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魏向东,李海,赵宝[1](2021)在《大秦铁路货运增量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大秦铁路是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战略大动脉,近年来其货运量呈现出不稳定现象。为提升货运量,以大秦铁路为对象,研究其货运增量策略。对大秦铁路列车开行及货运量发展情况进行阐述,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分析影响大秦铁路货运量的相关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扩大需求、保证供应、提升运能三方面提出实现大秦铁路货运增量的策略。分析表明:为实现大秦铁路的货运增量,可从产、运、需三方面同时着手的。
马建华[2](2021)在《提高大秦线货运能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重要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的运输能力是稳定港口煤炭供给、实现铁路货运增量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从车流组织、列车运行组织、机车车辆运用、集疏港作业组织等方面分析大秦线能力利用存在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在创新车流组织模式、提高列车开行质量、完善机车车辆运用、改进港口地区接卸等方面,提出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的对策,有效加强大秦线煤运通道输送能力,更好地满足货运市场需求,稳定港口存煤,确保2021年铁路货运增量目标的实现。
陈宝运[3](2020)在《湖东编组站运输能力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大秦线煤运量持续保持在4亿吨左右,平均每天开行货物列车130对,重、空车流高密度运行,湖东站作为大秦线上的车流“加工厂”,承担着大秦线重、空列车的组合、分解、直通任务,在“货运增量”的大背景下,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运输组织压力下,繁忙的作业同时给现场管理和岗位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然而,近年来无论是从研究层面还是应用层面对湖东站运输能力的全方位系统性分析指导都不够彻底,加上现场生产人员缺乏较高的理论素养,一定程度造成了现场资源的浪费,湖东编组站既有技术设备潜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本文以湖东编组站运输能力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关于编组站运输能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湖东站站场情况、技术设备和作业组织方式等特点,选定适合湖东站的能力查定方法,同时结合现场调研情况,对湖东站站场类型、车流结构、本务机及乘务员换乘组织、重载列车组合流程、列尾作业、列车技检作业、调车作业、车号作业、车流技术作业等进行综合分析。本文通过对既有写实方法进行改进,有效避免了常规只进行三天写实的不足,经过全年四次周期性写实数据的分析梳理,准确得出湖东站各场货物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及时间标准、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占用咽喉道岔时间标准、改编时间标准等计算编组站能力指标。最后,结合湖东站技术设备、作业组织等实际情况以及车站最终通过能力计算表分析确定湖东站各场限制能力及制约能力影响因素,同时从提高空车周转效率、优化重车作业方式、加强车机联控、整合区域优势、改造编组设备等五个方面提出湖东站运输能力优化策略建议。图5幅,表31个,参考文献48篇。
梁树琦[4](2019)在《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支撑。我国煤炭资源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煤炭跨区域运输需求巨大。通过北煤南运满足华东、华南及华中地区煤炭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运输的一个主流向。北煤南运运量大、距离远,长期以来依靠海铁联运模式。然而海运模式近年来出现了港口能力受限、运能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煤炭向消费地的可靠供应和运输。在蒙华铁路这一运煤新通道开通的背景下,构建高效、便捷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应对海运市场波动、增强北煤南运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国内外针对煤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演变及优化的系统研究并不多,既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现代化集装箱综合运输以及高附加值零散白货的多式联运系统设计及网络优化等问题上。未来随着对老旧船只报废的政策不断推进,沿海干散货航运能力不断下降,蒙华铁路的建成将为北煤南运提供多重模式选择,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指导。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了北煤南运作为研究对象,引入蒙华铁路这一新运煤通道,展开我国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本文希望解决的问题是:煤炭企业如何从综合交通运输的视角设计并优化北煤南运交通模式?这一问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以下两个子问题:(1)影响煤炭企业选择不同交通模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2)煤炭企业如何基于这些关键因素对煤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优化?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计量模型法并结合典型企业实地调研,对影响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同时论文从综合交通运输的视角出发构建了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及优化的分析框架,结合鄂尔多斯至武汉、南京、泉州三大实证案例,通过竞争博弈模型及敏感性分析对该研究框架进行验证。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本文通过对大量既有相关文献的回顾发现,对煤炭运输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存在一定不匹配性。总体来看,实证研究相对较多,同时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煤炭集疏运系统优化、煤炭运输效率评价、煤炭产业发展政策等方面。随着煤炭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及新通道的出现,综合交通运输理论在煤炭运输问题研究领域具有相当适用性及研究紧迫性。第二,本文结合既有综合交通运输理论研究和我国煤炭资源基本特点,从煤炭运输网络结构、运输模式选择以及供需匹配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影响我国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的分析框架。框架包含三个维度、四大主体、五大要素,其中三个维度是功能维度、结构维度及运作维度;四大主体是运输模式构成、运输模式选择与竞争、运输网络构建与优化及运输效率评价;五大要素是经济性、时效性、便捷性、可靠性及安全性,依托该框架分析我国北煤南运不同阶段采用不同交通模式背后的机理。第三,为验证框架可靠性,论文选取了三个典型案例,通过广义运输成本函数及竞争博弈模型,分析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演变。实证结果验证了新煤运通道的出现对北煤南运综合交通模式的重要影响。结果显示:(1)蒙华铁路在北煤南运中短途市场中相较海铁联运模式的竞争效应显着;(2)受运输时效性和运输成本等综合影响,蒙华铁路将承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且会促进海铁联运运价进一步降低,从而推进北煤南运整体运输成本的下降。第四,为从动态优化和演变的视角分析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论文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对海铁联运服务水平进行动态优化,探讨了煤炭运输时间价值及海铁联运运价优惠对北煤南运综合交通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1)海运服务水平的提升对蒙华铁路的竞争效应具有调节作用;(2)在市场细分方面,蒙华铁路将主要承担优质煤运输工作,而附加值较低、对时效性要求较低的远距离煤炭运输将主要采用海铁联运模式;(3)整体来看,煤炭运输时间价值越高,蒙华铁路对海铁联运的竞争效应越明显;针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煤炭品类,铁路直达运输比例逐渐增高。从而给出海铁联运和铁路直达运输相互竞争又相互补充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在铁路运能得到释放、充足时,铁路将在北煤南运综合交通网络中发挥主要作用。
朱恒[5](2019)在《津冀煤炭港口铁海联运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煤炭产地和消费地的错位分布决定了“西煤东调”、“北煤南运”的运输格局,其中“铁海联运”在煤炭进行南北调运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作为“北煤南运”重要节点的津冀港口群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口群,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各自盲目建设等诸多问题。因此,科学合理的津冀煤炭铁海联运路径方案,对于完善津冀港口煤炭调运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秦皇岛港转型之际,津冀港口群煤炭运输业务将如何合理分配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煤炭运输和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的已有成就进行评述,然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煤炭物流和多式联运的基础理论进行阐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分析了我国煤炭供需现状和煤炭调运基本格局;从港口地理位置、码头数量等方面分析了津冀港口现状;分析了“三西”至津冀港口的铁路运输煤炭现状;分析了津冀煤炭铁海联运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建立模型进行理论铺垫。最后,构建模型并求解。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了津冀铁海联运煤炭运输路径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用Lingo软件(分支定界法)求解;针对前文的内容分析,提出港口群协同发展、信息一体化和智慧港口策略。
李彪[6](2018)在《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分析及提升改造方案设计》文中提出大准-大秦通道是蒙西地区煤炭外运运价最低、运距最短的一条径路,极具有市场竞争力。大准铁路上、下游通道运输能力远远大于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的运输能力,因此,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已成为大准-大秦通道煤炭外运的限制区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运输能力紧张和运输质量不高,提升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通过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论文首先概述国内外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理论研究的成果,并介绍了运输能力提升的理论依据,总结得出铁路运输能力提升的主要方法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现有运输设备的基础条件和实际运输组织生产的具体情况,通过分析计算法计算其现有运输条件下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的运输能力,提出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运输能力无法满足近远期运输需求的问题。在对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存在问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升级和改造有关站场、线路、机车车辆以及优化运输组织方式等提升区段运输能力的方案。同时对这些方案实施后的运输能力进行计算,发现依然无法满足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的远期运输需求。最后,提出增加二线的方案且对实施该方案后提升的运输能力进行分析计算,与远期运输需求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增建二线方案能有效地提高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的铁路运输能力并满足其远期的运输需求。论文针对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进行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改造方案的分析设计,符合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单线区段运输现状的需求,同时对类似区段及企业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李建华[7](2017)在《分析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文中提出论文针对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相关内容,从运输能力现状入手,做了简单的论述,提出提高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措施。大秦线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运行能力存在着薄弱环节,运量水平较低。加之外部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基于此,论文加强此课题的研究,做了简单的论述。
何煜[8](2014)在《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由于货物的产出地和消费地的不统一性,大量物资需要通过铁路进行运输。在分工明确的全球化经济下,铁路的货运面临诸多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为了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运输压力问题,我国把发展重载铁路运输作为解决这一尴尬问题的战略措施。在重载铁路技术和运载能力研究中,大秦线重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论据。研究如何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同样适用于整个重载运输业。
朱永霞[9](2014)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文中指出我国铁路长期处于运输能力与运量增长不相匹配的矛盾中。增加行车密度、提高行车速度和提高列车重量是提高铁路通过能力的三种途径。我国铁路的行车密度已经很高,提升空间也非常有限;我国列车的行车速度已经达到120km/h,目前提高行车速度困难很大,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高列车载重就成为发展方向。国外首先产生铁路重载运输,逐步发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尝试重载运输。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我国的铁路重载运输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我国的重载铁路在多条干线上开通运营,运营里程不断突破,运量连年大幅增长,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铁路货运和国民经济发展中铁道重载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经济效益良好的同时也创造极大的社会效益。结合所参与的研究课题《既有线运用27t轴重货车的技术经济论证》,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希望可以为铁路重载运输实施改造提供理论上的相关支持。论文在分析研究意义和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过程以及现状。并分析了铁路重载运输的构成和经济要素,深入分析了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的构成。在充分分析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几种评价方法的对比确定选择数据包络方法进行评价;建立常规C2R模型、C2GS2模型和改进的C2R模型来评价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同时根据指标选择原则确定所需的评价指标,建立DEA评价投入产出模型。为了使模型计算更为准确,决策单元不应太少,本文使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已有的投入产出指标数据进行预测。最后,选择大秦线作为评价案例,得出大秦线社会效益值良好,为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建设和既有线重载运输改造提供了理论支持。
韩雪松[10](2013)在《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运输组织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载运输装车端作为重载线路货源的主要产生地,其运输组织方法对于保证重载运输的顺利进行,提高重载线路运输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现状运输组织方式,随意性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重载线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本文以重载线路装车端战略装车域为研究范围,优化其运输组织方案及组合站组合方案,以求获得符合我国重载运输特征的战略装车域组织作业方法,使得重载运输作业方案更加高效、准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回顾了国内外重载运输发展历程,归纳了关于重载运输及战略装车区的研究进展;将装车区域范围内的装车站点按照其货源供给状况及运输组织方式划分为重载线路战略装车点、战略装车区及战略装车域三个层次,并对重载运输组织的软硬件基础进行阐述。(2)对重载运输专线作业过程进行分析,归纳出我国重载运输集疏运系统车流组织特征。提出单组合站条件下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车流总体组合方案优化问题(RCSH),并建立双目标线性规划模型;根据案例的实际背景设计启发式规则简化模型,并通过构建隶属度函数的方法获得多目标规划的模糊最优解。结果显示:通过模型优化后战略装车域范围内车流可在减少时间消耗的同时,增大系统运输能力。(3)阐述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特征,分析影响组合站组合作业的主要因素,定义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问题(SCCHP).在此基础上建立“静态条件下”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规划模型。对模型求解的难点进行分析,并通过随机算例验证分析结论,尝试m-GA、p-GA等不同算法进行求解,最后设计MMAS算法对问题进行求解。实验证实:MMAS算法在求解SCCHP问题时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其平均最优隔小于5%。(4)提出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作业的“动态有利性假设”,并定义基于动态调整的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问题(DCCHP),并以战略装车域范围内时间消耗尽可能小及发车满意度最大为目标,建立双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假设的正确性,并获得“动态条件下组合站组合方案的优化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的结论;其次通过阐述典型组合站到发线布置形式及组合作业过程,归纳出组合站重车到发线运用特征,定义了基于到发线运用的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问题(SCCTP),并对模型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组合方案的有利性定理。推论结果显示:以加速单元重载列车出站为目标,去向相同的组合列车、去向不同的组合列车、单元2万吨列车、单元1万吨列车,其优越性依次降低。(5)在综合前述章节的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建立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车流组合方案综合优化问题(CCCH)的双层规划模型,提出上下层规划问的调整规则,并根据下层规划模型特征及前述分析的模型性质,提出“表格法”进行编程求解。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及算法的可行性。上述研究不仅对于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车流组织优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对于丰富重载运输理论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浅谈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1)大秦铁路货运增量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秦铁路列车开行及货运量分析 |
2 大秦铁路货运量影响因素 |
2.1 直接因素 |
2.1.1 市场供需 |
2.1.2 煤炭及运输价格 |
2.1.3 运输市场竞争 |
2.2 间接因素 |
2.2.1 经济发展形势与国家政策 |
2.2.2 大秦铁路的运输能力 |
2.2.3 气候状况 |
3 提升大秦铁路货运量策略 |
3.1 扩大货运需求 |
3.2 保障货源供应 |
3.3 提升大秦铁路的运能 |
3.3.1 优化集疏运通道 |
3.3.2 强化运输组织工作 |
4 结 语 |
(2)提高大秦线货运能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秦线能力利用存在的问题 |
1.1 车流组织方面 |
1.2 列车运行组织方面 |
1.3 机车车辆运用方面 |
1.4 集疏港作业组织方面 |
2 提升大秦线货运能力对策 |
2.1 创新车流组织模式 |
2.2 提高列车开行质量 |
2.3 完善机车车辆运用 |
2.4 改进港口地区接卸 |
3 结束语 |
(3)湖东编组站运输能力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编组站能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编组站能力计算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综述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编组站作业过程及能力查定方法研究 |
2.1 编组站能力基本概念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编组站能力查定意义 |
2.1.3 影响编组站能力因素 |
2.2 编组站能力查定方法 |
2.2.1 查定步骤和方法 |
2.2.2 写实方法 |
2.3 编组站能力计算 |
2.3.1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
2.3.2 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 |
2.3.3 改编能力计算 |
2.4 编组站最终能力确定 |
3 湖东站基本情况 |
3.1 湖东站站场 |
3.2 湖东站车流结构 |
3.3 湖东站运输组织模式 |
3.3.1 本务机车及乘务员换乘组织 |
3.3.2 重载列车组合流程 |
3.3.3 列尾作业 |
3.3.4 列车技检作业 |
3.3.5 调车作业 |
3.3.6 车号作业 |
3.3.7 车流技术作业 |
4 湖东站运输能力分析 |
4.1 湖东站到发线通过能力分析 |
4.1.1 各场货物列车技术作业程序及时间标准 |
4.1.2 各种列车占用到发线时间标准 |
4.1.3 到发线占用时间计算 |
4.1.4 到发线通过能力计算 |
4.2 湖东站咽喉道岔通过能力分析 |
4.2.1 咽喉各道岔组总占用时间 |
4.2.2 咽喉道岔通过能力计算 |
4.3 湖东站改编能力分析 |
4.3.1 列车解体时间标准 |
4.3.2 列车编组时间标准 |
4.3.4 湖东站改编能力计算 |
4.4 湖东站运输能力分析 |
5 湖东站能力加强策略建议 |
5.1 湖东站Ⅰ场优化建议 |
5.2 湖东站Ⅱ场优化建议 |
5.3 湖东站Ⅲ场优化建议 |
5.4 加强车机沟通 |
5.5 发挥枢纽互补优势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 |
2.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关理论研究 |
2.1.1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既有研究分布 |
2.1.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涵研究 |
2.1.3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演变研究 |
2.1.4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运营研究 |
2.2 煤炭运输模式选择及效率评价相关研究 |
2.2.1 煤炭运输的特点研究 |
2.2.2 煤炭运输模式选择研究 |
2.2.3 煤炭运输需求预测研究 |
2.2.4 煤炭运输系统效率评价研究 |
2.3 煤炭综合运输网络优化的相关研究 |
2.3.1 影响煤炭运输网络建设的因素研究 |
2.3.2 煤炭综合运输网络优化研究 |
2.4 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相关研究 |
2.4.1 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现状研究 |
2.4.2 北煤南运运输系统问题研究 |
2.4.3 北煤南运交通体系优化研究 |
2.5 相关研究评述 |
3 我国北煤南运运输通道发展现状 |
3.1 我国北煤南运陆上运输通道 |
3.1.1 我国煤炭铁路直达运输网络 |
3.1.2 北煤南运三大铁路运输通道 |
3.2 我国北煤南运海上运输通道 |
3.2.1 北煤南运海铁联运主要通道 |
3.2.2 北煤南运海上通道主要接卸港 |
3.3 我国北煤南运关键问题和风险 |
3.3.1 运能风险 |
3.3.2 运价风险 |
3.3.3 技术风险 |
3.4 北煤南运运输通道未来演化 |
3.4.1 新煤运通道出现及角色 |
3.4.2 北煤南运运输通道演化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分析框架 |
4.1 我国煤炭运输网络结构及基本特征 |
4.1.1 煤炭运输链条及其网络结构 |
4.1.2 煤炭资源空间调配基本地理格局 |
4.1.3 煤炭运输网络的复杂性 |
4.2 煤炭运输资源基本类型与配置规律 |
4.2.1 煤炭运输资源基本类型及特点 |
4.2.2 煤炭运输资源配置规律 |
4.3 基于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分析框架 |
4.3.1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分析框架 |
4.3.2 主要要素内涵及反馈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5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及优化 |
5.1 基于复杂网络的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 |
5.1.1 综合运输网络下北煤南运网络结构 |
5.1.2 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关键问题 |
5.1.3 北煤南运综合运输网络优化模型 |
5.2 基于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5.2.1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构建 |
5.2.2 双层规划博弈模型构建及基本假定 |
5.2.3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北煤南运交通模式选择 |
5.2.4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设计 |
5.3 新型互联网技术下煤炭运输网络的重构机制 |
5.3.1 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煤炭资源产销智能监测机制 |
5.3.2 基于移动互联信息交互的运输资源共享机制 |
5.3.3 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一体化煤炭物流网络 |
5.4 本章小结 |
6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实证分析 |
6.1 三大实证分析案例及煤炭供需概况 |
6.1.1 鄂尔多斯煤炭供应基地概况 |
6.1.2 三大煤炭消费地基本情况 |
6.1.3 北煤南运主枢纽港秦皇岛港概况 |
6.2 基于煤炭企业模式选择的运输网络优化实证分析 |
6.2.1 北煤南运主要运输通道竞争模式分析 |
6.2.2 竞争博弈模型相关参数确定 |
6.3 北煤南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实证结果及讨论 |
6.3.1 双层规划竞争博弈模型结果 |
6.3.2 敏感性分析模型结果 |
6.3.3 基于模型结果的相关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一 |
附录B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二 |
附录C 蒙华铁路对北煤南运交通模式的影响调研三 |
附录D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式算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津冀煤炭港口铁海联运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港口煤炭基础理论 |
2.1.1 港口物流的概念与功能 |
2.1.2 港口煤炭物流概述 |
2.2 多式联运基础理论 |
2.2.1 多式联运的概念与特征 |
2.2.2 多式联运的组织与业务流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津冀港口煤炭运输格局分析 |
3.1 我国煤炭供需和调运格局分析 |
3.1.1 我国煤炭供需格局 |
3.1.2 我国煤炭调运基本格局 |
3.2 津冀煤炭港口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2.1 秦皇岛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2.2 唐山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2.3 天津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2.4 黄骅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3.3 津冀港口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分析 |
3.3.1 秦皇岛港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分析 |
3.3.2 唐山港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分析 |
3.3.3 天津港煤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分析 |
3.3.4 黄骅港煤炭铁路运输通道分析 |
3.4 津冀煤炭港口铁海联运路径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煤炭产销布局变化对煤炭铁海联运的影响 |
3.4.2 铁路变化对煤炭铁海联运的影响 |
3.4.3 煤炭港口变化对煤炭铁海联运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津冀煤炭港口铁海联运路径优化模型 |
4.1 模型拟解决的问题 |
4.2 铁海联运煤炭运输成本构成 |
4.3 模型构建 |
4.3.1 问题描述 |
4.3.2 模型假设 |
4.3.3 模型构建 |
4.4 求解方法 |
4.4.1 分支定界法 |
4.4.2 Lingo求解软件对本文的适用性 |
4.5 实证分析 |
4.5.1 背景描述 |
4.5.2 相关数据 |
4.5.3 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津冀铁海联运煤炭运输路径优化策略 |
5.1 合理规划津冀煤炭港口 |
5.2 完善津冀煤炭港口铁路运输通道 |
5.3 建立津冀港口物流信息一体化平台 |
5.4 加强津冀智慧港口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6)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分析及提升改造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现状 |
1.3.1 国内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现状 |
1.3.2 国外铁路运输能力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1.6 本章小结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铁路运输的特点及其组织方式 |
2.1.1 铁路运输的特点 |
2.1.2 铁路运输组织 |
2.2 铁路运输能力的涵义 |
2.2.1 铁路运输能力 |
2.2.2 铁路通过能力 |
2.2.3 铁路输送能力 |
2.3 铁路运输能力计算 |
2.4 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措施 |
2.4.1 影响铁路运输能力的因素 |
2.4.2 提升铁路运输能力措施 |
2.5 本章小节 |
3 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段运输能力现状分析与计算 |
3.1 九苏木至燕庄段主要技术设备概况 |
3.1.1 车站基本概况 |
3.1.2 线路 |
3.1.3 轨道 |
3.1.4 路基 |
3.1.5 电气化 |
3.1.6 机务、车辆 |
3.1.7 通信、信号 |
3.1.8 电力 |
3.2 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现有运输能力的分析计算 |
3.2.1 各个车站通过能力计算 |
3.2.2 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
3.2.3 整体运输能力分析 |
3.3 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近远期运输需求分析 |
3.3.1 地方运量需求分析 |
3.3.2 通过运量需求分析 |
3.3.3 区段货流密度需求分析 |
3.4 九苏木至燕庄区段现有设备和运输组织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现有设备对运输能力的影响 |
3.4.2 运输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近期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的提升改造方案设计 |
4.1 近期运输能力提升的措施 |
4.2 运输设备改造方案 |
4.2.1 车站现有设备改造方案 |
4.2.2 线路现有设备改造方案 |
4.2.3 机车车辆及有关设备改造方案 |
4.2.4 改造方案提升运输能力的效果 |
4.3 运输组织方式改造方案 |
4.3.1 行车闭塞方式升级改造 |
4.3.2 增加列车编组 |
4.3.3 加强运输组织管理 |
4.3.4 优化方案提升运输能力的计算 |
4.4 本章小节 |
5 远期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能方案设计 |
5.1 增建二线方案的提出 |
5.2 增建二线方案主要技术标准的确定 |
5.3 增建二线左、右侧的选择 |
5.4 增建二线路线选择概况 |
5.5 增建二线后运输能力提升计算分析 |
5.5.1 各个区间通过能力计算 |
5.5.2 整体运输能力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分析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现状 |
3 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面临的问题 |
3.1 思想观念落后 |
3.2 运输环境复杂 |
3.3 设备更新不足 |
3.4 运量分布合理性差 |
3.5 市场因素 |
3.6 安全因素 |
4 提高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策略 |
4.1 积极应对市场不确定性因素 |
4.2 做好安全运输管理工作 |
4.3 优化运输作业流程 |
4.4 提高集疏运通道能力 |
4.5 合理分布运量 |
4.6 加大技术创新 |
5 结语 |
(8)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载运输的发展 |
1.1 重载运输的发展历程 |
1.2 研究重载铁路发展的意义 |
2 大秦线铁路运输状况 |
2.1 铁路概况 |
2.2 大秦线重载运输面临的问题及提高措施 |
3 结束语 |
(9)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铁路重载运输研究现状 |
1.2.2 铁路社会效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概况 |
2.1 铁路重载运输概述 |
2.2 铁路重载运输的要素分析 |
2.2.1 铁路重载运输的构成要素 |
2.2.2 铁路重载运输的经济要素 |
2.3 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及现状 |
2.3.1 国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及现状 |
2.3.2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及现状 |
第3章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方法选择和DEA模型建立 |
3.1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方法研究 |
3.1.1 评价方法综述 |
3.1.2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的特点 |
3.1.3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评价效益方法的选择 |
3.2 DEA基本理论 |
3.3 DEA有效性与模型建立 |
3.3.1 模型有效性代表的经济含义 |
3.3.2 模型选择与建立 |
3.3.3 模型有效性的判断 |
第4章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构成分析 |
4.1.1 铁路重载运输直接社会效益表现 |
4.1.2 铁路重载运输间接社会效益表现 |
4.2 铁路重载运输的社会效益的指标体系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赋值 |
4.3.1 投入指标计算方法 |
4.3.2 产出指标计算方法 |
4.4 预测未来年限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5章 大秦线重载铁路社会效益评价 |
5.1 大秦线重载运输简介 |
5.2 大秦线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 |
5.2.1 评价指标取值 |
5.2.2 综合评价结果 |
5.3 大秦线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分析 |
5.4 建议 |
5.4.1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社会效益 |
5.4.2 提高我国重载运输货物量 |
结论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果 |
(10)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运输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区发展及研究现状 |
1.2.1 重载运输发展概述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基础理论研究 |
2.1 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系统界定 |
2.1.1 重载运输定义及演变 |
2.1.2 战略装车域概念定义 |
2.2 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运输组织条件 |
2.2.1 技术装备条件 |
2.2.2 货源及组织水平 |
2.3 重载列车组织模式分析 |
2.3.1 按动力分布划分 |
2.3.2 按编组方式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车流总体组合方案优化 |
3.1 重载运输专线作业过程分析 |
3.1.1 重载运输集疏运系统 |
3.1.2 车流组织过程 |
3.1.3 RCSH问题定义 |
3.2 模型建立 |
3.2.1 条件假设 |
3.2.2 约束确定 |
3.2.3 目标函数确定 |
3.3 模型拓展 |
3.3.1 问题分析 |
3.3.2 问题定义 |
3.3.3 条件假设 |
3.3.4 约束条件 |
3.3.5 目标函数 |
3.4 案例分析 |
3.4.1 案例背景 |
3.4.2 算法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 |
4.1 问题的分析及定义 |
4.1.1 问题分析 |
4.1.2 组合站组合特征分析 |
4.1.3 组合方案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4 问题定义 |
4.2 模型建立 |
4.2.1 条件设定 |
4.2.2 约束条件 |
4.2.3 最晚开始组合时刻的确定 |
4.2.4 目标函数 |
4.3 算法设计 |
4.3.1 设计难点 |
4.3.2 实验验证 |
4.3.3 算法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义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 |
5.1 基于动态调整的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 |
5.1.1 问题分析及假设提出 |
5.1.2 问题定义 |
5.1.3 模型建立 |
5.1.4 算例分析 |
5.2 基于到发线运用的重载运输组合站组合方案优化 |
5.2.1 研究现状 |
5.2.2 列车在到发线作业过程 |
5.2.3 组合站重车到发线运用特征分析 |
5.2.4 问题分析和定义 |
5.2.5 模型建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车流组合方案综合优化 |
6.1 问题分析与定义 |
6.1.1 问题分析 |
6.1.2 问题定义 |
6.2 优化方法分析 |
6.2.1 优化思路 |
6.2.2 双层规划基本理论 |
6.3 模型建立 |
6.3.1 条件设定 |
6.3.2 模型建立 |
6.4 模型求解 |
6.4.1 上层规划求解 |
6.4.2 函数定义 |
6.4.3 下层规划求解 |
6.5 案例分析 |
6.5.1 案例背景 |
6.5.2 求解步骤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论 |
论文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浅谈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大秦铁路货运增量策略研究[J]. 魏向东,李海,赵宝.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1(03)
- [2]提高大秦线货运能力对策研究[J]. 马建华. 铁道货运, 2021(04)
- [3]湖东编组站运输能力优化研究[D]. 陈宝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0(01)
- [4]基于煤炭企业交通模式选择的北煤南运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 梁树琦.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3)
- [5]津冀煤炭港口铁海联运路径优化研究[D]. 朱恒. 燕山大学, 2019(03)
- [6]大准铁路九苏木至燕庄区段运输能力分析及提升改造方案设计[D]. 李彪.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7]分析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J]. 李建华.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7(12)
- [8]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J]. 何煜. 科技信息, 2014(15)
- [9]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铁路重载运输社会效益评价[D]. 朱永霞. 西南交通大学, 2014(09)
- [10]重载运输战略装车域运输组织优化研究[D]. 韩雪松.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