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IS中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校大卫[1](2020)在《面向服务的Web-SWMM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洪涝问题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建立相应模型以解决这一问题。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是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研发的动态降雨-径流模拟模型,它能较好地模拟城市洪涝及排水现象,受到研究者的广泛青睐。然而,SWMM模型的使用流程相对繁琐,对实时数据支持不足,并且有运行平台限制,阻碍了SWMM模型进一步推广和应用。在互联网、物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结合当前城市雨洪模拟的需求,针对当前存在的SWMM模型难以共享与重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SWMM模型在网络环境下的使用流程,对使用流程各个阶段的功能进行服务化,研究面向服务的Web-SWMM系统。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面向SWMM模型的网络化使用,分析并总结其适合网络环境下使用的流程,将使用流程总结为原始数据准备、数据预处理、模型运行、模拟结果可视化分析等阶段。对网络环境下SWMM模型使用流程的分析,为流程的服务化奠定了基础。(2)针对SWMM模型在网络环境下的使用流程,对流程中每个阶段涉及到现有的数据资源和功能实现方法进行整理,基于Open GMS研究组提出的地理模型服务化方法,对每个阶段涉及到的功能实现方法进行标准化封装、部署和服务化。(3)基于对SWMM模型使用流程的服务化,进一步构建了该模型的Web服务页面,实现了面向网络服务的Web-SWMM系统。通过定制一系列在线工具帮助用户在线调用SWMM模型的各个处理流程,开展模型计算,进行输出结果在线可视化分析。Web-SWMM系统避免了SWMM模型本地化使用带来的困难,对SWMM的共享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4)基于构建的Web-SWMM系统,选择洪涝灾害频发的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在线雨洪模拟,对系统的可用性进行验证。本研究借助开放式地理建模与模拟平台(Open Geographic Modeling and Simulation,Open GMS)提出的地理模型服务化方法,通过对网络环境下SWMM模型使用的全流程进行服务化,屏蔽流程中各个数据资源和功能实现方法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将SWMM繁琐的使用流程变为网络环境下可轻松使用和控制的服务。在此基础上构建面向服务的Web-SWMM系统,通过接入网络化资源,为网络环境下支持用户快速使用Web-SWMM系统进行城市雨洪模拟提供解决方案,有利于SWMM模型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张帆[2](2020)在《顾及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的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江汉平原是湖北省最大的农业生产区之一,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江汉平原的耕地生产潜力展开评价和挖掘,既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又能增强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本文基于江汉平原的农业地位,吸收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以GIS空间插值为技术支撑,在预处理过程中分析耕地生产潜力因子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插值的不确定性影响,选择相对较优的插值法;通过机制法(生产潜力逐级修订模型),考虑光、温、水、土等自然生态因子,根据已选的插值方法,进行逐步衰减计算得到江汉平原的耕地生产潜力;以获得的生产潜力为数据,进一步对江汉平原开展分级统计和分区统计的研究评价,最终从多个角度揭示了江汉平原耕地的生产潜力空间分布特征。通过本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对插值方法的选取产生影响,进而对插值结果产生不确定影响。由于太阳辐射数据、无霜期数据、蒸发量数据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空间分布呈正态,各向异性明显,所以普通克里金是较优的插值方法;而降水量数据的空间分布不满足正态要求,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同样,不同的土壤因子数据根据其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不同的插值方法。(2)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生产潜力集中在50000kg/hm2左右,差距不大,空间上从南到北呈规律性递减分布,与温度、降水等自然资源分布呈明显的相关关系。整体来看,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受到了该地区辐射资源好,日照充足,雨热条件丰富等影响。(3)江汉平原耕地潜力空间差异较小,可挖掘空间大。江汉平原一级潜力耕地分布最广、面积最大,其次是二级潜力耕地,二者约占江汉平原总面积的87.23%;此外,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生产潜力指数在79%以上,也说明了江汉平原的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耕地潜力可挖掘的空间很大。
张政[3](2020)在《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生成、管理与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地理信息系统以其独特的空间观点和空间思维,从空间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出发,揭示了各种事物与现象之间潜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动态变化规律。随着GIS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意识到时空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的重要性,描述、管理、分析和表达时空对象间泛在的关联关系,有利于发现潜在的规律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实用价值。本文从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础理论出发,分别从“理论方法、技术实现、实验验证”的角度,研究了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管理和可视化的关键技术。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从理论基础、数据生成与管理、数据可视化等角度分析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并总结了时空关联关系相关研究在理论、技术和应用方面的不足,由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范畴、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2)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基础理论研究。论述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本概念、定义、特点及分类体系;研究了构成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基础数据模型的图模型、节点模型、连边模型、关系属性、关系强度及关系规则等;在研究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SIGM模型,以支持关联关系动态变化的描述。(3)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方法研究。阐述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基本概念,在分析现有方法及其适用性的基础上,给出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方法体系;从基础数据生成、动态数据生成、强度数据生成以及方法适用性等方面论述了基本生成方法;针对基本生成方法存在的问题,分别研究了基于算子、基于规则和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方法,论述了各个方法的步骤、流程、算法以及方法的适用性。(4)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存储技术研究。论述了关联关系数据的现有存储策略及其不足,在综合关系型数据库和图数据库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混合模式下的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存储策略;对主从数据库进行了设计,并通过数据同步管道实现了主从数据库的数据同步;研究了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访问,对访问框架、访问模式、访问接口和访问语句进行了设计与分析;研究了时空对象数据、关联关系数据、动态数据的数据组织问题。(5)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可视化算法研究。论述了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体系,分析了关联关系可视化中存在的难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了顾及节点分布特征的关联关系图化简算法、节点和连边的聚合可视化算法、空间位置耦合的关联关系节点布局算法、以节点为中心的关联关系连边布局算法,这些方法分别从选取和位移的角度缓解了大规模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地图可视化时造成的视觉混乱问题。(6)基于上述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搭建了微服务架构环境下的“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实验系统”,以“河南省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相关专题数据为例,通过关联关系数据交互生成、关联关系数据计算生成、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关联关系化简可视化、关联关系聚合可视化、关联关系节点布局、关联关系连边布局等系统功能实验,验证了相关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李吉龙[4](2020)在《基于DEM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貌分类是地貌学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也是当前数字地貌领域中一个相当复杂的研究课题。不确定性是客观世界的一种固有属性,在地貌分类研究中也不例外。地貌分类主要受到分类原则、分类指标、分类方法以及数据分辨率的影响,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地貌分类的过程和结果都会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地貌的类型边界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就是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一种体现。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研究本身就是地貌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目前,针对分类不确定性的研究大多基于遥感影像,主要集中在遥感信息不确定性度量、基于面向对象影像分析(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OBIA)的遥感影像分类不确定性等方面,较少应用于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研究中。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及数字地形分析(Digital Terrain Analysis,DTA)的不断发展为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与理论方法基础。目前,就基于DEM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研究而言,尚缺少系统化的研究思路。由于影响地貌分类的不确定性主要因素在于分类指标、分类方法以及数据分辨率等方面,研究切入点也应在此着手,但如何进行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系统性研究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上述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文基于DEM与已有的地貌图数据,综合运用OBIA、DTA、景观格局分析、粗糙集等理论与方法,分析了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以陕西省地貌分类为实际案例,以地貌类型景观指数为对象从分类指标、数据分辨率以及分类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特征规律,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在一个待分类区域内,优势地貌类型抗指标变化的能力较强,导致分类的不确定性较低;而不具优势的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的变幅率与变异系数较大,会导致较高的分类不确定性,甚至导致错误的分类结果。当指标数量增加到一定时,大部分地貌类型景观指数趋于平稳,带来的分类不确定性较低。当表达高程变化的指标(如高程变异系数)参与地貌分类时,地貌类型景观指数数值变化明显,因此在地貌分类时需要充分考虑表达高程变化指标的控制作用。(2)陕西省六种地貌类型景观指数对DEM分辨率的变化响应不同,大体上可分为随机性、模糊性、周期性、未知性等变化特征。分类区域内的优势地貌类型受DEM分辨率的干扰强度较小,变化不敏感,非优势地貌类型反之,如低山、高山等。利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可以深入分析数据分辨率变化导致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特征。其中,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随DEM分辨率变化的拟合函数可以较好挖掘这些不确定性特征的规律,例如聚集度指数AI的线性变化趋势有助于不确定性的预测,但不会减小或消除不确定性。适宜粒度的判定可以反映地貌类型适合的表达尺度或区间,使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变得可控。此外,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具有多尺度嵌套的特征,特别是随DEM分辨率变化具有周期性变化的景观指数,如边界密度ED,本文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粒度效应。(3)监督分类下,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的变化可以明确指示不同优势的地貌类型,因而会导致地貌分类不确定性较低;而在非监督分类下,景观指数变化的指示意义不明确,地貌类型的优势性与多样性也不能展现出来,进而导致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增大,分类的结果精度较低。(4)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粗糙熵、近似分类精度和近似分类质量可以从不同尺度有效评价地貌分类的不确定性,且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同时,三种评价指标还可以衡量不同因素对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影响程度,且本文得到了导致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因素(来源)按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排序为:分类指标<数据分辨率<分类方法的结论,该结论可为今后其他研究区域或面向不同研究目标的地貌分类工作中对不确定性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系统分析了影响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主要因素,将面向对象分类思想以及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同数字地形分析相结合对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展开了全面研究。同时,提出了一套基于分割对象的多尺度地貌分类不确定性评价方法,弥补和扩充了现有不确定性评价的思路与方法。总之,本文研究对地貌分类及其不确定性控制具有较好的参考依据和应用价值,也是对基于数字地形分析进行地貌学研究的一次有益补充。
陈黄科[5](2019)在《面向对地观测大数据云服务的天地一体优化方法》文中提出面对不断提高的卫星成像分辨率以及快速增加的在轨卫星,天基对地观测卫星系统获取数据的速度和总量都呈爆炸式增长。据报道,我国在轨卫星每天获取的对地观测数据高达数百个TB,而且增长势头强劲,这意味着对地观测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当前,用户对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服务提出新要求。在时间分辨率上,用户急需卫星对地观测数据在获取、传输、处理和分发整个流程中的响应趋向近实时化;在空间分辨率上,用户需要卫星图像的分辨率高达亚米级、甚至厘米级;且观测范围覆盖全球。特别是面向包括时敏目标、海上移动目标、抗震救灾等应用场景时,用户对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服务的时空分辨率提出更高要求。我国当前的对地观测卫星和通信卫星各成体系,管理隔离,对地观测数据服务的响应速度慢,资源利用率低,已难以满足动态高并发全球范围内高时空分辨率服务需求。为了提高卫星覆盖能力、缩短响应时间、提高体系协同能力,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多星组网,并耦合卫星网络和地面云计算形成天地一体化平台。以对地观测数据直接服务用户为核心,打通由用户请求发起、卫星数据获取、传输、处理、情报提取与分发共享、直至用户应用的快速服务通道。在任务驱动下,协同组织和优化星地数据获取、传输、计算、存储、数据处理等资源,从而支撑近实时甚至实时的卫星对地观测数据服务。本文重点研究以下五个关键问题:对地观测数据获取环节的任务调度、数据传输环节的星间数据卸载优化、数据处理环节的实时调度、安全管理和不确定优化。通过解决以上关键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五点贡献:(1)提出面向卫星多目标调度的自适应演化方法针对卫星对地观测任务多目标调度问题,本文设计一个基于目标空间划分的自适应多目标演化算法,在保持种群多样性的同时加速种群的收敛速度,从而快速搜索一组高效解来平衡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调度中多个相互冲突目标。在其中,本文定义一个新的指标来度量多目标演化算法中每个子空间对种群收敛的贡献,并提出一个自适应策略,根据子空间对种群收敛的贡献,自适应地将计算资源分配给不同子空间。(2)提出面向卫星大数据卸载的自组织优化方法针对卫星网络资源受限、高动态星间拓扑以及对地观测数据产生的随机性和突发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自组织优化方法,用于卸载卫星网络中对地观测大数据,从而近实时地下传到地面站。具体而言,该方法中定义了卫星梯度来充分反映其可用资源与约束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一种新的策略来更新每颗卫星的邻域,以处理卫星拓扑的高动态性。在卫星梯度和邻域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选择的优化策略,该策略支持每颗卫星通过与相邻卫星交互来进行数据卸载决策。(3)提出云计算中面向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的实时调度方法对地观测大数据流不断到达地面站,并动态地提交到云计算进行实时或近实时处理。对地观测数据流的随机性与突发性严重挑战云计算资源的快速响应能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对地观测大数据的处理过程建模为实时工作流,每个工作流对应一份数据的处理流程,并推导出两个推论来最小化一组工作流任务的完成时间和每个工作流任务的开始时间。然后,本文定义了工作流任务的最晚完成时间,并证明最晚完成时间有助于减少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成本而不延误其完成时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基于任务复制的调度算法,以实时调度大数据流到云计算平台进行处理,最大限度地缩短云计算的响应时间和降低处理大数据流的成本。(4)提出云计算中面向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的安全感知调度方法数据加密是保障安全性敏感对地观测大数据的重要手段,但是,数据加密的时间开销将延迟大数据处理的完成时间和增加成本。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如何复制任务来缓解数据传输和加密开销对任务开始时间的延迟,并提出一种面向安全敏感工作流的调度方法,其中包含两个重要阶段:1)任务调度,利用资源的空闲时隙,有选择地复制部分前驱任务来改善任务的开始时间和资源利用;2)挖掘任务的松弛时间对中间数据进行加密,以缓解数据加密开销冲击任务开始时间和工作流完成时间。(5)提出云计算中面向对地观测大数据处理的不确定感知调度方法针对不确定因素严重冲击云计算平台处理对地观测大数据的性能,本文设计一个新颖的调度框架来控制每个服务实例上等待任务的数量,以阻止不确定性传播。基于这个框架,本文提出一个不确定感知的在线算法来调度带截止期的大数据处理工作流。该算法巧妙地整合了一个前摄性和一个反应式策略,在运行基准调度方案期间,动态调用算法中的反应式策略来生成能够处理不确定因素的前摄性调度方案。
杨烨[6](2019)在《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与生产调度集成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耗大国,钢铁工业粗放型生产方式以及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导致钢铁产能过剩、钢铁产品大量囤积,为此,钢铁业提出了减少粗钢生产、增加废钢铁生产比的结构调整方案。近年来,气候变暖问题引起世界关注,各个国家纷纷制定减排目标,以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国家层面的减排目标必然要分解到企业生产运营层面上,才能得以落实,钢铁生产具有高能耗、高排放的特点,探寻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发展道路是钢铁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相对于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以高炉和转炉为主要冶炼设备的“长流程”炼钢,以废钢铁为主要原料、以电弧炉为主要冶炼设备的“短流程”炼钢,是更为节能、减排、环保且大量消纳废钢铁的绿色生产方式。但是,我国用电负荷过高,电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电力政策和电力成本一直以来制约着以电力为主要能源的“短流程”炼钢的发展。冶炼生产调度是废钢铁重新实现其价值的核心步骤,配料是冶炼生产前的关键环节,两者相互影响、紧密相关。因此,本文对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和生产调度集成优化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利用生产调度、运筹学、鲁棒线性规划相关理论,围绕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和生产调度集成优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别研究了废钢铁配料优化问题和分时电价下废钢铁生产调度优化问题,实现废钢铁配料系统和废钢铁生产调度系统的局部优化,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然后从整体角度对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和生产调度集成优化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从废钢铁配料优化问题、考虑能源因素的车间生产调度问题、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鲁棒线性规划问题四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其中,考虑能源因素的车间生产调度问题,主要从分时电价下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车间生产调度问题、考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车间生产调度问题两方面详细展开阐述;对于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主要从静态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动态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分时电价下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考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四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2)对废钢铁配料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考虑金属元素浓度不确定的废钢铁配料优化问题。以废钢铁和铁合金使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了求解问题的鲁棒线性优化模型,在假设随机参数在“有界不确定”和“有界对称不确定”两种集合中取值的情况下,基于鲁棒线性规划相关理论,将鲁棒优化模型转化成两种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模型中重要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3)分析了废钢铁生产调度流程的特点,将其归结为带有特殊生产工艺约束的混合流水车间调度问题。在此基础上,考虑到炼钢厂生产用电来自于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情况,研究了分时电价下废钢铁生产调度优化问题。以最小化分时电价成本为目标,构建了求解问题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分时电价对生产调度、生产用电情况的影响。(4)在(3)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到炼钢厂生产用电同时来自于外部电网供电和内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情况,研究了分时电价下废钢铁生产调度优化问题。以最小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分时电价成本、电池储能系统运营成本为目标,构建了求解问题的鲁棒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基于鲁棒线性规划相关理论,将其转化为确定等价形式。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不确定性对废钢铁生产调度电力相关成本、生产调度活动、生产用电情况的影响,探讨了分时电价下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供电、电池储能系统充/放/储电之间的关系。(5)在(2)和(3)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炼钢厂生产用电来自于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情况,以及废钢铁配料过程中金属元素浓度的不确定性,研究了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和生产调度集成优化问题。以分时电价成本、生产调度准备成本、废钢铁使用成本、铁合金使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模块建模方法,构建了求解问题的鲁棒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两种确定等价形式。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金属元素浓度不确定性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分时电价对生产调度的影响、电价波动对废钢铁和铁合金使用量及准备次数的影响。(6)在(4)和(5)的研究基础上,考虑到炼钢厂生产用电同时来自于外部电网供电和内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情况,以及废钢铁配料过程中金属元素浓度的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研究了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和生产调度集成优化问题。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分时电价成本、电池储能系统运营成本、生产调度准备成本、废钢铁使用成本、铁合金使用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模块建模方法,构建了求解问题的鲁棒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并将其转化为两种确定等价模型。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了可再生能源供电对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与生产调度的影响,探讨了分时电价下电网供电、可再生能源供电、电池储能系统充/放/储电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考虑金属元素浓度不确定的废钢铁配料优化问题,假设不确定参数在有界、有界对称集合中取值,并采用鲁棒优化方法对不确定参数进行处理,相对于当前文献中假设废钢铁所含金属元素浓度服从某一概率分布或模糊数类型的情况,所构建的模型更符合生产实际。(2)针对分时电价下废钢铁生产调度问题,本文在传统的混合流水车间生产调度问题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在满足废钢铁生产调度过程中各种工艺约束的条件下,构建了一种新的分时电价下废钢铁生产调度混合整数线性优化模型,相对于现有文献中的相关模型,本文中的模型更为简洁、约束性更强,具有较好的扩展性。(3)当前,对考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生产调度问题的相关研究,或者没有考虑分时电价的影响,或者没有考虑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或者假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服从某一概率分布类型,但实际中,概率分布类型的相关信息很难准确获得。本文则假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某一集合内取值,并采用鲁棒优化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处理,基于此,研究了分时电价下联合内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废钢铁生产调度鲁棒优化问题,所构建的模型更接近于生产实际。(4)当前,废钢铁配料优化问题和废钢铁生产调度优化问题是分开研究的,造成了两种活动的不协调,考虑到炼钢厂生产用电来自于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情况,本文对两者进行集成优化研究,探索分时电价对两种生产活动的影响,以达到废钢铁配料系统和废钢铁生产调度系统整体优化和协调。(5)在(4)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生产用电同时来自于外部电网供电和内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情况,研究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和生产调度集成优化,探索分时电价影响下,炼钢厂电力供应系统(可再生能源供电、电网供电、电池储能系统充/放/储电)、配料系统、生产调度系统之间的有效协调。
刘久兵[7](2019)在《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及在人机任务分配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智能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通过高效人机协作以提高系统任务的执行效率和满意度,在智能制造、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显得愈发迫切和重要。作为人机协作的核心问题之一,人机任务分配在面向系统任务完成过程中,存在如何科学合理确定人和智能机器之间的任务域或工作域,让人和机器建立分工更加合理、配合更加默契的互信机制问题。然而,目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为此,本文结合直觉模糊集主观评价和决策粗糙集客观知识获取的互补优势,从决策粗糙集条件概率获得和概率阈值确定两个方面研究基于决策粗糙集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并获得三支分类结果,为人机任务分配提供软求解策略的分配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系统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对于现有直觉模糊相似度未考虑其隶属度和非隶属度的实践语义且在一些情形下可能存在违反“直觉”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直觉模糊相似度测度。然后将提出的测度引入直觉模糊信息系统中,定义了直觉模糊相似度下(α,β)-水平截集等概念。采用粗糙隶属度作为评价函数导出目标集的(α,β)-下、上近似集及三支决策域。进一步地,利用贝叶斯决策理论构建一种具有多风险偏好的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模型并导出其概率阈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系统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并应用于飞机预期作战任务分配中。(2)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数排序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针对上述提出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在直觉模糊损失函数矩阵转化过程中带来信息丢失问题,借助决策粗糙集现有成果及直觉模糊数运算,通过分析六种代表性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的优缺点,分别设计了基于直觉模糊单排序函数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机制和基于直觉模糊双排序函数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机制。最后将这两类决策机制统一到三支决策框架内,继而提出基于两类排序函数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3)提出了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考虑到现有方法在一些情形下仍难以确定直觉模糊环境下决策粗糙集概率阈值的问题,从优化的视角研究了经典决策粗糙集的等价模型。然后将此模型的构建思想分别拓展到基于区间数线性、非线性排序法的区间决策粗糙集概率阈值确定,基于三角模糊数线性、非线性排序法的三角模糊决策粗糙集概率阈值确定以及语言决策粗糙集概率阈值确定中,构建了相应的概率阈值确定优化模型。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法,所提出模型不仅在这些模糊数线性排序法下获得相同的概率阈值数值解,而且还能获得其非线性排序法下的概率阈值数值解。这说明了所提出的等价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地将其拓展到直觉模糊环境下决策粗糙集概率阈值确定中,并构建相应的非线性优化模型,理论上证明了该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然后借助优化技术搜索出模型的最优解并确定其概率阈值,从而克服了现有方法在这些模糊数非线性排序方法下难以确定概率阈值的不足。最后,本章将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应用于载人航天操作任务分配中。(4)提出了基于直觉模糊集成算子的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传统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模型大多是基于单个决策者给出的直觉模糊损失函数评价,而对多个决策者或群决策者评价研究的较少。事实上,单个评估决策者往往存在评估行为的片面性、单一性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采用直觉模糊加权平均算子和加权几何算子集结不同决策者给出的直觉模糊偏好损失,获得直觉模糊群偏好损失。借鉴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构建思想,提出群决策环境下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概率阈值确定模型,并设计基于直觉模糊集成算子的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机制及实现算法。最后以飞机预期作战任务分配为例讨论了提出方法在人机任务分配中的应用。总之,本文将直觉模糊集和决策粗糙集相结合,研究基于决策粗糙集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场景下的人机任务分配中。这不仅丰富了直觉模糊集理论、决策粗糙集理论和三支决策理论,而且拓宽了这些理论的应用范围。
王龙[8](2019)在《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将复杂景观系统分解为地形、水文、植被等要素单元,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叠图法是其载体之一,以要素分层和叠加重组为技术特征,起源于19世纪末,经由几代景观设计师们的不断更新与迭代,如今已成为专业领域中的成熟工具。然而,由于叠图法偏重于对设计过程的解决而缺少对结果的有效验证,其也遭受到了业内的尖锐质疑。笔者认为,质疑的背后实则为对叠图法技术边界探索的缺失,而对该问题的回应,必须对叠图法的适用范围、制约因素以及使用结果进行精确的解答。换而言之,本文意在通过技术机制与技术有效性的解读与评价,探索叠图法这一工具对解决风景园林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程度,从而希望能够引发一些关于技术本身的思考。本文研究基于一个客观命题:任何技术或工具都有其局限所在,而这并不代表技术无效。据此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构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绪论、第三章)。以综述研究为基础,纵向梳理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横向对比国内外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同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可使用叠图法解决的实践问题类型,并以叠加分析与叠加设计两个基本版块与之对应。其次,提炼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第四章)。从系统论、学科和技术3个层面,分别探讨了叠图法的技术系统、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并在技术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叠图法的技术局限。最后,提出一套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量化评价体系(第五章)。以信度和效度分析作为评价技术有效性的基本方法,而后从技术的理性化、目的理性、抗解问题3个层面对叠图法进行了技术哲学反思,并据此提出基于多维综合思想的叠图法优化框架与应用步骤。本文主要结论:(1)现阶段叠图法主要可用于解决8类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实践问题,包括叠加分析的适宜性评价类、规划场地选址、景观道路选线、要素专项分析,以及叠加设计的地理设计实践、区域景观规划、场地景观设计、要素专项设计;(2)叠图法的本质为一个基于弱还原论思想驱动的技术系统,核心为对景观信息的处理,其内部结构的组织与响应取决于待解决的实践问题特征;(3)近阶段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表明,当下技术条件可支持叠图法实现极高的信度,而效度的高低则多由使用者决定。本文的基本贡献在于提供了一条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工具的一般途径。科技哲学层面的技术机制研究,有助于探索工具的本质性特征;而实践层面的技术有效性研究,则可以客观地评估工具的实际效能。
吕海敏[9](2019)在《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文中提出本研究针对城市地铁系统在地面沉降与洪涝灾害(后文中简称为沉涝灾害)联合作用下的风险问题,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法、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暴雨内涝管理模型(SWMM)等手段展开研究。研究工作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定性到定量的逐步细化的分析方法。研究过程中重点探索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科学与工程问题: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的识别与风险评估方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中的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与评估指标模糊数的确定问题;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地铁系统易损性问题;不同暴雨强度与沉降环境下的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与防灾对策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工作取得如下的创新性成果:(1)提出了新的专家意见调查方法与模糊AHP中模糊数的确定方法针对传统专家调查法的不足,提出“19度标”专家调查与系统分析法;即各评估指标对于目标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19来量化的方法。通过统计各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每个得分被选择的次数,用对应的模糊数来反映评估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方法分别用来确定区间模糊AHP、三角模糊AHP以及梯形模糊AHP中的对应模糊数。将提出的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用来构造对应模糊判断矩阵,作为应用实例对地铁系统建设期风险以及影响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识别。(2)评估确定了地面沉降诱发的地铁系统沉降风险等级通过分析区域地面沉降风险来获取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从而反映地铁系统的沉降风险。在主观层面,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专家系统分析法运用到梯形模糊AHP中,来确定评估指标的梯形模糊权重;在客观层面,针对现有集对分析法的不足,提出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采用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法和现有集对分析法,分析评估指标实际值与等级标准值之间的差异对研究区地面沉降脆弱性等级进行评估。采用梯形模糊AHP和集对分析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市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基于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运用GIS工具提取出地铁系统沿线的沉降风险等级。(3)评估确定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评估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等级。主观上,将专家系统分析法应用到区间FAHP,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区间模糊数来反映,建立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客观上,采用投影寻踪法确定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即通过客观权重修正主管权重,从而确定评估样本的模糊聚类中心矩阵和模糊聚类隶属度矩阵,进而对样本进行分级。以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为例,在区域洪灾风险等级的基础上,确定地铁系统沿线的风险等级来反映地铁系统的洪灾风险,从而构建了洪灾对上海市地铁系统的风险评估体系。评估结果显示,中心城区的地铁系统处于洪灾高风险区。(4)进行了地铁系统沉涝灾害的情景模拟预测运用SWMM与GIS之间的数据转换技术,提出地表水流扩散算法,用来模拟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环境下的地表积水深度。提出了地铁系统车站出入口是否进水的概化计算公式,用来判断不同暴雨情景下车站是否会发生雨水倒灌。以上述(2),(3)中获得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地铁系统沉降高风险和洪灾高风险所在区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暴雨情景和不同沉降条件下的定量计算的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极端暴雨情景下,内涝积水多发生在地面沉降严重的区域,中心城区沿黄浦江边区域以及长宁区和杨浦区部分区域容易发生积水现象;对车站进水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地铁系统11号线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10号线新江湾城站和殷高东路站有可能出现车站进水现象。(5)提出了上海市地铁系统等重大基础设施防灾对策的规划建议根据对上海市地面沉降诱发的城市基础设施风险评估分析结果,建议将嘉定汽车城、宝山钢铁厂和浦东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所在区域纳入现有地面沉降分区中更高一级的防治区。地铁系统的防灾措施按照沉涝灾害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治I级、II级、III级、IV级和V级。中心城区地铁系统线路位于沉涝防治I级。进一步地,将中心城区地铁系统车站的防汛排涝措施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防洪排涝I-I级、I-II级、I-III级、I-IV级和I-V级。沿黄浦江边的龙耀路站、杨树浦路站等建议采用I-I级防汛排涝措施。
胡圣武,余旭[10](2016)在《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为促进空间信息科学的发展和理论的完善,推动GIS理论的深入研究,需要对当前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和归纳。纵观国内外有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可知:空间数据随机不确定性主要侧重于基本理论和种类方面的研究;空间数据模糊性主要从空间数据模糊性来源和性质、表示和处理方法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空间数据不确定性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随机不确定性的基础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属性数据不确定性的研究、位置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模糊性研究等方面。
二、GIS中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IS中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服务的Web-SWMM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SWMM模型与城市雨洪模拟 |
1.2.2 SWMM模型的集成应用发展 |
1.2.3 SWMM模型的服务化共享 |
1.2.4 研究现状总结分析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网络环境下SWMM模型的使用流程分析 |
2.1 SWMM模型概况 |
2.2 SWMM模型的原始数据准备 |
2.2.1 降雨数据 |
2.2.2 排水系统数据 |
2.2.3 地形数据 |
2.2.4 土地利用类型数据 |
2.2.5 地理边界数据 |
2.3 SWMM模型的数据预处理 |
2.3.1 子汇水区划分 |
2.3.2 参数设置 |
2.3.3 数据映射 |
2.4 模型的运行 |
2.5 SWMM模型的模拟结果分析 |
2.6 服务化逻辑架构整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SWMM模型使用流程的服务化 |
3.1 原始数据准备的服务化 |
3.1.1 降雨数据的服务化 |
3.1.2 基础地理数据的服务化 |
3.2 数据预处理方法的服务化 |
3.2.1 子汇水区划分方法的服务化 |
3.2.2 参数求算方法的服务化 |
3.2.3 数据映射方法的服务化 |
3.3 SWMM模型的服务化 |
3.3.1 SWMM模型的封装和打包 |
3.3.2 模型部署和服务发布 |
3.4 模拟结果分析的服务化 |
3.4.1 洪涝信息提取方法的服务化 |
3.4.2 面向模拟结果的网络信息服务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服务的Web-SWMM系统 |
4.1 系统架构设计 |
4.2 原始数据准备工具 |
4.2.1 基础地理数据在线准备 |
4.2.2 降雨数据在线准备 |
4.2.3 UDX数据在线准备 |
4.3 数据预处理工具 |
4.3.1 子汇水区划分 |
4.3.2 参数求算 |
4.3.3 数据映射 |
4.4 模型服务控制工具 |
4.4.1 计算节点选择 |
4.4.2 模型服务迁移 |
4.4.3 模型运行控制 |
4.5 模拟结果可视化分析 |
4.5.1 洪涝过程信息可视化 |
4.5.2 洪涝结果信息可视化 |
4.5.3 面向模拟结果的网络信息汇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 |
5.1 研究区概况 |
5.2 原始数据准备 |
5.2.1 降雨数据 |
5.2.2 基础地理数据 |
5.3 数据预处理 |
5.3.1 子汇水区划分 |
5.3.2 参数设置 |
5.3.3 数据映射 |
5.4 模型计算 |
5.5 模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顾及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的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质量研究进展 |
1.2.2 生产潜力逐级修订模型研究进展 |
1.2.3 GIS插值不确定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江汉平原区域概况与研究数据 |
2.1 江汉平原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
2.1.2 地形地貌及气候气象 |
2.1.3 土地利用状况 |
2.2 研究数据 |
2.2.1 数据收集 |
2.2.2 数据整理 |
3 空间数据插值预处理及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
3.1 常规空间插值和预处理方法 |
3.1.1 常规空间插值法 |
3.1.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1.3 数据分布特征分析 |
3.2 不确定性影响分析 |
3.2.1 基于因子数据源的不确定性分析 |
3.2.2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不确定性分析 |
3.2.3 基于数据分布特征的不确定性分析 |
4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 |
4.1 机制法(生产潜力逐级修订法) |
4.1.1 光合生产潜力 |
4.1.2 光温生产潜力 |
4.1.3 气候生产潜力 |
4.1.4 耕地生产潜力 |
4.2 机制法下江汉平原各级生产潜力评价 |
4.2.1 基于普通克里金插值的光合生产潜力 |
4.2.2 基于普通克里金插值的光温生产潜力 |
4.2.3 基于反距离权重和普通克里金法的气候生产潜力 |
4.2.4 基于反距离权重和全局多项式结合的耕地生产潜力 |
5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级分区 |
5.1 潜力分析方法 |
5.1.1 潜力分级 |
5.1.2 潜力分区 |
5.2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析 |
5.2.1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级 |
5.2.2 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分区 |
5.3 研究结果可靠性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3)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生成、管理与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2.1 理论研究现状 |
1.2.2 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应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分析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范畴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基础理论 |
2.1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本问题 |
2.1.1 关联关系的概念 |
2.1.2 关联关系的特点 |
2.1.3 关联关系的分类 |
2.2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基础数据模型 |
2.2.1 关联关系图模型 |
2.2.2 关联关系节点模型 |
2.2.3 关联关系连边模型 |
2.2.4 关联关系的属性 |
2.2.5 关联关系的强度 |
2.2.6 关联关系的规则 |
2.3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动态数据模型 |
2.3.1 快照模型 |
2.3.2 增量模型 |
2.3.3 SIGM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生成方法 |
3.1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概述 |
3.1.1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基本概念 |
3.1.2 现有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 |
3.1.3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方法体系 |
3.2 关联关系数据生成的基本方法 |
3.2.1 数据生成理念 |
3.2.2 基础数据生成 |
3.2.3 动态数据生成 |
3.2.4 强度数据生成 |
3.2.5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3 基于算子的关联关系数据计算生成 |
3.3.1 筛选条件 |
3.3.2 过滤器 |
3.3.3 布尔算子 |
3.3.4 元算子 |
3.3.5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 基于规则的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 |
3.4.1 规则的结构定义 |
3.4.2 规则集合的性质 |
3.4.3 规则的提取方法 |
3.4.4 规则的生成策略 |
3.4.5 规则质量的度量 |
3.4.6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5 基于改进重力模型的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 |
3.5.1 特征参数选择 |
3.5.2 特征参数分析 |
3.5.3 改进重力模型 |
3.5.4 模型参数标定 |
3.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6 方法适用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数据管理技术 |
4.1 关联关系数据的存储策略 |
4.1.1 关系型数据库存储策略 |
4.1.2 图数据库存储策略 |
4.1.3 对比与分析 |
4.1.4 混合模式存储策略 |
4.2 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存储 |
4.2.1 主数据库存储设计 |
4.2.2 从数据库存储设计 |
4.2.3 主从数据库同步 |
4.3 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访问 |
4.3.1 访问框架设计 |
4.3.2 访问模式分析 |
4.3.3 访问接口设计 |
4.3.4 访问语句映射 |
4.4 混合模式下的关联关系数据组织 |
4.4.1 时空对象数据组织 |
4.4.2 关联关系数据组织 |
4.4.3 动态数据组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可视化算法 |
5.1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的可视化体系框架 |
5.1.1 关联关系可视化的基本概念 |
5.1.2 关联关系可视化的分类体系 |
5.1.3 关联关系可视化存在问题分析 |
5.2 顾及节点分布特征的关联关系图化简算法 |
5.2.1 算法步骤 |
5.2.2 节点重要性度量 |
5.2.3 节点空间聚类 |
5.2.4 节点选取 |
5.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 节点和连边的聚合可视化算法 |
5.3.1 算法设计 |
5.3.2 节点聚合 |
5.3.3 连边聚合 |
5.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空间位置耦合的关联关系节点布局算法 |
5.4.1 相关工作 |
5.4.2 算法设计 |
5.4.3 算法改进 |
5.4.4 算法评价 |
5.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以节点为中心的关联关系连边捆绑算法 |
5.5.1 边方向聚类 |
5.5.2 边捆绑 |
5.5.3 渲染处理 |
5.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时空对象关联关系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
6.1 系统总体设计 |
6.1.1 体系结构 |
6.1.2 功能组成 |
6.2 实验数据 |
6.3 系统功能实现及验证 |
6.3.1 关联关系数据交互生成 |
6.3.2 关联关系数据计算生成 |
6.3.3 关联关系数据推理生成 |
6.3.4 关联关系化简可视化 |
6.3.5 关联关系聚合可视化 |
6.3.6 关联关系节点布局 |
6.3.7 关联关系连边布局 |
6.4 实验结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7.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7.3 进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基于DEM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地貌分类相关研究 |
1.3.2 面向对象分类相关研究 |
1.3.3 分类不确定性相关研究 |
1.3.4 景观格局分析相关研究 |
1.3.5 数字地形分析相关研究 |
1.3.6 研究现状小结与问题分析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软件平台 |
1.5.3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不确定性基本概念 |
2.1.2 地貌分类的不确定性 |
2.1.3 本文研究范畴 |
2.2 面向对象分类方法 |
2.2.1 面向对象分类思想简述 |
2.2.2 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技术 |
2.2.3 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 |
2.2.4 面向对象的非监督分类方法 |
2.3 景观指数分析方法 |
2.3.1 景观指数计算软件简介 |
2.3.2 景观指数的计算与筛选 |
2.4 研究区域与数据 |
2.4.1 研究区域 |
2.4.2 实验数据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类指标对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影响 |
3.1 地貌分类指标组合与构建 |
3.1.1 指标的确定与提取 |
3.1.2 指标组合原则与构建 |
3.2 不同分类指标组合下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分析 |
3.2.1 总体设计 |
3.2.2 不同分类指标组合下的地貌分类结果 |
3.2.3 类型水平地貌类型景观指数分析 |
3.2.4 景观水平地貌类型景观指数分析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监督分类下数据分辨率对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影响 |
4.1 总体研究思路 |
4.2 监督分类下地貌类型随DEM分辨率的变化特征 |
4.2.1 地貌分类结果随DEM分辨率的变化 |
4.2.2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随DEM分辨率的变化 |
4.2.3 结果分析 |
4.3 监督分类下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
4.3.1 DEM分辨率与景观指数粒度效应的关系 |
4.3.2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异特征 |
4.3.3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函数拟合 |
4.3.4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适宜粒度分析 |
4.3.5 粒度效应与地貌分类不确定性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监督分类下数据分辨率对地貌分类不确定性影响 |
5.1 非监督分类下地貌类型随DEM分辨率的变化特征 |
5.1.1 地貌分类结果随DEM分辨率的变化 |
5.1.2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随DEM分辨率的变化 |
5.1.3 结果分析 |
5.2 非监督分类下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 |
5.2.1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异特征 |
5.2.2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函数拟合 |
5.2.3 地貌类型景观指数适宜粒度分析 |
5.3 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方法综合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
6.1 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
6.1.1 基于像元尺度的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
6.1.2 基于类别(对象)尺度的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
6.1.3 基于数据整体尺度的分类不确定性评价方法 |
6.2 基于粗糙集的地貌分类数据预处理 |
6.2.1 决策表构建 |
6.2.2 基于CAIM算法的数据离散化 |
6.2.3 决策表的属性约简 |
6.3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
6.3.1 地貌分类指标组合的不确定性评价 |
6.3.2 监督分类方法下不同数据分辨率的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
6.3.3 非监督分类方法下不同数据分辨率的分类不确定性评价 |
6.4 地貌分类不确定性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6.5 不同因素对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的影响程度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面向对地观测大数据云服务的天地一体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2.1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2 军事应用 |
1.2.3 理论意义 |
1.3 相关研究 |
1.3.1 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调度与多目标演化优化 |
1.3.2 卫星对地观测数据传输优化方法 |
1.3.3 面向大数据云处理的优化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对地观测大数据云服务架构与关键问题 |
2.1 相关概念 |
2.1.1 多星组网 |
2.1.2 云计算设施 |
2.1.3 天地一体化架构与数据服务 |
2.2 典型应用场景 |
2.2.1 空军超视距作战应用 |
2.2.2 海上移动目标跟踪 |
2.3 关键技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适应多目标演化优化及卫星调度应用 |
3.1 引言 |
3.2 面向卫星对地观测任务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
3.2.1 卫星及对地观测任务模型 |
3.2.2 多目标优化模型 |
3.3 基于目标空间划分的自适应多目标演化算法 |
3.3.1 目标空间划分策略 |
3.3.2 计算资源自适应分配策略 |
3.3.3 算法描述 |
3.3.4 时间复杂度分析 |
3.4 实验验证 |
3.4.1 基于测试函数的性能测试 |
3.4.2 基于卫星对地观测任务调度的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卫星大数据卸载的自组织优化方法 |
4.1 引言 |
4.2 模型与问题描述 |
4.2.1 模型 |
4.2.2 数据卸载优化模型 |
4.3 自组织优化方法 |
4.3.1 资源受限卫星的梯度 |
4.3.2 邻域更新策略 |
4.3.3 基于双向选择的优化策略 |
4.3.4 时间复杂度分析 |
4.4 实验验证 |
4.4.1 实验参数设置 |
4.4.2 卫星网络负载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4.4.3 偏移负载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大数据流云处理的实时调度方法 |
5.1 引言 |
5.2 模型与问题描述 |
5.2.1 云计算平台调度模型 |
5.2.2 大数据流处理应用模型 |
5.2.3 问题描述 |
5.3 基于任务复制的实时调度算法 |
5.3.1 理论分析 |
5.3.2 算法描述 |
5.4 实验验证 |
5.4.1 实验设置 |
5.4.2 参数CCR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5.4.3 参数PF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5.4.4 算法在实际工作流上的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大数据流云处理的安全感知调度方法 |
6.1 前言 |
6.2 模型与问题描述 |
6.2.1 云计算平台调度模型 |
6.2.2 安全敏感工作流模型 |
6.2.3 数据安全服务模型 |
6.2.4 问题描述 |
6.3 安全感知的调度算法 |
6.3.1 理论分析 |
6.3.2 算法描述 |
6.3.3 时间复杂度分析 |
6.4 实验验证 |
6.4.1 实验设置 |
6.4.2 安全需求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6.4.3 任务数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6.4.4 参数CCR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6.4.5 并行度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6.4.6 实际工作流中的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大数据流云处理的不确定感知调度方法 |
7.1 引言 |
7.2 模型与问题描述 |
7.2.1 服务实例模型 |
7.2.2 大数据流处理应用模型 |
7.2.3 不确定感知的调度框架 |
7.2.4 问题描述 |
7.3 不确定感知的调度算法 |
7.3.1 分析成本下界 |
7.3.2 任务排序 |
7.3.3 算法描述 |
7.3.4 时间复杂度分析 |
7.4 实验验证 |
7.4.1 实验设置 |
7.4.2 与成本下界的比较 |
7.4.3 任务运行时间的波动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7.4.4 数传时间的波动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7.4.5 工作流数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7.4.6 算法的调度时间对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6)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与生产调度集成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废钢铁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战略依据 |
1.1.2 节能减排、绿色生产理念助力电弧炉冶炼废钢铁的发展 |
1.1.3 废钢铁加工行业的规范化管理保障电弧炉冶炼的炉料来源和质量 |
1.1.4 电力成本制约了电弧炉冶炼废钢铁的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框架结构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废钢铁配料优化研究 |
2.2 考虑能源因素的车间生产调度研究 |
2.2.1 分时电价下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车间生产调度研究 |
2.2.2 考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车间生产调度研究 |
2.3 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研究 |
2.3.1 静态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研究 |
2.3.2 动态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研究 |
2.3.3 分时电价下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研究 |
2.3.4 考虑可再生能源供电的钢铁/废钢铁生产调度研究 |
2.4 鲁棒线性规划研究 |
2.5 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章 考虑金属元素浓度不确定的废钢铁配料鲁棒优化 |
3.1 废钢铁配料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 |
3.2 问题描述 |
3.3 鲁棒优化模型构建 |
3.3.1 索引和集合、参数、决策变量 |
3.3.2 数学模型 |
3.4 两种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 |
3.4.1 “有界不确定”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 |
3.4.2 “有界对称不确定”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 |
3.5 数值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时电价下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废钢铁生产调度优化 |
4.1 废钢铁生产调度流程分析 |
4.2 问题描述 |
4.3 模型构建 |
4.3.1 索引和集合、参数、决策变量 |
4.3.2 数学模型 |
4.4 数值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时电价下联合内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废钢铁生产调度鲁棒优化 |
5.1 问题描述 |
5.2 鲁棒优化模型构建 |
5.2.1 索引和集合、参数、决策变量 |
5.2.2 数学模型 |
5.3 确定等价模型 |
5.4 数值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时电价下单一外部电网供电的废钢铁配料与生产调度集成鲁棒优化 |
6.1 问题描述 |
6.2 鲁棒优化模型构建 |
6.2.1 模块建模方法 |
6.2.2 索引和集合、参数、决策变量 |
6.2.3 数学模型 |
6.3 两种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 |
6.3.1 “有界不确定”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 |
6.3.2 “有界对称不确定”集合下的确定等价模型 |
6.4 数值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分时电价下联合内部可再生能源供电的废钢铁配料与生产调度集成鲁棒优化 |
7.1 问题描述 |
7.2 鲁棒优化模型构建 |
7.2.1 索引和集合、参数、决策变量 |
7.2.2 数学模型 |
7.3 两种确定等价模型 |
7.4 数值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学术论文与参与项目列表 |
(7)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及在人机任务分配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课题来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人机任务分配中的数据挖掘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2 决策粗糙集与三支决策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3 直觉模糊集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4 三支决策与直觉模糊集相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5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与本文研究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三支决策与直觉模糊集相关理论 |
2.1 三支决策 |
2.1.1 决策粗糙集模型 |
2.1.2 基于决策粗糙集的三支决策 |
2.2 直觉模糊集相关理论 |
2.2.1 直觉模糊集及其运算 |
2.2.2 直觉模糊相似度 |
2.2.3 直觉模糊相似度测度回顾 |
2.2.4 直觉模糊相似度测度的不足分析 |
2.3 直觉模糊信息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系统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
3.1 直觉模糊粗糙近似的构造 |
3.1.1 直觉模糊数的相似测度 |
3.1.2 直觉模糊集的相似度和相异度 |
3.1.3 新直觉模糊相似度 |
3.1.4 直觉模糊目标概念的(?)-下、上近似集 |
3.2 多风险偏好的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模型 |
3.3 基于直觉模糊信息系统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
3.4 实例与比较分析 |
3.4.1 人机任务分配实例分析 |
3.4.2 提出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直觉模糊数排序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
4.1 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 |
4.2 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下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分析 |
4.2.1 六种代表性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 |
4.2.2 六种直觉模糊数排序方法比较分析 |
4.3 基于直觉模糊数排序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机制 |
4.3.1 基于直觉模糊单排序函数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机制 |
4.3.2 基于直觉模糊双排序函数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机制 |
4.4 两类直觉模糊排序函数下的三支决策比较分析 |
4.5 算例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
5.1 决策粗糙集的等价模型 |
5.1.1 等价模型的构建 |
5.1.2 KKT条件 |
5.1.3 模型等价性的验证 |
5.2 模糊环境下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拓展 |
5.2.1 区间环境下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拓展 |
5.2.2 三角模糊环境下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拓展 |
5.2.3 语言环境下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拓展 |
5.3 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 |
5.3.1 优化视角下的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 |
5.3.2 直觉模糊环境下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阈值确定 |
5.3.3 基于决策粗糙集等价模型的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机制 |
5.4 实例与比较分析 |
5.4.1 载人航天任务分配实例分析 |
5.4.2 提出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直觉模糊集成算子的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 |
6.1 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 |
6.1.1 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问题描述 |
6.1.2 直觉模糊集成算子 |
6.1.3 群决策环境下直觉模糊决策粗糙集阈值确定模型 |
6.2 基于直觉模糊集成算子的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机制 |
6.3 实例与比较分析 |
6.3.1 三支直觉模糊群决策在人机任务分配中的应用 |
6.3.2 提出方法与现有方法的比较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成果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8)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对叠图法技术批判的思考与回应 |
1.1.2 学科问题拆分与研究的深化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叠图法的技术演进历程 |
1.5.2 国内外叠图法研究与应用的不同学科领域比较 |
1.5.3 研究评述 |
1.5.4 相关研究与本研究的关系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1.1 叠图法及其相近概念 |
2.1.2 景观要素与因子拆分 |
2.1.3 技术机制 |
2.1.4 技术有效性 |
2.2 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研究 |
2.2.1 学科基本理论 |
2.2.2 系统论及其方法 |
2.2.3 技术系统构成及评价维度 |
2.2.4 相关理论及框架与本研究的关系 |
2.3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与分析框架 |
2.3.1 本研究的理论假设 |
2.3.2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3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构建 |
3.1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叠图法技术框架 |
3.1.1 两大基本版块与八类实践问题 |
3.1.2 技术的基础:景观要素的划分与专题地图的绘制 |
3.1.3 技术的核心:景观要素的重组与专题地图的叠加 |
3.1.4 操作平台的选择 |
3.2 叠加分析:“千层饼”作为蓝本 |
3.2.1 基础:地理空间环境的辨识 |
3.2.2 核心:专题数据的处理 |
3.2.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3 叠加设计:“千层饼”的衍生 |
3.3.1 基础:设计要素的表达 |
3.3.2 核心:设计要素的组合 |
3.3.3 变化:四类典型叠加模板 |
3.4 本章小结 |
4 叠图法的技术机制研究 |
4.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解读 |
4.1.1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构成 |
4.1.2 叠图法技术系统的驱动模式 |
4.2 叠图法对学科实践问题的解决之道 |
4.2.1 叠图法基于的风景园林学科基础思想 |
4.2.2 叠图法技术环节对学科实践问题之响应 |
4.2.3 叠图法对人地关系的理性探索途径 |
4.3 叠图法对景观信息的处理方式 |
4.3.1 分层量化的景观信息记录方法 |
4.3.2 规则导向的景观信息叠加模式 |
4.4 基于机制解读的叠图法技术局限 |
4.4.1 景观系统性的弱化 |
4.4.2 实践问题的思维定势 |
4.4.3 景观信息处理方式的瓶颈 |
4.4.4 技术局限与技术有效性的辩证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研究 |
5.1 基于信效度分析的叠图法技术有效性评价体系构建 |
5.1.1 关键影响因素的提取 |
5.1.2 指标量化与基本分析方法的建立 |
5.1.3 模拟实验平台的选择 |
5.2 叠图法的信效度分析 |
5.2.1 叠加分析的信效度分析 |
5.2.2 叠加设计的信效度分析 |
5.3 叠图法的技术有效性评价及其技术哲学反思 |
5.3.1 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指标量化 |
5.3.2 叠图法应用实例的技术有效性评价 |
5.3.3 叠图法的技术哲学反思 |
5.4 基于技术哲学反思的叠图法优化途径构想 |
5.4.1 基本策略 |
5.4.2 框架构想 |
5.4.3 应用步骤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叠图法可解决的八类实践问题及其方式 |
6.1.2 基于弱还原论驱动的叠图法技术机制 |
6.1.3 叠图法技术有效性的量化评价方法 |
6.2 研究不足与扩展方向 |
6.2.1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
6.2.2 本研究的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9)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沿海城市沉涝灾害 |
1.1.2 地铁系统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1 引言 |
2.2 地铁系统灾害及风险综述 |
2.2.1 建设期常见灾害 |
2.2.2 运营期常见灾害 |
2.2.3 地铁系统灾害特点 |
2.2.4 地铁系统风险分析 |
2.2.5 分析总结 |
2.3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2.3.1 定性评估方法 |
2.3.2 定量预测方法 |
2.3.3 综合评判法 |
2.3.4 分析总结 |
2.4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1 地面沉降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4.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的影响 |
2.4.3 分析总结 |
2.5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现状 |
2.5.1 区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方法 |
2.5.2 地铁系统洪水灾害风险评估 |
2.5.3 分析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系统灾害风险源识别与评估 |
3.1 引言 |
3.2 专家咨询系统 |
3.2.1 传统问卷调查法 |
3.2.2 “1~9 度标”专家系统分析法 |
3.3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3.3.1 传统层次分析法(AHP) |
3.3.2 基于三角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3.4 案例分析 |
3.4.1 工程背景 |
3.4.2 风险因子识别 |
3.4.3 基于专家系统确定模糊判断矩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 |
4.1 引言 |
4.2 基于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2.1 梯形模糊数的概念 |
4.2.2 梯形模糊AHP |
4.3 基于集对分析法的区域地面沉降风险评估 |
4.3.1 集对分析法的原理 |
4.3.2 集对分析模型 |
4.3.3 区间中值集对分析模型 |
4.4 实例应用 |
4.4.1 风险因子识别 |
4.4.2 梯形模糊AHP确定指标权重 |
4.4.3 SPA确定脆弱性等级 |
4.4.4 综合风险 |
4.4.5 分析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基于区间FAHP确定主观权重 |
5.2.1 区间模糊数及区间模糊矩阵的定义 |
5.2.2 区间FAHP求权重 |
5.3 基于投影寻踪法确定客观权重 |
5.3.1 差分进化算法 |
5.3.2 投影寻踪模型 |
5.4 组合权重模糊聚类洪灾风险评估 |
5.4.1 组合权重计算方法 |
5.4.2 模糊聚类模型 |
5.5 实例分析 |
5.5.1 构建评估体系 |
5.5.2 确定评估指标权重 |
5.5.3 组合权重风险分析 |
5.5.4 沉涝灾害风险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情景模拟预测 |
6.1 引言 |
6.2 基于SWMM与 GIS沉涝灾害分析 |
6.2.1 SWMM模型原理 |
6.2.2 SWMM模型与GIS集成 |
6.2.3 SWMM与 GIS沉涝模拟 |
6.3 积水扩散模型 |
6.3.1 积水扩散算法 |
6.3.2 算法的优点 |
6.4 实例研究 |
6.4.1 划分汇水子面积 |
6.4.2 SWMM计算地表径流 |
6.4.3 不同暴雨情景积水分析 |
6.4.4 不同沉降环境积水分析 |
6.4.5 分析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规划对策 |
7.1 引言 |
7.2 地铁系统沉降防治对策建议 |
7.2.1 区域地面沉降防治区划 |
7.2.2 地铁系统沿线沉降防治建议 |
7.3 地面沉降对防汛工程的影响 |
7.3.1 防汛工程沉降特征 |
7.3.2 地面沉降对防汛墙的影响 |
7.4 地铁系统洪灾防控对策建议 |
7.4.1 上海市防洪排涝对策规划 |
7.4.2 地铁系统防洪建议 |
7.4.3 地铁系统站点防洪排涝对策建议 |
7.4.4 地铁系统车站排水措施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地铁系统风险源识别与方法研究 |
8.1.2 地面沉降对地铁系统沉降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3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8.1.4 地铁系统沉涝灾害情景模拟预测研究 |
8.1.5 上海地铁系统安全运营防灾对策建议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附录A 济南地铁建设综合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B 集对分析法计算指标联系度 |
附录C 地面沉降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D 高风险区地铁系统沉降量 |
附录E 地铁系统洪灾风险调查问卷 |
附录F 区间模糊AHP判断矩阵 |
附录G 积水扩散伪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10)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意义 |
2 空间数据的随机不确定性 |
2.1 空间数据随机不确定性的基本理论 |
2.2 空间随机不确定性种类 |
3 空间数据模糊性 |
3.1 空间数据模糊性的来源和性质 |
3.2 空间数据模糊表示 |
3.3 空间数据模糊性处理方法 |
4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
四、GIS中数据不确定性研究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服务的Web-SWMM构建研究[D]. 校大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2]顾及空间插值不确定性的江汉平原耕地生产潜力评价[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时空对象关联关系生成、管理与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D]. 张政.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基于DEM的地貌分类不确定性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D]. 李吉龙. 南京师范大学, 2020
- [5]面向对地观测大数据云服务的天地一体优化方法[D]. 陈黄科.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6]分时电价下废钢铁配料与生产调度集成优化研究[D]. 杨烨. 东南大学, 2019
- [7]三支直觉模糊决策方法及在人机任务分配中的应用研究[D]. 刘久兵. 南京大学, 2019
- [8]叠图法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技术机制及有效性研究[D]. 王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城市地铁系统沉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与防灾对策[D]. 吕海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空间数据不确定性研究进展[J]. 胡圣武,余旭.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