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浓度壶测定煤泥水固体含量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海玉[1](2020)在《聚乙二醇的粘土膨胀抑制性能及对煤泥水沉降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矿物具有遇水易膨胀分散的特性,这种特性在选煤过程中会使煤泥水难以沉降,在油田开发中则会对储层造成损害。矿物的膨胀主要以蒙脱土的水化膨胀为主。无机阳离子可以压缩颗粒表面扩散双电层使Zeta电位上升,减小颗粒表面水化膜厚度,使颗粒及晶层间排斥力减小,降低煤泥水的稳定性。聚乙二醇等大分子主要通过吸附在粘土表面和置换出粘土吸附的水分子,来破坏粘土的表面和层间的有序水分子结构,从而减弱粘土的水化膨胀分散,以达到抑制目的。本文研究了蒙脱土的膨胀规律,通过粘度计、粒度分布仪研究了在抑制和非抑制条件下聚乙二醇和KCl对蒙脱土膨胀分散的抑制作用,通过Zeta电位、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分析抑制剂作用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蒙脱土的膨胀试验表明,水分子吸附在蒙脱土颗粒表面形成水化膜这一过程缓慢持续约40h,完全膨胀后水化指数I达到1.22。水分子由于浓度差产生扩散,进入蒙脱土的层间导致晶格膨胀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蒙脱土原土的层间距为12.41?,晶格水化膨胀后层间最大可达14.75?。在酸性条件下,蒙脱土表面的扩散双电层被压缩,蒙脱土阳离子交换容量减小,随着p H降低水化指数也在不断减小,p H为3时,水化指数I降到0.27。(2)PEO的抑制性能随分子量的增大和疏水性的增强而增大,PEO的浓度越高对蒙脱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越强。抑制条件下的抑制性能明显优于非抑制条件:抑制条件下体系的颗粒粒度要大于非抑制条件,抑制条件下Zeta电位绝对值小于非抑制条件。(3)K+能够交换出蒙脱土层间Na+,减少水分子在层间的吸附。PEO可以吸附在蒙脱土颗粒表面,减少蒙脱土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水分子在蒙脱土的表面吸附和晶层渗透都减弱,从而抑制了蒙脱土的水化膨胀。同时PEO可以插入到蒙脱土的层间,使层间距达到17.57?。抑制剂不改变蒙脱土结构,PEO4000和K+可发生协同作用,使烃基吸附增多,加大了蒙脱土的疏水性,同时增大了蒙脱土对K+的吸附。(4)粘土抑制剂可极大改善煤泥水沉降性能,相比PEO4000,KCl作为抑制剂时煤泥水的沉降效果更好。使用PEO和KCl复配抑制剂时药剂用量小,固体浓度为3%的煤泥水在0.15%PEO和0.25%KCl的抑制环境中,24h内可达到上层液澄清状态。论文有图30幅,表14个,参考文献101篇。
杜坤[2](2020)在《煤泥水沉降过程中分层变化及固体通量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泥水处理是煤炭洗选加工过程的重要环节,随着采煤的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大量的小颗粒煤泥随之产生,这给煤泥水处理带来了挑战。目前,煤泥水的沉降效果及底流浓缩效率通常靠浊度检测及人工探测煤泥厚度反映,仪器的误差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真实反映煤泥水沉降或浓缩效果的好坏。本文试图通过研究煤泥水沉降过程分层情况来反映沉降效果,为溢流循环及底流排放提供一种借鉴。本文设计煤泥水沉降过程不同高度处浓度变化试验,对煤泥水在沉降过程中沉降速度、局部浓度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对煤泥水的运动状态变化及分层高度情况等沉降特性进行了探索,分析了局部浓度与固体通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沉降效率的浓度层进行了探索。本文沉降试验的煤泥取自某选煤厂原煤皮带和浓缩机入料,在煤泥水浓度为10 g/L、20 g/L、30 g/L条件下对两种煤进行了自然沉降试验,确定了三种不同浓度煤泥水的沉降曲线,为后续取样测浓度试验及固体通量模型提供了试验依据。为了探究沉降过程煤泥水的分层情况,本次研究设计了取样测浓度试验,设计了一种可以同时多点取样的方法,并搭建了固液界面检测装置,对检测设备进行了选型。通过设计多点同时取样的煤泥水沉降试验,对5个取样点不同时刻的煤泥水进行烘干、称重并检测其浓度。结合沉降速度变化规律,对五个取样点处煤泥水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对同一取样点不同浓度条件下的取样浓度进行分析,确定沉降的不同阶段及其对应的沉降区域,结果表明两种煤的沉降过程都可以分为自由沉降阶段、干扰沉降初期、干扰沉降中后期和煤泥缓慢压缩阶段,在各个阶段澄清层、过渡层、沉降层和压缩层的高度均发生了变化。最后建立了沉降过程的固体通量模型,对局部浓度与固体通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非线性拟合,并且有较高的拟合度。通过实测浓度对应的固体通量曲线模型的分析,表明存在一个浓度限制层约束了沉降效率,结合分层情况可以找到该浓度层所在位置,肯定了用分层高度判断沉降效果的可行性。该论文有图31幅,表13个,参考文献78篇。
霍振亚[3](2019)在《细煤粉颗粒在双向强化作用力下的液固分离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大众环保意识的显着增强,迫使生产过程中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同时兼顾,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如何高效洁净的使用煤炭资源已成为煤炭行业必须思考的问题。煤炭清洁利用必然离不开煤炭的分选加工,而煤炭的分选加工中一个重要环节即为煤炭的洗选,因此煤泥水的处理成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选煤厂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指标的好坏。水分过高的煤炭会给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带来大量的不便,造成浪费,尤其是高寒地区的冬季更是如此。目前选煤厂常用的脱水方法有:重力脱水、离心脱水、过滤脱水、压滤脱水、干燥脱水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选煤厂脱水过程中微细颗粒脱水方面的不足,根据离心沉降、过滤分离原理,利用现代计算流体力学技术,通过数值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的方式研究了筛篮内颗粒受力及筛篮内的流场特性,通过在径向与轴向两个方向施加作用力改进现有振动式过滤离心机的结构,强化其液固两相分离的动力学行为。论文对颗粒在筛篮内的受力、速度和加速度等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分析了筛篮半锥角与液固两相分离的关系,并对筛篮内颗粒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进一步量化,经计算分析表明:当筛篮半锥角为17°时,煤粉颗粒在筛篮内的离心加速度和速度值最优,对固液分离最为有利。论文在Solidworks中建立了17°半锥角的筛篮计算模型,并利用Fluent中UDF实现筛篮的旋振运动,采用单一变量法对筛篮内的流场特性做了进一步分析论证,分别探讨了转速、激振力、煤粉颗粒浓度、煤粉颗粒粒径和入口速度对筛篮流场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煤粉颗粒固液两相的分离效率随着转速的升高而提高,转速在1500rpm时固液两相在筛篮内分层效果较佳;对于超细煤粉颗粒,转速低于800rpm时,几乎无分离效果;在煤粉颗粒属性方面,粒径越大,沉降速度越快,分离效果越好;煤粉颗粒的浓度对物料黏度的影响较大,当煤粉颗粒百分比增高时,煤粉颗粒黏度增幅较大,使得内部的水分得以保持,较难脱除,煤粉颗粒浓度减小,物料黏度也随之减小,有利于煤粉中的水分脱除;筛篮内流场对入口速度较为敏感,当入口速度大于5m/s时,颗粒被冲出筛篮而无法充分参与筛篮的旋振运动,分离效果较差;入口速度越慢,分离越充分,特别是当入口速度为0.01m/s时,分离效果最好;施加轴向高频激振力可显着增大切向速度及轴向速度,更有利于液固两相的分离,及脱水后煤粉渣的排出。因此对于超细煤粉颗粒,可以通过选择高转速、低进料速度、低进料浓度和施加轴向激振力的方式来进一步强化固液分离效果。
陈军[4](2017)在《高泥化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特性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泥水是一种选煤厂湿法洗煤产生的工业废水,它的沉降澄清是选煤工艺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由于采煤机械化程度加大及原煤煤质变差,导致大量高泥化煤泥水的产生,高泥化煤泥水具有粒度细、粘土矿物含量高及颗粒表面电负性强等特点,严重加大了煤泥水处理的难度。本文以淮南矿区高泥化煤泥水及煤泥水中主要微细颗粒煤和高岭石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疏水改性剂作用下高泥化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特性及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高泥化煤泥水沉降澄清的新技术开发及新药剂设计提供理论基础。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特性研究表明,阳离子胺/按盐类疏水改性剂能够通过静电引力作用自发吸附在荷负电的微细煤泥矿物颗粒表面,改善颗粒表面疏水性,降低颗粒表面电负性,促进颗粒在疏水引力作用下形成疏水聚团,进而促进微细煤泥矿物颗粒的疏水聚团沉降。疏水改性剂作用下单一煤聚团沉降效果弱于单一高岭石的聚团沉降效果。药剂种类及药剂用量、动能输入、矿浆浓度和矿浆pH是影响微细煤泥矿物颗粒疏水聚团沉降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药剂种类和药剂用量主要通过控制微细颗粒形成疏水聚团的尺寸大小,影响其疏水聚团沉降效果;合适的动能输入和矿浆浓度有利于微细煤泥矿物颗粒的疏水聚团沉降;微细煤泥矿物颗粒疏水聚团沉降的最佳矿浆pH为弱碱性。D和L煤泥水的最佳疏水聚团沉降条件为:1831用量3000g/t、搅拌强度750r/min及搅拌时间10min,该条件下两煤泥水的沉降速度和透光率分别可达0.83 cm/min、78.6%及1.31 cm/min、62.4%。同时,混凝剂与疏水改性剂复配使用,不仅能减少各药剂的用量,还能显着提高高泥化煤泥水的疏水聚团沉降效果。混凝剂与1831的最佳复配用量为:絮凝剂APAM 40 g/t、凝聚剂CaCl2 10000 g/t时及1831 1500 g/t,此条件下煤泥水的初始沉降速度达0.97 cm/min,透光率达84.1%。煤表面吸附的DFT模拟研究表明,水分子主要通过与煤表面不同含氧官能团形成氢键吸附到煤表面,且在不同煤含氧结构表面吸附的稳定性大小为-COOH>-C=O>Ph-OH>-O-;不同甲基胺/铵阳离子主要通过与煤表面不同含氧官能团形成N-H...O或C-H...O氢键吸附到煤表面,且在不同煤含氧结构表面吸附的稳定性大小为-C=O>-COOH>-O->Ph-OH;水及不同甲基胺/铵阳离子在煤含氧结构表面吸附的稳定性大小为:H2O>CH6N+>C2H8N+>C3H10N+>C4H12N+,即水溶液环境中甲基胺/铵阳离子在煤含氧结构表面的吸附状态不稳定。高岭石表面吸附的DFT研究表明,水分子主要通过氢键吸附在高岭石(001)面和(001)面,单个水分子在高岭石(001)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为-72.12~-19.23 kJ/moL小于其在高岭石(001)面不同位置的吸附能-19.23~-5.77 kJ/moL,即水分子更容易吸附在高岭石(001)面;不同甲基胺/铵阳离子主要通过静电作用和氢键吸附在高岭石(001)面和(001)面,且更容易吸附在高岭石(001)面;不同甲基胺/铵阳离子在高岭石(001)面最佳吸附位为H3位,吸附能(按伯胺阳离子、仲胺阳离子、叔胺阳离子及季铵阳离子顺序,下同)分别为-125.385、-126.154、-128.654 及-109.711 kJ/mol,在高岭石(001)面最佳吸附位都为 H1位,吸附能分别为-140.961、-136.154、-138.558 及-115.961 kJ/mol;不同十二烷基胺/铵阳离子在高岭石(001)面不同穴位吸附稳定性为H3>H2>H1,在高岭石(001)面不同穴位吸附稳定性为H1>H2>H3;不同碳链长度的季铵阳离子在高岭石(001)面及(001)面吸附稳定性随着季铵盐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煤含氧结构单元主要通过形成氢键及苯环与表面间的作用吸附在高岭石(001)面和(001)面,且吸附平衡后煤含氧结构中的苯环近似平行于高岭石(001)面和(001)面;不同煤含氧结构单元在高岭石在高岭石(001)面及(001)面吸附稳定性大小分别为-COOH>Ph-OH>-C=O>-O-和-COOH>-C=O>-O->Ph-OH,且煤含氧结构更容易吸附在高岭石(001)面。烟煤表面吸附的MD模拟研究表明,随着水层水分子数从200增加至1600,烟煤表面对水分子的界面效应逐渐减小,水分子逐渐远离表面,且水分子间排列的有序度不断减小。十二烷基伯胺阳离子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在烟煤/水界面处吸附平衡后,其碳链都发生严重扭转现象,且大部分阳离子极性头基朝向溶液,对烟煤表面疏水改性效果不理想。高岭石表面吸附的MD模拟研究表明,随着水覆盖率从2/3 ML不断增大到8/3 ML,高岭石表面对水分子的束缚力逐渐减小,界面处的氢键作用逐渐减弱,且水分子逐渐形成多个水分子层;相同水覆盖率时,高岭石(001)面对水分子的界面效应弱于高岭石(001)面对水分子的界面效应。十二烷基伯胺阳离子和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阳离子在高岭石/水界面处吸附平衡后,阳离子主要以极性头基吸附在高岭石表面,非极性碳链朝向溶液,并发生一定程度扭转,不同阳离子碳链通过疏水缔合作用吸引到一起使表面疏水化。烟煤大分子在高岭石(001)面及(001)面动力学平衡后,烟煤分子中部分苯环结构近似平行与高岭石表面,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煤与高岭石颗粒间的相互作用,除了煤分子中含氧官能团与高岭石表面的氢键作用外,煤分子中活性较强的苯环与高岭石表面也存在较强的作用,即微细煤与高岭石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主要是氢键作用和煤结构中苯环与高岭石表面间作用的综合作用。阳离子胺/铵盐类疏水改性剂对煤泥颗粒的疏水聚团作用机理主要是"吸附电中和"和疏水引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阳离子胺/铵盐类疏水改性剂作用下高泥化煤泥水中微细粒矿物疏水聚团沉降的作用机理,主要是疏水改性剂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吸附在微细煤泥矿物颗粒表面,对颗粒表面进行疏水改性:一方面弱化煤泥颗粒间水化斥力,提高煤泥颗粒间疏水引力;另一方面,降低煤泥矿物颗粒表面电负性,压缩颗粒表面双电层,降低颗粒间静电斥力,进而实现煤泥颗粒的疏水聚团沉降。
任连刚[5](2015)在《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文中研究表明洗煤废水处理目的就是泥水分离,即不仅要得到清洁适合洗煤标准的用水,做到洗煤水的闭路循环,而且还要得到含水率低、易于脱水的煤泥。从保护生态环境考虑,介绍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
樊玉萍[6](2015)在《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煤泥水处理是选煤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科学的处理方法对提高煤炭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煤炭行业的社会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泥水处理环节入料的变质程度是决定煤泥水处理效果的重要前提,目前尤以低变质程度煤炭的煤泥水处理问题突出,而探索煤泥水处理体系中沉降和脱水特性及内在规律可为这一焦点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低变质程度的平朔弱粘煤为研究对象,考察煤泥的粒度组成、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和氧化程度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获得不同入料性质、药剂制度作用下煤泥的沉降特性,同时通过对样品的表面活性官能团、润湿性、矿物组分、粒度组成及热重等分析,结合滤饼在脱水过程中的沉积规律,探讨了平朔弱粘煤的沉降脱水特性及二者的耦合作用。并在此理论的指导下,完成了二号井选煤厂风氧化煤沉降脱水处理的工业试验,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PIV技术建立了平朔弱粘煤煤泥水沉降失稳的临界粒度计算方法。在不同条件下采用PIV技术测定煤泥水体系稳定存在时固体颗粒的沉降速度,再根据滞留区沉降末速公式计算出平朔弱粘煤煤泥水中固体颗粒失稳的临界粒径为0.026mm,当小于临界粒径的颗粒数量增加,颗粒在悬浮液中呈均匀分布状态,悬浮液稳定性提高,沉降难以进行,当大于临界粒径的颗粒数量增加,固体物可以实现沉降。这一方法为选煤实际煤泥水处理的科学调整提供了较为精准的数据支撑。2、考察了不同粒度、粒度级配对脱水效果的影响,以及滤饼形成过程中的粒度分布,得到了平朔弱粘煤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结果表明:含有30%小于临界粒径颗粒的煤浆,均匀度越大,脱水效果越差;均匀度为1.5左右的入料,其粒度组成越细,过滤脱水效果越差。原因在于均匀度越小,颗粒堆积形成滤饼的孔隙率越大,渗透性越高,利于水分的脱除;均匀度越大,细颗粒的钻隙阻塞作用使其填充于毛细孔道,阻碍滤饼脱水过程。通过对滤饼沉积过程动力学研究发现,滤饼质量与过滤时间呈y=0.0002x3-0.0308x2+1.3565x+5.904关系,相关性达到0.96。3、研究了粘土类矿物种类及数量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煤炭的共伴生矿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相同破碎条件下,片状结构的蒙脱石、高岭石粒度组成较细,小于6μm微细颗粒含量分别为64.82和72.48%。平行六面体结构的石英砂粒度较粗,受粒度大小、颗粒形状影响,不同矿物质的沉降效果差异较大;随矿物质含量的减小,煤中有机组分对沉降脱水效果起主导作用,镜质组含量越高,沉降脱水效果越好,煤中亲水性基团减小,样品的润湿热增加、吸水率变大。4、揭示了弱粘煤氧化度对沉降脱水效果的影响规律。随氧化度增加,煤泥水的沉降速度和过滤速度呈y=-5E-05x+0.0091、y=-0.0006x+0.0587直线关系,而上清液的浊度和滤饼水分分别呈y=42.762e0.02222x、 y=-0.0004x2+0.0688x+21.952关系,相关性均大于0.9。原因在于氧化后煤泥中的无机矿物与有机质进行分离,粘土类矿物遇水泥化分解成微米级颗粒,由于其自身的结构及表面电性等原因造成煤水体系呈稳定悬浮状态,同时煤中的有机成分与H202发生反应,氧化后生成大量含氧基团(-COOH. R-OH等),Zeta电位增大,使得煤浆系统更加稳定,沉降脱水效果急剧恶化。5、探索了高分子药剂对煤泥沉降脱水的耦合作用规律。煤泥水体系在机械搅拌作用下产生闭合涡,造成涡内局部瞬时速度梯度增加,引起颗粒的相互碰撞,产生絮团,呈现出单颗粒沉降、絮团沉降、絮网沉降三个层次,且由于絮凝剂的网捕架桥作用程度不同,絮团尺寸会存在较大差异,从而造成沉降速度瞬时变化值较大;絮凝剂单独作用时,随着药剂用量的增加,沉降脱水效果会逐渐变好,但是过量的絮凝剂将导致絮团疏松多孔,裹挟较多的自由水,同时会增加煤泥水体系的粘度,造成沉降速度减慢,滤饼透气性变差,影响沉降脱水效果;凝聚剂与絮凝剂混合使用,絮团密实均匀,不会出现絮团过大阻碍脱水进行的现象,但是凝聚剂水解后释放的大量正电荷离子会导致颗粒表面出现电荷反转,呈正电性,抑制煤泥水的絮凝沉降。6、以煤泥沉降脱水耦合规律为依据,优化煤泥水处理系统并确定适合平朔弱粘煤的沉降脱水药剂制度,结合临界粒度进行粒度重构的絮凝沉降脱水策略成功解决了平朔二号井选煤厂风氧化煤煤泥水的沉降脱水难题。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入选原煤量由煤泥水难处理时1.5万吨/日提高到了3.5万吨/日,加压过滤机处理量由1500吨/日提高到4000吨/日,药剂成本下降6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提高。
张乾龙[7](2015)在《基于PLC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国内现有絮凝剂加药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主要包括系统结构的设计、系统自动加药控制的设计和系统人机界面的组态设计。在系统结构的设计中改进了药剂的预溶方式,提高了药剂配制的效果,同时还降低了料斗安放的高度,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根据煤泥水沉降过程的大滞后和非线性的特点,系统自动加药的控制策略采用前馈-反馈模糊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煤泥水沉降试验,找出了煤泥水的浓度与最佳加药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了控制策略的前馈数学模型,同时还依据现场经验设计出反馈的模糊控制器,给出了整个控制策略的数学模型;在人机界面的组态设计中为用户提供了方便快捷和可视化的操作体验,并且提供了工艺参数修改、报警和历史记录查询等功能,使整个系统的运行过程和重要数据能够清晰地展现在用户面前。
陈俊涛,张乾龙,杨露[8](2014)在《煤泥水浓度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煤泥水浓度是选煤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参数,煤泥水浓度的精确检测对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药剂消耗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常见的传统检测煤泥水浓度的方法和新兴的检测方法图像法,陈述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煤泥水浓度检测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李元庆[9](2014)在《基于plc的耙式浓缩机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泥水处理作为选煤厂生产工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各环节的经济技术指标、产品的数质量指标、分选效率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如何提高选煤厂的煤泥水处理效能,实现洗水闭路循环、对煤泥的厂内回收已经成为国内外选煤厂研究的重要内容。耙式浓缩机因其具有底流集中排放、管理方便的优点,在煤泥水处理中得到了极广泛的应用,在选煤厂生产中,常常采用在浓缩机中加入絮凝剂和凝聚剂的做法加速煤泥的沉降。目前,在浓缩作业时,国内大部分选煤厂都采用人工加药的方式。但是,人工加药对工人的要求较高,不能根据浓缩机浓缩过程中参数的变化,实时的调整加药量。当药量过高或过低时,都会给选煤厂生产过程带来不好的影响。因此,进行浓缩机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研究,对选煤厂生产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所研究的煤泥水的主要性质,包括煤泥水的浓度、粒度组成、粘度和化学性质,对煤泥水浓缩沉降过程的影响。然后选用分子量为1000万和12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进行单因素实验、这两种絮凝剂与常用的凝聚剂的复配实验。通过对比上清液透光率、初始沉降速度、沉积物高度等参数确定药剂制度。确定最佳加药量后,进行浓缩机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论文中介绍的药剂自动添加系统以施耐德公司生产的M340系列PLC为核心,采用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的策略。根据安装在浓缩机入料官道上的测量煤泥水浓度和流量的仪表测量出相关数据并传输到PLC内,PLC根据相关算法计算出单位时间内入料煤泥水中的干煤泥量,并根据建立的数学模型确定絮凝剂和凝聚剂的添加量,这属于前馈控制。同时,根据浓缩机溢流水浊度值对凝聚剂的添加量进行校正,这属于反馈调节。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流量计和密度计等检测元件、PLC控制柜和计量泵。软件部分的设计包括下位机的配置和程序的编制、上位机画面的绘制以及上位机和PLC之间的通信。
贺斌[10](2014)在《马兰矿2号煤煤泥特性及沉降试验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有相当多选煤厂的煤泥水系统存在严重问题,导致选煤厂整体系统的运行无法正常运转,特别是在煤炭经济日趋萧条下,精煤产率和质量的降低大大影响了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同时,对煤泥特性及沉降机理的研究是近几年来选煤工作者所一直努力完成的方向,因此如何将煤泥特性及其机理系统性地深入研究并应用到现场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成为了一项日益重要的课题。本论文在深入了解马兰2#原煤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马兰2#煤进行了煤泥水絮凝沉降、过滤脱水试验,并将其一体化研究。同时对各个表征参数与过滤时间建立了沉降、脱水特性模型,并通过数学分析拟合为多元线性关系。最后,在机理研究方面,运用扩展的DLVO理论对煤泥水沉降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达西定律对煤泥水脱水机理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工业分析,得知马兰2#煤灰分为25.31%,灰分较高,通过XRD分析可知马兰2#煤中含有高岭土,导致煤粒泥化严重,不利于沉降脱水。通过粒度组成分析可知煤样中小于0.045粒级含量较多,为23.52%,且灰分很高,为28.00%。2、马兰2#煤分别在静置、以200r/min搅拌和以400r/min搅拌不同时间时,<45μm粒度级含量共都呈增长趋势,并且增加幅度不规律,说明煤样泥化现象比较严重。3、马兰2#煤进行煤泥水沉降处理时,通过添加不同絮凝剂的试验,得出TDX1215号絮凝剂较TDX1213、TDX1216和TDX1217号絮凝剂沉降效果好。复配试验结果表明,TDN2109号凝聚剂与TDX1213号絮凝剂配效果最好,当TDN2109号凝聚剂用量为16g/t原煤时,沉降速度为23cm/min,浊度为50NTU,此时压缩层高度为42ml。最后选出适合马兰2#煤的药剂,分别为:TDX1215号絮凝剂、TDN2109-TDX1213。在加入阳离子絮凝剂后后,滤饼内水水分明显比添加阴离子絮凝剂时要低。试验结果表明:阳离子絮凝剂在25g/t原煤的用量时,其滤饼水分最低为12.14%,比添加6g/t时的滤饼水分降低了 3.96%。随着药剂消耗量的增加,过滤时间和滤液体积的变化同样呈相反趋势,并且在药剂消耗量为25g/t原煤时过滤时间最短,为42s。4、各表征参数对过滤时间的函数关系为:Y=233.46651 B+303.43274C+0.19394D-1288.90981E-8.66314F+10.20881G-2.31979H-17.02281多元线性模型拟合结果的相关相关性系数R2=0.74198,接近于1,残差E值较小,得到的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说明借助Origin8.0软件建立的过滤时间和各参数之间的多元线性模型是有效的。5、通过研究在不同絮凝剂用量下,煤泥水悬浮液中细粒煤泥的各种作用能的变化,以及通过由达西定律推导出的公式:V=Cd2r/uJ,共同从机理方面分析研究煤泥水试验的规律特性。
二、浓度壶测定煤泥水固体含量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浓度壶测定煤泥水固体含量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聚乙二醇的粘土膨胀抑制性能及对煤泥水沉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煤中矿物组成及其膨胀分散机理 |
2.2 煤矸石的泥化对煤泥水沉降性能的影响 |
2.3 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
2.4 聚乙二醇对的抑制及在煤水体系中的应用 |
3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 试验原料及试验仪器 |
3.2 试验设计 |
4 钠基蒙脱土的膨胀规律 |
4.1 膨胀时间对蒙脱土水化膨胀的影响 |
4.2 pH对蒙脱土水化膨胀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PEO抑制蒙脱土的水化膨胀试验研究 |
5.1 不同分子量PEO的抑制性 |
5.2 不同浓度的PEO4000的抑制性 |
5.3 本章小结 |
6 PEO和 KCl协同作用的抑制效果 |
6.1 PEO与 KCl的协同抑制作用 |
6.2 协同作用机理分析 |
6.3 煤泥水的沉降效果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煤泥水沉降过程中分层变化及固体通量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煤泥水处理的研究 |
2.2 沉降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
2.3 煤泥水沉降过程的分层及界面检测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样品准备及评价指标 |
3.1 试验样品 |
3.2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3.3 评价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4 煤泥水沉降过程分层检测系统的设计 |
4.1 容器的选择 |
4.2 液固界面检测装置的选择 |
4.3 取样方法的设计 |
4.4 试验步骤 |
4.5 本章小结 |
5 沉降过程分层情况分析 |
5.1 沉降时间及沉降速度 |
5.2 煤样A分层情况分析 |
5.3 煤样B分层情况分析 |
5.4 两种煤分层情况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固体通量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6.1 固体通量曲线的绘制 |
6.2 固体通量模型建立 |
6.3 固体通量模型的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细煤粉颗粒在双向强化作用力下的液固分离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煤炭的分类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液固分离理论 |
2.1 煤炭中水分的赋存形态 |
2.2 液固分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2.2.1 沉降分离 |
2.2.2 化学法(絮凝和凝聚) |
2.2.3 离心分离 |
2.2.4 压滤脱水 |
2.2.5 筛分脱水 |
2.2.6 热力干燥 |
2.3 物料性质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2.3.1 粒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2.3.2 混合物浓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2.4 常用固液分离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细煤粉颗粒液固两相分离模型 |
3.1 煤的物理化学特征 |
3.1.1 煤的密度 |
3.1.2 煤的硬度 |
3.1.3 煤的热性质 |
3.1.4 煤的电性质 |
3.1.5 煤的润湿性 |
3.1.6 煤的润湿热 |
3.1.7 煤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 |
3.2 煤粉颗粒在筛篮中的受力分析 |
3.3 “架桥现象”与固相板结 |
3.4 轴向振动对颗粒受力的影响 |
3.5 过滤式离心机筛篮内流场特性 |
3.6 本章小结 |
4 振动式离心机筛篮内流场及动力学分析 |
4.1 本章重点探讨问题 |
4.2 筛篮内部颗粒动力学及筛篮振动力学的数值计算 |
4.2.1 ADAMS软件介绍 |
4.2.2 单个粒子在筛蓝内的受力分析 |
4.3 高浓度固液两相流的数值计算 |
4.3.1 Fluent软件介绍 |
4.3.2 多相流模型 |
4.3.3 湍流模型 |
4.3.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5 湍流控制方程 |
4.3.6 网格划分 |
4.3.7 UDF |
4.3.8 多孔介质区域 |
4.3.9 边界条件的设定 |
4.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1 速度云图分析 |
4.4.2 动压云图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各参数对固液分离性能的影响 |
5.1 筛篮转速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 煤粉属性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1 煤粉粒径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2.2 煤粉颗粒浓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3 入口速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
5.4 轴向振动对分离特性的影响 |
5.5 不同频率激振力对排渣口含湿率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6 实验研究 |
6.1 实验方案 |
6.1.1 实验目的与意义 |
6.1.2 实验原理 |
6.1.3 实验设备与材料 |
6.1.4 实验方法 |
6.2 实验测定 |
6.2.1 轴向激振力对脱水渣含湿率的影响测定 |
6.3 实验结果与数值计算比对分析 |
6.3.1 轴向振动对分离性能影响的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高泥化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特性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3 煤泥水沉降澄清技术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1 煤泥水微细颗粒难沉降特性 |
1.3.2 煤泥水沉降澄清技术 |
1.4 微细粒矿物疏水聚团研究进展 |
1.4.1 微细粒矿物疏水聚团的形成机理 |
1.4.2 疏水聚团分选工艺 |
1.4.3 疏水聚团的主要影响因素 |
1.5 微细粘土矿物颗粒界面疏水调控研究进展 |
1.5.1 界面疏水调控的基本原理 |
1.5.2 水溶液中微细粘土矿物颗粒的界面特性 |
1.5.3 微细粒粘土矿物界面疏水调控研究现状 |
1.6 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界面调控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2 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界面结构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条件及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样品 |
2.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2.2.3 研究方法 |
2.3 煤泥水溶液化学性质 |
2.3.1 矿物组成 |
2.3.2 离子组成 |
2.4 微细煤泥矿物颗粒界面特性 |
2.4.1 表面外观形貌及元素组成 |
2.4.2 表面zeta电位 |
2.4.3 表面官能团 |
2.4.4 表面润湿性 |
2.5 本章小结 |
3 疏水改性剂作用下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条件及研究方法 |
3.2.1 试验样品 |
3.2.2 试验试剂及仪器 |
3.2.3 研究方法 |
3.3 煤泥矿物颗粒表面吸附量测定及吸附过程能量变化 |
3.3.1 疏水改性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量测定 |
3.3.2 疏水改性剂在高岭石颗粒表面吸附量测定 |
3.3.3 疏水改性剂在煤泥颗粒表面吸附量测定 |
3.3.4 吸附过程能量变化 |
3.4 疏水改性剂对煤及高岭石颗粒界面结构性质的影响 |
3.4.1 疏水改性剂对煤及高岭石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4.2 疏水改性剂对煤及高岭石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3.4.3 疏水改性剂对煤及高岭石颗粒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3.4.4 煤及高岭石在疏水改性剂作用下的聚团形态观测 |
3.5 疏水改性药剂对煤泥颗粒界面结构性质的影响 |
3.5.1 疏水改性药剂对煤泥颗粒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5.2 疏水改性药剂对煤泥颗粒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3.5.3 疏水改性剂对煤泥颗粒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3.5.4 煤泥颗粒在疏水改性药剂作用下的聚团形态观测 |
3.6 疏水改性药剂对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沉降的影响 |
3.6.1 单一煤颗粒疏水聚团沉降试验 |
3.6.2 单一高岭石颗粒疏水聚团沉降试验 |
3.6.3 煤与高岭石混合矿物疏水聚团沉降试验 |
3.6.4 淮南矿区高泥化煤泥水疏水聚团沉降试验 |
3.7 疏水改性剂的疏水聚团作用机理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4 水/疏水改性剂在煤与高岭石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
4.1 引言 |
4.2 计算模型及方法 |
4.2.1 计算模型 |
4.2.2 计算方法 |
4.3 前线轨道分析 |
4.4 水/疏水改性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计算 |
4.4.1 水分子在煤表面吸附密度泛函计算 |
4.4.2 疏水改性药剂在煤表面吸附密度泛函计算 |
4.4.3 煤表面吸附的吸附能计算 |
4.5 水/疏水改性剂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计算 |
4.5.1 水分子在高岭石表面吸附密度泛函计算 |
4.5.2 疏水改性药剂在高岭石表面吸附密度泛函计算 |
4.6 煤与高岭石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计算 |
4.6.1 吸附构型及吸附能计算 |
4.6.2 电荷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水/疏水改性剂在煤与高岭石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
5.1 引言 |
5.2 计算模型与方法 |
5.2.1 计算模型 |
5.2.2 计算方法 |
5.2.3 模拟结果的分析方法 |
5.3 水/疏水改性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3.1 水分子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3.2 疏水改性药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4 水/疏水改性剂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4.1 水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4.2 疏水改性药剂在高岭石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5 煤与高岭石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计算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概述 |
2煤炭洗选废水特点 |
3煤炭洗选废水处理新技术 |
3. 1微生物法 |
3. 2微波法 |
3. 3絮凝法 |
3. 3. 1角蛋白 |
3. 3. 2球形聚酰胺胺 |
3. 4化学沉淀法 |
3. 5 NAFC气浮法 |
4结束语 |
(6)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煤炭脱水的重要性 |
1.1.2 低阶煤煤泥的特点及分布 |
1.1.3 煤泥沉降对脱水的影响 |
1.2 煤泥沉降脱水研究进展 |
1.2.1 粒度组成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
1.2.2 矿物质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
1.2.3 氧化煤对煤泥沉降脱水性能的影响 |
1.2.4 絮凝沉降对煤泥脱水效果的影响 |
1.3 PIV技术测定煤泥水的沉降特性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2.1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2.1.1 脱水试验装置 |
2.1.2 PIV粒子测速仪 |
2.1.3 粒度组成测定 |
2.1.4 矿物组分测定 |
2.1.5 红外光谱测定 |
2.1.6 润湿热的测定 |
2.2 主要试验试剂 |
2.3 效果评定指标 |
2.3.1 沉降试验 |
2.3.2 脱水试验 |
2.4 试验样品选取与制备 |
2.4.1 不同粒度级样品的制备 |
2.4.2 纯矿物质产品的选取与制备 |
2.4.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制备 |
2.4.4 氧化煤样的制备 |
第三章 粒度分布对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3.1 理论研究基础 |
3.1.1 沉降理论 |
3.1.2 过滤理论 |
3.1.3 滤饼沉积理论 |
3.2 试验研究 |
3.3 不同粒度级颗粒沉降特性研究 |
3.4 颗粒均匀度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4.1 粒度对煤浆脱水效果的影响 |
3.4.2 粒度级配对脱水效果的影响 |
3.5 滤饼形成过程中的粒度分布 |
3.6 颗粒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耦合规律的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物组分对细粒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4.1 矿物质的基本结构及特性 |
4.2 矿物质基本性质分析 |
4.2.1 不同矿物质的粒度组成 |
4.2.2 不同矿物质自然沉降规律分析 |
4.2.3 不同矿物质吸水性分析 |
4.2.4 不同矿物脱水规律分析 |
4.3 不同矿物质组分自然沉降特性研究 |
4.3.1 浓度对颗粒自然沉降特性的影响 |
4.3.2 矿物质种类对颗粒自然沉降特性的影响 |
4.4 不同矿物质的氧化试验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矿物含量对细粒煤泥沉降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5.1 不同矿物含量样品的基本性质 |
5.1.1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粒度组成分析 |
5.1.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矿物组成分析 |
5.1.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润湿热分析 |
5.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有机显微组成 |
5.3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沉降特性研究 |
5.4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沉降脱水性能研究 |
5.4.1 煤泥水絮凝最佳药剂制度的确定 |
5.4.2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的沉降脱水规律 |
5.5 不同矿物含量煤样活化性能分析 |
5.5.1 样品吸水性测试 |
5.5.2 红外光谱分析 |
5.5.3 热重分析测试 |
5.6 不同矿物含量煤泥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细粒氧化煤沉降脱水规律研究 |
6.1 试验最佳条件探索 |
6.2 煤泥氧化对沉降脱水效果影响规律的研究 |
6.2.1 氧化时间的确定 |
6.2.2 氧化沉降脱水试验 |
6.4 氧化试验结果讨论分析 |
6.4.1 氧化作用对煤泥粒度的影响 |
6.4.2 氧化作用对煤泥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
6.4.3 氧化作用对颗粒矿物组分的影响 |
6.4.4 氧化作用对煤泥表面电性的影响 |
6.5 不同氧化度煤泥沉降速度与脱水效果的耦合规律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分子絮凝剂对沉降特性及脱水效果的影响 |
7.1 高分子絮凝剂絮凝作用机理 |
7.2 高分子絮凝剂对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
7.2.1 絮凝条件下煤泥颗粒絮团形貌的变化规律 |
7.2.2 絮凝对煤泥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
7.2.3 混凝对煤泥颗粒运动规律影响的研究 |
7.3 絮凝剂对滤饼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7.3.1 絮凝剂对煤泥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7.3.2 混凝作用对煤泥脱水效果影响的研究 |
7.4 絮凝剂作用下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
7.4.1 絮凝剂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
7.4.2 凝聚剂作用下的沉降特性与过滤效果的耦合规律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煤泥沉降脱水耦合规律工业应用 |
8.1 应用背景 |
8.2 煤泥基本性质分析 |
8.2.1 粒度组成分析 |
8.2.2 浓缩机溢流水浊度 |
8.2.3 颗粒表面Zeta电位 |
8.3 效果评定 |
8.3.1 原煤处理量变化 |
8.3.2 浓缩机处理效果 |
8.3.3 加压过滤机处理效果 |
8.4 技术经济分析 |
8.4.1 生产成本经济分析 |
8.4.2 处理量经济计算 |
8.5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论文主要结论 |
9.2 本文的创新点 |
9.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7)基于PLC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总体对比 |
1.2.2 外形结构 |
1.2.3 预溶方式 |
1.2.4 药剂的自动添加 |
1.2.5 煤泥水浓度的检测 |
1.2.6 工控组态 |
1.2.7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煤泥水沉降过程的因素影响分析 |
2.1 煤泥水处理所用絮凝剂 |
2.2 影响絮凝剂使用效果的因素 |
2.3 影响因素分析 |
2.4 煤泥水浓度对絮凝剂加药量的影响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器材和药品 |
2.4.3 试验方案 |
2.4.4 试验方法 |
2.4.5 试验过程 |
2.4.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7 试验结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自动加药控制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
3.1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
3.1.1 开环控制系统 |
3.1.2 闭环控制系统 |
3.1.3 前馈控制系统 |
3.1.4 反馈控制系统 |
3.1.5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
3.2 控制方法 |
3.2.1 PID控制 |
3.2.2 模糊控制 |
3.3 控制策略和控制系统的选择 |
3.3.1 前馈计算模型的设计 |
3.3.2 模糊控制器 |
3.3.3 模糊控制器设计 |
3.3.4 用MATLAB创建模糊控制器 |
3.4 本章小结 |
4 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总体设计 |
4.1 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
4.2 系统工作原理 |
4.3 系统结构设计 |
4.4 系统配药流程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主要硬件选型和软件的设计 |
5.1 主要硬件选型 |
5.1.1 传感器选型 |
5.1.2 变频器选型 |
5.1.3 其他设备选型 |
5.2 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
5.3 PLC的软硬件设计 |
5.3.1 PLC的功能和特点 |
5.3.2 PLC的选型 |
5.3.3 I/O点地址分配 |
5.3.4 PLC接线图 |
5.3.5 系统设计流程 |
5.3.6 程序编写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人机界面的组态设计 |
6.1 人机界面概述 |
6.1.1 人机界面的介绍 |
6.1.2 多功能面板 |
6.1.3 触摸屏的选型 |
6.2 组态软件的介绍 |
6.3 组态设计和实现 |
6.3.1 创建新项目并建立连接 |
6.3.2 建立变量 |
6.3.3 画面组态 |
6.3.4 参数设置页面组态 |
6.3.5 报警组态 |
6.3.6 用户组态 |
6.3.7 趋势图组态 |
6.3.8 项目调试和传输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煤泥水浓度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泥水浓度检测的现状 |
2 常见的煤泥水浓度检测方法 |
2.1 人工检测煤泥水浓度的方法 |
2.2 自动化检测煤泥水浓度的方法 |
3 新兴的煤泥水浓度检测方法 |
4 结语 |
(9)基于plc的耙式浓缩机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研究动态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2 煤泥水主要性质及沉降实验研究 |
2.1 煤泥水性质分析 |
2.1.1 煤泥水浓度的测量 |
2.1.2 煤泥水粒度分布 |
2.1.3 煤泥水粘度、影响因素及测定 |
2.1.4 煤泥水的化学性质 |
2.2 煤泥水沉降特性 |
2.2.1 絮凝、凝聚机理 |
2.2.2 沉降试验 |
2.3 最佳加药量的确定 |
3 浓缩机自动加药系统的组成和硬件设计 |
3.1 浓缩机自动加药系统工作原理 |
3.2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
3.3 检测部分 |
3.3.1 煤泥水入料流量的在线检测 |
3.3.2 煤泥水入料浓度的在线检测 |
3.3.3 浓缩机溢流水浊度的在线检测 |
3.4 PLC配置 |
3.4.1 PLC选型 |
3.4.2 I/O地址分配 |
3.4.3 PLC控制柜设计 |
3.5 计量泵 |
3.5.1 计量泵的分类 |
3.5.2 计量泵的控制 |
4 浓缩机自动加药系统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 药剂添加模型 |
4.1.1 絮凝剂添加模型 |
4.1.2 凝聚剂添加模型 |
4.2 unity pro软件概述 |
4.3 硬件组态 |
4.4 网络配置 |
4.5 变量配置 |
4.6 程序编制 |
5 浓缩机自动加药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
5.1 系统配置 |
5.2 过程数据库PDB的建立 |
5.3 上位机图形的绘制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7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马兰矿2号煤煤泥特性及沉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煤泥水处理现状 |
2.2 煤泥水处理的机理研究 |
2.2.1 煤泥水沉降与脱水规律的机理研究 |
2.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三章 试验研究方法 |
3.1 试验试剂及装置 |
3.1.1 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
3.1.2 试验所用化学试剂 |
3.2 试验方案 |
3.2.1 试验步骤 |
3.2.2 技术路线 |
3.3 试验效果评定指标 |
第四章 煤泥特性研究 |
4.1 煤泥基本性质 |
4.1.1 样品的基本性质 |
4.1.2 样品的粒度组成 |
4.2 煤样泥化程度研究 |
4.2.1 试验目的及条件 |
4.2.2 粒度组成对泥化的影响 |
4.2.3 表面润湿性对泥化的影响 |
4.2.4 Zeta电位对泥化的影响 |
4.2.5 表面张力对泥化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煤泥沉降规律研究 |
5.1 煤泥水自然沉降特性研究 |
5.2 煤泥水絮凝沉降脱水特性研究 |
5.2.1 阴离子型絮凝剂沉降脱水特性 |
5.2.2 阳离子型絮凝剂沉降脱水特性 |
5.2.3 双性离子型絮凝剂沉降特性 |
5.2.4 非离子型絮凝剂沉降特性 |
5.3 煤泥水复配沉降特性研究 |
5.4 煤泥水沉降脱水模型的建立 |
5.4.1 参数相关性大小分析 |
5.4.2 煤泥水沉降、脱水特性模型建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表征及机理研究 |
6.1 煤样表征及分析 |
6.1.1 Zeta电位分析 |
6.1.2 接触角分析 |
6.1.3 物质组成 |
6.1.4 FTIR分析 |
6.1.5 激光粒度 |
6.1.6 颗粒的表面张力研究 |
6.2 EDLVO理论的应用 |
6.2.1 EDLVO理论概述及公式推导 |
6.2.2 EDLVO理论的应用 |
6.2.3 EDLVO理论运用结论 |
6.3 达西定律的应用 |
6.3.1 达西定律概述 |
6.3.2 达西定律的应用条件 |
6.3.3 达西定律实际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浓度壶测定煤泥水固体含量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乙二醇的粘土膨胀抑制性能及对煤泥水沉降的影响[D]. 徐海玉.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3)
- [2]煤泥水沉降过程中分层变化及固体通量模型研究[D]. 杜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3]细煤粉颗粒在双向强化作用力下的液固分离动力学研究[D]. 霍振亚. 四川轻化工大学, 2019(05)
- [4]高泥化煤泥水中微细颗粒疏水聚团特性及机理研究[D]. 陈军. 安徽理工大学, 2017(08)
- [5]洗煤废水处理新技术[J]. 任连刚. 清洗世界, 2015(10)
- [6]平朔弱粘煤沉降脱水特性研究[D]. 樊玉萍.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8)
- [7]基于PLC控制的煤泥水自动加药系统的设计[D]. 张乾龙. 河南理工大学, 2015(11)
- [8]煤泥水浓度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陈俊涛,张乾龙,杨露. 煤炭技术, 2014(11)
- [9]基于plc的耙式浓缩机药剂自动添加系统的研究[D]. 李元庆. 安徽理工大学, 2014(03)
- [10]马兰矿2号煤煤泥特性及沉降试验研究[D]. 贺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5)
标签:高岭石论文; 煤泥烘干设备论文; 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论文; 沉降系数论文; 水处理絮凝剂论文;