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了光大东方喷泉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竹君[1](2021)在《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已经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并正在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纲着力建设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大概念,即发掘各学科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习内容;需要设计保证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设计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所以笔者基于“UbD模式”的概念和方法,以避开传统教学设计中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同时借助《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进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与实践。本文对“理解”在概念和实践上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将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概括为“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这六个侧面。以理解六侧面为基准完成的教学设计具有关键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迁移能力;同时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课程内容的核心和大概念,有效完成表现性任务从而提升美术核心素养。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主要论述UbD模式三阶段、单元课程相关理念以及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第三部分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第四部分为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主要论述《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教学目标、评估证据、教学活动;第五部分为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唐培豪[2](2021)在《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8世纪是斯托园变化、发展和定型的重要历史时段,本论文将在该时间范围之内,考察斯托园如何从最初力求规整的初期形态,通过吸收不同地域的艺术文化资源和其他领域的既有成果,逐渐调整布局、营造景观以及改变游览欣赏的方式,在18世纪70年代末奠定了今日的基本面貌。本论文依据时间顺序将斯托园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对应于四个章节的写作。论文第一章讨论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年代前期),通过挖掘相关文字与图像材料、比较同时期的园林审美活动与造园实践,探讨从男爵理查德·坦普尔如何在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中,坚持以法式园林为理想营造园林空间。第二章讨论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重点关注建筑师约翰·范布勒和园林设计师查尔斯·布里奇曼在斯托园西部的建设活动,来源复杂的斯托园哈哈墙、排序混乱的版画作品、被隐匿了几何规则的平面图,都将在第二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三章讨论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年代中期—1749年),涉及斯托园东部的极乐世界、霍克维尔原野和希腊山谷,这三个区域在威廉·肯特、兰斯洛特·布朗等人的手中(或影响下),成为了特征各异的园林空间,原属于极乐世界的中国屋也是第三章的研究重点。第四章(终章)讨论斯托园的改造与基本定型(1750—1779年),坦普尔伯爵在这一阶段对斯托园东西两部分进行了整合,并借助大尺度的营造活动形成了宏大的园内外景观,同时在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下,斯托园的游览路径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本文尝试在推进当前斯托园研究的同时,为跨文化、跨媒介的园林艺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视角。
刘丁嘉[3](2020)在《价值判断:历史对象还是结构主义 ——以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为例》文中指出音乐史学作为一门涵盖艺术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范畴的交叉学科,其本身的复杂属性决定了它选择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音乐史不只是作曲家和作品的历史,音乐史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只是依据作品的艺术性,更是作品的艺术性是否与给定时代的历史属性相契合,找到作品的艺术性与历史性这两种矛盾属性的内在联系与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规律是音乐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尼尔森是跨越19-20世纪丹麦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身为作曲家,尼尔森以六部交响曲而闻名,这六部交响曲为20世纪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丹麦,他因创作了大量高知名度的歌曲而倍受推崇,其中以“51首学校歌曲”最为着名,这些歌曲在重新定义丹麦民族歌曲传统和凝聚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发展到今天,依然占据着被誉为“丹麦爱国歌曲宝库”的中心位置。从结构主义的标准来看“51首学校歌曲”的音乐形态呈现出一种朴素的风格,然而这种歌曲创作风格却贯穿了尼尔森这位以现代派技法享誉世界的20世纪作曲家的一生,并且在丹麦社会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音乐史研究问题设想与个案举证,主要阐述音乐史研究面临的困境、解决矛盾的努力方向和举证案例的相关概述;第二部分是对“51首学校歌曲”的艺术性特点进行全面分析,包括歌词文本内容和音乐形态分析;第三部分揭示“51首学校歌曲”的历史性,从社会环境、历史缘由等角度探究“51首学校歌曲”产生高社会功效的原因;第四章是根据研究结果对“51首学校歌曲”进行历史价值判断。根据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明显的艺术性与历史性矛盾,本文将其作为个案进行举证说明,通过对歌曲本体和社会历史环境等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揭示其产生于历史而又反作用于历史,与历史互相影响的内在规律,为国内音乐史学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赵琼[4](2020)在《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千城一面的困境。这就提醒我们,城市形象尤其是视觉形象设计应受到地域文化的规约。苏州的水文化在城市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苏州水网塑造了苏州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象,对建筑、人居等产生了重要影响,呈现出特色鲜明的水乡风貌。同时,这条水文化的文脉,对于今天苏州的城市建设、城市视觉形象建构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从水文化的视角研究苏州的城市视觉形象,这两者的联系也能更好地凸显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的特色。论文从古代到现代进行梳理,论析了苏州水文化的赓续、嬗变,及其在文学、绘画、传统与现代设计作品中的表现,总结出苏州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特征,并对苏州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及其类型进行分析。文中还将苏州与威尼斯两座城市进行了比较。随后分析了当代城市视觉形式设计中对水文化元素的运用,以及生活景观、城市生态、旅游视觉三个向度,并提出了水文化元素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原则:识别方便、个性明确、内涵丰富、认同广泛。最后提出了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形象的设计创新问题,在创新前要深入挖掘传统水文化资源,学习其他优秀城市的经验,并使创新回归人与生活。在设计创新中要注重不同类型设计的碰撞,注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文化的融合,还要注重高新技术的运用。
刘锦诺[5](2020)在《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教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受现代教学理论、苏联教学论的影响,在本土化探索中表现出对教学活动中诸美学因素的忽视。以致教学理论体系建构在对本质、规律的追求中忽视了情感、价值、意义等美学因素的关照。而教学活动中生动的美学因素是真实存在的,但在理性精神引导下发展的教学理论,一方面将教学活动中真实的美学因素排除在研究对象的界定之外,另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中将对美学维度的探索放置于理性思维研究范式之下展开,导致理性对感性、真对美、事实对价值的压抑。受解构性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确定性、拒斥体系、瓦解中心等解构的方式来消解理性的权威,从而使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通过消解真来追求美,却只能得到感性狂欢式的“虚无之美”。于是,力图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对“静态之美”与“虚无之美”批判,反思现代教学理论的“以真抑美”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去真求美”中真与美的对立与失衡等现实问题,并通过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对“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入手,寻求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合理建构。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从过程本体论基础上对“美”提出了新的规定。通过微观、宏观以及美与真的关系三个方面厘清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其中,从微观角度看,分析“美”的本体论在于“现实实有”作为美之存在的唯一理由,美的存在在于“现实实有”的发生,这一发生过程通过“摄入”来实现。在“摄入”的过程中当该“经验事态”实现了适应性的和谐便能够产生完善的和谐之美。该适应性和谐之美的实现是通过“摄入”中的“主观形式”的完善程度进行判断的,以此明晰美的“是其所是”。从宏观的角度看,一方面从经验事态发展、过程的宏观视角出发明晰和谐之美的动态发展性;另一方面,分析“美”作为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对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作用。最后,讨论美与真的关系,在对比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与后现代美学中真的反叛而导致的美与真分离的加剧等现实问题的基础之上,探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中从本体论出发寻求真与美的平等与共生,寻求经验事态发展过程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以此揭示美的“在其所在”。从这三个方面明晰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感性学美学以及后现代艺术哲学的超越。为解决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现实问题及探索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奠定理论基础。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视域下,反思现代教学理论与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真与美的不协关系,进而探讨如何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首先,探讨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理性精神、科学精神以及主体精神这三个现代性的基本精神出发,通过分析具有理性精神的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具有主体性精神的主体性教学理论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的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晰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在此基础之上,探究现代教学理论对静态的和谐之美、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以及艺术之美的追求。并进一步反思,现代教学理论在科学化发展中以真抑美而产生的静态和谐之美对教学理论发展的阻碍、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以及教学艺术性的消解等现实问题。其次,探讨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从解释学、复杂性以及建构主义等思想中对理性的解构出发探讨三种理论下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我国教学理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生命之美以及生活之美,展现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消解理性实现的感性维度的发展。以及反思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在对美学维度的过度高扬中容易导致的虚无主义、人的片发展以及崇高的消解等现实问题。最后,在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下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在真与美、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审美、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之中去建构教学理论的美学维度。而美与真之间的关系通过教学理论发展的目的性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角度以更高的发展性目的引领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和谐发展。于是,从过程美学的微观论出发,探讨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主要内容;从过程美学中的真美平等、和谐的关系出发,探讨美学维度建构的关系性要求;最后从过程美学的宏观论出发,以教学理论的发展性目的引领与规范教学理论美学维度的建构。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张洋[7](2019)在《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是城市之根,也是城市的灵魂。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角度来审视城市及城市的文化,实际上是以更综合、更系统的视野去认识和把握城市的文脉及其实质的问题。阿拉伯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布局、管理体制、社会结构等都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伊斯兰哲学和价值观的直接反映,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更是离不开城市这个被称为“文化容器”的载体。两者是相辅相依,紧密联系的。因此对于城市发展和变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发端、发展、衰落和复兴的轨迹,不仅可以揭示中东城市建设与发展脉络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所主导的这一基本规律,也从中看出伊斯兰阿拉伯文化是如何在城市得到发展、传承并重新焕发生机的。本文选取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城市——开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城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对开罗城市的塑造作用,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总结了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揭示了开罗城市能够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的原因,分析了开罗在文化传承中的经验教训、面临的未来挑战及其进行文化传承带给我们的启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文章的创新点、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本文的研究范围做了界定。正文部分,第一章通过对伊斯兰城市起源的追溯,介绍了伊斯兰城市的类型、城市形态的构成元素、城市的布局特点,并揭示了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即伊斯兰城市体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第二章主要是对中世纪开罗的研究,主要涵盖从福斯塔特、阿斯卡莱、格塔伊尔作为阿拉伯帝国的行省都城,到开罗作为独立地方王朝法蒂玛王朝、阿尤布王朝和马穆鲁克王朝首都的城市发展历程。本章研究了开罗的建筑特色和布局特点,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管理、经济和文化制度,城市的社会分层、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开罗的文化传统,分析了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以及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中心的原因。第三章是对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开罗的研究。一个统一的奥斯曼帝国为开罗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也导致了开罗政治上的动荡、经济上的颓靡和文化创新上的停滞。与此同时,伊斯兰政治文化、建筑文化、护卫朝觐传统以及阿拉伯学术都在开罗得到了传承和延续,开罗的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结构的延续性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开罗的城市制度是典型的伊斯兰框架下的城市制度。第四章研究的历史时期从1798年拿破仑入侵埃及到1952年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七·二三革命”前,在这一时期开罗经历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以及殖民时期的城市化改造,开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造成了新城与旧城相对而立的二元城市格局。在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冲击之下,阿拉伯世界开始以开罗为中心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和伊斯兰教改革、复兴思潮。本章在介绍了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分析了开罗能够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第五章介绍了当代开罗的发展建设,开罗在阿拉伯世界文化影响力的变化,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的传承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第六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首先尝试进行了“文化传承系统”的建构,其次在该框架下,通过前面二至五章的介绍和梳理,分析了开罗千年来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的主体、传承的环境、传承的内容以及传承的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有:传承主体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以及近代以来的文化自觉意识;传承环境上得益于开罗建成之时其它较早扎根文化形成的丰厚文化积淀,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开罗兼容并蓄、去粗取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传承内容上,吸收了各类文化的先进成果,为我所用;传承方式上,善于利用国际资源,并以街区为载体进行文脉的传承。劣势有:传承主体文化上的保守性,传承主体间文化上的断层;本地近代以前一成不变的社会结构、本国当今持续下降的文化影响力、纷乱不安的地区局势和全球化浪潮裹挟的新殖民主义蔓延,构成了传承环境的不利方面;传承内容上,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本身宗派主义、专制主义、神权主义、蒙昧主义等积弊严重,面对新时代挑战创新乏力;传承方式上,资金困难使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过分依赖外援,教育资源匮乏使城市文化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社交媒体对文化传承具有双刃剑作用。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文化传承的前提,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要不断提高城市的文化竞争力,要加强中国城市与其它城市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充实城市的文化内涵。
陈姣兰[8](2019)在《“窗口之城” ——深圳华侨城的历史化回溯(1980s-2000s)》文中指出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的城市一直备受关注,而对作为其历史载体的物质空间建设本身的研究,无疑是回顾和总结这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造城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本文试图以深圳华侨城作为切入点,站在城市建设模式的角度,对支撑其区域特征及其品牌从深圳走向全国的景观及建筑空间的建设进行历史化回溯,以期在总结其特点的同时反映深圳及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某些特点。本文将通过华侨城的诞生及建设过程、华侨城人造景区和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华侨城的诞生及建设过程。从华侨城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建设主体出发明确它的来由和性质,历史化地回溯其建设过程并总结其建设历史的特点,站在区域特征及形象塑造的角度看“城中城”、“山水城”、“旅游城”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华侨城人造景区。回溯深圳“旅游”景区及景点建设的历史,明确华侨城人造景区在城市中的影响力,追溯“实景微缩”景观塑造手法的来源,从主题化的设计手法角度分析“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和“世界之窗”景区的构成及特点。第三部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从产业的角度发掘以“设计产业”为主且由旧工业区改造而成的创意园在深圳城市中的定位,并结合“深双展”看创意园具有广泛知晓度的来由。追溯华侨城企业意图激发旧工业区的想法来源并从设计的角度解析创意园改造规划和建设的特点。最后,结合三个部分,将华侨城的建设特点总结为:企业自主开发的城市建设模式、不断凸显“旅游”功能的建设方式以及以“旧改”为代表建成创意产业园的城市更新状态的表现,并指出由景区+山水自然环境+居住构成了华侨城房地产品牌从深圳走向全国得以复制的物质空间支撑所在。由此试图从城市建设过程和模式的角度,来看深圳及中国当代城市建设的某些特点。正文共计59,000余字,图81幅,表19张。
李根[9](2019)在《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式设计风格在居住区景观中的兴起首先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当代的精神回归,它是中华传统文脉与地域风貌的的延续。新中式设计风格既映射出传统儒家仁义礼智信、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情怀,也反映出当代人师法造化、回归自然的精神寄托。其设计表征是将现代景观设计法则、构成关系与中国古典审美意蕴相融合,使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设计手法相互映射,将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现代景观设计当中,从而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理念、又极具时代感和民族性的使用需求。本文阐述了居住区景观设计相关理论与传统中式住宅的历史文脉,分析了当代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现状,对新中式景观的基本概念、空间营造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特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而确立了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理论框架结构。最后本文列出实践的一个具有地域性“新中式”居住区案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出对本土文化的深入挖掘必将成为居住区景观的一种强劲发展趋势,也必将对城市生态景观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刘涛[10](2019)在《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文化成为全球化发展与国际交往的“软实力”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西安作为中国“十三朝”古都,拥有丰富的城市文化,其城市的核心文化主要是由秦、汉、唐三个朝代展开。相比秦、唐文化已经发展的颇具成效,与建筑、旅游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但对于汉文化来说,整体发展的较为薄弱,挖掘的力度不够。因此,本文将挖掘西安汉文化资源并作为文化研究对象,为其今后汉文化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起到引导作用。城市入口空间作为城市个性与文化的窗口,是一张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并且在城市整体规划中,城市入口是外界时间流与物质流的交汇点,处在城市景观序列的开端。其所展现出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文化传播的辐射性,是本文将之做为研究对象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城市入口空间能否在区域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下,发挥出自身的功能,景观空间的营造和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论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通过文化的视角分析了现阶段西安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从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应用探讨了整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明确课题研究的思路。第二章,通过城市入口景观的构成、原则、特殊性与论述设计中的文化生态构成。为下面章节中文化在城市入口景观中,文化景观空间的营造与文化生态构成提供多学科论述的观点。第三章,通过对西安汉文化的分析研究,得出西安汉文化的五类文化价值和三点文化内涵,总结出了汉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生态构成,并通过调研,对“汉城湖遗址公园”景观设计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第四章,通过对汉文化的内涵分析与城市入口景观设计的研究,总结出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设计中的影响因素与四点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汉文化在城市入口景观各要素之中的运用方法和空间意象与意境的营造方法,并搭建文化生态构成。第五章,基于理论研究,对西安北部城市入口景观进行设计,并营造出汉文化为主题的城市入口景观空间。
二、为了光大东方喷泉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了光大东方喷泉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目的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国内外关于“UbD模式”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外关于“园林艺术在UbD模式中的运用”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一章 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UbD模式三阶段 |
一 确定预期结果 |
(一)明确学习目标 |
(二)理解六侧面 |
(三)基本问题 |
(四)架构理解 |
二 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
(一)像评估员一样思考 |
(二)指标和效度 |
三 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元素 |
(二)为理解而教 |
第二节 单元课程的相关理念 |
一 单元课程的基本内涵和理念 |
二 高中美术单元课程教学优势 |
第三节 UbD模式与美术核心素养 |
一 美术核心素养 |
二 UbD模式对培养高中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意义 |
第二章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调查 |
一 学生问卷调查 |
二 高中美术教师访谈 |
第二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
一 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
二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第三章 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
第一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内容介绍 |
一 单元课程设计理念 |
二 单元课程内容概况 |
三 单元课程中学生学习方法 |
第二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
一 明确单元持续性理解的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
二 明确单元基本问题 |
三 明确单元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
第三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的评估证据 |
一 使用GRASPS架构表现性任务 |
二 使用理解六侧面作为评估蓝本 |
第四节 《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教学活动设计 |
一 第一单元《无声之韵》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一课《诗画的长卷》活动设计 |
(三)第二课《经典的旋律》活动设计 |
(四)第三课《交融与个性》活动设计 |
二 第二单元《创作之源》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四课《与时代同步》活动设计 |
(三)第五课《优美的和弦》活动设计 |
(四)第六课《时间的慢板》活动设计 |
三 第三单元《智慧之行》教学活动设计 |
(一)教学计划中的WHERETO要素 |
(二)第七课《凹凸的智慧》活动设计 |
(三)第八课《空间的华章》活动设计 |
(四)第九课《掌心的风景》活动设计 |
第四章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反思 |
一 本研究创新之处 |
(一)教学研究成效 |
(二)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结合 |
(三)单元课程创新 |
二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二节 UbD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
一 普通高中美术教育展望 |
二 UbD教学模式运用在《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中的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及研究现状 |
二 相关概念的厘定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斯托园的初期形态(1675—1710 年代前期) |
第一节 历史与自然环境的局限 |
第二节 力求规整:1680 年代斯托园的布局与设计 |
第三节 法国造园样式在斯托园的传播 |
第四节 约翰·伊夫林的园林审美活动及其造园实践 |
小结 |
第二章 斯托园的“西进”阶段(1710 年代前期—1730年代前期) |
第一节 科巴姆子爵与1710 年代初的斯托园 |
第二节 打破围合空间:哈哈墙与斯托园的布局变化 |
第三节 可视可游的斯托园:雅克·里戈的斯托园版画 |
第四节 被隐匿几何规则:布里奇曼的“未竟之作” |
小结 |
第三章 斯托园的“东扩”阶段(1730 年代中期—1749 年) |
第一节 “极乐世界”:从文学意象到园林空间 |
第二节 中国屋的位置及其设计者 |
第三节 中国屋造型来源探析 |
第四节 极乐世界的建筑景观及其象征含义 |
第五节 旁逸斜出:霍克维尔原野与希腊山谷 |
小结 |
第四章 斯托园的改造与定型(1750—1779 年) |
第一节 改造之初:以查特兰版画中的斯托园为线索 |
第二节 化直为曲,整合东西 |
第三节 游览路径的变化与中国园林审美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附录 |
附录1 家族世系及人物关系 |
附录2 园林平面图及地图截图 |
附录3 斯托园版画(两套) |
附录4 斯托园游览路径还原 |
附录5 斯托园建筑信息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3)价值判断:历史对象还是结构主义 ——以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路线及方法 |
第一章 音乐史研究问题设想与个案举证 |
第一节 艺术与历史的调解 |
一、矛盾存在 |
二、“结构性历史”的提出 |
第二节 尼尔森与“51首学校歌曲”概述 |
一、尼尔森生平 |
二、“51首学校歌曲”的创作目的和社会影响 |
(一)为公共演唱而作 |
(二)丹麦“爱国歌曲宝库中闪耀的宝石” |
第二章 “51首学校歌曲”的艺术性体现:突出的歌词内容和朴素的音乐风格 |
第一节 “51首学校歌曲”文本内容特色 |
一、文本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
(一)议论方式:阐述人生哲思探讨生命意义 |
(二)记叙方式:描绘丹麦图景凝结爱国精神 |
(三)抒情方式:表达生活热情彰显积极态度 |
二、文本所使用的表现手法 |
(一)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
(二)衬托、渲染、卒章显志等写作技巧 |
第二节 “51首学校歌曲”的音乐形态分析 |
一、传统的一部曲式结构 |
二、朴素的和声进行 |
三、自然简朴的旋律特征 |
(一)一字对一音 |
(二)以级进和跳进为主的旋律音程 |
四、单声织体与多声织体并用 |
(一)单声织体 |
(二)主调织体 |
五、与旋律合为四部和声形式的伴奏 |
第三章 “51首学校歌曲”的历史性体现:高社会功效原因探究 |
第一节 作曲家名人效应的加持 |
一、尼尔森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
(一)初露头角时期:受到肯定 |
(二)风格形成时期:极富争议 |
(三)大获成功之后:备受瞩目 |
二、尼尔森声乐作品风靡丹麦 |
(一)所创歌曲流行程度高 |
(二)创作体裁涵盖范围广 |
第二节 从接受角度看“51首学校歌曲” |
一、受众方面:对“51首学校歌曲”期待视域的构成 |
(一)欧洲民族乐派运动的持续 |
(二)格伦特维人民民主思想的连续作用 |
(三)战后丹麦民族主义共识构建的需要 |
二、作品方面:满足受众的期待心理 |
(一)歌词内容反映丹麦社会整体价值观 |
(二)音乐意在升华歌词精神内涵 |
(三)创作风格契合丹麦民俗音乐传统 |
第四章 “51首学校歌曲”历史价值判断 |
第一节 “51首学校歌曲”作为音乐历史的事实 |
第二节 “51首学校歌曲”的价值判断 |
一、历史的对象:因“结构”作用而生 |
二、历史的前提:作用于“结构”而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51首学校歌曲”歌词译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文脉和艺术表现 |
第一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
一、赓续和嬗变 |
二、现实状况 |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的艺术表现 |
一、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类型 |
二、水文化艺术表现的特征 |
第二章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与类型 |
第一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视觉资源 |
一、小桥流水 |
二、湖山风月 |
三、荷柳亭榭 |
四、鱼蟹莼菱 |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符号的类型 |
一、流与游:动态符号 |
二、立与观:静态符号 |
三、变动与交织:综合符号 |
四、特色的呈现:符号的组合 |
第三章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水元素应用与苏州的比较 |
第一节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与水元素 |
一、水与威尼斯的城市形象 |
二、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水元素应用与传播 |
第二节 苏州城市水文化与威尼斯比较和案例分析 |
一、相同点察看 |
二、不同点辨析 |
第三节 威尼斯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水元素应用对苏州的启示 |
第四章 水文化元素在苏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
第一节 运用向度和案例分析 |
一、生活景观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
二、城市生态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
三、旅游视觉设计中的水文化元素 |
第二节 运用原则和案例分析 |
一、视觉原则: 识别方便 |
二、艺术原则: 个性明确 |
三、文化原则: 内涵丰富 |
四、接受原则: 认同广泛 |
第五章 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创新 |
第一节 对创新前提的认知 |
一、源头自有活水来 |
二、借镜它山之石 |
三、回归人与生活 |
第二节 对创新路径的理解 |
一、集萃: 不同时空的结合 |
二、生发: 不同类型的碰撞 |
三、跨越: 审美、科技的引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困境 |
(二)怀特海的过程美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及启示 |
(三)对有机教学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理论 |
(二)教学理论 |
(三)美学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教学理论着作的文本分析 |
(二)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发展的三重路径 |
(三)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研究的反思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内容分析 |
(三)对其它教学研究中美学因素相关研究的反思 |
三、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文献概况 |
(二)国内外关于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 |
一、“美”的微观论 |
(一)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本体论 |
(二)美在适应性和谐 |
(三)美在适应性和谐的自发性 |
(四)过程美学对感性学的超越 |
二、“美”的宏观论 |
(一)传统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二)后现代美学观及其问题批判 |
(三)动态和谐之美对于传统美学与后现代美学的超越 |
(四)动态和谐之美的实现 |
三、美与真的关系 |
(一)传统美学中真对美的压抑 |
(二)后现代美学中美对真的反叛 |
(三)在“存在之美”中寻求真与美的和解 |
(四)经验事态中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第四章 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主体性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有效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现代心理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 |
(一)现代教学理论的和谐之美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服务于理性的感性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艺术之美 |
三、现代教学理论的审美追求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一)现代教学理论陷入静态和谐之美将阻碍理论的持续发展 |
(二)现代教学理论中逻辑之真对存在之美的压抑 |
(三)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艺术的工具化导致艺术性的消解 |
第五章 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的美学之维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一)解构性后现代视域下的教学理论 |
(二)解释学视域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三)复杂性思维下的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四)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美的关照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成之美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命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的生活之美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美学相关研究的问题 |
(一)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对夸大生成之美导致虚无主义倾向 |
(二)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命之美过剩导致人的片面发展 |
(三)解构性后现代教学理论中生活之美的扩张导致崇高的消解 |
第六章 教学理论中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的基本内容 |
(一)教学理论应加强对教学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
(二)教学理论应提升对教学伦理的关照 |
(三)教学理论应深入对教学艺术的探究 |
(四)教学理论应增加对教学智慧的关注 |
二、教学理论在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中建构美学维度 |
(一)教学理论中“平庸之真”的表现及批判 |
(二)教学理论中“静态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三)教学理论中“虚无之美”的表现及批判 |
(四)教学理论美学维度建构应追求真与美的和谐 |
三、教学理论以教学目的引导美学维度的建构 |
(一)以目的的发展性引导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二)以目的的决断性实现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三)以目的的自发性规范真与美的适应性和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现实: 问题提出 |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论述要点 |
0.2.3 案例选择 |
0.2.4 时间限定 |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国外研究现状 |
0.3.2 国内研究现状 |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创新 |
0.4.3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
1.1.1 机构与职责 |
1.1.2 课程与评价 |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
1.2.4 民间画室 |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
1.3.1 课程基本架构 |
1.3.2 课程构架扩展 |
1.3.3 教学研究结合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
2.1.1 设计 |
2.1.2 表现 |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
2.3.1 古典美学余温 |
2.3.2 现代主义萌芽 |
2.3.3 现代主义盛期 |
2.4 终结及后续 |
2.4.1 终结背后 |
2.4.2 思想回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
3.1.1 行业背景 |
3.1.2 工学根基 |
3.1.3 美术缘起 |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
3.2.1 工学预设 |
3.2.2 美术居上 |
3.2.3 建国前后 |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
3.3.1 院系调整 |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
4.1 教学思想传播 |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
4.1.3 初识与误读 |
4.2 基础设计训练 |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
4.3 建筑设计训练 |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
5.2.1 “中国现代建筑 |
5.2.2 技术为手段 |
5.2.3 建造为目的 |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
6.1 十年断续 |
6.1.1 工农兵学员 |
6.1.2 新三届 |
6.1.3 研究生 |
6.2 改革前奏 |
6.2.1 外界输入 |
6.2.2 自发改革 |
6.3 理性思想 |
6.3.1 国际交流 |
6.3.2 理性教改 |
6.4 本章小结 |
结语 |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
7.4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一、写作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三、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
四、关于本文“伊斯兰城市”、“文化”和“开罗”的界定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第一节 伊斯兰城市文明的出现和发展 |
一、伊斯兰教与城市的关系 |
二、伊斯兰城市的源起和类型 |
第二节 中世纪伊斯兰城市的形态和布局 |
一、伊斯兰城市形态的典型元素 |
二、伊斯兰城市布局特点 |
第三节 伊斯兰城市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关系 |
一、伊斯兰城市体现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和价值观 |
二、伊斯兰城市促进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世纪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第一节 中世纪开罗城市发展的历史变迁 |
一、从福斯塔特到开罗 |
二、法蒂玛王朝时期开罗的建立和发展 |
三、阿尤布王朝时期对开罗的扩建 |
四、马穆鲁克王朝时期开罗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开罗城市形态和布局对伊斯兰文化的体现 |
一、伊斯兰开罗的建筑特色 |
二、伊斯兰开罗的布局特点 |
第三节 开罗具有伊斯兰特色的城市制度 |
一、管理制度 |
二、经济制度 |
三、文化制度 |
第四节 开罗的城市社会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
一、城市的社会分层体现伊斯兰价值观 |
二、城市的社会组织形式 |
第五节 开罗城市的传统文化 |
一、官方节庆文化 |
二、民俗文化 |
三、民间信仰文化 |
四、民间政治文化 |
第六节 中世纪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和创造 |
一、中世纪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地位和贡献 |
二、中世纪开罗传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有利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奥斯曼统治下的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一、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奥斯曼帝国给开罗带来的挑战 |
三、开罗城市的发展 |
第二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制度的传承 |
一、对多层次城市管理制度的传承 |
二、对城市社团制度的传承 |
三、对瓦克夫制度的传承 |
四、对开罗城市制度的评价 |
第三节 开罗对伊斯兰城市社会结构的传承 |
一、开罗社会结构的一脉相承 |
二、开罗乌里玛的社会协调功能 |
三、社会结构的延续性及其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
一、对伊斯兰政治文化的传承 |
二、对伊斯兰建筑文化的传承 |
三、对伊斯兰朝觐文化的传承 |
四、对阿拉伯学术的传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近代开罗的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 |
第一节 开罗城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
一、拿破仑入侵时期开罗的发展 |
二、穆罕默德·阿里的现代化改革与开罗城市发展 |
三、伊斯梅尔的城市革新 |
四、殖民时期的开罗城市发展进程 |
第二节 近代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
一、开罗对伊斯兰城市形态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
二、开罗在“阿拉伯文化复兴”运动中的传承与创新 |
三、开罗成为伊斯兰改革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中心 |
第三节 近代开罗成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复兴、改革中心的原因分析 |
一、外部刺激因素 |
二、社会变革因素 |
三、文化主体因素 |
四、传播条件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开罗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传承 |
第一节 开罗城市在新时期的发展 |
一、纳赛尔时期城市规划的开启 |
二、萨达特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三、穆巴拉克时期开罗全面的新城建设 |
第二节 开罗在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影响力 |
一、20 世纪70年代前 |
二、20 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
三、新世纪的影响力 |
第三节 当代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研究 |
一、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 |
二、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三、开罗文化遗产保护的手段 |
四、开罗文化遗产保护案例研究——“伊斯兰的开罗” |
第四节 开罗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一、文化器物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
二、文化制度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
三、文化观念层面的可持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罗文化传承系统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开罗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传承系统构建 |
一、文化传承系统构建及原则 |
二、开罗文化传承主体分析 |
三、开罗文化传承环境分析 |
四、开罗文化传承内容分析 |
五、开罗文化传承方式分析 |
第二节 开罗的文化传承系统评价 |
一、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优势 |
二、开罗文化传承系统的劣势 |
第三节 开罗城市文化传承的启示 |
一、城市现代化发展是进行文化传承的前提 |
二、延续城市发展的文脉、避免千城一面的局面 |
三、注重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提升 |
四、以城市为载体加强与其它文化的交流互鉴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开罗历史发展年表 |
附录二:大开罗地区高等学校列表 |
附录三:1947-2016 年大开罗地区人口统计 |
(8)“窗口之城” ——深圳华侨城的历史化回溯(1980s-200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与意义 |
1.2 已有的研究评述 |
1.2.1 关于深圳建筑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华侨城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侨城锦绣”——从沙河农场到华侨城 |
引言 |
2.1 侨务系统下筹建华侨城 |
2.1.1 沙河与华侨城 |
2.1.2 香港中旅与华侨城 |
2.2 华侨城,城中城 |
2.2.1 作为“城市片区”的华侨城 |
2.2.2 企业“自主”开发的城市建设模式 |
2.3 功能复合的山水城 |
2.3.1 功能复合的华侨城 |
2.3.2 华侨城,山水城 |
2.4 华侨城,旅游城 |
2.4.1 华侨城建设概况 |
2.4.2 华侨城,旅游城 |
第三章 :“造景”——华侨城人造景区 |
引言 |
3.1 深圳旅游城 |
3.1.1 “旅游”作为深圳的城市功能 |
3.1.2 深圳城市中的旅游景点建设 |
3.1.3 深圳湾畔“造景” |
3.2 人造景观——实景仿建 |
3.2.1 “小人国”——从荷兰到深圳 |
3.2.2 荷兰“马杜罗丹” |
3.2.3 台湾“小人国”与丹麦“乐高乐园” |
3.3 “中国”与“世界”——华侨城主题公园 |
3.3.1 “锦绣中华” |
3.3.2 “中国民俗文化村” |
3.3.3 “世界之窗” |
3.3.4 人造景区增改建 |
第四章 :“厂房景观”——华侨城创意文化园 |
引言 |
4.1 “设计之都” |
4.1.1 “文化产业”与“创意产业” |
4.1.2 深圳“平面设计” |
4.2 “深双展”与“华侨城创意园”(2005-2007 年) |
4.3 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2003-2005 年) |
4.3.1 何香凝美术馆与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 |
4.3.2 从工业区到产业园 |
4.4 华侨城东部工业区改造 |
4.4.1 南区改造 |
4.4.2 北区改造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2.1 现有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研究的主要思路、内容和重要性 |
1.5.1 研究的主要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的重要性 |
1.6 研究方法 |
1.7 基本框架 |
第二章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基本概念及理论 |
2.1 新中式居住外景观的基本认知 |
2.1.1 传统居住环境与传统园林的解读 |
2.1.2 传统居住环境中的山水意境 |
2.1.3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的概念 |
2.1.4 界定 |
2.1.5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基本特征 |
2.1.6 传统中式居住区景观的发展 |
2.1.7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产生的契机 |
2.2 影响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因素 |
2.2.1 功能因素 |
2.2.2 审美主体 |
2.2.3 人文历史 |
2.2.4 地形地貌 |
2.2.5 周边环境 |
2.3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空间功能 |
2.3.1 文脉传承功能 |
2.3.2 审美升华功能 |
2.3.2.1 视觉美化功能 |
2.3.2.2 生态绿化功能 |
2.3.2.3 公共服务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调研 |
3.1 天津格调竹境设计案例 |
3.1.1 项目概况 |
3.1.2 规划布局 |
3.2 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案例 |
3.2.1 项目概况 |
3.2.2 设计策略分析 |
第四章 居住区景观中“新中式”设计方法研究 |
4.1 基本要求 |
4.1.1 尊重传统,融合创新 |
4.1.2 因地制宜,整体规划 |
4.1.3 多元审美,生态设计 |
4.2 传统符号、色彩、材料应用 |
4.2.1 中国传统符号的融入 |
4.2.2 色彩的视觉体验 |
4.2.3 景观材料的选用 |
4.3 构成要素设计 |
4.3.1 山石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
4.3.2 水体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
4.3.3 植物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
4.3.4 园林建筑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
4.3.5 景观细部在景观空间中的应用 |
4.4 空间布局设计 |
4.4.1 内向型空间 |
4.4.2 外向型空间 |
4.4.3 垂直空间 |
4.4.4 空间路径 |
4.4.5 空间的联结部位 |
4.4.6 复合空间的营造 |
4.5 景观空间营造—意境情韵表达 |
4.5.1 景观意境的概念 |
4.5.2 居住区意境营造的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重庆海棠香国宅新中式景观设计实践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域背景: |
5.1.2 区域地块用地分析: |
5.1.3 建筑分析 |
5.1.4 景观构思 |
5.1.5 总体设计 |
5.1.6 分区设计 |
5.1.7 景观节点 |
5.1.8 景观小品 |
5.1.9 材料分析 |
5.1.10 植被选择 |
5.2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相关概念 |
1.5.1 西安汉文化 |
1.5.2 城市入口 |
1.5.3 城市入口景观 |
1.5.4 文化生态学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框架 |
2 城市入口景观相关概念辨识 |
2.1 城市入口景观的构成要素 |
2.1.1 显性构成要素 |
2.1.2 隐性构成要素 |
2.2 城市入口景观的特征 |
2.2.1 景观的多样性 |
2.2.2 景观的标志性 |
2.2.3 景观的期待性 |
2.2.4 景观序列的运动性 |
2.2.5 景观序列的层次性 |
2.3 城市入口景观的设计原则 |
2.3.1 尊重城市文化的原则 |
2.3.2 服从城市的整体规划原则 |
2.3.3 强调生态环境平衡的原则 |
2.3.4 体现城市历史“原真性”的原则 |
2.4 城市入口景观设计中的文化生态构成 |
2.4.1 文化学角度认识城市入口景观设计 |
2.4.2 生态学角度认识城市入口景观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3 西安汉文化探究与案例分析 |
3.1 汉传承概况及其哲学文化思想简析 |
3.1.1 汉文化传承概况 |
3.1.2 汉代哲学文化思想简析 |
3.2 汉代文化资源的构成与特点 |
3.2.1 汉代资源的构成 |
3.2.2 汉文化资源的特点 |
3.3 汉文化资源价值与内涵分析 |
3.3.1 西安汉文化资源价值 |
3.3.2 西安汉文化内涵分析 |
3.4 汉文化景观设计的文化生态构成 |
3.4.1 景观设计与文化生态 |
3.4.2 景观设计与文化内涵 |
3.5 西安景观设计中汉文化元素运用案例 |
3.5.1 汉城湖遗址公园 |
3.6 本章小结 |
4 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设计中运用方法研究 |
4.1 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 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
4.2.1 “顺天造物”的原则 |
4.2.2 “道不远人”的原则 |
4.2.3 “三位一体”的原则 |
4.2.4 “尚中有度”的原则 |
4.3 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空间设计中运用的景观要素 |
4.3.1 地形环境 |
4.3.2 水景景观 |
4.3.3 主题建筑 |
4.3.4 植物配置 |
4.3.5 园路与铺装 |
4.3.6 园林景观小品要素 |
4.4 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空间中的表达方法 |
4.4.1 空间意象表达方法 |
4.4.2 空间意境构成方法 |
4.5 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中的文化生态构成 |
4.5.1 文化基因的提取 |
4.5.2 文化基因运用的方法 |
4.5.3 文化生态的布局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研究--汉文化主题广场景观方案设计 |
5.1 背景区位分析 |
5.1.1 项目区位分析 |
5.1.2 项目背景介绍 |
5.2 项目概况 |
5.2.1 区位分析 |
5.2.2 自然条件分析 |
5.2.3 现状分析 |
5.3 总体设计 |
5.3.1 景观设计目标 |
5.3.2 设计方案 |
5.3.3 空间结构布局 |
5.3.4 功能分区 |
5.3.5 景观要素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为了光大东方喷泉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UbD模式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 ——以《中西园林艺术》单元课程为例[D]. 杨竹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整合“东”与“西” ——18世纪英国斯托园研究[D]. 唐培豪.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3]价值判断:历史对象还是结构主义 ——以尼尔森“51首学校歌曲”为例[D]. 刘丁嘉.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水文化视角下的苏州城市视觉形象研究[D]. 赵琼. 苏州大学, 2020(03)
- [5]教学理论的美学意蕴—怀特海过程美学思想的视域[D]. 刘锦诺.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开罗城市发展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D]. 张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8]“窗口之城” ——深圳华侨城的历史化回溯(1980s-2000s)[D]. 陈姣兰. 东南大学, 2019(06)
- [9]新中式风格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 李根. 长安大学, 2019(07)
- [10]汉文化在西安城市入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