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硅对彩喷纸涂层表面结构及打印性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朱清[1](2020)在《涂层商标织物的制备及其快速喷印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传统的溶剂型干法涂层及PA6湿法涂层整理后的商标织物数码喷墨打印时容易出现吸墨速干性能差、图案不清晰、耐摩擦色牢度低等问题,难以推广应用。而数码喷印用水性墨水主要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连接料,因此,以水性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制备涂层浆进行商标织物涂层,有望提高其对水性墨水的吸收性。本文首先研究了四种不同改性结构的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剂对商标织物表面结构及数码喷印性能的影响,优选合适的涂层剂并确定其与填充剂的最佳用量配比;其次,研究了高岭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等填充剂对商标织物表面形貌和喷印性能的影响,最终选择以高岭土和碳酸钙进行复配,并对复配比例进行优化;最后,研究交联剂的用量以及焙烘工艺条件对涂层性能的影响,研制出适用于数码喷墨打印用商标织物的涂层配方及工艺。首先,通过研究不同改性结构的水性聚丙烯酸酯涂层剂对涂层浆流变性能和涂层商标织物表面结构、力学性能、手感、吸墨速干性能、打印清晰度及耐摩擦色牢度的影响,分析了涂层商标织物的表面结构与喷印效果的相关性,发现EC-507改性苯丙乳液粒径分布均匀,并且制备出的涂层浆流变性能最佳;与其它涂层剂相比,苯丙乳液涂层后商标织物的接触角最小,为33.76°,吸墨速干性能更好;墨点圆度最高,为0.68,打印清晰度更高;干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在此基础上,以EC-507改性苯丙乳液作为涂层剂,探究涂层剂和填充剂的用量配比对商标织物喷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的用量配比为1:3时,涂层商标织物的喷印性能最佳。其次,系统研究了高岭土、碳酸钙和二氧化硅三种填充剂单独使用时对商标织物喷印性能的影响,发现经高岭土涂层后的商标织物打印清晰度最高,但耐摩擦色牢度较低;经碳酸钙涂层后的商标织物打印清晰度较低,但耐摩擦色牢度最好,达到4级及以上;经二氧化硅涂层后的商标织物渗化现象较明显且耐摩擦色牢度低。因此,选择高岭土和碳酸钙进行复配,并对其复配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岭土和碳酸钙复配比例为7:5时,涂层商标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达到了 4级及以上,且商标织物的喷印性能满足要求。最后,进一步优化交联剂用量以及涂层后的焙烘工艺,确定了制备适用于数码喷墨打印的涂层商标织物的涂层浆配方及焙烘工艺:水100 g,EC-507改性苯丙乳液25 g,复配填充剂75 g(高岭土和碳酸钙按质量比7:5复配),分散剂1.5 g,交联剂0.375 g(交联剂用量为涂层剂总量的1.5%);焙烘温度150℃,焙烘时间90s。
李杰华[2](2019)在《彩色打印图纸功能涂料制备及涂层结构的研究》文中认为如今在图纸领域中存在两种图纸:蓝图纸和白图纸。蓝图纸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白色图纸具有出图效率高,画面清晰,色密度高,色彩饱和,立体感强,色彩还原性好等优点。因此白图纸的研制是目前比较迫切的社会需求。在本论文中,研究了一种彩色打印图纸功能涂料,利用微量涂布的方式进行涂布。这样既能满足图纸所需要的打印精度,又能降低彩色打印图纸的生产成本。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选择二氧化硅溶液沉降6 h前后透光率的变化来表征二氧化硅溶液的分散性能并讨论了分散方式(超声分散和高速分散)、分散剂用量(六偏磷酸钠、聚丙烯酸钠和纳米纤维素)、溶液pH值对气相二氧化硅的分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分散18 min,纳米纤维素用量为0.8%,溶液pH值为10时二氧化硅溶液的分散稳定性能最好。并研究了纳米纤维素分散气相二氧化硅的机理是电空间稳定机理。(2)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超声分散和高速分散对彩色打印图纸的质量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分散的二氧化硅颜料涂布后在纸面上分布均匀,适合印刷。然后讨论了PAAS用量和NFC用量对彩色打印图纸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1%NFC的纸样的物理性能,光学性能和印刷性能都要优于添加1%PAAS的纸样。综合分析,最终选择添加1%纳米纤维素作为颜料的分散剂。接着讨论了PVA-1799的用量对彩色打印图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VA-1799用量为30%时,纸样的粗糙度为63 ml/min,达到最低值。纸样的透气度随着PVA-1799用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VA-1799用量为30%时接触角达到最小值43°。随着胶粘剂用量的增加,白度的整体变化不大,不透明度随之增加,光泽度随之减小。PVA-1799用量的变化对纸样的油墨吸收性影响较小,但是PVA-1799用量为30%时,纸张的色密度,色域面积比较好,线条扩散面积也比较小。综合分析,PVA-1799用量为30%时,彩色图纸的质量比较好。最终确定合适的彩色打印图纸的涂料配方为:气相SiO2 100 g,纳米纤维素1 g,PVA-1799 30 g,CMC 1.5 g,Poly-DMDAAC 5 g,消泡剂0.5 g。涂料固含10%,涂布量3 g/m2。(3)通过分析彩色打印图纸样的物理性能,光学性能,油墨吸收值,色密度,色域面积和线条打印放大图,得出自制的彩色打印图纸质量比市售的三种彩色打印图纸质量好。并利用显微CT、扫描电镜和孔径分析结合分析涂层结构,看出所研制的彩色打印图纸是利用涂料的流平性将二氧化硅颗粒均匀的填充在纸张表面比较大的空隙之中,没有在纸张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涂布层。
林涛,邹娟,殷学风[3](2016)在《硅酸钙颜料对彩喷纸物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对硅酸钙干粉进行研磨处理,制得了一种高比表面积、高吸墨性能的彩色喷墨打印纸用颜料.对比不同彩喷纸专用颜料,探讨了单独使用硅酸钙颜料及配合其他颜料使用时,硅酸钙对彩喷纸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钙与其他颜料混合使用时效果较好,硅酸钙是良好的彩喷纸颜料.
孙艺[4](2016)在《石头纸表面处理改善其喷墨印刷适性》文中指出
刘旭[5](2016)在《不同粒径SiO2的制备及其对喷墨打印涂层吸收性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微型计算机和喷墨打印机的普及,其打印耗材的研究及生产正在飞速发展。涂布喷墨打印纸以其表面具有的多孔性涂层,具备了优良的油墨吸收性能,印刷质量明显高于普通喷墨打印纸。因此,如何提高涂层吸收性能的问题更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故本课题以自制的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作为颜料,制备喷墨打印纸涂层,并检测油墨扩散与渗透的情况,以及涂布纸的物理及印刷性能,考察不同涂层的吸收性,以探究颜料粒径变化对喷墨打印纸涂层吸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比较及分析,得出本实验中最佳的二氧化硅颜料粒径值,以对喷墨打印纸的生产提供指导。本课题选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颗粒。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改变催化剂用量、温度、搅拌速度、硅源滴加速度等条件进行反应,制备出D90为5.9μm、13.6μm、21.1μm、25.6μm、35.4μm的5种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并通过测量颗粒比表面积和对亚甲基蓝溶液的吸附脱色率,考察粒径尺寸对颗粒吸附性的影响。分别以这5种单一尺寸颗粒以及5.9μm和13.6μm复配、5.9μm和21.1μm复配、13.6μm和21.1μm复配的不同尺寸颗粒作为颜料,以定量为70g/m2的打印纸为原纸,制备涂布量为6g/m2的不同涂层结构的喷墨打印纸,通过动态渗透分析、测量接触角等方法,对不同涂层的结构、润湿和渗透等性能进行表征,并比较其粗糙度、透气度、匀度等物理性能,及相对反差、实地密度、印刷阶调范围等印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硅产物粒径随反应温度上升、搅拌速度加快而减小,随正硅酸乙酯(TEOS)和氨水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提高TEOS滴加的速度,也会使粒径增大。加入曲拉通X-100能够减小产物粒径,且用量越多,产物粒径越小。二氧化硅粒径越小,颗粒自身吸附能力越强,但颗粒间空隙越少,涂层表面被润湿性越好,吸附固色能力越强,但渗透能力越差。故涂布纸粗糙度、透气度随粒径增加而增大,匀度、相对反差、实地密度、印刷阶调范围随粒径增加而减小。综合考虑,实验制备的不同涂布纸中,以5.9μm二氧化硅颗粒为颜料的涂布纸吸收性最适宜。另外,在大粒径颜料中混合小尺寸颗粒能够改善原涂层吸收及印刷等性能,且混入的颗粒越小,改善越明显。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在保证喷墨打印纸质量合格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实验选用的3组混合粒径颜料中,5.9μm和13.6μm的颗粒按照1:1的比例复配效果最好。
张岩[6](2015)在《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喷墨印刷纸张作为信息再现载体对成像质量至关重要,在采用水基型墨水的喷墨印刷中,如何控制墨水在纸张中的渗透和扩散程度,确保墨滴干燥速度和图像分辨力是喷墨纸张涂层研究和改性的热点。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喷墨印刷对纸张的适性要求,涂层和墨水相互作用机理,涂料特性以及涂布参数对涂层和印刷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喷墨纸张涂层组分中颜料、胶黏剂和固色剂的属性及其印刷适性的系统分析,研究了颜料粒径大小、胶黏剂复配方式、固色剂种类及其用量对喷墨纸张涂层品质、图像质量和印刷适性的影响,并归纳出涂层孔隙体积、亲水性及电荷数量对墨水渗透和扩散作用的机理。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颜料颗粒填充涂层表面的过程,建立了颜料粒径配比筛选与优化的模型与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实现了胶黏剂复配比例及固色剂用量等性能指标综合评价的最优化,筛选出了符合喷墨打印适性的各组分种类、配比、用量、涂布参数和压光工艺参数,并通过多指标正交实验方法获得了喷墨印刷纸张最优工艺条件。本文基于Engelfrum质量圆和图像质量域理论,建立了基于图像质量的印刷适性评价体系,包括密度色度和光谱的色彩评价、基于亮度的阶调评价、基于微观图像的清晰度评价和基于频率域的均匀性评价,通过评价体系验证与评估了正交实验优化获得纸张的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墨水在涂层上的扩散和渗透决定了喷墨印刷图像的质量。扩散和渗透受墨水和涂层之间物理和化学作用影响。物理作用有润湿现象、毛细现象和静电吸附,化学作用主要指涂层组分与墨水呈色剂之间发生的离子反应。这些现象的发生与涂层孔隙体积及孔径分布、涂层亲水性能以及涂层组分带电荷量有很大关系,而这三方面属性分别由涂层中颜料、胶黏剂和固色剂所决定。(2)涂层孔隙状况主要由颜料粒径分布决定,颜料粒径过大,形成的涂层表面大孔多,墨水因重力作用渗透快,易造成图像色彩暗淡;而颜料粒径过小,涂层孔隙体积增大,平均孔径小,墨水在毛细管作用下被吸收,容易造成表面色料偏少而颜色变浅,粒径过小还会导致涂料黏度高,分散性能差。(3)合适的粒径分布是平衡扩散和渗透的关键,应用计算机仿真不仅能有效模拟颜料堆积状态,还能够优化筛选颜料颗粒的配比,降低成本,实现涂层颗粒的最优化。(4)聚乙烯醇和乙烯-醋酸乙烯酯胶乳两种胶黏剂,在分子形状、分子大小和亲水性方面有着很好的互补性,单独使用时纸张印刷适性较差,但两者以一定比例复配使用会产生优势互补,使涂料稳定性、纸张表面强度和纸张吸墨性达到最优化,获得更好的图像质量。(5)固色剂通过化学反应与呈色剂形成不溶性盐或通过电荷吸引作用使呈色剂固着,而且对墨水扩散和渗透有明显的层析作用,可减缓或阻止呈色剂跟随溶剂扩散渗透的程度,使更多的颜料或染料在涂层表面聚集,进一步增加颜色密度及其饱和程度。同时,固色剂是一种絮凝剂,用量过多会造成涂料粘度增大,引发涂层结构变化,导致涂层组分分布不均匀。6.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配合使用不仅能科学全面地筛选出最优对象,而且能获得对象分类中的最优类,使得前期单因素试验为后期多指标正交实验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撑。
辛纪辉,张正健,杨立颖,沈攀攀,杨海英[7](2014)在《涂层特性对彩喷纸物理和打印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采用沉淀碳酸钙(PCC)和白乳胶配制底涂涂料(配方编号:A、B),以二氧化硅(Si O2)和聚乙烯醇为原料制备面涂涂料(配方编号:a、b、c),分别对纸张进行单底涂、单面涂和双层涂布,系统研究了涂层特性(包括颜料和胶黏剂比例不同,涂层层数变化)对彩喷纸物理和打印性能的影响。主要涉及的物理性能指标包括:涂布量、白度、平滑度、光泽度;打印性能指标:色密度、阶调、图像清晰度。研究结果表明,单层涂布中,与配方A相比,配方b的涂布量增加14.2%,平滑度和光泽度分别提高25.8%和7.3%,色密度提升15.7%,且各色阶调曲线斜率均有提高。单层(配方b)与双层(配方A+b)相比,单层的白度、光泽度、线条、文本质量比双层相对高一些,但涂布量、墨点圆度、平滑度和阶调再现性不如双层涂布。此外,随着胶黏剂所占比例的增加,彩喷纸的涂布量增加,白度和光泽度下降,平滑度、色密度及阶调再现性基本上是先上升后下降。
刘青松[8](2014)在《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吸墨层的制备及其喷墨打印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喷墨打印过程中,墨水由电信号驱动的喷射装置直接喷射到基片上。大多数喷墨用墨水具有较低的黏度和较低的表面张力,因此这对基片覆涂层的孔隙率和吸收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对喷墨涂层上墨水的吸收和固定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解。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高打印质量吸墨涂层,使用水性墨水进行打印,重点研究涂层的印刷适用性。实验室制备了介孔二氧化硅、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分散液及其吸墨层。研究了各种反应因素(溶剂、催化剂、模板剂、硅源等)对介孔二氧化硅粒径及其单分散性的影响。研究了阳离子改性剂(PEI)、胶黏剂(PVA)浓度对吸墨涂层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吸墨涂层表面能、接触角的研究以及对比分析涂层打印性能,得到了最佳的涂层组分比例。当PEI用量2%,PVA用量30%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对比研究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气相二氧化硅制备的吸墨层性能,结果表明,粘合剂的用量与颜料粒子的孔径尺寸分布有着很大的关系。气相A380二氧化硅具有较大的孔尺寸和孔径尺寸分布,粘合剂用量为介孔二氧化硅的2-3倍。PVA渗透进入气相二氧化硅的孔径之中,因此增加了其对粘合剂的用量。此外,胶黏剂的渗透降低了有效孔体积,使得涂层对展色剂的吸附能力下降。结果为,介孔二氧化硅不仅粘合剂用量少,而且具有较高的打印质量。通过对吸墨层浸润性能及固墨性能研究,证实并不是涂层表面能越大,打印效果越好,当墨水与吸墨层接触角在70-80°之间时,打印效果最好。阳离子改性剂的添加可以有效的提高图像的打印质量,并且提高耐水性。
季平[9](2014)在《涂布和压光条件对彩喷纸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主要研究了涂布及压光对彩喷纸涂层性能及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首先,选用白乳胶、PCC和PVA、SiO2两组配方配制涂料,并改变各自胶颜比,分别进行单层、多层涂布,通过测定白度、光泽度、平滑度、动态渗透性、阶调、色密度及清晰度等,根据结果得出涂料选择及涂布次数对于彩喷纸涂层性能和打印性能的影响规律。然后根据上述打印效果分析,得出综合性能较好的涂布方案,即采用胶颜比为30:70的PVA、SiO2配制的涂料进行单层涂布,通过改变压光的温度、压力以及速度三大参数,获得不同压光整饰后的彩喷纸,根据白度、平滑度、动态渗透性、阶调、色密度以及清晰度的测定结果,分析压光条件变化对彩喷纸涂层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优压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单层涂布胶颜比(PVA:SiO2)为20:80时,彩喷纸白度、光泽度最高;当底涂胶颜比(白乳胶:PCC)为30:70,面涂胶颜比(PVA:SiO2)为30:70时,彩喷纸平滑度最高,动态渗透性最好;当底涂胶颜比(白乳胶:PCC)为20:80,面涂胶颜比(PVA:SiO2)为30:70时,彩喷纸阶调再现性最好;当单层涂布胶颜比(PVA:Si02)为30:70时,彩喷纸色密度最大;对比分析单底层涂布(白乳胶:PCC)为20:80、单面层涂布(PVA:SiO2)为30:70以及多层涂布的彩喷纸清晰度,多层涂布的墨点圆度最佳,单面层涂布在线条呈现、渗色控制、文本面积方面效果更佳。压光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度随压光温度、压力、速度的增加均呈现下降趋势;平滑度随压光温度、压力的增加均呈现上升趋势,随速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阶调复制曲线的斜率随压光温度、压力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低压光压力下,随速度的增加曲线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色密度随压光温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高压光速度下,随压光压力的增加色密度下降,在低压光压力下,随压光速度的增加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各项性能所对应的最优压光参数如下:白度:温度70℃,压力30N/m,速度15m/min;平滑度:温度70℃,压力90N/m,速度11m/min;阶调再现性:温度70℃,压力30N/m,速度11m/min;色密度:温度60℃,压力30N/m,速度15m/min。通过温度高低、压力大小、速度大小的比较,温度相对低、压力相对小、低压下速度相对慢,墨点圆度、线条和文本质量较好,最佳参数设置为:温度50℃、压力30N/m,速度7m/min。
孙先启[10](2013)在《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纸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水转印技术是一种新颖的印刷技术,转印图案色彩丰富、层次清晰、仿真效果好,可以在立体曲面物体上进行印刷,适用于各种复杂外形的印件,印刷DIY制品,解决了表面造型复杂物品的整体印刷问题。目前,适用喷墨打印机要求的高品质的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只有极少数厂家掌握了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技术的核心,且其质量与进口产品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油墨吸收性差,图像保真性差。本论文在深入研究水转印纸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收集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样品,运用红外吸收和X射线衍射等分析测试手段,深刻剖析其结构,明确各层次材质的成分及其功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标准。同时在实验制备转移膜和油墨吸收层,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目标纸样是一种四层结构的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包括基纸、水溶层、转移膜、油墨吸收层。各层功能分工更明确。纸基是图像的承托层,它使得水转印纸能够适应打印机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形稳性,套印准确。纸基有很高的吸收性。水溶层主要使纸基与转移层分开,并且在转印时是转移膜与承印物之间的胶粘剂。转移层是图像转移的载体,也是转印后图像的保护膜。喷墨打印层主要是生成高清的图像。转移膜与保护性光油形成的膜将油墨吸收层和图像夹在中间,形成一种两面防水的“三明治结构”,隔绝了水分从水溶层向油墨吸收层的渗透。(2)纸样A的水溶层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聚乙烯醇,涂布量约20g/m2,淀粉的品种是小麦淀粉。转移膜是定量17.5g/m2聚氨酯薄膜。油墨吸收层属于润涨型吸墨层,涂布量约为20g/m2,推断的涂料的颜胶比大约为10:90。颜料的主要成份是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胶粘剂的主要成份是部分水解的聚乙烯醇。(3)采用水性聚氨酯乳液,用涂布方式形成的转移膜透明度高,弹性高,耐黄变,符合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的性能要求。采用分层涂布的方式,可降低副反应的发生,减少膜内气泡的生成,提高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总涂布量为18g/m2,适宜的干燥温度为105℃。(4)研究分析了润涨型和微孔型涂层油墨吸收的机理及其差异。探讨了影响涂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包括总固形物浓度、颜料与胶粘剂的种类与胶颜比,以及助剂的使用。在润涨型涂层中,聚乙烯醇占涂料中的绝大部分,也是决定涂料性能涂层质量的关键因素。二氧化硅的加入可以改善涂层打印质量,但加大用量引起涂料粘度的上升,特别是引起透明度的下降。氧化铝的使用可以降低涂料粘度,降低成本,但对涂层透明度有不利影响。固色剂对油墨吸收有促进作用,但影响幅度不大。根据研究结果在实验室中制备了油墨吸收层。实验条件为:固形物浓度15%,颜胶比为10:90,胶黏剂是聚乙烯醇,颜料为纳米二氧化硅和纳米氧化铝,纳米二氧化硅和氧化铝的比例为80:20。设计了喷墨打印纸的质量评价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对实验室制备样品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该评价体系能够准确快速的对喷墨打印纸的质量性能进行评价。
二、氧化硅对彩喷纸涂层表面结构及打印性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氧化硅对彩喷纸涂层表面结构及打印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涂层商标织物的制备及其快速喷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织物涂层整理概述 |
1.2.1 织物涂层方法 |
1.2.2 涂层剂的种类 |
1.2.2.1 聚氯乙烯类涂层剂 |
1.2.2.2 聚丙烯酸酯类涂层剂 |
1.2.2.3 聚氨酯类涂层剂 |
1.2.3 填充剂的种类 |
1.2.3.1 高岭土 |
1.2.3.2 碳酸钙 |
1.2.3.3 二氧化硅 |
1.2.4 其它涂层用助剂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
第二章 快速喷墨打印用商标织物的聚丙烯酸酯涂层剂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3.1 粒径测试 |
2.2.3.2 流变性能测试 |
2.2.3.3 扫描电镜测试 |
2.2.3.4 织物应力应变性能测试 |
2.2.3.5 织物风格测试 |
2.2.3.6 接触角测试 |
2.2.3.7 失重率测试 |
2.2.3.8 打印清晰度测试 |
2.2.3.9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聚丙烯酸酯对涂层浆性能的影响 |
2.3.1.1 粒径分析 |
2.3.1.2 流变性能分析 |
2.3.2 聚丙烯酸酯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2.3.2.1 表面形貌分析 |
2.3.2.2 力学性能分析 |
2.3.2.3 织物风格分析 |
2.3.3 涂层商标织物表面结构与喷墨打印效果间相关性分析 |
2.3.4 胶颜比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2.3.4.1 表面形貌分析 |
2.3.4.2 力学性能分析 |
2.3.4.3 织物风格分析 |
2.3.4.4 喷印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适用于聚丙烯酸酯涂层浆的填充剂研究及涂层工艺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扫描电镜测试 |
3.2.3.2 pH值测试 |
3.2.3.3 织物应力应变性能测试 |
3.2.3.4 织物风格测试 |
3.2.3.5 接触角测试 |
3.2.3.6 失重率测试 |
3.2.3.7 打印清晰度测试 |
3.2.3.8 耐摩擦色牢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填充剂种类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3.3.1.1 表面形貌分析 |
3.3.1.2 pH值分析 |
3.3.1.3 力学性能分析 |
3.3.1.4 织物风格分析 |
3.3.1.5 喷印性能分析 |
3.3.2 填充剂的复配比例对涂层商标织物性能的影响 |
3.3.2.1 表面形貌分析 |
3.3.2.2 pH值分析 |
3.3.2.3 力学性能分析 |
3.3.2.4 织物风格分析 |
3.3.2.5 喷印性能分析 |
3.3.3 交联剂用量的优选 |
3.3.3.1 表面形貌分析 |
3.3.3.2 喷印性能分析 |
3.3.4 涂层商标织物的焙烘工艺优化 |
3.3.4.1 焙烘温度的优选 |
3.3.4.2 焙烘时间的优选 |
3.3.5 涂层商标织物的喷墨打印效果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彩色打印图纸功能涂料制备及涂层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图纸的历史背景 |
1.2 蓝图存在的问题 |
1.3 白图纸 |
1.4 喷墨打印 |
1.4.1 喷墨打印的应用 |
1.4.2 喷墨打印的原理 |
1.5 喷墨打印纸 |
1.5.1 喷墨打印纸的简介 |
1.5.2 喷墨打印纸的研究现状 |
1.5.3 彩色喷墨打印纸涂层结构及组成 |
1.6 本课题的提出 |
1.6.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气相二氧化硅的分散 |
2.1 前言 |
2.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气相二氧化硅的分散 |
2.3.2 微观性能表征 |
2.3.3 分散性能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二氧化硅和纳米纤维素的表征 |
2.4.2 分散方式对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 |
2.4.3 二氧化硅分散性能表征方式的选择 |
2.4.4 超声时间对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 |
2.4.5 分散剂的种类和用量对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 |
2.4.6 溶液pH值对颜料分散性能的影响 |
2.4.7 分散机理的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彩色打印图纸功能涂料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涂料的制备 |
3.3.2 纸张涂布 |
3.3.3 压光 |
3.3.4 打印 |
3.3.5 纸张性能的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颜料分散方式对彩色打印图纸质量的影响 |
3.4.2 聚丙烯酸钠用量对彩色打印图纸质量的影响 |
3.4.3 纳米纤维素用量对彩色打印图纸质量的影响 |
3.4.4 聚乙烯醇用量对彩色打印图纸质量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彩色打印图纸质量评价体系及涂层结构分析 |
4.1 引言 |
4.2 彩色打印图纸的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
4.3 实验方法 |
4.3.1 彩色打印图纸印刷质量分析 |
4.3.2 彩色打印图纸涂层结构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自制纸样与市售纸样的对比 |
4.4.2 彩色打印图纸涂层结构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1.1 气相二氧化硅的分散 |
5.1.2 彩色打印图纸功能涂料的制备 |
5.1.3 彩色打印图纸质量评价体系及涂层结构分析 |
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5.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硅酸钙颜料对彩喷纸物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部分 |
1.1 实验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实验方法 |
1.3.1 颜料的前期处理 |
1.3.2 颜料的分析表征 |
1.3.3 硅酸钙阳离子改性 |
1.3.4 颜料的分散 |
1.3.5 涂料配制 |
1.3.6 纸页的涂布加工 |
1.3.7 成纸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颜料分析及表征 |
2.2 不同颜料对彩喷纸性能的影响 |
2.3 混合颜料对彩喷纸性能的影响 |
2.3.1 涂布纸白度 |
2.3.2 涂布纸不透明度 |
2.3.3 涂布纸平滑度 |
2.3.4 涂布纸油墨吸收性 |
2.3.5 对光泽度的影响 |
2.3.6 涂布纸表面强度 |
3 结论 |
(4)石头纸表面处理改善其喷墨印刷适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石头纸概述 |
1.1.1 石头纸的生产工艺 |
1.1.2 石头纸的特性 |
1.1.3 石头纸的应用领域 |
1.2 表面处理技术概述 |
1.2.1 电晕处理 |
1.2.2 火焰处理 |
1.2.3 表面施胶 |
1.2.4 涂布 |
1.3 彩喷纸涂层 |
1.3.1 涂层性能要求 |
1.3.2 彩喷纸的涂层的构成 |
1.3.3 涂层分析方法 |
1.4 彩色喷墨印刷质量评价方法 |
1.4.1 主观评价 |
1.4.2 客观评价 |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涂料配方设计 |
2.2.2 分散剂的选择 |
2.2.3 涂料的配制 |
2.2.4 涂布 |
2.2.5 压光 |
2.2.6 涂布石头纸物理性能的检测 |
2.2.7 涂布石头纸打印性能检测 |
2.2.8 涂布石头纸动态渗透性检测 |
2.2.9 静态接触角测试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颜料对石头纸喷墨印刷适性的影响 |
3.1.1 物理性能分析 |
3.1.2 喷墨印刷性能分析 |
3.2 胶黏剂对石头纸喷墨印刷适性的影响 |
3.2.1 涂料的粘度分析 |
3.2.2 物理性能分析 |
3.2.3 喷墨印刷性能分析 |
3.3 涂料配方的优化及涂层性能分析 |
3.3.1 涂料粘度分析 |
3.3.2 涂层物理性能分析 |
3.3.3 涂层的喷墨印刷性能分析 |
3.3.4 动态渗透分析 |
3.3.5 静态接触角分析 |
3.3.6 SEM分析 |
3.3.7 耐水性分析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5)不同粒径SiO2的制备及其对喷墨打印涂层吸收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喷墨打印纸概述 |
1.1.1 喷墨打印及喷墨打印纸的发展 |
1.1.2 喷墨打印纸的一般性能要求 |
1.1.3 喷墨打印纸对油墨的吸收 |
1.1.4 涂布喷墨打印纸涂层的组成 |
1.2 二氧化硅颗粒概述 |
1.2.1 二氧化硅的应用 |
1.2.2 二氧化硅的制备 |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和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不同粒径二氧化硅制备 |
2.2.2 二氧化硅颗粒性能表征 |
2.2.3 涂料配制及纸张涂布加工 |
2.2.4 纸张吸收性表征 |
2.2.5 纸张物理性能测定 |
2.2.6 纸张印刷性能测定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实验条件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1.1 不同反应温度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1.2 不同TEOS滴加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1.3 不同添加剂及用量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1.4 不同搅拌速度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1.5 不同原料配比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1.6 不同干燥方式对二氧化硅粒径的影响 |
3.2 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性能的比较 |
3.2.1 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形貌的比较 |
3.2.2 不同粒径二氧化硅颗粒吸附性的比较 |
3.3 二氧化硅粒径对涂布喷墨打印纸吸收性的影响 |
3.3.1 SEM分析 |
3.3.2 接触角分析 |
3.3.3 二甲苯吸收法分析 |
3.3.4 动态渗透分析 |
3.3.5 白度法分析 |
3.4 二氧化硅粒径对涂布喷墨打印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
3.4.1 涂布纸匀度 |
3.4.2 涂布纸粗糙度 |
3.4.3 涂布纸透气度 |
3.5 二氧化硅粒径对涂布喷墨打印纸印刷性能的影响 |
3.5.1 实地密度 |
3.5.2 相对反差 |
3.5.3 阶调范围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6)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3 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喷墨印刷机理及纸张涂层特性分析 |
2.1 喷墨印刷种类与图像质量要求 |
2.1.1 喷墨印刷技术的种类 |
2.1.2 图像质量要求 |
2.2 喷墨纸张种类及印刷适性要求 |
2.2.1 喷墨纸张分类 |
2.2.2 喷墨纸张涂层分析 |
2.2.3 涂层的印刷适性要求 |
2.3 喷墨墨水与纸张作用机理 |
2.3.1 喷墨墨水及其印刷适性 |
2.3.2 水基型墨水与涂层相互作用机理 |
2.4 涂料制备 |
2.4.1 涂料制备过程 |
2.4.2 涂料配制流程图 |
2.4.3 胶黏剂用量的优化 |
2.5 涂层的涂布及其参数优化 |
2.5.1 涂布方式的比较和筛选 |
2.5.2 涂布参数的筛选和优化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的筛选与优化 |
3.1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特性分析 |
3.1.1 喷墨纸张颜料及其特性要求 |
3.1.2 喷墨纸张涂层主要颜料特性比较 |
3.1.3 混合颜料对涂料及涂层印刷适性的影响 |
3.1.4 喷墨纸张涂层颜料二氧化硅的特性 |
3.2 颜料特性对涂层涂布的影响 |
3.2.1 实验 |
3.2.2 粒径对涂布涂层特性的影响 |
3.2.3 粒径对涂布涂层特性的定量分析 |
3.2.4 粒径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3.3 颜料特性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3.3.1 粒径对喷墨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3.3.2 粒径对喷墨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3.3.3 粒径对喷墨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3.3.4 粒径对喷墨印刷清晰度的影响 |
3.4 颜料特性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3.4.1 颜料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3.4.2 颜料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3.5 基于仿真实验的颜料粒径筛选的实现 |
3.5.1 颜料粒径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3.5.2 颜料筛选仿真的原理 |
3.5.3 仿真实验的结果分析与应用比较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喷墨纸张涂层胶黏剂的筛选与优化 |
4.1 喷墨纸张涂层胶黏剂特性分析 |
4.1.1 喷墨纸张胶黏剂特性要求 |
4.1.2 喷墨印刷纸张常用胶黏剂特性比较 |
4.2 胶黏剂特性对涂布品质的影响分析 |
4.2.1 实验 |
4.2.2 胶黏剂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4.2.3 胶黏剂对涂料稳定性的影响 |
4.2.4 胶黏剂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4.3 胶黏剂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
4.3.1 胶黏剂对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4.3.2 胶黏剂对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4.3.3 胶黏剂对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4.3.4 胶黏剂对印刷清晰度的影响 |
4.4 胶黏剂特性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4.4.1 胶黏剂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4.4.2 胶黏剂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4.5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胶黏剂筛选的实现 |
4.5.1 胶黏剂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4.5.2 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原理与优势 |
4.5.3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胶黏剂筛选的实现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的筛选与优化 |
5.1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特性分析 |
5.1.1 喷墨纸张涂层固色剂的特性要求 |
5.1.2 固色剂的分类及其固色机理 |
5.1.3 常用固色剂及特性比较 |
5.2 固色剂用量对涂布品质的影响 |
5.2.1 实验 |
5.2.2 固色剂对涂料粘度的影响 |
5.2.3 固色剂用量对涂布纸表面特性的影响 |
5.3 固色剂用量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
5.3.1 固色剂对印刷实地密度的影响 |
5.3.2 固色剂对印刷网点扩大和阶调复制的影响 |
5.3.3 固色剂用量对印刷色彩再现的影响 |
5.3.4 固色剂用量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 |
5.3.5 固色剂用量对印品耐水性的影响 |
5.4 固色剂用量对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影响 |
5.4.1 固色剂对墨水扩散的影响 |
5.4.2 固色剂对墨水渗透的影响 |
5.5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固色剂筛选的实现 |
5.5.1 固色剂筛选的原理与目标 |
5.5.2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固色剂用量筛选的实现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喷墨印刷纸张的制备与印刷适性优化 |
6.1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材料及其制备实验设计 |
6.1.1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材料 |
6.1.2 喷墨印刷纸张制备实验设计 |
6.2 纸张涂布及其过程控制 |
6.3 印刷适性检测 |
6.3.1 标版设计 |
6.3.2 纸张表面性能、印刷质量以及抗水性测量 |
6.4 印刷适性优化 |
6.4.1 实验结果 |
6.4.2 直观分析与讨论 |
6.4.3 方差分析与讨论 |
6.4.4 工艺条件的优化 |
6.4.5 优化的喷墨打印纸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喷墨纸张的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评价 |
7.1 喷墨纸张的印刷适性的评价 |
7.1.1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研究内容 |
7.1.2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评价方法 |
7.1.3 基于图像质量的喷墨纸张印刷适性的评价体系建立 |
7.1.4 喷墨纸张印刷适性与成像质量的评价 |
7.2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表 1 |
(7)涂层特性对彩喷纸物理和打印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实验原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彩色喷墨打印纸的制备 |
1.3.1 涂料制备 |
1.3.2 涂布和压光 |
1.4 彩喷纸物理性能和打印性能的检测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涂层特性对彩喷纸物理性能的影响 |
2.1.1 涂层特性对彩喷纸涂布量的影响 |
2.1.2 涂层特性对彩喷纸白度的影响 |
2.1.3 涂层特性对彩喷纸平滑度的影响 |
2.1.4 涂层特性对彩喷纸光泽度的影响 |
2.2 涂层特性对彩喷纸打印性能的影响 |
2.2.1 不同涂层特性彩喷纸的黑色打印色密度 |
2.2.2 不同涂层特性彩喷纸的印品阶调再现性 |
2.2.3 图像清晰度的分析 |
3 结论 |
(8)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吸墨层的制备及其喷墨打印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喷墨打印技术概述 |
1.3 喷墨打印用墨水 |
1.4 喷墨打印介质 |
1.4.1 表面胶料 |
1.4.2 喷墨吸收涂层 |
1.4.3 颜料 |
1.4.4 粘合剂 |
1.5 润湿、吸附及扩散理论 |
1.6 着色剂与涂层的化学作用 |
1.7 涂层与油墨的作用及影响 |
1.8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 |
2.2.1 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 |
2.2.2 煅烧制备介孔纳米二氧化硅 |
2.3 彩喷纸的制备 |
2.3.1 分散液的制备 |
2.3.2 聚乙烯醇溶液的制备 |
2.3.3 涂料的制备 |
2.3.4 涂料的涂布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4.1 涂料的粘度检测 |
2.4.2 固含量的测定 |
2.4.3 涂布量的测定 |
2.4.4 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 |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2.4.6 X 射线衍射(XRD)测试 |
2.4.7 粒子粒径测试 |
2.4.8 动态液体渗透分析测试 |
2.4.9 静态接触角测试分析仪 |
2.4.10 动态接触角及表面能测试 |
2.4.11 粒子比表面积测试 |
2.4.12 打印图像检测 |
第3章 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工艺研究 |
3.1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制备及工艺研究 |
3.1.1 体系中水/乙醇比例的影响 |
3.1.2 体系中氢氧化钠溶液(催化剂)用量的影响 |
3.1.3 CTAB(模板剂)用量的影响 |
3.1.4 正硅酸乙酯(硅源)用量的影响 |
3.2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表征 |
3.2.1 FT-IR 测试结果及其分析 |
3.2.2 XRD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2.3 BET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2.4 TEM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吸墨层的制备及其吸墨浸润行为研究 |
4.1 墨水性能测试 |
4.2 阳离子改性剂(PEI)对吸墨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
4.2.1 阳离子改性剂(PEI)用量对介孔二氧化硅分散液的影响 |
4.2.2 固色剂(PEI)用量对表面能与接触角的影响 |
4.2.3 固色剂(PEI)用量对吸墨层打印图像色密度的影响 |
4.2.4 固色剂(PEI)用量对吸墨层打印图像抗水性能的影响 |
4.3 粘合剂(PVA)对吸墨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
4.3.1 粘合剂(PVA)用量对吸墨层粗糙度的影响 |
4.3.2 粘合剂(PVA)用量对表面能与接触角的影响 |
4.3.3 粘合剂(PVA)用量对吸墨层打印图像色密度的影响 |
4.3.4 粘合剂(PVA)用量对吸墨层打印图像抗水性能的影响 |
4.4 墨水与吸墨层浸润铺展行为研究 |
4.5 墨水与吸墨层的层析行为研究 |
4.6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二氧化硅制备吸墨层的性能比较 |
4.6.1 介孔二氧化硅与商用气相二氧化硅粒子的比较 |
4.6.2 吸墨层孔隙率分析 |
4.6.3 吸墨层形貌分析 |
4.6.4 吸墨层图像打印效果比较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涂布和压光条件对彩喷纸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喷墨印刷概述 |
1.1.1 喷墨印刷技术的发展 |
1.1.2 喷墨印刷原理及分类 |
1.2 彩喷纸概述 |
1.2.1 彩喷纸的分类 |
1.2.2 彩喷纸的应用 |
1.2.3 彩喷纸的发展趋势 |
1.2.4 涂布彩喷纸的特点 |
1.2.5 彩喷纸的涂层结构和性能 |
1.2.6 彩喷纸打印质量评价 |
1.3 压光技术概述 |
1.3.1 压光技术的分类 |
1.3.2 压光条件参数 |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涂料配方 |
2.3.2 颜料的分散 |
2.3.3 胶黏剂的制备 |
2.3.4 涂料的配置 |
2.3.5 涂布 |
2.3.6 压光 |
2.3.7 纸张涂层性能检测 |
2.3.8 纸张喷墨打印性能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层、多层涂布对彩喷纸涂层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 |
3.1.1 单层、多层涂布对彩喷纸涂层性能的影响 |
3.1.2 单层、多层涂布对彩喷纸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 |
3.1.3 小结 |
3.2 压光条件对彩喷纸涂层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 |
3.2.1 压光条件对彩喷纸涂层性能的影响 |
3.2.2 压光条件对彩喷纸打印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10)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纸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特种纸的发展概况 |
1.1.1 国内外特种纸发展状况 |
1.1.2 我国的特种纸企业及其发展状况 |
1.1.3 典型的特种纸 |
1.2 转移印花技术 |
1.2.1 转印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 |
1.2.2 转移印花术的缺点 |
1.3 水转印技术与水转印纸 |
1.3.1 水转印技术的原理及种类 |
1.3.2 水转印技术的特点及操作流程 |
1.3.3 水转印技术的未来发展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以及可行性分析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可行性分析 |
1.4.4 研究意义 |
第2章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的纸页结构及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的层次构成及其功能 |
2.3.2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基纸的特性 |
2.3.3 水溶层的成分与特性 |
2.3.4 转移层成分与特性 |
2.3.5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油墨吸收层的成分分析 |
2.3.6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的打印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转移膜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温度、湿度对转移膜成膜过程的影响 |
3.3.2 涂布层数对转移膜成膜的影响 |
3.3.3 乳液涂布对水溶层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
3.3.4 实验室制备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转移膜的质量性能及成分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油墨吸收层的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润涨型与微孔型喷墨打印涂层吸墨原理 |
4.3.2 影响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涂料粘度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
4.3.3 影响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透明度的因素及机理 |
4.3.4 影响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打印质量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
4.3.5 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油墨吸收层成分的检测对比 |
4.4 喷墨打印纸的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 |
4.4.1 色差值的检测方法 |
4.4.2 图像色域的检测方法 |
4.4.3 油墨吸收性的检测方法 |
4.5 实验室制备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质量的对比与评价 |
4.5.1 对比样品的 CMYK 色块的色差、色域的检测 |
4.5.2 对比样品的实地色域和色差检测 |
4.5.3 对比纸样的实地色密度的检测分析 |
4.5.4 对比样品打印图像的目测观察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5.1 全文总结 |
5.2 论文创新之处 |
5.3 需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氧化硅对彩喷纸涂层表面结构及打印性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涂层商标织物的制备及其快速喷印性能研究[D]. 朱清.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2]彩色打印图纸功能涂料制备及涂层结构的研究[D]. 李杰华. 齐鲁工业大学, 2019(09)
- [3]硅酸钙颜料对彩喷纸物理性能的影响[J]. 林涛,邹娟,殷学风.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4]石头纸表面处理改善其喷墨印刷适性[D]. 孙艺.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7)
- [5]不同粒径SiO2的制备及其对喷墨打印涂层吸收性的影响[D]. 刘旭. 天津科技大学, 2016(04)
- [6]喷墨印刷纸张适性优化与评价的研究[D]. 张岩. 南京林业大学, 2015(03)
- [7]涂层特性对彩喷纸物理和打印性能的影响[J]. 辛纪辉,张正健,杨立颖,沈攀攀,杨海英.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4(05)
- [8]阳离子改性介孔二氧化硅吸墨层的制备及其喷墨打印性能研究[D]. 刘青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9]涂布和压光条件对彩喷纸性能的影响[D]. 季平.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
- [10]数码彩喷水膜转印纸纸页结构和性能的研究[D]. 孙先启. 齐鲁工业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