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

超声波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

一、超声波处理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盖晴晴[1](2020)在《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改进及水相蛋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牡丹籽的油脂含量为29%~34%,富含亚麻酸、维生素E和多酚;蛋白质含量为18%~22%,是一种氨基酸组成丰富的植物蛋白。水酶法提油技术可同时提取牡丹籽油和蛋白质,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油脂品质高、副产物利用率高等优点,但存在提取工艺繁琐、提油率偏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为了在实验室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本文采用酸浸烘烤的预处理方法,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和蛋白质,并对油的品质、牡丹籽蛋白(PSP)的性质及应用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浸泡烘烤和酸浸烘烤两种原料预处理方法对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得率及油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浸烘烤能显着提高牡丹籽油得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酸浸烘烤比浸泡烘烤对牡丹籽细胞造成的破坏更显着,使细胞壁变薄、油体聚集。优化的工艺条件为:0.15M柠檬酸溶液常温浸泡6h,沥水后于100℃烘烤,冷却至室温后粉碎至平均粒径为32.86 μm左右,然后按料液比1:5、0.50%果胶酶、pH 4.5、50℃酶解1h,再调节pH 9.0,50℃,1 h,离心收集清油、乳状液,再于50℃,pH9.0条件下水相重复提取渣相1h。在该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90.81%。该工艺与原乙醇辅助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相比,酸浸烘烤的预处理方式更简单有效,提取过程用酶量降低22.60%,用水量降低28.60%,而且酸浸烘烤不会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含量和组成造成损害,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低,符合牡丹籽油的粮食行业标准。研究了酸浸烘烤对水酶法水相牡丹籽蛋白性质的影响。酸浸烘烤后牡丹籽蛋白发生一定程度的变性,表现为蛋白质结构部分展开,疏水基团暴露,表面疏水性增大。SDS-PAGE结果显示酸浸烘烤使大分子量的亚基解离成小分子量的亚基。牡丹籽蛋白的变性温度由106.20℃降至103.10℃,热焓值由7.38 J/g降至2.02 J/g。牡丹籽蛋白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了功能性质,酸浸烘烤后牡丹籽蛋白在pH 7.0时溶解度由85.06%降低到69.17%;乳化性降低至78.75 m2/g,而乳化稳定性提高。牡丹籽蛋白的持油性提高到6.53 g/g,该预处理也改善了蛋白的起泡性质。进一步研究了酸浸烘烤对牡丹籽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酸浸烘烤后蛋白溶解度降低了 15.89%,这影响蛋白质的乳化能力。蛋白浓度5 mg/mL时,酸浸烘烤得到的蛋白乳液粒径和絮凝指数大于未处理,但随着蛋白浓度增大到30 mg/mL,乳液粒径和絮凝指数逐渐减小,抑制了乳液脂肪上浮。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分析,蛋白浓度5mg/mL,不能有效包裹油滴,导致油滴絮凝,蛋白浓度30mg/mL,乳液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由此可以说明高蛋白浓度能降低酸浸烘烤对牡丹籽蛋白乳化特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最后,将不同预处理的牡丹籽蛋白应用到香肠中。结果表明,酸浸烘烤的牡丹籽蛋白能更显着地改善香肠的蒸煮损失率,将其降低至8.57%。该预处理后的蛋白质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持油性,添加后提高了香肠的硬度、弹性、咀嚼性等。另外,在储藏的过程中香肠的硬度和弹性略有提高。酸浸烘烤得到的牡丹籽蛋白中总酚含量较高为3.11 mg/g,使香肠在储藏过程中的POV值和TBARS值最低,香肠的氧化稳定性大大提高。

王遵[2](2020)在《均匀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对葵花籽油氧化影响的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波加热因其加热快,热惯性小等优点在食品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题针对微波加热不均匀的问题,搭建了均匀微波加热设备,并利用HFSS对加热腔体的电场分布进行了仿真计算。对比均匀微波加热设备和传导式加热两种方法对葵花籽油基本理化指标的变化,挥发性成分以及加热过程中自由基的形成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传统家用型微波炉腔体内会形成驻波,造成加热不均匀。理论计算,对于均匀样品而言,加热均匀性和电磁特性有关。搭建的均匀微波加热设备采用固态源的微波发生源,并利用匹配负载吸收掉多余的微波,以行波的方式进行加热。加热腔体内的电场仿真结果显示样品高度越高,S11反射系数和驻波比越大。有机玻璃菱形模块的引入提高了加热的均匀性和加热效率。(2)选用均匀微波加热设备和带有PID功能的传导加热设备加热葵花籽油,优化加热程序后,两种加热方式的升温曲线相关系数R2为0.9917,说明升温一致。在同一升温曲线下,微波加热的过氧化值在10 min就达到最大值,而传导加热需要30 min。两种加热方式加热的油脂k232和k270并没有显着性差异,直到加热后期,微波加热的k232高于传导加热。微波加热样品的茴香胺值和总氧化值增长速度高于传导加热,而两种加热方式的MDA并没有差异。加热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有所下降,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3)HS-SPME-GC/MS对加热前后葵花籽油的挥发性成分分离鉴定。通过对萃取的峰种类和面积进行萃取条件优化实验,发现DVB/CAR/PDMS对葵花籽油挥发性成分吸附效果最好,在50℃下萃取40 min萃取效果最佳。葵花籽油原样风味物质分析解析到52种物质,风味物质分为醇、芳香类化合物、醛、酸、酮、烷烃、烯、杂环和酯类化合物。经加热后检测出的风味成分种类均有所增加,说明加热过程中葵花籽油发生了氧化,小分子不断积累更容易被检测到,并且观察到微波加热产生的风味物质种类超过传导加热。(4)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PR)对加热过程中的自由基产生途径进行探究。甘油加热后自由基无信号,说明甘油在加热过程中很稳定。棕榈酸加热后的自由基图谱显示氧化产生的多是羟基自由基。对比软脂酸和亚油酸的检测图谱显示,亚油酸的自由基图谱和葵花籽油的图谱类似,均是烷基、烷氧基、烷过氧基自由基的混合,说明在葵花籽油加热过程中,葵花籽油的氧化主要是亚油酸的氧化。自旋总数显示,在加热初期,微波加热产生的自由基数量显着高于传导加热,但是微波加热的自旋总数在40min达到最大值后反而下降,传导加热的自旋总数不断升高,最终高于微波加热,说明在同一升温条件下,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的氧化影响是不一样的,可推测微波加热中自由基链式反应键能降低。

王凤娟[3](2020)在《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及降脂作用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红松籽油得率为指标,探究减压-超声波联用技术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考察提取出的红松籽油的抗氧化活性。在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超声波功率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对红松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过程进行模型拟合并验证。测定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的红松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测定其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 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nic acid,ABTS+)自由基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最适提取溶剂,在真空度0.08~0.09Mpa条件下,超声波提取红松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波功率210W、料液比1:7(g:mL)、超声温度45℃、超声处理时间25min,此条件下松籽油得率为53.01±0.30%。试验选取的四种动力学模型中,玻尔兹曼模型更好的拟合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动力学过程(R2≥0.9798)。提取的红松籽油含有46.27%的亚油酸,28.95%的油酸以及13.26%的皮诺敛酸。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红松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8.20±0.77mg/mL、7.74±0.06mg/mL。减压-超声波联用通过降低容器内压强,减少溶液间分子压力,进而降低提取过程中的能耗,缩短提取时间,降低提取温度,保护物质的抗氧化活性。高温会造成油脂氧化,破坏原有风味,更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研究以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处理后的红松籽油为材料,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对不同烹饪温度预处理后的红松籽油通过气相质谱(GC-MS)联用测定脂肪酸组分。根据国标测定热处理前后的红松籽油理化性质。利用SPSS 19.0软件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红松籽油的羰基价和酸值显着上升(P<0.05),过氧化值先升高后降低,180℃达到最大值9.79 mmol/kg,碘值和皂化值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降低31.78%、22.86%。高温加热后红松籽油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出现显着变化,不饱和脂肪酸以及亚油酸和皮诺敛酸含量下降,而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随烹饪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加热过程中共生成5种新的脂肪酸(9t-C18:1(反式油酸)、9c,11t-C18:2、(10t,12c)-C18:2、14-甲基-C16:0、10c-C17:1)。对不同温度处理后红松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共提取出2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83.80%、10.43%。升高温度会降低红松籽油品质和改变脂肪酸组成。低温热处理时,红松籽油的理化指标及其脂肪酸不发生显着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红松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下降,反式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增加。红松籽油中脂肪酸甘油酯位阻较大,为分离得到游离脂肪酸,需要进行皂化酸化处理。本研究以红松籽油酸值为指标,利用KOH-甲醇溶液进行皂化反应,HCl进行酸化反应,探究反应过程中KOH-甲醇浓度、加热时间、加热温度等因素对酸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皂化最佳条件为:醇油比(甲醇:红松籽油,W/V)为2.5:1,KOH-甲醇浓度为0.5mol/mL,加热时间60min,加热温度80℃,酸值趋于平缓,达到平衡,皂化完全。本文在此基础上利用HepG2高脂细胞模型研究皂化前后红松籽油的降脂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MTT法测定红松籽油、皂化后红松籽油(SPO)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发现,其无毒剂量分别为0.4~6mg/mL、0.02~0.4mg/mL。比较不同浓度油酸建立细胞高脂模型效果得出,其浓度为1000μmol/mL时,与对照组相比,TC、TG含量显着升高。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6mg/mL红松籽油抑制57.65%TG的合成以及59.11%TC 的形成,降低 21.74%IL-6、9.92%TNF-α,0.4mg/mL SPO 显着降低 TC、TG以及IL-6、TNF-α含量。本研究表明,红松籽油和SPO能有效改善脂质积累状况,为其应用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祝振霏[4](2019)在《黑豆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煎炸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脂是黑豆中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目前对于黑豆油的制取,通常采用直接压榨或溶剂萃取的方式,若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技术,出油率或微量物质的提取率是否提高,尚未可知。此外,对于黑豆油煎炸性能,尤其是在家庭小型煎炸条件下,其危害物质、有益伴随物、风味物质如何变化,尚不明确。因此,本文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技术提取黑豆油,并利用家庭小型煎炸实验,对所提取的黑豆油的煎炸性能进行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应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技术,从黑豆中提取油脂,并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获得黑豆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同时对黑豆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0 min、超声波功率150 W、提取温度49℃、料液比为9 mL/g,最高提取率为79.15%。超声波辅助提取所得黑豆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皂化值和碘值分别为3.6 mgKOH/kg、4.0 mmol/kg、190 mg KOH/g和126 g I2/100g,均符合国家标准。提取所得黑豆油的脂肪酸组成为豆蔻酸(0.08%)、棕榈酸(10.29%)、棕榈一烯酸(0.10%)、十七烷酸(0.01%)、十七烷一烯酸(0.06%)、硬脂酸(3.90%)、油酸(24.02%)、亚油酸(49.89%)、亚麻酸(5.88%)、花生烷酸(0.43%)、花生一烯酸(0.26%)、花生二烯酸(0.07%)、山嵛酸(0.45%)和木焦油酸(0.15%)。黑豆油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还原力均随油浓度的增大而升高,其中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较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一般。2.在家庭小型煎炸条件下,从常规理化指标角度评价了黑豆油的煎炸性能。结果表明:用大豆油和黑豆油煎炸鸡块时油脂的劣化速度快于煎炸薯条,且大豆油和黑豆油的煎炸性能非常接近。因黑豆油含有相对更高的生育酚含量,其煎炸稳定性略高于大豆油。鉴于煎炸12 h后油脂的极性组分含量和酸价低于国家标准限定值,黑豆油完全能满足日常食物煎炸的要求。3.在家庭小型煎炸条件下,从深度氧化产物角度客观评价黑豆油煎炸性能。结果表明:在使用大豆油和黑豆油煎炸薯条和鸡块,可检测出33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2,4-癸二烯醛是最丰富的风味物质,含量高达50.33%~53.99%,此外,还能检测出5种非挥发性氧化产物,其中(Z)环氧化物是最丰富的氧化产物,含量达到13.23~26.73 mmol/mol TAG。煎炸所使用油脂的品类和所选取的煎炸食物,都会影响油脂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和非挥发性氧化物质,其中煎炸油品类的影响高于煎炸食物。通过对比大豆油和黑豆油的煎炸性能可知,黑豆油明显优于大豆油。

陈玉[5](2019)在《基于热稳定性的稻米煎炸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稻米油的脂肪酸饱和度不高,含有多种维生素E、植物甾醇和高含量的谷维素,是一种健康用油。本研究通过稻米油、棕榈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分别进行土豆条的连续煎炸试验,并且运用主成分分析,多维度的系统的对稻米油、棕榈油、棉籽油、葵花籽油和大豆油的煎炸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营养物质保留率,感官评价进行评价和排名。结果表明:棉籽油综合来看表现良好,综合排名第一,棕榈油煎炸热稳定性更好,稻米油的煎炸稳定性和营养物质含量以及感官评价都较好,葵花籽油的营养物质保留情况较好,但和大豆油类似,煎炸热稳定性一般。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使消费者既可以追求风味也有更丰富的营养补充,本研究对稻米油煎炸油进行开发。通过对排名靠前的单品油按照营养物质丰富、脂肪酸组成合理和煎炸表现较好的标准来进行调配。对稻米油、配方1和配方2进行煎炸试验,检测其煎炸过程中基本理化性质(酸价、过氧化值、极性组分)、营养物质(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谷维素)和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3-氯丙醇酯、苯并芘)含量变化来对比其煎炸热稳定性、营养物质的保留和有害物质的生成。结果表明:配方2的极性组分超标时间为12h,而配方1为10h;在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上,配方1的变化幅度更大;配方1的维生素E消耗率明显高于配方2;配方2的谷维素保留率优于配方1为87.84%,但是甾醇的保留率却比配方1要低;在有害物质的产生上,虽然都未超过标准限值,但是配方1表现更为优秀。综上所述,配方2的各方面表现更加优秀,故而选择配方2作为稻米煎炸油。同样,添加抗氧化剂也是延长煎炸时间的一种方法,天然抗氧化剂也可以作为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本研究利用稻米煎炸油、添加0.02%迷迭香提取物的稻米煎炸油和添加0.06%脂溶性茶多酚的稻米煎炸油进行煎炸试验,检测油样的极性组分、脂肪酸组成含量、维生素E、谷维素和甾醇、3-氯丙醇脂、苯并芘和反式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在稻米煎炸油中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其煎炸时间可延长28%;迷迭香提取物对维生素E的保留有显着作用;添加脂溶性茶多酚后,甾醇的保留率由79.05%上升到81.57%;添加迷迭香提取物后,谷维素的保留率由87.84%上升到93.24%;添加抗氧化剂后的稻米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含量、苯并芘含量均未超过国标的最大值。同时,煎炸食品的含油率也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由于摄入过量的脂肪会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所以本研究也对煎炸油的种类,煎炸时间,炸物含水量和炸物表面粗糙程度对炸物含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且选取海藻酸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炸物进行涂膜处理。结果显示:炸物的含油率与煎炸时间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不同的煎炸油对炸物的含油率有显着影响。炸物的含水量不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对其含油率都存在影响。涂膜材料的种类对炸物含油率的降低有不同的效果,但添加的浓度都不宜过高。

伍玲燕[6](2019)在《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法检测方法优化及应用》文中认为本研究以食用植物油为研究对象,优化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再进一步比较不同品牌的试剂盒的优劣,得出的优化前处理方法搭配稳定性高、准确度好的试剂盒,同时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做比对,得出本研究的可行性,为以后的食用植物油检测提供依据。并用优化前处理后的酶联免疫法,对各种食用植物油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并通过大批量检测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日期的大批量食用植物油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这一权威仪器考察回收率,选择出最优的前处理条件,再用最优的前处理条件用各品牌酶联免疫试剂盒进行检测,以及与各试剂盒的推荐前处理条件作比较,用选择出最优的前处理条件整合到各试剂盒作为试剂盒的通用前处理方法,从而优化整合酶联免疫法。酶联免疫前处理的优化与整合,采用称取5g样品,70%甲醇水溶液,不添加助提取溶剂,超声功率60W,萃取20min进行前处理,在6000r/min下离心10min,吸清液过0.22μm针式过滤头过滤,作为最优的酶联免疫前处理的优化与整合。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为基准作比对,优化整合酶联免疫前处理,使得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稳定性、准确性、实用性更强。比较各试剂盒间的差异,选出结果更准确、更稳定的酶联免疫试剂盒。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酶联免疫法在0~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1.0μg/kg,优化后的酶联免疫法适用于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定量分析。用已整合优化后的方法,对各种食用植物油的黄曲霉毒素B1进行检测,并通过大批量检测数据对不同区域、不同生产日期的大批量食用植物油的黄曲霉毒素B1污染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在大城市中,超市与粮油店的食用油绝大部分均为知名品牌的定型包装食用植物油,所以质量会有较大的保证。另外,从食堂与餐馆的结果可推测,在学校食堂以及大型的餐馆中,还是会选用更为安全的食用植物油;在一些中小型餐馆中,大部分的餐馆的食用植物油还是较为安全的,只不过一些中小型餐馆为了牟利,购买散装花生油或者质量不达标的植物油,引起黄曲霉毒素B1超标。对于这样的中小型餐馆需要政府加大监管力度,保证食用植物油的安全性。选取食用植物油,应该避免选择散装以及自榨的花生油,这类花生油由于环境卫生状况得不到有效监控,没有精加工工艺去除黄曲霉毒素B1,比较容易出现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情况,在超市购买定型包装的以及选择知名品牌的食用植物油,食用植物油的安全性能得到更好地保证。

王枫雅[7](2019)在《性早熟中华绒螯蟹蟹油的提取及其乳液的制备和性质研究》文中提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经济养殖品种,然而近几年来一龄蟹种性早熟比例逐渐增加。性早熟蟹种作为成蟹销售规格偏小,价值较低,始终是困扰河蟹产业的顽疾。本论文以性早熟蟹肝胰腺为原料,研究蟹油的提取方法;通过光谱特性及理化性质分析,比较性早熟蟹蟹油与成熟蟹油的差异;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蟹油纳米乳液,并对蟹油纳米乳液的性质进行研究。首先采用4种不同提取方法(Folch法,索式提取法,两步提取法和水酶法)提取蟹油,并对提取率、脂质组成、脂肪酸组成、微量成分(β-胡萝卜素,胆固醇和α-生育酚)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进行分析。索式提取法使用石油醚提取的蟹油产率最高(43%);三酰基甘油酯是蟹油的主要成分(89%-97%);使用水酶法提取的蟹油具有较高的β-胡萝卜素(50.76 mg/100 g)和较低的胆固醇含量(1.03 mg/g)。使用索式和水酶法提取的蟹油TBARS值显着低于(P<0.05)其他两种方法。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水酶法提取蟹油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 7.0、液料比为3:1(mL/mg)、加酶量1000 U/g、酶解时间2 h。利用光谱法(傅里叶一维、二维中红外及核磁共振)结合气相色谱技术对性早熟及成熟中华绒螯蟹蟹油进行分析。傅里叶红外及核磁共振检测显示性早熟蟹蟹油和成熟蟹蟹油的组成和结构差异不大。气相色谱结果显示,蟹油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及亚油酸。油酸是性早熟蟹蟹油中含量最丰富的脂肪酸(3313.19mg/kg),且含量显着高于(P<0.05)成熟蟹油。性早熟蟹油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分别为253.59 mg/kg和274.88 mg/kg,与成熟蟹油中含量相近。同时,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蟹油中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同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无显着差别。为进一步了解性早熟蟹蟹油的应用价值,将性早熟蟹蟹油与四种食用植物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组成、α-生育酚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性早熟蟹蟹油与花生油脂肪酸组成相似,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要脂肪酸;理化性质方面,蟹油与其他四种食用油差异不大,碘值和皂化值与葵花籽油接近,同时蟹油中α-生育酚含量高达765.17 mg/kg;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在蟹油中共检测出3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醛类和醇类等,与其他四种食用油相比蟹油具有独特的风味成分,有进一步利用的潜力。为提高蟹油的稳定性,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蟹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乳化剂添加量、蟹油添加量以及水添加量对蟹油粗乳液粒径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优化确定蟹油乳液各成分的添加量,通过超声对粗乳液进行破碎制得平均粒径为68 nm的蟹油纳米乳液。与粗乳液相比,超声分散得到的纳米乳液在不同温度(20-100℃)、pH(3-9)及钙离子浓度(100-500 mM CaCl2)下均表现出较好的物理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纳米乳液的脂肪酸释放量及β-胡萝卜素生物利用度均高于粗乳液。用超声分散法制备蟹油纳米乳液,可提高蟹油作为添加物在食品体系中的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陈明,张文龙,杨上莺,钱建文,念小魁,徐兰兰,袁林翠[8](2018)在《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迷迭香净油的品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传统方法和绿色方法提取的迷迭香净油的品质差异。[方法]通过对迷迭香净油的感官指标、组成成分、主要活性物质的含量以及清除DPPH自由基(DPPH·)的能力进行分析,比较回流提取法、油提法和超声油提法所得迷迭香净油的品质。[结果]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油提法制备的迷迭香净油在感官和得率等指标上相近。3种迷迭香净油均含有多种芳香成分和维生素E(VE),超声油提迷迭香净油(Ab-us)VE含量最高,回流提取迷迭香净油(Ab-cv)VE含量最低,油提取迷迭香净油(Ab-o)还含有一定量的甾醇。Ab-us含有迷迭香酸,其抗氧化物的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活性和贮藏稳定性优于其余2种净油,是具有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剂。[结论]研究可为迷迭香净油的制备及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程文雯[9](2018)在《改良剂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带鱼是我国四大经济鱼之一,年捕捞量可达400多万吨,是产量最高的海鱼。但带鱼鱼糜的凝胶性较差,导致鱼糜制品结构松散,持水力低,因此有必要对带鱼鱼糜凝胶的品质进行改良。本文研究了乳清蛋白、猪油、棕榈油、葵花籽油和海藻糖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结论如下:从质构仪测定结果发现,乳清蛋白增强了带鱼鱼糜凝胶的硬度和弹性,降低了其粘聚性、回复性和咀嚼性。猪油增强了带鱼鱼糜凝胶的硬度和咀嚼性,降低了其弹性、粘聚性和回复性;棕榈油和葵花籽油均降低了其硬度和咀嚼性。通过白度仪测定发现,乳清蛋白和棕榈油使带鱼鱼糜凝胶的白度分别降低了 5.00%和9.88%,猪油和葵花籽油使其白度分别增加了 2.50%和5.55%。添加6%乳清蛋白时,持水力最高,从76.98%增加到94.56%,此时的凝胶微观结构孔径细小、致密平滑。猪油添加量为8%时,凝胶持水力最高,达到85.39%;棕榈油和葵花籽油的添加量为2%时,鱼糜凝胶持水力最高,分别为77.93%和78.75%。少量猪油使鱼糜凝胶的网状结构更均匀坚固。添加葵花籽油的鱼糜凝胶的TBA值高于棕榈油凝胶的TBA值高于猪油鱼糜凝胶的TBA值,10%时三者的相对TBA值为2.7、2.5和1.9。核磁共振分析结果表明,添加乳清蛋白、猪油、棕榈油和葵花籽油后,凝胶中的的水分自由度降低,自由水向不易流动水转化,不易流动水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3.21%、88.40%、80.65%和79.65%。化学作用力的测定结果表明,乳清蛋白增加了鱼糜凝胶中离子键、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加稳定的乳清蛋白-鱼糜蛋白复合凝胶体系。通过拉曼分析发现,添加乳清蛋白后,带鱼鱼糜凝胶的α-螺旋含量显着降低(P<0.05),而β-折叠和β-转角结构含量显着升高(P<0.05)。DSC结果显示,6%的乳清蛋白使肌球蛋白的变性温度从33.26℃升高到36.25℃,而使肌动蛋白的变性温度从99.18℃降低到76.63℃。海藻糖使带鱼鱼糜的解冻水分含量损失率降低了 2.81%,延缓了冷冻带鱼鱼糜pH、盐溶性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和总巯基含量的下降,其抗冻效果在海藻糖添加量为8%时效果最好。

邓秋萍[10](2017)在《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葵花籽是草本植物向日葵的果实,含有丰富的油脂,尤其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较大,具有独特的营养保健作用。本文以葵花籽为试验的原材料,先采用水剂法,然后再采用盐溶液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通过对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并对葵花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理化性质进行检测,以期为葵花籽油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 H值9、料液比1:10 g/m L、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 h,提取率平均值为18.59%,实际提油率为35.64%。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了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钠浓度1.6mol/L,料液比1:10,提取温度65℃,提取时间3 h,提取率为37.65%,实际提油率为72.18%。通过验证试验,证实该工艺具有稳定的可靠性。水剂法、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和索氏提取得到的葵花籽油通过GC分析结果表明,其脂肪酸组成较为接近,表明水剂法、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过程没有对其脂肪酸组成造成破坏。通过对葵花籽油理化指标分析表明,试验所得葵花籽油透明澄清,呈淡黄色,具有独特清香味,其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均符合GB 2716-2005(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率虽然低于索氏提取法,但是高于水剂法,而且与两者相比具有耗时短,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等优点。因此,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是一种有效的油脂提取方法。

二、超声波处理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波处理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改进及水相蛋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注释表
1 绪论
    1.1 牡丹及油用牡丹
    1.2 牡丹籽油
        1.2.1 牡丹籽油的营养与安全特性
        1.2.2 牡丹籽油提取技术
    1.3 牡丹籽蛋白
        1.3.1 牡丹籽蛋白的营养与安全特性
        1.3.2 牡丹籽蛋白提取技术
    1.4 水酶法同时提取油脂和蛋白
        1.4.1 原理
        1.4.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4.3 预处理方法
        1.4.4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优势及应用于牡丹籽油存在的问题
    1.5 牡丹籽蛋白的乳化特性
    1.6 蛋白质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1.7 立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7.1 立题意义
        1.7.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牡丹籽和牡丹籽蛋白基本成分测定
        2.2.2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不同预处理方式
        2.2.3 酸浸烘烤预处理条件优化
        2.2.4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细胞中油脂和蛋白的分布
        2.2.5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
        2.2.6 油脂和蛋白含量的测定
        2.2.7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条件优化
        2.2.8 牡丹籽油的品质分析
        2.2.9 牡丹籽蛋白的提取
        2.2.10 牡丹籽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2.2.11 SDS-PAGE分析
        2.2.12 圆二色谱分析
        2.2.13 内源荧光光谱分析
        2.2.14 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2.15 热性能的测定
        2.2.16 牡丹籽蛋白溶解度的测定
        2.2.17 牡丹籽蛋白持水性、持油性的测定
        2.2.18 牡丹籽蛋白乳化性质的测定
        2.2.19 牡丹籽蛋白起泡性质的测定
        2.2.20 牡丹籽蛋白稳定乳液的性质表征
        2.2.21 牡丹籽蛋白在香肠中的应用
        2.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改进
        3.1.1 牡丹籽的基本组成分析
        3.1.2 预处理对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得率和油脂品质的影响
        3.1.3 预处理对牡丹籽微观结构的影响
        3.1.4 酸浸烘烤预处理工艺优化
        3.1.5 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优化
        3.1.6 牡丹籽油的品质分析
        3.1.7 小结
    3.2 酸浸烘烤对水酶法水相牡丹籽蛋白性质的影响
        3.2.1 牡丹籽蛋白的提取率和基本成分
        3.2.2 酸浸烘烤对牡丹籽蛋白结构的影响
        3.2.3 酸浸烘烤对牡丹籽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
    3.3 酸浸烘烤对牡丹籽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3.3.1 对乳液Zeta电位的影响
        3.3.2 对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
        3.3.3 对乳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3.3.4 对乳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3.3.5 对乳液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3.4 水酶法水相牡丹籽蛋白在香肠中的应用
        3.4.1 香肠蒸煮损失
        3.4.2 香肠的色泽
        3.4.3 香肠的质构分析
        3.4.4 香肠的储藏稳定性
主要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均匀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对葵花籽油氧化影响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波技术简介
    1.2 微波加热的不均匀概述
    1.3 葵花籽油氧化机理
    1.4 微波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1.4.1 微波在油脂萃取工业中的应用
        1.4.2 微波和传导加热的对比研究
        1.4.3 新型检测手段对比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葵花籽油氧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均匀微波炉和常规微波炉的均匀性对比分析
    2.1 引言
    2.2 微波加热理论介绍
    2.3 设备建模仿真
        2.3.1 常规微波炉电场强度的仿真计算
        2.3.2 均匀微波炉结构介绍与仿真
    2.4 结果讨论
        2.4.1 家用型微波炉仿真结果
        2.4.2 均匀微波设备电场强度的仿真计算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基本理化指标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油样制备
        3.3.2 基本理化指标测定
        3.3.3 葵花籽油脂肪酸测定
        3.3.4 数据处理
    3.4 结果讨论
        3.4.1 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设备加热葵花籽油升温曲线的比较
        3.4.2 基本理化指标变化
        3.4.3 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对葵花籽油脂肪酸的影响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挥发性性物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挥发性物质的风味物质固相微萃取
        4.3.2 挥发性物质的风味物质分离鉴定
        4.3.3 数据处理
    4.4 结果讨论
        4.4.1 萃取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4.2 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4.3 萃取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
        4.4.4 葵花籽油挥发性物质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波加热和传导加热对葵花籽油氧化过程自由基产生探索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制备
        5.3.2 自由基EPR测试方法
        5.3.3 数据分析
    5.4 结果讨论
        5.4.1 甘油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4.2 棕榈酸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4.3 亚油酸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4.4 葵花籽油加热的自由基图谱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及降脂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松和红松籽油
    1.2 红松籽油的提取工艺
        1.2.1 超声波-微波辅助水酶法
        1.2.2 高压脉冲电场提取法
        1.2.3 超临界CO_2提取法
    1.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功能性
        1.3.1 抗炎作用
        1.3.2 抗癌作用
        1.3.3 控制食欲与体重
        1.3.4 降脂作用
        1.3.5 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
    1.4 高温处理对油脂的影响
    1.5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2 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动力学模型及油脂组成、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3 原料预处理
    2.4 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5 红松籽油脂肪酸组成测定
    2.6 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单因素试验
    2.7 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动力学模型设计
    2.8 红松籽油的抗氧化能力测定
        2.8.1 红松籽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8.2 红松籽油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2.9 结果与分析
        2.9.1 溶剂对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的影响
        2.9.2 超声波功率对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的影响
        2.9.3 温度对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的影响
        2.9.4 料液比对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的影响
        2.9.5 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动力学
        2.9.6 红松籽油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
    2.10 本章小结
3 模拟不同烹饪温度对红松籽油品质的影响及主成分分析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
        3.2.3 试验方法
        3.2.4 理化指标分析检测方法
        3.2.5 红松籽油脂肪酸测定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度处理对红松籽油理化指标的影响
        3.3.2 高温加热对红松籽油脂肪酸组成统计及相关分析
        3.3.3 主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皂化前后红松籽油降脂作用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试剂
        4.2.2 主要仪器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因素对皂化后红松籽油酸值的影响
        4.3.2 皂化前后红松籽油对降脂作用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黑豆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煎炸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黑豆的概述
        1.1.1 营养活性物质
        1.1.2 活性作用
    1.2 油脂的制取技术
        1.2.1 热榨法
        1.2.2 冷榨法
        1.2.3 水酶法
        1.2.4 超声辅助溶剂萃取
    1.3 油脂煎炸性能的评价
        1.3.1 常规理化指标
        1.3.2 深度氧化产物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选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油的工艺优化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原料
        2.2.2 仪器设备
        2.2.3 超声波辅助工艺的参数设置
        2.2.4 索氏抽提法测定黑豆油提取率
        2.2.5 黑豆油酸价的测定
        2.2.6 黑豆油过氧化值的测定
        2.2.7 黑豆油皂化值的测定
        2.2.8 黑豆油碘值的测定
        2.2.9 黑豆油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2.10 黑豆油甘三酯组成的测定
        2.2.11 黑豆油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2.2.12 黑豆油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油的单因素优化实验
        2.3.2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豆油的响应面优化实验
        2.3.3 最佳提取参数的计算和验证
        2.3.4 制取所得黑豆油的理化指标
        2.3.5 制取所得黑豆油的脂肪酸组成
        2.3.6 制取所得黑豆油的甘三酯组成
        2.3.7 制取所得黑豆油的生育酚含量
        2.3.8 制取所得黑豆油的抗氧化活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豆油煎炸性能的常规理化指标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仪器设备
        3.2.3 家庭小型煎炸实验条件和取样方案
        3.2.4 煎炸油色泽和特定波长吸收的测定
        3.2.5 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和酸价的测定
        3.2.6 煎炸油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的测定
        3.2.7 煎炸油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的测定
        3.2.8 煎炸油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3.2.9 煎炸油甘三酯组成的测定
        3.2.10 煎炸油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3.2.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煎炸过程的色泽和特定波长吸收变化
        3.3.2 煎炸过程的极性组分和酸价变化
        3.3.3 煎炸过程的过氧化值和茴香胺值变化
        3.3.4 煎炸过程的共轭二烯和共轭三烯变化
        3.3.5 煎炸过程的脂肪酸组成变化
        3.3.6 煎炸过程的甘三酯组成变化
        3.3.7 煎炸过程的生育酚含量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豆油煎炸性能的深度氧化产物评价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仪器设备
        4.2.3 家庭小型煎炸实验
        4.2.4 气相质谱联用方法检测油脂挥发性风味成分
        4.2.5 核磁共振氢谱方法检测油脂非挥发性氧化产物
        4.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黑豆油和大豆油的挥发性风味成分
        4.3.2 煎炸过程的油脂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
        4.3.3 黑豆油和大豆油的非挥发性氧化产物
        4.3.4 煎炸过程的油脂非挥发性氧化产物变化
    4.4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热稳定性的稻米煎炸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米糠及米糠油(稻米油)的特性
        1.1.1 米糠
        1.1.2 稻米油
    1.2 食品煎炸油的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煎炸油的概述
        1.2.2 煎炸油的品质及应用情况概述
        1.2.3 延长煎炸油使用寿命的方法
        1.2.4 降低煎炸食品含油率的方法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3.1 本课题研究目的
        1.3.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3.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稻米油及其他油品煎炸性能的研究
    2.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验试剂
        2.1.3 主要试验仪器
    2.2 试验方法
        2.2.1 煎炸过程及样品采集
        2.2.2 炸物中油脂的提取
        2.2.3 感官评价
        2.2.4 检测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稻米油及其他单品油的氧化稳定性的比较
        2.3.2 稻米油及其他单品油煎炸的感官变化
        2.3.3 稻米油及其他单品油煎炸过程中理化指标的比较
        2.3.4 稻米油及其他单品油煎炸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比较
        2.3.5 主成分分析比较稻米油及其他单品油的煎炸稳定性
    2.4 小结
3 稻米煎炸油煎炸性能的研究
    3.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验试剂
        3.1.3 主要试验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煎炸过程及样品采集
        3.2.2 炸物中油脂的提取
        3.2.3 检测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稻米调和油的调配
        3.3.2 稻米油及稻米调和油煎炸过程中的理化指标的变化
        3.3.3 稻米油及稻米调和油煎炸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3.3.4 稻米油及稻米调和油煎炸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的变化
    3.4 小结
4 提高稻米煎炸油的煎炸性能的研究
    4.1 试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验试剂
        4.1.3 主要试验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煎炸过程及样品采集
        4.2.2 炸物中油脂的提取
        4.2.3 抗氧化剂添加的方法
        4.2.4 降低炸物含油率的方法
        4.2.5 检测方法
        4.2.6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氧化剂浓度筛选
        4.3.2 稻米煎炸油和添加抗氧化剂的稻米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的理化指标的变化
        4.3.3 稻米煎炸油和添加抗氧化剂的稻米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4.3.4 稻米煎炸油和添加抗氧化剂的稻米煎炸油在煎炸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含量的变化
        4.3.5 降低炸物含油率
    4.4 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法检测方法优化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食用植物油
    1.2 黄曲霉毒素B_1的发现
    1.3 黄曲霉毒素B_1的分布和危害
    1.4 黄曲霉毒素B_1的预防和解毒
    1.5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_1的限量标准
    1.6 黄曲霉毒素B_1的检测方法
    1.7 论文意义与创新性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设备
    2.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2.3.1 标准溶液配制
        2.3.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前处理方法
        2.3.3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色谱条件
        2.3.3.1 色谱条件
        2.3.3.2 质谱条件
    2.4 酶联免疫法
        2.4.1 酶联免疫法前处理方法
        2.4.2 酶联免疫法操作过程
3 实验部分
    3.1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确认
        3.1.1 标准曲线
        3.1.2 检出限和定量限
        3.1.3 回收率及精密度
    3.2 酶联免疫法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2.1 酶联免疫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_1前处理方法的影响因素分析
        3.2.2 不同溶剂提取浓度对黄曲霉毒素B_1提取效果的影响
        3.2.3 石油醚、正己烷的添加对三种食用植物油提取黄曲霉毒素B_1效果的影响
        3.2.4 不同超声功率对黄曲霉毒素B_1提取的影响
        3.2.5 不同超声时间对三种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_1提取效果的影响
        3.2.6 酶联免疫法试剂盒比对
    3.3 酶联免疫法评价
        3.3.1 灵敏度测定
        3.3.2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定量限
        3.3.3 回收率及精密度
    3.4 不同类型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_1测定结果与分析
    3.5 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现状分析
    3.6 广州地区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B_1污染的现状分析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性早熟中华绒螯蟹蟹油的提取及其乳液的制备和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蟹油的研究及应用
        1.1.1 甲壳类动物油脂的研究及应用
        1.1.2 螃蟹加工利用现状
        1.1.3 螃蟹肝胰腺营养研究
        1.1.4 螃蟹性早熟现象
    1.2 油脂研究概况
        1.2.1 油脂提取研究概况
        1.2.2 油脂性质研究概况
    1.3 油脂乳液的研究及应用
        1.3.1 油脂乳液简介
        1.3.2 纳米乳液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课题立题依据及来源
        1.4.2 课题意义
        1.4.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性早熟蟹蟹油提取工艺研究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蟹油的提取方法比较
        2.2.2 蟹油得率的计算
        2.2.3 脂肪酸组成分析
        2.2.4 蟹油脂质组成的测定
        2.2.5 螃蟹脂质中β-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2.6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2.2.7 蟹脂中胆固醇含量的测定
        2.2.8 蟹油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2.2.9 蟹肝胰腺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2.10 蟹油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蟹油提取率
        2.4.2 不同方法提取螃蟹脂质的脂肪酸分析
        2.4.3 不同方法提取螃蟹脂质组成比较
        2.4.4 不同方法提取螃蟹脂质中微量成分比较
        2.4.5 不同方法提取螃蟹脂质硫代巴比妥酸值
        2.4.6 蟹肝胰腺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2.4.7 蟹油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性早熟蟹蟹油的理化性质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蟹油的制备
        3.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3.2.3 核磁共振检测
        3.2.4 脂肪酸组成分析
        3.2.5 理化指标测定
        3.2.6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3.2.7 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性早熟蟹与成熟蟹蟹油性质比较
        3.4.2 性早熟蟹油与食用油性质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蟹油纳米乳液制备及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蟹油粗乳液的制备
        4.2.2 蟹油纳米乳液的制备
        4.2.3 乳液平均粒径、ζ电位
        4.2.4 蟹油乳液稳定性
        4.2.5 蟹油乳液的体外模拟肠消化及胡萝卜素生物利用率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不同乳化剂的影响
        4.4.2 单因素实验
        4.4.3 响应面优化试验
        4.4.4 蟹油粗乳液超声乳化
        4.4.5 蟹油乳液稳定性
        4.4.6 蟹油乳液的体外模拟消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表现

(8)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迷迭香净油的品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原料。
        1.1.2 主要试剂。
        1.1.3 主要仪器。
    1.2 方法
        1.2.1 迷迭香净油的提取。
        1.2.1. 1 回流提取法。
        1.2.1. 2 油提法。
        1.2.1. 3 超声油提法。
        1.2.2 感官评价。
        1.2.3 理化指标检测。
        1.2.3. 1 净油得率。
        1.2.3. 2 总酚含量。
        1.2.4 组成成分检测。
        1.2.5 主要活性单体检测。
        1.2.5. 1 样品前处理。
        1.2.5. 2 仪器条件。
        1.2.6 抗氧化活性测定。
        1.2.7 贮藏期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迷迭香净油感官评价
    2.2 迷迭香净油总酚含量分析
    2.3 迷迭香净油组成成分分析
    2.4 迷迭香净油抗氧化单体含量分析
    2.5 迷迭香净油抗氧化活性分析
    2.6 迷迭香净油贮藏期分析
3 结论

(9)改良剂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我国水产品加工现状
    1.2 带鱼的营养价值及开发利用
        1.2.1 带鱼的营养价值
        1.2.2 带鱼的开发利用
    1.3 鱼糜的凝胶形成过程及机理
    1.4 鱼糜的研究进展
    1.5 影响鱼糜凝胶特性的主要因素
        1.5.1 鱼的种类
        1.5.2 擂溃条件
        1.5.3 加热方式
    1.6 鱼糜凝胶特性的改良方法
        1.6.1 加工技术
        1.6.2 改良剂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1.1 原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带鱼鱼糜基本成分的测定
    2.3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
        2.3.1 凝胶的制备
        2.3.2 质构的测定
        2.3.3 白度的测定
        2.3.4 持水力的测定
        2.3.5 鱼糜凝胶微观结构的观察
        2.3.6 化学作用力的测定
        2.3.7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2.3.8 差式扫描量热法测定鱼糜蛋白的热变性温度
        2.3.9 拉曼光谱分析
    2.4 油脂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
        2.4.1 凝胶的制备
        2.4.2 质构的测定
        2.4.3 白度的测定
        2.4.4 持水力的测定
        2.4.5 鱼糜凝胶微观结构的观察
        2.4.6 低场核磁共振分析
        2.4.7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的测定
    2.5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抗冻性的影响
        2.5.1 带鱼鱼糜的制备
        2.5.2 pH的测定
        2.5.3 解冻损失率的测定
        2.5.4 盐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
        2.5.5 肌原纤维蛋白溶液的制备
        2.5.6 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的测定
        2.5.7 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的测定
        2.5.8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带鱼鱼糜的基本成分
    3.2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
        3.2.1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质构的影响
        3.2.2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白度的影响
        3.2.3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持水力的影响
        3.2.4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3.2.5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化学作用力的影响
        3.2.6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的水分弛豫时间(T_2)的影响
        3.2.7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凝胶中3种状态水的相对含量的影响
        3.2.8 乳清蛋白添加量对带鱼鱼糜凝胶水分质子密度的影响
        3.2.9 乳清蛋白对带鱼鱼糜蛋白的热变性温度的影响
        3.2.10 拉曼光谱分析
    3.3 油脂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
        3.3.1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质构的影响
        3.3.2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白度的影响
        3.3.3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持水力的影响
        3.3.4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微观结构的影响
        3.3.5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的水分弛豫时间(T_2)的影响
        3.3.6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中3种状态水的相对含量的影响
        3.3.7 油脂对带鱼鱼糜凝胶水分质子密度的影响
        3.3.8 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含量
    3.4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抗冻性的影响
        3.4.1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pH的影响
        3.4.2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解冻水分含量损失率的影响
        3.4.3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4.4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Ca~(2+)-ATPase活性的影响
        3.4.5 海藻糖对带鱼鱼糜肌原纤维蛋白总巯基含量的影响
4 结论
    4.1 全文总结
    4.2 论文的创新点
    4.3 论文的不足之处
5 展望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8 致谢

(10)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葵花籽油的概述
        1.1.1 葵花籽的营养价值
        1.1.2 葵花籽油的作用
        1.1.3 葵花籽油的应用
    1.2 国内外葵花籽油提取技术现状
        1.2.1 压榨法
        1.2.2 溶剂浸出法
        1.2.3 水酶法
        1.2.4 超临界溶剂萃取法
    1.3 水溶剂法提油工艺
        1.3.1 水剂法提油工艺研究进展
        1.3.2 水剂法提油工艺原理及特点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试验研究目标和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和试剂
    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2.3 试验方法
        2.3.1 葵花籽油的提取方法
        2.3.2 葵花籽油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2.3.3 葵花籽油理化指标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索氏提取法测定葵花籽油中游离油含量
    3.2 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结果与分析
        3.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2.2 正交试验结果
    3.3 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3.2 正交试验结果
    3.4 不同方法提取的葵花籽油比较
        3.4.1 脂肪酸组成比较
        3.4.2 理化指标比较
        3.4.3 提取率比较
4 讨论
    4.1 关于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
    4.2 关于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
5 结论
6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四、超声波处理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工艺改进及水相蛋白特性研究[D]. 盖晴晴. 江南大学, 2020(11)
  • [2]均匀微波加热和传导式加热对葵花籽油氧化影响的对比研究[D]. 王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减压-超声波联用提取红松籽油及降脂作用的研究[D]. 王凤娟. 东北林业大学, 2020
  • [4]黑豆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及煎炸性能[D]. 祝振霏. 扬州大学, 2019(06)
  • [5]基于热稳定性的稻米煎炸油的研究[D]. 陈玉. 武汉轻工大学, 2019(01)
  • [6]食用植物油黄曲霉毒素B1酶联免疫法检测方法优化及应用[D]. 伍玲燕.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7]性早熟中华绒螯蟹蟹油的提取及其乳液的制备和性质研究[D]. 王枫雅.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8]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迷迭香净油的品质研究[J]. 陈明,张文龙,杨上莺,钱建文,念小魁,徐兰兰,袁林翠. 安徽农业科学, 2018(05)
  • [9]改良剂对带鱼鱼糜品质的影响研究[D]. 程文雯.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6)
  • [10]盐效应辅助水剂法提取葵花籽油的工艺研究及其脂肪酸组成和理化特征分析[D]. 邓秋萍.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超声波提取葵花籽油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