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启示AMERICA来自美国小城镇(论文文献综述)
黄邓楷[1](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刘成,徐思敏,刘兰娟[2](2020)在《体育特色小镇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的国际经验及借鉴》文中指出为加快推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高质量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逻辑对比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特征。研究认为:国外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可分为自然资源型、历史文化型、赛事活动型三大类型;其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区位选择、产业定位、治理方式、扶持政策、功能特性等五个方面。据此提炼出相关经验借鉴。
安耀文[3](2020)在《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不断加快,协调城乡发展要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小城镇作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蓄水池”,成为加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对象。面对当前各地区城镇化进程和水平各不相同的情况,本文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大理州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小城镇的发展策略,以期提高大理州小城镇的城镇化质量,为大理州小城镇未来的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本文基于国内外小城镇的文献研究,发现了以人口、空间、经济、社会四个方面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多元视角,总结了美、韩、德、瑞士等国的小城镇发展经验。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理论作为基础,结合大理州实际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资料汇编的方法,系统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特征及发展中的问题。建立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TOPSIS法、协调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其城镇化发展度和协调度进行了分析。在探讨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后,提出了核心发展策略和一般发展策略。同时,基于主导产业将小城镇分为农业服务型、文化旅游型、工贸带动型、综合发展型四种类型。而后,选取各类中的典型小城镇进行了微观层面的研究,着眼于产业、人口、空间三个方面,提出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的具体路径。研究分析了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产业同质化,粗犷式发展较多。提出了以非均衡发展理论作为思路,小城镇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为基础,州域形成“一核、两翼、三轴”的城镇空间结构,科学划分城镇规模等级;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形成特色化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完善发展体制机制等五条建议。以及挖掘优势产业,根据人口发展动态和城镇建设可承载的空间测算人口发展数量,预判城镇空间发展方向的具体发展路径。
孙腾[4](2019)在《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型城镇化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阶段,在构建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战略以及方向。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中明确提出了在城市群的基础上实现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对于当前我国社会形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在我国《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公报》中也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相关针对性的策略。小城镇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点,还是就近就地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农民安居乐业的示范点。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财政部等部门《关于开展建制镇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和《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泸州市纳溪区大渡口镇总体规划(2013-2030年)》,纳溪区大渡口镇已成功列入“全国特色小镇”“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镇”,将借力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背景,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近年来,大渡口镇以中国酒镇·酒庄建设探索了投融资体制创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改革”、“土地综合整治”探索了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新,以“投资公司+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村民”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探索了农民市民化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理论角度,结合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试点的研究,采用产业经济分析的思路,以纳溪区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为中心,系统把握、深入理解了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现状,分析研究了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涵盖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外国内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案。第二章为相关理论的研究,介绍了新型城镇化的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发展理念、相关理论等,在学术上对新型城镇化作出了探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对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汇总分析,介绍了纳溪区新型城镇化的情况,纳溪区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包括镇域基本情况、一二三产业发展情况、发展措施等,并概述了发展成效。第四章将理论基础和发展现状相结合,指出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对国内外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经验进行了分析,了解当前新型城镇化的形势。第六章针对性地提出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为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
乔晶[5](2019)在《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认为作为城乡体系中嬗变关系最紧密的两个行政地域层级,镇村具有天然的地缘相近、业缘相亲以及资源共享的系统性关联。在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镇村关系作为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变化是否顺应区域发展规律、满足自身提升需求,不仅关系到镇村体系在内生发展动力和潜力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区域层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基层目标落实效率的问题。随着快速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镇村关系已经发生了显着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大都市地区,乡村要素越过小城镇流动的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导致镇村关系出现了明显的疏离、弱化甚至解构。这种变化虽然具有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也表现出在外部综合影响下的被动与消极。仅仅通过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与自调节,很难消解变化中的不适应与不协调。事实上镇村关系持续的解构性变化已经造成区域整体与镇村发展在空间、经济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效率低下问题。然而,既有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发展研究,存在“规模导向”的时滞性与中心城区研究的偏向性问题。因而,如何通过合理的引导策略与相应的技术手段优化镇村关系,使其契合自身发展基础与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分工结构的转型趋势,实现大都市地区城乡发展的基层稳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高效,是我国大都市地区与镇村发展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镇村关系在空间与职能两方面的结构性特征,开展了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基础问题、理论研究、模型建构与实证反馈的系统性研究。(1)文章首先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通过对镇村关系历时性特征的梳理,从结构主义方法论对结构特征认知的三个维度,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为:镇村空间的封闭性打破、镇村结构的整体性分解与镇村结构的中心性消解。进而以武汉市为例,对上述结构性特征在空间与职能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空间特征表现为要素外流与结构离散,职能特征则表现为经济与公共服务职能方面的关联瓦解与中心弱化。(2)基于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特征的识别,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在“外部作用”与“边界约束”的共同影响下,镇村关系的变化虽然加大了镇、村分别参与区域分工的自主性,打破了城乡互动的壁垒,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层面的乡村城镇化低质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低效,与镇村内部的空间功能萎缩及资源浪费、公共服务供需错位与低能低效的问题。而上述问题在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中无法消解,需进行合理的外部引导与干预。因此,提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应当以空间结构与大都市地域空间网络相融、职能结构与大都市地区区域分工结构相契为主要目标,促进镇村发展从被动脱嵌到主动适应,最终实现稳定大都市地区基层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的区域职能目标。(3)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的变化给予系统科学角度的理论解释。理论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对镇村关系当下的变化特征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并试图找到其重构的目标。本文以CAS理论为基础,分别从适应性主体与系统整体演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刺激-反应”与“结构-适应”模型,明确了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适应性”进行判断,且“适应性”也是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关键机制。只有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力”的镇村关系单元,其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趋势才具有健康、合理、可持续的意义。而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提升镇村关系单元在结构变化中的适应性能力,占据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合理的位置,实现自身以及区域整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针对“适应性能力”的模型建构与定量测算。NK模型将CAS理论中的“适应性能力”抽象为可以计算的“适应度”。因此,文章的第四部分以武汉市为例,以NK模型为方法,一方面计算出武汉市58个镇村关系单元的适应度水平,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镇村关系适应度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大都市地区的空间格局相吻合。这表明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差异化特征与区域宏观的发展结构密切相关,也揭示了其重构也应当遵循大都市地区区域整体发展的结构规律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引导。另一方面NK模型揭示出了每一类适应性主体的最优提升路径,本文依据此结果对镇村关系进行重构的路径类型研判,最终确定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为横向联动型、固核强边型以及网级延伸型。(5)文章的第五部分则是在定量测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反馈。依据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结构变化解释的层次,提出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重构在职能与空间两个方面的引导策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方面,通过引导不同类型镇村关系以差异化的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方面,采取圈层差异适配、网级延展外推的空间组织形式,为优化镇村关系、稳定其在大都市地区城乡协调与经济发展的基层保障作用提供载体,最终实现大都市地区整体健康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王枫云,唐思雅[6](2019)在《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体系及其启示》文中提出美国小城镇作为其国家城镇体系的重要构成,其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起步阶段(1840年前)、快速发展阶段(1840年—1920年)、郊区化阶段(1920年至今)。推进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主要有:欧洲移民的进入、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联邦政府政策和美国独特的城市文化。分析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体系,对推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喻艳[7](2018)在《美国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社区化服务的实地考察——来自新泽西州米德塞克斯郡的报告》文中指出论文通过实地考察美国郊区化进程中发展起来的3所小城镇公共图书馆,分析其服务功能定位及运营实践,总结出美国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社区化服务和运营的基本特征。调研发现,立足社区是美国基层图书馆服务核心,社会共建模式是美国基层公共图书馆保持活力真正根源。研究认为,社区化服务应成为我国城镇公共图书馆建设关注的新领域。
曹艳东[8](2017)在《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论界将城镇化划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人口的城镇化、经济的城镇化、社会的城镇化、空间的城镇化。而这当中,人口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深化。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城镇化的中后期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特色小镇作为未来小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开始逐步显现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人口聚集是城镇化的基础,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充足的人口资源作基础。然而,目前特色小镇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在人口聚集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进而影响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鉴于特色小镇在城镇化发展新阶段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在人口聚集方面的不足,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可以促进人口进一步向特色小镇转移,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建设更加合理的城镇结构体系。本文以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人口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分析影响特色小镇人口聚集因素的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及人口聚集面临的问题;其次,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苏锡常、杭嘉湖、珠三角)小城镇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梳理,进而总结出其对于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再次,利用Logit模型对电商特色小镇——沙集镇的人口聚集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具体的发展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收入水平是影响特色小镇人口聚集能力的主要因素。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尤其是主导产业的发展水平。因此,经济的发展以及优势产业的发展是促进收入水平提高从而增强人口聚集能力的重要因素。第二,基础设施也是影响特色小镇人口聚集能力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良好的基础设施是吸聚产业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当区位优势不显着时,基础设施的改善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增强对产业从而人口的吸聚能力。此外,基础设施改善可以弥补区位优势的不足,也可以促使潜在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优势。第三,公共服务水平影响特色小镇人口积聚的稳定性。其一,住房保障可以降低转移劳动力的居住成本,使得他们更愿意留在小城镇;其二,失业补贴对失业风险的补偿,可以减少转移劳动力的风险损失,从而使他们更愿意留在城镇工作;最后,养老保障可以维持转移劳动力退休生活的基本需求,从而保证工作的稳定性。总之,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完善化会显着提升小城镇人口积聚的稳定性。第四,良好的制度环境是留住转移劳动力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多数转移劳动力并不具备基本的劳动合同,削弱了转移劳动力的工作稳定性,降低了停留意愿。另一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会提高转移劳动力的停留意愿。所以,地方政府必须加快立法,构建相应保障体系,以改善劳动者的工作环境。
陈味书[9](2017)在《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村集镇是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由定期的集市贸易形成发展而来的一种中介型的居民聚居点。乡村集镇既是联系城乡的纽带,也是广大农村的区域中心。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发展,作为我国城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乡村集镇的发展现状令人堪忧——沿过境道路无规划地轴向蔓延生长,既阻碍过境交通的顺畅,也对集镇自身的空间布局造成影响,集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远未实现真正的城镇化。这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思考。读研期间,国家大力开展的“美丽乡村”建设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国家逐渐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各地特色小城镇建设也在如火如茶的开展。而过境道路沿线的非特色乡村集镇关注较少。在学习了相关专业知识后,笔者对过境道路沿线的集镇发展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介绍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意义与方法框架。第2章叙述国内集镇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和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的类型总结划分,并对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出区域、镇区、集镇内部街道三个层面各自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第3章分别分析了日本、德国和美国的集镇建设思路,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两个国外成功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从中吸取对乡村集镇发展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和教训。第4章对湘东地区过境交通沿线集镇所存在的的现状问题结合相关的实例提出基本优化原则和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第5章笔者选取了湘东地区G319沿线具有代表性的夏铎铺集镇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其空间布局优化的过程,对集镇空间布局优化策略进行了.实例验证。结论是针对本论文研究的总结与归纳,总结论文的研究成果,并提出对过境道路沿线乡村集镇未来发展的展望。笔者期待论文能对乡村集镇的发展建设产生一定的启发和实践意义,为广大道路沿线的乡村集镇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彭羽[10](2017)在《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是“十三五”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特色小镇也是未来小城镇发展中的重要招商引资平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对于内蒙古实现科学发展,打造北疆亮丽风景线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数量巨大,上联城市下接农村,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问题。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增长重要条件,是增强小城镇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仅缺少资金,更缺少吸引资金可持续进入的投融资管理体制,因此,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是国家脱贫攻坚重点地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通过特色小镇建设带动区域性脱贫,引导特色小镇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本地区人民生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关系到周边省市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因此,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兼顾绿色、低碳、循环、集约、效率等多重发展目标,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大降低了小城镇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因此,解决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筹集、使用及管理问题是内蒙古小城镇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另外,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顺畅与否直接决定了投融资效率。内蒙古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建立“资金可获得、融资可持续、用资低成本、权益可主导”的国家、地方、社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融资管理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所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良好的投融资管理体制是规范投融资行为的基础和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应逐步转变职能定位,引导和促进社会资本逐步进入基础设施领域,实现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要加强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融资渠道、融资方式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投入、使用、监督的全过程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机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实践,对研究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基础设施与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关系,并对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归纳总结了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性金融理论和城市管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并阐述了各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指导意义。第三部分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国际经验。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日本5个具有一定先进性和代表性的国家在小城镇建设及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的基本情况,总结和分析发达国家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特点,借鉴美国市场主导型、德国政府主导型、英国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及加拿大区域融资机构主导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经验,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完善奠定经验基础。第四部分为国内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案例分析。国内小城镇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多元化投融资主体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功经验。各种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各具特色,对4个国内不同省区市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管理典型案例的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进行研究,分析各类投融资管理体制特点,对其投资主体、融资方式、运行机制、政府职能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借鉴方案。第五部分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内蒙古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基础设施建设总体现状及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进行分析,并重点从政府部门职能划分、政府投资范围、融资方式及渠道、投融资管理职责、风险管理、投融资效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资金不足是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最大难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参与投资的各类企业、个人仍然很少,内蒙古大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依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吸引社会资本上扶持政策少、资源稀缺、项目边界条件较差、项目预期收益不明朗、政府财政力量薄弱等因素影响,很难调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导致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不畅,制约了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第六部分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运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方法全面评估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通过实证反映出改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是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要考虑的方向。通过提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规模,可以有效提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的整体效率,在当前“三期叠加”、财政赤字进一步加大的宏观环境下,内蒙古应采取多种措施在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领域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提高基础设施投融资规模。比如,通过设立内蒙古特色小城镇基础设施政府引导基金,打造“互联网+特色小镇”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到小城镇基础设施领域。另外,纯技术效率较低,说明内蒙古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在管理体制方面的效率偏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的管理体制体现的是从政府到市场的多主体之间权责利关系,通过转换政府职能,内蒙古可以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第七部分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政策建议。借鉴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的国内外经验,总结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发现的存在问题。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蒙元文化特点和草原特色,因地制宜的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市场化投融资管理体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统筹规划,制度先行,突出草原文化特色,明确投融资生态功能定位;定位明确,产业支撑,依托内蒙古小城镇资源优势和特色,构建多元化投资体制,拓宽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健全牧区及“三少民族”生态转移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机制,理顺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加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创新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PPP应用机制;推进开发性金融,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因地制宜,发展内蒙古绿色债券市场,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特色制度建设,引导社会资本为绿色转型。总之,本文以投融资管理体制为主线,围绕城镇化与小城镇、小城镇与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与投融资之间的关系对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问题展开研究,以公共物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政策性金融理论及城市管理理论为基础,从基础设施基本属性出发,明确政府财政责任边界,以提高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效率为目标,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创新方法和路径。提出了结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文化特色,因地制宜的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建立国家、地方、社会企业和个人多方参与的投融资管理体制的主要政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在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实证分析中,首先采用两步法(Spearman检验+Pastor法)筛选小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三阶段DEA和超效率DE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扰动对效率的显着影响,对内蒙古69个旗县政府所在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进行分析,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估了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效率,为完善内蒙古小城镇投融资管理体制提供依据。2.立足草原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明确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生态功能定位,加强生态环境规划,打造宜居草原特色小城镇。完善农牧区、半农半牧区及“三少民族”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机制,加强小城镇投融资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功能等提出相应对策。
二、启示AMERICA来自美国小城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启示AMERICA来自美国小城镇(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
2.4 结语 |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
3.1 研究概述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数据获取 |
3.2.3 研究方法 |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3.6 结语 |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
4.1 研究概述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内容 |
4.2.2 问卷设置 |
4.2.3 数据获取 |
4.2.4 研究方法 |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
4.5 结论 |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
4.6 结语 |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概述 |
5.2 研究设计 |
5.2.1 实景照片选取 |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
5.2.3 研究方法 |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
5.4.1 绿视率 |
5.4.2 环境可视性 |
5.4.3 环境管理程度 |
5.4.4 环境美观程度 |
5.4.5 他人的存在 |
5.4.6 土地利用类型 |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
5.6 结论 |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
5.7 结语 |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
6.4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体育特色小镇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的国际经验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历史演进 |
1.1 二十世纪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崛起 |
1.2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阶段 |
1.2.1 探索起步阶段 |
1.2.2 初步发展阶段 |
1.2.3 快速发展阶段 |
1.3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类型 |
1.3.1 自然资源型 |
1.3.2 历史文化型 |
2 国外体育特色小镇的发展特征 |
2.1 区位选择: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
2.2 产业定位: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
2.3 治理方式:多元主体通力合作 |
2.4 扶持政策:政策供给日趋完善 |
2.5 功能特性:注重完善多重功能 |
3 国际经验借鉴 |
3.1 协同各类特色的体育资源,突出“特色”主题 |
3.2 协同体育产业与关联产业,增强“品牌”意识 |
3.3 协同多元的利益主体参与,打造“人文”气息 |
3.4 协同政策供给数量和质量,营造良好外部制度环境 |
4 小结 |
(3)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 |
1.1.2 乡村振兴战略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小城镇 |
2.1.2 城镇化 |
2.2 基础理论 |
2.2.1 人口迁移理论 |
2.2.2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理论 |
2.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
2.3 国内小城镇研究情况概述 |
2.3.1 基于小城镇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研究 |
2.3.2 基于发展模式的小城镇发展探索 |
2.3.3 基于“特色小镇”语境下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3.4 基于小城镇发展的评价研究 |
2.3.5 基于人口流动的小城镇发展研究 |
2.4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概述 |
2.4.1 基于国外小城镇发展经验探析的研究 |
2.4.2 发达国家的小城镇发展经验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分析 |
3.1 大理州新型城镇化情况 |
3.1.1 人口城镇化 |
3.1.2 经济城镇化 |
3.1.3 空间城镇化 |
3.1.4 社会城镇化 |
3.2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特征分析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发展特征 |
3.3 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
3.3.1 人口外迁,缺少人力资源 |
3.3.2 交通条件差,相互联系薄弱 |
3.3.3 人多地少,空间协调发展面临挑战 |
3.3.4 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粗犷式发展较多 |
3.4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水平评价及协调度分析 |
3.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4.2 评价方法 |
3.4.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理州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 |
4.1 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资源条件因素 |
4.1.2 政策制度因素 |
4.1.3 规划编制与管理因素 |
4.2 小城镇核心发展策略 |
4.2.1 合理划定城镇空间结构 |
4.2.2 引导城镇职能差异化发展 |
4.2.3 推动产业——空间——人协调发展 |
4.3 小城镇一般发展策略 |
4.3.1 加强城镇规划与管控 |
4.3.2 建全和完善发展体制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小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 湾桥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1.1 产业经济分析 |
5.1.2 城镇空间分析 |
5.1.3 人口发展分析 |
5.1.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 喜洲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2.1 产业经济分析 |
5.2.2 城镇空间分析 |
5.2.3 人口发展分析 |
5.2.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 凤仪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3.1 产业经济分析 |
5.3.2 城镇空间分析 |
5.3.3 人口发展分析 |
5.3.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 金华镇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4.1 产业经济分析 |
5.4.2 城镇空间分析 |
5.4.3 人口发展分析 |
5.4.4 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研究 |
5.5 典型小城镇发展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附图 |
(4)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2.1.1 城镇化的概念 |
2.1.2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乡结构转换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
3.1 大渡口镇基本情况 |
3.2 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效 |
3.2.1 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初步确立 |
3.2.2 新型城镇化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
3.3.3 新型城镇化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
3.3.4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
3.3.5 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
第四章 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产业结构仍不够优化 |
4.2 资源环境问题仍未解决 |
4.3 基础设施建设尚显不足 |
4.4 社会服务不够优化 |
第五章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路径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践经验总结 |
5.1.1 美国小城镇实践经验总结 |
5.1.2 英国小城镇实践经验总结 |
5.1.3 日韩小城镇发展经验教训 |
5.2 国内部分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实践经验总结 |
5.2.1 靖港古镇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
5.2.2 浔龙河生态小镇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启示 |
第六章 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 |
6.1 优化产业体系结构,提高经济实力 |
6.1.1 加强现代化农业产业链建设 |
6.1.2 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联动 |
6.1.3 完善服务业的现代化体系构建 |
6.2 提升环境整治力度,创新绿色发展 |
6.2.1 加强环境综合治理 |
6.2.2 大力推崇绿色经济 |
6.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发展 |
6.3.1 规划先行完善基础设施 |
6.3.2 提升公共交通运行能力 |
6.4 完善社会服务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
6.4.1 教育均衡发展 |
6.4.2 医疗均衡发展 |
6.4.3 建成户籍制度改革试验区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1 镇村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 镇村职能关系的相关研究 |
2.3 镇村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 镇村关系重构的相关研究 |
2.5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
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 |
3.1 镇村关系演变的阶段概况 |
3.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 |
3.3 关系变化的空间表现:要素外流,结构离散 |
3.4 关系变化的职能表现:关联瓦解,中心弱化 |
3.5 本章小结 |
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问题与成因 |
4.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产生的问题 |
4.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外部作用 |
4.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边界约束 |
4.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诉求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理论解释 |
5.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概述 |
5.2 镇村关系单元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论证 |
5.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复杂适应性解释 |
5.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要点认知 |
5.5 本章小结 |
6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以武汉市为例 |
6.1 类型识别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
6.2 适应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甄选及指标体系构建 |
6.3 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适应度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
6.4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 |
6.5 本章小结 |
7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策略 |
7.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层次 |
7.2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引导策略 |
7.3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
7.4 小结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6)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体系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美国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 小城镇起步阶段 (1840年前) |
(二) 小城镇快速发展阶段 (1840—1920年) |
(三) 小城镇郊区化阶段 (1920年至今) |
二、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体系 |
(一) 欧洲移民的进入是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初始动力 |
(二) 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美国小城镇发展的直接动力 |
(三) 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为美国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四) 联邦政府政策为美国小城镇发展提供了制度激励 |
(五) 独特的社会文化是美国小城镇发展的深层动因 |
三、对我国小城镇发展路径的启示 |
(一) 确定我国小城镇功能定位, 把小城镇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产业基础之上, 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
(二) 加强各类交通设施的建设, 完善小城镇交通系统, 推进小城镇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
(三) 完善公共资源配置政策, 合理引导城镇人口分布, 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区域均衡发展 |
(7)美国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社区化服务的实地考察——来自新泽西州米德塞克斯郡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城市郊区小城镇公共图书馆发展背景 |
1.1 美国城市郊区的小城镇特点与发展背景 |
1.2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社区化服务背景及其相关政策 |
2 美国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社区化服务内容剖析 |
2.1 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的选址及空间布局 |
2.2 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的馆藏建设 |
2.3 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定位 |
3 美国小城镇图书馆社区化服务运作特点分析 |
3.1 服务对象上的排他性 |
3.2 充分利用多元化社会资源 |
3.3 多渠道筹措图书馆运营经费 |
4 借鉴与启示 |
(8)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 |
二、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理论分析框架 |
(一)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与人口聚集 |
(二) 人口迁移理论与人口聚集 |
(三) 特色小镇人口聚集分析框架的构建 |
(四) 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四维分析框架 |
三、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及人口聚集面临的挑战 |
(一) 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 |
(二) 我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面临的挑战 |
四、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
(一) 国内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 |
(二) 国外小城镇发展的历史进程 |
(三)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对我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启示 |
五、沙集镇人口聚集案例分析 |
(一) 沙集镇基本情况 |
(二) 影响沙集镇人口聚集因素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六、推进我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的建议 |
(一) 以建制镇为基础,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培育建设 |
(二) 以打造特色产业为核心,增强特色小镇产业聚集度 |
(三) 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改善特色小镇的生活条件 |
(四)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优化特色小镇生活形态 |
七、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空间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对象 |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理论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国内集镇发展现状与湘东集镇问题 |
2.1 国内集镇发展历程 |
2.2 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类型 |
2.3 集镇空间布局现状及成因 |
2.3.1 宏观层面区域集镇群体空间结构 |
2.3.2 中观层面集镇镇区空间布局 |
2.3.3 集镇内部的街道空间 |
2.4 小结 |
第3章 国外集镇建设思路与发展策略 |
3.1 国外集镇建设思路 |
3.1.1 日本的町村建设 |
3.1.2 德国小城镇的发展启示 |
3.1.3 美国的小城镇建设 |
3.2 国外相关发展策略 |
3.2.1 荷兰兰斯塔德绿心规划 |
3.2.2 美国“海滨社区”营造实践 |
3.3 小结 |
第4章 集镇空间布局优化原则与解决策略 |
4.1 基本原则 |
4.2 集镇群体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
4.2.1 规模预测与聚落规划划定 |
4.2.2 性质定位与主导产业选择 |
4.2.3 土地利用和空间规划管制 |
4.3 集镇镇区空间布局优化策略 |
4.3.1 镇区过境交通的外向疏导 |
4.3.2 镇区空间布局的内向集聚 |
4.3.3 配套设施的完善与集镇社区化的形成 |
4.4 集镇内部街道空间的优化 |
4.4.1 集镇街道空间的优化 |
4.4.2 集镇街道立面的美化 |
4.4.3 街道过渡空间的活化 |
4.5 小结 |
第5章 夏铎铺集镇空间布局优化案例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2 夏铎铺镇区空间的优化布局 |
5.2.1 道路交通的理顺 |
5.2.2 镇区发展区范围划定 |
5.2.3 镇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逐渐完善 |
5.3 夏铎铺集镇十字街的重点打造 |
5.3.1 十字街街道空间的优化 |
5.3.2 十字街两厢建筑风貌的整治 |
5.3.3 临街骑楼的统一加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情况调查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10)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和评析 |
1.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评析 |
1.3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小城镇 |
1.3.2 基础设施 |
1.3.3 财政投融资 |
1.3.4 投融资管理体制 |
1.3.5 基础设施与投融资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思路结构图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公共物品理论 |
2.1.1 公共物品理论概述 |
2.1.2 公共物品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1 公共选择理论概述 |
2.2.2 公共选择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2.3 政策性金融理论 |
2.3.1 政策性金融理论概述 |
2.3.2 政策性金融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2.4 城市管理理论 |
2.4.1 城市管理理论概述 |
2.4.2 城市管理理论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的指导意义 |
第3章 国外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借鉴 |
3.1 美国市场主导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 |
3.1.1 美国小城镇建设 |
3.1.2 美国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2 德国政府主导型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3.2.1 德国的小城镇建设 |
3.2.2 德国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3 英国政府与市场并重型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3.3.1 英国小城镇的建设 |
3.3.2 英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4 加拿大政府区域融资机构主导型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3.4.1 加拿大小城镇的建设 |
3.4.2 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的特征 |
3.5 日本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 |
3.5.1 日本小城镇的建设 |
3.5.2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特征 |
3.6 国外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启示 |
第4章 国内典型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案例分析 |
4.1 北京市小城镇建设及其小城镇发展基金 |
4.1.1 北京市小城镇建设 |
4.1.2 北京市小城镇发展基金 |
4.2 河北固安产业园区投融资模式——固安模式 |
4.2.1 背景 |
4.2.2 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4.2.3 “固安模式”管理体制 |
4.2.4 园区财政支付能力分析 |
4.3 大汉模式——小城镇集中连片综合开发 |
4.3.1 背景 |
4.3.2 管理体制 |
4.4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的PPP实践 |
4.4.1 项目简介 |
4.4.2 项目运作的方式 |
4.4.3 项目建设过程中财政投入资金的处置方式 |
4.4.4 项目回报机制 |
4.4.5 监管架构 |
第5章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
5.1 内蒙古小城镇发展现状 |
5.1.1 内蒙古城镇化率显着提高 |
5.1.2 城乡规划不断完善 |
5.1.3 小城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断提高 |
5.1.4 小城镇建设呈现边疆民族地区城镇特点 |
5.2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 |
5.2.1 内蒙古小城镇类型及基础设施特点 |
5.2.2 分类型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5.2.3 分行业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 |
5.2.4 按资金来源结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情况 |
5.2.5 内蒙古东、中、西部地区小城镇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5.2.6 按经济发展类型内蒙古小城镇部分基础设施存量情况分析 |
5.3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现状 |
5.3.1 内蒙古小城镇分行业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 |
5.3.2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 |
5.3.3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 |
5.3.4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 |
5.4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5.4.1 投融资主体的责、权、利不统一,投融资效率较低 |
5.4.2 投资决策集中,管理分散,缺乏完善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
5.4.3 政府投资范围界定不清,“越位”与“缺位”并存 |
5.4.4 投融资渠道逐渐扩展,尚未真正实现多元化 |
5.4.5 融资方式单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的良好局面尚未形成 |
5.4.6 投融资管理体制缺乏规范和协调,致使地方政府性债务沉重 |
5.4.7 投融资管理体制不完善,风险管理薄弱 |
第6章 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 |
6.1 研究模型介绍 |
6.1.1 三阶段DEA方法 |
6.1.2 超效率DEA方法 |
6.2 指标选取及数据处理 |
6.2.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确定 |
6.2.2 环境变量选取 |
6.3 计量实证分析 |
6.3.1 第一阶段传统DEA |
6.3.2 第二阶段SFA回归模型 |
6.3.3 第三阶段调整后的DEA |
6.4 结论 |
第7章 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体制政策建议 |
7.1 突出草原文化特色,明确投融资生态功能定位 |
7.1.1 加快地方立法工作,完善草原生态保护投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
7.1.2 做好基础设施投融资规划,突出生态导向功能 |
7.1.3 支持草原宜居环境塑造和蒙古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工程建设 |
7.1.4 完善农牧区小城镇投融资金融组织体系服务功能,支持草原生态建设 |
7.2 依托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探索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
7.2.1 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
7.2.2 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拓宽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 |
7.2.3 健全“三少民族”、扶贫开发连片地区小城镇基础设施资金保障机制 |
7.3 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主体责任 |
7.3.1 明确各级政府之间的职责权限,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 |
7.3.2 整合政府内部职责,建立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投融资管理机制 |
7.3.3 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市场环境 |
7.3.4 推进配套改革,建立投资风险管控机制和融资激励机制 |
7.4 投资基金化,健全财政资金可持续介入的投融资扶持方式 |
7.4.1 引入小城镇基础设施产业基金 |
7.4.2 探索设立自治区、盟市政府基础设施开发基金 |
7.4.3 着力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基金 |
7.5 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PPP应用机制 |
7.5.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的政府监管机制 |
7.5.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PPP模式应用的权力监督机制 |
7.6 推进开发性金融,落实供给侧改革,完善投融资管理体制 |
7.6.1 完善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库 |
7.6.2 加强信贷支持,优先提供小城镇基础设施储备库项目贷款 |
7.6.3 创新融资方式,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 |
7.6.4 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保障投融资管理体制顺畅运行 |
7.7 发展内蒙古绿色债券市场,完善投融资特色制度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启示AMERICA来自美国小城镇(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体育特色小镇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的国际经验及借鉴[J]. 刘成,徐思敏,刘兰娟.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0(04)
- [3]基于产业分类的大理州小城镇发展策略研究[D]. 安耀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大渡口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孙腾.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乔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美国小城镇发展的动力体系及其启示[J]. 王枫云,唐思雅. 城市观察, 2019(01)
- [7]美国小城镇公共图书馆社区化服务的实地考察——来自新泽西州米德塞克斯郡的报告[J]. 喻艳. 新世纪图书馆, 2018(05)
- [8]中国特色小镇人口聚集问题研究[D]. 曹艳东.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7)
- [9]湘东地区过境道路沿线集镇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陈味书. 湖南大学, 2017(07)
- [10]内蒙古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管理体制研究[D]. 彭羽.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标签:小城镇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