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SRF高频低电平系统预制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亮[1](2020)在《DCPD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模拟核电高温高压水环境的高压釜中测试核电结构材料环境致裂裂纹扩展速率是核电重要结构选材和安全评价的重要工作之一。由于高压釜中特殊环境制约,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裂纹扩展速率的手段相对较少,直流电位降法(Direct Current Potential Drop method,DCPD)是其中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长期以来鉴于DCPD法的裂纹扩展监测依赖进口仪器且价格昂贵,采取自主设计裂纹扩展速率监测系统,以直流电位降法为基础,结合微弱信号放大与抗干扰技术,本研究开展了基于DCPD方法的高压釜环境下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的集成化、国产化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根据直流电位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现状分析,确定了影响裂纹扩展速率监测精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基于翻转直流电位降技术的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以及硬件模块选型、电路设计等工作,搭建并逐步完善了监测系统实验平台。(2)设计了基于STM32的下位机嵌入式系统与上位机软件Labwindows/cvi搭建裂纹监测系统。完成了下位机的电路硬件设计,包括基于STM32F4最小系统电路、供电电路、微弱信号检测电路、通讯电路、信号源辅助电路等。同时,使用Keil MDK平台编写基于UCOSⅢ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的应用代码、采用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完成上位机软件开发、实现了上位机对测试系统的控制等软件设计和开发工作。(3)基于进口通用仪器测得数据、数值模拟实验结果与本文研制监测系统测得数据,研究制定了合理的干扰抑制技术,并利用数字滤波技术进行了仪器性能优化,提高了仪器的可靠性与准确度。(4)研制完成了基于翻转直流电位降技术的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仪,并进行了实验室标定测试,测试精度可达到微伏级,对于0.5T-CT试样,裂纹监测分辨率可达0.1mm,满足裂纹监测仪器的测试需求。
张翔[2](2020)在《射频无源谐振式传感终端的标签设计与集成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作为物联网数据采集的终端,UHF RFID技术可以同时识别多个传感标签,与蓝牙、WIFI等数据通信手段相比,具有低成本、无源低功耗、集成度高、支持数据加密认证的优点,这使RFID技术无疑成为实现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的最佳技术手段。针对电力能源行业提出的“电力行业物联网”的目标以及该行业中RFID技术应用的不足,本文作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子任务,给出了一种将RFID技术与谐振式传感技术结合的框架与电路实现方式,设计了一个检测电网稳定度的无源标签系统。针对电网信息采集和传递的应用环境特点,本文与阅读器承研方共同协定设计通信协议,相对于传统面向物流应用的“二叉树”防碰撞机制,本文创新性提出“点名式”防碰撞机制,在系统设计层面降低了无源标签的工作能耗,提高通信效率,减小了漏读率。通过对比多种谐振结构,谐振传感器件最终选择“三梁音叉”结构,并增加至两层磁致伸缩材料覆盖,得到对0.1T磁场强度变化导致的谐振频移量在2.5%以上的高敏感度传感器件。本文对皮尔斯振荡电路原理进行分析,优化电路结构,振荡电路功耗降低至皮尔斯振荡电路的40.2%,起振速度提高至6.45倍。本文对PCB无源标签完成模块划分,重点设计数字模块,验证该模块设计的协议一致性和功能完整性。文章提出双侧单级子天线的设计,将上、下行通信链路天线分开,结合采用的能量采集电路和无系统时钟下实现的防碰撞机制,将无源传感标签的工作距离提高至3.5m。为了满足量产需求及低成本考虑,本文对标签进行芯片化设计。芯片设计过程针对能量采集电路部分,采用双电荷泵的倍压整流结构,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保证芯片通信距离;同时重点完成对芯片级标签的数字基带模块设计、代码实现,保证其功能完整性。最终该无源标签经过物理设计,得到GDSⅡ版图,数字基带面积缩小至相似功能“国标协议”标签的22.9%,功耗缩小至45.1%,整体芯片版图面积缩小至70%左右。两种标签经过物理设计、系统测试,最终验证本文标签可以对电网的电特性信息进行采集,并实现距离3.5m位置下的数据传递,其功能和性能符合预期设计。
李玉荣[3](2020)在《基于ARM控制的脉冲MIG焊机研究》文中认为脉冲MIG焊接方法具有在较大的电流调节范围内均能实现射滴过渡、焊接飞溅小、弧长短且电弧指向性好适合全位置焊接、焊接过程中热输入低等优点,在薄壁材料和热敏感材料焊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焊机向数字方向发展,国外众多企业推出了带有双脉冲功能的MIG焊机,并通过数字化控制使焊机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了多种焊接方法所需要的电源外特性,真正实现了焊机多功能化。本课题在国内外焊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RM芯片STM32F407作为控制核心,基于等速送丝和占空比调节稳定弧长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台脉冲MIG焊机,为探究焊接电流的其他波形控制技术和多种焊接功能的集成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对主电路的设计原理及相关器件的参数进行了分析,主电路主要包括输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和降压电路、输出整流滤波电路部分,其中焊机的逆变电路选用了软开关全桥逆变结构,显着降低了主电路逆变过程中的开关损耗。其次本文介绍了基于ARM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电路主要包括ARM最小系统设计、电流电压采样电路、脉宽调制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设计、人机交互系统设计、送气和送丝电路等部分。软件程序主要包括主控制程序、脉冲参数实现程序、参数设置与显示程序、恒流控制程序、弧长控制程序、故障保护程序等部分。相比传统单片机和DSP作为主控制芯片的控制系统,本文选用的主控制芯片STM32F407具有丰富的片上资源,控制电路只需要在最小系统基础上做简单的I/O扩展就能满足要求,显着降低了控制电路设计和调试难度,预留了充足的硬件资源用于控制系统改造升级,具有极高的性价比。最后对设计的脉冲MIG焊机进行了调试。焊机调试过程包括控制系统各功能独立测试、空载电压测试、焊机外特性测试、送丝测试和焊接工艺测试。脉冲MIG焊接工艺测试采用了手工焊接方式,手工焊接方法测试焊接过程弧长和电流稳定性更具代表性,焊接过程电流和弧长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熔滴过渡均匀且飞溅很小、参数选择合适时即使没有电弧摆动情况下也能获得均匀鱼鳞纹,焊机各项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目标。
陈东军[4](2019)在《钢绞线力致磁各向异性与电感谐振效应及应力检测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绞线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关键承力部件,不论是成型尚未投入使用的构件,还是已投入运营中的成品都存在获知有效预应力的实际需求。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钢铰线应力无损检测受到工程界和研究界的普遍关注。因钢绞线包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得适于斜拉索索力的动测法、适于残余应力的超声波法以及适于外露结构的应力释放法等应力测试方法均较难用于预应力钢绞线应力测试。为此,在分析预应力钢铰线应力的直接测量技术和间接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本文探索一种基于磁弹效应的钢绞线应力测试方法,推导了应力-磁导率-频率数学物理(力学)关系公式,建立基于磁弹效应的电磁振荡式钢绞线应力测量方法,并完成实验室模型试验验证。不同于常规基于力磁耦合效应的铁磁钢材应力测试方法,本文利用磁弹效应中的应力致磁性能改变效应,将钢铰线直接作为LC振荡电路元件,不需要设置外磁场激励,通过测定振荡电路的电磁谐振频率得出应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应力场与外加磁场的畴转等效性,建立铁磁体应力与应力磁化场的理论关系。以磁导率作为拉力作用下畴转(磁畴壁移动与转动)磁化效应的主要参数,利用应力场的磁弹效应与外磁场对铁磁体磁畴壁结构运动(变形)在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的一致性,开展铁磁晶体的应力致磁各向异性与外磁场下畴转磁化的等效性分析,把应力构建成附加应力磁场,并与外磁场共同参与对铁磁材料的整个技术磁化,形成力磁复合场的耦合作用,附加磁场量化了应力对初始磁导率的影响作用,完善了铁磁材料非线性磁弹性耦合理论。(2)把钢铰线视为是LC振荡电路中具有谐振电感效应的电感元件,分析钢铰线应力、长度、截面形式、尺寸、螺线数和螺线捻距等构造参数对钢绞线电感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钢绞线的单圆大直径有限长导线模型和单层长柱模型等两种电感模型。针对不同应力水平控制下的电感变化,用多元函数偏微分方式进行一阶线性近似处理,将电感变化因素归结为应力、长度和螺旋升角等三个主要因素,并讨论两种模型的适用范围。(3)开展了钢铰线力-磁-电谐振特性的频测应力检测理论研究。把钢铰线在外力作用下的磁弹效应与LC振荡电路中的电感谐振效应机理有机整合,建立了应力-谐振频率关系模型,形成了基于LC电磁谐振原理的力频谐振理论。(4)研制基于磁弹效应的钢绞线应力测试系统样机。开发了以LC电磁振荡电路为硬件架构,采用PGFA处理器编制了 LC振荡电路信号采集、处理与分析软件,研发了基于磁弹效应的钢绞线应力测试系统样机,实现对包含预应力钢绞线的电磁振荡电路谐振频率测试。(5)建立基于磁弹效应的电磁振荡式钢绞线应力测量模型。设计并实施了长度为5米,10米和15米三种规格裸钢绞线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内无粘结钢绞线的电磁振荡式应力测试试验,利用前述电磁振荡电路的钢绞线应力测试系统,建立了钢铰线应力与其谐振频率的试验拟合曲线,裸钢绞线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内无粘结钢绞线的测试结果与理论模型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张凯[5](2019)在《PC构件生产线升降式摆渡车的驱动及同步控制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国内的发展,PC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自动化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论文以PC构件生产线的升降式摆渡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生产线的研究现状以及升降式摆渡车的运行现状的分析,了解到升降式摆渡车在PC构件生产线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在运输模台过程中升降式摆渡车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影响因素对升降式摆渡车进行改进。具体的改进涉及到,修改升降式摆渡车的供电方式,对编码器检测的位置值进行校正,控制两台升降式摆渡车的行走位置、速度同步。论文首先介绍升降式摆渡车的生产环境和工作流程、升降式摆渡车的结构以及进行运输模台的工作时的要求,根据对升降式摆渡车的运行要求,提出对升降式摆渡车整体的改进方案,并对部分部件进行选型。其次,将超级电容作为车载的储能装置对升降式摆渡车进行供电,介绍超级电容的储能原理并构建储能系统。超级电容通过充电滑线分段进行充电,将分段距离作为摆渡车设定的行走距离,并结合升降式摆渡车的运行参数,对所需的超级电容的容量进行计算。然后,通过对无源RFID的应答器部分所做的改进,构成一种新型的无源型RFID校正装置,通过使用校正装置对编码器检测的位置值进行定点校正,降低升降式摆渡车检测过程中出现的累积误差。最后,为了降低两台升降式摆渡车之间的行走位置差、速度差,对升降式摆渡车的行走同步控制系统进行研究,结合校正装置来分析同步控制方案,采用模式切换策略,使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对两台摆渡车进行调节。再对升降式摆渡车的同步控制进行Simulink仿真,仿真结果可以实现摆渡车要求的同步目标。为了进一步验证,通过搭建测试平台,并分析超级电容的电压、位置校正的结果和控制行走同步的位置速度差值变化等数据,来验证改进装置以及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并说明改进后与目前现状的区别。
赵凡[6](2019)在《超声辅助磨削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抗氧化、高比模量和比强度、耐腐蚀等一系列优良的材料属性,在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大量的使用需求。由于SiCf/SiC复合材料脆性大、非均质、各向异性等材料特征,在传统机械加工中会产生崩边、毛刺、纤维脱粘、纤维脆断等加工损伤,这些加工损伤直接影响材料的使用性能,同时其加工损伤形成机制也亟待探究,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超声辅助磨削加工是在传统数控机床上集成超声振动系统,在传统磨削加工中引入高频超声振动,改变了磨粒与工件之间的作用机制,能够降低磨削力、提高加工质量、减少砂轮磨损,已被证实适用于硬脆材料的加工。但SiCf/SiC复合材料的超声辅助磨削在国内外鲜有研究,材料表面质量评价标准也有待确定。本文对SiCf/SiC复合材料开展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研究,并与普通磨削加工相比较,对其在超声辅助磨削加工中材料去除机理、磨削力、磨削后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等进行探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SiCf/SiC复合材料等硬脆材料的超声辅助磨削中超声电源快速动态响应、大功率、高频率等性能要求,首先对超声电源进行硬件和软件上的优化设计,提高了超声电源的输出功率和工作频率,同时加快了谐振点的跟踪速度和输出超声振幅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2)通过观测单颗磨粒划擦后的划痕形貌,探究了该材料在普通磨削和超声辅助磨削中的加工机理,得出材料以脆性断裂为主,同时超声辅助磨削能够降低纤维的断裂尺寸、减少纤维的剥落、以及弱化材料各向异性带来的加工难点。(3)搭建SiCf/SiC复合材料超声辅助磨削加工试验平台,探究了磨削过程中工艺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规律,同时进行了砂轮磨损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磨削加工可以有效降低磨削力,减少砂轮的磨损和堵塞,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和刀具的使用寿命。(4)对SiCf/SiC复合材料磨削加工后的表面质量进行探究,通过观测磨削后材料表面的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发现材料表面破坏形式以SiC纤维阶梯状脆性断裂为主,并且超声辅助磨削可以显着减少崩边、毛刺、纤维剥落等加工损伤。同时确定了三维表面粗糙度Sa作为材料表面粗糙度的评价标准,并探究了工艺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合适的超声振幅可以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
冯曦[7](2019)在《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互电子音乐的作品创作和技术理论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已得到广泛发展,而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属于交互式电子音乐中的一个分支,其发展背景具有双重性,不但涉及艺术创作上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还涉及人机交互技术的跨学科应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交互电子音乐的视角对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的技术手段进行总结与梳理,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对建造整套基于传感器通信模块和交互电子音乐程序模块的增强型小提琴交互电子音乐演奏系统进行探索,并分析人性化演奏在交互电子音乐作品设计中的具体表现。其研究意义包括弦乐器交互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方式的理论导向意义和完整创建增强型弦乐器演奏系统构架的实践意义。从交互电子音乐的发展角度来看,弦乐器作为人性化表达力极强的乐器,其演奏的声音和技术动作自身就具备较多的可交互元素,当提取了这些元素的参数后,可以更加有效地对交互电子音乐诸多模块进行驱动、触发和控制,成为传统声学乐器和交互电子音乐结合实验中的成功范例。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交互电子音乐起源的历史背景、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创作观念的形成原因、弦乐器演奏中可交互要素的发掘与分析、完整的用于交互电子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增强型小提琴系统构建、适用于弦乐器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创建、相关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分析等。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法等。本研究主要价值和最终结果是完成三个板块(选取传感器模块,建立通信路由,设计交互电子音乐模块)的创建,形成完整可行的增强型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以满足作曲家和弦乐器演奏者在实验性交互电子音乐创作和表演方面的需求。该成果也可以进一步移植到音乐教育、舞台演出等方面进行拓展应用。
曹新愿[8](2017)在《基于磁性方法的多功能无损检测传感器研究》文中指出以钢为主的铁磁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机械机电、冶金矿产、石油化工、水利水电、交通运输等众多行业,已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随着工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精密与重载机械设备越来越多,然而大多设备都是工作在高速、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中,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各种损伤,进而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发生灾难性后果。因此,对铁磁性材料损伤进行准确、快速、高效的检测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无损检测技术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其种类繁多,各有各的技术特点与应用范围,而磁性无损检测技术对于铁磁性材料的检测可谓有先天性的优势,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在对磁记忆检测、漏磁检测和巴克豪森噪声检测进行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基于磁性方法的多功能无损检测传感器的研究思路,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据三种磁检测方法的机理与特点,研制出了多功能的检测传感器,包括信号接收、移动磁化、激励信号产生与控制等部分。信号接收部分由7组信号接收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测量X方向和Z方向两个信号。移动磁化部分主要由6个励磁线圈组成,可在被检材料内形成旋转磁场。激励信号产生与控制部分采用DDS技术合成频率、相位可变的激励正弦波信号。制作了45钢实验试件,试件表面预制了残余应力带和不同角度的7个裂纹。确定了实验参数、信号处理方法,搭建了检测系统并设计了检测实验。分别利用三种方法依次进行检测,并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磁记忆扫查检测可以识别出应力和裂纹的存在,强化磁记忆检测提高了灵敏度,检测结果更稳定,漏磁检测可以对任意角度的裂纹进行识别,巴克豪森噪声检测可以对应力进行初步定量化评估。利用三种方法的配合可以对试件的应力和裂纹损伤状态进行良好的评估。
唐兴海[9](2016)在《低电平上层应用软件的研究》文中指出电子直线加速器在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在同步辐射光源和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都是采用它作为注入器,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到束流品质。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是加速器中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消除和补偿加速器遇到的各类噪声带来的误差的作用。从而使加速器能够产生合乎要求、品质优良的束流,确保加速器的性能满足或优于指标要求。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承建的巴西Sirius光源直线加速器整机工程项目和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都在紧张有序建设之中,开发一个通用、鲁棒、高效、可扩展性好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作者所在的开发小组的目标。电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的研发是一个较复杂的课题,需要很好的团队合作才能完成。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出系统的软件架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采用了模块化、层次化、接口化的方法,使得开发的软件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复用性。调研和分析了加速器会遇到的各类噪声,它们产生的原因,它们的危害,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根据各类噪声的特性,并结合我们的加速器的特点,制定控制方案和策略。研究和开发各个控制功能模块,包括该模块涉及的原理,可能会有的各种实现方法,分析各方法的性能,确定采取哪种方法,然后编写代码,并进行调试。对于频率调谐模块,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实现了频率调谐的功能,用到了两种算法,分别是最小二乘法和PI算法;对于补偿束流负载的模块,研究了其补偿原理,对相关公式进行了推导,模拟了补偿束流负载的过程和补偿效果;对于速调管非线性,对比和分析了常用的几种补偿方法的效果,最终选择了效果最好的方法:查找表和线性插值结合的方法,详细地讲述了实现这一方法的步骤;对于矢量调制器的校准模块,在分析了原因和必要性的基础上,详细的介绍了所采用的方法:二维查找表和线性插值结合的方法,详细的介绍了我实现矢量调制器校准的步骤,对软件进行了调试,获得并分析在一些输入下的相应输出。另外,开发出的控制系统在加速器上进行调试和检验是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已将频率调谐模块添加到控制系统中,并在巴西Sirius光源直线加速器实验装置上进行了调试和实验,包括以下内容:电机调谐标定、PI参数整定、测量阶跃响应曲线、测试系统长期稳定性。对所得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频率调谐的功能都是有效的,说明我们采用的软件架构是切实可行的。未来系统会被进一步优化,更多的控制功能模块也会被添加到控制系统中。
张翔宇[10](2016)在《中国民族乐器采样音色低音音域拓展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以实验设计的方式和逻辑展开。采用数字化采样变调的方式,将现有的几种中国民族乐器音色采样之低音音域加以拓展,通过客观声学分析和主观听觉评判,层层筛选,挑选出与本项研究最为相关的变调算法以及音色,即,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乐器采样音色、频谱等特征,并且通过人的主观听辨,感知与该乐器原有音域音响实现自然过渡的变调算法和方法,并据此拓展各音色采样,探寻中国民族乐器特有的音色特征,保留对应的音色采样。在此之后,将这些音色制作成为数字采样音源,通过电子音乐的制作方式运用于作品之中,以探索音域拓展后的中国民族乐器音色在民族器乐合奏中是否具备一定的可行性,研究对比其在相关作品中,低音乐器在音响等方面运用的异同。本文集实验、分析、创作、创造、探讨于一体,共分为六个部分。前言部分指出论文宗旨和实验设计思路,介绍课题提出的的缘起、研究意义。第一部分简要回顾了中国民族低音改良乐器的历史沿革,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了应用变调算法的各类软硬件,简要介绍了实验工具以及其他实验标准。第二部分为乐器采样的拓展实验,分为三个章节陈述,每一个章节对应一组大型实验,各章节之间环环相扣:其中第一章介绍变调方法的筛选,从15个应用平台中,挑选出变调方法,使用研发的波形,筛选出满足实验目标的变调方法进入下一章节;第二章介绍了乐器采样的采集情况,规划、制定了主观评测的具体采样拓展方案,并根据现有的17件乐器采样素材,依次带入上一章节筛选出的变调方法进行主观评价,满足实验需求的音色将进入下一章节。第三章节将对拓展后的音色做客观定量分析,结合西洋低音乐器采样做声学分析,探讨中国民族乐器与其在声学中的区别,总结发现特有的主客观规律现象,挑选出满足该条件的拓展音色采样。第三部分为拓展采样的应用,介绍拓展音色音源的制作方法,通过电子音乐的制作手段,将筛选后的音色应用到实际的作品之中进行检验,体裁包括:中国民族室内乐、小型编制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其他相关体裁,对音色的应用情况进行主客观评估。第四部分对文中存留下来的相关问题和观点做出思考和讨论。最后,将对科研成果进行总结,对文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归纳,提出对课题未来发展的展望。
二、SSRF高频低电平系统预制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SRF高频低电平系统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DCPD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纹监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 裂纹扩展速率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裂纹扩展监测中监测信号的理论基础 |
2.1 裂纹扩展监测原理 |
2.2 电位降法测裂纹的可行性研究 |
2.3 直流电位降法测裂纹的数值标定 |
2.4 微弱信号测量原理 |
3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1.1 系统设计指标 |
3.1.2 功能需求 |
3.1.3 系统架构设计 |
3.1.4 系统功能分析 |
3.2 中央控制模块设计 |
3.2.1 STM32F429主控单元 |
3.2.2 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 |
3.2.3 电源供电模块 |
3.2.4 通讯模块 |
3.3 滤波电路设计 |
3.4 数据采集电路设计 |
3.5 电流换向模块设计 |
3.6 温度控制模块设计 |
3.7 裂纹扩展模拟装置设计 |
3.8 集成电路设计与实现 |
3.9 本章小结 |
4 算法设计与系统软件实现 |
4.1 虚拟仪器开发 |
4.1.1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1.2 裂纹监测系统测试平台的需求分析 |
4.1.3 用户交互层功能实现 |
4.1.4 裂纹监测系统软件初始化 |
4.1.5 通讯协议 |
4.1.6 算术平均值滤波 |
4.1.7 误差补偿 |
4.2 单片机软件开发 |
4.2.1 Keil UV5开发环境 |
4.2.2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4.2.3 滤波算法 |
4.2.4 信号采集 |
4.2.5 定时功能 |
4.2.6 串口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
4.2.7 PID温控算法 |
4.3 本章小结 |
5 监测系统功能测试及验证 |
5.1 裂纹监测系统测试 |
5.1.1 测试方案 |
5.1.2 实验平台搭建 |
5.2 裂纹监测系统测试实验 |
5.2.1 静态裂纹测试实验 |
5.2.2 动态裂纹模拟测试实验 |
5.3 实验数据分析 |
5.3.1 滤波方法的影响 |
5.3.2 采样频率分析 |
5.3.3 稳定性 |
5.3.4 第一代测试仪器对比分析 |
5.3.5 恒流源输入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2)射频无源谐振式传感终端的标签设计与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贡献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谐振式传感终端及系统分析 |
2.1 无源式RFID系统架构 |
2.2 谐振式传感器件结构 |
2.2.1 磁致伸缩材料及特性参数 |
2.2.2 音叉谐振器特性分析 |
2.2.3 谐振式传感器结构和设计原理 |
2.3 自主接口协议设计 |
2.3.1 阅读器到标签的下行通信链路 |
2.3.2 标签到阅读器的上行通信链路 |
2.3.3 链路时序参数设计 |
2.4 小结 |
第三章 谐振式传感终端的标签设计 |
3.1 谐振式传感器和振荡电路设计 |
3.1.1 谐振式传感器 |
3.1.2 振荡电路设计 |
3.1.3 谐振式传感器 |
3.2 PCB板级标签及基带设计 |
3.2.1 PCB板级标签架构 |
3.2.2 PCB板级标签的数字模块设计 |
3.2.3 PCB板级标签的天线设计 |
3.2.4 PCB板级标签的射频/模拟电路模块 |
3.3 芯片级标签及基带设计 |
3.3.1 芯片级标签架构 |
3.3.2 芯片级标签的数字基带设计 |
3.3.3 芯片级标签的模拟/射频模块 |
3.4 系统低功耗设计 |
3.4.1 系统的功耗分析 |
3.4.2 空间能量耗散的理论计算 |
3.4.3 PCB板级标签低功耗设计 |
3.4.4 芯片级标签的低功耗设计 |
3.5 小结 |
第四章 PCB板级标签的物理实现及系统验证 |
4.1 PCB板级标签的物理实现 |
4.1.1 PCB原理图的绘制 |
4.1.2 手动布局布线 |
4.2 PCB板级标签验证 |
4.2.1 测试环境搭建 |
4.2.2 单独功能验证 |
4.2.3 整体功能验证 |
4.3 小结 |
第五章 芯片标签的物理实现及验证 |
5.1 芯片级标签的物理实现 |
5.1.1 数字基带的综合 |
5.1.2 标签的物理设计 |
5.2 芯片级标签验证 |
5.2.1 测试环境搭建 |
5.2.2 标签功能验证 |
5.3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ARM控制的脉冲MIG焊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数字化焊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章 主电路设计分析 |
2.1 焊机总体设计与分析 |
2.2 电磁兼容设计 |
2.3 三相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2.3.1 三相整流器件选择 |
2.3.2 滤波电容选择 |
2.4 逆变电路设计 |
2.4.1 逆变电路工作方式 |
2.4.2 逆变电路开关器件的选择 |
2.4.3 逆变电路中电容和可饱和电感的选择 |
2.5 变压器设计 |
2.5.1 磁芯设计 |
2.5.2 变压器绕组设计 |
2.6 输出整流滤波电路设计 |
2.6.1 输出整流电路的选择 |
2.6.2 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
2.6.3 轻载和空载时软开关逆变的实现 |
2.6.4 输出滤波电路设计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主控制电路设计 |
3.2 主控制芯片的选择和硬件资源分配 |
3.3 主控制芯片的最小系统 |
3.3.1 系统时钟电路设计 |
3.3.2 系统复位电路设计 |
3.3.3 内部电源监视器 |
3.3.4 程序下载与调试接口电路 |
3.3.5 启动电路设计 |
3.4 电流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3.4.1 焊接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3.4.2 焊接电压采样电路设计 |
3.5 脉宽调制电路设计 |
3.6 IGBT驱动电路设计 |
3.7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3.7.1 焊接参数存储与显示 |
3.7.2 焊机操作界面设计 |
3.8 送气电路设计 |
3.9 送丝电路设计 |
3.10 焊机保护电路设计 |
3.11 CAN总线通信电路设计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开发环境及控制系统软件功能综述 |
4.2 主控制程序设计 |
4.3 焊接过程脉冲电流的实现方法 |
4.4 参数设置与显示程序设计 |
4.5 闭环控制的实现 |
4.5.1 恒流控制的实现 |
4.5.2 弧长控制的实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机调试及分析 |
5.1 控制系统测试 |
5.1.1 参数设置与显示界面测试 |
5.1.2 驱动信号产生与隔离放大电路测试 |
5.1.3 PI控制环节的模拟仿真 |
5.1.4 焊机保护系统调试 |
5.2 整机调试 |
5.2.1 空载电压测试 |
5.2.2 外特性测试 |
5.2.3 送丝速度测试 |
5.2.4 焊接工艺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钢绞线力致磁各向异性与电感谐振效应及应力检测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发展 |
1.1.2 预应力损失造成的工程病害及实例 |
1.1.3 预应力时变性和有效应力检测 |
1.1.4 预应力检测常用方法和本文研究意义 |
1.2 现有预应力检测原理和技术概述 |
1.2.1 预应力直接检测技术 |
1.2.2 预应力间接检测技术 |
1.3 力磁效应用于铁磁构件应力检测及工程实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铁磁材料铁磁学基本理论和磁弹效应分析 |
2.1 引言 |
2.2 铁磁材料技术磁化基本理论 |
2.2.1 磁性材料磁畴能量理论 |
2.2.2 铁磁材料技术磁化和基本参量 |
2.3 铁磁材料起始磁导率计算的方法原理 |
2.3.1 单轴各向异性磁化模式 |
2.3.2 可逆壁移磁导率计算 |
2.3.3 畴转磁导率计算 |
2.4 应力对铁磁材料磁性能的影响 |
2.4.1 应力致磁各向异性分析 |
2.4.2 应力-磁化性能效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力场-磁场等效模式的应力-磁导率关系 |
3.1 前言 |
3.2 外部应力与磁导率关系 |
3.2.1 力场和磁场等效性分析 |
3.2.2 基于等效法的应力与磁导率关系 |
3.3 力磁耦合作用下铁磁体磁化响应行为 |
3.3.1 力场和磁场对磁化性质的耦合作用 |
3.3.2 等效场模式或多场耦合作用磁参数相关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钢绞线电感效应和LC并联电磁回路 |
4.1 前言 |
4.2 钢铰线构造特点和力学性能 |
4.2.1 钢铰线结构特点 |
4.2.2 螺线结构与力学性能 |
4.3 钢铰线电感性分析及自感计算模型 |
4.3.1 钢铰线电感元件适用性分析 |
4.3.2 钢铰线电感计算简化模型 |
4.4 钢铰线电感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4.5 拉伸作用对钢铰线电感量的影响 |
4.6 LC并联回路和谐振特性 |
4.6.1 LC电路电磁振荡过程及电学量变化 |
4.6.2 LC并联谐振回路频率特性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磁谐振效应的应力-频率关系模型和测试系统 |
5.1 前言 |
5.2 电磁谐振效应的钢铰线应力-频率关系模型 |
5.3 钢铰线LC电磁振荡应力测试系统研制 |
5.3.1 系统设计和总体组成 |
5.3.2 硬件系统模块设备组成 |
5.3.3 软件系统开发与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裸筋钢铰线应力-频率谐振关系试验 |
6.1 前言 |
6.2 验证试验方案 |
6.2.1 试验方案 |
6.2.2 测试仪器设备与检测平台搭建 |
6.2.3 轴向拉伸应力加载及频率采集方案 |
6.3 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
6.3.1 试验数据相关性拟合 |
6.3.2 钢绞线力频特性分析 |
6.4 温度变化对力频谐振状态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无粘结混凝土梁钢铰线力频特性试验 |
7.1 前言 |
7.2 混凝土梁钢铰线力频谐振理论研究 |
7.2.1 混凝土梁钢铰线力频谐振关系 |
7.2.2 竖向荷载下钢铰线力频谐振关系 |
7.3 混凝土梁钢铰线拉应力-频率测定试验 |
7.3.1 混凝土短梁设计与制作 |
7.3.2 试验系统平台搭建 |
7.3.3 钢铰线轴向张拉力频试验 |
7.4 竖向荷载下混凝土梁钢铰线应力测试 |
7.4.1 竖向荷载循环加载方案 |
7.4.2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7.4.3 竖向荷载下破坏试验 |
7.5 无粘结混凝土梁竖向加载过程有限元模拟分析 |
7.6 无粘结混凝土梁钢铰线力频特性分析 |
7.6.1 外力拉伸下梁内钢铰线力频特性分析 |
7.6.2 竖向荷载下梁内钢铰线力频特性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8.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5)PC构件生产线升降式摆渡车的驱动及同步控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装配式建筑及预制构件的国内外现状 |
1.2.2 生产线的国内外现状 |
1.2.3 升降式摆渡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升降式摆渡车的介绍 |
2.1 升降式摆渡车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流程 |
2.2 升降式摆渡车的结构 |
2.3 升降式摆渡车与模台的位置关系 |
2.4 升降式摆渡车的整体改进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超级电容的升降式摆渡车储能系统 |
3.1 超级电容储能原理 |
3.2 超级电容储能系统 |
3.2.1 超级电容充电部分 |
3.2.2 超级电容放电部分 |
3.3 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容量计算 |
3.3.1 超级电容的使用要求 |
3.3.2 超级电容选型 |
3.3.3 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容量计算 |
3.3.4 超级电容串并联组合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新型无源RFID的校正装置 |
4.1 RFID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
4.2 新型无源RFID校正装置 |
4.2.1 光电开关 |
4.2.2 应答器 |
4.2.3 阅读器 |
4.3 新型RFID校正装置的工作过程 |
4.4 校正装置的安装要求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升降式摆渡车行走同步控制策略研究 |
5.1 升降式摆渡车行走同步控制系统 |
5.2 基于模式切换的行走同步控制策略 |
5.3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速度调节 |
5.3.1 自适应模糊PID控制 |
5.3.2 基于自适应模糊PID的控制器 |
5.4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跟踪基准车调节 |
5.4.1 模型预测控制 |
5.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同步控制器 |
5.5 行走同步控制仿真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升降式摆渡车同步控制系统测试分析 |
6.1 升降式摆渡车的运行场景 |
6.2 升降式摆渡车的安装 |
6.3 升降式摆渡车的测试 |
6.3.1 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的测试 |
6.3.2 新型RFID校正装置的测试 |
6.3.3 两车行走同步的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超声辅助磨削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iC_f/SiC复合材料的特点与应用 |
1.1.1 SiC_f/SiC复合材料的特点 |
1.1.2 SiC_f/SiC复合材料的应用 |
1.2 SiC_f/SiC复合材料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 超声辅助加工技术应用及发展现状 |
1.3.1 超声辅助加工技术的系统组成和原理 |
1.3.2 超辅助加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2 超声辅助磨削加工中超声电源的研制 |
2.1 超声电源总体设计 |
2.2 超声电源硬件电路系统研制 |
2.2.1 超声信号发生模块 |
2.2.2 逆变功放电路模块 |
2.2.3 匹配电路模块 |
2.2.4 反馈信号采集模块 |
2.3 超声电源软件系统开发 |
2.3.1 扫频及频率自动跟踪算法 |
2.3.2 超声振幅恒定控制算法 |
2.4 超声电源性能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3 单颗磨粒超声辅助划擦SiC_f/SiC复合材料试验研究 |
3.1 单颗磨粒划擦试验设计 |
3.1.1 划擦试验平台 |
3.1.2 试验材料与划擦工具 |
3.1.3 划擦试验参数 |
3.2 普通划痕形貌观测及去除机理分析 |
3.3 超声划痕形貌观测及去除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超声辅助磨削SiC_f/SiC复合材料磨削力研究 |
4.1 试验平台与测量设备 |
4.2 磨削力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超声振幅对磨削力的影响 |
4.2.2 磨削深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4.2.3 进给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4.2.4 磨削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 |
4.3 砂轮磨损 |
4.4 本章小结 |
5 超声辅助磨削SiC_f/SiC复合材料表面质量研究 |
5.1 SiC_f/SiC复合材料磨削加工表面宏观缺陷 |
5.2 SiC_f/SiC复合材料磨削后微观形貌特征 |
5.3 SiC_f/SiC复合材料超声辅助磨削表面粗糙度试验研究 |
5.3.1 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 |
5.3.2 SiC_f/SiC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评价标准 |
5.3.3 工艺参数对SiC_f/SiC复合材料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交互式电子音乐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本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发展概况暨文献综述 |
一、国内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研究概况 |
二、国外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研究概况 |
三、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创作概况 |
第四节 课题意义 |
一、适用于弦乐器的人机交互技术应用发展的梳理与展望 |
二、增强型弦乐器系统设计技术的深度探索 |
三、与弦乐器相关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设计和作品创作思维分析 |
四、传统乐器与计算机交互作品的内在审美诉求 |
五、弦乐器演奏与计算机交互技术的应用空间研探 |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性 |
一、弦乐器演奏与计算机交互机制的解析 |
二、适用于弦乐器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设计及其思维分析 |
三、弦乐器表达方式在交互音乐作品设计中的具体表现与实施 |
第一章 弦乐器相关交互电子音乐创作观念 |
第一节 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发展的必然性 |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传统音乐形态的嬗变 |
二、电子音乐交互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推动 |
三、交互控制器和数字化交互平台技术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对西方古典音乐观念的拓展 |
一、对弦乐器音色特性和演奏法的拓展 |
二、对传统古典音乐作曲观念的拓展 |
第三节 对传统电子音乐模式的超越 |
一、关于“传统电子音乐”的指代 |
二、交互式电子音乐相对传统电子音乐的变革 |
第四节 物联网和智能化观念的跨界渗透 |
一、物联网观念对交互电子音乐的影响 |
二、人工智能与交互电子音乐发展的展望 |
第二章 基于弦乐器演奏特征的可交互要素分析 |
第一节 弦乐器音色变化形态 |
一、常规音色形态分析 |
二、弦乐器产生的噪音与乐音 |
三、拨奏音色形态 |
第二节 弦乐器音强与音高变化形态 |
一、音强变量 |
二、音高变量 |
第三节 肢体运动形态 |
第四节 运弓与琴体位置变化形态 |
一、右手运弓位置变化形态 |
二、琴体位置变化形态 |
第五节 手指部位的控制变化 |
一、左手指的压力和位移 |
二、右手指运弓压力 |
第三章 增强型弦乐器交互电子音乐系统的硬件架构搭建 |
第一节 系统的总体构造 |
一、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二、功能模块设计的细化方案 |
第二节 传感控制器的选择和使用策略 |
一、传感器作为交互控制器的技术发展和使用原则 |
二、本系统中主要传感器的使用策略 |
三、本系统传感器装置的安装设计 |
四、其它尚未成熟应用于增强型乐器系统的传感方式 |
第三节 单片机平台通信路由的搭建 |
一、交互开发平台单片机发展状况 |
二、本系统Arduino平台的通信路由搭建 |
第四节 增强型弦乐器系统的比较研究 |
一、与采用琴体加装“传感器+单片机”模式系统之比较 |
二、与采用增强型琴弓模式系统之比较 |
三、演奏者体验的比较研究 |
第四章 适用于弦乐器演奏的交互电子音乐模块设计 |
第一节 侦测与触发模块设计 |
一、交互数据的分类与准备 |
二、音高侦测与触发 |
三、音强侦测与触发 |
四、音符时值侦测与触发 |
五、实时节奏侦测与回放触发 |
六、手势侦测与触发 |
第二节 声音的实时录制、播放与合成 |
一、声音录制与播放 |
二、音频实时粒子化合成 |
三、调制与合成模块的使用 |
第三节 音频效果实时处理模块设计 |
一、重叠与延时 |
二、声像控制及其随机化处理 |
三、滤波及其参数自动化 |
四、音频变调与实时和声 |
五、效果参数预设值与整体渐变 |
六、使用第三方效果器插件 |
第四节 用户界面设计 |
第五节 模块组合使用的案例分析 |
第五章 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作品分析 |
第一节 格里塞《序幕》中提琴与实时交互电子音乐版本分析 |
一、声学共振版本概述 |
二、中提琴与实时交互电子音乐版本解析 |
三、分析小结 |
第二节 玛丽木村增强型小提琴作品《Vitessimo》案例分析 |
一、关于IRCAM增强型小提琴系统 |
二、作品结构分析 |
三、运弓动作的交互机制解析 |
四、分析小结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本研究尚未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基于磁性方法的多功能无损检测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无损检测概述 |
1.3 磁记忆检测技术概述 |
1.3.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3.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3.3 磁记忆检测技术特点 |
1.4 漏磁检测技术概述 |
1.4.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4.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4.3 漏磁检测技术特点 |
1.5 巴克豪森噪声检测技术概述 |
1.5.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
1.5.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
1.5.3 巴克豪森噪声检测技术特点 |
1.6 多功能磁性无损检测装置概述 |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磁性无损检测技术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铁磁学理论基础 |
2.3 磁记忆检测技术理论研究 |
2.3.1 磁致伸缩效应 |
2.3.2 磁记忆效应机理 |
2.3.3 磁记忆检测机理 |
2.3.4 强化磁记忆检测机理 |
2.4 漏磁检测技术理论研究 |
2.4.1 漏磁检测原理 |
2.4.2 漏磁场的计算 |
2.5 巴克豪森噪声检测技术理论研究 |
2.5.1 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产生 |
2.5.2 巴克豪森效应与应力的关系 |
2.5.3 巴克豪森噪声信号的影响因素 |
2.6 多功能无损检测传感器可行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功能传感器结构设计 |
3.1 引言 |
3.2 信号接收模块组合设计 |
3.2.1 各向异性磁阻元件(AMR) |
3.2.2 HMC1021 磁阻元件 |
3.2.3 组合阵列设计 |
3.3 磁化模块设计 |
3.3.1 磁化模块结构设计 |
3.3.2 旋转磁场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功能传感器软硬件设计 |
4.1 引言 |
4.2 信号产生与控制模块设计 |
4.2.1 DDS技术与工作原理 |
4.2.2 硬件结构设计 |
4.3 程序设计 |
4.3.1 Keil uVision4 集成开发环境 |
4.3.2 程序总体设计 |
4.3.3 正弦波数表获取与相位调节 |
4.4 电源模块 |
4.5 功率放大模块 |
4.6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4.7 数据采集卡 |
4.8 数据采集软件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试件制备 |
5.3 实验参数选择 |
5.3.1 激励频率 |
5.3.2 激励电压 |
5.3.3 采样频率 |
5.4 信号处理 |
5.4.1 磁记忆与漏磁信号处理 |
5.4.2 巴克豪森噪声信号处理 |
5.5 检测实验系统 |
5.6 实验方案设计 |
5.7 结果分析 |
5.7.1 磁记忆信号分析 |
5.7.2 强化磁记忆信号分析 |
5.7.3 漏磁信号分析 |
5.7.4 巴克豪森噪声信号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9)低电平上层应用软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Sirius光源 |
1.1.2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
1.2 直线加速器低电平控制系统 |
1.2.1 直线加速器低电平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2.1.1 BEPCII直线加速器相控系统 |
1.2.1.2 德国DESY实验室数字低电平控制系统 |
1.2.1.3 美国LBNL实验室数字低电平控制系统 |
1.2.1.4 商业定制的低电平控制系统 |
1.2.2 直线加速器低电平控制发展趋势 |
1.3 课题工作内容 |
1.4 论文意义与创新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系统架构 |
2.1 硬件组成及架构 |
2.1.1 Micro TCA低电平控制器 |
2.1.2 其它硬件及参数 |
2.2 软件设计与架构 |
2.2.1 EPICS控制系统 |
2.2.1.1 EPICS的体系结构 |
2.2.1.2 EPICS的的特性与优点 |
2.2.1.3 EPICS的软件结构 |
2.2.1.4 通道访问 |
2.2.1.5 IOC软件 |
2.2.1.6 OPI层的软件 |
2.2.2 巴西Sirius光源直线加速器控制系统软件架构 |
第3章 控制策略及算法 |
3.1 控制功能分析 |
3.2 选择和制定适合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方案 |
3.3 各个控制模块 |
3.3.1 频率调谐 |
3.3.1.1 利用失谐相角的方法 |
3.3.1.2 利用RF Decay的方法 |
3.3.1.3 PID算法 |
3.3.2 束流负载的补偿 |
3.3.2.1 背景原理 |
3.3.2.2 补偿束流负载的方法 |
3.3.2.3 补偿过程及结果 |
3.3.3 速调管(Klystron)线性化 |
3.3.3.1 背景原理 |
3.3.3.2 转移特性的获取 |
3.3.3.3 线性化 |
3.3.4 矢量调制器校准 |
3.3.4.1 背景原理 |
3.3.4.2 建立矢量调制器的模型 |
3.3.4.3 校准的方法及结果 |
3.4 总结 |
第4章 实验及结果 |
4.1 电机调谐标定 |
4.2 PI参数整定 |
4.3 测量阶跃响应曲线 |
4.4 测试系统长期稳定性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中国民族乐器采样音色低音音域拓展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论文宗旨及实验设计思路 |
0.2 课题的提出 |
0.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0.3.1 实际应用 |
0.3.2 理论意义 |
第一部分 相关课题的研究及本课题参数标准 |
1.1 概述 |
1.2 中国民族低音乐器改革回顾及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1.3 国内外变调算法及原理的研究 |
1.4 采样变调工具列举 |
1.4.1 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 |
1.4.2 音频编辑处理软件 |
1.4.3 采样器 |
1.4.4 交互式电子音乐制作软件 |
1.4.5 基于语音合成的数字建模软件 |
1.5 实验工具 |
1.6 其他标准说明 |
1.7 本部总结 |
第二部分 乐器采样的拓展 |
2.0.1 概述 |
2.0.2 本部分的实验目标 |
第一章 变调方法的筛选 |
2.1.1 概述 |
2.1.2 环境和设备器材的设定 |
2.1.3 设备电平的校准 |
2.1.4 全倍频同振幅波的研制方法 |
2.1.5 变调方法的筛选实验 |
2.1.6 变调方法的二次筛选 |
2.1.7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乐器采样的音域拓展及主观评测 |
2.2.1 概述 |
2.2.2 乐器采样的收集 |
2.2.3 乐器音域拓展的方案 |
2.2.4 乐器音域拓展实验 |
2.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音色拓展后的客观定量分析及筛选 |
2.3.1 概述 |
2.3.2 几件西洋低音乐器的声学分析 |
2.3.3 中国民族乐器采样的声学特色分析 |
2.3.4 拓展音色的选取及分析 |
2.3.5 本章总结 |
第三部分 拓展采样的应用实践 |
3.1 概述 |
3.2 虚拟乐器采样音源的制作 |
3.3 应用拓展采样进行的音乐制作和分析 |
3.3.1 中国民族室内乐体裁的制作与分析 |
3.3.2 中国民族管弦乐体裁的制作与分析 |
3.3.3 其他应用拓展的尝试 |
3.4 本部总结 |
第四部分 思考·讨论 |
4.1 概述 |
4.2 思考·讨论 |
4.2.1 关于拓展音色的审美意义 |
4.2.2 中国民族改良乐器音色与拓展音色的声谱特征是否吻合 |
4.2.3 拓展音色虚拟乐器的应用建议 |
4.2.4 筛选的变调方法其他应用举例 |
4.2.5 筛选的变调方法其他验证方式列举 |
4.2.6 拓展音色在舞台应用中的建议 |
4.2.7 其他听众对拓展音色的评价 |
第五部分 结语 |
5.1 科研成果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使用的音高标记与频率数值对应关系表 |
附录2 自建国至今的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研制项目 |
附录3 国家或省市级民族乐器低音拉弦乐器使用情况 |
附录4 变调筛选的设备连接和具体实验步骤 |
附录5 实验工具及参数说明 |
附录6 创作作品《嬉春图》乐谱 |
附录7 《春江花月夜》选段乐谱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SSRF高频低电平系统预制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DCPD裂纹扩展速率实时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2]射频无源谐振式传感终端的标签设计与集成技术研究[D]. 张翔.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基于ARM控制的脉冲MIG焊机研究[D]. 李玉荣.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钢绞线力致磁各向异性与电感谐振效应及应力检测机理研究[D]. 陈东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PC构件生产线升降式摆渡车的驱动及同步控制系统[D]. 张凯.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6]超声辅助磨削碳化硅纤维增强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试验研究[D]. 赵凡.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2)
- [7]弦乐器与计算机交互电子音乐系统构架研究[D]. 冯曦.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8]基于磁性方法的多功能无损检测传感器研究[D]. 曹新愿. 北京理工大学, 2017(03)
- [9]低电平上层应用软件的研究[D]. 唐兴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6(08)
- [10]中国民族乐器采样音色低音音域拓展方法研究[D]. 张翔宇. 中国音乐学院,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