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树名木保护(上)

北京古树名木保护(上)

一、北京古树名木的保护(上)(论文文献综述)

杨秀秀,吴永华,田青,黄蓉[1](2021)在《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保护古树名木和提升兰州市城市文化,采用传统方法分析了兰州市1990年与2018年两次古树名木调查数据,探究了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时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990年兰州市共登记造册古树名木265株,分属11科13属18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5种,双子叶植物8科10属13种;2018年有古树名木447株,分属18科25属31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7属9种,双子叶植物14科18属22种;兰州市古树名木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和温带向亚热带、热带过渡的特点;1990年古树名木资源仅在兰州市城关、安宁、七里河、西固、红古5区和皋兰县分布,而2018年在兰州市5区3县均有分布,城关区分布最多,这是由于古树名木调查范围扩大和掌握古树名木信息增加。兰州市主要适宜生长北温带型和北温带南北温带间断分布类型(全温型)的种子植物,且其乡土树种大部分来自这类种子植物;兰州市古树名木在空间上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这与兰州历史风俗文化和自然地域气候有关,并且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主要分布在城关区和七里河区。

严朝东,苏纯兰,孔爱冬,陈葵仙,陈灼康,刘颂颂[2](2021)在《东莞市古树名木无损诊断和健康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基于无损检测技术,用整体状况、树冠、树干、根部4个方面共14个指标,对东莞市50种、208株古树名木进行健康诊断。结果表明,调查的古树名木整体表现良好,大部分树种其树势旺盛,树干无倾斜和偏冠或倾斜角度较小;受枝叶病害、虫害、寄生及树干病虫害的影响较小;枯枝、腐枝、顶梢枯死、叶斑、变色等发生率较大;树干洞穴、树体空洞、树干损伤、根部损伤严重,根部通水透气性差。

王颖,李爽,朱晓松,李德,彭红丽[3](2022)在《秦皇岛主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文化传承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秦皇岛主城区现存古树名木238棵,隶属于14科20属23种。在此基础上,研究分析了古树名木的生长情况、空间分布特征及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质,探究古树名木保护和文化传承面临的问题,不仅提出了加强日常养护、加强全民参与等保护对策,还提出推进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及风景区建设,发掘古树名木在乡村旅游、人文景观、特色产业方面价值的文化传承对策。

石玉龙,李薛,杨洳靖[4](2021)在《雅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文中认为基于普查数据,对雅安市古树名木的资源总量、树种结构、树龄、分布、权属、生长环境、生长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雅安市古树名木1373株,共计82种,隶属于40科66属,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和名木分别占总量的12.53%、14.49%、72.61%和0.36%。优势种包括楠木Phoebe zhennan、银杏Ginkgo biloba、黄葛树Ficus virens、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樟Cinnamomum camphora、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等,珍稀濒危物种有木荷Schima superba、红椿Toona ciliat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雅安红豆Ormosia yaanensis、光叶玉兰Yulania dawsoniana4种。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普遍较好,主要分布在乡村,且绝大部分属国有和集体所有。在现状资源上充分分析,为今后雅安市古树名木加强保护管理和利用提出了一些的建议。

杨磊,强玉华[5](2021)在《古树名木雷电灾害防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做好古树名木雷电防御措施,提出雷电灾害风险分级的计算方法。首先,分析古树名木的雷电危害机理,并根据古树名木附近的平均地闪密度、平均雷击电流强度,计算古树名木和周边建筑物相互影响的雷击等效面积,从而得到古树名木年预计雷击次数;然后,结合古树名木保护办法中规定的分级保护办法,划分防雷保护等级,提出古树名木的雷电防御措施;最后,通过实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此分析计算方法可为古树名木雷电防御措施的选择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吴志文[6](2021)在《广元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价值评估及保护对策》文中提出通过GPS定位、数码拍照、鉴定等方法调查分布在广元市原始林外的城乡孤立或群团生长的古树名木,共有10825株。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结果按类别、区域、生长场、分布特点、按权属分、按树种、历史调查情况、古树群情况、移栽情况、管护情况、病虫害危害情况、枯枝危害公共安全情况、地上保护现状、养护复壮现状分析评价资源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广元市古树名木资源的72.4%即7839株是在古蜀道两旁的古树,7091株为古树群——翠云廊,占广元市古树名木资源的66.5%,各朝代的驿道古柏,为中华民族极为稀有的史诗般的历史文化载体群。川柏木——古柏群,珍稀无比、世界罕见。翠云廊千年"剑阁柏",入围"中国最美古树"。正在申报"中国古柏之乡"。古柏的自然死亡每年都有发生。2007年6月时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杜青林同志在此批示:"任永昌同志:要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国宝——古柏。这个历史宝贵遗产,绝不可在我们手中丧失杜青林"。管理人员不足、素质有待提高。保护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调查分析评价广元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为《广元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广元市"城市双修"专项规划》、乡村振兴规划、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古树名木相关数据支持。对保护利用具有重要价值。提出完善古树名木养护、管护、保护制度体系,修改《广元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日常养护责任人。提出古树名木保护和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古树名木自然枯死后安全隐患的排除,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养护复壮管理,古树病虫害防治、树洞修补、防腐等复壮技术革新,古树名木后续资源的培育保护。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提高古树名木树种鉴定、树龄确定的科学性。笔者考察过香港大学,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的古树名木标识标牌。笔者调查发现古树名木标牌用钉子钉的情况较普遍。提出统一古树名木标识标牌标准的建议,古树名木保护要全国或全省统一挂牌规格保护并增加技术性,勿损伤树体等修改意见。建议政府主导、原地保护、科学管护的原则。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并将古树名木的资源普查、认定、抢救、养护、宣传、科研等经费列入本级预算。建议设古树名木专家库和养护责任人库及信息化系统。做好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特殊养护。明确古树名木的执法机构。开展古树名木安全性评估调查。加强病虫害测报及防治。修订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及配套制度。设立专项养护资金。建立古树名木历史文化信息员队伍。建立古树复壮专家网,开展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与复壮技术培训。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责任人。探讨古树名木价值特性、价格及经济补偿评估,古树名木的价值、生态和历史文化等多重使用价值、价值评估、价格评估、经济补偿探讨。探讨古树名木的所有权,所有权确认、使用权,处分权。商品性,非商品性,市场,及其相关法律。古树名木属于保护植物,但具有经济价值,价格,经济补偿评估,如游客支付意愿的古树名木经济价值评估。建议名木分级(国家、省、市)。建议研究制定《广元市古树名木经济价值、价格及经济补偿评估办法》。

杨煜辰,刘飞,王东,夏甜甜[7](2021)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供需平衡性研究——以济南市大明湖景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就目前来看,古树名木保护策略的主要矛盾依旧为大量的古树名木与匮乏的管护资源之间不平衡的矛盾。研究基于古树名木的保护现状,把现有管护措施定义为"供",实际管护需求定义为"需"。从古树名木"供"与"需"两方面进行综合对比,综合现状供需平衡性将超出古树名木所需的管护资源重新分配,以期更多的古树名木获得相对应的管护措施。文章以随机抽样大明湖景区内的古树名木为例,探讨了针对不同供需关系的古树名木的调整策略。从供需平衡性方面就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模式与措施进行探索,对目前古树名木的管护策略有一定的实践与指导意义。

熊璐瑶[8](2021)在《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价值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文章通过对江西省古树名木主要树种资源进行评价,构建古树名木生态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综合价值进行评价,为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社会价值(0.4966)>景观价值(0.2876)>生态价值(0.1396)>经济价值(0.0762),其中,科研科普指标权重最高,而林产价值权重最低。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在宜春分布最多,在南昌、萍乡、鹰潭、景德镇的分布数量最少,且Ⅰ级和Ⅱ级古树名木在江西省内各城市均占有数量优势。综上所述,江西省内古树名木资源总体上价值较高。

王圳,李凤凤,高亚军,丛日杰,江尧凯,姜雷[9](2021)在《连云港市古树名木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组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使用泰森多边形法计算变异系数并叠加高程地形数据对连云港市古树名木的空间分布类型进行分析,并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全面分析古树名木树种组成、数量、空间结构、生长势状况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连云港市古树名木资源整体呈现明显的集群分布,其数量和山地面积、土地面积均显着相关。2)古树名木资源极为丰富,隶属于39科64属76种;从单种数量看,银杏、朴树、黄连木、楸树和鹅耳枥占比均超过全部种数量的5%,是典型的优势种。3)古树名木南北过渡的特征明显,即以温带成分为主的同时,热带成分异常丰富。4)古树名木健康状况良好,生长势衰弱多与人工负面干预有关。研究结果可为地区绿化造林和城市森林生态系统构建提供科学参考。

张亚莉,胡玉龙,陶剑峰[10](2021)在《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崆峒山古树名木的调查,建立了古树名木档案库,讨论分析了崆峒山古树名木的数量、种类、权属、生长势、树龄及保护等级,并结合古树名木的生长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二、北京古树名木的保护(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古树名木的保护(上)(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获取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兰州市古树名木数量
    2.2 兰州市古树名木区系分布情况分析
    2.3 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分布情况分析
    2.4 兰州市古树名木对比分析
        2.4.1 科属种对比分析
        2.4.2 等级变化分析
        2.4.3 区域变化分析
3 讨论
    3.1 古树名木植物区系特征
    3.2 古树名木资源时空特征
4 结论

(2)东莞市古树名木无损诊断和健康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及评价对象
    1.2 调查内容
    1.3 统计与分析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整体状况
        2.1.1 树势
        2.1.2 倾斜
    2.2 树冠
        2.2.1 枯枝、腐枝
        2.2.2 顶梢枯死
        2.2.3叶斑、变色
        2.2.4 病害
        2.2.5 虫害
        2.2.6 寄生
    2.3 树干
        2.3.1 洞穴
        2.3.2 树体空洞
        2.3.3 损伤
        2.3.4 病虫害
    2.4 根部
        2.4.1 根部损伤
        2.4.2 根部通气透水性
3 结论

(3)秦皇岛主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1.1 调查区域概况
    1.2 数据来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树种资源
    2.2 空间分布特征
    2.3 古树名木的树龄不一,三级保护占优
    2.4 古树名木的生长现状
3 秦皇岛主城区古树名木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立地条件和生长环境较差
    3.2 古树名木生理机能下降
    3.3 人为活动造成损害
    3.4 养护管理水平不达标
    3.5 标示牌不规范
    3.6 古树名木人文价值与景观价值传承及运用不足
4 讨论
    4.1 古树名木保护对策
        4.1.1 加强日常养护及病虫害防治
        4.1.2 改善立地条件
        4.1.3 对破坏行为及时处理
        4.1.4 落实专人管护
        4.1.5 加强全民宣传做到全民参与
    4.2 古树名木文化空间传承提升对策
        4.2.1 现代网络与传统习俗的结合
        4.2.2 推进古树名木主题公园及风景区的建设
        4.2.3 以古树名木为生态产品资源,发掘古树名木在乡村旅游、人文景观、特色产业方面的价值

(4)雅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雅安市历史地理概况
2 调查方法
3 古树名木的资源状况
    3.1 数量与树种结构
    3.2 树龄结构
    3.3 区域分布特征
    3.4 权属结构
    3.5 生长环境
    3.6 生长状况
4 建议
    4.1 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4.2 加强法规学习,建立专业保护队伍
    4.3 参与科学利用,大力建设古树公园
    4.4 加强资源保护,救护保护珍稀品种

(5)古树名木雷电灾害防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古树名木的雷电危害机理
2 古树名木雷电损害风险计算及防御
    2.1 雷电损害风险计算
    2.2 古树名木的雷电防御
3 风险等级划分及防御实例
    3.1 风险等级划分
    3.2 雷电防御措施
        3.2.1 建筑物上设置防雷装置
        3.2.2 设置独立接闪器
        3.2.3 在古树上安装防雷装置
4 结论

(7)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供需平衡性研究——以济南市大明湖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样本选择
    1.2 研究路径与方法
        1.2.1 现有管护措施维度划分与指标识别
        1.2.2 实际管护需求维度划分与指标识别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管护措施供需现状
    2.2 管护措施的供需平衡性分析
3 结论与建议

(8)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价值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收集与处理
        1.2.1 调查对象
        1.2.2 调查内容
        1.2.3 调查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价值的综合评价
        2.1.1 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的分布
        2.1.2 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3 指标权重计算
    2.2 评分标准及综合评价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9)连云港市古树名木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组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方法
    1.4 资源组成特征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特征
    2.2 树种及数量特征
    2.3 空间结构特征
    2.4 树龄及生长势特征
    2.5 地理区系分布特征
    2.6 存在问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1) 突出绿化指导。
        2) 加强科普宣传。
        3) 强化科学管护。

(10)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调查区概况
2 调查方法
3 调查结果
    3.1 权属及生长势
    3.2 树龄与保护等级
4 古树资源的保护对策
    4.1 完善各项保护措施
    4.2 加大宣传保护力度
    4.3 强化管护资金投入
    4.4 提高日常管护水平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四、北京古树名木的保护(上)(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 杨秀秀,吴永华,田青,黄蓉. 草原与草坪, 2021(06)
  • [2]东莞市古树名木无损诊断和健康评价[J]. 严朝东,苏纯兰,孔爱冬,陈葵仙,陈灼康,刘颂颂.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06)
  • [3]秦皇岛主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调查与文化传承研究[J]. 王颖,李爽,朱晓松,李德,彭红丽.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学报, 2022(01)
  • [4]雅安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J]. 石玉龙,李薛,杨洳靖. 林业建设, 2021(06)
  • [5]古树名木雷电灾害防御研究[J]. 杨磊,强玉华. 安全, 2021(11)
  • [6]广元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调查评价、价值评估及保护对策[A]. 吴志文.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21年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三), 2021
  • [7]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供需平衡性研究——以济南市大明湖景区为例[J]. 杨煜辰,刘飞,王东,夏甜甜. 山东林业科技, 2021(05)
  • [8]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价值评价[J]. 熊璐瑶. 南方林业科学, 2021(05)
  • [9]连云港市古树名木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组成[J]. 王圳,李凤凤,高亚军,丛日杰,江尧凯,姜雷. 中国城市林业, 2021(05)
  • [10]崆峒山风景名胜区古树名木调查及保护对策[J]. 张亚莉,胡玉龙,陶剑峰. 热带林业, 2021(03)

标签:;  

北京古树名木保护(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