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绿苗叶色标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和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黄绿苗叶色标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和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一、黄绿苗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1](2021)在《遮光对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结构和发育的重要材料。本研究旨在探明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1-1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特性,为进一步解析叶色突变的机制机理奠定基础。【方法】本试验以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遮光处理,设置4种不同光照强度水平:(不遮光,A)、(轻度遮光,B)、(中度遮光,C)、(深度遮光,D)。测定和分析不同光照强度对突变体的生长性状、叶绿素含量、抗氧化能力、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1.B处理下突变体的生长最好,表现为株高、茎粗和单株干、鲜重、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A处理和D处理下突变体的生长受抑明显。野生型在A处理下生长最好,且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呈现显着下降的趋势。2.B处理下突变体的抗氧化能力最强,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表现为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及O2.-产生速率均显着低于其它处理,POD(过氧化物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AT(过氧化氢酶)和APX(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突变体在A处理下的抗氧化能力最弱,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最高。3.B处理下突变体的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转运能力最高,表现为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片淀粉含量显着高于C和D处理,光饱和点(LSP)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突变体在D处理下的的LSP最低,表明突变体在深度遮光下光能利用效率低,光抑制显着;A处理下野生型的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值最低,表明野生型在未遮光下对光利用效率最高,有机物质的消耗能力最低。4.从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来看,B处理下突变体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PSII反应中心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PIabs)值均显着高于其它3个处理。而突变体在PSII反应中心耗散的能量(DIo/RC),PSII反应中心捕获的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O/RC),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o),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o/CSo),单位面积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ETo/CSo)的值在C和D处理间没有显着差异。说明突变体在轻度遮光下(B处理)能优化PSII反应中心的能量分配、并提高PSII反应中心活性和电子传递能力。【结论】突变体在轻度遮光下(B处理)下叶绿素含量较高,活性氧积累少,膜脂过氧化程度和质膜损伤小,PSII反应中心活性和电子传递能力高,因此有利于突变体植株的生长。而在不遮光(A处理)下,突变体的PSII受体侧遭到破坏、电子传递受阻,导致强光下捕获的过剩光能不能被有效利用,诱导活性氧积累,引起氧化损伤,生长受到抑制。

陈能刚[2](2018)在《水稻黄化转绿突变基因gry340的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文中提出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绿体的发育与光合色素合成和光合作用有密切相关。水稻是单子叶模式植物,在水稻中叶色突变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因此水稻叶色突变材料是研究单子叶植物中光合色素合成与降解、叶绿体的发育以及结构功能、光合作用以及光形态建成的理想材料。本研究利用EMS(ethyl methane sulfonate)诱变粳稻品种日本晴获得的黄化转绿突变体gry340,并对gry340突变体进行了表型特征调查,光合色素的测定,以及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然后对该突变体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图位克隆、亚细胞定位、转基因互补验证等分析;最后利用qRT-PCR等技术进一步探讨了gry340突变基因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水稻gry340突变体在3叶期以前呈现黄化表型,以后随着植株生长发育逐渐转绿,到9叶期基本恢复到野生型的正常绿叶表型。gry340突变体的抽穗期延迟约9天,成熟后它的株高、单株有效穗、每穗粒数、穗长、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比野生型减少10.9%、15.2%、25.1%、7.8%、21.7%和7.0%。不同发育时期的光合色素测定结果显示,gry340突变体在3叶期的Chl a、Chl b、Chls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较野生型减少了67.6%、83.3%、71.7%和52.1%。随着植株的生长,gry340突变体的Chl a、Chl b、Chls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迅速增加,到9叶期和孕穗期时Chl a、Chl b、Chls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野生型的差异不显着。在23℃和30℃下gry340突变体幼苗均表现为黄化表型,其Chl a、Chl b、Chls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与野生型相比均显着减少。上述表明gry340突变体中光合色素的变化是引起gry340突变体黄化转绿表型的直接原因,该突变体是一个对温度不敏感的叶色突变体。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gry340突变体在3叶期叶绿体数量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的差异,但是突变体中的叶绿体内呈现出丝状的类囊体结构,没有明显的基粒垛叠,显示叶绿体明显发育不良。此外,在gry340突变体中线粒体的形态不正常,呈现出明显的空泡状结构,说明线粒体发育也受到明显的抑制。在gry340突变体转绿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发育恢复正常。遗传分析表明该黄化转绿突变性状是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以gry340突变体与籼稻品种“明恢63”杂交得到的F2作为定位群体,将gry340突变体精细定位于水稻第一染色体长臂上的InDel标记C4和C5之间的84 kb区域,该区域含有16个预测基因。候选基因测序结果显示,gry340突变体中LOCOs01g58790基因的DNA序列在2554位(对应的CDS在575位)由胞嘧啶(C)突变为胸腺嘧啶(T),从而造成所编码的蛋白在第192个氨基酸发生突变,即GCT(丙氨酸ala)突变成GTT(缬氨酸Val)。该基因预测编码GHMP激酶家族的IspE(4-二磷酸胞苷-2-C-甲基-D赤藓糖醇激酶)。因此将该基因确定为导致gry340黄化转绿突变表型的候选基因,命名为OsIspE。OsIspE在水稻中是单拷贝基因,DNA和cDNA全长分别为4834 bp和1206 bp,编码分子量约为43.8 kDa的蛋白质。水稻OsIspE与单子叶植物大麦、玉米和高粱的同源蛋白有更近的进化关系。亚细胞定位实验说明OsIspE蛋白定位于水稻细胞的叶绿体上。利用野生型中OsIspE基因的全长CDS构建表达载体pCAMBIA2300-OsIspE,进行了转基因互补实验证。结果显示,转基因株系在幼苗期呈现出正常绿色表型,其光合色素含量已经恢复到野生型亲本的水平,表明野生型IspE基因互补了gry340突变体表型,说明该突变体表型是由OsIspE单碱基突变引起的。qRT-PCR定量分析显示,OsIspE基因属于组成型表达,在苗期的根和叶,以及孕穗期的根、茎、叶、叶鞘和幼穗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苗期,叶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孕穗期,叶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叶鞘,而在根中的相对表达量最低。野生型亲本的IspE基因表达随着生长发育显着增加,在9叶期达到峰值,在孕穗期只下降大约一半;同时,gry340突变体中ispE的表达量随着生长发育也显着增加,在9叶期和孕穗期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利用gry340突变体与OsIspF基因突变体505ys进行杂交,获得F2分离群体。在F2中纯合的ispE ispF双突变体呈现黄化致死表型,说明来自细胞质MVA途径的类异戊二烯前体物质也不能有效补偿叶绿体中MEP途径的缺陷。为分析该双突变体与野生型亲本日本晴的基因表达差异,利用qRT-PCR检测了30个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7个MEP途径基因、6个MVA途径基因、8个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及9个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电子传递复合体基因。结果显示,在21个MEP、MVA途径基因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中,仅psbA基因的表达量保持不变,ispE、HMGR1、HMGR2和psbP基因显着上调,其它16个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在9个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电子传递复合体基因中,只有cox2和atp8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下调,其它7个基因的表达量显着上调。同时,我们也检测了上述30个基因在gry340突变体中的表达情况,获得了与ispE ispF双突变体相似的结果,只有ispE、MPDC1、psbP、cox2和apt8等5个基因不同。结果表明,水稻MEP途径基因的功能缺陷影响了MEP途径中其它基因、MVA途径基因、光合作用基因以及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暗示突变受损的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反馈调节信号可能会影响上述基因的表达。

高永钢[3](2017)在《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文中指出在传统的玉米杂交种生产中,人工去雄不仅加大了制种成本、不能保证去雄的及时性与彻底性,也很容易出现混杂,使得杂交种子质量降低、杂种优势的发挥受限。植物的细胞核雄性不育受核基因控制,不育性彻底稳定,受环境影响小,在玉米杂交种配制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课题研究所用材料为玉米雄性核不育突变体,通过前期研究发现受MS22基因调控作用并表现为隐性核不育。由于目前未对MS22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系统明确的研究,未阐明MS22基因导致的败育机制。为此本研究将开展如下实验:对该突变体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育性鉴定研究;MS22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比较ms22突变体(ms/ms)与正常可育株(MS/ms)的基因序列差异,确定MS22突变位点;在不同生育阶段研究MS22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不同外源激素诱导及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研究MS22的表达特性。通过研究我们得到以下实验研究结果:(1)通过研究表明该突变体是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杂交后代F2出现3:1的分离,回交后代出现1:1的分离。不育株与可育株在农艺性状方面没有出现明显差异。突变体与可育株间差异主要出现在雄花絮的小花及花药育,不育株雄花絮紧闭、不能正常散粉,小花内花药空瘪瘦小、无花粉粒,为无花粉型完全败育突变体。(2)通过对MS22生物信息学分析,该基因属于谷氧还蛋白家族(glutaredoxin,GRX),位于玉米7号染色体短臂。MS22具有谷氧还蛋白家族特殊结构域,参与植物厌氧胁迫反应及其他代谢反应的调控响应。(3)通过PCR扩增,获得包含MS22序列在内共1523bp长度的序列。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在900bp-1300bp处,不育株的PCR扩增序列与可育株扩增序列间存在62个碱基缺失。这一区段的缺失导致该基因的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对与该基因相近的其它基因互做具有干扰作用,进而导致在生殖发育时期某些细胞学进程的中断而表现出雄性不育现象。(4)在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V3-V10),研究MS22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MS22在V3时期的根中的表达量较高,V3-V6时期茎尖、叶片中MS22表达量较高。MS22在玉米的茎中的表达量较其他器官低。V7-V10时期叶片、节间、花丝中MS22的表达较低。V7-V10阶段,MS22在雄花与雌穗中的表达量较高。(5)喷施不同植物激素诱导MS22表达,我们发现不同激素具有对MS22的上调表达诱导效应,通过分析发现,诱导表达作用大小依次为:SA、MeJA、ZT、2,4-D、ACC、GA、ABA。(6)盐胁迫、低温、机械损伤及高温处理后,MS22对盐胁迫下诱导最敏感,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处理。其次在45℃高温胁迫下MS22的也出现较高的表达水平。说明MS22基因对高盐及高温的胁迫诱导较为敏感。这说明MS22是一类参与胁迫诱导应激反应的蛋白,可能在植物抵御不良环境条件方面与其它基因共同协调起到信号传递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ms22不育株与可育株在营养生长阶段表型没有较为明显差异。通过PCR扩增,获得1523bp长度的序列。通过测序及序列比对发现,不育株较可育株缺失62个碱基,这一区段的缺失是该突变体表现为不育的关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MS22是一类在植物中参与光合代谢、厌氧反应过程及逆境胁迫响应的作用。植物激素如水杨酸、赤霉素、茉莉酸甲酯等对植物在逆境防御及育性调节等方面都有一定作用,玉米MS22受到这些激素的诱导表达明显上升。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认为玉米MS22基因在逆境响应、物质代谢调控、育性调节等方面具有多重的生物学功能。

杨冲,姜鹏,魏新燕,轩淑欣[4](2016)在《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叶色黄化是叶色突变的一种重要类型突变,是研究植物光合系统、叶绿体结构、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等的重要材料,对育种工作有重要应用价值。该文综述了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体的来源、突变发生的生理机制、遗传机制、分子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旨在为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宋丰顺,倪大虎,倪金龙,李莉,杨剑波[5](2016)在《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文中研究指明建立准确、快速、经济的检测方法监控杂交水稻纯度对于保障我国水稻安全生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杂交水稻纯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总体来讲,我国杂交水稻纯度鉴定方法的发展趋势是由鉴定周期长向鉴定周期短,由鉴定程序复杂向简单,由成本高向成本低的方向发展。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的特点,认为DNA分子标记技术和设计育种鉴定方法有较大发展空间,能满足准确、快速、经济的要求;实时荧光PCR技术具有美好的前景。

符明金[6](2016)在《水稻叶色黄化突变体Huang S特征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定位》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本试验以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对照材料,研究水稻叶色黄化突变体Huang S的光合色素含量变化、异交性能、配合力及叶色遗传机理,并对其叶色突变基因进行定位,为后期的基因克隆及应用奠定好的基础。初步结果如下:(1)与广占63-4S相比,Huang S整个生育期叶色均表现为黄化,分蘖略强;Huang S各个时期叶绿素含量差异显着或极显着,分蘖期之前,叶绿素含量降至最低值;分蘖盛期,叶绿素含量有所提高,与对照相比,叶绿素含量显着差异。(2)不同播期花粉镜检结果表明,Huang S与广占63-4S的育性及其转育大体相同,在不育温度范围内时,两者花粉都为典败型,少量圆败,无染败,套袋自交不结实;在转育气温条件下,花期镜检有正常花粉出现,且套袋自交结实差异不显着。(3)Huang S等5个两系不育系产量因素一般配合力分析,株高:T175S>隆科638S>Huang S>广占63-4S>晶4115S;播始历期:隆科638S>晶4115S>Huang S>T175S>广占63-4S;穗长:Huang S>晶4115S>广占63-4S>T175S>隆科638S;有效穗:隆科638S>广占63-4S>Huang S>T175S>晶4115S;实粒数:T175S>Huang S>晶4115S>广占63-4S>隆科638S;结实率:晶4115S>Huang S>隆科638S>广占63-4S>T175S;千粒重:Huang S>隆科638S>广占63-4S>T175S>晶4115S;单株产量:Huang S>广占63-4S隆科638S>T175S晶4115S。杂交组合间,Huang S/昌恢861、晶4115S/昌恢871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均表现好。与广占63-4S为对照,Huang S构成产量因素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明显;选择性状互补的恢复系,可以配组得到较好的杂交组合。(4)对突变体Huang S的叶色黄化遗传性状研究,与突变体Huang S配组杂交组合F1及自交F2群体叶色表型可知,F1叶色都表现为正常绿色,F2群体出现叶色分离,其叶色黄化:绿叶比为1:3,表明Huang S叶色突变基因是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构建Huang S/9311 F2群体用于突变体HUANG S基因定位,用SSR标记方法把叶色突变基因HUANG S定位在2号染色体的标记ab19-1与B2-4之间,其遗传距离于两者分别是1.0cM与4.6cM。

马志虎,孙国胜,孙春青,毛忠良,王建华,张昌伟,潘跃平[7](2013)在《蔬菜芽黄突变体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植物芽黄突变体是在幼苗或生长点前期黄化,随着植物生长而转绿的一种叶色突变,对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叶色突变机理以及遗传育种等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蔬菜芽黄突变体在蔬菜育种上简化良种的繁育过程和提高种子纯度上有着重要作用。综述了蔬菜芽黄突变体的来源、产生原因、遗传规律以及芽黄突变体叶绿体超微结构、叶绿素、光合特性等研究进展,介绍了至今在蔬菜上发现的芽黄突变体以及蔬菜芽黄突变体的应用价值,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以后蔬菜芽黄突变体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王小波[8](2013)在《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白S的特征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种植水稻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水稻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种子纯度是制约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提高种子纯度就成为了一个很重要且有意义的课题。叶色标记的发展给提高种子纯度提供了一条既简便又直观的途径。本研究以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广占63-4S为对照,对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白S的叶色及叶绿素含量变化、农艺性状、杂种优势、遗传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叶色突变基因进行了定位,旨在为后期的克隆及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白S在前2叶期,叶片除叶尖外完全白化;当第3叶抽出时,第2叶逐渐恢复绿色;4叶期时,第2叶基本恢复绿色,叶片呈现白绿相间颜色,第1叶直至衰亡仍为白色。后期白S生长的叶片均为白绿相间叶片,颜色较广占63-4S淡。(2)通过用叶绿素仪检测各时期白S与广占63-4S的叶绿素含量,白S在前2叶期时叶绿素含量达到最低,明显低于广占63-4S。3叶期后,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直到齐穗期,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但仍比广占63-4S低,两者叶绿素含量的差距相对减少。(3)镜检结果显示,白S与广占63-4S的育性转换情况基本一致,在不育温度范围内时,两者花粉均为败育型,自交结实率为0;在低于育性转换临界温度后,两者都出现了正常花粉,同时两者的自交结实率随着温度下降也有所上升。两个不育系在育性及自交结实率方面没有显着性差异。(4)通过白S与7个水稻恢复系的杂交结果显示,7个杂交组合的F1代均为正常绿色苗,F2代群体中,正常绿苗:白化转绿苗的分离比为3:1,说明白S的突变基因是由单隐性核基因控制的。通过SSR标记的方法,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1号染色体的标记abl43与RM3285之间,与两者遗传距离分别是0.11cM与2.17cM。

黄炜[9](2012)在《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创制及其不育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世界上主要的常异花授粉蔬菜作物之一,在熟性、产量、品质及抗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目前我国辣椒杂交种已在生产上占据主要地位,大面积主推品种都是品种间或自交系间一代杂交种。这类杂交种子在生产上虽然增产潜力很大,但其制种时必须人工去雄,成本较高,而且由于辣椒生殖器官同花同位,种子纯度很难保证。目前国内外已将辣椒雄性不育成功应用在辣椒杂种优势育种及杂种一代种子生产之中,对于解决人工去雄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子纯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辣椒雄性不育应用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雄性不育源匮乏或其农艺性状难以改良,已选育的不育系母本遗传背景大多数基本一致,这些都不利于辣椒杂种优势的进一步充分发挥利用。本研究针对这一辣椒育种中出现的瓶颈,自2002年以来利用远缘杂交结合人工诱变技术创制了MS4辣椒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在明确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选育出HW58AB雄性不育两用系,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细胞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探索该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不育机理,为进一步更好地利用这一新不育源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辣椒3个栽培种C. annuum、C. chinense、C. peruvianum远缘杂交结合人工诱变技术创制的MS4不育株花药干瘪皱缩,花粉量极少甚至无花粉,花粉无生活力,雌蕊具有正常的发育和异交授粉受精能力,不育性状典型,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利用价值。通过对MS4株系内成对兄妹交和父本自交,结果表明若F1代植株为全可育,F2代群体中可育与不育性状分离符合3:1分离比例;若F1代植株育性发生分离,则不育与可育性状分离符合1:1分离比例。因此认为该不育源不育基因对可育基因为隐性,且仅受单基因控制。通过MS4株系中不育株与6个高世代自交系间成对杂交、自交及测交结果分析表明:F1代表现均为全可育,未在供试自交系中发现保持系。因此MS4株系中出现的不育性状为细胞核单基因控制的隐性质量性状。2.采用株系内固定单株进行成对兄妹交,同时结合主要农艺性状选择,经多代选育获得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HW58AB。该两用系雄性不育性状典型,花粉败育彻底,不育度高,育性受环境影响较小,不育性状稳定,果实圆锥形,抗辣椒疫病。本研究还利用二环系法将其不育性状转育至甜椒自交系CK15中,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辣椒雄性不育机理及杂种优势利用奠定育种材料基础。3.利用石蜡切片和电镜技术对小孢子细胞学观察表明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HW58AB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末期,即四分体形成之前,部分绒毡层细胞过度膨大,液泡化现象严重,导致在药室内腔挤压小孢子母细胞破裂解体。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细胞液泡化加剧膨大侵占了小孢子母细胞空间,不育株小孢子母细胞受绒毡层严重挤压解体自溶,并与绒毡层粘连在一起形成深着色带。不育株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完成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的四分体。4.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不育株和可育株花蕾在小孢子不同发育时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激素平衡关系。结果表明:两用系中不育株花蕾组织中IAA、ZRs、GA3含量在小孢子发育的大部分时期均低于可育株,而不育株花蕾中ABA含量在小孢子发育各个时期均显着高于可育株。不育株花蕾ZRs/GA3均高于可育株,而IAA/ABA、ZRs/ABA、GA3/ABA均低于可育株,这说明辣椒花蕾发育过程中不育系中的内源激素的平衡关系发生了变化,ABA与IAA之间存在着相互拮抗的作用,IAA、ZRs及GA3供给失调导致雄性不育。5.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了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HW58AB不育株和可育株蕾期基因表达差异,共获得了93条阳性差异表达片段。经序列比对发现这些差异片段分别属于细胞壁合成及跨膜运输、电子传递与能量调控、防卫与胁迫反应、细胞周期、生理生化代谢、核酸代谢、信号传导、转录调控、未知或假定蛋白等,其中53条TDFs无同源基因功能或为假定蛋白,可能为新基因。在37条育性表达差异的TDFs中,27条在可育株花蕾中特异表达,其余10条在不育株花蕾中特异表达,不育株特有的差异片段数明显少于可育株,这可能是由于某些基因的沉默或特异表达导致不育株小孢子在发育途中败育,而可育株小孢子继续正常发育。6.通过半定量RT-PCR技术对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有代表性的差异片段时空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与果胶裂解酶基因、酰基辅酶A合成酶、精氨酸脱羧酶基因高度同源的差异片段在可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或表达量很高,而与过氧化物酶基因、脯氨酸氧化脱氢酶基因高度同源的差异片段在不育株花蕾发育过程中特异表达或表达量很高。结合两用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蕾期IAA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分析,说明不育株小孢子败育与胞间连丝或胞质通道形成受阻,多胺等信号物质合成不足,过氧化物酶过量表达引起的IAA亏缺,以及脯氨酸大量降解引起的细胞膜系统完整性受到破坏密切相关。

葛菊芬[10](2010)在《新椒10号辣椒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新疆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之一。目前全疆辣椒种植面积已达到3.67万hm2,且有加速发展之势。多年来新疆辣椒主栽品种一直以当地农家品种为主,品种退化严重,且不适合设施栽培。国内推广面积较大的中椒系列、湘研系列等优良辣椒品种因品质风味不符合当地的消费习惯而推广不开。为生产所需,有必要进行符合本地消费习惯的辣椒品种选育。本研究旨在辣椒新品种选育的基础上,通过良种繁育技术、种子纯度鉴定技术和栽培技术等配套技术的建立,为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保障。主要结果如下:1、以早熟优质的羊角椒自交系93-140为母本,生长势强,坐果性好,耐热抗病的优良牛角椒自交系99-141为父本,采用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选育出辣椒新品种新椒10号。该品种长势强,枝叶茂盛,主侧枝结果能力均较强。第一花节位9~12叶节。果实为长牛角形,纵径36.2 cm,肩横径3.7 cm,肉厚2.6mm,2~3心室。青果翠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外观具有上部略有皱褶,果尖略有弯勾的特点。平均单果重76g,最大单果重可达85g以上,胎座中等,单株结果数28.3个。皮薄,肉质脆,辣味适中。具有中早熟,耐高温,抗病毒病,耐疫霉病,抗逆性好的特点。平均每667m2产量可达4200kg以上,适合于露地越夏及温室秋延迟栽培,也可作温室大棚春季早熟栽培。2、通过新椒10号辣椒制种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有效地保证了亲本及杂交一代种子的质量及产量,使新椒10号的亲本纯度达到了100%;使杂交种的种子带毒率下降到3%,千粒重达到5.8g,发芽率在95%以上,种子杂交纯度达到了98%,经检验符合国家一级种子标准。同时制种产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平均制种产量由13 Kg.(667㎡)-1提高到20Kg.(667㎡)-1,高产户可达到24Kg.(667㎡)-1。3、用CTAB法提取DNA建立新椒10号辣椒RAPD反应体系用于杂交种纯度鉴定,通过研究PCR反应的主要影响因子,建立适合辣椒RAPD分析的PCR反应体系,从11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个能鉴定新椒10号辣椒杂种纯度的引物S1220。本实验用RAPD方法所做的新椒10号杂交种纯度的鉴定与田间形态学鉴定结果完全吻合,该体系也可用于其他辣椒品种的亲本特征带扩增、杂交种纯度鉴定等。4、根据新疆辣椒的主要栽培方式,结合新椒10号的栽培特性,制定了温室春季早熟栽培、塑料拱棚早熟栽培、地膜覆盖早熟栽培及温室秋延迟栽培技术标准。通过栽培实践证明,在适宜地区,采用本技术要求操作,最低产量在3800 kg.(667㎡)-1以上。

二、黄绿苗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绿苗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遮光对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植物叶色突变体
        1.1.2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分类
        1.1.3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来源
        1.1.4 植物叶色突变体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
    1.2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的影响
        1.2.1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和生长的影响
        1.2.2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1.2.3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2.4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遮光对叶色突变体荧光特性的影响
    1.3 植物叶色突变体应用前景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及处理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
        2.3.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3.3 生理指标测定
        2.3.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3.5 光合特性测定
        2.3.6 叶绿素荧光特性测定
    2.4 数据统计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2.1 H_2O_2含量与O_2.~-产生速率
        3.2.2 丙二醛(MDA)含量
        3.2.3 抗氧化酶活性
    3.3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对光合日变化的影响
        3.3.2 对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3.3.3 对光响应特征参数的影响
        3.3.4 对光合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3.5 对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
    3.4 遮光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3.4.1 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3.4.2 对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的影响
        3.4.3 对基础荧光参数的影响
        3.4.4 对PSII反应中心活性参数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4.1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分析
    4.2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抗氧化能力分析
    4.3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光合特性分析
    4.4 遮光处理对突变体及野生型植株叶绿素荧光特性分析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2)水稻黄化转绿突变基因gry340的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1 类异戊二烯生物合成途径
        1.1.1 细胞质中MVA合成途径
        1.1.2 质体中MEP合成途径
        1.2 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和酶
        1.2.1 MVA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和酶
        1.2.2 MEP途径中的相关基因和酶
    2 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2.1 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遗传与基因定位
        2.2 生育进程和温度对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影响
        2.3 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的生理变化
        2.3.1 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在转绿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
        2.3.2 水稻转绿突变体在转绿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变化
        2.4 水稻叶色突变的分子机理
        2.4.1 光合色素的生物合成与降解的相关基因
        2.4.1.1 叶绿素生物合成与降解途径的相关基因
        2.4.1.2 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的相关基因
        2.4.2 类异戊二烯MEP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突变
        2.4.3 叶绿体发育途径的基因突变
        2.4.4 质-核信号传导途径受阻
        2.4.5 其他途径的基因突变
        2.5 叶色突变体的应用
        2.5.1 叶色突变体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2.5.2 水稻转绿型叶色突变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植物材料
        1.2 主要试剂
        1.3 菌株与载体
        1.4 主要培养基
        1.5 主要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1 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2 不同温度的处理实验
        2.3 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析
        2.4 基因组DNA的提取
        2.5 gry340突变基因的定位分析
        2.5.1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2.5.2 初步定位
        2.5.3 精细定位
        2.5.4 遗传作图
        2.6 精细定位区域ORFs的分析
        2.7 OsIspE基因的CDS克隆与序列分析
        2.7.1 目的基因CDS的PCR扩增
        2.7.2 目的片段的回收
        2.7.3 OsIspE序列分析
        2.8 质粒的提取
        2.9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10 载体的构建
        2.10.1 互补载体的构建
        2.10.2 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
        2.11 亚细胞定位
        2.11.1 水稻原生质体的制备
        2.11.2 质粒DNA转化原生质体
        2.11.3 溶液制备
        2.12 基因表达分析
        2.12.1 RNA的提取
        2.12.2 RT-PCR
        2.12.3 qRT-PCR表达分析
        2.13 ispEispF双突变体的构建与测序检测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 gry340突变体的表型特征观察和生理特性分析
    2 gry340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和精细定位
        2.1 gry340突变基因的遗传分析
        2.2 gry340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3 候选基因的遴选与测序验证
    4 OsIspE基因表达载体构建及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
    5 OsIspE的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
    6 OsIspE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
    7 OsIspE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8 OsIspE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9 ispEispF双突变体的表型观察
    10 OsIspE影响类异戊二烯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
    11 OsIspE影响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
    12 OsIspE影响编码线粒体电子传递复合体基因的表达
第四章 讨论与小结
    1 讨论
        1.1 gry340突变体是一个新的黄化转绿型叶色突变体
        1.2 叶绿体MEP途径与细胞质MVA途径的关系
        1.3 导致gry340黄化转绿表型的分子机理
        1.4 MEP途经基因突变对其它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缩略词表
致谢
作者简历

(3)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玉米生产发展概述
        1.1 玉米的传播及发展概况
        1.2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2 玉米成熟花序的结构
        2.1 玉米雄花序的形态描述
        2.2 玉米花序的发育过程
        2.3 玉米雄蕊的发育
    3 植物的雄性不育
        3.1 植物雄性不育概述
        3.2 植物雄性不育的分子假说
    4 植物雄性不育机制的研究
        4.1 绒毡层发育相关基因导致的雄性不育
        4.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相关基因导致的雄性不育
    5 雄性不育的分类
        5.1 细胞质雄性不育
        5.2 细胞核雄性不育
        5.3 玉米雄性核不育利用途径及现状
    6 植物激素与花发育调控
        6.1 赤霉素响应花药发育和雄性育性
        6.2 茉莉素(Jasmonates)对植物花发育的调控
        6.3 油菜素甾醇对开花的调控
        6.4 生长素与植物花发育
    7 谷氧还蛋白系统
        7.1 GRXs的分类
        7.2 GRXs的反应机制
        7.3 植物GRXs相关研究
    8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玉米MS2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玉米MS22同源性搜索及相似性分析
        1.2 MS22蛋白的理化性质分析
        1.3 MS22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与分析
        1.4 MS22蛋白的同源性分析以及进化树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玉米MS22的基因序列及结构
        2.2 玉米MS22的理化性质分析
        2.3 玉米MS22磷酸化位点预测
        2.4 玉米MS22蛋白的信号肽预测
        2.5 玉米MS22的跨膜区结构预测
        2.6 玉米MS22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2.7 玉米MS22蛋白质结构预测及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玉米ms22突变体农艺性状分析及育性田间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农艺性状调查内容与方法
        1.3 田间育性鉴定方法
        1.4 淀粉碘化钾染色
        1.5 数据处理
        1.6 实验设计
        1.7 主要试剂及配制
    2 结果分析
        2.1 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2.2 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研究
        2.3 突变体材料田间育性鉴定
        2.3.1 ms22雄性不育突变材料的表型分析
        2.3.2 雄性不育突变材料花粉的碘-碘化钾染色
        2.3.3 ms22突变体材料延迟失绿的观察
    3 讨论
第四章 玉米MS22突变位点分析及育性分子鉴定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剂与主要设备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玉米ms22基因与启动子的克隆及测序分析
        2.2 ms22突变体中MS22突变位点鉴定
        2.3 ms22突变体育性的分子标记鉴定
    3 讨论
第五章 玉米MS22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完整性检测
        2.2 cDNA第一链质量检测
        2.3 玉米MS22基因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
        2.4 不同外源激素诱导下玉米MS22基因的表达差异
        2.5 不同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玉米MS22基因的表达差异
    3 讨论
全文总结
本研究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南种植鉴定法
2 粒型鉴定法
3 苯酚染色法
4 蛋白质电泳法
5 DNA分子标记鉴定法
6 实时荧光PCR检测法
7 设计育种鉴定法
    7.1 除草剂标记性状
    7.2 叶色标记
    7.3 芽鞘紫线法
8 结语

(6)水稻叶色黄化突变体Huang S特征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叶色突变研究进展
        1.1.1 叶色突变的类型
        1.1.2 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
        1.1.3 叶绿素降解途径
        1.1.4 黄化突变体在种子提纯方面的优势
    1.2 叶色突变体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
    1.3 叶色黄化突变体在水稻育种中研究进展
        1.3.1 叶色黄化突变体的获取
        1.3.2 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主要性状的比较
        1.3.3 基因定位及遗传分析
    1.4 叶色突变的分子机理
        1.4.1 叶绿体分化与发育的研究
        1.4.2 质-核信号传导关系
    1.5 黄化突变体在育种中的应用
    1.6 分子标记技术
        1.6.1 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黄化突变体Huang S的特征特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叶绿素含量及色素含量的测定
        2.1.3 农艺性状调查
        2.1.4 黄化突变体Huang S育性观察
        2.1.5 异交性能的研究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叶色表型特征
        2.2.2 突变体Huang S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2.2.3 Huang S农艺性状调查
        2.2.4 Huang S育性、结实率调查
        2.2.5 开花习性研究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Huang S等不育系的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配合力效应分析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黄化突变体Huang S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构建叶色黄化定位群体、遗传分析
        4.1.3 DNA提取方法
        4.1.4 提取产物的纯度检测
        4.1.5 SSR分子标记的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4.1.6 SSR分子标记引物合成及开发新标记
        4.1.7 遗传距离的计算
        4.1.8 候选基因的预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叶色基因遗传分析
        4.2.2 叶色基因的初步定位
        4.2.3 叶色基因的精细定位
        4.2.4 叶色基因功能预测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叶色突变性状遗传及其基因定位
        4.3.2 叶色基因的预测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Huang S的叶色特性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5.2 Huang S突变体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5.3 Huang S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5.4 Huang S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7)蔬菜芽黄突变体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蔬菜芽黄突变体的来源
2 蔬菜芽黄突变产生原因
3 蔬菜芽黄突变体遗传规律
4 芽黄突变体细胞显微结构研究
5 蔬菜芽黄突变体叶绿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研究
6 蔬菜芽黄突变体应用
    6.1 蔬菜芽黄突变体作为标记性状的应用
    6.2 蔬菜芽黄突变体在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上的应用
7 研究展望

(8)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白S的特征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叶色突变研究进展
        1.1.1 白化转绿突变体在提高种子纯度上的优势
    1.2 白化转绿突变体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1.2.1 白化转绿突变体的获取
        1.2.2 白化转绿突变体与野生型(亲本)主要特征特性的比较
        1.2.3 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1.2.4 水稻白化转绿现象的分子机制
        1.2.5 白化转绿突变体在田间除杂的应用
    1.3 SSR 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白化转绿突变体白 S 的特性初步研究
    2.1 供试材料
    2.2 方法
        2.2.1 白化转绿性状的观察
        2.2.2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2.2.3 农艺性状的调查
        2.2.4 育性观察
        2.2.5 套袋自交结实率的调查
        2.2.6 F1代的农艺性状的考查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白化转绿突变体白 S 叶色的表型特征
        2.3.2 突变体白 S 与广占 63-4S 不同时期叶绿素含量的比较
        2.3.3 白 S 与广占 63-4S 农艺性状的比较
        2.3.4 白 S 与广占 63-4S 的育性、结实率的比较
        2.3.5 突变体白 S 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
    2.4 小结与讨论
        2.4.1 白 S 的转绿特征
        2.4.2 白 S 与亲本广占 63-4S 的性状比较
        2.4.3 白 S 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
3 白化转绿突变体白 S 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定位群体的构建及遗传分析
        3.2.2 叶片 DNA 的提取
        3.2.3 提取产物的检测
        3.2.4 SSR 分子标记的 PCR 扩增及电泳检测
        3.2.5 SSR 引物的合成及新标记的开发
        3.2.6 遗传距离的计算
        3.2.7 候选基因的预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遗传分析
        3.3.2 白 S 叶色突变基因的初步定位
        3.3.3 白 S 叶色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
        3.3.4 白 S 叶色突变基因的功能预测
    3.4 小结与讨论
        3.4.1 白 S 叶色突变性状遗传及其基因的定位
        3.4.2 白 S 叶色突变基因的预测
4 结论与讨论
    4.1 白 S 的主要转绿特征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4.2 白 S 突变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4.3 白 S 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4.4 白 S 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9)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创制及其不育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雄性不育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由来与起源
        1.1.2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划分与遗传机理
        1.1.3 植物雄性不育分子机理
    1.2 辣椒雄性不育研究
        1.2.1 辣椒雄性不育类型
        1.2.2 辣椒雄性不育花器官形态学研究
        1.2.3 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机理
        1.2.4 辣椒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机理
        1.2.5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研究
        1.2.6 辣椒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
        1.2.7 雄性不育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
        1.2.8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与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类型转换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辣椒雄性不育新种质创制及其遗传特性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辣椒雄性不育新种质 MS4 的创制过程
        2.2.2 MS4 株系内成对杂交及自交结果分析
        2.2.3 MS4 株系与自交系间成对杂交、自交及测交结果分析
        2.2.4 MS4 雄性不育材料的遗传类型
    2.3 讨论
        2.3.1 雄性不育的产生途径
        2.3.2 雄性不育的遗传规律
第三章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选育及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HW58AB 的选育程序
        3.2.2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HW58AB 育性稳定性研究
        3.2.3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 HW58AB 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3.2.4 核雄性不育性状转育研究
    3.3 讨论
第四章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4.1 材料和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辣椒花蕾外部形态与小孢子发育的关系
        4.2.2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可育株与不育株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特征
        4.2.3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与可育株小孢子发育的电镜观察
    4.3 讨论
        4.3.1 小孢子败育的主要时期
        4.3.2 小孢子败育的主要方式
        4.3.3 绒毡层与雄性不育的关系
第五章 辣椒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5.1 材料和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辣椒两用系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
        5.2.2 辣椒两用系中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平衡分析
    5.3 讨论
        5.3.1 植物内源激素变化与雄性不育
        5.3.2 植物内源激素平衡与雄性不育
第六章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与可育株蕾期基因 cDNA-AFLP 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辣椒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花蕾总 RNA 的质量检测
        6.2.2 双链 cDNA 合成
        6.2.3 酶切、连接及预扩增
        6.2.4 选扩引物的筛选
        6.2.5 差异表达条带的回收、二次扩增及阳性克隆
        6.2.6 两用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分级花蕾中的基因表达差异
        6.2.7 差异片段序列比对及功能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育性相关差异片段时空表达分析
    7.1 材料和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差异表达片段半定量 RT-PCR 分析
        7.2.2 两用系中不育株和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花蕾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分析
        7.2.3 两用系中不育株和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分析
    7.3 讨论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1.1 辣椒雄性不育新种质创制及其遗传规律
        8.1.2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选育
        8.1.3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机理
        8.1.4 辣椒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
        8.1.5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不育株与可育株蕾期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8.1.6 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育性相关差异片段蕾期表达模式分析
    8.2 创新点
    8.3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
致谢
作者简介

(10)新椒10号辣椒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辣椒育种的研究进展
        1.1.1 国外辣椒育种研究进展
        1.1.2 我国辣椒育种研究进展
    1.2 种子纯度鉴定技术研究进展
        1.2.1 形态学鉴定技术
        1.2.2 生化鉴定技术
        1.2.3 DNA 分子标记技术
    1.3 RAPD 技术在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1.3.1 RAPD 技术在瓜菜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1.3.2 RAPD 技术在辣椒种子纯度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1.4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第二章 新椒10 号辣椒品种选育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育种材料
        2.1.2 育种方法及技术路线
    2.2 育种目标及杂交组合筛选指标
        2.2.1 育种目标
        2.2.2 杂交组合筛选指标
    2.3 选育结果
        2.3.1 选育过程
        2.3.2 亲本材料特征特性
        2.3.3 新椒10 号辣椒品种特征特性
        2.3.4 新椒10 号辣椒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结果
    2.4 讨论
        2.4.1 关于品种抗性的筛选与鉴定
        2.4.2 关于品种品质的筛选
第三章 新椒10 号辣椒杂交种生产技术的建立
    3.1 新椒10 号辣椒亲本的提纯与扩繁技术
        3.1.1 新椒10 号辣椒亲本的提纯技术
        3.1.2 新椒10 号辣椒亲本的扩繁技术
    3.2 新椒10 号辣椒杂交制种技术
        3.2.1 新椒10 号辣椒的杂交技术
        3.2.2 新椒10 号辣椒的采种技术
        3.2.3 新椒10 号辣椒杂交制种的配套栽培技术
    3.3 讨论
第四章 新椒10 号辣椒杂交种纯度分子鉴定技术的建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试验材料的准备
        4.1.3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 提取与检测
        4.2.2 PCR 扩增体系的建立
        4.2.3 新椒10 号辣椒种子纯度的分子鉴定
    4.3 讨论
第五章 新椒10 号辣椒配套栽培技术的建立
    5.1 新疆辣椒的主要栽培方式
    5.2 新椒10 号辣椒的栽培特性
    5.3 新椒10 号辣椒的配套栽培技术
        5.3.1 温室早春茬栽培技术
        5.3.2 塑料大棚早熟栽培技术
        5.3.3 地膜覆盖早熟栽培技术
        5.3.4 节能型日光温室秋延后栽培技术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黄绿苗叶色标记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及雄性不育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遮光对哈密瓜黄绿叶突变体Cmygl-1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D]. 徐文.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水稻黄化转绿突变基因gry340的图位克隆与功能研究[D]. 陈能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3]玉米雄性核不育基因MS22突变位点鉴定与基因表达研究[D]. 高永钢.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园艺作物叶色黄化突变体研究进展[J]. 杨冲,姜鹏,魏新燕,轩淑欣. 安徽农学通报, 2016(18)
  • [5]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检测方法综述[J]. 宋丰顺,倪大虎,倪金龙,李莉,杨剑波.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6)
  • [6]水稻叶色黄化突变体Huang S特征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定位[D]. 符明金.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7]蔬菜芽黄突变体研究进展[J]. 马志虎,孙国胜,孙春青,毛忠良,王建华,张昌伟,潘跃平. 中国瓜菜, 2013(05)
  • [8]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白S的特征特性研究及其基因定位[D]. 王小波. 江西农业大学, 2013(01)
  • [9]辣椒核雄性不育两用系创制及其不育机理研究[D]. 黄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6)
  • [10]新椒10号辣椒品种选育和配套技术的建立[D]. 葛菊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黄绿苗叶色标技术在辣椒纯度鉴定和雄性不育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