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吴龙辉,何岳球[1](2021)在《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之下,传统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与普遍应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章以咸宁市通城县为例,从中医药在咸宁市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通城县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势与思路、通城县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与分析,充分说明了中医药产业发展与大健康产业紧密相关,并在乡村振兴及通城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引领作用。
肖雄[2](2021)在《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十七年间,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的针灸推广运动从开始实施到广泛普及的历史进程,勾勒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结合时代背景、政治动因、社会环境等进行历史分期研究,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的阶段性特点;剖析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起伏的原因及国家力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并对运动中的典型事例进行个案研究;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相关卫生政策的制定和针灸(中医)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掌握丰富史料和文献材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始前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展的针灸推广运动全过程进行系统考察,力求再现“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历史面貌。同时,结合这一时期政治动因、政策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采用分析归纳法、比较研究法和数据统计法等,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数次高潮的发生原因、主要内容和阶段性特色进行研究;并运用个案研究法、历史考据法对针灸推广运动中产生的技术革新和典型临床运用进行分析考察。成果: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置于宏大历史叙事角度下,分析领导组织力量、参与群体、学习内容、推广方式诸要素,全面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的社会图景,客观再现了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基本史实。确定了针灸推广运动开始的时间与标志性事件;将推广运动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针灸推广运动初期(1951年2月《人民日报》发出号召至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之前)、中期(1954年中医政策调整后至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前)、高潮期(1958年“大跃进”正式发动至1962年底)和后期(1963年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前),并分别客观分析、总结了各时期的阶段性特色和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对“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并普及使用的电针、水针、耳针、梅花针四种典型新针法和针灸治疗疟疾、针灸治疗血吸虫病、针刺治疗阑尾炎、针刺治疗聋哑四项典型临床运用进行个案研究和历史考证。重新梳理了电针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与推广情况,水针发明过程、代表人物及推广情况,耳针被介绍至国内并被推广和经典化的过程,梅花针的发明、推广应用与更名争议等。从国家政策和卫生建设需要的角度分析研究针灸推广治疗疟疾和血吸虫病的史实;梳理了针刺治疗阑尾炎的历史进程;并对针刺治疗聋哑的发明情况、政治推动因素等进行了考察。同时,对针灸推广运动中出现的“针灸休克”治疗精神病、首例针刺麻醉的学术争议以及“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国家建设、政治领导、针灸特质等角度深度剖析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总结归纳了针灸推广运动的政治特点和组织特点;考察了针灸推广运动对不同参与群体在思想意识、政治品格和医学认知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当代针灸发展和国家卫生建设的影响;客观总结了“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结论:“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中医药参与卫生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典型事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环境下呈现出阶段性特色和数次高潮起伏。其不仅是一项卫生工作,振兴并重塑了中国针灸学和当代针灸业;更被上升为国家行为和政治任务,产生了广泛、深远的社会影响。新中国卫生建设与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和针灸疗法“多、快、好、省”的特质是这场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重要原因。坚持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采用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以及大力开展群众性运动是针灸推广运动的主要特点。通过针灸推广运动,针灸医师接受了社会主义政治规训和现代医学知识,改变了传统从业与受业方式;西医接受了政治身份的重新塑造,培养了无产阶级政治品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对待中医的态度;普通民众增强了对针灸的认知,基层、边远地区人民的卫生健康得以有更多医疗保障。针灸推广运动也影响了疗法自身的形塑,使针灸学走向科学化、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为当代针灸的传承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参与构建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基本框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国的卫生面貌,有助于强化政治宣传,巩固国家治理。其历史经验在于: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其历史教训提示:医学技术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同时应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行政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研究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有助于深化考察中共领导下的中医工作和新中国卫生事业建设,可为当代针灸及医疗卫生技术的进一步普及、中医工作开展和促进中医药走向世界参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参考。
毛和荣[3](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及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系统梳理,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征、历史影响、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通过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各历史发展阶段的梳理及传播学分析,以及中国-阿尔及利亚中医中心(中阿中医中心)建设过程回顾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实践分析,揭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规律,为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提供有益参考,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更好“走出去”,为“一带一路”建设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方法1.通过查阅地方志、卫生志、文化志、医学史、学术论着、政策文件等文献资料,并通过实地考察蕲春、荆州、神农架等地,对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及现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考证。2.通过深度访谈荆楚中医药文化专家、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工作人员、医疗援外项目负责人、医疗援外翻译、医生等,获取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对外交流传播的第一手数据、信息,弥补纯文献资料的不足,为提出有针对性论点和建议提供参考。3.通过河南、江西、荆楚等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及荆楚本地各次区域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现状的对比,归纳总结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地域特色、历史地位及发展规律,为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发展与对外交流传播提供借鉴。4.通过中阿中医中心这个重要平台建设的过程回顾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案例分析,透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规律,剖析“一带一路”战略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逻辑关联。5.通过将预设的理论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实践相结合,剖析相关理论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实践的指导意义,为当下及未来中医药文化传播提供有益的思考。结果1.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经历了孕育发展期(远古时代-商朝)、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发展徘徊期(民国-解放前)、恢复发展期(解放后-20世纪末)、全面发展期(21世纪以来)。荆楚中医药文化在每个时期都产生了较重要的历史影响。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经历了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发展滞缓期(民国-改革开放前)、全面发展期(改革开放以来)。每个阶段都留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和传播学特征。3.“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了中阿中医中心的建设进程。中阿中医中心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但面临体制不畅、缺乏长远规划、存在潜在传播风险等现实困境。从传播学视角看,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反馈与评价体系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是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大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五大要素又自成体系,构成了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结论1.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为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荆楚中医药文化反过来也为荆楚文化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荆楚中医药文化呈现出较明显的地域特色,集中体现为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汇通南北、开拓创新、内涵丰富等特征,同时存在地域、科目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未来发展应对相关问题给予关切和处理,以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良性和全面发展。2.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时代与科技的发展进步、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对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日益融入世界,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李时珍中医药文化特别是《本草纲目》一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上,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以自发为主。随着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日益提高,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越来越紧密地与国家外交战略和国家利益结合在一起。3.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证明,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效果不仅与文化自身的影响力有关,而且与国家的战略规划、政策支持,特别是中医药临床疗效等因素息息相关。4.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五大要素自成体系,五大要素体系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完整体系对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意义。5.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还取决于各级政府在相关事务上的顶层设计,取决于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身内涵尤其是其普适价值的挖掘和现代话语体系的构建。另外,培养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提升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在中医药学、外语、跨文化交际、国际政治、当地法律、传播学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亦显得尤为重要。
李梦[4](2020)在《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关联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道地药材是指品质好、疗效佳、来源于特定产区的优质中药材。道地药材除了其自身优良的品种以外,主要得益于道地产区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道地产区的环境因素是道地药材赖以生存的关键条件之一,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土壤等。目前,道地药材产区环境的变化、道地药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珍稀濒危药材的紧缺等问题,是道地药材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若是引进新的品种,则新品种的引进效果也尚未可知。此外,中药材的种植主要是由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农根据当地已有的品种以及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对于中药材的种植品质无法保证。药性是中药的内在属性,同时也是中药发挥治疗疾病作用的特有性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内容。中药药性包括四气、五味、归经等,是中医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中药药性通过四气、五味、归经等药性作为一个整体体现出一定的用药规律。有相关研究表明,中药药性与生长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药性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外部生长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产地中药在药性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因此,本文将四气、五味、归经作为药性组合来研究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对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依据环境因素科学指导中药种植基地和药农种植道地药材,保证中药质量的稳定。同时,进一步揭示道地药材药性的分布规律,探索中药药性的形成规律,有助于中药药性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是一种高效研究道地药材种类、环境因素与药性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对道地产区环境因素与道地药材药性之间关系的研究,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基于环境因素的差异预测各地区适合种植的道地药材种类,对提高道地药材产量、保证中药质量以及各地区引进新品种具有借鉴作用。同时,通过预测模型进一步总结不同环境状况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的特征。目的:本文研究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旨在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指导道地药材的合理种植以及提高道地药材的品质。此外,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和道地药材药性全国分布图,以期得出不同环境因素下道地药材的药性组合特征,为揭示中药的用药规律、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主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以完整性、准确性作为标准,通过集成中国气象数据网、土壤科学数据库、《中华道地药材》系列丛书、《中国中药资源丛书系列—中国中药区划》、网络数据库以及全国各省县县志的数据集,利用实体语法系统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数据库。(2)对数据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的处理、整合数据以及数据标准化处理。数据的清洗是指清除重复样本,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清除。缺失值处理是指将数据中缺失值进行删除。整合数据是指将相关属性的数据进行合并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是指将数据集中不同类别的数据转化成统一标准化的数据。(3)道地药材药性分布的研究分析。首先从数据库中选取所需属性的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随机两地区道地药材药性的差异性进行分析,计算其卡方值,以卡方检验分析中P值作为评价标准。当P值<0.05时,则代表两地区之间药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各地区之间道地药材具有的不同药性,绘制道地药材药性在全国的地形分布图,进一步阐明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各地区之间道地药材药性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4)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特征预测模型的构建。数据集采用信息增益特征评价算法(InfoGainAttributeEval)和Ranker搜索方法在十折交叉验证的基础上进行属性筛选,将得分最低的两类进行删除,剩余属性的数据集参与预测模型的构建。将数据集按4:1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将训练集用于构建模型,测试集对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检验。以决策树算法、贝叶斯网络算法和集成学习算法分别对训练集进行建模,通过预测模型的评估方法对三种分类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选取最优模型。(5)基于构建的最优模型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将已知真实值的数据集在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上进行分析,通过真实值与预测值之间的差距,得出预测值的准确度,验证预测模型的可靠性。结果: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数据库。(2)基于卡方检验对比两地区之间道地药材药性的差异性,通过对比随机选取的两地区药性四气之间的差异性,河北省和河南省的道地药材药性四气,其P=0.042<0.05,表明河北省和河南省这两个省份之间,其药性四气之间存在显着性差异;对比云南省和浙江省之间道地药材药性四气,其P=0.011<0.05,说明云南省和浙江省这两个省份之间,其药性四气存在显着性差异;对比湖北省和湖南省这组数据中,P=0.018<0.05,则表明湖北省和湖南省两个省份之间,其药性四气存在显着性差异。在研究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辽宁省以及山东省和维吾尔自治区这两组数据时,发现其P值均大于0.05,故两地区之间药性四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分析道地药材五味药性在随机两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时,通过各地区P值可以看出,没有P<0.05的值,即每组地区之间其五味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分别利用决策树算法、贝叶斯网络算法以及Random Subspace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采用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决策树算法构建的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对于构建模型的准确度相似,分别为73.67%和71.77%,Kappa统计结果均大于0.7,MAE值均为0.0027,RMSE值均在0.03左右。贝叶斯网络算法构建的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特征预测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准确度均低于70%,Kappa统计结果均低于0.7,MAE结果均在0.003左右,RMSE结果均在0.048左右。Random Subspace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特征预测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模型准确度分别为73.52%和72.38%,Kappa统计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结果分别为0.73和0.72,MAE的结果分别为0.0033和0.0032,RMSE值分别为0.038和0.038。通过以上分析,选取最优模型。(4)采用(3)中选取的最优模型,建立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并通过数据集验证预测模型的性能,计算其准确率。结论:本文通过研究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道地药材环境因素与药性之间的数据库、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通过验证表明构建的预测模型可靠。基于最优预测模型,建立了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通过验证分析平台预测结果的准确率,证明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具有一定的可靠性。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为道地药材的合理种植提供了方法,同时也为不同环境条件下药性组合的研究提供了策略,有助于揭示中药的用药规律以及药性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成瑞雪[5](2020)在《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主要支撑,也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保障,医院制剂及其调剂市场的存在满足了少数民族患者的用药需求。调剂市场的发展,对延长民族药产业价值链、对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建设、对建立全国统一的药品市场,均有重要意义。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调剂了民族医医院之间制剂的余缺,保障了少数民族群众对民族药安全、充分、公平和有效的使用,有利于缓解少数民族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本文运用系统抽象法,注重矛盾分析,结合田野调查材料全面考察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结构、市场监管和市场发展趋势,为调剂市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民族药医院制剂是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主体涉及少数民族群众、民族医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由调出方、调入方医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及调剂价格等构成。拟调剂制剂具有商品化率低、可替代性弱、地域性强的特点。医院之间调剂制剂的程序、规则、范围都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制剂价格也由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由此形成了发育程度不同的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调剂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从医院制剂注册、再注册和备案到管理制剂进入市场的数量、品种,再通过实施制剂调剂使用办法,管控着制剂市场的运行。药监部门对调剂程序的严格管控,缩减了制剂调剂规模、导致制剂市场调入调出不平衡、制剂调剂价格无法反映制剂供求关系、延长了制剂在调剂市场流通的时间、减少了医院利润,导致各民族医院内部出现大量的协定方剂以满足患者临床所需、增加民族医特色疗法提高医院收入,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在监管下具有显着的地方性和封闭性。从调剂市场发展趋势来看,它最终会走向衰落,但还需要条件,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按药监部门对调剂市场的过严控制,阻碍了市场发展,加剧了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矛盾,医院为保障患者用药与维持运营只能购入国准字成药和使用协定方剂。但根据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医保目录中所纳入的民族药品可报销的范围和比例来看,过快取缔调剂市场不可行,医院制剂“简、便、廉、效”的存在具有一定的经济意义。因此,应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规模,定期将部分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降低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在逐步发展中提高少数民族患者收入水平和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为促进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最终消亡创造条件。
刘欣[6](2020)在《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国际间的博弈也越来越激烈。在全球范围内的博弈,不仅仅是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文化上的博弈,其实就其本身来讲,实质上是各国之间人才的博弈。各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为本国源源不断的输送了优秀的人才,由此看来,各个国家想赢得大国间的博弈,高等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教育领域资源的投入,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2015年开始实施“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战略,不断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大众教育”模式,并即将进入“普及教育”模式。2018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833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所需资源的供给能力形成了矛盾,学校必须通过建设足够的教学科研设施和保障性配套设施、自我培养或引进优秀师资等才能更好的满足受教育群体的需求,保证教育产出的质量。只有充足的教育办学经费才能够满足高校稳定发展和“双一流”建设对经费的需求,这就对高校进一步增加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不断提出新要求。我国高校融资仍主要依托传统的财政拨款,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应逐渐拓宽高校自身资源和社会力量办学的融资方式或渠道,但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且融资的规模有限,相对教育需求的快速发展而言还难以满足其现实需求。可见,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渠道的拓展及选择进而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尤为重要。在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融资规模、结构及模式也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传统的高等教育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已然不能适应经济转型的需求。因此,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条件下,高校多元化融资已经成为我们必须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考虑到数据来源的可得性、代表的普遍性和可比性,本文选择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外公开的融资数据为样本,通过对教育部直属高校办学经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构建了高校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利用实证研究方法,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进而剖析了其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影响和成因。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及结构优化思路,以期提高高校经费融资绩效,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据此,本文中所提及的高校均指代教育部直属高校。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数据来源、研究内容与结构、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进行总体阐述,为论文谋篇布局并提出研究方向和思路。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教育部直属高校、融资、内源性融资、外源性融资等概念进行界定。并对人力资本理论、成本分担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绩效管理理论等理论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本章主要对高校经费融资总量、融资结构和融资模式的演进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发现我国高校融资的特点、融资主要渠道及存在问题。第四章,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将我国高校按照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的经济区域布局,对其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和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研究了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第五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本章提出了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对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方法进行了比较和适应性选择。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高校融资水平进行了评价。第六章,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根据第五章得出的结论,对高校经费融资结构和融资绩效表现进行了回归分析,分别从全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层面出发,得出融资结构对高校融资绩效的客观影响,包括影响方向及影响显着程度,进而分析造成该种影响的原因。第七章,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本章根据前文对我国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空间比较和研究以及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提出了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第八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述。
马颖杰[7](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蕲春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在全国各地的进一步铺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了,乡村旅游开展的如火如荼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阻碍最大的就是各地乡村旅游发展趋于同质化。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亚健康化日趋严重而出现了人们对于养老、健康、休闲等需求较为旺盛的现象,对此,提出大力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既有利于破解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于同质化的难题,亦是符合我国当前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形成的旅游需求不断升级、变化的新趋势。湖北省蕲春县是明朝医圣李时珍的故乡,也是大别山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在蕲春县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行列和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将会成为蕲春县发展高质量绿色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突破口。因此,以湖北省蕲春县为案例地来研究现阶段我国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对策具有鲜明的代表意义。本文首先对我国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概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再通过对蕲春县的区域概况、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蕲春县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资源优势进行调查研究,系统总结出了蕲春县在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过程中存在着发展规划不健全、基础设施水平低下、品牌效应发挥不足、智慧系统落后、复合型旅游人才缺乏以及医疗康养水平较低的问题。并通过借鉴国外日本有马温泉、德国巴特·威利斯赫恩镇和国内广西巴马县等乡村地区发展康养旅游的实践经验,获得了一些启示。最后,提出了强化政府引导,制定全方位乡村康养旅游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康养旅游全智慧景区覆盖、精准康养需求,实现康养旅游市场全角度营销、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供给、创新投资机制,推进康养旅游主体全方位参与和坚持优质化标准,提升医疗康养服务质量和水平等针对性对策建议,来进一步推动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
王教志,沈绍武,肖勇[8](2020)在《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构建及试点研究》文中指出分析中医药综合统计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详细阐述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设计情况,包括体系框架及其主要内容,介绍在湖北省开展试点研究所取得的成效,为建立国家中医药统计制度提供思路与方法。
刘凝[9](2019)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海南省中医医院的发展研究 ——以X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对全面深化医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对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中医药卫生事业作为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肩负着推动中国中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任,应该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抓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机遇,在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探索中医医院发展的特色之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中医治疗群体不断扩大,病人对中医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在新的国家政策与发展环境下,中医医院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其生命力和竞争力,已经是医院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作为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医院,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问题却日益突出。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结合当前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程,梳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中医医院的要求,从财政拨款情况、机构现状、人员现状、收入支出现状、医疗服务情况五个方面分析海南省中医医院发展的现状;其次,笔者通过选取X医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背景下X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是中医药特色不够鲜明,尚未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三是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四是医疗服务有待提升;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X医院发展对策,从而提高X医院经营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推动X医院现代化中医医院进程。
陈钰[10](2019)在《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不同经济水平层次的六家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进行调查比较,探讨不同时间点对于医院发展状况的影响,这些县级中医医院的经营与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此提出相应建议,为解决基层中医的难题提供借鉴,为县级中医医院如何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提供参考,为国家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进行资料收集,并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及有序Logistic回归等统计推断方法分析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对六家县级中医医院进行现状描述:一是人力资源现状:护理人员占比均没有达到国家标准;卫生技术人员占比较重;中医药人员占比较低。二是服务提供情况:6家县级中医医院服务量发展均较为平稳;在服务效率上较高,服务质量达标。三是财务状况;支出水平持续增长;国家财政补助仍显不足;药品占比下降;中药占比下降。四是房屋建筑情况:门诊比例过小。五是从业务收入增长率上看医院均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六是固定资产上处于增长状态,专业设备有金额所下降。七是中医诊疗技术使用频率降低,中药质量恶化。八是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患者总体满意度为65.6%。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于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有如下进步:卫生技术人员人数以及床位数不断增加,医院的设备逐渐完善,建筑面积持续走高,医疗服务量不断增加,医疗服务效率较高,医院整体收支水平持续走高。但是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也存在一些问题: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人力资源结构有待优化:卫生技术人员占比低,护理人员比例较低;中医药人员占比低,高学历、高职称比例低;财政补助的金额在总支出中比例仍然较低;医疗服务效率过高;中医院西化趋势严重。首先是优化管理队伍,对于管理人员应该有相应职业化的培训,强化医院管理人员的创新科学管理理念,在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上也应该加以重视;其次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一是严格护理人员配比;二是加强继续教育的开展以及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三是以培养学科领头人或者建立教学基地的方式;四是向国家争取政策或者资金的支持;五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氛围。合理控制医疗服务效率;改进政府财政政策;最后需要需要持续发展中医药特色,营造良好的中医药发展环境。医生服务态度以及基础设施上的满意度最好,满意度最低的是中医药服务上,说明县级中医医院在中医药服务上有所欠缺。服务对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医生技术、医生态度、收费价格。不同发展水平的县级中医院的满意度存在显着差异,一类发展水平的中医院满意度高于二等和三等发展水平的医院。
二、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医药在咸宁市抗击新冠疫情中的作用 |
二、通城县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势与思路 |
(一)通城发展中医药得天时地利人和 |
1.自然资源与文化优势 |
2.地域优势 |
3.种植优势 |
4.市场优势 |
(二)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思路与探索 |
1.筑牢“保障线”,促进中医药产业蓬勃发展 |
2.织密“服务网”,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 |
三、通城县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有效途径 |
(一)种道地药材,变“小产地”为“主产区” |
1.严把中药材种植标准 |
2.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 |
(二)建发展平台,变“游击队”为“正规军” |
1.搭建总部平台,给药商安家 |
2.组建了中药材行业协会,创建品牌管理平台 |
(三)强科技合作,变“原药材”为“功能品” |
1.加强研发,提升造血功能 |
2.加强合作,借力起航 |
3.建立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方便企业落户 |
4.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
5.带动群众致富,助力脱贫攻坚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 选题依据 |
(二) 选题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新中国“十七年” |
(二) 针灸与针灸推广 |
(三) 运动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与内容 |
(二)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材料 |
(一) 材料来源 |
(二) 材料的甄选 |
五、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 当代针灸史研究现状 |
(二) 当代中医史研究现状 |
(三) 当代医疗社会史(医学发展与政治方向)研究现状 |
(四) 简要评议 |
第一章 楔子:近代针灸境遇的不同面向 |
第一节 针灸生存危机与业者自强举措 |
一、民国政府统治下针灸生存危机频现 |
二、针灸业者尝试“科学化”革新 |
第二节 中共领导下普及针灸的尝试 |
一、毛泽东重视发挥中医力量 |
二、中共领导下根据地及军队普及针灸的情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曲折行进:针灸推广运动的初期 |
第一节 新中国“针灸推广”的提出 |
一、卫生部确立“团结中西医”方针 |
二、《人民日报》揭开针灸推广帷幕 |
第二节 针灸疗法实验所探索推广针灸 |
一、在北京先行培训针灸师资 |
二、在多地推广针灸培训模式 |
三、针灸疗法实验所推广针灸的成效 |
第三节 针灸推广在国内的初步实践 |
一、针灸教学开始普及 |
二、组织针灸医师开展临床工作 |
第四节 新针灸学:推广初期的核心内容 |
一、“新针灸学”的学术特点 |
二、“新针灸学”的推广情况 |
第五节 针灸推广初期的成效与困难 |
一、针灸推广初期取得的成绩 |
二、针灸推广初期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步入正轨:针灸推广运动的中期 |
第一节 中医政策调整,针灸推广迎来新阶段 |
第二节 推广针灸的四大主要途径 |
一、西医学习针灸 |
二、改进中医针灸教育 |
三、培训基层卫生人员掌握针灸技术 |
四、“中医带徒弟”助力培养针灸人才 |
第三节 典型事例:江苏省针灸推广与教学革新 |
一、分设中、西医班级培养针灸师资 |
二、开展短期针灸巡回教学,培养校外医务人员 |
三、承担委托教学任务,培养更多针灸人才 |
四、编写《针灸学》,为统编针灸教材确立范式 |
第四节 推广中期的主要成效:临床应用取得进展 |
一、应用范围扩大,治疗病种增加 |
二、推动献方工作,发掘民间针灸 |
第五节 推广中期潜在的问题与新的趋势 |
一、中、西医间的龃龉与“整风运动” |
二、“技术革命”催生针灸新方向,“跃进”苗头初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跃进”与“革命”:针灸推广运动的高潮 |
第一节 “大跃进”历史背景下的针灸推广 |
一、“大跃进”正式发动,《健康报》呼吁进一步推广针灸 |
二、河北省开展“普及针灸”群众运动 |
三、保定会议组织中医药界“大跃进” |
第二节 “人人学会针灸” |
一、学习主体:干部带头,医务人员广泛参与 |
二、学习形式及主要内容 |
三、针灸出版物大量涌现 |
第三节 掀起针灸“技术革命” |
一、以“土”为主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 |
二、积极开展针灸经络科学研究 |
三、新式针法与器具大量涌现 |
第四节 针灸“跃进”的高潮与后续 |
一、针灸“跃进”达到高潮 |
二、形势发生变化,针灸工作转入调整阶段 |
第五节 “大跃进”时期针灸推广的特点 |
一、强调党的领导,政治挂帅 |
二、提倡短期速成,大放“卫星” |
三、开展群众运动,影响广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农村:针灸推广运动的后期 |
第一节 “把医疗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 |
一、卫生工作新方向 |
二、毛泽东发布“六·二六”指示 |
第二节 农村成为针灸推广重点场域 |
一、鲁之俊重提针灸推广 |
二、山西省在农村推广针灸的经验 |
第三节 农村地区针灸推广的具体情况 |
一、针灸推广的培养对象与师资力量 |
二、针灸推广的主要传授形式 |
三、针灸推广的主要学习内容 |
四、在农村推广针灸的成效与影响 |
第四节 城镇针灸教育与科学研究趋于规范 |
一、针灸教育进一步普及与规范 |
二、针灸在科技领域的发展 |
三、针灸学术交流活跃,政府加强统一领导 |
第五节 针灸推广运动与“文化大革命”时期针灸工作 |
一、赤脚医生与针灸术在农村的继续传播 |
二、新针疗法的出现与普及 |
三、针刺麻醉热潮出现及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创新针术 |
第一节 电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二节 水针的发明与推广 |
第三节 耳针在国内的推广与经典化 |
一、临床普及耳针运用 |
二、围绕耳针的技术革新 |
三、耳针的经典化过程 |
第四节 梅花针的发明与推广 |
一、孙惠卿与“刺激神经疗法” |
二、在各地的推广: 以上海市和江西省为例 |
三、推广中的争议——“梅花针”之名 |
第七章 针灸推广运动中的典型应用 |
第一节 针灸治疗疟疾 |
一、1956年前针灸治疟的使用情况 |
二、1956年后针灸治疟在各地推广 |
三、针灸治疟的后续发展 |
第二节 针灸治疗血吸虫病 |
一、严峻疫情要求中西医合作治疗 |
二、推广针灸用于血吸虫病防治 |
三、“血防大跃进”中针灸推广的高潮及后续 |
第三节 针灸治疗阑尾炎 |
一、针灸治疗阑尾炎的缘起与演进 |
二、推广中关于针刺治疗机理的研究与讨论 |
三、推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研究 |
第四节 针刺治疗聋哑 |
一、吴芝升等人初试针治聋哑 |
二、“大跃进”时期针治聋哑迎来高潮 |
三、推广针治聋哑高潮下的问题 |
第八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针灸推广运动得以实施的原因 |
一、新中国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客观需要 |
二、中共领导人对针灸的信任与重视 |
三、针灸疗法具备大范围推广的特质 |
第二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特点 |
一、依靠党的领导和政治保障 |
二、采用自上而下、培养骨干、层层推广的模式 |
三、广泛开展群众性运动 |
第三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影响 |
一、对参与群体的影响 |
二、对当代针灸学形塑的影响 |
三、对针灸普及和中医工作的影响 |
四、对卫生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影响 |
第四节 针灸推广运动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一、自上而下、分级培养、逐步扩大的推广模式值得借鉴 |
二、推广中医疗法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医疗福祉,保障人民健康 |
三、推广工作应贴合实际需要,统筹规划,以科学为依归 |
四、科学使用行政手段,注意过度干预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
结语 |
一、本研究创新之处与主要成果 |
二、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后续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群众迫切要求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2: 《有组织地研究与推广针灸疗法》 |
附录3: 《认真地学习和推行针灸疗法》 |
附录4: 《进一步学习推广针灸》 |
附录5: 《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农村中医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绪论 |
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 选题缘起 |
1.1.1 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凸显 |
1.1.2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受到各方重视 |
1.1.3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成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
1.1.4 地域性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助推“一带一路”倡议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推动地域性中医药文化的深入研究 |
1.2.2 有助于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交流与传播 |
1.2.3 有助于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 |
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
2.1 研究对象 |
2.2 概念界定 |
2.2.1 荆楚文化 |
2.2.2 中医药文化 |
2.2.3 荆楚中医药文化 |
2.2.4 “一带一路” |
2.2.5 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4.1 研究内容 |
4.2 基本框架 |
5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5.1 研究重点 |
5.2 研究难点 |
5.3 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历史与发展特征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源流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影响 |
2.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孕育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1.1 孕育发展期(远古-商朝) |
2.1.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定型期与历史影响 |
2.2.1 发展定型期(西周-秦朝) |
2.2.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快速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3.1 快速发展期(西汉-南北朝) |
2.3.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4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继承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4.1 继承发展期(隋朝-元朝) |
2.4.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5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高峰期与历史影响 |
2.5.1 发展高峰期(明朝-清朝) |
2.5.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6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徘徊期与历史影响 |
2.6.1 发展徘徊期(1912 年-1949 年) |
2.6.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7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恢复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7.1 恢复发展期(1949 年-20 世纪末) |
2.7.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2.8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全面发展期与历史影响 |
2.8.1 全面发展期(21 世纪以来) |
2.8.2 本阶段历史影响 |
3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与发展规律 |
3.1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特征 |
3.2 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规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理论基础 |
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 |
1.1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论的提出 |
1.2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渊源 |
1.3 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内涵要义 |
1.4 中医药文化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中的作用 |
2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 |
2.1 文化对外传播的内涵要义 |
2.2 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价值 |
2.3 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 |
2.4 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第四部分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与启示 |
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历史发展阶段与传播学分析 |
1.1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孕育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1.1 孕育发展期(明朝以前) |
1.1.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黄金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2.1 黄金发展期(明清时期) |
1.2.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3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发展滞缓期与传播学分析 |
1.3.1 发展滞缓期(1912 年-1978 年) |
1.3.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1.4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全面发展期与传播学分析 |
1.4.1 全面发展期(1978 年以来) |
1.4.2 本阶段传播学分析 |
2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的经验启示 |
3 本章小结 |
第五部分 案例分析:中阿中医中心与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
1 中阿中医中心建立背景 |
1.1 历史基础 |
1.1.1 中医药医疗实践基础 |
1.1.2 中医药文化传播基础 |
1.2 现实因素 |
1.2.1 阿尔及利亚人民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 |
1.2.2 中医药作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
2 中阿中医中心建设概况 |
2.1 建设过程 |
2.2 建设模式 |
2.3 建设成效 |
2.4 建设困境 |
3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实践分析 |
3.1 传播主体分析 |
3.2 传播内容分析 |
3.3 传播媒介分析 |
3.4 传播受众分析 |
3.5 传播效果分析 |
4 基于中阿中医中心的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反思 |
5 本章小结 |
第六部分 构建“一带一路”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1 “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意义 |
1.1 坚定荆楚中医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彰显荆楚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 |
1.2 增强荆楚中医药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
1.3 服务“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助推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 |
2 构建“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对策建议 |
2.1 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机对接 |
2.2 推动荆楚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荆楚中医药文化的普适价值 |
2.3 增强多元传播要素的协同效应,构建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体系 |
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荆楚中医药文化发展大事记 |
附录三 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传播大事记 |
附录四 专家官员访谈录 |
4-1 温长路教授访谈录(节选) |
4-2 吕文亮教授访谈录(节选) |
4-3 巴元明教授访谈录(节选) |
4-4 周仲瑜教授访谈录(节选) |
4-5 胡峰队长访谈录(节选) |
4-6 王莎主任电话访谈录(节选) |
4-7 胡海涛老师访谈录(节选) |
附录五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编(译)着作 |
致谢 |
(4)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关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道地药材与生长环境关系的重要性 |
1.1.2 基于信息学方法指导道地药材种植的优势 |
1.1.3 药性分布区域研究的重要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道地药材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 |
1.2.2 道地药材数据库的研究进展 |
1.2.3 中药药性与生长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章 道地药材药性生长环境数据库的构建 |
2.1 数据来源 |
2.2 道地药材生长环境因子的筛选原则 |
2.3 基于实体语法系统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生长知识模型 |
2.4 基于图数据库构建道地药材药性与环境因素数据库 |
第三章 全国道地药材药性分布情况的分析 |
3.1 基于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地区道地药材药性的差异 |
3.2 全国道地药材药性地理分布图的构建 |
3.2.1 全国道地药材药性四气的分布研究 |
3.2.2 全国道地药材五味药性的分布研究 |
第四章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的构建 |
4.1 数据来源 |
4.2 方法与原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特征属性的选择 |
4.3.2 训练集和测试集样本的划分 |
4.3.3 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 |
4.3.4 基于贝叶斯网络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 |
4.3.5 基于Random Subspace算法构建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 |
4.4 最优模型的选择 |
4.5 小结 |
第五章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在中药种植过程中的应用 |
5.1 数据来源 |
5.2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分析平台的构建 |
5.3 道地药材药性组合预测模型的验证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政府控制的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 |
二、少数民族特需商品市场研究的新领域 |
三、系统抽象法在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中的运用 |
第一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市场调剂的重要性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及其地位 |
一、民族药成药的主体部分是医院制剂 |
二、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品种 |
三、民族药医院制剂在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主体地位 |
第二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是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的支撑 |
一、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体系中占重要地位 |
二、医院制剂在各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发挥的作用 |
三、医院制剂在民族地区医疗保障中的用药范围 |
第三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的保障 |
一、民族医医院的结构及其分布 |
二、民族医医院调剂使用制剂的原因 |
三、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调剂制剂所占比重 |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市场调剂是少数民族患者用药的重要保障 |
一、少数民族患者大多愿意接受民族医治疗 |
二、民族地区常发病、多发病民族药有独特疗效 |
三、少数民族患者使用民族药医院制剂药费低 |
第五节 医院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的发展 |
一、能增加制剂调出医院的收入 |
二、有利于提高民族药医院制剂的生产质量和水平 |
三、制剂调剂有利于民族医医院特色的形成 |
第二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结构 |
第一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调出方和调入方 |
一、调出方(卖方) |
二、调入方(买方) |
三、调入方和调出方买卖制剂的特点 |
第二节 调入方与调出方的调剂协议与批准 |
一、买卖双方协议的达成 |
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批准 |
三、制剂调剂是一个有严格监管的市场 |
第三节 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价格 |
一、制剂的调剂价格由物价部门制定执行 |
二、医院制剂调剂价格的评价 |
三、民族药品市场内部价格变化对调剂市场产生的影响 |
第四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一、调剂市场主要涉及藏、蒙、维吾尔族药医院制剂 |
二、五藏区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三、八蒙区蒙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四、维傣彝苗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 |
第三章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的注册与再注册 |
一、对民族药医院制剂注册的要求 |
二、有效期与再注册 |
三、高昂的注册与再注册成本阻碍民族药医院制剂发展 |
四、注册困难限制了市场调剂制剂的品种与结构 |
第二节 对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控制 |
一、对每一笔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的批准 |
二、调剂市场监管阻碍市场正常运行 |
三、大量院内协定方剂产生和民族医特色疗法产生 |
四、制剂调剂市场行政控制地方性和封闭性突出 |
第三节 从注册制到备案制的转变缩小了制剂调剂市场规模 |
一、备案制的出台及其主要内容 |
二、备案制必将导致调剂市场规模缩减 |
第四章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发展的趋势 |
第一节 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消亡的条件 |
一、中药医院制剂所走过的道路 |
二、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必须增加 |
三、医疗保险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提高 |
第二节 现阶段必须扩大民族药医院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 |
一、民族药国药品种数量有限 |
二、市场是民族医医院之间调剂制剂余缺的唯一途径 |
三、扩大制剂配制和调剂市场满足少数民族患者用药需求 |
第三节 为民族药医院制剂调剂市场的消亡创造条件 |
一、定期将部分民族药医院制剂申报为国准字成药 |
二、降低医院协定方剂申报为医院制剂的难度 |
三、逐步增加民族医医院临床用药中的国药比重 |
四、提高民族药医保报销比例和少数民族收入水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关于高校融资的必要性的研究 |
1.3.2 关于高校融资的影响要素的研究 |
1.3.3 关于高校融资的对策建议的研究 |
1.3.4 关于国外高校融资经验借鉴的研究 |
1.3.5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数据来源 |
1.5 研究的内容与结构 |
1.6 创新和有待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部直属高校 |
2.1.2 融资 |
2.1.3 内源性融资 |
2.1.4 外源性融资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成本分担理论 |
2.2.3 融资优序理论 |
2.2.4 绩效管理理论 |
第3章 高校办学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分析 |
3.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演进 |
3.1.1 高校经费融资总量的演进 |
3.1.2 高校经费融资结构的演进 |
3.1.3 高校经费融资模式的演进 |
3.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特点 |
3.2.1 经费融资总量呈平稳上升态势 |
3.2.2 经费融资结构呈多样性特征 |
3.2.3 经费融资模式呈现经费来源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 |
3.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主要渠道 |
3.3.1 财政拨款 |
3.3.2 教育事业收入 |
3.3.3 科研事业收入 |
3.3.4 社会捐赠收入 |
3.3.5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
3.3.6 其他收入 |
3.4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的问题 |
3.4.1 对国家财政拨款的外源性融资依赖性较强 |
3.4.2 经费融资结构有待改善 |
3.4.3 社会捐赠收入的吸引力不足 |
第4章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结构及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的比较分析 |
4.1.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分析 |
4.1.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总量区域差异性分析 |
4.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 |
4.2.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分析 |
4.2.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区域差异性分析 |
4.3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比较分析 |
4.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分析 |
4.3.5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模式的区域差异分析 |
第5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
5.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5.1.1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3 评价对象及数据来源 |
5.1.4 评价方法与选择 |
5.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分析 |
5.2.1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
5.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水平分析 |
5.2.3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综合融资水平分析 |
5.3 基于区域分布的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分析 |
5.3.1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3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5.3.4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水平评价 |
第6章 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变量界定及模型构建 |
6.1.1 变量界定及选择 |
6.1.2 模型构建 |
6.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2.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2.2 全国层面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3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3.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3.2 东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4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4.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4.2 中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5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5.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5.2 西部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6.6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的影响 |
6.6.1 多重共线性检验 |
6.6.2 东北地区高校办学经费融资结构对融资绩效表现影响的回归分析 |
第7章 高校多元化拓展办学经费,提升融资绩效的路径 |
7.1 从政府维度,探索加大高校财政拨款力度,改善拨款方式 |
7.1.1 探索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 |
7.1.2 政府拨款以绩效为导向 |
7.1.3 加强对高校办学经费绩效的审计、评估和监督管理 |
7.2 从高校的维度,拓宽办学经费融资渠道,完善内部配套机制 |
7.2.1 充分利用教学、科研资源,拓宽办学经费内源性融资渠道 |
7.2.2 充分发挥融资组织和管理机构的功能,拓宽办学经费外源性融资渠道 |
7.2.3 强化高校内部管理,提升资金配置绩效 |
7.3 从社会维度,积极培养社会共同办教育的理念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蕲春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乡村旅游研究 |
1.3.2 康养旅游研究 |
1.3.3 乡村康养旅游研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旅游 |
2.1.2 康养旅游 |
2.1.3 乡村康养旅游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马斯洛需求理论 |
第三章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
3.1 我国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概况 |
3.1.1 我国乡村康养旅游产品类型 |
3.1.2 我国乡村康养旅游市场分析 |
3.2 蕲春县区域概况 |
3.2.1 地理交通 |
3.2.2 社会经济 |
3.3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现状 |
3.3.1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氛围愈发浓厚 |
3.3.2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品牌基本形成 |
3.3.3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
3.4 蕲春县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优势条件分析 |
3.4.1 自然生态优美 |
3.4.2 康养文化悠久 |
3.4.3 产业基础雄厚 |
3.4.4 扶持政策倾斜 |
3.4.5 品牌特色突出 |
3.4.6 市场需求旺盛 |
第四章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存在的问题 |
4.1.1 发展规划不健全 |
4.1.2 基础设施完善度较低 |
4.1.3 品牌效用发挥不足 |
4.1.4 智慧旅游系统落后 |
4.1.5 复合型旅游人才缺乏 |
4.1.6 医疗康养水平较低 |
4.2 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旅游产业地位有待提高 |
4.2.2 法律政策等体系相对滞后 |
4.2.3 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模糊 |
4.2.4 创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受限 |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康养旅游成熟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优秀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
5.1.1 日本有马温泉 |
5.1.2 日本有马温泉的发展启示 |
5.1.3 德国巴特·威利斯赫恩镇森林康养 |
5.1.4 德国巴特·威利斯赫恩镇森林康养发展启示 |
5.2 国内优秀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
5.2.1 广西巴马县 |
5.2.2 广西巴马的发展启示 |
第六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蕲春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对策 |
6.1 强化政府引导,制定全方位乡村康养旅游规划 |
6.2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康养旅游全智慧景区覆盖 |
6.3 精准康养需求,实现康养旅游市场全角度营销 |
6.4 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康养旅游复合型人才供给 |
6.5 创新投资机制,推进康养旅游主体全方位参与 |
6.6 坚持优质化标准,提升医疗康养服务质量和水平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研究的局限性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海南省中医医院的发展研究 ——以X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化 |
1.1.2 中医药发展新形势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公立医院改革发展研究现状 |
1.3.2 国内中医医院改革发展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概论 |
2.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
2.2 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
2.3 医疗体制改革对中医医院的要求及影响 |
2.3.1 医疗体制改革对中医医院的要求 |
2.3.2 医疗体制改革对中医医院的影响 |
3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海南省中医医院发展现状 |
3.1 中医医院的财政拨款情况 |
3.2 中医医院机构的现状 |
3.3 中医医院人员的现状 |
3.4 中医医院的收入支出现状 |
3.4.1 总收入情况分析 |
3.4.2 药品收入分析 |
3.4.3 社保补偿收入分析 |
3.4.4 总支出分析 |
3.5 中医医院的医疗服务情况 |
3.5.1 医疗服务及床位使用情况 |
3.5.2 医师工作效率情况 |
4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X医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X医院存在的问题 |
4.1.1 中医药特色不够鲜明,尚未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
4.1.2 人才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激活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
4.1.3 随着新医改的深化,对医院的内部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
4.1.4 医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4.2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X医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存在历史因素,海南省中医药事业基础比较薄弱 |
4.2.2 传统的观念、理念制约着医院的长远发展 |
4.2.3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对医院发展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
4.2.4 中医药诊疗的特殊性 |
5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X医院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核心,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
5.1.1 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加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 |
5.1.2 调整医疗收费,实行医疗机构价格差别政策推动中医医院发展 |
5.1.3 拓宽服务领域,推进中医药事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
5.1.4 加强专科能力建设,带动医院各科室的发展 |
5.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 |
5.2.1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树立正确的人才管理观念 |
5.2.2 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 |
5.2.3 以公益性为核心,健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
5.3 以内部控制为手段,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 |
5.3.1 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
5.3.2 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管理主导型转变 |
5.4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
5.4.1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病人满意度 |
5.4.2 建立医疗服务标准化管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 |
5.4.3 推行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提高中药临床应用 |
5.4.4 提高中药调剂、煎煮、制剂质量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县级中医医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
1.1.2 县级中医医院发展也存在挑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了解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的整体发展情况 |
1.3.2 研究患者对县级中医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
1.3.3 针对发展现状提出对策和建议 |
1.4 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理论 |
1.4.1 县级中医医院概念界定 |
1.4.2 中医管理学理论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1.1 定性分析资料来源 |
2.1.2 定量分析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检索法 |
2.2.2 观察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3 研究对象 |
2.4 资料处理方法 |
2.4.1 统计描述 |
2.4.2 统计推断 |
3 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现状 |
3.1 人力资源现状 |
3.2 服务提供情况 |
3.3 财务状况 |
3.4 房屋建筑面积情况 |
3.5 业务收入增长率 |
3.6 固定资产与专业设备情况 |
3.7 中医药特色指标 |
3.8 患者满意度情况 |
4 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1 管理人员缺乏专业背景 |
4.2 人力资源结构有待优化 |
4.3 国家财政补助不足 |
4.4 中医院西化趋势严重 |
5 建议 |
5.1 优化管理队伍 |
5.2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5.3 政府财政补助政策上需要改进 |
5.4 坚持中医药特色持续发展 |
6 创新和不足点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不足点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湖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思路与途径——以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为例[J]. 吴龙辉,何岳球.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1(05)
- [2]新中国“十七年”针灸推广运动研究[D]. 肖雄.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一带一路”背景下荆楚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研究[D]. 毛和荣.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道地药材药性与生长环境关联关系研究[D]. 李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论民族药医院制剂的调剂市场[D]. 成瑞雪.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高校融资总量、结构及绩效评价研究 ——基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分析[D]. 刘欣. 吉林大学, 2020(08)
- [7]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以湖北省蕲春县为例[D]. 马颖杰.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中医药综合统计体系构建及试点研究[J]. 王教志,沈绍武,肖勇.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0(01)
- [9]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视阈下海南省中医医院的发展研究 ——以X医院为例[D]. 刘凝. 海南大学, 2019(05)
- [10]湖北省县级中医医院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陈钰.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