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子书”如何赢得大众(论文文献综述)
孙佳怡[1](2021)在《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基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以亚马逊、Lulu等为代表的自出版机构日益壮大,生产出售的自出版图书产品逐渐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成为出版市场的新星。亚马逊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自出版公司,其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文以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个案研究法以及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五部分进行刨析。首先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内容、特点和不足,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自出版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兴起环境、发展历程及特征进行概括、细分其发展模式;最后分析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对出版市场各个主体的影响,并总结其对出版企业的启示。研究发现,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具有内容资源丰富、版权保护技术先进、自出版平台服务全面细致、营销渠道广、营销手段多样、阅读设备功能齐全等优势。旗下自出版图书产品品牌效应强大,图书销量居全球自出版图书之首,促进了图书市场的结构调整,推动了整个出版市场的发展与进步。同时重构了出版商与作者的利益划分;引领了平台、设备行业的技术与服务建设;培养了新一代读者阅读习惯……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优缺点给出版企业带来了很多启示,包括把握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精准定位企业战略目标及重视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本文欲从此三方面指出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向。本论文的研究意在丰富自出版领域的研究内容,为关注自出版领域的业界人士提供帮助,对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进行系统的梳理,总结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趋势。通过五部分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自出版产业正在进入兴盛期,虽然在内容质量控制和市场评价机制方面还有不足,但在技术发展迅猛、多媒体融合的市场趋势下,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程星[2](2020)在《微信读书社群的社交化阅读现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技术的革新与个人阅读需求的提升,大众从阅读纸质书籍到电子书籍,从看书到听书,阅读文本的媒介载体及阅读方式发生改变。相较于传统的纸本阅读模式,大众在移动终端阅读电子书籍能够享受更加丰富的内容资源、更加灵活的阅读场所、更加便捷的互动交流服务,电子阅读成为大众阅读的主要方式。微信读书作为一款电子书阅读平台,成为移动阅读用户的掌上图书馆热门之选。微信读书APP依靠微信强大的关系链与庞大的用户数量迅速崛起,借助多样化的社交方式建构独具特色的网络阅读社群,为受众社交打造“新舞台”。从社会环境看,微信读书社群的形成及发展与倡导全民阅读、印发数字出版产业相关规定等政治因素有关,与古时读书至上思想的影响、当代人普遍存在的群体性孤独心理等文化因素有关,同时,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增长、电子书阅读市场的繁荣等经济因素,移动终端的更迭、通信技术的普及等媒介因素影响微信读书社群的聚合。从个人纸质阅读到网络社交阅读,微信读书中社群用户的阅读更加依赖电子媒介,阅读主体的身份构成趋于多元化,用户由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读者通过呈现个人阅读状态、分享阅读信息实现知识展示,阅读成为一种展示性的共享行为。微信读书社群的发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热情与表达欲望,社交化阅读现象愈发明显,读者通过发布书评、想法等内容创造行为,分享、点赞、评论等信息互动行为,互相关注、私信、组建读书小队等人际关系拓展行为满足个人社交需求,彼此之间交流增多、活跃度增强,对阅读内容的分享、传播频次增加。社群出现话语表达公开化、媒介时空壁垒消弭、用户人际网络延伸、知识内容再生产等社交化阅读特征,“阅读+社交”的运营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接受与认可。新媒体环境下,社交化阅读是对传统阅读理念的创新,是用户阅读需求的新呈现。从社群的发展倾向来看,社交化阅读的发展反过来推动了阅读平台智能化、内容泛娱乐化、用户自我呈现景观化。微信读书社群社交化阅读现象的出现,从技术层面看,是移动终端的发展、平台版本的迭代升级、多元化交互渠道的提供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用户层面看,社交化阅读是用户实现自我呈现的内在需要,微信读书社群满足阅读主体对“现实我”隐匿、“理想我”完美塑造的社交需求;从内容层面看,专业化内容、大众化内容、碎片化内容分别满足用户对内容深度、广度、长度上的要求,为不同类型的用户提供社交话题;从社群运营方层面看,“阅读+社交”的发展模式有利于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以社交互动深化用户群体认同,凭借阅读景观的塑造凸显社群运营优势。值得警惕的是,微信读书社群过度社交化的阅读现象对个人阅读、版权保护以及社群运营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从用户角度看,作者、读者共同生产内容容易造成信息过载,引发心理焦虑;用户阅读以表层化、快餐化为主,不利于培养深度阅读的能力;算法推荐导致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用户阅读内容趋于同质化;过度依赖他人的知识共享成果导致思考惰性产生,影响用户对信息内化的能力。从版权保护角度看,高频次转发、编辑等行为挫伤内容创作方积极性。从社群运营角度看,运营重心向社交化、游戏化偏转,加剧社交蒸发冷却效应发生的可能。面对微信读书社群社交化阅读现象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用户及社群运营方应担负起相应的责任,谨防过度社交的阅读倾向,把握阅读与社交之间的平衡,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阅读环境。
何慧超[3](2020)在《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飞快进步,媒介融合日益加剧,传统出版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也迎来了新的生机。一方面,纸质出版在出版环节的诸多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冲击,突出表现就是线下销售量的锐减;另一方面,数字出版技术的不断创新为出版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数字阅读成为常态,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了新型、传统出版企业共同着眼的赢利点。历史在技术的推动下前进,出版的变革在数字技术的一次又一次突破中加快。传统出版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采取何种策略应对数字时代带来的挑战是出版业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本文选取了中国老字号出版企业——商务印书馆,作为研究对象。商务印书馆作为中国传统出版业的担当之一,2002年起便开始向数字出版领域进军,通过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与内容优势进行数据库开发、依照资源优势发展按需出版业务、研发工具书APP、实现纸电同步、与他国合作出版大众类生活化数字出版读物等等,通过18年的数字出版探索,商务印书馆在数字出版道路中越走越远,在数字出版领域,商务印书馆取得的成绩也较为瞩目。但是,与此同时,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出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例如行业竞争激烈、数字出版人才还存在较大缺口、版权保护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并且商务印书馆在数字出版业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等。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来进行研究。首先对商务印书馆数字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剖析了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出版发展策略,之后分析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为商务印书馆的数字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为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传统出版企业的数字化业务开展提供相应的参考。
韩彤彤[4](2020)在《网易公开课付费课程体系转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识付费始于2015年,兴于2016年。因此,2016年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果壳网、得到、知乎、喜马拉雅FM先后以不同的内容付费方式加入到知识付费行业中。从2015年至今,知识付费的概念已越来越被广大用户群体接受。2018年,网易公开课宣布以“精品课程”的方式加入知识付费领域,并将致力于打造更加优质的课程内容。本文将以网易公开课精品课程的发展现状为着手点,横向对比分析网易公开课精品课程作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后来者”,如何跟上行业发展脚步,汲取其他知识付费类APP的运营优势。纵向对比分析在网易公开课APP内,精品课程和免费课程如何达到更好联动效果,实现头部用户资源共享。本文最后,将提出网易公开课在精品课程中的运营问题和改进建议。
黄苗苗[5](2020)在《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世界出版强国如美国、英国都曾如火如荼地率先开展了图书业的数字改革,呈现出起步早、转型快、跨界融合的特征,其电子书营收也远超其他国家。德国同为国际图书出版业的佼佼者,数字出版的进程却稍显滞后,当美国的电子书市场在kindle问世后迅猛递增时,德国的电子书比例在2010年仅占图书市场的1%,而近几年,当英美两国的电子书市场增速放缓,陷入停滞时,德国的电子书市场开始逐渐抬头。显然,德国对数字出版的态度相对保守谨慎,所以在数字出版上与其他出版强国相比稍显滞后,整个图书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一直未获得积极的市场反馈,直至近几年才有所起色,并且基于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德国特色之路。在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德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数字化也面临着复杂矛盾的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从各方面对产业的转型施加着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裹挟着数字出版产业向前迈进。而作为走在德国消费类数字出版探索发展前沿的出版企业,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先进姿态,从传统的优质内容生产者,到数字时代的转型探索者,通过经营数字图书销售平台,开发数字阅读程序和参与研发阅读设备,结合集团自身的技术支持,力图打通整条数字出版价值链;与此同时,在继续经营纸质书的业务基础上,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并行不悖地打造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图书商业模式。从19世纪的传统纸质出版商,到今天的国际出版集团,无论是在德国国内还是在国际范围内,贝塔斯曼传媒集团对数字出版方式的探索成果,都具有有益的启发和参照作用。
潘颖[6](2020)在《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及其社交媒体的进步和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生活形态和话语机制,中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新媒体时代。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中国的儿童文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具备了新的多维特征,也构成了本部论文研究的核心命题。厘清这些特征对于准确把握儿童文学在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规律有重要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文本分析、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聚焦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文本与生产情境,运用文学、传播学、接受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多角度梳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媒体时代语境下,儿童文学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文学接受、文学消费四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新特点,对比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与传统儿童文学发展的差异性、融合性,研究社会转型、文学转型、媒介转型对儿童文学发展演变的影响,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在建构、生产、传播、接受、消费等方面的新变化、新发展,探讨中国儿童文学在当代文学的发展空间和价值意义。论文基本框架如下:绪论部分在分析研究对象和背景的基础上界定论文中与新媒体时代和儿童文学相关的核心概念。第一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该章指出,新媒体改变着儿童文学生产,固有的文化环境和传统儿童文学创作的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创作主体泛化、低龄化写作和网络写手异军突起,实现了儿童文学作家群多元化发展;儿童文学题材、体裁领域不断拓展,社会各界政策及措施的出台促使文学作品数量激增、品质提升,实现了儿童文学的原创品牌塑造和国际化走向;文学创作方式的新媒体化、多样化、融合化发展,实现了传统儿童文学的新媒体化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经典化,儿童文学也呈现出视听先行的新特征及数字化生存的多路径发展。第二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该章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分析新媒体时代传播媒介的转换所带来的公共话语、思想结构、认知能力、生存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梳理传播媒介的生态系统和媒介素养,分析儿童文学与媒介变迁的关系,以及我们面对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变迁所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同时,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方式、传播策略及传播特征,分析研究传统儿童文学的出版现状及转型、新媒体化出路和新媒体儿童文学的数字多元化传播和经典化走向。第三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接受。该章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儿童这一特殊的文学接受主体的接受素质(包括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审美能力的分析)和心理能力(生理、心理、文化),梳理儿童接受成长心理轨迹、阅读视野的特点,结合深度访谈的调研,重点分析全民阅读时代背景和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及新变化,分析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阅读方式、特征和发展方向,以及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第四章标题为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消费。该章将儿童文学放在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以文学消费为核心切入,分析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引导及其特征,总结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经典消逝”、娱乐至上、追逐游戏快感的特点;通过对重点儿童文学作家畅销书和作家富豪排行榜等信息数据比对,分析消费时代文学价值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总结儿童文学作品“商业化”“娱乐化”的特征,解析在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儿童文学的“童年消逝”的危机与童年精神的文学重构。结论部分全面梳理总结了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生产、传播、接受和消费的多维特征,通过新媒体媒介技术演进与儿童文学的关系畅想儿童文学的未来,既对儿童文学的娱乐化与商业化表示忧虑,也对新媒体时代的儿童文学发展和前景充满期待。
王莉萍[7](2020)在《我国综合类高校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03年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主题出版的概念以来,我国主题出版形式和内容逐渐丰富,精品数量也不断增多。主题出版作为宣传国家重大政策方针、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传播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随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主题出版也获得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成为了学界和业界研究的一个新热点。但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调查研究的成果数量非常有限,尤其是针对阅读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所做的主题出版物阅读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在此背景下,笔者以兰州大学为例,对552名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辅以访谈的方式,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主题出版物的认知、阅读数量、阅读方式、接触渠道、阅读需求等多方面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发现,目前兰州大学大学生主题出版物的阅读整体呈现出主动性不足、偏向数字化阅读、对主题出版物认知不清等特征。由此推及主题出版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主题与内容不接地气、数字出版尚不成熟、宣传推广不到位等多方面问题。进而选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优秀主题出版图书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部分主题出版电子读物、新型多媒体印刷读物作为参考。结合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的需求偏好情况,对推动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发展,提出了融合数字出版、深挖读者偏好、平衡要素发展以及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建议,进一步探索如何提供更多优质主题出版物,激发大学生对主题出版物的阅读兴趣,从而推动主题出版市场向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
向晴[8](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研究表明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裴靖文[9](2020)在《《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文明和未来世界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以科技为基础的幻想也随之承担起更多的现实意义。科幻小说不仅以陌生化的文学形式呈现飞速进化的现实世界,更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科学技术对生命、人类意识以及文明的异化。在高扬创新意识和想象力的今天,科幻文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伴随中国科幻文学四十年沉浮的《科幻世界》也因此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中国至今唯一的科幻期刊,《科幻世界》凭借准确的定位和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在科幻期刊界屹立不倒。从九十年代为科幻正名,到新世纪为科幻扬名,它始终保持世界性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办刊态度,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方向做出正确的判断,为中国科幻文学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资源。中国最早的、较为固定的科幻迷群体正是围绕《科幻世界》形成,他们以期刊为主阵地完成了从接受者到参与者的蜕变,个体解读也因为群体的形成转变为具有典型意义的集体阐释,其发展和变化为研究中国当代科幻读者群提供了诸多思路和价值。正是从这群科幻迷中,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幻作家,其中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作家如今已成为中国科幻文学界的中坚力量,其作品代表着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不同作家所具有的文学风格和科幻思维不仅为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可能性,也给予科幻新星和读者更多的启示。本文对《科幻世界》近三十年发展历程中的办刊特色、传播方式、读者群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进行分析,探究《科幻世界》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张倩莹[10](2019)在《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读者服务在我国出版业的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数字时代的大浪潮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产品为导向的读者服务开始向以读者为导向的读者服务转移,如何为读者创造更多的价值成为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化转型的关键。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从读者价值这一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提出的背景、研究的问题、理论基础进行说明。以客户价值理论为主要理论来源,以出版业数字营销为背景,以出版业读者价值为切入点,全面研究了国内出版业读者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深入阐述了出版业进行读者服务研究的必要性。其次,本文阐述了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价值的重要性。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读者价值由之前的单向价值传递进一步升级为双向价值传递,在企业-读者角度的读者价值基础上对出版业读者价值的概念、内涵和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界定,并结合英国书业、美国书业和台湾地区书业重视读者价值的实际案例和成效进行分析。这一部分介绍了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读者价值理论到底可以发挥什么作用,为后面文章的架构、展开提供了依据。接着,根据上述理论基础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需求进行重点分析,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展开:一针对读者心理进行分析,包括读者心理的概念、影响因素、和变化表现;二针对读者行为进行分析,包括读者行为的概念、基于AISAS模型和SICAS模型读者行为分析;三以阅文集团为例,对数字出版业如何针对读者需求展开说明。通过对上述出版业读者需求的具体分析,阐述了在数字背景下中国出版企业的成长过程中,读者服务怎样使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最后,通过以上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的较全面分析,本文提出了出版业在数字环境下的读者服务策略,具有不同于传统出版企业的即时性和交互性,包括:优化管理机制,树立服务理念;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服务属性;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服务渠道。因此,本文通过对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的研究,希望能够对出版企业更好的运营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电子书”如何赢得大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书”如何赢得大众(论文提纲范文)
(1)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1.5 自出版的相关概念 |
1.5.1 自出版 |
1.5.2 自出版平台 |
1.5.3 自出版图书产品 |
2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概述 |
2.1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环境分析 |
2.1.1 政策法规的支持 |
2.1.2 市场需求的上涨 |
2.1.3 技术发展的推动 |
2.2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1 萌芽期:确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目标 |
2.2.2 发展期:设备、平台建设与营销服务的不断提升 |
2.2.3 成熟期:全球第一自出版品牌的打造与维持 |
2.2.4 发展现状:全球首席自出版平台 |
2.3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的主要特征 |
2.3.1 独家版权代理 |
2.3.2 价格差距明显 |
2.3.3 垃圾内容屡禁不止 |
2.3.4 整体销量可观而单个品种销量较小 |
2.3.5 纸质书销量通常低于电子书 |
2.3.6 利益驱动下的短篇化现象明显 |
3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的发展模式及优势 |
3.1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内容资源模式及优势 |
3.1.1 亚马逊图书产品内容资源丰富 |
3.1.2 独创的电子书格式提高版权保护 |
3.2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生产模式及优势 |
3.2.1 电子书自出版生产流程 |
3.2.2 纸质书自出版生产流程 |
3.2.3 自出版内容成果发表快 |
3.2.4 自出版生产平台服务全面 |
3.3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营销模式及优势 |
3.3.1 全球最大电子零售商城销售 |
3.3.2 独家营销服务提供 |
3.3.3 多渠道全方位推广 |
3.4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阅读模式及优势 |
3.4.1 创新技术,更新速度快 |
3.4.2 提升功能,品牌效应显着 |
4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对出版市场的影响 |
4.1 对市场卖方的影响 |
4.1.1 内容提供方:重构作者与出版商之间的利益划分 |
4.1.2 平台建设方:促进书店、网站的并购重组 |
4.1.3 硬件制造方:推动电子阅读设备的技术创新 |
4.2 对市场买方的影响 |
4.2.1 读者:参与性、话语权得到较大提升 |
4.2.2 IP开发者:自出版图书选题成为新宠 |
4.3 对图书产品的影响 |
4.3.1 内容:自出版图书产品助力“长尾市场” |
4.3.2 销量:自出版图书产品市场占比逐年上涨 |
4.3.3 品牌声誉:自出版图书产品声誉毁誉参半 |
5 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的启示 |
5.1 思想上:提高思想觉悟与服务意识 |
5.1.1 重视读者的阅读体验与服务 |
5.1.2 重视用户价值观的引导 |
5.2 战略上:结合自身特点确立企业正确发展方向 |
5.2.1 杜绝形式化的媒体融合出版 |
5.2.2 加强出版、营销方面的合作 |
5.3 产品上:内容与传播要齐头并进 |
5.3.1 提高内容资源质量 |
5.3.2 加大内容传播力度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微信读书社群的社交化阅读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关于微信读书的研究 |
2.关于社群的研究 |
3.关于社交化阅读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创新之处 |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微信读书社群概念界定 |
1.社群概念 |
2.网络社群概念 |
3.微信读书社群概念 |
(二)社交化阅读概念界定 |
(三)理论基础 |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欧文·戈夫曼拟剧理论 |
3.使用与满足理论 |
二、微信读书社群的基本概况 |
(一)微信读书社群的产生背景 |
1.政治环境推动读书社群兴起 |
2.文化氛围促进读书社群发展 |
3.经济环境支撑读书社群运营 |
4.媒介变迁影响读书社群聚合 |
(二)微信读书社群的阅读转向 |
1.阅读载体:从纸质媒介转向电子媒介 |
2.内容呈现:从知识占有转向知识展示 |
3.受众特征:从知识阶层转向大众群体 |
三、微信读书社群社交化阅读的表现 |
(一)社群中的社交行为 |
1.内容创造行为:写书评、写想法 |
2.信息互动行为:分享、点赞、评论 |
3.人际关系拓展行为:互关、私信、组建读书小队 |
(二)社交化阅读的特征 |
1.个人话语表达走向公共空间 |
2.打破时空壁垒,重回部落化 |
3.人际网络延伸与社群强联系 |
4.阅读环境自由与知识再生产 |
(三)社交化阅读的倾向 |
1.读书平台的智能化 |
2.分享内容的泛娱乐化 |
3.阅读主体自我呈现的景观化 |
四、微信读书社群的社交化阅读现象成因分析 |
(一)技术:为社交搭建阅读平台 |
1.提供随时随地会话场景 |
2.打造多元化的互动方式 |
(二)用户:以社交实现自我呈现 |
1.隐匿“现实我”,建构个人形象 |
2.塑造“理想我”,实现自我满足 |
(三)内容:为社交提供互动话题 |
1.专业化内容满足用户深度探讨需求 |
2.大众化内容满足用户娱乐沟通心理 |
3.碎片化内容满足用户有限时间交流 |
(四)社群运营方:以社交推动平台发展 |
1.借助互动深化成员群体认同 |
2.凭借景观凸显社群运营优势 |
五、微信读书社群社交化阅读的问题与反思 |
(一)微信读书社群社交化阅读的问题 |
1.内容过载与阅读表层化 |
2.信息茧房与思考惰性产生 |
3.版权意识淡薄,创作者积极性挫伤 |
4.运营重心偏转加剧社交蒸发冷却效应 |
(二)微信读书社群社交化阅读的反思 |
1.从用户层面:提升媒介素养,强化阅读深度 |
2.从社群运营层面:加强管理,当好内容把关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微信读书平台社交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B:微信读书平台深度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附录C:微信读书平台使用情况深度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2.1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的机遇 |
2.1.1 国家经济态势良好 |
2.1.2 数字阅读常态化 |
2.1.3 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创新 |
2.1.4 自身优势 |
2.2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的挑战 |
2.2.1 行业竞争激烈 |
2.2.2 品牌影响力被分化 |
2.2.3 版权保护更加复杂 |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策略 |
3.1 设立独立的数字出版机构 |
3.1.1 成立信息技术公司 |
3.1.2 成立数字出版中心 |
3.2 立足优势资源开发数字产品 |
3.2.1 出版电子书 |
3.2.2 开发民国期刊数据库 |
3.2.3 建立精品工具书数据库 |
3.2.4 开发网络版《辞源》 |
3.2.5 开发运营工具书APP |
3.3 创新出版方式:开展按需印刷 |
3.4 开拓新出版领域:出版大众生活类数字读物 |
3.5 精准定位用户群体 |
3.6 向“知识服务”转型 |
3.6.1 由产品向服务转变 |
3.6.2 打造全媒体运营平台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存在的问题 |
4.1 数字出版人才缺口较大 |
4.2 数字产品缺乏前沿性 |
4.3 工具书APP使用成本较高 |
4.4 数字产品的营销力度不足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优化策略 |
5.1 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 |
5.1.1 体制结构内改变薪酬体系 |
5.1.2 情感留人、事业留人 |
5.1.3 内部培训 |
5.1.4 “传帮带”学习模式 |
5.2 打造创新型数字产品 |
5.3 完善工具书APP盈利模式 |
5.4 加大数字出版物的营销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4)网易公开课付费课程体系转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知识付费的兴起与发展 |
第一节 知识付费的崛起 |
第二节 知识付费的发展现状 |
第二章 网易公开课两大课程体系 |
第一节 网易公开课概况 |
第二节 “学习型+技能型”的免费课程体系 |
第三节 “技能型+学习型”的付费课程体系 |
第三章 付费课程体系运营方式 |
第一节 精品课程定位热门化 |
第二节 精品课程设计突出化 |
第三节 精品课程类型个性化 |
第四节 精品课程设置特色化 |
第五节 精品课程推广联动化 |
第四章 付费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精品课程定位重复模糊 |
第二节 精品理念区隔不够 |
第三节 精品课程的影响力不足 |
第四节 精品课程特色不足 |
第五节 精品课程推广方式单一 |
第五章 创建“学术型+技能型”付费课程体系 |
第一节 改变精品课程的品牌定位 |
第二节 打造学术型、互动性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强化技能型、参与性课程体系 |
第四节 实现新型课程体系运营策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5)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数字出版产业 |
第二节 德国非消费类数字出版产业 |
第三节 德国消费类数字出版产业 |
第二章 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政治环境 |
第二节 经济环境 |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 |
第四节 技术环境 |
第三章 案例分析:贝塔斯曼传媒集团 |
第一节 贝塔斯曼数字化的历史进程 |
第二节 贝塔斯曼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 |
第三节 贝塔斯曼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升级和职业培训 |
第四章 “德国经验”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启示 |
第一节 非消费出版:植根自我优势,发挥联合效应 |
第二节 消费类数字出版:突破竖井思维,贯通价值链 |
第三节 外部环境:严正版权规范,落实行业联盟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产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一、文学生产与新媒体生产力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环境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生产的新变化 |
一、儿童文学观念的时代嬗变 |
二、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多元化发展 |
三、儿童文学主题模式的拓宽丰富 |
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新媒体融合的新发展 |
一、文学生产的新媒体化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网络化 |
三、视听先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特点 |
四、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数字化生存 |
第二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传播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传播媒介 |
一、文学传播与媒介素养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的媒介融合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传播现状及转型 |
一、儿童文学传播的现状分析 |
二、儿童文学传播方式的转型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及策略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传播策略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畅销书 |
第三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接受 |
第一节 新媒体时代的全民接受阅读 |
一、文学接受理论 |
二、新媒体与全民阅读时代的儿童阅读 |
第二节 儿童文学接受主体的特征分析 |
一、儿童读者的认知和身心发展特征分析 |
二、儿童读者的阅读心理分析 |
第三节 新媒体与儿童文学阅读 |
一、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方式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特点 |
三、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阅读的影响 |
第四章 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消费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 |
一、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 |
二、新媒体时代文化转型与消费文化 |
三、新媒体时代消费文化对儿童文学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商业化 |
一、儿童文学的商业化写作 |
二、儿童文学畅销书与中国作家富豪榜 |
第三节 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一、儿童文学的游戏性和游戏精神 |
二、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的娱乐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我国综合类高校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1.1 国家政策引导之下的主题出版 |
1.2 大学生进行主题出版物阅读的重要性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3.1 主题出版 |
3.2 议程设置理论 |
4 研究现状 |
4.1 主题出版现状研究综述 |
4.1.1 主题出版学理性研究 |
4.1.2 主题出版实践性研究 |
4.2 大学生阅读情况研究综述 |
4.3 关于主题出版物阅读情况的研究 |
4.4 关于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情况的研究 |
5 文献评述 |
6 研究方法 |
6.1 问卷调查法 |
6.2 访谈法 |
6.3 案例分析法 |
第一章 新时代主题出版物供给情况概述 |
1.1 主题出版发展简史 |
1.2 主题出版情况概述 |
1.2.1 主题出版品种数量变化 |
1.2.2 主题出版选题策划变化 |
1.2.3 主题出版物形式变化 |
第二章 兰州大学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情况实证调查 |
2.1 大学生对主题出版物印象认知情况 |
2.2 大学生对主题出版物作用认知情况 |
2.3 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频率情况 |
2.4 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数量情况 |
2.5 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内容情况 |
2.6 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形式情况 |
2.7 大学生主题出版物接触渠道情况 |
2.8 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推广情况 |
2.8.1 校方推广情况 |
2.8.2 学生自主成立组织推广情况 |
2.9 大学生可接受的主题出版物价格情况 |
第三章 兰州大学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存在的问题 |
3.1 需求方——大学生在主题出版物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
3.1.1 缺乏主动性 |
3.1.2 对主题出版物的整体认知不清 |
3.2 主题出版供给存在的问题 |
3.2.1 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同质化现象严重 |
3.2.2 内容空洞,口号化现象明显 |
3.2.3 融媒建设尚不成熟,电子资源稀缺 |
3.2.4 价格高昂,装帧设计过度豪华 |
3.3 主题出版推广存在的问题 |
3.3.1 宣传推广存在的问题 |
3.3.2 阅读推广存在的问题 |
3.3.3 营销推广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兰州大学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偏好状况调查 |
4.1 大学生喜爱的主题出版物题材 |
4.2 大学生喜爱的主题出版物形态 |
4.3 大学生喜爱的主题出版物阅读活动 |
4.4 大学生喜爱的主题出版物阅读服务 |
第五章 推动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发展的思考 |
5.1 融合数字出版,丰富出版形态 |
5.1.1 借助新媒体优势,丰富传播形态 |
5.1.2 巧用社交平台,实现传受互动 |
5.1.3 加强融媒建设,创新传播机制 |
5.2 挖掘读者偏好,深耕内容设计 |
5.2.1 深挖畅销思路,推动主题出版畅销化 |
5.2.2 探究读者心理,助力主题出版通俗化 |
5.2.3 加强艺术表现,注重图文互动 |
5.2.4 创新创作思路,加强知识服务 |
5.3 平衡要素发展,实现供需平衡 |
5.3.1 传统出版社扎根传统优势,转换互联网思维 |
5.3.2 地方出版社发挥自身特色,充分因地制宜 |
5.3.3 优化作者队伍,打造主题出版作者品牌 |
5.3.4 完善定价机制,丰富电子资源 |
5.4 加大推广力度,优化阅读环境 |
5.4.1 丰富主题出版资源,塑造良好阅读环境 |
5.4.2 加强主题出版阅读推广,积极倡导主题出版阅读理念 |
5.4.3 加强后期营销推广,打通线上线下合作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兰州大学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调查问卷 |
(8)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
1.2.3 相关概念辨析 |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
1.3.1 年代分布 |
1.3.2 主题词分析 |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
2.1.1 书籍的演变 |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
3.2.2 版权建设时期 |
3.2.3 资源服务时期 |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
3.3.1 起步阶段 |
3.3.2 快速发展阶段 |
3.3.3 缓慢进展阶段 |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
3.4.2 调整战略转型 |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
4.1.1 网络文学风靡 |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
5.1.1 出版模式变化 |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
6.2 主要问题 |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
6.3 解决方式 |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启示 |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
7.2 未来展望 |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9)《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科幻世界》发展历程 |
第一章 《科幻世界》的刊物定位和特色分析 |
第一节 刊物定位 |
一、科学与科幻并存 |
二、文学性与娱乐性并存 |
三、读者主体化 |
第二节 编辑特色 |
一、坚守品牌栏目 |
二、与时俱进的“把关人” |
三、图文并重 |
第三节 传播方式 |
一、特色活动及文学奖项 |
二、融入新媒体 |
三、发展刊群及产业链 |
第二章 《科幻世界》的读者定位和粉丝群分析 |
第一节 读者定位 |
第二节 读者身份的转变与延伸 |
一、从接受者到参与者 |
二、从参与者到代言人 |
三、从个体到社群 |
第三节 对《科幻世界》粉丝群的反思 |
一、粉丝群的小众化 |
二、粉丝群的不稳定 |
三、粉丝文化圈的不健全 |
第三章 《科幻世界》的代表作家作品分析 |
第一节 科幻想象的空间性——以刘慈欣为例 |
一、想象的文学地图 |
二、叙事的空间形式 |
三、人物的空间书写 |
第二节 科幻想象的认知性——以王晋康为例 |
一、对伦理道德的拷问 |
二、对生命意识的探索 |
三、对情感元素的坚守 |
第三节 科幻想象的新奇性——以韩松为例 |
一、时空的对峙性 |
二、叙事的不确定性 |
三、语言的解构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1.2.1 出版业数字营销研究 |
1.2.2 读者服务研究 |
1.2.3 理论基础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2 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现状 |
2.1 出版业读者服务环境 |
2.1.1 数字环境下出版业的挑战 |
2.1.2 读者行为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
2.1.3 出版企业与读者关系的改变 |
2.2 读者服务问题 |
2.2.1 读者服务理念落后 |
2.2.2 读者服务方式单一 |
2.2.3 读者服务策略保守 |
3 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价值研究 |
3.1 出版业读者价值概念及内涵 |
3.1.1 读者价值概念 |
3.1.2 读者价值内涵 |
3.2 出版业读者价值功能 |
3.2.1 增强出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
3.2.2 推动出版企业服务优质化的强大动力 |
3.2.3 建立出版企业与读者有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
3.3 出版业读者价值应用案例 |
3.3.1 英国书业:培生集团以顾客为主的发展理念 |
3.3.2 美国书业:汤姆森集团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3.3.3 台湾地区书业:皇冠文化集团“以读者为尊,以作家为荣” |
4 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需求分析 |
4.1 出版业读者心理分析 |
4.1.1 读者心理的概念 |
4.1.2 读者心理影响因素 |
4.1.3 读者心理变化表现 |
4.2 出版业读者行为分析 |
4.2.1 读者行为的概念 |
4.2.2 基于AISAS模型的读者行为 |
4.2.3 基于SICAS模型的读者行为 |
4.3 基于读者需求的网络文学出版平台分析——以阅文集团为例 |
4.3.1 根据读者需求创立的网络阅读平台 |
4.3.2 服务至上的VIP制度 |
4.3.3 阅文集团读者服务对于出版企业的启示 |
5 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策略 |
5.1 优化管理机制,树立服务理念 |
5.2 调整产品结构,强化服务属性 |
5.3 线上线下融合,拓展服务渠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电子书”如何赢得大众(论文参考文献)
- [1]亚马逊自出版图书产品发展研究[D]. 孙佳怡.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4)
- [2]微信读书社群的社交化阅读现象研究[D]. 程星. 河南大学, 2020(02)
- [3]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发展策略研究[D]. 何慧超. 河北大学, 2020(08)
- [4]网易公开课付费课程体系转型与发展研究[D]. 韩彤彤. 烟台大学, 2020(06)
- [5]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D]. 黄苗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新媒体时代中国儿童文学多维特征研究[D]. 潘颖.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我国综合类高校大学生主题出版物阅读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 ——以兰州大学为例[D]. 王莉萍. 兰州大学, 2020(10)
- [8]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9]《科幻世界》(1991-2019)研究[D]. 裴靖文. 苏州大学, 2020(03)
- [10]数字环境下出版业读者服务研究[D]. 张倩莹. 武汉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