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 营养 健康 奏响冠生园产品的主旋律(论文文献综述)
崔琳[1](2021)在《批评报道的“专业性媒介批评”研究(1949-2019) ——基于“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文中研究说明
冯策[2](2021)在《聚焦中国酸奶市场 还有多少芳华可以绽放》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三十年,是中国乳业曲折前行、不断升级的发展阶段,也是乳品消费快速崛起,与全球大市场高度融合的三十年。而期间的酸奶市场,更是全球酸奶市场的重要增长极。了解发展的阶段历史,同时与发达国家对比,能让我们认清中国酸奶发展的推动与制约因素,也能更加清醒地眺望未来。酸奶行业可谓乳业中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深受海外消费潮流影响,在风味口感、功能、包装上充分反映出产业进步与消费升级。
张挺玺[3](2021)在《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文化生态学这一研究视角出发,重点考察1943年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诸体在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的发展状况,对该年段发生的若干重大文学现象进行全方位探视,分析它们的文化生成机制,评估他们的美学价值进而重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共分为六章,前三章为上篇,后三章为下篇。上篇为文学生态上的宏观考察,重点考察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各自的文化生态环境,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文化生态要素中分析它们对生存在此间的文学创作者的影响,进而从宏观的社会文化生态和微观的作家生活生态来考察文本生成的内外因素。下篇为美学新变的微观探索,重点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三个区域重点作家作品进行个体分析,开掘他们作品的美学价值,凸显作品中不同以往的“异质性”和“开拓性”,注重这些作品的时代转折意义,进而从整体上来重估1943年在整个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文学史意义。第一章考察1943年解放区的文化生态。随着解放区根据地的建设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对整体形势的掌控,从草创队伍到建设自己的文学方针,解放区文学经历了一个从自由创作到服务政治主旨、从表现自我到着重意识教化功能的转折和嬗变。文学与政治的一元化格局形成,文化领导权得以确立,在《讲话》思想指导下,文学生产体制更趋规范。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因为“遵命”而趋向“一元”的革命性。第二章探索1943年沦陷区的文化生态。揭示日伪政权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的统治本质。不同的政治立场分野出不同的文学创作趋向。日伪的高压文化管控使沦为亡国奴的中华儿女不得不在“言”与“不言”中做出艰难的中华民族“文学体认”。第三章观照1943年国统区的文化生态。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导致时局纷乱。通货膨胀致使民生危难,文化审查引发文艺乱象,在艰难时局和生存危机的威逼下,人们开始正视严厉的现实,审视个人的历史选择,对民族的未来、国家形势以及个人的前途进行了深入的求索。第四章探讨在《讲话》思想指导下解放区文学实现“大众化”的历史过程和解放区文学创作的实绩。重点剖析以赵树理为代表的解放区作家的“喜闻乐见”与“中国气派”作品风格,并探索“新秧歌运动”和“旧剧改革”的历史意义。第五章研究沦陷区文学创作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及其文化高压下,一方面走向乡土寻求自我身份的民族确认,一方面走向寻求生命的自适、作暂时的感官自慰和精神宽慰的两个美学向度。重点关注1943年段乡土小说创作的“时代新变”,重新评估被遗忘的乡土作家;重点剖析张爱玲、苏青等上海沦陷区作家在题材上的开拓,在文学美学上的创新;同时对小说和戏剧在此间的“异质性”跨越给与充分的关照。第六章探求国统区文学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诸体取得的斐然成绩。不仅关注文坛宿将诸如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在四十年代(尤其在1943年)文学创作中不约而同却又各有特色的创作转型,而且关注他们和新锐作家形成的多元探索的文学现象。特别对此间做出美学突越的路翎、徐訏、冯至、吴祖光、穆旦、沈从文等作家给与个体关照,籍此烛照1943年文学创作的历史高点。本文在对解放区、沦陷区、国统区文学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客观透视三个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文学活动,揭示各自区域内作家作品的不同的文学面向和美学风格。虽然各个区域内作家创作题材不同,但他们在1943年的文学发展流变中具有同质意义。即他们都通过自己的作品,在这一年对文学发展历史上那种雅俗对峙、互不交通的单线趋向给予了校正和超越,实现了文学发展从“雅俗并立”到“超越雅俗”,从“新旧不容”到“相得益彰”的历史性飞跃。通观1943年如此恢弘的文学创建,我们发现,1943年是新文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新文学倡导者所提倡的“白话文”文学革命,只有到了1943年诸位作家的笔下,才真正实现。总而言之,本论文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兼收几代学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具体而微研究1943年的文学现象,努力挖掘这个“特别年段”文学创作的“特别现象”,重估并凸显1943年在整个二十世纪文学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张佳[4](2020)在《近代体育期刊研究》文中认为体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而产生,与人的身体、精神等内容紧密相关,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内容之一。期刊作为体育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以不同的出版方式和内容向大众传达着最新的信息,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积极的舆论宣传作用。体育期刊不仅记录着近代体育发展的过程,还是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体育运动只有通过媒介进行宣传报道,才会有生命力,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会为人类所共享。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进身体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以近代体育期刊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近代体育期刊进行分类,以时空分布、创刊单位和主创人员为指标进行研究;其次探讨近代体育期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近代体育期刊的内容在传播体育理论知识、讨论体育研究方法、宣传体育运动卫生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从民族和国家方面看,近代社会中军事体育、民族体育的发展都在体育期刊中有不同方面的讨论和报道;再次以广告为另一个着眼点,对近代体育期刊上刊载的广告内容进行剖析,解读广告对于刊物及社会的影响,展现近代体育期刊在近代历史中的立体感。从体育期刊的内容来看,近代体育期刊的发展呈现出刊载内容庞杂、政治色彩浓厚、发行时间短暂、编辑身份双重性等特征,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近代体育期刊在服务社会体育实践、再现地方体育概况、培养高尚运动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代社会是中国历史进程中最为动荡、变化最快的一个阶段,体育思想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只有将体育运动置于社会和媒介交织的背景下去重新审视,才能从体育期刊中找到近代体育发展的轨迹,有助于人们对近代体育发展的历史状态、对时人的体育认识、对近代体育发展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还可以丰富史学界关于近代体育研究的资料,增强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李莹丹[5](2020)在《民国中后期上海都市的消费文化 ——以《永安月刊》广告为中心》文中提出消费文化是存在的城市物质环境构建的结果,是一种社会适应性的文化。由于都市异质性与不可复制性,上海生长萌芽的社会环境与权力通路更有独特研究价值。媒介学注重媒介如何中介化,如何运载信息以及文化流通如何随媒介实践而被调适,是一种关注象征性符号与物质性基础共生互动的过程。本文关注民国中国后期的上海《永安月刊》广告,尝试从媒介学视角探讨上海都市的消费文化。文章主要从角色定位及广告特色、消费文化大众化、消费商品的想象拓展及其制度规范四个层面看广告、消费文化与都市的互动过程,思考消费文化如何被物质化的过程。以永安为代表的工商业者通过广告为媒介,推行消费新生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智识增量,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文化心智,也带来了更高效重信用的服务。这是一种更有内容而非仅追求形式的消费摩登;而广告通过洞悉上海市民的消费心理精准传播,构筑了消费时尚的书写框架。由此,通过现代性意味的消费角色扩散和广告媒介的技术先导,以永安为代表的新式百货商业代替了旧式杂货铺,成为20世纪初上海消费文化传播的主导媒介。消费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势必要走向更大众的市场。通过视觉冲击、趋新以及重视挖掘顾客心理的媒介化手段,永安百货的传播策略精准击中消费者的欲望,可奢可俭的多层次商品定位也让更多的阶层群体加入消费盛宴中。另一方面,永安通过拓展上海民众的消费感官刺激的边界,在百货母系统基础上衍生出了非商品产业的子系统,也通过可便携的月刊广告延伸想象,反映了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这不仅给上海市民带来了多感官、多领域,物质与精神,工作与休闲兼具的消费场域,也成功探索出了上海都市中休闲服务与商品产业互利互补的新消费生态。在商业社会背景下,个人与自我、家庭、群体、民族甚至世界的认知信息被编码在了消费商品与消费广告当中,融入了上海都市的消费习惯里。解码者不仅要对当下时尚信息有所认知,还要及时根据时尚风向的变动,动态调整自己在都市中的位置。在广告的编码下,作为物的商品与消费文化认知的生态位进行了适应上海都市文化发展的想象与拓展。政策规范也对消费文化和上海都市文明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无情掠夺在后期加剧了消费市场的一蹶不振,但早期关于自由、规则、公平、高效等制度基础已深入消费文化的基因,并沿用至今。沟通媒介的转变也折射了社会组织从人伦信用向契约信用的转变。
王波琳[6](2021)在《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困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很多品牌通过在广告宣传中加入中国元素,来厚实企业文化和提升品牌调性,因此中国元素被频繁地运用到商业广告中。但商业广告中对于中国元素的使用却出现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归纳,认为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运用不当,主要体现在用错中国元素和广告人利用中国元素进行广告创意时手法比较稚嫩这两方面。同时,本文也分析了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试图找到破解之法。中国元素应用出现问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近代社会转型所遗留下来的文化问题,也有广告从制作到播出全流程参与方的问题,还和现存的教育模式有所关联。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要从中国元素使用的广度、深度以及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度三个方面入手。
周颜玲[7](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李培[8](2016)在《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指出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品包装艺术设计风格也随之改变。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如何有效地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更好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独有的魅力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本论文梳理了1949年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结合每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进行论述,透视不同时代背景下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特点。论文主体部分首先追溯了清末民国时期食品包装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然后,论述建国以来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食品包装艺术设计思想与风格的变革和设计人员队伍的培养,重点论述上海各类食品包装和商标艺术设计的发展变化;最后,结合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特点,探析这段时期其发展的地位和历史文化价值。本论文通过实地采访数十位从事上海食品包装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和收藏家,参与上海包装技术协会的活动,搜集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并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初次对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挖掘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的地位和历史文化价值。
李建雄[9](20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中国实际来看,畜牧业关系着居民生活的健康、安全和营养。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畜牧业在农业和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重要,其转型升级要求也越来越紧迫。当前,我国畜牧业存在资金缺乏、养殖户积极性不高和养殖土地稀缺等若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本文提出“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旨在充分发挥劳动、资本、土地传统生产要素的同时,激活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企业家管理等全要素作用,实现分区生产规模化、合作资本化,从供给侧升级产品结构,三维一体、三级互动,提供安全的畜产品满足消费者需要,实现全要素发展和畜牧产业链价值最大化。我国食品安全隐患较多,监管压力较大。通过导入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食品安全问题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新模式倡导纵向产业链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国家认定帮扶千家(占20%)食品企业,保障全国80%食品供应,全国畜牧分区规划建立七个规模化养殖基地,实施互联网+畜牧业战略,逐步建立信息化全程可追溯源系统,给予重点监管,保障食品安全。“三维一体”是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重要特征。一维(纵向)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实现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从供给侧升级产品结构,实现精细化生产;二维(横向)养殖生产以资本化为核心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合作关系,充分调动养殖户积极性,破解畜牧养殖资金及土地稀缺两大难题;三维(空间)分区规模化、生产自动化,提供标准的、规范养殖模式,以及全国范围内实施“互联网+畜牧”的平台战略。以上横向、纵向和空间构成合纵连横立体式养殖生产组织模式。“三级互动”机制是新模式的生产组织保障,需要国家从组织、法治、市场、资金、科技和人才等方面给予保障和支持。通过国家和政府宏观层面加强规划引导、行业协会和合作社中观层面加强组织沟通、企业和养殖户微观层面加强落实,三级互动,贯彻好系列制度安排,提高我国畜牧生产的组织保障和执行力。“三级互动”和“三维一体”两者辨证统一,相辅相成。其中,前者是主观因素、是动因,后者是客观因素、是结果;“三级互动”是“三维一体”的组织保障,“三维一体”又反促“三级互动”良性发展。总之,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是一个立体的、系统的组织形式,其关键在于“三维一体”和“三级互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从畜牧业生产组织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市场保障、资金保障、科技保障及人才保障等方面给予扶持,从而促进我国畜牧业从传统分散养殖向粗放规模化养殖过渡,再升级为集约型精细化养殖。该模式的成功,需要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和农企引领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畜牧与金融资本、信息产业(互联网+)等新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协调发展,共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推动早日实现我国农业和畜牧业现代化。
姜婉秋[10](2014)在《清末民国时期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以食为天,上海的饮食业历史比较悠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沪上许多食品店冠上了以“字号”为特征的商标,久之被称为“老字号”。清朝末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提倡国货的运动风起云涌,大大推动了各种民族字号和商标的诞生。民国是旧传统与西方文明兼容并存且相互竞争的时期,是现代商标设计从萌芽到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因此对这时期的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及意义。近代的上海文化碰撞、社会变迁最为激烈,在文化观念因素、社会政治因素以及设计思潮因素的影响下,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多元商标设计并存是上海食品老字号的基调。本文先介绍了上海食品老字号的历史演变,在这个背景之下,对其商标设计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再主要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商标的题材思想构成、商标基本结构与构成要素进行归纳,总结出商标设计在上海独特文化背景中的现代图形文化缩影及文化属性。最后,在商标延伸应用中结合作者的设计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并在老字号商标更新的角度与国外食品老品牌商标做出对比,为国内食品老字号商标的发展提出可行性理论。通过梳理、分析和归纳,对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尚处于商业设计开始的初期阶段,并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从而具有诸多复杂的因素,但总体来看表现形式不拘一格,构思大胆且独具巧思;其次,具有多元文化风格,体现时代精神和审美情趣;再次,商标图像繁复而又趋简,形象鲜明写实色彩艳丽,有强烈的识别性;但商标设计中“显着性”的缺席,启示现代老字号的商标设计应做到个性化与商标信息的完美结合;最后,商标设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奠定了当代商标设计的基础,在迎合市场发展和大众趣味的同时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时代审美与民族风格的图形语汇,对本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谓不能认识城市的过去,就无法看清城市的未来。对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进行研究,有利于以更加直观的方式来了解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的历史及其对于未来的启示。
二、天然 营养 健康 奏响冠生园产品的主旋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 营养 健康 奏响冠生园产品的主旋律(论文提纲范文)
(2)聚焦中国酸奶市场 还有多少芳华可以绽放(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酸奶市场概述 |
1.中国酸奶市场体量,常温酸奶增速冠领全球 |
2.酸奶的主要品类构成 |
3.头部品牌优势把控的市场格局 |
二、中国酸奶市场发展的几个阶段 |
1.1950至1970年代:包装酸奶“初长成” |
2.1980年代:瓶装凝固型酸奶一统天下 |
3.1990年代:搅拌型酸奶与包装创新激活酸奶行业 |
4.2000年代:从大果粒到益生菌,领军企业崛起,奠定市场格局 |
5.2010年代:酸奶创新群芳争艳,新锐势力开疆拓土 |
(1)产品创新 |
(2)自有菌株开发 |
(3)新势力入局 |
三、对中国酸奶产业增量的几点思考 |
1.关注消费场景与酸奶消费诉求 |
2.细节进步会提升产品竞争力 |
3.产品升级向高端化、健康化、低线市场进发 |
4.借鉴新锐品牌经验 |
5.酸奶的本土化是值得开发的新市场 |
(1)对药食同源类食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开发更多特色风味和养生型功能产品 |
(2)引入地域性食材、打造地域饮食风格 |
(3)借力国潮,民族自信成为时代主旋律 |
结 语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理论视野 |
一、为什么选择1943年 |
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野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
一、断代史和区域文学研究 |
二、20 世纪40 年代文学史研究 |
三、“1943 年文学”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之处 |
上篇 文学生态:政治割据下的三区并存 |
第一章 解放区的政治治理与文化领导 |
第一节 解放区社会的政经“一元化” |
一、经济封锁下的自力更生 |
二、军事威协下的政治治理 |
第二节 《讲话》规范下的“文学遵命” |
一、《讲话》带来的文艺新思想 |
(一)《讲话》思想的政治阐释 |
(二)解放区文艺的管理制度 |
(三)《讲话》影响下的创作转向 |
二、《讲话》开辟的文学新局面 |
小结 |
第二章 沦陷区的异族压迫与文学万象 |
第一节 日伪的政治奴役与文化殖民 |
一、日伪的政治奴役 |
(一)经济“统制化” |
(二)政治社会化 |
(三)新国民运动 |
二、汪伪的文化殖民 |
(一)大东亚文学者大会 |
(二)思想文化的强化管制 |
第二节 异族入侵下的自我言说与文坛万象 |
一、沦陷区人民的中华民族认同 |
二、商业期刊与演出支撑的沦陷区文学 |
(一)商业期刊提供的言说平台 |
(二)《万象》与进步文人的文学坚守 |
(三)商业演出与市民戏剧 |
小结 |
第三章 国统区的纷繁乱象与文坛百态 |
第一节 腐败政治激化的社会矛盾 |
一、国民党的腐败统治 |
(一)日渐崩溃的经济体系 |
(二)专制独裁的政治治理 |
二、国民党政府的文化管制 |
(一)加强引导的文艺政策 |
(二)逐步收紧的审查管制 |
第二节 艰难时局下的文坛百态 |
一、文人的坚守与阵地的对恃 |
(一)窘迫生活下的文人坚守 |
(二)期刊阵地的国共对恃 |
二、国统区冲突缠绕下的文学现象 |
(一)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
(二)以期刊为依托的文学团体 |
(三)“借古讽今”历史剧的兴盛 |
(四)乱世中各类文学探索的杂陈 |
小结 |
下篇 美学新变:多元向度中的美学突越 |
第四章 解放区文学的新形式与新体裁 |
第一节 以“评书体”为代表的小说新变 |
一、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的开创者 |
二、“山药蛋派”作家的集体绽放 |
第二节 诗歌散文的“合势应时” |
一、“歌诗体”的复兴 |
二、报告文学的“应时”效应 |
第三节 旧剧革新的历史召唤 |
一、平剧(京剧)改革 |
二、秦腔改革 |
第四节 新秧歌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
一、《兄妹开荒》:秧歌剧的开山之作 |
二、《周子山》:走向新歌剧 |
小结 |
第五章 沦陷区文学的家国情怀与个人书写 |
第一节 小说:“言”与“不言”中的生命诉说 |
一、市民小说的“生命自适” |
(一)张爱玲:世俗生活的俗中见雅 |
(二)苏青:女性经验的坦率表达 |
(三)“获奖作品”的个体书写 |
二、乡土小说的“家国情怀” |
(一)雷妍:《良田》里的故土坚守 |
(二)其他作者的乡土小说 |
第二节 戏剧:“演”与“不演”中的现实博弈 |
一、秦瘦鸥:因《秋海棠》带出的家国隐喻 |
二、黄佐临和费穆:用“笑”与“哭”实现情感宣泄 |
三、杨绛:以“喜剧双璧”洞彻市民社会 |
四、陈绵:于黑暗中等候光明 |
第三节 诗歌散文中个体生命的突围与反思 |
一、南星:“庭院”中的生命突围 |
二、周作人:焦虑的文化反思 |
三、俞平伯:《独语》中的自我解脱 |
小结 |
第六章 国统区文学的众声喧哗与纵深推进 |
第一节 小说文体的转型与创新 |
一、成熟作家的创作转型 |
(一)茅盾:回归古典传统 |
(二)巴金:潜入庸常人生 |
(三)老舍:直面血泪现实 |
(四)沈从文:穿越牧歌回落染污世俗 |
(五)张恨水:从鸳蝴言情到辛辣现实 |
二、小说文体的创新探索 |
(一)徐訏:间谍传奇框架下的哲理思考 |
(二)路翎:以“主观战斗精神”张扬生命蛮性力量 |
第二节 话剧舞台上历史与现实的独特呈现 |
一、郭沫若:用历史影射现实 |
二.曹禺:直截反映当下的“急就篇”尝试 |
三、吴祖光:叩问人性的诗意廻响 |
第三节 “跨界文体”的惊艳亮相 |
一、冯至:诗化与散文化的小说精品 |
二、穆旦:杂糅多种手法自成一家的哲理长诗创制者 |
三、沈从文:新体散文的尝试开拓人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近代体育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体育期刊史的研究 |
(二)关于近代体育传播主体的研究 |
(三)关于近代体育期刊发展阶段的研究 |
(四)关于近代体育期刊的个案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创办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分布情况 |
(一)时间分布 |
(二)空间分布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主办单位 |
(一)体育行政机构 |
(二)体育学校 |
(三)民间体育组织 |
(四)专业出版机构与报社 |
(五)个人与民营商业公司 |
三、近代体育期刊的出版方式 |
(一)综合类体育刊物 |
(二)民族类体育刊物 |
(三)画报类体育刊物 |
(四)专业类体育刊物 |
(五)体育特刊与专号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出版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编辑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编者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作者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栏目设置 |
(一)评论性栏目 |
(二)信息介绍栏目 |
(三)通讯报道栏目 |
(四)答疑解惑栏目 |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体育期刊与体育文化传播 |
一、传播体育理论知识 |
(一)探讨体育的含义 |
(二)研究近代体育发展路径 |
(三)普及体育项目的练习方法 |
二、介绍各国体育发展状况 |
(一)体育发达国家的情况介绍 |
(二)相同经历国家的体育发展介绍 |
三、提高对女子体育的认识 |
(一)女子体育之重要性 |
(一)女子体育之特殊性 |
四、宣传体育运动卫生 |
(一)规范运动饮食 |
(二)增进运动生理学知识 |
(三)预防与治疗运动中的疾病 |
小结 |
第四章 近代体育期刊与国族振兴 |
一、展现“体育救国”思潮 |
(一)“体育救国”思潮下的社会舆论 |
(二)“军事体育化”思想 |
(三)滑翔运动的开展 |
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 |
(一)国术的重要性 |
(二)国术发展的基本内容 |
(三)国术发展的前途 |
三、普及社会体育活动 |
(一)社会体育理论之讨论 |
(二)强化儿童体育 |
(三)普及社会体育 |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体育期刊中的广告业 |
一、体育产品广告 |
(一)体育知识广告 |
(二)体育器材用具广告 |
(三)体育学校招生广告 |
二、非体育产品广告 |
(一)生活用品广告 |
(二)保健医疗广告 |
(三)奢侈品广告 |
三、近代体育期刊中广告的特点及影响 |
(一)体育期刊中广告的特点 |
(二)体育期刊广告的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体育期刊的特点与影响 |
一、近代体育期刊的发展特征 |
(一)内容庞杂 |
(二)政治色彩浓厚 |
(三)发行时间短暂 |
(四)编辑身份的多重性 |
二、近代体育期刊的社会影响 |
(一)促进了近代体育的发展 |
(二)推动了社会体育实践的深入 |
(三)强化了民众体育的开展 |
(四)养成了高尚的运动精神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民国中后期上海都市的消费文化 ——以《永安月刊》广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消费文化研究 |
1.2.2 报刊与消费文化 |
1.2.3 永安月刊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思路 |
第二章 《永安月刊》概况及广告特色 |
2.1 《永安月刊》基本概况 |
2.1.1 民众教育的倡导者 |
2.1.2 消费知识的生产者 |
2.1.3 高效重诺的服务者 |
2.2 《永安月刊》广告特色 |
2.2.1 现代广告的消费攻势 |
2.2.2 广告诉求的心理攻势 |
小结 |
第三章 《永安月刊》与消费大众化 |
3.1 消费文化的视觉公共化 |
3.1.1 商品展览的视觉公共化 |
3.1.2 消费场所的视觉公共化 |
3.2 非商品产业的消费大众化 |
3.2.1 丰俭由人的服务业 |
3.2.2 消费下沉的游乐场 |
3.2.3 运动娱乐的新崛起 |
小结 |
第四章 《永安月刊》与消费商品想象 |
4.1 社会惯习:特定商品的家庭想象 |
4.2 社会区隔:奢品消费的群体想象 |
4.3 社会规训:国货商品的民族想象 |
4.4 社会轮廓:信息商品的世界想象 |
小结 |
第五章 《永安月刊》与消费制度保障 |
5.1 制度创新:租界制度与广告章程 |
5.1.1 租界制度:权力架构的基本形成 |
5.1.2 广告章程:规范税收和判定标准 |
5.2 制度失灵:国家统制与组织自救 |
5.2.1 掠夺政策:日军侵略与战后劫难 |
5.2.1.1 战时的经济侵略与消费停滞 |
5.2.1.2 战后的政策破产与繁荣幻灭 |
5.2.2 组织自救:公会自治与社会动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困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各历史时期商业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元素应用 |
第一节 古代商业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
一、古代商业广告形式 |
二、古代商业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用表现 |
第二节 近代商业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
一、近代商业广告的传统文化元素表现形式 |
二、近代商业广告的传统文化元素创意特色 |
第三节 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 |
一、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表现形式 |
二、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创意特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困境的表现 |
第一节 中国元素使用手法稚嫩 |
一、大量堆砌中国元素 |
二、强行关联中国元素 |
三、中国元素创意雷同 |
四、偏离中国消费者期望 |
第二节 中国元素使用失误 |
一、中国元素组合失当 |
二、引入低俗中国元素 |
三、中国元素应用场景不当 |
四、弱化中国元素内涵 |
五、污名化中国元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导致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困境的原因 |
第一节 社会文化环境 |
一、近代社会转型 |
二、通俗文化流行 |
三、多元主体表达 |
四、文化教育模式 |
第二节 广告主的认知局限 |
一、对中国元素一知半解 |
二、国际大牌高估品牌影响力 |
三、缺乏对中国文化的敬重 |
第三节 广告参与方的把关不足 |
一、广告制作者的经济价值追求 |
二、广告审核方的敏感度较低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困境突围 |
第一节 拓展中国元素使用广度 |
一、扩展对中国现代元素的开采 |
二、扩展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开采 |
第二节 拓展中国元素使用深度 |
一、提升中国文化认知水平 |
二、提升中国元素应用水平 |
第三节 增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力度 |
一、找准传播时机和传播平台 |
二、找准广告主题和表现方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1.3 研究的现状 |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
1.2.1 包装没计的定义 |
1.2.2 食品包装的分类 |
第三节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研究时段 |
1.3.2 研究地域---上海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以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清末民国上海食品包装的发展状况 |
第一节 食品包装设计的的开元期 |
2.1.1 食品包装设计的发展背景 |
2.1.2 清末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风格 |
第二节 清末民国上海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因素 |
2.2.1 新艺术运动和其它设计风格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2.2.2 时尚流行文化----月份牌画风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上海食品百年老字号品牌 |
2.3.1 “寿”字牌 |
2.3.2 “福”字牌罐头食品商标 |
2.3.3 “生”字食品商标 |
2.3.4 “双喜”牌饼干商标 |
2.3.5 金色盾牌 |
2.3.6 "佛手"牌味精商标 |
2.3.7 汪裕泰 |
2.3.8 正广和 |
第三章 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状况 |
第一节 建国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
3.1.1 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 |
3.1.2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文化 |
3.1.3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建立 |
第二节 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设计思想与风格的变革 |
3.2.1 民族风格的探索 |
3.2.2 设计原则的确立 |
3.2.3 设计方针的影响 |
第三节 设计人员队伍的培养 |
3.3.1 专业队伍的形成和培养 |
3.3.2 专业行会协会的建立 |
3.3.3 各种奖项对包装设计的促动 |
第四章 建国以来上海各类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 |
第一节 建国以来酒类包装艺术设计 |
4.1.1 黄酒 |
4.1.2 白酒 |
4.1.3 啤酒 |
第二节 建国以来饮品、冷饮包装艺术设计 |
4.2.1 建国以来饮品包装艺术设计 |
4.2.2 建国以来冷饮包装艺术设计 |
第三节 建国以来调味品、酱醋包装艺术设计 |
4.3.1 建国以来调味品包装艺术设计 |
4.3.2 建国以来酱醋包装艺术设计 |
第四节 建国以来糖果、蜂蜜包装艺术设计 |
4.4.1 糖果包装的包装艺术设计发展 |
4.4.2 蜂蜜包装的包装艺术设计发展 |
第五节 建国以来茶叶、咖啡包装艺术设计 |
4.5.1 建国以来茶叶包装艺术设计 |
4.5.2 建国以来咖啡、菊花晶包装艺术设计 |
第六节 建国以来糕点、饼干包装艺术设计 |
4.6.1 国以来糕点包装艺术设计 |
4.6.2 建国以来饼干包装艺术设计 |
第七节 建国以来休闲食品包装艺术设计 |
4.7.1 新长发 |
4.7.2 坚果 |
第八节 建国以来罐头包装艺术设计 |
4.8.1 梅林罐头 |
第五章 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商标的艺术设计发展 |
第一节 建国以来商标的设计发展特点 |
5.1.1 几何商标 |
5.1.2 盾牌商标 |
5.1.3 文字商标 |
第二节 建国以来上海地区糖标的发展 |
5.2.1 糖标的发展背景 |
5.2.2 糖标的典型代表--大白兔 |
第三节 建国以来酒标的艺术设计发展 |
5.3.1 酒标的发展 |
第六章 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的设计特点 |
第一节 文化对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1 审美文化对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2 民族文化对建国以来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3 社会文化对食品包装设计的影响 |
6.1.4 商业文化对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设计发展的影响 |
第二节 “海派”设计风格对建国以来包装设计的影响 |
6.2.1 西方设计风潮和东方视觉语汇的交互 |
6.2.2 东方视觉语言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
第三节 社会变革和政治因素对包装设计的影响 |
第七章 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设计文化艺术价值探析 |
第一节 总是走在市场前列的时尚设计 |
第二节 海纳百川的海派设计风格和观念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9)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二、畜牧业生产组织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关文献 |
二、国外生产组织形式的相关文献 |
三、相关文献的成果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方法 |
一、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 |
一、农业产业组织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文的指导 |
第二节 畜牧学与畜牧生态学理论 |
一、畜牧学与畜牧生态学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 |
第三节 产权理论 |
一、产权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 |
第四节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
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的要点 |
二、理论对本论文的指导 |
第三章 畜牧生产组织的一般性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对象 |
一、养猪生产 |
二、养牛生产 |
三、养禽生产 |
第二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分区化 |
一、杜能农业圈 |
二、畜牧全国空间分区 |
第三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范畴 |
一、畜牧投入及生产性服务部门 |
二、畜牧生产部门 |
三、食品加工部门 |
四、畜产品运销及服务部门 |
第四节 畜牧生产组织的模式分类 |
一、农户(养殖户)组织的角度 |
二、畜牧产业链组织的角度 |
三、畜牧经济组织的角度 |
第五节 影响畜牧业生产组织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消费升级 |
二、人的因素 |
三、养殖效率及生产周期波动 |
四、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畜牧业三阶段的生产组织 |
一、1949-1978年的畜牧生产组织 |
二、1978-1996年的畜牧生产组织 |
三、1996年以后的畜牧生产组织 |
第二节 我国畜牧生产组织模式的实证研究 |
一、四川“养猪 9+5”标准化生产组织模式 |
二、山东畜牧金融“普惠担保”生产组织模式 |
三、新疆畜牧业政府主导型生产组织模式 |
第三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经验、不足及启示 |
一、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 |
二、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三、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外畜牧业生产组织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家庭农场”生产组织模式 |
一、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组织的成功做法 |
三、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四、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第二节 日本“农协会”集约型生产组织模式 |
一、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 |
三、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四、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第三节 澳大利亚草地资源型生产组织模式 |
一、生产组织的基本情况 |
二、生产组织的成功经验 |
三、生产组织存在的不足 |
四、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第四节 国内外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比较研究 |
一、我国畜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
二、国内外生产组织各因素比较 |
三、对创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市场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演变的新趋势 |
一、市场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的新趋势 |
二、畜牧业生产组织演变的新趋势 |
第二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新特征 |
一、纵向以食品加工业为龙头 |
二、横向以资本化为核心 |
三、空间以规模化为基础 |
四、三大特征的相互关系 |
第三节 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新模式 |
一、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 |
二、“三级互动”是新模式的生产组织保障 |
三、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特点 |
四、新模式对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模拟案例 |
一、模拟基地情况 |
二、新模式的改良计划 |
三、新模式效果及优越性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创新的路径 |
第一节 诊断我国畜牧业现行生产组织模式 |
一、逐步淘汰小规模家庭散养模式 |
二、完善“公司+农户”生产组织模式 |
三、完善畜牧专业合作社生产组织模式 |
第二节 培育新生产组织模式的要素 |
一、宏观规划的要素 |
二、供给侧改革要素 |
三、法治保障的要素 |
四、市场机制的要素 |
第三节 新模式目标、原则及方案设想 |
一、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目标 |
二、实施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原则 |
三、集约型三维生产组织模式的实施方案构想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新我国畜牧生产组织的若干政策建议 |
一、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组织保障建议 |
二、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法治保障建议 |
三、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市场保障建议 |
四、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资金保障建议 |
五、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科技保障建议 |
六、创新畜牧生产组织的人才保障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10)清末民国时期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上海食品老字号的历史演变 |
2.1 上海食品老字号时代背景 |
2.1.1 清末—民族品牌的崛起 |
2.1.2 民国—新旧与中西融合 |
2.2 上海食品业年代大记事 |
2.3 商标的概况 |
2.3.1 标志与商标 |
2.3.2 字号与商标 |
2.3.3 商标产生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命名由来 |
3.1 我国的“老字号”商标 |
3.2 字号命名的特点 |
3.2.1 以雅字命名 |
3.2.2 以俗语命名 |
3.2.3 以别名命名 |
3.2.4 以行业习惯用字命名 |
3.2.5 以典故、诗句命名 |
3.3 佛教影响下的商标 |
3.3.1 “功德林”菜馆 |
3.3.2 “佛手”牌味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特征及文化属性 |
4.1 商标题材思想构成 |
4.1.1 固守传统的思想 |
4.1.2 爱国主义的思想 |
4.1.3 自由平等的思想 |
4.1.4 趋新善变的思想 |
4.2 商标设计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 |
4.2.1 字体商标 |
4.2.2 图形商标 |
4.2.3 商标颜色 |
4.2.4 商标形状 |
4.2.5 商标边饰 |
4.2.6 商标布局 |
4.3 海派文化下的现代图形设计缩影 |
4.3.1 几何形态的标志设计 |
4.3.2 近乎抽象的视觉语汇 |
4.3.3 中西融合的字母商标 |
4.4 商标设计的文化属性 |
4.4.1 时代特征鲜明化 |
4.4.2 大众审美世俗化 |
4.4.3 文化风格多元化 |
4.4.4 设计风格民族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传播、制作及应用 |
5.1 古代传播方式 |
5.2 媒介发展与商标推广 |
5.3 商标制作工艺 |
5.3.1 商标印刷工艺 |
5.3.2 商标印刻工艺 |
5.4 食品老字号商标应用 |
5.4.1 罐头食品上的商标 |
5.4.2 汽水瓶上的星座商标 |
5.4.3 方寸糖纸上的记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注册、变更与延伸 |
6.1 商标注册肇始于上海 |
6.2 商标注册相关刊物与书籍 |
6.3 商标的变更缘由 |
6.3.1 自身发展因素 |
6.3.2 市场需求因素 |
6.4 商标的延伸应用 |
6.4.1 “正广和”商标延伸应用案例 |
6.4.2 与国外商标延伸变更之比对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本土化创新 |
7.2 个性化与商品特定信息完美结合 |
结语 |
附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天然 营养 健康 奏响冠生园产品的主旋律(论文参考文献)
- [1]批评报道的“专业性媒介批评”研究(1949-2019) ——基于“中华数字书苑”数据库[D]. 崔琳.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聚焦中国酸奶市场 还有多少芳华可以绽放[J]. 冯策. 乳品与人类, 2021(03)
- [3]1943年文学现象研究[D]. 张挺玺.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4]近代体育期刊研究[D]. 张佳.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民国中后期上海都市的消费文化 ——以《永安月刊》广告为中心[D]. 李莹丹.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12)
- [6]现代商业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应用困境研究[D]. 王波琳.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7]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8]建国以来上海食品包装艺术设计发展历程研究[D]. 李培.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9]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畜牧业生产组织的创新研究[D]. 李建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6(12)
- [10]清末民国时期上海食品老字号商标设计研究[D]. 姜婉秋. 昆明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文学论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文; 消费文化论文; 政治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