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场需要气象支持(上)

未来战场需要气象支持(上)

一、未来战场需要气象学支持(上)(论文文献综述)

李彬,杜佳珈[1](2020)在《登山题材与新主流叙事——谈电影《攀登者》的类型探索与英雄成长》文中研究说明作为2019年国庆的重要献礼片,同时也是中国首部登山题材的商业片,《攀登者》在影片的制作与营销方面,沿袭的是典型的"新主流电影"创作路径。本文从类型叙事、人物塑造、剧作结构等几个方面,对《攀登者》的商业化探索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影片为今后登山冒险题材电影的类型创作积累了经验,但在剧作结构上应注意叙事节奏的把握和对观众情感能量的把控;人物形象的塑造应注重主人公成长空间和成长过程的刻画,创造出既传播国家主导文化、展现时代风貌,又满足当代观众审美取向和情感需求的艺术精品。

赖金辉[2](2019)在《冷战后美国地方高校参与情报工作研究》文中提出

王坚[3](2016)在《曹焕文科技史研究初探》文中认为曹焕文是山西民国时期着名的化工专家、实业家和成果丰硕的学者,是西北实业公司筹备委员及主要的建设者,是建国后太原市首任分管工业和科技的副市长。国内外针对曹焕文的研究,数十年来一直未充分展开,迄今仍未形成专论与专着。少数提及曹焕文的文稿,仅是围绕其作为近代山西工业建设中坚力量的一份子以及其建国后作为太原工业领导者的角色而进行的简单介绍,但作为同时贡献卓着的科技史家角色的曹焕文,则被学界长期“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与遮蔽。事实上,在中国科技界,曹焕文是重要的。一个例证是,1938年“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非常时期科学人员名单”中,曹焕文是化学组的第一名,而其他组的被资助人员中有许多人后来都是中国现代科技界的翘楚,譬如生物学组的第二名陈桢10年后即1948年就成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同样,在中国科技史界,曹焕文也是重要的。基于对曹焕文民国时期关于中国火药史和运城盐池史的多部原始手稿及一手文献的挖掘、整理与分析,并与近代中西方的相关科学史研究进行对比,本文发现:一、曹焕文所着《中国火药全史》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关于火药起源、发展和传播的科技通史专着;二、曹焕文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证明“火药由中国古代炼丹家所发明”的学者;三、曹焕文所着《运城盐池之研究》是世界第一部运用现代化学原理系统解释运城盐池成盐机理以及硝板晒盐原理的科技着作。换言之,加上建国初期曹焕文整理发行的《太原工业史料》一书,曹焕文在中国火药史研究、运城盐池史研究、太原工业史三大方面均有奠基性的研究工作,也是当之无愧的科技史研究专家。基于时间和材料所限,本文仅就曹焕文科技史研究的前两大方面即其在学术生命最旺盛之民国时期对中国火药史研究、运城盐池史研究进行系统深入的综合研究。从火药史和盐史相关史料与史学的比较角度看,本文是科学史的研究;而从曹焕文与其他相关研究者的比较角度看,本文同时也是科学史学史的研究。本文主体分为导论、正文(共四章)、结论三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正文的框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以对曹焕文的女儿——现任太原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曹慧彬女士的采访为基础,结合《浑源县人物志》、《太原文史资料》、《山西科技志》等资料,考证叙述了曹焕文从上世纪初期留学日本,到归国建设山西工业,直至建国后为工业与科技建设奉献一生的简要经历。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曹焕文火药史相关研究的部分:第二章,通过对曹焕文之前(包括中国明代、清代以及西方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世界火药史研究的着述、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与对比,总结出近代火药史学的特征以及困境。为第三章对曹焕文火药史学解决此困境问题的研究做前期铺垫。第三章,挖掘并整理了曹焕文火药史学论着的部分原始手稿和一手文献,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总结其火药史学在史料和史学方法上的创见与突破。第四章是曹焕文运城盐池相关研究的部分:通过对民国时期(1911-1949)国内外的盐史以及运城盐池论着的统计与比较,总结了近代运城盐池研究的特征。最主要地,搜集整理了曹焕文创作于民国时期的盐史论文,以及连载于《西北实业月刊》的着作《运城盐池之研究》,通过与现代研究比较,考证了曹焕文对“硝板”化学成分鉴定、盐池芒硝来源、硝板化学作用等的盐池化学研究,以及运城盐池产盐技术演进史的化学史研究。特别考证了曹焕文运用运城盐池的“咸淡水钩配原理”,解决了四川井盐化工技术的相关问题,解释了曹焕文的研究是运城盐池研究科学方法的范式转换。结论部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二是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和仍需努力的方向。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以口述史的方法对曹焕文的后人进行了多次采访,并获取了唯一存世的曹焕文火药史研究文献资料集《中国火药全史资料》全八册手稿(内含曹焕文在1938年于西安进行火药史研究时所记96天的日记);搜集并整理了连载于《西北实业月刊》(1945-1947)共20期14万余字的盐史着作——《运城盐池之研究》。此外,通过调研,查阅了大量一手文献,如刊登于《航空机械》(1942)和《西北实业月刊》(1946)的曹焕文火药史论文“中国火药之起源”,以及《中华实业季刊》(1934-1935)、《中华实业月刊》(1935-1936)、《西北实业月刊》(1946)等内发表的曹焕文盐史论文“整理运城盐池盐务私见”、“整顿潞盐计划书”、“西北盐池”等。在山西省图书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和特种文献阅览室,查找到曹焕文着《河东潞盐盐务丛集》以及《西北实业周刊》(1946-1947)内载其十余篇演讲或发言稿。利用国内外多种过刊数据库、搜索引擎和网络资源,查找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火药史研究论着20余种,从中梳理分析出了近代西方火药史学的特征。利用在国家图书馆现场查阅与文献传递相结合的方式,阅读、抄录和复印包括《科学前哨》(Science Outpost)、《伏炼试探》(Chinese Alchemy)在内的十余种珍贵科学着作,分析梳理了曹焕文同时期或之后最重要的火药史学研究成果与特征。2.对曹焕文日记手稿与火药史论文进行对比考析,确定手稿的准确时期,探轶或推断曹焕文关键研究结论的理论源头。3.历史学的“比较史学”既包括史料的比较,也包括史学方法的比较。本文特别从史料和史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既强调史料的考证,也重视由纵、横两个方向上比较近代中西火药史和盐史的治史方法,最终找出曹焕文在近代科学史学领域的定位与坐标。4.对几处学界一直未曾涉及或存有疑问的研究进行大胆假设和小心求证,得出自己的观点。如:曹焕文可能在上世纪40年代初与李约瑟有过间接的学术往来;此外,也证明并更正了学界长久以来达成共识却是错误的几个观点,如:李约瑟在1948年的名着《科学前哨》(英文)内擅改了他于1944年在重庆的一篇演讲稿的重要结论。5.为运城盐池的现代主流科学研究,找到了研究规范的原点。如:大部分权威着作提出的运城硝板晒盐的三条“化学作用”,事实上皆出自曹焕文在半个世纪前的《运城盐池之研究》。6.实地考察运城盐池、池神庙、河东博物馆和运城盐湖区博物馆,拜访本地专家,摄录古碑原始碑文,由聚集了盐池文化的池神庙内建筑及名称等多方面获得巨大灵感,支持了曹焕文的“盐池科技起于魏晋丹术大兴时期”的推断。

潘宁[4](2016)在《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肯尼迪政府的民防政策是冷战期间东西方两大阵营尖锐对抗态势的一个缩影。民防政策作为遏制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国家安全政策,为肯尼迪政府保障国家安全、遏制苏联乃至最终赢得冷战胜利,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美学界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利用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文献、《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数据库、《数字化国家安全档案》数据库、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缩微胶片、美国总统公开文献以及历史报纸等一手史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借鉴西方有关的国际政治理论,探讨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制定、实施与影响,以期从专门角度深入了解美国的冷战战略。论文第一章为“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民防政策及其遗产”,回顾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美国政府民防政策的演变过程。杜鲁门政府逐步将民防纳入了遏制大战略和国家冷战战略体系中。在遏制大战略部署下,杜鲁门政府的核战争规划了应对措施,制定一系列疏散计划。艾森豪威尔继任后,积极调整国家防御战略,制定了新的大陆防御计划,并将民防措施纳入其中作为积极防御措施的补充,政策内容也由预警系统的完善和疏散计划转向民防掩体。这些政策是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直接来源。第二章为“肯尼迪政府制定民防政策的背景”,论述了促使肯尼迪政府提出民防政策的国际与国内因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初,美苏重新开始了激烈的争夺,国际局势进一步恶化。同时,长期以来美苏军备竞赛与苏联核力量的迅速发展对美国本土安全的直接威胁,加之苏联民防活动的逐步发展并取得一定成就,促使肯尼迪政府利用民防活动保障国家安全。政府决策层对民防政策战略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也具有重要意义。第三章是“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形成与美国社会的初步反应”,考察了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制定过程与美国社会对这一政策的反应。1961年1月到7月,经过决策层广泛讨论后,肯尼迪政府逐渐确立了民防政策,开始大规模掩体建设。政策实施之初,政府利用各种媒体,对民众进行民防宣传,使民众了解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引导民众积极参与民防活动。美国民众深感恐惧,美国社会开始了一场关注民防活动的大辩论。虽然民众的意见并未撼动民防政策的主要方面,但是它迫使政府决策层反思并调整了民防政策。第四章题为“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调整与实施”,综述了 1962年与1963年民防政策演进与实施的过程。1961年底,肯尼迪政府调整了民防政策,决定由联邦政府负责建设公共掩体。1962年与1963年,国防部民防办公室开始实施“国家掩体项目”,通过掩体调查、掩体标记以及向掩体中配备生存物资等方式,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公共掩体。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国家掩体项目陷入困境,肯尼迪政府临时进行了民防部署。第五章是“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多重困境与终结”,总结了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因陷入多重困境并积重难返,最终为约翰逊政府所放弃的原因与过程。古巴导弹危机之后,因为财政拨款不足、民众普遍质疑民防政策等因素,肯尼迪政府的民防政策渐趋式微,最终约翰逊政府放弃了既定的民防发展策略,结束了肯尼迪政府的民防政策。肯尼迪政府的民防政策在决策机制、政策内容、国防力量动员以及实施后的影响等方面,具备不同于其他国家与美国其他历史阶段民防政策的新特点。这深刻反映了肯尼迪政府应对国际局势与危机的冷战政策对民防活动的影响以及美国社会对民防政策为代表的冷战冷战与外交等公共政策的制约。民防活动虽然无法有效遏制核战争的发生,但是肯尼迪政府的民防政策依然为当前解决国际冲突、应对核战争威胁并缔造和平的国际政治环境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韩亚莉[5](2016)在《19世纪美国密歇根大学快速崛起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美国诞生了一大批州立大学。这些州立大学的出现与所取得的成就与当时美国已经发展较好的私立大学在办学性质、办学理念和发展过程等方面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只有私立大学到公立大学逐渐兴起,从公立大学“起步晚、水平差”到密歇根大学成为全美最顶尖的公立大学之一,从美国中西部地区一个不为人知的学校发展成为1900年美国大学协会成立时仅有的三所公立大学之一,密歇根大学的创立与快速发展均发生在本研究所重点关注的19世纪。本研究密歇根大学为个案,以19世纪为研究时间跨度,研究了密歇根大学从诞生到19世纪末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诸多历史事件,以密歇根大学创办之前、密歇根大学的创办、成立之初的密歇根大学以及走上正轨的密歇根大学为时间脉络撰写,并对每一个时期的关键事件进行了分析。1817年密歇根大学的建校、1821年成立董事会、1837年密歇根大学迁址安娜堡、1841年正式招生以及1852年塔潘博士正式成为校长成为密歇根大学在初创时期几件关键事件。同时,本文以德隆·阿西莫格鲁和詹姆斯·A·罗宾逊的《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的“包容性制度”为主要理论基础,借助“创新性破坏”等相关理论,论证了该理论与本文的相关性。最后,本研究得出了三个研究结论。第一,19世纪的密歇根大学以1852年为分界点,经历了“从无到有”和“从有到优”的两个重要时期。第二,密歇根大学在19世纪快速崛起的制度因素是由于采用了包容性制度。第三,包容性制度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同时密歇根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正确选择了“创新性破坏”机制。

赵嘉[6](2015)在《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为海洋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世界沿海各国纷纷组织力量促进海洋科技领域的研究,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海洋经济发展政策及方略。基于新的国际竞争发展环境来分析,成为创新型海洋强国是我国未来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必然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把握海洋科技的未来发展趋势,选择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科技发展路径,确定海洋研发重点,使有限的海洋科技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海洋科技的跨越式发展。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是实现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最重要的引擎和主导力量,是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青岛市在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和龙头地位,是推动山东省向海洋强国跨进的重要力量。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中,青岛市是蓝色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青岛市海洋经济的发展对于山东省海洋强省的构建,对于我国海洋强国的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作用。海洋经济发展是海洋科技创新推动的结果。本文对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中,青岛市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不容忽视。论文通过对海洋创新体系的界定及分析,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于青岛市现有的海洋创新体系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青岛市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的对策建议。

黄庆桥[7](2013)在《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国际着名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钱三强为研究对象,在挖掘、利用新史料和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这一视角出发,分析钱三强的社会角色及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影响。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和意义天然地与其在现实中的“功业”密不可分,“时代—角色—功业—影响”构成了本文的分析逻辑。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有:(1)梳理钱三强功成名就的历史过程与历史机缘;(2)澄清已有的对钱三强的误读和误解;(3)研究钱三强的思想与实践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影响;(4)探讨钱三强与新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主要研究1949—1956年期间,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钱三强在中国科学院的早期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钱三强是中国科学院发展蓝图的实际绘制者;第二,钱三强的留法和访苏背景使得中国科学的建制化打上了很深的苏联和法国模式的印迹,而这种集中管理独立研究相结合的科技体制模式,适应了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第三,钱三强在中科院的领导经历对日后“两弹”攻关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后世研究者惊叹于“两弹”科研攻关中钱三强调兵遣将轻车熟路,殊不知,这一基础是在1950年代早期打下的。第二章“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从“中国原子弹之父”争论的学术史梳理开始,探究钱三强在开创新中国原子能事业以及“两弹”研发中的特殊角色,系统分析他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作用的历史背景、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大科学时代科学精英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等诸多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和领导者,是研制“两弹”的帅才人物。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称谓,钱三强是当之无愧的。钱三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非凡经历以及后世者对他的褒贬评价,引发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大科学工程中的帅才人物。第三章“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系统梳理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活动这一至今学者涉及较少的论题,研究钱三强在中科院乃至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科学家与科技政策的互动、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等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文革”后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并担当了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晚年热心于软科学,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中国科学共同体、科学规范制度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可以看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章“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则从思想者与思想史的视角解读钱三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式科技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科学精英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左右着国家决策的方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既是对国家宏观科技战略的引导,也是对其的呼应与诠释,并对具体的政策实践产生影响。钱三强的科技思想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现实针对性、中介性等特征,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其实也就是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还体现着科学的开放精神。没有自我反思的单向度的向外学习,在钱三强那里是不存在的。这种精神对于今日之中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五章“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则专门论述了钱三强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造诣及其对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钱三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重要的直接参与者。这可以看作是钱三强科学贡献的独特方面。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理论思考和总结:从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的视角,探讨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理性并由此反思如何防止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从科学家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的视角,探讨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总结钱三强一生之功业,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钱三强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在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钱三强担当了建国初期中国科学体系设计者的角色;第二,钱三强在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史上担当了开拓者和奠基者的角色;第三,钱三强在中国“两弹”事业中担当了特殊角色:对上,他是中央的参谋和助手;对科学家,他是慧眼识人用人的“伯乐”;对科研难题,他既是“出题目”者,又是带领科技人员攻关的“解题目”者;第四,钱三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担当了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和国家科技顾问的角色;第五,钱三强在中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担当了创建者、发起者、倡导者的关键角色;第六,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还是一位高水平的“思想家”。概括钱三强一生所担当的多重角色,其显着特点是“一宽一窄”。“宽”是指钱三强涉足的领域相当之宽,“窄”是指钱三强只在科技领域参加活动、发出声音。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总结钱三强多重角色形成的历史原因,除了钱三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外,他的政治信仰和时代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革”前,钱三强的人生历程可以归纳为“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文革”后,钱三强历经磨难而不悔,继续矢志为国家科技事业做贡献,走上国家科技建设的重要领导岗位,焕发出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反思钱三强多重角色的价值和局限,其角色的多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这种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时间的发展却在当代中国发生了某种蜕变,表现为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通过对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之间关系的细致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中国的科技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中共决策层及其执行机构与科学家的协调沟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强国梦想,把自己对科学事业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党组织往上输送,最终在党组织的甄别采纳下形成科技决策或科技制度。这可以看作是新中国“摸着石头过河”,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科技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因此,要研究中国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简单解读党的文件和政策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深处,深究文件和政策文本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各方力量的博弈,唯有如此,我们对新中国的科技体制起源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通过对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贡献和科学活动的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国家建设恰如1950年代一样,急需大量科技工作者,急需科技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老一辈科学家再次在国家需要面前走向前台,担当起领导和组织科技事业的重任,即使是退休后,他们仍利用自己的影响,通过与中共高层的直接沟通,为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就是说,中国科技体制与科技制度的再生,也与他们密切相关。故此而言,钱三强那一代科学精英不仅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早期建构,而且直接参与领导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体制的再生,中国的科技体制也因此深深打上了他们的印记。总体来说,作者围绕钱三强生平和科技功业做了大量口述访问,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档案材料及其他文献史料,对钱三强的多重角色和科技功业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其历史定位。通过对钱三强科技思想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已有研究的空白,使人们对钱三强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通过对钱三强科学活动的研究,阐释了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钱三强的活动为线索,挖掘出了新中国科技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对学术界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同意见。通过对钱三强社会活动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对科学学、科学技术史这些软科学学科建立过程中某些遗失的环节,使这些学科的发展史得以健全。通过对钱三强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杰出科学家社会角色转型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剖析了这种现象的社会合理性及其蜕变。由此,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的特殊意义:要深入了解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从对杰出科学家的研究着手,也许是一条合理的渠道。

刘旭东[8](2013)在《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发展研究》文中提出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是美国联邦政府运用财政法律方式,规范权威地干预和调控美国高等教育,引领美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主导性财政法律运营机制与模式,历经孕育成形、拓展创新和合作超越等历史阶段的形态演化,至今已形成较为完备的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生态体系。这种生态体系的根本机制是以联邦中央政府整体规范调控为主导与市场总体创新选择为主体有机合作、以科研资助和大学生资助相辅相成为主要通道和方式,在促进与保障美国高等教育有效公平、科学技术创新、社会繁荣进步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具借鉴价值的参照形态,也因此自然而然地进入本人的研究视野和首选领域,成为本文的研究课题。南北战争之前,受新教自由伦理、“政教分离”思想的影响和宪法规避的限定,美国联邦政府对早期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基本处于自由放任状态,私人及其团体主导了美国早期对高等教育的财政资助;公共教育运动蓬勃发展的启示、西进运动对加强国家保护的呼唤和国家机器日益强大的拓展,不断呼唤和期待着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积极资助的建制和行动,孕育和催生出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雏形;伴随一战的酝酿爆发、大萧条的来临蔓延和二战参战的政府谋划行动,日益显示出国家推行强势调控举措的直快高效,助推凯恩斯国家干预思想和战略迅速扩展渗入到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运营模式,制订推出一系列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政策,促成了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形态完整定式成形;受国际霸权竞争、冷战思维和国家福利政策的影响,特别是人权运动蓬勃兴起和人力资本理论广泛传播的支撑,五六十年代的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资助快速进入拓展期。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双重目标的实现及其投资支撑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对高等教育的行政干预不断加强,科研资助和大学生资助项目以法律形式得以确认,“联邦拨款大学”应运而生,美国高等教育随之进入大众化效率与公平均衡发展的“黄金时代”;新经济危机、大学信任危机等国内外巨变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批判,带来了70年代美国高等教育的动荡,开启了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体系政府主导与市场主体的双向修正调整期。前期深受打压的市场力量开始反弹,促使联邦政府反思和收缩自身承担的公共职能权限,调整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政策,国防科研资助大量转向民用,学生助学金向贷款项目转换,高等教育资助的效率性受到联邦政府的日益关注。80年代进入修正调整的后期,新保守主义思潮和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开始深度影响和支配了美国联邦政府公共事务改革,里根政府大幅削减公共预算支出,强调州和市场权力的重要性。联邦政府向州政府和市场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权力分解,分权化改革在高等教育财政资助领域大力推广,高等教育资助市场化色彩日益浓烈;90年代以来,东欧剧变带来世界格局急剧变革,美国独大和世界多极化发展的矛盾趋势日渐凸现,新公共管理理念以其历史性的包容与革新,有力地修正和丰富了联邦政府的公共政策,克林顿政府通过“第三条道路”重新规划和加强联邦政府在高等教育财政资助领域的职能,联邦政府操控权力的适度回归和提升,与社会市场的自发行为日益规范和活跃开始有机合作,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呈现出超越性发展的良好势头。进入21世纪,伴随全球多极化发展浪潮的加剧和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在国家干预主导和社会市场主体创新的有机合作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与提升。自1862年通过《莫里尔法案》开创高等教育联邦财政资助先河150余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紧紧把握与引领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与步伐,不断修正和创新资助理念与模式,规范和选择资助方式与项目,调整和明晰资助理念和方向,有力地引领和拉动了高等教育的均衡性适应与协调性发展,推动了高等教育效率与公平的融合性实现,积累了许多极具启示借鉴价值的宝贵理念与经验: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形态的不断创新与超越;责权明确的专项资助项目的创设与竞争;财政资助的法制化运行与保障;财政资助政策对国家发展目标的定向与引领,等等。但在联邦政府的强力干预和推进的历史过程中,联邦资助也频频显露出其强力干预的局限和强制性弊端,干扰甚至阻碍了大学自主发展所积淀和珍重的传统精神。伴随着美国社会的活力演进、国家的健康成长和政府的积极行动,美国联邦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资助体制从无到有、应时创新、日趋成熟,对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努力追寻强国建设的我国中央政府不断深化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大业,无疑具有历史性的重要启示与借鉴意义。

张朔人[9](2012)在《明代海南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有明一代,地处南部边陲的海南,在文化的诸多领域内皆取得了极大地发展,这一发展态势与明代文化发展情况基本一致,海南因之而进入其古代文明的顶峰时期。这一盛世景象,是多种合力的结果。其中,政府层面、本岛士人及岛内各族群的共同努力,是推动海南文化繁荣的主要力量。海南由历史上的文化输入地,开始对中华文化进行反哺,是这一盛世景象最重要的标志。终明一代,本岛编户齐民数量在20——30万之间。而这一时段内,国家通过进士、乡举、贡生等多层次的选拔,海南共为国家输出3100余名人才。其中,产生了丘濬、海瑞和王弘诲在全国有影响的三位人物:丘濬是一代文宗,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等诸领域有大建树;海瑞以其刚正不阿形象,名垂青史;王弘诲则是以开放的胸襟,努力实现中西文化的对接。这支金字塔式的人才队伍,对中华文化作出反哺的同时,加速了边疆文化融入主流文化的历史进程,同时也推动着海南的社会发展。海南是一个民族聚集之地。有明一代,主要有:汉、黎、回、疍、苗等诸民族。弘治中后期以前,是本岛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时期,客观上为各族群自身发展及族群之间交流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主要民族汉、黎、疍等民族居住地初步形成,这为多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化交流频繁,习俗相互浸染,体现了不同文化类型之间联系的密切。随之,各个族群在文化上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新局面。他们以海南为共同的家园,成为独特的海南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从属于中华文化。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八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缘起、明代海南文化的研究现状及相关界定、研究方法路径及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自然科学和技术。从自然规律探索、农业及其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军事技术、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地理学、医药学等方面全面展示明代海南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上的成就。第二章:人文与社会科学。系统梳理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史学繁荣、文学艺术等相关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第三章:教育与文化。全面阐述明代及其以前的海南在教育、人才培养、图书业等方面发展情况。第四章:宗教传播及流变。主要介绍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宗教在海南的传播及佛道趋同等变化。第五章:社会风俗。包括方言及汉、黎、疍、回、苗族社会风俗。第六章:海南名士与中华文化。主要介绍丘濬、海瑞、王弘诲等主要文化贡献及钟芳、唐胄、王佐、许子伟等的相关见解。第七章:不同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内容为:多民族居聚集地、不同的文化类型、女劳“男逸”现象、诸文化类型间的联系。第八章:文化发展的原因。独特的地理环境、治理政策、官民互动等因素是推动明代海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明代海南文化对当前海南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价值。

邓舒仁[10](2012)在《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已成为重要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低碳经济正是为应对气候变化而提出来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竞相推动经济向低碳转型。中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具有紧迫性。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又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尽管如此,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一定的成本,脱离实际的过高减排目标会破坏产业发展和演进的自身规律,从而危害整个国民经济。因此,中国应以基本国情基础,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技术进步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激励政策为手段,走出一条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以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政策研究为落脚点,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统一,体现理论与实践相契合,政策与问题相对应。首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深刻分析气候变化危机的根源和具体成因,并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应该坚持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其次,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和环境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践的异同点;运用定量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总结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优劣势。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提出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体系。导论部分,阐述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进行简要评述,然后指出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采用的分析框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阐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历程、形势和影响,并提出低碳经济兴起的背景和过程,界定低碳经济相关概念,总结低碳经济内涵和特征,并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论文第二、三、四章,分别从理论、方法论和实践三个角度研究低碳经济。第二章系统总结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包括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经济学思想;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足迹理论、脱钩理论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以及生态经济、可持续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理论等,从而构建低碳经济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主要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批判吸收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气候变化危机进行深层次的思想和制度原因分析,从而提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应坚持的方法论。第四章,比较分析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低碳经济发展的异同点,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第五章,主要从定量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角度研究碳排放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定量和比较分析,总结出中国碳排放的特征;其次,利用卡亚模型对碳排放的驱动因子、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中国碳减排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碳排放和人均GDP的关系;在传统的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中加入环境和环境治理因子构建低碳约束下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分析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利益博弈,并由此引发的分歧和争议,并探讨在不同的谈判结果下将对中国发展的影响。论文第六、七章,分别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策两个层面进行研究。第六章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客观困难、体制性障碍和优势,并简要评述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第七章,在前面六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和政策框架。在本文中,作者主要进行了如下理论思考:其一,提出新的视角,即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气候变化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其二,构建新的指标,即构建新的产业结构系数和能源结构系数,用于分析经济结构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其三,进行新的实证分析,即收集最新的统计数据,对碳排放驱动因子、经济结构与碳排放的相关关系、碳排放和GDP之间的关系等进行实证研究。其四,采用新的模型,即对传统的EKC进行了一点修改,并用于分析碳排放随GDP增长的趋势。其五,得出新的结论,即1.西方生态思想和资本主义制度分别是气候变化危机的思想和制度根源,生态殖民主义和生态霸权主义是气候变化会议难以取得共识,达成一致行动的主要原因。2.低碳经济发展没有统一模式,中国应该基于本国国情走中国特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3.1980-2008年间,中国碳排放的最大驱动力是人均GDP的增长,最大减排因子是能源强度的降低,而单位能源的碳强度对碳排放的贡献为正。4.西方发达国家(样本国家)都已经越过EKC的转折点(拐点),进入稳步减排的轨道,而发展中国家(样本国家)都处于EKC的爬坡阶段。5.完全通过市场调节实现经济向低碳转型需要很长时间,因此政府干预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是必不可少的。6.提出新的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策框架。

二、未来战场需要气象学支持(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未来战场需要气象学支持(上)(论文提纲范文)

(3)曹焕文科技史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
    0.4 研究难点
    0.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曹焕文生平与主要科技活动
第二章 曹焕文之前近代火药史学的特征与困境
    2.1 明代以始
    2.2 清代以继
        2.2.1 《格致镜原》
        2.2.2 《陔余丛考》
        2.2.3 《浪迹丛谈》
    2.3 近代西方的火药史研究
        2.3.1 西方火药起源基本观点的形成
        2.3.2 梅辉立火药史研究
    2.4 民国火药史学的困境
第三章 曹焕文与中国火药史研究
    3.1 曹焕文火药史学背景之研究
    3.2 曹焕文与新火药史学的形成
        3.2.1 曹焕文火药起源说的“二重过渡”
        3.2.2 曹焕文火药起源说的实证
        3.2.3 现代火药史学的发展及其对曹焕文火药史学的印证
    3.3 曹焕文火药西传研究
    3.4 曹焕文火药史研究论着及其影响
        3.4.1 《中国火药全史资料》及其内收录文献书目
        3.4.2 曹焕文火药史论着的历史影响与贡献
第四章 曹焕文与运城盐池科学研究
    4.1 运城盐池近代研究之特征
    4.2 曹焕文运城盐池科学研究论着
    4.3 曹焕文对硝板晒盐相关问题之研究
        4.3.1 “硝板”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
        4.3.2 芒硝来源的科学解释
        4.3.3 硝板晒盐“化学作用”的提出
    4.4 曹焕文运城盐池产盐技术演进史之研究
        4.4.1 从“天然捞采”到“人工畦晒”
        4.4.2 从“初级畦晒”到“高级畦晒”
        4.4.3 垦畦浇晒之发展
    4.5 曹焕文与运城盐池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4.5.1 “咸、淡水钩配原理”的提出
        4.5.2 “盐南风”的作用
        4.5.3 运城盐池科学研究的范式转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西北实业月刊》登载《运城盐池之研究》情况统计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资料来源与利用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民防政策及其遗产
    第一节 杜鲁门政府的民防政策
        一、冷战初期民防的启动与立法
        二、民防纳入遏制大战略体系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民防政策
        一、大陆防御政策
        二、大陆防御政策中的民防措施
        三、民防政策的具体化
    第三节 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政府民防政策的遗产
        一、民防政策的实施为肯尼迪政府奠定基础
        二、政策架构为肯尼迪政府的民防政策所承袭
    小结
第二章 肯尼迪政府制定民防政策的背景
    第一节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国际局势
        一、美苏冷战争夺的重新加剧
        二、第三世界的崛起与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
    第二节 美苏核军备竞赛的发展与控制
        一、美国与苏联的核军备竞赛
        二、美苏核军备控制的博弈
    第三节 美国社会对民防政策的认同
        一、肯尼迪政府决策层对民防活动的支持
        二、地方政府的支持
        三、一定的民意基础
    第四节 苏联民防的进展
        一、肯尼迪对二战后初期苏联民防的研究
        二、肯尼迪政府对苏联民防的全面关注
        三、苏联民防进展对美国民防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形成与美国社会的初步反应
    第一节 民防政策的形成
        一、竞选班子调查
        二、决策层对民防问题的讨论
        三、柏林危机与民防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民防办公室的成立
        一、民防与国防动员办公室的弊端
        二、肯尼迪政府的反思与争论
        三、肯尼迪对民防机构的调整与改革
    第三节 政府的大规模宣传
        一、宣传机制的确立
        二、政府的宣传措施
    第四节 美国社会对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反应
        一、美国民众对民防政策的反应
        二、民众反应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调整与实施
    第一节 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调整
        一、掩体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民防政策的实施
        一、国家掩体项目的建设
        二、补充性民防系统的完善
        三、其他民防活动
        四、对地方的指导活动
    第三节 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美国民防活动
        一、古巴导弹危机缘起
        二、肯尼迪政府民防项目的困境
        三、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的民防部署
    小结
第五章 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多重困境与终结
    第一节 民防系统的严重缺陷
        一、防御技术的滞后
        二、掩体项目实施中的弊病
    第二节 投入财政的严重不足
        一、民防的巨额财政需求与政府拨款的严重不足
        二、国会对民防拨款的掣肘
    第三节 美国社会对民防政策的质疑
        一、美国民众的反对
        二、社会组织对民防的不满
        三、美国民众反对政府民防活动的原因
    第四节 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终结
        一、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衰落的根本原因
        二、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的结束
    小结
结论
    一、冷战遏制与对抗色彩的体现
    二、补充遏制大战略
    三、军事化色彩浓厚
    四、政策架构不稳定
    五、社会参与程度低
参考文献
附录: 美国民防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19世纪美国密歇根大学快速崛起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密歇根大学创立之前
    2.1 密歇根州历史概况
    2.2 美国 17-19世纪高等教育概况
    2.3 密歇根大学创办之前的美国公立高等院校
    2.4 密歇根大学创办之前的密歇根州教育概况
    2.5 本章小结
3 密歇根大学的创办
    3.1 创办学校的初衷
    3.2 董事会最初任命及运作
    3.3 选址安娜堡
    3.4 学校土地的由来及收益
    3.5 本章小结
4 成立之初的密歇根大学
    4.1 普鲁士理念
    4.2 政府支持与干预下建立的学校
    4.3 安娜堡的支持与发展
    4.4 本章小结
5 走上正轨的密歇根大学
    5.1 建立分支机构储备生源
    5.2 学校教学相关运作
    5.3 几任校长的管理
    5.4 密歇根大学财务状况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英文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19世纪密歇根大学大记事

(6)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1.2.1 国内研究成果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步骤
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理论概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创新理论
        2.1.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1.3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概念
    2.2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
    2.3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
3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现状
    3.1 科技创新体系及平台建设相关定义
        3.1.1 科技创新体系概念
        3.1.2 国家科技平台建设基本概况
    3.2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
        3.2.1 相关海洋科技创新体的主体因素分析
        3.2.2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环境因素分析
        3.2.3 青岛市当前发展海洋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3.3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内外状况
        3.3.1 当前世界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情况
        3.3.2 国外海洋发展形式及发展策略分析——以美国为例
    3.4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3.4.1 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3.4.2 我国海洋科技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4 国内外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秀成果经验借鉴
    4.1 国内主要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环境分析
        4.1.1 京津冀地区
        4.1.2 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市为例
    4.2 国外主要地区科技创新体系环境分析
        4.2.1 日本
        4.2.2 澳大利亚
5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方案及建议
    5.1 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方案
        5.1.1 科技管理子平台
        5.1.2 科技资源子平台
        5.1.3 产学研合作创新子平台
    5.2 海洋科技创新资源环境优化建议
        5.2.1 创新政策环境的优化改善
        5.2.2 创新科研平台建设及配套设施硬件的改善
    5.3 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优化人才结构
    5.4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5.5 为提高海洋科技方面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任务与文献
    四、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
    第一节 中科院早期发展的核心骨干
        一、 筹建中科院
        二、 主持计划局
    第二节 访苏及其深远影响
        一、 访苏背景与任务
        二、 钱三强在苏期间的活动
        三、 访苏代表团总结报告及其影响
        四、 基本科学制度的创建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
    第一节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学术史梳理
        一、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原子弹之父‖说的传入及影响
        二、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几种观点
        三、 关于―之父说的几个问题
        四、 讨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三条路径
    第二节 旧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推动者
        一、 钱三强与 1940 年代末的原子能科普
        二、 钱三强与国民政府的原子梦
        三、 钱三强筹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的努力
    第三节 新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创建者
        一、 创建近代物理研究所
        二、 谋划研究所初期发展方向
        三、 主持对苏原子能合作
    第四节 “两弹”大科学工程中的特殊角色
        一、 特殊角色之一:决策系统里的战略科学家
        二、 特殊角色之二:知人善任的组织科学家
        三、 特殊角色之三:攻关科研难题的领军科学家
        四、 从核心人物到“靠边站”:钱三强角色与地位的转变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
    第一节 钱三强与“文革”后中国科学院的恢复和发展
        一、 时代背景与“文革”后期的钱三强
        二、 组织实施―文革后重大科学工程
        三、 推动科学研究的对外交流
        四、 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制度化建设
    第二节 钱三强在“文革”后的政治参与
        一、 与中国科学院院长人选的两次际遇
        二、 建言中南海
    第三节 钱三强与中国软科学事业
        一、 创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二、 推动科学学事业的建制化发展
        三、 促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
        四、 促进中国科技名词审定事业的发展
        五、 主持召开“科学与文化论坛”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
    第一节 论什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一、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意义
        二、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论“红专矢量论”与“知人善任”
        一、 红专矢量论
        二、 “知人善任”说
    第三节 论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二、 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三、 如何发展应用科学
    第四节 论学习引进与自主创新
        一、 向国外学什么、怎么学
        二、 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与路径
    第五节 论经济与科技的“面向、依靠”方针
        一、 科技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二、 诠释“面向、依靠”方针
    第六节 论科学技术普及
        一、 对科普的理论思考
        二、 科普创作与科普实践活动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
    第一节 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与传播者
        一、 1950 年代大力宣传原子能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发展史
        二、 《原子能发现史话》和《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的学科史意义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一、 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概况的回顾
        二、 对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三、 对中国科学院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的回顾
        四、 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追忆与评价
    第三节 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
        一、 为国家领导人讲授科学技术史
        二、 推进科学史研究的建制化
        三、 多次向社会推荐优秀科学史着作
    第四节 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 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
        二、 重视科学史的科普功能
        三、 重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
        四、 重视科学史的资政功能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一、 时代、角色与功业:对钱三强科技实践活动与思想的历史总结
    二、 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从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法性反思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
    三、 科学精英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原因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原因
        (二)研究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一)美国联邦政府拨款
        (二)美国高等教育财政
        (三)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
        (四)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历史分期
    三.文献综述
        (一)教育通史着作中有关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研究
        (二)有关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专题史研究
        (三)有关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基础理论与概念研究
        (四)国内外不同历史时期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四.研究思路、范式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范式
        (三)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不足
第1章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孕育与雏形(一战以前)
    1.1 背景概述
        1.1.1 “政教分离”原则下国家与社会的分离性发展
        1.1.2 新教理念对早期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影响
    1.2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早期孕育
        1.2.1 早期民间办学资助的混乱无序
        1.2.2 州政府和社会资助的先期实践
        1.2.3 联邦政府的规避与自由教育市场的形成
    1.3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雏形的显现
        1.3.1 联邦政府对州高等教育的先期干预
        1.3.2 《莫里尔法案》与联邦政府的赠地资助
        1.3.3 联邦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助
    1.4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雏形的效应
        1.4.1 对欧洲国家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成功经验的效仿
        1.4.2 社会对加强联邦政府资助的呼吁
    1.5 小结
第2章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定形(一战—二战)
    2.1 背景概述
        2.1.1 一战、大萧条的影响及联邦政府干预高等教育原则的基本确立
        2.1.2 二战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2.1.3 凯恩斯主义与罗斯福新政
    2.2 联邦政府大学军事科学研究资助的确立
        2.2.1 一战中联邦政府大学军事科学研究资助的经验
        2.2.2 二战中联邦政府的军事科研体制
        2.2.3 《科学-无止境的边界》及联邦政府基础研究主要资助责任的确立
    2.3 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的基本定形
        2.3.1 一战中联邦政府校园军事人员培训资助
        2.3.2 大萧条中联邦政府“新政”劳动救济计划与成人教育资助活动
        2.3.3 二战中联邦政府军事人员培训资助
        2.3.4 《士兵权利法案》及联邦政府退伍兵培训资助
    2.4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定形的效应
        2.4.1 大学军事科研资助体制的巩固及对大学精神的干扰
        2.4.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开启及对教育质量下滑的担忧
    2.5 小结
第3章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拓展与加强(二战-20 世纪 60 年代)
    3.1 背景概述
        3.1.1 “冷战”的威胁与联邦政府对大学控制的加强
        3.1.2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
        3.1.3 “伟大社会”的来临与联邦政府干预权力的加强
    3.2 拓展与加强时期的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
        3.2.1 资助范畴的拓展
        3.2.2 资助程度的加强
        3.2.3 资助研究和资助组织的繁荣
    3.3 联邦政府大学基础科研资助的加强
        3.3.1 国家自然基金会的创建与过渡期的大学科研资助
        3.3.2 “政府-大学”主导资助模式的稳固
        3.3.3 苏联卫星上天事件及联邦政府科研资助的加强
        3.3.4 《西伯格报告》与联邦政府科研资助思想的明确
    3.4 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的拓展
        3.4.1 《国防教育法》与国防学生贷款的设立
        3.4.2 《高等教育法》与大学生资助项目的广泛建立
    3.5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拓展与加强的效应
        3.5.1 美国科学研究“黄金时代”的到来
        3.5.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加速发展
        3.5.3 对大学精神的严重冲击
    3.6 小结
第4章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修正与调整(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4.1 背景概述
        4.1.1 70 年代的新经济危机与大学信任危机
        4.1.2 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4.1.3 公共选择理论与新保守主义思潮
        4.1.4 里根政府的教育财政改革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提出
        4.1.5 卓越教育改革运动及其影响
    4.2 调整时期的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
        4.2.1 70 年代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出现及效应
        4.2.2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方向的调整
        4.2.3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分权
    4.3 联邦政府大学科研资助的调整
        4.3.1 美国科研“黄金时代”的结束与科研资助方向的调整
        4.3.2 州、市场资助力量的凸显
        4.3.3 竞争性与“企业-大学”资助模式的加强
    4.4 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的转型
        4.4.1 1972 年《高等教育法》的修订与基本教育机会助学金项目的设立
        4.4.2 《中等收入学生资助法案》与资助受众的扩充
        4.4.3 80 年代两次《高等教育法》修订与助学贷款资助的加强
        4.4.4 贷款与助学金项目的争论
    4.5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调整的效应
        4.5.1 教育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4.5.2 美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地位的巩固
        4.5.3 高等教育私营化的快速发展
        4.5.4 市场对大学精神的侵蚀
    4.6 小结
第5章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超越(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5.1 背景概述
        5.1.1 美国经济的新繁荣与联邦政府财政改革的“第三条道路”
        5.1.2 全球化理论的延续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5.1.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超越性主张
    5.2 超越时期的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
        5.2.1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升温
        5.2.2 联邦政府资助与社会市场资助的合作
        5.2.3 21 世纪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延续与适度强化
    5.3 联邦政府大学科研资助的超越性发展
        5.3.1 “政府-大学-企业”资助模式的实现
        5.3.2 21 世纪联邦政府大学科研资助的加强
    5.4 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的超越性发展
        5.4.1 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中的市场法则
        5.4.2 联邦政府对国际教育交流的资助
        5.4.3 21 世纪联邦政府大学生资助的强化
    5.5 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超越性资助的成效
        5.5.1 美国科技世界领先水平的保持
        5.5.2 大学主动资助能力的提高
        5.5.3 大学维护传统精神能力的增强
    5.6 小结
第6章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启示
    6.1 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历史经验与不足
        6.1.1 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合作
        6.1.2 责权明确的资助项目确立与竞争机制
        6.1.3 资助的法制化运行与保障
        6.1.4 对国家发展目标的定向与引领
        6.1.5 对大学精神的干扰与阻碍
    6.2 美国经验对中国高等教育财政资助改革的借鉴
        6.2.1 推进高等教育财政调控体制的根本转型
        6.2.2 完善中央政府大学科研资助体制
        6.2.3 深化中央政府大学生资助体制改革
        6.2.4 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6.2.5 健全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立法保障
附录 1: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的重要历史法案/事件
附录 2: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项目分类汇总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明代海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选题的相关界定及研究状况回顾
        一、 “文化”的相关界定
        二、 明代海南文化研究的状况回顾
    第二节 研究方法、路径及框架结构
        一、 研究方法和路径
        二、 框架结构
        三、 主要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第一章 自然科学和技术
    第一节 自然规律探索
        一、 纬度位置
        二、 气象学
        三、 潮候
    第二节 农业及其技术
        一、 农业中新技术
        二、 农业发展新方向
    第三节 建筑工程技术
        一、 政府机构的相关建筑
        二、 民居建筑特色
        三、 桥梁建筑
    第四节 军事技术
        一、 军事城池建设
        二、 烽堠设置
        三、 武器制造
    第五节 船舶制造与航海技术
        一、 战船修造
        二、 民用船只制造
        三、 海南商业造船
        四、 航海技术
    第六节 地理学
        一、 完整、清晰的海南地图
        二、 地理空间的新探索
        三、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新认识及其领海管辖权的变动
    第七节 医药学
        一、 医学设置及其运行情况
        二、 瘴气的认知
        三、 药物学的朴素认知
        四、 中医中药学的新发展
第二章 人文与社会科学
    第一节 政治与行政管理思想
        一、 治黎思想与实践
        二、 行政管理思想
    第二节 史学繁荣
        一、 早期海南归属问题之争
        二、 方志的编纂
        三、 谱牒学
    第三节 文学艺术
        一、 文学
        二、 绘画
        三、 书法
        四、 音乐与戏曲
第三章 教育与文化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一、 明以前的教育情况
        二、 明代教育发展
    第二节 人才培养
        一、 宋元时期的人才
        二、 明代人才辈出
        三、 民族地区教育与人才培养新成就
    第三节 图书业的发展
        一、 海南藏书
        二、 刻书业的发展
第四章 宗教传播及流变
    第一节 佛教
        一、 佛教的早期传播
        二、 宋元时期的佛教
        三、 明代佛教的发展
    第二节 道教
        一、 宋元时期海南道教传播情况
        二、 明代道教发展
        三、 道教的民间化
    第三节 伊斯兰教
        一、 早期伊斯兰教传播
        二、 明代的新变化
    第四节 天主教
        一、 基督教演变及其在中国早期传播
        二、 晚明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
        三、 天主教传入海南
第五章 社会风气与习俗
    第一节 方言
        一、 丰富而又复杂的方言
        二、 海南语系构成
    第二节 汉族风俗
        一、 节序
        二、 饮食与服饰
        三、 婚姻
        四、 丧葬
        五、 陋俗与劣习
    第三节 黎族社会风俗
        一、 宋代黎族社会习俗
        二、 明代黎族社会风俗
    第四节 疍、回、苗民习俗
        一、 疍民习俗
        二、 回族社会习俗
        三、 海南苗族习俗
第六章 海南名士与中华文化
    第一节 丘濬及其学术思想
        一、 理学的坚守者
        二、 《大学衍义补》与“治国平天下”蓝图
        三、 《世史正纲》与其史学思想
        四、 丘濬的经济思想
        五、 典籍整理与收藏理论
    第二节 海瑞及其历史贡献
        一、 理学向心学的转变
        二、 海瑞经济改革的见解与实践
        三、 海瑞的宗教观
    第三节 王弘诲与天主教
        一、 王弘诲对天主教的推介
        二、 王弘诲未成为天主教徒的原因
    第四节 其他人物的相关贡献
        一、 钟芳及其哲学思想
        二、 许子伟及其“朱陆同然”说
        三、 王佐与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认知
        四、 唐胄与其民众史观
第七章 文化类型与独特文化现象
    第一节 多民族聚集地
        一、 黎族
        二、 疍民
        三、 海南苗族
        四、 回族
        五、 汉族及其移民
    第二节 独特的文化现象
        一、 山地文化类型
        二、 农商文化类型
        三、 海洋文化类型
    第三节 女劳“男逸”现象
        一、 海南女性角色担当
        二、 女子劳作背后的价值取向
    第四节 互相交融与共同发展
        一、 族群间的相互交融
        二、 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第八章 推动文化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 独特地理环境中的文化反映
        一、 海南自然环境
        二、 地理环境下的文化反映
    第二节 明代治理政策新变化
        一、 加强对海南整饬
        二、 海乱治理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
        三、 黎族治理政策转变及制度构建
    第三节 岛内官民共同努力
        一、 守土官员推进
        二、 琼籍士人对桑梓发展的贡献
结语
    第一节 对明代海南文化的评价
        一、 文化发展的成就
        二、 发展中的问题
        三、 历史地位
    第二节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10)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述评
        一、 国外研究概况
        二、 中国领导集体的生态思想和实践概述
        三、 国内学界研究概况
        四、 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世界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兴起
    第一节 全球气候变化历程、形势与影响
        一、 气候和气候变化
        二、 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形势
        三、 全球气候变化影响
    第二节 低碳经济的兴起
        一、 低碳经济的萌芽、提出和发展
        二、 低碳经济的定义和内涵
        三、 低碳经济发展的紧迫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及评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和物质变换理论
        一、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思想
        二、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理论
    第二节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
        二、 资本主义的双重危机理论
        三、 革命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
        四、 马克思的生态学
    第三节 低碳经济理论框架
        一、 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生态足迹理论
        二、 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脱钩理论
        三、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库兹涅茨曲线
    第四节 其他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 生态经济理论
        三、 循环经济理论
        四、 绿色经济理论
    第五节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评析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气候危机的成因分析和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论
    第一节 气候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 西方生态哲学思想是气候危机的思想根源
        二、 资本主义制度是气候危机的制度根源
        三、 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是气候危机的直接原因
        四、 西方生态殖民主义和生态霸权主义使得气候危机难以解决
    第二节 低碳经济发展的方法论研究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二、 坚持公平公正,强调合作共赢
第四章 世界范围内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及其比较分析
    第一节 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一、 英国——以市场机制建立为核心发展低碳经济
        二、 德国——以低碳技术为核心发展低碳实业
        三、 法国——以新能源为核心打造低碳产业
        四、 欧盟——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者和政策制定者
        五、 美国——重视新能源开发应用的低碳新政
        六、 日本——构建低碳社会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实践
        一、 印度——将低碳与环保相结合
        二、 巴西——大力发展生物燃料等可再生能源
        三、 南非——把提高能效和新能源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四、 韩国——低碳绿色增长计划
    第三节 世界各国低碳经济发展实践的比较分析和启示
        一、 发达国家之间低碳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二、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碳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三、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碳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四、 对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实践比较分析后的简要结论
        五、 世界低碳经济发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第一节 中国碳排放的特征分析
        一、 碳排放的总量趋势及国际对比
        二、 人均碳排放的趋势及国际对比
        三、 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趋势及国际对比
        四、 中国碳排放的总量特征
    第二节 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 基于卡亚模型的理论分析
        二、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分析
        三、 基于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论分析
    第三节 气候变化谈判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一、 气候变化谈判中的利益博弈和集团分化
        二、 气候变化谈判的主要分歧和争论
        三、 未来气候变化谈判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第六章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形势及其政策分析
    第一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客观困难
        一、 人口特征
        二、 能源禀赋
        三、 环境现状
        四、 发展阶段
        五、 产业特征
        六、 贸易结构
    第二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体制性障碍
        一、 法律体系、政策体系和管理体系尚需完善
        二、 中央政府主导、行政手段为主的推动模式不可持续
        三、 低碳企业发展和低碳产业培育尚存的政策障碍
        四、 能源价格管制
    第三节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
        一、 先进的社会制度
        二、 减排空间较大
        三、 技术减排潜力较大
        四、 减排成本较低和后发优势
    第四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分析
        一、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演变
        二、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简要述评
第七章 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考
    第一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路
        一、 以目标为指引加强战略规划
        二、 以低碳立法和低碳政策为保障加强制度建设
        三、 以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为核心夯实低碳经济发展基石
        四、 以低碳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为重点充实低碳经济内涵
        五、 以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
    第二节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一、 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
        二、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体系
        三、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和能源政策
        四、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手段
        五、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措施
        六、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治和外交措施
        七、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生态措施
结束语:结论和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一、 结论
    二、 进一步要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一、 着作类
    二、 报纸期刊类
    三、 论文类
    四、 电子网络类
    五、 外文类
后记

四、未来战场需要气象学支持(上)(论文参考文献)

  • [1]登山题材与新主流叙事——谈电影《攀登者》的类型探索与英雄成长[J]. 李彬,杜佳珈.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0(03)
  • [2]冷战后美国地方高校参与情报工作研究[D]. 赖金辉. 国防科技大学, 2019
  • [3]曹焕文科技史研究初探[D]. 王坚. 山西大学, 2016(05)
  • [4]肯尼迪政府民防政策研究[D]. 潘宁. 陕西师范大学, 2016(12)
  • [5]19世纪美国密歇根大学快速崛起的历史研究[D]. 韩亚莉. 华中科技大学, 2016(11)
  • [6]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研究[D]. 赵嘉.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7]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D]. 黄庆桥.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8]美国联邦政府高等教育财政资助发展研究[D]. 刘旭东. 河北大学, 2013(11)
  • [9]明代海南文化研究[D]. 张朔人. 南开大学, 2012(07)
  • [10]低碳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分析和政策选择[D]. 邓舒仁. 中共中央党校, 2012(01)

标签:;  ;  ;  ;  ;  

未来战场需要气象支持(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