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昌”·“培罗蒙”·“罗蒙”(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楼培琪[2](2018)在《《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首演至今,已经跨越了整整一个甲子,它以生活化的舞台呈现和综合性的艺术聚焦,为我们寻找都市文化历史发展的脉络,提供了研究的灵感和思路。《七十二家房客》作为一个经典的都市文化剧,早已深入人心,其剧目名称成了市民日常生活的习惯语。《七十二家房客》虽然表现的是市民生活及其互相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但它同时又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近代上海城市以“三界四国”为特征的市政管理格局,以工商业、金融业和服务业、娱乐业为特征的城市经济格局,以及移民人数占城市人口 80%以上为特征的城市社会格局。正因为借助艺术手段把这些内容浓缩在一个独特的日常生活空间中,从而能够在舞台上呈现出近代上海城市特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新马克思主义城市文化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运用文献梳理、调查访谈和文本解读等研究方法,通过《七十二家房客》的戏剧叙事和舞台表演,将近代上海一条普通石库门弄堂底层民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件,作为近代上海的城市政治、城市经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和城市民俗等方面的观察对象。《七十二家房客》是小社区反映大社会、小事件反映大历史、小人物反映大群体的极度浓缩,戏剧符号化的舞台呈现为我们在一部经典戏曲表演剧目的文本体系内寻找城市历史和都市文化发展的脉络与痕迹提供研究的灵感和思路。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正文部分共五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方法。正文第一章分别就《七十二家房客》由独脚戏向滑稽戏的文本衍变过程,舞台剧向电视剧的文本衍变过程,以及电影中近代广州和近代香港的叙事文本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二章主要围绕近代上海艺术商业化的竞争与移民社会大众审美的关系,以及滑稽艺术对上海都市文艺的传承展开论述和研究,探讨的内容包括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等三个方面。第三章通过对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演绎的一系列小市民、小商贩、小弄堂、小社会、小事件、小冲突等舞台解读,探讨近代上海受商业意识引导的移民社会,如何展现都市文化中的崇商重利思想和遵契守约精神,并通过滑稽艺术作品灌输给以市民大众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消费主体,普遍性地诱发了近代上海都市文化中趋利思想和契约精神等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第四章在对《七十二家房客》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展开对近代上海移民生存空间和性格特征的讨论,以及对近代上海移民语言的分析,进一步阐述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社会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彼此的影响因素。第五章通过对滑稽艺术舞台表演的观察和研究,探讨受到西方文化习俗、江南文化习俗和商业娱乐习俗影响的近代上海的都市民俗文化。结论部分认为《七十二家房客》反映的是近代上海移民群体在狭小逼仄的弄堂社会中“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日常生活场景,在舞台表演的社会化符号与社会空间的表演化符号之间传递着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密码。城市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一座城市就是一个人类社会的舞台。当这一广阔的舞台需要搬到剧场中来加以演绎时,能够选取某个特定的城市空间来把一个历史时期市民生活状况充分而又艺术地展现出来。承载着几代上海人都市情感和都市回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以异质同构的方式,从社会空间、舞台空间和艺术空间之间全面图解了近代上海的都市文化特征:五湖四海的移民主体孕育海纳百川的都市气魄、西风东渐的租界管理促显现代时尚的都市观念、迅速发展的商业经济诱发崇商重利的都市价值、中西杂糅的大众文艺催生兼容并蓄的都市审美。这也就决定着滑稽经典作品《七十二家房客》对于解读和剖析近代上海都市文化方面所具有的代表性意义。
张羽[3](2014)在《民国男性服饰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国(1912年—1949年),历时虽短,但却是中国服饰历史中最为重要的变革阶段。伴随着战争、革命和一系列政治与社会体制的巨变,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与文化观念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短短的几十年中,中国服饰结束了古代历时千年的衣冠制度,完成了由古典到现代,由中式向西式的“华丽转身”。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男女服饰虽然在民国时期都产生了巨大的形态转变,但是在变革方式、外观意蕴、形态规则以及内在文化等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民国男性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服饰文化。它不仅反映出中国男性在这一时期的生存境遇,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审美取向、思维意识、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的时代特点。可以说,民国男性服饰的独特文化,是中国在向近代社会迈进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也是把握中国近代人文历史,甚至解读当今中国男装文化的重要依据,故而,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研究以民国男性的服饰文化为研究对象,并立足于突破既往研究的思维框架,建立全新的研究范式。文章认为民国男性服饰具有两个不同的文化层面:男性服饰在嬗变发展中的历史状态,以及由形态特征所构成的物象意蕴,是相对外显的表层文化。而在男性服饰的表层文化之下,还隐含着更加深层的文化规则。它们以服装为媒介,以男性身体为作用对象,对人的社会行为与思维意识施加影响,是服饰内在的深层文化。以此为思路,本文的论述部分从男装文化的不同层面展开,采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论述逻辑。具体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梳理民国男性服饰的发展脉络,论述中、西式男装在这一时期的变革动向和推动因素。第二章,归纳民国男性服饰的形态特征与物象意蕴,并剖析其与女性服饰在形态意蕴上的差异。第三章,挖掘民国男性服饰的深层文化,探索男性服饰与时代思想、社会生活、权力体制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章,宏观总结民国男性服饰变革的内在规律,并从现实角度,阐释其对中国当今男性服饰文化的影响。方法上,本文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形式来展开论证,并且结合实物考证、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对比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这一时期男性服饰的文化结构进行系统地梳理与阐释。并力求以更加广阔和更具深度的学术视野,来为中国当代男装及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服务。
马晨曲[4](2013)在《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上海西服业在近现代中国服装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产业的发展呈现出非常明显的特征。对于当时西服业特征的研究,不仅对于历史研究有所贡献,对于现今上海的时尚之都和中国的时尚产业建设都有很多的可以参考借鉴的经验。本论文从服装史学的角度出发,以史料为依据,借鉴产业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从西服业的企业、市场行为、产业集聚和产业管理四个方面分析当时西服业的产业特征。得出结论如下:1、民国时期社会形态的改变使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西服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服饰。初期消费西服的群体以中产阶层为主,后期则成为大众服饰的主流;为了满足不同阶层消费者的需求,各种不同档次的西服产品应运而生。2、民国上海西服业的企业根据资产规模的大小被分成甲乙丙丁数等,不同等级的企业除了注册资产规模的差异以外,在人员配备规模和经营的产品项类别方面没有发现明显差异。3、除了注册资产规模的差异外,当时的西服企业在地理位置的分布和店铺规模上都有所差异。店铺规模大等级高的店多开设在繁华的大马路上,规模小等级低的店则多开设在大马路的支路和较不繁华的区域。4、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了应对国外呢绒面料一律禁止进口,而国内面料又供不应求的状况,西服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出现了由西服商业同业公会集体向相关原材料行业协会订购的形式。5、为了维护市场稳定,西服业出现了对西服产品的来料制作费用进行统一定价的现象。定价根据做工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丁数级,企业根据自身状况认定其中的2-3种做工的等级。6、企业的等级制度与做工的等级制度是不同的概念,并且二者之间没有规定必须成正比关系。7、企业为了占得更大的市场,而推出特色产品。很多西式礼服、职业装适时出现,适应当时社会生活内容的变迁。8、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企业的推广宣传方式除了口碑相传之外,采用了新的媒体传播形式,如在报刊杂志上登广告、在电影荧幕上插入幻灯广告等。9、西服企业主要集聚在南京路、四川北路、湖北路、淮海路、吴淞路这五个街区。其中,南京路上的店铺最为高档,多为甲级店,但是集聚程度最低;淮海路上店铺则由乙等店和旧西服店组成,档次较高,聚集程度最高;四川路上的店铺档次较低,多为丙级店和丁级店,集中度与南京路不相上下,并呈现出从南至北档次逐渐降低的特征;湖北路上的店铺档次最低,多为丁级店,但是聚集度较高;吴淞路以旧西服店为主,集中度较高,仅次于淮海路。10、当时西服业行业管理的机构为同业公会,西服商业同业公会对于企业的管理和促进作用非常之大。其最大的特色是根据当时动荡的社会形势而制定的等级制度,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使西服企业的利益受到基本保障。
刘云华[5](2008)在《红帮裁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风东渐,西式服装传入我国,国民也竟尚西装,中国的传统服饰由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适应当时的潮流,一些中装裁缝便停做长袍、马褂、对襟衣,专学洋服,业内称谓红帮裁缝。红帮裁缝最初的构成人员主要由来自宁波地区的本帮裁缝转型而来。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宁波本帮裁缝成功转型为红帮裁缝的原因,一是宁波传统成衣业的优势是本帮裁缝得以转型的基础;二是国门打开、西服传入是本帮裁缝转型的契机;三是宁波独特的地方精神是宁波本帮裁缝转型的内在驱动力。宁波本帮裁缝转型为红帮裁缝的过程中,其自身不断发生着质变,他们命运轨迹也离传统本帮裁缝越来越远。本文分别从技术、管理、教育三个领域,阐述了红帮裁缝在中国近现代服装领域的主要活动,从横向剖析出红帮裁缝不同于传统本帮裁缝的现代性特点。在技术领域,红帮裁缝从“四功”,即“刀功”、“手功”、“烫功”、“车功”入手,打破中国传统服装的平面式思维和造型模式,根据中国人的体形特点和审美观念不断将红帮工艺进行改进,以达到西服的艺术审美效果,使之符合红帮口诀中的“九势”、“十六字诀”,从而实现技术向艺术的完美转化。在经济管理领域,红帮裁缝努力打造西服名店,他们一方面利用传统家族式管理的优势,以低成本的资产迅速崛起,另一方面运用西方先进的“品牌”经营理念和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模式,将红帮西服店的实力、规模、知名度不断扩大。为了促进整个行业的共同发展,增加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适应当时险恶的政治、经济时局,红帮裁缝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西服业同业公会。西服业同业公会已完全不同于封建行会组织,它冲破了封建行会的封闭与局限,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具有显着地民主、开放的现代社会组织特性,有效发挥了规范行为、提供服务、反应诉求、谋求发展、提升形象等组织与社会功能,保证、促进了整个西服行会的平稳、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红帮裁缝继承了传统艺徒制的行业人才培养方式,在生产力低下的状况下,传统艺徒制与小规模的家庭手工业相适应,保证了西服业前期发展的人才供给。但随着西服业的不断发展,红帮裁缝意识到传统职业教育方式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于是力倡现代职业教育,逐渐淘汰落后的艺徒制度。上海西服业同业公会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的近10届西服裁剪补习班,以课堂式的授课方式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迅速为西服行业培养了大量熟练掌握西服裁剪技术的高素质人才。1948年业内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工艺职业学校“上海私立西服业初级工艺职业学校”,首次采取公开招生的方式,其科学的课程设置、制度化的学校管理、做学合一的教学方式等都为现代服装职业教育借鉴和学习的典范。纵观中国社会进入近现代转型期,红帮裁缝以其逐渐形成的群体力量担当起中国近现代服装业的主力军。他们创“海派”西服、中西合璧的服装款式中山装、旗袍,引领中国服饰的转型;他们抢占海内外西服市场,秉志超越,不断拓展,振兴民族服装业;他们以高超的西服制作技术,带领改革开放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服装业迅猛发展,催化了区域服装业的繁荣。红帮裁缝不仅为推动中国服装的历史进程做出过杰出贡献,他们的技术经验、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及创业精神仍对现代服装技术的提高、服装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服装人才的教育培养方式等具有可贵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李坚[6](2000)在《上海的宁波人研究(1843-1937)》文中研究表明上海是公认的移民城市。上海在开埠后由一个普通的地区商埠迅速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乃至远东金融中心,其优越的地理条件、特殊的政治格局和多功能中心城市的积聚效应固然是主要原因,但移民“一直是上海最大的资源之一”。在各地迁居上海的移民中,宁波移民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群体集团,他们勤劳的肩背支撑着近代上海的繁荣与辉煌。在上海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途程中,举凡一些关节点上都印有宁波人的踪迹。早在上海开埠前,以“无宁不成市”闻名遐迩的甬商便登临沪上营商:上海开埠后,宁波人更是依恃其“过账码头”的雄厚财力,在上海钱庄业、新式银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一席。与此同时,宁波人还在沪上对外贸易中左右逢源,在新式商业中长袖善舞,在本地商业中大展身手,在近代工业领域中各业并举。不仅如此,旅沪宁波人的同乡组织四明公所及上海最早的新型同乡组织--宁波旅沪同乡会在维护同乡权益、争取民族利权方面更是有口皆碑。本文从分析宁波移民集团的人口构成入手,在剖解旅沪宁波人心态结构、透视其贡献卓异,雄视海内外之缘由的基础上,以旅沪宁波移民在上海社会的发展历程为经,以其在金融、商业、工业、交通运输、教育、同乡组织等各个领域的重要活动为纬,建瓴于历史学、人口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考察宁波人在近代上海的活动踪迹和发展历程,以期有助于我们从“移民与社会”的互动角度理解上海城市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移民现象。本文是以“宁波移民集团”为研究对象的个案研究,同时着力致思于“移民与社会”的理论构想。本文将依据社会学、历史学、人口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借助人口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及现代化原理,剔除迁移产生的人口变化,把宁波移民作为社会角色和社会集团组织的综合体,将其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对宁波移民和上海都会的互动关系作多层面、全方位的系统考察,既分析宁波移民对上海社会的作用--主要研究人口迁移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后果,又探讨上海社会对宁波移民的影响--主要研究社会环境因素对移民行为和移民本身的影响,以揭示宁波移民集团在上海现代化进程及社会发展、文化变迁中的“外显功能”和“潜在功效”。
二、“和昌”·“培罗蒙”·“罗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和昌”·“培罗蒙”·“罗蒙”(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的意义 |
2. 研究的现状 |
3.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七十二家房客》文本的叙事与流变 |
1.1 从独脚戏到滑稽戏的《七十二家房客》 |
1.1.1 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 |
1.1.2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 |
1.2 时代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2.1 舞台剧《七十二家房客》 |
1.2.2 电视剧《七十二家房客》 |
1.3 地域叙事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1 近代广州与《七十二家房客》 |
1.3.2 近代香港与《七十二家房客》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海派都市艺术 |
2.1 海上滑稽的形成与滑稽“三大家” |
2.1.1 海上滑稽的形成 |
2.1.1.1 文明戏对滑稽戏产生的影响 |
2.1.1.2 小热昏对独脚戏产生的影响 |
2.1.1.3 苏滩与隔壁戏对滑稽的影响 |
2.1.1.4 各地戏曲样式对滑稽的影响 |
2.1.2 海上滑稽“三大家” |
2.1.2.1 老牌滑稽王无能 |
2.1.2.2 社会滑稽江笑笑 |
2.1.2.3 潮流滑稽刘春山 |
2.2 《七十二家房客》与大公滑稽剧团诸位名家 |
2.2.1 杨华生与海上“杨派滑稽” |
2.2.1.1 “杨派滑稽”表演风格与人物性格的完美融合 |
2.2.1.2 “杨派滑稽”舞台表演与舞台环境的完美融合 |
2.2.1.3 “杨派滑稽”说表艺术与演唱艺术的完美融合 |
2.2.2 张樵侬与海上“呆派滑稽” |
2.2.2.1 “呆派滑稽”憨中带噱、呆中藏睿的表演艺术 |
2.2.2.2 “呆派滑稽”快而不乱、慢而不断的说表艺术 |
2.2.2.3 “呆派滑稽”熨帖契合、滴水不漏的衬托艺术 |
2.2.3 笑嘻嘻与海上“阙派滑稽” |
2.2.3.1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生活观察的人物塑造 |
2.2.3.2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舞台积累的角色创造 |
2.2.3.3 “阙派滑稽”源于注重艺术体验的表演创新 |
2.2.4 海派“女滑稽”绿杨的表演艺术 |
2.2.4.1 “女滑稽”能泼辣能妩媚的个性表演 |
2.2.4.2 “女滑稽”善说表善演唱的艺术创造 |
2.2.4.3 “女滑稽”抓人物抓性格的角色塑造 |
2.3 海上滑稽与海派艺术 |
2.3.1 滑稽艺术的表演特色 |
2.3.1.1 滑稽表演中“说”的艺术 |
2.3.1.2 滑稽表演中“学”的趣味 |
2.3.1.3 滑稽表演中“演”的魅力 |
2.3.1.4 滑稽表演中“唱”的韵味 |
2.3.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传承发展 |
2.3.2.1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开放性特征 |
2.3.2.2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商业性特征 |
2.3.2.3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杂糅性特征 |
2.3.2.4 滑稽与海派艺术的通俗性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商业社会 |
3.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崇商重利的社会特征 |
3.1.1 游乐场馆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2 商业电台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1.3 四大公司对近代上海社会的影响 |
3.2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经济 |
3.2.1 日益贬值的城市货币 |
3.2.2 不断飞涨的城市物价 |
3.2.3 房租暴涨与二房东形象 |
3.3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的社会权力 |
3.3.1 “三六九”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治理 |
3.3.2 “救火会”与近代上海的城市消防 |
3.3.3 “白相人”与近代上海的黑社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城市移民 |
4.1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生存空间 |
4.1.1 狭小逼仄的居住空间 |
4.1.2 肮脏龌龊的生活空间 |
4.1.3 人性冷暖的情感空间 |
4.2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性格特征 |
4.2.1 上海滩头脑灵活、随机应变的“老懂经” |
4.2.2 上海滩追逐时尚、有点腔调的“老克勒” |
4.2.3 上海滩善良正直、古道热肠的“老邻舍” |
4.2.4 上海滩明辨是非、机智幽默的“老娘舅” |
4.2.5 上海滩精于算计、善于钻营的“老刮菜” |
4.3 近代上海城市移民的语言分析 |
4.3.1 上海方言中的南腔北调 |
4.3.2 上海方言中的民间俗语 |
4.3.3 上海方言中的行业切口 |
4.3.4 上海方言中的洋泾浜语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七十二家房客》与近代上海都市风俗 |
5.1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中西合璧的民俗特征 |
5.1.1 亦中亦西的都市文化理念 |
5.1.2 西风东渐的都市管理体系 |
5.1.3 中西交杂的都市日常生活 |
5.2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江南情韵的民俗特征 |
5.2.1 滑稽表演中的弄堂百业 |
5.2.2 滑稽舞台上的弄堂百景 |
5.2.3 滑稽叙事里的弄堂百象 |
5.3 滑稽艺术与近代上海移民主体的民俗特征 |
5.3.1 名媛绅士时尚摩登的舞台呈现 |
5.3.2 饮食男女五味杂陈的滑稽表演 |
5.3.3 黄包车夫车轮飞滚的场景再现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 研究专着 |
2. 研究论文 |
3. 学位论文 |
附录 |
1. 姚周“双字辈”弟子、着名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访谈录 |
2. 着名戏曲理论家、评论家、戏曲编剧徐维新访谈录 |
3. 姚周及其“双字辈”弟子与《七十二家房客》 |
4. 海派“小滑稽”王汝刚与《七十二家房客》 |
5.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情分析表 |
6.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人物分析表 |
7. 根据大公滑稽剧团演出资料整理的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剧本 |
致谢 |
(3)民国男性服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的缘起与意义 |
1.研究动机 |
2.研究意义 |
二.学术基础综述 |
1.民国男性服饰研究的相关文献及其成果 |
2.民国男性服饰研究的现有范式及其局限 |
三.框架与方法 |
1.内容框架 |
2.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民国男性服饰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旧时代的落幕:传统中式男装的传承与衰萎 |
一.泯其神而存其形 |
二.古典之美的没落 |
第二节 从移栽到繁茂:近代男装的西化变革 |
一.男装西化的变革历程 |
二.男装西化的变革动因 |
第二章 民国男性服饰的物象意蕴 |
第一节 民国男性服饰的物象特征 |
一.款型单纯、范式稳定 |
二.强化功能性 |
三.社会属性鲜明 |
四.意识形态分明 |
五.军装基因 |
第二节 民国男女服饰的意蕴差异 |
一.趋同与趋异 |
二.趋势与趋时 |
三.规则性与游戏性 |
第三章 民国男性服饰的深层文化 |
第一节 男性审美意象的转向 |
一.从文质彬彬到气力之美 |
二.从“封建权贵”到“精英绅士” |
第二节 社会表演的“行头” |
一. 符号化的面具 |
二.标示与伪装 |
第三节 男性身体的解释与规训 |
一.消失的自然身体 |
二.规训手段的变更 |
第四章 民国男性服饰的现代启示 |
第一节 民国男性服饰变革中的内在规律 |
一.“上下合力”的变革途径 |
二.强势文化决定男性服饰的主流 |
三.理性中庸的务实精神 |
第二节 文化激进主义的遗伤 |
一.男性民族形象的空缺 |
二.服饰“风雅”的遗失 |
结论:对男性服饰未来的展望与思考 |
一.古今融会、中西并举——树立当代男性服饰的原创思维 |
二.复兴文化、传承创新——重建中国男性的国家形象 |
三.休闲个性、丰富多元——关注男性身体的解放 |
附录一:民国男性服饰代表款式及其特征简述 |
附录二:近代男装西化大事年表 |
附录三:插图来源说明表 |
附录四:民国中式男装纹样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4)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资料来源 |
2 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及其消费者的概况 |
2.1 上海西服业的形成与发展 |
2.2 民国时期上海的西服消费者 |
3 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企业特征 |
3.1 企业的规模 |
3.2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 |
3.3 代表性企业 |
4 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市场行为特征 |
4.1 价格特征 |
4.2 产品特征 |
4.3 推广特征 |
4.4 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
4.5 服务特征 |
5 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1 南京路 |
5.2 淮海路 |
5.3 四川路 |
5.4 湖北路 |
5.5 吴淞路 |
5.6 集聚度分析 |
6 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行业管理特征 |
6.1 同业公会的发展概况 |
6.2 同业公会的组织构架的特色 |
6.3 同业公会的特色等级制度 |
6.4 同业公会的作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引索 |
附录二:上海市西服商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 |
附录三:上海市旧西服商业同业公会名单 |
附录四:上海特别市西服业同业公会重订价目表 |
附录五:在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红帮裁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四、红帮裁缝名词解释 |
第一章 本帮裁缝向红帮裁缝的转型 |
第一节 转型的基础:传统成衣业的优势 |
一、传统成衣业的优势体现 |
二、传统成衣业形成优势行业的原因 |
第二节 转型外因:历史机遇 |
一、西服演变的成熟 |
二、西风东渐 |
第三节 转型的内因:地方精神 |
一、通脱开拓、勇于冒险的海港文化精神 |
二、审时度势、临机应变的商业文化精神 |
第二章 红帮工艺 |
第一节 “四功” |
一、“刀功” |
二、手功 |
三、烫功 |
四、车功 |
第二节 红帮工艺向艺术美的转化 |
一、“九势”、“十六字诀” |
二、红帮工艺向艺术美的具体转化方法 |
三、红帮工艺对艺术美的追求 |
第三章 红帮裁缝的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努力打造西服名店 |
一、先进的“品牌”经营理念 |
二、中西贯通的店铺与工场管理 |
第二节 建立西服业同业公会 |
一、以资本家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
二、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
三、同业公会的作用 |
第四章 红帮裁缝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
第一节 红帮裁缝的教育理念 |
一、改变传统的艺徒制度 |
二、职教救国 |
三、广泛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
第二节 红帮裁缝的教育实践 |
一、创办西服裁剪补习班 |
二、创建西服工艺职业学校 |
第五章 红帮影响 |
一、 引领中国服饰转型 |
二、振兴民族服装业 |
(一) 捷足先登,抢占市场 |
(二) 贯通中西,提升竞争力 |
(三) 秉志超越,拓展海外 |
三、催化区域服装业的繁荣 |
(一) 成衣业 |
(二) 高级定制业 |
结论 |
一、自身特质与历史机遇——宁波本帮裁缝成功转型红帮的内外因素 |
二、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红帮成就事业的途径 |
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红帮在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上承担的历史角色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 |
后记 |
(6)上海的宁波人研究(1843-1937)(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上海的宁波人:导论 |
一 移民与社会:问题的提出 |
二 宁波人在上海:研究概况综述 |
三 移民社会学:理论构想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乡关何处:甬人迁沪的历程 |
一 宁波人迁沪概况鸟瞰 |
1 清季到上海开埠 |
2 上海开埠至1911年 |
3 1911-1937年 |
4 1937-1949年 |
二 宁波人迁沪动因解析 |
1 地狭人稠的推力 |
2 悠久的经商传统使然 |
3 自然经济解体,社会动荡驱使 |
4 晚近上海飞速发展的吸力 |
三 旅沪宁波人构成分析 |
1 旅沪宁波移民的自然构成 |
2 旅沪宁波移民的社会构成 |
第三章 浙江财团:宁波人与上海金融业 |
一 宁波人与上海钱庄业的发展 |
1 宁波人在上海开设、投资的钱庄 |
2 秦润卿与上海钱业 |
3 甬人把持的钱业与近代工商业、新式银行业的关系 |
二 宁波人与上海近代银行业 |
1 宁波人参与投资、创办的银行 |
2 宋汉章与上海银行业 |
3 四明银行的创立 |
三 宁波人与上海金融业 |
1 宁波人--浙江金融集团的支柱 |
2 巩固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 |
3 促使金融资产阶级的形成和成熟 |
第四章 无宁不成市:宁波人与上海近代工商业(上) |
一 宁波人与上海的商业贸易 |
1 在对外贸易中左右逢源 |
2 在新式商业中长袖善舞 |
3 在本地商业中大展身手 |
二 旅沪宁波人参与兴办、投资的工矿企业 |
1 各业并举 |
2 资本来源 |
3 组织形式 |
4 产销一斑 |
第五章 无宁不成市:宁波人与上海近代工商业(下) |
一 宁波人与上海近代交通运输业 |
1 宁波人在上海航运业中的作为 |
2 虞洽卿与三北航业集团 |
二 旅沪宁波人的经营特色 |
1 注重科技力量 |
2 施行科学管理 |
3 利用广告宣传 |
三 旅沪宁波人与上海国货运动 |
四 上海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宁波人 |
第六章 海滨部鲁:宁波人与上海的新式教育 |
一 宁波人在上海创办的新式学校 |
二 宁波旅沪同乡会小学 |
1 创办缘起 |
2 教学与管理 |
3 学生概况 |
三 叶澄衷与澄衷学堂 |
1 兴办缘起 |
2 办学特色 |
四 宁波人与上海教育近代化 |
第七章 乡人保姆:旅沪宁波人的同乡组织 |
一 故人·故土·故乡情:上海四明公所 |
1 草创与发展 |
2 会员与机构 |
3 会务活动及职能 |
4 四明公所事件浅析 |
二 旅沪甬人的精神家园:宁波旅沪同乡会 |
1 应时而创 |
2 组织沿革 |
3 成员构成 |
4 会务活动 |
三 四明公所与宁波旅沪同乡会:上海宁波同乡组织的现代变迁 |
1 宗旨不同,活动各异 |
2 机构改进,人事重合 |
3 乡土情结:近代社会的文化资源 |
第八章 超越乡土:透视宁波人 |
一 旅沪宁波人心态结构剖析 |
1 认同与离异:移民的心态 |
2 传统与现代:边际人心态 |
二 旅沪宁波人成功原因探析 |
1 襟江带海的地理环境的浸润 |
2 历时久远的经商传统的延续 |
3 影响绵长的浙东学术氛围的濡染 |
三 并非结语:超越乡土的宁波人 |
余论: 移民资源--上海城市崛起的动力 |
附录一: 《旅沪宁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重要金融机构一览表》 |
附录二: 《旅沪宁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主要工矿企业一览表》 |
附录三:《旅沪宁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驰名商号一览表》 |
附录四: 《旅沪守波人在上海参与投资创办学校一览表》 |
附录五: 《着名旅沪宁波人略历》 |
附录六: 《上海四明公所大事记(1797-1937) 》 |
附录七:《宁波旅沪同乡会大事记(1911-1937) 》 |
参考文献举要 |
后记 |
四、“和昌”·“培罗蒙”·“罗蒙”(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七十二家房客》与上海近代都市文化研究[D]. 楼培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3]民国男性服饰文化研究[D]. 张羽. 上海戏剧学院, 2014(02)
- [4]民国时期上海西服业的特征研究[D]. 马晨曲. 东华大学, 2013(07)
- [5]红帮裁缝研究[D]. 刘云华. 苏州大学, 2008(04)
- [6]上海的宁波人研究(1843-1937)[D]. 李坚. 华东师范大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