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历来有一笔遗产——许仲舒先生的百年致辞

静安历来有一笔遗产——许仲舒先生的百年致辞

一、静安一贯有薪传──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感言(论文文献综述)

陈广华[1](2018)在《李济学术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李济先生是我国近代科学考古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考古学之父”、“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考古人类学宗师”。他所领导的殷墟发掘和城子崖遗址发掘,开辟了以科学方法进行田野考古的新路。李济领导的安阳殷墟遗址发掘,把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了数百年。殷墟发现的大量甲骨及相关器物资料,部分证实了传统文献的可靠性,从文献和考古资料两方面证明了商朝的存在,为中国古史重建做出重大贡献。除领导发掘工作本身外,李济还对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组织开展了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出版了卷帙浩大的的学术成果。研究视野方面,他从“人类史”的观念出发,以全人类视角来观察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这种世界眼光形成其新史料观,即“平等的眼光”。他将考古学放在重建文化的架构上,将一切考古材料当作人类文化发展记录的一部分;他坚持跨学科交叉的学术视野,利用包括古环境、考古、历史等多个学科的资料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他的古史研究跨出中国版图,了解人类不同文化的内涵与关联。课题关怀方面,李济是用科学方法研究中国民族与文化的先驱,其一生最关切的学术情怀就是探寻中国民族与文化的起源。这一问题既牵涉到历史学与考古学,还有人类学与民族学。他一生治学以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为宗旨,每有创获皆来自田野实践及科学探讨;论着深入浅出,琅琅上口,重科学实证,拒斥无根据的推测及臆断;主编学术报告集及多种集刊,皆为研究中国考古学者的必读刊物;提高中国考古学工作水平及其世界地位,增进国人及世人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研究方法方面,他既能开拓学术新领域,又能指明学术方向与方法。其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地层学与类型学相结合的典范,将中国古器物研究推向一个全新的、更科学的道路上。其人类学研究坚持心理学、双语互证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人类学思想和方法为指导,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最终通向古史重建之路;善用体质人类学知识,证明中国人种的多元。其史学研究坚持走一条独特的“新史学之路”,藉由田野考古向远古推本寻源,讲述一连串历史情境,将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纳入史学范畴,利用出土文物印证历史,解决各种古史问题,促使古史研究实现革命性转化。人才培养方面,李济在培养考古、博物馆人才方面也作出突出贡献。仅在他所领导的田野考古工作中,就培养出吴金鼎、高去寻、夏鼐等一批为我国考古事业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学家。近几十年海峡两岸的考古事业,均留下了李济的考古学思想印迹。晚年的李济,还亲自培养出了如张光直、李亦园、许倬云等享有国际声誉的考古和历史学者。科学情怀方面,李济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及其人生观入手,深入探究“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近代中国发展”这一李约瑟难题。他极力宣扬科学,一生致力于“让科学在中国生根”。在学术研究中,他谨守科学原则,在操守上保持学者本色,做学问的目的只是追求知识本身。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学科,探索科学精神,不囿成见,一心追求真理,逐渐形成了理性思维与现代学术视野。治学特色方面,李济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又受到西方科学知识的洗礼。因此,其治学态度不仅兼收并包,还具有严谨、创新、客观等特点,较好地兼顾了客观实证与历史想象、术业专攻与科际整合、研究专精与视野广博。李济重视精确记录,不但要将田野工作提高到实验室工作的标准,而且站在人类学角度开辟史学新途径。他坚持人类学知识与考古研究相结合,运用科学的想象和假设,将崇真求实精神和客观实证方法贯彻到考古发掘中去,使考古发掘获得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李济在考古学上的国际影响,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做学问为唯一目标的优良作风,都给后人留下珍贵的学术遗产。在传统旧学和西方新学的双重影响下,先生和他领导的殷墟团队以现代考古学方法从事田野发掘,坚持详细记载考古资料,要求合乎欧美最高学术规范撰写研究报告,开创了中国考古学的“现代派”。

李凡[2](2018)在《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国学经历了从“国粹”到“国故”,直至定名为“国学”的一个过程,这个定名的过程颇为复杂,反映了在不同的语境中,现代国学观念不同的文化走向。与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相适应,本文拟通过对晚清民国(1901-1937)先后出现的三十余种以“国粹”、“国故”、“国学”为关键词命名的国学类学术期刊上刊登的学术文章的分析、整理和综合研究,辅以对其所属学术团体和学术教育、研究机构等的兴衰情况的考察,比较系统、深入地理清现代国学观念的发生与走向。第一阶段以《国粹学报》、《国学萃编》为主。梳理出在西学东渐、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背景下学术与国家的关系,即在救亡图存意识主导下,以政治走向为核心的国学观念;第二阶段以《国学丛刊》(北京国学研究会主办)、《国故》月刊为主。分析辛亥革命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名词的现代国学,在基本价值观、学术理念和基本学术倾向上,与第一阶段政治意义上强调学术与国家唇齿相依的关系有所不同。国学在此阶段不再作为国家兴亡的文化基础,而是从文化的角度重建学术的自觉意识,批判原有文化,引进西方种种文化价值观来发展中国的现代文化;第三阶段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与《国学丛刊》(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主办)、《华国》月刊为主。在此阶段,出现了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东南大学国学院、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等一系列国学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构,且由于地域不同,导致南北学界对现代学术、文化理解的歧义和纷争。以北京大学国学门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为主的北方学界以《国学季刊》、《国学论丛》为阵地,强调不包含任何强烈感情色彩的中性的整理国故。以胡适、陈垣、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李济等为代表的北方学人因而以运用新工具、扩展新材料的新国学主张及学术实践而成绩斐然,声望日隆。以《国学丛刊》和《华国》为阵地,以顾实、陈中凡、吴梅、章太炎等为代表的南方学人则强调甄明学术,发扬国光,代表了承继国粹派一脉而来的国学研究文化走向。双方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学术层面上。此一时期所强调的国学,既非政治,又非文化,而是在全面接纳现代“知识”体系后,在学术层面上如何发展学术研究。而1930年至1937年,民族危机渐趋深重。民间国学团体苏州国学研究会、章氏苏州国学研究会、天津国学研究会及其会刊《国学商兑》、《国学论衡》、《制言》、《国学》月刊特别强调其“致用”之功和维系人心之效,此一阶段的国学走向再次回归到对传统文化和学术的保护和研究上。

侯书勇[3](2013)在《《释祖妣》与《耒耜考》之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释祖妣》是郭沫若先生的名作,《耒耜考》为徐中舒先生的代表作,二者同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学界有很大影响。虽然两位学者所研究的问题不同,一对祖妣作了新考释,一为考察古代农具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但二者皆不局限于对称谓和器物本身的研究,而是藉此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二者研究问题的视野开阔、方法新颖,其治学思想与方法仍值得我们借鉴。

侯书勇[4](2012)在《《释祖妣》与《耒耜考》之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释祖妣》是郭沫若先生的名作,《耒耜考》为徐中舒先生的代表作,二者同作于20世纪20年代末,在学界有很大影响。虽然两位学者所研究的问题不同,一对祖妣作了新考释,一为考察古代农具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但二者皆不局限于对称谓和器物本身的研究,而是藉此进一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二者研究问题的视野开阔、方法新颖,其治学思想与方法仍值得我们借鉴。

李诠林[5](2006)在《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文中指出台湾现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载体有汉语文言、国语(白话)、方言(客家语、闽南语、台湾少数民族语言)和日语等多种样态。本文尝试从文本创译用语的角度构建台湾现代文学史,运用社会语言学的方法研究台湾现代文学进程中的独特的语言转换现象。 本文以语言转换为经脉,以台湾光复为界限,将台湾现代文学史分为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和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20)两个大部分(上下篇)进行论述;其中日据时段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阶段(1937年6月日据当局废止台湾中文报刊及报刊汉文栏之前与其后)。并按文学本体与文学外围文化及两者的融混共生形态(主要表现为文艺论争)将两个大部分(上下篇)分别划分为文学外围书写、文学的内部考察、文学内外的纠葛缠绕三个论述角度与层次。 文学外围的社会制度等文学的周边文化关系和外围书写(如流散写作)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映摄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意涵。 文学内部的边缘书写(如女性文学、地下写作、民间写作等)、语言转换(如中——日文间的转换、文言——国语间的转换、方言——文言及方言——国语间的转换等)、文化隐喻(如叙事结构的隐喻、人物形象的隐喻、背景的隐喻等)则显示了台湾文学追求进步、坚守中华文化的韧性抗争精神。 日据时段的文艺论争与光复初期的文艺论议组成了文学外围事象与文学内部事象沟通的桥梁,实时控导着台湾现代文学的中华文化本质发展方向。 经过对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周边文化、作家作品及文学流派、文学思潮等的全方位扫描,本文认为,边缘书写、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坚韧持守是台湾现代文学史最具规律性的文学现象。

胡振宇[6](2001)在《静安一贯有薪传──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感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静安一贯有薪传──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感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静安一贯有薪传──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感言(论文提纲范文)

(1)李济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李济生平与治学背景
    第一节 李济生平概述
    第二节 李济的治学背景
    第三节 李济的早年学业与志向
        一、早年国内学业
        二、留学美国
第二章 “挖掘出中国的历史”:李济的考古生涯
    第一节 西阴村遗址发掘
        一、发掘经费与组织
        二、发掘过程与结果
    第二节 殷墟与城子崖
        一、殷墟与城子崖发掘历程
        二、殷墟发掘成果
        三、殷墟研究成果
第三章 “人类学派的古史学家”:李济的考古人类学思想
    第一节 李济的考古学思想
        一、考古学术语体系的构建尝试
        二、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方法探索
        三、点线面结合,建设多样化的考古学
    第二节 李济的人类学思想
        一、人类学立场与观点
        二、心理学、双语互证、人类学三者结合的研究方法
        三、人类学的研究探索
    第三节 创建中国现代器物学的基础
        一、对待器物的科学态度
        二、进化论影响下的器物分类
        三、器物纹饰研究
第四章 “考古学中的历史感”:李济的史学思想
    第一节 正当的历史观
    第二节 全新的史料观
    第三节 史学方法
    第四节 史学境界
    第五节 中国上古史重建之路
        一、古史重建的学术背景
        二、利用考古学重建古史
        三、中国上古史的基本框架
第五章 “让科学在中国生根”:李济的科学情怀
    第一节 道森氏·晓人案件
    第二节 李约瑟之间与科学思想的推进
        一、中国的固有文化里为什么没有发生科学
        二、如何推进科学思想
        三、以身作则推进科学
第六章 李济的治学特色
    第一节 李济谈治学
        一、开阔包容的学术视野
        二、客观严谨的治学态度
    第二节 李济治学特色
        一、历史叙事中的实证与想象
        二、多学科综合的科际整合
        三、专精与广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2)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现代国学的发生
    第一节 现代国学的不同称谓:“国粹”、“国故”、“国学”
        一、“国学”、“国粹”的由来及涵义
        二、“国故”一词的使用及内涵
    第二节 现代国学研究团体、机构的兴起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
        二、东南大学国学院
        三、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四、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概述
第二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一——借经史助益革命
    第一节 谈学术而兼涉革命——《国粹学报》的创办
        一、国学保存会的创办
        二、国以有学而存,学以有国而昌——《国粹学报》的创办
    第二节 《国粹学报》的办刊特色和思想倾向
        二、《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一——复古守旧
        三、《国粹学报》的思想倾向之二——“排满革命”
    第三节 《国粹学报》的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一、邓实与《国学通论》、《国学真论》、《古学复兴论》
        二、黄节与《国粹学报叙》、《黄史》
        三、章太炎与《文学论略》、《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二书》
        四、刘师培与《国学发微》、《南北学派不同论》、《周末学术史序》
        五、马叙伦、王国维、许守微的代表性着作
    第四节 《国学萃编》的创办
第三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二——昌明中国固有之学术
    第一节 《四川国学杂志》的创办
    第二节 国学扶危社与《国学》
    第三节 国学昌明社与《国学杂志》
    第四节 《国学巵林》、《国学月刊》的创办
        一、《国学巵林》的创办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第四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三——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第一节 《国学丛刊》的创办
    第二节 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第三节 《新潮》、《国故》月刊的创办及其论争
        一、《新潮》的创办
        二、《国故》月刊的创办
        三、《新潮》与《国故》月刊的论争
    第四节 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办
    第五节 “整理国故”运动的兴起
    第六节 《国学季刊》的创办
        一、《国学季刊》的创刊及特色
        二、“新国学”理念的学术宣言——《国学季刊·发刊宣言》
        三、《国学季刊》核心作者群及重要篇章分析
    第七节 《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一、《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的创办
        二、《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月刊》的创办
    第八节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与《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周刊》的创办
第五章 现代国学的取向之四——甄明学术,发扬国光
    第一节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学衡》的创办
    第二节 《国学丛刊》与《国学辑林》的创办
        一、东南大学国学研究会的成立
        二、《国学丛刊》的创办
        三、东南大学国学院的成立宣言和工作纲领——《国立东南大学国学院整理国学计划书》
        四、《国学辑林》的创办
    第三节 《华国月刊》的创办
    第四节 《国学专刊》与《国学》月刊的创办
        一、《国学专刊》的创办
        二、《国学》月刊的创办
第六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第一节 《国学丛刊》、《清华学报》的创办
        一、清华国学研究会和《国学丛刊》成立缘起
        二、《国学丛刊》刊物宗旨及栏目设置
        三、《国学丛刊》刊登重点篇章分析
        四、《清华学报》的创办
    第二节 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创办
        一、创办背景和经过
        二、清华国学研究院的制度特色及导师任课概况
        三、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入学及毕业概况
        四、对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评价
    第三节 《实学》月刊、《国学月报》的创办
        一、国学研究院丛书的出版
        二、《实学》月刊的创办
        三、《国学月报》的创办
    第四节 《国学论丛》的创办
        一、《国学论丛》的创办概况
        二、《国学论丛》的刊载内容及编辑特色
        三、《国学论丛》重点篇目及作者分析
    第五节 借用新工具扩张新材料——《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及旨趣
        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
        二、《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第七章 现代国学的走向之六——研究固有文化,造就国学人才
    第一节 北京师范大学国文学会与《师大国学丛刊》
    第二节 北平中国大学《国学丛编》的创办
    第三节 福建协和大学国文系与《国学杂志》
    第四节 《国学商兑》、《国学论衡》的创办
    第五节 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一、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成立
        二、《制言》半月刊的创办
    第六节 《国学》月刊的创办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英文摘要
引论
    一、本课题领域的学术史回顾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四、本论文的基本结构及框架
上篇 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日据时段(1923.1.1-1945.8.1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周边文化中的边缘书写
        第一章 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日据时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文学社团、流派及与之关联的报刊
        第三节 文学周边的中华文化民间薪传
        第二章 离岛写作与归岸之响
        第一节 概述
        一、离岛写作——“流散美学”(Diaspora aesthetic)现象
        二、陆、岛文化人的同声相应
        第二节 离台内渡写作
        一、台湾作家的内渡写作
        二、民间书写的内渡
        第三节 离台赴日写作
        第四节 台湾作家及民间艺人在其他国家、地区的写作
        第五节 岛外文化人的台湾题材写作及对台交流
        第一编小结 映摄中华文化意涵的台湾现代文学外围书写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语言暴政下的痛苦言说
        第三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文言作品
        第一节 概述
        一、文言诗歌发展脉络
        二、文言散文发展脉络
        三、文言小说、戏剧等的产生与发展
        四、文言楹联
        第二节 赖和与陈虚谷、杨守愚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三节 吴浊流与叶荣钟等人的文言创作
        第四节 连横等人的文言创作
        一、连横、洪弃生、林幼春、胡殿鹏
        二、王松、施天鹤
        三、蔡惠如、谢星楼、庄嵩、张汉、黄赞钧、黄水沛
        第五节 石中英、黄金川等女性文言诗人
        第四章 日据时段的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国语(白话)文学生长脉络
        二、国语(白话)新诗源流
        三、国语(白话)小说创作
        四、国语(白话)散文创作
        五、戏剧、文学评论等其它国语(白话)文学形式
        第二节 赖和、杨守愚、周定山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三节 张我军与杨云萍等人的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四节 吴漫沙等人的通俗国语(白话)文学创作
        第五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日语诗歌创作发展脉络
        二、日语小说创作发展脉络
        三、日语散文、戏剧等其它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第二节 杨逵、吕赫若、龙瑛宗、张文环、翁闹等人的日语作品
        第三节 杨炽昌、张彦勋、吴新荣、王白渊、陈奇云等日语诗人
        第四节 吴浊流、叶荣钟、杨云萍等人的日语创作
        第五节 女性作家及其日语通俗文学创作
        第六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一、台湾方言之源流及其分布概况
        二、方言歌诗、口传民间故事、传说、谜猜等民间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三、方言小说发展脉络
        四、方言戏曲、散文、戏剧及其他文学形式发展脉络
        五、闽南语流行歌
        第二节 方言歌谣(含少数民族的歌诗)
        第三节 闽南语流行歌、报告文学等通俗文学创作
        第四节 台湾民间方言戏曲
        一、日据时段台湾现代民间方言戏曲的发展
        二、歌仔和歌仔册
        三、歌仔册个案抽样析赏——《金快运河记新歌》
        第七章 日据时段的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张我军的日文中译
        第三节 黄宗葵、刘顽椿、吴守礼等的中文日译
        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文化隐喻与韧性抗争
    第三编 文学内外的纠葛
        第八章 各种文艺思想的交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新旧文学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三节 乡土文学和台湾话文论战沿革及意义
        第四节 大众及左翼文艺的倡导
        第五节 台湾作家与来台日本人的文学论战
下篇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1945.8.16-1949.5)
    第一编 文学的外围:光复之喜与恶政之怨
        第九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史背景
        第一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社会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台湾文学社团与相关报刊
        第三节 融汇于中华文化主流的光复初期台湾文学周边文化
        第十章 彼岸之念与此岸之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在大陆的台湾文化人和在台湾的大陆文化人
        一、台湾文化人在大陆
        二、大陆文化人在台湾
        第三节 范泉、《文艺春秋》与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学之关联
        第一编小结:光复初期庶民写作和官方意识形态:融合—分流—交织
    第二编 文学的内部:回归的欢喜与转换的阵痛
        第十一章 光复初期台湾文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诗歌
        第三节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文言散文
        第十二章 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
        第一节 概述: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的复苏
        一、创作用语由日文向中文转换的困难与适应
        二、两岸国语(白话)文学的汇流
        三、光复初期国语(白话)文学创作概况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
        第三节 光复初期的国语(白话)小说家
        一、钟理和
        二、吕赫若、周青
        三、欧坦生和杨梦周的小说创作
        第十三章 光复初期台湾日语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日语小说创作
        一、吴浊流
        二、杨逵等小说作家
        第三节光复初期的日语诗歌创作
        一、光复初期台湾女性作家的日语诗歌
        二、陈千武及银铃会诸诗人的日语诗歌
        第十四章 光复初期台湾方言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光复初期的闽南语流行歌
        第十五章 光复初期台湾现代翻译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许寿裳、黎烈文等的翻译文学活动
        下篇第二编小结:语言转换的艺术与中华民族身份的认同
    第三编 文学内部的论议与文学外部的纷扰
        第十六章 光复初期的文艺争鸣
        第一节 光复初期文学论议的起因及其范围
        第二节 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讨论
        一、《新生报》“桥”副刊上关于台湾文学方向的论议
        二、《台湾文化》对两岸新文学传统的兼容
        三、论议的结果——促使两岸文学汇流的进步现实主义
结论 台湾现代文学:语言转换中的中华文化脉搏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致谢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静安一贯有薪传──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感言(论文参考文献)

  • [1]李济学术思想研究[D]. 陈广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2]现代国学的发生与走向 ——以晚清民国(1901-1937)国学类学术期刊的刊载内容为中心[D]. 李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3]《释祖妣》与《耒耜考》之比较研究[J]. 侯书勇. 郭沫若学刊, 2013(01)
  • [4]《释祖妣》与《耒耜考》之比较研究[A]. 侯书勇. 郭沫若与文化中国——纪念郭沫若诞辰12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 2012
  • [5]台湾现代文学史稿(1923-1949)[D]. 李诠林.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 [6]静安一贯有薪传──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感言[J]. 胡振宇. 中国文化, 2001(Z1)

标签:;  ;  ;  ;  ;  

静安历来有一笔遗产——许仲舒先生的百年致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