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文献综述)
蔡兴红[1](2021)在《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中研究说明小学时期是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数学教师要顺应时代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正确的创新概念,正确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提升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熊先琴[2](2021)在《数学史视角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赵菊红[3](2021)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的颁布对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逐步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焦点,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不言而喻。当前,数学课程的改革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层面取得一定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数学新课程标准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情境创设在更好地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研究却尚为空白,所以本文基于新课标要求将两者结合,在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以教学情境创设为重点展开研究,为教学实践提供线索方向,以便更好地落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总体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该部分论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目的与方法,并对数学核心素养、情境教学与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相关研究进行分析与概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了解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该部分从教学情境的各维度出发,对小学数学部级优课中的案例进行四维分析,为确定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分析要素奠定基础;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统计情况进行内容分析,归纳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在优级部课的分析基础之上结合教师访谈挖掘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该部分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当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与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探讨并提出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第四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创设模式。该部分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与情境创设之间的密切关系,结合情境创设的相关策略,从模式涵义、情境创设的目标、原则、教学分析、实施方法、评价和流程七大方面初步探寻一种可能模式。第五部分,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案例。该部分在情境创设模式的基础之上,具体从案例主题、数学教学分析、情境创设以及教学活动设计四大方面展开案例设计,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呈现为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第六部分,结语。概述了本文的基本结论与前景展望。
郭梦婷[4](2021)在《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现状及改进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绪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情绪调控还不够成熟,不会舒缓自己的焦虑情绪,如果在小学阶段就产生了数学学习焦虑,可能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学习成绩造成消极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出现较弱的情况。对于学生而言,小学正是培养基础知识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会正确调整情绪的主要阶段。笔者旨在对培养小学生较强学习动机提出相应措施,让学生对数学乃至其他科目有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能更富有兴趣的学习。当学生在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焦虑情绪时,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焦虑维度进行分析,对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时产生的心理恐慌、考试焦虑、课堂上的焦虑或是压力恐慌的焦虑情绪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疏导。对此,笔者需对当下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焦虑情况和学习动机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笔者根据已有问卷对克拉玛依市某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焦虑和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并针对获得的现状调查的结果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为缓解小学生的数学焦虑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出具体改进措施。本研究通过进行问卷数据分析后,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善策略,问卷数据也为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的现状提供了现实依据。其次,笔者在与教师访谈中,通过了解教师对数学焦虑相关问题的主要观点,分析当下小学生存在数学焦虑的主要原因。同时笔者在实际课堂观察和个案研究中发现小学生数学学习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部分有数学学习焦虑情绪情绪的学生疏导较少、考试试题难度与日常练习试题难度一致性较弱、教师行为影响学生数学情绪;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不足,家长对学生学业成绩期望过高及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存在消极情绪,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不感兴趣、自卑逃避的焦虑情绪。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列出以下几方面改进措施:发挥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疏导作用,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活动、善于用表扬的语言鼓励学生、考察时选取难度适中的教学内容;发挥家庭教育对缓解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情绪的辅助作用,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多方面评价学生、家长与教师及时交流;让学生形成客观的自我评价、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罗成凤[5](2021)在《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数学课程在不断为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需求之一;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分析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因此了解目前西南地区G省A市地区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为有效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发生探索可行的教学途径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可为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探索有效提升中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途径。针对研究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和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使用了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调查问卷、教师访谈提纲和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测试卷,将研究的核心问题细分为以下三个子问题:(1)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2)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3)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本研究首先对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发现样本学生对提出数学问题的认识良好;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不利于数学问题的提出;较差的自我效能感影响了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并且学生没有良好的提出数学问题学习环境。其次,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促进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本研究在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了四个培养策略,具体为:运用数学“情境-问题”教学模式策略、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策略、教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策略以及开展合理的数学教学评价策略。最后,运用教学策略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实验前通过对样本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能力测试发现样本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水平不高,表述能力水平不高,缺乏提出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意识不强等。实验中将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干预到一线教学中,通过阶段性的实验后表明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能提升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当前样本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水平整体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本文提出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邵雪敏[6](2021)在《小学生数感水平的调查研究 ——以信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对数感的学习要求,经历十年的探索和研究,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明确了数感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数感成为数学课程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同时,数感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因此,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数感的研究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数感内涵的六个维度,并以此为框架选编测试题形成测试工具;对信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数感水平进行测试和访谈调查,同时,调查该校数学老师数感教学中的问题;其中,测试调查主要从学生整体数感水平、在数感六个维度上的具体表现、学习成绩与数感水平的相关性以及数感水平的性别差异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整体发展上:学生整体数感水平不高,有待加强,且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数的意义、数的关系、数的表示三方面表现较好;数的运算方面表现不佳,表现最差的是数的估算和问题解决,学生成绩波动大,差异显着。(2)数感六要素具体表现方面:在数的意义上,整体表现较好,不足的是对整数、小数、分数等整个数系“数的意义、数之间的转化关系”方面理解较差;数的表示上,能够理解不同情境下数的表示方法,并解决数学问题,但在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数的关系上,基本能够运用数字及其关系做出数学判断;数的运算方面表现不佳,存在运算思维定势,多精确计算,心算、口算、估算方法运用较少,算理理解不到位;在数的估算和问题解决方面表现最差,表现为估算意识淡薄、估算与精算概念模糊以及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情境分析问题不够全面、能力较差。(3)学习成绩与数感水平的关系方面: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数感水平有显着的相关性,学习成绩越好,数感水平越高,对数字及其关系的理解越敏锐,越能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解决数字问题。(4)性别差异方面:学生在数感总体发展、数的意义、数的关系和运算中,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数的表示、估算和问题解决中具有显着的差异。此外,由于教师对数感概念认识浅显并缺乏主动研究数感教学的动力,使得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找到有效的数感教学方法,数感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针对小学生数感培养的五点建议:(1)在对比观察中促进数概念的学习;(2)注重算理的理解和运算方法的多样性;(3)培养估算能力增强数感;(4)借助生活经验解决问题;(5)加强小学教师数感方面的培训。
杨焕霞[7](2021)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受限,对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难以理解,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厌学的心里。因此,想要保障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对现有的教学课程进行趣味性的设计,采用多元化的直观教学方式保持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学习兴趣为基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王继俭[8](2020)在《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发展推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形式。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少不了高效的提问方式,以促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将思维发散,以多个角度思考,来培养学生在自主思考的主观能动性中发挥自身特点,培养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根据2011版义务阶段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利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能够通过自身实际经验、直觉感官来归纳某些事物的结论及规律。本研究基于推理能力培养来寻找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优化课堂提问以促进学生推理的培养。首先,理论寻根。通过对推理能力和课堂提问的分析,厘清推理能力和课堂提问的核心概念,探索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与课堂提问之间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如何才能够建构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课堂提问框架。其次,实然考察。利用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对小学数学课堂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课堂提问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问题:问题设计与候答时间不合理、追问低效以及学生参与度不高等。最后,分析原因与提出对策。从教师认知、教学机智等方面来分析基于推理能力培养课堂提问出现问题的原因。并从教师的理论素养、课堂提问的设计、追问的教学机智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
王超[9](2020)在《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绥芬河市D小学为例》文中指出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源泉,也是现代社会学生必须具备的意识与能力。同时,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也直接影响到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展学习者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不容忽视。基于问题意识下产生的提问问题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生成资源,这种课堂的生成资源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更是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本身,归根结底也是创新能力与意识中的一种,问题意识、提问能力与实践能力一同构成了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发现,目前的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的能力都不是很强。但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对未知事物会存在强烈的求知欲,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都有极大的提升与优化空间。因此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制定一定的策略来优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的提问能力是存在一定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本次研究,在借鉴了中外文献与建构主义、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借助问卷调查与访谈调查法,以绥芬河市D小学为例展开了小学生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与访谈的形式,了解到了绥芬河D小学学生问题意识情况与提问能力的现状,通过数据与访谈结果分析,对影响学生问题意识情况与提问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探究,基于问题与成因研究提出了优化小学生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培养策略。通过研究结果证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改变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且还要健全与优化学校的管理制度来保证教师教学观念与方法的转变。
洪艺萍[10](2020)在《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数学核心素养”和“数学文化”成为数学教育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数学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接班人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要将数学当成文化去传播而不是知识去传授,即我们日常教学应从教学生数学知识转变到数学文化教学。然而,大部分教师难以在日常教学中践行数学文化教学,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数学文化和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不透彻、难以把握数学文化教学内容、对数学文化拓展素材西师版《数学文化读本》的使用存在一定困惑等。因此,笔者基于以上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数学文化教学、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对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教学、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和相关研究综述。随后笔者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总结了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依据,提出了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最后根据这个原则和策略给出了具体的数学文化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本文笔者通过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等三种方法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依据;2)探究基于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涂色的正方体》《田忌赛马的对策》《神奇的“数独”》进行数学文化教学设计。并得到了如下结论:1.数学文化教学和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文化蕴藏着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文化的提炼。数学文化教学的科学价值使人慎思严谨,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价值使人博学多才,美学价值使人敏捷灵动,帮助学生养成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学思维与习惯;人文价值使人睿智深刻,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积极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与态度。2.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应基于以下教学原则:1)内引外联,体用结合,引导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知识与技能;2)承前启后,显隐结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习惯;3)深入浅出,师生结合,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随后,笔者基于教学原则,提出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1)以数学故事为载体,巧设问题情境;2)以数学活动为抓手,注重探究交流;3)以数学思想为内涵,善用数学评价;4)以感悟内涵为重点,关注反思总结。3.笔者先对数学文化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由于读者一直执教高年段,因此在论述时主要以五、六年级为例。笔者选择了《数学文化读本》中适合高年级学生的69个数学故事,并将它们按照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分为教学主要内容、教学补充内容和数学实践内容。随后,笔者结合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教学主要内容中选择了《涂色的正方体》、在教学补充内容中选择了《田忌赛马的对策》,在数学游戏中选择了《神奇的“数独”》进行数学文化教学设计。当然,这种教学策略也有一定局限性,学生的层次性、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设计的质量都会对数学文化教学的实施和育人效果造成影响。因此笔者将力求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教学经验,继续围绕这个策略进行进一步的思考,争取更进一步地提出更具体、更科学、更全面的教学策略,争取撰写出更生动、更深刻的教学设计,为后续教师研究该问题提供一点方向与思考。
二、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提纲范文)
(1)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
二、转变课堂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
三、提供激发小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利条件 |
(一)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
(二)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
(三)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思维空间 |
(四)及时创新数学教学方法 |
四、结语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培养核心素养在当今社会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
1.1.2 目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
1.1.3 教学情境创设有利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
1.2.2 情境教学的相关研究 |
1.2.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情境教学相关研究 |
1.3 核心概念 |
1.3.1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
1.3.2 情境教学 |
1.3.3 情境创设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理论基础 |
1.5.1 情境认知理论 |
1.5.2 弗赖登塔尔再创造理论 |
1.6 研究目的 |
1.7 研究设计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1.7.3 研究对象的选择 |
1.7.4 研究工具 |
1.7.5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1.7.6 研究伦理 |
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 |
2.1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四维分析 |
2.1.1 维度一:教学情境类型多样性 |
2.1.2 维度二:教学情境作用多元化 |
2.1.3 维度三:教学情境呈现方式丰富性 |
2.1.4 维度四:教学情境主题的指向性 |
2.2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内容分析 |
2.2.1 情境类型:以生活与活动情境为主,其他学科情境较少 |
2.2.2 情境作用:各环节均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2.2.3 情境呈现方式:多以图片呈现,缺少实验模拟 |
2.2.4 情境主题性:零散化情境较多,主题情境较少 |
2.2.5 情境片段次数:创设单个情境较多 |
2.2.6 情境工具:多媒体使用比例较大 |
2.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优势 |
2.3.1 情境表征方式丰富多样,提升教学效果 |
2.3.2 情境类型创设典型,强调真实生活与活动情境 |
2.3.3 情境效用提升,注重诱导学生的学习动机 |
2.3.4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新教学方式 |
2.3.5 教学工具巧妙引用,优化课堂效率 |
2.4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
2.4.1 教师缺乏相关理论认知,脱离核心素养的要求 |
2.4.2 期望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部分素养的重视度有待提高 |
2.4.3 情境创设缺乏连贯化,教学内容与任务断层 |
2.4.4 综合情境创设较少,缺乏跨学科综合应用 |
2.5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分析 |
2.5.1 教学情境创设新理念难以突破原有观念的限制 |
2.5.2 部分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技能有所缺失 |
2.5.3 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的参与度有所忽视 |
2.5.4 教学资源有限,教师缺乏相关培训 |
3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策略 |
3.1 强化教师情境教学理论素养,践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
3.2 优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丰富情境素材的来源 |
3.3 结合教学内容与任务,创设连贯化的主题情境 |
3.4 注重跨学科综合应用,优化情境创设 |
3.5 灵活运用教学工具,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
3.6 深挖情境创设的效用机制,瞄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 |
4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模式 |
4.1 模式的涵义 |
4.2 情境创设目标 |
4.3 情境创设原则 |
4.3.1 生活性原则 |
4.3.2 针对性原则 |
4.3.3 连贯性原则 |
4.3.4 主体性原则 |
4.3.5 整合性原则 |
4.4 情境创设教学分析 |
4.4.1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
4.4.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
4.4.3 学生特征分析 |
4.4.4 学习内容分析 |
4.4.5 教学重难点分析 |
4.4.6 教学目标分析 |
4.4.7 教学资源分析 |
4.5 情境创设方法 |
4.6 情境创设评价 |
4.7 情境创设一般流程 |
5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情境创设案例 |
5.1 案例主题 |
5.2 数学教学分析 |
5.2.1 数学课程标准分析 |
5.2.2 学生学习需要分析 |
5.2.3 学生特征分析 |
5.2.4 学习内容分析 |
5.2.5 教学重难点分析 |
5.2.6 教学目标分析 |
5.2.7 教学资源分析 |
5.3 情境创设 |
5.4 教学活动设计 |
6 总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致谢 |
(4)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现状及改进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
(二)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
(三)当前现实状况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数学学习焦虑的研究 |
(二)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 |
(三)对现有研究的分析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数学学习焦虑 |
(二)学习动机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个案研究法 |
六、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问卷调查对象的选择及数据信效度检验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数学学习焦虑问卷及学习动机问卷的信度检验 |
四、数学学习焦虑问卷及学习动机问卷的效度检验 |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现状的研究与分析 |
一、问卷调查法研究分析 |
(一)不同性别与数学学习焦虑各因素的现状分析 |
(二)不同年级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各因素现状分析 |
(三)不同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分析 |
(四)关于学习动机和数学学习焦虑的各个维度的相互关系研究 |
二、访谈法研究分析 |
(一)教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认识和分析 |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帮助 |
(三)小学生课堂表现与课后学习的一致性 |
三、个案研究法研究分析 |
(一)个案研究目的 |
(二)个案对象的选择 |
(三)个案研究典型性问题的结果 |
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现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部分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焦虑情绪疏导较少 |
(一)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
(二)考试试题难度与日常练习试题难度一致性较弱 |
(三)教师行为影响学生数学情绪 |
二、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辅助不足 |
(一)家长对学生学业成绩期望较高 |
(二)家庭环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 |
三、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消极情绪 |
(一)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不感兴趣 |
(二)自卑逃避的焦虑情绪 |
第五章 调节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提高小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对策 |
一、发挥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焦虑的疏导作用 |
(一)设计形式丰富多元的课堂教学活动 |
(二)善于用表扬的语言鼓励学生 |
(三)考察时选取难度适中的试题内容 |
二、家庭教育对缓解学生数学学习焦虑情绪的辅助作用 |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
(二)多方面评价学生 |
(三)家长与教师及时交流 |
三、改善学生自我评价标准 |
(一)客观的自我评价 |
(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
结语 |
一、研究的结果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问题与数学问题 |
2.1.2 提出数学问题与提出数学问题能力 |
2.1.3 提出数学问题的分类 |
2.2 文献综述 |
2.2.1 关于提出数学问题的研究 |
2.2.2 文献综述小结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3.2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
2.3.3 最近发展区理论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3.2 访谈提纲的编制 |
3.3.3 测试卷的编制 |
3.4 主要研究思路 |
4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调查研究 |
4.1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问卷调查 |
4.1.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4.1.2 问卷预测分析 |
4.1.3 问卷实施过程 |
4.1.4 问卷调查结果 |
4.1.5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
4.2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访谈调查 |
4.2.1 访谈目的 |
4.2.2 访谈对象 |
4.2.3 访谈过程 |
4.2.4 访谈结果分析 |
4.2.5 访谈主要结论 |
5 基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
5.1 关于文献综述的启示 |
5.2 关于调查研究的启示 |
5.3 促进初中生数学问题提出的培养策略 |
6 基于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实验 |
6.1 教学实验设计说明 |
6.1.1 实验目的 |
6.1.2 实验对象 |
6.1.3 实验流程 |
6.1.4 实验工具 |
6.2 实验前测基本情况 |
6.2.1 测试过程 |
6.2.2 测试评价标准 |
6.2.3 前测基本数据分析 |
6.2.4 前测主要结论 |
6.3 实验过程 |
6.3.1 实验过程说明 |
6.3.2 实验课程分布 |
6.3.3 教学案例分析 |
6.4 实验后测基本情况 |
6.5 实验研究小结 |
7 主要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亮点与不足 |
7.3.1 研究亮点 |
7.3.2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小学生数感水平的调查研究 ——以信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数感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数感维度划分的研究 |
三、关于数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
四、关于数感培养的研究 |
五、关于数感测试的研究 |
第三章 小学生数感水平调查研究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一)学生的选取 |
(二)教师的选取 |
三、调查工具 |
(一)数感的概念及内容分析框架 |
(二)学生测试卷 |
(三)教师问卷 |
(四)个别访谈 |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一)数据收集 |
(二)数据分析 |
第四章 小学生数感水平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测试结果及分析 |
(一)六年级学生数感水平的整体情况及分析 |
(二)六年级学生数感六要素表现及分析 |
(三)学习成绩与六年级学生数感水平相关性分析 |
(四)不同性别六年级学生数感水平差异分析 |
二、教师问卷和访谈结果分析 |
(一)教师问卷结果分析 |
(二)部分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研究总结、建议与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二、小学生数感培养的建议 |
三、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小学六年级数感测试卷(预测) |
附录B 小学六年级数感测试卷(正式) |
附录C 教师问卷 |
致谢 |
(7)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
1.1重成绩,轻能力 |
1.2教学方式单一 |
1.3小学数学教学中滥用多媒体技术 |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得培养策略 |
2.1运用情景教学法 |
2.2对课程术语进行设计 |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 |
2.4激励评价策略 |
结论 |
(8)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发展“推理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 |
(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关键期 |
(三)课堂提问是实现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小学数学 |
(二)课堂提问 |
(三)推理能力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外研究 |
(1)课堂提问研究 |
(2)推理能力内涵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1)研究概况 |
(2)关于课堂提问研究 |
(3)推理能力的研究 |
(三)已有文献述评 |
五、研究思路与路线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路线 |
六、研究特色与创新 |
第一章 推理能力培养与小学数学课堂提问 |
一、推理能力培养与课堂提问的相关性 |
(一)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展开推理逻辑活动手段 |
(二)推理活动展开和推理能力发展可以提升课堂提问效果 |
(三)数学知识蕴藏着丰富推理活动 |
二、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建构 |
(一)设问——创设推理能力培养的情境 |
(二)候答与助答——厘清推理活动的思路 |
(三)追问——开展具体的推理活动 |
(四)反馈——形成推理的结果 |
第二章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培养现状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样本 |
(四)研究对象 |
(五)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教师设问多以低阶问题为主,且候答大多不到3s |
(二)教师多以重复、一般追问为主,积极反馈占多数 |
(三)学生参与讨论较少,且应答较为简单 |
(四)学生主动质疑少见,且自评与互评较少 |
第三章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问题与归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教师设问不合理,干扰学生进入推理情境 |
(二)教师候答不充分,挤压学生的猜想 |
(三)教师追问低效,学生开展验证活动困难 |
(四)生生之间缺乏评价,难以升华推理结论 |
二、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通过提问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的认知不足 |
(二)对课堂提问的准备工作不充分 |
(三)课堂教学机智欠缺 |
(四)缺乏关于课堂提问的教学反思 |
第四章 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建议 |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推理能力和课堂提问的理论认识 |
(一)教师自身内部发力,准确理解推理内涵 |
(二)借助外在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
二、改进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猜想活动 |
(一)经验教材与学生,优化预设问题 |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
三、增加课堂中提问的教学机智,助力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验证 |
(一)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提高学生应答水平 |
(二)提倡顺势而谋的追问,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 |
四、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课堂提问的整体质量 |
(一)全面反思提问环节,积累提问经验 |
(二)开展多种形式反思,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课堂观察量表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9)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绥芬河市D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问题意识 |
(二)提问能力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六、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发现学习理论 |
第二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现状调查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一)调查问卷 |
(二)教师访谈 |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学生基本情况 |
(二)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情况调查 |
(三)小学生数学提问能力情况调查 |
(四)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一、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问题意识淡薄及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薄弱 |
(二)教师教学观念及方法欠缺 |
(三)学校缺乏创新的管理制度 |
二、原因分析 |
(一)学生的心理、认知、技能及观念 |
(二)教师的技能及观念 |
(三)学校管理制度制约 |
第四章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培养的对策 |
一、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进行培养 |
(一)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
(二)学生数学学习观念、能力与意识的优化发现问题 |
二、从教师的观念与教学方法的转变进行培养 |
(一)教师转变观念教师建构问题情境 |
(二)教师应该注重学科间的融合 |
(三)教师需要采用更为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
三、从健全优化学校管理制度进行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情况调查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有关数学文化的研究 |
2.3 国内外有关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3 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依据和内容分析 |
3.1 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依据 |
3.2 数学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分析 |
4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分析 |
4.1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原则 |
4.2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
5 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案例设计 |
5.1 《涂色的正方体》 |
5.2 《田忌赛马的对策》 |
5.3 《神奇的“数独”》 |
6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蔡兴红.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1(10)
- [2]数学史视角下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以“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D]. 熊先琴. 西南大学, 2021
- [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赵菊红.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小学生数学学习焦虑与学习动机现状及改进措施[D]. 郭梦婷.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5]提升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能力的教学实验研究[D]. 罗成凤.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6]小学生数感水平的调查研究 ——以信阳市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为例[D]. 邵雪敏.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7]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分析[A]. 杨焕霞. 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一), 2021
- [8]基于推理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研究[D]. 王继俭. 贵州师范大学, 2020(12)
- [9]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调查研究 ——以绥芬河市D小学为例[D]. 王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10]基于数学文化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洪艺萍. 西南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