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296例(论文文献综述)
翟从芳[1](2021)在《新型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传统弹力绷带环扎压迫法和新型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止血夹对动静脉内瘘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在本中心以动静脉内瘘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止血压迫方式进行观察,时效3个月。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760例次止血压迫。对照组使用传统弹力绷带环扎压迫法,观察组使用新型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比较两种方法对于内瘘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纱布块移位情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新型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止血效果优于传统弹力绷带环扎压迫法止血,可降低穿刺点渗血、纱布块移位、皮下血肿发生率。
李晓丹[2](2020)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式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区域刺法,试验组患者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VAS评分(0.81±0.4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1.06)分,动静脉内瘘血流量(241.69±22.73)ml/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2.68±18.15)m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6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区域穿刺法,钝针扣眼穿刺法对于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具有更好的效果。
吴桃峰,陈静芳,顾勤,方晓兰[3](2020)在《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血管通路循环和配合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苏州市立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随机分入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血管通路再循环率、穿刺配合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着低于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评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各项评分均显着高于干预前(P值均<0.05),且观察组的评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值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管通路再循环率为15.00%,显着低于对照组的35%(P <0.05)。观察组穿刺配合度评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降低血管通路再循环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穿刺配合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临床推广使用。
邓海艳[4](2020)在《1例糖尿病足破溃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文中提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终末期主要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终末期糖尿病肾病(ESDN)的重要替代疗法,糖尿病肾病患者一旦进入血液透析治疗阶段,其机体各项机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抵抗力明显下降,极易并发感染。糖尿病尿毒症患者约65%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远端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从而引起足部的感染、溃疡和深部组织破坏的病变,而糖尿病足(Diabetic fo
高渤[5](2019)在《中药外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中药外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促进作用。方法:99例行左前臂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A组),治疗组49例(B组)。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血管评估,术后6周复查彩色多普勒血管彩超,比较肱动脉内径、血流量、流速、桡动脉内径、吻合口面积、头静脉内径的变化。在术前及第五周检查凝血功能进行比较。治疗组使用丹参、红花等中药外敷,术前5-7天外敷于术侧前臂,术后2周伤口拆线后外敷于前臂手术侧肢体,每次60分钟,每日1次,到术后第五周,共4周。观察组不用中药。结果:99例患者入组,其中9例血栓事件的形成,最终术后6周治疗组45例,观察组45例纳入超声数据。治疗组与观察组超声成熟率分别为77.5%(38/49)、70.0%(35/50);治疗组与观察组临床成熟率分别为81.6%(40/49)、74.0%(37/50),治疗组、观察组术前与术后6周肱动脉内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肱动脉流速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肱动脉流量有明显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桡动脉内径有明显差异(P<0.01),术前与术后6周头静脉内径有明显差异(P<0.01)(表2);内瘘建立后,动脉及静脉均出现血管扩张,流量增加的变化;术后6周肱动脉血流量治疗组与观察组分别(1022.46±482.81)ml/min、(828.15±438.85)ml/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肱动脉内径、流速,桡动脉内径,吻合口大小,头静脉内径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五周凝血功能结果治疗组与观察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外敷可以提高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促进动静脉内瘘成熟。
王佩佩[6](2019)在《sCD146在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评估中的作用》文中认为背景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去除体内多余水分、毒素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的一种治疗方式,包括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和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两种方式。水负荷状态对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影响极大。水负荷过多(Overhydration,OH)会引起心力衰竭、高血压、水肿等并发症,研究表明OH是ESR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水负荷过低会导致低血压、残余肾功能下降等,有研究显示低血压是血透病人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严格控制水负荷可降低血压并提高患者生存率。由此可见,了解患者体内水负荷状态有助于透析患者的管理与良好透析方案的制定,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目前临床评估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主要依据其症状和体征,其精确性欠佳。示踪剂稀释法可以定量测定细胞外液量(Extracellular Fluid Volume,ECV)和身体总水量(Total Body Water,TBW),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可以定量测定细胞外液量ECV、细胞内液量(Intracellular Fluid Volume,ICV)以及TBW。其中示踪剂稀释法是金标准,但实施比较复杂、有创、成本较昂贵,而且采用不同的示踪剂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也不能评估容量负荷状态,而BIA最有潜力。透析患者OH可能与水钠潴留、透析不充分、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因素有关。明确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及其及其属于何种因素,可以指导临床医生根据不同原因实施不同治疗方案。BIA能够总体评估患者体内ECV、ICV和体内多余水(Excess Fluid Mass,MEXF),但是生物电阻抗的评估需要专业仪器,价格昂贵,不易普及,生物标志物或许能弥补这一缺陷。B型钠尿肽又称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是心肌细胞在心内压力增加时释放的,临床上常被用作反应患者心衰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研究表明BNP体内半衰期短,在体外稳定性差,而NT-proBNP较BNP稳定性强,故现临床上多测定NT-proBNP。以往一些研究认为BNP或NT-pro-BNP是评估透析患者水负荷的一个有效指标,但另外一些研究的结论却显示BNP不是良好的容量负荷过重的指标,因此,关于BNP和NT-proBNP评估透析患者水负荷是否有效目前仍存在争议。CD146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细胞间连接黏附分子,分布广泛,包括所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活化的T淋巴细胞等。其游离形式sCD146(soluble CD146)在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拉伸时释放增加。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表明sCD146是内皮细胞损伤的标志,也是体循环淤血的生物标志。国外研究发现在NT-proBNP水平低但sCD146高的透析患者中,接近3/4的患者仍存在OH,提示OH存在于大多数透析患者中,且与体内BNP水平并没有良好的相关性,该研究还发现高BNP患者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发生率为低BNP患者的23倍,而sCD146水平与有无心脏收缩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提示sCD146几乎不受心源性因素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体循环淤血的情况。目前国内缺乏sCD146与透析患者水负荷关系的研究,基于此,我们将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sCD146、NT-proBNP水平与水负荷状态的关系,并以BIA测量的结果为依据进行分组,研究sCD146与NT-proBNP在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评估中的作用。目的1.比较sCD146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和健康人中的表达差异性。2.研究sCD146和NT-proBNP与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的相关性。3.比较sCD146和NT-proBNP诊断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方法1.筛选2018年9月至2019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规律血液透析以及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内科住院透析的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纳入标准:年龄≥18岁,透析时间≥3月,尿量<400ml/d,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肾病综合征、肝硬化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心力衰竭,心脏有植入物和起搏器,孕妇,截肢,近一周内有住院或者有急性疾病发作病史。同时筛选2019年1月于郑州大学校医院体检健康的10例健康人抽取肘静脉血测得sCD146的水平作为对照。纳入标准:年龄≥18岁,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出现异常的患者。2.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身高、透析通路类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尿酸(uric acid,UA)、血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TG)、钾、磷、透析有效性指数Kt/V,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以及心脏彩超结果主要指标。3.健康人: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sCD146浓度。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日,透析前和透析后均测量体重,并使用Xitro4200生物电阻抗仪全身法和电极片测量生物电阻抗,抽取血浆检测sCD146、NT-proBNP,记录超滤量,透析期间禁止饮食。根据测得的身高、体重、电阻、电抗值,依据根据基于Hanai理论的Moissl公式计算病人的TBW、ECV,Chamney等根据组织的三室模型,提出的计算体内MEXF的模型,MEXF=1.136×ECV-0.430×ICV-0.114×BW,计算出体内MEXF值。分别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lectrochemo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测定sCD146、NT-proBNP浓度。4.统计学方法:采用美国IBM公司的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均值±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描述定量资料,以百分数描述分类变量。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分析临床资料,使用Pearson或Spearman检验比较分析透析前NT-proBNP和sCD146与ECV、体内多余水的相关性,以及sCD146、NT-proBNP之间的相关性。透析前后体重变化值与sCD146及NT-proBNP变化值的相关性也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sCD146及NT-proBNP诊断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的准确性评价选用ROC曲线。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10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血液透析患者血浆sCD146透析前后水平均升高,分别为(275.58[209.00,370.80]VS.182.03[152.01,214.09]ng/ml,P<0.05),(233.00[172.50,442.59]VS.182.03[152.01,214.09]ng/ml,P<0.05)。而且在水负荷过多组,透析前sCD146及透析前后NT-proBNP水平均高于水负荷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透析前sCD146与透析前MEXF(r=0.400,P<0.05)呈正相关,与年龄(r=-0.394,P<0.05)呈负相关,但是与透析前体重(r=0.030,P=0.872)、血压(r=-0.085,P=0.646)、ECV/TBW值(r=0.269,P=0.136)无明显相关性。透析前NT-proBNP与透析前ECV/TBW值(r=0.382,P<0.05)及透析前MEXF(r=0.347,P<0.05)呈正相关。透析前sCD146与NT-proBNP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235,P=0.195)。以透析前sCD146浓度为因变量,经年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透析前电阻、透析前电抗、透析前ECV/TBW值、MEXF调整后,多重线性回归回示:透析前sCD146与MEXF仍然具有相关性。将透析前NT-proBNP值作对数转换后,将其对数值作为因变量,经年龄、血红蛋白、血白蛋白、透析前电阻、透析前电抗、透析前ECV/TBW值、透析前MEXF调整后,多重线性回归显示,仅与透析前MEXF有相关性3.透析前sCD146、NT-proBNP浓度诊断水负荷过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3(95%CI,0.528 to 0.918,P=0.041),0.723(95%CI,0.549 to0.897,P=0041)。sCD146的最佳截断值为290.15 ng/ml(敏感度57.1%,特异度90.9%)NT-proBNP的最佳截断值为9601 pg/ml(敏感度57.1%%,特异度99.7%),可见sCD146在诊断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过多中的作用与NT-proBNP相同。结论1.与健康人相比,血浆sCD146水平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升高。水负荷过多的血液透析患者血浆sCD146和NT-proBNP浓度高于水负荷正常的透析患者,sCD146和NT-proBNP水平与体内多余水呈正相关。2.sCD146诊断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过多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与NT-proBNP基本一致。3.sCD146有可能作为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评估的新指标。
孙小虹,张慧荣[7](2018)在《放松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干体重指标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放松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及干体重指标的影响,为制订护理方案提供有效的客观依据。方法:选取10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中文版Piper疲乏评估量表(RPFS-CV)评分、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体重增加值与干体重比例(IWGR%)及血清尿素氮(BUN)、血钾(K+)、血钙(Ca2+)、血磷(P+)水平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PSQI评分的总分和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等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RPFS-CV评分的总分和行为、感知、认知等维度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SAS评分、IWGR%及K+、P+、BU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a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干预,能够显着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睡眠障碍和疲乏状态,有效控制患者透析期间的干体重指标,改善患者的血清离子指标,有利于提高透析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罗燕萍,王云[8](2016)在《集束化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管理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于我科行血液透析的120例老年血透患者,按透析单双日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单日为实验组,双日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瘘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管通路的感染、硬化、狭窄及栓塞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管通路的感染、硬化、狭窄及栓塞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保护老年血透患者的动静脉内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李丽,李德天[9](2015)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皮肤瘙痒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尿毒症是由肾功能损坏引起肾脏代谢紊乱的综合征,肾脏尿液代谢功能紊乱,代谢产物及水分无法排出而引发中毒,通常会伴有皮肤瘙痒症状[1]。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患者的有效方法,但会引发或加重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2],原因可能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以及一些中大分子毒素如β2微球蛋白(β2-MG)在体内积蓄有关[3]。皮肤瘙痒易导致患者情绪异常、穿刺困难及感染,是尿毒症患者
谢斌[10](2015)在《维持性透析患者干体重计算机数字化智能测判系统的创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透析治疗目的之一是充分清除患者体内多余的水分,维持容量平衡,使其达干体重(DW)。目前评估DW的方法有临床评估法(CEM)、放射性评估法(REM)、超声评估法(UEM)、中心静脉压监测法(CVPMM)、血浆标志物测定法(PMDM)、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S)、血容量法(BVM)、尿素分布容积法(UDVM)与同位素测定法(IDM)等。CEM是医师凭自身临床经验通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来判断患者DW的一种方法,此法简单、易行,临床常用,但受测评者临床经验,患者表述,主观指标较多等影响,其准确性有时偏差颇大,仅能作为临床定性指标;IDM被认为是衡量其他DW测判方法的金标准,但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操作复杂,需特殊设备或试剂,价格昂贵,可重复性差,难以成为临床常用方法,目前仅用于科研;其他方法亦存在诸多不足。为此寻找一种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估DW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吴氏研发的肾脏病智能检测与分析系统(B&G System)开启了利用计算机软件检测肾脏病的先河,给临床提供了便利。本研究通过全面、系统地查新DW评估的所有内容,选取当今DW评判的最佳方法与指标,按统计学原则对相应指标进行数字化,通过优势整合、合理加权等方式,经多次校正、消除有关影响因素,创建出科学、合理、准确的用以测判维持性透析患者DW的计算机数字化智能测判系统(MDPDW-CDig IDJS)。该系统应用于临床,科学、合理、准确,有助于提高MDP的生存质量,减少其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以期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创建出科学、合理、准确的MDP-DW-CDig IDJS。并将此系统应用于临床,为临床医生科学评估DW、合理设置超滤量提供客观依据,旨在提高MDP的生存质量,减少该类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发生水中毒等并发症,以期降低病死率。方法1.MDP-DW-CDig IDJS的创建(1)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Goole Scholar、Cochrane图书馆、珠江三角洲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以及手工检索相关书籍、会议和学位论文,了解国内外评估DW的各种方法,并创建MDP脂厚变量法DW测判系统(MDP-DWDJS-By FTV),科学、合理整合所筛选及创建出的方法,创建出MDP-DW-CDig IDJS。(2)对所选用的资料按统计学原则合理数字化,对各种方法值科学加权,汇总在所创建综合系统中。(3)多次调试、校正所创编系统,调试成功后,将创建的系统加密后打包,安装于专用计算机内。2.MDP-DW-CDig IDJS的临床对比研究将所创建的各个系统及综合测判系统应用于临床,进行临床对比研究,检验其优缺点。3.MDP-DW-CDig IDJS的诊断试验评价与ROC曲线研究。以CEM评估值为对照组,新创建的各个系统及综合测判系统测判值为观察组,对新创建的各个系统及综合测判系统进行诊断试验评价与ROC曲线研究。结果1.MDP-DW-CDig IDJS的特性(1)MDP-DW-CDig IDJS是通过全面、系统地查新DW评估的所有方法,选取当今DW评判的最佳方法与指标,并独创MDP-DWDJS-By F TV,通过优势整合、合理加权等方式,经多次校正、消除有关影响因素,调试合格后创建出该系统。MDP-DW-CDig IDJS包括5个子系统及综合系统,分别为MDP-DWDJS-By FTV、MDP血容量法DW测判系统(MDPDWDJS-By BV)、MDP尿素分布容积法DW测判系统(MDP-DWDJS-By UDV)、MDP-DW半定量评判系统(MDP-DW-SQJS)、MDP-DW定性评判系统(MDP-DW-QJS)、MDP-DW计算机数字化智能综合测判系(MDPDW-CDig ICDJS)。(2)系统界面美观,简洁,清晰,简单易懂,一目了然。(3)系统携带操作指示及提醒功能,可实现人机对话,使操作简便,容易。(4)系统设有限制人为输入结果数值,而且各环节具有自动纠错功能,实现高度智能化。(5)系统可根据需要随时调用、传输或清空相关数据,实现资料共享。(6)系统所选参数均附有解释说明,以便操作者随时掌握所输参数的基本内容,从而节省操作时间,避免误差。(7)系统测判结果报告单可自动保存、打印或传送,报告单下方对测判结果进行解释说明,便于临床医师了解相应结果的临床意义,在指导临床治疗方面起一定作用。2.MDP-DW-CDig IDJS的临床对比研究以CEM结果值为对照组,各系统测判值为观察组,通过统计分析,CEM、MDP-DWDJS-By FTV、MDP-DWDJS-By BV、MDP-DWDJS-By UDV、MDP-DW-SQJS、MDP-DW-QJS、MDP-DW-CDig ICDJS法所测判DW值分别为56.83±9.63、57.70±9.54、57.89±5.89、55.19±8.33、57.09±10.67、56.51±10.53、56.60±8.95。各测判系统所得DW值与CEM所得DW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上述测判系统与CEM评估DW差值分别为0.522±2.30、0.68±3.2、-1.38±2.6、0.26±1.95、-0.485±1.62、-0.46±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P-DW-CDig ICDJS与CEM所得DW差值最小,MDP-DW-SQJS次之,MDP-DWDJS-By UDV与CEW所得DW差值最大。3.MDP-DW-CDig IDJS的诊断试验评价与ROC曲线研究以CEM评估值为对照组,MDP-DWDJS-By FTV、MDP-DWDJS-By BV、MDP-DWDJS-By UDV、MDP-DW-SQJS、MDP-DW-QJS、MDP-DW-CDig I CDJS测判值为观察组,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结果如下:MDP-DW-CDig IC DJS灵敏度为95.8%,略高于MDP-DW-QJS(93.2%)及MDP-DW-SQJS(91.8%),显着高于MDP-DWDJS-By UDV(79.5%)、MDP-DWDJS-By FTV(87.7%)、MDP-DWDJS-By BV(82.2%);MDP-DW-CDig ICDJS特异度为81%,略高于MDP-DWDJS-By FTV(80%)、MDP-DW-QJS(80%),显着高于MDP-DWDJS-By UDV(75%)、MDP-DW-SQJS(75%)、MDP-DW DJS-By BV(70%);MDP-DW-CDig ICDJS正确率为92.47%,阴性预测值为85%,Youden指数为0.768,阳性似然比为5.042,均高于其他测判系统;MDP-DW-CDig ICDJS阳性预测值(94.5%)与MDP-DW-QJS相近(94.4%),高于其他测判系统;MDP-DW-CDig ICDJS阴性似然比为0.052,略小于MDP-DW-QJS(0.085),显着小于其他测判系统。综上所述,MDP-DWCDig ICDJS诊断效能明显优于其他测判系统。以CEM评估值为对照组,对MDP-DWDJS-By FTV、MDP-DWDJS-By BV、MDP-DWDJS-By UDV、MDP-DW-SQJS、MDP-DW-QJS、MDP-DWCDig ICDJS所测判DW值进行ROC曲线研究,结果显示MDP-DW-CDig ICDJ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大于MDP-DWDJS-By FTV(0.789)、MDPDWDJS-By BV(0.752)、MDP-DWDJS-By UDV(0.727)、MDP-DW-SQJS(0.812)、MDP-DW-QJS(0.864),MDP-DW-CDig ICDJS面积95%可信区间最大为(0.966,1),不包括0.5,P<0.001。结论1.MDP-DW-CDig IDJS所得DW值与CEM所得DW值经统计分析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新创建各系统均可用于临床测判DW。2.MDP-DW-CDig IDJS是通过优势整合定量、半定量、定性等多种方法,结合MDP-DWDJS-By FTV,并经校正相关影响因素而创建的,较传统单一评估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准确,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3.系统界面美观、简洁,测判数值科学、合理、准确,测判结果报告单附有注释,可自动保存、打印或传送,在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起一定作用;该系统对腹膜透析患者同样适用;经反复全面查新,目前国内外未见与本研究相同或相似报道,MDP-DW-CDig IDJS的创建与问世,填补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空白。4.各系统测出DW值与CEM评估出DW值之差值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着性(P<0.05),MDP-DW-CDig ICDJS测出DW值与CEM评估出DW值之差值最小,表明各测判系统有差别,MDP-DW-CDig ICDJS测判优于其他测判系统。5.MDP-DW-CDig ICDJS经过诊断试验研究表明:MDP-DW-CDig ICDJS灵敏度95.8%、特异度81%、正确率92.47%、Youden指数0.768,明显优于其他测判系统,进一步表明新创建的MDP-DW-CDig ICDJS所得DW值为最佳。6.MDP-DW-CDig ICDJS的ROC曲线研究表明:MDP-DW-CDig ICDJS曲线下面积为0.903,远大于0.5,表明其诊断效能好,可用于临床准确测判DW。综上所述,所创建的MDP-DW-CDig ICDJS测判MDP-DW更为科学、合理、准确,临床应用价值大,前景广阔。
二、采用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29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296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设计与制作 |
1.3 使用方法 |
1.4 评价指标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2)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VAS评分及动静脉内瘘血流量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
3讨论 |
(3)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负面情绪改善情况比较 |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
2.3 两组穿刺配合度、血管通路再循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3 讨论 |
(4)1例糖尿病足破溃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经过 |
2 护理 |
2.1 血液透析时的护理 |
2.1.1 小剂量肝素透析护理 |
2.1.2 低血压的护理 |
2.1.3 低血糖的护理 |
2.2 皮肤护理 |
2.3 血液透析滤过联合灌流的护理 |
2.4 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 |
2.5 疼痛的护理 |
2.6 血管通路的护理 |
2.7 饮食护理 |
2.8 患者的舒适护理 |
2.9 用药护理 |
2.9.1 降糖药 |
2.9.2 降压药 |
2.9.3 抗生素 |
2.9.4 用药安全 |
2.10 心理护理 |
3 护理体会 |
(5)中药外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图 |
前言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讨论 |
3.1 中医对尿毒症的认识 |
3.2 尿毒症血液透析及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流行病学 |
3.3 动静脉内瘘建立后的血管重构 |
3.4 动静脉内径及动静脉内瘘成熟条件的选择 |
3.5 西医药物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 |
3.6 中药与动静脉内瘘成熟的研究进展 |
3.7 中药成分药理学研究 |
3.8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动静脉内瘘 |
3.9 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硕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致谢 |
(6)sCD146在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评估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索引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放松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干体重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护理干预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SQI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RPFS-CV评分比较 |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IWGR%及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3 讨论 |
(9)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皮肤瘙痒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 4 评价标准 |
2 结果 |
2. 1 2 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透析并发症比较 |
2. 2 2 组瘙痒评分及血浆 β2-MG、PTH水平比较 |
3 讨论 |
(10)维持性透析患者干体重计算机数字化智能测判系统的创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MDP-DW-CDigIDJS的创建 |
2.2 MDP-DW-CDigIDJS的临床对比研究 |
第3章 结果 |
3.1 MDP-DW-CDigDJS的特征 |
3.2 MDP-DW-CDigIDJS的临床对比研究 |
第4章 讨论 |
4.1 本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
4.2 本研究创新性 |
4.3 MDP-DW-CDigIDJS的创建及临床对比研究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二 在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采用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29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可调档式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夹的设计与应用[J]. 翟从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4)
- [2]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式的临床研究[J]. 李晓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23)
- [3]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小组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负面情绪和血管通路再循环的影响[J]. 吴桃峰,陈静芳,顾勤,方晓兰.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11)
- [4]1例糖尿病足破溃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J]. 邓海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09)
- [5]中药外敷对动静脉内瘘成熟的临床观察[D]. 高渤.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sCD146在血液透析患者水负荷状态评估中的作用[D]. 王佩佩. 郑州大学, 2019(07)
- [7]放松训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和干体重指标的影响[J]. 孙小虹,张慧荣.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9)
- [8]集束化护理对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管理应用[J]. 罗燕萍,王云.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08)
- [9]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及对皮肤瘙痒的影响[J]. 李丽,李德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23)
- [10]维持性透析患者干体重计算机数字化智能测判系统的创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谢斌. 南华大学, 2015(04)
标签:血液透析论文; 动静脉内瘘论文; nt-probnp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