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南京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及其路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叶娇[1](2020)在《面向城市交通枢纽的多模式组合出行效用及网络承载力评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扩张以及多模式交通网络体系越来越成熟,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中子网络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于是交通枢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地规划设计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对于优化存量资源,提升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整体运输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较少考虑枢纽在多模式交通网络中的地位和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对交通供给特性与换乘行为特性在网络中的影响分别独立开展研究,且在多模式交通网络环境下,考虑多种换乘方式时不同类型的枢纽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影响,也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探究。因此本论文对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的层级、组合出行效用、网络承载力的计算以及基于网络承载力的枢纽评价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分析。首先,提出了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层级划分方法。基于节点区位特性、换乘需求量以及节点周边用地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对城市内部多模式交通枢纽进行层次划分。其中节点区位特性描述节点在城市中的位置属性,宏观层面反映节点潜在需求;换乘需求量直接反映节点现状换乘需求量;节点周边用地属性则从周边用地性质层面反映节点的发生吸引水平。以南京市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次,构建了典型组合出行效用方程。研究以通勤时间段内的换乘出行者为主要对象,根据出行距离将通勤出行划分成短、中、长三种不同出行情景,对应不同的典型组合出行模式,设计情景调查问卷开展调查,利用调查数据对组合出行效用的标定。基于标定的随机系数Logit(Mixed Logit,简称ML)模型,提出了以方式选择概率为指标的换乘关键影响因素识别方法,针对不同层级枢纽分析换乘关键影响因素的差异,同时给出了不同层级枢纽的优化策略。再者,建立了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承载力计算模型。该模型考虑枢纽对多模式交通网络的影响,同时包含了多种方式的换乘。上层为网络所能承载的新增需求最大化模型,下层为随机用户均衡条件下的多模式交通网络分配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涉及目的地的选择,出行模式和换乘枢纽的选择以及出行路径的选择。结合上下层模型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启发式求解算法,并应用算例验证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分析了枢纽属性对网络承载力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多模式交通枢纽评价分析流程。基于承载力模型,以网络承载力为指标,结合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分担率对枢纽优化策略进行评估。研究同时应用算例和实例对枢纽评价流程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算例结果表明相比枢纽换乘属性,枢纽容量的增加对网络承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影响,当换乘枢纽容量足够大时,网络承载力和绿色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保持不变。由实例分析结果可知,相比停车换乘枢纽,自行车换乘枢纽容量的增加能较为有效地提升网络承载力,且不同位置同一类型的枢纽对多模式交通网络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找到影响多模式交通网络承载力提升的关键节点是提升多模式交通网络运输能力的前提。
赵雅雯[2](2020)在《创新政策对西安市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党耀国,王俊杰[3](2020)在《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提升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准确把握和量化测度高质量发展进程,亟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照江苏省委"六个高质量"要求,结合南京"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城市发展愿景,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民主法治、生态环境、文化建设六个维度构建南京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为明确南京高质量发展的优劣势,选取关键性指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并提出南京市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王立和[4](2015)在《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域分类,对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区域及其实践路径进行一定的梳理总结和比较,对新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进行一定的探究分析。
邵唯一[5](2015)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农业发展必由之路的农业现代化问题也成为热点议题。本文着眼江苏,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对其农业现状进行研究,为江苏农业现代化提供建设性的意见。首先,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角度整理了有关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文献,并对农业现代化的性质和特征进行解释分析。接着,从农业发展道路、农业组织模式、农业金融体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概括了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三条路径,分别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法国模式。然后,完善并创新了已有的农业现代化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利用《江苏统计年鉴》中获得的数据对江苏整体以及下辖地级市的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3年间江苏农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存在区域差异,呈现苏南优于苏中、苏中优于苏北的发展态势,但苏南和苏中差距并不明显,而苏南苏北呈现两极分化。最后,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论,因地制宜对江苏整体以及下辖三大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路径提出建议:从整体来看,江苏应借鉴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经验,在经营规模、农业组织、金融体系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要结合当地农业体制和经济发展的特点,加速土地流转、完善农业服务体系;从三大区域来看,苏南可以借鉴日本和法国模式,发展精细化优质农业,苏北可以借鉴美国模式,发展高机械化水平的规模农业,苏中根据自身条件在两种模式中自由选择。
戚克栴[6](2013)在《证券市场开放条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证券市场开放(或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经济学理论界,资本市场开放的利弊之争由来以久,而提出明确的开放条件,是确保利大于弊的核心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资本市场开放与近年盛行的国际金融危机密切相关,而中国亦已逐步进入资本市场开放的关键阶段。在怎样的条件下开放资本市场,才可以确保利大于弊?在不同的开放阶段,是否有不同的开放条件?如果有,各阶段的开放条件有哪些?这是本文努力回答的问题。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境内外的文献进行了综述与梳理,包括与资本市场开放相关的文献及与开放条件相关的文献。第二章搭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从资本市场开放的收益及成本两个维度,运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如何确保资本市场开放的利大于弊的条件进行了逐一推理、论证。第三章提出了证券市场开放的条件与“冲浪”矩阵,包括对开放对象进行约定,提出了开放的“冲浪”条件。然而,资本市场的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本文将资本市场的开放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将开放条件与各个阶段相对应,形成“冲浪”矩阵。第四章是证券市场开放国际经验的实证研究,选择了亚洲、拉美、欧洲的七个国家(或地区)作为样本国家进行分析,验证了“冲浪”条件与“冲浪”矩阵。第五章对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历史及现状,开放条件的演进,及下一步开放的总体设想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本文认为我国目前处于即将进入加速阶段的关键时期,并大胆的设想中国将经过未来十年左右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逐步具备资本市场基本全面开放的条件。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成本与收益分析的方法,归纳与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本文的创新主要包括:第一,本文首次提出的证券市场开放的冲浪条件(CIRFI Conditions),包括:1、经常账户已开放并具备持续创汇的能力(C);2、理性优质机构主导市场(I);3、监管市场化与国际化(R);4、浮动汇率制度(F);5、利率市场化(I)。这五个条件的关键词英文首字组成CIRFI,发音与英文冲浪(Surfing)相似,而开放的实质又与冲浪类似,故我将本论文提出的证券市场开放条件命名为“冲浪”条件。第二,本文首次提出的证券市场开放的冲浪矩阵(CIRFI Matrix)。本文将证券市场的开放分成四个阶段,即一、起步阶段;二、成长阶段;三、加速阶段;四、基本全面开放阶段,并首次提出了证券市场开放的“冲浪”矩阵,即:在阶段一,需要满足C;在阶段二,需要满足CI;在阶段三,需要满足CIR;在阶段四,需要满足CIRFI。第三,本文首次将“冲浪”条件与“冲浪”矩阵应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将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划分为四个阶段,提出中国资本市场截至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开放的起始阶段(1992-2002)及成长阶段(2002-2013),即将进入加速开放阶段。并且大胆的设想,中国资本市场将再经过约10年的发展进入基本全面开放阶段。本文不足之处是由于时间有限及收集资料困难,未对世界上所有开放资本市场的国家进行实证检验,在未来我将进一步进行相关的研究。
顾秋芸[7](2012)在《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发展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国际性的问题,一直是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比较关心的热点之一。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城市化影响力愈来愈大的背景下,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发展较为发达的重要省份,其城市化质量的发展问题也不容小觑。本文从理解城市化、城市化质量的定义与内涵出发,以江苏省为案例,从人口发展质量、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景观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质量5个子系统,对其城市化质量发展的过程、格局和障碍因子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得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这对于实现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1-2010年间,江苏省城市化质量总体得到提升,但各子系统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各不相同,总体表现为人口城市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城市化整体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景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对城市化质量的总体贡献较弱,且呈上升态势。(2)通过贡献弹性分析得知,2001-2010年间,人口发展质量虽然对江苏省整体城市化质量的影响程度最大,短期内仍然起主导作用,但其地位正在逐年下降,而经济发展质量、居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质量和景观环境质量的要素贡献率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十年间,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综合得分由于自然、经济、历史、区位、政策等方面的原因,明显存在苏南好于苏中、苏中好于苏北的空间分布格局,综合得分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大部分是沿江和环太湖地区。(3)通过对障碍因子的计算得知:江苏省城市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城市环境问题突出,城乡经济协调度低以及人口优化结构不高,大部分县市的城市化质量处于中下游水平,城乡发展差距较大。且运用灰色关联预测得出,景观环境发展质量和经济发展质量在未来5年内的障碍度最大。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的研究,不仅为江苏省自身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其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道路提供一些借鉴。
上创利[8](2012)在《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文中指出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十二五”规划将“科学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其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重大变革,随之以往的国际分工模式、全球贸易体系、政策目标倾向、生产制造方式已发生全面调整。当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到增速减缓的时期,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资源紧缺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已经成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新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关键抉择。流通产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具有多元化、覆盖面广、关联性强等特点,其发展方式转变在诱导投资、促进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现阶段,从理论角度看,关于流通产业及其发展方式的研究存在内涵界定不清、研究视角单一及流通理论研究滞后等问题,现有研究成果不能为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有力支撑;从现实角度看,我国流通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突显出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发展方式粗放、流通效率不高、流通企业管理手段和技术落后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流通产业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研究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流通产业为研究对象,将研究范围界定在商品流通的范畴,以发展方式转变为切入点,结合理论演绎、模型构建、实证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在明确界定流通产业及发展方式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国内外比较分析基础上,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阶段性测度、内容体系构建、影响因素分析等做了全面阐释。最后,提出了关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首先,论文从结构主义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两个角度入手,证实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分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发达国家发展方式演变的特征,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借鉴和思路。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流通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后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合于“东亚流通模式”,但根据我国国情,也应分地区、分阶段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模式。其次,论文在理论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阶段性测度。综合测度结果显示:2005年以前,由于要素投入效率低下、流通体制不完善等原因,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不明显。2006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发生了明显转变。但是,根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得分结果,表明现阶段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在转变的过程当中,还存在诸多实质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尤其是流通成本和流通速度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缓慢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总体趋势表现平稳,人力资本和流通经济效益的提高等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流通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及流通成本过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进而说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再次,论文结合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链整合的机理,说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论文依据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原则,在对流通观念、流通功能、流通模式、流通产业结构、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内外贸流通一体化、流通政策和流通效率八个方面全方位考察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体系。最后,从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流通产业融合与创新、人力资本投入及流通产业进入退出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规范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为相关部门的具体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政策依据。本文依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流通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做了深入分析,创新之处在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内容体系的构建、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这些创新能够为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
朱楠[9](2011)在《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始终,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也是人类抗拒风险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非传统领域的风险逐步成为威胁国家安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20世纪后期,一些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这些转型国家在严格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的时代不存在现代经济风险的,然而市场经济却使转型国家暴露在现代经济风险之中。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过了“而立之年”,期间在实行经济转型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转型和全球化双重风险,使我国在前30年的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国家经济安全隐患,迫使未来的转型面临更加复杂和残酷的转型风险,如不建立相应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转型风险将蚕食已经取得的经济成果,进而使转型结果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转型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一般存在两方面风险,即一般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通常而言,一般性风险影响经济绩效,而系统性风险是由转型经济体制性原因造成,这种风险会导致经济转型失败。对于中国而言,产生系统性风险的原因可归纳为市场制度及规则设计缺陷、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和投机性、国际经济危机和通膨通缩的冲击三个方面。针对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通过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指标体系的评述和分析,掌握转型风险的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国家整体性经济安全的机制构建提供依据。因此,国家整体性经济安全机制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即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规则、建立完善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抵御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在转型过程中,我们不应忽视转型风险对个人和家庭产生的巨大威胁。个人经济风险在中国转型30余年中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传统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不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而且也超出了普通民众及其家庭承担风险的能力。包容民生问题、关注人的发展作为中国经济转型下一个30年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针对个人的年老、疾病、伤残等一般性风险,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风险,通过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设计,以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对风险进行分散;针对个人财产风险,即职业生涯风险和房屋价值风险,这两种风险对个人和家庭的威胁是沉重的,它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乃至生存。因此,以商业保险的形式构建生计保险和房屋价值保险,使之成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有益补充。社会保障制度、商业保险和家庭保障共同构筑了个人经济安全的保障机制,成为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转型风险的角度,结合中国经济转型和国际经济环境,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从国家和个人层面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机制,并将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作为研究的落脚点,遵循预测性、科学性和针对性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选择,进而提出确保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内部稳定系统和外部稳定系统作为实施路径,为经济安全机制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赵晗彬[10](2011)在《兰州-西宁经济区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济区是以城市为核心,以交通运输和商品流通为脉络,在地域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层次和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单元。经济区的构建框架必须以城市为核心、以区域产业分工协同为基础。经济地理层次的城市辐射能够为经济区域的地域界定提供依据,而区域中城市体系的完备性则是经济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同时作为经济区的首位城市其产业发展必须符合首位城市的功能要求。区域产业分工协同是经济区的实质性内容,区域的非均质性往往使得产业分工形成以资源禀赋为特征的自然分工模式,这种发展相对落后的分工形式使经济区的建设具有了一定的后发优势。同时,由于面临东面关中-天水经济区、北边宁夏沿黄经济区、南边成渝经济区等大经济板块的快速发展所形成的挤压,使得兰州-西宁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被这些地区“稀释化”、“低端化”、“边缘化”。因而通过区域合作解决这种“区域塌陷”问题对兰州-西宁地区乃至我国其他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从兰州-西宁经济区可能包括的城市入手,利用断裂点模型通过计算首位城市断裂点距离、断裂点处场强以及各个城市辐射半径,界定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城市及其辐射层级结构,发现兰州-西宁经济区是双核心结构;在东部呈现出以兰州为核心,辐射白银、定西、临夏、红古等次核心圈层;在西部形成了以西宁-平安为核心,辐射乐都、湟源、民和等次核心圈层。通过位序-规模定律测度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城市体系结构,发现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城市结构体系发育水平相对较低,首位城市兰州的垄断地位较强,呈现出“孤岛型”特征。在区域产业结构方面通过对兰州-西宁经济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分析、对中观层次产业的区位熵灰色关联分析,发现由于资源禀赋,以及位于我国西部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区域内各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阶段具有相似性,经济区内部各个城市的三次产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为日后经济区的产业协同发展创造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兰州-西宁经济区各城市的产业结构同构性较小,产业地域分工已开始初步显现。首位城市是一个经济区生产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通过研究兰州-西宁经济区各个城市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以及测度首位城市兰州对外流通功能,从城市功能和城市产业结构的关系出发,认为作为经济区首要城市,兰州市应该积极利用其区位交通优势,努力发展与流通服务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等产业,以提升对产品的集中与二次分发能力,同时为了适应经济区首位城市的要求,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进而增强对整个经济区的组织与带动功能。在区域产业分工层面,从产业际和产业内两个角度研究了兰州-西宁经济区的分工模式,发现兰州、西宁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都与当地的特色资源禀赋密切相关,从而形成由于产品生产类别的不同而产生天然的产业际分工模式。由于兰州和西宁两地尚未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因而较高层次的产业内分工尚缺乏一定的基础。基于经济区构建的理论要求和兰州-西宁地区的实际,提出兰州-西宁经济区构建宜采用“两圈一轴”空间结构;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的运作机制;政府联合的管理组织模式;以资源禀赋为基础,各城市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论南京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及其路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南京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及其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城市交通枢纽的多模式组合出行效用及网络承载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对象确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交通枢纽层级划分 |
1.2.2 组合出行行为分析 |
1.2.3 交通网络承载力模型 |
1.2.4 多模式交通网络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节 |
第二章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层级划分及服务范围评价 |
2.1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层级划分的必要性 |
2.1.1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的概念及作用 |
2.1.2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功能层级划分的必要性 |
2.2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层级划分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枢纽区位特性 |
2.2.2 枢纽换乘交通特性 |
2.2.3 枢纽周边用地特性 |
2.3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层级划分及服务范围评价方法 |
2.3.1 枢纽区位分析 |
2.3.2 节点换乘需求计算 |
2.3.3 枢纽周边用地属性定量化分析方法 |
2.3.4 层次聚类分析 |
2.3.5 枢纽层次与等级分类 |
2.3.6 多类型枢纽服务范围评价分析 |
2.4 案例分析 |
2.4.1 案例说明 |
2.4.2 枢纽特性分析 |
2.4.3 聚类及结果分析 |
2.4.4 枢纽服务范围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情景下组合出行效用函数构建 |
3.1 组合出行模式选择意愿调查 |
3.1.1 组合出行模式 |
3.1.2 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3 问卷数据统计分析 |
3.2 基于MNL模型的分情景组合出行效用分析 |
3.2.1 MNL模型标定过程 |
3.2.2 基于MNL模型的短距离下的组合出行效用 |
3.2.3 基于MNL模型的中距离下的组合出行效用 |
3.2.4 基于MNL模型的出行选择联合效用 |
3.3 基于ML的组合出行效用联合选择分析 |
3.3.1 基于MNL模型的组合出行效用分析缺陷 |
3.3.2 ML(Mixed Logit)模型标定 |
3.3.3 面板数据 |
3.3.4 基于ML模型的组合出行效用联合分析 |
3.4 MNL模型和ML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合出行效用的枢纽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4.1 组合出行行为选择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4.1.1 现状选择概率确定 |
4.1.2 因素n_l影响下的选择概率预测 |
4.1.3 选择概率变化分析 |
4.2 算例及结果分析 |
4.2.1 车内时间的影响分析 |
4.2.2 换乘步行时间 |
4.2.3 换乘等待时间 |
4.2.4 公交或地铁出行费用 |
4.3 不同层级枢纽关键因素及优化策略 |
4.3.1 中心区综合换乘枢纽 |
4.3.2 中心区一般换乘枢纽 |
4.3.3 地铁换乘主导型枢纽 |
4.3.4 停车换乘主导型枢纽 |
4.3.5 公交换乘主导型枢纽 |
4.3.6 不同层级枢纽关键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多模式交通网络承载力模型 |
5.1 城市交通网络承载力 |
5.1.1 交通网络承载力界定 |
5.1.2 城市交通网络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
5.2 问题描述及模型假设 |
5.2.1 问题描述 |
5.2.2 模型假设 |
5.2.3 符号表示 |
5.3 多模式城市交通网络承载力模型 |
5.3.1 下层随机用户均衡模型 |
5.3.2 下层模型证明 |
5.3.3 上层模型 |
5.4 出行费用函数 |
5.4.1 路段出行费用函数 |
5.4.2 出行时间价值 |
5.5 求解算法 |
5.6 算例分析 |
5.5.1 算例描述 |
5.5.2 网络承载力计算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多模式交通枢纽评价方法 |
6.1 多模式交通网络评价指标 |
6.1.1 多模式交通网络承载力 |
6.1.2 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分担率 |
6.2 多模式交通枢纽评价流程 |
6.3 基于算例的枢纽关键因素影响分析 |
6.3.1 算例描述 |
6.3.2 初始网络承载力及方式分担率计算 |
6.3.3 枢纽类别及关键属性确定 |
6.3.4 枢纽优化后的网络承载力及方式分担率计算 |
6.3.5 枢纽影响分析 |
6.4 基于算例的多模式交通枢纽容量影响分析 |
6.4.1 参数设计 |
6.4.2 算例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 基于实例的多模式交通枢纽扩容影响分析 |
6.5.1 实例描述 |
6.5.2 网络构建及初始化设置 |
6.5.3 模型计算及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介绍 |
附录1:停车换乘需求调查表 |
附录2:节点换乘需求量计算结果 |
附录3:基于组合出行方式选择的SP调查问卷 |
(3)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提升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 |
二、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
(一)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确定 |
三、基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南京市发展优势与短板分析 |
(一)基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南京市发展优势分析 |
(1)创新发展资源突出。 |
(2)地区经济发展极具活力。 |
(3)绿化建设成果名列前茅。 |
(4)新型城镇化迈上新台阶。 |
(5)就业水平保持领先。 |
(二)基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南京市发展劣势分析 |
(1)经济体量面临更高要求。 |
(2)城市国际化程度有待提升。 |
(3)城乡发展有待进一步协调。 |
(4)空气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四、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
(二)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国际化水平 |
(三)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
(四)进一步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
(4)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比较 |
1.1优化开发区域 |
1.2重点开发区域 |
1.3限制开发区域 |
1.4禁止开发区域 |
2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典型区域模式比较 |
2.1深圳和贵阳 |
2.2江宁和高淳 |
2.3桐庐和安吉 |
3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
3.1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3.2大力开展“两型社会”建设 |
3.3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
3.4加强公众参与 |
4结论与展望 |
(5)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概念解析 |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路径 |
第二节 中国农业现代化路径 |
第三节 农业现代化路径的总结和比较 |
第四章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定量分析——以江苏为例 |
第一节 江苏农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数据来源和实证分析方法 |
第三节 江苏整体农业现代化水平实证分析 |
第四节 江苏地级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实证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江苏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证券市场开放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证券市场开放条件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证券市场开放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 关于金融开放的研究 |
二、 关于资本市场开放的研究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开放条件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二章 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收益分析 |
第一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收益分析 |
一、 引入资本,促进增长 |
二、 分散投资风险 |
三、 实现间接收益(或“附带收益”)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风险分析 |
一、 资本出逃的风险 |
二、 汇率危机的风险 |
三、 “泡沫-破裂”的风险 |
四、 债务危机的风险 |
第三章 证券市场开放的条件与“冲浪”矩阵 |
第一节 证券市场开放研究对象的约定 |
第二节 证券市场开放的“冲浪”条件 |
一、 条件一:经常账户已开放并具备持续创汇的能力(C) |
二、 条件二:理性优质机构主导市场(I) |
三、 条件三:监管市场化与国际化(R) |
四、 条件四:浮动汇率制度(F) |
五、 条件五:利率市场化(I) |
六、 与其它开放条件的关系 |
第三节 证券市场开放不同阶段的开放条件 |
一、 证券市场开放的阶段 |
二、 证券市场开放的“冲浪”矩阵 |
第四章 证券市场开放的国际经验与实证 |
第一节 样本国家地区选择及冲浪矩阵结果 |
第二节 样本国家地区资本市场开放的历程、条件与效果 |
一、 泰国 |
二、 韩国 |
三、 中国台湾 |
四、 墨西哥 |
五、 智利 |
六、 德国 |
七、 俄罗斯 |
第三节 国际经验的启示 |
第五章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时机与步骤 |
第一节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进程 |
一、 境内企业去境外上市 |
二、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 |
三、 B 股市场 |
四、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 |
五、 中国证券行业的开放及中资机构“走出去” |
第二节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条件的演进 |
一、 经常账户开放且具有持续创汇能力(C) |
二、 理性优质机构主导市场(I) |
三、 监管市场化与国际化(R) |
四、 浮动汇率制度(F) |
五、 利率市场化(I) |
第三节 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总体设想 |
一、 证券市场开放的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
二、 证券市场开放的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
三、 证券市场开放的第三阶段:加速阶段 |
四、 证券市场开放的第四阶段:基本全面放开阶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及难点 |
1.7 研究基础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 |
2.1.1 城市化 |
2.1.2 城市化质量 |
2.2 国内研究 |
2.2.1 城市化 |
2.2.2 城市化质量 |
2.3 本章小结 |
3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质量演化过程分析 |
3.1 城市化进程分析 |
3.2 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演变过程分析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研究方法 |
3.2.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2.4 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质量演化格局分析 |
4.1 城市化演变格局分析 |
4.2 城市化发展质量的演化格局分析 |
4.2.1 研究方法 |
4.2.2 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发展质量障碍度分析 |
5.1 江苏省县市城市化发展质量障碍度诊断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指标量化及诊断结果 |
5.2 障碍度的灰色关联预测 |
5.3 本章小结 |
6 提升江苏省城市化质量的主要对策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文献综述 |
1.4.2 国内文献综述 |
1.4.3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基本理论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流通内涵的界定 |
2.1.2 流通产业内涵的界定 |
2.1.3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涵义 |
2.1.4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内容 |
2.2 国内外关于流通的基本理论 |
2.2.1 西方古典流通理论 |
2.2.2 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 |
2.2.3 当代流通理论 |
2.3 国内外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 |
2.3.1 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理论 |
2.3.2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的经典理论 |
2.3.3 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之辩 |
2.4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分析 |
2.4.1 从结构主义的非均衡经济增长理论角度 |
2.4.2 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角度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外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比较与经验借鉴 |
3.1 发达国家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演进 |
3.1.1 日本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演进 |
3.1.2 美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演进 |
3.2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比较分析 |
3.2.1 东亚农产品流通模式 |
3.2.2 欧盟农产品流通模式 |
3.2.3 北美农产品流通模式 |
3.3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现状分析 |
3.3.1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
3.3.2 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中外对比及国外经验借鉴 |
3.5 本章小结 |
4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评价 |
4.1 综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1.1 全面性原则 |
4.1.2 客观性原则 |
4.1.3 可操作性原则 |
4.1.4 相对独立性原则 |
4.1.5 价值成本配比原则 |
4.1.6 一般性和特殊性原则 |
4.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综合评价指标的说明 |
4.2.2 评价方法 |
4.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构建 |
4.3.1 构成指标的指数化处理 |
4.3.2 公共因子得分计算 |
4.4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综合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全要素生产率对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测度 |
5.1.1 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
5.1.2 全要素生产率模型 |
5.1.3 数据说明 |
5.1.4 回归分析及结果 |
5.2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2.1 理论模型 |
5.2.2 平稳性检验 |
5.2.3 回归分析及结果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6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内容体系 |
6.1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链整合的机理 |
6.1.1 流通在产业链中功能的重新定位 |
6.1.2 机理分析 |
6.2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意义 |
6.2.1 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需求 |
6.2.2 符合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需求 |
6.2.3 符合后金融危机环境下扩大内需的必然需求 |
6.2.4 符合流通产业解决自身发展矛盾的必然需求 |
6.3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原则 |
6.3.1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 |
6.3.2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则 |
6.4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容体系 |
6.4.1 流通观念的转变 |
6.4.2 流通功能的转变 |
6.4.3 流通模式的转变 |
6.4.4 流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6.4.5 城乡商品流通一体化 |
6.4.6 内外贸流通一体化 |
6.4.7 流通政策的转变 |
6.4.8 流通效率的转变 |
6.5 本章小结 |
7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7.1 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7.1.1 指导思想 |
7.1.2 基本原则 |
7.2 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建议 |
7.2.1 积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
7.2.2 积极推进流通产业的融合与创新 |
7.2.3 继续增强流通产业人力资本投入 |
7.2.4 有效规范流通产业进入退出机制 |
7.3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研究展望 |
8.1 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致谢 |
(9)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框架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国家经济安全的文献述评 |
2.1 国外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 |
2.1.1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理论研究 |
2.1.2 关于国家经济安全的国别研究 |
2.2 经济安全的文献综述 |
2.2.1 经济安全的涵义界定 |
2.2.2 经济安全的内容 |
2.2.3 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 |
2.2.4 经济安全的评估、监测和预警 |
2.2.5 经济安全的对策措施 |
2.3 国内外研究的评价 |
第三章 基于转型风险的经济安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3.1 转型经济的一般性特征 |
3.2 转型经济风险特征 |
3.3 转型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 |
3.4 基于转型风险的经济安全机制分析框架 |
3.4.1 转型经济风险中整体性风险下的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机制 |
3.4.2 转型经济风险中个人一般性风险下的社会保障机制 |
3.4.3 转型经济风险中个人财产风险下的个人安全保障机制 |
第四章 中国转型经济的风险评价分析 |
4.1 中国不同转型阶段的风险变化 |
4.2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估 |
4.2.1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评述与分析 |
4.2.4 中国转型经济风险的形成机制 |
第五章 中国转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下的国家整体经济安全机制分析 |
5.1 系统性风险及其特征 |
5.2 中国转型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
5.3 中国经济安全机制构建 |
第六章 中国转型经济中个人一般性风险下的社会保障机制分析 |
6.1 个人一般性风险及其特征 |
6.2 个人一般性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完善 |
6.2.1 个人一般性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 |
6.2.2 转型风险下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 |
6.2.3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 |
6.3 人口老龄化与跨代际社会保障机制 |
6.3.1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风险 |
6.3.2 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基础 |
6.3.3 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思路 |
6.3.4 家庭保障是跨代际社会保障制度的辅助机制 |
第七章 中国转型经济中个人财产风险下的个人财产安全保障机制分析 |
7.1 个人财产风险及其特征 |
7.2 中国转型经济的个人财产风险 |
7.2.1 个人职业生涯风险与生计保险 |
7.2.2 个人房屋价值损失风险与房屋价值保险 |
第八章 转型风险下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路径与政策 |
8.1 转型风险下的经济安全机制的实施路径 |
8.2 转型风险下的国家经济安全机制的政策选择 |
第九章 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9.1 结论 |
9.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兰州-西宁经济区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
1.3.1 城市群层次研究 |
1.3.2 产业分工层次研究 |
1.4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本文逻辑结构 |
1.7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兰州-西宁经济区城市体系 |
2.1 兰西经济区城市辐射范围测度及层次 |
2.1.1 断裂点理论及模型 |
2.1.2 规模指标选择与断裂点计算 |
2.1.3 城市辐射半径的测度及城市层次划分 |
2.2 兰西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结构 |
2.2.1 豪斯道夫(Hausdorff)维数和齐夫(Zipf)维数 |
2.2.2 兰西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形研究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兰州-西宁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
3.1 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2 中观层次产业结构分析 |
3.2.1 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3 城市产业区位熵及灰色关联系数 |
3.3.1 城市产业区位熵系数矩阵 |
3.3.2 城市产业区位熵灰色关联系数 |
3.4 小结 |
第四章 经济区首位城市功能优化 |
4.1 城市网络拓扑理论 |
4.1.1 网络连接形式 |
4.1.2 城市间网络拓扑 |
4.1.3 网络拓扑中的城市流通服务功能 |
4.2 兰州-西宁经济区首位城市流通功能测度 |
4.3 首位城市以及首位城市功能 |
4.3.1 首位城市功能 |
4.3.2 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 |
4.4 兰州-西宁经济区首位城市功能优化 |
第五章 兰州-西宁经济区分工 |
5.1 产业分工模式理论 |
5.1.1 产业际分工模式 |
5.1.2 产业内分工模式 |
5.2 兰州-西宁经济区产业分工 |
5.3 兰州-西宁经济区产业内分工 |
5.4 小结 |
第六章 兰州-西宁经济区构建模式选择 |
6.1 “两圈一轴”的空间结构 |
6.2 政府与市场共同推动的运作机制 |
6.3 政府联合的管理组织模式 |
6.4 资源禀赋为基础,各城市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论文中使用的原始数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四、论南京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及其路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城市交通枢纽的多模式组合出行效用及网络承载力评估[D]. 叶娇. 东南大学, 2020(02)
- [2]创新政策对西安市文化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 赵雅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
- [3]南京市“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与提升路径[J]. 党耀国,王俊杰.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4]基于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路径比较研究[J]. 王立和. 生态经济, 2015(10)
- [5]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邵唯一. 南京大学, 2015(05)
- [6]证券市场开放条件研究[D]. 戚克栴.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7]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质量研究[D]. 顾秋芸. 江苏师范大学, 2012(06)
- [8]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上创利.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2(11)
- [9]基于转型风险的中国经济安全机制研究[D]. 朱楠. 西北大学, 2011(08)
- [10]兰州-西宁经济区构建研究[D]. 赵晗彬. 甘肃农业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