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

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

一、中医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王秀娟[1](2021)在《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文中提出介绍王秀娟主任医师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王师认为,本病病位在大肠,病因为痰、湿、瘀、毒,病机为湿困大肠,气滞络瘀,郁而化毒,早期治疗以荡积为主,通因通用,强调及早祛除痰、湿、瘀、毒,切勿见下利甚而妄用补涩之剂,以致关门留邪。王师运用调肺通肠、祛痰瘀毒之法,通过补肺、降肺、宣肺以调理肺气,恢复肺主治节之功,达通肠降浊祛邪之效。王师不拘经方时方,采众家之言,合多年临床经验,创补肺通肠汤、降肺通肠汤、宣肺通肠汤,疗效颇佳。

鲍杰,朱智涛[2](202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外治临床研究概况》文中研究指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疾病,由于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故在外力作用下可使纤维环破裂甚或髓核突出后刺激或压迫神经根,从而出现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中医认为,本病属于"腰痛"和"腰腿痛"或"痹病"的范畴,风、寒、湿、热、闪挫、瘀血、气滞、痰饮等均可引起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治疗上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梁万坤[3](2021)在《“彭氏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陈松[4](2021)在《“两针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

郑阳,蒋盛昶,陈中,仇湘中,尹晨东[5](2021)在《仇湘中运用补肝健腰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仇湘中认为中药治疗可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组织发生自吸收,从而改善疾病不适症状,提出"肝虚络痹"理论,从虚、瘀、毒辨证论治,运用"补肝健腰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例,治疗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预后良好,1年后复查MRI提示原L4/5左后方脱出椎间盘基本上自吸收。结果提示中医药治疗有利于促进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

熊垚[6](2021)在《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后评价其疗效,为探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的疗法提供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74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患者运用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均为每日1次,7次为1疗程,共3个疗程。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治疗组完成评价分析36例,对照组完成3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日常活动受限程度等,记录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及改良ODI评分,比较分析两组疗程结束后组内和组间的疗效,以评价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主要观察指标JOA评分均高于组内治疗前,次要观察指标VAS评分与改良ODI评分均低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结束后,主要观察指标JOA评分、次要观察指标VAS评分及改良ODI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综合疗效评价结果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统计学软件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和普通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疗效,但普通针刺疗效不及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2.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在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生活能力等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组。

李晓敏[7](2021)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张永康教授运用加味金刚丸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进一步完善对加味金刚丸认识和理解,总结加味金刚丸的组方规律,拓展该方的临床应用范围。该研究若能取得预期效果,将为加味金刚丸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张永康教授门诊使用加味金刚丸的有效病例并筛选,最终得到符合标准的病案142例,整理医案并将患者的性别、年龄、主症、舌脉、所用药物及剂量等逐一录入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进行统计分析,导出结果,归纳总结张永康教授学术思想及用药经验。结果1患者基本情况:统计结果显示,142例病案中,男性56例,女性86例,男女比例1:1.5,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最大的为89岁,年龄最小的为18岁,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30-59岁之间,特别是以50-59岁的人群最多见,以中老年为主,加味金刚丸更多地运用于中老年女性患者。2舌脉情况:舌质的统计结果显示,舌色中以淡舌出现次数最多、其次为暗紫舌,红舌出现次数最少,分别占43.7%、38.7%、17.6%,舌形中主要为齿痕舌(28.4%)和胖大舌(22.5%),裂纹舌较少(1.4%);舌苔共出现7种,分别为薄白苔、薄黄苔、黄腻苔、白腻苔、黑苔、燥苔、花剥苔,其中以薄白苔(57.8%)最多,其次为薄黄苔(22.5%),腻苔及其他舌苔占比较少。脉象的统计共涉及到滑脉、沉脉、细脉、缓脉、数脉5种,其中主要的脉象为滑脉(118例)、沉脉(110例)。3主要症状:统计结果显示,出现频次≥10的主症共15种,其中肢体酸痛、腰背酸痛出现次数最多,均占57.7%,其次为怕凉(占43%),不寐、大便不通,也占比较大,分别为24.6%、16.2%,其余症状出现较少。4用药规律:142首方剂中,共涉及药物157味,其中频次≥20的共21味,出现频次>100的药物共10味,依次为牛膝、萆薢、木瓜、续断、杜仲、甘草、菟丝子、女贞子、骨碎补,药物四气结果显示:温性、平性药物最多,分别占总药次的45.9%、37.2%,寒、凉、热性药物较少;五味中,以苦(32.8%)、甘(32.0%)味药最多,其次为辛味药(22.0%),酸、咸、涩味药较少;从药物归经上看,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肝经(1394次)、肾经(1344次),其次为脾经和胃经;使用频率≥120次的药对共30对,出现频数最多的前七个药对分别为续断-萆薢(139次),牛膝-续断-萆薢(139次),牛膝-续断(139次),续断-木瓜-萆薢(137次),续断-木瓜(137次),牛膝-续断-木瓜-萆薢(137次),牛膝-续断-木瓜(137次),进行聚类分析得出新方6首。结论1加味金刚丸治疗疾病以“痹证”、“腰痛”、“痿证”为主,病证以虚证、寒证居多,病机主要为肝肾亏虚,寒湿或湿热阻络,或兼瘀血阻滞。2使用指征:适用人群:多用于中老年女性患者。舌脉特点:淡舌或暗紫舌,或兼有舌胖大有齿痕,苔多为薄白苔,脉多沉滑。主要症状为肢体、关节或腰背部的疼痛、酸楚、痿软、活动不利、怕凉、麻木憋胀等。3常用药物及药对: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补肝肾、祛风湿、祛瘀通经络等药物,常用的补肝肾药物有续断、补骨脂、骨碎补、女贞子等;祛风湿药物有威灵仙、秦艽等;祛瘀通络药物有路路通、鸡血藤、红花等。常用的药对有续断-萆薢、牛膝-续断-萆薢、牛膝-续断、续断-木瓜-萆薢、续断-木瓜、牛膝-续断-木瓜-萆薢、牛膝-续断-木瓜。4新方的运用:在原方的基础上根据症状的不同与得出的新方合用,对于风寒侵袭经络局部化热之痹痛合用新方1(狗脊、黄芩、苍术、葛根);对于兼有大便不通者,合用新方2(陈皮、莱菔子、枳实、火麻仁);对于兼有大便不通偏阴虚者,合用新方3(陈皮、山茱萸、甘草、火麻仁、炙甘草);对于肝肾精血不足,虚火内生者,合用新方4(续断、旱莲草、地骨皮、桑椹、制何首乌);对于兼有瘀血阻滞刺痛明显者,合用新方5(当归、黄芪、水蛭、乌药);对于肾阳虚较重者,合用新方6(秦艽、合欢花、细辛、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骨碎补)。

梁宁[8](2021)在《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基于经筋理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基于经筋理论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从而为推广基于经筋理论针灸的疗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基于经筋理论针刺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均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腰椎JO A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进行总有效率的对比,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对于VAS评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总体疗效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经筋理论疗法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郭张浩[9](2021)在《调荣活络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调荣活络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的疗效的临床观察,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选取64名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的气滞血瘀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其入组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名患者。治疗前两组都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健康教育,卧硬板床休息,避免久坐,避免长时间高强度体能活动。并指导患者行基本腰背部功能锻炼。观察组用调荣活络散治疗,对照组服用腰痹通胶囊,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其治疗前以及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腰椎JOA评分、VAS评分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将数据整理记录,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1)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间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相关评分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及疼痛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腰椎JOA评分、VAS评分及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观察组在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相关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调荣活络散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优于腰痹通胶囊,且疗效满意。

刘琪[10](2021)在《加味乌头汤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运用加味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验证加味乌头汤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所致疼痛的有效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来自天津中医一附院内分泌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排标准的PDPN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本研究已于试验前通过伦理审批且取得每位受试者的知情同意。两组均维持原有降糖方案及其他疾病原有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片0.5mg,3次/天;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加味乌头汤(制川乌、白芍、黄芪、炙麻黄、炙甘草、桂枝、苍术、当归、干姜)200m L,2次/天,疗程4周。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腰臀比)、糖尿病病程、PDPN病程及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多伦多临床系统评分(TCSS),正中、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总评分、主要症状评分),血糖(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尿素、肌酐)及治疗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而评价加味乌头汤治疗阳虚寒凝证PDPN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WHR、DM病程、PDPN病程、既往史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2.对VAS评分的影响: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对TCSS评分的影响: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4.对SCV的影响:治疗前,两组正中、腓浅SC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左正中SCV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5.对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的影响: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总有效率比较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6.对中医临床主要症状评分的影响:治疗前,除肌肉萎缩外其他主要症状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在四肢疼痛、四肢发凉症状评分上组内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肢软麻木、肢软无力症状评分上组内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感觉减退症状评分上仅试验组较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率仅四肢发凉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7.对血糖、血压、血脂的影响: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试验组2h PG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治疗前,两组肝、肾功能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9.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研究结论1.加味乌头汤可缓解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的疼痛程度,显着降低VAS评分。2.加味乌头汤可改善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在缓解四肢疼痛、四肢发凉症状上更具明显优势。3.加味乌头汤具有一定降低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TCSS评分的作用。4.本次研究未见加味乌头汤改善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正中、腓浅SCV。5.加味乌头汤不影响PDPN阳虚寒凝证患者血压、血脂及肝肾功能,有一定降餐后血糖作用,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

二、中医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肺与大肠相表里
    1.1经脉络属
    1.2生理配合
    1.3病理相关
2 法——调肺通肠,祛痰瘀毒
    2.1补肺通肠
    2.2降肺通肠
    2.3宣肺通肠
3 方药
    3.1补肺通肠汤
    3.2降肺通肠汤
    3.3宣肺通肠汤
4 典型病案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外治临床研究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外治
2 针灸治疗
3 小针刀治疗
4 推拿正骨手法治疗
5 牵引
6 拔罐疗法
7 刮痧疗法
8 结语

(5)仇湘中运用补肝健腰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病历摘要
2讨论

(6)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附录 B 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JOA评分)
    附录 C 改良 ODI 量表
    附录 D:综述 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张永康教授运用加味金刚丸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筛选标准
2 数据处理
    2.1 数据的规范化处理
    2.2 统计软件
    2.3 数据的录入与核对
    2.4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患者基本信息统计
    3.2 症状统计
    3.3 中医疾病统计
    3.4 药物统计分析
4 讨论
    4.1 加味金刚丸源流出处
    4.2 方义分析
    4.3 患者基本信息分析
    4.4 症状分析
    4.5 中医疾病统计
    4.6 药物分析
    4.7 新方分析
    4.8 张永康教授运用加味金刚丸的学术思想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加味金刚丸与“肝主筋,肾主骨”理论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病例标准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和脱落标准
        2.5 终止标准
        2.6 病例脱落与处理
    3.研究方案
        3.1 分组及治疗方法
        3.2 观察方法
        3.3 疗效评价
        3.4 安全性评定
        3.5 统计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一般资料比较
    2.疗效分析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
    3.安全性评定
    4.疗效评价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1.中医对LDH的认识
        1.1 对病名的认识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LDH的近况
    2.西医对LDH的认识
        2.1 对LDH发展的认识
        2.2 对LDH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3 西医治疗LDH的近况
    3.经筋理论对LDH的认识
        3.1 经筋理论的来源及认识
        3.2 经筋理论与LDH发病机制的关系
        3.3 基于经筋理论的取穴原则
        3.4 温针灸治疗LDH的机制
        3.5 本研究的科学发现及意义
    4.不足与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病例报告表
附录B 知情同意书
附录C VAS疼痛评分
附录D 腰椎JOA评分
附录E 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F 不良反应记录
附录G 常用结筋病灶点定位及解剖
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调荣活络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脱落及中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临床分组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观察
        2.4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1 临床病例收集完成情况
    2 临床实验可行性分析
        2.1 两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JOA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
    3 结果分析
        3.1 两组治疗前、治疗 2 周后、治疗 4 周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治疗 2 周后及治疗 4 周后JOA评分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治疗 2 周后及治疗 4 周后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疗效比较
        3.5 用药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关于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2 西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 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 调荣活络散方药分析
第四部分 结论
第五部分 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1 课题的不足
    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表
附录一
附录二 中医证候积分量表
附录三 JOA评分
附录四 VAS评分
综述 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加味乌头汤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糖尿病诊断标准
        1.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1.2.3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
        1.2.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及剔除病例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治疗方法
        2.2.1 基础治疗
        2.2.2 研究用药
        2.3 疗程与随访
        2.4 观察指标
        2.4.1 一般资料
        2.4.2 安全性指标
        2.4.3 疗效性指标
        2.5 疗效评价标准
        2.6 不良反应处理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技术路线图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5.1.1 性别比较
        5.1.2 年龄比较
        5.1.3 DM病程比较
        5.1.4 PDPN病程比较
        5.1.5 BMI、WHR比较
        5.1.6 既往史比较
        5.2 安全性指标分析
        5.2.1 治疗前后FBG、2h PG比较
        5.2.2 治疗前后SBP、DBP比较
        5.2.3 治疗前后TG、TC、HDL-C、LDL-C比较
        5.2.4 治疗前后ALT、AST比较
        5.2.5 治疗前后Urea、CR比较
        5.3 研究结果分析
        5.3.1 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5.3.2 治疗前后TCSS评分比较
        5.3.3 治疗前后正中SCV比较
        5.3.4 治疗前后腓浅SCV比较
        5.3.5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比较
        5.3.6 治疗前后中医临床主要症状评分比较
        5.3.7 不良反应
讨论
    1 立项依据
        1.1 PDPN的特点
        1.1.1 疾病分类
        1.1.2 中医病因病机
        1.2 乌头汤的选择
        1.2.1 历史沿革
        1.2.2 组方分析
        1.2.3 现代研究
        1.3 对照组的选择
    2 研究分析
        2.1 止痛效果分析
        2.2 神经修复分析
        2.3 糖脂代谢分析
        2.4 毒理研究
        2.4.1 川乌毒理及减毒增效措施
        2.4.2 麻黄毒理及减毒增效措施
    3 临床验案举隅
    4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信息采集表
    附录二:视觉模拟评分法
    附录三:多伦多评分表
    附录四:中医症状评分表
综述一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研究进展
    1 PDPN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中医古籍论述
        1.2 近代医家见解
        1.2.1 以虚为主论
        1.2.2 本虚标实论
        1.2.3 瘀血贯穿始终论
    2 PDPN辨证分型及治疗的概述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乌头汤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1 基础研究
        1.1 直接作用机制
        1.2 间接作用机制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2 临床研究
        2.1 癌性疼痛
        2.2 坐骨神经痛
        2.3 三叉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医辨证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王秀娟从肺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J]. 韩秀丽,王秀娟.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2)
  •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外治临床研究概况[J]. 鲍杰,朱智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03)
  • [3]“彭氏分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梁万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4]“两针一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陈松.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5]仇湘中运用补肝健腰方促进腰椎间盘突出自吸收1例报告[J]. 郑阳,蒋盛昶,陈中,仇湘中,尹晨东. 中医药导报, 2021
  • [6]针刺大肠俞、代秩边结合朱氏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熊垚.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7]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张永康教授运用加味金刚丸经验研究[D]. 李晓敏.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基于经筋理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寒湿痹阻证)的疗效观察[D]. 梁宁.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9]调荣活络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 郭张浩.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10]加味乌头汤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阳虚寒凝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琪.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中医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