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庄特稠油高含水期开发研究与调整

陈家庄特稠油高含水期开发研究与调整

一、陈家庄特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研究及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霍爱民[1](2019)在《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南采油厂从1969年投入勘探开发,随着开发的时间延长,优质规模储量接替的难度越来越大,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规模越来越小。近年来发现的储量主要以薄层稠油、特低渗透的储量为主,由于受技术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很难形成经济产量,一直未能有效动用。薄层稠油储量主要因其油层薄原油粘度大,储层敏感性和非均质性严重,采用直井吞吐开采难度大动用程度低。目前采用分水平井开发薄层稠油技术,在国外已经得到很好的应用。胜利油田分支水平井技术在断块底水油藏及特低渗透油藏也有所探索,但在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中进行研究及应用较少。论文针对单二ES1段的开采情况及有效开发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对单家寺油田薄层稠油油藏开展系统研究。根据薄层稠油单二ES1断块地质特征及开发特征综合分析,落实储量动用状况低的影响因素;在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利用多井合成记录综合标定,实现对储层的精细构造解释,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应用数值模拟CMG软件,进行薄层稠油水平井的井型、井网、井距的优化。针对薄层稠油储层动用难点,开展分支水平井研究,进行分支井的分支数量、分支参数、分支与主支夹角及分支长度等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调整井网部署。通过应用分支水平井最大程度扩大油井与储层的接触面积,建立通畅的油气通道,实现单元单井产能的大幅度提高,并且大大延缓见水时间。部署新井20口,其中水平井13口,侧分支井水平井7口,平均单井控制剩余储量7.7×104t;方案前三年平均建产能5.2×104t,生产10年,累积产油57.7×104t,采收率为36.9%。提高了该块经济效益,进而实现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储量的有效动用。

李金潘[2](2018)在《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及转驱效果评价》文中指出N油田是我国典型的海上稠油油藏,采用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进行开发。但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多,油藏压力下降、边底水突进、气窜等问题逐步显现,周期产油递减快,井底仍有大量剩余油未被采出,对多元热流体吞吐后期开发调整缺乏认识。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多元热流体热采效果进行评价,明确其开发机理,并开展吞吐转驱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基于N油田实际区块油藏特征、流体特征等认识,对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井注采特征进行总结与分析,同时结合生产动态曲线和油藏构造特征对生产动态模式进行划分,分析了目前多元热流体吞吐存在的问题;然后优选离散井筒数值模型,借助数值实验,明确多元热流体吞吐的热气复合降黏、扩大波及系数、气体辅助重力泄油和提高热效率等主要机理,并结合平面、纵向驱替特征对转驱机理展开研究;最后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从注采参数、井网形式、热采方式等方面评价了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开发效果。本文研究成果对改善海上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热采开发效果具有指导意义。

王冲[3](2017)在《超深层稠油油藏压裂井CO2吞吐渗流机理研究》文中提出世界上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全球稠油储量超过6万亿桶。在稠油油藏的热采中,蒸汽吞吐和蒸汽驱两项技术应用最为普遍,但是由于油藏压力和热损失的限制,这两种热采技术对于埋深大于2000m的超深层稠油油藏开采效果并不理想。由于注气开发效果几乎不受埋深的影响,并且CO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较高,降黏膨胀效果明显,因此对L区块的超深层稠油,拟采用先期CO2吞吐,待地层压力下降至合适范围后,再转热采的开发方式。针对L区块的超深层稠油油藏,室内实验测定了 L区块地层原油的PVT特性,研究了地层流体注入CO2后的相态变化;制备了三维大尺寸人造岩芯并进行了物性测试,利用三维物理模型进行了CO2吞吐实验研究。论文的研究成果和认识如下:(1)地层原油注入CO2之后,随着CO2注入量的增加,地层原油的体积系数、饱和压力和溶解气油比逐渐增大,而密度和黏度逐渐降低。(2)CO2溶于稠油后可以显着降低稠油黏度,建立了饱和CO2的稠油黏度计算模型,该模型对于高温高压条件下饱和CO2的稠油黏度计算具有可靠精度。(3)在稠油油-水相渗曲线中,水相的相对渗透率很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水相相对渗透率偏低。在稠油油-气相渗曲线中,气相的相对渗透率很低,残余油饱和度较高,残余油饱和度下的气相相对渗透率偏低。气驱油过程中气相更容易发生气窜和滑脱现象,使得气驱油的驱油效率相比于水驱油更低,残余油饱和度更高。(4)在CO2吞吐的开井生产阶段,随着地层压力的下降,累积采油曲线与平均地层压力的关系曲线呈现不同的斜率,这表明地层中存在不同的渗流过程;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CO2吞吐的作用区域半径逐渐增大,过饱和区和拟饱和区半径逐渐扩大,远井端的欠饱和区域被不断压缩甚至消失。(5)裂缝的存在,使得吞吐过程距离裂缝较近的测压点压力响应较早,响应幅度也较大。焖井过程中,距离裂缝较近的测压点压力高于距离裂缝较远的测压点,随着焖井时间的延长,各测压点压力逐渐趋于相等。开井阶段初期距离裂缝较近的测压点压力低于距离裂缝较远的测压点。裂缝的存在改善了近井地带的油气渗流条件;井筒附近的裂缝增加了泄油面积,提高了泄油效率和扫油效率。(6)在CO2吞吐的开井生产阶段观察到"泡沫状"原油的采出,分析了泡沫油溶解气驱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作用,并对其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吴兆徽[4](2016)在《陈家庄油田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因素多样,储层非均质性、稠油自身性质、开发方式等都对其分布有着重要影响,使得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存在特殊性。为此,以开发方式比较多元化的陈家庄油田为例,研究了稠油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由于稠油粘度差异,该油田不同区块采用了水驱、蒸汽吞吐、化学辅助蒸汽驱等多种开发方式,是研究稠油油藏剩余油的较佳案例。依据原油性质、储层特征、开发方式,对稠油剩余油展开的定量数值模拟研究,对于明确剩余油分布规律、确定井位部署、制定合理开发方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稠油油藏特色,研究内容和方法不限于常规的构型研究和方案步骤,而是在综合研究储层四性特征之后,重点分析稠油自身特点和剩余油含油参数,采用高精度建模技术,建立剩余油数值模型,实现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精细定量化研究。通过对稠油油藏剩余油开展各项基础性和延伸性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在储层岩性特征研究中,建立了一种适用性广、判别效果较好的岩性定量识别方法。目前岩性识别方法,不论是岩心观察、镜下鉴定、蜘蛛网图案判别法,还是依据测井图人工判别岩性,均属于定性方法,而且尚无效果较好的定量识别方法,为此设计了该新方法。该方法是先用岩心资料,精确落实一部分岩性,以此为模板编制交汇图,确定关键岩性的范围,然后依次利用阵列感应、三孔隙度、波阻抗曲线区分岩性,从而定量识别出7种主要岩性,具体包括砂岩、砾岩、泥岩、泥质砂岩、泥质砾岩、灰质砂岩、灰质砾岩。自动定量识别结果与实际岩心岩性的吻合度高,且识别出的后5种岩性能作为潜在隔夹层。这对隔夹层定量识别、剩余油分布的定量化数模研究都奠定了基础。在储层物性和非均质性研究中,除使用常规岩心实验测试外,针对稠油油藏热采开发的特色,对岩心采样开展了热物性实验、热水和高温渗流实验、核磁共振等专项实验,从而揭示了储层和夹层的热物性和流体情况。这些专项实验数据,可用于稠油油藏剩余油模型的校验,并实现了对油层的一些分析和评价。由于稠油自身性质对剩余油分布影响很大,为此用间接方法获取了开发过程中稠油物化性质的变化规律。随水驱的不断深入,原油粘度会增大,各生物标志物也会随原油粘度发生变化,各地化参数的变化规律能通过粘度变化得出。根据混合物液化点低于单一物质的原理,能揭示了原油粘度增大的根本原因。实验状态下,生物降解至6级的速度仅在8周左右,因此开发过程中除物理方面的稠化外,与水驱相伴的生物化学反应速度也很快,容易形成剩余油富集,有益于用含沥青的高渗优势通道,解释胜利油田高含水的原因,并补充完善两种新型稠油油藏形成模式,指出了稠油油藏所常见的泥岩+沥青封堵有更优越的保存条件。在重点分析稠油油藏特色和开发方式的基础上,总结了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一是对于以水驱为主的普通稠油油藏而言,平面上,受泥岩分隔遮挡的小层剩余油更富集,剩余油受非均质性影响明显,例如在河道边部剩余油尤其富集。垂向上,岩心内泥岩夹层间隔小的部位剩余油非常富集;剩余油分布受构造影响较小,受注水射孔层位影响较大;储层非均质性强的层段稠油剩余油更富集。空间上,薄层以及流速慢低渗区域吞吐驱替的范围小,剩余油更富集;水驱油层的下部单元驱替程度高,上部剩余油富集。二是对于以蒸汽吞吐开发方式为主的特、超稠油油藏而言,平面上,剩余油受沉积微相和非均质性控制,储层物性欠佳部位也易造成剩余油富集。垂向上,剩余油受储层非均质性、隔夹层和射孔层位影响。蒸汽超覆使得下部剩余油更富集,与稀油剩余油垂向分布情况相反;隔夹层上部也能形成重质油剩余油富集带;垂向不连通区易形成较多剩余油。强边底水稠油油藏在吞吐开采过程,边水会逐渐侵入,过渡带停井后饱和度会降低,单井稠油剩余油分布出现锥进现象。

张慧[5](2016)在《郑411块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藏工程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郑411块属特超稠油油藏,经过多轮次水平井蒸汽吞吐开发后,地层压力下降、含水率上升,严重影响区块整体采收率的提高,亟待开发方式的转变。蒸汽驱开发是接替蒸汽吞吐开发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对提高郑411块稠油油藏采收率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郑411块中深薄层特超稠油油藏,运用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方法,模拟郑411块热采开发历程,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探索郑411块蒸汽驱开发可行性,优化转蒸汽驱开发相关技术参数,为后续蒸汽驱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进行蒸汽驱矿场设计,开展蒸汽驱矿场试验,分析郑411块水平井蒸汽驱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后续改进技术措施;同时通过净现值法,探索多轮次蒸汽吞吐后转蒸汽驱开发油藏的地质参数界限。

王春智[6](2015)在《HDCS驱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埋藏较深、油层较薄的特、超稠油,常规开发和直井注蒸汽以及SAGD开发非常困难,国内外也没有成功开发经验以及先例可以借鉴。针对特超稠油油藏深、原油粘度高,注汽压力高、热波及范围小、热损失大以及回采效果差等系列开发难题,胜利油田通过HDCS强化采油技术对这种油藏进行了有效动用。本论文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特超稠油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考虑到常规蒸汽吞吐后期可能出现的吞吐能量不足、产液量和原油产量降低等问题,HDCS吞吐多轮次生产后期亟待向蒸汽驱开发方式转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恢复区块压力、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因此,HDCS吞吐转HDCS驱对于提高特、超稠油油藏的最终采收率意义重大。在研究吞吐生产转蒸汽驱生产过程中,借助于三维物理模型,对整个吞吐过程以及蒸汽驱替进行了具体的模拟,并深入探讨了降粘剂与二氧化碳在整个模拟过程中对原油性质的影响情况以及CO2和蒸汽对降粘剂扩散的影响等。试验过程中,对吞吐及转驱生产过程中的采油、产液、回采水、含水率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三维物理模型在油藏不同位置的压力与温度实时检测功能,对油藏的温度压力变化在流体不同注入阶段进行了精确监测,得到了油藏温度场及压力曲线变化规律,首次对中深薄层特超稠油油藏吞吐转驱时机给出了含水85%以上,油藏压力35MPa的转驱准则。同时,对吞吐周期以及不同驱替阶段采出的原油性质作了实时跟踪研究,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注入了降粘剂后,水平井指端的进液量要比跟端的进液量少一些,而近井地带的原油性质会受到更为显着的影响;超稠油中的沥青质含量以及分子量能够通过降粘剂得到有效的降低。从空间分布上来进行分析,降粘剂的分布是很不规律的,采出的原油性质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单纯注入降粘剂,其扩散速度较慢,作用范围较窄。注入CO2后,能显着提高降粘剂扩散速度,并且使降粘剂作用范围得到扩大,此外,还能够使降粘剂的分布更为均匀。注入蒸汽后,原油的流动性更好,使得原油的性质更均衡。在实际开采时,在同一吞吐周期内,原油粘度会加大,如果周期增加,则降粘剂解缔作用会被削弱。注蒸汽热力采油过程中,注入蒸汽和地层流体的密度差会导致“蒸汽超覆”现象,同时注入蒸汽与地层流体的流度比远大于一般稠油油藏,这不但会降低蒸汽在油藏中的波及面积,也会由于高流度比而造成蒸汽汽窜现象,不但影响特超稠油的最终采收率也会给实际生产带来困难。针对这一难题本文研制了耐高温强化泡沫体系,在筛选驱替阶段的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的组成过程中,主要是借助于双管并联驱替等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分别添加栲胶、碱木素的强化泡沫体系在油藏温度、地层水矿化度、注入方式等影响因素下的封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泡沫与两种凝胶体系均产生协同效应,体现为凝胶强化了泡沫的稳定性,而泡沫可携带凝胶更多的进入高渗层,进而实现泡沫体系的高效调剖;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表明,伴随蒸汽分别注入两种体系均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同时大幅降低含水率,栲胶泡沫体系的伴注蒸汽驱开采方式可比单纯注入蒸汽提高采收率20%左右,碱木素泡沫体系可提高11%左右。通过对胜利油田郑411区块目前开发状态的分析,论文进行了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反九点井网生产,合理注汽速度为200m3/d,推荐采注比大于1.2,油溶性降粘剂单井合理注入量为250m3500m3,二氧化碳的单井合理注入量为20000m3,油溶性降粘剂和二氧化碳在汽驱阶段合理的注入方式为分五个段塞注入降粘剂和二氧化碳的段塞注入方式。

周淑娟[7](2013)在《薄层稠油复合冷采效果分析与工艺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胜利油田陈373区块油层厚度薄,纯总比低,原油粘度高,属于特稠油油藏,应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热损失大,周期产量、油汽比递减快,油汽比低,生产效果差,为提高区块生产效果,探索化学剂与气体复合吞吐等开发方式的可行性,以陈373块稠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室内实验,主要包括化学剂对地层水增粘、降低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原油粘度以及CO2、N2在稠油中的溶解度和化学剂、气体及其复合对稠油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陈373区块原油适应水溶性自扩散降粘体系和气体复合开采。水溶性自扩散降粘体系可以较大幅度的降低原油粘度和油水界面张力;CO2、N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大量溶入陈373区块原油中,溶解度越大,原油降粘效果越好,原油体积系数呈线性增加;气体与化学剂溶液复合对原油有良好的协同降粘作用。以陈373块3个井组(陈371-6、陈311、陈36-X76)为研究对象,基于该区块的地质参数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了地质模型,优化注入参数,分析了复合吞吐的生产效果,结果表明,陈371-6、陈311、陈36-X76三口井蒸汽吞吐78个周期之后,产出投入比一般都低于1,单纯依靠蒸汽吞吐很难进一步提高产能,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复合吞吐(陈371-6井转冷采时机为第五周期,陈311井转冷采时机为第四周期,陈36-X76井转冷采时机为第七周期),可以减缓周期产油量随周期数的递减速度,增加生产轮次,提高经济效益,其中CO2与化学剂复合吞吐周期产油量优于N2与化学剂复合吞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表明,化学剂与CO2或N2复合冷采工艺适合陈373块薄层稠油多轮次吞吐后期开发。

翟启世[8](2013)在《郑411块超稠油热采防汽窜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王庄油田郑411区块为带边底水的特超稠油油藏,其边部油井随吞吐轮次及采液量的不断增加,地层压降不断增大,边水沿低压、高渗带指进到井底,从而造成油井高含水,油气比降低。此外,该区块在注汽热采开发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汽窜现象,严重影响注汽效果,给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先期采用常规氮气泡沫堵调工艺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该工艺对水体大、能量足的水侵问题堵调有效期较短,调剖效果逐周期变差。为此石油开发中心在现有HDCS开发技术基础上,结合先期氮气泡沫调剖效果,研制了耐高温多相复合堵调体系,其阻力因子是常规高温泡沫的3倍以上,封堵性能大幅度增强。现场应用表明:栲胶泡沫体系能够有效封堵边底水水窜通道和汽窜通道,提高周期开发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陈光辉[9](2011)在《林东馆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林樊家油田林东馆三油藏属于敏感性稠油油藏,在常规冷采开发过程中存在六大问题:地层胶结疏松,油层出砂严重;传统防砂方式生产效果差,油井产能低;产量递减快;油层供液能力不足,动液面低,液量水平低;注水开发效果差;无无水采油期,油井投产即含水。为了改善其开发效果,依托林东馆三新区产能建设方案,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难题,调研了国内外稠油油藏开采技术及水平井开采技术的现状,整理、分析了林东馆三油藏地质资料,进行了精细地质研究和储层描述,确定Ng33为主力小层,是完善开发井网的重点;根据新钻取心井资料,对储层物性,岩性参数,储层纵向含油饱和度分布,泥质含量及敏感性进行了描述和再认识,对原油加热敏感性进行了室内实验,并针对底水稠油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快的问题,进行开发井型和开发方式研究、水平井单井蒸汽吞吐开发工艺研究;通过油藏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水平井井网密度、井网形式、井距大小进行优化,并对影响蒸汽吞吐效果的注汽量、注汽干度、注汽速度、水平段长度四个参数进行优化;此外,针对传统防砂方式的缺陷,进行防砂工艺优化研究,同时根据该块储层强水敏的特性,优化了油层保护工艺,最终提出方案优化设计并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共完钻水平井18口,全部采用注汽投产,投产后单井初期产量达到18.4t,是普通直井产量的11倍,累计产油5.15×104t。现场应用效果表明,水平井单井蒸汽吞吐开发工艺适合薄层敏感性稠油油藏开发,改善了林东馆三开发效果,控制了含水上升速度,大大提高了区块采出程度,对类似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重大指导与借鉴意义。

王青[10](2010)在《稠油热采效果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油气的不断开发,稠油开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利用热采技术开采稠油油藏变得越来越重要。蒸汽吞吐是开采稠油的主要方法,但是随着吞吐轮次增加,地层能量下降,周期产油减少,开采效果变差。如何全面、正确评价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目前仍没有系统的研究。正确认识热采稠油油藏的开发现状、开发规律,系统的提出一套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全面的判别其开发效果并提出治理方法非常重要。为了建立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体系,需要系统的提出一套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采用合理的评价方法。本文通过逻辑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现场数据统计法、专家经验等方法,筛选出了评价热采稠油油藏开发效果的10项指标;利用现场数据统计、理论计算及行业标准等方法,确定了10项指标的评价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建立了包括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在内的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将建立的一套评价体系应用到王庄油田稠油区块评价中,根据现场数据确定了各项指标的隶属度函数,结合已确定的权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出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证明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在评价过程中分析了王庄稠油区块开发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治理措施。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较好,5口井综合油汽比平均提高了0.1。可见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体系对油田开发和后期调整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陈家庄特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研究及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家庄特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研究及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单二ES1 段薄层稠油开发现状
    2.1 区块基本信息
        2.1.1 区域位置
        2.1.2 勘探开发简况
        2.1.3 取资料情况
    2.2 油藏地质特征
        2.2.1 地层特征
        2.2.2 构造特征
        2.2.3 储层特征
        2.2.4 油层及油水分布
        2.2.5 油藏特征
        2.2.6 储量估算
    2.3 开发动态分析
        2.3.1 开发历程及现状
        2.3.2 生产特征
        2.3.3 影响因素分析
        2.3.4 储量动用状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二ES1 段调整经济技术界限研究
    3.1 区块开发调整的必要性
        3.1.1 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大
        3.1.2 原井网控制程度低,且投产井全部停产
    3.2 调整经济界限研究
        3.2.1 经济极限产量
        3.2.2 经济极限油汽比
    3.3 调整技术界限研究
        3.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3.3.2 调整井型
        3.3.3 开发方式
        3.3.4 井网优化
        3.3.5 井距优化
        3.3.6 转驱时机
        3.3.7 注采参数优化
    3.4 水平井及分支设计优化研究
        3.4.1 水平井布井极限厚度
        3.4.2 水平井井身参数优化
        3.4.3 侧分支水平井参数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二ES1 段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4.1 调整原则
    4.2 布井原则
    4.3 老井利用情况
    4.4 井位部署
    4.5 指标预测
    4.6 实施效果
        4.6.1 配套工艺
        4.6.2 实施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及转驱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元热流体概述
        1.2.2 多元热流体研究现状
        1.2.3 热采水平井转换开发方式研究现状
        1.2.4 热采效果影响因素
    1.3 目前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注采动态研究
    2.1 海上典型稠油油藏概况
        2.1.1 区块开发简介
        2.1.2 地质特征
        2.1.3 流体特征
    2.2 多元热流体热采井注采特征分析
        2.2.1 注入特征
        2.2.2 生产特征
    2.3 多元热流体生产动态模式研究
        2.3.1 生产动态模式划分
        2.3.2 各类动态模式特点
        2.3.3 开发存在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及转驱机理研究
    3.1 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模型建立
        3.1.1 地质模型
        3.1.2 流体模型
        3.1.3 离散井筒模型
    3.2 多元热流体吞吐机理研究
        3.2.1 热气复合降黏
        3.2.2 扩大波及系数
        3.2.3 气体辅助重力驱动
        3.2.4 提高热效率
    3.3 多元热流体驱机理研究
        3.3.1 多元热流体驱模型建立
        3.3.2 水平井多元热流体驱影响因素
        3.3.3 多元热流体驱机理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开发效果评价
    4.1 多元热流体开发效果评价数值模拟模型
    4.2 注采参数对多元热流体吞吐开发效果影响研究
        4.2.1 日注入量
        4.2.2 多元热流体的组成
        4.2.3 排液速度
    4.3 多元热流体吞吐转驱井网适应性评价
        4.3.1 温度场对比
        4.3.2 压力场对比
        4.3.3 开发效果对比
    4.4 注采参数对多元热流体驱开发效果影响研究
        4.4.1 单因素分析
        4.4.2 多因素正交实验分析
    4.5 典型井组吞吐后期转驱开发潜力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3)超深层稠油油藏压裂井CO2吞吐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稠油开发研究现状
        1.2.1 稠油的特性及分类
        1.2.2 稠油开发现状
    1.3 二氧化碳吞吐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二氧化碳吞吐国外研究与应用
        1.3.2 二氧化碳吞吐国内研究与应用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块概况
    2.1 油藏基本概况
        2.1.1 区块概况
        2.1.2 勘探开发简介
    2.2 L油藏地质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地层特征
    2.3 储层特征
        2.3.1 岩石学特征
        2.3.2 沉积特征
        2.3.3 储层物性特征
        2.3.4 敏感性
    2.4 油藏特征
        2.4.1 油层电性标准
        2.4.2 油水分布
        2.4.3 油层展布
        2.4.4 油藏类型
        2.4.5 温压系统
        2.4.6 流体性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稠油-CO_2体系相态特征
    3.1 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
        3.1.1 CO_2的相态特征
        3.1.2 CO_2的黏度
        3.1.3 CO_2的密度
        3.1.4 CO_2的自扩散系数
    3.2 超临界CO_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及其对黏度的影响
        3.2.1 超临界CO_2在稠油中的溶解性
        3.2.2 溶解CO_2对稠油黏度的影响
    3.3 地层原油体系PVT相态实验研究
        3.3.1 实验仪器
        3.3.2 PVT相态分析仪的准备
        3.3.3 样品配制
        3.3.4 单次脱气实验
        3.3.5 PV关系
    3.4 地层原油注CO_2膨胀实验研究
        3.4.1 饱和压力的变化
        3.4.2 地层原油膨胀系数的变化
        3.4.3 地层原油黏度的变化
        3.4.4 地层原油密度的变化
        3.4.5 溶解气油比的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三维大尺寸岩芯制备及物性测试
    4.1 三维大尺寸岩芯制备
        4.1.1 三维大尺寸岩芯制作的基本原理
        4.1.2 三维大尺寸岩芯制作过程
    4.2 三维大尺寸岩芯物性测试
        4.2.1 岩芯孔隙度测定
        4.2.2 岩芯渗透率测定
        4.2.3 岩石矿物组成分析
        4.2.4 岩芯粒度组成分析
        4.2.5 岩芯CT扫描
        4.2.6 岩芯油水相渗
    4.3 三维大尺寸岩芯相对渗透率测试
        4.3.1 相对渗透率测试原理
        4.3.2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分析
        4.3.3 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三维物理模型压裂井CO_2吞吐渗流机理研究
    5.1 CO_2吞吐非混相驱相似准数确定
        5.1.1 各组分的物质平衡方程
        5.1.2 各组分的动量平衡方程
        5.1.3 各组分的总能量平衡方程
        5.1.4 各组分的熵平衡方程
        5.1.5 辅助方程
        5.1.6 其他条件
        5.1.7 相似准数的推导
        5.1.8 模型及实验参数确定
    5.2 压裂井CO_2吞吐流动机理实验
        5.2.1 实验准备
        5.2.2 实验步骤
        5.2.3 实验方案
    5.3 实验结果分析
        5.3.1 注入过程
        5.3.2 焖井过程
        5.3.3 回采渗流过程
    5.4 CO_2吞吐过程渗流机理分析
    5.5 裂缝对CO_2吞吐过程渗流的影响分析
    5.6 传统溶解气驱与泡沫油溶解气驱过程对比
    5.7 稠油油藏泡沫油溶解气驱形成过程
        5.7.1 过饱和
        5.7.2 气泡成核
        5.7.3 气泡生长
        5.7.4 气泡迁移、合并和破裂
    5.8 稠油油藏泡沫油产能方程
        5.8.1 物质平衡方程
        5.8.2 达西定律
        5.8.3 辅助性限制方程
        5.8.4 组分浓度
        5.8.5 泡沫油产能方程
    5.9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及认识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陈家庄油田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的必要性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成果及认识
第2章 储层岩性与定量识别
    2.1 研究区概况
    2.2 岩心观察描述
    2.3 镜下岩矿特征
    2.4 岩性定量识别
第3章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
    3.1 粒度及孔喉特征
    3.2 常规物性及热物性特征
        3.2.1 常规物性特征
        3.2.2 热物性实验特征
    3.3 热水及高温渗流特征
        3.3.1 油藏温度相渗实验特征
        3.3.2 油藏高温相渗实验特征
    3.4 储层非均质性
        3.4.1 平面非均质性
        3.4.2 层间非均质性
        3.4.3 层内非均质性
第4章 储层含油性与剩余油相关参数
    4.1 储层四性关系
    4.2 岩心剩余油饱和度校正
    4.3 剩余油饱和度多种投影校正方式
    4.4 复杂稠油饱和度N维投影校正法
    4.5 核磁实验求取驱油效率新方法
    4.6 含油饱和度分布情况
第5章 稠油剩余油物化性质及复杂油水关系
    5.1 稠油粘度及分布情况
    5.2 开发过程中稠油粘度变化
    5.3 长期开发造成的原油化学性质变化
    5.4 复杂油水分布模式
第6章 稠油油藏剩余油模型建模技术
    6.1 地质模型与剩余油模型建模流程
    6.2 水平井区高精度地质建模技术
        6.2.1 稠油水平井区建模特殊性
        6.2.2 水平井目的层构造形态校正
        6.2.3 水平井区异常地质属性参数
        6.2.4 异常属性参数校正方法
    6.3 网格精细化建模技术
第7章 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与规律
    7.1 岩心剩余油分布特点与规律
    7.2 岩心剩余油分布特点与规律
        7.2.1 普通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7.2.2 特超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特点及规律
第8章 稠油油藏剩余油开发对策及剩余油预测
    8.1 稠油油藏剩余油开发技术及成本对比
    8.2 井网加密开采稠油剩余油
    8.3 转汽驱开发稠油剩余油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5)郑411块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藏工程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郑411块剩余油分布研究
    2.1 地层对比及构造特征
        2.1.1 地层对比
        2.1.2 构造特征
    2.2 储层特征
        2.2.1 岩性及沉积构造
        2.2.2 平面展布特征
        2.2.3 物性特征及敏感性分析
    2.3 流体性质
        2.3.1 原油性质
        2.3.2 地层水性质
    2.4 油水分布及油藏类型
        2.4.1 油水层识别标准
        2.4.2 油水分布
        2.4.3 油藏类型
    2.5 数模模型的建立
        2.5.1 网格模型
        2.5.2 流体模型
        2.5.3 生产动态模型
    2.6 生产历史拟合
        2.6.1 储量拟合
        2.6.2 压力拟合
        2.6.3 累产指标拟合
        2.6.4 单井指标拟合
    2.7 剩余油分布规律
        2.7.1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
        2.7.2 纵向剩余油分布特征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稠油油藏蒸汽驱技术界限参数优化
    3.1 蒸汽驱开发技术机理
    3.2 热采开发方式转换
        3.2.1 热采开发方式转换条件
        3.2.2 蒸汽驱开发技术条件
    3.3 郑411块转驱技术参数优化
        3.3.1 模型的建立
        3.3.2 井网形式优化
        3.3.3 合理井距优化
        3.3.4 转驱时机优化
        3.3.5 注汽强度优化
        3.3.6 注汽干度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郑411块蒸汽驱矿场设计及应用
    4.1 蒸汽驱筛选标准
    4.2 先导试验区筛选
    4.3 蒸汽驱矿场设计
        4.3.1 井网井距设计
        4.3.2 转驱时机设计
        4.3.3 注汽强度设计
        4.3.4 配注配产设计
        4.3.5 注汽干度设计
    4.4 汽驱开发动态分析
    4.5 区块开发现状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郑411块吞吐转驱经济界限研究
    5.1 经济效益评价模型
        5.1.1 评价指标
        5.1.2 评价参数
    5.2 吞吐转驱经济界限
    5.3 地质参数界限
        5.3.1 地层厚度界限
        5.3.2 渗透率差异
        5.3.3 原油粘度差异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HDCS驱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稠油的定义及分类
        1.2.2 稠油主要开发技术、进展及特点
        1.2.3 HDCS强化采油技术各要素的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HDCS超稠油热采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2.1 HDCS吞吐转驱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装置
    2.2 HDCS吞吐转驱物理模拟实验方法
    2.3 HDCS吞吐阶段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水平井控制储量
        2.3.2 吞吐阶段产液特征分析
        2.3.3 吞吐阶段压力特征分析
        2.3.4 吞吐阶段周期回采水特征分析
    2.4 HDCS驱替阶段实验结果与分析
    2.5 注蒸汽不同阶段模型内部温度场变化
    2.6 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三维物理模拟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DCS超稠油热采流体性质变化规律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含油饱和度测定及沥青质测定方法
    3.3 原油四组分测定步骤
    3.4 吞吐阶段原油性质变化分析
    3.5 HDCS驱原油性质变化分析
    3.6 HDCS驱后原油分布规律分析
        3.6.1 模型垂向原油分布规律
        3.6.2 模型水平方向原油分布规律
        3.6.3 模型斜方向原油分布规律
        3.6.4 模型横截面方向原油分布规律
    3.7 三维模型油藏内部栲胶分布规律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技术研究
    4.1 实验目的
    4.2 常见起泡剂评测方法及常见起泡剂性能评价
        4.2.1 常见起泡剂评测方法
        4.2.2 常见起泡剂性能简评
    4.3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的研究及性能测试
        4.3.1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静态影响因素分析
        4.3.2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调堵实验研究
    4.4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对超稠油采收率的影响
        4.4.1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封堵作用机理
        4.4.2 耐高温复合泡沫对原油的封堵压差测试
        4.4.3 耐高温复合泡沫体系对驱替效率的影响
        4.4.4 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程度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稠油油藏HDCS驱热采数值模拟
    5.1 油田地质概况与模型的建立
        5.1.1 郑411区块地质开发概况
        5.1.2 地质模型的建立
        5.1.3 典型区块的选择及地质模型的截取
    5.2 开发区块历史拟合
    5.3 HDCS吞吐转汽驱可行性研究
        5.3.1 转汽驱初始含油饱和度
        5.3.2 转汽驱地层平均压力
        5.3.3 注采井间的热连通
    5.4 HDCS吞吐转汽驱方案优化
        5.4.1 注汽强度优选
        5.4.2 不同采注比下开发效果对比
        5.4.3 不同蒸汽干度下的采收率
        5.4.4 DCS复合驱阶段注采参数优化设计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7)薄层稠油复合冷采效果分析与工艺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蒸汽吞吐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的技术研究现状
        1.2.2 复合吞吐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化学剂与气体对稠油作用的实验分析
    2.1 复合吞吐的机理
        2.1.1 化学剂作用机理
        2.1.2 CO_2作用机理
        2.1.3 N_2的作用机理
        2.1.4 气体与化学剂协同在生产中的作用
    2.2 陈 373 块原油基本物理性质
        2.2.1 原油的密度
        2.2.2 脱水原油粘温曲线
    2.3 化学剂对原油物性的影响及其筛选
        2.3.1 化学剂对地层水的增粘性能评价
        2.3.2 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评价
        2.3.3 降低原油粘度性能评价
    2.4 CO_2、N_2及其分别与化学剂复合对原油物性的影响
        2.4.1 油藏温度条件下 CO_2、N_2在原油和混有化学剂溶液原油中的溶解度
        2.4.2 CO_2、N_2及其与化学剂协同作用对原油粘度和体积系数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合冷采吞吐开发方式研究与优化
    3.1 陈 373 块概况
        3.1.1 地质概况
        3.1.2 储层特征
    3.2 地质模型的建立及历史拟合
        3.2.1 陈 36-X76 井组的油藏状况
        3.2.2 地质模型的建立
        3.2.3 历史拟合及生产状况
    3.3 CJC36-X76 井不同开发方式计算分析
        3.3.1 CJC36-X76 井蒸汽吞吐分析
        3.3.2 CJC36-X76 井化学剂吞吐分析
        3.3.3 CJC36-X76 井 CO_2吞吐分析
        3.3.4 CJC36-X76 井 N_2吞吐分析
        3.3.5 CJC36-X76 井化学剂与 CO2复合冷采分析
        3.3.6 CJC36-X76 井化学剂与 N2复合冷采分析
    3.4 CJC36-X76 井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3.5 CJC311 井复合开采效果分析
        3.5.1 CJC311 井复合吞吐效果
        3.5.2 CJC311 蒸汽吞吐转换方式后效果预测
    3.6 CJC371-6 井复合开采效果分析
        3.6.1 CJC371-6 井复合吞吐效果
        3.6.2 CJC371-6 蒸汽吞吐转换方式后效果预测
    3.7 小结
第四章 油藏静态参数对复合冷采吞吐影响规律研究
    4.1 概念模型的建立和复合冷采吞吐注入参数优化
    4.2 油藏地质及流体性质参数的影响规律
        4.2.1 油层有效厚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
        4.2.2 油层渗透率对生产效果的影响
        4.2.3 油层孔隙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
        4.2.4 油层深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
        4.2.5 含油饱和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
        4.2.6 原油粘度对生产效果的影响
    4.3 不同油价下油藏适应性分析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郑411块超稠油热采防汽窜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稠油油藏汽窜的防治方法
    2.1 颗粒类堵剂
    2.2 泡沫类堵剂
    2.3 凝胶泡沫堵剂
    2.4 石油开发中心防治汽窜措施
        2.4.1 关闭汽窜井
        2.4.2 同注同采
第三章 郑 411 区块概况及汽窜特征分析
    3.1 郑 411 区块概况
    3.2 区块开发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3.2.1 区块开发历程及其现状
        3.2.2 目前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3 边底水水侵原因分析
    3.4 汽窜的现场表现
    3.5 汽窜规律
    3.6 汽窜的主要危害
        3.6.1 油井吞吐效果下降
        3.6.2 严重影响井况,加剧油井出砂
    3.7 汽窜原因分析
        3.7.1 储层地质原因
        3.7.2 开采特点及工艺因素
第四章 栲胶冻胶氮气泡沫组合防窜室内研究
    4.1 氮气泡沫调剖堵水效果评价
        4.1.1 初期效果
        4.1.2 多周期后效果
    4.2 栲胶+氮气泡沫堵调技术的提出
        4.2.1 成胶剂栲胶的特性
        4.2.2 落叶松栲胶的性能优势
    4.3 栲胶泡沫与单纯泡沫封堵性能的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4.4 耐高温多相复合调堵技术小结
第五章 栲胶冻胶氮气泡沫防窜技术在 411 区块应用效果分析
    5.1 栲胶+氮气泡沫复合调剖地面施工工艺
    5.2 应用栲胶+氮气泡沫复合调剖堵水效果分析
        5.2.1 调剖前后注汽压力对比
        5.2.2 调剖前后综合含水对比
        5.2.3 调剖前后周期累油对比
        5.2.4 调剖前后排水期对比
        5.2.5 调剖前后油汽比对比
        5.2.6 典型井例分析
    5.3 利用栲胶+氮气泡沫封堵汽窜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5.4 利用栲胶+氮气泡沫复合调剖统计中发现的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林东馆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中国稠油开发概况
        1.2.2 稠油热采方法
        1.2.3 蒸汽吞吐工艺研究概况
        1.2.4 水平井蒸汽吞吐技术优势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及开发难点
    2.1 油藏地质特征
    2.2 开发历程及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2.1 开发历程
        2.2.2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水平井蒸汽吞吐可行性研究
    3.1 天然能量开采可行性
    3.2 常规水驱开采可行性
    3.3 蒸汽吞吐热采可行性分析
        3.3.1 符合热采标准
        3.3.2 热敏感性较强
        3.3.3 拐点温度较低
        3.3.4 蒸汽吞吐热采效果好
    3.4 水平井开采可行性分析
        3.4.1 水平井的筛选标准
        3.4.2 热采水平井产液能力大
        3.4.3 水平井吸汽能力强
        3.4.4 水平井井口温度高
第四章 林东馆三方案设计优化研究
    4.1 布井范围优化
        4.1.1 距边水距离
        4.1.2 水平井极限布井厚度
    4.2 井网井距
        4.2.1 井网确定
        4.2.2 井距与排距确定
    4.3 水平段长度及垂向位置优化
        4.3.1 水平段长度优化
        4.3.2 垂向位置优化
    4.4 方案部署
第五章 蒸汽吞吐工艺与辅助配套工艺优化
    5.1 完井防砂一体化工艺
        5.1.1 水平井完井方式适应性分析
        5.1.2 防砂工艺优选
        5.1.3 完井方式优选
        5.1.4 高精密滤砂管参数的选择
    5.2 油层保护工艺
    5.3 蒸汽吞吐工艺及参数优化
        5.3.1 注汽工艺优化
        5.3.2 注汽参数优化
    5.4 采油工艺优化
        5.4.1 井筒举升方式选择
        5.4.2 泵挂深度优化
        5.4.3 机型选择
第六章 现场应用效果分析及评价
    6.1 水平井完钻情况
    6.2 注汽效果分析
    6.3 生产效果分析
        6.3.1 整体开发效果分析
        6.3.2 直井与水平井蒸汽吞吐对比分析
        6.3.3 典型井例生产效果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稠油热采效果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确定
    2.1 开发评价指标分类
    2.2 开发评价指标筛选
        2.2.1 逻辑分析法
        2.2.2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2.2.3 文献资料分析法
    2.3 评价指标的确定
第三章 稠油热采开发评价体系指标标准研究
    3.1 储量动用程度
    3.2 产量递减率
    3.3 压降幅度
    3.4 回采水率
    3.5 井口干度
    3.6 累积油汽比
    3.7 采油速度
    3.8 措施有效率
    3.9 油井综合生产时率
    3.10 吨油操作成本
    3.11 开发评价系统分级标准
第四章 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方法研究
    4.1 模糊综合评判法
    4.2 评价步骤
    4.3 权重集X 的确定
    4.4 评价矩阵R 的确定
    4.5 稠油热采开发效果评价体系汇总
第五章 王庄油田热采效果评价
    5.1 王庄油田地质特征及开发简况
    5.2 蒸汽吞吐效果评价
        5.2.1 蒸汽吞吐整体效果
        5.2.2 储量动用程度
        5.2.3 压降幅度
        5.2.4 井口干度
        5.2.5 累积油汽比与回采水率
        5.2.6 采油速度
        5.2.7 年产油量综合递减率
        5.2.8 措施有效率
        5.2.9 油井综合生产时率
        5.2.10 吨油操作成本
    5.3 各区块评价结果汇总
第六章 稠油热采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及调整措施
    6.1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6.1.1 注汽质量
        6.1.2 生产周期
        6.1.3 回采水率
        6.1.4 出砂
    6.2 影响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
    6.3 综合调整措施
    6.4 现场实施效果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陈家庄特稠油油藏高含水期开发研究及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二ES1段薄层稠油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 霍爱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2]海上典型稠油油藏多元热流体吞吐及转驱效果评价[D]. 李金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3]超深层稠油油藏压裂井CO2吞吐渗流机理研究[D]. 王冲. 西南石油大学, 2017(11)
  • [4]陈家庄油田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吴兆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6)
  • [5]郑411块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油藏工程优化方法研究[D]. 张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HDCS驱提高超稠油油藏采收率技术研究[D]. 王春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6)
  • [7]薄层稠油复合冷采效果分析与工艺参数优化[D]. 周淑娟.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8]郑411块超稠油热采防汽窜技术研究与应用[D]. 翟启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9]林东馆三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工艺研究与应用[D]. 陈光辉.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10]稠油热采效果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青. 中国石油大学, 2010(04)

标签:;  ;  

陈家庄特稠油高含水期开发研究与调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