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彭启福[1](2022)在《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从“转向说”和“走向说”的论争谈起》文中指出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有"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的说法。围绕这一说法,国内诠释学界就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问题以及"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诸问题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论争。深入思考可以发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实现了整个西方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这一转向以《真理与方法》的初稿写作(1955—1956)、公开讲演(1957)和正式出版(1960)为不同的时间节点,而其晚期思想不过是这一转向的进一步延续。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之所以成为实践哲学,不是因为它着力探究"伦理学"或"政治学"领域中的实践问题,而是因为它将"理解"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予以哲学思考。伽达默尔是要在诠释学中恢复实践哲学传统,而不是要把诠释学改造为伦理学。在当代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论建构中,必须注重"实践哲学导向",尤其是亟待展开"对普遍东西的具体化"这一伟大主题的方法论思考。
唐小涛[2](2021)在《论伽达默尔的翻译解释学》文中研究指明
陈来[3](2021)在《诠释学中的“前见”——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启蒙运动的前见概念强调书写物的前见,海德格尔的前理解注重的是理解者的前理解,而伽达默尔既强调理解者的前见,也关注历史文本作为传承物的意义。伽达默尔反对启蒙运动完全否定前见,但不是完全肯定前见的内容,而是把前见分为合理的前见和非合理的前见,主张理解者和传承物的相互作用构成理解。他的"视域说"重视把自身视域带入作者视域,共同形成大视域,强调理解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他认为自己的前见构成现在的视域,自己的前见中既有当下处境,也有传统的影响,故解释者的处境既有当下处境,也有传统的影响。
王冠[4](2021)在《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与艺术作品的真理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春青[5](2020)在《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研究 ——以“解释的相对性”为论述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长期以来颇受争议,其关于“处境”“不同方式的理解”的谈说一度被某些学人(如贝蒂、赫施等)诟病为具有“相对主义”倾向。基于此,本文立足于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思想,通过辨析贝蒂和赫施对伽达默尔的批判,厘清“解释的相对性”与相对主义之间的区别,在此基础上阐明伽达默尔对相对主义的超越。本文除绪论外共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阐析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意识与解释的相对性。伽达默尔的解释学是基于人类的生存境遇所做出的,这样一来,历史便不再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史,而是解释者参与其中的效果史(即“效果历史”)。“效果历史”的开放性便导致了“解释的相对性”;第二部分重在辨析贝蒂与赫施对伽达默尔解释相对性的批判。但笔者通过爬梳发现,他们二人是站在主客二分的认识论立场来批判伽达默尔的生存论解释学的,这种批判本身就无法成立;第三部分重在阐明伽达默尔对相对主义的超越。“解释的相对性”并不就是相对主义,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确实包含着相对性的成分,但他并没有就此走向相对主义。此乃因为在哲学解释学中,伽达默尔并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寻,他的“事情本身”虽然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解释学真理,但却有效地约束了解释者的理解,并最终为解释提供了一个精神科学意义上的真理信仰。在这里,我们虽然无法到达真理,但却一直走在趋向真理的途中。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伽达默尔超越了相对主义。基于此在的生存境遇,伽达默尔完成了对解释学的历史性阐述。这样一来,解释便不再是解释主体对解释对象的客观认识,而是解释者与解释对象之间的视域融合,理解便发生在这种相互融合的视域中。此在存在的有限性和历史性使得理解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趋近真理的。但解释学真理的开放性并不意味着相对主义,相反,这正是精神科学真正的意趣之所在。
张能为[6](2020)在《伽达默尔“实践哲学转向”及其意义理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存在于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实践哲学转向",既是为伽达默尔本人所肯定也是为学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关于伽达默尔学术研究重心演变的基本看法。不过近年来,学界有些不同的意见。作为一个专门性问题加以深入的讨论,将使人们能够真正准确理解和充分把握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作为实践哲学"的核心性主题和思想实质。伽达默尔晚年曾明确指出,自《真理与方法》之后,他的研究转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实践哲学及社会科学问题。正是通过实践哲学的转向,并在与贝蒂、赫施、哈贝马斯、利科尔和德里达的批判与反批判论争中,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的实践哲学维度得到了鲜明的展开,实践哲学作为"第一哲学"的地位和性质得以确立。这一转向也带来了哲学本身的多维度变革性意义,并引发了西方哲学从注重对世界事物的绝对的永恒的知识性认知的理论哲学向反思人类存在和行为意义的实践哲学的伟大转变,极大地推进了现当代实践哲学接续、重建和复兴的思想运动。
郭夏[7](2019)在《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文中研究表明对实践的理解一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当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引入对我们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产生影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如果要实现与世界的对话就需要对这些理论和思潮作出认真的回应。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现代性语境下西方思潮中极其重要的一脉,在晚期,哲学解释学逐渐转向实践哲学,作为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不论是从理论内容还是对实践的理解上,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相关性。人们往往从现象学或语言转向的视角去看解释学,但很少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解释学。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解释学共同的关键词,以实践为切入点,能够帮助我们从理论根源、理论形态和理论应用的层面区分二者的不同态度。本文立足于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对“实践”的不同理解,梳理伽达默尔和马克思“实践”的理论根源和表现形式,以对人的关注和对辩证法的理解为思路,分析二者各自的理论特色,探讨二者能够为对方的理论发展和人的现实生活提供何种启示。伽达默尔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的理解,其特点在于把对世界的理解和解释作为人类实践的前提和基本要素,突出语言在实践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晚年与杜特的谈话中,伽达默尔论述了自己对实践和实践哲学的理解。“首先人们必须清楚‘实践’这一词,这里不应予以狭隘的理解,例如,不能只是理解为科学理论的实践性运用。”[1]他认为实践与理论并不是处于完全对立的位置,对理论的运用也属于实践,但实践还意味着更多,“它是一个整体,其中包括我们的实践事务,我们所有的活动和行为,我们人类全体在这一世界的自我调整。”[2]伽达默尔将实践理解为我们的生活形式,他将解释学和实践哲学相结合,从本体论的高度将实践理解为对存在形式的反思性的活动,“追问正当生活的可能性”是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核心。首先,在对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理解的基础上,伽达默尔将理解、解释和应用作为一个统一过程的组成要素,强调了解释学的实践内涵,解释学由方法论回归到实质性的问题。其次,伽达默尔突出实践构成了人的中心地位和本质特征,他以人行动目的的内在性和外在性,区分了实践与技术的差异,强调人的实践活动自身具有的内在的目的性,是人生活方式的本身。最后,作为实践理性,它的反思是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由对话形成了与公众意义的理解,实践理性对公众意义的解读对于今天我们对公众意识的理解和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在理论形式上,伽达默尔的实践观揭示了实践智慧与现代科学方法的对立,实践智慧强调理智性是一种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伽达默尔对实践的理解来源于对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的理解,他认为在任何时代都存在一种智慧的传统,这种传统并不是以科学的语言,也不根据科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社会理性的真理观以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以“善”为一般知识的最高对象,以“效果历史”为解释原则,力图通过向人的回归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找到现代的存在方式。社会理性的真理观既不是科学的工具理性,也不是形而上学的实体理性。首先,它所强调的实践智慧和技术知识的不同,技术知识不涉及人和他人的关系,而实践智慧需要人类社会的共同性为基础,将理论的应用与自我理解相结合;其次,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着重强调人们对越过人的自然秩序所进行的生命实践活动的思考,是一种人性化的理性,它内含着道德实践的自由意志,运用智慧服务于善的理念。它强调的理智性必须是由实践智慧和道德理性的共同作用,是由二者共同达成的在当下关于善的选择和判断;第三,社会理性的真理观的真理性不是以“善”的最终达成为标准,它的真理性体现在人的自我协商的过程中,伽达默尔认为构成实践的是人的最广泛意义上的生活,实践活动本身也就存在于它所批判的社会过程当中,这一过程中的问题无法通过科学预测和决定,只有通过本身的社会条件的校正和解决,才能实现真正的实践的社会理性意义。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力图通过对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的吸收来实现关于善的有价值的自我论证,将这种论证恢复为一种正当的对人所存在的世界的理解,这体现在他对效果历史意识的论述中。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黑格尔哲学的社会历史性质,人们对理论的获取体现在参与理论的活动中,在参与理性概念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实现了自我理解和丰富,历史的传承也为人自身的知识在传统中的交替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效果历史意识吸收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是为人类社会某种典范性质作出说明,人们在参与和分享这一理论的过程中享受了共同性,并丰富和发展自己进而实现了自由。同时,解释学的真理本身是一种视界融合,这种视界融合由于前见、偏见的存在而一直在进行中,永远不会完结,伽达默尔由此批判了符合论的真理观,进而以体系的形式在现实世界中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理论绝对真理的实现方式。正如伽达默尔所说,解释学的基本功绩在于把一种意义关系从另一个世界转换到我们自己的世界。在哲学对现实的关注上,伽达默尔反对科技时代技术独断对人的统治,他以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为基础,对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加以驳斥,进而批判以物质实践为基础的马克思的实践观念。事实上,伽达默尔反对技术理性对人类生活的宰制,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抽象的劳动对人的统治,他们都以形成自由的人和人的交往关系为价值旨趣,这正是马克思和伽达默尔可对话的真实基础。本文通过双重对话,从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和对异化理论的理解和解答两个方面对比伽达默尔和马克思的实践观。从理论的现实意义上说,或许在科技时代我们更容易接受伽达默尔晚期所提倡的实践智慧,但当我们以马克思的实践观念,尤其是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就会发现,马克思的实践观强调从人的主体能动性去理解人的存在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从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关系看全部的问题,包括解释学的一系列问题,在克服抽象的同时,也克服了单纯的表象思维。依照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在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具体普遍性的理解问题中,马克思指出人不应当只是参与和理解历史,“人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活,而且必须以一定的方式来进行。”[1]人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确切的说,人的主体性体现在人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之于世界是否定性统一的存在。马克思的实践观与其说是对实践的理解,更体现为一种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吸收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他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历史规律的作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它给予本体即人的社会存在以生命力,以实现全体的自由性为目标赋予哲学以真正的生命力。同时,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意识虽然也有辩证法意蕴,但是他并没有奠基于人和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关系,而是以理解和参与的方式奠基在人类认识的历史性和局限性上,从这一方面来说,或许解释学的实践哲学只能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起到环节性的推进作用。伽达默尔关于现代社会的异化理论指出人们丧失了对于存在意义与行为选择的自由独立的实践理性判断,而是完全交给了代表科学与技术的专家权威,为我们透视现代技术文明社会的困境提供了一条温和的“对话”“团结”的路径,但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性质,由于无视物质生产为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导致它无法解决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难题,更无法以人与社会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内在统一为根本路径来真正的解决人的异化的社会问题。从理论的现实意义方面,伽达默尔解释学的实践哲学为人类文明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可以吸取的有效经验,也可以理解为对哲学解释学精神的一种延续。通过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反思解释学,我们能够发现伽达默尔解释学真实的意义和局限,从而在面对新问题时理清思路积极回应,在新形势下更好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化建设和传播。
张文圣[8](2019)在《历史与效应 ——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历史演进和思想效应两个方面探究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伽达默尔诠释学是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立足于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的现象学分析,结合诠释学的发展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本体论诠释学思想体系。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简略概括了诠释学的基本含义,同时对诠释学理论的不同流派以及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和概括,最后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简要评述引入正文。第一章主要选取了施莱尔马赫、狄尔泰这两个前本体论诠释学史上的代表性人物来展开论述,以期澄清诠释学的主要概念和思想方法,勾勒诠释学理论转变的基本逻辑,为具体阐述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搭建一个基本的思想史平台。施莱尔马赫认为诠释学应该成为理解艺术的一般方法论,而不能局限于仅仅对各种特殊文本的注释规则和技巧进行整理和收集。我们把施莱尔马赫的诠释学称之为一般诠释学,是因为他的诠释学方法论立足于对人类理解行为的本质进行普遍的哲学阐发的基础之上。施莱尔马赫关于一般诠释学方法论的反思得益于新教诠释学和古典语文学的发展。施莱尔马赫认为,诠释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对文本客观意义的获取,而是一种重建作者创作意图的艺术。出于这个目的,他从方法论的高度阐释了诠释学循环。他认为诠释学循环指向的是文本意义构建的动态过程。施莱尔马赫被看作现代诠释学的先驱,他的一般诠释学理论对现代诠释学的影响从各种方面来说都是意义深远的。但是他的诠释学同时也包含着各种问题,通过狄尔泰历史诠释学的思考,这些问题才得到进一步的澄清。狄尔泰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认识自然、理解生命,这也是他划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最重要的思想基础。狄尔泰认为,精神科学的研究应该通过生命经验去把握生命本身的“内在实在性”。因此,诠释学作为狄尔泰精神科学的方法论,同时就是他关于精神科学或者历史世界的认识论。狄尔泰的历史诠释学立足于生命自身的历史性存在来界定理解和诠释行为的本质,由此打开了理解自身内在的历史性向度。但是在狄尔泰那里,对精神科学知识客观性的追求与他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生命哲学是不相容的。因此,狄尔泰最终仍把“历史”本身看作一个关于生命的巨大文本,这使他的诠释学最终脱离了生命自身的历史性生存,转入了某种超历史的统观。在他那里,理解不是关于生命实在的历史性经验,而是在一个最终透明的“历史意识”中达到的对生命的清晰认知。狄尔泰坚持建构某种关于精神科学的方法论,这意味着他的诠释学最终不能脱离主-客分立的思维模式,施莱尔马赫遇到的诠释学循环狄尔泰同样无法避免。解决狄尔泰哲学中的这些理论困难,需要的是一种本体论的诠释学。他的这种思考为海德格尔对生命进行存在论-诠释学分析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前提和本质性的角度。第二章主要论述通过海德格尔哲学实现的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以诠释学本体论转向为基本视域,阐释了伽达默尔诠释学对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基本分歧。海德格尔认为理解不是主体的某种行为,而是人的“在世”存在之基本方式。诠释不是一个主体可以主观上随意进入或者逸出的领域,它属于生命本身的生存论构成环节。人只要“在世”就在理解,理解本身就意味着“在世”存在。因此,海德格尔的诠释学最终成为了一种事关人的生存的理解本体论,“此在”的现象学分析为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奠定了基础。正是在海德格尔“此在”诠释学的基础之上,伽达默尔将本体论诠释学发挥为一种关于理解和诠释的系统的理论体系。伽达默尔诠释学通常被看作海德格尔哲学的“儒雅化”,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伽达默尔诠释学对诠释学思想史进行了细致梳理和深入阐发,他的哲学内在地含有以诠释学沟通西方人文传统与哲学反思的企图,而海德格尔哲学则更注重对整个西方哲学传统本身的批判和反思,不关注单纯的诠释学问题。伽达默尔的哲学叙事指出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所内蕴的诠释学态势或者倾向;海德格尔的叙事逻辑则更为宏大,“此在”诠释学不过是他对西方哲学“存在遗忘”之历史进行揭示和批判的阶段和环节而已。其次,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体系是在与各种哲学观点的争论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的,而海德格尔属于人类历史上那类“孤独的思考者”行列。这要求伽达默尔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理论体系,在持守基本的诠释学立场的同时,能应对各种哲学派别和思想观点的批评和冲击,他的诠释学理论更具有包容性。第三章主要从真理、历史、语言三个方面探讨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诠释学。伽达默尔并不是要提供一种诠释学的真理理论,他关于审美经验的分析以及对历史和语言的探讨最终指向对真理的源始经验方式的现象学的描述。诠释学并不探讨真理认识的先验前提或者某种获取真理性知识的科学方法。真理在伽达默尔这里是一种源始发生事件,作为一种源始发生事件,真理总是已经发生或者实际上被经验着,它的发生先行于任何科学方法或者认识程序的筹划。伽达默尔以审美意识批判作为切入本体论诠释学情境的先导,他认为通过艺术作品所开启的世界,我们参与到真理生发事件之中去。从而艺术作品不仅是一种关于真理的源始经验方式,而且还是一种把人的生存和真理勾连起来的中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在它的历史视域中发挥影响,在伽达默尔这里,关于艺术作品的诠释学经验实质上就是历史经验,这样诠释学就进入了历史领域。对诠释的境遇性的反思必然导向历史,这取决于人类生存内在的历史性维度。诠释学的历史意识既不是某种与理解无关的外在时间的流逝,也不是从思辨的角度把历史归结于自我意识或者客观精神的构造,历史性表明自身为诠释学经验的普遍结构和任何理解行为的根本性原则。通过历史分析表明,理解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和效果历史意识,而效果历史意识的现实化、具体化就是语言。伽达默尔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本体化语言观,并把它发展成一种关于诠释学的语言本体论。与海德格尔不同的是,伽达默尔把他的语言本体论和诠释学的理论建构结合起来,立足于诠释学的经验来阐发语言的本体性地位。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所有议题几乎都汇集于他的语言观上,伽达默尔诠释学又被称之为语言诠释学。伽达默尔认为,作为构建生活世界的本质性力量,语言是人类在世存在的基本视域,是我们归属于语言而不是语言归属于我们。正是我们对语言的归属性使真正的理解行为得以可能。在这个意义上来说,语言是效果历史意识的具体化,语言性从根本上指明了诠释学经验的内在历史性结构,是一切历史性理解的基础。第四章论述伽达默尔诠释学的思想效应。本体论诠释学不仅意味着诠释学理论发展史上一次根本性转折,最关键的是它所提倡的诠释学理念对于重新恢复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原初关联极具启发性和创造性。因此,本体论诠释学自创建以来,对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争论不断。这些争论本质上已经溢出了经典的诠释学定义,从而演变成一种关于诠释学的后现代存在状况的“思想景观”。作者主要选取了罗蒂、哈贝马斯和德里达这三个哲学家的理论来展开论述。这些争论既是对诠释学基本理论的进一步澄清,同时对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结语部分是对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的历史发展、主要内容和思想效应的总体概括。通过将理解、意义、语言和真理置入一个全新的维度中进行思考,伽达默尔哲学开启了一种本真意义上的诠释学空间,重新恢复了精神与它的世界之间的那种原初的紧密关联。
罗燕[9](2019)在《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文中认为关于语文教学意义的讨论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核心问题,其理论和观点莫衷一是。对语文教学意义的思考实际上就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追问。哲学诠释学(Hermeneutics)以理解为中心,深刻阐释了人的本质性存在,揭示了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的意义。本研究立足于语文教学论与哲学诠释学的结合点追问语文教学的意义与本质,对语文教学目标、语文教学内容、语文教学师生关系、语文教学方法等进行诠释学解读、现实审视和实践探讨,尝试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并期待获得某种超越的可能。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明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研究思路及方法、概念界定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阐释了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意蕴。哲学诠释学理论中的理解、对话等观点为教育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语文教学本质的解读提供了一个适切的理论视域,尤其在“文本”“前理解”“语言”“情境”等方面两者有着相同的“血脉”。第三章对哲学诠释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进行了价值定位,即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意义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主要表现在: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生活意义的拓展、审美意义的涵育、文化意义的生成。语文教学实践中意义失落的主要表征在于:语文教学之“知”的功利追逐,语文教学之“技”的精神失落,语文教学之“言”的诗意破碎,语文教学之“意”的灵性禁锢。因此,在确定和达成语文教学目标时,必须凸显语文教学的理解性、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把握语文教学的关系性、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第四章讨论了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即语文教学意义阐释。主要从语文文本理解的循环、前结构反思、合理性“偏见”、视域融合等维度进行了诠释学解读。审视当前语文教学实践,面临着诸多困境:师生述而不作的文本观、师生对文本召唤结构的罔顾、师生对文本的片面理解、师生对文本的过度阐释等。因此,遵循文本理解的历史性、注重文本理解的情境性、尊重文本理解的自主性、强调文本理解的创造性等是语文教学中解构文本理解的单一性必须做出的行动抉择。第五章探讨了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即师生对话是语文教学意义表达的方式。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是一种关系性对话,旨在生命对生命的承领;是一种游戏性对话,旨在去除遮蔽、追求自由;是一种反思性对话,旨在促进师生成长、实现自我理解;是一种精神性对话,它以灵魂的转向、精神的回应为基本特征,旨在创生意义,实现自我超越。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难以跨越“二元对立”的致思障碍,从而导致师生对话关系的疏离,这种疏离主要体现在单向度的教师独白、学生合理前见的悬置、师生对话内容的窄化、对话与精神建构的分离等方面。要弥合师生之间的这种关系,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形成师生对话共同体、正确对待学生的前见、引入多对话、创设师生对话的“边缘领域”。第六章分析了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体验,体验的过程即语文教学意义实现的过程。体验是语文教学方法的本体性追求,它的本体性特征主要表现在:言语体验的实践性、审美体验的期待性、生活体验的独特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体验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一己之言代替学生的言语体验、以逻辑分析代替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学科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体验。单纯采用讲解来进行语文教学,不仅会使语文内在的意义诉求会落空,外在的语文能力也难以形成。因此,需要生成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涵养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丰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综上所述,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师生关系、方法等要素进行哲学诠释学解读的过程也是语文教学意义彰显、意义阐释、意义表达、意义实现的过程。
王子廓[10](2018)在《埃米里奥·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意大利诠释学家埃米里奥·贝蒂(Emilio Betti,1890—1968)是“方法论诠释学”的集大成者。他所构建的方法论体系,代表着诠释学在认识论、方法论研究路向上的最高成就。然而,由于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在西方诠释学界长期占据主流地位,贝蒂独树一帜的诠释学思想因而至今尚未受到国内外学者应有的重视和肯定。在贝蒂看来,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将读者的“前理解”与“视域融合”视为理解的前提,却未对解释者的主体参与度加以合理规范,因而极易导致理解的相对主义倾向,从而危及解释的客观性要求。正确的解释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普遍的方法论作为基础和保证。因此,对诠释学问题的研究决不能抛弃方法论这条思维进路,完全有必要从方法论这条研究进路来进行富有成效的探索,从而为精神科学构建一套普遍的方法论体系。本文针对西方诠释学的发展现状,面向西方诠释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贝蒂的代表性德文巨着Allgemeine Auslegungslehre als Methodik der Geisteswissenschaften(《作为精神科学方法论的一般解释理论》1967.)为主要文本,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诠释学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贝蒂诠释学方法论进行厘析考辨,以期发掘其哲学基础,梳理其理论来源,凸显其理论核心,透视其理论特质,昭明其方法论意义。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康德的知识论哲学、维科的“共同意识”理论、洪堡的语言哲学及哈特曼“新存在论”哲学。其方法论的理论来源主要有:阿斯特的“精神诠释学”、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诠释学”、伯艾克的“语文学诠释学”及狄尔泰的“体验诠释学”。其方法论的理论核心即是四项解释原则:诠释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与诠释标准的内在固有性原则、诠释学评价的整体性和融贯性原则、理解的现实性原则、理解的意义相称性与诠释学的符合一致性原则。其方法论的理论特质集中体现为:“以文本为中心”的解释者、作者、文本三者的融通;理解的主观与客观、历史与当下的辩证统一;根据不同诠释对象的自身特点区分诠释类型,依据不同诠释类型的语境特质合理运用诠释原则。贝蒂的诠释学方法论体系,对于当代诠释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首先,有助于实现一般诠释学从“方法规则”向“方法论体系”的跨越;从“作者精神之还原”向“作者原意和文本原意之重构”的拓展;从“技术的规则体系”向“哲学的诠释方法论”的提升。其次,有助于在方法论意义上对“哲学诠释学”予以某种程度的匡正。再次,贝蒂的理论努力体现了“方法论诠释学”与“哲学诠释学”之间具有彼此互补的意向及相互融贯的可能。贝蒂的诠释学方法论体系,对于当代诠释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首先,有助于对诠释活动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展开诠释实践。其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形成理想的学术共同体。再次,有益于规范人文学科中的诠释实践,推进诠释学与其他学科在方法论上的融通。毋庸讳言,贝蒂诠释学方法论也还存在着进一步完善的空间。虽然贝蒂不否认解释者主体性的参与是解释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但是由于他过于关注对“前理解”“视域融合”中主体性因素的限制与规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诠释主体创造性因素的肯定与重视。
二、试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从“转向说”和“走向说”的论争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转向说”与“走向说”有无认识上的根本差异? |
二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 |
三中国经典诠释学建构的实践哲学导向 |
(3)诠释学中的“前见”——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启蒙运动的“前见观” |
二、海德格尔与前理解 |
三、哲学诠释学的前见辨析 |
四、视域融合中的前见 |
五、传统和过去的意义 |
(5)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研究 ——以“解释的相对性”为论述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效果历史意识与“解释的相对性” |
第一节 作为理解事件的效果历史原则 |
一、前理解结构与解释学循环 |
二、时间距离的解释学意义 |
第二节 效果历史意识的解释学内涵与“解释的相对性” |
一、效果历史意识与视域融合 |
二、经验结构下的效果历史意识 |
三、“解释的相对性”问题 |
第二章 对“解释的相对性”的批判 |
第一节 贝蒂对“解释相对性”的批判 |
一、解释的具体规则——对理解客观性的扞卫 |
二、关于“解释的相对性”问题 |
第二节 赫施对“解释的相对性”的批判 |
一、赫施的解释学思想 |
二、赫施对“解释的相对性”的批判 |
小结 |
第三章 伽达默尔对相对主义的超越 |
第一节 解释学的认识论模式与存在论模式的内在冲突 |
一、施莱尔马赫的原意说 |
二、狄尔泰的体验说 |
三、理解的客观性与相对主义 |
第二节 解释学真理对相对主义的超越 |
一、解释学视域下的真理内涵 |
二、解释学真理对相对主义的超越 |
第三节 “事情本身”对相对主义的超越 |
一、“事情本身”的理论溯源 |
二、“事情本身”在哲学解释学中的地位 |
三、“事情本身”对相对主义的超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伽达默尔“实践哲学转向”及其意义理解(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实践哲学转向”:解释学理论逻辑展开与表现性分析 |
二、批判与反批判论争推进和凸现了解释学“实践哲学转向” |
三、伽达默尔“实践哲学转向”的多维度意义理解 |
结 语 |
(7)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1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发展略述 |
1.2.2 研究文献综述 |
1.2.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任务——理性对人自身的理解 |
2.1 实践与语言——人类社会的共同性 |
2.1.1 文化和词语:解释学的基础 |
2.1.2 博学的散文:修辞学的初衷 |
2.1.3 时代与范式:语言的创造性 |
2.2 实践与公众——理性的启蒙作用 |
2.2.1 对理智性的理解:人类的启蒙运动 |
2.2.2 对确定性的寻求:大众的新修辞术 |
2.2.3 对合理性的信仰:全新的自我理解 |
2.3 实践与“善”——现代社会的理智性 |
2.3.1 参与者的理想:实践哲学的提出 |
2.3.2 哲学与科学:实践哲学的正当性 |
2.3.3 技术合理性:现代社会的价值尺度 |
第3章 作为实践哲学的解释学的理论形态——社会理性的真理观 |
3.1 人文主义传统——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基础 |
3.1.1 社会理性:对黑格尔哲学的吸收 |
3.1.2 理性化力量:实践作为社会理性的条件 |
3.2 效果历史意识——社会理性真理观的存在方式 |
3.2.1 问答逻辑:解释学和辩证法的关联 |
3.2.2 合法的偏见:解释学和形而上学的重合 |
3.3 宽容的意义——社会理性真理观的价值追求 |
3.3.1 对“善”的追求:解释学与实践哲学 |
3.3.2 对宽容的理解:技术合理化视角下 |
第4章 以自由为旨趣的实践观——马克思与伽达默尔的对话 |
4.1 实践与自由的理论根源——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理解 |
4.1.1 效果历史与范畴文明:对辩证法和时代的思考 |
4.1.2 颠倒的世界:对辩证法具体普遍性的理解 |
4.2 实践与自由的现实基础——对现代社会异化的理解 |
4.2.1 人的自由与物的枷锁:对现代社会的异化的不同理解 |
4.2.2 资本逻辑的桎梏:现代社会异化的根源 |
4.3 实践与自由的实现路径——对“合理化”的思考 |
4.3.1 唯物史观对“合理化”的思考: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提出 |
4.3.2 唯物史观对社会理性的理解:思辨逻辑的认识论 |
第5章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 |
5.1 时代文明——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的理解 |
5.1.1 语言转向与时代精神的表征 |
5.1.2 语言转向与时代文明的辩证形态 |
5.1.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语言转向积极成果的汲取 |
5.2 公众意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方案的推进 |
5.2.1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
5.2.2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征 |
5.2.3 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思考中国方案面临的时代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历史与效应 ——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1.1 本体论诠释学 |
1.2 现代方法论诠释学 |
1.3 后现代诠释学 |
2.国内研究现状 |
2.1 诠释学原着翻译 |
2.2 诠释学理论研究 |
2.3 中国诠释学建构 |
第1章 诠释学本体论转向之历史进程和内在逻辑 |
1.1 技巧与方法论:一般诠释学 |
1.1.1 一般诠释学构想 |
1.1.2 诠释学循环 |
1.1.3 心灵重构的艺术 |
1.2 生命与历史:历史诠释学 |
1.2.1 狄尔泰与历史学派 |
1.2.2 生命与体验 |
1.2.3 经验、表达、理解 |
1.3 历史诠释学及其理论困境 |
1.3.1 生命体验与历史意识 |
1.3.2 狄尔泰诠释学的内在困境 |
第2章 继承与分歧:伽达默尔与海德格尔 |
2.1 本体论诠释学与海德格尔 |
2.1.1 “此在”诠释学 |
2.1.2 诠释学的本体论转向 |
2.2 儒雅化与分歧 |
2.2.1 前见与理性 |
2.2.2 传统与“天命” |
2.2.3 决断与共识 |
第3章 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的基本问题 |
3.1 诠释与真理 |
3.1.1 真理与对话 |
3.1.2 真理作为“生发”事件 |
3.1.3 真理与应用 |
3.2 诠释与历史 |
3.2.1 诠释与时间距离 |
3.2.2 效果历史意识 |
3.2.3 诠释与视域融合 |
3.3 诠释与语言 |
3.3.1 语言与道成肉身 |
3.3.2 语言与存在 |
3.3.3 语言本体论 |
第4章 争议与融合: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的思想效应 |
4.1 本体论诠释学与新实用主义 |
4.1.1 系统哲学与教化哲学 |
4.1.2 教化与诗性创造 |
4.1.3 罗蒂与伽达默尔 |
4.2 本体论诠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 |
4.2.1 诠释与批判 |
4.2.2 发生诠释学与精神分析 |
4.2.3 哈贝马斯与伽达默尔 |
4.3 本体论诠释学与解构主义 |
4.3.1 理解与解构 |
4.3.2 德里达与伽达默尔之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和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语文教学本质的深度探寻 |
二、语文教学实践变革的诉求 |
三、哲学诠释学的启发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关于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
二、关于教育教学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
三、关于语文教学理解与意义的研究 |
四、已有研究的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概念界定及创新之处 |
一、概念界定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意蕴 |
第一节 哲学诠释学的要义解析 |
一、意义:生命存在之本体性的追问 |
二、理解:意义生成的途径 |
三、对话:意义表达的方式 |
四、体验:意义实现的方法 |
第二节 哲学诠释学的教育研究向度 |
一、教育目标:追求生活世界的意义 |
二、教育内容:重在对文本的阐释 |
三、师生关系:强调师生对话 |
四、教育方法:突出主体的体验 |
第三节 哲学诠释学对语文教学的适切性思考 |
一、共同的研究对象——文本 |
二、相似的前提条件——前理解 |
三、相同的表达媒介——语言 |
四、具体的发生场域——情境 |
第三章 意义彰显:语文教学目标的价值定位 |
第一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哲学诠释学向度 |
一、言语生命意义的存续 |
二、生活意义的拓展 |
三、审美意义的涵育 |
四、文化意义的生成 |
第二节 语文教学本体性意义的失落 |
一、语文教学之“知”的功利追逐 |
二、语文教学之“技”的精神失落 |
三、语文教学之“言”的诗意破碎 |
四、语文教学之“意”的灵性禁锢 |
第三节 语文教学本体性意义的重建 |
一、凸显语文教学的理解性 |
二、体现语文教学的生成性 |
三、把握语文教学的关系性 |
四、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性 |
第四章 意义阐释: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理解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文本的理解维度 |
一、文本理解的循环 |
二、文本理解的前结构反思 |
三、文本理解的合理性“偏见” |
四、文本理解的视域融合 |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文本理解的现实透视 |
一、师生述而不作的文本理解观 |
二、师生对文本召唤结构的罔顾 |
三、师生对文本的片面理解 |
四、师生对文本的过度阐释 |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文本理解的愿景 |
一、遵循文本理解的历史性 |
二、注重文本理解的情境性 |
三、尊重文本理解的自主性 |
四、强调文本理解的创造性 |
第五章 意义表达: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对话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的对话关系 |
一、融合:关系性对话 |
二、解蔽:“游戏性”对话 |
三、觉醒:反思性对话 |
四、创生:精神性对话 |
第二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疏离 |
一、主客二分的师生关系 |
二、学生合理前见的悬置 |
三、师生对话内容的窄化 |
四、对话与精神建构的分离 |
第三节 语文教学中师生对话关系的弥合 |
一、形成师生对话共同体 |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前见 |
三、引入多元对话 |
四、创设师生对话的“边缘领域” |
第六章 意义实现:语文教学方法中的体验 |
第一节 语文教学之体验的本体性特征 |
一、言语体验的实践性 |
二、审美体验的丰富性 |
三、生活体验的独特性 |
第二节 语文教学方法中体验的缺失 |
一、以一己之言代替学生的言语体验 |
二、以逻辑分析代替学生的审美体验 |
三、以学科训练代替学生的生活体验 |
第三节 语文教学方法中体验的强化 |
一、生成自悟自创的言语体验 |
二、涵养澄怀味象的审美体验 |
三、丰富知行合一的生活体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10)埃米里奥·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述评 |
四、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五、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六、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
(一)方法上的可能创新 |
(二)观点上的可能创新 |
第一章 贝蒂学术生平、理论成果及后续研究 |
第一节 贝蒂学术生平简介 |
第二节 贝蒂理论成果形成过程 |
第三节 对贝蒂思想的后续研究 |
第二章 贝蒂方法论诠释学的哲学基础 |
第一节 康德的知识论哲学 |
一、关于“自主性”概念的内蕴 |
二、关于“事实问题”与“法权问题”的区分 |
第二节 维科的“共同意识”理论 |
一、“共同意识”:不同层次社会共同体的意识 |
二、“共同意识”:氤氲着“实践哲学”智慧 |
第三节 洪堡的语言哲学 |
一、语言与人类精神 |
二、语言与人类思维 |
第四节 哈特曼“新存在论”哲学 |
一、“新存在论”之“新” |
二、“客观精神”与“含有意义的形式” |
第三章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直接来源 |
第一节 阿斯特的“精神诠释学” |
一、理解作为创造性精神的再现 |
二、理解作为“再现”的过程 |
第二节 施莱尔马赫的“一般诠释学” |
一、“一般诠释学”的理论立场 |
二、心理学方法 |
第三节 伯艾克的“语文学诠释学” |
一、语文学方法 |
二、解释的四种类型 |
第四节 狄尔泰的“体验诠释学” |
一、以诠释学为“精神科学”奠基 |
二、“重新体验” |
第四章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基本框架 |
第一节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
一、“富有意义的形式”或“精神客观化物” |
二、解释者与作者精神关联的纽带 |
三、诠释对象意义客观性的根据 |
第二节 贝蒂关于理解的内在结构 |
一、解释是通往理解的必经之路 |
二、诠释对象是解释者进入作者精神的媒介 |
三、解释者、文本、作者三者辩证统一 |
第三节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必要环节 |
一、语文学环节 |
二、校勘学环节 |
三、心理学环节 |
四、技术—型态学环节 |
第四节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理论核心 |
一、诠释对象的独立自主性与诠释标准的内在固有性原则 |
二、诠释学评价的整体性和融贯性原则 |
三、理解的现实性原则 |
四、理解的意义相称性与诠释学的符合一致性原则 |
第五章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特质及意义 |
第一节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理论特质 |
一、以文本为中心的解释者、作者、文本三者的融通 |
二、理解的主观与客观、历史与当下的辩证统一 |
三、根据不同诠释对象区分解释类型 |
第二节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学术价值 |
一、对施莱尔马赫诠释学在方法论问题上的超越 |
(一)从“方法规则”向“方法论体系”跨越 |
(二)从“作者精神之还原”向“作者原意和文本原意之重构”拓展 |
(三)从“技术的规则体系”向“哲学的方法论体系”提升 |
二、对本体论诠释学和哲学诠释学在方法论问题上的匡正 |
(一)以文本的客观化扞卫历史解释的客观性 |
(二)在认识论向度上对前理解问题予以深化 |
(三)在方法论维度上对视域融合理论予以补正 |
第三节 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实践意义 |
一、有助于对诠释活动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展开诠释实践 |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形成理想的学术共同体 |
三、有益于规范人们的诠释实践,推进人文学科自身的发展 |
余论贝蒂诠释学方法论检视 |
一、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局限 |
二、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试析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传统”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从“转向说”和“走向说”的论争谈起[J]. 彭启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论伽达默尔的翻译解释学[D]. 唐小涛. 广西大学, 2021
- [3]诠释学中的“前见”——以《真理与方法》为中心的分析[J]. 陈来. 文史哲, 2021(03)
- [4]伽达默尔的“游戏”概念与艺术作品的真理问题[D]. 王冠. 南昌大学, 2021
- [5]伽达默尔解释学思想研究 ——以“解释的相对性”为论述中心[D]. 张春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6]伽达默尔“实践哲学转向”及其意义理解[J]. 张能为. 世界哲学, 2020(03)
- [7]解释学的实践内涵 ——从马克思实践观看伽达默尔解释学[D]. 郭夏. 吉林大学, 2019(02)
- [8]历史与效应 ——伽达默尔本体论诠释学探究[D]. 张文圣. 吉林大学, 2019(02)
- [9]理解与意义:语文教学的哲学诠释学研究[D]. 罗燕.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10]埃米里奥·贝蒂诠释学方法论研究[D]. 王子廓.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