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工程院1999年当选院士名单(论文文献综述)
王懿霖,潘丽娅[1](2021)在《2021年两院院士最终增选结果公布》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1月18日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分别选举产生6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5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8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20名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本次增选后,中国科学院共有院士860名,外籍院士129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总数为971名,外籍院士总数为111名。
王嫣婕[2](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指出
唐家龙,缪鹏[3](2020)在《区域发展与晋阶院士——来自2017年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2017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为研究对象,首次将候选人和当选院士纳入同一计量分析框架,研究了省级经济社会因素对候选人能否成功当选院士的影响。在控制候选人的个体特征因素的情况下,基于多分类logit模型的分析发现:①人均GDP对候选人当选没有显着影响;②研发投入水平对候选人当选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③以进出口总额衡量的省际开放水平越高,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越低;④城市化水平对候选人当选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⑤来自东部和中部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存在着显着的差异,东部和西部候选人当选的可能性不存在这种差异。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优化领军人才成长环境,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区域人才优化分布,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关键驱动作用。
张玉婷[4](2020)在《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文中指出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离乱纷杂的环境下仍然保持着一流的教育水准、自由的学术风气及坚毅的民族精神,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赞誉其“物质上得不了,精神上了不得”。作为民国研究院所的中坚力量,西南联大继承和发扬了此前就颇具名望的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等学府的兴学传统,形成了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出了众多闻名中外的专家学者,为中华民族储存了抗战建国的力量。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模式不仅成为民国高级人才培育的典范,也为当今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案例参考。因此,本文以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其形成基础、管理体系及培养过程等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探究其特色和教育价值。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第一,回溯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体系形成的背景。通过对组成西南联大的三所学校在合校前各自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沿革和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溯源,以对联大建校时研究生教育的背景有一个基础性的把握。第二,梳理西南联大研究生的管理体系。从组织结构、招考选拔、奖励资助体系、科研经费和留学交流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情况作出系统的阐释,力求明晰研究生的组织管理情形。第三,剖析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在培养模式上,联大构成了联合一体下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形成了以“教学科研型”为培养导向的学、教、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课程与教学上,教师结合个人研究和前沿理论开设了数量不多但内容精深的课程,并将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学术演讲及专题讨论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兼顾中、西学的研究方法;在学生的研究训练上,文、理、工、法、商各科结合着学科发展、国家需要和地域资源,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方向;在师生互动上,教师与研究生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予了学生热心真切的指导与关照。第四,阐述西南联大研究生的培养成效与教育局限。从研究生的毕业去向看,学生大都进入大学或研究所从事教育和科研工作,推动着学术理论和学科体系的发展,并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的做人品质。虽然联大的研究生教育成绩斐然,但战争的环境、西方移植的教学模式,以及西南联大以本科为人才培养重心的教育取向,也使得当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许多限制。最后,基于前文的分析,对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分析其教育颇具成效的原因,以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借鉴。
李爱花[5](2020)在《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女科学家稀缺的话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女性作为未被社会充分挖掘和应用的重要科技人力资源,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重视,欧美等很多国家已经将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上升到国家科技政策和经济竞争政策的战略高度。在社会和科学发展需求的推动下,女性在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数量越来越多,和男性所占比例相差越来越小。然而总体上看,女性主要集中于科学界的底层,大量女性的科学潜能还是未被充分激发出来。科学女博士作为科学领域的高端人才,研究其成长和成才的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开发女性的科学潜能。本文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研究对象,用生命历程的视角考察影响女性成为女博士科学家的社会因素。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和科学博士学位获得后的工作与成就是影响科学女博士生命历程的关键节点。本文以这四个节点为基础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成为科学女博士及发挥科学女博士科学潜能的社会影响因素。科学职业信念影响选择和追求科学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女性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依赖于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和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的独立意识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别启蒙影响;女性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其科学天赋认可的影响;女性对科学职业的期待受到个人、家庭和学校对科学及女科学家认同的影响。科学学士学位是进入科学职业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进入科学博士教育的基础。女性获得科学学士学位不仅需要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而且需要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女性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大门受到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和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的影响;女性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受到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和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是科学教育的最高层次,同时也是入职学术工作的普遍要求。女性获得科学博士学位不仅需要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同样也需要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女性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受到个人争取、学校推荐和资金支持的影响;女性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受到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家庭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的影响。科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入职科学界尤其是学术工作领域,是做出科学贡献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女性成为科学家不仅需要获得科学职业而且需要做出科研成果。科学女博士获得科学职业受到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和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的影响;科学女博士取得科研成就受到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及家庭的理解和支持的影响。纵观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的生命历程,发现女性在成为科学家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传统与现代、个人与社会、职业与家庭的选择,渴望成为经济独立的职业女性和对自己科学能力的自信是她们成功的关键,平等的性别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促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史文天[6](2020)在《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及区域间综合实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背景下科技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尤其是关键人才的竞争。人才作为稀缺性战略资源,各国家、各区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人才政策,培养和吸引世界一流优秀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区域人才竞争的利害关系日益突出,以争夺国际一流科技人才为焦点的一场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在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培养和造就一批自己的顶尖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实施人才强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院士是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设立的最高学术称号之一,代表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水平。中国科学院自1949成立以来,院士群体便为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事业的开创以及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做出了卓越贡献。如今,两院院士作为我国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依然是我国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中坚力量和关键人物,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选取两院院士的典型案例,采取空间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和空间计量分析等方法,揭示了中国科学家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流动特征及其知识流动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从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来看,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差异显着。出生地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地区尤为突出;高校集聚的城市为中国科学家主要的本科毕业地,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中国和世界高水平教育资源集聚的城市;初次工作地、当前工作地以及院士获得地在空间格局上存在高度一致性,主要集聚在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区域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等是影响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地区为中国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教育水平较高的区域有利于科学家的成长、培养和发展;健全优质的社会服务更有助于吸引科学家前来就业;优美清洁的环境是科学家选择工作地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来看,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空间异质性显着。网络节点度中心性、加权度中心性和介数中心性仅北京、上海、南京等少数城市较大,网络等级层次呈“金字塔”型,核心-边缘结构突出。随着科学家的成长,满足科学家后期发展的相关类型的城市数量逐渐减少。通过识别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节点角色发现,北京是唯一兼具成就兼稳定型两重角色的城市,其他城市则扮演着单一的角色。中国科学家的空间迁移在国家、区域和个人尺度上受国家政策、区域经济水平及教育水平和个人特质的影响。个体特质是推动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演化的内驱力,区域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是整个网络演变的外驱力,国际环境和国家政策是科学家空间迁移的外生变量。各驱动力是相互影响密切联系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是各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3)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复杂性及其机理来看,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呈现以北京为顶点的“多三角形骨架”结构,等级层次结构特征明显。北京和上海位于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核心区,长春、南京、武汉、西安、广州、兰州、大连、合肥等16个城市位于网络的半边缘地带,其他城市则位于网络的边缘地带。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京津冀、长三角、辽中南是中国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热点区域。度中心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东部的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加权中心性呈现出北京和上海的“两极”格局,介数中心性呈“一超多强”的格局。负二项式回归模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的邻近性机制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地理邻近性在一定条件下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起正向作用;教育邻近性是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首要考虑的因素,两个城市之间的教育水平越接近,科学家越趋于合作;经济邻近性和社会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制度邻近性对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影响系数为负且显着。(4)基于城市尺度下中国科学家流动和科研合作的数据构建出的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和科研合作网络,通过空间分析、网络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发现两个网络的节点和双边关系的空间同位性特征显着,两个网络的节点属性和双边关系属性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网络在空间结构上具有较强耦合性。基于构建的“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总结了中国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四种效应,分别是溢出效应、创造效应、回流效应和随从效应。科学家作为知识的载体,其嵌入到新的区域后自身的知识会溢出到迁入地,产生知识溢出效应;科学家已掌握的知识与迁入地科研人员的知识产生碰撞,会使他们的知识进行融合、重组,在这一个过程中产生新的知识,产生知识创造效应;由于科学家的流动,使迁入地的科学家与迁出地的人员保持着特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当前所处地域的科学家的知识“反哺”科学家的迁出地,形成知识的回流效应;后进学者会跟随或模仿前人成长的路径,其他科学家或者学者跟随前人的迁移路径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产生新一轮的知识流动,即随从效应。
郭书剑[7](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唐家龙,缪鹏,蔺洪全[8](2020)在《院士遴选的决定因素:基于2017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以2017年中国工程院候选院士为研究对象,利用候选人入围、第二轮评审和最终当选各个阶段数据,引入候选人个体因素和区域社会经济因素,基于多分类无序logistic模型的分析发现:获得国家人才称号、国家科技奖励和担任行政职务对候选人晋阶院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最高学历具有负面影响、海外经历具有正向影响,但二者的影响在统计上都不显着。研究结果对于准院士人才培养和院士人才的选拔、评审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朱昱,赵千,吴晓东[9](2019)在《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是院士队伍的重要部分,是建设高端学术平台和工程科技思想库的重要力量;外籍院士制度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制度的重要内容。改进完善外籍院士制度,加强外籍院士队伍建设,是促进国际学术和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高端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和外交战略的重要方式。文章综合分析了外籍院士制度的起源、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现状,并对促进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改进完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政策建议。
马晓华[10](2019)在《提名李彦宏增选院士起争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兴盛发达来自搜索引擎,饱受争议也因搜索引擎,这句话用在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身上,应该是恰当的。4月30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由该院主席团审定的2019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名单中,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31位。来自企业的候选人有114位,比2017年的90位,增加了24位。在100多位企业家中,引发舆论关注和争议最大的是李彦宏。
二、中国工程院1999年当选院士名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工程院1999年当选院士名单(论文提纲范文)
(3)区域发展与晋阶院士——来自2017年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
2.1 经济发展水平与准院士晋阶 |
2.2 经济开放度与准院士晋阶 |
2.3 研发投入与准院士晋阶 |
2.4 城市化水平与准院士晋阶 |
2.5 地域差异与准院士晋阶 |
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3.1 数据来源 |
3.2 变量定义 |
4 计量检验 |
4.1 实证模型 |
4.2 回归结果 |
4.3 稳健性检验 |
4.3.1 基于方法变换的稳健性检验。 |
4.3.2 基于变量替换的稳健性检验。 |
5 结论与启示 |
(4)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历史认识的需要 |
(二)现实改革的需要 |
二、文献综述 |
(一)文献资料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价值 |
四、核心概念 |
(一)研究生教育 |
(二)研究生培养模式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形成的基础 |
第一节 抗战前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 |
一、清朝末期研究生教育的萌芽 |
二、民国初年研究生教育的起步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西南联大建校前三校的研究生教育 |
一、国立北京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
二、国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
三、私立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教育 |
四、三校培养模式的特点小结 |
第二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
第一节 三足分立的教育组织机构 |
第二节 严格要求的学生招考选拔 |
一、高标准的专业分组招生考试 |
二、高质量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源 |
第三节 鼓励研学的奖励资助体系 |
第四节 政府与社会的科研经费支持 |
第五节 公费择优的留学交流管理 |
第三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过程 |
第一节 培养模式 |
一、联大一体下的各院所独立培养体系 |
二、以科研为导向的“学、教、研”一体模式 |
第二节 课程教学 |
一、各专业教师自定开设的课程科目 |
二、联系前沿并融汇西学的教学内容 |
三、由通至专且本硕衔接的课程体系 |
四、重视学术讨论和报告的教学方式 |
五、欧美教材与外语授课的普遍应用 |
第三节 科学研究 |
一、注重国学文化的文科 |
二、因时制宜的理、工科 |
三、结合社会实际的法科 |
四、联系战时经济的商科 |
第四节 师生互动 |
一、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二、严谨求真的学术指导 |
三、热心真切的人生关照 |
四、学术救国的价值追求 |
第四章 西南联大的研究生培养成效与局限 |
第一节 学生毕业及三校复员 |
一、研究生的毕业或离校去向 |
二、联大解散后三校研究生教育体系的恢复 |
第二节 教育成效 |
一、推进学术理论的深化与创造 |
二、引领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
三、塑造学子的治学方向与品质 |
第三节 教育局限 |
一、战争环境对科研条件的约束 |
二、西方教学模式的移植缺陷 |
三、有限的研究生培养规模 |
第五章 西南联大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总结 |
第一节 科研为主与精化课程的教研体系 |
第二节 自由包容与多元导引的教学理念 |
第三节 融会中西与紧跟前沿的国际化教育 |
第四节 联系国情与结合地域的研究训练 |
第五节 德学并重与言传身教的教师指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 |
五、概念界定 |
六、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七、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科学职业信念的形成 |
1.1 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 |
1.1.1 家庭的性别启蒙 |
1.1.2 学校的性别启蒙 |
1.1.3 社会的性别启蒙 |
1.2 对科学能力的自我肯定 |
1.2.1 个人对科学天赋的认可 |
1.2.2 家庭对科学天赋的重视 |
1.2.3 学校对科学天赋的肯定 |
1.3 对科学职业的期望 |
1.3.1 个人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1.3.2 家庭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1.3.3 学校对科学和女科学家的认同 |
第二章 科学学士学位的获得 |
2.1 进入高等科学教育大门 |
2.1.1 个人对接受高等科学教育的期望 |
2.1.2 家庭对进入高等科学教育的支持 |
2.1.3 学校的高等科学教育向女性开放 |
2.2 完成高等科学教育训练 |
2.2.1 所学专业与个人期望一致 |
2.2.2 性别平等的高等科学教育环境 |
第三章 科学博士学位的获得 |
3.1 获得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深造机会 |
3.1.1 个人争取 |
3.1.2 学校推荐 |
3.1.3 资金支持 |
3.2 完成科学博士研究生教育训练 |
3.2.1 个人对自身科研能力的认可 |
3.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
3.2.3 导师对科研能力的肯定与激励 |
第四章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后的工作与成就 |
4.1 科学职业的获得 |
4.1.1 个人科学职业信念的坚持 |
4.1.2 科学职业岗位向女性开放 |
4.2 科研成就的取得 |
4.2.1 性别平等的科研机会 |
4.2.2 家庭的理解和支持 |
结语 |
附录 中国早期女博士名录(1918-1955)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数据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样本 |
1.4.3 主要数据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1 人才研究的图谱分析 |
2.1.1 国内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1.2 国外人才研究的基本情况 |
2.2 人才研究的定性总结 |
2.2.1 人才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 |
2.2.2 人才科研合作的相关研究 |
2.2.3 人才流动与知识流动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 概念辨析与理论基础 |
3.1 核心概念辨析 |
3.1.1 人才 |
3.1.2 科技人才 |
3.1.3 科学家 |
3.2 相关理论基础 |
3.2.1 人才成长的相关理论 |
3.2.2 人才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3 知识流动的相关理论 |
3.2.4 复杂网络理论 |
3.2.5 空间结构理论 |
3.3 已有理论的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
4.1 研究数据与研究方法 |
4.1.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 |
4.1.2 研究方法 |
4.2 中国科学家不同成长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1 出生地集中于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
4.2.2 本科毕业地与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地高度耦合 |
4.2.3 最高学位获得地集中于高水平教育资源城市 |
4.2.4 工作地集中于国内经济发达的城市 |
4.3 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特征 |
4.3.1 出生地——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内陆扩散 |
4.3.2 本科学习地——省会城市外的其他地级市逐渐显现 |
4.3.3 最高学位获得地——从海外城市转向国内城市 |
4.3.4 主要工作地——从北京、上海向其他城市扩散 |
4.4 中国科学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1 出生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2 本科毕业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3 最高学位获得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4.4 工作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及其驱动机制 |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数据来源 |
5.1.2 网络构建 |
5.1.3 测度模型 |
5.2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特征 |
5.2.1 网络节点特征 |
5.2.2 等级层次结构 |
5.2.3 节点角色识别 |
5.3 中国科学家流动网络的驱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及其邻近性机理 |
6.1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测度模型 |
6.2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拓扑结构 |
6.2.1 网络整体特征 |
6.2.2 等级层次结构 |
6.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网络空间分异 |
6.3.1 度中心度性 |
6.3.2 加权度中心性 |
6.3.3 介数中心性 |
6.4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的邻近性机理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知识流动效应 |
7.1 科学家流动对知识流动的作用模型 |
7.1.1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间知识流动的作用 |
7.1.2 科学家流动对区域内知识流动的作用 |
7.2 网络节点耦合分析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数据说明和来源 |
7.2.3 节点的空间耦合 |
7.2.4 节点的相关性检验 |
7.3 网络双边关联耦合分析 |
7.3.1 空间联系结构 |
7.3.2 网络体系结构 |
7.3.3 双边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
7.3.4 双边关系的回归分析 |
7.4 科学家流动产生的知识流动效应 |
7.4.1 溢出效应 |
7.4.2 创造效应 |
7.4.3 回流效应 |
7.4.4 随从效应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中国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
8.1.2 中国科学家流动的空间异质性特征显着 |
8.1.3 中国科学家科研合作具有空间非均衡性 |
8.1.4 科学家流动可以促进区域间的知识流动 |
8.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8.2.1 理论层面 |
8.2.2 实证层面 |
8.3 政策启示 |
8.3.1 制定科学的科技人才布局战略 |
8.3.2 促进科技人才的跨区科研合作 |
8.3.3 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青年学者成长 |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8.4.1 中国科学家研究样本可进一步扩大 |
8.4.2 科学家科研合作刻画方式可多样化 |
8.4.3 科学家流动的空间效应待进一步验证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8)院士遴选的决定因素:基于2017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回顾 |
2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 |
2.1 数据来源 |
2.2 变量描述 |
3 实证分析 |
3.1 模型设定 |
3.2 模型结果及说明 |
(1)核心解释变量的作用。 |
(2)关于控制变量的说明。 |
3.3 稳健性检验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9)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外籍院士制度的沿革 |
2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特点 |
2.1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群体特征 |
2.2 增选方式 |
3 欧美主要国家外籍院士制度体系机制、遴选标准 |
3.1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 |
3.2 英国皇家工程院 |
3.3 美国国家工程院 |
4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发挥作用的途径 |
4.1 参加院士大会等高水平的学术论坛 |
4.2 协助创建国际学术期刊、拓展工程院在国际组织中的合作渠道 |
4.3 获评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国家级奖项,传播中国影响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 |
4.4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 |
4.5 参与对华团队学术合作、为我国培养人才 |
5 政策建议 |
5.1 加强外籍院士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国别、学科结构和行业分布 |
5.2 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 |
5.3 引进国际高端智力,着力打造制度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
(10)提名李彦宏增选院士起争议(论文提纲范文)
李彦宏为何被提名为院士 |
李彦宏搜索引擎的贡献到底在哪里 |
成为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流程很严格 |
科学与道德的争议 |
四、中国工程院1999年当选院士名单(论文参考文献)
- [1]2021年两院院士最终增选结果公布[J]. 王懿霖,潘丽娅. 求贤, 2021(11)
- [2]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区域发展与晋阶院士——来自2017年工程院院士遴选的证据[J]. 唐家龙,缪鹏. 创新科技, 2020(09)
- [4]西南联大的研究生教育研究[D]. 张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性别、科学与社会 ——以中国早期科学女博士为中心的考察[D]. 李爱花. 山西大学, 2020(12)
- [6]中国科学家的空间流动与科研合作研究 ——基于两院院士的分析[D]. 史文天.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8]院士遴选的决定因素:基于2017年工程院院士候选人数据的实证分析[J]. 唐家龙,缪鹏,蔺洪全. 中国科技论坛, 2020(01)
- [9]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制度之探究[J]. 朱昱,赵千,吴晓东.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9(08)
- [10]提名李彦宏增选院士起争议[J]. 马晓华. 人生与伴侣(下半月版),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