仪峰值粘度间的相关性方程为:BU=9.6882RVU-592.33;RVA最终粘度与BV最终恒温阶段结束粘度间的相关性方程为:BU=10.057RVU-1054.4。把RVA峰值粘度、最终粘度与相应的Brabender粘度特征参数进行合并统一考虑,得出粘度单位BU与RVU间的总相关性方程为:BU=8.6837RVU-560.21,相关系数为0.8436,达极显着正相关。
顾鹏程[10](2010)在《面粉的提取与收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磨出粉法出粉点多,各出粉点的面粉质量有所不同。一般前路提取的面粉质量好于后路提取的面粉,心磨提取的面粉质量好于皮磨提取的面粉。利用出粉率-灰分曲线来确定各取粉点的分配与组合,是提高优质面粉出率的重要技术手段。
二、关于面粉出粉点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面粉出粉点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臭氧处理小麦对其加工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去除效果及品质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呕吐毒素的污染现状 |
1.2 呕吐毒素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危害 |
1.3 呕吐毒素的检测方法 |
1.3.1 薄层色谱法(TLC) |
1.3.2 气相色谱法(GC)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1.3.4 酶联免疫法(ELISA) |
1.4 呕吐毒素的削减方法 |
1.4.1 物理方法 |
1.4.2 化学方法 |
1.4.3 生物方法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臭氧杀菌对赤霉病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去除效果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麦基本指标测定 |
2.3.2 全麦粉基本指标测定 |
2.3.3 呕吐毒素含量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基本指标测定结果 |
2.5.2 臭氧浓度对小麦籽粒中DON的去除效果 |
2.5.3 臭氧处理时间对小麦籽粒中DON的去除效果 |
2.5.4 臭氧对不同水分小麦籽粒中DON含量的去除效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臭氧处理不同流量小麦对其加工产品中DON含量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主要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麦基本指标 |
3.4.2 臭氧对不同流量小麦籽粒中DON的去除效果 |
3.4.3 臭氧对不同流量小麦磨粉加工中DON含量的去除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臭氧处理小麦对其制粉加工产品中DON含量及加工特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主要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小麦基本指标及小麦配麦表 |
4.4.2 臭氧处理对制粉系统中主要出粉点面粉中DON的去除效果 |
4.4.3 主要出粉点面粉基本指标与DON含量的关系 |
4.4.4 主要出粉点面粉粉质特性指标与DON含量的关系 |
4.4.5 主要出粉点面粉醒发时间为135min时的拉伸特性与DON含量的关系 |
4.4.6 臭氧对成品粉及副产品品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臭氧处理小麦对其制粉加工产品中蛋白和淀粉特性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面团中面筋蛋白的分离 |
5.3.2 面筋蛋白巯基的测定 |
5.3.3 破损淀粉的测定 |
5.3.4 次粉中淀粉的分离 |
5.3.5 呕吐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5.4 数据处理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臭氧对面筋蛋白中游离巯基及二硫键的影响 |
5.5.2 臭氧处理对破损淀粉的影响 |
5.5.3 次粉淀粉和面筋蛋白中呕吐毒素含量的检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2)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体系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挤压对小麦面筋蛋白组成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分析 |
2.3.1 小麦面筋蛋白与不同含量油脂挤压后小麦面筋蛋白含量变化 |
2.3.2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套筒温度后小麦面筋蛋白相对含量变化 |
2.3.3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螺杆转速后小麦面筋蛋白相对含量变化 |
2.3.4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喂料速度后面筋蛋白相对含量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挤压过程中小麦面筋蛋白二级结构变化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3.2.2 实验材料 |
3.2.3 缓冲液的制备 |
3.2.4 小麦面筋蛋白提取 |
3.2.5 游离巯基(-SH)含量的测定 |
3.2.6 总巯基含量的测定 |
3.2.7 巯基含量计算 |
3.2.8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
3.2.9 傅里叶红外光谱数据处理 |
3.3 结果分析 |
3.3.1 小麦面筋蛋白与不同含量油脂经挤压处理后巯基二硫键的变化 |
3.3.2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套筒温度挤压处理后巯基二硫键的变化 |
3.3.3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螺杆转速挤压处理后巯基二硫键的变化 |
3.3.4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喂料速度挤压处理后巯基二硫键的变化 |
3.3.5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挤压处理后红外光谱分析 |
3.3.6 小麦面筋蛋白与不同含油量挤压后酰胺I带的拟合图谱分析 |
3.3.7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经不同套筒温度挤压后酰胺I带的拟合图谱分析 |
3.3.8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经不同喂料速度挤压后酰胺I带的拟合图谱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挤压产品X-RAY变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狭缝宽度的选择 |
4.2.5 扫描范围的选择 |
4.2.6 扫描速度的选择 |
4.3 结果分析 |
4.3.1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挤压后蛋白X-ray变化 |
4.3.2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不同套筒温度挤压后蛋白X-ray变化 |
4.3.3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不同螺杆转速挤压后蛋白X-ray变化 |
4.3.4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不同喂料速度挤压后蛋白X-ray变化 |
4.4 小结 |
第五章 小麦面筋蛋白-油脂挤压处理后表面结构的变化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5.2.3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实验 |
5.2.4 面筋蛋白微观结构的观察扫描电镜实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面筋蛋白与不同含量油脂挤压后CLSM分析 |
5.3.2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套筒温度挤压后CLSM分析 |
5.3.3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螺杆转速挤压后CLSM分析 |
5.3.4 小麦面筋蛋白与油脂经不同喂料速度挤压后CLSM分析 |
5.3.5 小麦面筋蛋白挤压后扫描电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小麦磨粉品质及其与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磨粉品质 |
1.1.1 影响小麦出粉率的因素 |
1.1.2 影响面粉灰分的因素 |
1.1.3 影响面粉白度的因素 |
1.2 馒头品质 |
1.2.1 小麦籽粒品质性状与馒头品质的关系 |
1.2.2 蛋白质品质性状与馒头品质的关系 |
1.2.3 面团流变学特性与馒头品质的关系 |
1.2.4 淀粉品质与馒头品质的关系 |
1.2.5 质构仪(TPA)测试与馒头品质的关系 |
1.3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试验设计 |
1.4.1 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品种(系)磨粉品质的变异及其分布 |
前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磨粉 |
2.1.3 面粉灰分含量测定 |
2.1.4 面粉白度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小麦品种(系)在不同年间磨粉品质的变异 |
2.2.2 小麦品种(系)磨粉品质的分布 |
2.3 讨论 |
第三章 馒头加工品质评价及其与磨粉品质关系的研究 |
前言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馒头制作 |
3.1.3 馒头感官评价 |
3.1.4 质构仪测定馒头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馒头感官品质的分析 |
3.2.2 馒头质构指标的分析 |
3.2.3 两年供试材料馒头感官品质的分布 |
3.2.4 两年供试材料馒头质构指标的分布 |
3.2.5 馒头感官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3.2.6 馒头质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
3.2.7 馒头感官品质与质构指标间的相关性 |
3.2.8 小麦磨粉品质与馒头品质间的关系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浅谈前路出粉法的演变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制粉的原则 |
1.1 小麦制粉基本规律 |
1.2 粉路组合原则 |
2 前路出粉法 |
2.1 工艺特征 |
2.2 关键技术 |
2.2.1 工艺设计方面 |
2.2.2 操作技能方面 |
2.2.3 技术缺陷弊端 |
3 前路均衡出粉法 |
3.1 工艺特征 |
3.2 关键技术 |
3.2.1 工艺设计方面 |
3.2.2 操作技能方面 |
3.2.3 技术缺陷弊端 |
4 前路磨撞结合出粉法 |
4.1 工艺特征 |
4.1.1 与前路均衡出粉法相比有以下几个特征 |
4.1.2 与中路出粉法相比有以下几个特征 |
4.2 关键技术 |
5 结语 |
(5)小麦面粉制作裹粉的品质及其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裹粉专用粉市场现状 |
1.3 裹粉研究现状 |
1.3.1 裹粉的作用 |
1.3.2 裹粉的评价标准 |
1.3.3 国内外研究方向 |
1.3.4 国内裹粉使用情况 |
1.4 粉流重组配粉技术生产裹粉专用粉的应用研究 |
1.4.1 粉流研究现状 |
1.4.2 在线粉流配粉技术研究现状 |
1.5 国内小麦加工现状及热处理技术在面粉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1.5.1 国内小麦加工现状 |
1.5.2 热处理技术在面粉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小麦次粉在裹粉专用粉中的应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麦粉理化特性测定 |
2.3.2 裹粉制作实验 |
2.3.2.1 裹粉实验制作配方 |
2.3.2.2 样品准备 |
2.3.2.3 面糊制备 |
2.3.2.4 挂糊 |
2.3.2.5 油炸 |
2.3.3 裹粉品质评价方法 |
2.3.3.1 挂糊量测定 |
2.3.3.2 水分测定 |
2.3.3.3 样品脆度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各粉路基本理化指标及结果分析 |
2.4.2 各粉路冷糊粘度测定结果分析 |
2.4.3 裹粉品质评价结果分析 |
2.4.3.1 挂糊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3.2 油炸样品水分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3.3 质构测定结果与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品质的影响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面粉挤压热处理工艺的研究 |
3.3.1.1 挤压热处理工艺流程 |
3.3.1.2 糊化度的测定方法 |
3.3.1.3 膨化度的测定方法 |
3.3.1.4 实验设计 |
3.3.2 挤压热处理裹粉的制备 |
3.3.3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品质影响实验 |
3.3.3.1 冷糊粘度的测定 |
3.3.3.2 裹粉制作实验 |
3.3.3.3 裹粉评价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面粉挤压热处理工艺实验结果分析 |
3.4.1.1 物料含水量对挤压热处理面粉的影响 |
3.4.1.2 挤压膨化温度对挤压热处理面粉的影响 |
3.4.1.3 螺杆转速对挤压热处理面粉的影响 |
3.4.1.4 响应面实验结果 |
3.4.2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品质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
3.4.2.1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冷糊粘度的影响 |
3.4.2.2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挂糊量的影响 |
3.4.2.3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保水性的影响 |
3.4.2.4 挤压热处理对裹粉质构特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处理对裹粉的影响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面粉湿热处理工艺研究 |
4.3.1.1 湿热处理工艺流程 |
4.3.1.2 湿热处理温度的测定 |
4.3.1.3 糊化度的测定 |
4.3.1.4 实验设计 |
4.3.2 湿热处理裹粉的制备 |
4.3.3 湿热处理裹粉品质评价实验 |
4.3.3.1 湿热处理裹粉冷糊粘度的测定 |
4.3.3.2 湿热处理裹粉制作实验 |
4.3.3.3 裹粉品质评价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面粉湿热处理工艺结果分析 |
4.4.1.1 喂料速度对湿热处理面粉的影响 |
4.4.1.2 蒸汽压力对湿热处理面粉的影响 |
4.4.1.3 湿热处理面粉最佳工艺确定 |
4.4.2 湿热处理对裹粉品质影响实验结果分析 |
4.4.2.1 湿热处理对裹粉冷糊粘度的影响 |
4.4.2.2 湿热处理对裹粉挂糊量的影响 |
4.4.2.3 湿热处理对裹粉保水性的影响 |
4.4.2.4 湿热处理对裹粉质构特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种类淀粉和油炸工艺对裹粉品质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淀粉添加裹粉的制备 |
5.3.2 样品准备和挂糊 |
5.3.3 油炸实验 |
5.3.4 油炸品质测定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淀粉的种类对挂糊量的影响 |
5.4.2 淀粉种类和油炸时间对产品质构特性的影响 |
5.4.3 淀粉种类和油炸时间对样品含水量的影响 |
5.4.4 不同淀粉类型对油炸样品含油量的影响 |
5.4.5 淀粉种类和油炸时间对油炸后膨胀体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加工工艺去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DON 毒素综述 |
1.1.1 DON 的理化性质 |
1.1.2 小麦中 DON 的产生与污染状况 |
1.1.3 DON 的毒性 |
1.2 小麦中 DON 毒素检测方法 |
1.2.1 DON 的提取与净化 |
1.2.2 DON 的检测方法 |
1.3 DON 毒素的降解与去除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分子生物学及植物育种法 |
1.3.5 食品加工 |
1.3.6 其他方法 |
1.4 小麦加工中 DON 的变化 |
1.4.1 小麦清理 |
1.4.2 小麦制粉 |
1.4.3 面粉加工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清理工艺去除小麦中 DON 毒素效果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主要试剂与设备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小麦清理工艺流程 |
2.2.4 样品采集方法 |
2.2.5 DON 提取、净化与检测方法 |
2.2.6 清理杂质中 DON 毒素计算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清理过程中小麦 DON 含量变化 |
2.3.2 小麦清理过程中各杂质 DON 含量变化 |
2.3.3 各清理过程去除 DON 效果 |
2.3.4 新工艺去除 DON 毒素效果预测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制粉工艺去除小麦中 DON 毒素效果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主要试剂与设备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制粉工艺流程 |
3.2.4 样品采集方法 |
3.2.5 DON 提取、净化与检测方法 |
3.2.6 出粉率计算公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实验制粉工艺去除小麦中 DON 毒素效果 |
3.3.2 工业制粉工艺去除小麦中 DON 毒素效果 |
3.4 结论 |
第四章 分层碾磨工艺去除小麦中 DON 毒素效果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主要试剂与设备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分层碾磨工艺 |
4.2.4 DON 提取、净化与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分层碾磨去除 DON 毒素原因分析 |
4.3.2 分层碾磨去除 DON 毒素效果 |
4.3.3 分层碾磨工艺去除 DON 应用前景 |
4.4 结论 |
第五章 面筋蛋白提取工艺去除小麦中 DON 毒素效果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主要试剂与设备 |
5.2.2 实验材料 |
5.2.3 面筋提取工艺 |
5.2.4 DON 提取、净化与检测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面筋提取工艺去除 DON 毒素效果 |
5.3.2 面筋提取工艺去除 DON 毒素原因分析 |
5.3.3 面筋提取工艺去除 DON 毒素应用前景 |
5.4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河南省小麦储藏加工管理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我国小麦储藏损失严重 |
1.1.2 我国小麦加工技术落后 |
1.2 研究综述 |
1.2.1 小麦储藏管理研究 |
1.2.2 小麦加工管理研究 |
1.3 研究内容 |
1.3.1 各章概要 |
1.3.2 论文框架图 |
第二章 小麦储藏加工 |
2.1 小麦储藏 |
2.1.1 小麦储藏的要求 |
2.1.2 小麦储藏库房 |
2.1.3 小麦储藏设备 |
2.2 小麦加工 |
2.2.1 小麦清理 |
2.2.2 小麦制粉 |
第三章 粮库规划设计管理 |
3.1 粮库建设规划 |
3.1.1 粮库建设规模 |
3.1.2 粮库建设布局 |
3.1.3 粮库建设场地 |
3.2 粮库仓型选择 |
3.2.1 粮库功能类型 |
3.2.2 中外仓型比较 |
3.2.3 仓型选择原则 |
3.3 粮仓建筑选型 |
3.3.1 房式仓和筒仓 |
3.3.2 常见仓型比较 |
3.3.3 储粮效果要求 |
3.3.4 粮库选型方案 |
3.4 粮仓设备选型 |
3.4.1 机械设备选型 |
3.4.2 建筑设备选型 |
3.5 粮仓经济效益测算 |
第四章 小麦制粉设计管理 |
4.1 小麦制粉 |
4.2 中路出粉法的改进 |
4.2.1 中路出粉法工艺 |
4.2.2 提高出粉率的措施 |
4.3 剥皮制粉法的优化 |
4.3.1 剥皮制粉工艺流程 |
4.3.2 提高剥皮制粉效果措施 |
4.4 混合式小麦制粉创新 |
4.4.1 研磨系统创新 |
4.4.2 清粉筛理系统创新 |
4.5 小麦制粉设备选型 |
4.5.1 撞击剥皮设备选型 |
4.5.2 研磨设备选型 |
4.5.3 筛分清粉设备选型 |
第五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润麦条件对面粉出粉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1 不同润麦时间对出粉率的影响 |
2.2 不同盐水含量润麦对出粉率的影响 |
2.3 不同润麦水分对出粉率的影响 |
3 结论 |
(9)两种粘度仪测定小麦粉糊化粘度特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粘度仪 |
1.2.1 布拉本德粘度仪(Brabender Viscograph) |
1.2.1.1 Brabender 粘度仪的发展 |
1.2.1.2 Brabender E 型粘度仪工作原理及测定方法 |
1.2.1.3 布拉本德粘度仪提供的相关数据 |
1.2.2 快速粘度仪(RVA) |
1.2.2.1 快速粘度仪的发展 |
1.2.2.2 快速粘度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测定方法 |
1.2.2.3 快速粘度分析仪提供的相关数据 |
1.2.3 快速粘度分析仪与 Brabender E 型粘度仪的比较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小麦粉糊化粘度特性与面条品制关系的研究 |
1.3.2 粘度仪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1.4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1 应用两种粘度仪对小麦粉糊化粘度特性的测试研究 |
1.5.2 应用两种粘度仪对面条系统粉糊化粘度特性的测试研究 |
1.5.3 两种粘度仪的粘度值换算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应用两种粘度仪对小麦粉糊化粘度特性进行测试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小麦实验制粉 |
2.2.4 品质指标测定方法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小麦粉的理化指标 |
2.3.2 小麦粉糊化粘度指标的测定 |
2.3.3 Brabender 与 RVA 测值相关性 |
2.3.4 糊化粘度特性与小麦粉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 |
2.4 结论 |
第三章 两种粘度仪对面条系统粉糊化粘度特性进行测试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系统粉基本理化指标及变化规律 |
3.3.2 系统粉糊化粘度指标 |
3.3.3 RVA 与 Brabender 测值相关性 |
3.3.4 糊化粘度特性与系统粉理化指标相关性 |
3.4 结论 |
第四章 两种粘度仪的粘度值换算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3 两种粘度仪粘度单位中 BU 与 RVU 间的换算关系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面粉的提取与收集(论文提纲范文)
1 面粉的磨制与提取方法 |
2 面粉的收集及基本粉的组合方式 |
3 出粉率与质量的控制 |
4 结论 |
四、关于面粉出粉点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臭氧处理小麦对其加工产品中呕吐毒素的去除效果及品质影响的研究[D]. 郭梦园.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2]挤压处理对小麦面筋蛋白—油脂体系改性的影响[D]. 秦逸飞. 河南工业大学, 2018(11)
- [3]小麦磨粉品质及其与馒头加工品质的关系[D]. 苏静静. 河南科技学院, 2014(03)
- [4]浅谈前路出粉法的演变与发展[J]. 李林轩,李硕,王晓芳. 粮食加工, 2014(02)
- [5]小麦面粉制作裹粉的品质及其改良研究[D]. 张轶腾. 河南工业大学, 2014(07)
- [6]加工工艺去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D]. 陈飞.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10)
- [7]河南省小麦储藏加工管理规划[D]. 李海博. 天津大学, 2012(07)
- [8]润麦条件对面粉出粉率的影响[J]. 刘强,田建珍,李佳佳,刘素娟.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1(04)
- [9]两种粘度仪测定小麦粉糊化粘度特性的比较研究[D]. 张强涛. 河南工业大学, 2011(01)
- [10]面粉的提取与收集[J]. 顾鹏程. 现代面粉工业,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