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力学》2003年(第18卷)作者索引(论文文献综述)
李勇俊[1](2020)在《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离散元并行计算及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有砟轨道结构目前仍是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的主要承载结构。随着近年来列车载重和车速的不断提高,对有砟道床的承载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长期列车载荷作用下,有砟道床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道床弹性降低、脏污板结等问题,严重影响轨道结构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为掌握有砟道床的宏细观动力演化特征,有必要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从宏细观尺度对有砟道床的动力特性和劣化机理进行分析,为铁路有砟道床的结构设计和延长轨道服役周期提供理论指导。本文以前进面几何排列算法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球形颗粒排列算法,可用于快速构造非规则形态的道砟。针对道砟集料的非连续分布特征,采用离散单元法(DEM),并建立可模拟道砟颗粒破碎的粘结单元模型和不可破碎的镶嵌单元模型,对道砟颗粒的粒径、形状,有砟道床的级配、孔隙率等细观特征进行精确的模拟。采用GPU并行算法开发了有砟道床的并行计算程序,建立了直剪试验和工程尺度有砟道床离散元计算模型,对道床在往复载荷作用下的动力过程进行了大规模离散元数值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建立了基于前进面算法的球形颗粒几何高效排列算法。为对任意形态的封闭结构进行致密填充从而生成各向同性的颗粒数值试样,以前进面算法为基础,采用空间网格化方法进行改进,简化了颗粒排列过程中的接触判断搜索,有效提高了几何排列算法的效率。通过分析立方体标准排列试样的平均配位数、体积分数和结构对称性,得到了由本文改进算法生成的颗粒排列试样的几何特性与颗粒粒径比的关系。最后通过立方体标准算例,对影响颗粒几何排列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网格比大小、初始颗粒生成点,得到了颗粒几何排列的最优网格比和初始颗粒生成点位置。(2)开展了铁路道砟颗粒的压缩破碎试验,并进行了离散元数值模拟分析。对单道砟颗粒进行压缩破碎试验并记录压碎过程中的荷载-位移响应,统计分析三个粒组道砟颗粒的拉伸强度分布特征并进行KS拟合优度检验。分析了道砟材料的力学性质与其数值试样的平均配位数、弹性模量的关系并确定取值。通过单轴压缩和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及其离散元模拟,对道砟材料宏观基本力学参数与微观颗粒单元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从而对离散元计算参数进行确定。对道砟颗粒的压缩破碎试验进行离散元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道砟压缩破碎过程中内部力链的演化和粘结断裂数的增长过程,揭示了道砟的破碎机理。离散元数值模拟得到的各粒组道砟拉伸强度符合威布尔概率分布,与道砟压碎试验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3)进行了细小颗粒对道砟集料剪切性能影响的直剪试验和离散元分析。采用大型直剪仪对含煤粉和细砂道砟集料进行直剪试验,确定道砟集料的剪切强度与法向应力和细小颗粒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煤粉和细砂两种细颗粒均会降低道砟集料的剪切性能,但煤粉的影响更为显着。采用离散元方法对道砟集料直剪试验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道砟颗粒间接触对总数在直剪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道砟颗粒和细砂颗粒的运动特征,对细砂颗粒改变道砟集料剪切强度进行了细观分析。考虑煤粉与细砂材质的不同,重新选取部分离散元计算参数,对含煤粉道砟集料的剪切行为进行研究分析,得到了与试验一致的结果。(4)开展了往复载荷作用下有砟道床累积变形行为及其劣化机理研究。基于高性能GPU并行算法发展工程尺度有砟道床离散元数值计算模型,并建立了非规则道砟颗粒接触的高效搜索算法。在不同载荷频率和幅值作用下分析了道床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载荷幅值的提高对道床的累积沉降影响显着。在高频载荷作用下,道床累积沉降将急剧增大。通过分析道砟颗粒的接触滑动分数和相对旋转角,研究引起道床累积沉降的细观机理。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有砟道床动力特性的后续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王红雨[2](2020)在《基于图像散斑相关技术的纤维沥青混凝土抗裂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沥青路面以其行车舒适、施工快速、连续性好等优良的路面性能得到广泛应用。但沥青的温度稳定性较差,在温度和行车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发生开裂,而开裂是路面损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何改善沥青路面的抗裂性一直是道路工程界不断探索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种类的纤维走入人们的视野,掺入纤维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此,本文选用不同长度的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和钢纤维,研究了纤维对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光学无损测量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精确度高的优点。本文采用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技术测定沥青混凝土试件的变形,以间接拉伸试验和半圆弯拉试验评价纤维对沥青混凝土低温抗裂性的影响。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确定了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的制作工艺,首次引进了开源数字图像散斑相关分析软件Ncorr,研究分析了该软件的适用性,并探索确定了其使用方法及分析流程。(2)通过低温间接拉伸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凝土的泊松比、模量、极限抗拉强度、极限抗拉应变、断裂能和耗散蠕变应变能等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纤维类型对沥青混凝土的低温力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纤维后,沥青混凝土低温模量降低,极限抗拉应变提高了3-5倍。同时,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断裂能和耗散蠕变应变能。总体而言,玄武岩纤维的抗裂性效果优于玻璃纤维和钢纤维,玄武岩纤维更适用于沥青混凝土,而钢纤维由于界面粘结较差,不适合用于改性增强沥青混合料。(3)最后利用半圆弯拉试验研究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断裂模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能提高低温临界应力强度因子,降低常温临界应力强度因子。但无论是低温还是常温下,玄武岩纤维均能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抗变形能力,常温时效果更优。且不同温度、各断裂模式的临界断裂能GF均有所提高,掺加玄武岩纤维的沥青混凝土临界断裂能GF在Me=0.5时均达到最大值,表明玄武岩纤维在拉-剪断裂模式下抗裂性效果最佳。
郑星[3](2020)在《飞机结构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全机疲劳试验中,准确检测疲劳裂纹至关重要。通过传感器监测飞机结构在载荷谱作用下的响应应变,并由试验人员根据应变变化趋势来分析结构疲劳损伤状态,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式。这种半自动半人工的试验数据分析方式不仅工作量大,而且依赖试验人员的经验。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对全机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实现了对疲劳裂纹准确、高效的检测。主要的工作内容与成果如下:(1)试验数据高效导入与整合。针对大量复杂的试验数据,采用了多线程并行的方式进行数据导入。为了解决并行过程中各线程任务分配不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文件分割的并行数据导入模式,实现了线程间的负载均衡,提高了数据导入的效率。最后设计了合理的数据结构,实现了试验数据的高效整合。(2)试验数据分析方法。首先对阈值法中上限比例?m的取值方法进行了改进。然后针对阈值法容易产生误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段线性回归的试验数据分析算法。同时,为了减小噪声给数据分析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基于最小曲线能量的去噪算法,较好地剔除了原始数据中的噪声。最后,为了兼顾准确性和效率,将阈值法与分段线性回归法相结合进行试验数据分析。(3)试验数据分析方法的验证与测试。首先设计了铝合金板拉伸疲劳试验,证实了两种试验数据分析算法都能够有效检测疲劳裂纹。然后通过实例测试,比较了两种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并验证了两种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效率的提升。(4)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开发了飞机结构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工程项目管理、试验数据管理、试验数据分析计算、日志故障管理等功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锁刘佳[4](2019)在《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解调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己经成功用于桥隧、建筑物、海洋平台和航空航天飞行器等基础设施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评估,通过用各类传感器对结构关键部位的状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输、监测和诊断,及时地发现结构的损伤和健康状态,以便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预估并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提前预警。其中,应变是反映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状态信息的重要参数,获取精确而又详尽的应变数据是开展结构健康状态评价的技术基础。光频域反射技术(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OFDR)是分布式光纤测量与传感技术中新兴的发展方向,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具有信噪比高、空间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等优点,易于大面积获取结构的应变信息。目前,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由于其应变测量范围受限、应变测量可靠性不高、对测量环境敏感等问题,成为限制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大范围应用的重要原因。本文围绕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解调方法开展研究,主要内容和成果概括如下:(1)在建立了应变计算精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价瑞利散射谱信号质量的品质因子参数,可对被测光纤整体或局部的瑞利散射谱信号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的品质因子参数用于评价瑞利散射谱信号质量的有效性及准确性。结果表明瑞利散射谱偏移量计算的标准偏离误差与品质因子参数密切关系,品质因子数值越大的瑞利散射谱具有较小的标准偏离误差,因此具有较高的品质因子的瑞利散射谱信号被认为具有较高的信号质量。(2)基于瑞利散射谱质量评价的品质因子参数,提出了一种固定子集窗和自适应子集窗长度的确定方法和算法流程。根据瑞利散射谱品质因子,结合所需的应变计算精度和空间分辨率需求,能自动确定最优的子集窗长度。实验验证了基于品质因子计算得到的固定子集窗或自适应子集窗对提高应变计算精度的有效性,与传统方法中基于测量经验或空间分辨率的需求确定子集窗长度的方式相比,所提出的子集窗确定方法可以明显提高应变的测量精度,且降低了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3)针对大应变引起的应变解调错误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准则(Zero-normalized cross-correlation,ZNCC)可靠性指导的应变解调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建立了被测光纤在初始状态下的瑞利散射谱数据库,可根据应变或温度测量范围的需求,灵活地截取参考瑞利散射谱的光谱范围,即使瑞利散射谱的偏移量超出测量范围,依然可以在截取的参考瑞利散射谱子集中找到配准段。采用ZNCC互相关评价准则对参考瑞利散射谱子集和测量瑞利散射谱子集的相似度进行评估,通过牛顿迭代法快速搜素到佳配准段的路径,最后计算得到的瑞利散射谱偏移量可由ZNCC系数分布进行置信度评估。实验验证了该方法测量应变的准确性和测量大应变的优势性,对于大应变(5000με)的测量可以实现准确而可靠的解调,误差范围在1%。(4)针对被测光纤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受到弯扭或应变不均等导致的瑞利散射谱强度衰减的现象,本文提出了一种应变分步解调方法。该方法采用动态参考瑞利散射谱取代传统解调方法中的固定参考瑞利散射谱,通过分步解调的策略,先对各步长的相对应变进行解调,最终累加得到绝对应变值。通过采用应变分步解调方法,在测量瑞利散射谱强度衰减15dB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稳定且准确地测量。
贾中汇[5](2019)在《基于声发射的金属材料疲劳微损伤累计量化描述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材料在疲劳载荷下微损伤演化过程涉及多尺度损伤事件的萌生、发展和耦合等复杂物理现象。对此,本文基于一种概率熵的疲劳损伤表征方法对低碳钢材料的疲劳损伤展开研究。低碳结构钢Q235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及船舶等工程结构的制造中,且以其制造的大多数工程部件在服役期间均承受循环载荷,疲劳分析应是他们设计与检测的重要方面。本文利用Q235钢材料在动态和静态载荷下损伤破坏的相互关联性,通过材料结构的静态加载响应间接测定了其由动态载荷所致的固有损伤差异性,并最终借助概率熵对其损伤状态演化做出了有效评定。具体为基于声发射技术对材料微损伤事件的高敏感性,对历经不同疲劳周次后的材料在静载工况下采集声发射信号来测定材料的疲劳微损伤状态。针对所采集的海量声发射信号,构建了一个能够表征微损伤能量尺度特征和时间序列特征的多元随机损伤变量,进而通过对该多元随机变量的分析来研究低碳钢在不同疲劳状况下的微损伤演化特征。最后,通过计算多元随机损伤变量在不同疲劳载荷水平下的概率熵给出描述材料疲劳微损伤演化的一种表征。通过试验并辅以对材料断面的扫描电镜观测获得的结果是,低碳钢在不同疲劳载荷后的微损伤概率熵曲线具有显着差异性,以此为Q235钢材料损伤的深入量化分析打下了的基础。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以一种复合模式来融合动态疲劳加载和准静态单轴拉伸的试验过程,间接实现对动态疲劳加载过程后材料内部固有微损伤累积的反映和评定;2.依据传统力学参数与声发射原始信号检测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初步对比与检验,依托Andrews Plot探索性损伤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对损伤差异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后续分析建议;3.根据多元随机损伤变量的统计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一种基于声发射信号数据的多元随机损伤变量DA矩阵,以实现对材料细、微观损伤系统的宏观动态描述;4.结合SEM微观特征观察分析,直接反映材料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并依据概率熵的方法对材料疲劳损伤和机理做出评估与描述。结果显示,基于传统力学参数和声发射原始信号难以对包含不同量疲劳微损伤累积材料在相同条件试验过程后的表现给出差异区分与损伤行为区分,而在概率熵值的量化下,基于多元随机损伤变量的统计性方法表征出了包含不同量疲劳损伤Q235钢材料的损伤演化模式,并与SEM微观断面观测结果有着很好的对应,这提示基于声发射检测的损伤概率熵有望成为表征材料疲劳损伤状态的有效参量,并为之后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奠定了基础。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唐颖捷[7](2018)在《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当今时代,为进一步全面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大力发展科普事业已经日益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物理教育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强调学校教育和科普教育的有机结合。物理科普图书作为普及物理科学最先出现的载体之一,建国后物理科普图书的发展情况更是是当代物理科普发展的缩影。而一定历史时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可以体现当时科普事业发展的重点和特点。本研究对建国以来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呈现形式进行分时期的定量研究,梳理出科普图书的历史脉络,客观地反映发展历程。研究一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总体调研。为对建国后的物理科普图书的演变历程有整体的把握,本研究根据建国以来的《全国总书目》,整理出物理科普图书的书目,共计1753种,并对图书进行搜集,梳理出其概貌特征,主要包括图书的种类数量、编着形式、作家及读者群体。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种类数量迅猛增长,且呈现不断向好的发展势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优秀的物理科普图书得到了大力挖掘。其中,引进版物理科普图书的来源国从以苏联为主逐渐向以欧美国家为主过渡,而以日韩为主的亚洲引进的地位也在逐渐凸显。(2)在改革开放之后形成了以教育工作者为主的作家群体,而科学家群体也将成为今后物理科普图书的中坚力量。青少年学生是建国至今的主要读者群体,同时,儿童读物在改革开放之后在出版市场的占比呈直线上升,物理科普图书的读者群体在逐渐地向年轻化发展。研究二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研究。在统计分析了图书的内容主题分布情况后,将图书的内容按不同的主题再次进行知识点划分,并进一步分析样本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进而找出不同历史时期物理科普事业的重点和特点。结论如下:(1)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大多以物理知识类为主,但随着科普观念的变化,科普内容不再仅仅极限于物理知识,而是将视角广泛地延伸到物理思想、方法和精神等范畴,使得物理文化类图书的地位逐渐凸显。(2)物理知识类和实验类科普图书的选题大多包含了各个主题的综合性知识,且仍在稳步上升,使得选题进一步综合化。而在单独介绍某一主题的专题化物理知识类图书中,现代物理学主题展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3)物理史类图书是物理文化类图书中的重点普及内容,其中的原子物理和现代物理的发展历程得到了更高的关注。物理传记类图书作为深化改革期主要的文化类图书,更加关注爱因斯坦、牛顿和伽利略等着名物理学家的成长历程和科学成就。研究三是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在对各时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呈现形式进行定量分析后,根据图书的印刷数量筛选出样本,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时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特点。接着,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各时期图书的呈现形式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其差异及演变历程。结论如下:(1)建国以来的物理科普图书均以讲解式为主,但其占比在逐渐下滑,同时呈现形式更为丰富的其它式图书的占比在逐渐上升。其中,漫画式图书的出现不仅在呈现形式上得以突破,还深受读者的青睐,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物理科普图书的体例大多以“标题+正文”为主,但在改革开放后,图书的形式和体例逐渐丰富起来,更多的图书会利用不同的栏目对正文内容进行拓展。(3)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呈现更侧重于文字描述,但随着时期的发展,无论从图片的数量还是大小都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多的图书图文并茂,迈入“读图时代”。同时,图片的彩色印刷也展现出巨大的增长幅度和发展空间。根据以上的分析结论,关于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启示如下:科普观念相对滞后,需加快转变步伐;应继续扩展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选题思路;应坚持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刘小燕[8](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采用数据统计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科学传播学的视角全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主办的1 276种科技期刊创、复刊的发展历程。依据创、复刊数量规模的波动,将其发展划分为改革开放前夕的复苏期(1977-1978)、改革开放初期的的第一次规模扩张期(1979—1988)、规模稳定期(1989—1999)、新世纪的跨越发展与精品期刊战略引领期(2000—2013)等4个阶段,并选择每一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期刊或不同类型期刊,勾绘其科学史册、科技学科支撑、学术育人和科技文化传承等四大功能进化的轨迹,并从其学科分布、地域分布、办刊宗旨,以及网络传播和信息化建设所致传播方式、编辑出版形态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入手,考察其演变规律。在演化发展所经历的改革开放和21世纪两个重要节点,高校科技期刊从传统出版的规模扩张到新世纪数字出版转型的节点上到底出现了哪些矛盾以及如何解决,并就此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一)改革开放以来新创办的高校科技期刊集中在医学(407种)、综合性自然科学(310种)、工程技术(254种)和农学(103种)这四大类型,占到总量的84.2%,与改革开放时期关注民族医疗卫生事业、成套进口工程技术设备、重视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和以农为治国之本的国策大致吻合,创复刊地域集中分布在京、鄂、苏、沪、陕等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在时间特征上以1979—1988年间为创刊高潮,并形成了高校科技期刊规模扩张的顶峰,“211”“985”高校期刊渐成办刊主力,同时1978年在东部沿海沿江一带开始出现英文期刊,达到71种,显现出国际学术大融合的新趋势;(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浙江大学学报》中英文版、《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复旦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7所高校发表了263名两院院士的3340篇科技论文,在1978年—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前发文数量最多,占到32.7%。其中发文人数占7校369名两院院士总数的71.3%。这显示了评价体系引入前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的自然状态,显示了与其优势学科高度契合的现象,从7所大学获选院士前发文数多于获选院士后发文的比较,也凸显了高校学报学术育人和学科孕育的独特作用;(三)在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以SCI为导向的科技评价体系之后,很多着名高校逐渐推出“千篇工程”以及制定一系列奖励措施鼓励追求SCI论文数量,甚至泛化至科技期刊评价、学位点评估、研究生毕业、教师职称评定、高校排名、院士评选、千人计划、国家基金评审、国家奖励等越来越多的领域,最终使其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的总篇数由1987年的4880篇递增至2014年的26.35万篇,所占的世界份额从0.73%上升到14.9%,并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校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表明以SCI为主导的科学评价体系对高校产生的深刻影响远高于其他事业单位,而承受的最大代价之一就是高校科技期刊大量一流论文的外流。(四)自2009年由教育部科技司主导实施的中国高校精品·优秀·特色期刊评比,试图彰显这个特殊群体,以精品期刊建设引领高校科技期刊走出SCI的阴影,而实际上再陷其窠臼,评选伊始被SCI收录期刊的自动进入精品,门槛也渐趋增高,并越来越看重SCI,但它显然是一种有效的和有意义的矫正,985和211高校所办期刊始终占有精品期刊的绝大多数,连续3次以上获奖的占到62%,说明以高校精品科技期刊为代表的高校科技期刊群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引领了中国高校科技期刊发展的新趋势。(五)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传播彻底颠覆了纸质传媒的传统地位成为传播主渠道,基于中国知网的《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分析表明,21世纪的网络传播是纸媒传播(以邮发订阅5000册为最高发行量)增量的数千倍,而网络传播本身亦逐年增长,2005—2009年下载量从103502次迅速上升至272428次,递增了2.7倍,2010年以后后呈现出平稳增长趋势,均保持在250000次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10827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4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则从2005年的33072次递增至2010年的220352,递增7倍以上,其中国外访问下载2593次,占总下载次数的0.25%。这表明期刊电子版的网络传播成为传播的主要途径,纸质版的传统传播发行显得微不足道,同时在国外传播的比例仅占总下载次数的0.5%,封闭与开放、本土化与国际化、纸媒与网媒形成尖锐矛盾。研究结论认为:(一)在现有总量为1 276种高校科技期刊中的1 020种(79.9%)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历经复苏回暖→规模扩张→稳定提升→转型跨越的演化轨迹,实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办刊模式向新世纪精品期刊的引领、网络传播与国际化的发展路径的转型,形成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三分天下的办刊势态,形成了距离作者、读者最近的一个期刊群体,并以科技学科支撑和学术育人为主要功能支点,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的内向性为特征的独特期刊群体,越是高层次大学的期刊其内向性越是明显,对本校学科的支撑和人才培育的作用愈加明显。像《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发表温诗铸院士的40余篇摩擦学稿件,并3次出版摩擦学专辑,创办《摩擦学》期刊、渐成世界重要的摩擦学研究重镇,并成为国际摩擦学会副主席等,有力支撑并推动了该校摩擦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赵柏林院士在《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持续发文48年,廖山涛的代表作,包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的成果,几乎均发表于此,显现了高校科技期刊对学科建设的支撑和科学顶尖人才的形塑的突出功能。(二)SCI评价体系由单一的期刊采购订阅依据,不恰当地的向各个领域特别是高等教育各个层面的泛化使用,以及唯SCI马首是瞻和SCI崇拜的形成,直接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生态严重失衡,以科学大师为主构成的学术高地似乎渐被夷为平地,民族自主创新、大众创新、万众创新的保护面临极大风险。一方面,我国科研活动产出的论文数量被SCI收录的数量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由于SCI在科研绩效评价中的不当泛化,我国绝大多数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外SCI外文期刊,导致高校科技期刊等中文科技期刊的地位和水平岌岌可危,大多沦为教师评职和研究生毕业的自留地,并每年向国外期刊支付2.5亿元的版面费。这显然不利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利于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国家重大战略的推进和落实,不利于我国(?)学技术文化综合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利于高校知识服务产业的发展。(三)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引领了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新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逻辑下高校科技期刊面临着数字化、国际化与专业化办刊模式的挑战与转型。在新常态的出版格局中,高校科技期刊面临大量随俗为变和与时俱进的新问题,除云框架下的网络传播进一步提升以外,XML、微信等技术也在为科技期刊所用,使传播更为顺畅,集群发展、应对国际竞争、数字化发展、规范文章显示度、明确作者的贡献度、提升期刊内容的传播度,均是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预示着更新管理方式、办刊理念、传播方式、建立精品意识、特色意识、依靠新的科技不断改造出版业等议程设置,将决定高校科技期刊的未来走向。(四)高校科技期刊在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在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创新、累积、传承作用方面、在高校知识创新的传播交流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了其强大的育人功能、学科培育功能和窗口效应,《清华学报》等期刊发展的百年史无可辩驳地证实了这一论点。它也从理论上证实,纯粹意义上的大学就是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是生产知识和思想的场所,而知识和思想的生产必须写成文字经由媒介发表才会作用于社会和传之后世,这就是高校科技期刊之所以产生和之所以存在的逻辑基础。在这个意义上,高校科技期刊就是高校师生精神家园的一部分,是知识和思想生产链条最重要的终端。目前,它已融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国家科技发展水平、民族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民族自主创新的重要媒介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的大框架下,重新认识和挖掘高校科技期刊的作用和潜力,使其成为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园地。其中,尤其是不以SCI论英雄,调整以SCI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鼓励科技工作者将原创成果用母语在国内期刊发表,大幅度提高对优秀中文科技期刊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科技期刊本土化和民族自主创新战略,恢复和修复高校科技期刊的原生态,汲取历史教训,在办好纸质期刊的基础上,将重点转向数百倍、数千倍于纸质期刊发行量的网络传播效益的最大化追求,将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成败与否作为当代高校科技期刊竞争取胜的关键,以网络传播、数字出版、精品期刊为引领,以此切入和突破,求生存、求发展,回归本真、守正创新,积极应对集群化、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虚拟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挑战,开创其美好未来。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以达纲举目张之效。
卫振海[9](2012)在《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土材料是具有很强结构性的复杂材料,岩土材料的结构性问题一直是本领域的难点和前沿问题。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岩土材料这类复杂材料的结构性问题的研究,了解和掌握这类具有结构性的复杂材料的描述方法,材料的性质、特点和受环境影响后的变化规律,特别是材料的结构性对材料宏观性能的影响。本文的研究是以构成材料的基础----材料颗粒为研究的出发点,在充分考察颗粒的几何形态、颗粒表面特征和颗粒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的材料特点和特征,进一步分析由颗粒构成结构材料的力学和几何特性。通过对在颗粒尺度上的结构性能的分析,建立起颗粒尺度上的力学特性和几何特征与材料宏观尺度上的特性和性能的联系。通过以颗粒尺度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本文初步建立了岩土这类结构性材料的描述方法,这包括颗粒形态的描述、由颗粒构成的岩土材料结构的描述和与结构有关的材料结构性能的描述;初步建立起了结构性材料的静态分析方法;建立起了由颗粒构成的材料强度理论和与之相应的颗粒链分析方法;提出了由颗粒构成的结构性材料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变化特征三因素的全状态函数理论和由此导出的颗粒材料的本构关系。形成的主要概念和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1)构成岩土材料的基础----颗粒的几何形态、表面特征和物理特性对材料的宏观性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2)由颗粒所构成的结构形态是影响材料宏观性能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颗粒所形成的结构形态类型可以分为简单结构和复杂结构两种:简单结构可以分为基本均匀效应的连接体结构、链状结构和网状结构;复杂结构主要是分形结构;(3)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或弹性)性能,决定材料宏观的弹性模量,材料结构的临界强度决定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就是说,材料的结构静态变化,与宏观弹性性能相关,结构临界强度变化与材料宏观塑性性能相关;(4)岩土材料结构的静态弹性模量、结构临界强度和几何状态这三要素,构成了具有结构性材料的材料全状态函数,依据全状态函数可导出相应材料的本构关系。岩土材料的复杂性源于其结构性。经典弹塑性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连续、均匀的无结构材料,属于简单材料。研究岩土材料的理论属于复杂材料力学理论。
叶锡均[10](2012)在《基于环境激励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基础建设发展迅猛,涌现了大量大跨径桥梁和大型空间结构。但这些大型工程结构在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服役期间,受到环境载荷作用、疲劳效应、腐蚀效应和材料老化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结构不可避免地产生损伤积累、抗力衰减,故对结构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显得非常有必要。对这些大型工程结构进行基于环境激励的模态测试,然后利用输出响应识别结构模态参数,再利用模态参数进行状况评估是目前国内外应用很广泛的结构状况评估方法。但环境激励下,由于噪声的干扰、环境激励的不充分以及受到环境温度、湿度、风荷载、交通荷载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存在着测试信号的信噪比低、结构模态参数随环境因素变化而变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些评估方法虽然在数值或实验室模型中有效,但却很难直接应用到实际工程中。本文以崖门大桥、杜坑特大桥及广州新电视塔Benchmark为工程背景,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遗传算法-奇异值分解(GA-SVD)的自适应降噪方法。针对基于SVD降噪方法中难以确定矩阵维数p和重构阶次k的问题,提出基于GA-SVD的自适应降噪方法,利用GA的优化寻优功能,使得上述两个关键参数能自适应地确定。通过对两组含不同频率成分的仿真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总结出取N4或N3(N为数据长度),重构阶次可取信号频率主成分个数2倍的规律。但考虑到实测信号的频率成分比较复杂,为了避免遗漏真实的频率成分,对实测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时建议取重构阶次应该大于真实频率主成分的2倍,仍旧取或即可。(2)对自然激励技术/特征系统实现算法(NExT/ERA)算法中关键参数的取值进行探讨。基于两座桥梁的实测振动信号,研究了NExT/ERA算法中快速傅里叶变换抽取点数(NFFT)、分析数据的长度和Hankel矩阵的维数这三个关键参数的选取问题,指出:①NFFT过大反而会减少平均次数,造成数据的信噪比低,建议取值为1024或2048;②而分析数据长度不能过小,应至少大于第一阶自振周期T1的60倍才能使识别的模态参数稳定、一致;③对于如何确定Hankel矩阵的维数,提出一取值经验公式,并通过这两座桥梁的实测振动信号进行分析验证。(3)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模态精度判别指标,对基于输出矩阵的一致模态指标(CMIO)进行补充,通过数值算例验证其可靠性并提出合适的取值范围。(4)针对激励未知情况下,运行模态分析容易遗漏真实模态和产生虚假模态的问题,提出了基于NExT/ERA的多参考点稳定图算法(M-NExT/ERA)。该算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参考点,利用NExT/ERA识别模态参数,在每一步循环中以阻尼比、CMIO和模态振幅相干系数(MAC)作为判别标准,能自动确定可信度最高的模态参数,减少主观因素对识别结果的影响。通过一8自由度剪切模型作为数值算例,验证了该算法在非白噪声激励以及强噪声干扰下的适应性。(5)MIDP模态参数识别工具箱的开发与工程应用。基于MATLAB平台,开发出模态参数识别工具箱―MIDP‖,使之具有数据载入、数据预处理、模态参数识别和结果后处理四种功能。通过同时使用MIDP和ARTeMIS软件对瑞士Z24桥(连续梁)进行模态参数识别,可知两种软件的识别结果很吻合,MIDP工具箱的可靠性得以验证,最后将MIDP应用于崖门大桥(斜拉桥)和杜坑特大桥(连续梁拱桥)的模态参数识别工作。(6)环境因素影响下高耸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异性分析。基于广州新电视塔(GuangzhouNew TV Tower, GNTVT)Benchmark的实测数据,分析了环境因素对模态参数的影响规律,可知模态频率值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但阻尼比值的识别精度不高、分布较为离散,难以观察到其变化趋势;利用修正后的ANSYS有限元模型分析温度对GNTVT模态频率的影响机理,可知无论是仅考虑温度影响材料弹模的情况,还是仅考虑温度影响结构内力的情况,温度的升高均会使结构频率降低,但前者所引起的频率改变量较大,应引起重视,后者所引起的频率改变量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7)建立环境因素与结构频率之间的非线性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回归(NLPCA-SVR)模型。提出利用NLPCA消除各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得到温度和风速为环境因素的主要特征向量,然后输入到SVR模型的建模方法。在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上,通过利用网格搜索法(GSM)、遗传算法(GA)和果蝇优化算法(FOA)三种方法确定SVR模型最优的超参数,优化结果表明NLPCA-SVR模型比OriginalData-SVR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通过对NLPCA-SVR模型进行分析与检验,可知该模型可以对环境因素-模态频率数据进行较好的拟合与预测,结合消除环境因素影响的公式,能使前4阶模态频率变幅度减少,与均值更接近。由此可见,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实验力学》2003年(第18卷)作者索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力学》2003年(第18卷)作者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1)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离散元并行计算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球形颗粒排列算法的研究现状 |
1.2.1 球形颗粒排列试验研究现状 |
1.2.2 球形颗粒排列构造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及其劣化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1 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 |
1.3.2 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1.3.3 有砟铁路道床强化措施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铁路道砟颗粒的离散元方法 |
2.1 道砟颗粒不规则形态的构造 |
2.1.1 道砟颗粒非规则形态的三维扫描及重构 |
2.1.2 道砟颗粒的离散元模型构建 |
2.1.3 组合镶嵌颗粒模型的运动求解 |
2.2 道砟颗粒单元间的接触模型 |
2.2.1 线性接触模型 |
2.2.2 非线性接触模型 |
2.2.3 单元间的接触阻尼作用 |
2.2.4 离散元计算时间步长 |
2.3 颗粒接触搜索算法 |
2.4 球形颗粒的粘结-破坏模型 |
2.5 有砟道床离散元方法的GPU并行算法 |
2.5.1 GPU高性能计算架构 |
2.5.2 CUDA编程模型 |
2.5.3 有砟道床离散元并行算法介绍 |
2.5.4 有砟道床离散元搜索算法的并行实现 |
2.6 小结 |
3 基于前进面算法的球体单元随机高效排列及对道砟颗粒的构造 |
3.1 颗粒排列的几何算法 |
3.1.1 颗粒几何排列基本方程 |
3.1.2 空间网格化方法 |
3.1.3 颗粒几何排列的边界处理 |
3.1.4 颗粒几何排列流程图 |
3.2 颗粒排列标准试样的几何特征 |
3.2.1 排列试样的配位数及体积分数 |
3.2.2 排列试样的几何结构对称性 |
3.3 颗粒排列效率的影响因素 |
3.3.1 粒径比对排列效率的影响 |
3.3.2 网格比对排列效率的影响 |
3.3.3 初始颗粒生成点对排列效率的影响 |
3.3.4 本文算法与其它文献典型算法的对比 |
3.4 几何排列算法在道砟形态构造中的应用 |
3.5 小结 |
4 道砟压缩破碎的试验研究及其离散元模拟 |
4.1 道砟材料的单轴压缩试验及离散元参数确定 |
4.1.1 单轴压缩过程准静态加载的验证 |
4.1.2 单元排列对道砟材料宏观力学行为影响的离散元分析 |
4.1.3 道砟材料单轴压缩试验及其离散元分析 |
4.2 道砟材料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及离散元参数确定 |
4.3 非规则道砟颗粒的压缩破碎试验及离散元模拟 |
4.3.1 非规则道砟颗粒压缩破碎试验及拉伸强度统计特性 |
4.3.2 非规则道砟颗粒压缩破碎试验的离散元模拟 |
4.4 小结 |
5 细小颗粒对道砟集料剪切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及离散元模拟 |
5.1 细小颗粒对道砟集料剪切性能影响的直剪试验研究 |
5.1.1 道砟集料的直剪试验设计 |
5.1.2 道砟集料直剪试验结果分析 |
5.2 细小颗粒对道砟集料剪切性能影响的离散元分析 |
5.2.1 含细小颗粒道砟集料直剪试验的离散元模拟 |
5.2.2 细小颗粒对道砟集料剪切性能影响的计算参数敏感性分析 |
5.2.3 煤粉对道砟集料剪切强度影响的离散元模拟 |
5.2.4 细砂对道砟集料剪切强度影响的离散元模拟 |
5.3 小结 |
6 不同载荷频率和幅值下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离散元分析 |
6.1 工程尺度有砟铁路道床的离散元模型 |
6.2 有砟铁路道床离散元模型关键参数验证 |
6.3 载荷频率对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 |
6.3.1 载荷频率对道床累积沉降的影响 |
6.3.2 载荷频率对不同位置道砟颗粒动态响应的影响 |
6.3.3 载荷频率对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影响的细观机理分析 |
6.4 载荷幅值对有砟铁路道床累积沉降的影响分析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基于图像散斑相关技术的纤维沥青混凝土抗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纤维在沥青混凝土中的应用 |
1.2.2 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研究 |
1.2.3 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技术的应用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材料与试验方案设计 |
2.1 原材料性能指标 |
2.1.1 沥青 |
2.1.2 集料和矿粉 |
2.2 纤维类型与指标的选取 |
2.3 沥青混凝土基本性能指标 |
2.3.1 标准马歇尔试件性能指标 |
2.3.2 半圆试件性能指标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技术及分析方法 |
3.1 数字图像散斑相关技术理论基础 |
3.2 Ncorr简介 |
3.2.1 Ncorr算法 |
3.2.2 Ncorr安装过程 |
3.3 Ncorr散斑图像相关分析 |
3.3.1 基本流程 |
3.3.2 实例分析 |
3.4 Ncorr后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纤维类型及长度对沥青混凝土抗裂性的影响分析 |
4.1 间接拉伸试验方法简介 |
4.2 纤维对泊松比和模量的影响分析 |
4.3 纤维对最大拉伸应变和强度的影响分析 |
4.4 不同纤维沥青混凝土的增强机理 |
4.5 不同纤维沥青混凝土的断裂路径 |
4.6 单因素方差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凝土不同断裂模式的影响分析 |
5.1 应力强度因子基本理论 |
5.2 半圆弯拉试验方法简介 |
5.3 玄武岩纤维对临界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 |
5.4 玄武岩纤维对裂缝张开特点的影响 |
5.5 玄武岩纤维对断裂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飞机结构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全机疲劳试验的相关介绍 |
1.2.1 试验概述 |
1.2.2 试验内容 |
1.3 基于实测应变的疲劳裂纹检测技术 |
1.3.1 疲劳裂纹检测技术概述 |
1.3.2 基于实测应变检测疲劳裂纹的力学原理 |
1.3.3 基于实测应变检测疲劳裂纹的研究现状 |
1.3.4 阈值法介绍 |
1.4 并行技术 |
1.4.1 并行技术概述 |
1.4.2 并行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
1.5.1 课题来源 |
1.5.2 研究内容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全机疲劳试验数据导入与整合 |
2.1 引言 |
2.2 全机疲劳试验数据的并行导入 |
2.2.1 试验数据文件的结构 |
2.2.2 并行程序设计的相关概念 |
2.2.3 以文件为任务分配单位的并行数据导入模式 |
2.2.4 基于文件分割的并行数据导入模式 |
2.2.5 两种并行数据导入模式的对比测试 |
2.3 全机疲劳试验数据的整合 |
2.3.1 试验数据整合的必要性 |
2.3.2 核心数据结构与数据整合的流程 |
2.3.3 试验数据的查询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机疲劳试验数据分析 |
3.1 引言 |
3.2 阈值法的改进 |
3.3 分段线性回归法及其预处理 |
3.3.1 试验数据的预处理 |
3.3.2 基于最小曲线能量的去噪算法 |
3.3.3 分段线性回归法 |
3.4 阈值法和分段线性回归法的结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分析方法的验证与测试 |
4.1 引言 |
4.2 铝合金板拉伸疲劳试验 |
4.2.1 试验设备 |
4.2.2 试验方案 |
4.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 实例测试 |
4.3.1 测试方案与测试环境 |
4.3.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飞机结构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的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的总体架构 |
5.3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
5.4 系统应用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解调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应变测量的意义 |
1.2 几种主要的应变测试技术 |
1.3 分布式光纤应变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1 光时域反射方法(OTDR阶段) |
1.3.2 光频域反射方法(OFDR阶段) |
1.3.3 所面临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瑞利散射谱信号的质量评价方法 |
2.1 引言 |
2.2 瑞利散射谱相干解调方法 |
2.3 应变计算精度理论模型 |
2.4 瑞利散射谱品质因子 |
2.5 实验验证 |
2.5.1 实验装置和参数设置 |
2.5.2 品质因子W的规律实验 |
2.5.3 等强度悬臂梁实验 |
2.5.4 标准偏离误差实验 |
2.5.5 应变计算精度的估算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瑞利散射谱品质因子的子集窗确定方法 |
3.1 引言 |
3.2 子集窗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 |
3.3 固定子集窗的确定方法 |
3.3.1 基本原理 |
3.3.2 算法流程 |
3.3.3 实验验证 |
3.4 自适应子集窗的确定方法 |
3.4.1 基本原理 |
3.4.2 算法流程 |
3.4.3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ZNCC可靠性指导的大应变解调方法 |
4.1 引言 |
4.2 瑞利散射谱数据库的建立 |
4.3 ZNCC评价准则和快速搜素路径 |
4.4 解调算法流程 |
4.5 实验验证 |
4.5.1 实验装置及标定 |
4.5.2 小应变实验 |
4.5.3 大应变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5 考虑瑞利散射谱信号强度衰减的应变解调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动态参考瑞利散射谱的应变分步测量方法 |
5.2.1 应变分步测量方法 |
5.2.2 应变分步解调流程 |
5.2.3 实验验证 |
5.3 在复合材料帽型结构剥离强度测试上的应用 |
5.3.1 八点弯实验 |
5.3.2 传感器布设方案 |
5.3.3 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基于声发射的金属材料疲劳微损伤累计量化描述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疲劳研究发展现状 |
1.2.1 传统分析方法 |
1.2.2 断裂力学分析方法 |
1.2.3 损伤力学分析方法 |
1.2.4 结构疲劳检测方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 |
2 声发射技术 |
2.1 声发射简介 |
2.2 材料中的声发射源 |
2.3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疲劳检测 |
3 基于声发射的材料微损伤多元统计描述 |
3.1 多元随机损伤变量D矩阵 |
3.2 损伤概率熵 |
3.3 Andrews Plot |
4 试验方案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试样 |
4.3 试验装置 |
4.3.1 试验设备 |
4.3.2 设备配件 |
4.4 试验操作及主要参数设定 |
4.5 试验方案 |
5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系统对传感器布置的分析 |
5.1 数字图像相关系统简介 |
5.2 声发射采集中传感器布置问题 |
5.3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系统试验分析 |
5.4 DIC测材料真实塑性参数 |
5.5 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声发射的低碳钢损伤演化研究 |
6.1 低碳钢材料疲劳损伤累积的一般性分析 |
6.1.1 材料抗拉强度分析 |
6.1.2 声发射信号基本幅值特征分析 |
6.2 Q235材料的损伤状态轨迹曲线 |
6.2.1 数据处理 |
6.2.2 材料的损伤状态轨迹曲线 |
6.3 基于Andrews plot的探索性数据聚类分析 |
6.4 材料疲劳微损伤累积的多元统计描述 |
6.4.1 SEM断面观测分析 |
6.4.2 损伤状态轨迹曲线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论文发表情况 |
10 致谢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 |
1.2.1 科普 |
1.2.2 物理科普图书 |
1.3 文献综述 |
1.3.1 科普图书的研究现状 |
1.3.2 科普史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总体设计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总体调研 |
2.1 调查实施的过程 |
2.2 物理科普图书的统计分析 |
2.2.1 物理科普图书种类数量的统计分析 |
2.2.2 物理科普图书编着形式的统计分析 |
2.2.3 物理科普图书作家群体的统计分析 |
2.2.4 物理科普图书读者群体的统计分析 |
2.2.5 小结 |
第3章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依据 |
3.2 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49-1965年) |
3.2.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2.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2.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2.4 小结 |
3.3 文革十年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66-1976年) |
3.3.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3.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3.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3.4 小结 |
3.4 改革发展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77-1994年) |
3.4.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4.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4.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4.4 小结 |
3.5 深化改革期物理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1995-2011年) |
3.5.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5.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5.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的内容研究 |
3.5.4 小结 |
3.6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
3.6.1 物理知识类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
3.6.2 物理实验类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
3.6.3 物理文化类科普图书内容的演变历程 |
3.6.4 小结 |
第4章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依据 |
4.2 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49-1965年) |
4.2.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2.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2.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2.4 小结 |
4.3 文革十年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66-1976年) |
4.3.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3.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3.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3.4 小结 |
4.4 改革发展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77-1994年) |
4.4.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4.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4.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4.4 小结 |
4.5 深化改革期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1995-2011年) |
4.5.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5.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5.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研究 |
4.5.4 小结 |
4.6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
4.6.1 讲解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
4.6.2 问答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
4.6.3 其它式物理科普图书呈现形式的演变历程 |
4.6.4 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1.1 建国初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
5.1.2 文革十年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
5.1.3 改革发展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
5.1.4 深化改革期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特点 |
5.1.5 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特点 |
5.2 启示 |
5.2.1 我国物理科普图书的科普观念仍需转变 |
5.2.2 继续扩展物理科普图书内容的选题思路 |
5.2.3 坚持呈现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
5.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高校科技期刊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功能 |
1.1.2 高校学科优势与作者群 |
1.1.3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裂变式发展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科技期刊参与改革开放的科学氛围酝酿 |
2.1 对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传播 |
2.1.1 对《通知》的报道 |
2.1.2 反思与体会 |
2.1.3 高校召开科学报告会呼应科学的春天 |
2.1.4 推动高校学报的复刊、创刊 |
2.2 参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 |
2.2.1 媒介参与作为自然科学领域真理标准讨论的起点 |
2.2.2 自然科学领域介入真理标准讨论的三个维度 |
2.2.3 报刊之于讨论的舆论动员与社会建构 |
2.3 参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讨论 |
2.3.1 科学与生产的辩证关系 |
2.3.2 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
2.3.3 科学技术对生产力以及社会变革的作用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夕高校科技期刊的复苏(1977—1978) |
3.1 “文革”背景 |
3.2 概况统计 |
3.3 学科分布 |
3.4 区域分布 |
3.5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新愿景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次规模扩张(1979—1988) |
4.1 概况统计 |
4.2 学科分布 |
4.3 区域分布 |
4.4 从新创刊科技期刊发刊词看办刊宗旨的与时俱进 |
4.4.1 期刊服务于高校教学和科研 |
4.4.2 期刊作为产学研的纽带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
4.4.3 呼吁学术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
4.4.4 倡导“引进来”“走出去” |
4.4.5 扶植新生力量,形成“人才成长的阵地” |
4.4.6 呼吁学术创新 |
4.4.7 发刊词提出多角度历史使命,达成实现新时期学术愿景的社会共识 |
4.5 学报的准专辑化出版 |
4.6 高校学报的历史功能 |
4.6.1 两院院士在学报的发文情况 |
4.6.2 科学研究的水平决定了学报的水平 |
4.6.3 学报与学科成长的互动关系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初期的规模稳定(1989-1999) |
5.1 概况统计 |
5.2 学科分布 |
5.2.1 医学期刊的精细化 |
5.2.2 环境科学期刊的兴盛 |
5.2.3 工程技术期刊的特色化 |
5.2.4 交通运输期刊的兴起 |
5.2.5 农学期刊的现代化与实用性 |
5.3 区域分布 |
5.4 从发刊词看高校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 |
5.4.1 科技进步催生的边缘学科 |
5.4.2 时代气息的准确定位 |
5.4.3 对全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 |
5.5 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的起步 |
第六章 新改革开放时期高校科技期刊的网络传播(2000-2013) |
6.1 数字出版与网络传播背景 |
6.2 清华大学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推进 |
6.3 高校科技期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
6.4 高校科技期刊网络传播的典型案例 |
6.4.1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6.4.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传播个案分析 |
第七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精品与特色科技期刊建设 |
7.1 全国精品与特色期刊与教育部名刊建设的背景 |
7.2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分析 |
7.2.1 地域分布 |
7.2.2 学科分布 |
7.2.3 主管单位 |
7.2.4 主办高校层次 |
7.2.5 刊期分布 |
7.2.6 语种分布 |
7.2.7 获奖频次 |
7.2.8 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的显性特征 |
7.3 第五届高校精品科技期刊评比办法的调整 |
7.4 第一届至第五届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分析 |
第八章 21世纪高校科技期刊发展趋势——国际影响力提升 |
8.1 国家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背景 |
8.2 SCI对中国的影响 |
8.2.1 SCI引入中国的最初愿景 |
8.2.2 SCI泛化导致的学术畸形 |
8.2.3 唯SCI论的评价体系对中国科技期刊与民族自主创新的冲击与伤害 |
8.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与现状 |
8.3.1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概况 |
8.3.2 SCI收录的我国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统计 |
8.3.3 高校英文科技期刊的现状与预期发展路径 |
8.4 国家六部委“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的高校英文科技期刊个案研究 |
8.4.1 《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 |
8.4.2 《纳米研究》(Nano Research) |
8.4.3 《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 |
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演化轨迹 |
二、高校科技期刊的重要历史功能 |
三、SCI热与民族自主创新战略的矛盾 |
四、高校科技期刊的转型之路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 |
目录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岩土材料结构问题研究现状 |
1.2.1 实验研究及分析技术 |
1.2.2 岩土结构性定量描述 |
1.2.3 岩土结构模型理论研究 |
1.3 理论分析与问题的讨论 |
1.3.1 岩土结构性研究中的一些理论认识问题 |
1.3.2 几个具体问题的讨论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1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1 主要创新点 |
1.5.2 岩土的结构性研究所带来的启示 |
2 岩土材料结构理论概要 |
2.1 岩土材料的特征 |
2.1.1 岩土材料的颗粒特征 |
2.1.2 岩土材料的结构特征 |
2.1.3 岩土材料的力学效应特征 |
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及相关内容 |
2.2.1 建立岩土材料结构模型考虑的因素 |
2.2.2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基本假定 |
2.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体系 |
2.3 岩土材料结构模型分析理论主要思想和内容 |
2.4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的分析理论与方法讨论 |
2.4.1 统一理论与多尺度思想 |
2.4.2 基于岩土材料结构模型理论分析的方法和流程 |
3 岩土材料的颗粒形态研究 |
3.1 颗粒的几何形态参数及其描述 |
3.1.1 影响颗粒形态的主要参数 |
3.1.2 颗粒形态的描述模型 |
3.1.3 平面与特殊曲面构成的多面体颗粒 |
3.1.4 多面体颗粒的特性参数 |
3.2 岩石结构面及颗粒模拟生成模型 |
3.2.1 结构面及节理方法分组及统计 |
3.2.2 模拟结构面及颗粒的生成方法 |
3.2.3 颗粒生成的模拟程序 |
3.3 颗粒搬运生成及生长型模型 |
3.3.1 搬运的类型及特点 |
3.3.2 搬运颗粒生成理论及模型 |
3.3.3 生长型颗粒模型 |
4 岩土材料颗粒间连接关系及性能研究 |
4.1 颗粒形态及接触类型 |
4.1.1 颗粒的简化形态 |
4.1.2 颗粒间的接触类型 |
4.1.3 颗粒间作用力模型 |
4.2 颗粒接触类型及弹性域模型 |
4.2.1 颗粒接触作用力类型及模型 |
4.2.2 弹性域模型及其假定 |
4.2.3 颗粒接触面上弹性域的确定 |
4.3 小接触面颗粒接触的刚度计算 |
4.3.1 二维直面颗粒连接 |
4.3.2 抛物曲面颗粒连接 |
4.4 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特性分析 |
4.4.1 颗粒连接参数对连接性能的影响 |
4.4.2 颗粒连接性能对颗粒堆集系统性能的影响 |
4.5 水对颗粒连接性能的影响 |
4.5.1 岩土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 |
4.5.2 粘土颗粒及水的作用 |
4.5.3 粗颗粒土的毛细作用模型 |
5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几何拓朴关系及其描述 |
5.1 结构网络模型基本假定 |
5.2 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
5.2.1 节点 |
5.2.2 连接(边) |
5.2.3 网络 |
5.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相关统计参数 |
5.3.1 节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
5.3.2 连接(边)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
5.3.3 网络形态参数的统计与分布 |
5.4 特殊类型岩土材料结构网络模型的描述 |
5.4.1 规则结构网络模型 |
5.4.2 简单分形结构网络模型 |
6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方法 |
6.1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条件和内容 |
6.1.1 岩土材料的弹性与塑性 |
6.1.2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前提与条件 |
6.1.3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主要内容 |
6.1.4 岩土材料结构静态分析的基本假定 |
6.2 颗粒连接分析 |
6.2.1 颗粒连接的简化模型 |
6.2.2 颗粒连接的影响域(Voronoi) |
6.2.3 颗粒连接影响域上的宏观等效参数 |
6.3 颗粒链与力链分析 |
6.3.1 颗粒链类型及影响因素 |
6.3.2 颗粒链的静态受力分析 |
6.3.3 颗粒链的稳定性分析 |
6.4 统计域分析理论 |
6.4.1 统计域的概念基础 |
6.4.2 均匀化思想和等效参数 |
6.4.3 统计域上的分析理论与方法 |
7 静态组构独立分布连接型颗粒材料本构模型 |
7.1 模型思路及基本假定 |
7.1.1 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 |
7.1.2 基本假定 |
7.2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均匀化 |
7.2.1 统计域上的能量等效 |
7.2.2 颗粒连接体的变形能 |
7.3 统计域上的本构模型 |
7.3.1 统计域上的宏观位移及应变能 |
7.3.2 连接体的端部位移及统计域上应变能的表达 |
7.3.3 统计域的等效本构关系 |
7.4 本构模型的若干问题讨论 |
7.4.1 各项参数所具有的意义 |
7.4.2 对影响参数进一步分析 |
7.4.3 分析的结论 |
8 引入形参数的颗粒系统的均匀化理论 |
8.1 形参数均匀化方法 |
8.1.1 形参数的基本概念 |
8.1.2 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
8.1.3 考虑形参数影响的岩土材料本构关系 |
8.2 常见类型位移模式和结构的形参数 |
8.2.1 线性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
8.2.2 二次曲线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
8.2.3 串联结构位移模式的形参数 |
8.2.4 简单分形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分析 |
8.3 一般结构形参数的确定方法探索 |
8.3.1 一般结构位移模式的表述和已知位移的结构形参数 |
8.3.2 受力分布法确定结构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
8.3.3 刚度比近似方法确定位移模式和形参数 |
8.4 形参数意义及特点 |
8.4.1 形参数与形函数的关系 |
8.4.2 形参数的不确定性 |
8.4.3 形参数的实用性确定方法讨论 |
9 稳定土体结构刚度等元胞正交模型 |
9.1 模型的基本假定和孔的描述 |
9.1.1 基本假定 |
9.1.2 孔的描述 |
9.2 基于等元胞正交模型的土体性能分析 |
9.2.1 孔占据的连接体数量的计算 |
9.2.2 统计域各方向上连接体数计算 |
9.2.3 结构连接体等刚度条件下本构关系 |
9.3 带孔结构的性能分析 |
9.3.1 带孔结构的折减系数分析法 |
9.3.2 孔的分布及特征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
9.4 模型分析结果的推广 |
10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理论概述 |
10.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
10.1.1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的概念 |
10.1.2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 |
10.2 岩土材料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
10.2.1 颗粒连接体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分析 |
10.2.2 结构破坏形式及其特征 |
10.2.3 宏观弹塑性变形特点与微观结构破坏的关系 |
10.3 岩土材料强度模型及其特点 |
10.3.1 初始强度模型 |
10.3.2 完全破坏强度模型 |
10.3.3 考虑统计域结构形态影响的强度模型 |
10.3.4 以度分布为基础的能量强度模型 |
11 岩土材料结构临界强度模型理论 |
11.1 土体简单颗粒结构强度模型 |
11.1.1 模型基本假定 |
11.1.2 颗粒间的连接强度 |
11.1.3 颗粒连接的应力强度 |
11.2 统计域上的结构强度 |
11.2.1 统计域结构强度的表达 |
11.2.2 统计域结构强度模式的讨论 |
11.2.3 应力梯度与强度 |
11.2.4 连接结构形态对强度的影响 |
11.3 一些问题的思考 |
11.3.1 岩土材料结构性参数和颗粒大量性的解决思路 |
11.3.2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空间特征的分析 |
11.3.3 岩土材料结构强度模型分析的几点结论 |
12 土体颗粒链强度模型 |
12.1 颗粒链强度模型 |
12.1.1 基本假定 |
12.1.2 颗粒链刚度分析 |
12.1.3 颗粒链的刚度比较和选取方法 |
12.1.4 颗粒链强度 |
12.2 摩擦型颗粒链强度分析 |
12.3 基于颗粒稳定链的土体强度理论 |
12.3.1 稳定链土体强度理论要点 |
12.3.2 稳定链参数影响分析 |
12.4 颗粒链强度理论的工程应用思考及其结论 |
12.4.1 隧道开挖中的拱及孔洞问题分析 |
12.4.2 颗粒链强度理论分析的若干结论 |
13 分形结构土体强度理论 |
13.1 分形结构的特点及其描述 |
13.1.1 土体分形的特点 |
13.1.2 土体分形结构体的描述 |
13.1.3 多重分形结构 |
13.2 分形结构的强度分析 |
13.2.1 连接点强度的连续化处理方法 |
13.2.2 连接点应力强度的计算 |
13.2.3 分形结构的应力强度 |
13.2.4 应力强度影响因素的讨论 |
13.3 分形土体结构强度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
13.3.1 孔隙尺度分布与分形结构强度 |
13.3.2 土体强度与尺度相关性 |
13.3.3 土体结构的重整化方法与包络强度 |
1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基础 |
14.1 岩土材料的结构动态变化特征 |
14.1.1 岩土材料的宏观动态变化特征 |
14.1.2 岩土材料颗粒的动态变化特征 |
14.1.3 岩土材料结构网络的动态变化特征 |
14.2 岩土材料动态分析的概念 |
14.2.1 颗粒的状态及连接分布状态的概念 |
14.2.2 网络结构的动态演化与变形分析 |
14.2.3 岩土材料中的结构屈服概念 |
14.3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原理及方法 |
14.3.1 最复杂原理 |
14.3.2 最大孔原理 |
14.3.3 恒扰动原理 |
14.3.4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方法 |
15 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马尔科夫模型 |
15.1 基本假定和相关解释 |
15.1.1 基本假定 |
15.1.2 相关解释 |
15.2 结构演化模型 |
15.2.1 结构连接模态的定义 |
15.2.2 结构连接模态的离散化 |
15.2.3 结构状态演化递推模型 |
15.3 传递概率矩阵 |
15.3.1 传递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思路 |
15.3.2 概率矩阵参数的确定方法 |
15.3.3 传递概率矩阵的特性分析 |
15.4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及本构关系 |
15.4.1 结构演化的状态统计量 |
15.4.2 考虑岩土材料结构性的动态本构关系 |
15.4.3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岩土材料结构动态分析的程序 |
16 岩土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 |
16.1 材料结构状态及状态可达网络 |
16.1.1 材料结构状态的定义和分类 |
16.1.2 材料结构状态可达网络的概念和类型 |
16.1.3 材料结构可达状态网络的分析 |
16.2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及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
16.2.1 考虑结构性材料弹塑性概念 |
16.2.2 岩土材料结构状态的演化特征 |
16.2.3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概念 |
16.3 基于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本构关系模型 |
16.3.1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基本假定 |
16.3.2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表达式 |
16.3.3 全本构关系模型的一些特例分析 |
16.4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讨论 |
16.4.1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特点 |
16.4.2 材料结构全状态函数的构建 |
16.4.3 材料结构全状态理论的意义与发展 |
17 结论 |
17.1 主要相关概念的总结和结论 |
17.2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索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环境激励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振动信号降噪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小波变换的降噪方法 |
1.2.2 基于 EMD 的降噪方法 |
1.2.3 基于 ICA 的降噪方法 |
1.2.4 基于 SVD 的降噪方法 |
1.2.5 现在有研究中的不足 |
1.3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现状 |
1.3.1 频域识别方法 |
1.3.2 时域识别方法 |
1.3.3 时频联合分析法 |
1.3.4 现有研究中的不足 |
1.4 真实模态与虚假模态的分离 |
1.5 环境因素对模态参数的影响 |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 GA-SVD 的信号降噪方法 |
2.1 引言 |
2.2 工程常见的噪声种类及特点 |
2.3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信号降噪原理 |
2.3.1 奇异值分解的数学原理 |
2.3.2 降噪处理步骤 |
2.4 奇异值分解降噪方法研究 |
2.4.1 无噪声光滑信号和噪声信号的奇异值分布特性 |
2.4.2 奇异值分布与噪声强度的关系 |
2.4.3 吸引子轨道矩阵维数的选取 |
2.4.4 重构阶次的确定 |
2.5 基于 GA-SVD 的自适应降噪方法 |
2.5.1 遗传算法介绍 |
2.5.2 算法流程 |
2.5.3 仿真信号 1 |
2.5.4 仿真信号 2 |
2.5.5 实测振动信号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NEXT/ERA 的多参考点稳定图算法 |
3.1 引言 |
3.2 多自由度系统的模态分析理论 |
3.2.1 无阻尼系统的模态分析 |
3.2.2 比例阻尼系统的模态分析 |
3.2.3 非比例阻尼系统的模态分析 |
3.3 NEXT/ERA 模态参数识别方法 |
3.3.1 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
3.3.2 实现与最小实现 |
3.3.3 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 |
3.3.4 自然激励技术(NExT) |
3.4 NEXT/ERA 中关键参数的选取 |
3.4.1 NExT 中的关键参数 |
3.4.2 Hankel 矩阵的维数 |
3.5 模态精度判别指标 |
3.5.1 MPC |
3.5.2 MAC 及 EMAC |
3.5.3 CMI |
3.5.4 CMI_O |
3.5.5 数值算例 |
3.6 系统阶次的确定与真假模态的分离 |
3.6.1 传统的稳定图方法 |
3.6.2 多参考点稳定图算法(M-NExT/ERA) |
3.6.3 数值算例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IDP 模态分析工具箱的开发与工程应用 |
4.1 引言 |
4.2 MIDP 工具箱的编制及功能介绍 |
4.2.1 数据载入 |
4.2.2 数据预处理 |
4.2.3 模态参数识别 |
4.2.4 结果后处理 |
4.3 瑞士 Z24 桥的模态测试数据分析 |
4.3.1 Z24 桥简介 |
4.3.2 测试数据说明 |
4.3.3 参数识别过程 |
4.3.4 模态参数识别结果 |
4.4 崖门大桥模态参数与索力识别 |
4.4.1 崖门大桥简介 |
4.4.2 崖门大桥有限元模型 |
4.4.3 模态现场测试 |
4.4.4 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及分析 |
4.4.5 索力测试与识别 |
4.5 杜坑特大桥的模态测试与分析 |
4.5.1 杜坑特大桥简介 |
4.5.2 杜坑特大桥有限元模型 |
4.5.3 模态现场测试 |
4.5.4 模态参数识别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因素影响下高耸结构模态参数的变异性分析 |
5.1 引言 |
5.2 GNTVT BENCHMARK 简介 |
5.3 基于输出响应的模态参数识别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数据说明及预处理 |
5.3.2 模态参数识别结果 |
5.3.3 环境因素对模态参数的影响分析 |
5.4 GNTVT 有限元模型的建模过程及模态特性 |
5.5 基于遗传算法的 GNTVT 有限元模型参数修正 |
5.5.1 灵敏度分析及待修正参数的选择 |
5.5.2 有限元模型修正过程及结果 |
5.6 模态频率的温度影响机理 |
5.6.1 温度—弹模影响效应 |
5.6.2 温度—结构内力影响效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境因素与模态频率间的 NLPCA-SVR 模型 |
6.1 引言 |
6.2 主成分分析方法 |
6.2.1 线性主成分分析(PCA) |
6.2.2 非线性主成分分析(NLPCA) |
6.3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基本理论 |
6.3.1 支持向量回归(SVR)模型 |
6.3.2 核函数的选择 |
6.3.3 SVR 模型超参数的选择 |
6.4 环境因素与模态频率之间的 SVR 模型 |
6.4.1 NLPCA-SVR 模型 |
6.4.2 OrininalData-SVR 模型 |
6.4.3 两种模型的优化结果比较 |
6.5 NLPCA-SVR 模型拟合、预测性能分析与检验 |
6.5.1 拟合与预测性能分析 |
6.5.2 假设检验 |
6.5.3 残差的概率密度分布 |
6.6 消除环境因素影响后的模态频率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实验力学》2003年(第18卷)作者索引(论文参考文献)
- [1]有砟铁路道床动力特性的离散元并行计算及试验研究[D]. 李勇俊.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图像散斑相关技术的纤维沥青混凝土抗裂性分析[D]. 王红雨.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8)
- [3]飞机结构疲劳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D]. 郑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基于OFDR的分布式光纤应变解调方法研究[D]. 锁刘佳.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6)
- [5]基于声发射的金属材料疲劳微损伤累计量化描述和分析[D]. 贾中汇.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7)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建国后我国物理科普图书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演变研究[D]. 唐颖捷. 西南大学, 2018(02)
- [8]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期刊的变迁与发展[D]. 刘小燕. 西北大学, 2016(04)
- [9]岩土材料结构性问题研究[D]. 卫振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12(05)
- [10]基于环境激励的大型土木工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 叶锡均. 华南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